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评价(通用9篇)
点滴评价 篇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强调教师应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地位, 当好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同时, 也提出了新的评价建议.它指出:“数学学习评价, 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甄别, 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 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总之, 应将评价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评价的实践使我认识到, 评价与教学同等重要, 因为只有真正实行了公正、公平的评价, 才能起到鼓舞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学生才有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以下是我在评价中的一些体会.
一、评价应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新课标认为, 数学教学要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 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相对于结果, 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 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 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 更要重视过程.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包括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等多方面.评价中, 我着重抓了三点:第一, 独立思考是数学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 评价中我很关注学生是否肯于思考、善于思考、坚持思考并不断地改进思考的方法与过程.我觉得, 一个学生, 无论做什么事情, 缺少了独立思考, 可以说什么事情都难以办成, 学数学也是一样.无论是复习巩固还是讲授新知, 我都注意留有一定的空余时间, 让学生去思考问题, 同时也关注学生有没有独立思考.第二, 注意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数学学习活动、是否愿意和能够与同伴交流数学学习的体会、与他人合作探究数学问题.我们都知道, 当代社会要做成一件事, 有时不是单凭个人的力量就能成功的, 它需要众人的智慧、集体的努力.学生时代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是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学生要想能圆满地完成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任务, 主动学习是关键, 合作探究更是关键.我的具体做法就是每堂课的教学设计都有合作交流这一学习流程, 对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学生及时给予“即时评价”, 并将其列为评价的重要一项.第三, 把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及克服困难的毅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也当作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重要内容.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个成绩落后的女生, 开始学习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等内容时, 一遇到困难就烦躁、忧郁.其实, 她脑袋瓜挺聪明的, 就是自信心明显不足, 缺少磨炼.我多次找她谈心、与她一起分析她的优势与不足, 让她增加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样她在学习中有了毅力, 决心大了, 数学成绩也很快得到了提高.
二、评价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因为学生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是其自主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于能力的评价应贯穿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能力表现在多个方面, 比如在日常的数学学习, 尤其是数学探索与数学建模活动中, 是否具有问题意识, 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否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联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 进而尝试解决问题;能否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质疑、调整和完善.在众多能力中, 我抓住了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关键.我觉得, 抓住了这一点就等于抓住了对学生能力评价的核心.《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能力评价”中以“数学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价为例, 给出评价中应关注的几个方面”里, 第一条就明白地提出:“在日常的数学学习, 尤其是数学探索与数学建模活动中, 是否具有问题意识, 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我常常鼓励那些好问好钻研的学生, 让他们敢想、敢问、敢思考、敢探索, 并将其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评价不仅要有教师的积极性, 也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引导学生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我还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比如, 讲完“集合”后, 约有30%的学生提出了当时还没能搞通的问题,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教与学的成功还是失败?互评探讨中, 大家一致认为, 学贵有疑, 不懂就问这是好事.相反, 保留疑问, 也为今后的学习保留了障碍.这次探讨不仅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惑, 而且也为学生重视质疑和释疑能力的培养, 重视这方面的评价作了思想上的铺垫.
三、评价应重视多元化, 以促进学生发展
多元化评价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和目标多元化等, 本文仅从主体多元化和目标多元化谈我平时的一点做法.
主体多元化, 是指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结合起来.在众多主体多元化评价中, 我更重视的是自我评价.我认为, 自我评价最能反映一个学生的个性态度、心理活动.通过评价, 可以反馈学生的不少信息.曾经有个学生, 在他的自我评价中这样写:我的成绩不好不差, 不上不下, 高中阶段这样的成绩足矣.很明显, 这个学生思想消极, 上进心不强.教师也就可以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目标多元化, 是指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对数学的不同选择, 不以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的状况.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 多个标准对学生的发展有利.考同样的分数, 我的评价不会完全相同;同样, 活动中的不同表现, 也许我的评价会出现类似的语句.其中的原则就是一条, 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 让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都能向前奔跑.多元化评价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与激励, 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长期坚持、注重实效是我在评价实践中的主要体会.
