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中渗透经典诵读

2024-06-13

在课堂中渗透经典诵读(精选7篇)

在课堂中渗透经典诵读 篇1

一、引言

在普通小学经典诵读成功典范的启发下, 2009年我校提出在智障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利用课前时间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 这不仅是提高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方式, 而且为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尽自己的义务。智障学生识字不多, 理解能力有限, 大部分都有严重的语言障碍, 在语文课堂上让他们进行经典诵读, 能否达到一定的训练成效呢?作为一名智障生语文教师, 我带着一颗跃跃欲试的心, 在语文课堂上开始了智障儿童经典诵读的实践探索。

二、在智障生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的实践探索

(一) 精挑细选, 选择合适读本。

中华国学经典内容丰富, 门类繁多, 大致可分为识字为主的蒙学读本、伦理教育读本、介绍人物故事、历史知识读本、诗集和工具书几类。在选择适合智障生课前诵读的教材时, 我们首先本着一些流传广泛、篇幅简短押韵、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等原则, 挑选适合他们的经典读本;其次, 挑选一些与他们的生活内容相关的经典读本, 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结合本校智障学生的特点, 我们从《唐诗三百首》中挑选出《悯农》等二十余首妇孺皆知的古诗和旨在培养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读本《弟子规》作为我们课前诵读的读本。这两种读本的语言简短、节奏感强、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学生百读不厌, 非常喜欢, 且从中收获不少。

(二) 把握原则, 顺利开展教学。

除了与普通的学生群体存在较大的特征差异之外, 智障学生群体内部的差异极大, 个体间的表现极为不同。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坚持如下诵读原则。

1. 鼓励性原则。

鼓励性原则即对学生多鼓励, 多表扬。在诵读一首古诗或是一段《弟子规》之始, 智障学生基于注意力不持久、兴趣容易转移和自身识字量少、理解能力有限等原因, 会表现出挫败感与厌倦感。这种时候, 老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 激发他们的诵读欲望。

2. 个体差异性原则。

在组织全体学生诵读的同时, 我们要承认每个学生在识记速度、理解能力各方面存在的差异, 不能要求每一个智障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实现同样的目标。老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能力制定好诵读目标, 对于识记困难的学生降低难度, 不能背诵的就诵读, 不能诵读的就跟读, 不能跟读的就聆听, 只要学生参与了就给予表扬。

3. 模糊性原则。

模糊性原则就是不要求老师把每字每句的意思都讲透彻, 只要学生知道大致的意思, 不求甚解, 只求熟读成诵 (1) 。经典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补充, 追求过细地逐字逐句理解不仅会加重智障学生的学习负担, 还会给他们留下痛苦的情绪体验和记忆, 不利于诵读活动的开展。

(三) 多管齐下, 构建诵读模式。

在遵循三项诵读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实践在语文课堂上逐渐形成了“看—听—读—背—诵”为主的诵读训练模式。

1. 看故事。

在学习新内容时, 先播放相关的动画故事。根据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 通过观看动态的画面、听故事讲解的方式, 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使学生在观看动画故事的过程中大致了解其意思, 远比老师的讲解更深刻。

2. 听范读。

老师范读的过程是一个帮助学生扫除认字障碍的过程, 智障学生边听边认字。在范读时, 可鼓励学生轻声跟读, 一是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每个汉字的读音, 模仿老师诵读节奏与轻重音区别;二是使老师在后面的环节中更有针对性地对每个智障学生进行指导。

3. 读经典。

诵读的方法有分组跟读、全体跟读、全体认读、个别诵读等。要根据每个智障学生的能力, 有目的地安排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诵读, 对其进行重复性训练, 增强对诗文的识记效果。

4. 背经典。

每个智障学生的能力差异比较大, 针对能力不同的学生, 老师应提出课上背和课下背两种不同要求: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 在他们能熟读的基础上, 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背诵;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 则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熟读, 并且回家之后在家长的指导下背诵。

5. 诵经典。

在完成前面的学习环节后, 每次语文课上, 都会利用课前5~10分钟时间进行诵读训练。虽然时间短, 但是通过配乐诵读、小组竞赛诵读、集体放声诵读等不同形式使得诵读训练更精彩。

