语文教学技巧谈

2024-05-28

语文教学技巧谈(精选12篇)

语文教学技巧谈 篇1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 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而枯燥的词语教学对小学生而言既费时又缺乏实效。怎样才能让词语在他们的意识里占有一席之地呢?这取决于小学词语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词语教学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才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 促使他们思维活跃、情感丰富、识记创新能力增强, 词语教学效率才能达到最优化。在多年语文教学中, 我对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有了肤浅的理解:

1 演示法, 理解词语

抓住学生喜欢展示, 乐于表演的特点, 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设计成一个情境的“场”, 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教师和学生沉浸其中, 兴高采烈地表演, 入情入境的感悟。这样, 走进学生视野的就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词语符号, 而是一个个立体的可触可摸的人物形象, 一组组鲜活的可视可感的活动画面。当这些人物形象和活动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跳跃时, 词语的意思已经跃然纸上、豁然开朗, 语言的意义就在学生的心中创生了, 活化了, 灵动了, 定格了。淋漓尽致的情境表演, 恰到好处的智慧点化, 能使学生在心中长出一双灵动的眼睛, 敏锐的窥测到课文中的丰富内涵;能使学生在心中长出一对灵动的耳朵, 迅捷地捕捉到语言中的美妙声响。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联想、通过想象创设词语情境。其实, 前面所讲到的画一画的方法也属于一种情境的创设。当词语未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时, 这些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是无生命的。是生机勃勃的心灵之树旁的一片枯叶, 而不是那心灵之树上的一片有生机的绿叶;是游离于学生精神系统之外的幽灵, 而不是学生精神系统中一个活动的细胞。通过现场的观察和直接的领悟, 静止枯燥的文字符号在学生的眼前活起来, 美起来, 亮起来, 获得了生命的动感, 词语的丰富内涵实现了直观的彰显和灵动的外化。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的确, 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 借助有效的表演, 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 这较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二自然段中“谁家想盖房, 谁家想造犁,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 把一棵一棵的砍下来。”这里的“拎”字表达了小村庄的村民非常随意砍伐树木的心态。如何让小学生感受到“拎”字背后的随意, 作者的惋惜与谴责呢?教者可以创设情境, 请孩子们分别演一演村民“拎着斧头上山砍树”与“拿着斧头上山砍树”, 通过动作的对比, 他们一定会切身感受到当时小村庄人们的那份随意与无知。有人说:“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 动手做才能学得会。”此话不假。体验是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 而且在表演过程中, 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 想象得到展现, 创造力得到开发。教师演示, 包括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肢体语言。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 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 教师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 教师稍加点拨, 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的意思。

2 分析词语的形体、构成, 理解词语

常言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词语是灿烂的祖国文化, 词语中包含着丰厚的内蕴, 包蕴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褒义、贬义的区分便将人们的好恶标准尽在词语中表现。国人的审美标准也在词语中尽情体现。汉语言中的词语具有色彩美:如:姹紫嫣红、桃红柳绿、银装素裹、一碧千里等等词语所表现的色彩美, 每一个词都是一幅画, 同样表现颜色的词中, 更把色彩的广、亮、浓、淡、暗、艳、雅的不同也在词汇中尽现。如描写绿之广袤的“一碧千里”、描写绿之亮绿之生命力的“苍翠欲滴”、绿之绵延的“翠色欲流”等等。尽情表现所描述对象的意境美、绘画美。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 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 加深对词语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 在情感体验上得到一次升华, 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朗读中, 读准字音, 分析字形,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 真正做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例如笔者在进行《盘古开天地》中“滋润”词语的教学设计如下: (1) 这个词谁会念? (2) 字音读准了, 能读出感觉, 读出意思吗? (3) 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 (4) 对啊, 水分多了, 干燥的秋季变得滋润起来, 万物滋润了, 人滋润了, 感觉就舒服了!那该怎么读? (5) 声音柔软点, 再舒服点读?这样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 不但从字的偏旁上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 以及它在语境中的运用范围。此时, “滋润”不再是一个单调的词, 它有着充沛的水分, 它象征着万物复苏。这样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化为具体的事物, 拉近了学生与“滋润”的距离, 使学生对它有了感情, 有利于上升到情感上深刻理解词语。分析词语的构成, 理解词语。汉语词的构成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利用合成词的特点, 先将合成词分开, 给每单纯词组词, 找出适合这个合成词意思的两个意思加以合并, 这个合成词语的意思就可以确定了。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词语而不是简单的认知, 实际上是词语教学为学生“所知”到为学生“所有”的转变, 是通过词语教学把握作者的心灵, 进而去同化之。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词语呢?在观念上, 教师应当实现从知识教学到感受体悟的转变。词语的音、形、义, 以及有关词语的历史掌故, 都是知识性的东西, 这些虽然十分必要, 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是让词语进入学生的心灵, 成为学生心灵的一部分, 并藉此来提高学生的言语品位, 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在阅读文章时, 不以先于学生掌握词语的音、形、义为满足, 而要沉入言语作品, 先于学生感受言语的质地与芳香, 通过语汇触摸作者的心灵。至于方法, 比较法是最为切实有效的一种。可以把词语的意义替换进去, 与原词语比较表达效果, 看看在词语解释的过程中会丧失了什么, 也可以原文一句, 意义替换后一句, 让学生朗读比较, 在朗读中体味。有的词语单靠分析不一定能解释得十分清楚, 一经比较朗读, 效果便了然。

总之, “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 小学词语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 因词而异, 因生而异。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 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精心设计, 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把机械呆板的词语教学变得妙趣横生, 赏心悦目,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词语的意思, 恰当地运用词语。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Z].