点滴评价 篇2
我校目前正在搞“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实验。我实验的子课题是-“语文课外阅读评价 ”。课标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这表明了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阅读能力的评价恰恰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一年来,我在对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些效果,其做法是:
首先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性,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然后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方面,确定A、B、C三个层次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实行分层评价。我重点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了以下评价:
一、学生朗读的形成性评价
1、确定评价标准:C层次的评价标准是,①能用普通话读课文;②语言基本流利,把句子读通顺;③做到有感情地朗读。B层次的评价标准是,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短文;②能基本理解短文的内容;③读了这篇短文能说出一点儿浅显的体会和感受。A层次的评价标准是,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②能说出短文的主要内容;③读了这篇短文能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每个层次的学生能达到三条标准的为优,达到两条标准的为良,达到一条标准的为达标,三条标准都未做到的为未达标。
2、评价:每月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情况对照评价标准,按“优、良、达标、未达标”四个等级进行一次评价,每月教师对所有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按“优、良、达标、未达标”进四个等级行一次评价。 每月在班上进行一次朗读比赛,老师事先准备好朗读短文,比赛前每人发一张评分表。全班同学们按顺序上台当场抽出朗读的内容进行朗诵,其他人对台上同学的朗读情况按照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进行 “优、良、达标、未达标”四个等级的评价。 学期结束时,老师根据教师评价、生自评和全班同学的评价为每个学生的朗读进行一次总结评价。
二、对学生的积累、背诵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与评价:C层次的同学每人每天背会二至五个成语和一句格言,每周背会一首古诗;B层次的同学每人每天背会三至五个成语和一句格言,每周背会一首古诗;A层次的同学每人每天背会五个成语和一句格言,每周背会一首古诗。每天完成背诵任务的得1分,每周完成一首古诗背诵任务的得1分。每周得满分6分的为优,得5分得为良,得4分得为达标,少于4分得为未达标。每周由组长填写上表。一学期进行一次总评,对得优多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
三、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每个学生每周填写阅读评价表。
评价标准与评价:C层次的同学每周阅读约1万字的课外读物,每周能完成一两篇读书笔记;B层次的同学每周阅读1万字以上的课外读物,在阅读中有圈圈画画,每周能完成三篇读书笔记;A层次的同学每周阅读1万字以上的课外读物,在阅读中有圈圈画画,有批注,每周写三至五篇读书笔记,并能背诵一些优秀片段。评价仍用“未达标、达标、良、优”四个等级。基本完成课外阅读任务的可记为达标,否则为未达标。完成课外阅读质量比较高,如读书笔记写得比较好,可评为良,完成课外阅读质量高,读书笔记写得好,有自己的见解等,就可评为优。每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不定期的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抽查,每月进行一次课外阅读总体评价,并填写评语。教师的评语要以鼓励为主,肯定优点,指出一两点不足,提出今后发展目标。学期末学生根据自己在本学期四周的总成绩确定自己本学期的课外阅读成绩。以优为主的评为“优”,以良为多数的评为“良”。
四、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
每月在班级开展一次成果展示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古诗背诵比赛”、”“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 ”、“辩论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对学生,老师对学生按“未达标、达标、良、优”四个等级进行评价,并找出每个展示者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每次活动结束,都要评出优胜者,授予各种称号。如“朗诵小明星”、“背诵能手”、“小作家”、优秀辩手“等。学期结束,看谁获得称号多,对获得称号多的学生进行表彰。
学生的外阅读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评价,我发现学生的读书兴趣浓了,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以上只是我在学生课外阅读评价中的点滴尝试,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方式很多,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探讨。
作者邮箱: yanghaitangyht@163.com
初中生物教学情感评价点滴 篇3
关键词:生物教学;评价;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2-0071-02
新课标生物课程的评价要求是:“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新的评价体系应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个人需要之间的一种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对学生的情感评价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与这三者直接有关的学习价值观。
一、学习动机的评价
学习动机的评价是激发和维持学生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且使活动朝着特定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人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动机指向与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直接有关。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发挥着激发、导向、维持和调节等重要功能。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与他们聊天,谈生活、饮食营养、运动健康,询问他们愿了解哪些植物和动物?喜欢哪些植物和动物?一问到这些话题 ,他们就打开了话匣子,向你敞开心扉,就像朋友侃大山一样滔滔不绝。作为教师,听了他们的诉说后,一定要给他们一个积极的评价,比如你这个爱好或习惯挺好,将来很可能成为你的事业等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物知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强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学习动机的评价包括表现动机、交往动机、荣誉动机、成就动机等。