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的现实考察

2024-06-23

会计准则的现实考察(共9篇)

会计准则的现实考察 篇1

会计准则作为20世纪会计发展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创造, 对其历来颇多赞誉之词, 而缺乏深入的剖析与考察。虽然在美国理论界, 自会计程序委员会 (CAP) 开始发布会计研究公报起, 美国会计准则就因为是各种源自实务的惯例、规则和程序的“编集” (Codification) 而备受指责, 但纵观国内外各种文献, 对会计准则系统而深刻的现实剖析, 却并不多见。对于深入理解会计准则及其现实功用, 显然是不够的。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会计准则的现实问题, 通过对准则本身形式、程序等方面缺陷的分析来解释准则在现实中的不足。

一、会计准则形式与超载问题

会计准则做为一种制度规范形式, 以具体规则来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 立足核算而突出呈报, 从而在客观上决定了, 面对现实环境中创新不断、变化纷繁的实际问题, 必须有数量庞大而繁复的准则及解释、指南。困扰美国会计界的准则超载问题, 即由此产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准则制定中始终坚持谨慎的选择, 注重准则数量控制。这虽然避免了准则超载, 但同时又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 即:准则只能成为一些只涉及各种基本或突出问题的笼统的规定。为了提高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适用性, 不得不综合考虑各主要国家或主要会计模式的特点, 从而使准则包含过多可选择性, 影响了准则的具体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压力, 不得不频繁地进行修改或修订。即便如此, 准则质量依然饱受各方指责。事实上, 面对世界各国不同的环境条件, 以及差异极大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及会计职业状况, 要制定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切实可行的制度规范, 确属不易。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转而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虽然一定意义上有违其统一世界会计规范的初衷, 但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即:先从具体规范国际财务报告入手, 缩小准则制定的目标范围, 使准则制定变得相对具体和简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是:未来世界范围内的会计统一协调和规范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 会计趋同应该趋向何处等。

会计准则做为一种会计规范形式, 其本身究竟有何优势与不足?美国会计准则超载究竟意味着什么, 可以为未来会计法律制度建设提供哪些有益的启示?这是研究会计准则问题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 会计准则形式的优势与不足

会计准则做为一种统一会计制度的实现形式, 具有诸多优势: (1) 以公告形式明确陈述解决各种具体会计问题应该遵循的程式、方法和路径, 针对性强, 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规范性; (2) 具有概念基础的准则体系, 可保持理论观念上的一贯性, 形成一个结构合理而完整的体系, 并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 便于局部或部分修订、补充、发展和废止; (3) 便于针对环境变化和各种具体的现实需求及时制定相应的规则, 及时补充或修订; (4) 形式简明, 不甚关注法律基础和文化背景差异, 有利于学习和推广; (5) 具有较高认知度, 在未来世界会计协调和趋同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会计准则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与不足: (1) 规则和公告形式, 虽然有具体和便于扩展与修改 (修订) 等优势, 但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常常为规避准则提供便利, 并可能存在制度盲点或漏洞。准则较少则适用性较低, 准则过多易造成过量乃至超载; (2) 专业技术规则而非法律条文, 缺乏法的强制性, 存在不为司法过程所采用的可能, 权威性存疑; (3) 由实务和惯例中总结、概括、抽象而来的规则, 往往包含多重可选择性, 在增强适应性的同时, 导致信息可比性下降; (4) 不断增删修订, 工作量大且稳定性不足, 也造成实务界掌握和执行准则的困难; (5) 从选题、制定准则草案、征求意见到正式批准发布实施, 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许多新兴问题必须等到变得突出且实际中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后才可能纳入准则制定的视野和程序, 导致某些现实问题出现制度空白。

2001年, 安然事件等一系列重大会计欺诈案集中爆发, 凸显了规则导向型会计准则的弊端。美国政府不得不紧急颁布《2002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来应对危机。其后,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报告指出, 萨班斯法案出现的原因之一, 是因为“国会认识到会计准则的制定方法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以规则为基础的准则常常会提供规避准则意图的手段, 因此, “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应当更为一致地以原则为基础或以目标导向为基础。”按照该报告的观点, 这样的准则应当具有如下特征:以经改进并一致应用的概念框架为基础;明确指出准则的会计目标;提供充分的细节和结构, 使准则能够得以一致地实施和应用;尽量减少准则中的例外情况;避免使用使得财务工程师能在技术上遵循准则却在实质上规避准则意图的‘界线’。关于“提供充分的细节和结构”, 报告以注释方式特别指明:“但是, 如果要这样做的话, 准则制定者必须克制住提供过多细节的冲动 (即避免在准则中试图回答几乎所有的可能问题) , 因为这些细节模糊或掩盖了准则背后的目标”。问题在于, 如何才能恰当地把握这一点, 在提供充分的细节和结构的同时, 避免或遏制提供过多细节的冲动?进一步的问题则是, 这种以原则为基础的准则, 是否可以消除以上所列示的种种弊端, 并实质性地提高准则的权威性和法律效能?

(二) 会计准则超载

会计准则超载 (Accounting Standards Overload) 被认为是会计准则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之一。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美国会计界就开始关注准则超载问题。AICPA下属会计准则超载专门委员会1983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列出了会计准则超载的五大表征, (1) 随后又多方面采取措施, 力图解决准则超载问题, 但直到2002年, FASB主席Robert H.Herz在回顾和总结该年度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面临的挑战和变化时依然谈到,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被公司和审计团体指责未能就会计准则超载问题给予积极回应。由此可见, 准则超载实在是一个很难开解的谜题。

及至2003年, 美国FASB已经制定的148项会计准则, 加上其前任会计程序委员会的研究公告和会计原则委员会的意见书中依然生效者, 全部会计准则资料累计已达4530页。 (2) 准则超载一方面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难度, 提高了对公司会计人员和报告使用者所需掌握专业知识的要求, 同时也客观上助长了企业管理者变更交易方式的动机。

对准则超载的原因, 人们多有研究。除技术因素外, 还包括: (1) 1969年股市暴跌后大量针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引发的会计职业界借助详尽的准则自保的需求; (2) 政府管制的影响; (3) 经济运行本身及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些因素交互作用, 使准则超载成为一个难解的Gordian knot (3) 。安然事件的爆发, 引致了规则导向向原则导向的转变, 但这种转变最终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尚待时间检验。可以肯定的是, 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 必然包含大量例外事项 (exceptions) 、明线测试 (bright-lines test) (4) 以及详尽的解释与操作指南, 这是源自准则形式特点的一种根本性弊端, 这一弊端一日不根除, 准则超载问题就一日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二、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与政治化问题

制定会计准则的程序是否适当, 历来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 并直接影响对准则质量的评价。

(一) 会计准则制定的程序

在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中, 对于程序问题, 人们始终给予了极大关注, 并最终确立了称为“due process”的准则制定程序。该程序以联邦行政程序法为模型, 以其科学性、完备性及充分的公开性而备受称道。然而, 从另一方面来看, 完备而严格的程序, 意味着准则制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从准则立项之前的筛选、甄别、列入日程表, 到讨论文档及相关材料准备、听证、征求意见、讨论、修改、表决, 直到最终正式发布, 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实中不断出现各种需要解决且颇具紧迫性的问题, 使得准则制定成为一个不断迁延而且费时费事的过程。