(四) 想方设法, 营造浓厚氛围。

为了让智障学生快乐诵读、喜欢诵读, 我们通过以下途径让经典诵读走近智障学生。

1. 注重环境创设, 发挥隐性作用。

蒙台梭利说过, 在教育上, 环境扮演重要的角色, 孩子将在环境中吸取的所有东西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在开展诵读活动时, 教师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设诵读环境。我的做法是在教室墙面上设立一个“跟我读古诗”、“我会读经典”的诵读板块,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目之能视、口之能读”的环境, 发挥环境的隐性作用, 鼓励智障学生对经典的诗文多读、多记。

2. 积极开展活动, 搭建展示平台。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 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搭建展示平台, 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语文学科组的指导和安排,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 定期组织智障学生开展“诵读大赛”的活动, 通过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的方式评选出活动的“诵读小能手”和“诵读大王”, 对组织经典诵读中表现突出的班级给予奖励, 以此肯定成绩, 激励上进。其次, 结合经典诵读, 开展“我喜欢的诗文”硬笔书法竞赛。学生通过抄写自己喜欢的经典诗文, 增强对经典的认识, 自觉进入诵读世界。另外, 我们还在家长会上组织智障学生进行“诵读展示”, 让更多的家长看到智障学生课前诵读的训练成果, 了解孩子的进步, 给予孩子更多的诵读鼓励。

三、在智障生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的教育效果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 在智障学生的语文课堂中开展经典诵读是可行的, 也是有效的。现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活动谈谈经典诵读给智障学生带来的教育效果和变化。

(一) 形成了良好的课堂秩序。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智障学生都清楚了语文课的学习环节, 见到老师站在讲台前, 能够做到自觉安静地准备诵读, 即使平时顽皮的学生也能非常配合地起立诵读经典。通过课前诵读经典活动, 学生在课堂纪律方面明显有了进步。

(二) 增加了一定的识字量。

智障学生因身心的特殊性, 识记速度慢, 记忆容量小, 在小学阶段的六年时间中能掌握的生字只有几百个。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 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中“自动识字”, 在选摘《唐诗三百首》的过程中至少认识400个左右的生字, 在背诵《弟子规》的过程中至少认识1000个生字, 比单一依靠语文常规教学获得的识字量增加近两倍。

(三) 增强了潜在的识记能力。

实践发现, 经过长期的经典诵读训练, 学生在识记的量与识记效率方面都获得显著提高。《唐诗三百首》、《弟子规》等内容, 学生反复诵读不用多长时间就诵读出来, 随着记忆力的提高, 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新学到背诵的速度越来越快。

(四) 提高了一定的语言能力。

诵读经典古诗文, 不仅能够增强智障学生的识记能力, 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我班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朱××是一个自闭症儿童, 在之前只有简短的两字单词语言表达, 通过经典诵读训练, 目前已能够独自诵读五段的《弟子规》。

(五) 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智障学生在诵读经典时会不自觉地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特别是诵读《弟子规》之后,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比较懂事、明理, 自控能力增强。原本在学校、在家中自私任性等不良习惯, 慢慢发生改变, 变得听从长者的教导, 同学之间懂得谦让, 乐意帮助他人, 在家懂得尊敬父母, 帮忙打扫卫生等。

四、结语

开展课前诵读经典活动, 不仅是我校智障语文教学的特色, 还使智障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积累成长财富。经典诵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在智障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尝试就会获得更丰硕的成果。

摘要: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经典诵读训练, 对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养大有裨益。智障学生因其身心的特殊性, 各方面能力与普通学生有较大的差距。在智障学生的语文课堂上实施经典诵读, 能否取得一定的训练成效?这两年, 我校尝试在语文课前对智障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训练, 作者基于自身在语文课中实施经典诵读的实践与探索, 并结合他人在这方面的相关经验进行阐述。

关键词:经典诵读,智障学生,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杜艳玲.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教育价值与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2]郁忠华.创新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经典诵读作用——对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诗文诵读探究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 2011.12.

[3]高静.加强经典诵读训练有效发展学生智能[J].小学时代.教师, 2010.10.

[4]牛跃辉.经典诵读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J].林区教学, 2008 (6) .

[5]李杉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索[J].现代阅读, 2011.10.

[6]才玉杰, 韩丽红.浅谈幼儿经典诵读[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0 (2) .

[7]张曙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引入“经典诵读”[J].阅读与鉴赏 (上旬) 2011 (03) .

