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经济学

2024-07-19

城市建设经济学(共12篇)

城市建设经济学 篇1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Krugman (1991) 把已有的经济思想做了形式化的技术处理, 以Dixit和Stiglitz (1977) 的垄断竞争分析框架为基础, 借助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核心假设收益递增思想, 建立了描述产业集聚的“核心-边缘”模型。沿着Krugman的工作思路, Venables、Baldwin、Martin、Ottaviano等经济学者相继在不同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模型。自Krugman创立了“新经济地理学”后, 空间要素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 已经不再被主流经济学所漠视。本文探讨由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的聚集力和拥挤效应的分散力共同作用导致形成核心区与边缘区的作用机制及其政策含义, 在此基础上结合武汉城市圈的现状分析城市圈发展的策略。

一、“核心-边缘”结构的形成

“核心-边缘”模型假设整个经济系统由两个区域 (南部和北部) 、两个部门 (制造业部门和农业部门) 、两个要素 (工业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 组成。工业部门以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为特征, 农业部门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特征, 制造业部门使用工业劳动力, 农业部门使用农业劳动力。两个区域在偏好、技术和贸易开放度方面都是对称的, 要素禀赋在初始时也是对称的。工业部门生产的是差异化的产品。农产品的贸易无论是在区内还是在区际都是无成本的, 工业品贸易在区内无成本, 但区际贸易遵循“冰山”贸易技术。两个区域消费者的偏好相同, 都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型效用函数, 工业劳动力在区域间可以自由流动, 并且农业劳动力不能在区域间流动。这个模型的长期均衡有两种类型:一是对称结构, 两个地区的实际工资水平相等, 获得的效用水平也相同;二是“核心-边缘”结构, 这是所有工人都集中到一个区域。如果最初两个地区是完全对称的, 而基于某种原因, 一个企业决定从南部迁移到北部生产, 由于工人在地区之间是可以流动的, 并且工人把自己的收入消费在工作的地方, 这使得北部市场规模变大。因此, 在存在贸易成本且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 大量企业改变原来的区位, 向该区域集中, 形成本地市场放大效应, 这就是由需求关联导致的聚集力。这个过程是自我强化的, 企业向北部转移, 使得南部工业部门的就业减少而北部的就业扩大, 生产活动的转移将进一步刺激消费支出的转移;另一方面南部到北部的人口迁移, 将增加北部并减少南部的工人数量。由于工人完全就业, 这种人口转移将增加北部工业品种类数量。由于本地生产的产品在本地市场出售不需要支付贸易成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产品种类的变化将降低北部的生活成本, 这种机制是自我强化的, 将生活成本、价格指数、实际工资联系起来, 北部生活成本的降低等价于北部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 这就进一步鼓励人口从南部向北部转移, 这就是由成本关联导致的聚集力。但随着北部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 企业间争夺消费者的竞争更加激烈, 这意味着北部的企业不得不支付较低的名义工资以保持收支平衡, 而南部的企业由于竞争减弱, 可以支付较高的名义工资。这样, 在已有的生活成本情况下, 北部的吸引力减弱, 而南部的吸引力得到增强, 这就是拥挤效应导致的分散力。聚集力和分散力都是随着贸易成本的下降而下降, 但是分散力的下降速度更快一些, 因此当贸易自由度逐渐增加的时候, 聚集力的优势越来越大, 一旦贸易自由度超过突破点时, 将会产生突发性聚集, 形成“核心-边缘”结构, 而此种结构一旦形成, 就会产生一种路径依赖, 核心区因为存在聚集租金, 企业不会轻易转向边缘区。

在Krugman“核心-边缘”的假设中, 工业劳动力在区域之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但Decressin (1995) 发现, 在欧盟内部即使各区域真实工资水平差异很大, 劳动力在成员国之间的迁移也很少发生。因此, 如果劳动力不在区域之间发生迁移, 企业是怎样导致聚集, 从而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呢?Venables等 (1996) 在Krugman“核心-边缘”模型的工作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上游部门与下游部门间成本联系的概念, 他假设劳动力在区域之间不能流动, 但是在同一个区域内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可以流向工业部门, 在此前提下Venables认为, 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 再加上企业对中间投入品的需求, 使得中间投入品与最终部门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从而导致经济在某一区域聚集形成“核心-边缘”结构。Martin和Ottaviano (1996, 1998) 构造了一个两国家和三部门的模型, 劳动力不能在区域间流动, 三个部门中有一个以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为特征的工业部门, 一个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特征的农业部门, 还有一个研发部门是完全竞争的, 使用有差异的人力资本作为新工业种类发明的唯一投入。并且他们还假定, 一旦专利被发明, 专利作为一个新种类能够使用本地劳动力在各个地区生产, 专利的使用费由专利拥有的地方获得。在这个分析框架下, 研发部门获得的利润与Krugman (1991) 的劳动力流动以及Venables (1996) 的投入产出联系所获得的利润是相同的。随着知识的积累, 当前的资本生产可以借鉴前期的资本生产知识和技能, 前期知识资本的积累提高了当前资本生产的速度和效率, 降低了当前生产知识资本的边际成本。当贸易自由度提高时, 这种外部性将产生一种聚集力, 更多的实验室将在此区域定位, 进而增加了本地区中间品的需求, 吸引更多的企业在此区域聚集, 使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产生差异, 形成“核心-边缘”结构。由于在现实中, 通常外地知识资本对本地的溢出强度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Baldwin、Martin和Ottaviano (2001) 提出局部溢出模型, 假设溢出效应随距离衰减, 因此越接近知识源, 溢出效应也越强, 资本生产成本越低, 资本的生产速度也就越快, 资本积累导致支出转移效果也越明显。这种接近知识源降低资本生产成本, 进而导致资本积累和支出转移效应, 也就是局部溢出模型与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这种效应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而增强, 地区的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 最终形成“核心-边缘”结构。

二、武汉城市圈现状分析

2007年12月, 位于湖北省东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 (包括武汉、黄石、鄂州、黄冈、仙桃、潜江、天门、孝感、咸宁等9个城市, 合称“1+8”模式) 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改革试验区。2008年9月10日, “武汉城市圈”综合改革方案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复, 这是我国第一个启动综改试点的城市圈。国务院要求“武汉城市圈”内建立政府间高效的协调机制, 建立多层级联系会议协调机制, 打破行政壁垒, 统筹区域规划, 使“武汉城市圈”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圈。目前, 从产业结构来看, 武汉城市圈2007年的三个产业结构为11.52%、44.57%、43.91%。圈内每个城市的三个产业的区位商ai=ri/Ri (其中ri表示某城市i行业从业人数占该城市从业人口总数的比例, Ri表示城市圈所有城市i行业从业人数占城市圈中从业人口总数的比例) 。 (表1)

可以看出, 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表现出产业同构和趋同现象, 圈内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互补关系。在产业的组织结构方面, 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在区域市场上的产业集中度还比较低, 缺乏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

利用公式计算武汉和其余8个城市的经济联系隶属度, 它既能反映武汉对各个城市的辐射能力, 又能反映每个城市对武汉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其中, V为各城市国民生产总值, P为各城市人口数, Dij为两个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 (表2)

三、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启示

1、利用政策杠杆使武汉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增长核心区。

Baldwin在局部溢出模型中已经证明产业聚集分布模式的经济增长率高于产业对称分布模式的经济增长率, 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武汉城市圈”要尽早成为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圈, 带动整个中部经济的崛起, 必须优先促进资本在武汉聚集, 使本地企业降低创新的成本, 从而激发出新的知识和技术创新, 这种创新的良性循环可以使武汉在整个城市圈的经济增长中进一步起到核心区的作用。

2、促进知识创新与外溢, 带动武汉城市圈外围地区的发展。

知识和创新溢出的增强有助于缩小核心区和外围区的差距。当武汉经济飞速增长, 产生大量的知识创新, 通过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及贸易关系, 外围地区可以从武汉的知识和创新溢出中获得创新的好处。与此同时, 随着企业在同一个地区不断聚集, 市场拥挤成本会超过聚集所获得的收益, 这可以促使企业从聚集的区域迁移到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 最后区域集团内各个地区的经济差异会不断缩小, 直至消失。为此, 外围区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和人才的培养, 以确保从核心区的知识外溢中获取创新的好处, 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

3、加大城市群之间的协作。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指出, 单中心城市圈基本形成后, 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间的空间相互作用逐步增强。随着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空间上的迅速扩张,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周边地区一些位于交通轴线上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 在中心城市扩散作用力的影响下, 逐步发展为区域内的次中心。根据经济联系隶属度的数据, 可以选取黄石、黄冈、孝感、咸宁作为优先发展的城市, 使它们尽快成为湖北的次中心。这样, 随着中心城市圈域的扩展, 它会与周边地区的其他城市圈域发生交叉和重叠。使上述城市圈域与武汉城市圈相互作用、融合, 并最终形成一个有一定等级体系的多中心城市圈。

