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元素

2024-05-19

市场元素(精选4篇)

市场元素 篇1

借助音乐所蕴藏的情感能够触动消费者的心理, 使之产生情感共鸣。将音乐置于消费领域, 可以牵动消费者的情绪, 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英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自身情感存在某种关联;美国学者研究指出:如果消费者存在正面消费情感, 其再购买意向就会更强。 消费者的情感属性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其认知过程, 越是积极的情感越有利于消费者对商品与服务产生良好认知, 购买行为会更加频繁和顺利。这是因为,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其情感的外在表现, 而情感又是其消费行为的驱动力和制约因素。音乐能把负面情感转换成正面情感, 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向特定的商品上进行转移。近年来, 借助音乐元素的参与提升市场营销绩效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 在企业的品牌塑造、广告策划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提升产品的销售量。

1.音乐元素与市场营销耦合的理论依据

当音乐与目标受众之间产生了共鸣之后, 能够唤起和激发消费者的认可和推崇, 甚至是内心深处的回忆, 产生无法忘记的体验、经历与感受, 继而产生购买特定商品的欲望。在这一过程中, 能够赋予品牌特定的内涵与象征意义, 也能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移情联想”, 并将这种联想最终转移到商品上面。这一理论由美国广告理论专家T.Schwartz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在他看来, 无论是在广告策划和广告理论层面上, 还是在商品销售和营销策略的选择方面, 借助音乐建立起与受众之间的共鸣是获得营销成功的重要途径, 在营销界里始终占有重要位置。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是因为“好的”音乐都会蕴含丰富的情绪, 能够营造出积极的、主动的场景与氛围, 能够和消费者心中的情绪和情感关联在一起, 甚至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回忆, 对特定事物产生强烈的向往心理等。一旦两者之间实现了重叠, 在消费者心中就会产生情绪波动, 继而形成“共鸣”。这样, 消费者通过沉迷于音乐而最终沉迷于某种情绪、场景或者氛围, 而这恰好能使之对品牌和商品形成强烈的印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音乐能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源自音乐和受众的内心, 当两者的节奏重叠在一起, 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市场营销领域同样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因为适当的音乐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继而影响其消费行为, 甚至会因此建立起消费者对于特定商品的品牌忠诚度。

2.音乐因素与市场营销的耦合机制

2.1促进市场营销理念的转变

艺术没有国界之分, 音乐也是如此。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能够突破地理位置和时间限制, 通过特定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领域向受众传递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和精神。而无论是对音乐进行何种形式的分类, 它们都是根据不同的层面以特定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文化形态, 都来源于生活, 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同时,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体验, 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们的灵感, 音乐把创作者的灵感加以升华, 最终表现为艺术性和生活性的合体。无论是流行音乐、民族音乐还是传统音乐, 其发展形势日趋国际化、全球化, 国界的限制将成为历史。与此同时, 借助音乐元素推广市场营销的观念也需要转变和革新, 以便与不断充满艺术属性的音乐营销提供有力支撑。

2.2音乐营销可以塑造形象

从音乐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讲, 受众在听音乐的过程中, 音乐会借助其特有的旋律、节奏对其情感进行“定向”, 使其不由自主的按照音乐的“指向”改变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所以, 在音乐营销的过程中, 往往会针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音乐定位”, 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素材协助企业构建良好的形象, 让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最终被发展成为现实消费者, 让更多的现实消费者成为持久消费者。比如, 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 它们的百货公司、商场、酒店等场所和社会组织, 都在使用主题音乐, 试图实现良好的营销成效。在这些主题音乐中, 有很大部分都是非知名音乐人推出的作品, 很多也并非是热门的流行音乐。但是, 由于这些音乐很好地与消费者的诉求结合在一起, 使之在购物时能够产生一定的共鸣, 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更加顺畅和频繁, 这对提升商品的销售数量是大有裨益的。此外, 还有很多企业正在针对自己的目标市场, 按照自身的产品特性谋划适合其品牌的音乐, 以此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比如, 一些成功的企业借助特定的主题音乐使自身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人们甚至不看广告、不听广播, 单纯听到一首歌曲就能想到音乐背后的产品和服务。

