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

2024-06-23

现代心理(精选12篇)

现代心理 篇1

摘要:本人对国外对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著作及研究成果从研究范围、发展历史、研究方法以及中国近年来的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状况做了一系列的概述, 希望能对音乐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音乐学,音乐心理学研究

一、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以及发展历史

1、音乐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音乐心理学, 顾名思义, 是研究音乐与人心理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也就是说, 它是从心理学的角度, 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 阐明人的音乐感受和音乐实践经验的学科。从范畴上讲, 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同时也是音乐学所研究的内容之一。确切地说, 音乐心理学是心理学和音乐学二者结合所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从科学角度研究个体音乐思维和行为的学科, 运用心理学方法进行研究的音乐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聆听、表演、创作、记忆、分析、学习和教学等方面。作为一门科学, 音乐心理学基本上属于音乐学领域, 但是它与普通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声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学以及一系列其它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2、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形成于十九世纪中, 这是实验心理生理学发展以及赫尔姆霍茨著作中建立听觉理论的结果。在此之前, 音乐心理学的问题只是在音乐理论著作或美学著作中顺便提及。现代音乐心理学的开始应归于1 9世纪中叶的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如: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姆霍通过调查及系统观察法研究了乐音与感觉的问题, 于1 8 6 3年发表了著作《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这部著作是以“欧姆定律”音响学理论, 和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理论为基础的。首创音乐心理学的是卡尔·斯通普夫, 1 8 8 3年, 他发表了《音乐心理学》, 论证了音响心理现象之规律, 尤其对协和与不协和的向题有着独创性的见解。他把心理学的观点渗透进赫尔姆霍茨的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中, 成为心理学领域中唯一的音乐心理学家。并于1 8 8 3年和1 8 9 0年他分别出版了《音乐心理学》上下卷。他的三名弟子柯勒、考夫和勒温都是完形心理学的创始人。

近些年来, 德国的L.费尔斯、M·肖J恩与美国的C F·西肖尔又从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心理力学、心理语言学等角度, 多层次地探讨了音乐与人类互相影响的心理规律。尤其对音乐教育心理、音乐感知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音乐工作者的心理规律、音乐解释的心理分析以及音乐心理学与其他音乐科学的关系等问题研究卓有成效。因此, 一些权威性的音乐辞典中, 常把上述三位当作现代音乐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现代音乐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有4种:

(1) 客观分析与内省相结合。通过对作品的作、表演及欣赏的具体过程进行心理分析, 通过乐家的自传、自述、书信、日记、谈话以及创作手所提供的心理分析材料, 从中发现音乐创造的某心理活动规律。

(2) 实验法。通过实验室, 对音乐心理功能测试, 对听觉反应的研究, 也包括研究者为特定的而设计的一些实验, 包括对比的实验。

(3) 问卷调查法。对于了解音乐行为、音乐理功能、音乐创造者气质的关系, 以及社会音乐理的研究。

(4) 测量法。这种方法运用于音乐才能的试。如最早发现的西肖尔测试, 共1 0 0题, 1 9 1 9录制成唱片6张公开发行。

一百多年来, 西方音乐心理学的发展一直追随着大心理学的发展轨迹, 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中逐渐完善, 改变了早期心理学流派研究方法的过于简单化、机械化、缺乏科学验证且说服力不强等弊病, 采用多元化的, 思辨、内省、描述、实验、测量、调查和统计分析等实证研究的方法, 将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推向深入。

三、我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情况

1、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脉络

本世纪二十年代, 王光祈先生把音乐心理学 (德国) 首次介绍到国国内, 写了《音学》一书。此后是六十多的沉寂。1 9 8 3年, 张前先生先后发表了音乐欣赏心理简析>一文和《音乐欣赏理分析》一书, 开了有关音乐心理问题究的先河, 较具代表性还有赵宋光先生的<伦音乐的形象性》张前先生的《音乐创作心理初探>、刘兆吉先生的《乐记中的心理学思想研究》等文, 而何乾三、茅原、修海林、周立、叶纯之、金兆钧、韩里、王洪生、徐行效、砚臣、马文标、任志琴、罗小平、刘沛等前辈对有关问题的探讨也都有独到的见解。此外, 1 9 8 2年, 金士铭先生译出英国西?布克的《音乐家心理学》一书, 孙哮先生译出苏联捷普洛夫的《音乐能力心理学》一书, 刘沛、唐继凯等也先后发表了有关译文, 对音乐心理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我国的音乐心理学尚处于起步阶段, 其体系急待完善, 更科学的研究方法需要去探索和应用, 有志于这一工作的人员有必要更全面、深入地掌握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各有关学科的知识, 各学科间有必要进行经常的交流、信息传递、乃至合作, 也急需继续将国外有关研究成果介绍、翻译过来, 以利于及时的借鉴。同时, 加强音乐心理学修养已日益为越来越多从事音乐创作、表演、理论、教育、应用等工作的人们所重视。

2、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研究方法

目前, 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有二十余年的历史, 研究方法是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如观察法、实验法、心理测试法和个案法进行研究, 以了解人们对音乐反应的心理能力, 揣摩音乐家的心理活动。尽管如此, 大多数研究者还是停留在采用定性研究中的思辨性方法。定性研究中质的研究类型不多, 定量研究更少, 实证研究很薄弱。

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在学术上的现状和差异较为明显。这种差异, 既体在研究思想观念上, 也体现在研究方法上, 同时也学术研究水平差异的一种表现。这种不成熟的究, 使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很慢。2 0 0 2年, 我国成立了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并进行了多次学术研会, 学会的成立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对于一个一个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除了拥有一定建树的研者以及一定的科研成果之外, 还要有成熟、规范、特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中的质的研究方法和定研究方法是必须要掌握和重视的。

虽然我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正稳步进行, 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专业研究人员极其缺乏, 绝大多数的参与者都是客串性质。因此, 缺乏长远的研究计划与目标, 也没有群体合力的气势, 完全处于一种散兵游勇、零敲碎打的小手工业者经营状态。二是在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上缺乏深度与广度, 实验心理学操作方法的运用尚处于起始阶段, 对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研究都不够充分。三是对中国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研究不够重视, 国外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未能与国内的实践完全融合。

四、小结

哈琴森曾经说过:“世界音乐心理学的前途, 将有赖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增强音乐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二是期望交叉学科的教育与研究有所发展, 音乐学和心理学专业应取得一种平衡, 加强信息交换的合作与探讨。”音乐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音乐行为与社会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只要我们科学地掌握这种研究方法, 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将其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而且越来越将显示出它的深刻意义。

现代心理 篇2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出色地完成领导任务、发挥领导功能,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领导者素质。领导者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身体状况等。在这其中,心理素质和其它素质相比,属于基础素质,它经常地、间接地发挥作用,因而往往不如其它条件容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和偏见。从心理学上来讲,人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人类潜能”的发挥。比如自信这种心理品质是每一个成就卓越的人必不可少的。一个领导者如果过于自卑,总是对自己的能力、威信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所以,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尤其是能力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古今中外,杰出的领导者无不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在我国杰出的领导人当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性格各异,但都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与此相反,历史上尽管才华横溢,博学多识,但由于心理素质方面存有严重缺陷而身败名裂者,也不乏其人。心理素质较差,存有心理缺陷,往往成为许多领导者失败的重要原因。

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与快速发展,对领导者的心理世界造成了强烈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通过心理调适,维护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领导者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领导干部要学会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

第一,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金钱观、利益观、政绩观,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保持一种健康、平和、淡定的心态,拥有健康的身心。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权力是服务、是责任、是义务。权力和义务、责任是统一的,有多大权力,就要履行多大义务,就要承担多大责任。权力还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为民造福;运用不好,自掘坟墓。只有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与信念,只有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心胸开阔,从容淡泊,在名利得失面前不困惑。

第二,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一要正确认识自我,使自己多一份清醒,少一份浮躁。二要积极悦纳自我。即内心深处要充分地接纳自己,要有良好的自我观念,要理性客观地分析自我。接纳自己的缺点,欣赏自己的优点;就是要喜欢自己,对自己有价值感、自豪感、愉快感和满足感。

人必先自爱而后爱之;人必先自助然后人助之;人必先自信然后人信之。三要善于与自己沟通。这是一个人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重要途径。

第三,善于排除负性情绪,保持情绪稳定。一要学会转移、适当宣泄。宣泄有助于疏导人内心困扰,释放积压的情绪。苦闷、不愉快时,要学会转移,环境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排除负性情绪。当不良情绪特别是愤怒情绪爆发之前,设法用跑步、游泳等运动把注意力引开。要让情绪有适当的宣泄机会。可以向家人、朋友、或赏识器重你的领导,把心中不愉快的感受倾诉出来。也可以诉诸文字。二要学会宽容。允许别人对事件有独立的看法和判断,对别人不同的观点要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大于相同性。如果一个人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和观点,有他的理由,就应该尊重。三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有的不良情绪是由于自己抱怨别人引发的,如抱怨同事处理问题不当,抱怨下属办事无能,抱怨上级领导不支持等,越想心里越窝火,越窝火心情越糟糕。其实这是缺乏换位思考,心理学上称之为同理心。因此要学会心理换位,增强同理心。