语文教学技巧谈 篇2

语文课堂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沉闷的,我认为引用故事可以化闷为趣,尤其是在一上课的时候就引用故事,也就是说用故事导入,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我在实习时讲授刘易斯托马斯的《作为生物的社会》这一篇文章时,我用狼孩这个故事导入,我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狼孩的故事,讲完以后用“狼孩本来是人类的孩子,但他们由于脱离人类社会,智力得不到发展,便失去了很多属于人的本能。那么是不是说,在生物的世界里,人类在方方面面,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刘易斯托马斯的《作为生物的社会》这篇文章,看一下刘易斯托马斯他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学生对狼孩的故事有一些了解但不是很清楚,所以他们特别感兴趣。我讲故事时,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我一讲完,学生们就兴趣勃勃地看课文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那节课的效果相当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学生的眼睛中,我读到了好奇,读到了满意,读到了快乐。就连平时班上最调皮的那个学生也很认真。课后那个学生跟我说,“老师,你这节课上得很好,从读书到现在我第一次那么认真地听语文课”。听了他的话,我的心真的像喝了蜜一样,一直甜到心底。那时,我感到了为人师者的快乐,感到了收获的喜悦。我心想尽管备课很累很累,但累得有价值。我疲惫的身心一下子又充满了活力。

在上《谈中国诗》一文时,我用钱钟书名字的来历来导入,引用《红楼梦》中宝玉抓周的典故讲了一下什么是“抓周”,也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那节课上,学生们也一直是兴趣勃勃,热情高涨的。那节课,学生在笑声中了解了中国诗的特点。

用故事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我的实践,一般来说,用故事导入的课堂都是充满笑声的,教学效果都不错。但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可用故事导入。用做导入的故事一定要和课文的内容有所联系,而且联系越密切越好。否则就适得其反,收到反作用,那就不好了。

二、用录像导入,增强形象性

当今时代,信息高速发展,学生对形形色色的东西特别敏感,对新鲜的事物特别好奇,接受新东西的能力特别强。因此,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改进,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用多媒体教学可令学生眼前一亮,而且还可令到教学的内容形象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我在上曹雪芹的《宝玉挨打》一文时,在导入时我就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宝玉挨打》这个片段,让学生在学课文之前就对“宝玉为什么要挨打”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一般来说,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生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都喜欢看电视。我给学生播放录像片段跟叫学生们看电视差不多。这样就极其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宝玉挨打的原因。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在看完录像后,对宝玉挨打的原因了解得比较透彻。在上鲁迅的《阿Q正传》时,我也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阿Q正传》这个片段,这样一来就将阿Q的性格特点尽情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看了《阿Q正传》这个片段后,学生已经基本上理解阿Q的那种精神,那种精神胜利是因为他的妄自尊大,他的自轻自贱,他的畏强凌弱。

我认为运用相关的录像片段导入是增强人物形象性的最好方法。

三、朗诵导入,创设意境

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喜欢诗歌,诗歌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为了上好诗歌这种文体,我尝试用了多种方法。经过实践,我认为用朗诵导入教学诗歌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用朗诵导入,可创设意境,让学生在无意中就走进诗歌的国度里,受到诗人的感染。在上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以及李煜的《虞美人》时,我都用朗诵导入,在反复的朗诵中形成了一种相关的意境,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诗人创设的意境里。这样就便于教师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导入

有些课文很难用故事、朗诵以及录像导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导入,从而化腐朽为神奇。我在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和余光中的《沙田山居》时,就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导入的,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教学效果也不错。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导入技巧 篇3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可以用一下方法:

一、“开门见山,揭示新课”导入法

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语言》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语言,是我们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怎样是文章的用语口语化、规范化?学校《谈语言》这篇课文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二、“联系旧知,揭示新知”导入法

我们在教授新知識的同时,要巧妙地联系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如:我在讲授《醉翁亭记》时,首先让学生快速地回顾前面学过的课文《岳阳楼记》,再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上。

三、“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有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导入法

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促进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如:学习《湖心亭看雪》,事先教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就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问题也迎刃而解。

五、“直观演示,提供形象”导入法

初中生还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或课件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

六、“故事导入,启迪思维”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小学生,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如在讲授《马说》时,我就给学生讲述关于伯乐相马的故事。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导入了新课,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有针对性,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

其次,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3—5分钟左右,不能占太多时间。

再次,对于可供操作的导入,为保证课堂质量,要精心设计,又是还需预演模拟,做到“万无一失”。

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技巧 篇4

阅读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洋思教学模式中提倡学生先“学”后“教”。先“学”阶段包括学生看书自学和检测自学效果两个环节,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文, 用学生认真地看书, 代替老师传授课本知识。每学一篇新课文, 学生的学都是从阅读开始。阅读活动的开始, 学生便与教材 (课本) 之间发生交流, 运用平时积累的信息经验, 对课文进行消化、理解并要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结合自身的认识, 对课文所描写的时代给予自己的评价, 此时教师及时的引导, 让学生由课文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到“自身”。如此通过阅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由表层理解到更深层的寓意, 达到由课文到生活再到自己的境界。