2.3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体验

在音乐元素与市场营销耦合的过程中, 需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诉求, 通过音乐与品牌文化的融合, 使消费者能够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 继而产生更为直接、旺盛、持久的购买欲望。因此, 在音乐营销的过程中, 需要借助音乐载体, 传递与产品信息直接相关的内容, 并以此为媒介, 最大限度地体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为了做到这一点, 需要借助音乐营造出更为理想的消费氛围, 在旋律、节奏等方面最大限度的表达商品的属性和特征, 使之能够在情感上形成相应诉求并将其付诸实践。在实际操作中, 还需要以感染消费者、与之形成共鸣为出发点, 甚至能够借此使消费者们体会到商品背后的文化、精神和情感, 继而形成精神上的享受。例如, 芝华士借助 《When you know》广告曲成功渲染出优雅别致的氛围, 将苏格兰威士忌酒特有的品位加以全面、完美的诠释, 令消费者能够进入到预先设置好的美好意境。

2.4音乐营销可以沟通感情

大量的实践表明, 音乐能够刺激消费者的心理, 进一步放大消费者的情绪和情感。在音乐营销的过程中, 能够借助欢快或者舒缓的音乐, 对消费者的心情进行调整。这是因为, 在特定情况下, 音乐能够对消费者的情绪进行影响和控制, 甚至会间接的影响他 (她) 们的行为和行动。比如, 舒适、恬静的音乐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美的享受, 其心情会变得更加舒畅, 行为也会更加放松。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 如果在罗列商品的橱窗中能够播放出欢快的背景音乐或者舒缓的音乐旋律, 是能够改变消费者的购物节奏与购物数量的;再如, 相对舒缓和温馨的背景音乐能够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相对悠闲, 而不是急躁不堪, 而这对提升销售量势必有积极影响。而在理论研究方面, 朱迪·阿尔帕特与马克·阿尔帕特就已经发现, 欢快的音乐旋律往往能够制造更加愉悦的心情, 略显悲伤的旋律也能刺激消费。

3.音乐元素与市场营销耦合的优化策略

将音乐元素与市场营销行为结合在一起, 不但能激发消费者的情感联想, 还可以与之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不但能够建立起品牌忠诚度, 还能借助特定氛围与音调的设置, 强化消费者对特定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行为。 音乐元素与市场营销之间存在某种耦合机制, 以音乐为基本手段的营销方式能够产生较好的营销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 两者的结合并非是两个互不干扰的两个层面的简单叠加, 而是要在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 不断满足消费者的现实和心理诉求。为此, 除了要在源头上转变音乐产品的创造观念, 实现营销和音乐的完美匹配, 还应在音乐策划方面进行全面的市场细分, 借助音乐元素转变市场思维, 提升营销绩效和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3.1转变音乐产品的创造观念

市场营销绩效的提升除了要加强自身营销模式的更新和变革外, 还应在音乐营销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尤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励的今天, 如何借助音乐赋予企业生产更多的精神和生命, 成为摆在广大音乐从业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只有对其进行努力探索和思索, 才能不断提升其营销绩效。为了实现这一点, 在实施音乐产品创造的过程中首先要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公众的诉求, 创造新的观念, 通过全面更新创作观和创作手法, 使之与市场营销更好的吻合。比如, 在实施音乐构思和设计的同时, 需要按照不同的商业化产品特征, 对音乐产品的创造性观念进行调整和优化。再如, 要通过选择和确定音乐作品的题材, 借助音乐最大限度地展现产品的特征、 独特优势和魅力。唯有如此, 才能将独特的节奏、旋律蕴含在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之中。