摘要:本文探讨由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的聚集力和拥挤效应的分散力共同作用导致形成核心区与边缘区的作用机制及其政策含义, 在此基础上结合武汉城市圈现状, 分析城市圈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武汉城市圈

参考文献

[1]安虎森.空间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湖北省统计局, 湖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3]冯云廷.区域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城市建设经济学 篇2

浅论城市经济增长与交通拥挤的关系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汽车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目前经济学对于产业间分工与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制度安排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及由此导致的收益递增式经济增长还缺乏深入研究。经济学中还缺乏一个分析经济增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制度安排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减少道路干扰,实行智能交通协调控制,构建高效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等交通控制手段缓解交通拥堵。如何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保障城市交通畅通无阻,已经成为中国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共同课题。关键词:交通拥挤,经济增长,城市化,生活水平

一、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现状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主要表现在:市内机动车行驶速度下降,流量饱和的道路路口增多,交通堵塞发生的次数增多。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各市政府在基础设施和拓建、新建道路中不断加大投入,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相关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随着城市机动车增长迅速,城市中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占有较大比重,市区人口稠密,道路狭窄、功能老化和交通设施滞后,商业区过于集中,致使人、车、路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形成了我国当前的城市交通特点,从而大大增加了交通规划、组织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给我国城市交通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城市一方面城市道路建设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城市机动车数量也在猛增,二者齐头并进的直接后果是城市交通时常陷入瘫痪,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盲目扩建道路不是办法,借鉴国外大城市规划和交通道路管理经验——轨道交通才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金钥匙。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大力开发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发展公共交通就成了我国城市当前的需要。我国公交的现状:公交出行比例下降严重;公交车速严重下降;公交服务质量相对下降。

二、公共性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基本特征。根据满足基本特征条件的不同,公共

城市经济学论文

产品又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城市道路就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在不太拥挤的情况下,其消费也不具有竞争性,非竞争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道路的车辆通过速度并不决定某人的出价,一旦发生堵塞,无出价高低,都会被堵塞在那里;二是当道路未达到设计的车流量时,增加一定量的车的行驶的道路边际成本为零,但若达到或超过设计能力,变得非常拥挤时,需要成倍投入资金拓宽,它无法以单辆汽车来计算边际成本。

按照现代经济理论,公共产品通常由政府提供,其资金来源为政府税收。一般情况下,每个人可以选择任何时间在任何一条道路上行车,而不用付费,其所须支付的只是时间成本而已。给定一个城市的路况,包括道路数量,道路宽度,路面状况等,来分析道路的交通问题。交通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可以指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也可指汽车、火车、飞机、摩托车、自行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对消费者而言,其在某一时间(如一天或一周)内对交通的需求量与其愿意支付的交通成本成反比城市交通通常被划分成高峰时间和非高峰时间。

三、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原因

1.正式制度实施效用的下降。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一建立正式制度。有关部门对于道路交通问题有了明确的正式制度。并存在为保证该制度得以贯彻的实施机制。但由于人的经济人本性和投机取巧,趋利避害的本能,由于违约常常能给违约者带来收益,人们在采取违反制度的行为时,都要进行成本收益核算,这使得正式制度的实施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如果违反某一项制度被发现和追究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一旦被发现有违约行为,惩罚的力度很强,则表明违约成本较大,人们得自违约的收益大大低于潜在的违约成本,这时人们就会选择遵守制度;但若违约成本较小,人们就会选择违反制度。可见,作为一种成文的正式规则,惩罚条款在信息不完全和公共物品“搭便车”的行为下无法达到它的实施效率,正式制度存在效用递减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经济活动中情况的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使制度设立者开始设立制度或某种制度开始实施时,由于对以后出现的情况预料不足,加之以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制度不能适应新情况,所以原有制度效用不可避免要递减。其次,制度的消极影响。任何制度都是利弊相兼,这种两面性联系经济生活中问题的普遍对立性,以及制度作为一种配置有限资源的

城市经济学论文

方式,必然是不同的交易主体在同一制度的作用下利益有得有失的原因,从而在使制度有利于达到一定的预定目标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不利于实现另一预定目标的作用。最后,经济主体针对有关正式制度而采取的“反对策”,即上有制度,下有对策。由于制度中的义务规范势必对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限制或有损于该主体的盈利行为,于是这些受损主体会以自身利益采取某种“反对策”,以致使该项制度效用下降。

2.行为主体本身的差异导致制度实施的不完全。这一点不仅在非正式规则的实施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且对于正式规则的实施也相当重要。非正式规则的自我实施不仅随社会道德水准的高低和意识形态的有效程度而转移,而且因个人素质的不同而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约束,但是,实施的程度完全由个人启主选择,是个人根据经验和学习权衡的结果。在正式规则的实施中,个人执行成本的差异必然会使那些成本大于收益者想方设法逃避制度的管制。

3.制度实施的不完全性还来自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任何一种合约都不可能规定得完美无缺,任何一种正式的制度规则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漏洞,这种不完善之处就为制度不能充分而完全地实施提供了可能。因为,制度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博弈和互动过程,博弈者都努力寻求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方案,制度漏洞就成为双方搜寻的目标和对象。只要找到了制度漏洞,就可以绕过已有的规定,甚至使现行制度成为无效和无用的东西。现行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机动车管理办法》作为行政法规,其权威性、适用性都与当前的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形势不相称。因此,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迫切需要出台一部法律,为解决道路交通中的难题提供法律保障;通过规范道路交通行为,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保护道路交通参与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确定法律制度,增强道路交通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规范执法行为,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畅通。

4.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实施就成为第三方实施的主要方式。几乎所有正式的制度规则都是由垄断了暴力潜能的政府强制实施或监督实施的。这样一来,制度实施的不完全性就成为政府组织或政府制度本身的问题。政府作为第三方的制度实施是由政府官员执掌和进行的。而政府官员也是自利的经济人或代理人,他们会因为个

城市经济学论文

人的目标函数与全体公民目标函数的差异而滥用权力,从而使制度的实施走样。不仅如此,公民也因利益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政府官员与不同利益集团的结合,必然使制度的实施发生偏差。

四、从劳动市场经济学的角度看

经济的增长势必会使得中产阶级的工资得到了提高,工资的提高到底是会刺激生产呢,还是刺激了闲暇?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按照替代效应,工资高了,中产阶级会增加生产,从而赚到更多的钱,但生产的增加势必会造成闲暇的减少,这种情况是中产阶级还处于同一的无差异曲线上。而收入效应则是上升到更高一级的无差异曲线上,中产阶级选择更多的闲暇。如果真实的情况是用了收入效应,那么对整个GDP是好处大于坏处的。那政府就会刺激生产,从而使得中产阶级沿用替代效应的做法,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生产变多了,收入也就变多了,收入的增多就会引起偏好理论的生效,这个偏好体现在很多的方面,从交通问题上来看,那就是购买汽车增加偏好与减少在路上消耗掉的无谓时间损失,我们都非常清楚交通道路是缺乏弹性的,那么交通堵塞问题就又会产生。按照这个效应,利益再分配的不平等性就又体现出来了,政府不能完全同意功利主义,就更不能认同自由主义的所谓“劫富济贫”的社会平等了,如若真的是那般,也就是我们过去讲的那种共产主义的理想,那么按照偏好理论,这个交通问题就更为严峻了,因为高收入人群更加庞大了。

五、结束语

其实交通拥挤也能说明整体经济的强大,有人说,看一个城市是否发达,就看它的交通是不是堵塞就知道了。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正由注重建设转向“建管”并举,要求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的综合管理水平。城市交通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不仅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重要环节,而且将使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保障各类交通系统高效地运行。在城市交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交通管理设施的作用日益显著,虽然它不直接为交通运行提供服务,却能起到重要的整合作用。大都市交通的运行效率依赖统一、协同和高效的综合管理。高效的管理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手段,以法制和体制为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公众的各种作用和组合优势。从而对城市交通的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和收费等进行综合协调。交通发展要与

城市经济学论文

经济增长相互适应。交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永远是稀缺资源,必须合理使用,要使每一项投资都能充分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交通发展必须适应于经济和财政的承受能力。交通发展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经济增长是实现交通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交通发展同样将对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营造“有序、畅通、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离不开政府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理解和支持。参考文献

