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问题

2024-05-17

八个问题(精选12篇)

八个问题 篇1

当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之后, 教师自然不能且不应当游离于发展的浪潮之外。观照目前社会, 政府倡导, 舆论关注, 家长期盼, 学校鼓励, 都在呼吁教师的发展;广大教师也行动了起来, 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来谋求自身的发展。毫无疑问, 发展对教师的成长是重要的、迫切的, 也是必须的。但是不容否认, 现实中仍有不少人对教师发展的终极目的与本质属性缺乏深刻思考与理性判断, 因而出现了一些形似神非、面似质异、名似实否的肤浅认识与简单行为。此类问题若不及时发现与纠正, 则会影响、扭曲甚至异化教师发展。

一、重学历而轻学养

随着绝大部分教师的学历达标, 一些沿海地区或中心城市的教师开始谋求更高的学历:小学教师获取本科学历, 中学教师获取硕士甚至博士学历;一些学校也出台了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在职攻读高学位。学历的提升, 对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是:在重视提高学历的时候, 对学养的提升却被忽视、淡漠了。学历是学习的经历, 它只表明个体经历了特定学习阶段和达到了某种文化程度;而学养则是学问和修养, 它体现的是个体对学科专业的认知素养达到的一定专业水平。学历是对固有的知识框架的体认与掌握, 它仅需要若干年学习即可获取, 只是个体入门就职的资质;而学养则是对学科专业的系统洞见与理性判断, 它需要长期的专业历练与实践探索方有可能形成和具备, 是个体专业成熟的标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笔者认为, 衡量一所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固然要看其学历水平, 因为它毕竟表明了教师入职前的资质水准, 但是更要看其学养水平, 因为它直接体现出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业务素养。很明显, 造成重学历而轻学养的问题症结, 在于高学历是显性的, 容易辨明且可以直接获取, 因而出现了趋之若鹜的现象;而高学养是隐性的, 不易衡量且难以修成, 故而造成门可罗雀的局面。

二、重职称而轻职能

自从恢复了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之后, 高职称的获取就成了教师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职称关涉到教师的职业荣誉与学术地位, 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经济收入与相关利益。因此, 一年一度评职称, 几多欢喜几多愁!然而, 在人们关注职称的时候, 却轻视了职能的修炼。所谓职称, 就是与专业技术职务相应的名称;所谓职能, 则是专业技术职务相应的专业能力。在笔者看来, 职称评审本身没有问题, 教师关注自身晋升职称也属自然情理, 问题在于职称评审的内容与标准是否科学合理, 即职称与职能是否完全吻合。事实上, 的确有很多教师职称到手就“万事大吉”、不思进取了。表面上看, 我们职称评审的标准和办法既客观、全面, 又严格、公正, 非常有利于教师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可一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上上下下相关的人们便只去关注一些硬性的指标, 即学历、资历、奖励、科研成果等, 而真正体现教师的价值——专业信仰、敬业精神、知识素养、实际能力等, 却因无法直接显示出来而被评委也被教师自己淡化了、忽视了、遗忘了。长此以往, 在职称评审这个巨大的“指挥棒”的引导下, 广大教师只能煞费苦心地谋取一些能够拿出手的、看得见的各种证书之类的“硬件”, 而疏远甚至放弃了专业精神、业务品质、实际能力等的追求和修炼。尽管他们也清楚地知道, 后者才是教师立身行教的根本。

三、重育人而轻育己

从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到现代的“教书育人”, 一脉相承的教育理念强化突出了教师的一个职责——培育学生。我们的广大教师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地践行着这个教育理念, 他们忘我投入的精神、执著耐心的程度、废寝忘食的行为是这个世界所罕见的。对此, 我们不能不深深的敬意。但同时, 有一个问题也不容回避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教书育人”显然只是逻辑的终点而不是起点。常识告诉我们, 搞不清楚起点, 终点的问题就很难圆满地解决。“教书育人”的逻辑起点究竟是什么?笔者以为, 应当是“读书育己”。很难想象, 一个不能做到“读书育己”的教师会圆满地做到“教书育人”?然而, “教书育人”的声音和行为如今充斥着我们的听觉与视觉, 而“读书育己”的声音和行为却难觅踪影。如今, 我们只强调孔子的“诲人不倦”的教训, 却似乎遗忘了他的“学而不厌”的告诫;更可以到处看到“教书育人”经验的报道, 却绝少听到“读书育己”的信息。“教师的高度, 决定着学生的高度。”缺少了教师“读书育己”的逻辑前提, 再努力地“教书育人”, 恐怕也很难有一个理想的结局。

四、重方法而轻方向

所谓方法, 是指解决具体问题的门路与程序, 它主要以消解和排除眼前面临的一些具体矛盾和问题为目的。所谓方向, 是指确立人生与专业发展的终极关怀与行为坐标, 它主要以构建筹划人生或专业发展目标规划为目的。前者属于战术性问题, 后者属于战略性问题。如果打个比方来说明的话, 前者是“木”, 而后者是“林”。目前, 教师发展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重视方法的获取而忽视方向的确立:热衷于操作程序的学习而忽视其思维机制的探索, 热衷于他人成功经验的借鉴而忽视其文化背景的思考, 热衷于现成方法的引入而忽视其思想基础的成因……长此以往, 这种只见“木”而不见“林”的功利性思维和短视行为, 不仅使得教师难以从战略性的层面来有效把握和处理重大问题, 而且最终还将导致在战术层面处理具体问题技能的乏力与退化。因为, 每一个操作的方法背后一定有一套关于“良好教育”和“有效教学”的思想。剥离了思想根基的操作方法就像被折断的树枝, 很快就会干枯和断裂, 它绝不会变得更强健和更茁壮。对此, 杜威早就阐述了他的忧虑:“有一种信念认为, 教学法就是把教学上可以遵循的配方和模式交给教师。没有别的东西比它给教育理论带来更坏的名声了。”[1]

五、重成绩而轻成长

每逢年终总结工作或各种表彰活动, 大家看重的总是已经取得的学生名次、教学经验、科研探索、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成绩, 因为职称的晋升、荣誉的获得、职务的提升、待遇的改变等都与教师的成绩密切相关。社会关注成绩, 学校关注成绩, 教师自然也不得不关注自身的工作成绩。笔者要指出的是, 问题不在于关注成绩, 而在于关注成绩的时候, 我们是否也关注了教师的成长, 因为成绩与成长尽管有联系, 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成绩是个体工作和学习的一种收获, 通常要用量化的方式予以展示;而教师成长是教师学会教学、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也是渐进形成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的艰辛历程, 它难以用量化的方式来断定。成绩是成长的见证, 但不是成长的本质追求;成长的本质追求应当是精神的生长、境界的提升与专业的成熟。正如一位特级教师所说的那样:“也许, 我们不必太看重‘成绩’, 成绩并不一定导致成功;也许, 我们不必太看重‘成功’, 成功并不一定导致幸福, 不幸福的成功只能是暂时的成功, 甚至是虚假的成功。我们应当看重的是‘成长’,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抓住‘成长’这两个字。成长是超越成功层面的东西, 因为成功了, 我们可以成长;失败了, 我们也可以成长, 失败了有时会导向更好的成长。”[2]

六、重效果而轻效率

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 教师们执著奉献, 忘我工作。从白天的繁忙课堂教学到夜间的辛勤批改作业, 从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心理转变到带领学生高考复习备战, 从国内各种教学比赛的不俗表现到指导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教师们可谓夙兴夜寐, 殚精竭虑, 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充分肯定这种旺盛充沛、慷慨奉献的精神状态的同时, 我们不禁要思考:取得这些成绩, 我们付出的成本究竟有多大?我们的工作效率怎么样?付出与获取的价值比是否合理?像我们参加一次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要经过市级、省级、国家级层层培训和选拔, 最后挑选出来的尖子还要集中到国家集训队, 在专家指导下进行高强度、超常规培训。与此相反, 国外要简单多了, 学生只要有兴趣即可报名参加, 只需要一次测试筛选, 出线者即可组队出国参加比赛。原来, 骄人的成绩是在如此不对等的前提下获取的。假如国外同行也与我们一样注重一事一时的效果, 而兴师动众地“严肃”对待此事, 结局会是怎样呢?这种不计投入只看产出、不思效率只求效果的思想绝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一次一时的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赛事我们屡屡获奖, 而一年一度的世界诺贝尔奖却与我们频频无缘, 这一现实难道还不值得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吗?