了解到学习动机的来源、指向和程度之后,教师就可以在生物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端正动机。记得有一次我上完《食物的营养》一课后,刚走出教室,一位女同学跑着追上我,有点不好意思地问我是否知道吃什么能治疗便秘,我给她介绍了便秘形成的原因是食物中缺少纤维素以及哪些食物中含纤维素较丰富等知识。从那以后,她就更加积极地学习生物,生物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二、学习兴趣的评价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带有情绪色彩的个人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和愉快的体验相联系,对学习行为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①兴趣的广度,即学生对于各类学习活动的参与倾向、范围;②兴趣的持久性,即学生能否长久专注于所喜欢的学习活动;③兴趣的效能,即带着兴趣的参与将对学生的学习进步产生正面影响。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对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生物教师要经常使用激励性语言,恰当地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学得更好。我教的初二(二)班有一个同学,他几乎什么都不学,有一次在生物课上,我让他阅读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公式”一自然段,并提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产物是什么、条件是什么等,几个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结果他都答对了。我当即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以真诚的肯定和表扬,课后我又在班主任面前表扬了他,班主任老师也鼓励了他,从此他对生物学科产生了兴趣,生物成绩直线上升。
三、学习态度的评价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有关事物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它是学习动机的外部表现,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我教的初二(一)班有个同学,他的生物成绩一直不好,可他的其它科成绩挺好。我很清楚他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态度,他认为生物学科不是中考科目,对报考重点高中没有用处,以致上生物课时,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下也不好好做作业。我与他谈过几次心,他都听不进去,后来发生的几件与生物学科有关的事情(一是他食用了未熟透的豆角而引发了食物中毒、二是由于运动不当而导致了骨折、三是由于他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使他改变了对生物的学习态度。他痛下决心,要好好学习生物,将来要当一名好医生,从此他的生物成绩就慢慢上来了。学习态度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化的评价标准。如何评价呢?首先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量化评价初步地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等级,即能较好地完成对生物学科的预习,有生物学科的笔记,且能够做到周预习与课前预习的结合,对要学习的生物知识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良好等级,即能够较好地完成对生物学科的预习,有生物学科的笔记,基本能够做到周预习与课前预习的结合,对要学习的生物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一般等级,即基本能够做到对生物课的预习,但是不能坚持长久,没有专门的生物笔记,有时只是随便翻翻,对生物知识的了解一般;较差等级,即从不预习,或者只是偶尔预习,预习也只是随便翻翻。当然,等级评价为优秀的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等级评价为良好的是较好的学生,需要自我加压,主动调整;等级评价为一般的是普通学生,需要同学、家长、老师进行全程的督促和帮助;等级评价为较差的是学习困难生,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监督。以往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往往只凭感觉给出一个比较模糊的主观判断,而未能对学习态度进行细致的区别。科学的态度评价应注意客观性和清晰性,使评价结论有确切的意义。
四、生物教学情感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学生情感的波动性
一般来讲,学生的认知能力一旦形成,就会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而在生物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却不一样,非常容易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反复无常。尤其是年幼的学生,情感极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方向和强度上变化都很快。比如前面提到的一位同学,他痛下决心,要好好学习生物,但因其生物学基础比较薄弱,之后的一次期中考试仍然没有及格,沮丧的情绪一下子流露出来,我又帮助他把情绪稳定下来,耐心地启发他要继续努力。经过我多次的谈心帮助,使他内心又充满了自信,又看到了希望,后来的生物成绩越来越好。这就提醒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情感动态,及时开展跟踪性的情感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做好转化工作。
(二)要注意多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
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的点滴做法 篇4
一、学生自我评价
1. 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Pair work应用得最频繁, 几乎在每一节英语课中都要用。它不仅适用于单词、对话教学, 也适用于Let’s do、Let’s chant的学习。如:在学完单词后, 我经常请同桌互相读一读, 互相检查, 达到认读本课单词的目标。由于PEP教材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 因此, 同伴之间的分角色表演, 对话使用尤为频繁。例如:在教学Unit 4 Part B Let’s talk时, 我设计了一个与自己的好朋友表演对话的活动。我请表演的同学戴上Sarah和Chen Jie的头饰, 一人扮演Sarah, 一人扮演Chen Jie, 同时准备一个Teddy bear。学生们跃跃欲试,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小组合作学习。