2000年, 美国股市牛市结束, 随后华尔街会计丑闻暴露, 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备受质疑, 社会各方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和批评GAAP的效率及缺陷。2002年3月, 美国SEC主席Harvey Pitt在国会听证会上指出:“以规则而非原则为准则制定基础模式会延误准则指南发布的及时性, 会使准则缺乏灵活性、透明度和一致性, 人们会仅为达到会计目的 (而不是经济目的) 进行会计技巧的设计。”因会计准则本身的形式特点所致, 准则制定必然是一个费时费事的过程。对此, 利特尔顿早在四十年代初期即有预见。按他的观点, 要发现需要以准则形式来表达的想法本身就是很困难的, 更困难的则是将由此引出的思想与变化用词语表达出来。对所要表达的想法人们要达到一致意见不是很难, 而要把合理的会计理论和惯例化的会计实践用词语表达出来, 人们的意见往往大相径庭。这一问题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克服。不过, 这不仅是一项费时的工作, 而且是一项无尽头的工作, 原因在于, 准则不会像几何公理那样恒久不变, 而是不断变化的。 (5) 规范的制定程序不但未能导致准则制定时间上的节省, 反而因为反复征求意见、修改和讨论, 极大地增加时间耗费。这种形势进一步加剧了规则体制本身的缺陷, 即:总会使某些突出的现实问题处于制度真空状态, 使实务工作者无所适从, 同时加大舞弊的可能。在变化日益加速的当今时代, 这一缺陷是致命的。

(二) 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化问题

早期准则制定一直被视为纯粹的技术过程, 做为准则制定机构的AIA甚至连美国会计学会 (AAA) 在会计原则和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 也一概视为对其权威性的挑战和威胁而加以排斥。进入七十年代, 美国会计界开始关注会计的政治化问题。人们不再认为会计是一个完全非政治化的过程, 而是开始注意准则制定的政治实质, 注意会计师报告数据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及会计规则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意识到“会计规则制定过程的政治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是恰如其分的。……当一个决策过程, 其成功有赖于公众的信任时, 关键性问题将不再是技术问题, 而是政治问题。” (6)

准则的政治化, 突出表现为: (1) 准则的政治和经济后果问题。需要准则制定者仔细考虑建议准则可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 而不是将重点局限在技术和公允列报上。 (2) 游说问题。由于美国相对严格地强制要求遵守GAAP, 一旦准则制定者发布了一项公告, SEC就希望该准则能被遵守。因此, 很多与提议中准则利益相关的团体会通过强力游说对准则制定施加影响, 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准则制定, 致使“FASB发布的准则质量有时会被与反对FASB的强大力量的妥协所污染。” (7) (3) 各种政治力量对准则制定过程的直接影响和干预。为了保证会计准则制定的全面公开和公平性,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组织机构设置和准则制定程序等多方面进行了严格设计。但由于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涉及许多利益集团的广泛利益, 因此, 从准则立项之前的筛选、甄别到后期的讨论、修改和最终表决, 始终难以避开各方面利益的直接影响。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美国, 甚至有一个由200多家大型企业和银行执行官组成的名为“商业圆桌会议”的强大机构, 不仅就许多会计问题和委员会的程序对FASB和SEC进行游说, 甚至“一直努力对FASB的议事日程加以控制, 而且在幕后推动了FAF的信托理事会在1990年决定, FASB要批准准则必须以5:2的票数而不是简单的多数原则。” (8) 该机构还在FASB的许多重要机构中占有席位。

会计准则具有社会后果, 致使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必然是一个政治的过程。Charles Horngren曾经指出, “会计准则的制定属于政治行动的产物, 这就如同它具有完美的逻辑和经验研究一样。为什么?就因为准则的制定是一项社会决策。准则实施对行为的限制, 因此, 它必须为受影响的各方所接受。接受可能是强迫性的, 也可能是自愿的, 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一个民主社会中, 获得接受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 需要在政治舞台上进行技巧的营销。” (9)

以上研究表明, 人们对会计准则及其制定的认识, 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脱开了纯粹技术观点的局限, 进入到了对准则基本社会功能和社会规范实质的确认。然而, 遗憾的是, 随后的准则制定和实施, 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 20世纪八十年代整个会计职业界经常遭受国会、法庭及其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机构的严厉调查, 法庭判例中会计准则的权威性不断遭受否定。对政治化的关注, 并未进一步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而是让职业界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减轻政治的影响而提高准则的专业性。

三、会计准则从协调至趋同的进退之辩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自成立以来, 在会计的国际协调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其创造性地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践, 以及在推进会计准则概念的世界性认同方面, 成绩十分巨大。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组织结构更加完善, 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具体, 代表性和权威性也进一步增强, 并在改进国际会计准则质量及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具体性事务上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尤其以“趋同”代替“协调”, 更是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笔者强调从协调至趋同的进退之辩, 是因为上述各项进步实质上同时又潜藏着极大的风险, 而且, 会计国际协调中近年来的某些举动, 客观上意味着某些方面一定程度的退步, 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一) “协调”至“趋同”的实际意义

单从两个词的表面意义来看, “协调”意味着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减小差异增加共同点, 而“趋同”意味着最终实现同一, 由协调至趋同, 乃是提高了目标标准。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协调的最终目标是制定和实施统一一致的国际会计准则, 其时间可长可短, 而趋同却是在肯定现实差异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同一, 可能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事实上, 近年来对趋同的理解, 很大程度上也是肯定其缓慢和渐进的特点。其原因在于, 经过多年的协调努力, 人们的认识已逐渐从狂热走向理性, 而会计国际协调中遭遇的巨大困难, 也使人们从客观上认识到了会计协调的艰难性和艰巨性, 从而肯定和承认了其渐进的特点。其中根本性原因, 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环境下, 国与国之间, 或各区域化经济集团之间才是经济权益问题的相关者, 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博弈是根本性的。而会计的特性和地位、作用, 决定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权益博弈最终都必然具体体现到会计方面。这种矛盾随着会计国际协调进程加深日益突出地表现出来, 极大地加深了会计协调和趋同的艰巨性。

(二) 结构变化、权益矛盾突出导致控制权争夺加剧

20世纪末期, 欧盟通过与IASC积极合作及在欧洲大力推广国际会计准则, 在会计国际协调中获得了优势地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世纪之交的改组, 很大程度上参照美国FASB的结构模式, 并从多方面吸收和借鉴美国准则制定的经验, 使美国开始在会计国际协调中占据突出地位, 从而打破了会计国际协调中以往的利益格局。由于美国更企图主导全球性会计准则的发展, 欧洲的利益受到很大挑战, 欧美两大势力的利益及控制权之争因此变得更为激烈。在此形势下, 其他地区和国家, 尤其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如何得到体现和保障, 将成为突出问题。由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 可以预见, 会计国际协调舞台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变为一个更加激烈的权益竞争场所, 从而使协调和趋同之路变得更加艰难。

(三) 由“国际会计准则”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工作重点的实质性变化

改组后的IASB将主要精力放在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方面, 使其工作重点实质性地转到了一个更为具体, 但同时也更趋狭窄的方面。如此做法自然有其道理, 但需要看到的是: (1) 国际财务报告只是会计国际协调的一部分内容, 而非全部; (2) 国际财务报告所涉及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大型国际性公司, 如果会计国际协调的重点长期放在这一方面, 众多不发达国家和大量中小企业必将被边缘化, 而会计国际协调也将与制定和推行全球会计准则的目标相去愈远; (3) 反复论证和强调会计的社会意义和法律基础问题, 将会计协调的重点仅仅放到财务报告方面, 必然使会计规范脱离社会和法律基础, 步纯技术规则导向之后尘。

(四) 美国影响加大的实质性弊端

IASB的改组, 从最初提议到后来实施, 始终受美国FASB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采用会计准则的制度规范形式, 虽然特别注意了准则数量控制, 但其过往实践中已经表现出了规则导向的诸多弊端 (突出体现在准则的不断修订方面) 。美国的影响加深, 正在更多地将美国准则的一些习惯性做法带入国际会计准则 (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由于IASB及其所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影响, 因而, 它也患上了与美国相同的毛病。” (10) 除了权威性问题外, 它也像美国会计准则一样, 走上了一条漫无边际的体系化、修正、修订、调整、以及补足之路, 一定程度上同样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病。

以上问题, 犹如一个个隐秘的陷阱, 任何不慎或处置不当, 都会使会计国际协调与趋同进程受到阻碍。虽然有时候退步是进步所必需, 但这种退步是否会带来长远的不利后果, 却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陆建桥、隋春平:《当代财务会计发展的历史观察与深层思考——〈美国会计准则及其环境:75年发展历史的二元研究〉一文述评》,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薛云奎:《会计准则制定的方法论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兰小玲:《浅议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井尻雄士著, 陆建桥、隋春平译:《美国会计准则及其环境:75年发展历史的二元研究 (上、下) 》, 《财会通讯》 (综合版) 2005年第10、11期。

[5]斯蒂芬·A.泽夫:《会计准则制定:理论与实践——斯蒂芬·A.泽夫教授论文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6]David Solomons.The impact of politics on accounting standards.The journal of Accountancy, November1978.

