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走专业发展之路

2024-06-10

用心走专业发展之路(共5篇)

用心走专业发展之路 篇1

一、学校前期状况呈现

1.学校开展活动, 邀请拍摄记录。记者随机采访学校推荐的6名平素表现不错的孩子。然而, 在询问下, 他们都失语了……

2.校长下课在楼道内看到一片碎纸屑, 随机让一位孩子捡起地上的碎纸屑, 目的教育他们作为校园一份子都应该懂得爱护校园环境的任何一个角落, 孩子即刻哭泣……

3.学校开展各种活动让孩子积极主动参与, 孩子们兴高采烈, 但总是为数不多的孩子参与其中, 并且语言苍白, 单一, 没有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为学校的发展起不到任何带动作用……

一系列的问题让我语塞……

如何找准一所农村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我开始了特色项目点的找寻工作……

缜密思考后, 我确信, 无论是环境影响还是缺乏自信应都源于没有渊博的知识架构让他们言之有物, 没有丰富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滔滔有词。古人说, “心闭意塞, 世世愚痴。”这是个很可怕的现象, 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为他们今后学习工作都造成极大困惑。而想要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 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在公众场合滔滔不绝, 必然应丰富他们的胸中点墨。

再理理思绪:何为特色?特色即寻找学校办学的切入点, 将某项传承或者做的比较好的方面扩大化在学校内宣传与实施, 再或者是针对问题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或丰富多彩活动, 本着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教育思想进行特色立校建设。

继而回眸学校。松庄小学已有百年历史, 挖掘内涵, 找寻切入点, 我们便开始依托“清顺治十七年傅山随母亲隐居在太原东山的松庄”这一独特的历史环境资源, 依据学校“小松教育”特色建设的基本要求, 立足学校特色项目——“松桥书社”建设平台, 统融读书与写字两者文化为“一书两仪”, 努力开发傅山先生相关学习、读书、书法、做人等教育资源, 通过借鉴、运用作为山西本地文化领袖的傅山学海般的博学, 以及其在不同的学术领域创造非凡的成就, 用于指导学校的特色项目建设活动, 从而真正实现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交融与渗透。

二、学校一期特色工作思路

1.学校增设读书小场合, 将书的内容尽量贴近需要, 让自然书香浸润校园, 并倡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校园内外、课堂课余都去抓紧读书;

2.学校主动为教师购买专业书籍,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提升业务水平, 多渠道让教师交流读书心得, 扩大视野, 丰富内涵, 达成你读我读互读, 吸收养分, 享受悦读快乐;

3.学校图书馆实行全员开放式管理, 全体师生及每一位家长均可接触馆藏经典书籍。在家庭一同纳入阅读范畴的同时达到家长和孩子共勉提高;

4.学校将读书写字纳入课程体系, 让每周一节阅读课成为常态, 还将班队会和多项活动挂钩, 有意识让大家交流与观摩, 将教师学生读书交流活动成为一种学校文化自觉;

5.学校每两月利用阅读课邀请某个班级家长来校与孩子分享心得, 交流回家后共读好经验, 致力于让这种交流成为一种常态, 并逐渐系列化;

6.学校还倡导全体师生写好字, 坚持课堂学习、课下练习、家庭生活中写字, 练字的意识。成立书法一二梯队社团, 聘请专业教师来校对有兴趣的孩子进行培训, 以点带面, 提高更多孩子的书写水平, 达成学生坚持“写规范字, 写漂亮字”的育人目标。

7.学校还专设活动课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逐步让孩子实现有自信能开口大声说话的最终目标, 同时还创造各种场合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承担活动、大胆言表自我。

三、学校二期特色工作思路

特色项目二期建设主要在师生养习、教育科研、家校联动三个方面寻求发展。

(一) 师生养习

1. 教师养习主要层面:从开启阅读之路——教师代读活动的开展, 特色建设工作的解读做起;