这种类型的合作方式, 往往是在教师想让学生用语言来完成一项任务或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调查时采用。例如:在教学PEP教材第一册Unit 5 Let’s make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 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 让他们用“What do you like?I like……”来询问组里的同学喜欢吃什么, 并记录下来。这样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也能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 并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每一单元的storytime, 我都让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比赛。由于这一部分不是精讲部分, 在简单的指导后由小组长组织听录音、读课文, 然后再表演、各个小组之间展开互评。我发现学生表演得非常好, 能脱离课本, 还会联系以前学过的内容。
二、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是对学生进行人本关爱的立足点。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他们有自己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 应视为正常现象。一次课上, 我让全班学生分两组竞赛, 各自出题, 对方组员回答。话音刚落, 就发现A组的几个学生狡黠地看着B组的那位他们“看好”的学生咯咯笑。那位学生在A组的欢呼声、B组的责备眼神中回答了问题。我急中生智, 说了三句话:“某某同学敢于回答问题值得大家学习, 他深刻思考了该问题, 但遗憾的是他的答案不正确。”第一句评价是对于学生敢于发表意见的赞赏, 第二句评价是对学生积极思考的肯定, 第三句评价则是揭示了该生答案不正确的信息。在课堂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生命发展的差异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 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三、宽容学生
要使学生发展, 首先要对学生宽容, 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例如:一位平时不敢回答问题的女学生突然举起了手, 我高兴地让她发言, 可是这位学生站起来后, 一紧张, 什么都忘了, 急得哭了起来。我没有批评她, 而是鼓励她说:“你能主动回答问题, 非常好。尽管这一次没回答好, 我相信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在随后的提问中, 我多次通过目光暗示或鼓励这位学生大胆发言, 有一天, 她终于顺利地回答了问题, 并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点滴评价 篇5
关键词 电力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管理 绩效评价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得到了飞速地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关系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是对企业人才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工作放在关系着电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予以重视。笔者结合电力人力资源管理评价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进行如下探讨。
一、关于当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思考分析
(一)人员总数过大,闲杂人员较多
从我国电力企业来看,主要是在计划体制下进行粗放式管理经营。一是在这种体制下,电力企业在人才引进时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人员指标大大增加。二是电力企业为了使内部职工子女能够顺利就业,实行了内部职工子女内部招聘制度,大量的职工子弟的加入导致电力企业人员总量严重超标。三是由于电力企业的特殊性,和当地其他企业单位相比,其福利待遇要丰厚得多,因此,各个地方上的各种人员纷纷借助各种渠道进入电力企业,从而导致了电力企业人员总量大大地超标。
(二)人员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紧缺
从总量上来看,电力企业人员是超标的,但是从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来看,却是匮乏的。近年来,随着现代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普遍实施,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力装备更新迅速,电力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力生产运行人才、电力检修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是,因为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生产经营模式陈旧滞后,人员引入制度存在诸多疏漏,人员分配不尽合理,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员工竞争体制不完善,能者不能上,庸者不能下的局面仍不少见,专业技术培训没有求真务实,存在着搞花架子、走过场的弊端。尤其是非主体性管理岗位,如后勤管理岗位出现了较多的冗余。不少员工的专业素养远远难以满足岗位需求。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背景下经营模式的影响,致使其思想因循守旧,很多员工都是应付式工作,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工作上的创新。
(三)绩效考評机构设置有待改进
从当前电力人力资源管理考核评价的考评机构来看,主要是由相关职能部门独自承担,对员工进行类别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按照层级身份进行的,然后,根据相关的标准予以考核。这种考核模式缺乏长远的战略性规划,考核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主要是采用两种方式,即:民主测评及领导决定。从领导测评方式来看,主要是凭印象打分,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及随意性,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真实性。从民主测评的方式来看,主要考核标准存在着片面性的问题,容易导致考评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同时,极易使员工之间产生不和谐因素,不利于整个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四)绩效考评存在着疏漏
一是没有注重工作分析。电力企业的说明书的职责描述不够精细化,比较粗放化。二是岗位职责没有纳入绩效考核的细则中,工作分析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我们知道,岗位不同,其工作价值也不尽相同,但是,在绩效考核评价中却没有得到明显的区分。三是考核结果的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因为岗位不同,性质不同,没有可比性,考核结果难以让人信服。
二、关于加强电力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的思考
(一)规范电力企业人员引入制度,严格控制人员总数
根据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战略性长远发展规划,一是严格控制引进人员指标数量,确实做到按需择优引入。二是引入社会竞争机制,打破内部职工子女内部招聘垄断制度,向高校、社会开放,根据择优录用的原则把握人才引入关。坚决杜绝各种非正规渠道的人才引入方式,将人员数量控制在预计范围内。