第四,采取科学方法,化解工作压力。一是对工作中的压力要有所认识、有所准备,预先估计、分析总结,增强心理承受力;对结果要给自己多种心理准备。这样无论最后结果如

何,心理上都可以接受。二要学会科学的工作,对工作任务做一个整体规划;学会科学授权;尽量今日事今日毕。三要懂得劳逸结合。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可以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尽情去做和工作无关而又一直想去做的事,要积极地休息。

第五,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任何人都是社会人,人的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方面。如果家庭、工作关系紧张就会造成人的心理问题。在困难和烦恼时寻找你平时最信任、最喜欢的朋友倾诉和沟通。

在日常的工作中,领导干部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聪明才干,就能增强人际吸引力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领导干部如果能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就能赢得更多的理解、关心、支持、帮助和友谊,得到更多人的心理营养。

在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的同时,同样要提升自己其他方面的素质,如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等等,在各个方面同时提升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好领导。

现代女性减肥心理观察 篇3

不久前有人宣称,21世纪的形体美将是丰满与肥胖。这个颇为调侃的预言,并没能使众多的肥胖女性稍感慰藉。现代都市里的肥胖女性,在受尽社会和家庭歧视后。变得特别实际。她们等不到21世纪的“审美观念转变”,而是力求尽快减肥。希望通过减肥再现青春,甚至减出个模特儿般的身材。使他人和夫君另眼相看!这,有可能吗?此处,凭借个人学识,尚不敢贸然去否定,令那些兴致勃勃的减肥者大扫其兴。但是,国内外最近医学资料,却向她们无情地宣称:这根本不可能!并且,有专家还告诫有着此种想法的肥胖女性,应该面对肥胖的现实,认真检查自己已经发生的减肥病态心理了!

致肥原因

多而复杂

医学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引起肥胖的原因多而复杂。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主任刘占文教授认为,肥胖的成因,是由于饮食习惯所致体内营养失衡,并造成内分泌紊乱,也就是激素水平失常和多种脂肪代谢酶活性失常造成。有专家对此进一步解释说,这种代谢失常所致发胖又与饮食习惯成不可逆的恶性循环,故人体一旦发胖,便会“滚雪球般的”难以阻止。遗传学家以大量的调查数据说明,父母均肥胖者,子女成人后发生肥胖的比例在80%左右,而单亲(特别是母亲)肥胖者,其子女成人后发生肥胖的比例不会低于50%。生殖医学专家指出,女性肥胖者占肥胖者总数的2/3(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这与她们妊娠和生育关系密切——俄国、法国和意大利专家的调查资料显示,肥胖女性中有30%~45%的人是在生育和多次生育(或人工流产)后,才赘肉附体而迥非旧观的。人类学家的观点较为别致,认为肥胖与种族有关,并列举俄罗斯少女尽管窈窕动人,但90%最终还得加入大街上胖妇行列——虽然她们曾为预防肥胖或减肥而煞费苦心。如此看来,确有不少女人终究是要“发福”的丁!因为,前述的致肥原因,是令她们防不胜防的,有些还是非主观所能抗御和改变的。

肥胖带来

心身不适

医学界早就认识到肥胖对人体心身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危害。生活中的实例早已证明。肥胖可能诱发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肿在内的40多种疾病。但是,其危害最深的还是对人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

当前对形体美的评判标准,依旧是苗条匀称,各类报刊对健美的激进宣传,亦把肥胖视为人所不容的大敌,在此种状况下,心胸宽阔的男性肥胖者,多会自我认命而一笑了之;那些在唯美思潮作弄下的敏感肥胖女性,对此却十分顶真,她们可能因之而丧失社交,在压抑中改变性格,甚至达到“言肥即乱,言肥即怒”的地步。持有此种不良心态的肥胖女性,或者自暴自弃,或者无端吵闹,加重社交困窘和家庭失谐,更难言事业追求了。实际上,肥胖仅是人体外观的一种改变,只要自我对此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即既要承认肥胖对社交与家庭生活的影响,更要有坦然的心理去勇敢承认,并用自己的才智与成功来弥补形体不足,同样会成为受人敬重的强者。

女性肥胖确实不幸,而因肥胖造成心理改变,则是雪上加霜之大不幸了。

减肥中的

误导误识

正是因为肥胖对女性所带来的种种困窘是这般揪心,才使得众多的肥胖女性把减肥当成自己生活中的当务之急。其情可以理解。然而。怎样减肥,怎样才能减肥,怎样才算减肥,她们大多茫然无知,只能随减肥热潮去胡碰乱撞,自然难获恰到好处的方法与最佳效果。此中,关键还在于她们在某些误导下所产生的各种误识——

减肥就是节食各种节食减肥法似乎早已深入肥胖女性的心扉。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节食减肥的失败者。她们的节食减肥,有可能萌发于某报刊的启迪,一夜之间便成了只吃素菜清汤的绝对禁食者,结果在饥饿煎熬中严重贫血和营养不良,不得不在病床上延宕度日,有的甚至把芳魂枉丢;有的可能是道听途说的应该吃什么,必须禁什么,以及吃多吃少之类,多缺乏科学道理并毫无规律可循,结果,费神不少而肥身依旧,在逆反心理作弄下,最终复归美食而宣告减肥失败。

美国贝勒医学院营养研究所的心理学家杰克指出,合理节食与适当运动,是当前减肥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节食既要减少进食量,更重要的还在于所进食物应有利于矫正体内营养失衡这个问题。光靠少吃甚至是禁食的减肥法,是一种偏执心理所致的偏执行为。何况,肥胖者中有很多因遗传、种族所致者,并不能因节食而减肥。当前,绝大部分靠重型饥饿而不是调节食谱的节食减肥者,最终是无法持之以恒的。她们会因突然性或长期性的全面节食,出现多种心身不适和疾病,因而被迫重新进食,且进食量超过减肥之前。这些减肥失败者,在自责绝望中,不去检查所采取的节食方法,只会自怨节食无恒心。这种节食减肥中的依赖心理和急功近利心理,是不可取的。

减肥可以吃药精明的商人瞄准在肥胖纠缠下的女人们,刹那间“发明”出诸多药物减肥产品。实质上,药物减肥产品的减肥效果,本身就没有合理节食加合理运动减肥那么肯定。正如前不久秦桦先生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所述:“走进市场的(药物)减肥产品,大多是在天然茶叶中掺入有刺激代谢的药物,通过排泄消耗人体能量、水分。达到减轻人体体重的目的,这种减肥,同时也使人的体质和体力受到了伤害。”看来,药物减肥产品不应该再受肥胖女性的青睐丁。

然而,现时铺天盖地的药物减肥产品广告,是很具诱惑力的。因为,这些广告的内容,大多有超越实际的不实之词。据《钱江晚报》报遭,珠海巨人集团公司浙江公司,在浙江省工商局执法人员监督下,将违法张贴在杭州的600张有误导内容的“巨不肥”等海报全部撤除,并予销毁,同时向杭州市民表示致歉。因该公司的广告称这种减肥产品能“一天减肥一斤”,而且“效果持久”,违反了《广告法》,属虚假广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减肥产品,在科学上能完全站稳脚跟,在实践中能完全经受考验。也许,这种产品以后会有,但不是现在。过分追求药物减肥而轻信盲从,只会费神、费时、耗财而搅得合家不安。

减肥去当模特此言并非有意奚落那些雄心勃勃的减肥女。事实上,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的女人,把减肥期望值推得太高太高!这些近乎可怜的女人,完全忽略了导致自己“发福”的复杂因素,忽略了自己与别人有着完全不同的体型、体质、遗传基因和生活习惯。她们如果能静下心来,找出自己肥胖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减肥方法,使体重有所减轻,已是相当不错了。而且,这种体重减轻,只能是与原有体重相比之下的相对减轻,并维持在应该维持的标准上。这就是成功的减肥。如果脱离实际横生幻想,试图完全依靠减肥来获得如意社交和美满婚恋,甚至拿时装模特身材作为自己的减肥目标,那就是已出现较为严重的减肥病态心理了。

从欲求心理看现代女装的设计 篇4

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消费力水平的提高, 现代女性无论在经济收入、政治地位、文化品位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出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需要, 她们对服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女装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着装的生理舒适性, 还要考虑到服装的审美性。女装市场瞬息万变, 对女性消费人群的生活方式、个人喜好等信息的收集对女装设计师和企业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服装企业与设计师必须及时地洞察消费者的欲求心理需求与变化、掌握市场信息、了解市场的动态与流行变化, 才能设计生产出合乎潮流的服装,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1]。

一、欲求的种类

人的欲求大致可以分为生理欲求和社会欲求两种, 这里主要考虑社会欲求。根据社会心理学者Willian I.Thomas的“社会愿望”及R.Llinton的“社会欲求”理论, 将社会欲求大体分为六种。