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建设研究 篇3

【摘 要】应用经济学是经济学在现代生活之中的应用,相较于其他经济学分类来说,应用经济学对实践的要求更高。在现代高校之中,建设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加强应用经济学实践教育,是现代应用经济学教育的重点。而对于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如何建设才能更好地符合教学和实践需要,还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

【关键词】应用经济学实验室    建设     意义     问题

1.前言

应用经济学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对实际的国民经济部门和相对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相关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分析,或者研究非经济活动领域经济或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的经济学分类。与传统的理论经济学相比,应用经济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注重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之中的应用。在专业性的引导之下,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在应用经济学教育之中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了起来。

2 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实践对于经济学的实际应用要求也渐渐提高,促进了经济学教育从纯粹的理论教育走向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济学教育新路线。而对于实践要求更高的应用经济学来说,从黑板走向实验室,已经从根本上将传统的应用经济学教育模式颠覆。而在此大背景之下,我国各个高校开始注重对于应用经济学实验室的建设。

现阶段,很多应用经济学教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认为只要理论知识到位,实践自然而然地就水到渠成。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之下,教师更多地注重对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教师对于理论的讲解也很难适应学生的思考能力。对理论的讲解不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造成了学生对于理论失去学习兴趣。

经济实验室的建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当前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对于当前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3 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现实问题,而及时地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更好地发挥实验室教学优势的有效方法之一。

3.1软硬件

实验室的建设,不仅要求实验室要拥有符合学科特色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对于实验方式等软件也有着一定的要求。现阶段高校应用经济学实验室除了资金短缺、硬件设施不能及时到位之外,老化的实验软件和必要的信息资源库的缺失,也是学生对于应用经济学实验缺乏兴趣的原因之一。

3.2单一的实验方式

应用经济学作为一门比较偏向于文科的实践科学,其实验也不具备理科实验的多样性,单一的实验方式也是实验室建设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能够更好地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摆脱传统的理论指导实验的单一实验模式,激发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效率,是现阶段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建设的理论研究重点方向。

3.3教师队伍力量较弱

应用经济学实验室的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力量的支持。只有强大的教师团队,才能结合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应用经济学实验室的最大效用。培养专业性实验人才,在保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强调应用经济学实验室的技术功能,从实验室本身解决对于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制约。

4 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建设

要真正做到将应用经济学实验室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进行专业化、细分化,突出经济实验室和科研实践的结合,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效率,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4.1充实实验室软硬件,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

应用经济学实验室的软资源也是实验室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验教材和专业技术则是软资源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严格实验教材的挑选过程,根据实验室的专业偏向,选择最適合本实验室的实验教材,并且从配合教材出发,选择和配置相应的专业实验技术教学。

在现实实践之中,理论和实用是并不矛盾的,只有在其中把握好度,将矛盾控制在一定程度之中,就不会出现因为借助理论模型进行讲解而造成学生对于实践的理解缺失。将基本理论与理论模型结合好,并且借助合理的讲解方法,将案例分析应用于理论的讲解之中,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对实验室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实验室软硬资源之间的配合,将实验室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到最大限度。

4.2丰富实验方式

在现行的应用经济学课程讲授方法之中,如何合理地设计、创新教学方式,设计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经济学教学模式,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的比重,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专家学者在理论研究的时候应该进行研究的,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实践之中的经验积累和方法创新。

在创新理论课堂教育模式的同时,应将经济实验加入到日常教学中,并不断通过情景的引入和更新丰富当前的实验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应对分析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4.3优化实验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针对抽象的应用经济学实验教学,除了尽可能地增加实验课时之外,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师资力量方面,应培养相应的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和专业的实验性教学人才,提高应用经济学实验室的技术软实力和实验教学能力。除此之外,还要选拔相应的管理人才,优化实验室的各项管理,保证实验室的建设和应用。

而应用经济学实验室的建设,就是要在实践之中探索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起来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更好地将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应用于教学之中,并且充分发挥应用经济学的学科特色,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5 结语

现阶段,无论是从提高学生自身发展素质,还是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完善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建设,培养理论和实践兼顾的综合型经济人才,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应用经济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张吉国,张玉芳,孙兆东.加强高校经济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对策[J].实验室科学,2014(12).

[2]王劲屹. 应用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城市建设经济学 篇4

城市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 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城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以非农活动为主, 它依托于一个地区并对这个地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尽管, 规定城市的自然界限困难重重, 但是这也不是一个不可捉摸的问题, 城市也是有范围和边界的。城市的范围是各国根据法律或政治边界为每一个城市确定的行政管理区域, 城市的范围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城市, 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以获取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的集中地域。因此, 城市规模就是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在一定地域上的聚集。城市规模反映了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 也是城市内部各种经济关系和内容的总和。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 多数城市在地区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大城市则更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进程。而城市经济学正是集中于对城市内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进行空间经济分析, 它把城市作为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一个点来分析。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路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运用区位分析的方法, 侧重于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 其核心问题是城市内部的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问题;第二种是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城市经济问题, 在这里, 城市内的空间结构被忽略了, 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萧条的过程, 并以此作为提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政策为主要目标。

城市是怎样产生的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重要命题是:城市是怎样产生的, 他为什么能够存在?在古典经济学时期, 城市出现被认为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正如斯密所说的那样, 越来越精细的劳动分工, 使大量的熟练工人得以形成, 为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保障。企业的出现, 带来了企业选址的问题, 于是古典区位理论被用来解释城市的形成, 后来又出现了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 但是这些理论在解释城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均犯了与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一样的错误, 即他们大多借用物理学、几何学而不是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 直到1926年黑格 (Haig) 借助纽约的城市统计数据, 第一次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但是这项研究对集聚经济的理解仍然是描述性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 城市经济学家开始用更为精密的计量经济学工具来探讨集聚经济的存在性, 这方面的论文的确表明大城市对吸引企业进驻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随着城市中企业的不断增加, 相应的人口也不断往城市里迁入, 于是城市或者城镇成为了为周边人口所组成的市场区域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核心区域, 城市居民数量越多, 中心区所服务的范围也就越大, 较小范围内的居民居住区从空间上就嵌入到了更大规模的市场域内, 同时出售那些更为频繁使用的商品和劳务。城市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普遍认为, 规模报酬递增是促使城市产生的重要原因, 规模报酬递增表现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 或者是在总量上研究城市内的经济乘数等方面, 因此, 规模报酬递增在解释企业和居民都往城市中集聚上也颇具说服力。这些都是城市形成过程中的“向心力”部分。古典城市劳动分工说、古典区位理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尽管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城市会形成, 但是仍然不能说明城市为什么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就不能再进一步的增长, 同时也没有说明阻碍城市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在这方面伊文斯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 他认为工业经济中城市体系实际上是两种相反的作用———集聚经济所带来的好处与经济活动在狭小范围内集中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如污染、高昂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达到均衡的结果。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之下, 很多经济学家对这一理论进行具体的运用, 例如当企业发现其在郊区生产的产品运到城市中去销售的运费小于其在城市中直接选址生产而带来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时, 企业宁愿选择在郊区生产, 而不会再迁入城市中去了;还有, 当居民在郊区买房节约的成本足以弥补其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时, 或者他厌恶城市里面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情况时, 居民也不会再往城市中搬迁了。这样, 城市的规模就在这两种相反的力量的作用下达到均衡, 此时城市不会缩小也不会扩大。阻碍城市扩大的更个方面都可以概括为城市发展的“离心力”, 其主要表现为经济的负外部性、“城市病”等问题。起初解释城市形成的经济学说都可以看成是外生性地城市经济学说。随着各种分析工具或者模型在经济学中的运用, 新经济地理学家们用一种内生性地经济学说来解答城市何以形成这一问题, 它以非常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假设为基础, 并利用“超边际分析”等现代技术, 结合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国际贸易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技术流派内生地处理了空间聚集与分散、城市形成等城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城市是怎样发展的

城市经济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命题是:城市经济是怎样增长的?只有解决这个问题, 城市才能得以发展与繁荣, 并且, 城市经济的增长始终是城市经济学以及城市发展政策制订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城市经济的增长问题, 研究者们更多的是套用研究经济增长的模型, 只是把这些模型研究的问题规定在了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里。所以研究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之前, 有必要先回顾一下经济增长的模型。经济增长理论始见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原因的研究》, 后来到20世纪40年代, 哈罗德和多玛提出了哈罗德—多玛模型, 力图在全社会只有一种既可以作为资本品也可以作为消费品的产品、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以及生产中要素和投入比例不变等假设下, 采用长期化和动态化的分析方法探讨一国经济的长期运行情况。罗斯托 (W.Rostow) 和刘易斯 (A.Lewis) 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把提高储蓄率当作经济由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关键。在索洛的古典增长模型中, 他认为, 无论起始点在哪里, 经济都将收敛于一个平衡增长路径———模型中所有变量以恒定比率增长。罗默 (P.Romer) 认为技术是经济系统的中心, 是内生的, 技术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 技术和资本间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能够长期稳定的促进经济增长。卢卡斯 (Lucas) 的新增长理论认为, 经济增长是一个从劳动密集型技术向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转移的过程, 人力资本的外部性通过城市化的传导促进经济增长。

