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探讨(精选12篇)
体系探讨 篇1
企业核算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由此产生了会计和税收的差异。从会计角度为符合配比原则出现了所得税会计, 即对暂时性差异进行核算, 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从税务角度为确定应纳税所得额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即对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进行调整, 以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充分借鉴了国际准则, 要求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法对企业所得税进行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的前提是具备完整的会计资产负债表和税务资产负债表, 通过比较报表项目差异计算递延税金额。而出具税务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因此在实务中, 一般仍以损益表法为基础, 倒推税务资产负债表的部分项目, 长期累积下来, 所得税核算准确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所得税纳税调整的目的, 是为了得到符合税法要求的损益表, 以合理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其中纳税调整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 一般以会计损益表为基础, 应对各类会税差异, 从会计账套中检查、比对、调取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实务中, 大多数企业都是在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对主要会税差异进行调整, 其工作质量主要依赖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和税务人员的经验, 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
一、当前所得税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会计理念创新基础上, 通过对传统会计模型和流程进行重整, 建立了会计与信息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化平台, 使企业财务信息得到有效集成和综合运用, 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 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实现了财务管理一次质的飞跃。
相比较而言, 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方面仍比较落后, 尤其是所得税相关工作, 并没有享受到这次信息化盛宴的成果, 仍然存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
1.所得税管理思想和理论没有本质提升
税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税务资产负债表观, 更多关注的仅是税务损益表, 即当期所得税;税务资产负债表、税务损益表概念仍然不清晰;税务报表之间关系, 税务报表与会计报表之间关系逻辑还不严密, 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
2.所得税相关工作方法没有根本改变
无论是所得税会计还是所得税纳税调整仍然是以会计损益表为基础, 从会计系统中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最后采用调整报表项目的方式来实现。
3.管理工具仍然落后
在企业财务、业务全面信息化的今天, 对于所得税会计核算和所得税纳税调整工作, 仍主要使用线外EXCEL等平台, 通过手工底稿方式实现。其数据的采集、加工、汇总过程中, 均存在一定税务风险。
4.工作连续性差
根据当前实务, 所得税核算和所得税纳税调整工作的周期性明显, 工作量相对集中。例如:所得税会计核算, 一般一年只在季度或半年度进行一次;而对于所得税纳税申报调整, 一般一年只进行一次。由于会税差异识别、调整工作的集中性和滞后性, 难以控制税务风险和提升工作质量。
5.数据准确性、连续性差
由于主要采用线外手工底稿的工作方法, 在数据获取、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口径不一致, 工作流程不一致的情况, 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对于跨年度的暂时性差异的处理, 需要进行历史数据的连续核算和调整, 使用线外平台, 各年度之间的数据连续性较差, 容易造成数据缺失。
6.所得税会计与所得税纳税调整工作彼此割裂
理论上, 会税暂时性差异, 既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基础, 也是纳税调整的主要项目。所得税会计从资产负债表角度关注暂时性差异对资产余额的影响, 所得税纳税调整从损益表角度关注对利润的影响, 相互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但从大多数实践上来看, 由于两项工作的周期不一致, 大多数企业仍然作为相互独立的工作来对待, 甚至由不同人员、采用不同平台分别处理, 这既造成数据的彼此割裂, 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工作。
二、全面税务账体系的科目与报表定义
为推动所得税管理的提升, 需要在税务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 完善税务资产负债表和税务损益表的概念和定义, 理清报表之间的关系, 建立日常税务核算模式, 形成一套逻辑严密、从理论到实务的全面税务账管理体系, 从而为所得税会计和所得税税务管理服务。
定义税务账套的核算科目和报表, 是建立全面税务账体系的核心理论基础。
1.税务账套科目与报表基础
税务账套与会计账套共用一套会计科目表和财务报表逻辑, 会税差异主要体现为金额差异。在会计科目表和财务报表中新增会计科目和报表项目用以满足税务核算和报表的特殊需求。
2.税务资产负债表
在所有者权益中, 新增永久性差异调整项目, 用以反映永久性差异调整的累积调整, 其他项目和逻辑与会计资产负债表保持一致。
3.税务损益表
税务损益表与会计损益表项目和结构保持一致。税务损益表的税前利润, 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也是所得税纳税调整表的最终结果。对比会计、税务损益表差异, 可以直观得出纳税调整情况。鉴于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项目明细程度大于损益表项目, 为满足填报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需要, 可以另行开发报表。
4.税务核算特殊科目
(1) 新增永久性差异核算科目
新增所有者权益类永久性差异调整明细科目, 可以参考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的永久性差异调整项目的明细程度。
永久性差异明细科目, 在资产负债表中, 对应新增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永久性差异调整项目。
(2) 新增暂时性差异核算科目
一般暂时性差异核算, 不需要新增会计科目, 可以直接使用现有会计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类科目核算。为简化税务核算, 在不需要进行明细科目核算的情况下, 可以在会计科目下新增汇总调整类科目。
三、全面税务账体系的核算和报表出具
全面税务账的核算与一般会计核算没有差别, 采用借贷记账法, 在科目层次实现。
1.全面税务账的核算模式
根据核算的方式和内容不同, 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1) 调整式
税务核算是以会计核算为起点, 在税务账套中单独核算会税差异。对于企业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和交易, 首先由会计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核算, 平行过账至会计账套和税务账套, 然后定期对会税差异进行识别, 在税务账套单独调整。这种模式下, 税务核算只需要调整会计差异, 降低了税务核算的工作量, 且税务与会计账套关系逻辑清晰, 即没有调整表示两个账套没有差异, 税务结果与会计结果之间的累积差异即为历史调整分录的汇总。采用调整式来实现全面税务账, 可以大大降低税务核算的工作量。
(2) 独立式
税务核算与会计核算独立, 即对于企业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和交易, 税务和会计分别按照税法要求和会计准则记录各自账务, 出具各自报表。与调整式相比, 其特点是税务账套与会计账套彼此独立, 税务并不以会计核算为基础。采用这种模式, 核算工作量大, 且税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结果彼此没有关联, 无法核对差异。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会税差异不可识别, 或者是会计、税务差异过多的个别企业。
2.税务账套的核算内容
采用调整式全面税务账的模式, 税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会税差异, 基本原则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 采用借贷记账法在科目层次进行调整, 没有调整即表示没有差别。根据核算的差异性质, 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 暂时性会税差异
根据过往经验, 企业的会税差异, 主要为暂时性差异。其调整分录相对简单, 直接通过现有会计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类科目进行调整。
一般调整分录为:
借 (贷) :资产、负债类科目
贷 (借) :收入、费用类科目
对于不需要在明细科目层次调整的, 可以通过新增税务调整科目进行汇总调整以降低调整工作量。
(2) 永久性会税差异调整
永久性差异不会对所得税会计产生影响, 因此直接通过新增所有者权益科目-永久性差异调整明细科目和收入、费用类科目进行调整。
一般调整分录:
借 (贷) :所有者权益-永久性差异调整明细科目
贷 (借) :收入、费用类科目
以往实务中, 由于永久性差异只影响当期, 大多企业只在损益表项目进行调整, 其会最终影响资产负债表上本年利润和应付所得税项目。站在税务资产负债表观基础上, 永久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净额, 直接增加或减少了报表主体的所有者权益。所得税影响净额在所有者权益表现为永久性差异调整额与净利润影响之和。因此, 使用所有者权益科目核算永久性差异, 既可以保持借贷记账分录的完整性, 也可以维持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具有与会计体系一样严密的逻辑关系。所有者权益各明细调整科目的余额, 为历史累积永久性差异调整。
(3) 特殊差异项目的处理
会计对于递延所得税的核算, 不应在税务账套和税务报表中体现, 因此需要在税务账套中需要进行冲销调整。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基本分录是:
借 (贷)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
贷 (借) :递延所得税费用
冲销以上会计核算后, 税务账套损益表当期递延所得税费用没有发生额, 资产负债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 没有余额, 税务损益表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所得税。
对于采用独立式税务账模式, 需要按照税务要求进行完整记录, 会税差异部分核算也需要用到上述税务科目, 其他与会计核算一致。
3.税务资产负债表、税务损益表等税务报表的出具
由于税务账套与会计账套在同一个平台, 共用一套会计科目表和财务报表 (逻辑) , 在保持会计、税务日常核算的基础上, 税务账套与一般财务账套并没有差别, 只需要修改报表配置以包含新增科目的影响, 可以直接使用已开发的财务报表集出具包括税务资产负债表、税务损益表等各种税务报表。
四、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实现
完成税务核算后, 根据系统出具的税务资产负债表与会计资产负债表, 只要简单比较报表项目差异, 就可以实现所得税会计的核算, 做到真正采用资产负债表法来进行递延所得税核算。
五、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实现
税务损益表的利润总额, 已经为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满足填报纳税调整表的需要, 可以根据暂时性差异的对应资产、负债科目, 永久性差异的所得者权益科目, 分类汇总各调整项目的金额, 也可以单独开发报表以更好匹配需求。
六、全面税务账体系的意义
根据全面税务账体系原理, 借助会计信息化平台, 实现全面税务账模式对所得税进行管理, 与传统方式相比, 企业所得税管理水平可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1.逻辑严密
全面税务账体系与会计体系一样逻辑严密, 既自成体系, 又与会计体系兼容, 可以整合一套完整体系在同一个信息化平台实现, 极大降低了所得税管理信息化的难度。
2.流程标准化
会税差异调整从报表调整到账务调整, 从单项调整变为会计借贷法调整, 流程发生根本改变, 像会计一样标准化的流程, 把差异调整工作做的更加扎实, 差异调整分录也留下清晰的调整痕迹, 会税差异可以追踪。
3.解决了数据连续性问题
建立全面税务账的过程, 也是实现所得税管理信息化的过程。数据由线外存储转变为线上存储, 由线外加工变为线上处理, 可以有效解决线外历史数据连续性的难题。
4.有效降低所得税工作的波动性
实现所得税处理工作常规化, 变年度、半年度周期性工作为日常或月度的常规工作, 提高所得税相关工作的连续性, 降低工作的波动性, 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5.实现所得税会计与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协同, 税务与会计的协调
把会计的所得税核算和税务的所得税纳税调整工作, 整合在一个完整的税务账套体系中, 分别通过税务资产负债表和税务损益表, 同时满足不同需求;把税务账套体系与会计账套体系整合为一个相容的完整体系, 共享资源与平台, 极大提高了工作的协同性。
七、结束语
完善全面税务账体系的理论基础, 建立一套严密的、完整的、与会计相容的税务账体系, 并借助会计平台上实现与类似会计的税务核算, 是做实所得税基础工作, 提升所得税管理工作质量, 降低相关所得税管理风险的根本手段。
摘要:会税差异, 既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也是所得税纳税调整的主要项目。所得税纳税调整直接影响税款金额;递延所得税会计核算直接影响报告的质量。依靠传统的工具, 通过调整报表的方式来完成上述工作, 数据来源不稳定, 数据质量可控性差, 工作连续性不强, 会计差异调整质量难以保证;且递延所得税会计和所得税纳税调整工作分离, 数据之间没有验证关系, 使企业面临较大的税务风险和报告失真风险。本文基于财务信息化基础, 探讨全面税务账体系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通过借鉴会计核算模式, 夯实税务基础工作, 标准化所得税核算和调整流程, 完整出具税务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 同步实现递延所得税核算与所得税纳税调整工作。通过所得税管理模式的创新, 实现降低所得税核算和纳税调整风险的目标。
关键词:税务账,税务资产负债表,所得税会计,所得税申报
参考文献
[1]张渭育.会计信息化概念之剖析[J].当代经济, 2012, (22) :148-151.