(二)调整人员结构,加强高新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对于新进入电力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要求其具有相应的资质,持证上岗,并进行岗前培训,做好电力技术方面的交底培训工作,以确保其能够迅速在电力工作岗位上进入角色,快速成长起来;二是构建人才培训及引入机制。加强对电力生产运行、电力检修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合理引进这些专业人员。根据企业工作所需进行人才的配备,确保人才结构的合理性,切实根据工作需要搞好人员分配;三是积极实施竞争上岗机制。对一些专业性强的岗位,必须采用“能者上、庸者让”的竞争性激励机制,不能任人唯亲,而要任人唯贤。唯才是用,切实加强绩效考核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决定人员的留任、升职还是更换岗位、降级等,切实发挥评价结果的作用。
(三)电力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模型构建的思考
遵循一致性原则。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考核过程是全体员工向企业共同的目标努力的过程。因此,必须首先明确企业总体目标和业务重点,再从组织最高层向各个部门和职位进行层层分解。
遵循分层分类原则。设计绩效评价体系时首先要对所设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层次清晰、类别齐全,且每个指标都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或相互交叉的内容,但一定要有独立的内容、独立的含义和界定。为保证目标体系的完整性,必须加强业务流程的关注,员工在从事本职工作时,不但要考虑自身的考核利益,也要从整体效益出发,进行全盘考虑。
三、结语
总之,电力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直接关系着企业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做好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规范电力企业人员引入制度,严格控制人员总数,调整人员结构,加强高新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电力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以促进电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霞.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2(03)
[2]毕建华.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研究[J].现代商业.2011(02)
点滴评价 篇6
一、评价主体互动化
新课标理念下的评价要求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这种互动化的评价方式因为更趋向公平合理,因而更能使评价主体心悦诚服、评出积极向上的干劲来.既然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是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也就舍得花时间去开展评价主体互动化的活动.笔者认为,多一堂课花在评价上,也许能抵得上十堂课的教学效果甚至更多,因为在学习知识和学习动力这两点的选择上,后者显得更加重要.笔者的具体做法是:以自评为主、以互评补充.每周一次自评,每半月一次互评.互评先由小组组织,然后选出1至2名标兵,到班级参加评议.有时,笔者会以“成长中的我”“奋斗的一周”“成功,在我心中”等作为自评题目,让学生在班上作演讲,通过演讲式的自评增进信心,看到自己和别人的长处,激发前进的动力.互评时,要求大家尽量提别人的优点,评出团结和友谊.而对于不足,主要是对照别人的优点去自我寻找.所以,每一次的自评和互评以后,可以明显地看到洋溢着自信的学生的笑脸和班上浓郁的学习气氛.有时,笔者还会利用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也参加到互动式评价中来,进一步振奋和鼓舞士气.总之,通过互动化评价,评出了方向,评出了追赶目标.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现在的评价多为关注学业成绩,这本身没有错,但是,把评价仅仅局限在学业成绩上,这就有失偏颇.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我们要通过多元化内容的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才华,注重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笔者曾经接手过一个班级,通过一段不长时间的教学,发现单纯从成绩这个角度看,这个班级的尖子生很少,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比例差不多.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遇到这样的班级应该是很头疼的事.但是笔者了解到中等生和后进生中,有不少学生很有潜力,有的学生虽然考分不高,但解题很有自己的见解.有的成绩不好,是因为上课听讲不够认真或者是做题马虎了事.有的学生自信心不足,导致学习上的懒惰.因此,笔者在平时教学中,故意淡化考试成绩,将对学生的评价从单一的考分拓展到多个方面,比如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参加数学活动的踊跃程度等等,借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段时间过后,笔者惊喜地发现,由于改变了单一依靠成绩来评价的价值取向,原来的中等生和后进生有了明显地长进,有的中等生跃上了尖子生行列,而且以后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笔者的判断.可见,多元化内容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多大.
三、评价过程动态化
评价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其基本目的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所以,笔者在评价中,不仅关注评价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给予学生多次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笔者平时注意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评价过程动态化.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贯穿鼓励性评价,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袋等,让评价过程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上来.这种做法虽然有点烦琐,但是它使学生注重学习态度、着眼平时功夫,不像以前专门盯着几次考试.曾经有一个女生,自尊心好胜心都非常强.有一次,期中考试不理想,情绪非常低落.笔者在找她谈心的时候肯定地指出她虽然这次阶段性的评价不是太好,但是,这只是指成绩,是评价的一个方面,在过程性评价中她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诸如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创意性、讨论时的踊跃度、作业完成的正确率等等方面,因此,不要为这次的某一方面评价的暂时失败而烦恼,应该看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着尚未发挥出来的能量.通过笔者这样的分析归纳,她也认可了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与活动的价值,及时调整了学习心态.从中笔者也得到启示: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决不能小觑,这方面的工作不能弱化只能强化.