七、重输入而轻输出

为了更新观念、丰富知识和掌握技能, 外界信息的输入是必须且长期的。惟其如此, 教师才能保持思想的活力和一定专业的水平。但目前的问题是, 教师只是一味地重视从外界的输入, 而很少向外界输出 (这里的“输出”不是指向学生正常的讲课授业, 而是指在独特的情境中, 以有效的理念创立富有特色的教育策略与方式, 向同事和同行展示自己独有的存在价值) 。某学校提出了新的观念或方法, 于是大江南北纷纷前来学习取经;某地方构建了另一种新的思想与策略, 五湖四海便蜂拥到他们那里去参观借鉴;某教授的科研项目又推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 沿海内地又朝他的讲堂奔去……多少年来, 我们就是这样跟在潮流后面, 乐此不疲地踏着他人的步, 唱着别人的歌, 满脑子都是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东西到了自己的土地上究竟管用不管用?输入的效果究竟怎么样?恐怕还是个问题。在此我想起了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告诫:“我不想被输入或输出。教学实践不可能在未经再创造的情况下输出。请告诉你的美国教育界同行, 不要引进我的方法。”[3]我们往往希望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容器, 而首先就要做到教师的头脑不是一个容器, 不是别人思想的一个跑马场。

八、重课内而轻课外

完美的教学应当是课内与课外的相互补充与有效整合, 然而现实则非然。在课内与课外这个天平上, 人们的评价重心“自然而然”倾向了前者。非正规形态下, 人们评价教师总是以课上得好不好为判断尺度;正规形态下, 职称评审、优质课评赛、骨干教师评比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讲授水平为取舍标准。在日常教学时, 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课本知识的讲授方面, 而对学生课外生活与实践却疏于指导;在阅读行为上, 教师的视野仅局限在教学参考资料、辅导材料、习题集、优秀教案等与课堂密切相关的读物上, 与课堂教学关联不密切的社会科学、人文艺术、自然科学之类的书籍却很少涉猎。这种只注重课堂应用而缺乏人文科学底蕴的行为, 使得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将知识的理解与识记、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讲得头头是道, 但学生课外如何运用所学, 以及怎样在生活中继续学习等问题, 教师却思考甚少, 操作甚少。殊不知, 没有了课外, 课内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与发展的活力。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课堂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课堂的真正目的是在课外。因此, 成功的课堂必然连接着课外——人的生活。

上述问题的出现, 有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原因, 有注重形态的思想境界原因, 有缺乏规划的发展定位原因, 也有引导缺失的政策制度原因。这些问题提醒我们, 个体与组织的思维视野和专业认知有待于超越急躁、单一和肤浅的藩篱局囿, 从真诚、丰富和深刻的层面上来体认、考量、检视教师发展应有的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品质和职业能力。只有洞察问题的本质, 系统思考其中的原因, 寻找解决的策略, 克服存在的困难, 才能确保教师目标清晰、形态健康、底蕴丰厚地在专业发展之路上自由幸福地行进。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185.

[2]张彦春, 朱寅年.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杨瑞清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96.

[3][巴西]保罗·弗莱雷.十封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4.

八个问题 篇2

自恋到底有哪些深度意思,下面是对自恋的八个提问,想要了解自恋就不妨看看这八个问题:

一、自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还是说,他们天生就这样?

看情况,早在孩提时期,尤其是新生儿,他们需要持续不断的关注,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渐渐地,随着成长,他们会意识到在众多的刚性需求中,他们并非唯一。这时,耐心、理解以及其他重要的社会人特质便逐渐发展起来。

如果父母是非常自恋的人,父母就不会那么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的需求被忽视、嘲笑、羞辱,甚至遭到攻击,从而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极度渴望被爱和被关注。

因为缺乏关爱,孩子则容易导致如下两种行为――

1、孩子为了获得认可和关注,他们变得具有表演特质。

对孩子而言,父母并没有给他们提供安全感,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内心需求和痛苦不屑一顾。父母只关注事物的外在表现。孩子的内心深受伤害,但同时,还得尝试在缺乏关爱的情形下生存。因为没有安全感的保障,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启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起初,他们通过模仿作为一种尝试,但很快,他们发现通过表演可以操控父母及其他人。基于这个发现,他们从此走上模仿表演的道路,带上各种各样伪装的面具,以便得到他们渴望的东西。尤其是从父母身上,以及那些同样缺乏关爱、渴望关爱的人。他们变得自私、无情,成为一个操控高手。

2、另一种极度自恋者则是因为在过分宠溺的环境下成长而产生的。

成长过程中,他们从未因自私或伤害他人的行为而引发负面的评论,从而成长为一群社交怪物,被称为“小孩”,而且是“超级小孩”。他们完全不懂得要尊重他人,他们认为自己是神,是上帝,是至高无上的,非常自我。

二、你认为,自恋会是21世纪一个日渐发展的问题吗?

答案是肯定的。婴儿潮(注:在第二次大战后大约20年期间出生的人)和嬉皮士一代人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的孩子。这使得他们的孩子相信自己有资格,可以获得完全的成功――而且不费吹灰之力。

三、自恋型的人都有哪些常见的特征呢?

极度自恋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总在不停地谈论自己、夸大自己的成就、但对他人却缺乏同理心和关怀、在公共场合夸张地展示自己,如在网络上裸露性感、展示肌肉、或不停地谈论“自我”。

另一种自恋形式则是受害者人格。如果自恋人格是一个硬币,那么一边是夸张(我比你更强),另一边则是扮演受害者人格(我比你更好,是因为我遭受的比你多)。有受害者人格的自恋人,会坚持认为你无法理解他在生活中所遭受的苦难。他们甚至会拿你不好好照顾他、不支持他们的行为来羞辱、指责你。

针对一件事情的两面都有可能导致自恋。一个人也许是因为一件事的一方面而变成受害型自恋,但也可能是因为对立的那一面。这种对立是客观存在的,好比:政治上(保守派VS自由派),生活里的道德问题(堕胎VS反对堕胎),甚至在选择什么颜色来刷墙这种小事情上。一个有技巧的自恋者,会把“伤害”当成一种手段,来获得别人的注意,

管理资料

(

四、自恋行为会对亲密关系不利吗?

极度自恋的人在亲密关系里会以“好意”、“为爱牺牲”及其他奉献的方式,对亲密关系造成无法言说的伤害。这就好比一只蜘蛛附在受害者身上,吸取他的生命养分。当他被榨干了,不再能为蜘蛛提供养分时,蜘蛛就会毫不留恋地抛弃这具残骸。另一个比喻是,极度自恋的人好比是亲密关系里的吸血鬼,吸干你身体里所有的血液,一滴不剩。他摧毁了你,你还以为他是真的在乎你,而事实上,他不过是利用你,从你那里索取他的所需。他对你没有任何情感上的回报。因为他非常害怕被你发现他内心的虚弱和伤口,一旦你很紧密地靠近他,他会感到抓狂和恐慌,从而上演消失和撤退的戏码。

他才不会回复你的电话,而且这一过程中,他还会让你觉得你才是搅黄这件事的罪魁祸首,让你感到内心愧疚,进而曲解你想进一步与他灵魂交流的意图。自恋者从不认为自己会犯错。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神。在他看来,你永远都是错的。作为心理医生,在看过很多案例后,我发现那些缺爱的女性很容易落入自恋者的陷阱,她们与那些自恋型的男人爱恨纠缠,反复极端,简直就是精神折磨。这些男人一边算计着温柔,一边在你心里埋下对他歉疚的种子,他只略施伎俩,将一个好端端的女人渐渐消耗。最后,他摧毁了她,便转身投入到寻觅下一个大傻瓜的计划里,身后留下一颗破碎的心,而且你永远别指望他会忏悔,认为自己做了坏事!