一、整体阅读

在课文教学中, 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首先要进行整体阅读, 在整体阅读时要分辨文章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文章阅读要求不同。如阅读散文时要了解作者选取什么事物材料来写的, 了解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意义, 作者展开了哪些联想, 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式。例如,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 阅读时, 要分析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八年前在车站父亲送别儿子情景的详细记叙和具体描写, 来表达父亲疼爱儿子的深挚感情以及作者在生活中的惨淡, 精神压抑的困境中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二、段落阅读

在段落阅读中, 要明确段落内容与全篇课文的关系, 分清层次, 理解段落中句子之间的联系, 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有它相对的独立性, 应根据文章内容确定和分析段落中的关键词句。1.抓住中心句, 中心句多是陈述句, 其位置多在段尾;2.抓修饰语, 它使课文内容更具体、形象、生动;3.抓中心语, 中心语陈述的内容往往是句子的中心意思所在,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捕鸟的语句:“扫开一块雪, 露出地面, 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要长绳, 人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拉, 便罩住了。”这段文字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写出了闰土父亲传授的捕鸟方法, 从而具体描绘冬天中百草园的乐趣。突出主题:“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 掌握课文内容, 我们可运用“求异法”, 在课堂结束时,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共同特点的文章, 通过阅读, 将相异点列出来, 进行对照分析。如:鲁迅的《孔乙已》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 反映的主题是一样的, 通过悲剧人物的描写批判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但反映形式不同, 《孔乙已》着重对人物悲剧性格的渲染, 而《范进中举》着重强调人物悲剧性的结局, 学生通过阅读, 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境遇, 性格及写作特点的异同进行比较, 加深认识。

三、课外阅读要精选材料

除了课程资源外, 学生还能从图书馆查阅各类书籍, 而今天, 我们常用的是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 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 学生可自由选择时间阅读学习资料。但读什么却大有讲究, 因为开卷未必都有益, 精选阅读材料是指导学生阅读的重要一步, 要选对学生的思想与道德起熏陶作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而且难度适中,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选材。过简, 使学生懒于思考;过深, 难度大使学生失去兴趣。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学生的阅读有所得, 学有所用。通过阅读的桥梁, 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摘要:本文从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中的重要作用出发, 笔者从整体阅读、段落阅读及课外阅读三个方面着眼, 用实例论证并阐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技能.陈莉蓉.《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第01期

[2]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李雪.《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第02期

浅谈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技巧 篇5

马街乡梁子街小学 吴贤才

作文作为小学生学习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一名小学生来讲,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表现出学生课内知识、课外积累的底蕴。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获得更大的收获;如何帮助学生从课本内容里提取出习作时的素材,从而能够从容的面对习作。这是每一名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最为关心的事。在这里,我想要跟大叫分享的是我个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简单小技巧。

一、明确小学生作文作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并不神秘。“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他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就不会让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从而也就不会使得小学生的习作难度太大,导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二、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点评重在激励

作文的指导应该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只有在这一前提之下,学生才能很好的入门,找到写作的基础。一上来就在讲写法或者用范文、例文开路,很

容易就局限了学生的思路,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开始时应“放”,使学生感受到可以写得内容很多,教师再从旁指导学生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来写。至于如何来写的问题,在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选择好了要写的内容后,具体的过程中进行渗透。在学生的习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进行指导。指导的内容可以包括写作的内容是否具体,写作的顺序是否恰当,写作的目的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选词用词是否合适,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真实等等各个方面。

在习作的讲评过程中应该重在激励。学生的兴趣往往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与支持中慢慢培养出来的,所以在讲评作文的时候,要充分的肯定习作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充分肯定大部分学生的努力与进步。让学生在每一次讲评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绩,享受习作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慢慢的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潜力,从而激起学生对每一次习作的兴趣。

三、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习作,最主要的是要有内容可以写,习作的素材可以来源于学生生活中所见所感,可以是学生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典型事例,当然也可以是学生在课本内学习到的事例。可以说有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可是由于学生的不注意归纳,不注意总结,导致许多的素材都没有被学生运用到习作中去,活着是运用时缺乏个性,没有亮点。所以在习作的教学中,应该强调学生要学会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身边每天发生的小事。有了素材,想要写好作文,还要考合理的安排,组织材料,学会思考,在不同的习作里面,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素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另外,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

注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一句话或者一个实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最好的效果。所以,观察、思维、表达都不能放松,只有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

四、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练笔放到阅读课上,经常教学生写写感受,写写读后感,仿照着课文的内容重新写写等各个方面自然而然的让读和写有机的集合起来,并及时的把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找到里边的闪光点加以鼓励,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并适时的加以激励。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我们的练笔放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事,有趣的事,伤心的快乐的,都可以记录下来。作文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与他人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是倾诉、表达的需要。要鼓励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浅谈作文教学的技巧 篇6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动力。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写作。

