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服务工作

2024-07-17

心理服务工作(精选12篇)

心理服务工作 篇1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和中国日益深入而广泛的社会变革, 对军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更高的要求。在基层开展军人心理服务工作, 既是部队建设的现实需要, 也是现代化军队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 了解和借鉴外军在开展军人心理服务工作方面有益的经验, 对于我军开展好这项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外军很重视开展军人心理工作

美军中参加心理服务工作的人员主要有随军牧师、精神病医生、临床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专业军士等。美国随军牧师列入军队正式编制, 通常配到陆军营、空军联队、海军大型舰艇和小型舰艇中队以及机关和军队医院, 并授军官军衔、着军服、佩牧师标志。在国防部设“武装力量委员会”, 主席为少将军衔, 各军种设牧师局和牧师学校, 陆空军参谋部和海军作战部设少将衔牧师长, 军以上司令部设牧师处, 师设牧师科。美军现有在编随军牧师共2 000人左右, 平均每700人配一名。随军牧师中绝大部分为基督教牧师, 少数为佛教牧师, 还专门为女兵配备了女牧师。

美军还在军一级设立了战斗应邀职业医疗队。该组织也是战区级的心理保障力量。医疗队由47名成员组成, 包括5名精神病医生、1名临床心理学家、28名行为科学和精神病专业军士、6名社会工作军官及数名护士和行政官员。在师一级成立了心理卫生组, 编制为5人, 其中精神病医生、临床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军官各1名, 行为科学专业军士两名, 是战时军人心理保障工作的骨干力量。

英军在军人心理问题防治上主要依靠专业的医疗组织。每个基地均编有救治战斗应激创伤的专业医疗组织, 长驻基地内的社区防治队, 一般由两名精神病医生、3名护士以及临床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各1人组成。

俄军认为, 精神心理保障如同战术保障、后勤保障、技术保障一样, 是一种独立保障类型, 理应在军队活动中建立相应的精神保障体系。1995年又提出在总部、军区、军、师四级建立心理疾病防治中心。据称, 目前俄军中的心理医生已配属至旅、团级。

二、外军心理工作在平时和战时各有侧重

平时工作主要包括心理测验、心理训练和心理防护三类;战时工作主要包括军人战时心理障碍和疾病的诊治与恢复。

心理测验:外军普遍重视利用心理测验进行职业分配和人才选择, 主要测试有人格测验和各种能力测验。对新兵的检测通常还包括对其家族精神病史的调查。1994年法军采用美国的心理测量全套方案选择飞行员, 使飞行训练中的淘汰率由61%下降到36%。以色列军队为了确保兵源质量, 专门设计了有关责任感、自控能力、心理健康等内容的测试问卷, 并在4个月的新兵训练中进行两次检测, 凡提高不明显者一律淘汰。

心理训练:是指对军人进行有序的心理指导和培训, 以提高军人对各种复杂情境的心理适应能力。外军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组织官兵在高度仿真的战斗环境中进行演练, 增强他们对各种战斗环境的适应性。二是推广“自控训练法”。即由专业心理工作人员指导士兵通过增强意志力来控制机体的非随意功能, 包括脉搏、睡眠和心态等。一些国家还结合不同兵种的特点, 专门设计了“精神体操”来提高官兵的心理自控能力。实施中配以医生导语和音乐, 以增强训练效果。

心理防护:是指通过咨询、谈心等非医疗手段, 对官兵进行启发疏导, 及时消除官兵的心理障碍。在这方面一般随军牧师起着主要作用。无随军牧师的军队则由精神病医生负责。美军要求随军牧师要用70%以上的时间与士兵在一起, 随时掌握士兵心态, 接受他们的忏悔。由于随军牧师多以“上帝使者”的面目出现, 又恪守保密原则, 所以能及时了解到士兵的隐私。

战时心理工作主要是以精神病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心理医疗人员为主。心理医疗人员战时的工作程序和各自职责, 各国军队大体相似。美军是以连队为基础, 采取逐级后送的方法。发现有心理失控者后, 先由配至连的卫生兵检查治疗, 若无效则送至营救护所进一步治疗, 如数小时仍无恢复迹象的再转至旅后方区域的伤员清理所和师心理卫生组所在的支援连, 3天以上无法恢复的, 转送军OM医疗队诊治。目前最为流行的治疗方法是“IMPRESS”法 (I指立即治疗;M指不脱离战场;P指接近基层;R指休息和补充食品;E指期望归队;S指简单易行;后一S指专人管理) 。美军要求随军牧师战时要深入前沿, 利用战斗间隙与士兵进行个别谈话, 激励士气, 稳定情绪, 组织心理轻度受挫者参加宗教“静修”。留在后方的随军牧师也要每日组织“报告会”, 鼓励士兵上台自述内心情感, 适度宣泄消极情绪。此外, 还通过与阵亡者家属交谈、主持或参加宗教仪式、纪念仪式或葬礼、组织士兵演讲和书写战斗经历等手段, 使在战斗中心理受创的官兵尽快得以恢复。

三、系统化、科学化、全程化防治军人心理疾病是外军在解决军人心理问题上的主要发展方向

系统化。一是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包括科研体系和心理防治体系两大部分。在科研体系上, 美军仅在陆军就组织了卫生科学学院、牧师学校、陆军行为和社会科学研究所等十四家单位, 近千名专家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俄军十分重视精神疾病防治中心的建设。在心理防治队伍建设上, 美军提出在未来几年中组建更多的战时医疗队, 并增配师属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二是加强职业培训。美军在联勤卫生科学大学开设的多个训练班中增加了“战斗精神病”课程的时间。由精神病军医定期向部队进行自杀预防、应激处理和消除战斗疲劳等方面的讲课, 指导普通军官、心理学家掌握预防军人自杀及军人战斗疲劳和日常心理失控的处理方法;三是积极发挥社会特殊“群体”的作用。如军人的亲友、律师及有战争经验的老医务人员等, 在紧急情况下, 接收他们共同参与工作。

科学化。一是加大科研力度。总的来说, 外军的研究已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个体特征研究转向系统环境研究, 包括研究军队集体中相互关系的特点;各类心理特征对军人心理疾病发生率的影响;引起军人违法乱纪、妨碍社会的行为、酗酒、同性恋和自杀的原因;各种劳动对军人精神状态的影响;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高低温在引起精神活动障碍等方面的作用等。二是进一步加强专项法规和测试技术建设。如美军已将军人战时心理失控定名为“战斗环境应激反应”, 列入军语和军兵种野战教令, 作为战时一种主要疾病来加以防治。美军已将其陆军行为和社会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最新心理测量技术, 作为联合科学信息网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安装在全国的新兵征集站上, 针对士官的“自我发展测试”也于1992年启动。

全程化。所谓全程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服役期的全过程;二是军人心理疾病产生的全过程。对第一方面, 外军将进一步加强征兵中心的军人心理测试、平时军人心理疾病和心理失控的防治、战场军人心理失控及战后军人精神病和退伍军人精神疾病综合症的治疗等方面的工作。对第二方面, 外军尤其重视研究称之为“精神不健康”的发病前表现、精神障碍初期症状、适应期的精神反应以及如何提高军人精神治疗后的稳定性等问题, 从而使军人心理问题的防治最终能完全地置于控制之下。

参考文献

[1][美]凯瑟·波恩.美国陆军军官手册[K].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5.