在课堂中渗透经典诵读 篇2

一、协同开展经典诵读和德育系列活动

作为有着多年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发现,学校只有开展贴近学生,寓教于乐的经典诵读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和德育途径的有机结合。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对小学生而言是一个宽泛而又模糊的概念。教师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班级、爱学校等方面设计和组织德育活动,这样不仅能使近期教育教学工作有所收获,而且也为深层次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教育典范,如《三字经》经典体现了前人的思想精髓,其中提到的“首孝悌,次见闻”正与当今社会提出的“德育为先”不谋而合,它启示我们要认真研究孩子们的思想品德状态,既要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又要根据时代特点做到活学活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德育为先”。

为了将《三字经》中传递的传统文化精髓根植于学生心里,学校可开设“《三字经》讲坛”课外教学活动,如在每周的晨会上由教师和学校电视台的学生共同主持,通过讲授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通过范读、领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学校还应配合经典诵读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例如在每年的11月份,学校可利用西方感恩节为基点,开展全校性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恩、践行感恩,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世界,乘着感恩的翅膀去翱翔。教师让学生们讲一讲父母亲关心自己的亲情故事,说一说教师耐心细致教学的感人故事,议一议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友情故事,或是写一写感恩日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回忆和交流使学生找到了感恩之心,他们也逐渐明白了原来平淡的生活中是处处充满了爱的温暖。经典诵读和德育系列活动的协同开展,把认知与情感、学习与审美、教育与文化综合体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从而端正了学习和做人的态度,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在经典诵读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品质的提升

《三字经》把古代学子应该掌握的知识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划,为学子们在浩瀚的学海中整理出了一条明晰的学习线索:“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从《三字经》提倡循序渐进的教育观中得到启发,教师可推荐具体阅读书目,采取统一调配和个性化活动相结合的阅读形式让学生进行诵读经典,如每周一诵、午间共读、集体诵读等。学生阅读品质的形成,至少要经过三重境界的历练:一是“仰望天空”。即把经典读物看成一片展示世界的天空,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就像是蒲公英的种子,他们阅读经典童话,在丰富的想象中仰望天空,对未来产生美好的憧憬。二是“飞翔蓝天”。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有勇气在教师的注视下接触世界,用全身心去触摸和感受语言文字、作者的内心世界、文中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进而对词汇的把握、内容的概括、主题的提炼,形成自己的一套阅读方法。三是“扎根泥土”。小学高年级同学应以百倍的勇气沉潜下来,扎根泥土,与文字交融,与作者交流,与主人公对话,而扎根泥土是为了更好地绽放,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悟。教师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具备敢于接受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提升了人格魅力与文化品味。这样的阅读策略和价值追求就在于教师的眼里有儿童,他们用儿童的视角看待经典诵读,关心儿童的学习需要,促进儿童知识能力的形成和人格品质的提升。

如在学习“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这部分文字时,教师布置学生先搜集资料,在课堂上讲一讲伏羲、神农和黄帝的故事,训练了学生的概括、复述能力。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探讨:“人们为什么要神化、传扬这些故事呢?”学生相互交流,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他们都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教师总结道:“人们创作并传诵这些故事就是因为心里有种独特的文化情结,这种情结也是一份期待,一份情怀,一份寄托。同学们如果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么,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没有白费了。”这样的教学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了解历史和文化知识,实现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做一个有道德情操的人。教学实现了感染人、培养人、完善人的教育目的。

三、重视发挥经典中的榜样力量

经典诵读活动要结合儿童发展和认知心理的特点,重视激励法、榜样法、情境法在启蒙教育中的运用。其中榜样能够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引起人们学习和效仿,而学生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榜样,就会把抽象的规则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如《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等句子,在讲述人生道理的同时采用了积极鼓励、树立榜样的方式,以典型人物、历史故事作为重要内容,通过事理并举,把说故事、讲道理和学语文知识相结合,启发、教育儿童学习榜样的为人处世原则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经典人物的动人故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活动可采取分级的方式进行,如1~3年级学生会讲一个人物故事,并在班级内组织讲故事比赛;4~6年级学生写读后感,并开展读后感比赛和朗诵颁奖词比赛等。这样的交流活动重视利用古代圣贤、才学之士作为榜样,勉励学生奋发向上,起到了正面教育的作用。