3.2实现营销和音乐的完美匹配

为了更好地展现音乐元素与市场营销融合的优势, 需要将两者进行完美的匹配。借助优秀的音乐将企业的文化、精神和产品更好地传播出去。在这一过程中, 借助明星代言虽然是增加识别能力和传播效力的重要途径, 但也存在着一些风险。所以, 企业在进行音乐营销时, 除了要选用明星外, 更应该注重音乐与营销、与产品的契合度, 在“关键人物”的气质、受众群体关联度以及产品的知名度等层面对其进行思考。一个可取的做法是, 让不同的品牌匹配不同的音乐, 并围绕音乐最大限度地传播产品信息和企业文化。

3.3音乐策划要进行市场细分

经验表明, 在音乐营销的过程中, 很大一部分营销策略都属于纯战术性的范畴, 如果企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使用单一的营销手段, 将会使其陷入到困境之中。因此, 音乐营销应该将战术性与战略性结合在一起, 以保证企业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实现持续成长。为此, 就需要对音乐营销加以精心策划与持续改进, 使之能够自成体系, 针对某一类特定的消费者, 市场细分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营销范式。也就是说, 任何一家企业试图通过音乐营销取得成功, 就应该进行市场细分, 精准定位其目标群体。比如, 可以在音乐的创作者和演绎者以及粉丝中寻找“核心人物”, 借助这些人传播音乐和音乐背后的企业文化, 通过口碑相传的方式让更多的受众能够了解、认知和维护企业品牌, 使人和品牌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促使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的成功。

3.4借助音乐元素转变市场思维

在将音乐元素与市场营销耦合的过程中, 无论是音乐还是企业的从业人员都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加以分析, 以便能够对其进行更为敏锐、精准的把握, 借助音乐元素转变市场思维, 获得市场影响方面的优势。为此, 需要在思维层面上加以创新, 将其与企业经营的核心结合在一起。同时, 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将市场营销模式与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加以融合, 通过合理的市场定位和目标群体细分, 提升其营销业务创新能力, 获得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杰.关于音乐与市场营销关系的探讨[J].科研管理, 2013 (12) :56-58.

[2]关玉铭.如何将音乐元素和市场营销有机结合[J].企业技术开发, 2015 (02) :12-14.

[3]娄雪玢.我国音乐营销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音乐天地, 2014 (08) :139-140.

[4]乔辉.浅析音乐营销与品牌塑造[J].生产力研究2015 (03) :33-35.

书籍装帧中的市场元素 篇2

所谓书籍装帧中的市场元素,简单地说就是指装帧设计中那些影响书籍销售情况的因素,书籍装帧的特点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而其市场化因素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元素之一:市场需求

200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的《战国纵横》上市,这是一本历史小说,尽管好评不断,但销量却不尽如人意。2012年,读客图书公司决定重新包装此书,将书名改为《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突出了其小说的原有特点,并且在装帧设计上下了一番大功夫,一个很有特色的“鬼谷子”半身像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封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没想到仅仅是一个包装的方案,竟然使此书成了一本超级畅销书。

我们不去讨论图书市场是卖文本还是卖封面,但在多年的实际经验里,装帧设计无疑会对一本图书的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需要是创造之母,市场上不同层次的需要,则是决定装帧设计成败的关键。严格说,图书装帧是一种美的艺术,但美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这就决定了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人群,对美的理解虽有共性,但差异性也是巨大的。如有的人喜欢典雅的设计风格,有的人则更倾向于热烈和奔放,儿童书籍的设计应考虑到小朋友们的心理特点,追求活泼的构图、明亮的色彩等。

如何把握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差异呢?有人主张守住主流、坚持共性,认为图书设计千人一腔,万人一面。但历史证明,这决不是通行的做法。也有人主张在现在市场环境下,要放大差异化,“差异化竞争”才是最正确的策略。但在实际操作里,不少失败的图书恰恰就在于此,整个装帧方案剑走偏锋,怪模怪样,反而失去了对读者的亲和力。