五、自恋行为会给工作带来什么破坏?

在工作场所,自恋者常见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老板身上。私下里,员工背着他们,骂他们混蛋;憎恨他们,完全不想讨好他们。如果一个员工比老板更有才华,那他一定要小心了。自恋型老板会觉得受到威胁,因为比他们强的员工夺走了他们的光环。极度自恋者都非常没有安全感。只有,当员工能帮助自恋型老板看上去更好,那么老板才会需要他,并且在他的团队里有立足之地。而,一旦老板感到受威胁,失去对他的信任时,他就呆不住了。老板会解雇他,就像丢掉垃圾一样。

六、如何帮助自恋的人从这种状况中走出来?

值得怀疑的是,自恋者除了依附者和屈从他们的人,是否真的会有朋友?与一个极度自恋的人做朋友是一段危险关系的信号,意味着这份友情是脆弱的并且你也习以为常。那么,视自恋者为朋友的你,是否真的能够帮助他走出来呢?我不这么认为。我更建议你远离自恋者们,与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做朋友。离自恋者们远远地。就让自恋者们独自咀嚼孤独和痛苦,不要被他们拖下水,进入他们的黑洞。

七、如果你正与一个自恋者谈恋爱,并且深感挫败,你该怎么办?

离开他们。自恋者将对你的健康非常有害,他们会一点一点摧毁你,最后仅剩一具空洞的“尸体”。你的心被掏出来,然后被“野猪”吃掉。(译者按:看来作者非常痛恨自恋者啊,这两句形容得血淋淋的。简单一句话就是:珍爱生命,远离自恋狂。)你要时刻谨记,极度自恋的人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要不顾一切地远离他们。

八、自恋型人格能被“治愈”吗?

这取决于心理医生使用的方法。但很多临床心理医生都不知该如何治疗自恋者。一个极度自恋者要被治愈,他必须要在内心里认识到自己的病态心理,并有主动求医的意愿。但这对很多自恋者来说,非常难。如果要极端自恋者萌生改变的愿望,那必须要经过一系列巨大的人生变革,来破坏他们的自大、极端自私、权利和自以为是。

一生致命的八个经典问题 篇3

问题一: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吗?

回答:你一定会说,这是什么烂问题,谁那么笨,花钱买罪受,

可同样的情况换个场合,自己或许就做类似的蠢事。不少男女都曾经抱怨过他们的情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明知在一起没什么好的结果,怨恨已经比爱还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要和他搅和下去,分不了手。说穿了,只是为了不甘,为了习惯,这不也和光临餐厅一样?

——做人,为什么要过于执着?

问题二:如果你不小心丢掉100块钱,只知道它好像丢在某个你走过的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

回答:一个超级愚蠢的问题,

可是,相似的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做错了一件事,明知自己有问题,却也不肯认错,反而花加倍的时间来找借口,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被人骂了一句话,却花了无数时间难过,道理相同。为一件事情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己,不惜血本,不惜时间,只为报复,不也一样无聊?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是那么伤心,而且一伤心就是好几年,还要借酒浇愁,形销骨立。其实这样一点用也没有,只是损失更多。

——做人,干吗为难自己?

问题三:你会因为打开报纸发现每天都有车祸,就不敢出门吗?

回答:这是个什么烂问题?当然不会,那叫因噎废食。

然而,有不少人却曾说: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让我都不敢谈恋爱了。说得还挺理所当然。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关的诸多报道,就对自己的另一半忧心忡忡,这不也是类似的反应?所谓乐观,就是得相信:无论道路多艰险,我还是那个会平安过马路的人,只要我小心点,不必害怕过马路。

问题四:你相信每个人随便都可以成功立业吗?

回答:当然不会相信。

但据观察,有人总是在听完成功人士绞尽脑汁的建议,比如说,多读书,多练习之后,问了另一个问题?那不是很难?

我们都想在3分钟内学好英文,在5分钟内解决所有难题,难道成功是那么容易的吗?改变当然是难的。成功只因不怕困难,所以才能出类拔萃。

有一次坐在出租车上,听见司机看到自己前后都是高档车,兀自感叹:“唉,为什么别人那么有钱,我的钱这么难赚?”我心血来潮,问他:“你认为世上有什么钱是好赚的?”他答不出来,过了半晌才说:“好像都是别人的钱比较好赚。”

其实任何一个成功都是艰辛取得。我们实在不该抱怨命运。

——做人,依靠自己!

问题五:你认为完全没有打过篮球的人,可以当很好的篮球教练吗?

回答:当然不可能,外行不可能领导内行。

可是,有许多人,对某个行业完全不了解,只听到那个行业好,就马上开起业来了。我看过对穿着没有任何品位、或根本不在乎穿着的人,梦想却是开间服装店;不知道电脑怎么开机的人,却想在网上开店,结果道听途说,却不反省自己是否专业能力不足,只抱怨时不我与。

——做人,量力而行。

问题六:相似但不相同的问题:你是否认为,篮球教练不上篮球场,闭着眼睛也可以主导一场完美的胜利?

回答:有病啊,当然是不可能的。

可是却有不少朋友,自己没有时间打理,却拼命投资去开咖啡馆,开餐厅,开自己根本不懂的公司,火烧屁股一样急着把辛苦积攒的积蓄花掉,去当一个稀里糊涂的投资人。亏的总是比赚的多,却觉得自己是因为运气不好,而不是想法出了问题。

——做人,记得反省自己。

问题七:你宁可永远后悔,也不愿意试一试自己能否转败为胜?

解答:恐怕没有人会说:“对,我就是这样的孬种”吧。

然而,我们却常常在不该打退堂鼓时拼命打退堂鼓,为了恐惧失败而不敢尝试成功。以关颖珊赢得2000年世界花样滑冰冠军时的精彩表现为例:她一心想赢得第一名,然而在最后一场比赛前,她的总积分只排名第三位,在最后的自选曲项目上,她选择了突破,而不是少出错。在4分钟的长曲中,结合了最高难度的三周跳,并且还大胆地连跳了两次。她也可能会败得很难看,但是她毕竟成功了。

她说:“因为我不想等到失败,才后悔自己还有潜力没发挥。”

一个中国伟人曾说,胜利的希望和有利情况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做人,何妨放手一搏。

问题八:你的时间无限,长生不老,所以最想做的事,应该无限延期?