点滴评价 篇7
一、评价的作用
1. 课堂指向性 。 课堂指向性是指在教学进程中,课堂向合理方向进行的步调和节奏。因为小学生思考结果多样性, 所以教师适时、适度地使用评价艺术,能把教学拉回正轨, 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2. 课堂示范性 。 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低年级段的课堂, 一定是“精彩纷呈、百家争鸣”的状态,如何在这样的“众相” 中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做到有目标地学习,还得看教师的评价本领。
3. 课堂鼓励 性 。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被肯定、被鼓励,这对于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参与课堂具有促进作用。当学生回答稚拙甚至错误时,教师如果不留情面地全盘否定,这对学生一定是“致命”打击,教师应多用“你的思考够全面”等评价语给学生以鼓励。
4. 课堂和谐 性 。 虽然知识是严谨的,但小学课堂却应该是宽松且活泼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打造和谐课堂呢?仅仅依靠教师平易近人的微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借助课堂评价来实现。
5. 课堂挑战性 。 课堂生成远比预设更出人预料,说白了,你永远也不知道站起来的学生会说什么、怎么说。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学习方法,评价艺术的运用不可小觑。“你有更好的想法吗?”这类的评价往往能在教学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评价注意事项
1. 评价需要有 针对性 。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评价讲求多鼓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评价就要多用“你真棒”、“你太厉害了”这样的句子。其实,这样的评价可以用,但是不能多用,因为这种泛泛的评价并没有让学生明白自己棒在哪里,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努力的方向。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会失去目标,课堂会失去激情,教学也会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2. 评价需要 有激励性 。 例如,语文课上教师叫学生起来读词语,学生因为胆怯,朗读的声音非常小,课堂因此出现片刻骚动。此时,教师可以先用眼神制止大家,并走到这个学生旁边,微笑着说;“老师知道你刚才已经尽力了,但是大家还想再听你大声读一读,能给大家这个机会吗?”这样,该学生再朗读时,声音会比之前大。
3. 评价需要讲 客观性 。 虽然评价要以正面鼓励为主,但教师不能忽视了实际情况,一味地使用浮夸溢美之词来称赞。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学生的答问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指出回答问题好在何处,如何改进则更好。这样不仅能指出学生努力的方向,而且是尊重学生和课堂的表现。评价语切忌一味贬低或者过分拔高,这样不仅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混乱,更会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4. 评价需要宽松 适度 。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的发言过早下结论,尤其是不能对一个可能有多个精彩回答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这样会扑灭其他学生思维的火花。评价需要宽松适度,教师不应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评判,而应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5. 评价需要 饱含情感 。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应该是饱含情感的,或是赞赏或是引导。因为只有有情感的评价,才会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灵感,换取他们表达自身情感的积极性。课堂上切忌“虚情假意”的赞赏,忌讳没有目的的 “空头支票”,这样只能招来学生的反感情绪,为课堂蒙上不良阴影。因此,教师应该用饱含热情的话语,真诚的语言去评价学生,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向上、自信的人格,使其更加具有朝气和活力。
点滴评价 篇8
一鼓励
怎样去看待差生是个很值得探讨的教育观问题。教学过程中常见有两种教育观在差生身上起作用: (1) 歧视, 表现为厌“差”和丢“差”; (2) 爱护, 表现为关心和鼓励。当学生发现教师关心爱护的情感时, 不仅感到温暖, 受到鼓舞, 并且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要求, 积极努力地将教师的要求化为实际行动。因此, 教师对差生的鼓励, 就像一种催化剂催使学生努力奋进。
鼓励差生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五要”:一要抓“闪光点”, 二要言语婉转, 三要口头表扬, 四要适当奖励, 五要拉在身边;“六不”:一不挖苦讽刺, 二不当众批评, 三不排列名次, 四不打骂体罚, 五不疏远冷落, 六不发泄告状。如我班黄××同学, 非常捣蛋、经常闯祸。在那段日子里, 只要笔者有空就去教室听课, 说是听课, 其实是暗中观察他, 只要他表现稍好一点, 就表扬并鼓励他, 以启发他的良知, 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进步环境。
二引导