正确的装帧理念是“守正出奇”。首先要确立阅读人群,找准阅读人群的审美特点,然后在立足共性的基础上,精准地强化其个性需要。例如,《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的设计,它首先是抓住中国人对谋略大家鬼谷子的认同,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是共性。在此基础上,用略带夸张的手法将这一共性表达出来,以满足“谋略至上”者的心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书籍装帧同时也具有对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这是由设计本身的创造性和前瞻性决定的。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藏地牛皮书》,是旅行者进行美丽的藏地之旅的绝佳手册,它外形方正,质地轻柔,书边为黑色,和封面上的黑色标题字连成一个整体;内文版式中应用了大量的箭头符号,一些充满人性化的设计细节让人爱不释手。在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引领下,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竞相效仿的旅游类书籍,新的设计引发了新的市场需求,可以说是书籍装帧创造了一个新的书籍市场。

元素之二:整体策划营销

立意是书籍装帧的灵魂,它体现了设计师对书籍内容的领悟及对所要设计的书籍内涵的深刻理解,好的书籍装帧所体现的是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传达的是装帧对故事的态度。

作为一名合格的书籍装帧设计师,在设计前应深入研究该书的内容,精确捕捉书籍的内涵要素,全面了解目标读者的需求和期望值,以及体现其实用性的“硬价值”和情感性的“软价值”,掌握市场上同类书籍的设计风格、印刷工艺、材质使用、价格定位等,据此进行的整体性、全方位的策划和书籍装帧设计,才能使之以与众不同的魅力从琳琅满目的书架上跃然而出。

在发行上获得巨大成功的《盗墓笔记》一书,其精神文化价值我们姑且不论,但逾千万册的超高发行量创造了出版界的神话,让人不容轻视。这固然和它的故事情节紧凑,语言风趣幽默,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充满奇幻的想象等特点分不开,但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市场策划和营销手段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成功的装帧设计,也是它制胜的法宝。它的装帧设计极具特色,就封面来说,“盗墓笔记”四个黑色标题大字以手写体的形式充满了封面的右半部,在暗黄底色的衬托下,再辅以左上角的鲜红色块及贯穿上下的红线点缀,愈发映衬出故事的神秘、惊险和刺激,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红线中间所系的中国古代玉佩、铜钱或扳指等物件也起到了引导读者思路的作用,让人马上会联想起古墓、探险等情节,其书籍装帧把对内容的诠释和读者的认同心理完美地展现出来,它是艺术的产物,也是市场策划营销的成功体现。

元素之三:视觉冲击力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调查显示,读者注视一本书籍封面的平均时间是8秒钟,那么,优秀的书籍装帧就应做到在这8秒钟的短暂时间里,向读者传达书籍所包含的全部基本信息,使读者能在瞬间对该书“怦然心动”。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书会最先打动你?

书是否好看、能否吸引读者的视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籍的装帧设计。

1.封面设计。我们知道,做任何设计最重要的就是构思,要进行整体想像力,封面设计也不例外。设计师应在深刻理解和领会书籍内容的基础上,巧妙运用图片、图形、色彩、文字等设计要素,用富有创意的视觉语言进行构图,展示出书籍所要传达的内涵和意境,真正做到形神合一,唤起读者的喜爱和共鸣。

设计时要有明确的意图,因为明确的图形会产生极强的视觉震撼,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设计元素。现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张光宇先生曾说过:“多做减法,少做加法。”也就是说,不要把设计元素全部都堆砌在封面上,以为信息传达得越多就越好,把每一寸空白都填满的设计才是用心的设计的想法是错误的,设计时应去掉一切多余的东西,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经验告诉我们,那些构思巧妙、简洁明快、适当留白的设计往往更是意境深远,直指人心,充满视觉张力。

如吕敬人先生设计的书籍封面《黑与白》中,其构图的简洁与所蕴含的意境让人拍案叫绝。这是一部反映澳洲人寻根的小说,封面上白色三角形嵌入黑色色块当中,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白人和土著人之间的矛盾用黑与白对比的设计方式渗透于全书,充分展现出这本书的主题。标题字做了飘荡的模糊处理,使得画面在黑白两种对立的颜色中产生柔和的动感,标题上方跳跃的袋鼠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曲线,使得封面庄重又不失生动,动感中更见其稳重的气质。整个设计简洁清晰,与书籍内容高度契合,充分展现出画面的延伸感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再创造和想象空间。

