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理论

2024-09-17

指挥理论(精选6篇)

指挥理论 篇1

合唱指挥课程是合唱与指挥两个部分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训练,让学生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参与课程,使每一位学生既是合唱指挥者又是合唱参与者,以双重身份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揣摩和演绎音乐作品。在课堂上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实践性训练。

一、高校合唱指挥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高校合唱指挥课程是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虽然随着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步伐不断进步,音乐学专业也开始进行教学改革,但在教学层面轻视合唱指挥课程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形式单一,教学容量小,对教学实践训练的重视和实际力度都不够等等。有些高校甚至将合唱指挥课程分解为“合唱”与“指挥”两个课程,两个部分常常出现只排练不学习基础知识或只学习基础知识不顾及实际操作的现象。这些都是我国高校合唱指挥课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显然这些都不符合合唱指挥这项操作性极强的课程。

二、高校合唱指挥课程理论与实践训练探讨

(一)理论知识为基础

合唱指挥课程不可能脱离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去实践,《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这本教材用九章的内容阐述了合唱指挥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姿势、节拍、起收方法、长音、多声部等指挥方法和组织步骤,具体总结了从基础姿势到具体操作的每一个步骤。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未来的实践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系统安排理论知识的学习进程,保证一个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教育标准才能进行下一个知识的学习。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合唱学”与“指挥法”知识的掌握,注意区分彼此但也必须能够合二为一。如《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一书从第一章到第七章都是对“指挥法”进行具体阐述,第八章和第九章进行“合唱学”一些基础知识的讲解,二者的学习能够帮助指挥者更好的理解合唱的含义并了解“指挥法”中一些操作的源头,为更好的进行合唱指挥打下坚实的基础。只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指挥只能沦为节拍器,但同时缺乏理论知识也无法对合唱内容进行有效的指挥,更无法演奏出美轮美奂的合唱音乐。

(二)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从《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这本书共九章的内容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这本教材特别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的操作,从第一章到第七章都是阐述如何针对不同的合唱内容来具体指挥的基础性知识。这些基础性知识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教材的编排有意的为实践留下大量空间来进行教学。当学生学习完一课的理论知识,大致熟悉了指挥的某一项操作时,可以进行课堂的配套练习,直接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将实际操作训练一并完成,这对学习掌握合唱指挥技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这本教材的编排,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的实践授课计划。合唱指挥作为音乐艺术的组成部分,需要大量的艺术实践来完成经验积累与艺术感悟。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教材中第八章与第九章的内容在提醒我们合唱是由多数人员组成的,人员的流动性造成了合唱指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两章像学生阐述了合唱团的组织机构、演出流程及前后准备工作等,这些都是想要提升指挥者的应变能力。但纸上谈兵是不可能产生具体效果的,必须通过实践授课的方式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实践。

从《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一书中能够感受到合唱指挥课程的实践程度,每一章都可以作为直接的实践教材使用,因此该课程无法脱离实践只讲理论。教师在实践课程中必须成为关键性人物,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解决实践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师需要改变讲授式的授课方式,安排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指挥一次全体同学参与的合唱,通过这种不断的练习找出指挥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将教材内容分化出各个不同的区块,将实践内容放入区块内同理论知识一道完成学习与巩固。合唱指挥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专业的指挥人才,指挥人才需要在岗位上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即课程的目的还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行为。高校应该多注意教学改革,突破传统教育壁垒展开多形式多内容的讲解,如对指挥视频的解析等,实现实践课程的多样化发展。

三、结语

《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一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为高校合唱指挥课程的全面改革提供了一个教材依据。该教材内容与编排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实践性是合唱指挥课程的关键,无法操作的合唱指挥课程是落后的教学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合唱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就需要大量的合唱指挥人才奔赴岗位为社会服务。只有将理论知识打基础,以实践为关键的推进合唱指挥课程的不断发展,才能实现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培养出专业高素质的合唱指挥人才。

摘要:合唱指挥课程是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为培养和输送专业的合唱指挥课程,在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合唱指挥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操作是无法完全掌握和胜任合唱指挥,因此提高合唱指挥课程理论与实践训练是高校培养专业音乐人才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这本教材的分析,结合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现状对合唱指挥课程理论与实践训练进行探讨。

关键词:合唱指挥,音乐专业,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赵利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合唱指挥学习之路[J].黄河之声,2014,02:40.

[2]姜山.浅谈高师院校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改革[J].教育探索,2011,07:80-81.

[3]张成康.高师合唱指挥教学与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7:113.