回答:不,傻瓜才会这样认为。

然而我们却常说,等我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我退休,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我就可以……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八个问题 篇4

由上可见,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圆满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习、修炼、掌握和运用教学艺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教学艺术运用的如何,取决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要素。学生是主体,没有学生就无所谓教学过程,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要创造教学中师生情感交融、和谐有序的积极氛围,需要师生双方互相了解、互相影响和互相配合,需要师生双方都积极参与, 任何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对立关系的想法都是错误的,都会影响教学艺术的发挥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新教师刚刚完成身份的转化,走上工作岗位,从坐在教室接受知识变成了站在讲台之上传授知识。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 如何驾驭和控制课堂状态, , 如如何何最最大大程程度度地地提提高高教教学学效果上还感到能力不足,缺乏教学经验和理论指导。 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新教师,面对着比自己年岁小不了多少的众多学生,难免缺乏自信和权威感,对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在处理与学生的教学关系,挖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上,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陷入处理师生教学关系的 “陷阱”。我们在本文中提出高等院校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八个问题。

1忽略自己的仪表和形象对学生产生的作用

有些教师不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认为教师是教书的,只要把课讲好,学生就会喜欢你,仪表形象是次要的。因而在学生面前不拘小节、不修边幅、说话随便、不注意举止。其实不然,在学生的眼里,老师是做学问的,不仅在学问上科学严谨,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较讲究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 崇拜的偶像。特别是第一次上课,第一次与学生见面, 教师的仪表形象将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第一印象,学生不仅会对教师的学识水平,更会对教师的仪表形象给予诸多评价。这些评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喜欢程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若使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即使你讲的内容不吸引人,你仍然会吸引学生专注听讲。这时,喜欢人和喜欢内容已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2害怕学生提问质疑

新教师经常会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害怕学生给自己提问题,下课后被学生围住提问题心里就没底,怕自己知识水平有限,解答不好,使得学生轻视自己。其实,新教员要正视学生问问题的现象,学生提问并不代表老师没有讲明白。大多数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上课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如果学生没有学进去,是不会提出问题的,所以,学生能够向老师提问,恰恰说明讲课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新教师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耐心回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且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3以为传统的教具、模型已经不适合现代多媒体教学

有些新教师认为,现在是高科技时代,教学上有很多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手段,完全可以取缔传统的教具模型。因而,备课时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做多媒体课件,对传统的教具模型则不屑一顾,别说去制作新的教具模型了,就连已有的教具模型也视而不见。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内容如果用教具模型进行示范,一目了然,简单明了,非常直观,但有些教师却非要花很大力气在计算机上做图片展示和动画演示。其实,教具模型也是传播知识的媒介,多媒体不仅仅是计算机课件,还包括教具模型等诸多媒介手段。而且很多直观教具模型的效果是计算机代替不了的,关键在于要根据需要,灵活应用,巧妙地使计算机多媒体和传统教具模型的有机结合,实现单一媒体媒介所不能达到的整体效果。

4认为自己不讲的知识学生就学不会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新教师准备课程一般比较认真细致,并且总想多讲,面面俱到,不敢漏掉一点内容,生怕由于自己没有讲到而造成学生错过一些知识点。这样一来就形成满堂灌的情况,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难点讲不透,虽然课堂信息量很充足,可实际上授课质量不高,这是新教师容易走进的第一个误区。 其实,书本上的一些表象性知识学生一看就明白,可以自主学习,教师只需简单指点,点到为止即可[5]。课堂的大量时间还是应该用于重点讲授教学重点、难点。 一方面,在课堂上教授课程属于集体教学,讲授速度应配合大多数学生的理解速度;另一方面,大学教育方法应该在介绍课本现有知识的同时,把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也介绍给学生,所以教学内容应该更有广度和深度,具有启发性,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些思考的空间,可以课后通过查阅文献自学来扩展知识面,从而从更深层次理解所学知识。对学生的教学要求要适当, 如果要求过低,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教学过程就会陷于停滞;如果要求过高,学生没有学习信心,教学过程也会流于形式。另外,不要试图讲的内容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听懂。遇到难点,若有学生不明白就反复讲,结果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节奏,在一个问题上耽误太多时间,使得其他内容没有时间详细讲解,只能简单提一下。新教师要学会甄别听不懂的学生有多少,若为少数,则可等课后个别辅导,而不要停滞正常的教学进程。

5新教师自信心不足

一些新教师上课缺乏自信,一上讲台,面对学生就紧张、恐惧,生怕自己讲不好,出现错误,忘记要讲授的内容。其实,新教师有这种心理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新教师多数是年轻人,比学生年龄大不了多少,也是刚刚从学生这个角色转变成为教师,常常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比学生高不了多少,所以缺乏自信,缩手缩脚。但是,这种心理必须尽量克服,因为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面对面的教学模式,自信心不足会极大地影响新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正常发挥,尽管备课的时候很用心, 也会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实,学生毕竟没有系统学习过教师所要讲授的这门课的内容,就算略知一二,也很不系统,更谈不上深入理解,尤其是教材中字里行间隐藏着的内在联系和学科规律,学生就更不清楚了。所以,新教师面对学生时一定要摆正自己和学生的位置,调整心态,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开始, 就要尽量镇定自若,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把课上好。

6把频繁提问作为惩戒学生不好好学习的手段

有些教师发现学生不认真听讲、睡觉或者说话、干别的事情,就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站起来出丑,甚至一堂课多次提问,一次叫起来十几个或更多,以此来惩戒学生,促其认真听课。其实恰恰相反,过多的提问不仅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打乱正常的教学节奏,使学生听课的精力更不集中,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使课堂纪律更无法控制,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应该说,大多数学生都是爱学习的,遇到课堂不注意听讲的情况,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先从自身寻找原因,改进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艺术,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不应一味的迁怒于学生,靠惩戒学生来达到目的,常常会事与愿违,效果适得其反。

7新教师忽视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的重要性,认为课堂管理严格会引起学生反感

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既是传授知识者,也是教学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另一方面,在课间与课外时间,教师应该争取成为学生的朋友,尤其是新教师,与学生年龄相近,关系更应该相处的比较融洽。但是,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在课堂上要求太严,可能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不满,不利于融洽师生关系,遇到学校教务部门考核, 学生会在评价表上打低分。由于害怕这些,对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学习的现象,比如学生睡觉、玩手机、聊天、 看与授课内容无关的书籍,甚至缺课等视而不见,只要把授课内容讲完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恰恰相反,课堂管控能力差,甚至干脆不管的教师,往往更不会赢得学生的喜爱,甚至会被学生嘲笑没有能力,没有责任心。所以,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

8有些新教师课堂授课语言过于专业化和术语化

有一些新教师由于授课经验少,知识面有限,授课语言遵循书本原话,像是在背诵,而不是在讲授,语言专业化术语化很强,不够通俗易懂,学生听起来也不好理解。还有一些教师甚至认为,授课语言太通俗显示不出自己的学识水平,所以在课堂上故弄玄虚,将本来可以通俗表达的内容非要用专业词语表达,本来可用生活中的事例促进学生理解的内容,非要用很专业的论据来说明。其实这样的教学效果反倒不好,使学生产生反感,更难于理解讲授内容。所以,以为课堂语言专业化术语化才会显示自己的学识水平是新教师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教师应该尽量把书本语言口语化,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军队八个方面重大安全问题 篇5

1.部队发生重大事故、案件和违纪问题,引发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民族、宗教问题和社会群体性事件;

2.大型武器弹药、油料仓库及其他特别重要的军事目标发生爆炸和遭受袭击破坏; 3.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装备、财产损失的火灾、建筑物坍塌等灾害; 4.造成国家政治、外交被动的各类事件;

5.军用飞机、潜艇在飞行、航行中与民航班机、民用船只相撞,以及军用飞机坠毁在城市人员密集区;

6.执行专机和重要任务的飞机发生严重安全问题;

7.各类飞机和其他飞行器闯入首都空中禁区,特别是坠落、坠毁于首都重要敏感地点; 8.各种类型的事故,以及严重网上泄密卖密问题。

总后明确防范重大安全问题的主要内容

1.武器弹药库(室)管理; 2.核生化危险品管理; 3.油库、加油站管理; 4.重点人员管控; 5.重要时期管控; 6.重大活动监管; 7.重要场所管理;

8.重大车辆事故预防;

9.工程建设、营房及设施管理; 10.政治性问题防范; 11.矛盾纠纷化解; 12.安全保密管理

保密守则十不准

(一)不该说的秘密不说;