体系探讨 篇2
构建民用航空安全体系探讨
摘要:探讨民用航空安全的研究体系,构建以基础层、过程层以及阶段层为主的空间结构研究体系.通过对空间结构体系的研究,针对我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现状及未来,提出了航空事故预防理论、事故救援理论和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及技术体系,使民用航空安全的研究具备系统性、理论性、标准性及可持续性.作 者:颜影 YAN Ying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广汉,618307期 刊: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ISTICPKU Journal: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3(3)分类号:X949关键词:民用航空安全 事故预防 事故救援 安全保障
体系探讨 篇3
【关键词】质量体系 环境体系 职业卫生健康体系 认证整合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472-01
一、前言
从目前的企业经营管理来看,多数企业出于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和满足国家标准法规要求的目的,都会花费大量精力构建健全的质量体系、环境体系和职业卫生健康体系,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保障和支撑,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取得积极效果。但是由于这三项体系认证从资格申请到体系维护,再到资质换证审核,企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无形当中造成一种浪费。所以,许多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开始尝试着将质量体系、环境体系和职业卫生健康体系进行有效整合,既发挥三体系的作用,又减少了企业的负担,提高三体系的运行效率。
二、对质量体系、环境体系、职业卫生健康三体系进行认证整合的必要性
如果组织规定对每个管理体系进行2次/年的内部审核,加上认证机构至少1次/年的监督审核,则一年之中组织要实施九次内外部体系审核,即使1 次/月也要占去9个月的时间,给获得认证的组织造成沉重的运行负担。
如果组织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不同,三个管理体系各自独立的运行和维护,则三个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许多管理工作会发生重复,例如:培训计划制定和实施、文件修改、发放和评审、记录管理、法律法规收集和符合性评价、现场和作业管理、日常监督检查、紧急情况预防、不符合纠正、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有时甚至相互矛盾,需要花费许多精力用于协调。如果组织具有三套独立的质量体系、环境体系、职业卫生健康体系文件系统,则现场文件量大,文件管理难度也大,最困难的是文件管理职能不统一,文件管理要求不一致,使现场作业人员极易混淆。
如果组织培养的内审员也分成质量、环境、安全卫生各个专业,内审员在日常管理中各司其责,缺乏沟通和交流,主管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合作和协调,则组织的内部管理效率必将降低。由此可见,企业对质量体系、环境体系和职业卫生健康三体系进行认证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三、对质量体系、环境体系、职业卫生健康三体系进行认证整合的具体方法探讨
考虑到质量体系、环境体系、职业卫生健康体系在组织机构设置、程序文件编制、质保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共同点,对三体系进行认证整合具有一定的基础。从目前企业质量体系、环境体系和职业卫生健康体系认证整合的探索来看,要想实现对质量体系、环境体系和职业卫生健康体系进行认证整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从组织层面,对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体系进行整合
从企业现有的质量体系、环境体系和职业卫生健康体系来看,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职责体系设定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为了达到三体系整合的目的,我们应从组织层面,对三体系现有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进行分析,并根据三体系的具体要求,做好整合工作,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进行重新划分
在原来三体系运行的时候,组织机构分为三套,人员职责也各有不同,要想进行三体系整合,就要将组织机构合为一体,同时对人员职责进行重新规定。
(2)完善内审员资格,实现内审员兼任
三体系并行的时候,每一个体系内都有专职的内审员,但是为了保证三体系的有效整合,需要对内审员进行二次培训,实现内审员的兼任。
(3)体系主管部门应具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考虑到三体系整合以后,对人员的调动比较频繁,对人员的职责规定也将更细化,因此需要体系主管部门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保证对人员的调动和职责变得满足需要。
2、从文件层面,对所有文件体系进行优化整合
从文件层面来看,在三体系整合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文件整合工作:
(1)管理手册的优化和整合
管理手册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体系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职责的规定,为了保证整合效果,需要将三体系的管理手册进行优化和整合,对三体系进行统筹考虑,保证管理手册的编制能够符合实际需要。
(2)程序文件的优化和整合
程序文件是每一个认证体系保证程序运行和实施而编制的指导性文件,出于三体系整合的需要,应根据实际整合情况对程序文件进行重新编制,保证程序文件能够满足三体系的需要。
(3)第三层文件的优化和整合
第三层文件主要是指具体的作指业导书和操作规程,由于这些文件针对性较强,在三体系整合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改动,否则会影响生产的实用性。对第三层文件从上一级体系规定人手,进行整体优化和整合。
3、从作业层面,对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整合
通过以上两个层面的整合,三体系在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和程序文件上都进行了调整,从组织层面和文件层面满足了实际需要。基于这一基础,作为具体执行体系的作业层面要想实现三体系整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管理策划要保持一致
由于三体系都需要定期更新,因此管理策划也要随之定期更新,为了满足三体系整合的目的,三体系的管理策划要保持相对一致。
(2)三体系运行维护要保持同步
对三体系进行整合不见得非要把三个作业层面捏在一起,而是要保证三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维护能够保持同步,并有效保证维护质量。
(3)保证三体系改进要协调一致
对于三体系而言,持续改进是一项重要的管理目标和工作方式,为了保证三体系整合能够取得积极效果,需要在三体系改进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
四、结论
应急救援研究体系探讨 篇4
关键词:应急救援,体系,理论,灾害事故
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公安消防部队依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它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2006年5月,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 明确要求:“公安消防队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 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 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 矿山、水上事故, 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法定职责来看, 消防部队是承担“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救援任务来开展工作的, 从大量的实践来看, 消防部队处置的灾害事故类型很多, 范围很广, 包括了大部分的自然灾害、生产生活事故。突发的灾害事故在我国每年都发生数十万起, 应急救援已经成为了消防部队的工作常态。应急救援产生于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实践领先于理论, 但必须依靠理论的推动才能更好地发展, 实践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应急救援学 (学科编码6208040) 作为三级学科, 它是主要研究针对突发的、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备、预防、响应和恢复的活动, 以达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迅速恢复平衡状态的综合性学科。本文从应急救援理论、应急救援技术、应急救援管理3个层面对应急救援研究的内容进行划分, 对应急救援研究提供框架式的参考。
1 应急救援研究的总体框架结构
应急救援活动是基于对灾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所产生负面影响的科学分析, 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启动, 运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 进行的应对、控制、处理过程。这些事件的来源于工业事故、自然灾害、公共活动、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等。
应急救援活动是一个追求有效实施的综合体系, 它是以应急救援理论体系、应急救援技术体系、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为基础, 以救援资源优化布局与动态调度、救援方案制度合理有效、救援措施准确迅速来保障完成挽救生命、减缓事态扩大、控制事态发展、恢复总体平衡状态的救援任务。系统中理论体系提供机理指导, 技术体系提供方法手段, 管理体系实现系统控制。 (图1)
2 应急救援理论体系
应急救援理论体系由救援规划原理, 救援管理原理和救援实施原理三部分组成。救援规划原理由灾害事故时变机理和救援资源非均衡机理构成;救援管理理论由系统有序性机理、系统反馈性机理、系统联动性机理、系统分级性机理构成;救援综合实施原理由灾害事故的蔓延机理、转化机理、衍生机理、耦合机理、阀值机理以及应急救援系统响应机理为理论基础建立 (图2) 。
2.1 救援系统规划理论集群
系统合理规划的目的就是寻求一种相对的平衡, 使救援资源与灾害事故救援需求相匹配。 (图3)
2.1.1 时变机理