指挥理论 篇2

“应试指挥棒”指挥教师阅读

■在应试教育的大棒指挥下,与考试无关的一切阅读都成了“轻中之轻”■由于教材的基本篇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就给专业教师提供了懈怠知识更新的温床■对于教材和教辅图书的依赖,已经让教师像他们的学生一样丧失了阅读的冲动■关注教师阅读状况,就是关注教育的未来

在第2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一本名为《现代教师读本》的“教师课外读物丛书”再次将教师知识结构的老化问题无情地摆在公众面前。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课外阅读的缺乏、知识的陈旧和知识面的狭窄已经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鸿沟。难怪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现代教师应走出阅读荒漠,开拓全新的精神绿洲。课外基本不读书据调查,在全国范围内,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阅读存在着大面积空白。有记者在多所中学提问:“您了解陶行知吗?”结果回答“好像听说过”的只占58%,熟悉的更是寥寥无几。

总体来说,中学教师阅读大多在应试与素质之间徘徊,老师的阅读内容都与教学教材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翻看余秋雨的散文,此外,中外经典名著也是老师们经常翻阅的。因为课文中经常会节选一些篇目,经常读名著,可以为上课做足准备。由于个人兴趣不同,还有的老师几乎不怎么看新书,认为传统流传下来的书更为经典;极少部分老师和学生一样,对新近的畅销书和在学生之间流行的校园文学作品略知一二。接受采访的`老师大都表示,平时首先选择的阅读内容都是直接和教材相关的,比如工具书、理论书。阅读主要还是围绕考试转,围着分数转。用一位语文老师的话说,很多高三的老师每天早上7点半到校,一直到下午6点,这些时间可以说根本不是自己的,晚上还要备课,根本没有时间看闲书。尽管从理论上、主观愿望上她都希望能多一点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但“一个语文老师的更大意义在于如何教出高分的学生”。

而上世纪中国现代教育萌发初始,诸如朱自清、丰子恺等一大批致力于中小学教育的名师称得上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有相当明确的教育理念,并付诸实施。相比而言,现如今中小学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结构都令人担忧。“教师必读丛书”不解决根本问题

欲立人则先立己,面对现代教育的挑战,《现代教师读本》的主编之一钱理群说,现代教师首先是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具有批判与创造精神的人,“不跪着教书”是他们最基本的信条。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不仅要引导学生建构独立的个体人格,而且要培育现代公民人格。“立人”的教育就绝不是跪着的教育。《现代教师读本》洋洋五卷:《教育卷》、《人文卷》、《科学卷》、《艺术卷》、《生活卷》,五个维度,代表着对教师职业的重新认识,对教师精神的重新塑造。

但是,提升教师阅读水准绝不是区区一套读物所能解决的。在应试教育的大棒指挥下,与考试无关的一切阅读都成了“轻中之轻”。教材作为由集体制定、国家选拔人才的依据,其基本篇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就给专业教师提供了懈怠知识更新的温床。对于教材和教辅图书的依赖,已经让教师像他们的学生一样丧失了阅读的冲动,因为非教材性阅读显然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现代教师读本》、“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等丛书的出版表明,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但这种系列丛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为他们的受众所阅读,则是一个难以统计的问题。教师阅读质量缺乏重视

指挥理论 篇3

2000年,李心草被《中国青年》评为“可能影响中国21世纪的100位青年”之一。2004年,他被共青团中央评为“首届中国青年学习成材奖”十佳之一。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和谭晶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演唱会,均由李心草执棒。

作为中国交响乐团最年轻的首席指挥家,他的造诣令许多德高望重的音乐家心悦诚服。可这样一位音乐才子,却说自己曾是个除了音乐,对一切都很漠然并且又很任性的大男孩,是他背后的“总指挥”——妻子秦兰给了他无限的帮助、无限的爱。没有妻子的支持,也就没有今天的李心草……

情人节里,

一对“冤家”终聚首

音乐把两个音乐家连在一起似乎顺理成章,但他们在音乐会上第一次相会时却频出“别扭”,以至于成就了他们两个“冤家”。

李心草认识秦兰,是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次演奏会上。之前,秦兰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李心草还以为秦兰是一位40多岁的女士。因为《黄河》气势磅礴,需要极强的力度,年轻人一般拿不下来。

见面后,李心草一愣,怎么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惊喜之后是怀疑——她能弹下《黄河》吗?

乐队奏完了前奏,秦兰的钢琴进入。优美的滑弦从秦兰手下一泻而出,流畅、抒情,李心草这才意识到秦兰的“功力”非凡。

就在这时,从台下上来两个人,一个扛着摄像机,一个拿着照相机。两个人上台来便开始折腾。那个拿照相机的还时而单腿跪地,时而前后穿插,最过分的是还连连闪光。

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李心草急了,拿着指挥棒随手敲向秦兰的琴盖。正沉醉在音乐中的秦兰突然被惊醒,停下来不知所措。李心草指着那人大声吼道:“下去!你给我下去!”那人悻悻地下了台。李心草重新调整了乐队的情绪,舞动指挥棒从新开始。

而秦兰那一刻的心理活动李心草并不知道。但是再开始以后,李心草很明显地感觉到,第二遍比第一遍从力度上、从音乐表现上上升了一大块!分明能听出琴声中有一股愤怒之气。秦兰说,当时心里憋着一股气呢!可这一“气”,倒是充分表现了黄河奔腾的气势。演出大获成功!当大家庆功的时候,秦兰转身走了。演了两场,她一次活动都没参加,只要演出一完,李心草想跟她套近乎,都没有机会。