[7]Michael L.Fetters and John Leslie Livingstone.Inconsistency in U.S.Accounting Standards:The Treatment of Interest, Abacus, 1989.

[8]Mohamed Elbannan, William Mckinley.A theory of the corporate decision to resist FASB standards:An organization theory perspective.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006.

[9]Peter Collett.Standard Setting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An Ethical Issue.Abacus, Vol.31, No.1, 1995.

[10]Stephen L.Taylor.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An Alternative Rationale.Abacus, Vol.23, No.2, 1987.

会计准则的现实考察 篇2

?,男,47岁,汉族,籍贯河北省行唐县,1987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学院并参加工作,现任?(主持工作)。

思想政治素质强,理想信念坚定。该同志2009年主持后勤中心工作后,始终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几年来,能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学习中,对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善于结合工作实际进行钻研和理解,写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该同志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上有作为。

事业心强,工作成绩突出。该同志能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主持后勤服务中心工作后,由于工作对口面宽,加之后勤工作与广大干部职工息息相关,日常工作较为繁重,该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工作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注重实干,不急功近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尽心尽力,从不懈怠,始终保持着务实的作风,高昂的斗志和崇高的使命感。几年来,在本职岗位上为机关后勤建设管理工作奉献了自己的赤诚和智慧。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1—

善于学习,个人综合素质较高。该同志非常注重学习。长期以来,不断从理论和业务上充实自己,武装自己,使之更好地用于实践中去,做到了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学习。通过学习,他增强了工作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干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路在工作上得以很好地体现,不仅工作能独当一面,而且能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他为优化人大机关工作生活环境,加强人大后勤管理工作,所做的诸如安全保卫工作、机关清洁保洁工作,提高机关食堂伙食质量,建设节约型机关等方面,都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大家的好评。工作之余他还主动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升科学决策、开拓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作作风严谨,注重自身养成。该同志长期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作风扎实,自身要求严格,廉洁自律,襟怀坦白,对待名利淡然处之,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主人翁意识强,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无论份内份外工作都能确保圆满完成。同志间以诚待人,严以律已,有宽广的胸怀和谦虚谨慎的作风,豁达大度,群众基础好,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普遍赞誉。

会计准则的现实考察 篇3

一、历史考察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基于我们党88年的革命和建设史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和理论总结。因为从88年的党建史来看,强调学习问题始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而且,党中央每一次对学习问题的突出强调,都紧随着迎接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战胜困难、团结前进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众所周知,我们党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重大转折。而历史的大转折,意味着社会的大变革,与此相应的,必然是思想的大解放,理论的大飞跃,学习热情的大高涨。在每一次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总是通过学习来提升党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的能力,所以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危机提高能力屡试不爽的法宝,这已经为党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在我们党88年的辉煌历史中,对学习问题的突出强调择其大端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局部执政时期: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我们党事业的蒸蒸日上,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感觉到“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①为了克服这种恐慌,毛泽东认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②,然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③于是,我们党由中央自上而下地发起了“全党干部学习运动”,在党内进行了有计划的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教育运动。为此,1939年2月中央还成立了干部教育部来统一领导学习运动,并于1940年1月和3月相继发布了《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和《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党都应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增长知识提高本领,而且规定每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日为学习节,以此为契机来推动全党范围的大学习。随后,我们党便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其中整顿学风是重中之重。毛泽东就学习问题先后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学习与时局》等一系列重要文章,对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等问题进行了精辟阐述。毛泽东特别指出,学习最重要的是态度问题。共产党人学习应该采取一种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把学习问题上升到党性的高度来认识。正是基于党性的政治高度,延安整风确实达到了毛泽东所预期的“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④的目标,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与一致,从而为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夯实了基础。

(二)全国执政初期:恭恭敬敬地学。在全国执政初期,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党的历史方位面临着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重大转换,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⑤因此,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号召全党“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⑥,“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⑦毛泽东还就如何善于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与成效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总的来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什么必须善于学习的问题。毛泽东向全党指出:“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⑧我们党现在已经是执政党了,不再是单纯地闹革命了,执政党面临的任务更多更繁重,这就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因此必须更加善于学习。另一方面是学习态度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针对党内一部分自足自满的不良风气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⑨正是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在执政初期就领导国家较快地实现了经济的及时复苏和全面好转。邓小平同志后来对这次进城学习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指出:“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⑩

(三)改革开放前后:善于重新学习。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同志在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时,就党的学习问题痛定思痛地指出:“这些年来,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主要的精力放到政治运动上去了,建设的本领没有学好,建设没有上去,政治也发生了严重的曲折。现在要搞现代化建设,就更加不懂了。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11}邓小平就如何克服困难、赶超世界先进提出了应对之策,那就是“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12}。应该说,这个时期全党在重新学习这个问题上是形成共识的,但也存在某些比较片面的学习风气,诸如认为现在搞建设最需要学习的是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还有什么用?针对这一片面的学习观,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13}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党搞革命的指南,同样也是我们党搞建设的指南,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指南。为了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把学习搞好,认真建立学习制度。正是在这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气氛中,我们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会计准则的现实考察 篇4

企业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不仅仅是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还包括如何最好地利用分散在整个社会中的不同信息, 因为资源配置的好坏取决于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的完全性和真实性。财务会计就是一个人造的、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一般地讲, 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 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境地、结果、目的和要求, 它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 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 从本质上看, 会计目标是人们在对会计本质认识的基础上以主观要求的形式提出来的、客观存在的范畴, 描述的核心问题是“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什么样的信息”。

会计目标取决于相关的会计环境, 尤其是相关会计环境中会计信息主要使用者的特征。

二、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构建财务会计理论的前提和逻辑起点。目标规定了财务报告的目的和宗旨, 它对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其他组成部分都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 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等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实现财务会计的目标服务。财务会计的目标使得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连贯、相互协调并内在一致。

在历史上人们曾试图从会计假设出发构建会计理论体系, 但很快发现, 若以基本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的基础和起点, 则意味着会计理论是建立在一些不够严谨的推断之上, 这势必会影响理论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和可信性。其实, 会计作为一个人造信息系统, 使用者的目的和用途对研究会计理论更为实用, 更符合实际需要。以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为起点去构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是正确的, 它合乎人类实践活动基本逻辑。

三、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的历史发展

佩顿和利特尔顿在他们合著的经典著作《公司会计准则导论》 (1940年出版) 中认为, 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汇集、整理与提供, 以满足管理当局、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要求”。两位作者还指出, “随着投资者的利益分离和分散, 会计的服务职能也不断扩展, 除了为业主兼经营者记录和报告财务数据, 还增加向外部投资者报告信息的职能”、“公司最重要的会计责任不是针对每个企业的一个或若干个的业主和经营者, 而是针对每个经营主体的一个或多个分离的投资者群体或类别”。

利特尔顿在1953年出版的《会计理论结构》中把会计目标分为中间目标、前提目标和最高目标, 他指出:“会计的最高目标在于帮助某人借助于数据了解某个企业”、“为了实现帮助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士了解企业这一首要目标, 会计必须对数据加以如实分类, 正确地浓缩并充分地报告”、“会计的首要目标是向管理当局提供控制信息或报告受托责任的信息”。