四、强调教育实践的重要性

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训练其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字经》中提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强调儿童应从学习基本礼节做起,在日常生活和具体行事上懂得爱亲、敬长、亲友之道,并能够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们利用周末为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拖一次地,刷一次碗,叠一次被子,帮爸妈洗一次头,洗一次脚,或是跟爸妈照一次亲密合影等。由此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关心、理解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另外还可以在学雷锋日开展公益活动,清洁校园,帮助学校幼儿班的孩子照顾起居生活,和孩子们开展联欢活动或是以“三八妇女节”为活动契机,开展“感谢你,亲爱的妈妈”感恩行动:各中队开展“我为妈妈做件事”“和妈妈聊聊过去的故事”“亲手制作一张贺卡”等活动。在每年的植树节期间,每个同学看一本关于植物的书,了解校园内的树木并积极协助园林工人进行养护工作。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们结合《三字经》中的句子,注重对语文知识的渗透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利用榜样示范、调查采访、深入生活等方法,通过实际行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或是向同学、亲友献上一份关爱,用真善美的言行去感动他人。

在诵读中渗透生命教育 篇3

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 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 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 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巧妙的运用诵读,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 提高学生认识生命、认识自然, 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能力。

语文教学光靠老师的分析讲解是学不好的, 不如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 去体味, 去揣摩。《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这一课, 我让学生将罗布泊消逝前后对比描写的句子放在一起反复诵读, 在朗读时, 学生时而被文中描写的仙境般的景色迷住, “罗布泊像座仙湖, 水面像镜子一样, 在和煦的阳光下, 我乘舟而行, 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 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时而为今天的罗布泊漫步荒凉的景象而惋惜“站在罗布泊边缘, 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 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 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 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学生在诵读时感受到作者无比的惋惜之情, 在对比阅读中感受到了人类过渡攫取带来的恶果, 明白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己对文章的朗读品味, 从揣摩语气到领悟真意, 由表及里, 含英咀华, 完成了对课文的掌握, 进一步理解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懂得关心人类危机, 进而树立保护自然的责任意识。

二、读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在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同时, 教师还应教育学生学习如何尊重生命, 如何欣赏生命, 引导学生用爱心关爱生命, 学会欣赏他人及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学习古诗词, 我先范读, 然后让学生自读、分组读, 齐读、比赛读, 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 学生的理解一点点加深, 若没有蛙鸣声声衬托着夜的寂静, 怎么会有“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寥心绪?若没有南来北往的大雁, 怎么会有“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的点点离愁?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 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 留下多少宝贵的诗篇!通过学习, 学生既把握了学习重点, 又重新审视了人与动物的关系:爱护生命, 善待动物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馨的色彩, 同时引发了自身对生命的思考。在大量的诵读中, 学生领悟了“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平凡的生活中, 只要我们抱持着一颗欣赏珍爱生命的心, 处处都有值得我们尊重敬畏的生命!

三、读出对生命的思考和拓展

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要求语文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整合教学资源,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并通过语文实践,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中, 教师要立足课本, 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 拓展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拓宽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提高, 甚至可以进行跨学科阅读。比如七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 内容都与动物有关。教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 要带领学生反复诵读, 除了积累优美的词句, 领悟人生的道理外, 更要深入思考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与动物如何相处、共存的严肃命题, 将敬畏生命内化为自身的责任意识。我们学习《奇妙的克隆》这一课时, 我给学生提供了两篇拓展的文章, 一篇是《聊斋志异》中的《陆判》, 另一篇是美国即将进行人类换头颅手术的新闻。我在课堂上组织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辩论赛。学生迸发了极高的热情, 收集大量的资料, 从生物的进化规律谈到人为干预所带来的后果。通过辩论探讨, 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技是把双刃剑, 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如何运用好手中的科技力量, 给地球上所有生命以尊重, 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

在课堂中渗透经典诵读 篇4

三部”指预习展示、合作提升、小结评价三个部分, “五环”指在课堂中更为细致的划分。

三个部分:

(1) 预习展示

教师制定预习案, 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检测已学情况, 第二部分是列明预习的内容, 第三部分是学习任务内容说明与建议, 第四部分是“资源交换表”。学生先个别预习, 再按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并进行分工, 完成后填写预习案, 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2) 合作提升