[2]苗丹民, 王京生.军事心理学研究[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3.

心理服务工作 篇2

很多家长普遍认识幼儿教育就是每天哄哄孩子,和孩子玩玩游戏,不要让孩子出事就好了。很多人提起幼儿教师,都会觉得这是个既简单又轻松的职业,但当幼儿园里的幼儿出了点什么事情,就会一股脑地指责教师和学校,教师所承受的负担就非常重,心理的压力特别大.认真分析这些压力来源于以下几点:

幼儿难教,现在的孩子状况:独生子女,好动,调皮、自私、自我中心,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及留守儿童多;家长难处,家长的角色定位,家长不理解,不配合、放任、不重视亲子关系,对孩子期望过高;教师难当,付出的心血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收入少,知识增长太快,持续进修,期望过高,觉得自己失败,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感到有心无力,职业倦怠;自身家庭。,如生存压力:房子,医疗,物价。家庭压力:孩子教育,老人赡养等。

面对这些压力,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想办法调适自己。

心理服务工作 篇3

一、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官兵成长、部队建设的重要因素,必须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应对,主动作为

官兵自杀事件虽属个别问题,但官兵的心理问题已成为部队建设不容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心理服务工作已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一是变被动抓为主动抓。切实改变一些单位对心理服务工作“没有问题不去抓、有了问题不会抓、出了问题被迫抓”的被动局面,转变观念,积极作为,真正把心理服务工作作为党委支部的议事内容,干部骨干的应尽职责,日常教育管理的必要环节。二是变随意抓为常态抓。切实改变心理服务工作忽冷忽热、时紧时松、随意性大的现象,像预防感冒发烧、预防训练伤一样,抓好心理服务工作,使之成为一项日常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得到常态落实。三是变少数人抓为全员抓。切实改变心理服务工作依靠政治干部、心理咨询师等少数人员单打独斗的做法,发动大家一起来做,人人都当心理服务信息员、疏导员、小教员。

二、心理问题难掌握、难排查、难解决,必须把握特点规律,掌握心理服务工作的主动权

当前,基层普遍反映心理服务有“三难”:情况难掌握。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官兵对心理健康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绝大部分官兵认为心理问题是个人隐私,羞于启齿。隐患难排查。心理问题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潜藏性,出于种种顾虑,官兵普遍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实心理。半数官兵把心理问题看成是精神疾病,认为不光彩。问题难解决。心理问题一般都是由现实问题诱发的,只要现实问题仍存在,心理问题就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做好心理服务工作,要助于研究把握特点规律,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一是在对象上,不仅要关注新兵,也要关注老兵和士官、干部;不仅要关注性格冲动、脾气暴躁的人员,也要关注性格内向、精神抑郁的官兵;不仅要关注经历坎坷、发挥受挫的官兵,也要关注领导器重、发展顺利的官兵;不仅要关注传统意义上的“个别人”“重点人”,也要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放心人”“老实人”。如那些不喜外出、不打电话、不乱消费、不常违纪,是传统意义上的“中不溜”战士,往往容易被忽视,出了事才大吃一惊。二是在时机上,既要关注个人发展受挫、家庭变故、身患疾病、婚恋矛盾等敏感时期,又要关注日常细枝末节,从饮食、睡眠、情绪、语言等捕捉信息;既要关注新兵入伍、士官转改、干部调整前后,也要关注任务转换、环境变化、岗位调整时期。一些出现问题的官兵就是正处于岗位调整适应期,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三是在手段上,运用专业技术手段是必要的。但对基层而言,更重要、更有效的还是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广泛开展谈心交心、“双四有”等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团结、催人奋进的人际环境。

三、心理服务工作落实难、难落实,必须健全制度机制,规范抓、科学抓

当前,基层单位心理服务工作落实难、难落实,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必须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狠抓终端落实,使心理问题远离官兵。一是心理监测分析要注重科学化。结合新兵入伍、人员调整等时机,对官兵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把心理预测与行为考察结合起来,从家庭环境、个人经历、所受教育等方面分析性格成因;定期开展心理形势分析,搞好心理风险评估。对患有心理疾患的官兵,要落实心理骨干、党员、干部“三包一”制度和离枪、离弹、离重要岗位的要求,确保不发生问题。二是心理咨询疏导要注重常态化。坚持定点咨询与巡回咨询相结合、平时普遍咨询与特殊时期重点咨询相结合、面对面咨询与网络在线、电话咨询相结合,促进心理咨询疏导工作常态化落实。要依托电话、网络开展“背靠背”咨询疏导,掌握官兵心理变化的真实情况;要注意保护官兵隐私,让官兵愿意把心理问题说出来;要定期开展心理宣泄活动,让官兵释放心理压力;心理咨询师走出心理咨询室,主动靠上去做心理咨询疏导工作。三是心理教育训练要注重系统化。把心理教育训练纳入部队教育训练总体范畴,统一安排部署,统一组织实施,经常抓、反复抓、长期抓。特别是心理行为训练,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普遍落实不够好,需要加以改进。四是心理关爱帮助要注重立体化。开展心理服务不能单靠部队的力量,也不能单靠家庭的力量,更不能完全依赖医院、心理医生,必须上下联动、军地协作、多方共管。要构建团有心理医生、营有心理咨询师、连有心理骨干的三级纵向网络,部队、家庭、医院共管的三方横向网络,全方位实施心理服务。