2.护封和腰封设计。护封的基本功能是保护封面,并起装饰作用,既能使书籍免受污损,又增强其艺术感。但它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帮助促销,且它又不同于其他的商品广告,它是书籍装帧的一部分,要体现书籍的思想内容,又要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体验读书的乐趣。

腰封的主要作用是装饰封面或补充封面的表现不足,并使封面设计更活跃,它也是一种营销手段,可印上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知悉该书的内容和亮点,从而起到促销的作用。但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其与封面的整体协调性,避免冲突,更不能遮挡住封面上的某些重要信息,如竖排标题等,使之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3.书脊设计。在某种意义上,书脊设计的重要性不亚于封面,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书籍的陈列更多展现的是书脊,它是先于封面和封底被人们认知的。因此,在设计时应突出它的信息传达功能,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此,在窄窄的书脊上,书名无疑应是重点突出的信息,另外,如出版社、作者、卷册等信息也应有序排列,切不可因要突出个性而造成视觉上的混乱和无序;在字体的运用上要有创意,既要突出主题,又要体现设计的内涵和情趣。

同时,书脊又是封面到封底的过渡,需要保持空间上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在书脊这块方寸之地上,不管是文字还是图案,它与封面、封底始终是一个连贯的整体,设计时只有着眼于整体,充分考虑各个设计元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才能提高书籍的视觉冲击力。

4.色彩设计。在众多的书籍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必定是色彩和造型最与众不同的那本,以至于书架上陈列其侧的书籍及周围环境竟成为了“她”的衬托。书籍装帧中,当色彩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审美性发挥作用时,就会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感性魅力,并赋予书籍以灵魂和生命,它所唤起的感情甚至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如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家吕敬人在设计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时,封面采用浅灰、朱红和黑色为主要色彩,在一片压抑的灰色背景下,小说中人物的爱与憎、悲哀与希望等情感通过色彩得以形象体现,跨越了漫长的时空,仍使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家”的沉重和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气息。可见,色彩作为表达书籍生命的一种符号性因素,它诠释了设计师的整体设计理念以及对书籍本身的深刻理解。

书籍的内容决定了装帧的整体基调。根据书籍内容的不同,设计师应把握不同设计风格,综合运用书籍装帧中的各项视觉元素,赋予它们鲜活的表现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除了文字和形式之外的视觉美感。

市场元素 篇3

服装是穿着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 是一种带有工艺性的生活必需品, 而且在一定生活程度上, 反映着国家、民族和时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社会风尚面貌。服装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着国家、民族和时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社会风尚面貌, 同时一段时期的文化会在服装上得以体现。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蕴涵了深厚的哲学、宗教、世界观的文化思想, 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文化一旦发生改变就会影响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风俗习惯和传统审美观念, 从而影响到社会风尚、衣冠服饰, 所以说不同时期服装的出现, 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2]。

1现代服装上的传统元素

传统文化符号以各种形式和形态表现在服装当中, 使服装散发着民族气息, 呈现出民族特色, 其体现在服装设计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显性表达, 一类为隐性表达[3]。显性表达是将文化的内涵用直观可视的符号表现, 如在服装设计中, 通过服装的外部结构、款式造型、色彩、装饰等形式表现出来。而在有的服装中我们看不到文化符号的直观存在, 却能感觉到服装所散发的民族气息。这种隐性的符号也许不能被人们即刻理解, 但通过对服装的穿着方式 (休闲、放松、随性等) 却能逐渐地体会感悟出来。

传统元素即服装上具有传统和民族风格的材料、造型、色彩、图案、款式及工艺等, 如范思哲春夏男装上的中国龙, 迪奥高级时装中的旗袍造型等, 它们对体现服装的风格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些典型的中国元素已经成为世界服装设计大师们的创作源泉[4]。