从哈尔滨回来后,过了一个月,河北交响乐团请李心草去指挥一场音乐会,并请他带一个钢琴独奏去,他一下就想到了秦兰。

他给秦兰打电话,告诉她有一场音乐会,上半场要演奏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下半场是《第五交响曲》。问她可不可以练练,秦兰一口答应了下来。

按照规矩,演出之前指挥和演奏者要做些交流。但是,他俩的时间总也碰不到一起。终于在离演出还有20天的时候,他俩和秦兰的指导老师总算凑在了一起听琴。

然而,因为秦兰手有外伤,又肿又痛,所以那次弹琴的结果并不好。秦兰低头喃喃地说:“对不起,李老师,我弹不下来,你换人吧。”李心草鼓励她说:“现在换人是不可能的,你没有问题,回去加紧练,肯定能行!”

李心草不知道,就这几句话给了秦兰多大的动力!秦兰一下对他充满了好感。回家后,秦兰对妈妈说:“从现在开始我只练琴!就是为李心草,我也得好好准备!”

几天后,秦兰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只有李心草能想象到她是怎样刻苦练琴的。

在河北演出的几天里,李心草发现秦兰特别会关心人。由于一个人惯了,李心草有点不修边幅。

一天秦兰对他:“李老师,您的胡子该刮了,挺长的了。”李心草说:“我忘了带剃须刀。”秦兰没再说什么,等到下午再见面,她把一个新买的剃须刀送到李心草的手里。

秦兰感到,李心草也挺体贴人的。2月的河北寒风正冽,他们排练的地方又没暖气,秦兰又非常怕冷。李心草到后台同河北乐团商量,最终弄了一个电暖气放在秦兰旁边。

演出顺利完成,这次秦兰和乐团的人一起庆功。大家都很高兴,一直欢乐到午夜。

那天恰好是2月14日情人节。午夜时分,李心草对秦兰说:“我到你屋里坐一会儿。”李心草一直欣赏中国传统女性的贤惠文静,他认为自己将来的妻子在有所追求的同时,又能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的才华不必展露在音乐上,却要能理解他的音乐……而这些,秦兰显然都具备。

两人没说几句就冷场了,然后无声地坐在屋里。还是李心草先开口:“有个事想跟你说,但又有点犹豫……”虽然灯光很暗,秦兰还是能感觉到李心草的脸红。她说:“干吗犹豫呢?我知道你想說什么。”说完两人又陷入沉默。最后李心草终于壮起胆子,把左手伸出来,秦兰很自然地把右手放在他手上,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2004年8月,两人在北京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

升华感情的

温馨“改造工程”

李心草说过:“夫妻是两个不同的胚胎,要想真正融合在一起,需要包容,需要不断地改造自己和对方。改造的过程,就是升华感情的过程。”别看李心草在事业上成功,可在生活中却是个“低能儿”,而且有许多坏习惯。结婚后,秦兰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并对他进行了“改造工程”。

结婚后,秦兰将家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落落。为了让李心草一日三餐吃好,秦兰买来一个几层的高级饭盒,每天她早早起来,炒上几个菜,然后分别装进饭盒。她还把每天李心草要换的衣服整齐地放在床头,连配什么袜子和鞋都安排得非常周到。那时,李心草每天拎着饭盒去上班,大家都羡慕地对他说:“小草,团里只有你享受这么高级的待遇啊。”

秦兰为了让丈夫有好胃口,三天两头变着花样给他做着吃。她在外面吃到什么好吃的,就回来学着做。李心草爱吃米饭,秦兰现在能做10多种各式炒饭。李心草每天下了班就往家里跑,因为他知道秦兰一定又在做什么新菜给他吃。由于胃口大开,李心草比婚前胖了,身体也好了。他常跟别人说:“有老婆真好啊!”

李心草真心感受着秦兰对他的爱,所以,他也心甘情愿地开始接受她的“改造”。而秦兰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让李心草乖乖地改掉一些坏习惯。

李心草喝浓咖啡上瘾,每天最少要喝五六杯浓咖啡。过去他早晨空腹去上班后,要先喝上一大杯浓咖啡。由于喝得太多,他的心脏受到了影响,手经常发抖。秦兰觉得这样下去,他的身体就完了。拿指挥棒的手发抖,事业能长久吗?