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当他们把自己绞尽脑汁或把自己模仿写出来的作文交到老师面前时,他们是怀着很多期许的。此时,老师一定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应该给他们的劳动成果一定的赞赏,如:“你观察事物真仔细,真细心!”“你的想象力很丰富。”“继续努力,我相信你下次会写得更好。”“我很高兴,这几个词语你用得非常恰当。”这样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大大地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有了热情,作文就不是难事了。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1)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的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学生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无话可说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2)不要轻易给作文命题,这样会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学生的笔下是以他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为蓝本而创造的世界,在抒写表达中,他们体验到了作文的快乐和创造的乐趣。(3)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学生的写作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的经验和兴趣中获取写作的材料,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督促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常言道:“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作文也是如此。我们所学的语文,是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老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从课本中摘录好词佳句,收集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领悟运用文字表情达意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具体到学习生活中就是鼓励学生养成到学校图书室阅读图书,自订报刊,收听、收看广播和电视的良好习惯,并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录下来。只要学生持之以恒地积累,就能给自己的写作储备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库。

三、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1.审题。作文审题是关键,题目能集中反映写作要求、范围、重点和难点。如《一件难忘的事》,难忘的事就是印象深、影响大的事。抓住了题目,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2.理清作文思路。教师要上好口语交际课,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使学生能在表达中快速理清思路。看、演、采访等口语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严谨和合理。

3.创设练笔的机会。教师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要因文而异,抓好每个单元的习作,通过仿写、扩写、补写等方式让学生大量练笔,在练笔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4.坚持写日记是打好基础的有效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学生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内容都可以作为日记的内容。总之,日记给了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学生能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自由地表达出来,写出真情实感。

四、重视修改

修改作文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写作文前列出提纲,认真思考后写在本子上,写完后直接在本子上修改。经过修改后,学生再将作文交给老师批改,这样老师既能看到学生的写作思路,也能看到学生是如何修改的。在评讲作文时,老师要表扬那些修改得好的学生,使学生对“写”和“改”同等重视,不厚此薄彼。

作文的批改和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肯定学生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还要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让他们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学生的作文出现了优点、闪光点,老师一定要表扬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写作。

以上是我对作文教学的一些理解和感悟。在新课程理念的沐浴下,老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一定能改变他们不愿意作文的局面。只要老师做到上述事项,学生乐于作文,乐于表达,不再把作文当做负担并非不可能。

浅谈化学概念教学技巧 篇7

一、积极引入直观教具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抽象化的概括,概念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概念内容必然带有很强的抽象性,这就给学生在学习概念的时候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倘若我们的教师在实施概念教学时,能够变抽象为形象,积极引入直观教具,让抽象的概念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就会大大降低学生 的学习难 度。例如,在讲到晶 体结构时,像干冰、石墨、金刚石等晶体,教师在讲解时,如果单纯地依靠语言来描述它们的结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但如果能够引入一些直观的教具,如晶体模型,借助于模型一边观察一边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会轻松很多,并且这种直观的工具会给学生带来较为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得模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不容易遗忘。

二、善抓概念的关键字词

化学概念在语言表达上讲求严谨性,一个概念的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着特定的含义。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咬文嚼字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概念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准确把握它们对深刻理解概念十分重要。例如,“电解质”的定义为:“凡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我们称为电解质。”在这个概念中“或”和“熔化状 态”是两个十 分关键的 字词,这是因为,依据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很多学生对这两个字词没有足够重视或者没有领会,导致在理解这个概念的时候出现了偏差,进而影响了对概念的正确运用。如有些学生就会把Al2O3、BaSO4视为非电解质,而把氯水、盐酸等当作电解质,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就是没有准确把握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因此,在学习这个概念 时,教师应用特殊颜色的笔对概念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明显的标示,并详细解读这些字词的含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一概念。

三、重视概念之间的对比分析

在学习化学概念的过程中,概念混淆是一个非常令学生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化学概念中有很多十分类似的概念,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每当遇到这样的概念,教师就可以把它们通过列表格的方式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表格,这些相近概念的异同点可以直观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样一边对比一边进行概念分析,既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提高概念学习的效率,又能够有效避免相近概念的混淆。除了相近的概念,意义相反的概念也可通过对比的方式放在一起进行分析,这有利于凸显概念的重要特性,利于概念体系的形成。

四、恰当利用实验方式学习概念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实验也是一个 有效教学 手段,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引导学生加深概念理解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为了让学生弄清楚 胶体、浊液与溶液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笔者带着学生去实验室做了一个简单的分组实验:用激光笔分别照射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墨水、豆浆、胶体等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在激光笔的照射下会看到什么现象,并详细地记录下来。通过实验过程,学生可以获得第一手的直观体验,并且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更容易抓住各个概念的本质,对学生形成准确的概念具有显著的帮助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 篇8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 仅用语言教学已略显单调, 可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教学语言的辅助和补充, 如图片、图表、实物、模型、标本、音乐、幻灯、录音、录像、广播、影片、电脑、投影等, 都能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