美国会计学会在1966年出版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 (ASOBAT) 中明确地提出会计的目标是: (1) 作出关于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的决策, 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确定目的与目标; (2) 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内的人力和物资资源; (3) 记录、报告资源的受托责任; (4) 有利于履行社会职能和社会控制。

20世纪70年代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潮期。1974年会计原则委员会发表了第四号公告 (APB Statement No.4) , APB第4 号公告写到“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的基本目的是提供关于一个企业的定量化的财务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报表的使用者 (尤其是所有者和债权人) 进行经济决策, 这一目的包括用于评价企业管理当局执行其受托责任和其它管理责任方面的有效性的信息。”它又把这一目标的内容分解为四点: (1) 提供关于一个企业的经济资源与义务的可信赖的财务信息; (2) 提供关于企业因其盈利活动而产生的净资源的变动的可信赖信息; (3) 提供评估企业获利潜力的信息; (4) 提供有关经济资源及其义务的变动信息以及财务报表的其他信息和对会计政策的揭示。

1971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成立Trueblood委员会, 专门负责研究会计目标问题。AICPA提出四个问题供Trueblood委员会参考: (1) 谁需要财务报表? (2) 他们需要什么信息? (3) 在他们所需要信息中, 有多少是能够由现行财务报表提供的? (4) 为了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要求有一个怎样的框架 1973 年Trueblood委员会发表了题为“财务报表的目标”的研究报告, 并将目标分解为基础目标、使用者和用途、需求的信息、信息性质、财务报表、特别推荐的报表等共12 项。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一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FASB SFAC No.1) 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概括为, “编制财务报告应该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所谓决策有用的信息即有助于预测企业现金流量 (包括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 的信息。

四、受托责任观

经管责任 (即受托责任) 被认定为会计的目标, 由来已久, 甚至可上溯到簿记时代。受托责任关系可因宪法、法律、合同、组织的规则、风俗习惯、甚至口头合约而产生。

受托责任是指资源的直接管理者 (受托者) 对资源的所有者所承担的、有效管理所有者所托付资源的责任, 即资源的受托者负有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 受托责任完整的含义包括三层: (1) 资源的受托者接受委托, 管理委托者所交付的资源, 并承担合理、有效地管理与运用受托资源的责任; (2) 资源的受托者承担了如实地向资源的委托者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与结果的义务; (3) 随着社会的发展, 作为资源受托者的企业管理当局, 还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

“受托责任观”形象地描绘了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权责关系和会计在认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中的作用, 因此, 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有效地反映资源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由此看来受托责任观更注重会计信息的历史性和可靠性。

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并且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但是, 在现代社会中, 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企业 (例如两权不分离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仍普遍存在, 它们对受托责任观提出了质疑。而且, 在现代社会中, 委托方并不总是明确的:在市场经济中, 证券市场已成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机制, 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广大证券持有者是上市公司所拥有资源的委托方, 但他们却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即委托方的具体人员经常处在变化之中。在这种情况下, 受托方可以说是确定的, 而委托方则是不确定的。

五、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模化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随着资本市场尤其证券市场的发展, 数量众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遍布世界各地, 委托代理关系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清晰、明确。这种经济背景要求财务会计面向资本市场提供信息, 不但提供给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而且应提供给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以利于他们作出“购买-持有-抛售”企业证券的决策。在这种背景下, 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的出现是合乎逻辑的。在决策有用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资本市场化的加速发展, 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能动反应以及信息理论、决策理论的出现, 极大地强化了决策有用论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

在决策有用学派中, 依据服务对象的宽窄不同又可分为“单一论” (即单一服务对象) 和“多元论” (即会计为多种信息使用人服务) 两种观点。1953 年美国会计学家斯朵伯斯提出, 会计目标就是“提供对投资人决策有用的信息”, 这是典型的单一论。 “决策有用观”带来信息泛化:决策有用学派要求提供信息的目的在于对决策有用, 因此, 不仅要求提供受托经营业绩和资产管理方面的信息, 还要求提供诸如管理者情况和市场占有率等非财务信息, 以及面向未来的背景性信息及前瞻性信息 (尤其是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的信息) 。因此, 决策有用观更注重会计信息的前瞻性和相关性。

潜在投资者在财产所有权上并不存在受托责任关系, 而他们也是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之一。决策有用观完美地解答了潜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使用的问题, 他们不需要了解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而是利用信息作出投资决策。

六、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比较

无论是“受托责任观”, 还是“决策有用观”, 它们都是对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情况下会计具体目标的阐述。由于它们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 相对于这一环境, 他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受托责任重在反映经营业绩及其评价, 关注信息的客观性。至于委托者如何利用报表, 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而决策有用论则尽可能地提供对报表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 较多地考虑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关注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按照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产生的财务报表不能直接提供企业的价值信息。因为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企业的价值在理论上等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所以, 为了达到“决策有用”的目的, 除了提供财务报表外还要提供其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如公司的年度报告、招股说明书以及呈报证券监管部门的年度报告等, 甚至包括新闻发布稿、管理当局的预测、计划或前景说明以及对社会环境影响的说明等。 值得注意的是, 管理当局和会计主体都是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人。而且从获取信息的顺序看, 他们是第一使用人, 第二个接受信息的是股东, 最后是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大量的非上市的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一般不会发生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所以社会对该类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要求不强烈。然而, 该类企业同样要设立会计机构, 组织会计核算, 编制会计报表。对该类企业来说, 财务会计目标显然主要不是对外提供财务信息, 而主要是满足企业自身管理与经济利益关系处理的需要。

“决策有用观”同“受托责任观”一样, 注重会计信息为企业外部使用者服务, 而忽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当然, 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部门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从这一点上看, “决策有用观”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七、对我国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

会计目标不是孤立的, 它是基于一定的会计环境、在现有的会计准则框架内通过系统的会计方法来实现的。从理论上讲, 不论是一般会计目标, 还是具体会计目标都受会计环境的影响, 其定位都是由会计环境决定的, 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是分层次、分程度的。目前, 我国经济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 (1) 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配置实行宏观调控, 既有市场手段也有很多行政手段; (2) 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3) 银行是企业资金极其重要的来源, 企业通过银行间接融资的比例很高; (4) 我国的证券市场尚不发达, 股权分置问题虽已基本解决,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仍未见好转; (5) 股票市场上的内幕交易和虚假信息还比较多。以上特征共同决定了政府、银行和管理型投资人 (例如国资委、财政部、汇金公司等) 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证券市场的职业投资者 (以投资基金为典型) 是次要使用者, 因而应将会计目标主要定位在“提供受托 (经管) 责任信息”上。

从本质上看, 管理型投资人关心的是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 职业投资人关心的是公司未来股票升值的状况。对职业投资者来说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是他们的第一需求。另外,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 职业投资人是证券市场上的弱势群体, 他们更加依赖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财务会计信息, 这也会导致他们对会计信息需求上与管理型投资人的差别。因此, 目前我国的会计目标总体应该定位在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受托责任信息, 兼顾职业投资人对决策信息的需求。事实上, 我国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又称财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参考文献

[1].林钟高.会计信息目标的一种理论解读.财经科学, 2001 (5) :5~10

[2].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7, 5:3~15

[3].吴联生.会计目标:信息需求论.财会通讯, 2001, 8:3~6

[4].《会计目标》课题组.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会计研究, 2005, 8:21~24

[5].廖洪.浅论会计目标与会计理论结构.财会月刊, 2000, 18:4~5

[6].许义生.析财务会计目标理论主流观点之局限.中国农业会计, 2007, 1:44~45

[7].王守江.对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的思考.财会月刊, 2005, 9:7~8

[8].梁爽.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逻辑关系剖析.会计研究, 2005, 1:55~60

会计准则的现实考察 篇5

个人现实表现材料有利于对于工作上的表现和考核提供依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个人现实表现考察材料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2016年个人现实表现考察材料一:

xx,x,汉族,中共党员,xx学历,生于xxxx年x月,xxxx人,现任xxxxxx局长。具体表现是:

一、重视学习,思想政治素质高。该同志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提高素质、搞好工作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深

刻领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等政策精髓。主动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先创优活动,着眼于新的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自身素质得到增强,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务实肯干,敬业奉献精神强。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高的党性原则和政治觉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领导交办的工作从不推诿,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一些重要工作任务,多次参与督查、汇报、精神文明创建等文字材料的撰写,吃苦受累,加班加点都毫无怨言,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

三、工作踏实,任务完成较好。该同志能积极主动与企业负责人联系,了

解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次和企业负责人到市区有关部门就项目开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开工手续、用电用水等问题进行协调解决,确保了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并顺利建成投产。主动和企业负责人到xx派出所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了企业员工落户问题,增强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尽快建立企业党群组织,多次向组织部、团委等部门有关领导进行请示汇报,积极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筹划党群组织建立的有关事宜,为下一步企业建立党群组织打好了基础。

四、严于律己,善于团结共事。该同志识大体、顾大局、讲原则,能自觉服从领导的安排,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与同事保持联系和沟通,虚心倾听和采纳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以良好的自身风范,较好地维护了良好形象。坚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认真学习廉洁自律 的各项规定,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系统的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予以自查,严格要求自己,从没有因为工作的便利条件为个人和他人谋取过任何好处。

2016年个人现实表现考察材料二:

某某同志,男,汉族,出生于1981年12月,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原籍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人。我局于2016年11月份从某某县某某局将该同志选调到我单位从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该同志在我局工作期间的政治、思想、工作表现和廉洁自律情况如下:

一、该同志能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理论素质较高

该同志选调到我局后,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用党新时期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该同志选调到

我局之前,已被五河县审计局确定为预备党员。他选调到我局工作后能够严格按照新时期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高自己。他在预备党员考察期间表现较为突出,通过了单位组织的入党考察,他于2016年2月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该同志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坚持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该同志为人宽容大度,待人诚恳、友善,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够较好的处理好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该同志在审计工作中能够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高效的开展工作,具有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

三、该同志勤奋务实、业务过硬,具有较强的工程投资审计能力

该同志在工作中勤奋务实,刻苦钻研审计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了工程投资审计方面的业务知识,能够保质保量及时的完成单位交待的各项工作。该同志

会计准则的现实考察 篇6

一、对课堂生态的历史考察

“课堂生态”这个词来源于课堂生态学, 1967年, 索莫 (Robert Sommer) 在《应用行为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课堂生态学”的论文, 探讨了课堂座位布置与学生课堂参与之间的关系。他发现, 在讨论式座位布局中, 直接面对老师的学生比坐在两边的学生课堂参与度高, 在座位横排的传统型教室里, 坐在前排的学生比坐在后排的学生课堂参与度高, 坐在每排中间的学生比两边的学生课堂参与度高, 由此得出“视觉接触会增加课堂互动”的结论。

可见, 课堂生态学的研究是从课堂环境入手的, 然而课堂环境只是课堂生态的一部分, 课堂生态应该包括课堂环境在内的由课堂生命体和课堂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综合体。

二、课堂生态的基本结构

课堂生态的基本构造可以简化为人 (课堂生态主体) 和环境 (课堂生态环境) 两个维度, “人”可以细分为教师和学生, 课堂环境可以细分为教材、教学手段、课堂布置、教学氛围、师生关系、规章制度等等, 课堂生态系统中的这些生态因子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相互依赖, 共同构成一个生态整体。

课堂生态中的基本营养结构是:教师是生态系统里的生产者, 将来自外部世界和自我经历的信息 (知识) 消化转换, 以学生能够吸收的方式通过课堂环境传授给学生, 学生消化分解这些信息 (知识) , 再通过课堂环境给老师一定的反馈。课堂生态的这种基本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可以通过图1来表示。

传统的课堂结构观认为,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将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很多教学要素, 如教师、教材、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学习环境等, 传授知识的过程基本是单线流动, 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长。

现代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和谐与共生, 和谐是指关系维度的和谐, 共生是指生物的共同生长。生态教学观认为, 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系统各部分 (教师、学生、课堂环境) 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甚至相互交融和转换, 形成各种关系, 这种关系需要和谐, 以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课堂生态系统中, 教师是系统内部信息 (知识) 的主要生产者, 但不再是唯一的生产者, 课堂环境中的某些因素 (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 也可以成为信息之源。同样, 某些学生也可以成为信息之源, 知识之源, 此所谓三人行, 必有吾师。学生主要是学习者, 是信息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但部分学生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成为系统中的生产者, 提供知识。这样, 教师和学生都同时具备三种功能身份, 是系统里信息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不过有主次之分, 教师主要是生产者, 学生主要是消费者。教师、学生与环境之间通过课堂交互活动, 实现能量流动和信息流通。

三、课堂生态与生态课堂的概念辨析

课堂生态 (classroom system) 是指“生存的状态”或“生态系统”, “课堂生态”就是课堂这个生态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它是通过课堂中各属性间的相互关系来表现的。课堂生态强调的是一个实然状态, 具有客观存在性, 即课堂“看上去”是一个什么样子。

生态课堂 (ecological classroom) 中的“生态”则是“生态的”或“生态化的”的意思。准确说, 生态课堂是用生态主义的观点来理解课堂、建构课堂, 是一种理想化的课堂, 是一个教学效益最佳的课堂。生态课堂强调的是一个应然状态, 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课堂, 具有主观人为性。生态课堂本质上是内外关系和谐的、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生态。

课堂生态和生态课堂的联系在于, 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和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方向和目标。构建生态课堂, 可以立足于对现有课堂的生态进行考察、分析, 使低层次、欠和谐的课堂生态系统发展为高层次、和谐的课堂生态系统。表1:课堂生态与生态课堂的区别和联系

四、三种形态的课堂生态

英国教育专家查理斯·华特金 (Chris Watkins) 把复杂的课堂系统活动提炼为六个要素:目标、任务、社会结构、角色、资源以及时间和步调, 并推演出三种教学方法, 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教学关系和课堂生态:讲授式课堂生态、建构式课堂生态和共建式课堂生态。

1. 讲授式课堂生态:

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 课堂教学的任务是进行输入输出, 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成长, 教师对多个学生负责, 教师将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传授知识的过程基本是单线流动, 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 课堂生态的能量流动和信息流通主要由教师控制,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2. 建构式课堂生态:

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法, 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方法, 学生的经验也成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以学定教”、“学生定步”, 即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顺序, 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和认知规律来调整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课堂生态的能量流动和信息流通主要由学生控制, 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助学者。

3. 共建式课堂生态:

是一种理想的课堂生态, 是基于生态理论中的共生原则,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生态中的学习主体和创造主体, 通过探索和发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时间也不仅仅停留在40分钟的课堂内, 而是延伸到课前与课后。在这样的课堂中, 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生生之间合作、竞争, 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 课堂各要素相互促进, 协调统一, 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五、如何重构新的课堂生态从而达成生态课堂

重构新的课堂生态, 即课堂生态由讲授式向建构式或共建式转变, 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学习目标的转变。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从低阶到高阶的学习和思维发展目标分别是: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与创造。这六类目标的层次是逐步递增的:识记是对信息的回忆和再认;理解是从一个抽象水平到另一个抽象水平的转化、解释;运用是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概念;分析是分解材料以促进理解, 找到关系, 推断意图, 找出谬误;评价是对观点和材料的价值进行评判;创造是从多个元素中建立结构或趋势, 变个体为整体, 形成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 强调新结构或意义的创造。在传统讲授式的课堂生态中, 我们常常将学习目标设置在识记、理解与运用上, 而在新的课堂生态中, 识记、理解与运用更多地是学生自主完成, 在课堂中学习目标更多的是分析、评价与创造, 即“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二是组织结构的转变。讲授式课堂生态是以“教”为中心, 而建构式或共建式课堂生态是以“学”为中心。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生态里, 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 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 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调发展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 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生生之间合作、竞争, 课堂各要素相互促进, 协调统一, 课堂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探究中生成, 在互动中共享, 在教师点拨中明晰疑惑, 在迁移应用中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 在选择性学习中发展个性特长,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三是师生角色的转变。在由讲授式课堂向建构式或共建式课堂生态转变的过程中, 教师应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 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应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