于是,秦兰开始帮李心草戒咖啡。她知道,李心草非常任性,需要人哄。所以,她首先给他讲喝太多浓咖啡的弊端,让他认识到危害。然后,她每次帮他冲咖啡时,一点点地减量。接着,她开始限制他喝的次数。李心草感到很不习惯,他坚持要喝时,秦兰就买来上好的茶叶,每天泡上一杯香香的茶,和他一起慢慢地品,还给他讲喝茶的好处,讲有关茶叶的故事。渐渐地,李心草喜欢上了喝茶。他的心脏恢复了正常,精神状态好多了。

结婚后,秦兰发现李心草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他钻进卫生间在马桶上先抽一支烟,接着再看书,或者打手机游戏,在卫生间里一呆就是半个多小时。她催他,他就说:“还没完呢。”秦兰知道,这样时间久了会得痔疮的。

怎么办呢?硬来肯定是不行的。李心草是个上班非常准时的人,平时秦兰早晨都是7点叫醒他。后来,秦兰每天晚1 0分钟叫他,还故意把卫生间的灯弄坏。这样,李心草在里面就看不了书、打不了游戏了。秦兰还特意买了一个小猪嘴里叼着烟斗的玩具,放到了卫生间的烟灰缸旁。李心草一想抽烟,看到这个玩具就克制住了。慢慢地,李心草养成了“速战速决”的好习惯,秦兰心里直偷着乐。

刚开始,李心草还不太习惯处处被妻子管着。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作息时间越来越规律,工作也越来越有劲头了,这才深深地体会到了妻子的良苦用心。李心草自愿下决心戒烟,把原来每个房间都有的烟灰缸统统收了起来。在家里、在秦兰面前,他不再抽一口烟。有朋友对他这么坚决地戒烟感到很吃惊,就问他:“你是不是‘妻管严’啊?”李心草说:“我是心甘情愿为老婆戒烟的。为了她,我愿意改掉一切坏习惯。”

甜蜜“苦肉计”

助大男孩完美成熟

秦兰一直非常崇拜李心草的才华。过去,她只看到舞台上那个风光的李心草。婚后,当她看到李心草每天回家后就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背谱,500页的谱子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背下来时,对他更加敬佩。每次李心草演出时,她都会坐在台下看。感受着李心草在指挥台上的魅力。

虽然李心草在事业上成绩骄人,但秦兰发现,李心草是个性情中人,有时爱耍些小孩子脾气,她觉得这样不利于李心草事业的发展。于是,她就决定让这个“大男孩”成熟起来,让他变得更加完美。

有一次,秦兰去看李心草排练。那天,有一位乐手总走神,重来了几次还是处理不好。李心草失去了耐心,把指挥棒猛地扔了过去。现场鸦雀无声,秦兰也很紧张。同时,也为李心草而担心。

后来,她听人私下里议论说:“李心草年纪不大,脾气不小。”秦兰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天晚上,秦兰和李心草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谈话。她说:“如果换了你是乐手,你会怎么想?虽然你在艺术上令人敬佩,但你更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征服大家。大家从内心里喜欢你,接受你,合作才能默契,你说对不对?”这一番话让李心草心悦诚服,他诚恳地说:“我是做得不妥,以后一定改正。”

一次,李心草去乌克兰演出。由于秦兰严重晕机,就没有同去。这次不太顺利,在乌克兰机场滞留了8个小时。回来后,李心草赌气说以后再也不出国演出了。秦兰便抱着他一个劲地哄,保证以后他再出国,一定陪着他去。李心草说:“你不是晕机吗?”秦兰说:“为了照顾你,不让你受委屈,晕机我也要去。”李心草不知道,此时的秦兰豁出去了,决定对他实施“苦肉计”。

不久,李心草再次随团去国外演出。飞机刚一起飞,秦兰就浑身发抖,脸色煞白。飞机稍微一抖动,她都难受、恶心,眼泪直往下落。他紧紧抱着秦兰:“我再也不让你陪我出来了。”

可是,再出去演出时,秦兰仍然陪着李心草。每次坐飞机她都十分痛苦。李心草一边喂她吃药,一边为她按摩说:“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要跟着我受罪啊。”秦兰说:“我是不放心你,只要你好,我受点苦没关系。”

那一刻,李心草第一次认真地反思了自己。他觉得,一定要改变自己,再也不能让妻子为自己费心了。

渐渐地,李心草变得成熟起来,学会处处替他人着想,努力去理解别人。以前,他除了音乐什么也不关心。现在,在秦兰的潜移默化下,他明白,作为一个指挥,不仅要拿好指挥棒,还需要通过做社会工作来提高自己的管理和指挥能力。团里人评价:“小草变了。”李心草自豪地笑笑:“都是老婆教育有方啊!”见“苦肉计”有了成效,秦兰感到特别欣慰。

一个小女子,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将一个大男孩般的指挥家打造成了一个成熟的男人。所有了解他们的人都说:“小草在舞台上指挥几百人的顶级乐队,在家里却心甘情愿地被妻子‘指挥’。”李心草则笑着说:“瞧,我们的爱情改造得多么幸福甜蜜!”谈到未来,李心草说:“就是开好每一场音乐会,一步一步走下去。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自己导演歌剧,那就太棒了!”