(二)不该问的秘密不问

(三)不该看的秘密不看

(四)不该带的秘密不带

(五)不该传的秘密不传

(六)不该记的秘密不记

(七)不该存的秘密不存

(八)不随意扩大知密范围

(九)不私自复制、下载、出借和销毁秘密

(十)不在非保密场所处理涉密事项

严密防范网络泄密十条禁令

一、严禁涉密计算机联接互联网

二、严禁私人计算机联接涉密网;

三、严禁涉密移动载体存储私人信息;

四、严禁私人移动载体存储涉密信息;

五、严禁存储或曾经存储过涉密信息的移动载体联接互联网;

六、严禁在联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或传递涉密信息;

七、严禁计算机在涉密网和互联网之间交叉联接;

八、严禁移动载体在涉密计算机和联接互联网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

九、严禁私人手机、数码相机、播放器等电子设备联接涉密计算机;

十、以禁以军人身份在互联网上开设博客、聊天交友、应聘求职。

军人网上交友“六条禁令”

一、严禁注册登录交友、婚恋、求职网站;

二、严禁开设网站、博客、涉军聊天群;

三、严禁参加各类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民间团体;

四、严禁与他人进行不正当联系和交往;

五、严禁发表涉及军事秘密的言论、图片、视频信息;

六、严禁擅自上传军人证件、着军装照片和部队工作履历暴露军人身份。

“三无”安全工作目标

无重大事故、无恶性案件、无严重政治性影响问题

卫兵职责

内务条令第二百二十九条 卫兵受领班员领导,执行下列卫兵守则:

(一)按照规定着装和配带武器弹药;

(二)熟悉任务和警卫区域内的地貌、地物等情况,熟练掌握各种情况的处置方法,熟记并正确使用口令、信号;

(三)时刻保持警惕和高度戒备,严密监视警卫区域;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守岗位,武器不得离身;

(四)精神饱满,姿态端正,不得有任何影响卫兵形象和警卫任务的行为;

(五)向接班人员交代执勤情况、上级的指示和哨位的器材,并在领班员的监督下验枪。

内务条令第二百三十条 卫兵对于妨碍执勤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当警卫目标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处置;当判明警卫目标遭受袭击并将造成严重后果非使用武器不足以制止时,可以使用武器;当卫兵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当进行正当防卫。卫兵执勤中,对所遇情况以及处置结果应当及时报告。

内务条令第二百三十一条 营门卫兵,应当检查出入营门人员的证件和军容风纪,必要时还应当检查携带的物品;指引客人和来队亲属到传达室办理登记手续;维护营门秩序,调整指挥机动车辆出入营门;发现重要情况及时报告。

政治纪律十不准

(一)不准发表反对和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指示精神的言论;

(二)不准擅自成立和参加军队条令条例规定之外的组织;

(三)不准擅自与国外境外人员交往或者与社会上的非法组织、非法刊物、非法网站以及有政治性问题的人员发生联系;

(四)不准围观、参与或者以任何方式支持社会上的游行、示威、静坐、请愿活动,或者组织、参与串联、集体上访等活动;

(五)不准擅自接受地方媒体采访,或者违反规定收听收看、浏览国外境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网站;

(六)不准传看、抄写、张贴、复制、私藏有政治性问题的宣传品;

(七)不准编造、听信、传播政治谣言和其他有政治性问题的信息;

(八)不准参加宗教活动,或者参与迷信活动;

(九)不准参加邪教组织以及对社会有危害的气功组织的活动;

八个问题 篇6

历史是由人类创造的,丝绸之路更是由人走出来的。从本期开始,《环球人物》将沿着“一带一路”的轨迹,追寻那些曾经行走在这段历史中的人,回味他们书写下的故事。而在踏上这段旅途之前,先要给以下8个问题找到答案。

1. 问:全面推进建设“一带一路”,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历史上已经形成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意义有:一是超脱了要么是“西方的”要么是“东方的”思维逻辑,强调互利共赢;二是“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全面开放的宣示,是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新型范式。“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通过中国的边疆省份来实施的,这使得这些边疆省份由原来的商贸物资的末梢变为前端,由原来的“边缘地区”一跃成为“区域中心”,是中国由原来沿海地区开放,到沿边地区开放,再到全面开放的宣示,是中央政府力图使东西部均衡发展的大战略。

2. 问:现在提出的“一带一路”和古丝绸之路在线路上有什么差别?

答:现在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千年丝路,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路线,现在的“一带一路”的线路主要是沿古丝绸之路的方向而行,但又不限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一带一路”是个开放性的、非排他性的战略。

3. 问:丝绸之路是怎么得名的?在这之前有什么称呼吗?

答: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如经西域通往中亚的道路,人们习惯用“北道”“南道”等名称,而“丝绸之路”这个名字则来自德国探险家与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他在其所撰写的《中国》一书里称张骞“凿空”西域后,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经过西域连接中亚的路线为“丝绸之路”。1910年德国人赫尔曼发展了这个观点,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叙利亚。后来“丝绸之路”的说法渐渐被世界各国学术界所接受,并逐渐引申它的内涵。

4. 问:丝绸之路是张骞开辟的吗?是否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

答:与其用“开辟”一词,说张骞“凿空”西域更为恰当。“凿”即开也,“空”即通也,大家之所以认为张骞是开通西域的第一人,主要是因為这是政府行为,西域各国第一次与中原王朝建立了官方联系。事实上,通往中亚的路,在张骞之前已有雏形,如先秦时期的《穆天子传》提到周穆王西游昆仑时,曾将丝绸等物品赐给西王母之邦。一些考古发掘也证明,在先秦时期中国内地的丝绸织品已经贸易到了中亚地区。

5. 问:丝绸之路是一条明确、固定的线路吗?

答:丝绸之路有千万条路,只是大体方向是确定的。如汉代通往中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主要记载了南道和北道,事实上,各地有许许多多的村落,每个村落都有一条通往村外的贸易之路。《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南道和北道的起点都是都城长安(今西安),从敦煌起分出南北两路,南道最后到达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安息(今伊朗境内),北道则是到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及锡尔河中下游一带)、奄蔡(今哈萨克斯坦西部)。

6. 问: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何时?是否有具体的航线?

答: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汉代时,中国与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海上交通已经形成,隋唐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也有很多,如唐代与新罗的海上交通就有“渤海道”和“高丽道”,与日本之间的海上交通就有“新罗道”“南岛路”和“大洋路”等。

7. 问:海上丝绸之路后来是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吗?

答:陆上丝绸之路在北宋以前非常重要,但南宋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经济重心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宋代以后,随着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更让海上丝绸之路蓬勃发展起来,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不能完全取代陆上丝绸之路,两条道路并行不悖。随着15、16世纪西方新航路的发现和开辟,明、清也逐渐被卷入海洋经济之中,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说是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

8. 问:丝绸之路上都有哪些消失的神秘古国?