救援系统规划的灾害事故时变机理由灾害事故的客观性、发展性、损害性和不确定性构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不管人们做出多大的努力也不能完全人为杜绝, 这就是客观性;灾害事故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也不断地在发展, 如汽车交通事故就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这是发展性;灾害事故或多或少都会带来社会、政治、经济、心理等方面的损害, 如交通事故, 不仅会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还会带来人的心理和精神伤害等, 这是损害性;灾害事故的发生, 我们可以预测其发生的风险, 但是在空间、时间、损失程度等多个方面上, 无法精确预测。如森林火灾为例, 我们可以确定火险等级, 但是在具体时间、地点上, 会不会发生火灾是不确定的, 这是不确定性。
2.1.2非均衡机理
救援非均衡机理由救援信息缺失性、救援资源非均衡性和灾害事故分布的离散性构成。灾害事故在时间、空间上是突然发生的, 我们在灾害事故的初期, 对灾害事故的信息 (如灾害事故强度、影响范围、人员物资损失等信息) 是严重缺乏的, 要随着救援行动的不断深入, 灾害事故的全貌才会逐渐清晰, 我们对灾害事故的了解才会逐渐全面, 这是信息缺失性;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非均衡大系统, 灾害事故发生的风险也有很强的离散性, 因此灾害事故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种的非均衡性, 而救援资源由于系统初始状态限制也呈现一定的非均衡性, 其表征为灾害事故发生后救援信息的迟滞性和救援资源的长途运输性。
2.2 救援管理理论集群
系统管理的目的就是追求系统的有效控制, 使应急救援行动与灾害事故救援需求相匹配。 (图4)
2.2.1 系统有序性机理
现代应急救援活动不是自发行为, 而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主观行为, 是应急救援管理层的救援理念、决心意志在应急救援实施层的具体体现。客观上要求系统对资源的管理控制, 对救援信息的处理呈现一定的有序性和制度性。系统有序性机理分析为各类体制机制及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提供理论基础。
2.2.2 系统反馈性机理
应急救援管理系统和应急救援实施系统存在着反馈回至性, 表征为以应急救援实施效果来修正应急救援管理。应急救援体系就是基于动态回馈性不断调整修正系统结构和运作模式, 使之更加高效快速地处置灾害事故。系统反馈性机理从管理体制回馈性、救援资源回馈性、救援效果回馈性3个层面对系统响应灾害事故的反馈性机理进行分析研究, 保障反馈信息的合理有效。
2.2.3 系统联动性机理
应急救援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 涉及各级政府和部门, 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构建整体联动体系, 形成高效统一的调度指挥, 确保各子系统间协调运行是协同联动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协同联动理论从救援人员行为协同、救援装备物资协同、救援信息协同共享3个方面分析研究, 保障系统对灾害事故响应合理有序。
2.2.4 系统分级性机理
灾害事故种类、烈度、影响程度不同, 处理的模式、方法也不同。应急救援分级机理研究对灾害事故的模糊辨识、影响预估、分级救援模式等关键性问题, 还要对灾害事故的划分原则、划分方式、划分依据进行界定, 为灾害事故的分级响应提供理论依据。
2.3 救援综合实施理论集群
应急救援实施的目标就使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图5)
2.3.1 灾害事故蔓延机理
很多灾害事故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 往往会蔓延扩大。如火灾事故, 救援不及时造成小火成大灾的事故数不胜数。研究灾害事故蔓延机理, 在划分事故类型的基础上, 确定产生机理、发展条件、波及范围等, 从能量抑制、风险分散、响应时滞等层面对危险控制进行分析。
2.3.2 灾害事故转化机理
一种灾害事故的影响成为了另一种灾害事故的诱因和条件, 这就是灾害事故的转化。如大暴雨造成的煤矿淹井事故, 就是自然灾害转化成生产安全事故。一个事件转化成另一个事件, 其中一定存在着联系。研究灾害事故的转化机理, 是从事故源和事故影响树的分析中, 寻求切断事故转化链的应对措施。相对于突发的灾害事故, 转化发生的事故一般都可以划分到渐发事故的范围, 灾害事故转化机理研究对预防和抑制转化为更大的事故有重大意义。
2.3.3 灾害事故衍生机理
在处置灾害事故中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可能会因为方法和手段的因素产生新的损失, 这是灾害事故的衍生。如扑救火灾事故中, 用水扑救会产生水渍损失, 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研究灾害事故衍生机理, 是从事故处置的角度上, 分析预测应对措施产生的后果, 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2.3.4 灾害事故耦合机理
不同的事件在同一时间空间内发生, 共同作用产生更大的灾害事故, 这是灾害事故的耦合。如火灾现场中的“火借风势, 风助火威”, 这是一种相辅相承的耦合关系。研究灾害事故的耦合机理, 可以通过“解耦”的方法, 使事故影响迅速缩小。
2.3.5 应急救援阀值机理
任何灾害事故都存在一定的可恢复点、可挽救点。如救援遇险人员必须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实施, 错过了时间, 遇险人员就会死亡。救援阀值机理就是对灾害事故发生后, 遇险人员、受损设备物资的可恢复、可挽救阀值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为系统规划与救援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2.3.6 灾害事故应急响应干涉机理
救援系统建立的合理性取决于救援系统对灾害事故的响应速度和响应质量, 快速响应和正确响应是系统的目标。快速响应机理从个体救助、综合救助、救助时差3个层面进行研究。其中个体救助从生物反馈机理研究救助有效性;综合救助从系统的“报警—辨识—响应—评价”救助链的角度分析应急救援系统对灾害事故的影响;响应时滞机理是在以上二个层面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救援阀值研究, 从时间的角度上对响应时滞进行研究。
3 应急救援技术体系
应急救援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应急救援管理、应急救援具体实施这3个层次存在缺陷, 都将影响系统对灾害事故的控制和处理。可将应急救援技术体系划分为救援系统规划技术集群、救援管理技术集群、救援行动技术集群。
3.1 救援系统规划技术集群
3.1.1 救援资源优化布局技术
救援资源包括救援专业人员, 救援装备, 救援物资等等。救援资源在空间上合理分布是救援行动快速有效的基础。救援资源优化布局技术是以交通网络规划理论为基础, 结合灾害事故危险源分布, 运用系统工程多目标决策分析理论, 建立救援资源合理分布体系, 为救援资源优化布局提供技术手段。
3.1.2 事故危险源预测技术
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是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生活影响, 呈现出一种不均匀分布而具有一定的集聚性, 如道路交通事故有高发路段, 化工生产储存基地的化学危险品事故比一般城镇要多等等。事故危险源预测技术, 就是通过数理分类统计的方法, 结合灾害事故预测原理对灾害事故发生的地点、类型、等级进行辨识和预测, 为系统规划和救援资源优化布局提供依据。
3.1.3 模拟仿真和评估技术
救援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案是否合理需要实际运行来检验, 一旦方案和设计存在缺陷将会造成重大损失。模拟仿真和评估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手段为系统规划设计方案的测评提供技术手段。
3.2 管理技术集群
3.2.1 救援行动协同技术
协同运行是应急救援行动中准确高效的必要保障, 各救援部门协同不好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内耗, 直接影响应急救援行动开展。救援行动协同技术是从行为管理学的角度开展研究, 为系统联运体制机制建立健全, 各部门职、责、权、利划分, 救援资源的协同管理使用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3.2.2 基于GIS/GPS管理技术
救援行动中对救援资源的了解掌握是合理调度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 (GIS/GPS) 技术使决策者在空间、时间上能动态、直观、全面地掌握救援资源, 从而使救援决策更加准确有效。
3.2.3 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
由于救援活动的多目标性, 救援决策指挥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对各类灾害事故信息、救援资源信息、决策模型仿真等综合分析, 用系统数学计算方法寻求最优解决路径, 形成备选方案供决策参考。
3.3 救援行动技术集群
3.3.1 灾害事故勘察技术
灾害事故勘察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 包括灾害事故类型辨识、灾害事故影响分析技术、事故危险源侦检和探寻等技术。灾害事故勘察技术的建立可为决策指挥提供依据, 为灾害事故分析提供技术手段。
3.3.2 灾害事故分类和等级模糊辨识技术
各种类灾害事故的发生发展具有不同的特性, 同类灾害事故损害程度也不同。依据灾害事故的特性和烈度分析研究其专业性机理, 用模糊辨识技术对灾害事故分类分级, 为快速响应提供依据。
3.3.3 灾害事故控制技术
灾害事故的发生发展是动态波及的, 灾害事故控制技术体系从灾害事故波及链理论为指导, 研究灾害事故演化路径, 用切断或抑制波及链的手段来避免灾害事故扩大化。
3.3.4 灾害事故综合救援技术
该技术体系是救援技术与方法的综合体。包括了人员救援技术群, 救援装备技术群, 救援环境技术群等方面。灾害事故综合救援技术主要为现场救援行动提供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
3.3.5 现场组织技术
救援现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何统一调度, 保障有序运行是实现救援行动有效性的关键。该技术体系以管理学原理和指挥学原理为指导, 运用数字化通信调度技术把灾害事故涉及人员或组织纳入统一指挥。调度与现场组织技术主要为统一指挥提供技术支持。
4 应急救援管理实施体系
4.1 应急救援管理层
主要包括救援资源管理和救援实施管理2个方面, 救援资源管理是救援活动的基础, 救援实施管理的核心是救援方案的制定与救援行动的控制。
4.1.1 救援资源管理
包括人员培训、人员管理、物资管理、灾害事故资料管理、相关组织部门管理、预案管理等等。
4.1.2 救援实施管理
主要依据救援资源管理提供的软硬件平台, 对灾害事故做出反应, 迅速产生应对方案下达执行层实施。
4.2 应急救援执行层
执行层负责在事故发生后按照管理层的命令、指令, 开展现场救援活动。它按照灾害事故侦察辨识、灾害事故救援处置、灾害事故现场恢复这一链式模型运作。 (图6)
结论
应急救援研究体系的构建, 有助于系统性、前瞻性、协调性研究应急救援所涉及的问题, 便于进一步开展应急救援研究工作, 从而更科学地把握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理论体系、技术体系、管理实施体系三个方面对应急救援进行系统划分, 意在构建研究的框架, 为进一步拓展应急救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Z]2008年10月28日修订.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
[3]张殿业, 金健, 郭孜孜.铁路行车事故救援理论与技术体系探讨[J]铁道学报, 2006, 28 (5) :11-15.