2009年5月23日,德国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拉开了帷幕,李心草是歌剧的指挥者。这就是对艺术充满激情,对生活充滿热爱,以驾驭着魔法棒为乐的成熟男人——李心草。

指挥理论 篇4

近代自然科学研究中, 为了深化对包括许多相互影响成分和层次结构的系统的一般理解并最终形成该系统的理论, 科学家做出了大量努力。最终, 将具有相互关联和协作性的生态系统称为复杂系统。在一个复杂系统中, 系统要素通过与外界相互交换能量与物质使系统达到远离平衡态时, 会形成时间或空间上新的组织结构, 亦即远离平衡态的不稳定状态会突变为一个稳定有序的状态。这个过程是系统各要素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和相干效应的结果。因此, 在考察复杂系统时, 不能仅用系统要素的一组特征来刻画系统的整个行为, 必须将各种不同的系统要素联系在一起并且考虑其相互影响。理解一个复杂系统的行为需要同步理解系统周围的环境, 在模型的研究中, 通常假设周围的环境可以被某个类型的“噪声”所表示, 分析“噪声”与对“系统”本身的分析同样重要。根据复杂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个复杂性系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存在非线性作用机制;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系统通过自组织形成有序状态。

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是合成军队指挥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设备为核心, 集各种情报信息、通信、指挥车设备和高炮、地空导弹火控系统为一体, 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人机环系统。作为一个信息、能量交换频繁、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系统, 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具备了形成复杂系统的前提条件。本文试图从复杂性理论入手, 对防空兵作战系统作初步的探析, 希望为更好地运用、优化防空兵作战系统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1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1.1开放性是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的根本属性

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作为军事服务系统, 它与战场环境保持着不断的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换, 用以保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完整和稳定。它需要根据特定的作战需求, 不断地从战场环境搜集各种信息资源, 进行整理、加工、研究, 即逐层开发, 为指挥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在这里既有传感器信息的输入, 又有指挥信息的输出。输入是系统的基本手段, 输出是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的根本目的。如果没有信息资源的输入, 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就无所谓信息资源的整理、加工、研究、开发等业务活动, 更不可能有为指挥者提供指挥信息的输出, 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其自身存在的条件和意义。既然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完全是依靠输入和输出来维持其自身的工作或活动的, 那么开放性就是它的根本属性。

1.2非线性是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机制

复杂系统是由若干变量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动力结构, 所以其运动和发展都不是线性的, 也不是螺旋上升的, 而是交互作用及多向构建的递归过程。在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中, 情报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以及决策指挥等子系统通过先进的情报分析处理方法、高智能计算机的应用、更高级的指挥通信手段以及完善的决策体制等的输入协调工作, 由于指挥信息的运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非线性, 使得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过程表现为相互作用且呈现出多向构建的递归现象, 因此, 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内存在非线性的作用机制, 其发展和运动过程不是线性的, 也非螺旋上升的。

1.3远离平衡态是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的重要属性

复杂性理论认为:开放系统如果处于热平衡或近平衡态都不会出现新的有序结构, 只有处于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才可能从无序跃升到新的稳定有序状态。因此, 非平衡就是有序之源。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外部环境中, 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具有远离平衡态的本性, 其主要原因在于系统中还存在一系列不平衡因素。例如:信息的分析和加工水平不平衡、信息传输稳定性不高、指挥关系的界定和指挥机构设置不平衡、指挥决策效率低下等。这些不平衡因素的存在, 就要求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改变这种状态, 丰富系统的服务内涵, 不断地向着更高层次的状态发展、演化。

1.4自组织是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走向有序的契机

复杂性理论认为系统新的有序结构的产生, 是各个子系统间微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的结果, 系统要素在系统局部表现为无序状态, 而在系统全局上表现为有序状态。在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中, 系统与外界之间频繁地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在此过程中, 必然要受到外界输入流的影响, 当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处于平衡态附近时, 其对系统的稳定性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当出现系统信息超载时 (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 , 会破坏和影响系统原有的宏观结构和整体功能。我们可依托网络建立先进数据链, 使单个的的局部行为表现为无组织的“混沌”状态的系统, 在全局表现为长时间范围内的有序状态, 从而产生系统“自组织”功能, 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2建立稳定有序的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

由上所述, 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满足形成复杂系统的条件, 完全有可能形成稳定有序化的复杂系统。然而, 根据我军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 要真正实现这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从而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2.1增强系统的交互性, 实现系统间无缝链接

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的开放性, 意味着它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 只有大大加强系统的交互性, 才能打破传统信息交流系统中不同机构和功能相互隔离的状况, 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现阶段, 适应防空兵指挥信息流程的变化, 不断实现系统之间的交互性、兼容性是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发展的主线。增强系统交互性, 就是要扬弃原有的系统结构, 根据信息流程的变化, 依托战场信息网络系统, 通过人-机-环之间“共商互访”地实现信息交流, 实现系统间无缝链接。