而研究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主要有: (1) 经济基础模型, 它是1936年由H.霍伊特 (Homer Hoyt) 提出来的, 基础模型的思想是将城市的产业部门按照是否向城市外“出口”产品和劳务而分成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 基础部门向非基础部门提供需求, 城市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比例, 这一比例越高, 则城市经济增长率越高; (2) 城市经济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 (Input–Output Model) 是由里昂惕夫1936年提出的, 在这一模型中, 考察了城市经济中所有产业之间及它们与居民之间的经济联系, 并将这种联系用投入产出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更加全面和精细地展现了城市经济活动, 之后W.伊萨德 (Walter Isard, 1951) 运用空间经济模型进行了区域和跨区域投入产出分析;W.Z.赫希 (Werner Z.Hirsch, 1968) 通过城市公共服务支出项目模型和区域规划模型以考察投入产出分析在城市政府决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3) 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该模型是总需求函数在城市经济学中的运用, 该模型中涉及到城市内居民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从而来决定城市的经济规模, 该模型解释城市的经济得以发展是由于乘数效应发挥着作用, 通过城市居民—厂商之间的商品流动传导机制和地方投资传导机制, 最后拉动城市的经济增长; (4) 城市经济学家盖里、秋山、藤原 (Ghali, Akiyama and Fujiwara) 通过改造索罗 (Solow, 1957) 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柯布—道格拉斯式的城市部门生产函数, 该模型通过某个城市某个时期的技术水平、技术进步速度、资本和劳动等变量共同决定这城市的经济水平, 并得出了地区间的经济增长率存在着长期收敛的趋势。 (5) 缪尔达尔 (Myrdal, 1957) 最早系统地阐述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思想, 由于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 使得经济体中比较发达的地区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 而落后地区发展会更慢。普里德 (Pred, 1966) 、布拉德福德和凯莱基安 (Bradford and Kelajian, 1973) 则对累积因果效应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 解释了很多城市衰弱的原因, 从反面证实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

城市问题的产生与求解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第三个重要命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所谓的“城市病”问题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并且怎样在经济学的范畴内对这些问题进行求解?这里的“城市病”问题表现在诸如土地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城市政府管理问题等方面。既然是城市问题, 就离不开城市的“空间存在”这一根源性的特征, 这些问题的求解也就首先被规定在了城市这一空间范围内了。

城市企业和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 但是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 于是城市的土地问题就集中表现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和尖锐的土地供求矛盾上。城市土地利用缺乏合理的规划, 城市大量圈地同时又造成土地浪费,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土地问题还存在着一个“空间错位”现象, 所谓“空间错位”, 主要表现为地面空间人车混杂, 即人的活动空间与车的活动空间不能分离, 混杂在一起, 这也是引起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城市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要充分的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控制土地开发的规模,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集约化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住房是房地产的基本形态之一, 城市中50%以上的房地产以住房形式存在。目前我国城市住房问题表现在住房供给不足, 房价过高, 住房质量下降, 城市住房制度缺失等方面。城市住房问题要按照住房“供应 (效率) —分配 (公平) ”的二元目标, 可以把比较成功地解决住房问题的模式划分为“市场—救济型” (美国、英国为代表) 、“市场—福利型” (瑞典、荷兰为代表) 和“市场—保障型” (新加坡为代表) 。城市住房还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 于是会出现市场失灵, 需要政府介入, 进行统筹调节;在住房价格方面, 政府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让城市居民形成一个科学稳定的心理预期, 有助于稳定房价。在城市住房市场方面政府干预非常普遍, 其形式不仅包括对市场活动的管理, 而且包括基础设施以及住房上的投资。

城市的交通问题主要体现在交通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公共交通的供需方面, 集中体现为交通拥堵。道路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合理规划与构建城市交通网络体系。更新交通管理的技术及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则是交通的供给与需求。交通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如果只靠市场来提供, 它必然会供给不足, 这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于事无补。缓解或者消除交通拥堵可以通过征收“交通拥挤税”、“汽车使用税”、公共交通补贴、错开上下班时间等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价格机制来调节交通的供给与需求。在城市道路的设置方面, 以城市核心区域为原点的环状和放射状的道路设计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往往会使车流量堵在连接环线的入口处, 因此, 形成网状的道路系统才是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的一个可行的方案。

随着人口和其他要素的过度集中, 大多数城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将使未来城市经济发展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表现为空气污染、水域污染、城市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认识到环境的外部性产生污染问题, 随后发展到以科斯 (R Coase) 的产权理论角度去认识环境问题, 最后发现归根到底还是制度方面的缺陷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原因是外部不经济, 而课征环境税可以使外部性成本内部化, 能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此外, 环境税收还要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投资和补贴、押金、污染权交易、排污收费等手段配合使用, 特别是在开征环境税收时, 要与排污收费制度相互协调, 对某一类污染物的治理在选择征税或收费时, 要依据成本—效益原则, 选择成本较低的手段实施较为有效的污染控制, 这样才能从总体上缓解城市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

在研究城市政府作用方面,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城市经济学学者山田浩之提出的“有必要先把城市当作一个系统来把握”, 其中包括“城市间系统”和“城市内系统”, 它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为实现城市内部与外部各自和相互之间的均衡, 城市政府的基本任务就是与企业家等城市主体结成不经过市场的“公共经济关系”。城市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城市公共产品和进行城市管理上。

城市经济学的前沿性问题

城市经济学研究第四个命题是:城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问题, 也就是城市经济学所谓的前沿性问题。一门学科的前沿问题决定学科的发展动态, 也决定学科的生命力, 一门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对其前沿性问题的研究上。近年来, 国外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纳为一下4个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概括而言, 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

摘要: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地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学科, 属于空间经济学的范畴。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 自然有其独特于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范式。首先它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那就避免不了研究城市中的经济学问题, 这就回到了通常的经济研究领域, 也就是研究城市中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研究城市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把经济的研究放在了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之上。我们自然就会问:什么是城市?城市是怎样形成的?城市经济又是怎么样发展的?城市的边界在哪里?城市空间下的城市问题有哪些?这些正是这一学科的重点或者叫研究对象。

有关城市经济学的书 篇5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共涉及15个方面:城市、城市经济及城市经济学;城市化经济;城市经济规模;城市经济空间;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土地经济;城市人口经济;城市住宅经济;城市基础设施经济;城市交通经济;城市财政经济;城市环境经济;城市区域经济以及城市经济管理。为便于教学和自学方便,全书各章均配有一定数量的复习思考题和课外阅读书目,并编配有PPT教学课件。附录中还附有常用城市经济学相关网站地址。

城市经济学本书具有显著的时代性、一定的研究性和较强的应用性,可作为经济学、国民经济、区域经济、人文地理、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方向)的本科生、研

从经济学视点思考企业文化建设 篇6

一、准确定位企业文化建设

一是注重进取性。企业文化建设的进取性体现在,企业运用新思维,激发职工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创新方法。通过设计活动,培育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

二是注重人本性。企业文化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是其根本方法。实行人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推动个人价值观构建,激活人这项最活跃的管理因素。

三是注重聚合性。企业文化不同于行政业务,有别于科学技术。它源于管理过程,但又高于管理实践,是各种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针、思维方法的凝聚、揉合,是中外管理智慧的结晶,能够指引企业前进方向,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二、彰显新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

一是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最主要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情动于中。作为这几个方面的基础与核心的精神文化其实就是人心。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就是修养人心、彰显个性、保持激情、焕发动力。

二是构建符合实际的标准。标准制约结果,水平决定成效。工作标准制订的现实性、及时性、合理性,能够促进企业文化力的提升,推动经济力的增强。

三是提升社会形象。修养人心、彰显个性是企业文化的内在功能,而树立形象、品牌传播则是它的外在功效。优秀的企业总能通过强大的品牌输出和合理的形象展示,彰显企业的生机与活力,提升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社会、企业、个人的三赢局面。