答:丝绸之路上有过许多辉煌的国度,比如今新疆境内的楼兰、龟兹、高昌等;云贵高原的夜郎、大理等。如今,它们的遗址成为众多探险家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这八个月 篇7

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我的孩子对我一见钟情

初到三小的我, 接到了承担三年级八班语文教学的任务。校领导向我详细地介绍了班级的情况, 当时由于班主任杨老师怀孕需要在家休养, 而后来的代课老师由于年龄太大不能适应学校的快节奏教学, 所以由我来接班。一个学期换了三个语文老师, 家长和孩子们心里的波动可想而知, 而语文教学是三小的特色学科, 家长们对语文老师的期望很高, 我深知任重而道远。接手一个新班, 把第一件事情做对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对与孩子们的第一次见面做足了功课, 甚至连所要说的每一句话都背了下来, 我追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效果, 争取让家长们放心, 让孩子们喜欢我。

与孩子们见面后, 由于一段时间没有班主任的管理, 秩序有些乱, 但我们聊得很投机。我们共同描绘了三 (8) 班的美好蓝图, 小家伙们表现得很兴奋, 被我的“甜言蜜语”深深地吸引着, 他们眼睛中闪烁着期待、喜悦和信任的光芒。那一刻我深知, 这39个“小东西”把未来的很多希望寄予了我这个陌生的语文老师, 我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语文课上, 孩子们表现得很活跃。我致力于高品质的教与学方式, 先让孩子们在教学上肯定我, 比如在识字教学中, 我范写完毕后, 让孩子们说一说毛老师哪写得好, 你应该向老师学习什么;泛读完课文后也让孩子们评价我的朗读。孩子们会说毛老师的字像刻在黑板上的, 毛老师的朗读字正腔圆、感情充沛。前两周我从教学的基本功出发, 让孩子们从夸奖毛老师, 到夸奖我们的课堂, 再到把课堂上自己的表现讲给家长听。就这样, 虽然与家长们未曾谋面, 但是我取得了他们初步的信任和肯定。

二、追求从容而坚定的教育信念———三 (8) 班的小绅士、小淑女

刚开始的那一个月, 课上的纪律有些差。班里有一大半的孩子不写家庭作业, 个别学生不仅学习散漫, 行为习惯也令人堪忧, 甚至在老师讲课的时候私底下说老师坏话……整个班都很燥, 他们确确实实需要静下来。而我, 面临着语文进度尤其是作文教学落后, 每天还有很多的家长等待我和他们做交流和沟通, 还有组内研究课、评优课, 我还要融入学校, 融入集体, 处理好这些, 我也需要静下来。我每天都告诉自己要淡定、坚定, 严厉不是好办法, 赞美比责难更利于接近目标, 良好的沟通素养可以令我抵达目标的成本降低, 所以我决心和孩子们一起做绅士和淑女, 形成集体的凝聚力。我们开始一起追求从容而坚定的教育信念, 从而我想到了让孩子们过“绅士节”和“淑女节”。

孩子们一听说要过节很是兴奋, 开始查找了关于绅士和淑女的各种资料, 最后我们共同制定了成为绅士和淑女的标准, 孩子们一致同意把这些标准抄写在语文书的第一页作为我们的班级誓词:“我是三 (8) 班小绅士/小淑女, 我宣誓要做到彬彬有礼, 待人谦和, 衣冠得体, 尊重女生/男生, 谈吐高雅, 知识渊博, 见多识广, 有爱心, 尊老爱幼, 身体健康, 照顾父母。”每天早晨晨读, 翻开书就要做绅士和淑女。从诵读这段简短的誓词中, 让孩子们学会谦让, 培养责任心、进取心和同理心;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勇于接受挑战;要接纳他人, 悦纳自己。这其中还涉及到了性别教育, 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男生和女生的区别, 不仅仅是外表上的差异, 更要体现在行为和责任上。

除了在学校做绅士和淑女外, 我们共同约定在家更要好好表现, 他们又想出了让家长发反馈信息, 以此在全班展示的方法来评判谁在家是真正的绅士和淑女。以下是家长们当时所发的反馈信息:

常鑫这几天一直努力按照绅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各方面进步很大, 在此我们特别向您推荐这位优秀的小绅士——gentleman chang。

我也一一对家长们的短信进行了回复:

伟大的gentleman chang妈妈您好, 非常感谢您对孩子表现的肯定, 谢谢您把如此优秀的儿子送到三 (8) 班, 正是由于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永远爱gentleman chang的毛老师。

过节时, 由于临近期末, 我们过节的形式并不是那么精细, 但是孩子们的热情丝毫不减。过“绅士节”时, 我与女同学秘密约定, 要早到校, 站在班门口迎接男同学的到来。但是那天我7:20到教室时, 已有女同学列队在门口。绅士进入时, 除了受到祝福外, 还享受到帮忙提书包的优厚待遇。当然绅士们表现得也毫不逊色, 礼貌道谢后, 静坐读书。这些看似好笑的言行, 实则是孩子们自我规范和约束的开始。从那一天, 我们班没有了“小疯子”, 教室里端坐的都是绅士和淑女。

三、发挥爱与真诚的力量———一棵亲情苹果树

在我来到三小的第七个月, 我种下了一棵苹果树。这棵苹果树种下的那一刹那, 孩子们流泪了, 家长们流泪了, 我也泪流满面。

《亲情苹果树》这节班会是展示我们班的良好契机, 也是将家长的责任和儿童的素养有效结合的良好契机。准备过程中, 家长们都非常的积极。有一位妈妈临危受命, 记得那一天是周五的晚上11:00, 我们见面后讲述了班会中她所要出演的角色, 她热情高涨, 毅然决定推迟出差日期。班会上, 家长们也非常感动, 很多家长泪流满面, 他们听到了孩子心底未曾向爸爸妈妈表达的心声, 看到了在我们这个有“爱”的集体中孩子们的成长。课后一个家长边抽泣边握着我的手说:“毛老师, 这次班会太让我感动了, 孩子交给您很放心。”也有的家长发来短信说:“毛老师, 咱们的班会意义深刻、感人, 许多妈妈都多次擦拭眼睛。让孩子参加这样一次班会, 比家长在家唠叨多少都管用。我们为孩子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而骄傲。”

听了家长们的肺腑之言, 我又何尝不感动呢?我们在《亲情苹果树》这节班会上表达了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的表达源于我和孩子们的共成长, 这是爱与真诚的力量。

四、我们共同的成长———处处有感动

这八个月中, 在一个平凡的三 (8) 班, 还发生了一些让我和孩子们共同感动和成长的故事。我们每个月都会为当月的孩子过生日, 让孩子们明白身体受之父母, 感恩父母, 珍爱生命;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我们还开展了《我的小辫最漂亮》的梳小辫活动。

难忘的八个字 篇8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兔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温馨可爱。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是“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稍稍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

叶面施肥好,记住“八个要” 篇9

1. 肥料品种要对路。

适合作叶面追施的肥料通常被称作叶肥、叶面肥或叶面营养液。叶面肥按成分可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磷钾复合肥、氮磷钾复合肥、微肥以及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等。生产上常用的叶面肥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钾、过磷酸钙、硼砂、钼酸铵、硫酸锌、光合微肥、喷施宝、草木灰浸出液以及米醋、蔗糖等。这些肥料具有性质稳定、不损伤叶片等特点。另据研究,肥料在叶面上的渗透力大小会直接影响肥效。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用尿素作叶面肥较为理想。因为尿素是中性肥料,不含副成分,对作物叶、茎的灼伤力小;且尿素分子体积小,容易透过细胞壁进入细胞,渗透速度快;尿素本身还具有吸湿性,易被叶片吸收。若将尿素与其他叶肥混喷,也能提高养分的渗透速度。

2. 喷洒浓度要合适。

叶面追肥一定要控制好喷洒浓度。肥液浓度过高易发生肥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特别是微量元素肥从缺乏到过量的临界范围很窄,更要严格控制;浓度过低则收不到应有的施用效果。此外,不同作物对不同肥料有不同的使用浓度要求。以尿素为例,在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上的适宜喷洒浓度为1.5%~2.0%,萝卜、白菜、菠菜、甘蓝、黄瓜为1.0%~1.5%,甘薯、马铃薯、西瓜、茄子、花生、柑橘为0.4%~0.8%,苹果、梨、葡萄、桑、茶为0.5%,葱、番茄、温室黄瓜为0.2%~0.3%