1. 寻求安全的欲求——人们为了维

持生命, 从酷暑、严寒中保护身体开始, 到与动物及自然灾害作斗争, 这都是人的最基本的保护自己的行为。另外作为着装的最原始的目的, 也是为了满足人类寻求安全的欲望。

2. 集合的欲求——这是从寻求安全欲求中产生出来的欲求。

本能心理学中曾指出过, 人们从家庭开始, 就开始创造寻求安全的集团。人一旦进入集体生活, 就会有保护身体的欲求。基本的生理上的欲求有时不可能按照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得到完全的满足, 相反, 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求去遵守社会秩序, 在集体生活中, 使自己的安全得到保障。服装不只是以保护个人身体为目的, 还有着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社会作用。这种集团性的欲求越强, 服装越受集团的制约。

3. 劳动与协助的欲求——为了生存必须劳动。

在寻求生命与身体安全欲求的同时, 人们进入了集团生活。从知道通过狩猎及农业生产可以维护生命的时代开始, 到现代的有着高度文化生活的社会, 人们为了生存, 不管是手段及方法多么不同, 这种劳动及协助的欲求都是存在的。对服装来说, 就要求有方便活动及劳动的功能。人们对社会活动、生产活动参加得越多, 对服装的活动及劳动机能的要求就高, 着装则一般要少而朴素。相反, 没有任何社会工作且处于自由状态的人, 对劳动及协助的欲求就少, 会要求服装变化丰富。这也是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女装男性化以及男装女性化的内在社会原因。

4. 寻求社会承认的欲求——人都有

着让社会承认自己并得到称赞的欲求, 即寻求社会承认的欲求。在人类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服装往往是心理欲求的外在表现形式。己经获得身份及地位的人, 要用服装来显示他的地位。比如在封建社会, 支配者及贵族用华丽的衣裳来显示其尊贵的身份。想成为有名的歌手的人, 会模仿歌星的服装, 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求, 就好像穿上白大褂就成为了有学问的研究员一样。

5. 寻求他人好感的欲求——人类是有感情的动物, 受复杂感情的左右。

随着人与人的感情交流, 会互相接近, 产生人与人的关系。为了寻求他人的好感。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形象, 服装是使自己拥有美好形象的重要手段。

6. 寻求新经验的欲求——人们在习惯的范围内生活。

但是每天一成不变地重复会使人们很快感到厌倦。人们需要在重复日常生活的同时, 寻求新的刺激, 以给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这种寻求新经验欲求的影响下, 服饰也会不断推陈出新。比如, 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 模仿其他民族的服装;在日常生活中, 购买超出自己年龄的服装, 这些都是寻求新刺激及新经验的欲求所起的作用。现实中的欲求由于受各种各样的社会制约, 是很难被完全满足的。比如, 早上睁开眼, 还想接着睡, 但如果睡下去肯定会误事。即使是在很热的夏天, 对于一个保守的人来说, 也不可能穿过于暴露的衣服出门。在社会现实中人们学会了适应。这就是欲求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方面:当人们的欲求未被满足时, 人们的心理反应。这就是下面要谈的人的适应机制[2]。

二、压抑与抑制机制

当人的欲求未得到满足时通常会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压抑与抑制机制是指人们无意识的对自己欲求的克制机制。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求, 但是由于受到社会和传统的制约, 有些欲求即使没有遭到制止, 自己也会主动地去抑制。比如, 面对突然的来客, 不管多麻烦, 大多数人都觉得穿着睡衣来接待客人是不妥的。不管多喜欢红色的衣服, 在葬礼上是绝对不能穿的。这种对欲求的克制都是由自己来完成的。

压抑与抑制机制, 是最基本的适应机制。还有许多其他的适应机制, 可分为一般适应机制和特别适应机制。一般适应机制, 分为攻击机制和逃避机制。在与服装的关系中, 与攻击机制没有特别的关系, 在此主要讨论逃避机制。逃避机制可分为向现实的逃避, 向病害的逃避, 向空想的逃避。这一种逃避机制控制着欲求和着装行动的关系。

1. 向现实的逃避

这是指逃避当前的困难, 用与其没有关系的行动而回避不安。比如, 当因为自己没有皮毛大衣而感到丢脸的时候, 对抗的办法是自己穿运动装等, 以此来回避自己心里的不安。

2. 向病害的逃避

面对现实的困难, 装病逃避。比如在必须穿燕尾服的宴会上, 由于没有燕尾服而装病缺席。

3. 向空想的逃避

比如在百货店及高级服装店, 欣赏那些高级的衣服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回避对现实欲求的不满。这种向空想的回避, 能发挥很大的适应机制的作用。

当逃避机能力量不足时, 则需要特别机制。特别机制在与服装的关系上被称为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包括:

1.升华

是指被抑制、被压抑的欲求会变成一种动力去寻求没有得到的东西。比如, 平日总是被强制压抑穿学生装的女学生, 想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愿望穿衣服的欲求一直被压抑着, 到了节假日这些女学生就会大胆穿着自由奔放的衣服, 这就是由升华机制带来的结果。

2.代偿

这是指把面前的不安转变为用其他方面的满足来代替。比如, 不太被友人及异性所承认的人, 通过奇装异服来造成他人承认自己的错觉, 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种代偿机制不是真正得到了他人的承认, 只是自我满足而己。

3.投射

把自己的欲求、感情及弱点转嫁给他人。比如实际上是自己选择的衣服, 但是因为受不到好评, 就说是自己丈夫或母亲买的。

4. 换位置

把自己的感受转嫁给别人以消除当初的不满。比如, 母亲在年轻时想穿的衣服没有穿上, 会让自己的女儿穿上以消除自己当初的不满。在孩子年轻时, 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十分漂亮来满足父母的虚荣心, 这都是换位置的机制。

5. 同一化

与别人采取一致的行动来达到自己所期待的结果, 在与他人共同行动的同时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在选择服装时, 随着流行趋势来决定选择, 就是这一机制在起着作用。

6. 退行

人们有着想回到出发点的欲求, 特别是在不安及欲求不能满足的时候, 这种倾向会更强烈。在模仿小孩子及年轻时候的动作时会消除不安和紧张。有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服装穿得越来越华丽就是这种心理在起作用。

三、从欲求心理看现代女装设计

如上所说, 现代人的欲求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可以说女装本身就是在这么一个时代, 在人们对物质与精神上有着更多欲求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 人们对女装的企盼从一开始就在满足人们的欲求上有很大的期待。

针对女性着装的上述欲求心理特点, 笔者认为女装设计应:

1. 女装应该是比较自由的着装, 因为其所受的来自社会的制约比较少, 女性可以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欲求。比如在寻求新的经验方面, 女装在设计上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款式, 甚至可以设计一些其他民族风格或者反传统的服装[3]。

2. 人们在追求各种想要的东西时, 又受到了来自生活、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制约。这种制约可能是来自社会传统的, 也可能是来自经济的, 几种可能性都有。作为服装心理学研究的不是这些抑制来源于何处, 而是这些抑制会在人们心理上导致一种什么样的结果, 并由此而引起的在对选择服装态度上的变化。女装设计, 是离不开对人的心理分析的, 特别是对逃避和防御机制的研究。因为在受社会制约相对较小, 并属于私人空间的环境中, 往往是宣泄压抑心情的最佳场所。比如上面所提到的“升华”和“退行”心理现象在女装中极有可能反映出来。一个在工作中只能穿职业装的女性, 在家可能会穿十分女性化和性感的衣服;一些中年女性可能会在家里体验一些她年轻时非常喜欢, 但在那时有没有得到的衣服。

3. 加强女装设计的理论性研究工作。应该充分考虑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女性的着装心理, 充分研究女性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以此为依据, 找到现代女装设计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解决目前女装设计中的问题, 设计出高审美水准的现代女装。这是此论文的研究重点。

4. 重视女性消费欲求心理的研究, 把握现代女性消费特征, 建立针对现代女性人群的产品组合和销售模式, 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和终端形象。现代人们对女装购物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好的购物环境对于产品的销售意义重大。现代女装企业应大力提升女装的购物环境, 营造良好的品牌终端形象。女装企业还要结合现代人们购物方式的变化, 拓展女装销售渠道。

5. 现代女装设计要“以人为本”。对现代女装的特点进行研究, 要充分把握现代女装的款式、色彩、面料、图案、功能和细节的设计, 将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在一起。

6. 加强女装创新性研究。不断创新女装设计理念, 引入时尚的设计概念和流行元素, 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对服装的审美和品位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女装消费逐渐向高审美型发展, 尤其是年轻女性, 对服装的时尚化、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很高。女装企业要注重女装的创新性研究, 不断提升女装审美水平。

摘要:现代女性无论在经济收入、政治地位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出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需要, 她们对服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企业与设计师必须及时地洞察消费者的欲求心理需求与变化, 掌握市场信息, 了解市场的动态与流行变化, 设计生产出合乎潮流的服装,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毛秀月.女性文化闲谈:关于女性词语.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0.130页

[2][日]狄春昭典.服装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

现代与后现代夹击下的心理学发展 篇5

现代与后现代夹击下的心理学发展

心理学处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夹击之中, 但它的`发展无需在二者间作非此即彼的强迫性选择.心理学必须进一步贯彻实证精神,又应对后现代主义的时尚,关注实证心理学的不足.建立心理学的中层理论和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心理学处于现代与后现代压力下发展的方向.