[4]陈安, 陈宁, 倪慧荟等.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网络地图体系构建方案的探讨 篇5
以地图学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地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网络地图体系构建方案;阐述了网络地图信息机理;介绍了网络地图体系结构.
作 者:朱文军 罗志刚 段志强 ZHU Wenjun LUO Zhigang DUAN Zhiqiang 作者单位:朱文军,ZHU Wenjun(郑州测绘学校,河南,郑州,450005)
罗志刚,LUO Zhigang(黄石市防汛监测站,湖北,黄石,435002)
段志强,DUAN Zhiqiang(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湖北,武汉,430071)
构建诚信纳税信用体系探讨 篇6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是指为增强纳税人诚实守信、依法纳税的自觉性,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税收环境,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社会机构提供的各级涉税资料和信息,按照预定的考核标准,对纳税人一定时期内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纳税信用评估定级,并根据信用等级给予不同的征管待遇的管理活动。由于受当前技术、物力和人力因素制约,目前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周期为两年一评,包括企业自评、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申请、税务机关评定、媒体公布四个工作环节。
截至2007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征收管理司通过新开通的中国纳税信用网向社会发布的全国A级纳税信用企业达到3.7万家,占全国纳税企业总数的千分之五,其中北京市由国地税联合评定并颁发A级纳税信用评定等级证书的企业共2005家,占全市47万家纳税企业的千分之四,然而这千分之四的A级企业所纳税款占据全部税收收入的近三成。
当前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存在的问题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自2003年初评开始,至今有5年的历史。尽管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存在其积极作用,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体系管理理念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具体指标设计不够合理;三是纳税信用等级具体制度规定不完善,可行性不够强;四是纳税信用等级执行效果不尽完善;五是纳税信用等级后续跟踪服务及管理不力。
构建诚信纳税体系的工作思路
(一)基本思路
构建全新的纳税信用体系,其整体工作思路是:取消现有的以加分为计算原则的定期评定以及ABCD四级纳税信用定级制,改革为以减分为计算原则,以失信违法行为记录为扣分因素,按纳税人实际经济行为为主要参考依据,并给诚信者一定分值奖励,实施不同诚信度获得不同差异化服务和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诚信纳税信用管理模式。其主要考虑依据为: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涉税行为评价其纳税诚信度,并通过诚信度的社会使用频率来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诚信度评价结果取决于纳税人不诚信纳税行为的内容和频次,每一次不诚信纳税行为都将降低纳税人的纳税诚信度;信息流是动态的、不可逆的,结果是按实际信息即时更新的;纳税人对自己的纳税诚信度负责。
(二)纳税诚信度的具体指标设计
1指标内容
诚信纳税体系的核心是纳税人的纳税诚信度。而诚信度评价结果取决于纳税人不诚信纳税行为的内容和频次。因此其具体指标也就是纳税人的不诚信纳税行为,不诚信行为按性质可分为违反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行为以及违反税收立法精神的避税行为;按内容分为六大类共56项。
2信息采集
纳税诚信度指标主要从当前征管信息系统中采集信息。
一部分是可以直接通过征管系统采集的信息。如对“应当办理税务登记而未办理税务登记的”,在系统制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税务处理决定书”的同时将此条不诚信行为的内容采集到纳税诚信度评价系统,并生成扣分指标,自动结算累积得分。
从当前征管系统无法直接采集的信息,可通过人工实时录入完成采集。
3计分方法
(1)纳税人初始分值为100分。
(2)纳税人每发生不诚信纳税行为,按照指标中设定的分值,通过系统扣分,并自动结算累积得分。纳税人发生不诚信纳税行为扣分,一年内再次发生相同纳税行为的,加扣1分;一年内第三次发生相同纳税行为的,加扣2分,依此类推;发生不诚信纳税行为扣分时,按照与先前相同行为发生的日期计算时间间隔,滚动计算加扣分值。
(3)纳税人扣分后,如果长时间没有发生扣分情况,可予清零,重新回归至初始分值100分。具体可以设定为:纳税人扣分在5分以内者,自扣分之日起两年内无任何扣分记录的,系统将纳税人的扣分记录自动清零,恢复纳税人100分的分值;纳税人扣分在5分以上10分以内者,自扣分之日起三年内无任何扣分记录的,系统将纳税人的扣分记录自动清零,恢复纳税人100分的分值;扣分在10分以上者,自扣分之日起五年内无任何扣分记录的,系统将纳税人的扣分记录自动清零,恢复纳税人100分的分值。两次扣分时间间隔低于730天的,累计计算扣分分值并从后一次扣分开始计算无扣分时间。
(三)诚信纳税体系的优势分析
全面的纳税信用体系是通过纳税人的日常涉税行为记录形成纳税人的诚信度,以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为保障、以诚信度的广泛使用为激励机制去有效地引导、鼓励纳税人自觉纳税,维护自身的纳税诚信度,最终达到提高纳税人遵从度的目的。因此,这种全面的以诚信度为核心的纳税信用体系较当前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体系有诸多优势所在,具体包括:
1、以纳税人的诚信度为核心。
2、以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为基本保障。
3、以诚信度的广泛使用作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4、以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为最终目的。
(四)构建诚信纳税体系的措施保障
1、构建完整的诚信度记录系统。由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牵头,将税务机关利用纳税人的实际涉税行为为依据建立的纳税诚信度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金融系统内部对企业和个人的实际借贷行为作为依据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联合起来,构建以纳税诚信度和企业、个人征信系统为核心的诚信社会体系方案,提交全国人大讨论、立法,保障纳税诚信度使用的合法性。
2、实行全国统一的信用代码来标记纳税人的诚信度。企业信用代码可以将税务登记号作为唯一代码,不得改变;居民个人可将居民身份证号码作为每位公民的信用代码。纳税人的信用代码终身不变,严禁一个纳税人有多个信用代码,保证纳税人信用代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当纳税人进行日常经济行为时,信用度的需求者可以直接登录专门的信用网站(可规定为中国纳税信用网)输入纳税人的信用代码查询纳税人诚信度的具体信息,从而决定是否同纳税人发生经济行为,进而建立起以诚信度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
3、切实解决信息采集不完全问题,扩大信息采集面,规范信息采集。目前,影响诚信纳税体系构建的最大问题是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纳税人报送信息失真、税收管理员记录信息不及时、同其他部门信息交流不通畅等。税务部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改进。一方面,完善税收管理员的工作机制,建立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信息平台,系统随时记录纳税人诚信度的分值和扣分说明。税收管理员是税务机关和企业信息交换的桥梁,税务机关要进一步提高对税收管理员工作的重视程度,只要管理员和企业人员接触涉税
信息,无论是否办理涉税业务,都要将信息记录在系统内部,同时由管理员对此行为进行“好行为”和“坏行为”的评定提交系统。税收管理员、纳税评估科、税收征管科等各部门相联结,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信息平台。这样在指标评定时就有理有据,评定结果也更加可信、客观。假如某个企业到税务所办理业务时忘记带税务登记证,因此没有办成业务,回头带了税务登记证后再来办理,这时税收管理员一定要将此信息记录在系统内部,待到信用评定时就可以在系统内部调出管理员记录的信息划定分数。另一方面,拓宽信息渠道,逐步建立起税务部门与工商、统计、国土资源、交通、公安等管理部门联合信息综合平台,建议由统计局统计所有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包括工商信息、银行信息、房产信息、社会保障信息、工资信息等,形成一个全面的信息网,当税务机关评定纳税信用等级时,可向立法机构申请信息查询权利,从统计局调出纳税人所有信息,这样既可以避免企业和税务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还可因企业不必重复提供资料而节省纳税人的时间。
4、制定实施办法,确保诚信度指标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确定纳税诚信度使用的合法性之后,政府相关部门(如证监会、银监会、工商局、海关等执法部门)应加紧出台关于诚信度使用的实施细则,保障纳税诚信度的具体实施应用。
诚信纳税指标的实际社会效用建议
纳税诚信度的具体使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1、提供不同的税收激励优惠政策;
2、作为税务机关提供差异化服务决策依据;
3、作为纳税人社会融资时的参考和保证;
4、为非政府部门经济单位考查纳税人提供政府资信。
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体系的配套改革建议
(一)转换理念,更新观念
一方面,政府应确立诚信征税和诚信用税的理念,并依此指导实际工作,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必须确立与纳税人权利义务对等的观念,并依此来提供优质服务。诚信纳税只有在这个观念更新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否则“阳光政府”、“优质服务”等只能停留在口号阶段。纳税人能对政府的诚信征税、诚信用税做出评价和参与的时候,诚信纳税体系的完善也就水到渠成了。不过应该认识到,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才能得以实现。
(二)进一步提高税收法制化建设程度,提高法律保障
从上述指标体系可以看出,信息采集的来源渠道主要是税务部门的对纳税人相关行为的税务处理,如果对纳税人的不诚信行为,税务部门不知道、不掌握(信息不对称),或者掌握了但不处理,比如双方勾结、徇私舞弊,就无法将不诚信信息有效采集。杜绝此类问题,一是通过征管水平的提高和激励制度的设计,尽量消除信息不对称;二是注重队伍建设,提高执法刚性,提高对税务人员违法行为的纠察能力和处理力度。另外,还需要提高税制建设水平,消除实体法和程序法中法定权利义务模糊区域,力求执法的公平和公正。如果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缺失,纳税辅导不到位,纳税人由于不知道相关规定而没有履行相关义务,责任在税务机关,由此对纳税诚信度扣分有失公允。