在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建设中应注意以下特征:

a) 系统多链性。传统指挥结构在纵向上是典型的树状体系, 存在着信息指令传递环节多、时间消耗大等问题, 与信息化战场要求相距甚远。指挥信息系统应以网状指挥和数字化网络为基础, 具有外形扁平、横向联通、纵横一体等特点, 防止出现“切断一枝影响一片”的现象。

b) 直接传递性。突破以往需要在固定战场比如指挥所, 以面对面的群体进行各种战场信息交流的方式, 依托分散在战场上的信息网络, 指挥员和指挥对象不需经过任何中间环节, 随时随地就能直接进行信息交流, “面对面”下达和受领任务。

c) 信息交互性。通过战场信息网络, 不仅网络中设备、武器平台或部队与各种环境之间、指挥机构与被控对象之间、有隶属关系的所有作战部 (分) 队之间, 都可随时使用“交互”的方式, 调用系统数据库信息, 呼叫火力支援。

2.2加强协同作用, 发挥系统整体功能

根据复杂性理论, 系统中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各要素之间会产生相关性联系, 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线性叠加, 而是各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协同导致系统有序, 不协同引起系统熵增。实现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的有序和规范运动, 即提高指挥过程的有序化程度, 避免无序 (混沌) 现象发生, 进而实现组织结构、功能和效率的整体跃升, 是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发展的基本方向。

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运行过程的有序状态主要表现为:系统内部要素分化和功能的有序性;系统与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方式和作用过程上的有序性;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显示、决策指挥的有效性和相互配合的有序性;等等。

在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内部, 应重点培养指挥员运用信息网络的能力, 建立完善的各级防空指挥员培养体系, 注重理论与实战模拟相结合。在实现信息网络化指挥的过程中, 从计算机设备和应用软件的购置、安装, 数据库的建立, 直至各级指挥所合理分工和使用, 火力单位之间的相互协同, 都要在作战目标、时间配合、努力程度和不同意见之间进行协调, 并把指挥主体、指挥对象、指挥的作战目标与整体目标联系起来, 充分发挥整体作用。

在系统外部, 要在系统之间建立友好关系, 互通情报, 共建信息网络, 实现资源共享, 使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3建立先进数据链, 实现系统自组织

复杂性理论认为, 在任何系统中, 能发生自组织的系统都是由大量子系统组成。子系统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或合作行为。子系统的协同或合作产生序参量, 序参量的协同或合作产生自组织。在自组织过程中, 优势一方的属性即序参量支配并同化劣势一方的属性, 使其沿着同化一方提供的运动方式协调一致地运动, 并以“连锁反应”的方式、指数增长的速度, 同化其他子系统, 形成一个新的有序结构。对于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而言, 数据链是实现系统自组织的物质基础。数据链是未来数字化战场的神经中枢, 也是防空体系中链接各单元的信息高速路, 没有数据链就无法实现信息中心与火力单元之间的直接数据交换;数据链性能不能满足宽带、高速的要求, 会扰乱子系统协作运行, 使系统进入混沌状态。因此, 建立先进数据链, 是信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前提。

以实现系统自组织为重要背景, 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数据链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a) 通过战术单位、火力单位与信息中心直接信息联通, 实现战场态势和作战指令的平行传递;

b) 通过精确的信息共享和准确的实时调控, 实施动态火力链接强化防空部队战术配合, 实现火力的共用和互控;

c) 进行后勤、技术的各种业务统计和数据运算, 提高后勤、技术保障的效能。

3结束语

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属于一种复杂的体系结构, 是多种特征的综合表示, 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作用、远离平衡态是形成耗散结构的重要条件。而自组织是耗散结构形成并演化的种子。在自组织过程中, 优势一方的属性即序参量支配并同化劣势一方的属性, 使其沿着同化一方提供的运动方式协调一致地运动, 并以“连锁反应”的方式、指数增长的速度, 同化其他子系统, 形成一个新的有序结构。如此运动, 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将形成有序的新结构。

参考文献

[1]沈小峰.耗散结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2]路建伟.军事系统科学导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7.

浅析如何提高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 篇5

1 基层指挥员现状分析

1.1 责任心缺失, 官本位思想严重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 部分指挥员责任心较差, 没有充分意识到作为“领导”与部队其他成员共同开展好各项工作是一种责任, 而是将自己的指挥权当做“特权”, 以此谋得一些轻松和舒适。甚至可以说, 许多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并没有指挥员作用的发挥, 靠的只是各类药剂、人员数量上的优势和大量时间、资源的损耗。

1.2 组织指挥能力差, 工作态度消极

要带领部队有效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战经验, 而经验的积累需要大量的时间。但现实情况是, 基层指挥员经常在短短几年之内会由于职级变动而调离原有岗位, 大多数只是对原单位、原辖区有了初步的了解, 便要换成新的环境。