博书——坚持半月一次的“智慧星期五”活动, 教师通过说书、讲书、论书, 让文本智慧之花在松小校园绽放。

坚持每周二“教育新闻对话”10分钟教研活动, 从书籍、报刊、杂志、网站等摘录最新教育动态, 互说、互知、互晓。开展一学期两次的“读书交友论坛”活动, 通过活动让教师在开放的空间互述心得, 使文学气息浸染教师, 使之成为拥有睿智双眸, 智慧头脑的人。坚持进行一学年一次的“博采之星”松小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勤练——坚持每周模仿字帖书写练习, 坚持两月教研组一次的互赏评定, 坚持一学期一次“写规范漂亮字”的校际教师交流。

2. 学生养习主要层面:

班主任向学生解读“悦读”重要意义的同时与学生在学校图书馆每半月进行“班级图书换新颜”常规借书活动, 借阅次数不限, 以此充实本班图书角, 供本班学生课余时间赏析。

“向您推荐”班级好书推荐活动让每月楼廊中呈现的好书推荐使孩子受益, 在增趣、提高、共读的氛围中, 掀起校园快乐阅读热潮。

(二) 教育科研

1.“一日两诵”保质高效, 传承经典佳句共赏。

2. 以年级为单位的阅读点拨课主旨研究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感悟文本、理解文本、运用技能。

3. 聘请专家进校, 面向全体教师做阅读教学指导, 让教师运用所学在教学中融会贯通, 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4. 自信输出——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之外, 还要督促孩子将自己从文本中获得的智慧和认识自信地表达出来。

(三) 家校联动

在家校机制链接工作中坚持家长与学生同读至少20分钟书, 记忆至少1-3句记忆最深的文本内容, 且二者每日共同坚持练字。学校特色发展之路中我在努力思考, 在努力践行;学校特色发展之路中我在

用心工作, 并带领大家一同探索教育教改新路;事事贵在坚持, 只要坚持, 就会多有收获, 只要坚持, 就会出现一个别样的学校!

摘要:由一所农村学校的现状引发出校长立足学校实际, 依托学校地域优势而开展的特色学校建设。在傅山精神引领的主线条中, 通过主抓“松侨”书社所倡行“一书两仪”特色项目建设, 学校全体师生及家长在各类活动、习惯养成、提升素养等方面均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而学校“书写精彩人生”的项目建设也在一步步深入完善并发展中……

关键词:特色发展,立足实际,思考践行,贵在坚持

用心走专业发展之路 篇2

博兴县农机局 王春峰 郭涛

农机大户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结构中一种独特的经营形式,一支新的力量,一个新的增长点。博兴县农机大户达80户,总农业机械原值3000万元以上,在农机大户相对比较集中的博兴镇、陈户镇、湖滨镇、曹王镇,他们的作用不只是在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中得到充分体现,在三秋生产跨区作业,冬季农田水利工程以及道路运输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是自己率先走上致富路,还带动了周围一大群人过上富裕生活,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机专业大户的发展还存在着速度慢、效益低、规模小的问题,急需提高效益,走专业化的路子。

一、农机专业大户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产生的一种经济形式,适应推进农村两个根本性转变新形势。对农机专业户的数量的扩充,主要应从扩大队伍着手,要在社会服务体系,农机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落实政策,引导、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员、个体私营业主、国企下岗人员和机构改革分流人员从事农机综合开发,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和农机资源利用率,建成经营型的专业大户。

二、农机专业大户建设既是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又是发展壮大农村个体经济的有力举措,因此,对已建成的产值超过100万元的农机专业经营大户,要在项目、资金科技服务等方面实行扶持政策,并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重点专业大户,优先扶持,重点保护,提供服务,使其逐步建成农机专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又带动当地经济大发展。对农机专业户的大发展,要像鼓励民营,个体私营,个体经济一样,在各种收费上实行“放水养鱼”的政策,充分用活“减、免、缓”等各项政策,提高专业农机大户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能力,激发农机专业户经营的积极性。

三、要大力拓展发展农机专业大户的空间,使专业大户成为有活力的对经济增长点和推进农机专业户经营具有生机的载体。要放宽专业大户的经营,开发范围,放宽经济主体,放手让专业大户参与农业机械化经营。要引导专业大户参与培育大市场,发展大流通,搞好 大商贸。要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大户向大规模,高技术,外向型方向发展。