教师在这一环节是组织者与引导者, 组织学习小组展示已知内容, 提出质疑, 引导其下一步进行互助学习, 最后指导学习小组拓展与总结。

(3) 小结评价

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 以评促学。

此外, 学生每一次课堂中的表现评分, 还将以累计的方式计入期末总评表, 并纳入“四海之星——经典之星”的评比。

二、课中协作:五个教学环节细解

教学环节一:预习汇报

通过随机抽取小组预习情况的方法, 有助于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在认知发展阶段, 每一阶段的思维都需要前一阶段思维作基础并涵盖了前一阶段的思维。因此, 在教学的开始, 通过预习汇报这样的方法, 可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实现以学定教。

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将邀请整个小组上台投影并讲解自己的预习成果。老师将要求整个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发言, 即对自己所完成部分内容的陈述, 从而锻炼学生表达、捍卫自己观点的能力, 也可以督促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 从而改变过往一味“听老师讲”的被动学习方式。

教学环节二:合作记诵

在教学组织上, 合作记诵环节, 将要求学生以小组为整体进行学习。具体操作如下:

一般来说, 教师会首先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 读通文本。在完成这一任务时, 可以通过小组成员轮读、接力读、抽读等方式先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检验, 从而促使更多的学生受到关注和检验。至于采取何种合作方式的初读, 教师应根据文本长度和难度进行明确的提示。

接着是汇报环节, 老师将随机抽取一整个小组进行诵读展示, 其他同学还能举手邀请其中一名同学单独再展示, 展示完毕后由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之所以强调一整个小组亮相, 能使小组成员有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联系, 能够在无形之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为小组继续进行其他的合作作铺垫。

对于记诵复杂的文本, 教师可以点拨学生找出记诵方法和记诵规律。找出规律之后,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两两之间进行互背, 直至小组全体成员能够顺利背诵。这个环节最大的好处就是, 出于不连累整个小组的动机, 学习基础稍微薄弱的同学也会努力地参与其中, 实现其自身的提升。

教学环节三:交流感悟

虽然经典诵读以积累为主要目标, 但是适当的“感悟”也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感悟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 从而加深记忆, 也为以后的学以致用做好准备。在这一环节中, 小组成员根据老师课前所发的任务单, 共同商量、讨论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 并且小组内派成员把所得记录在“资源交流表”中, 最后推选“优秀小老师”作全班讲解汇报, 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经典诗文的深刻含义, 感悟文理。

一般而言, 我们在这个环节中采取的协作流程如下:组内成员初步交流感悟——决定感悟的汇报方式——小组集体作全班汇报。

教学环节四:拓展延伸

要检验学生是否到位地掌握知识和习得相关能力, 先要看学生能否举一反三。在本环节中, 教师或者某个学习小组会向全班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一些情景分析和小测试等任务。

仍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抽取部分小组和单独成员进行全班展示, 由其他小组成员或者教师对其进行点评。

教学环节五:总结提升

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5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作文能力

经典美文, 不但语言规范优美, 而且意境深远, 思想深邃。诵读经典美文, 能培养学生语感,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作文的平台,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在这里指学生在经典诵读中, 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习得一些习作方法, 进行创造性习作的做法。因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是当前语文教改的一个方向。读与写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诵读经典美文, 培养写作能力就是要把握好“读”与“写”这两个要点。读是基础, 在读中理解经典美文的内容, 想象其画面和意境, 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是目的, 即在读的基础上, 以经典美文为题材, 结合其具体内容, 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角度的改写和再创作。

以古诗词为例, 怎样指导学生在学习诵读经典中提高写作能力呢?教学中, 我注意让学生既能充分理解、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训练。以改写《舟过安仁》为例, 这首诗浅显易懂, 展示了两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充满童真的行为和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 也有作者的所悟。教学时, 首先让学生朗读, 把《舟过安仁》读通、读懂, 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味。古诗词语言凝练, 情节中大多存有“留白”处。学生通过充分朗读了解诗意后, 我就开始引导他们寻找诗句中的“留白”, 如:“两小童”的年龄、外貌怎样?他们有哪些神态、动作、对话?诗人在一旁又有哪些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接着改写, 这是教学重点。写前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叙事诗, 重点学习如何记叙“两小童”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的过程, 如何抓住神态、动作和对话来刻画出既淘气又聪慧可爱的孩童形象。学生理清思路后便可以动笔改写了。最后是评析环节, 应对学生多加肯定和鼓励, 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长此以往, 学生的写作能力定能随之提高。