(三)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由于我国目前信息化建设落后,人工评定纳税信用等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造成税务机关没有时间评定B、C级等系列问题,直接导致了制度执行效果不佳。今后要建立起以纳税人的实际行为为标准的诚信度体系更需要信息化的大幅提高,因此,我国应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在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时税务机关可将全部信息导入专门的评定程序进行评定,从而使评定过程更加快捷、评定结果更加客观。同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也有利于纳税信用等级信息搜集,从而更加全面地体现纳税人的信用。
(四)鼓励发展税务代理行业
税务机关对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准确的纳税人进行评定较为简便,但如果对一些财务制度混乱的纳税人进行审核则需大量时间,这时税务机关可和税务代理行业互相配合,由税务代理行业对企业财务进行规整,由税务机关再对其进行评定,从而节省一定的税收管理成本。
(五)鼓励发展中介型纳税信用评估机构
生态建筑体系之探讨 篇7
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其实这三个词的概念是相同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在自然界150万种动物和50万种植物的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得到最充分、最经济的利用。没有所谓的废物,一种生物排出的废料正是其他生物的生存养料,也没有所谓的污染,一切都可以由自然所消化和净化。依据自然的启示,生态建筑的本质就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
因此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理念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从原始的简单遮蔽物到现代的高楼大厦,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思想,只不过人们对它的认识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深化了。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反消费运动,“能源危机”又在70年代爆发,资源有限论得到了普遍认同,各种示范建设在世界上广泛展开,各个国家城市针对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希望发展的方向,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同时在生态建设的很多细节上也作了大量工作,使居住舒适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总结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建设案例,其成功的经验主要在于完善的目标体系、突出的重点领域、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的一体化、详细的分工实施体系、广泛的公众参与,加上具有明确法律地位和角色定位的推进和实施机构及完善的法律条例、市场化的管理体制等作为支撑条件。以此为依托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的同时,又着力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
生态建筑体系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门类、多工种的交叉,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绝不是仅靠几位建筑师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它应该是建筑师为之奋斗的目标。具体来说,建立生态建筑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地域气候,建立起自然空气循环的思想
通过设计,改善建筑周围的小气候,实现自然通风与采光,减少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在减小能耗、降低污染的同时,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英国的BRE环境楼(Environment Building)堪称典范。该大楼为三层框架结构,南面采用活动式外百叶窗,既减少阳光直射,控制眩光,又可根据需要调控日光进入;建筑物各系统运作均采用计算机最新集成技术自动控制,各灯分开控制,自动补偿照明到日光水平;南墙采用五个通风竖井构成自然通风及冷却系统,起到强化自然通风的烟囱效应。其新颖的设计,健康舒适的环境,不仅提供了低能耗舒适健康的办公场所,而且是评定各种新型建筑技术设施的实验场所。
2 从建筑物内外的水循环方面来考虑
采用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自来水或地下水供给景观、绿化、冲厕等杂用的水量以及形成对能源的转化效应。
位于东京都内的世田谷区特别老人之家,即设有一套完整的能源综合循环利用系统,地下设有120 m3的蓄水池,储留收集的雨水,加上再制的中水,可保证卫生间冲厕用水的70%,年节水1 200 t。
而柏林国会大厦对地下蓄水层(地下湖)的循环利用更是引人注目,柏林夏日很热、冬季很冷,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源和地下蓄水层的存在,把夏天的热能贮存在地下给冬天用,同时又把冬天的冷量贮存在地下给夏天用。国会大厦附近有深、浅两个蓄水层,浅层的蓄冷,深层的蓄热,设计中把它们充分利用为大型冷热交换器,形成积极的生态平衡。
3 从建筑物内外的各种物资循环系统利用方面来考虑
在建筑的使用寿命结束后用于建筑结构的材料自身应该能够再循环、再利用或重新回到环境中去。设计者可以从使用当地的材料资源;寻求在建成环境的相同物理状态下易于再利用的设计;寻求具有长期使用寿命和多用途的材料;寻求在同等状态下能在别处获得再利用等方面作为对应的设计对策。
在设计中对整个建筑生命循环的未来预先作出价值评判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铝材的初始能量值要比钢材高,然而,当结束在建筑中的使用寿命时,如果要循环利用,铝材比钢材需消耗较少的能源。循环利用铝材比从头制造它要少消耗90%的能源,同时减少95%的空气污染。使用循环利用玻璃与重新生产玻璃相比能减少32%的能耗、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
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校内的亚洲研究院办公楼在整栋大楼中,就有50%左右的建筑材料是重复使用的,同时亦有50%左右的材料以后还可能被再利用。该楼的建筑师在施工投标时对施工单位明确要求要他们制定出针对建筑废料的管理计划,以此提高建筑废料的重复利用率。
4 从建立建筑物内外清洁能源合理利用系统的角度考虑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太阳能的巨大能源被人们重视并开发利用。太阳热能应用系统,用太阳辐射加热水,以供给建筑生活热水、取暖及制冷。太阳能光电(PV)系统,将太阳辐射直接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或者以建筑本身为太阳能收集器,从而达到屋内取暖、制冷的目的。
荷兰Boxtel国家经环境教育咨询中心的设计者在中心走廊的玻璃顶上安装了功率为7.7 kW的光电PV板,将太阳能技术与建筑设计完美结合起来,夏天,PV板可以充当遮阳装置,减少阳光直射;冬天,可以通过调整玻璃顶上的PV板间距获得相应的自然采光。这座建筑的太阳能PV板满足了40%的能源需求,减少了能源开支。
5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赖特、柯布西埃等现代主义大师的很多作品中都蕴涵着生态文化。赖特的建筑作品与当时当地环境容为一体的有机建筑设计原则实际就是体现了深层次生态学的设计原则。赖特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因此赖特认为没有一座建筑是“已经完成了的设计”。建筑必须同所在的场所、建筑材料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
对于单个建筑物来说,它屹立于一方土地,虽不能像一片绿色的森林那样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经济系统创造较大的改善或保护环境的生态效益,但如果按生态经济的原理来进行建筑设计,则完全有可能实现自然能源的有效、充分利用,在合理的立体绿化及生态经济的开放式闭合循环的基础上达到无污无废、高效和谐的“生态”单体建筑的标准。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生态建筑体系进行探索,并初见成效。我国约有20多座城市如广州、上海、昆明、成都等都先后对生态建筑体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已经完成或正在编写各自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近期,台北、天津两个城市对生态建筑体系的实践成绩较突出。台北市是台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台湾地区在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与实践中最先进的城市,在生态建设发展政策、城市土地管理体系以及规划设计准则方面都有完善的设想以及详细和严谨的规定。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新”生态城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涉及产业最多的整体生态城市开发项目。建设的目标在提出7个主要目标的基础上,细化具体的指标体系来控制生态建设的各个环节,这些都显示了我国在生态建筑体系的系统化及标准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喜人成果。
为了达到发展可持续建筑体系,以生态建筑构造城区环境,用健康环保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目标,我们要在制定并实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筑技术完整的标准指标体系,延续城市文脉的同时,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展示先进的生态建筑理念和适宜的建筑新技术、新材料,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历史与未来之间创造和谐氛围,引领未来的城市发展。
摘要:从建立生态建筑体系的几个具体方面,讨论了如何在有效、充分地利用自然能源及生态经济的开放式闭合循环的基础上达到无污无废、高效和谐的生态建筑体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生态建筑,良性循环,能源利用系统,生态文化
参考文献
[1]董卫.略谈生态建筑[J].世界建筑,1998(1):4-5.
[2]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C.K.CHOI Building forTh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1998.
[3]Democracy in Berlin,The Architecture Review,1999:7.
[4]袁莹,胡林.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利用[J].世界建筑,2000(4):23.