然而,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很多教师只注重教育教学技巧的探讨与改进, 而忽略了语文教学中语言的精心组织和优化设计。语文课堂因此也变得沉闷死板, 还出现了许多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 如长篇大论、烦冗拖沓、陈词滥调、照本宣科等。教师的语言,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的效率。在教学中, 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我认为, 在语文课堂运用语言时, 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启发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等特征。

一、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在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使用规范的普通话传递信息, 表达感情, 使学生体会到汉语的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 从而学习普通话。在日常教学中, 还有部分教师使用夹杂着方言的语言教学, 甚至不能使用普通话教学。久而久之, 会造成学生对语音把握不准, 无法欣赏到文学作品的意蕴等不良后果, 这势必会降低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做到读音准确无误, 没有语病和口头禅。语言的规范是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保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应当注意课堂语言的纯洁性, 力求达到清晰、简洁、严谨, 避免不规范的语言出现,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课堂语言的启发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 而在于相机诱导。”思维规律告诉我们, 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运用启发性的语言, 创设问题的情境去点燃学生的好奇之心, 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 用语言把学生的心点亮。为此, 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 因势利导, 深入浅出, 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 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 探求新知识, 掌握新内容。

三、课堂语言的形象性

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走进生活, 获得生命化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 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深刻的语文概念, 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恰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语言, 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 用自己渊博的知识给学生丰富的语文滋养, 以便引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鲁迅先生讲课, 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 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生动形象的事例, 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可以说, 语言的形象性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活力之所在, 而且也正是它才使语文课堂放射出异彩。

四、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实践证明, 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是最佳的,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中, 教师不仅要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 还需尽量使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的呆板、枯燥, 使学生能从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有趣、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节学生的情绪, 还可以融洽师生关系, 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 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因此, 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要广采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句、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 按照教学需要把它们引入课堂, 以塑造形象, 创造气氛, 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 迅速理解和记忆学到的知识。

但是要注意的是, 课堂语言的幽默应和教师深刻的见解、教学内容相契合, 要与无聊的耍贫嘴区分开, 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 更不能滥用, 那样就会带来负面影响, 物极必反。所以语文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运用中要讲究一个“度”, 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获得知识的愉悦。

五、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他们自尊心很强, 特别敏感和脆弱。因此,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要善于察言观色, 洞察学生的心灵, 掌握学生的心理, 不管是传授知识, 还是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都要以正面鼓励为主, 少批评, 多表扬,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任何时间都不能伤害学生们的自尊心, 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鼓励性。如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感到不自信时, 教师的一句“你真棒”, 会使学生的信心大增。

总之, 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应是鲜活的, 生动的, 具体的, 有生命力的。一个严肃而敬业的教师, 应该像诗人那样遣词造句, 挖掘“语言的金子”, 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逐步达到“片言可以明百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语文教师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 就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

浅谈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篇9

一、善于引导,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作文写作提不起兴趣,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道怎么写。教师在作文批改时,也会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存在着凑字数、逻辑混乱、语言不通等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语文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措施来激发学生进行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还可以做到让学生有情可抒。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社会等生活资源给学生提供话题资料,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从而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比如教师设置一篇有关家乡的作文,可以不使用《我的家乡》这类传统的题目,而用《请到我的家乡来》。前者题目范围过大,不利于学生找到切入点。而学生看到后者之后,就会联想到家乡的景色、家乡的风土人情等等。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话题作文的方式,这种命题方式也是中考作文中常用到一种方法,如2015年,贵州黔南的中考作文就是以珍惜为话题。语文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应该重视这种命题方法。例如在母亲节,老师可以给学生设置有关妈妈的话题作文。命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从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这首《懂你》是上世纪中国电影《九香》中的插曲,由满文军主唱。其中展现母爱的电影镜头能很好的刺激学生的感官,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学生的写作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由此可见,教师采用合理的引导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优化文章构思

文章构思是衡量作者写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新课改深入推行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站在独特的视角下,看待生活,从而使学生能够巧妙地构思作文。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式也开始灵活起来、多变的命题方式。如2015年,湖北武汉的中考作文是以“成长”为话题的材料作文,但是很多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到了故事的主体“树”,而忽略了关注树成长的旁观者“人”。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避免学生作文跑题。构思武汉中考的这篇作文,学生可以以陪伴者的成长经历为主题,也可以以“成长需要等待”为主题,这两种立意能凸显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每年的中考文章中都会出现雷同的作文,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学生根据话题选择写作材料时,总是千篇一律。按照作文写作的内容来分,其写作材料不外乎人、情、物、事等,作者若想写出新颖的文章就应该对材料多分析。教师应该多指导学生分析话题。比如2015年河南中考作文是以“感动”为中心词的半命题作文形式,规定了学生的立意指向,扩大了学生的选材范围,可是学生在选材构思时还是出现了雷同的现象。因而教师应该给学生点出这个命题材料中的关键点“微”,情感上的“微”,没有具体的重量之分,而事物上的“微”则有广义和狭义的对比,学生若要选择情感上的“微”,就应该注重情感的深层表达,如果选择事物上的“微”,就应该重视广义下事物的选择,如书包就能体现作者新颖的构思,如泪水,与”微”搭配就显得很牵强。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技巧 篇10