四是学习资源的转变。学习资源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 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 (例如微课、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案例、光盘等) ;同时, 信息技术则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 转变为既是辅助教师“教”的工具, 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的工具与情感体验及内化的工具。

赴美教育考察与现实反思 篇7

一、灵活多元的教育体制

美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 究其原因有诸多方面, 但如果说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这种说法并不为过。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联邦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管理体制和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美国的教育管理机构分四级:联邦政府教育部、州政府、学区、学校。学制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 即小学5年, 初中3年, 高中4年, 也有的地方实行6、3、3学制, 6、2、4学制, 4、4、4学制等, 互不相同, 各具特色。

联邦政府主要通过教育立法, 经费援助等保障性措施对教育实施宏观调控, 具体的教育管理权则交给地方教育部门。联邦政府还积极推进多元化的办学模式, 鼓励企业、财团、社会及宗教人士投资兴教, 并从政策上予以充分的保护。

美国教育的办学形式十分灵活, 有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社区学校和教会学校, 还有一些极富特色的新型学校, 如磁石学校、家庭学校、契约学校和特许学校等。这样, 各类学校百花争艳, 既扩大了教育规模, 又丰富了教育形态, 既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的教育需求, 也体现出一种自由和灵活的教育思想, 显示出更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此外, 学校有很大的办学自主权, 只要在不违背州和学区所制定的法律、规章的前提下, 可从实际需要出发, 灵活办学。比如在具体的课程安排和教材选用上, 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权, 学校校长、师生在教学中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独具特色的校园格局

刚到学校参观时, 我们常常做同一件事情, 就是寻找学校的大门, 但每次都大失所望。走了十多所学校, 我们终于相信:美国的校园是没有校门的, 外表都极为普通, 没有雄伟的大门和标志性的建筑, 没有围墙, 校名只是标在进入学校主要路口的一块牌子上, 或标在一堵低矮的墙上, 很简朴, 从路旁经过很难看出这是一所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所参观学校的教室外表看上去丝毫不起眼, 一般就是一层, 四方形状的平顶屋一间间相连, 远看好像是临时搭建的厂房。窗户不多而且较小, 室内主要靠灯光和空调来调节光线和气温。整个学校掩映在绿树青藤之中, 小鸟嬉戏其间, 满眼是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三、彰显个性的环境布置

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国家, 这一点在美国的中小学校教室布置中也可见一斑。教室设计五花八门, 不拘一格。教室里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图片, 各式各类的表格, 知识性、游戏性卡片、地图等;墙壁上张贴着许多学生自创的作品, 有书画作品、作文、自勉警句、手工作品等;甚至连天花板也不闲着, 垂挂着各种卡通动物、植物模型等。教室里还设有一些橱柜, 放满了小玩具、学习用具、图书等。有的开辟了个性展示专栏, 展示孩子们丰富的课余和家庭生活的照片, 或在野外捉鱼, 或与家人聊天, 或和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学生们走进教室里, 就如同来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天地, 一点也不感到紧张和约束。教室里所张贴的图画、文字等大都是有主题的, 以环保、爱国、创意宣传等为多。教室里的摆设不仅表现出学生的个性, 而且还是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有效情境, 培养了学生的个性意识和想象能力。

此外, 教室桌椅摆放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摆成半圆状, 有的摆成几个小圆, 有的分成几个大组, 相对而坐, 有的甚至一组朝前, 一组朝后, 一组朝左, 一组朝右, 千姿百态, 五花八门。这与教师的教学组织有关, 每间教师的桌椅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摆放的。

美国中小学校的这种教室摆放布置与中国的井然有序、整齐划一相比似乎不可思议, 但实际上这种文化反映的是对学生个性创造的尊重和鼓励。没有清规戒律和繁文缛节, 没有条条框框, 正是这种文化的潜移默化, 逐渐培养学生的鲜明个性, 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四、严谨有序的学校管理

赴美之前, 我们一直认为, 美国是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度, 美国人很宽松、很自由, 美国的学生更是没有纪律可言。其实不然, 美国是个崇尚个性和自由的国家, 但同时又是一个高度法治的社会, 人们的法治观念、规范意识来源于从小学开始的公民教育。美国对中小学生的管理是严谨有序的, 在校园里, 没有追逐、打闹的现象, 在学校课室、走廊等各种场所都贴有班规、校训、行为准则等提示牌, 时刻提醒学生要注意行为规范。在参观的十多所中小学校里, 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下课学生离开座位时会把椅子放回原处, 在走廊、楼梯行走时自觉地靠右行;无论是碰见老师还是参观者, 都主动地让路、打招呼;学生安静地排着队上厕所, 午餐时尽管也在不停地有说有笑, 但都是压低了声音尽量不影响别人, 根本没有大声喧哗的现象。

令我们感到奇怪和惊讶的是, 学校并没有像国内一样开设专门的品德课, 教学过程中也不见得有很多说教的成分, 但为什么学生却能够有如此规矩的表现呢?经过参观考察后, 我们发现, 美国的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教育抓得非常的到位。遍布走廊、课室等每个地方的规则、警示语、公约, 让学生时时刻刻耳濡目染, 熟记于心, 并自觉地在行动上予以践行。我们看到每个班都有班规, 明了地贴在墙上, 但无论是在内容还是表述上, 跟国内的相比, 它们少了一份强制, 多了一份温情;少了一份被动, 多了一份自觉。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内化, 学校或班级还组织了很多激励性的评比活动。学校的走廊、课室的一角都有各种形式的评比栏和展示角, 相当醒目地展示着每个班级、每个同学的作品或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 都成了师生自由展示、分享和对话的平台, 不仅体现了师生进步的成长轨迹, 更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我们还了解到, 美国学生在入学时, 学校会给学生发放一本家长、学生守则, 里面详细规定了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和家长应尽的责任, 学生一旦违规, 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学生上课迟到了, 家长要把孩子送到校长或是主任室进行谈话;又比如学校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及电子产品到校, 一旦被发现, 就会被没收, 严重的还要进行反省、留校察看, 或被停课一段时间等。

从学校的这些做法我们可以看到, 美国孩子从小就接受违规就要接受惩罚的理念, 惩戒教育在学校严格实施。美国强调学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 必须以尊重他人、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为前提, 对因自己的过失或故意行为产生的后果必须承担责任, 接受处罚。正是这种从小就接受的严格的惩戒教育, 对公民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反观目前我们的教育, 却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学校、教师对违规学生不敢处理, 基本上否定和抛弃了惩罚教育。可是, 没有惩罚的教育难道不是不完整、不全面、不负责任的教育吗?我们是否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 明确学校和教师的惩罚权, 制订详细的规则, 让家长和学生都非常清晰什么行为是不可以的, 一旦违反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同时更重要的是, 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教育不能没有惩戒, 适当惩戒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 让学生在接受惩戒教育过程中认识和改正错误, 从而不断形成责任、自信、健康的人格。

五、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考察期间, 自己有许多独特的感受, 其中最深刻的是美国教育的宗旨:有教无类的“全纳式教育”, 让每一个孩子实现自身的发展。2001年, 美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法案。法案的颁布, 使得美国的教育更加凸显出它的“人本”特征, 朝着“关注全人发展”、“关注个体发展”的方向前进。

美国中小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 每个班级学生不超过25人。教室里, 学生着装五颜六色, 坐姿也很随意;教师讲授轻松自若, 学生发言踊跃, 师生之间交流频繁, 气氛宽松和谐;阅览室里, 许多学生在安静地读书, 或查阅资料, 或做笔记。教室外的走道、墙壁没有污渍, 洗手间干净整洁, 所接触到的美国学生都普遍显得活泼大方、自信有礼、会主动笑着与我们打招呼, 对于我们的一些询问能大胆地回答, 脸上常露着笑容, 显得很自信, 言行举止中透出良好的素质修养和文明习惯。