农业节水保障体系的探讨 篇8
1. 缺乏科学统筹规划
由于以往对农业节水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不够, 在指导和推动农业节水工作中存在着主观性、盲目性。有些地方不考虑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盲目追求“先进技术”, 造成一些节水工程高投入、低效益。有些地方对水资源状况不清, 对上下游的关系研究不够, 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用水, 盲目扩大灌溉面积及高耗水作物, 造成过量引用地表水、超量开采地下水。
2. 灌区管理体制不适应
目前我国灌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权不清。主管部门与灌区及用水者的职责模糊, 灌区及用水者只管用不管修, 致使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更不能保值增值。二是经营不能自主、经营不能自主、经营不能自给。灌区管理单位对灌区工程建设和水量调度缺乏自主权, 行政干预较多。三是灌区用水计量设施不配套, 主管部门对灌区用水定额与节水指标没有考核。许多灌区为了增加水费收入而设法鼓励农民多用水。四是灌区管理机构臃肿, 增加了灌区负担。
3. 水价政策不到位
目前我国农业水价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水价过低。我国现行的供水成本计算只包括供水工程的基本折旧费和运行管理费, 没有考虑利润、水资源费等, 定价明显偏低。而且目前大部分灌区实行的水价还普遍低于供水成本。在这种情况下, 每公顷次多灌水1500立方米也不过45~75元, 而相应的节水投资大大超过多交的水费, 根本不能调动农民民节水投资的积极性。二是地表水和地下不收费政策不统一, 不利于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三是喝“大锅水”问题普遍存在。由于灌区渠系控制及量水设施不配套, 不能实行按方收费, 普遍实行按面积计收水费。
二、农业节水措施
1.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1) 农业节水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 并与各地的农业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及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协调, 并充分考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农业节水的需求。
(2) 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前提, 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雨水、灌溉回归水及城市污水等的开发与利用。实行以供定需的方针, 以水定产业结构, 以水定经济布局, 以水定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做到量水而行。
(3)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水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物种类、经济发展水平等, 确定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4) 根据我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了承包责任制的实际, 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以农业节水为龙头适时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2. 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
在工程建设上, 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这些灌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农业用水量大, 节水潜力大。
在技术上, 以普及推广适用型节水技术为主, 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为辅。继续普及和推广渠道防渗和管理输水技术;大力推广改进地面灌溉新技术;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区和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积极用喷灌、微灌等先进节水技术。
3. 增加投资渠道, 改革和完善投资政策
(1)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节水投入机制, 增加投资渠道, 改革和完善投资政策。国家应将农业节水工程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计划。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和贫困地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应以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为主。
(2) 建立国家和省级农业节水发展专项资金。主要资金来源有:各级政府的基本建设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小家水事业费、中央和地方收缴的水利建设基金提取一定比例、水资源费和水费收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的补偿资金等。同时建议开辟新的资金渠道:一是目前城市生活和工业年用水量约1600亿立方米, 已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9%, 应从计收的水费中提取或附加一定比例用于农业节水;二是未来新增的供水量主要是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 可从每年新增收的水费中提取或附加一定比例用于农业节水。
实行农业节水工程投资与建设的统一管理。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和工程性质, 合理确定国家、地方和农民的投资比例。对不同来源的资金和投劳实行“捆绑式”管理和使用, 实现从骨干工程到田间工程的整体规划, 统一实施, 防止因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农民投劳不落实造成的“半拉子工程”。
4. 以节水为核心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1) 明晰产权, 实行灌区企业化管理。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明确产权。拥有产权的政府部门可把灌区改造成国家控股公司, 用企业管理方式经营管理大中型灌区。
(2) 改革和完善灌区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以灌区实行以节水为主的多指标考核。如考核完成灌溉面积、灌水定额、节水指标、工程维修管理等, 并以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 探索对灌区投资及经济管理的新方法, 以解决目前灌区靠多卖水增加收入的问题。
5. 改革水价制度, 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1) 科学核定农业用水成本, 扣除因管理单位机构臃肿导致的成本增加, 逐步实施成本加微利的定价原则。
(2) 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科学核定农业用水定额, 作为农户基本使用水权。在定额范围内实行基本水价, 超额部分实行累进加价。
(3) 对一些经济收入低或供水成本过高、暂时难以按成本收费的地区, 可采取提价与补贴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供水成本与价格倒挂问题, 并逐步把水费补贴转移对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的补贴上。
6. 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增加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的科技投入。农业节水的科技投入要以各级政府为主, 加大对农业节水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科研单位、大学与企业的一体化, 产研结合, 优势互补, 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尽快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研究制定科学的灌区资源优化调度方案。根据不同地区水土资源条件, 科学制定农业灌溉定额和农业节水指标体系, 集成配套农业节水技术, 积极示范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体系。积极稳妥地改革农业技术, 调动农民、企业参加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新型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体系。
7. 加强领导, 强化管理
实行国家、流域和地区水资源统一管理。明确各流域机构与地方水务局的关系和职责, 实现水资源从上游到下流、从地表水到地下水、从引水水源到排水出口, 从水量到水质、从农业用水到城镇和工业用水的统一管理, 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
农户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探讨 篇9
一、农户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 农户信用体系不健全
一是数据缺乏共享性。农户信用档案因市场竞争等因素制约金融机构间实现信息互享, 且缺乏政府力量介入, 金融机构拥有的农户信用信息仅限于本行信贷客户。二是数据收集难度大。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 作为户主的农村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 信息采集较为困难, 而留守老人作为户主的农户, 户主非家庭主要创收者, 采集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农户信用情况。三是评价体系不科学。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科学的农户信用评级体系, 由于各金融机构对农户信用评价偏好不一, 信用评级指标选择不同, 致使同一农户形成多个评定结果, 且信用等级一经核定, 不再进行变化信息跟踪调整, 信用评级缺乏动态性。
(二) 征信法律依据不明确
一是数据收集范围不明朗。《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禁止征信机构采集个人宗教信仰……其他个人信息。”然而, 目前农户信息征集缺乏严格的制度规范, 各金融机构信息采集存在较大分歧。二是数据收集程序不规范。《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征信机构或者……提示和说明。”然而, 目前个别机构采取半强制性方式征集信息, 没有采用规范的程序取得农户同意。三是信息管理制度不科学。《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建立健全和……获取的信息。”然而, 目前金融机构尚未建立科学的制度规范, 且信贷人员保密工作不到位, 农户信用信息存在非法泄露风险。
(三) 农户征信系统未建立
农户征信系统是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的重要保障。农户征信系统可消除农户与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矛盾, 为“信用户、村、乡”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可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及时、准确了解农户信用状况的平台, 能有效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四) 个人征信系统难运用
目前在农户征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对征信行业了解不深, 信用观念不强, 及时、足额还款观念不普遍, 且金融机构收集信用信息时不乏有虚假信息;二是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财产流动性, 信用信息征集更为困难。因此, 若能将个人征信系统运用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 可改善农户征信环境, 提高农户征信的真实度。
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 逐步实现农户信息共享机制
一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网络建设, 实现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 逐步实现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信息共享, 为金融机构及其它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支持。二是建立“政府推动、人行指导、银行配合、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 设立由参与单位部门组建而成的联动工作小组, 统筹协调, 明确各参与机构的工作职责及要求, 将负责收集的农户信息按时按期上传农户征信系统。三是建设农户征信系统, 与所有成员单位实现联网对接, 在人行设立农户信用信息管理中心, 按照“多方联动、严格标准、统一征集、集中管理、信息共享、及时调整、授权查询”原则, 由人民银行负责维护、管理系统日常运行, 向有权查询单位、个人提供查询服务。
(二) 积极开展农村信用宣传工作
一是在各乡、村、社开展大规模征信宣传活动, 通过征信文艺活动下乡、金融机构日常宣传、大众媒体大力宣扬等形成, 向农户普及征信知识, 增强农户征信认识, 提高农户信用意识。二是在各行政村建立“信用农户光荣榜”, 将信用优良农户作为标杆示范, 金融机构优先放贷, 在农户中形成典型带动作用, 使“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 实现农村信用宣传的日常化、多元化和长效化。
(三) 制定科学合理信用评价体系
一是对农户信用状况进行合理评价, 确保信息采集和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 构建涵盖农户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守信情况、财产收入、借款、担保、林权登记和抵押、计生信息等各项指标的评价体系, 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金融机构发放农户信用贷款、确定授信额度等方面的参考依据。二是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 制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评定标准, 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创建活动, 并将评选结果纳入农户征信系统, 对信用户、村、乡实行优先信贷、物质奖励等激励措施。三是对农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实行动态调整, 增加农户参与征信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 全面建设农户征信配套制度
一是在《征信业管理条例》的框架下, 制定相关的农户征信规章制度, 正确处理农户征信过程中所涉及的隐私权、查询权、知情权、异议权, 为农户征信活动提供直接依据。通过建设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制度措施, 规范农户信息采集、加工、管理、使用、披露等环节, 使得农户征信系统构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立法, 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 强化违约责任追究, 提高失信成本, 建立保护守信者, 打击失信方的信用规则, 使经济行为主体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五) 明确实现个人征信系统运用
我国政府会计体系改革探讨 篇10
一、政府会计改革的理论基础
在推动政府会计改革之前, 必须重新树立政府管理的价值观, 改变其行为取向, 以全新的思维方式, 从新的角度考虑政府行为, 为政府会计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1. 委托代理理论。
在现代民主社会, 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虽然在形式上是法权关系, 但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本质上要求代理人必须就其资源的使用情况向委托人负责, 即政府必须按照纳税人的意愿来支配和使用公共财政资源, 保证公共财政资源分配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 尽可能以低廉的成本和优质的服务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公共要求, 并就资源使用的最终结果向纳税人负责。
2. 财政透明度原则。
“透明”是相对于“不透明”而言的。财政透明度的基本要求是利益相关者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与政府预算管理及会计有关的所有有用的信息。公开与透明是政府依法行政、取信于民的重要体现, 也是确保政府的公共财政受托责任得以落实的前提条件。政府预算公开与透明的核心就是要消除信息上的不对称, 将政府预算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3. 有效政府理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公共预算管理应建立在有效政府的基础之上。首先, 有效政府应该是具有制度效率的政府, 它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生产和供给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其次, 有效政府应该是具有资源配置效率的政府, 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 应该以社会公共需求为导向, 与市场和其他社会组织有明确的分工和协作, 有效利用各种机制, 有针对性地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4. 责任政府理论。
有效政府必须是一个“可问责的政府”。责任政府理论在政府公共预算管理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公共财政决策的责任制, 政府预算、财务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公共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中的高效率以及政府对社会公共需求的积极回应。以责任政府的理念推进政府预算管理和会计改革, 就是要在筹集、分配和使用公共财政资源中关注成本, 注重绩效, 强调投入和产出的配比关系, 同时通过对财政资金绩效的计量和考评, 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的预算会计信息, 强化公众参与的意识, 提高民主监督质量, 促进政府更加自觉地履行公共受托责任。
二、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容