四、心理服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搞好组织保障,确保取得实效

心理服务工作 篇4

几十年来, 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面对不同的人群, 围绕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的的深刻变动, 新的社会人群的出现, 新的社会需求的产生,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新的社会矛盾的凸显, 思想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艰巨任务和挑战。许多同志都在进行着新的探索, 并且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创造和有益的成果。关注心理疏导和心理调适, 就是当前改进和加强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 我们在思想工作中首先关注的往往是立场问题, 也就是要站在人民大众一边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其他的问题就好办了。当然, 说好办了, 不等于没有问题了。大量问题属于是非问题。怎样做是对的, 怎样做是错的, 这就需要做大量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工作, 而且要反复做, 做得引人入胜, 才能说服群众。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大量的思想工作都属于这一类。在长期的思想工作过程中, 许多同志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有些事情光是道理对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是不是符合群众的利益, 或者说能不能使群众认识到这样的做法对自己有利。这里所说的利益, 既包括眼前利益又包括长远利益, 既包括多数人的利益也包括少数人的利益, 既包括这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包括那一部分人的利益。成功的思想工作一定要十分关注这个利益的原则, 真正做到帮助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 才能引导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以上这些原则无疑都是正确的, 都应当在今后的思想工作中加以坚持。但是, 在实践中我们又往往可以发现, 同样的利益机制, 同样的道理, 同样的信息, 人们的反应, 人们的接受程度, 却往往有很大的差异, 不但有快慢的不同, 有的甚至会截然相反。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复杂。心理素质的不同应当是一条重要的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同或相似的生产生活条件下, 不同的个体心理状况却会有很大的差异。有的乐观, 有的悲观。有的善于感知或发现生活中的有利因素, 加以把握和利用;有的却处处感到都是不利的因素, 寸步难行。有的开朗, 有的封闭。有的莽撞、易于冲动, 有的理性多思;也有的偏于犹豫不决。有的合群, 有的孤僻。有的想得开, 放得下;有的爱钻牛角尖。有的执着, 有的多变。有的抗挫折能力强, 有的却比较脆弱, 经不起任何打击。有的爱想, 有的爱笑。如此等等。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强求一律。各种各样的性格、情绪、思想习惯, 和谐共处, 互相补充, 正是多彩人生必然的风景。至于个别社会成员某些不利的心理因素过度发展, 那就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 或者心理咨询师的疏导了。在一些地区, 一些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注意结合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结和推广这些成功的经验, 对于改进和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是很有意义的。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在新的历史时期, 由于社会正处于变动之中, 人们的心理往往不能及时适应, 往往会产生一些在一定范围内相当大面积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 由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人们的孤独感增加了。一些退休职工、老年人有被边缘化、被抛弃的感觉。独生子女中的一部分人难于融入群体。社会上一部分人浮躁、急于求成的心理。对他人求全责备, 近于苛刻, 缺少包容和理解;对自己的责任却视而不见。对生活期望过高, 同时感到压力过大, 难于承受。过于轻率地跟着感觉走, 缺少理性的长远打算, 闪婚、闪离、裸辞, 对自己造成不利的苦果。如此等等。做思想工作的同志遇到这些难题, 往往也很苦恼。因为显然不是光靠摆事实、讲道理那一套办法能够解决问题。而且往往等不到你去做工作, 已经时过境迁了。但是, 社会心理状况的发生和变化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在某一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在某一类人群体, 形成某一种心理倾向, 必定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因此也必定可以遵循客观规律, 找到某种调适的方法, 引导社会心理向着积极、理性、包容、和谐的方向发展。

团体心理咨询:心理服务的新方式 篇5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辅导模式,它是以集体为单位,可在数十人乃至数百人的较大团体中进行,具有影响广泛、效率较高、省时省力等优点,团体辅导通过一系列互动的团体活动,妙手解开千千结、突围闯关、泰坦尼克号,还有信任跌倒、建高塔、独特的我、刮大风、成长三步曲、摇篮曲等,促使团体

成员内心世界的丰富、精神生活的充实、潜能的发挥与人生价值的正确体现。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明确。心理辅导形式,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态度与行为方式,归属感,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5人,多则十几人。团体领导者

心理服务工作 篇6

关键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积极心理学 积极防预 积极心理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072-02

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心理问题为中心,较多地关注危机学生的病理性和消极性方面,重视早期发现、忽视积极预防,重视疾病诊治、忽视咨询辅导,重视干预过程、忽视后续发展。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个体的积极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因此,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把学生当作充满潜力的个体,发现其积极方面,有助于在解除其危机状态后,继续拓展潜在心理能量和促进人格完善。

一、相关理论

1.心理危机干预理论

现代危机干预的鼻祖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景,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psychologycal distress),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1]。

林德曼和卡普兰将心理危机干预定义为帮助危机个体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解决危机事件。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危机干预是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调动危机个体的自愈能力恢复心理平衡[2]。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及时对经历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或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3]。

2、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张心理学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4] [5]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个体的积极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6] [7]。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探求中消极、悲观的研究路线与模式,以力图唤起人类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对心理学重新进行了诠释。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宣传普及、素质拓展等方面,但目前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仍然较少应用。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现状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一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学校所具备的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较心理学定义的更为宽泛,除了发展性问题和应激事件导致的危机状况外,还包括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现、救治和追踪。除了危机状态的干预,还有事先的预防预警、事后的追踪回访等环节。

目前各高校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都非常重视,从组织制度、规章预案、队伍培训等方面投入很大力量,建构了多级危机信息网络,力图实现危机对象的早发现早干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重视早期发现,忽视积极预防

目前各高校均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基本上以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关注抑郁、焦虑、偏执等负性情绪与负性行为,重点放在尽早发现问题学生和及时干预危机学生,而容易忽略如何避免问题学生的产生和危机状态的出现,容易出现心理危机越抓越多的状况。

2.重视疾病诊治,忽视咨询辅导

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往往都伴随着焦虑、抑郁状态,除了由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情况下应采取药物治疗外,其他的情况还是应以心理咨询手段为主。焦虑、抑郁状态大多是“果”而不是“因”,要通过心理咨询辅导来寻找“因”,进而解决“果”。但是,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有疾病化的倾向,轻易下心理疾病诊断,过分依赖医院的治疗,忽视了高校心理咨询辅导的功能。

3.重视干预过程,忽视后续发展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最终目的应服从心理教育的整体目标,即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渡过了危机状态的学生关注较少,也缺乏后续的心理辅导来促进其人格塑造和心理潜能开发,容易造成危机对象重新陷入危机状态,或难以从危机中看到转机,完成心理发展任务。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应用

1. 提倡积极预防,防范于未然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转变的激荡期,多种压力和环境的改变都能诱发心理危机状态。突然发生的事件,如失恋、意外引发境遇性危机;对人生责任、独立、承诺的思考诱发的存在性危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突然变化,如考试、就业等也可以引发发展性危机。

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关注积极品质、体验积极情感,调整认知模式,学会积极应对方式,那么很多危机状态就可以消灭的萌芽状态,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积极预防理念。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都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而应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并培养出美好的品质,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预防。

2、使用积极疗法,确保干预效果

目前对心理疾病大学生的干预普遍从疾病和紊乱出发,把危机对象看成疾病的载体,轻易贴上抑郁症、焦虑症等标签,扩大疾病的负面作用,致使危机对象即使暂时解除了危机状态,也难以摆脱“疾病”的标签。

积极心理疗法辩证地看待心理疾病,认为所有的疾病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既要看到疾病更要看到人的潜能。积极心理治疗重视患者现实能力的恢复,认为人人都具有两种基本能力: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此,一旦激发被治疗者的这两种积极的基本能力,心理疾病就有好转的可能。高校危机干预应运用积极心理治疗给求助者树立起信心和希望,调动起其潜能,最终疾病治好时,人也会变得更有力量。

3、培养积极人格,实现根本改变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危机对象解除危机状态,更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人格。如果仅仅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为中心,那么,即使当人所有的问题都被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的增长,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认为,任何个体的人格均有两面性,积极的一面表现出一系列积极的特质,而消极的一面表现为一系列消极的特质;当人格的积极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表现出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时,便容易形成积极人格[8]。因此,帮助危机对象塑造积极人格,应是危机干预后续工作的重点。

总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该改变指导思想,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章成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和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 第4 期。

[2] 张亚君 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D] 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09.