三、重视班组文化建设

(一)准确把握难点问题

“以人为本” 的人本性和“以文化人”的人文性内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显著特征。解决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难点问题,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对和谐企业的要求,是人文企业的实现目标。它来源于企业的本质特征,即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尊重职工主体地位,保障职工权益,同时致力于职工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以企业文化,特别是以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去教育、培养和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是在现阶段条件下的“以文化人”。 “以人为本”与“以文化人”相结合,构成和谐企业的完整内容,充分体现其精神实质。在班组企业文化建设中,树立“为企业的生存而战、发展而战、荣誉而战”的企业理念,对内安抚人心,激发斗志,焕发热情,对外创造业绩,体现价值,固化于行。

(二)做到三个同行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一种活跃的组织文化。它是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属两种范畴、具两重属性,既属经济学范畴,具管理学属性,又属文化学范畴,具文化属性,是受文化影响的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从哲学角度思考,经济属性是第一位的,是“企业文化”,而不能是“文化企业”,是为企业这个赢利性经济组织服务的,其经济属性决定文化属性。而经济的开放性、交互性,决定了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导向、凝聚、协调、激励、约束、辐射、调适”职能,就是由企业文化建设的开放性、包容性、交互性、阶段性、发展性特征决定的。

(三)充分发挥三个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快,使得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文化的滋润和营养。经济活动往往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运作,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呼唤文化的支持。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企业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企业发展佳境,与行政目标同向、协力同心,责任明确、主动落实。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充分发挥统一意志、理顺情绪、促进经营等三个作用:一是塑造和确立企业科学的共同价值观,统一职工意志,以文化教化人、塑造人、提高人、武装人,提高人的素质与涵养。二是落实“严格管理+人文关怀”, 理顺职工情绪,培养“自信乐观,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班组精神。三是以文促企,以和促合,以长补短。

经济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 篇7

21世纪是人类与自然开始走向和谐的世纪,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 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 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失调。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化, 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使当今城市竞争日趋生态化。

2 国外生态城市发展情况

早在古希腊和古埃及时期, 城市的建设就主张从城市的环境因素来考虑其选址、形态和布局。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的先驱英国人托马斯.摩尔设想的理想城市“乌托邦”, 17世纪初意大利思想家康柏内拉提出的“太阳城”模式,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建立的“田园城市”等城市都反映出建设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的生态学思想, 1984年, “人与生物圈” (MAB) 计划组织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这些原则从整体上概括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成为后来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1990年至2002年间举行的五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 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期, 还有其他国际会议关注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问题, 如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举行的欧洲生态建设会议, 1994年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的INTERARClH会议, 1995年在苏格兰的苏德.霍恩举行的生态村庄会议, 以及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人居 (II) 大会等等。五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和有关人居环境的各种生态建设会议促进了生态城市理念的普及与传播, 进一步推动了生态城市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建设实践。

3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情况

中国古代城市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结合, 显然是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由“天人合一”思想演化而来的阴阳五行、相土、风水等学说, 也对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产生较大影响。五行强调城市建设的方位取向, 相土学说侧重于对地形、地势、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分析, 风水学说则被认为是古代环境选择的学问。“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具有很大的影响。国内关于城市生态的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中国参加了MAB计划的国际协调理事会并当选为理事国, 1978年建立了中国MAB研究委员会, 1979年中国生态学会成立。1984年12月, “首届全国生态科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1987年l0月在北京召开了“城市及城郊生态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 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90年钱学森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设想, 1996年, 王如松和欧阳志云提出了灭城合一的中国生态城市思想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控制论原理和原则, 2002年, 黄光宇和陈勇所著的《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阐述有关生态城市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的专著, 对建立我国的城市生态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过程的一些成功经验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1) 利用生态学方法建设“都市型农业”不仅维护了城市中的自然生态, 而且由此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如滨海城市伯克利的生态城市建设。 (2) 积极解决城市问题, 重视郊区建设, 如美国波特兰市被认为是成功地避免和解决许多城市问题的范例城市。 (3) 注重城市中自然保留地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如英国大伦敦议会发表的大伦敦发展规划修改草案强调城市中生态保留地的重要性。 (4)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体系, 巴西库里蒂巴城通过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 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 (5) 高效利用资源。由于提出了“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 日本北九州市被国际组织认为是从灰色城市转变为绿色城市的典范。 (6) 注重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可以说是国际上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 同时也是生态城市建设中政府和建设者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

5 中国城市面临的生态问题

(1)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城市燃气的普及, 城市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以燃动油为燃料的机动车尾气和燃烧散煤排放的烟尘, 成为市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大敌。

(2) 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是直接影响市民生活质量、损害城市形象的大问题:城市污水几乎全部向江河直接排放, 严重污染水体和环境。由于城市规模扩大, 垃圾的产出量高, 而垃圾处理厂都是简单的、填埋式的处理、按照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几乎是“零”, 不仅直接危害市民的身体健康, 也损害了城市形象。

(3) 工业污染严重, 清洁化生产程度低:城市中心地带往往是工业企业的城市环境污染源, 现代一些城市工业企业科技含量低, 工艺设备、技术路线落后, 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阻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进程。近些年, 各市采取措

施治理工业对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但力度不够, 不能彻底的改变“三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但又不能让污染源离开城区又去污染郊区, 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的工业企业都应推行清洁生产, 重抓技术改造。如何将技术改造与清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将污染预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是推行清洁生产必须解决的问题。

(4) 城市“高层建筑”影响环境质量:随着人类的进程, 不断开发和城市发展、开始出现高层建筑。它的出现, 一方面标志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进步, 另一方面也是城市人口密集、用地紧张所出现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正面临着经济浪潮的冲击, 过多的高层建筑“透支”着城市生态环境。高层建筑一旦建起来, 街面上正常的微风轻拂可能会变成险恶的狂风。这在严冬季节是令人不堪忍受的, 两幢高楼之间所形成的峡谷效果会使正常风速增强3-4倍。由于高度的关系, 超高层建筑易受到巨大的侧向风力。有些塔楼可能在其底部造成强力的下行风和不舒服的旋风, 是很令人讨厌的。在高层建筑的设计阶段最好进行风洞实验, 以便用协调其形式的方法尝试保持最小的环境干扰性。

6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形成以生态型产业替代生态破坏型产业的产业置换机制:

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的关键, 在于如何从依赖生态资源消耗才能发展的传统落后产业中解脱出来, 把产业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所选产业不仅要适合城市实际情况, 而且要具备形成产业链的潜在空间, 带动与之相关的生态产业的发展, 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产业体系。

(2) 建设城市生态林业:

“城市林业”一词自1965年加拿大EriKJorgensen首次提出, 现代城市林业内涵至少体现4点思想内容:一是体现了服务城市, 带动周边农林地区, 取大林业、园林之所长, 补其之所短, 达到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二是体现了市区、郊区及远郊区一体化绿化体系的指导思想;三是体现了有别于大林业和乡村林业的不同特点, 特别是融合了园林、园艺的优势与长处;四是体现了大都市林业的典型性、示范性、生态性、服务性的特点。因此.城市林业是园林与林业融为一体的多功能林业, 是城郊一体化、林园融一体的高效林业。它既是园林的扩大, 又是林业的提高与升华。

(3) 大楼及其住宅的生态学:

住宅区可被定义为城市的子社区, 虽然社区生态与城市生态的功能有共同的一面, 但居民更关注社区的好坏对他们生活的直接影响。居住区生态建设规划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和今后的管理中都可介入, 根据居住区的发展状况, 调整和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 提高居住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7 结语

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城市生态规划可分成两种, 一是作为生态规划的方法去指导其他一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划, 使其成为贯穿生态学原理的规划;另一种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对城市生态系统所做的规划。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强化生态意识、科学制定城市规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

摘要:就我国城市发展中城市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一些相应解决办法。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学思考 篇8

一、三农问题现状

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广大农民的农业收入的绝对数大幅度下降,而农民又无法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具体地说,目前农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农业资源不足,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

1998—2004年,中国耕地面积从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人均耕地仅1.41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5%以上。有限的土地上拥挤着过多的劳动力,排斥资金、技术要素的进入,形成低效率的要素替代。再加上长期以来,为加快工业化,国家在实际上推行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政策,借助价格剪刀差这种不等价交换,从农业部门抽调资金至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在消费品生产领域已接近世界领先水平,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种植业在技术上几乎没有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速度更是严重下降。于是,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配置形成低效率的均衡结构,即过多的劳动投入与过少的资金、技术投入的均衡[1]。农业总体上仍然是“靠天吃饭”,手工劳动仍占很大比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综合生产力不高。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水平低且增长缓慢。