1.3 业务水平不高, 体能素质偏低

不少基层指挥员任职之后过分安于现状、思想放松, 加之互相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 体能、技能水平大幅下降, 就连本应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也已逐渐丧失。比如在实战化以来, 体能方面实行的新3000米跑以及单杠卷身上标准, 诚然标准有些许提高, 但并不至于无法企及, 指挥员的通过率却非常之低。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因为不论在灭火救援或执勤备战过程中, 良好的体能、技能是一切的基础, 若不具备这些, 是无法承担工作任务所带来的负荷的。

2 提高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的建议

2.1 优化考评机制, 落实持证上岗

要提高指挥员指挥能力并不缺“法”, 缺的是“制”, 也就是说在研究如何提高之前, 首先要让指挥员自己提高。自2013年起, 部消防局开始推行的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考评工作, 通过对各级指挥员的体能、技能、业务理论等开展综合考评, 以考察指挥员的指挥能力并决定是否允许上岗。该文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有通过严格执行制度, 将工作与指挥员自身的成长进步结合起来, 才能使所有人意识到提高自身能力是一种硬性需要, 才能避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真正将“责任心”重新装回每个人身上。此外, 在考评机制方面有必要做一些优化, 指挥员指挥能力是个人素质、性格作风、战斗经验的集中体现, 不像身体素质、理论水平等单一科目, 可以通过实际的数据来考查。因此, 应结合现今实战化工作的开展, 组织随机、灵活、多变的考核形式, 只有通过指挥员自身思考、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通过此类考核, 以便真正检验、提高指挥员指挥能力。

2.2 实行能力划分, 培养专精人员

没有人生来就是优秀的指挥员, 指挥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历练、学习、总结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其中也融入了指挥员个人的性格、作风以及专业特长。有人说过, 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指挥员, 至少需要8年的时间, 从中也可以看出指挥能力的提升是需要大量时间的。而实际情况呢, 基层部队晋职年限一般为2年, 因此大多数指挥员从副连职到正营职的在岗年限为6~7年, 而且任职经历都大同小异。也就是说, 任职过程中基本不重视指挥员的个人特长, 而当其真正成为一名合格指挥员的同时, 大多数就会调离所在岗位, 开始从事与灭火救援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 之前的岗位则由新指挥员接任。这是一种不良的循环, 不仅增加了灭火救援有效组织指挥的难度, 同时也造成经验和专业的浪费。在此该文认为, 可以建立一种指挥员能力划分体系, 也就是根据指挥员自身的专业特点建立类似于人才库的系统, 一方面可以根据各基层部队辖区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对应任职, 以便充分发挥指挥员的能力和特长;另一方面也为灾害事故处置时的人员调派提供有效参考, 避免专业浪费。此外, 对于指挥员岗位变动频繁的问题, 该文建议, 可以通过单位升编, 支、大队职能重新分配等方式, 使战斗岗位的指挥员可以一直从事作战指挥工作, 从而避免由于晋职等原因脱离专长岗位。

2.3 严格落实标准, 提高自身素质

近日, 解放军四总部联合颁发的《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 (2015-2020年) 》, 就提出了实行军人体重强制达标、推行体育训练与人事管理挂钩、建立体育训练荣誉体系等政策。由此可见, 提高官兵自身素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有种说法叫:“兵熊熊一个, 将熊熊一窝”, 要想提高部队整体素质, 首先必须提高指挥员自身素质。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 部分指挥员体能、技能水平过低, 不是“弱不禁风”就是“大腹便便”的形象, 试问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战斗力。究其原因正是因为监督不到位和官兵双重标准, 导致部分指挥员从思想上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3 结语

不论社会如何发展, 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职能是不会改变的, 而指挥员有效的组织指挥则是圆满完成灭火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 只有扎实、稳步、持续地提高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 才能带领部队有效地应对千变万化的火灾形势, 充分履行好自身的职能, 全面确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付建生.提高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的几点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 2012, 28 (2) :26-28.

[2]杨涛, 肖锋.浅谈如何提高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灭火组织指挥能力[J].科技资讯, 2013 (24) :236.

指挥理论 篇6

指挥信息系统, 是指以信息为主导, 以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由各类高效能软件支持的传感器、传输设备、处理系统和信息终端组成的新型指挥系统。指挥信息系统的指挥形式由“树状”向“扁平”转变, 控制方式由“直线式”延时控制向分布的“节点式”实时控制转变, 平台结构由“平面链接式”向“立体栅格式”转变。通信指挥平台的合理运用, 将对整个通信部队的作战指挥能力提供强力支持。

1指挥信息系统在通信部队的应用现状分析

1.1训练科目少, 缺标准、缺人才

指挥信息系统的概念提出以来, 各部队院校, 各作战部队都对其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对指挥信息系统在应急作战、常规训练中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见解和看法, 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通用的训练科目、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大多通信部队的作战力训练还停留在机械化时代。