[3] 钟义红,陶知翔.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07(6):63~65

[4] 郑祥专.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6):69~74

[5] 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23(3):6~9

[6]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7] Chafouleas, Sandra M.; Bray, Melissa A. Introducing Positive Psychology: Finding a PlaceW ithin School Psychology[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004, (1).

[8] 陈虹.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始人孟万金教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7:7

浅谈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法 篇7

(一) 搞好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

心理服务工作, 必须把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引导官兵系统学习, 掌握心理科学的基本知识, 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明确教育目标, 有针对性, 系统性的做好计划。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定期为官兵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组织心理健康征文活动等, 丰富学习内容, 增强教育实效。克服形式主义, 确实让官兵学到知识。

(二) 适时开展心理行为训练

在现有场地和器材的情况下, 有针对性的搞好心理行为训练。主要进行;一是动机品质训练, 解决良好的心理动机问题。二是胆量训练, 主要解决各种执勤、处突的恐怖心理和紧张心理。三是适应能力训练, 解决在部队生活, 工作中的情绪不稳定问题。四是强化技能训练, 解决良好的心理失衡的基础问题。五是脑、体力的恢复和保持训练, 主要解决各种突发情况的疲劳问题。让官兵在恶劣天气, 严酷条件和近视实战氛围中练耐力, 练意志, 练心理, 提高官兵承受能力。在训练间隙时见缝插针的开展一些心理小游戏, 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 克服单一模式。

(三) 科学有效的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

搞好心理咨询和疏导, 是预防和解决官兵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 也是提高心理素质, 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环节。要坚持预测在前, 仔细观察, 深入分析官兵心理和行为的新变化。建好心理健康档案,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要多发并举, 综合运用面对咨询, 电话热线和专家网上在线咨询等多样途径方法, 及使回答官兵提出的问题, 消除官兵的心理困惑, 要坚持突出重点, 尤其要高度关注情感受挫, 家庭发生变故和面临人生重大决策等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官兵问题, 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有效消除心里不良反应, 尽快恢复心里健康。

(四) 不断完善基层心理工作服务设施

借鉴仪仗队, 北京心理知识堂心理行为训练公司等军队单位经验, 结合单位实际, 配备完善“四室、一场、一中心”, 即心理咨询室, 心理综合训练室, 心理辅导室, 心理倾听室, 心理行为训练场和心理宣教中心。购买宣泄人, 拳靶, 沙袋, 音乐播放机, 放松挂图等心理调节设备, 安装心理测量系统等软件, 修建各种心理训练设施, 针对野外驻训的实际, 对单位野战俱乐部进行硬件升级, 建成集心理测设, 心理咨询、心理宣泄等功能为一体的野战综合服务中心, 确保为官兵提供娱乐场的同时, 也能随时随地的提供心理服务。

(五)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各部队应鼓励和组织广大官兵积极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考试和心理专业自学考试, 不断提高职业资格认证率和学历层次, 要加大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开展工作, 严格心理服务人才选拔和准入条件。完善考评考核和奖励激励措施, 定期组织业务考评, 从严控制心理专业人才不合理流动, 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不断激发他们开展工作的内在动力。

(六) 建立心理服务制度, 确保心理服务长效坚持

主要建立健全以下制度:心理测查制度。营连每月对所属人员进行一次心理建康状况测试, 并为他们建立心理档案, 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心理分析制度。结合营连每月、团每季度的思想分析形式分析, 对官兵心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做到早期预防、早发现、早疏导、早治疗。心理咨询制度。营连心理骨干定期为官兵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在部队执行驻训、演习等重大任务时, 心理咨询服务跟进保障, 及时联系专业医院诊疗。考评奖惩制度。定期对各单位心理教育开展、骨干作用发挥、心理咨询服务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讲评、并结合半年和年终工作总结, 对心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宣扬, 对工作开展不力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急难险重任务时的心理服务工作

近年来, 我军执行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维稳处突等多样化军事任务增多, 由于事发突然、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在执行任务前, 执行任务时, 任务回撤后, 必须高度重视心理服务工作, 确保官兵心理健康和安全稳定。

(一) 执行任务前的心理服务工作

在接到上级任务时, 连队应针对具体任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预测。并结合以前在执勤重大任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做好心理服务工作计划, 并有针对性的携带好相关器材。对人员划分小组, 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范围。

(二) 执行急难险重任务过程中的心理服务工作

针对任务现场的具体情况, 对官兵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心理骨干要善于观察、发现官兵在执勤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变化, 并及时做好记录。在任务过程中, 有阶段性的对人员进行心理检测, 发现不良心理的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咨询, 如果严重影响执勤任务的, 应立即上报送往医院治疗, 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 任务回撤后的心理服务工作

心理服务工作 篇8

大学生心理发展服务体系是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平台,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空间, 研究如何构建合理科学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服务体系, 包括:课程体系建立、校园文化氛围建立、自我教育——自助体系建立、咨询体系建立。心理咨询的理念已经在高校中被广泛认识, 心理咨询的存在代表着学校的进步和发展, 它已经成为人们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

二、心理咨询与远程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定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 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 它会更新出新的含义。心理咨询是专业性心理帮助的一种主要形式, 是一种在心理上的助人自助过程。在此过程中, 咨询专业人员通过人际互动, 利用言语和作为专业人员的特殊身份与形象以及温馨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环境改变等手段, 对来访者发挥良性的社会影响, 以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的困扰, 从而恢复和增进其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的方式是多样的, 最常见的就是面谈心理咨询和远程心理咨询。如果从咨询效果上来看, 还是面谈心理咨询效果最佳, 但是这种咨询形式也存在着它的不足。据俞少华、张亚林 (2002) 的一项报告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 之间。可见, 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占一定比例, 需要心理咨询帮助的人并不少。他们在解决心理问题时会先求己, 再求人;而在寻求外界帮助时, 往往不会向专业人员求助, 而是求助家人或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 导致很多大学生面对心理问题不选择专业人员。据研究分析, 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是不理解的, 甚至是误解的。他们认为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变态”、“心理有病”“不正常的人”, 做心理咨询是很丢人的事情, 很怕被人看见。所以, 不会选择专业心理咨询。

远程心理咨询是一种非面对面的咨询方式, 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人员提供某种忠告、劝慰、建议、指导或者单纯提供某些信息、知识等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远程心理咨询可以减少求询学生因为面对咨询师而产生的紧张、害羞、尴尬等问题。由于远程心理咨询可以匿名进行, 这更减少了求询学生怕被人看见或者被人知道等问题的心理压力。远程心理咨询主要有两种形式, 包括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