3. 喷洒时间要适宜。

影响叶面追肥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肥液在叶面上的湿润时间,湿润时间越长,叶面吸收的养分越多,效果也就越好。一般情况下,叶面喷肥后保持叶片湿润的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这样吸收速度快,吸收量也大。因此,叶面追肥最好在傍晚无风时进行;在有露水的早晨喷肥会降低溶液浓度,影响施肥效果;雨天或雨前也不能进行叶面追肥,否则养分易被雨水淋失;若喷后3小时内遇雨,要待晴天时补喷1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4. 喷洒次数要保证。

作物叶面追肥的浓度一般都比较低,每次的吸收量是很少的,例如每667平方米喷2%尿素溶液50千克,其中所含的尿素也只有1千克,与作物的需求量相比要低得多。因此,叶面追肥的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3次。至于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小或不移动的养分(如铁、硼、钙、磷等),更要注意适当增加喷洒次数。

5. 要有足够的喷洒量。

叶面上肥料的黏附量与其吸收量密切相关;黏附越多,吸收量往往也就越大。具体喷洒量要根据作物种类及生育时期来定,一般以肥液将要从叶片上流下来而又未流下时为好。

6. 喷洒要均匀、细致、周到。

叶面追肥要求雾滴细小,喷洒均匀,尤其要注意喷洒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和叶片背面。因为新叶比老叶、叶片背面比正面吸收养分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强。特别是对于桃、梨、柿、苹果等果树,叶片正面角质层比背面厚3~4倍,更要注意喷洒叶片背面,以利吸收。

7. 叶肥混用要得当。

叶面追肥时,将2种或2种以上的叶面肥合理混用,其增产效果会更加显著,并能节省喷洒时间和用工。但肥料混合后必须无不良反应或不降低肥效,否则达不到混用目的。另外,混合肥料时还要注意肥液的浓度和酸碱度;一般情况下,溶液pH值在6~7时有利于叶部吸收。

8. 要在肥液中添加湿润剂。

体育教师的“八个要善于” 篇10

一、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掌握体

育教学的发展动向, 不断学习, 使自己逐渐拥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把握教学方向。

1. 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指体育教师承担体育课程必备的有关专门知识。

2. 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

3. 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使学生获得体育知识的途径变得十分宽广, 信息量激增, 许多体育知识还没有在课堂上讲授, 学生已经从其他传媒中有所了解。同时, 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与综合的趋势, 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而且必须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广泛地涉猎邻近学科的知识, 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要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不断改进与完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系统中的教学方法概念, 由教学和方法两个概念构成。其中教学是关键, 方法是核心。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 进而积累形成的。课后要善于总结, 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从而使自己少走弯路。也要多参加各级教研活动, 向他人学习。同时, 自己也要多承担教研活动, 借他人的发展眼光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 听取同仁的意见与建议, 从而不断改进与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善于实事求是, 结合学生与学校

实际, 开发创造性思维, 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与理解, 更合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多年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学经历, 使自己发现学生因对体育了解甚少, 造成对体育知识的把握能力较差、思维不够开阔和理解能力不足, 那么就应通过书刊与多媒体手段来拓宽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另外, 乡村学校体育教学设施, 虽然通过普九体育器材设施达标检查得到一定改善, 但还不能充分满足教学所需, 特别是课程改革以后更不能满足。根据这些实际情况, 我们体育教师应积极开动脑筋, 与学生合作共同自制体育器材, 充分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 同时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与理解。1998年11月绵竹市教委在我校举行的“充分利用自制体育器材, 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研讨活动中, 自制了铁环、沙瓶、陀螺、轮胎、“白宝袋”和皮筋等体育器材, 取得圆满成功;并且在1999年10月德阳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选拔赛中, 荣获“二等奖”。2004年参加四川省《体育与健康》标准示范课展示活动荣获“二等奖”, 这都是教师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结果。

四、要善于培养体育小骨干, 发挥体育尖子生的激励作用, 培养教学助手,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体育骨干包括体育委员与体育小组长。体育尖子生就是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体育特长生, 这些学生在学生群体中拥有一定的“领袖”作用, 对他们的培养与运用, 将有利于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体育尖子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五、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 散发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体育课堂教学中这样精炼、且具有启发性与激励作用的语言可以点拨学生的心弦, 使他们心随老师走;特别是体育教师所具备的特殊语言——肢体语言, 轻盈、美妙、舒展、干净利落的示范, 会散发出指挥家般的激情, 来调动学生学习情绪,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由教师的语言艺术来表现。

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来激励学生共同进步。

跑道上跌倒后, 爬起来, 继续跑;跳高场, 一次次拾起横杆, 继续跳;篮球场, 投不进, 再来投等等的场面比比皆是;同学摔到后, 其他同学伸出温暖的手;课堂上的加油声, 拍手、跺脚的欢呼声等, 这都是用来激励学生勇敢向前、团结、拼搏的闪光点。体育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捕捉这些闪光点, 进行适时地教育, 以此来激励学生共同进步, 也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七、要善于与学生同“学”、同“乐”, 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促进学习的升华。

体育教师不要做教育的指挥棒, 要与学生共同参与游戏, 参与教学比赛, 在游戏中、在比赛中与学生交流, 这将会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感情, 共同体验学习生活的乐趣, 共同拥有体育活动的快乐体验, 从中可以得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建议与意见。在同“学”与同“乐”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同“学”与同“乐”中去观察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促进学习的升华;有利于引导、教育与培养学生。

八、要善于发挥场地器材的直观激励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人生八个字 篇11

人生是“想”出来的。

人若没有思想,那会怎么样?答案非常简单:人人都是行尸走肉,生活没有目标。世界只剩了横冲直撞。

所以,不管你是尚未踏上人生旅途,还是正走在路上,都要记得揣上一张“思想”的地图。

“思想着往前走”,这是你从现在开始就要做的事情。就像模特儿在T台上必须抬头、挺胸、走猫步一样,思想着往前走是美丽人生必不可少的功课。

人要思想。“思想”是导航仪,它将指引我们最快捷地到达目的地,让我们少走或者不走弯路。有句话说:思想对了。一切就对了:人要往前走。“思想”的地图无论多么精准地指向目标,也绝不可能带着你在人生的地图上移动半步!所以,一个人在“想”好了以后,最重要的事情是:向着目标迈步。

烂漫的,是岁月:缤纷的。是思绪。出发之前,捋一捋头绪:目标在前,我将以怎么样的方式抵达?

人生是“梦”出来的。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白天的“思”在夜里的继续和升华。

心里的梦,相对于眼前的现實而言,少了许多羁绊和沉重。天马行空时,梦想着的一切便都扇动着无比轻灵和曼妙的翅膀。

借着梦的翅膀飞翔,让白云如莲花般在我们脚下开放。

梦想是创造的利斧,梦想是暗夜里的神灵之光,梦想是茫茫大漠里的一棵青葱大树、一汪希望之泉。

梦如利剑,梦想里有激情,可以刺破千重阻碍:梦似暖炉,梦想里有热量,可以驱走冰窖里的严寒:梦是指南针,人生有它便不再迷茫。

没有梦想,人生便没有了未来,梦想就像一座城市的市民公园,所有憋闷的心灵都要到那儿喘气休憩。

脚踩大地,仰望布满星光的梦想的天空——保持这种凌空向上的姿势的人,总是能够迎来奇迹的突然造访。

人生是“读”出来的。

读书益智,“读”人健心。读书破万卷,万卷皆由人来写。

年轻人当然要读书。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书中汲取,在字间开窍,当是人生一味。

年轻时更应“读”人。“读”人,可以读出人的面貌,人的精神,人的品质,人的力量,尤其是读那些成功人物,一个人物,就是一本厚重的大书,仔细品读,必有“大补”。

当然,“读”别人的故事,最终还是为了写自己的“文章”,别人故事里的浑宏布局,别人说过的哲言妙语,别人经历的惊涛骇浪,必将生动你的眼睛、撞击你的耳膜、震颤你的心灵,并在不久后的某一天,迤丽成你人生篇章里的华辞丽句。