无可质疑, 每位语文教师在备课中设置的问题总要有一个预期的目的, 总期望自己的一个问题抛出后, 能引起学生思维的激荡, 能激发他们对此问题的各种看法或引起某种热烈的大讨论, 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效果。为了达到问题设置的预期目的, 除了教师和学生都应积极地配合之外, 教师作为课堂问题的设置者和指导者, 所提出的问题要遵循教学规律, 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才不至于出现学生毫无反应, 一问三不知, 或答非所问的尴尬局面。所以初中语文课堂设置问题要恰当, 要结合学生实际,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如何设置问题, 形成理想的课堂气氛, 我有深深的体会。

一、问题表述不清, 学生会茫然不知所措;问题导向清晰, 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个笼统的、模棱两可的问题会让学生不知所措, 找不到答题的路径, 当然就没有思考的兴趣了。如果问题能包含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答题的方向, 诱导学生准确地去思考,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有时, 这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有的学生的回答会让你意想不到。在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为明确背影和泪的联系, 在勾画了背影和泪的语句之后, 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泪是否有联系?”结果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多大联系, 我当时曾因学生的回答不满意而表现出不悦。课后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是学生错了吗?不!是我错了!我已把大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导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为我面前的是八年级的学生, 他们的分析能力不强, 当然这其中融进了学生的主观判断。为什么学生会这样认为呢?其实学生没有错, 是我提出的问题没有包含预期的要求。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泪是有情感上的联系的, 那么, 我的提问应该更准确地表达为:“你认为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泪有哪些情感上的联系?”只要加一些导向性字样, 问题就清晰明了了, 学生的回答就会收到预想的效果。先前的那个问题, 我没有斟酌清晰与否就抛出去了, 结果, 那节课就败兴而终。可见, 问题设置的恰当与否, 直接影响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设置深奥, 事倍功半;问题设置合理, 收效甚佳

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会用到一些阅读教学的专用词, 如研读文本、感知课文、体悟语段、整合收获等。但对初中生来说, 这些词明显太过深奥了, 他们由于年龄和阅读数量的局限, 更需要具体方法的指导, 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对学生要有更细致、更具体的指导或提示。比如指导学生从修辞、表达方式找重要语句, 运用圈点勾画, 如果是说明文, 还可以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方面去思考问题, 寻找答案。学生有了这些切实可用的方法, 他们思考问题就有方向了, 也有更大的自主性了。就拿《故宫博物院》一文的教学实例来说, 我在让学生明确了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征之后, 接下来我要求学生在文中挑选一个语段来具体分析故宫的特点。我要求同学们自己研读某个小节, 说说故宫的特征。我当时的想法是让学生找出重点语段, 并对这些语段从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等方面来进行解读,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故宫的特征。起初没有把问题的导向说出来, 结果只有一半的学生找出了体现特征的语句, 而没有一个学生能够较好地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方面去赏析, 明显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后来, 我作了暗示, 即请同学们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方面考虑, 学生基本上可以从以上几方面来赏析了, 而且有较高的见解。可见, 不是学生不会研读文章, 而是我所提的问题太深奥了, 过“大”了。因为“研读”包含了很多方面的阅读赏析, 学生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遵循, 难怪他们不知如何“研读”了。现在想起来, 还真是我的问题没提好。

三、设置问题要切合学生思维

所谓设置问题要切合学生思维是指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过渡, 如果跳跃过大, 会造成学生认知的缺失, 跟不上老师的思维, 答起问题来当然力不从心了。这就要求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教师不能过高估量学生的能力, 应把他们当成未知者, 教师懂了的问题学生未必都懂了。《学记》写道:“教者也, 长善而教其失者也。”也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 克服学生的缺点。阅历浅是学生的不足, 是“失”, 就是未知者。所以老师的问题要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要跳跃前进。即教学应遵守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规则。拿《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来说, 当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描写景物的小品文时, 为明确文中是如何表现作者情感的, 我提问:“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作者闲适悲凉心情?并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结果学生很难将句子和作者的情感准确地联系起来, 中心句和作者的闲适悲凉心情也搞混了。这是我“高估”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导致的。失败的伤痛使我细想, 要上好一篇小品文, 单凭主观臆断是要尝到失败的苦头的。要让学生理解的最好办法, 就是问题的设置间隙不能跳跃过大, 要加上提示性的过渡。如果我考虑到了这一点, 作者的情感和中心句就顺其自然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了, 我就不会有那不该有的伤痛了。

四、设置问题要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 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往往会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 使得学生很被动。要知道, 脱离了生活实际的问题, 特别是初中生生活实际的问题, 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 毫无研读的趣味。如果问题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学生答题的思路就狭窄了, 想象的空间虽然大却

(下转第91页) (上接第62页)

没有联系, 面对那些冷冰冰的问题学生只能望“题”兴叹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问题感兴趣了, 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 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知识内容, 才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 即能使儿童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 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由此, 我们可以幡然醒悟, 教师所提的问题只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关, 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连, 才能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思维。学生也才能依据各自的生活经验来各抒己见, 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针对学生实际, 结合生活实际来设计问题