三、远程心理咨询的使用和优缺点

无论大家是否接受,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已经迅速地进入电子时代, 远程心理咨询已经被广泛使用。目前, 可以利用电话、广播、电视、电子邮件和网页论坛以及网络聊天工具等手段来进行心理服务。在高校, 远程心理咨询之所以存在并能发展壮大, 受大学生群体欢迎, 是因为它与现代科技联系而具有了生存的优点。比如现在手机几乎是大学生必备的电子产品, 接打电话、用手机上网都是十分便捷的。很多大学生也喜欢上网, 在网络上运用电子邮箱、微信、QQ等方式与人进行一些活动、互动即快速又便捷, 这是他们所追求的。所以, 远程心理咨询以电话、网络为载体也就随之发展起来了。

首先, 优点是可匿名性。远程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减了怕被人发现或者认出的心理负担;虽然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反复强调咨询原则中的保密原则, 鼓励求询大学生完全、如实的说出自己的问题。但是很多大学生还是有所顾虑, 不能配合, 尤其是一些敏感性话题。而在匿名情况下大学生放心大胆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几率会大大增加。

其次, 优点是即时性和便利性。远程心理咨询的即时性和便利性使大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时间、地点、咨询师来进行咨询。学生不用麻烦的跑去咨询室和咨询师预约时间、商榷细节, 有了问题可以很简单方便的完成咨询。

最后, 缺点是无法诊断问题。远程心理咨询最大的缺陷也是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心理咨询师无法仅凭电子邮件、电话、微信、QQ等方式带来的信息进行诊断。因为心理咨询师看不到求询大学生的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 甚至可能听不到他们诉说问题时的语调、语气等信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能用符号表示就能代替的。

可见, 通过远程方式提供心理咨询有时是有用的、便捷的, 但无论电话咨询还是网络咨询, 就其使用结果看来还不是很成熟。因此, 远程心理咨询最终能对大学生提供的最好建议就是:“建议你去专门心理咨询部门找心理咨询师面谈你的问题。”

参考文献

[1]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浅析饭店前台服务心理 篇9

一、饭店前台服务的“晕轮效应”

客人进入饭店, 首先是用感觉器官去感知周围的事物, 然后通过思维做出初步的评价, 心理学意义上的“晕轮效应”就在此时形成。人们对任何事物的第一印象也由“晕轮效应”将其深刻地印在脑海中, 并且常常会影响到以后对事物的评价。前台作为饭店迎接宾客的第一站, 在整个饭店的服务环节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 形成“晕轮效应”所产生的心理需求因素

在这个关键的心理攻占点上, 前台服务的提供势必应最大程度地满足宾客的期望值, 在第一印象时就让宾客为饭店打出高分, 奠定一个尽可能高的心理满意度的基石。与其说要顺利达成宾客提出的要求, 不如说要尽量满足宾客的心理需求。经有关研究表明, 宾客在进入饭店到达前台后的服务心理需求一般有以下方面:

1、受到礼遇与尊重的心理需求。

当宾客踏入饭店, 在前台寻求礼遇与尊重的心理需求特别强烈和敏感。他们期望前台热情隆重的接待服务, 看到笑脸, 听到礼貌的语言;期望自己的人格、隐私、爱好、信仰等都能被尊重;期望前台服务人员能耐心倾听自己的要求, 仔细解答提出的问题。这种要求礼遇与尊重的心理期望进入到一个得到重视、令人愉快的环境氛围之中。

2、真诚、友好的心理需求。

通常来讲, 宾客对真诚、友好的心理需求会体现在对饭店服务消费的全过程中。在前台与接待员直接的沟通交流更深刻地影响宾客的服务质量体验, 因此, 宾客在到达前台后对饭店服务产生心理体验的评价时, 会将服务人员是否真诚、友好放在首位。

3、寻求便捷服务的心理需求。

宾客对于饭店的想象往往是温馨的, 如家一般方便体贴的。而在前台办理入住登记或离店手续时, 他们对时间较为敏感, 不希望在前台耽误较长的时间。如果耗时较长、手续繁复, 往往会降低顾客对于归属感、亲切感以及便捷度的感知水平。因此, 饭店前台高效专业、熟练快速的服务水准对于宾客的心理体验构建是较为重要的。

4、好奇求知的心理需求。

饭店对于新进宾客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地方, 处处是陌生, 处处是未知。同时, 初来乍到的宾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景观、物产、风土人情都不太了解。他们到达前台具有好奇求知的心理。他们需要了解饭店提供的各种服务以及客房的等级、价格;需要了解当地的风景名胜、购物中心、交通路线等状况。所以, 前台应备有一些相关资料供宾客使用, 接待人员也应该充分了解这些信息知识, 随时准备应答, 以满足宾客的好奇求知心理。

(二) 利用“晕轮效应”树立优质前台形象

由于存在心理上的“晕轮效应”, 善于运用心理效应, 打造优质的前台服务形象, 将对整个饭店树立在宾客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有极大的正面促进作用。因此, 饭店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宾客对前台服务形象的心理感知度。

1、饭店前台环境布局方面。

前台是整个饭店对外展示的平台, 是宾客进入饭店后最先看到的景象。虽然在时间上宾客在前台停留是较为短暂的, 但形成的印象会在脑海中保留很长时间。因此, 前台的环境和布局应注意合理和谐, 注重美学美感, 充分利用环境对人的心理作用, 带给宾客美观舒适的感受。

2、前台员工的仪容仪表方面。

前台员工的仪容仪表是其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 是给客人良好印象的重要条件。整齐美观的制服、精致素雅的妆容、自然礼貌的仪表都会引发客人发自内心产生信赖和亲近感的心理效果, 使宾客倍感“宾客至上”、“宾至如归”的温暖, 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前台员工的言行态度方面。

前台服务人员的语言和态度直接影响到宾客的心理活动。有的服务语言可能彬彬有礼但欠缺诚恳热情, 有的服务态度可能表面恭敬尊重但内心倨傲无礼, 这些都是宾客可以感受到的。前台员工如果出现这样的言行态度会使饭店整体服务形象大打折扣。因此, 在服务过程中, 前台员工要用热情友好的言语先声夺人, 服务态度也应该尽真尽诚, 给宾客留下亲切、愉快的感觉, 赢得良好的印象。

4、前台员工的服务技能方面。

前台的服务项目较多, 服务人员必须有娴熟的服务技能才能给客人留下良好的初始印象。前台服务人员掌握专业化、系列化的本岗位服务技能, 才能使宾客感到服务是真正方便周到和亲切舒适的。如前台员工在帮助客人办理入住手续时, 需要具有熟练的查询技能、住房分配与登记技能等。流畅快捷的服务可以解除宾客心理上的焦虑感, 使宾客在前台服务环节留下美好的印象。