作 者:罗清旭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社会科学艺术部,广东,江门,529020刊 名: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Y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4(2)分类号:B84关键词:心理学现代性 心理学后现代性 中层理论

现代人渴望心理援助 篇6

渴望心理援助的人群

从职业上看,包括服务员、营业员、业务员在内的工人所占比率约为32%~33%,是渴望心理援助最多的人群;包括会计、技术人员、教师、医生等在内的职员所占比率约为18%~20%;学生所占比率约为18%~19%;无业和待业人员所占比率约为11~12%;行政干部、个体户和农民所占比例较少,分别约为4.1%、1.6%、1.0%。从以上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职业的区别与心理问题密切相关。这可能与社会大环境和工作单位小环境的影响有关。例如,近几年正是我国企业的改革、转型时期,各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职工的工作都处在不稳定状态,必然会从某些方面给职工带来不良心理影响。因此,他们就成为渴望心理援助最多的人群。再如,由于脑力劳动者在经济与科技紧密相连的激烈竞争中,往往任务繁重,工作紧张,心理负担较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面对学校和家长对他们的高期望值和升学的压力,容易产生不良心理。这就使得他们成为除工人之外渴望心理援助较多的人群。从文化程度上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率为70%~80%,占了渴望心理援助者的大多数。这可能是文化程度越高其精神活动与追求越丰富,而社会变革和激烈竞争等因素,使他们心理冲突愈加明显的缘故。从性别上看,女性比男性心理问题多。据报道,在每100例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中,最少有64例女性患者。这与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关。她们较男性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经济上缺乏独立和情感上依赖性较强、心理脆弱者,再加上女性情感细腻的特点,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当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陷入困境,不能解脱。因此,她们急切需要得到心灵上的辅导。社会各界和周围的人要特别关注这类女性,及时给予心理援助。

现代人急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

近三年来全国多家医院的心理咨询热线统计资料显示,在接受心理咨询的人群中,普遍存在情绪障碍,尤以抑郁和焦虑情绪最为多见,约占其中的63%~65%。此外,要求心理咨询的问题依次为睡眠障碍、婚姻恋爱、人际关系、学习、工作和性障碍。其中,婚姻恋爱问题,女性显著多于男性,而睡眠障碍和性障碍则男性多于女性。这提示,在睡眠障碍、性障碍和婚恋问题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值得指出的是,以上这些心理问题中,不少是数种情绪障碍并存。

现代大众传媒对受众心理的改变 篇7

关键词:现代大众传媒,受众心理,变化

一、由单方面的接受和信任变为双方的沟通交流

在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出现和普及之前, 各种重要的新闻事件通过报纸等印刷品及时报道, 这些报道都是严肃的具有权威性的, 不容怀疑, 而信息的接受者也都对此深信不疑。报纸和书籍上的其他方面的信息, 如科学文化知识、体育、生活常识和文学作品等内容更加准确、完整而且成体系, 容易被人接受和信任。但随着电视和网络的出现和普及, 大众传播信息变得内容广泛, 信息量大, 且不拘泥于形式。这种具有时效性强、传播面广、多媒体信息、互动性强、传播方式多样化等特点的现代传播方式受到大众的亲睐, 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他们对于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所获得信息的态度并不是如其父辈一样一味的接受和信任, 更多的电视节目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或电话留言的方式鼓励受众参与其中, 相互交流探讨。网络的受众则可以通过qq、msn、bbs等网络交流平台与一个人交流, 也可以同时和许多人交流;既可以和熟悉的人交流, 也可以和陌生的人交流, 使交流变得更为便捷和广泛。这些都使得受众并不仅仅满足于接受和信任信息而更渴望参与其中、寻找事实、发表自我看法、与他人沟通交流。

二、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

报纸等印刷品的传播媒介所要传播的信息都是传播者事先安排好的, 受众无法选择其所要接受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受众就不会象电视、网络受众那样去积极的选择参与, 传播者传播什么, 受众就接受什么。在这一过程中, 受众完全是被动的, 且接受的多是经过正规筛选的积极正面的官方信息。伴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以及新的媒体运作模式的产生, 电视传播、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自主选择性使受众渐渐地由过去被动地接受信息变为主动地、有选择地使用媒体信息, 并且具有强烈的参与心理需求.受众有权利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来观看、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网页去浏览, 而不必像其父辈一样只能被动接受报纸、广播等限定提供的信息。正因为受众有了强烈的主体意识, 他们更加频繁地通过各种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由从众心理变为个性化心理

传统的大众传媒如报纸、广播是以点对面式的传播。大多数受众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类似的信息, 受众的个别需求是通过受众自己在“大众化”的信息产品中进行挑选而得以部分满足。在这种情况下, 极具特色的个人观点不容易产生。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就会形成一个象螺旋似的过程, 最后使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趋于统一。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 由于来自社会和舆论的多方面压力, 受众们常常是谨言慎行, 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我们的父辈中, 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是统一而积极的, 并不像我们现在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他们也没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意识和权利。

四、由一味崇拜传播媒体变为注重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

对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来说, 假如想要追踪一件新闻事件, 会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而电视、网络媒体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最新的报道, 同时也可以了解该事件发展的详尽过程。同时, 通过论坛的交流讨论,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的判断能力也逐渐增强, 受众不再一味的信任、崇拜、仰视传播媒体, 而是在获取大量的传播信息之后强化了自己的思维与观点, 注重自我认知的塑造, 同时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体实现自我, 如现在电视节目上很火的各种各样的选秀活动, 网络中涌现出的大量的被人们所熟知的网络歌曲、网络歌手以及网络作家等, 都是在这种自我实现心理的作用下产生的。

当然, 在传播媒体和传播方式的更新过程中受众心理变化是多种多样的, 不仅仅是所列举的这些, 本文列举的仅是典型的心理变化特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传统大众传播的受众心理是单向的, 趋向于被动的、大众化的;而电视、网络信息传播受众的心理是双向互动的, 趋向于主动的、积极的、个性化的。传播只有做到以受众为中心, 才能更多的吸引受众, 使传播顺利的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生活水平的提高, 与我们的父辈对大众传播的崇敬感和大众心理不同, 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 向往个性化的生活, 不愿象以往一样随波逐流, 也不再一味的崇拜媒体而更加关注自我的想法。在这两个方面, 电视、网络传播所能做到的要远远多于传统的大众传媒所能做到的。所以电视、网络传播无疑是以后传播发展的主流方向, 也许它在一些方面无法取代传统的大众传媒, 但电视、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必将在最大的程度上走向融合, 对受众心理形成不小的冲击, 不断适应和改变着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1]张必隐:《读者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月11版。

中国古典诗文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 篇8

1 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过去, 人们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无疾病, 近几年,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渐渐发现, 所谓健康不仅是生理的, 还包括心理的。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 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知, 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当人体在这几方面同时健全, 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1]。一般而言,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 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 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 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健康的新界定, 主要是要求个体能处理好与外界及自身的关系。而在我国传统文化里不少诗文所包含的内容恰恰与联合国提出的健康的新界定不谋而合。“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是大家熟悉的一句话, 古人不因目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 或“感激而悲”或“喜气洋洋”, 这就需要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一首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面看来是不避风雨, 一任自然, 实际上含蓄地体现出作者心胸豁达, 不惧挫折, 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力的能力。“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东晋陶渊明《饮酒》) 作者身处闹市, 却能超脱世俗, 领悟出人生真谛, 却不张扬而“忘言”, 那份平和怡然的心境恐怕是现代人望尘莫及的。孔子说:“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意思是说, 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 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 即保持心理平衡;而小人则不然, 对外界刺激表现出过激的反应。笔者认为君子的心理状态是符合WHO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2 中国古典诗文对心理健康不同方面的影响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孔子《论语·阳货》) 诗在古代的作用巨大, 而在今天, 诗文对现代人心理健康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献诗陈志, 赋诗言志, 教诗明志, 作诗言志”[2]。下面就从3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以德为本, 修养情操

现代市场经济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来说, 潜藏着一种自发的盲目力量。商品生产以物质需求和利润为追求对象, 它具有无限扩张和强力渗透的本性, 这种本性力图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引向商品化的轨道, 乃至人的价值也往往由物质财富和金钱来衡量, 促使人们过分关注物质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商品生产的逐利原则就会导致人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人生观、世界观发生变化。这一系列变化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与行为, 易使人们产生种种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具体而言, 就是面对社会的变革, 一些人容易产生困惑, 难以保持平静, 终日处于一种矛盾、焦虑、冲突的心理状态之中。要缓解这一矛盾, 可接受一下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的引导, 尤其可多读一些以德为本、修养情操的古典诗文。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是心理健康的保障。