1.1材料

我国传统的服装材料为丝、麻和棉。丝绸织物是我国服装面料的经典品种, 主要有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绸、绒十四种, 其以高贵华美的风格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到了清朝, 我国的丝织物已有云锦、宋式锦、蜀锦、古香缎、织锦缎等许多品种, 其中以真丝织成的缎类织物最为富丽, 最能显示丝绸平滑、细腻、光亮、柔软的特点, 最能表现出其作为服装面料的典雅、高贵的外观[5,6]。2001年“APEC”会议中, 各国贵宾身穿的唐装面料就采用了传统的团花织锦缎, 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1.2图案

中国传统服装的面料图案包括动物、植物、人物、景观、物品及文字等, 形成团花或散花造型。清朝早期的服装面料的纹样多用拱壁、福禄寿喜字、团花、团鹤、万字联、八宝、暗八仙等;后期多用写实纹样, 如折枝花、大朵花、缠枝花、云鹤、寿桃、蝴蝶、山水、亭台楼阁、仕女人物等, 改团花为六合同春, 鹤、鹿、松枝也变化为团花图案, 其中有许多吉祥图案[5]。

1.3色彩

东方传统色彩观念源自于特有的东方古典哲学理念, 在于超越科学思维体系的对世界更深沉的探索。我国服饰色彩的主流, 渊源于传统的五色, 是民族传统色彩的继承和发展[7]。我国传统色彩有“正色”与“间色”之分。“正色”即纯色, “间色”即杂色。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 不正谓五方间色也, 绿、红、碧、紫、骆黄是也。现代服饰的色彩五彩缤纷, 通过颜色来表达离不开红、黄、青三种基本色的调配, 这三种色称为“原色”, 利用三种原色可以调和成各种不同的颜色。我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色彩文化, 红色在民间象征吉祥喜庆。我国历来就是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感情, 红色的婚礼, 红色的灯笼, 红色的春联等。

1.4造型

我国服装的发展如果从《周易·系辞》中所说的:“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盖取之乾坤”的时代算起, 已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 从保存下来的大量图形及文字资料可发现, 中国传统服装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 各具特色, 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服装造型宽松、采用直线式裁剪以及平面化的结构处理, 只是不同时期服装的宽松程度和长短上有所不同, 这种服装宽大平直, 浑然一体, 忽略人的具体形体而突出其精神气质, 具有飘逸、动态之美, 不强调人体的形态特征, 而是用式样、色彩和装饰来区别男女装。这种将人体隐于服饰之中, 不造成视觉上的性感刺激的含蓄性装扮, 即削减了服装反映人体活动的敏捷性, 又弱化了服装表现人体活动的程度, 与中国传统礼教所推崇的审美标准和情趣完全吻合[8]。

我国传统服装在加工中也很重视细节部位的处理, 如采用立领, 衣襟为偏襟或对襟式, 门襟处用带或盘扣系结, 并沿着衣领、门襟、袖口下摆等处作线形装饰等。

2市场调研与分析

2.1商场的选择

调研时间为2011年4月1日~2011年4月7日;调查分三个年龄段:17岁以下、17~40岁、40岁以上。郑州地处中原地带, 服装行业发展迅速, 此次服装市场调研的选择考虑服装的价格、地理位置和年龄段的不同, 选择在以下6个服装商场进行。

2.1.1银基商贸城:位于繁华的市中心, 属于中低消费水平的大众服装市场, 主营各年龄段服装;

2.1.2中原商贸城:位于中原区, 属于中等消费水平的服装市场, 经营服装范围是各年龄段服装;

2.1.3人民路丹尼斯:位于管城区, 属于中高等消费水平的服装市场, 经营服装范围是各年龄段服装;

2.1.4金博大:位于管城区, 属于中高等消费水平的服装市场, 经营服装范围是各年龄段服装;