事实上, “晕轮效应”的产生不仅仅在第一印象时, 还包括了最后印象的共同作用。前台服务是在宾客抵达与离店时提供服务, 因此最后印象的形成也和前台的优质服务有密切关联。打造优质的前台服务, 加强宾客对饭店正面积极的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 利用“晕轮效应”对树立饭店良好的整体形象。

二、饭店前台服务中的客我沟通

沟通是影响群体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包含着信息和意义的传递。对于饭店前台而言, 向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服务人员与客人之间良好有效的沟通。探讨客我沟通中的心理因素, 找出其中的一般心理规律, 也是饭店前台为实现优良服务所需关注的。

(一) 饭店前台服务的客我沟通过程

宾客在饭店前台向服务人员询问各种问题, 前台服务人员向宾客提供相关问题的解答是一种沟通;前台服务人员向宾客就饭店的各项设施和服务做出讲解、说明和建议, 宾客接收并理解这些信息也是一种沟通。这些沟通行为以语言为主要媒介, 旨在顺利向宾客提供有效服务。图1中体现的客我沟通过程中传递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通道传达至接受者处。其中表述或者传达信息时一般需要经过把这种以头脑中的想法为主的信息源加以编码, 再经通道后被接受者进行解码。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服务心理活动过程。反馈环节在沟通过程中起到对信息是否成功传送以及传送的信息是否符合原本意图进行核实, 它可以确定信息是否真正被理解了。这个过程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导致其无法顺利实施。具体到饭店前台服务中, 即前台服务人员和饭店宾客之间无法真正理解对方所传达的信息, 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失败的沟通必然导致宾客心理感知服务受挫, 因此, 客我沟通是否有效对前台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 影响客我沟通有效实施的因素

影响到上述客我沟通过程顺利实施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信息发出和接受双方 (在图1中既有可能是前台服务人员也有可能是饭店宾客) 的情绪、知识、态度、社会文化背景等。在饭店前台服务中, 有效的沟通一定来自客我双方面的协调配合, 无效或低效的沟通会给宾客带来不愉快的体验。客我沟通障碍的产生一般而言源于以下因素:

1、语言。

语言是饭店前台服务中客我沟通交流的媒介。如果语言理解有差异, 沟通必然出现问题。如果宾客来自外语国家, 语言产生的沟通障碍就显得尤为严重。或者宾客如果来自方言地区, 可能也会造成前台服务人员与其沟通不便的问题。人们还发现同样的语言由不同的方式表达, 甚至语气、神态、肢体语言的配合上有所不同都会影响到语言的表达效果。如果前台服务人员对于宾客语言表达使用不当, 可能会导致宾客对服务的认知偏差, 产生误解, 从而导致交流和沟通的失败。

2、选择性知觉。

在沟通过程中, 接受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背景以及其他个人特点有选择地去看或听信息。在解码环节时, 接受者还会把自己的兴趣和期望带进信息之中。这样就会造成信息理解的片面或者偏差。如客人可能会误认为饭店前台向其介绍的付费早餐包含在房价之内或者免费提供的, 这类选择性知觉造成的理解偏差可能会导致服务纠纷。

3、不善于聆听或过早评价。

在前台服务过程中, 如果服务接待人员不能够耐心倾听宾客的诉求, 面对宾客的闻讯、质疑甚至投诉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盲目解释、急于辩解等状况。这可能会导致客人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沟通无法顺利进行而产生障碍, 对于前台的秩序以及饭店的形象等也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前台服务人员应该是善于聆听的人, 在宾客提出建议或意见之时应试图去理解他们的话, 抱以设身处地的态度, 了解事情全部的状况而不是急于判断, 草率地发表意见。

4、情绪。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在接受信息时, 接受者的感觉也会影响到他对信息的解释。不同的情绪感受会使个体对同一信息的解释截然不同。如果宾客或服务人员在情绪上感觉糟糕, 会深刻影响到沟通效果。如客人可能会出现无理取闹, 而服务人员会消极怠工等。在客我沟通过程中, 如何引导宾客的情绪, 并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也是前台服务人员应该掌握的服务技能之一。这包括对于沟通气氛的营造、使用柔和的语言、眼神、手势、微笑等肢体语言和表情对于宾客的情绪能起到安抚和平静的作用, 让整个沟通的氛围更融洽, 引导宾客的情绪保持在正面有利于服务工作展开的状态之上。

5、信息过多。

有的情况是, 前台服务员为了达到良好的服务效果, 热情而真诚地向宾客提供各方面的信息, 但没有考虑到信息过多可能会导致本身对这些信息不熟悉的宾客头脑中的混乱, 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如前台服务员向客人介绍饭店各种设施设备时, 客人可能会由于信息超过负荷而导致对于某一设施在哪一楼层或收费与否等问题产生混淆。

三、重视饭店前台服务心理有助于提供高质有效的服务

饭店前台服务处于整个服务工作的关键位置, 提供优质的前台服务将使宾客对饭店的服务水平有更高的评价。前台作为宾客进入饭店时最先接触和离开饭店时最后接触的部门, 作为需要时刻与客人面对面沟通的岗位, 利用“晕轮效应”在宾客的心目中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 保持通畅有效的客我沟通渠道都是前台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 重视饭店前台服务心理对于提供高质有效的服务有着重要意义。不管是前台服务人员还是前台的管理人员, 都应该试着揣摩、了解宾客的心理, 运用心理学有关理论知识, 结合服务工作的实际, 不断提高服务水准, 达到外在质量与内在质量双高双优, 满足宾客的心理需求, 从而达到展示饭店良好形象, 提高饭店美誉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燕玲, 黄震方, 袁林旺.基于SEM的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J].旅游学刊, 2006 (11) .

[2]、任冠文.中国旅游心理学[M].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3.

[3]、刘纯.旅游饭店现代管理心理学[M].远东出版社, 1990.

心理服务工作 篇10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 调查对象

中国政法大学大一到大四年级的各个专业的本科生。

(二) 研究方法

通过概率比例抽样法, 根据各个专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年级、性别抽出样本500份, 发放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429份, 回收率为85.8%, 性别分配为男生246名, 女生181名;年级分配为大一115人, 大二126人, 大三114人, 大四72人。为保证问卷的客观性, 我们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填写。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初步分析

(一) 心理咨询工作分析

在被问到“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过心理咨询”时, 通过面对面咨询和网络咨询的学生达到了19.4%, 说明我校学生已经逐步接受了心理咨询, 遇到心理问题时能主动地寻求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但是没有一个同学进行过电话咨询, 究其原因:一方面我校面对面咨询和网络咨询不收费, 打电话需要花费电话费, 而且每个咨询持续的时间都在1个小时左右, 对学生来讲这是一个不小的费用。另一方面心理咨询的接线员是我校心理协会的学生, 咨询的学生对接线员的业务水平可能存在怀疑。