教师在上课时, 只要求学生记住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就行。课堂上, 教师常把很多时间留给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启发学生提出各种设想, 最后师生一起总结, 一些科目还完全以学生讨论的形式来进行, 学生思想活跃, 有时还能想出比教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师生总是同处于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之中, 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话进行提问, 甚至可以立刻进行课堂讨论。老师很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鼓励并支持学生有自己的观点, 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交流中, 美国教师普遍认为许多知识性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获取, 宝贵的课堂时间应该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锻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在教育理念方面, 他们十分强调个性化和协作精神的结合, 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方面, 教材形式多样化。固定课本与教师补充材料结合使用, 教学内容广泛化, 大幅度精简传统、陈旧的知识内容的同时, 大量增加新兴的, 现代的知识内容。

在教学要求方面, 教学要求多层次。即使是必修的数学课, 也有高、中、低几种不同要求的教材供学生选择, 然后分班教学。在相同知识的总体要求上大大低于中国的通用教材, 特别是在理论深度、逻辑的严密性和习惯的技巧性上, 更是大大地放低了要求, 降低了难度。因此, 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发挥自己在体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爱好。

在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形式有教师全班性的教, 学生个体性的学, 小组化集体性教学等。座位基本上是四人一组, 教师既可全班讲, 又可按小组进行教学指导。教师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了许多活动和游戏,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六、现实反思

综上, 美国的课堂教学相对于国内而言, 它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更着力于孩子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他们的课堂表现出四大特点:以兴趣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手段、以培养能力为目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任何花俏、形式的东西, 显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任何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任何观点都可以自由陈述和发表, 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和展示活动, 同学们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实践着、体验着, 埋下了创新的种子。因而, 美国学生的知识面宽, 兴趣广泛, 注重协作, 重视联系实际, 他们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适应能力和务实能力。

我们认为, 美国的中小学课堂不是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 而是想方设法把孩子们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 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 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正如我们在一所学校的墙壁上看到的一幅画, 上面用英语写着“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 美国学生往往不是中国学生的对手, 可是一到实践领域, 搞研究性课题, 中国学生却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 那么富有创造性。我想, 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人之间的差异。中国人习惯于在一个固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 一旦失去了常规的运作, 就感到无所适从, 茫然失措。

我常常想到我们的中小学教育, 想到那些在课堂上坐得笔直的孩子们, 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杂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 也承载了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必须顺从着它的意志, 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 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 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 面对明天的世界, 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教育制度呢?以不断增加考试难度为主导的考试系统, 导致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 为了使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名牌重点大学, 不得不把学生挤压到那个考试系统里面去, 至于孩子在个性上是否健全, 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发展, 变成了次要的考虑。

正如有一次, 美国教育专家到北京某名校听一位特级教师的一堂十分流畅的课一样, 他们的感觉是:不理解。中方教育专家问:为什么不理解?他们说:学生都回答得很好, 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 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他们认为, 当老师讲得非常完美, 无懈可击时, 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 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 就无异于取消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

在中国近年来呼吁教育改革的滔滔声浪中, 也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们中国这样的教育方式哪儿不行了?不是也培养出大批人才了吗?不是也出了那么多科学成果吗?

的确, 我们的教育不仅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 而且创造了很多教育上的奇迹。不过, 我们认真想过吗———我们的教育是否着眼于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和全面发展?是否着眼于激发每个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是否着眼于帮助每个受教育者对自己建立起足够的自信?

会计准则的现实考察 篇8

关键词:家庭,三角,发展

对于一个研究者是否可以研究本乡文化, 即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在本乡人们中间进行研究, 或者说一个民族研究自己民族的人民这样的问题, 费孝通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本民族人也能很好的研究本民族的社会文化。其实那一代人中很多都作了“两脚踏中西方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事, 林语堂到美国后写的畅销书《吾国吾民》便打着以用外国文化的视野透视中国文化的旗号, 但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更贴合中国乡土社会的实情。人口众多, 特别是农业人口众多是中国最大的国情, 而生育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个人要生存, 社会要发展延续都需要不断地有新人口的补充。《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便是从这一实际情况入手, 对家庭作了其独到的考察的。

一、乡土社会的家庭基本三角

(一)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对家的研究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可以代表整个中国农民生活, 在方法论上提出避免“以偏概全”, 而提出“逐渐接近”的手段来达到从局部到整体的理解。或者说江村经济从微小社区入手, 研究一个文明的大民族文化。作者对开弦弓村的调查, 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 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关系。

1、对“家”的界定

村庄是一个社会单位, 同样也是个职能单位, 由于地方群之间的相互依存非常密切, 尤其是经济生活中, 作者因此把村庄作为一个研究单位。对本村人和外来人的看法, 是社会心理上的一种认同。而农村中的基本社会群体就是家 (费孝通, 2004;24) , 首先从马林诺斯基的社会制度的定义中的“永久团集着的一群人”中, “多少是永久性”开始论述出他对家庭的暂时性的看法和分析的。

家庭的性质从普遍性上说是社会经常的需要, 因为要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结婚是新家庭的创立, 新家庭的创立也就是旧家庭的结束。孩子长大了, 结束抚育作用, 男婚女嫁, 离开父母, 自立家庭。理想上讲, 实在已经不能说是完整的团体, 可是这对老夫妻除了抚育责任已经完成之外, 还有其他方面的合作生活继续要进行, 他们还要经营共同生活, 所以破裂的家庭还是存在, 一直到他们逐一死去, 他们所组成的家庭才告结束。

分家的可能性取决于两股力量, 一股力量是结合在一起的力量, 另一种要分散的力量, 家规模的大小就是由这两股对立力量平衡而取决的。对于家这个概念, 就是一个小的亲属群体, 以一个家庭为核心, 并包含有几个依靠他们的亲属。父母与子女、夫与妻这两种关系是家庭组织的基本轴心, 子女的经济价值可以增加福利, 更重要的是养老, 稳定家庭群体各方面的关系。至此, 作者从功能论角度准确地对家的概念、性质、过程、规模做了静态和动态的界定和说明。

2、家的功能

生孩子的期望先于婚姻, 宗教和伦理的结合让“香火的延续”成为婚姻和家庭的最重要部分 (费孝通, 2004;24) 。父母对子女的愿望处于双重动机:传宗接代, 向祖宗表示孝敬。对溺婴和流产的看法, 当地人并不为这种行为辩护, 他们承认这是不好的, 但是又没有其他办法以免贫穷。因为按照当地的习惯, 孩子张大后就要分家产, 有限的土地如果一分为二, 就意味着两个儿子都要贫困。但对于当地富贵人家来说, 多子就是多福的表现。孩子很小参加经济活动, 社会职能的逐代继替。

(二) “家庭基本三角”

结构学的原理中, 两点地位的固定得靠第三点的存在。在社会团体中我们也常常看到, 两人间的关系靠了第三人的存在而得到固定。雷蒙德·弗思说:“从人类学看来, 社会结构中真正的三角是由共同情操所结合的儿女和他们的父母。”

1、家基本三角的聚合力

在家庭中, 父亲, 母亲和子女构成了家庭中的基本铁三角, 这个三角决定了家庭的基本结构, 同时, 也决定了其他家庭关系的进一步展开及其内容。“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建立或则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夫妇不只是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而是共同向儿女负责的合作关系, 在这个婚姻的契约中同时缔结了两种相关联的社会关系——夫妇和亲子。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 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 亲子关系也以夫妇关系未必要条件。这是三角形的三边, 是不能短缺的。”中国人信奉“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可见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意义。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生育子女, 到抚养子女, 再到教育子女,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生育制度》中把丈夫、妻子、子女比作具有稳定结构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认为:“婚姻的意义就在建立这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 夫妇之间不仅有男女间的两性关系, 而且有向儿女负责的合作关系一夫妇和亲子, 这两种关系, 不能分别独立, 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 亲子关系也是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这是三角形不能短缺的。” (费孝通, 2003;159) 在这三边形中是互动并充满生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长久发展, 而使婚姻关系得到充实而延续。而《江村经济》对家庭基本三角关系也做了研究:

从上面两张图的对比中, 不难发现,

孩子出生之前 (左图) , 家庭压力主要在妻子, 聚合力没有形成。孩子出生之后 (右图) , 家庭聚合力形成, 妻子压力减少。

可见, 新娘的地位是生孩子之后才能确立。

2、功能主义分析

《家》这一章中还有很多对家的典型的功能主义的分析, 如:对“上山丫头” (一个女孩嫁给她父亲的姊妹的儿子) 和“回乡丫头” (一个女孩嫁给她母亲兄弟的儿子) , 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典型应用。一般认为, “上山”被当地人看作能带来幸运, 家庭兴旺;而“下山”则会给家庭带来不利。但在这里, 心理上的因素往往超过经济上的因素。

“小媳妇”制度 (童养媳) 产生与经济萧条时期, 对双方家庭带来好处, 女方家庭可以节省抚养女儿的费用, 男方家庭可以节省娶媳妇所用的高额聘礼。但这个时期过后, 传统婚姻又回到主流地位 (费孝通, 2004;34) 。

中国生育众多的根源来自对劳动力的需求, 在当时的情况下, 很难做出改变。既然是对劳动力的需求, 这又不能不说生男还是生女了。由于现在的分会工作, 男性更多的扮演着社会劳动力的角色, 因此希望生男也是有出于此考虑的。

结婚时的宴会为亲戚们提供了一个相聚的机会, 对新建立的亲属纽带加以承认, 对旧有的关系加以巩固;现代亲缘关系范围的表小和变淡, 与人们对经济援助渠道依赖减少有关。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时期, 各种关系渠道的援助是非常重要, 可以帮助一个家庭度过经济难关, 因此他们特别重视这方面的纽带, 因此想办法维持并加强这种纽带关系。

二、启示与思考

不难发现, 费老对生育制度的考察揭示了家庭最主要的功能, 即通过人口再生产和提供社会化最初环境等机制来维护社会的延续、替继和传承。社会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能够不断繁衍的社会人口, 因此, 笔者认为, 从某种角度说, 如果没有两性关系和对两性关系的规范化, 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 文化的妙处便在于人类通过从长期的摸索和经验积累, 把生产社会人口的只能富裕了家庭, 家庭在很长时期内是唯一的合法的人口再生产机构。家庭犹豫其两性关系的规范化, 保证了人口的生理健康, 从而为社会的延续提供了人口的规范化, 保证了人口的延续。

在基本三角中, 父——母——子三者构成了稳固的结构, 旧三角形的破裂和新三角形的建立家庭中的亲属关系是个别的、认人的, 虽然家庭可以世代延续, 但那不是同一团体的永久存在, 在这个意义上说家庭只是暂时的团体。当抚育作用交给个别家庭来维持时, 抚育便是有时限的。因为孩子总是会长大, 抚育作用本身也旨在促成孩子的独立能力。抚育的目的是在结束抚育。三角结构的家庭是一个暂时的有分工结构的基本合作单位。子女不能永远成为只和父母联系的一点。他要和另外两点结合成新的三角形, 原有的三角形也就无法保持它的完整性。这并非原有三角形的意外结局, 而是构成这三角形的最终目的, 三角的破裂恰恰是他功能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邓伟志, 家庭社会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2]费孝通, 江村经济 (中国农民的生活) ,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4。

[3]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费孝通:《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

[5]蒙晨, 中西方家庭比较,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1。

[6]唐灿, 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 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

[7]徐安琪, 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的实证分析, 江苏社会科学, 2001年02期。

[8]王跃生, 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比较, 社会, 第26卷。

会计准则的现实考察 篇9

一、信息化视角下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概述和现状

项目管理是基于电力企业工程开展的内部控制工作, 它是在科学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项目组织、计划和控制实施的管理, 以借助各种手段实现管理目标。工程项目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还要结合合同的特点和约定做出设计, 强化全面控制。基于信息化视角下的电力企业项目管理是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方式,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相关设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然后寻找一条适合企业的发展途径。

现如今, 我国的电力企业项目管理基本上从两大方面入手, 即生产信息与管理信息, 在技术设备和信息化推广下, 电力企业对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都给予了重视。然而,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电力企业项目管理实施信息化控制的时间还比较短, 企业之间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差异, 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实现统一, 相关数据的分析能力也很差, 再加上管理人才的匮乏, 更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信息化视角下电力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不足

第一, 项目管理缺乏健全的体制。目前, 我国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意识还相对淡薄, 没有从根本上触及信息化制度, 内部管理者的权责分配不明, 管理层次不清晰, 存在严重的交叉现象, 且有关监督和奖惩机制也不够严格, 导致管理不够科学。第二, 项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电力企业的迅猛发展, 内部工程也随之得到了扩大, 项目投资数额越来越多, 管理压力持续加大。一些企业为了获得利益, 不惜缩短工期, 引发违规操作的现象, 严重忽视了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管理力度不够, 影响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第三, 信息无法共享。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与企业内部信息流通和共享息息相关, 然而由于信息化管理没有全面落实, 不利于提高整个管理的效率, 在服务上也受到了阻碍。

三、信息化视角下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改进措施

基于信息化视角的出现, 我国电力企业在项目管理上存在的不足逐渐暴露了出来, 严重制约着整个企业的发展, 不利于电力的平稳供应。根据以上考察实际得出的结论, 电力企业必须加强管理, 引进信息化新设备, 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一) PMC模式和发展组合模式PMC—Partnering模式的大力推广

PMC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外已经非常流行, 采用这种模式时, 业主方仅需提供很小部分的基建管理力量, 仅仅对一些关键的问题进行操作, 很大部分的项目管理工作由项目承包商来承担。发展组合模式的采用是充分利用两种模式的各自特点, 业主和PMC主承包商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结成伙伴关系, 以达到共赢的目的, 这样既能节省工期投资, 又能节省交易费用, 这样从宏微观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发挥, 从最大程度上使业主和交易各方都能获得利益, 所以这不失为一个好的项目管理模式。

(二) 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 发挥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协同效应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建立工程档案库, 使数据不断积累, 方便使用和对比。结合电力施工工程专业性强、重复性高的特点, 建立工程资料通用模板。实现公司内部信息和数据的共享, 保障数据的真实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提高公司各项业务的管理能力, 建立规范的信息化保障体系, 成为信息化企业。因此, 在推广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分析人力资源的结构特点, 建立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突出信息技术的作用。

(三) 健全配套的电力信息系统

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能力的体现, 都要以配套系统的完善性为基础, 想要实现管理既定目标, 就必须构建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突出横向与纵向两方面控制, 将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朝着现代化精细管理方向转化, 真正实现系统管理。

结语

总而言之, 电力企业在新的市场条件下, 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基于目前的挑战, 在新技术变革的背景下, 企业必须完善内部管理, 基于信息化视角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具体而言, 要完善管理的体制, 将信息化系统与管理体系相结合, 做好实际考察工作, 然后根据问题提出改进的有效措施, 建立信息化技术新平台, 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 并积极推广PMC模式, 真正发挥信息优势, 提高电力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蒋晓莉.信息化视角下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现实考察与改进措施[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2 (22) :32-33.

[2]康炜, 郭晓芳.浅谈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及MIS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0) :202-203.

[3]赵琰, 马艳.电力设计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集2014——2014年全国电力行业两化融合推进会暨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获奖论文[C].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 2014:7.

上一篇:数学课堂提问的作用下一篇:先天性漏斗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