中国古代诗文对品德情操的含义和修养的方法有不少描述。如“主忠心, 徒义, 崇德也。” (孔子《颜渊》篇)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孔子《宪问》篇) 是孔子直接对德的论述。“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冰霜正凄惨, 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东汉刘桢《赠从弟》) 这首诗借用松柏间接对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进行了歌颂。“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诗·小雅·车辖》“德不孤, 必有邻。”《论语·里仁》是说人们对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着意亲近、模仿。“中庭杂树多, 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风飙, 徒有霜华无霜质!” (南朝鲍照《梅花落》) 这首诗以作者对梅树与杂树的态度作对比, 直接讥讽了情操低下的人, 赞美了情操高尚的人。

从上面的诗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德, 那么如何以德为本, 修养情操呢?古人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 其中内省、改过、慎独是最重要的3种方法。“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说人应该每天都要不断地审视自己。“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省也。” (孔子《论语·里仁》) 则进一步要求大家学习贤士美德, 并以恶习为鉴, 检查自己有无类似过失。不过, 仅仅能剖析自己还不够, 发现了自身的错误还要能改过。“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左传》“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孔子《论语》) “不贵于无过, 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从诗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对改过之看重。慎独是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法。“君子慎其独。”《礼记·人学》“古之人, 得志, 泽加于民;不得志, 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慎独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

作为一个现代人, 应用心体会古诗文中的含义, 以德为本, 修养情操, 才能抵制外界的种种诱惑, 保持平静的心态,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2.2 激励斗志, 自强不息

市场经济是富有效率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经济形式, 以竞争性为其保持活力的内在灵魂。人们要适应这样一个社会, 需要有旺盛的生命力, 坚定的意志, 强烈的进取心, 打破那种因循守旧, 不思进取的观念。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人们就会产生落差感, 甚至出现消极、悲观的不良心态。我们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文中学得奋发进取的精神。“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最早提出了自强不息的观点。古人告诉我们, 人首先要“立定志向”, “必有天下之大志, 而后能立天下之大事。夫以天之志素存于胸中, 贫贱患难不足以动其心。” (陈亮《陈亮集》)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 如无舵之舟, 无衔之马, 飘荡奔逸, 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这些诗文从正反两个方面直接提出立志之重要。而黄巢则借用菊花提出自己的志向“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题菊花》) 如果青年时的黄巢没有立下此志向, 后来也不会登基称帝的。可以想象, 如果一个人不能立定志向, 很可能一生一事无成。另外, 立了志还要坚持自己的志向,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挫折, 都不能轻言放弃, 身处逆境也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郑燮借竹子告诉我们如何坚持志向, 做人就应该像竹子那样能经受磨砺, 矢志不渝。而曹操则直接告诉我们他对志向的坚持,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这首诗常被老人用来自勉, 年轻人更应从中汲取力量。意志最坚强的是黄宗羲“死犹未肯输心去, 贫亦其能奈我何。” (明黄宗羲《山居杂咏》) 死都不怕了, 别的还有什么可畏惧的!这种诗文还有很多, 现代人能拥有比古代精密千万倍的仪器, 但能否拥有古人这种奋发向上的心态?还需读一读这些诗文, 学一学他们的精神。

2.3 规劝开导, 调整心态

当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 有竞争就会有成功与失败。成功者喜, 失败者忧, 这是人之常情。但人们却常常会在这两个方向上走极端, 往往是成功了忘乎所以, 失败了自暴自弃, 这也是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尺度的掌握不容易, 古人给了我们一些指引。“胜不骄, 败不馁。”是大家熟悉的警句;“百胜难虑敌, 三折乃良医。” (唐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 同样告诉我们胜利了不要自满, 失败了可以吸取教训。这种诗文是古人用辩证的观点规劝、开导人们, 除此之外, 他们还耐心细致地对成功或失败的人分别进行提醒:对于成功者会谆谆告诫, “百尺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意思是说成就巨大仍应不断前进;精研万物, 方能达到极高的境界。“色胜者骄, 力胜者奋, 未可语道也。”《列子·说符》它的意思是气盛的人骄傲, 力大的人跋扈, 对这种人谈不了大道理。而对于失败者则是细心开导, “好事尽从难处得, 少年无向易中轻。” (唐李咸《送谭孝廉赴举》) 直接告诉青少年不要乞求轻易功成名就, 想成就事业, 须不怕艰难。“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李白的诗一向豁达自信, 具有强烈进取精神。从这些古诗文里我们可以领悟到古人那种健康、积极的心态, 要学习他们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

3 中国古典诗文中某些负面影响

古典诗文是古代文人所创造的精神产品, 在当时的阶级社会里,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阶级性和局限性。它的“存天理, 灭人欲”“以礼杀人”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提出的言论, 是违反人性的[3];而“安贫乐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上方不足而下方有余”的心理意识是一种消极思想的反映, 这种局限性阻碍着人类的进步。作为现代人必须有所选择, 有所扬弃, 从中筛选出符合时代要求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精髓, 使之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李玲, 陈军.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朱自清.朱自清说诗 (名家说上古学术萃编)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现代心理 篇9

环境在影响人行为的同时, 人也对环境产生影响, 不断地改善周边的环境。随着生态景观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 在忙碌疲惫的生活之余, 人们需要的是多样性的植物, 人们天然的与自然亲近的心理得到满足, 植物的色彩对人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2植物营造意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中国园林中立意的主要意境有4:模仿名山胜景, 借鉴文化典故, 强调比德思想, 追求诗情画意。植物造景不同于侧重生态功能的植物绿化, 植物景观更注重美学功能, 给人以审美享受, 中国园林在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 更是将诗情画意写入园林, 通过植物营造意境表达心理感受。

2.1 通过植物本身的观赏寓意借物传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植物有着丰富的象征意蕴和文化内涵, 植物在形态、色彩、芳香等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植物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蕴。例如, 竹子有高风亮节之意, 梅花象征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 兰花象征高洁、清雅人格, 莲花象征着清白、高洁的君子形象, 松柏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 牡丹有雍容、典雅、华贵之意。皇家园林常将牡丹、玉兰、海棠搭配在一起, 创造“金玉满堂”的寓意, 以庄重古朴的松柏彰显皇家的气派。

2.2 植物与月营造意境

借景是中国园林中常用的造景方法之一, 也是表现空间意境的重要方式。植物景观以植物群为主, 借周边万物, 但有时植物又以陪衬为主, 特别是与景观建筑相并列时, 植物往往是点缀和装饰, 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夜晚月光下, 主要是欣赏植物的姿态、色彩和芳香, 以及月色中植物所形成的景观意境。借月造景的借景方式以及它本身代表的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于景观意境的心理需求。

2.3 植物与影营造意境

所谓“倒影、照影”这种景物借构方式, 能使景物视感格外深远, 可有助于丰富自身表现及四周的景色, 恰园中的面壁亭和锄月轩, 都是运用墙面镶贴镜面玻璃反射造影原理, 有倒影, 岸动地反映在镜面上, 使景点增添异乎寻常的情趣。

3在环境心理学影响下的中国园林植物造景法则

在景观学角度看来,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何种景观设计才适合人们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学问。中国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应在环境心理学的指导下, 重视植物蕴含的性格, 在满足绿化面积的同时, 营造诗情画意的植物空间, 满足心理体验, 丰富园林景观的内容。

3.1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运用植物的寓意来抒发人物的情操, 表达个人情感志向。在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 以植物和其代表的历史文化含义被重叠在一起, 使观者“睹物生情”。以植物寄托情思, 使植物成为特定的人文符号, 人们在看到植物的同时就可以联想到一定的人文内容, 从而使思想跨越时空, 达到回味无穷的“诗情画意”境界。善良的德性, 美好的品格通过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外形特征来表现, 也反映中国文化的隐喻之美。

3.2 合情合理

在园林植物造景时, 不仅要营造艺术美, 更应遵循科学严谨的设计理念, 应考虑到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和人文景观, 构筑合理的植物群落, 充分保护当地植物品种的多样性, 利用园林植物的姿态、香气、色彩等因素, 构建符合技术美和艺术美的园林植物景观, 加强园林植物景观的维护, 最大限度地实现园林植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能够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正是因为它所包含的意境,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通过园林中的景物表达其所蕴含的艺术境界, 是情与景相统一, 意与象相统一, 构筑诗情画意般的意境, 故中国古典园林被成为“凝固的诗, 立体的画”。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审美是根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审美追求, 它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包括于其中。

摘要: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不同的环境对人心理感受的影响不同, 随着生态观念的深入人心, 植物在园林的景观构成要素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植物是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空间的主要手段之一, 是园林要素中极为重要的一员。本文通过分析环境心理学与中国园林植物造景的相互影响以及设计原则, 使环境心理学能够在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得到更灵活、更贴切的应用, 并对后来的研究与应用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植物景观,心理体验,意境