1. 引入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 政府会计体系暴露出很多问题, 其中很多弊端是由收付实现制引起的。因此, 引入权责发生制是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应该借鉴其他国家改革的经验教训, 走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1) 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 为改革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要加快立法工作, 明确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责任, 把衡量政府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性的标准以法定的形式加以明确;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我国政府会计准则, 完善有关预算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 使改革实施过程规范化、科学化和合法化。 (2) 扩大财政负债的核算范围。从对财政负债项目的分析来看, 以下几种负债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纳入财政负债的核算范围:政府借款和政府债券引起的利息、政府欠发工资、政府采购引起的应付未付货款、社会保障支出等。 (3) 摸清家底, 规范资产记录, 为今后资本化管理打好基础。现行政府会计无法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资产状况, 不利于资本化管理以及对资产的所有权、收益权的管理。而从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来看, 对资产进行资本化核算是必然趋势。要对各项实物资产进行确认, 包括不动产、军用资产、投资资产、自然资源等。
2. 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政府财务报告应该是一种通用的、全面而系统地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的规范化的信息披露方式。迄今为止, 我国还没有实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虽然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各有一套财务报表, 但是各套报表自成体系, 并且存在严重的缺陷:报表内容不完整, 反映信息过于简单;结构不合理, 项目列示不规范。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 确立政府财务报告目标。政府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至少能帮助报表使用者达到以下目标:评价预算执行的符合程度、分析政府的营运绩效、判断政府的财务状况、评价控制系统的运作情况等。公共受托责任和财政透明度是政府财务报告的最高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政府应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和降低信息使用者的成本, 并考虑信息使用者的接受能力。因此必须制定政府会计准则, 促使行政当局提供适当数量的会计信息。
(2) 明确政府财务报告原则。编制政府财务报告应当遵循全面性、可靠性、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可理解性、有用性等原则。其中, 全面性是指政府财务报告应反映政府资金运动的全貌和报告主体的所有方面;有用性是指政府财务报告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都应该是有用的, 应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理解这个机构现在和未来的活动情况, 机构资金的运用、来源及其运作效率。
(3) 转变政府财务报告主体。政府财务报告的主体涉及报告内容的范围和组成结构。我国现行政府财务报告主体分为财政总预算主体、行政单位主体和事业单位主体。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进, 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将逐渐趋于以一级政府为中心, 对整个政府的会计事项进行核算, 所以客观上要求将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合二为一, 成为政府财务报告主体;对于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其会计核算应纳入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中;对于与财政完全脱钩的事业单位, 其会计核算纳入企业会计体系。
(4) 拓宽政府财务报告信息需求者的范围。我国现行的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针对权力机关及行政管理单位等内部使用者。事实上, 政府财务报告具有宏观性, 因此其信息需求者也很广泛, 具体应包括社会公众、公共资金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有关评估机构及其评估者、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等。
(5) 政府财务报告内容的构建。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应吸收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参照企业会计, 政府财务报告体系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财务业绩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资产负债表用于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 财务业绩表用来反映政府的收支变化情况, 现金流量表用来反映政府现金的流入、流出和结存情况。财务报表附注应该包括以下重要信息:对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使用情况的说明;对外投资、重大的或有负债、未结清的保留数、重大的期后事项、养老金计划及养老金负债、近期到期的债务;累计基金余额赤字;年度支出超过核定经费的基金等。
3. 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绩效预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管理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 进一步加强公共支出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有效性的客观选择。绩效预算不仅是预算方法的一种创新, 而且是政府预算会计管理理念的一次革命。绩效预算就是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 强调的是“结果导向”。对于政府部门来说, 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成本的关注, 有助于促进政府决策程序的规范化和民主化;绩效目标的确立、绩效考评的执行及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 有助于强化政府部门的责任;绩效预算赋予了政府部门更大的预算执行权, 有助于促使政府部门按照成本效益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对于财政部门来说, 绩效预算改革有助于促进财政管理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我国, 绩效预算改革应当是在继续推进政府预算管理与会计的各项改革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将绩效预算的理念引入到我国的政府预算管理与会计中。具体包括:
(1) 确定绩效评价内容。我国政府预算绩效评价应涵盖政府所有的公共支出, 绩效评价的内容应不仅包括“量”的考评还应包括“质”的考评, 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绩效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评价, 即要求各部门在向财政部门申报预算资金项目时, 应当制定合理、科学、明确的绩效目标, 使之与预算执行结果挂钩, 并作为编制绩效预算的基础和依据;二是财务评价, 即对项目资金的落实与使用情况、经费投入与产出比较、财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三是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 即通过对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绩效目标的对比分析, 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四是持续效能及影响力的评价, 即对项目完成后产生的效用及其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
(2) 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编制产出与绩效分析表。绩效评价首先要求建立完整的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使项目的绩效目标能够量化和具体化, 为评价各类项目的绩效提供技术支持。最直接的绩效评价指标是计算投入产出比, 但是由于政府预算的特殊性, 所以应根据不同部门来设定绩效评价指标。例如, 对警察的绩效评价不能只片面地强调逮捕人数的多少或犯罪率的高低, 还应特别注意绩效评估对其行为的影响。最后, 在指标执行的基础上, 应编制产出与绩效分析表以评价其业绩。
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来看, 我国的政府会计目前都处于一个全新的、动态的变革环境中。这势必要求我们解放思想, 更新理念, 改进传统运行机制和制度, 对政府会计体系进行改革, 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预算环境的变化。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和会计环境的变化, 并在阐述政府会计改革理论的基础上, 从制度和内容两方面探讨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政府会计,部门预算,政府财务报告
参考文献
[1].李敏之.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措施构想.财会月刊 (综合) , 2007;7
[2].张琦.公共受托责任、政府会计边界与政府财务报告的理论定位.会计研究, 2007;12
[3].刑俊英.改革政府会计制度防范财政负债风险.会计研究, 2005;4
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改革探讨 篇11
关键词: 高校 行政管理 改革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我国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带来机遇的同时,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市场化、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剧,现行高校行政管理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校建立高效管理机制的要求。不少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事物反应迟钝,处理事务能力不强,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多种社会需求提供服务。因此,建立一个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效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1.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机关化倾向严重。由于育人是高校建设及发展的根本宗旨,因此行政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服务高校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但是部分高校存在机关化倾向严重现象。因为高校行政机构较大,而某些高校的行政机构存在不合理规划现象,造成数量过多的行政人员。此外,行政管理存在官本位及层级制度。上至高校高层领导,下至教职工,存在较强的等级观念。在各种福利待遇上与学术人员有明显差异。学术人员受人限制,造成很多教师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导致高校教学工作受到阻碍。
1.2行政管理人员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在实际行政管理中注重效率与质量。但是在某些高校中,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行政管理工作不符。第一,行政管理人员来源范围广,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经过选拔,存在严重的“照顾”因素,导致行政人员素质缺位现象。第二,高校高层领导对行政管理产生错误认识,认为其可有可无。所以平时工作中,工作人员疏于管理,造成工作人员没有较高素质。第三,受到机关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先进的工作方式与注重形式,官僚主义现象严重。平时没有通过学习武装自己,造成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下降。
2.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2.1规范化和科学化原则。管理活动的规范化,指在高校管理系统中,各项工作,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从决策、执行、检查到评价反馈的全过程,必须遵循高校内外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规律,以追求管理活动的规律性与真实性。与此同时,高校应制定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和聘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体系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指挥权,力求实现高校管理科学化。
2.2统一性原则。统一性,主要指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实现有机结合。传统科学管理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规范性,但局限性因此产生。它关注的主要是工作本身和结果,关注的是质量和效益,容易导致对人主体地位的忽视,对人创造潜力的忽视,对塑造组织形象的忽视。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人本管理新倾向。人本管理首肯了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强调了真诚合作的关系,有利于人的创造潜力的发掘。当然,单纯强调人本管理,容易忽视管理的客观规律性。在高校管理中,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正走向融合,为提高管理创新能力开辟新天地。
2.3开放性原则。开放管理是一所大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提。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要求管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中的各因素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应实行开放式管理,把创新贯穿整个管理过程。
2.4信息化原则。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网络化、智能化的科学管理凸显其优势。高校各项管理工作效率高低,主要取决于能否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能否建立起功能多样、资源共享、网络连通、系统兼容的智能化高校管理网络。教职工通过网络可以获知高校内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任何分配制度、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运行机制在内的配套体制。在管理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逐步推行电子校务,使行政管理按科学制度和程序运转,有助于实现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
2.5特色原则。管理特色是管理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自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管理风貌,体现出一所高校独特的思想、文化及制度,调节管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维系管理的整体稳定性。每所高校都有各自不同的环境氛围、地缘优势、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文化积淀。每个管理者又都有各自不同的师承、教育、个性、学识、习惯。这些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高校行政管理的独特性。从整体来说,各个高校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时,都会有独特的选择,采取独特的方法,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创造出充分显示多样化的管理特色,在竞争中开辟自己的生存空间。
2.6精干、高效原则。我国现行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存在管理机构、管理层过多的弊端。行政机关重叠,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信息传递不畅,导致资源浪费。新时期的高校行政机构设置要努力实现设置科学、职责清晰、人员队伍精干、目标明确。
3.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改革思路
3.1合理设置行政机构,调整高校行政管理权力机构。高校行政机构是具体实施行政管理的主体。按照行政管理学原理,高校行政机构的设置、结构、编制、职位对高校行政效率都有直接影响。可以说,高校行政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化,是高校行政效率提高的重要组织保障。因此,在机构设置上,高校应当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首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从有助于行政管理体系健康运转出发,对主体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精简或合并,对任务性质基本相同的机构实行合署办公,充分发挥综合管理效能,努力克服校部机关政府化倾向,提高用人效益。其次,职责明确。通过重新划分职责、界定范围、理顺高校行政机构之间,以及各机构内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权限,做到既不出现行政管理上的断层,又不出现新的多头管理。再次,转变职能。高校行政机构要下放管理权限,将工作重点转向调查研究,监督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协调、处理各方面关系。