二、巧妙设计

在经典诵读中, 凭借课内外一些经典的美文, 根据文本特点, 巧妙设计写作训练题, 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许多经典文章在文中或文末往往让人有言已尽而意未穷之感, 若能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续写或插写, 既可巩固所学知识, 又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如教学《慈母情深》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当“我”看到母亲的工作环境如此之差, 工作如此劳累后, 实在不忍心拿母亲的血汗钱去买我梦寐以求的《青年近卫军》, 而是用这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同学们, 请你想象一下, 母亲看到这听罐头后, 会有哪些神情、动作、心理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母亲一定会很感动的。”“母亲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心想:我的孩子懂事了, 会关心人了。”这时有个同学说:“母亲用龟裂的手摩挲着罐头, 左看右看, 就是舍不得吃下去。”我抓住这个契机, 启发学生:“是啊, 这个罐头可不是普通的罐头, 这是‘我’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哪!母亲实在舍不得吃。那么, 现在就请同学们替‘我’写一段话劝母亲吃下这水果罐头好吗?”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纷纷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片段。有个学生这样写道:“母亲, 我不知道您赚钱原来如此艰辛, 还要求您花钱给我买书, 真是太不应该了!母亲, 我不买书了。看到您这么劳累, 我真心疼, 所以我买了一听水果罐头给您补补身子, 请您一定要吃下去!”

像这样创造性的写作训练方法, 给了学生倾诉的机会, 学生的写作欲望必然高涨, 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诚然, 在设计训练题时, 应围绕文本的主旨, 使训练达到既深化主题, 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而不是为练而练。

三、开展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组织经典美文朗诵会、小小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 改写并排演课本剧, 编撰习作集等。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多读、多写、多练, 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在经典诵读指导中, 教师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口耳相授的单调方式, 要善于在活动中捕捉机会, 挖掘写作素材, 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笔,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如, 在诵读《论语》时, 学生觉得生涩拗口, 难以记忆。我便找来《论语》这首歌, 让学生学唱, 学生的兴致高涨, 伴着优美明快的旋律, 很快便记住了不少内容。之后, 我又让学生想象, 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书院, 孔子是怎样授课的?弟子们又是怎样学习的?然后, 引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论语第一课》, 还让学生排演节目。通过这些形式活泼多样的活动, 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又极大地丰富了写作素材,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篇6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现状

通过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现状的研究不难发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很多教师没有正确理解经典诵读的含义

随着经典诵读工程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意义,但却没有真正理清经典诵读教学和普通阅读教学之间的区别。就目前的情况看,的确很难界定普通阅读和经典诵读的分界线,还应加强在相关方面的研究。此外,很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经典诵读的性质。有些教师认为经典诵读是一种学习方法,属于学生的个人行为,应由学生自己完成,而有些教师则认为经典诵读是一种教学方法,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对经典诵读性质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说明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经典诵读的性质。

2.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通过调查显示,教师大多认为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文章,因此教师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先讲解经典的内容,然后再让学生诵读。由此可见,教师在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仍采用的是常规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3.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评价方式不合理

一方面,有些学校很少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本不重视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虽然对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但评价的方式却存在较大的问题。评价方式不够灵活,难以对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对策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效果,必须要采取合理的对策。

1.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真正理解经典诵读的含义,理解经典诵读实施的目的

一方面,必须要让教师真正认识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性,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认真对待经典诵读教学。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使其掌握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方法。

2.应加强学校人文环境建设,为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的人文环境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视。例如,学校可以在教学楼的走廊里粘贴和经典诵读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但在布置走廊时应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因为,同一年级的学生大多在同一层次,那么在这一层的走廊里就应粘贴该年级需要诵读的经典古文、诗词。如果所在楼层的学生是四年级学生,则应在走廊中粘贴《别董大》《四时田园杂兴》《前出塞》等古诗,让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也可以看到这些古诗词。

3.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

在进行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的确应先让学生理解经典古文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但加强学生对经典古文理解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峨眉山月歌》时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峨眉山和三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身历其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4.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完善经典诵读教学体系