参考文献

[1]李斌.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J].建筑学报, 2014

[2]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现代心理 篇10

一、心理契约管理对组织整合的意义

(一) 提高工作绩效

员工心理契约概念的本质特征就是员工对建立在承诺基础上的相互义务的主观感知。明确、稳定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员工更好地履行职责。换句话说, 当员工对自身责任认知明确, 当员工相信组织会兑现承诺——经济承诺、任职承诺、职业发展承诺等等, 他就可能产生期望的绩效水平。

(二) 维系雇主与雇员关系

心理契约的基本假设是员工与组织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互动关系, 双方均需要一定的付出才能获取一定的回报。虽然心理契约不像经济契约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收益, 但是双方都以一定的社会规定的价值标准衡量彼此的付出与所得。当双方的付出与所得满足公平理论, 则契约得以维持;否则, 契约破裂。在这种交换关系中, 信任是一个核心要素。员工和组织实际被对待的方式, 就是彼此期望被对待的方式。这种方式越契合, 员工与组织的关系越持久。

(三) 降低员工流失率

一项对职工离职10大原因的调查结果表明, 除了“对薪水不满”和“公司福利不佳”这两项外, 其余8项均与“经济利益”无关, 它们分别是想尝试新工作、公司没有提供学习成长环境、与当初所期望的工作不符、追求升迁机会、对公司看法与上司不一致、工作单调、职业倦怠、与公司理念不合。从上面调查结果可以发现, 职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是由员工的心理因素引起。这些主观的、内在的期望构成了心理契约的内容。当个体目标效果低于预期目标, 尤其在与他人及过去对比中体验到不公平, 即组织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 则会产生抱怨或愤怒等消极情绪, 甚至会产生相应的负面行为, 从而进一步造成组织效益的损失。

(四) 减少变革的阻力

竞争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迫使组织不得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传统的组织结构无法快速、灵活、及时的相应市场的需求。“瘦身”、重组、联盟等一系列的变革活动打破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平衡状态, 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契约关系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此时, 变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员工对组织承诺的稳定性。员工对组织的价值观及特定的目标的信任和接受将有助于组织与员工之间交换关系的持续, 保持组织身份的强烈期望将促使员工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实现组织目标。

二、影响员工心理契约变化的因素

(一)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规范、道德、经济、法律等诸多因素, 它构成了心理契约形成的背景条件, 影响着人们对权利、义务、责任的理解和价值观的形成。传统时代, 竞争还只是限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人力资源的文化结构单一, 人们工作以忠诚换取就业保障, 工作契约是稳定的。现在, 全球化竞争不仅为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商机, 而且改变了组织工作流程和运作方式。与传统时代相比, 人们以绩效换取就业保障, 工作契约是弹性的, 人力资源出现多元文化融合, 这些因素不可避免的改变了心理契约的内容。

(二) 组织和群体提供的信息

传统组织的显著特点表现为专业化、角色清晰、权力等级明确。书面信息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在大型的组织里, 为了保证高效地完成工作, 组织对任务作了划分和进一步细分, 并且对权力等级进行明确界定, 形成不同职级、不同职能部门、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说明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规范。管理者是决策者、资源配置者、绩效监督者, 是管理者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相比之下, 现代组织特点表现为快速、灵活、整合、创新。员工需要完成多重任务, 要不断学习、要接受新的挑战, 角色清晰可能会抑制组织的灵活性。相反, 灵活的组织热衷于模糊的职责描述, 靠因任务不同而不断重组的临时团队获取成功。

(三) 个体的价值观差异

不同的时代背景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 不同的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 而价值观又影响着人们的知觉和判断。现代人追求灵活性、生活的选择权、工作满意的实现。家庭和社会关系对这群人是非常重要的, 金钱成为重要的职业绩效评判指标。尽管每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 但是一代人的价值观总是存在时代的共性。价值观影响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的道德标准, 影响着个人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影响着人在工作中的经历和整体感受。个体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 将有助于对组织目标的理解和接受, 从而形成稳定的心理契约。

三、心理契约管理的关键要素

(一)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心理契约

员工与组织最初的接触点是人员选拔过程。双方都以自己期待的方式对待这一过程, 发生什么以及如何发生都将影响到心理契约。选拔的过程是组织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告诉求职者组织的情况和工作的信息。信息的真实性与否会影响员工对组织的期望, 不切实际的期望只能成为日后心理契约违背和破裂的导火索, 导致员工低水平的绩效和离职行为的发生。因此, 现实性的工作介绍对双方心理契约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求职者可以判断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是否与自己的期望相符。

在目标设置上, 鼓励员工参与绩效目标设置能使员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自己的工作目标有一定的控制力, 对大多数人的承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员工拥有大量的有关工作的一手信息, 充分授权能促使员工快速对变化做出反应, 及时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做出更有效、更出色的决策, 增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这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不断进行变革的员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 人格与心理契约

人们怎样对一种情景做出反应, 取决于人们怎样对情景做出解释。处在同样的情境中,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为;经历了同样的事件,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或观点, 对以后生活的影响也不同。契约的形成不仅受到个体认知水平的制约, 还要考虑行为的结果和行为可能引发的他人的反应的影响, 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着的。只有当员工实际被对待的方式就是期望被对待的方式, 心理契约才越稳定, 员工越可能按照规范去完成角色, 这正是心理契约管理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三) 团队沟通与心理契约

在现代组织中, 跨职能的工作团队取代了职能部门的专业分工, 不同专长的员工因工作目标的需要被整合到一起。与传统组织不同, 团队中自由的信息交换是员工获取组织信息的又一渠道, 这种沟通同时也传递着对契约内容理解一致性的社会压力。员工以所在团队工作目标为分类的依据划分内群体与外群体。在内群体的规范和原型作用下, 团队的心理契约将会影响到个体心理契约的形成和维系。

(四) 组织文化与心理契约

组织文化是一种没有写成文字的、非正式的规则, 是组织成员共有的认知、行为和符号体系。文化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契约的类型, 至少为心理契约提供了一个框架。一般的规律是, 当人们作为个体被调整时, 他会适应环境;当被作为群体调整时, 由于该群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为方式, 并且是稳定的和很难被改变的, 如果新的任务或环境要求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那也就意味着旧文化中不合时宜的部分要发生变化, 这一重新塑造的过程中心理契约也进行重新调整。

摘要:现代企业组织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也对组织结构和组织运作方式进行重新评价。本文论述了心理契约管理对组织整合的意义, 分析了影响员工心理契约变化的因素, 提出了现代企业组织心理契约管理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心理契约,组织,绩效

参考文献

[1]魏峰, 张文贤.国外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2 (2) .

[2]罗恩.阿什科纳斯等.无边界组织.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3]李原.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4]斯蒂芬.P.罗宾森.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英]波特.马金等.组织和心理契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解开心理链条上的现代死结 篇11

然而,虽然已经有了这样体面的解释,不少人还是禁不住要责难德国民众,说他们的理性太脆弱,容易被煽动,缺乏民主素养。诚然,历史上的专制从来就是多数人制造的专制——人们内心的狭隘、偏见、狂躁和傲慢都是极权主义的直接帮凶,而权力顶峰上的元首仅仅是迎合了多数人的“理想”,便能将民众的渴望酿成集体的狂热,最终使散布于民间的理想力量被完全搜刮出来,凝结成“元首”个人强大的权力意志。但是,如果我们一味沉浸在这种对“极权帮凶”的控诉中,而不在更大的历史背景里去理解他们,那恐怕也不是坦诚的态度。

法西斯和历史上其他曾有过的专制相比显得有些特殊。不论是中世纪的罗马教权,还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斯大林极权,都冠着一个让权力在最初得到广泛支持的至善的梦想。基督的博爱,或是建设赤色的乌托邦,原始目的都是全民最终的幸福。然而希特勒从一开始就强调征服的野心,以仇恨而不是以博爱为目标。纳粹的信条(如种族优劣)几乎全是邪恶的,毫无中世纪神学或者斯大林主义那般伟岸的理论体系,它的“崇高”也表现为践踏和侵占。就是这样一个歇斯底里的怪物,为何能得到几乎是真诚的狂热支持?在文明世界里,狰狞的帝国幻象又怎能如此激烈膨胀?