用心走专业发展之路 篇3

一、文化立校,塑造教师专业理想

杜威说:“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积淀,需要经过一代代的点滴汇聚,最终表现为每所学校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教师生命观和精神气质。挖掘并营造出支持学校战略的校园文化,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以历史的、现实的、物质的、精神的校园文化为支撑,我校注重在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培育教师的精神理想,从而奠定与时俱进的思想基础。

(一)厚重的文化底蕴形塑教师气质

我们第五中学地处辽源东部,龙山辽水滋养了一批学子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成就事业。我们在传承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培养学生人性与灵性,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培育出“严谨治学、无私奉献、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五中精神。这种精神浸透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深深根植在每位教师心中,成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感染和熏陶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培养人文情感,提升儒雅风范、高雅气质。

(二)多元的文化氛围浸润教师心灵

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显性标志,对师生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景点、雕塑、校训等文化元素是学校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印证着五中几代教师奋斗成长的足迹。为营造向上、向善、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精心构思了“四美”的校园文化格局:即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游泳馆、食堂和塑胶操场,融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于一体,校门镌刻的“学问提升气质,知识滋养人生”和“德智兼修”的校训基石,使教师在绿化与文化、美化和诗化的氛围中永葆阳光心态,开启充盈的教育人生。

(三)积极的人文精神丰富教师人格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文化立校的关键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的人文精神追求,而校长的思想引领是关键。我们着眼于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积极构建校园礼仪文化和书香文化。将礼仪文化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校长坚持经常为教师作《礼仪知识讲座》、《师德讲座》,并制定《五中教师师德十不准公约》、《文明公约》,通过“软约束”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实现外在形象与内在修养的和谐统一。为鼓励和引导教师做“智慧型教师”,我校启动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向教师推荐优秀书籍,引导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名著,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通过读书、反思、交流,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完善教师的人格魅力,并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二、质量兴校,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作为省示范性高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也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一)科研教研两翼共振

“科研先导,教研先行”始终是我校多年来一贯坚持和倡导的发展理念,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有效教学为核心,让课题走进课堂,在教学中研究课题。科研教研同频共振,由点到面,增强了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中,我们主张提高教学质量,拒绝拼时间、拼精力、随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实行高强度训练,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追求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既让学生有合理负担,又不让他们过度焦虑。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着力点,以“学生有效自学、教师高效导学”为基本思路,以“师生联动、导学共进”为基本策略,经过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反复打磨,确立了“三环并举”(精心备课、严把备课关;严谨授课、严把纪律关;求真务实,严把质量关)、“五度”衡量(以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亲和度、课堂的整合度、教学的练习度、知识的延展度作为衡量教学实效的主要标准)和“启发、互动、留白”的“六字“教学模式。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教给学生,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讲”为“多形式的师生合作互导”。

(二)校本研修合作共享

校本研修是一种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行动,其核心要素包括“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我校积极建构了“教研组学习共同体”开展行动研究,探索出“前瞻性学课——集智式备课——相互间说课——执教人上课——沙龙式议课”的集备教研模式。通过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等,让教师在共同的话语空间里进行团队协作。在这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们开展了经验分享、案例分析、模拟练习、问题研讨、合作探究等系列活动,突出参与性、操作性和体验性。比如:每年一次以“分析高考试题,进行教学反思”为内容的培训活动。培训前,教师自答高考试题,审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学科改进的方向;培训中,结合试题走向,研究教改方向;培训后,写出教学反思,教研组内交流研讨,实现合作共享、资源共享。

(三)专业自主提升境界

实现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境界。一是自主选择。鼓励教师敢于突破教材,根据学生发展实际,自主筛选新的课程资源,既让学生“吃得饱”又让学生“吃得好”;二是自主设计。如:高二化学组针对高中化学课堂存在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高等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自主评价。通过开展专题辅导、讨论等有计划、分层次地指导教师进行技术性、实践性、解放性反思,引导教师科学调控教学技能,有效检测专业水准。

三、管理强校,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倡导:增强组织学员的学习力,使他们体验到工作的意义,提高群体智商,强调创造力。它一改过去“制度+控制”使人更勤奋的工作管理思想,取而代之的是“学习+激励”,使人不仅勤奋积极,而且更聪明地工作的崭新理念。以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作支撑,是我校建构新型管理文化的有益探索。