2.1.5北京华联:位于二七区, 属于中高等消费水平的服装市场, 经营服装范围是各年龄段服装;

2.1.6裕达国贸:位于中原区, 属于高等消费水平的服装市场, 经营服装范围是青少年和中老年服装。

2.2调研元素的选择

结合笔者对近几年服装市场的观察, 此次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立领、偏襟、吉祥图案、刺绣、中国红、改良中山装、改良旗袍、剪纸工艺、缀加响片、高腰、汉字、青花瓷、泼墨手法、细密繁花13种元素进行调研, 而其在服装中出现则视为该品牌服装应用了传统文化。

2.3调研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研共计6个商场403的品牌, 计算得到所选传统元素在各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如表1。

所调研服装市场共有品牌403个, 除去重复出现的品牌外, 其中:17岁以下, 25个;17~40岁, 225个;40岁以上, 153个;由表1可以看出, 在17岁以下服装中, 所调研的元素总体应用较其他年龄段少, 应用最多的传统元素分别是:细密繁花72%、中国红68%、刺绣36%, 改良中山装、旗袍、缀加响片、青花瓷、泼墨手法几种元素在17岁以下的服装中几乎没有应用;在17~40岁的服装中应用最多的元素是:立领59.1%、中国红58.2%、吉祥图案56.9%, 而应用改良中山装、旗袍、汉字三种元素的较少;在40岁以上的服装中, 应用最多的传统元素是:立领65.4%、中国红59.5%和细密繁花53.6%, 汉字元素的应用较少。

不同年龄段的服装应用的传统元素不尽相同, 较年轻的人性格比较活泼, 形象阳光, 思想不是很成熟, 与青花瓷、泼墨手法、中山装和旗袍这种时尚成熟元素不符, 从安全健康方面考虑, 缀加响片这一元素就不易运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阅历更加丰富, 对服装的要求和搭配也开始讲究, 传统文化也是经过多年沉淀而成, 二者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针对所调研的不同低中高消费市场, 从表2可以看出, 低、中等消费市场上, 立领、中国红、吉祥图案、细密繁花四种元素应用都超过了50%, 汉字、改良中山装和旗袍在低等消费市场的应用在10%以下, 改良旗袍在中等消费市场的应用在10%以下;中高等消费市场上, 立领、中国红和吉祥图案应用超过50%, 改良旗袍应用低于10%;高等消费市场上, 仅有立领应用超过50%, 汉字、泼墨手法、改良中山装和旗袍应用低于10%, 其中改良旗袍和汉字元素没有应用。

在中低、中高消费市场中我国的传统元素应用的较多, 而这些服装大都是我国自有的品牌,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我国的服装品牌要走向世界, 充分应用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其发展的一个途径;而高等消费市场中 (如裕达国贸) 经营的服装品牌主要以国外品牌为主, 我国传统元素在这些服装上也有应用, 就是意味着国外的服装品牌和设计师在服装的设计上也正在运用我国的传统元素, 但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多少也会限制其设计服装的灵感来源, 我国的传统服装旗袍、中山装和唐装在世界上比较有名。因此, 在高等消费市场上的立领元素所占的比例较大。我们可以通过运用更多的传统元素来设计服装, 创建拥有我们自己风格的服装品牌, 让世界可以通过服装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3结语

综合以上的分析, 中国红、细密繁花、立领、吉祥图案几种传统元素在各个年龄段的服装设计上应用比例较大。千百年来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 代表喜庆、大吉大利, 故深受人们的喜爱。细密繁花是现代很流行的风格特点, 典型的中国古典小家碧玉形象, 显得俏丽可爱, 又带着点羞赧。典型的中华立领是中华民族龙的精神的生动体现, 它平滑自然, 开合有度, 有着更为宽长的肩位, 更充分地打开了胸廓, 更加的适合国人身材。吉祥图案繁多的种类和丰富的内涵在体现中国人的重“意”轻“实”的思想和对美好愿望的期待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之无愧会成为设计师们追逐的设计风格之一, 这几种传统元素在服装的流行设计上会得以延续发展。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历史的积淀, 它蕴涵了深厚的哲学、宗教、世界观的文化思想, 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时代的进步, 历史也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 传统文化需要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 让我们的文化元素得到全世界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严昌洪.关于社会风俗史研究[J].江汉论坛, 1984, (2) :40-56.