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质量。但现在很多小学都没有意识到对经典诵读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评价工作。因此,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在五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经》诵读比赛,一方面检查学生对经典诗歌的记忆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查学生对《诗经》内容的理解情况。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教学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认识经典诵读教学的意义,同时还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保证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效果。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典诵读工程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很多学校也将经典诵读归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分析和研究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教学,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在课堂中渗透经典诵读 篇7

在教学实践中 (以小学低学段为例) , 我尝试通过多媒体运用到国学诵读中, 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阅读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文化素养。

一、借用歌曲, 古诗新唱的方法积累语言

根据课本教学内容和意境, 利用多媒体播放适当的音乐, 能为课堂注入无限的艺术魅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此外, 给古诗词配上节奏, 即兴来一段说唱, 或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 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的同时受到音乐的感染。

如《静夜思》教学中, 当学生听到“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缠绵的歌声时, 学生会真切地体会到远方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的场景。 又如, 在学习杜甫的《绝句》时, 随着轻快的节奏和悠扬的歌声, 学生可以从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情真意切地感受到诗人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时心情特别舒畅……借用歌曲, 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产生心灵的共鸣, 引发审美愉悦, 可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由此可见, 古诗新唱的方法无疑给诗文的背诵带来了一缕新的春风。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特点, 把古诗词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让学生把诗词配上自己喜欢的旋律, 定期以歌唱比赛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诗文积累。

二、巧借多媒体图画, 提升学生阅读观察的能力

古人有云:“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画是有形诗, 诗是无形画, 自古诗画同源。由于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因此将古诗词语形体化, 这样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使学生能够清晰理解诗意, 深刻领悟意境。

古诗所选配的插图, 每一幅都是诗情浓郁, 气质浪漫, 真可谓“诗情画意, 相得益彰”。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把这些插图展示出来, 以此增添教学过程的生动性,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 教师可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所配插图: 整个画面以红色为主调, 展现山路、人家、白云和苍劲的树, 停车观赏枫林的诗人。 学生在欣赏完这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之后, 反复朗读、体味, 就会理解诗人所要表现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主题。

三、通过多媒体感悟意境, 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多媒体的演奏情境, 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从而进入诗歌中所描述的场景, 表达诗歌的境界。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古诗 《村居 》中就有这样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如此生机盎然的景象, 单就字面的感知理解是不够的。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配乐朗读、听录音、看图画等方法, 结合自己的生活, 展开联想, 想象诗中各种景物所描绘出的画面:早春二月的村庄周围, 绿草如茵, 黄莺飞舞, 微风的吹拂下, 河堤两岸的杨柳轻轻摇摆。 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在这美丽的春色中快乐地放起风筝。 形态各异的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就这样, 在悠扬的音乐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意境, 唤起学生的情感, 把学生带入情境, 反复吟咏。 相信, 学生早已被诗中的美景所陶醉, 再次拉近了与诗人的情感距离, 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国学经典蕴含着强大的道德能量。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许多经典的诗文立意深刻,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将得到不断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学生, 就是给学生开启了一扇与历史名人对话的大门, 与圣贤为师为友, 帮助他们更好地塑造人格。

诵读经典古诗文, 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准则和方法, 使人性格温和, 举止文雅, 修养得以提高。如在教学《三字经》中“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弟于长, 宜先知”时, 我会结合讲解内容插入“孔融让梨, 黄香温席”的动画视频。 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会静静思考、慢慢体会这些故事所告诉他们的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个做人的准则。 此外, 我还会适时地播放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 如二十四孝的视频、感动中国人物的视频, 还会播放孝亲歌曲的视频, 如《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等。

学生在这些国学经典的浸染下, 会潜移默化地用圣人的言行举止来规范自己, 心地向善, 进一步提高修养, 真正做到“读千年美文, 做少年君子”。

总之, 在多媒体这双斑斓的翅膀下, “诵读国学经典”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 它用自己的独特魅力唤起了学生创造的灵性, 奏响了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 语文课堂也从此更加充满灵动和生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 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语文教学变得异彩纷呈, 绘声绘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把信息技术技术融入到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 通过创设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熊春锦.国学道德经典导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2]彭雪卿.经典诗文诵读策略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

[3]郁忠华.创新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经典诵读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4]陈文博.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软环境[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2 (4) :1-7.

上一篇:课程库建设下一篇:应急物流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