引导差生主动配合, 才能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要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教书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 也就是智育。育人就是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审美的教育, 也就是德育。还是以黄××为例, 我反复在班上和学生们交谈, 发动全班同学做他的工作, 每天的精力都花在他身上, 但收效甚微, 有几次我都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他一声:“你简直无可救药了, 我永远都不想再见你”, 以解我心头之恨, 但每当这时, 我克制了, 我在心里默念:我要转化他、改变他。
像大自然的变化那样神奇, 严冬过去就是阳春。一次他没来上课, 我去家访, 才知道他逃课了, 他父母很生气, 伤透了脑筋, 父母对他又气又恨。面对这种情景, 我深感责任重大, 决心帮助他。
我在游戏机室找到他, 他正与几个小伙伴玩得起劲。当我突然岀现在他面前时, 他惊呆了。他想跑, 我一把抓住他, 一直谈了两个多小时, 他终于被感动了, 向我敞开了心扉, 详细地叙述了他岀走的原因。他说老师讽刺、同学躲避、父母打骂, 他们都不要我, 你也别管我了。我坚决并诚恳地对着他说:“不, 我管, 管到底, 你必须得回家, 回校上课。”我终于说服了他。从那以后, 他对老师的抵触情绪渐渐消除了, 开始信赖老师, 而我也比以前更关心他了。
三要求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捣蛋、闯祸、纪律性较差的学生很多, 这些除了要引导好以外, 更要“严”字当头, 加强纪律观念教育。因此我跟各科任教师同心协力, 重视各种技能的训练。我则重点抓思想品德的教育, 言之必行, 以身作则,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先做到。在科任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 经过一年的努力, 班级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该班各学科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进步。尤其是数学成绩更为突出。黄××同学的数学基础好, 在我的建议下, 数学老师推荐他参加学校数学质检, 荣获三等奖, 受到学校的表彰, 为集体赢得了荣誉。对他来说这是关键的转变。此外, 我还转化了一批偏常生, 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四评价
评价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手段, 尤其对差生更是如此。差生都有学好的愿望, 但成绩落后, 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以肯定成绩为主, 使差生在评价中感受到老师的爱, 并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对差生找到“闪光点”, 哪怕是点滴进步, 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样做不是放低要求, 而是对差生实事求是的评价。
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 使黄××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动。我还多次家访, 把他的点滴进步都告诉他的父母, 让父母改变对他的态度, 他的父母高兴极了, 为他有这样一位有责任心的好老师而感到高兴, 并到我家感激地对我说:“你可救了我的孩子,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五结束语
点滴评价 篇9
然而,在今天,构建这个体系却显得更为艰巨。在当代,美术活动与经济、文化、政治、国际交往、传播等活动联系得更为密切,一方面,美术可以充当实现其他活动目的的手段,另一方面其他活动的状况对美术也不断产生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根本性的。由此可见,当代美术处在一个极其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在社会生活中显得极为活跃。美术的价值也获得了多层次、多维度的体现。但从另一方面看,在美术和其他社会活动的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各种异质因素也渗透到美术活动中,使美术的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其特质也渐渐模糊起来,似乎只是其他活动的同谋者,而没有自身的特质。美术的独特内涵和文化追求便被淹没在一个个利益目的和日常事务之中了,浮现出来的只有世俗功利和感性娱乐的价值,美术世俗化了,与美食似乎都没什么区别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需要争辩,那么同萝卜白菜一样的美术也就没有什么可争辩的了。如此一来,评价都是多余的,至多只是菜单上渲染菜品美味的华丽辞藻了。但是,美术评价也是同样热闹,出于不同的理论见解、文化立场和利益目的,美术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层出不穷,对各种“创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使菜单显得更加精美诱人——都是好菜,要吃什么,只能自己拿主意了。人们也只能拿点菜的心理来看待美术了——看画,就是图个乐呵。如此,美术的庸俗化在所难免。另一方面,美术的创作、机制也呈现出多元格局,纷繁中隐含着杂乱。每一个批评在这样的格局下似乎都丧失了整体性意义,站在不同抑或相左的视角和立场所作出各种各样的批评如“众声喧哗”一般,使人们对艺术批评莫衷一是,无所适从。一件作品的高下好坏在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批评中变得模棱两可。而每一个批评言说都可以被打上一个问号,都只能是一家之言。这使艺术批评的“权威”受到质疑和削弱,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的活跃又似乎使批评陷入了一种失范的“窘境”。“多元化”就是一个没有标准、没有整体性评价体系的表现。这样,批评只能停留在阐释的层面上了,批评只能是批评家对作品的个人感受和文字能力的展示了,这无疑就取消了批评的评价价值,更谈何体系。再者,市场的兴起也把美术捆绑到资本运作的轮盘赌上,将作品转化为证券,为了打造作品的符号价值,各方资本一方面通过价格的炒作来“实证”作品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把自己运作的作品抬升到“至尊”地位和“代表”身份上,甚至运用资本的“强权”打造出利于自己的“评价体系”。其中还夹杂着居心叵测的政治意图,以实现用一种文化来打击、消弱另一种文化的战略目标。