[3]房国栋, 冯东.论民族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06, (3) :70-71.

[4]陈继红.解析服装的中国元素[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4, (17) :46-48.

[5]邓永梅.唐装——传统与时尚[J].四川丝绸, 2002, (2) :47-48.

[6]R.L.Luo and B.M.Liu.“The History of Chinese Silks”[J].the Press of Textile Industries, Beijing, 1986:81-83.

[7]黄士发.中国服饰史略[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4.

市场元素 篇4

一、西南皮影概述

包括以四川为代表的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各地区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具有丰富优美的唱腔,轻便的装备,精彩动人的表演,采取抽象与真实相结合的手法制作、设定人物和景物的造型,用夸张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形式综合处理皮影戏中人物及场面景物,它生动、朴实、夸张却又细腻、精妙,传承历史悠久, 具有历史与工艺的双重价值。这些特征融入到商品插画当中,可使市场促销方式展现得更加灵动和丰富多彩。

二、西南皮影在商品插画中的表现特征

(一)西南皮影中的民俗性。对神灵的崇拜是人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度贫困的生活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西南皮影戏与当地人民的意识需求相契合,与民风民俗交融在一起,成为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民族性和地区性元素可以融入插画以适应市场运作。

(二)西南皮影的普及性。西南皮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皮影的人物造型、唱腔都体现了农民质朴的生活态度,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精忠报国、勤劳节俭、尊老爱幼、 追求积极等,具有教化民众的积极作用。在商品插画中融入这些特质,能够有效地从情感上打动消费者。

(三)西南皮影的交融性。在不断的历史发展演变以及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下,西南地区皮影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进来并传播到周边其他地区,是各民族文化团结、融合和共同发展的象征。商品插画将多种元素多种风格融汇到一体, 具有更强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三、西南皮影元素对商品插画的市场促销作用

(一)通过推动民族认同感增强商品推销。调查显示西南皮影普遍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利用西南皮影的这些元素,能够把握住消费者的爱国心理、民族情怀,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广告促销方式。

(二)通过提倡传统道德价值观促进商品推销。西南皮影元素含有重要的道德价值,提倡仁义忠信的人伦秩序,强调用道德来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将传统的道德观念赋予在商品插画中,能够在市场上引起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产生良好的市场促销效果。

(三)通过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促进商品推销。每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都有独到之处,西南皮影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华民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通过通感方式来表达出自身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同时也诱发观众进行思考,让消费者和营销者产生“心灵相通”的作用,取得意想不到促销效果。

(四)通过丰富多元的审美情趣促进商品推销。西南地区皮影戏的这种美学思想在市场营销中直接表现为一种非现实主义的、超然于天地之间的神秘意境,而其蕴含的哲学思想更是让人沉思良久。在商品插画中加入西南皮影元素, 能够最大限度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激发消费者对商品的审美兴趣,引发消费者的审美体悟,最终实现理想的营销目标。

(五)通过消费者喜闻乐见而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视觉语言促进商品推销。皮影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它的审美情趣是植根于民间大众的。运用皮影元素,会带给国内的观看者以亲切感,面对国外消费者,也散发着浓浓的中国味。

总而言之,充分运用西南皮影中的传统元素,用商品插画来进行商品宣传和市场推广,不仅能更好地提升商品的品牌竞争力,还能有效承载企业的社会功能,最终进入生产——价值——生产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文薇.西南边垂的一枚瑰宝——云南腾冲县固东镇刘家寨皮影[J].管理学家,2014(4).

[2]潘嘉来.中国传统皮影[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张树庭,郑苏晖.广告与促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潘小珍.新营销策划[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非专业学习者下一篇: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