(一)建立美好愿景

辽源市《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高中教育要“育精英、上品牌、提品位”,实现优质发展,我们第五中学的目标定位是“实现与国际接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示范性高中”,我们的价值观是用成功的教育成果示范地方、影响全国,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围绕着“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五中教师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我们组织了全校教师的大反思、大讨论,邀请原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北京教研员肖宇赫教授和吉林省教育学院王鹏伟教授先后来校讲学。通过学习讨论,我们提出了“实施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走内涵发展之路,争创全国示范性高中”的办学目标,归结出名校的基本内涵——着眼于人的发展,关注生命意义,培养未来人才。它凝聚着全体教师的智慧、热情和理想,许多教师根据共同愿景构筑了自己的小愿景,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教师不断增值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发展的稳固基石。

(二)实施高效管理

学校管理最重要的是用心,把工作做到师生心里去,才会孕育出爱的智慧,才能以“用心”的管理达到“管心”的境界,这样的管理才能高效。作为学校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要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组织管理氛围,为教师参与管理提供心理情感层面的支持。比如:对涉及教师利益、学校发展的重要决策、重要事件、大额资金使用等,我们都要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在学校管理中,不仅采取制度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可循,还倡导“扁平化管理”,让管理重心下移,赋予副校长、教务(政教)主任、集备组长、班主任的管理权利,强化对各年级教学工作的科学调控和微观指导,激发整个团队为学校的愿景而励精图治,使校长的管理思想得到贯彻落实。

(三)优化激励机制

尊重和保护教师自尊与个性是教师创新工作的原动力,同时也是管理者胸怀和管理艺术的体现。我们以扶持、激励、协商、对话等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手段,实行科学管理重“理”而轻“管”:日常教学以常规为主,减少事务性工作给教师带来的影响,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研究教材、钻研理论、走进学生、悉心辅导。与此同时,还以经营的理念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对那些主动投身科研、课改和业绩突出的教师,积极创设条件让其“走出去”,在五中教师心里,“培训是最高的奖赏”。我校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到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培训,使教师体验到专业成长的快乐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走内涵发展之路,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们第五中学践行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懈追求。目前,一大批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全市学科领域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省和市级表彰。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每年都有多名学生通过国家、省级各类专业水平考试,高考连创历史新高,重点上线率、高分段人数、本科上线率等各项指标居全省前列,学校荣获全国科研兴教先进单位、省模范集体、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发展性教育理念,实现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为服务辽源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明确专业知识 走好人生之路 篇4

走好人生之路

本报讯

12月6日我校双语学院院长孟庆玲教授在多功能报告厅为我校双语学院大

一、大二学子就专业与社会做了专门讲座。大

一、大二导员一同出席了此次讲座,此次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讲座上,孟院长就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做了简单地介绍。在讲话中孟院长提到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对双语学院的学子给予很大期望。

孟院长在讲座中对双语这一全国特色专业的专业内容做了介绍,使双语学子对于本专业有了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同时在讲座中,孟院长还提到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当前的人才需求将更加注重创新与素养等综合素质。“先做人,后做学问”成为这一代人的代名词。面对着双语学院较高的就业率和较大的专业对口比值,双语学子增强了未来就业的自信心,相信对于未来学习定会产生较高的积极性。

对于大学五年究竟应该如何度过这是初入大学的莘莘学子最茫然的问题,针对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孟院长为同学们做了细致地回答。首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主动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学习规划,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其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掌握时间。在相对较短的大学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学习服务,坚决抵制各种诱惑。简单做人,踏实做事!再次,学会学以致用,注重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从现在开始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学会与人相处之道,在“尊重、信任、友爱”的基础上,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此次讲座在阵阵掌声中落下圆满结束,而对于同学们的影响将会一直延续。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中双语学子定会在“致远 务实 求精”的校风的引导下,坚持“天下事必作于细”的原则为双语学院的建设增砖添瓦,为实现华外百年名校的梦想努力奋斗!