针对学生实际设计问题的前提是掌握自己学生的知识程度和认知能力, 设计的问题要兼顾大多数学生。为了避免冷场的现象, 教师在备课中设计好了的问题, 应该充当学生的角色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若不行, 则说明你设计的问题可能表述不清、答题范围过大或连贯性不够等。当发现问题后, 教师务必字斟句酌, 将题目表述得尽可能的清晰, 给予正确的点拨性和指导性, 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感到学生不会再对你的问题无从下手了的时候, 再抛出去。这样, 学生回答问题会更积极, 课堂气氛会更热烈, 教师课堂教学会更轻松, 心情会更愉快, 教学效果会更好。

值得指出的是, 这里讲的提示性, 不是完全甩开问题的隐秘性, 如果忽略了问题的隐秘性, 那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毫无意义, 无所谓问题了。

众所周知,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 现时的初中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一教学资源, 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 用课堂外的生活经验促成课堂内教学目标的达成。记得上《阿长与<山海经>》时, 有这样一个环节, 当学生明确阿长长相粗俗、爱切切擦擦、无知迷信等性格特点之后, 为明确鲁迅对阿长的感情,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当年的鲁迅, 你喜欢有阿长这么一个保姆吗?”这个问题一抛出, 课堂沸腾了, 学生热烈讨论, 并争着回答, 积极性很高, 见解也很理想, 我满意地笑了。我估计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了儿时的鲁迅, 回到了童真时代, 在这特定的环境中唤起了他们心中的生活体验, 才收到这样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课堂教学技巧 篇11

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的变化,抓住展示教学技巧的契机,及时找出巧妙应对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的挑战。

(一)正视学生平凡中的发现,对于一些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实质,提升教学品味,展示教学技巧。生活往往是这样,成年人习以为常、见惯不怪的事务,学生却可以说出一些全新的道理来。这让那些缺少精神准备的家长和教师常常不知所措。

(二) 面对突然出现的师生矛盾,教师应理性处理,机智对待。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成互教互学的教学共同体,而互教互学过程中,实质上是师生交往和平等对话的过程。既然教学是交往和对话,那么,在课堂上,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势必引发一些不可预知的矛盾冲突,此种情形,既是对教师的考验和挑战,也为教师发挥教育智慧、展示教育技巧提供了机会。某老师正在认真上课,非常投入,某学生突然大声冒出一句“无聊重复”。对这突如其来的鲁莽过分的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老师毫无戒备,闻听此言,尽管心中极为不快,但他还是稳住阵脚,平心静气,将错就错,引申开去,面向全班学生说,“对,无聊的重复”。 进而说明无聊重复的好处,诺贝尔一次又一次的无聊重复实验终于研制成功了火药,达芬奇经过无数次的无聊重复画鸡蛋,终于成就一名美术大师,这些重复最后都以最后的巨大成就而见证了重复的价值。进而得出结论:温故而知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为了避免因遗忘造成太多的失误,我们必须进行一些无聊的重复!这入情入理的交流和对话,既避免了师生双方因互相攻击而带来的尴尬,又让学生领悟了一个学习的道理,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可见,一位优秀的教师能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次师生矛盾和思维碰撞,既让学生学会求知的本领,又让他们领悟学习的真谛。

(三)理性看待学生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维取向,在学生出其不意的问题发难中稳住课堂阵脚,体现教学技巧。高质量的教学、高水平的教学往往是互动参与、互为人师的教学。教学过程中,面对同样的问题或命题,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于教师的独特的观点或答案,如果教师及时抓住了这种独特,课堂教学往往充满了智慧的探险,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四)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在一反常态的问题处置中吸引学生视线,凸显教学风采。谁都知道,从来如此的观点,喋喋不休的说教,学生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无动于衷,心生厌烦,乃至产生逆反心理。面对这种问题,来个逆向思维,往往出奇制胜。

(五)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确立科学的批判观,在对教材,教参的质疑批判中注重创造发现,强化教学技巧。新课程主张教师“用教材教”,强调教材只是师生对话的范例或文化中介。这为教材拓展和教材超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就曾教育他的学生要破除“迷信”。要求他的学生破除对教师的迷信,对名家的迷信,对权威的迷信,对教材教参的迷信。

(六)发掘与课堂关联的教育因素,在猝不及防的教育情境中巧于化害为利,发挥教育智慧。在开放到教学形态中,课堂上会发生什么,教师难以预料。对于猝然而至的教学情境,教师怎么对待和处理,折射出教师的教育教学功底。某教师讲解英语日常用语Excuse me ,就在这时候,一名迟到的同学目中无人进入课堂,众学生一致目光聚向这名学生。片刻的惊疑后,教师回过神来,索性顺水推舟,针对Excuse me,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时候用到这个短语呢?”学生就此展开讨论,结果得出结论:这个短语一方面用于引起对方注意,另一方面用于自己给对方增添了麻烦而表示歉意。有了这样的铺垫,教师走近迟到的学生,弯腰和蔼地问了一句:“你说大家说得对吗?你认为在你刚才进教室之前,是不是应该说声Excuse me呢?这位同学一下子低下了头,其他同学也会心的笑了起来。这一个低头,几点笑声,体现的是教师教学艺术的神奇。课堂上教师当然有责任把课前预设的问题让学生明了,但更有责任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份意外的惊喜和收获。若干年后,也许不是每位学生都能记得你这堂课的书本内容,但对教师的就Excuse me而做出的对那名迟到学生的提问及就此而受到的教益,恐怕是终身难忘的。我们看到,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往往缘于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一份份意料之外的收获,缘于教师一次次出其不意,水到渠成的教育智慧。