在反思中,某些西方人试图在政治经济分析和对德国民众的批评之外,找到另一条途径,即通过社会环境变革对大众心理的影响,来寻找法西斯的真正来源——每个被裹挟进入现代的心灵,都在惶恐中经历震荡,社会心理的链条越勒越紧,终于勒成了法西斯这一现代大死结。二战可以用强力斩断它,而反思者正试图摸索出这个死结的链路。

面对德国的突然失控,身在美国的精神分析师埃里希·弗洛姆敏锐地察觉到,在这民众情绪爆发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普遍的心理机制,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投入强权的怀抱。弗洛姆在1933年获得柏林心理学院的学位不久,就逃离纳粹德国移居美国。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坚持精神分析不仅能用于治疗精神疾病,而且应该参与社会的健全。在理论上,他试图克服弗洛伊德的片面性。后者强调历史是人心理力量的结果,却看低了环境对心理的影响。弗罗姆看重社会环境对心理的反作用,所以他称自己的心理学是一种“动态”的心理学。1941年,弗罗姆对法西斯主义的反思成果《对自由的恐惧》在纽约出版,立刻引起了轰动。该书的观点是,现代人对自由的心理逃避机制,正是法西斯的群众心理基础。

为了得到较普遍的结论,弗洛姆在本书中首先考察了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的自由观。在婴儿时期,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紧紧地与这个世界(其中母亲是“世界”最重要的代表)相联系(喂养、抚触、携领等),这种联系给孩子以安全。这时他虽然没有自由,但拥有归属感和附着感。随着孩子在身体和精神上逐步壮大,他越发渴望自由和独立,由个体意志和理性所引导的有组织的心理结构开始形成。

但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个体化过程的是孤独感的不断增加。儿童成长为独立个体后,慢慢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世界的分离。他不断增长着自我力量,但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相比的绝对渺小。这时,他发现世界显得那么富有敌意,他也开始感到软弱和焦虑,身处危境却无法抗拒。一种可能的结局是,个体就此开始产生放弃个性的冲动,试图通过把自己完全溶于外部世界来克服分离产生的孤独和软弱。

在从中世纪到现代的自由进程中,西方恰好经历了与上述相似的心理过程。在中世纪,每个人都被终生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个人几乎不可能改变自己的阶级、职业甚至居住地。所有人都植根于一个结构稳定的整体里,并能从中得到归属感。很少有人会追问生活的意义,因为基督已经囊括了一切意义。个人主义只在日常生活中零星体现。教会的权威使人紧紧相连,但也是一种压迫性的束缚。然而,个人情趣的萌动和有产阶级的野心最终打破了这些束缚人的联系。起于南欧的文艺复兴加速了资本主义的进程。摆脱权威支配的个人在追求财富和权力中增加了力量感,同时丧失了安全和归属感。工匠、大商人、小商贩都卷入经济利益的竞争中,商业充满了风险和欺诈。贫富差距每天都在扩大。人们开始孤独、疑虑、猜忌,在充满敌意的世界里孤立无援。

这种由自由产生的孤独感在现代社会达到了高峰。孤独的个体由于强烈的不安,纷纷启动心理逃避机制。人们渴望放弃个性,放弃自由,放弃自己的完整,试图以此弥补自己与世界的裂缝,与世界重新结合。他们现在迫切地需要投身于权威,好让自己与强权相连,赢得安全感。他们想用失去的自由换来恐慌和焦虑的缓解,而且甘愿忍受由此带来的被动的生活。正是这千千万万民众对自由的逃避,成了法西斯权力的来源。

在书中弗罗姆列举了三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一、投入权威主义的怀抱。这种心理机制让人“放弃自身的独立,希望把自己与某个人或某种外物结合以获取自己所缺乏的力量”。怀有这种心理的人分为两类:受虐狂和施虐狂。前者屈从于他人或者组织,感受外力安排;后者尽力控制他人,因为“他们的力量就植根于支配他人的事实中”。虽然两者看似完全对立,但事实上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逃避不堪忍受的孤独和无力感。这种为了克服疑虑而对权威的信仰,是法西斯主义权力凝结的动力。

二、堕入破坏的泥潭。与施虐—受虐的消极共生模式不同,破坏行为的目的是直接消灭对象,虽然它同样源于个人无法忍受的无力和孤独感。施虐者通过统治别人来获得权力感;受虐者通过放弃个人意志把自己溶于外在的权力中获得归属感;而破坏者通过直接消灭外在威胁来增强权力感。

三、不自觉的自动适应。有这种心理机制的人占了大多数。这类人“完全承袭文化模式所赋予它的人格”,别人是什么或者别人期望他成为什么,他便成为什么;别人信奉什么或者别人热情地鼓吹着什么,他便愿意相信什么。而在另一方面,社会文化观念也总是鼓励人成为这一类,它像催眠一般一刻不停地暗示着“应该”做什么、想什么,直到个体不得不认可社会对他的要求,并慢慢地乐于接受这些外在的观念,最后觉得自己本来就是这么想的。人们对“规范”的真诚屈从已经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

在纳粹的崛起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三种心理机制产生的毁灭性的作用:权威主义直接构成了纳粹的权力系统(纳粹党中许多人既充当受虐狂,又充当施虐狂,他们绝对服从上级的摆布,又通过欺压下级来补偿他们的尊严);破坏倾向酿成了党徒的暴力、劫掠、焚烧,酿成了对内的清洗和对外的屠杀;而绝大多数人作了自动适应,未作抵抗就默认了统治。

纳粹在膨胀中受到的最热烈的支持来自下层中产阶级,可以说这一阶级的恐慌和无助感最为强烈。一战后,德国下层中产阶级在政治上失去了君主制度的庇护,丧失了贵族性,而其经济地位也不断下降,社会声望岌岌可危。“下层中产阶级在经济和心理上都很匮乏”。凡尔赛和约的严厉限制、工人运动的此起彼伏、通货膨胀的愈演愈烈,让老一辈的下层中产阶级有了某种衰落感,而其年轻一代时时面临着失业。此时,作为下层中产阶级的典型代表希特勒,一个没有机会、没有前途的失败的画家,正在努力地为自己建立某种与神秘而强大的外物的“联系”——“对希特勒来说,大德意志帝国是社会声望与安全的象征”。

如果希特勒真的与众不同,那他的疯狂只会毁了他自己。但他事实上是受压抑的现代人的代表,他能完美地触动现代人的逃避机制,如共振一般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为权威主义大唱赞歌:

群众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种不宽容对手的学说折服,而不大容易满意慷慨大方的高贵自由,他们对这一种高贵自由能做什么感到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为此感到被遗弃了。他们既没有意识到对他们施以精神恐吓的冒失无礼,也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人身自由已被粗暴剥夺,因为他们绝不会弄清这个学说的真实意义。

这些语句绝妙地说明了纳粹的性质:受虐狂和施虐狂在强力折磨中感受力量和荣耀,以共生的方式克服个人的孤独。

希特勒对破坏也情有独钟:

……和平,这种和平的基础不是眼泪汪汪的和平主义职业妇女哀悼者的棕榈枝,而是统治民族的胜利之剑,它把世界变成一个更高级文化的附属物。

再看希特勒对自动适应的欣赏——希特勒主张完全牺牲个人,放弃坚持个人意见和个人幸福。而教育的目标是教导学生不要坚持自己的利益,学会忍受不公正的待遇。每个人都应该平静地放弃权利,保持沉默。他给出的理由是:人们应该关心振奋人类本身,从而“愉快地牺牲自己”。

在这些信条的教诲下,民众无路可逃,要么参与到权力之中,要么成为第三帝国的绵羊。

弗洛姆正满怀同情地望着大西洋彼岸的灾难,但他在这本书中表示他对此岸的民主社会也不敢放心。在民主社会中,随处可见职业性的礼仪和微笑,虚伪的礼貌成了社会公约。受到“友好”、“不挑剔”、“受人欢迎”、“面带微笑”的教诲,孩子从小的感受受到了歪曲。人们争相做“正常人”,尽管内心承受着无意义感的煎熬。人的这种对自发行为的信心的丧失,也是权威主义的温床。一旦有某种意识形态或某个领袖能带给人兴奋和激动,并许诺建立某种富有意义的秩序,人们便可能不顾一切地投入极权的怀抱。

而弗洛姆相信一定有着一种积极的自由状态存在。在积极自由中,人格进行着“总体的、完整的”自发活动,每个人都能够发挥潜能,得到自我实现。自发性活动不再受到挫伤,社会中的多疑和敌意便自然而然地消除了,于是独立不再意味着孤独和恐惧,个人与世界的联结不再需要牺牲自我的完整:

他发觉自己是个活跃的、富有创造的个体,同时也明白了:生命仅有一个意义,那就是生命本身的活动。

如此,逃避自由的心理流程就被截断。当每颗心都跳出“原始束缚——个体自由——孤独恐慌——寻求权威——新的束缚”的无奈循环后,法西斯这一现代社会的恶性肿瘤,就再也找不到它植根的机体了。

《对自由的恐惧》中有言:“从心理上看,对权力的贪婪不是起源于力量,而是根植于虚弱。”在法西斯时代里,极权惩罚了不敢真实面对自己内心从而投入狂热的人;而那些通过攫取权力来掩饰虚弱的人,也从未在极权中真正获得任何心灵力量的增长,他们的恐慌从来没有中断过。

六十年前纳粹导演的这场历史“正剧”,近看是少数权贵的喜剧,远看是多数民众的悲剧,再远看是所有卷入其中的人的闹剧。身处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反思者,已经能努力达到“远看”和“再远看”的境地,通览那死结的全貌。而对于世界,完全解开这个死结却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对自由的恐惧》的结尾写道:

现代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篇12

关键词:高等院校,现代文学,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 传统的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运动、批评、创作做实事求是的评价分析, 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常识, 培养和提高文学阅读分析和批评鉴赏能力……。其实用性和目的性是显而易见的, 更多指向知识的获得。而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重视不够, 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全面发展教育中, 心理健康教育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提出来的, 但在人的综合素质中, 心理素质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如何, 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仅仅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或心理辅导往往收效甚微。心理健康教育向文学教育渗透, 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重要渠道, 也是文学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一项重要拓展。

一.合理性探究

从人的心理接受角度来说, 利用生动形象的文学教学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文学课程中应该是一种既合理, 又容易被接受的方式。一般高校的现代文学课程都安排在一年级, 这一时期正是学生刚刚从高中生变为大学生的转折时期, 生活环境、学习氛围和方式的变化, 势必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大学阶段是人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 人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人生观、价值观正趋向成熟, 此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最佳时期。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 通过现代文学教学, 从低年级开始利用文学潜移默化的功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说是可行的。

文学对思想的教育虽不是立竿见影的, 但潜移默化的效果却是被世人认可的。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鲁迅就曾深刻地指出“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是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 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的审美需要正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的熏陶来得到满足。王国维在《教育杂感》中说:“生百政治家, 不如生一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 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 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 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 永久的也。”从他们的语录和理论中可见, 文学教育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审美品味以及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功效和价值。文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实践性尝试

(一) 有意识地讲述名人的生平、轶事, 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有研究表明, 人们对名人都存在一定的崇拜和好奇心理。读者不论年龄大小, 甚至不论文化修养高低, 对名人的崇拜或好奇心几乎是一致的。因此讲述名人生平、轶事对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很有益处的。名人们不朽的人格精神, 不仅给学生的生活增加勇气, 还带来精神上的安慰。法国著名的传记作家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的前言里说:“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 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作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 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膝上休息一会吧。他们会安慰我们。”所以, 讲述名人的生平、轶事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进步, 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 其作用可谓一石三鸟。

悲观的人往往认为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 有宿命的思想, 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读过名人的传记。事实上很多名人年轻时很普通、甚至很落魄。是他们的毅力、坚持成就了他们的辉煌。他们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励志教材。在现代文学史上, 这样的作家不少。如沈从文青年时代三次了不起的“坚持”成就了他一生的追求。一是为写作坚持。从湘西到北京有幸得到郁达夫的帮助, 加上自己的勤奋, 两三年在文坛上就成为颇受注目的人物;二是为当老师坚持。只有高小文化 (实际上他在新式小学只读了两年书) 的他却先后在上海公学、武汉大学、国立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他第一次上讲台还十分好笑呢, 居然一个字讲不出, 满脸通红, 十多分钟后讲了一句“看到你们我害怕”;三是为爱情坚持。就是因为他每天一封情书, 有时一天甚至二、三封的写给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张兆和才有了这段姻缘。“勤奋”、“坚持”也似乎是每一个名人成功的秘密。杨绛在《钱钟书手稿集》中谈到“许多人说, 钱钟书记忆力特强, 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 肯下功夫, 不仅读, 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 还会读三遍四遍, 笔记上不断地添补。”还有像鲁迅这样的, 从年少时就对自己要求甚严, 在课桌上刻上“早”字来督促自己。后来把“迅”作为名字, 就有告诫自己“愚鲁之人应赶快做”之意。还有朱自清, 原名朱自华, 成年后深知自己家境清平, 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清流, 取“浊者自浊, 清者自清”之意改名为“自清”, 自己也用一生来实践和证明自己的理想。晚年因不吃美援面粉而饿死, 表现出了文人的气节;还有如艾芜, 从不惧怕生活的艰险心中总是充满阳光。艾芜年轻时曾因不满当时的教育和旧式婚姻而离家出走, 过了一段较长的流浪生活, 在流浪的过程中历经很多波折、艰辛, 但是他乐观、善良, 充满对生活的热望, 在流浪途中从未停止写作, 被誉为是“脖子上挂着墨水瓶的作家。”很多名人他们不仅勤奋、刻苦, 而且还充满智慧, 如茅盾, 原名沈德鸿。他在《我走过的道路》里说自己年轻时只读完北大预科就毕业了, 无力升学, 拿着亲戚的介绍信到上海商务印书馆找工作。介绍自己的名字时, 接待人员不是很热情。问他鸿字是否是江鸟鸿?他说:是鸿鹄之志的鸿。从这个回答中可领略茅盾的智慧和志向。现代文学史上, 有着美好品质和优秀人格的不胜枚举。这些名人的品质、智慧和学识都是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可借鉴、学习的榜样。

近代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就提倡读传记, 他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中谈到“二十四史”读法时指出:“读名人传记, 最能激发人志气, 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 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在一次谈自己读西方传记的感受时说:“巴斯德是15世纪中法国的化学家。……这一个科学家的传记, 使我这个外行人一直看到夜里三、四点钟, 使我掉下来的眼泪润湿了书页。我感觉到传记可以帮助人格的教育。”现代的人格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务实、诚实正直, 具有责任心、进取心、同情心、恒心、爱心等心理素质。名人的经历可以帮助人格教育, 培养健康人格, 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利用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 讲述名人生平, 引导他们阅读名人传记是必不可少的。

(二) 合理有效地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 引导学生阅读。所谓文学作品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文学文本的阅读, 使人在获得愉悦的同时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道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大学生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文学作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文学作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指出, “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 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们中间的卑俗作斗争, 并在人民中间找到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的灵魂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 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 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对人产生自信心和认知力是有特殊作用的, 它可以帮人们了解自身、提高自信, 同时激励人们对真善美和真理不懈地追求。

当我们以审美的态度欣赏文学作品时, 不仅获得了认知和判断决策的能力, 心理品质也得以提高。鲁迅的《一件小事》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第一次向劳动人民屈服的宣言。“我”这个清高的知识分子在车夫这个劳动人民美好的品质面前自惭形秽, 鲁迅通过一件小事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产生了质疑, 对知识分子的灵魂也进行了深刻剖析;冰心的《小桔灯》从木匠女儿的心灵美和情操美中看到光明和祖国的希望;郭沫若在《凤凰涅槃》中借助于凤凰涅槃的动人形象抒发了热爱祖国、期待祖国新生的热切情感。这种热切的情感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在青年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巴金的《四世同堂》则是通过几代几类人的思想和言行对中国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进行了阐释;朱自清的《春》、郁达夫的《屐痕处处》则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间, 感受祖国江山的秀美;鲁迅的《藤野先生》则在日常的记录中让学生懂得如何尊重师长。文学作品不仅能让学生增长知识, 还教会人们学会自我省视,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同情心、民族责任感、现代文明意识以及对自然和祖国的热爱等等优良的品质。

此外, 还可以针对文学作品中有性格弱点或人格变态的人物进行分析, 让学生在生动的形象分析中了解性格弱点存在或变态人格形成的原因, 以及避免和克服的方式, 从而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如《围城》中的方鸿渐、《寒夜》中的汪文宣都是存在着一定性格弱点的, 他们的婚姻和事业的不成功和他们自身的弱点有密切的关系;如《沉沦》中的主人公“他”、《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雷雨》中的蘩漪、《阿Q正传》中的阿Q、《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等他们的心灵都是扭曲的。除了受一定思想的毒害和社会制度的压迫外, 他们自身也存在弱点。他们都有自欺欺人和不正视现实, 敏感、多疑等弱点。蘩漪、曹七巧又可以作为女性健康人格塑造的反面教材。从人性建构来看, 一般人性建构中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因素。理性与非理性即情和欲的对立。她们个人欲望极端膨胀造成了非理性因素超越了理性因素最终造成她们的变态。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 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控制自己情感的非理性因素, 更理性的对待生活, 同时明白性格就是命运, 学会换位思考, 提高自己的情商。学会剖析、克服自身存在的性格弱点。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作品也可以赋予新的理解。比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心理学上叫“自我安慰法”, 当一个人遇到不幸或挫折时, 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或不安, 可以找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说明或辩解, 以求心理获得新的平衡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教育是不提倡这种方法的, 传统教育要求学生勇于面对现实, 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和痛苦, 用于攀登, 鼓励学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这种理念出发点是好的, 效果并不一定好。因为很多事情本身就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把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本作为心理辅导的原则劝说学生暂时回避现实, 减轻压力, 渡过难关。来点阿Q精神宽慰也未尝不可, 这总比要求他们面对现实, 痛不欲生、精神崩溃要好得多。心理咨询师的实践也证明, 在学生遇到挫折时适当地利用自我暗示方法是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的。

综上所述, 健康的人格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克服困难的勇气, 在逆境中成才的信念, 开朗乐观的精神以及面对压力自我释放的能力。而利用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可以达到的, 这种尝试应该说也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 (自序) [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1月版。

[2]王国维.王国维全集 (第一卷) [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年九月版。

[3]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M], 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

[4]罗曼·罗兰 (傅雷译) .贝多芬传[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0年10月版。

[5]茅盾.我走过的道路 (上册) [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6]马克锋主编.国学与现代学术[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版。

[7]姚鹏、范桥编.胡适讲演[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年版。

[8]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版。

上一篇:开关电源设备论文下一篇:密码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