双语学院学生会秘书处李玲玉

专业市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篇5

随着纺织服装行业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无论是全球经济的低迷和消费增长的放缓,还是中国经济的调整和综合成本的提升,都给纺织服装流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只有理清市场发展方向,进行资源结构的调整和新型经营模式的创新与研究,才能真正实现流通效率的提升和专业市场流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市场当前发展特点显著

在当前形式下,夏令敏总结了当下产业流通的一些新形势特点:

一是信息化技术正在改变生产者与采购者、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流通中间环节被削减,信息化技术同时也带来了物流效率的大辐度提升。

二是有形市场正与期货、电子商务等无形市场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市场充分互动,线上平台正逐渐成为线下有形市场的重要的渠道补充。

三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凸显,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原有的专业市场平台正成为产业落地的引擎,流通格局中传统的一级批发与二级批发之间的关系正变得模糊。

四是各专业市场都以服务商户成长为根本要务,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在区域市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与对接方面正在加大力度。

深入推进基础研究工作

夏令敏表示:“2015年,流通分会将继续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认真研究行业发展形势,特别要重视研究产业流通相关要素的变化,关注产业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建设和流通效率提升。”

一是健全数据监测体系。梳理样本数据库,对监测样本进行有效性评估;选择性扩大专业市场季度监测样本规模;完善价格监测、季度监测等数据监测流程,规范信息来源,增加数据核实环节,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建立数据分析体系,加大数据对市场实际运营状况的表征与指导;完善数据监测工作运行机制。

二是强化产业流通关联课题研究。加大对专业市场产业流通与运营管理的研究与咨询,深入走进重点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加大对产业典型现象与问题的分析与解读,指导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

三是开展女装指数体系研究。以杭州、虎门等女装产业集群地的专业市场为主要对象,研究女装指数的体系建设与运营,通过女装指数的发布与分析,进一步提升风险控制力和综合竞争力。

四是做好其他专项课题研究。深度推进《绿色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评价标准》的编制与申报,完成《纺织现货市场及纺织品类指数研究》课题。

不可忽视的电子商务

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纺织服装占了重要份额,且仍在持续增长。为此,中国纺织服装电子商务联盟应运而生。联盟将积极加强会员的联络与维护,开展相关活动,推动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除了常规性工作外,流通分会还将针对2012年评选的行业电子商务示范单位开展复评,了解示范项目进展情况,同时制定新的示范、试点标准,并开展新一轮示范、试点工作。同时,深入开展百家专业市场电子商务调研,进一步了解专业市场和商户电子商务应用情况;启动百家纺织服装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调查问卷分析工作,摸清行业企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电子商务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利用协会春季大调研,深入企业了解电子商务应用中的问题;组建联盟电子商务专家团队;完成《2014-2015中国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品牌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

“在品牌培育过程中,需要专业市场结合产业结构进行科学产品布局,充分发挥品牌孵化基地的功能,通过自主品牌与区域品牌的共同发展,提升专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夏令敏如是说。2015年度,流通分会仍将通过向全行业发布2015年度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榜单。

同时,以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企业为评选对象,各品牌孵化基地推荐优秀品牌,组织专家深入企业调研发展情况,全面探寻品牌发展中的创新经营理念与商业模式创新案例,最终评选一批优秀的成长型品牌成为“品牌之星·2015中国十佳新锐服装品牌”给予奖励,并在全行业推广品牌发展商业模式,进而推动中国服装行业的品牌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流通分会还将根据行业的一些大型活动,为成长型品牌搭建更多展示的平台。3月18日,CHIC2015将移师上海,流通分会也将继续组织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市场携市场内优秀品牌企业参展;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DHUB活动中,流通分会也将继续组织专业市场内有设计服务需求的成长型品牌、优秀服装品牌与时尚最前沿的设计师举行了专场对接,推动专业市场内品牌设计能力的提升。

专业人才做专业事

专业市场流通领域的发展与创新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和不断创新的火花,流通分会将继续整合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资源,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市场合作,成立专家队伍。同时,根据专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开展如电子商务、服装陈列、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提高专业市场的人才素质,并逐步建立人才储备库。

夏令敏强调,专业市场要充分抓住机遇,借助深化改革的契机,重新构建新常态下专业市场发展的新思维。作为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中间环节,专业市场在发挥和完善流通功能的同时,要通过指数发布、金融服务等载体,进一步及时传递、发布行业最新运行动态,捕捉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升在产业中的价值创造能力,最大化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上一篇:鼻咽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下一篇:农户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