在1997—2004年的八年中,农民人均年收入仅从1997年的2 090.1元增加到2004年的2 936元,2005年为3 255元。排除物价上涨的因素,每年的实际增长率分别是4.6%、4.3%、3.8%、2.1%、4.2%、4.8%、4.2%和6.8%,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4年的1.81∶1, 1994年为2.86∶1, 1997年为2.47∶1,增加到2005年的3.22∶1。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城乡收入的差距将扩大到4倍多。主要原因是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速度相对于经济增长率和工业部门的高速增长太慢了,致使农产品需求受到严重的约束,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率远低于工业部门和城市居民,而低收入又进一步使农业投入减少和技术进步缓慢[2]。

3.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和生活条件差。近年来,兴建的机场、高速公路等多集中在大中城市,自来水一般只通到县城和重点乡镇。四川2005年底基本实现县与乡镇之间通水泥路、柏油路(其中有6个乡镇不通公路),县城与乡镇之间、乡镇之间通油路率仅为59%,居全国第二十五位;乡镇与村之间很少有水泥路、柏油路,建制村通油路率仅为15%,居全国第二十九位。全省不通公路的贫困村约有5 000个,不通电的约有800个。

此外,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等公共事业严重滞后于城市,也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一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中,农村小学只相当于城市的25%,初中只相当于城市的26%,农村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只有城市的30%,初中预算内公用经费只有城市的1/3。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落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2/3,而政府投入农村卫生费仅占全部卫生投入的10%,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只占20%;农村尚有10%的村无医疗点。农村文化落后,在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中,农村所占的比重不足30%,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只有城市的20%左右[3]。

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农产品生产国,但是农产品出口比例极低。

2000年中国农产品(食品及主要共食用的活动物)出口额为12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9%,占农业总产值的4.08%,占农产品成交总额的8.1%。

过去几十年中国农业生产是高度自给自足,以国内消费为主的类型,忽视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出口导向型农业和绿色农业。当前国内农业生产能力过剩,转向国际市场时,尽管中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受到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出口障碍限制。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技术优势和环保优势才能有出口优势[4]。

二、新农村建设在扩大内需和农村未来发展中的作用

1.

政府投入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在信息资源等方面帮助农民解决公共产品不均等的问题,改善农村的交通、通讯条件,努力打造信息平台,引导农民掌握信息、运用信息,培育高素质的市场主体。

2. 农产品交易方式的改革。

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实现期货订单交易、电子商务等交易方式,可以降低农民的交易风险,订单交易可以使现货交易中的商流和物流分离,减少多次运输和装卸增加的费用。

3. 新型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创建。

将农产品和超市联合,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有利于降低农民的销售风险。针对农产品流通中的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的问题,超市具有成熟的网络系统,可以通过网络集中采购和配置,降低包括搜寻成本和管理成本在内的交易成本。使农民从中直接受益,增加农民的收入[6]。

4.

目前,中国农民中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第二产业的1/8,新农村建设对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正确合理地运用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

1. 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庄建设。

1997年,福建漳州平和县与坂仔镇两级政府要求所管辖西坑村贷款建别墅,成为“模范小康村”,但九年之后该村仍无力偿还贷款,当地信用社只好起诉村民,弄得三方受损。本来这个村经济发展不错,但盖别墅的结果,使村民不仅没有致富,反而背上债务包袱,无法生活幸福。类似的事情已不是一两起了,或者是强迫农民集资修路、盖屋,或者是强迫农民改种某种经济作物,或者是强迫农民做其他看似前途似锦的事,但脱离了实际,结果成功者少[8]。所以,新农村建设不应以经济指标增长论成败,不应以农村基建标准和基建规模论英雄,而要以农民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得到切实发展来衡量。

2. 新农村建设应集中财力解决教育、医疗和卫生等问题,大量修建农村基础设施可能会造成巨大浪费。

因为现在国家财力还很有限,只是免了学杂费,很多农民子女上学仍有困难。在一些偏远山区,很多孩子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学校少,条件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政府应首先解决这个大问题。而且大多数农民在向城市转移,很多都没上过高中,甚至初中都没毕业,文化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在现代社会中安身立命。教育乃国之根本,只有国民接受到了足够的教育,才谈得上富国。

农村的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需的,比如道路等,但是像互联网这些投入就需谨慎了。前几年在各地搞的撤村并镇已经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几年前刚拉的电视线和互联网,过两年说这个村撤了,所有这些东西都全部作废,投资也作废。所以,现在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应谨慎[7]。

3. 新农村建设不等于在农村画地为牢。

如今,9.5亿农民先期有2亿农民转到城市,他们现在是流动人口,没有地方住,工作不是很稳定,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的保障都不全。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这些已经进城的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只有大部分农民离开了,剩下少数人才能提高经济规模,搞集约化经营,农民才能富裕。中国农村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太多的人拥挤在有限的土地上,所以代表农村发展方向的是大多数农民要转移出来[7]。

4. 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切勿盲目模仿,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调动和尊重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效率。

南康市发展起来的以“猪—沼—果”为特色的生态农庄,农民通过自身的摸索和学习,在以下方面实施了创新性的举措:(1)“猪—沼—果”的循环农业模式,兼顾了污染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还适应了当地山地坡度的特点;(2)养猪业与果树业并举,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因一种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而带来的市场风险;(3)以农庄的方式使得土地得以适当集中,实施规模化经营;(4)果业协会,生猪协会的形成,较好地解决了单独农户面对市场难以承受的信息和各家各户的存栏信息进行合理的销售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现代物流的经营理念[9]。

四、结论

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村产业发展目标,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农问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的。但是,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国家和农村的事情。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只有农民的生活状况得以改善,整个市场经济才会更加活跃,国民经济实力才会进一步得以提升。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希望企业也积极参与进来,为农村注入更多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管理营销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和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为核心的现代化专业营销体系,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55-146.

[2]柳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骆玲, 唐永进, 张红宇.城市化与农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181-183.

[4]晨昃, 陈追红, 程超泽.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230-231.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1世纪初的中国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261.

[6]陈阿兴.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 2008, (7) :55-57.

[7]喻世友.2006经济中国[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7:72-84.

[8]梁小民.小民经济观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84.

城市建设经济学 篇9

(一) 黄河三角洲概况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 包括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的部分地区, 共涉及十九个县 (市、区) , 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 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6;总人口约为985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近1/10。该区域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地理区位条件优越,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生态系统独具特色, 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开发黄河三角洲是山东人的“跨世纪之梦”, 早在1993年就进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 1997年被列为全省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 以2001年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和2006年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标志,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攻方向。直到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 黄河三角洲发展的“排头兵”——东营市概况

1.东营的中心城市地位

综观“蓝、黄”两个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涵盖了6市19县,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也涵盖7市51县, 黄蓝两大战略在东营叠加融合, 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前沿城市, 在两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

从自然条件来说, 东营市海岸线长413公里, 滩涂和浅海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 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另外, 东营岩盐资源储量5900亿吨, 卤水资源储量9.5亿立方米;地热资源富集, 可采热水储量750亿立方米。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东营市境内, 可以说, 无论从土地储备、资源存量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具备了深度开发的基础和实力。

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 “十一五”期间, 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综合实力显著加强。初步统计, 2010年东营市生产总值达到2360亿元, 比2005年翻一番, 年均增长14.4%, 工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地方财政收入104.88亿元, 是2005年的2.7倍, 年均增长22.2%, 城市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25位。

2.东营市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的基础

一是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为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 东营市政府成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 实行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例会, 分析形势、部署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加强规划指导, 完善政策体系, 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东营市节能降耗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 对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东营市积极组织综合利用项目认定, 帮助落实减免税政策, 加强认定企业的监督管理, 有力地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已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41家, 年免税额达8000万元, 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三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创立。工业方面, 重点培育了“石油化工循环链条”、“林、浆、纸一体化链条”等8大循环经济链条以及“电解阳极泥深加工回收稀贵金属”、“海水一水多用”等25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农业方面, 积极推广种植、养殖、能源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

二、循环经济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的战略定位

(一) 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目前, 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形势比较严峻。从资源状况看, 当地水资源贫乏, 人均占有量仅为314m3, 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当地土地资源丰富, 但成土时间短, 土壤类型多以盐化潮土、盐土为主;矿产资源除石油、天然气和卤水资源较丰富外, 其他矿产资源极为贫乏。从环境状况看, 黄河三角洲区域环境污染突出, 目前, 多数河流受到严重污染, 油田开发及地方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局部的大气污染都比较严重。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 黄河三角洲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发展水平,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二) 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迎接外部挑战的必然选择

从国内区域竞争来看, 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 从“长三角”、“珠三角”、津唐沿海开放带到辽宁沿海开放带, 形成了从南到北、由点到面、由线到带的开发开放新格局,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各地都在竞相发展, 态势咄咄逼人。因此, 黄河三角洲应抓住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这一难得机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 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从国际贸易壁垒来看,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 已是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 与环境相关的绿色壁垒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为了避免绿色壁垒对外贸出口的不利影响, 实施循环经济战略, 提供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 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内在要求