从咨询效果来看, 63%的学生对咨询感到满意, 说明我们的咨询确实起到了作用。

(二) 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分析

在被问到“是否参加过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团体辅导活动”时, 只有10.3%的学生表示参加过, 其余学生都没有参加过。参加过的学生中66%对团体效果感到满意, 说明我们的团体辅导活动得到了大部分参加过的学生的承认。

(三) 心理健康课程工作分析

在被问到“是否选修过心理咨询中心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时, 只有5.6%的学生参加过, 因为心理健康课程每个学期规定的选修人数是有限的, 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学生都是通过心理类课程来获得心理知识的, 而且56%的学生都认为有必要把心理健康这门课程设为必修课。所以, 我们应该利用好心理类课程, 扩大上课的学生数量。

(四) 心理健康委员工作分析

在被问到“如果遇到心理问题时, 是否会主动向心理委员求助”时, 35%的学生选择了会。对于“心理委员主要开展的活动”, 目前心理委员的主要工作还是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为主 (67.8%) , 心理健康委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从以上数据来看,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普及面不够, 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应该面对广大的学生。为了克服以上问题, 我们一定要克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表面化和热闹化, 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着手, 把工作做细, 提高工作质量, 满足学生的需要。

(一) 个别心理咨询工作

从调查数据来看, 高校学生正在逐步接受心理咨询, 遇到心理问题时能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而且63%的学生对心理咨询效果感到满意, 但是我们看到还有30%多的学生觉得效果一般。因此, 高校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使更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咨询, 更好地提高咨询效果。

1. 加大宣传力度, 改变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认识。

目前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错在错误了解, 认为只有有心理疾病的同学才去做心理咨询。为了克服这部分学生的顾虑, 高校应该发挥各种宣传途径, 尤其是报纸和网络的作用。另外, 加大其他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材料的发放也有助于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2. 扩大心理咨询师的队伍, 提高咨询效果。

心理问题具有长期性、反复性、顽固性等特点, 通过一两次咨询是无法真正解决的。有些心理问题需要长期咨询[1]。但是, 目前各个高校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人数有限, 无法对学生进行过多次的咨询, 导致咨询的效果下降。为了克服这个问题, 各个高校除了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配齐专职咨询师外, 还应聘请适当的兼职咨询师, 最好能在精神科医院聘请有精神医学背景的专家。

(二) 加强团体心理辅导工作

团体辅导以其独特的功能和方式在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既能帮助学员个人增强素质和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又能帮助提高团体的整体协作性和创造性,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能力, 提高团队绩效[2]。因此, 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手段。

在调查中, 只有10.3%的学生参加过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团体辅导活动, 这跟学校组织的活动过少有关系。因此, 学校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通过采取一下措施来增加辅导的次数。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主要负责带领治疗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团体, 成长性团体辅导的团体则交给心理协会与心理委员,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首先, 由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根据每个年级的心理特点设计团体辅导活动, 然后把开展这些团体辅导的具体技术传授给心理委员。这样每个心理委员就都可以在自己班级中开展活动, 并鼓励心理委员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心理需求, 设计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三) 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覆盖面

从调查数据来看, 心理类课程是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 说明了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但是, 从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 大部分的高校都把心理健康类课程设立为选修课程, 人数和规模都有一定限制, 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调查也显示, 5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把心理健康课程设立为必修课。2009年3月份在南京大学召开的教育部会议上, 教育部今年也把心理健康课程的推广设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调研了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的模式。该课程开设9周, 18个课时, 1个学分, 内容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自我认识、学习、人际交往、恋爱、情绪调节、珍爱生命、性格八个主题。大一第二学期开设, 9周为一轮, 共两轮。每个班180人左右, 三个老师各带3三个班级。此模式值得高校借鉴。

(四) 充分调动心理健康委员的积极性

为了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个班级、每个宿舍、每个学生中,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 在高校的班干部队伍中应增添一个新角色———班级心理健康委员, 具体负责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他们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危机干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心理健康委员属于新生“事物”, 我们在对其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缺陷, 没有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和功能。为此, 对心理健康委员的管理需要我们边实践边总结, 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以做到人尽其力, 力尽其责。我们可以采取举办心理委员工作经验交流会、建立精神和物质奖励等机制来充分调动心理委员工作的积极性。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政法大学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问卷调查, 从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委员工作等方面分析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 并针对缺陷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成山.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研究及对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3, 10.

[2]胡伟国, 王晓程.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问题的探讨[J].温州大学学报, 2006, 6.

如何做好学优生心理工作 篇11

关键词:特殊照顾;竞争;引导

在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观察了解,我发现,许多学优生虽然学习成绩好,能力强。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好胜、自大高傲等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就会影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

王××同学是班级学优生,他思维敏捷,喜欢阅读书籍,知识面极广,学习起来特别轻松。老师经常表扬他,同学们羡慕他。可是,王××同学自大高傲。有时课堂上老师表扬哪个学生他就会表现出不屑的神情。在科任老师的课堂上经常违反纪律。学生出现了问题,不是他自愿形成的,更多时候是外界影响的结果,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就很难改变了。为此,我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给予特殊照顾

为了更好地帮助王××同学纠正不良习惯,有一天,我把他叫到身边,问他:“同学们喜欢你吗?”他不好意思地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我接着替他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听了我的分析,他心悅诚服地点了点头。接着我又说:“老师一直喜欢你,其他科任老师也说你很聪明,都认为你将来肯定有出息。老师想好好培养你,让你当一名班级干部,你愿意吗?”他一听,高兴了,迫不及待地说:“我想在课间管班级纪律。”我说:“行,老师答应你。可是,你怎样才能让同学们服从你的管理呢?”他一听这话,低下了头,我引导他:“这几天学习、游戏时,你先管住自己,好好表现,让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你的变化,好吗?”他欣然接受。果然随后的一周时间,科任老师都发现了他的变化,这时我向学生宣布让他当个纪律监督员。每到课间休息时间,他总是及时上岗,维持班级纪律,还会帮助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提醒、指导,他懂事了,同学们渐渐和他亲近起来。

二、寻找竞争对手

为了更好地强化班级管理,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我在学生中开展学习、纪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竞争活动,让学生自己找竞争对手。王××选择了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习委员刘××,她也选中王××为竞争对手。他俩都暗暗较劲,希望胜对方一筹。一个月下来,刘××在纪律和平时小测验上高出王××两分,我担心争强好胜的王××一时接受不了,王××却对我说:“老师,我真英明,选刘××做我的竞争对手,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很厉害,现在我知道了强中自有强中手!但是,我相信,下个月我会胜出。”看到他雄心勃勃的样子,我知道,他对“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句话已有新的认识。

王××的改变让我充分感受到我们教育者必须关心、重视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并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参考文献:

郭念锋.心理咨询.基础知识[M].民族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小学)