(七)及时关注学生的举手投足,从一些细小的地方找到教育的切入口,在解读学生的弦外之音中师生感同身受,展现人文教育的魅力。课堂上某些事情,看起来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往往教育无小事,如果教师处置不当,也会闹出误会。

总之,新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技巧的锤炼和养成,不是可以教出来和学出来的,而是在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涩中品出来的,悟出来的。有赖于教师艰辛的积累和创造。一个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海纳百川,勤于思考,敢于超越,才有可能与学生一次次的心灵对话中理解“教师”二字的分量,领悟教育的真谛。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技巧 篇12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尤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思想观念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近几年的教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我们的教学课堂渐行渐远。而全新的教学思想和全新的教学模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这种全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 这应成为我们教学的宗旨。因为我们在教学中, 只有把学生摆在第一位置, 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做文章, 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良效。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在因素, 让其积极而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双边互动, 积极思维, 积极创新, 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做主导。

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 是师生通过双边的互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给自己定好“位”。也就是说, 教师应站在“导”的位置, 做好教学课堂的“导演”。“导演”好做, 而做“好”导演就难了。实践证明, 当“好”导演, 是要下一番工夫的。一节课如何“演”?采取什么形式?达到什么效果?这些都是这个“导演”幕后的工作, 就是说, 在“演”前一定要有通盘的考虑, 再做出周密的设计, 最后才能走向前台, 让学生在自己的设计下, 积极地求知, 并在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中聚精会神、殚精竭虑。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积极地进行引导,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操练情况, 并从中接收反馈信息, 发现问题, 及时点拨,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都能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二、教学应注意创新, 创新是教学的生命

创新是教学的生命。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运用一种方式教学, 就像我们吃一种东西吃久了就会“腻”一样, 也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因此,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求新, 学生才能有新鲜感, 才会好奇, 进而产生兴趣。

1. 恰当引导、积极激励。

它要求教师要靠火热的爱心、健康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和学问、娴熟而适当的授课技巧来善待学生, 对学生的答案与想法不要轻易否定, 对学生的思维过程, 要辩证地进行分析,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要充分认识到, 作为一名教师, 如果吹灭了学生的创新之灯, 无疑会丢失一份创新的灵性, 不仅仅是失去一次成功的机会而已。所以, 科学的激励在创新教育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创造契机, 积极启发。

创新不是一种空中楼阁式的妄想和臆想, 它需要充足的论据和论证做基础。诚然,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艺术上需要体现创新, 但更重要的是, 应该在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要凸显新意。要让学生形成敢想、敢疑、敢说的良好个性, 就要求教师不仅善于创造教育契机, 给学生以适当点拨与启发, 而且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 一旦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即刻点燃。

3. 科学态度, 延伸课外。

科学严谨的态度, 对学生的一生影响深远, 尤其是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 它的形成不仅仅限于课堂的45分钟, 而更重要的是延伸到课外。在课堂教学上, 我们要将科学、公正的观点渗透于其中, 将严谨、求实的态度寄寓其中, 对与错, 是与非, 一定要分明;不盲从不崇拜, 更不迷信。在现实生活中, 要理性对待事物, 要敢于质疑, 阐发主见, 相信自己, 坚持原则, 不随波逐流, 不人云亦云, 形成严谨的态度和缜密的思维习惯, 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4. 落实创新, 教师关键。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而创新之谜简直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是那样令人向往。实践证明, 谁把握了它, 谁就拥有了未来。而创新教育又是一个大题目, 要想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所以, 英语教师应该将创新时时刻刻挂记“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语) 。

三、勤能补拙圣人训, 笨鸟先飞见奇功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语) 。勤能补拙就能彻底地诠释爱迪生的这句格言。我认为, “勤”还含有“笨鸟先飞”的意思。试想, 我们大家都是芸芸众生之一, 普普通通一员, 如果我们整天抱怨自己愚笨, 甘心流于世俗, 胸无远大目标, 吝啬不愿付出, 将“勤奋”二字置之脑后, 最终只能可怜华发早生, 不知“成”为何物, 真正可叹可悲。

其实, 我们每个人都一样, 也曾有过抱负, 也曾有过理想, 也曾有憧憬, 也曾有过向往, 只是我们没有用好“勤奋”而已。古人能够做到“悬梁刺股”, 做到“囊萤映雪”, 做到“凿壁偷光”, 做到“闻鸡起舞”, 如果我们能像古人那样刻苦勤奋, 再运用一些方法, 如大浪淘沙法、拆分单词法、狂写法、联想法、循环往复法、归总法等, 英语中的单词就不难记忆。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做到那样?能不能学习到午夜?能不能东方一泛白就起床学习?能不能让时间从我们的身边悄悄流逝?归根结底, 如果我们每一个日子离勤奋太过遥远, 我们的目标就肯定不能达到。

上一篇: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护理下一篇:动物繁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