之所以摆出这些令人叹息的状况,就是为了说明构建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从积极的方面看,随着国家的强盛,我们逐渐走出了“崇洋媚外”的心理阴影,对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极价值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情感认同。这个大的趋势正是构建评价体系的良机。说其是良机,不仅仅因为政策和理论对民族文化的复兴有了鲜明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有了越来越多、越来越浓厚的体现。国家、民族成为各个领域越来越明确的价值归属,确立这种价值观也是当今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就为评价体系的生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精神环境。另一方面也为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中国的文化立场,明确了当代中国人的集体精神诉求。
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的构建也要摆脱具体的美术现象,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构建体系的基点,在社会理想中寻求体系的精神诉求。摆脱不是无视,而是要摆脱“存在就是合理的”认识误区,美术现象的存在都有其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并不因为其多就有合理性,体系的构建不能尾随着创作现象跑,而应有自身的独立属性,否则就谈不上评价了。评价是对美术价值的衡量,这种衡量自然是社会性的,因为作品对艺术家的价值,是不需要评价的。需要评价的是你的创作对他人、对社会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这样,美术的社会性就是评价的首要内容,是否合乎社会理想就是一个评价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不能完全停留在一己的空间和感性宣泄中,必然要对自己和自己的艺术有深入的反思,把自身的生活和社会理想、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强调评价的社会学标准,这与美学标准并不矛盾。因为不存在一个离开社会内容的美学标准。中国的美学是在中国社会历史中形成的,其本身即含有中国这个特定的社会内容,同样,西方的美学是在西方的社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也是西方社会历史状况的反映。我们运用任何一个美学概念,都要考虑到它的社会实践内涵。由此,从社会学的视野出发,就会把美学的标准纳入到中国的社会生活情境中。中国美学传统(为表达方便,姑且用“美学”这个词)和西方美学,都含有浓厚的伦理内涵。在西方,以康德为代表的美学把人的自由当作伦理的基点和目标,他的美学也跋涉在如何弥合个体自由和道德的冲突中,但在中国,“美”就是善,就是理想人际伦理、社会秩序的表达。这种审美观就是社会道德观。两者在源头上便有巨大的差异。很长时间以来,一些中国美学家折服于西方美学庞大完整的体系优势下,而忽略了西方美学的社会内涵,便用这一体系来阐释中国艺术,解读中国文论诗学,并将其当作中国艺术的基础理论,这样反而把中国艺术搞得支离破碎。前文所谈美术评价的种种困境,并非全由外部的社会状况造成的,其本身是美术的基本理论在不断“现代化”过程中两难处境造成的:借鉴西方构建现代理论,就要割舍文化传统,沿用传统理论又无法“现代化”。换句话说,美术评价的困境就是评价体系不自足的反映。戴着西方人的眼睛看中国,虽别有洞天,也充满困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用西方文论的概念如“结构”、“空间”、“质感”、“格式塔”等,来解读中国画、中国书法的评论,就令人觉得不是解读,而是误读了,或者是说给西方人听的。
接下来的问题自然是,中国的传统美术评价能否成为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的思想和话语资源。相对于西方思想久远沉厚的体系化传统而言,中国传统美术评价是缺乏体系性的,或者说体系特征不明晰,甚至因此屡遭诟病。概念界定的模糊、感悟式的诗化批评文本,似乎都难以构成逻辑清晰、概念明确的体系。但我们又无法离开这些概念和文本,因为这些文本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当人学会了一种语言之后,他也就学会了一套观察、体验、评价事物的方式。抛弃一个概念,就抛弃了一种经验和思维。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我们对体系加以重新认识。作为理论形态的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的基本元素是概念,但它不是由一个个概念拼合而成的铁丝网般的框架,而是表达一种精神诉求在实现过程中的衍生轨迹和方向。体系中的各个概念都应充满生气和运化的动力。否则,概念和概念之间就无法构成内在的有机联系。如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气”的范畴,它无形无质又无处不在,融合于各种实体性的存在中,使各种实体性的存在超越自身的物质局限而指向某种精神意向,中国画讲求的“笔气”、“墨气”,把有形的笔墨引向了无形的精神意味。这种概念便有了开放而运动的动力。传统文论、画论概念的模糊性就是开放性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概念是在历史中运动、展开的,概念也包含历史。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就必然包含了中国美术的历史。无视历史便湮没了概念的运动和生气,更无法形成体系,因为概念正是在运动中同其他概念联系在一起的。而支离破碎的概念无法彰显“神完气足”的精神世界。从根本上说,构建体系是人为了获得精神世界的自信与饱满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非为体系而体系,更无需削足适履。就此看来,深入探讨认识传统批评概念仍是构建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的关键。这也是评价体系的深层要求。我们要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前提必须是有自己的话语和明确主张,无此,即使把话语权给你,你无话可说或者说的还是别人的话,那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