心理服务工作 篇12

一提高思想认识, 切实增强心理服务工作和部队战斗力生成的紧迫感

心理服务工作是当前一项备受各级重视的系统性工程。近年来, 心理服务工作与经常性管理工作和经常性思想工作一起, 被称为经常性的基础工作, 在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促进官兵身心健康、防治各种心理问题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操持部队安全稳定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 这项工作的开展与官兵的需求和部队的全面建设及与其他工作结合并进常态化方面, 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统筹兼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心理问题往往与官兵的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紧密相连、错综复杂, 开展心理服务不能浮在表面, 只有融入到以科研试验任务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和部队建设的生动实践中, 渗透到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的方方面面, 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但是调查证实, 有的单位没有把加强心理服务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没有真正把它作为提高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环节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零散强调偏多, 实际落实到位有偏差, 整体上科学统筹不够, 融合结合措施不多;有的部门把心理服务工作边缘化, 甚至片面认为心理服务工作就是思想教育工作。

2. 履职尽责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政治工作条例》把做好心理服务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内务条令》规定基层排长和班长要具备掌握所属人员心理状况和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的职责;在心理服务工作方面, 《纲要》对机关各部门的职责有明确的界定和分工。但现实情况是基层用思想骨干和管理骨干代替心理工作骨干, 许多骨干的心理知识匮乏, 既缺乏认识心理问题的能力, 又没有解决心理问题的技能。部队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起步相对较晚, 实操能力弱、咨询经验缺乏是普遍性问题, 急需在实际锻炼中提高专业技能。

3. 设施建设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强

心理服务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需要开展一些工作必需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有的单位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 但环境简陋, 仅限于一桌一椅, 缺乏必要的心理测评系统、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设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设施不健全既让专业人员觉得有力气没处使, 也使咨询室的专业性大大降低, 削弱了对官兵的吸引力。

4. 综合服务网络需要进一步健全

开展心理服务要以官兵的实际需要为不竭动力, 以官兵是否满意为根本标尺。就目前情况来看, 官兵对心理服务工作的诉求呈多样化迅速发展态势, 但是有的单位对心理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够, 少数官兵因对简单的生理、心理知识缺乏了解而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有的辅导授课理论性强, 官兵对一些专业术语似懂非懂;心理监测网络缺乏, 不能及时发现识别有心理问题的官兵, 致使错过最佳调节期和治疗期;心理服务工作骨干深入调查研究不够系统、深入, 一对一服务还不够完善;虽然开设了网络咨询, 但求助时间和心理服务工作者的在线时间不够匹配。

二针对官兵心理需求, 找准心理服务工作有效开展的制约因素

1. 思想重视程度不高

伴随形势任务的发展, 各级对心理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可是在少数单位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对当前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注问题多, 真招实策少;对基层官兵关注多, 对各级领导机关关注少;对明显心理问题投入多, 对隐性心理问题研究少;临时性、单纯性开展心理服务多, 系统性、经常性开展工作少;对组织要求多, 对领导骨干量化少;借鉴他人多, 开拓创新少, 缺少符合本单位特点的秘方良策。

2. 专业人才队伍缺乏

近年来, 中国虽然实行资格准入制度, 培养了几万名心理咨询师, 但目前仅有5000多名实际从事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 与现实需求400万相比缺口极大。同样, 我军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心理服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制约着心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基层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的人少, 政治干部和管理骨干具备心理咨询资格的人寥寥无几, 他们每天面对大量需要各种各样心理服务的官兵;心理服务人才选拔和准入条件还不够严格, 只要本人愿意就批准参加职业培训, 造成专业人才队伍良莠不齐;已经取得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 由于没有明确的平台和岗位, 缺乏实践经验的岗位培训、自我提高途径窄, 影响服务能力。

3. 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通过逐步探索, 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规划和制度, 确保了心理服务工作有效运行、健康发展。但心理服务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还有艰难的路要走, 当前还存在职能任务界定不合理, 责任分工不明确, 力量配备不完善, 业务工作实施细则缺乏等问题, 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关系、调整职能、建章立制, 确保心理服务工作有人来做、有序运行、有章可循。

三联系实际作为, 切实推动心理服务工作创新发展

伴随社会利益调整、观念碰撞和竞争加剧, 部队官兵“心理震荡”加剧;特殊的军营生活、严格的管理和高强度的任务, 往往会给官兵造成心理紧张和焦虑;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 使部分战士特别是独生子女兵到部队后出现一定程度的适应困难;成长进步、人际交往、婚姻恋爱、就业安置等新问题出现, 也给官兵带来许多心理矛盾。因此, 新时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急切呼唤与之相对等的、和部队其他工作融合发展的高质量服务。

1. 在保证专业方向中渗透结合

心理学原理不能停留在书本中、课堂上、心理咨询室里, 它的真正价值必须体现在促进部队科学发展、安全稳定和官兵的全面发展上。一方面要把心理咨询的尊重、热情、真诚、积极关注等原则, 甚至应当把心理效应、操作方法贯穿运用到部队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 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 做到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讲评, 实现多渠道发现问题, 多角度思考问题, 多手段解决问题, 全过程开展工作, 提高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实效。另一方面通过思想问题、现实问题的解决对官兵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 针对官兵出现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冲击, 加强教育引导、开展适应性训练, 积极做好动态条件下官兵的心理调适, 增强信息化条件下心理防护能力, 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

2. 在制度机制建设上高效完善

制度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一是用原理阐析道理。用心理学知识阐析人生道理, 用具体问题破解人生观这个大课题。二是用真诚涌流激情。真心诚意帮助官兵解决心理困惑。三是用细节彰显服务。坚持以求助者为中心和保密性原则。四是用群众疏导群众。坚持“助人自助”的根本目标, 在营造环境氛围中抓好落实。真正搞清思想工作与心理服务工作的区别与联系。满足官兵的正当需求, 加强军营文化建设, 不断改善官兵的物质文化条件;尊重官兵的民主权利, 坚持科学带兵, 形成互相关爱的交往氛围;适应时代特点, 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促进官兵心理和谐。

3. 在培养专业人才上高度融合

开展心理服务工作, 需要培养大量具备专业素质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要选准骨干送到心理医疗权威机构进行专门培训, 提高专业水平。要把专家教授请进来教, 注重利用社会资源, 邀请知名专家到部队进行定期培训、授课辅导, 提高骨干开展工作的本领。要在实际工作中锤炼, 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专职人才要一门深入、精进不止, 把岗位职责、工作现状研究透, 深钻进取, 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官兵信任的贴心人、部队欢迎的专家。同时还要看到, 开展心理服务工作, 仅靠专业力量远远不够, 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让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心理服务兼职人员和心理服务骨干发挥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心理服务工作骨干的培养, 使他们能够做到:能发现官兵心理问题、能调节不良心理反应、会组织心理教育、会进行心理咨询疏导。

参考文献

[1]庞万军.对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政治工作的思考[J].西南民兵, 2009 (4)

上一篇:成本核算新模式下一篇:作用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