高效生态经济是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型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类型上, 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 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 做到无废或少废, 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 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 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山东半岛城市群, 依托环渤海, 面向东北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 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可见, 循环经济是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东营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一)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1.绿色种植业

实施引进、试验、示范、繁育与推广工程, 推广立体高效农业、生物质能多层次利用和多能互补等技术, 积极发展耐碱、耐旱、节水、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种植业。目前, 东营市已经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21.5万亩。东营市应积极推行“上农下渔”模式和枣粮间作模式, 同时, 重点推进荒碱地治理与高效种养、绿色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绿色控害技术综合运用和农业机械化。

2.生态畜牧业

发挥东营市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 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鸭等畜牧业, 加强动物疫病防治, 建成一批特色养殖基地。规划改良天然草场和规模较大的饲料粮种植区, 配套建设畜禽加工和生产安全保障设施, 支持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建设。目前, 东营市已建成奶牛规范化养殖小区120处、肉畜规模养殖基地1569处。垦利县以创建全省畜牧大县强县为目标, 从畜牧龙头企业培育、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等方面入手, 积极探索完善高效生态发展模式, 实现畜牧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3.现代生态渔业

坚持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和海产品专业化市场建设梯次推进, 培植“苗种繁育—生态护养—精细养殖—精深加工—海洋生化—产品运销”的循环渔业产业链条。目前, 东营市已制定了“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发展规划”, 通过利用区内丰富的浅海滩涂资源, 大力培育和引进高产优质的海淡水养殖新品种。

(二) 发展循环型工业

1.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

企业的生产活动是经济系统中的废弃物产生的源头, 循环经济在这一层次的依托是清洁生产。东营市按照企业自愿审核与强制审核的原则,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意识, 引导企业自愿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针对重点企业, 组织强制审核, 使清洁生产工作全面推开。目前东营市已有21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

2.企业之间资源循环利用

企业在生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并不一定能为自身生产所回收利用, 依照工业生态学的观点, 经济系统中存在着工业生态群落, 行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工业代谢”关系, 即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可被另一个企业作为生产原料, 生态工业园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建立起来的。东营市积极推进“1320”工程, 其中的“3”代表着3个循环型工业园区, 包括东营经济开发区、胜利工业园区和垦利经济开发区。胜利工业园区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品牌, 已经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制造、石油精细化工、机械配件、精密铸造等4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垦利经济开发区在入园项目选择上, 坚持凡是与“上下游”企业能够形成产业链的项目, 优先批办和进园, 实现园区内企业共生耦合、资源共享的代谢生态链。

(三) 发展环境友好型服务业

1.生态旅游业

东营市旅游资源主要由以黄河入海口湿地生态为主的自然景观, 以石油为主体的现代工业景观和以孙武故里、古齐文化为主题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三大块构成。生态旅游占主要部分, 并且把生态旅游区发展作为带动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点开发建设区域, 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是山东省规划的五大重点旅游区, 已入选“中国六大最美湿地”。

2.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行业, 在全球经济范围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东濒莱州湾, 西与滨州接壤, 北临渤海, 南与淄博、潍坊毗邻, 可以和东北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东南沿海经济带相连, 是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及黄河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圈与京、津、塘的结合处。东营市依托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重要货物集散地,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重点建设临港物流基地, 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 建成环渤海南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四) 发展环保产业

1.农业无害化发展

一是在“黄三角”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一池三改”工作, 形成“饲草种植和加工—奶牛养殖—牛粪发酵制取沼气—沼液、沼渣生产有机肥料—有机肥料还田”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 从而有效地解决秸秆焚烧、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等问题, 真正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二是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黄三角”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东营市积极推广秸秆直接还田、秸秆气化和秸秆生产食用菌等模式, 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2.城市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

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其产品可能来自于其他区域, 要实现一个城市的循环经济, 除了在自己制造的产品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和再使用原则外,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城市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东营市以城镇、工业园区为平台, 实行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积极建设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目前, 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座,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64.2%;拥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5个, 无害化处理率94.81%。

四、深化东营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策略

(一) 大力发展交通, 为循环经济建立良好的运营环境

随着东营市发展步伐的加快, 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闭塞的交通框架越来越不适应东营市经济外向型发展的需要。

重点推进“三路”建设。即建设荣乌高速公路、黄骅—滨州—东营—寿光—大家洼铁路和德州—滨州—东营—龙口铁路。加快推进“两港”建设。一是东营海港, 以促进临港物流和临港工业发展为目标, 提升综合功能和扩大吞吐能力为重点, 积极推进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和液体化工品泊位建设。二是广利港, 加快集渔港、商港和旅游港的一体建设。加快东营机场4D级标准扩建。完成跑道加长、增厚工程, 新的航站楼尽快投入使用, 使机场能停靠大型客机。

(二) 发展蓝色经济, 为循环经济培育广阔的涉足领域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应与发展蓝色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黄河三角洲地区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6, 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翼的主体组成部分, 海洋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 拥有打造蓝色经济的明显优势与潜力。首先, 要促进海洋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加快构筑规模大、素质高、竞争力强的高效生态蓝色经济体系;其次, 重点发展海洋产业如海洋化工业、海上风电产业、船舶制造业, 着力发展临港产业、海洋渔业、生态旅游业等, 合理高效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和黄河资源。

(三) 加强宣传教育, 为循环经济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

加强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 循环经济建设需要政府的倡导、企业的自律和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 通过媒体宣传、培训学习、会议交流等多种形式, 对社会各阶层进行宣传, 使政府官员、企业主管、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业人员以及平民百姓逐步接受循环经济观念、理论和方法, 提高全民的资源与环境意识, 树立同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共识, 使循环经济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公众消费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东营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EB/OL].山东省经贸委网站, 2008-05-01.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EB/OL].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 2009-12.

[3]东营统计年鉴2009[EB/OL].山东省情网, 山东省情资料库.2009.

[4]孙国强.以循环经济的模式建设生态城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经济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分析 篇10

(1) 污染。在上世纪由于人们生活的能源主要是自家燃煤, 加之工业生产也是燃煤动力设施, 导致大气中颗粒物质超标, 环境质量亟需控制。随着城市集体燃气的普及, 大气污染重悬浮物的含量逐年得到改善, 但是由于机动车数量的增加, 车辆尾气和排放出的烟尘成为了新的污染源, 怎样治理汽车尾气问题成为了人们需要关注的又一难题。

(2) 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城市污水的排放问题。在我国大多数的城市中, 由于城市规模大, 每天的生活垃圾产量高, 垃圾处理厂的设备简陋, 不能合理的处理这些源源不断的垃圾, 大多是采区很简易的深埋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既不符合国家对于垃圾处理的要求, 也会对市民的健康和城市形象产生危害。垃圾的处理不合理, 污水的处理问题也堪忧, 目前的城市污水大多都是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 对于自然水体的危害十分严重, 即使是很多现代化的大型城市也没有与之相配合的污水处理设施。水是生命的源泉, 水体的污染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影响甚大。

(3) 工业生产没有按照清洁化标准, 污染严重。一些传统的工业生产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 只是追求经济利益, 利用一些科技含量不达标的低工艺设备, 在技术上没有对于废物进行处理, 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不良路线。其实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城市的建设影响极为恶劣。

(4) 高楼林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标志,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 随着用地紧张程度的加深, 对于建筑的容积要求也越来越大, 而需求的增加刺激了技术的进步, 高层建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进程的加深成为了城市发展的衡量标准之一。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 透支城市生态的高层建筑是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建筑模式。虽然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 但是速度却很迅速, 但是随着这种技术规模的扩大, 一些对于城市生活的弊病也慢慢展现。根据建筑的设计规律, 建筑物的容积率是和建筑密度呈现反比例变化的, 而一个建筑物的体量也对于外部环境有极大的影响。体量越大占据的城市空间也就越大, 因为其内部的集聚性较强所以大量的人类活动就需要更大的外部空间, 则建筑对外界的影响就越大。此外, 建筑的大小对于城市的外部视觉环境也是有很大的影响, 高层建筑的空间体积大, 对于城市的环境、光线、阴影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的空气流动也有很大的影响, 像是倒灌风和突然阵风现象都会随着楼层的增加而加深。城市的风速会随着楼层的增加由轻风成为狂风, 两栋高层建筑之间还会出现峡谷效应, 使风速增加三到四倍。并且超高层的建筑物受到侧向风力, 也会在建筑底层形成下行风和旋风。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和建设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对空气的流动做好风洞试验, 以减小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干扰。