3.2建立富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提高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随着高校改革不断深化,压缩行政编制,减少行政人员势在必行。数量减少,质量必须提高。要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应建立一套富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1)直接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积极利用学校现有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提高在职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加强现有队伍的考核、监督,在选拔使用上任人唯贤,提倡竞争。这样,既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又有利于行政管理体系干部队伍自身竞争和发展。(2)健全竞争机制。高校要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行教育职员聘任制。把那些有志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精、会管理的人才聘用到各级管理岗位上,打破“铁饭碗”,破除“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使行政人员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3)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强化对行政人员的聘后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年终考核和聘期考核。通过考核,激发管理人员的进取和创新意识,逐步建立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制。(4)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高速发展、提倡终身学习的年代,知识的老化与更新速度是极其惊人的。如果行政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没办法及时得到更新,理念得不到发展,则行政管理能力将受到质疑。因此,要努力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采取平时自学和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让他们在专业水平方面有不断提高的机会。许多事例说明,再学习能力的强弱决定管理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重视能力结构培养,应善于将创意转化成具体的工作方案,通过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移植与改造,探讨新的管理措施;要求在动态管理中审时度势,产生有效应对的创意和策略。
3.3推进高校以行政执行为重点的运行体制改革。高校行政运行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形成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准确及时的行政反馈,以及行为规范、简化的行政执行。正确决策之后,规范、简化的行政执行是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关键环节。行政执行的任务是贯彻国家法律、法令,上级的指示、决定,实现组织目标。为此,高校各级行政人员必须吃透上级精神,了解和分析决策及具体工作任务,准确把握工作要求,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保质保量地执行。决策正确,执行速度越快,效率越高。要提高贯彻执行速度,简化行政程序,尽可能缩短工作流程,并在全校范围内公开,使广大教职工了解管理活动的整个流程,以达到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目的。
3.4实现管理和办公手段现代化。处于信息化社会的现代高校行政机构,其高效运转自然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机构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建立现代化办公自动化系统,保证行政人员全方位的信息交流。
总之,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具体工作中行政人员应当牢牢树立为教师、为职工、为学生、为事业服务的观念,变“我是管你的”为“我是为你服务的”。高校要发展,必须进行行政管理创新,唯有创新,高校才能生存与不断发展;唯有创新,才能实现教育行政的计划职能、指导职能和服务职能,保障大学功能发挥和教育对学生成长、成功、成才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张彦贤.论高校行政管理创新[D].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
[2]张月梅.浅析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性[D].泰山医学院,2013.
[3]李明慧.高校的服务型行政管理探析[D].吉林大学,2009.
[4]唐炯.以服务为导向的高校行政管理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探讨 篇12
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几经调整、改革, 逐渐形成了今天以合作金融 (农村信用合作社) 为基础, 商业性金融 (中国农业银行) 、政策性金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现阶段我国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机构, 包括正规性金融机构和非正规性金融机构。正规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非正规性金融机构包括私人借贷、地下钱庄、合会等形式 (如图) 。
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正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缺陷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 正规金融由于受到成本收益的约束以及农业资金运作的高风险、低回报和周期长等特点, 农业贷款呈现出高成本和低收益, 这与商业银行所追求的安全性、流动性恰好相反, 导致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撤销和合并机构, 收回贷款权限, 大大弱化了在农村的金融服务, 其战略重点也从农村转向城市。其次, 金融资源的“非农化”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固有特征以及投资环境不完善, 使得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和风险增加, 致使农村金融机构通过上存资金、信贷、购买国债的等形式将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投向盈利性高、风险相对低的城市和非农产业部门, 造成大量农村资金外流, 使农村经济对信贷资金需求的增加和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同农村资金外流之间矛盾更为突出。特别是, 作为服务于农业为目的的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
2.2 非正规金融机构无合法地位
非正规金融其主要内涵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之间的直接融资。随着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大量撤并, 非正规金融在农村迅猛发展, 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可以说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和发展是农民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反映, 但也从另外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的严重失衡。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多样化竞争格局的形成以及垄断局面的消除, 但是非正规金融一直缺乏合法的地位, 长期游离于法律保护之外, 容易导致债务纠纷。由于缺少金融管理机构的积极引导和监管约束, 组织制度缺乏规范性, 内部经营管理混乱, 在实际操作中容易滋生高利贷行为, 从而增加了债务负担以及交易成本和金融风险, 削弱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使得农村金融环境恶化, 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3 利率的管制造成低效率
政府对农村金融管制的一个表现就是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不能反映金融资本的供求状况, 导致高利贷等民间金融盛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还要接受政府统一管理, 要在政府规定的低利率水平下运行, 因此, 金融部门只能在政府控制下以“配给”方式提供信贷。一方面低利率借贷因为有“租”可寻, 所以不可避免地产生腐败;另一方面贷款不按商业原则运作, 不讲效益, 不仅浪费了有限的金融资源, 而且也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形成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互相抑制的恶性循环。
2.4 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
农业属于弱质性产业, 是一项高风险的生产活动, 生产周期长、抵抗灾害的能力低。对于农业发展来说, 农业保险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是保障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一项有力措施。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保险, 仍然是以商业保险作为主体。考虑到农业保险回报率低, 我国农民目前收入状况不佳, 在商业化经营模式之下, 保险公司业务重点逐渐转向城市, 农村保险业务日趋萎缩。在农业保险逐步削弱, 甚至缺位的情况之下, 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企业风险程度的评估逐渐提高, 进而直接导致银行对农民“惜贷”, 由此以来进一步阻碍到农业的发展。
3 创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1) 适度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
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 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 鼓励各种经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金融组织。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允许外资金融机构介入农村金融业,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培育民营银行, 加大民营经济在金融业中的比重, 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活力;将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 允许符合有关条件的民间借贷组织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金融服务等等。此外,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客观需求, 还应逐步建立起能够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不同类型金融服务的农村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如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农村租赁公司、农村抵押担保公司等。
(2) 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引导和保护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 民间金融存在的意义, 不仅仅在于它能够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小企业、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 它能够打破农村金融市场垄断格局, 通过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竞争来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不断深化改革, 改进服务质量, 使农村金融市场真正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至于民间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问题, 关键还在于政府部门为其提供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 确立公正有效的竞争规则和市场约束机制, 并给予经济主体充分的选择权利和发展空间, 而非亲自去组织或直接干预民间金融机构的组建。
(3) 推进利率市场化, 促进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竞争、合作与互补。
在现有金融政策约束下, 正规金融的利率水平是低于市场均衡水平的, 这不仅导致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动员资金能力的不足, 也导致正规金融的信贷配给从而对农民和农业企业资金供给的不足;非正规金融的自发性, 使其利率更为市场化, 更接近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为此, 放松利率管制, 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将使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同一政策环境下竞争:一方面, 将改变非正规金融的金融抑制状况, 提高正规金融的效率, 改善农户和农业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得不到金融支持的状况, 也将缩小非正规金融由于体制性原因形成的存在空间;另一方面, 非正规金融也因其拥有独特的交易成本优势而能够继续保持一定的竞争性, 促进利率市场化。于是,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 将形成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竞争与合作乃至互补的关系, 大大改善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供给状况。
(4) 完善农业经济风险分担机制。
首先, 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鉴于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建议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和出台有关政策文件, 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所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 包括通过财政、税收、再保险等经济手段, 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其他技术及金融支持来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同时, 可以考虑组建由国家出资或控股的农业保险公司, 贯彻国家农业保护政策, 经营管理国家农业风险基金, 为涉农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保障, 充当最后保险人的角色。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 在农业保险投保方式上应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 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作物实施强制保险, 其他农产品则实行自愿保险,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其次, 要尽快发展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 积极稳妥地扩大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品种, 努力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主体, 同时抓紧制定《期货交易法》及其实施细则, 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规范市场参与主体、规范期货交易秩序提供基本法律依据。通过完善期货市场来实现期货市场独特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 同时借助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有效提高和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管理。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现状, 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时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利率政策,农业保险,民间金融
参考文献
[1]王醒男.基于需求与发展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逻辑再考[J].金融研究, 2006, (7) .
[2]黄光伟.需求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供给[J].农村经济, 2007, (10) .
【体系探讨】推荐阅读:
工商网络监管体系建设探讨07-04
新建项目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探讨05-20
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探讨论文06-18
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探讨07-03
供电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探讨论文05-31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探讨论文06-26
“三网合一”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探讨08-19
生态足迹导入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探讨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