此外, 各作战部队主体, 往往提出了自己小范围的训练标准, 各个标准之间缺乏通用的模式, 在训练和演习过程中, 指挥信息系统却不能依据统一标准进行指挥。另一方面, 指挥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人才还存在欠缺, 技术设备的运用缺乏思想火花的碰撞, 指挥信息系统在作战能力提升上还略显呆板, 缺乏灵动性。

1.2数据支撑少, 缺融合、缺共享

现有的指挥信息系统应用训练, 还是以单模块、单系统为主, 系统运行真实数据请领困难, 模拟数据尚未建成, 很难组织多功能模块的综合组网演练。

各系统数据之间融合与共享机制运行不畅, 各种资源、各种数据还没有高度融合, 融为一体, 在开展一体化指挥行动时, 指挥构成、力量编组、资源分配上无法做到“互联、互通、互操作”, 在指挥能力上无法实现资源整合以及效能倍增。

1.3训用连贯差, 缺互通, 缺应用

目前, 通信部队的指挥作战还主要应用在演习过程中, 平时训练的少, 训练也主要在本部队内部训练, 缺少与相关部队、院校的联合训练。

此外, 在训练和演习中, 基础数据工程未引起重视, 信息种类不全, 格式不一, 数据库互不关联, 作战指挥能力弱, 大多数武器装备尚未与情侦、指控系统实现交链, 实时获取信息和抗精确打击能力弱。

对于通信部队需要什么样的指挥信息系统研究的成果不多, 论证不深、分析不透, 平台如何提高指挥作战能力, 作战指挥信息流程如何设置, 数据格式怎么确定。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普遍存在建、学、用、训结合不紧的问题。

2指挥信息系统在通信部队出现短板的原因分析

2.1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指挥信息系统概念提出以来, 各通信部队虽然都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了学习、探讨、演练, 但是, 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老的作战理念、作战思维还在影响着通信指挥系统的建设者、使用者、训练者, 还没有跳出老式作战理念的范畴, 效果出现偏差。

2.2军事训练上还存在一定的失衡

不管是新兵训练、还是老兵的常规训练, 都还是依据老的模式进行, 没有进行有效的突破。指挥信息系统的内涵包括了“化物”和“化人”两个方面, 但是目前指挥信息系统的“化物”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在“化人”上着力不够, 欠账较多。没有紧贴指挥信息系统展开专业人才的训练和培养。

2.3普及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断档

通信部队的指挥信息系统在普及运用上的扩散力还不够, 指挥信息系统本身不能自动发挥通信指挥功能, 不能生成指挥能力, 只有通过人的指挥运用才能发挥其才能, 因此, 目前的指挥信息系统在通信部队的普及运用还是存在欠缺, 缺乏大量实践运用产生的扩散效应。

3指挥信息系统在通信部队的建设对策

3.1统一指挥, 统一标准

围绕应急作战准备, 统一指挥体系, 统一作战计划、组织指挥和具体行动, 依据统一的标准指挥信息系统建设, 实现系统构成要素有机链接。

运用统一的标准对各种指挥信息系统及其配套软硬件, 以及通信指挥系统武器装备以及配套产品的基数体质, 结构模式、功能形态和互联互通互操作等进行规范统一。

统一指挥、统一标准的前提下, 开展训练科目研究, 依据训练科目, 依据指挥信息系统, 训练专业素养人才。

3.2强化手段, 融合数据

通信部队在指挥信息系统应用上要完善侦察、通信等网络系统, 增加对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和侦察雷达、火控雷达的干扰装备, 组建具有网络进攻与防护能力的专业分队。抓好数据库建设, 加强对敌各种用频装备电磁参数、侦绕频段、发射功率等情况的掌握, 为指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依据通信部队任务需求, 对指挥信息系统平台进行适应性完善, 整合各方有利资源, 集成现有指挥信息系统各类数据资源。

3.3普及运用, 有机结合

推动指挥信息系统在通信部队的建设, 必须把高标准、高质量的建与战备、训练和日常工作的广泛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建用互动, 以用促建, 确保指挥信息系统在应用中发挥效益, 提升指挥能力。深化对指挥信息系统各系统组织运用的研究, 强化各系统之间的运用, 坚持从领导做起, 全员扩散, 突出指挥信息系统指挥训练, 促进官兵掌握其主要性能, 并创造性地进行组织运用, 实现人与系统的有机结合。

4结束语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 为军事指挥系统的更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新时期, 我国的军事指挥系统正处在改革的重要阶段, 本文对通信部队的指挥信息系统在实际运用上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 训练科目少, 缺标准、缺人才, 数据支撑少, 缺融合、缺共享, 训用连贯差, 缺互通、缺应用等, 并对如何提高通信部队利用指挥信息系统, 提高整体作战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对提高指挥信息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薛振权.通信兵基于信息系统的组训方法探析[J].军事通信学术, 2012 (5) .

[2]吕东, 彭庆光.信息化条件下通信兵训练应处理好四个关系[J].国防信息学院学报, 2013 (5) .

上一篇:混凝土水池下一篇:流动儿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