深奥的,多在无字处:惊人的,总在无声时。在无字处读人,在无声中品人,这是每个人一生里最不可忽略的“阅读”。

人生是“干”出来的。

“干”是“干活”,意思是:不干不活,只有干,才能活。

超市收银员不收假钞,老师不误人子弟,汽车售票员卖票不漏人……这是“干”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人只要在岗一天,就要做好一天,不管他乐意不乐意。

在“干活”这个词里,“干”是手段,“活”是结果:“干”是机械的,“活”是自由灵活的。而且,机械在前,灵活在后,一个人只有在下苦力机械地“干”过之后,后面才有可能自由自在地“活”得欢快。

干,是行动。行者,才会动,而动,就是一种改变。能行万里路者,他的眼里心中,必有风景无限。干,看似是日复一日地枯燥重复,实际却暗藏了改变的机会: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改变命运。

也许你目前还是两手空空、衣着寒酸,但只要你愿意汗流浃背地埋头苦“干”,待以时日,你终究会“活”出让人眼羡妒忌的样子。

人生成功没有什么神奇的秘方,只有简简单单一个字:干。

人生是“考”出来的。

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绝不是考试的结束,这是羽翼渐丰的年轻人最应该记得的。

考试,有校园里的纸上小考,更有人生中的一次次大考。纸上小考,不易;但,人生大考,更难。就像现在,考上大学不易,要“考”上一份工作,更难。

考研、考博、职称考试、执业考试、求职笔试面试……许多机遇,许多改变。都需要你去“考”。

许多人都是一“考”定音。一张盖着大印的薄纸。胜过你无字无据的万千心血和努力。5000:1的公务员岗位竞争,向人们展示的是考试时血淋淋的残酷。

仔细想来,人的一生,不是在考试中蜕变,就是因考试而被困被缚。

人生是“比”出来的。

“比”是一种竞争,是一种才艺绽放,

人生无处不比赛,英国有“英国达人”,印度有“百万富翁”,中国有“星光大道”。

敢于参加各种比赛,会让你的人生更具活力和光芒,“星光大道”是老百姓的舞台,台上的获奖者,一是靠自己的实力展现,二要感谢那些实力强过他们、但没有报名参赛的人。

奥运会征集会歌,广州电视塔征集名字,国宝熊猫取名……都是千万人参与,上亿人比拼。输了,你不会失去什么。但赢了呢?无疑将会得到人生的很多意外。

把比赛当玩儿。就算一亿人参与比赛,你只要有参与比拼的胆量,就算你不得奖,也已经赢了其他没有参与的十二亿人。在你的周围,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无数条赛道: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记得一件事:让自己站在赛道的起跑线上。

一个从不站在赛道上的人,永远不会有成绩,更不用说获得人生大奖,而纵情地绽放一朵才艺之花。则可能为你赢得整个春天。

人生是“乐”出来的。

快乐是一种才艺,才艺可以生产快乐。比如吹笛、唱歌、跳舞……

快乐更是一种能力。快乐,有一种最特别的解释是:一个人忘记痛苦“快”,就能“乐”起来。

为什么夜幕笼罩时的歌声总是要比晴天丽日下的多?为什么人们总是白日忙碌黑夜欢唱?那是因为人人都知道,越是遇受挫折的时候,越要设法让自己快乐起来:越是暗无天日的时候,越要懂得娱乐自己。

快乐无需条件,只需要一颗坚强和乐观的心。生活真的没有多少事情值得我们去发愁:没有双手,双脚一样能和琴键对话:个子不高,铅笔也可以按电梯: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眼睛“一闭”以后,还可以再“一睁”,其实已经是天底下最难得的幸福。

生活是一个大剧场,挫折是人生剧院里那团浓浓的黑,而快乐则是投向人生舞台的那一束束光柱。在一束束多彩光柱的照耀下,一幕幕生活的大戏越发精彩纷呈。犹如,一个故事的精彩,离不开情节的跌宕起伏……

人生是“爱”出来的。

如果一个人没有爱,生活会单调很多,会失去很多意义和乐趣,就算成功,也会让旁人敬而远之。

当然,你不能狭隘地只想到爱情。

这是一个处处需要爱的世界。你要想清楚的是:你要爱谁?爱什么?

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领导,爱同事,爱手中正看着的书本,爱身边和自己有关无关的每一个人,爱这个世界……爱无止境。

有爱,人生才会饱满。为什么大企业家都不会忘记慈善事业?因为爱和慈善是一种人生境界,更是事业成功的标杆。一个企业家,如若他心中没有仁爱之心,不管他有多能干,他的事业都是做不大、做不久的,而且,他永不会快乐。换句话说:爱是一个人力量的源泉,也是一个人事业的天空。有爱的人,他的人生才不会遭遇让他永无出头之日的“天花板”。

畜牧电商受限的八个因素 篇12

互联网是工具, 是手段, 是模式, 但不是所有, 不能神化, 它替代不了上游生产者和下游需求者, 传统行业可以融入互联网元素, 互补资源, 但不可被取代。互联网只是搭建了一个更加合理快捷的平台, 使供需合理平衡, 更加方便快捷地让供需双方找到相关匹配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

当前畜牧业电商已经进入第二期, 即疲惫期。想要成为畜牧业电商巨无霸, 还有一段漫长的过程。根据当前电商混战情况, 笔者结合自身对于行业的了解, 列举以下几点使畜牧业电商发展受局限的原因, 供参考。

1 缺乏相互信任

要取得相互信任是个很艰难的过程, 笔者在终端走访过程中了解到, 多数终端养殖者和中间商均持怀疑态度在相互观望。

2 缺乏优秀平台

目前, 对于多数畜牧业电商来讲, 平台是稀缺的。一个优秀的平台, 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多数选择了不合适的平台, 或者没有平台, 而有的平台比较空洞, 生硬, 无法将一些好的东西准确、实时、客观地广泛传播开来, 最后导致失败。

3 目标群体与落地问题

产品最终的消费是落地在终端养殖场, 而目前多数畜牧业电商只在行业中间人中大做宣传, 无法使产品直达终端养殖场, 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以目前信息发展传播速度, 多数终端养殖者还未参与进来, 而参与进来的有限数量的终端场又在广泛的网络间形成了分流, 很难集中汇集起来。多数参与者还是产业链上的中层人士, 而网络直销终端与中间商模式是冲突的, 这点需要适度改变。

4 自身资源缺乏

传统企业很难立刻转型做电商, 而目前很多电商只是一些新兴的公司或者个人转换形成的, 在这个行业缺乏各种有效资源, 一时间并不能很快了解、熟悉、运作电商平台。这直接影响了发展速度。

5 物流网点不足

最近几年随着物流的发展加快, 城市与城市之间均已覆盖物流网点, 但城镇之间, 村镇之间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给货物到户造成了麻烦, 养殖企业多数都是在偏远地区, “最后一公里”问题无法解决, 导致很多订单丢失。

6 售后服务缺乏

多数畜牧业电商都是在“卖”上大做文章, 很少做售后配套服务, 如何给客户以有效指导, 使客户收益最大化, 这是应该思考的。

7 缺乏综合性人才

一个成功的畜牧电商必须有一个全面深入了解本行业、具有灵敏嗅觉和思维的领头人, 要有一系列的网络营销思维和运作方式, 在行业现实和虚拟平台之间必须要有大量资源和较大影响力。目前, 很多畜牧电商普遍缺乏这样的综合性人才。

8 客户缺乏体验参与

多数畜牧业电商都是站在行业之间为产品摇旗呐喊, 终端却未必接受到这些宣传。应该让更多的终端客户参与进来, 增加体验感。应该实时公布生产过程, 让客户在家就可以看见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过程。

上一篇:提高幼儿美术教学下一篇:垃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