2 生态城市建设

从城市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城市现阶段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城市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 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 致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竞争日趋生态化, 人们在发展生产力的进程中, 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 坚决杜绝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做法。为此, 构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至少应形成以下几种机制。

(1) 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 而不是传统的破坏型发展机制。应当是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良好结合的发展, 实现真正的可续发展, 从消耗自然资源的恶性循环产业链中彻底的脱离出来, 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以及发展生态化的转变是新型的城市发展特色路线, 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同时也发展生态环境, 改善以往被破坏的环境, 并保持和改善已有的环境, 场次一样才能够真正形成可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体系。

(2) 城市森林是发挥树木和森林在改善生态方面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质量, 保护城市环境。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或有毒气体, 阻滞尘埃, 分泌杀菌素等, 调节和改善空气质量;树冠能阻挡阳光而减少辐射热;树木对小环境具有冬暖夏凉的作用, 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毒素并将其转化分解为无毒物质, 植物还有减噪作用。森林通过树冠和地被植物的截留、死地被物的吸收与土壤的渗透作用, 可以大大减少和减缓地表径流量和流速, 从而起到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的目的。设置防风林带可降低风沙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另一方面森林还具有生产功能和人体保健功能。树木的全株或其一部分叶、根、茎、花、果实、种子以及其所分泌的乳胶、叶液等许多是可以入药的药材或作工业原料用。植物的保健功能, 如人到空气新鲜的森林中, 心旷神怡, 称为“森林浴”。

(3) 大楼及其住宅的生态学。住宅区可被定义为城市的子社区, 虽然社区生态与城市生态的功能有共同的一面, 但居民更关注社区的好坏对他们生活的直接影响。在一幢高层结构的建筑物的近邻, 人们对它是否能够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而做出相应的反映。一个影响这种反映的基本因素与街道印象有关联, 出了家门, 街道则变成了社区环境最重要的部分。然而在很多情况下, 现代高层建筑已经使街道环境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有些场所变得不是那么舒适。另外很多高层建筑有利于汽车交通, 人们却忽略了这样一种事实:大量老的城市住宅区最初的设计比较适应于步行者, 即所谓的步行街。居住区生态建设规划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和今后的管理中都可介入, 根据居住区的发展状况, 调整和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 提高居住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认为城市生态规划可分成两种, 一是作为生态规划的方法去指导其他一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划 (景观建筑规划、园林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等) , 使其成为贯穿生态学原理的规划;另一种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对城市生态系统所做的规划。对前一种含义的生态规划, 应该被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所掌握, 使其在城市开发区、风景区、城市公园、乡镇建设和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中发挥作用。对后一种含义的生态规划, 应从定性描述和分析走向定量和模拟, 使其成为可实施的对策规划, 并真正成为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和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双文城市绿化生态建设浅谈[J].山西建筑, 2008.

城市建设经济学 篇11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设改进建议

由于各高校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響,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在高校内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外西方经济学有“社会科学的皇后”之称,由此可见国外对于西方经济学的重视。在各高校内的工作中心就是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的好坏严重的影响了学校输送到经济市场人才的质量。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从其理论还是时间方面来看学好西方经济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现今的西方经济学中存在着内容设置不当、理论体系过于庞大等问题。为了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现提出了对西方经济学进行课程改革建设,以下就此进行讨论和说明。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1.1 满足于经济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经济制度也逐渐完善,而且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和资源配置的模式都发生了质的转变,现今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西方经济学内的理论、原理以及定律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我们以其为基础更加明确的了解当今市场的运行模式、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以及厂家在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对西方经济学进行课程改革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加可以满足于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1.2 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在高校实施西方经济学进行课程改革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各高校都相继实施了课程教学改革,并且完善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改进了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学观念等。西方经济学,就是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理论基础课程。实施西方经济学进行课程改革建设,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深入挖掘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强的经济型人才。从教的方面来看,就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学习西方经济学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为理论的标准用语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现状

2.1 内容设置不当

就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现状开看,其中存在着的突出问题就是内容设置不当。现今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当中,存在着内容过深不易理解的问题。我们正常所使用的传统课本内容都是由浅至深,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内容都是国外经济学家们的理论,因此在学习中就会涉及到一些专业名词等,而且有时假设的理论与实际的理论有出入,这样就容易让学生产生误区。其次,从学派方面来说。西方经济学中会涉及到许多的流派,例如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或是货币主义学派等,这些复杂的学派所持的不同方案会混淆学生的思路,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于理论体系的掌握出现问题。

2.2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根据相关的高校西方经济学学生学习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归于单一。在调查报告中,调查内容分别为教学方式选取、扩展教学资源途径、影响教学的最大因素、运用理论解决显示经济问题以及平时成绩包括等。在教学方式选取一项的统计结果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教学讲授的方式,其次就是案例分析。从高校西方经济学学生学习调查报告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教学方式归于单一而导致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过于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此方面的学生一般都是文科生,但是在西方经济学中会涉及到一些数学推导等过于理性化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对于文科生来说就有些难以理解,如果没有灵活一点的教学方式那么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2.3 理论体系过于庞杂

就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现状开看,其中对于解决理论体系过于庞杂问题是刻不容缓的。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过于庞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就会加大难度。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大方面来看,就微观来说,其中包括生产者理论、成本理论、微观经济政策、消费者需求理论、市场理论等;就宏观来说,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总量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理论等。这么多的理论需要在一个教学周期内就完全掌握,这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有难度的。在此方面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有强大是思维逻辑能力和推导验算能力等,若是此方面就学习不好那么到后面则会连接困难。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改进措施

3.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改革时,首先要改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体系庞杂、学派多、理论多,因此学要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到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中去,例如多媒体。采用多媒体进行西方经济学授课的好处就是可以节省时间,更加详细的为学生进行讲解内容。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加入多媒体,那么可以用多媒体直观的展示出经济学模型、数学推导等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印象。

3.2 改进教学方式

想要彻底的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改革,就要改进教学方式。在进行西方经济学授课时,可以采用以人为本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在课中还可以进行互动调动课堂气氛。就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来说,教师可以将理论中的难点和疑点提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这样还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从讨论中总结教学经验。以采用以人为本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的方式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导,教师变为辅助,在课中教师给出一些经典案例,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这些案例,并整理出重点、难点内容。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论

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还存在着内容设置不当、理论体系过于庞杂、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想要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质量,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就会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让教师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设提供更多客观依据。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今后对此项目进行研究的学者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杰,阴玉平.大师经典——1996—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评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33(12): 18-22.

[2] 逯进,贺晓丽.对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42(12):50-53.

[3] 林霞.浅谈西方经济学的几种教学方法[ 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8 (13): 82-84.

城市建设经济学 篇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每年也以较快速度增长, 对环境造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据统计,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产量高达1.7亿多吨, 并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但城市垃圾的处置率却不足30%, 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利用的比例更低, 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为此, 城市垃圾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处理已迫在眉睫。与此同时, 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随着我国环境战略的实施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研究与应用领域也应不断拓宽。审视当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只有系统地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路径, 重构和完善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运作体系, 才能更好地推进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进程。在这些方面,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这些文献之中, 城市垃圾已被详细分成了各个类别, 对于各个类型的城市垃圾, 不同的作者也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但多是以循环经济为理念思考对策, 且多是在具体的技术操作层面上去解决问题。诸多研究中提到的对策措施详细但过于琐碎, 并未对这些措施加以分析总结。刘添瑞 (2010) 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垃圾收费政策角度看的。杨雪、王修川 (2009) 的研究主要从循环经济角度出发对城市垃圾进行治理的。而曹娜、王玲等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垃圾融资方面看的, 并提出了关于融资的一些建议, 治理措施并未明显涉及到“制度”问题及经济学含义的概括与总结。本文从另外的思路直接针对城市垃圾本身从经济学角度上去分析, 去寻求城市垃圾身上所蕴含的经济学原理, 以便寻求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解决对策。

二、我国城市垃圾的相关问题

1、城市垃圾的基本解释

城市垃圾是城市中固体废物的混合体, 包括工业城市垃圾, 建筑城市垃圾和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的数量、性质及其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差异很大应统一管理, 根据不同情况由各工厂直接或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 放置于划定的地区。建筑城市垃圾一般为无污染固体, 可用填埋法处理。生活垃圾是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渣, 种类繁多, 包括有机物与无机物, 应进行分类、收集、清运和处理。本研究以城市生活垃圾为主要分析对象。城市生活垃圾多指人们日常生活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 它伴随居民生活而产生, 成分和产量也伴随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的变化而改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活垃圾产生量也迅速增加, 加之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 任意堆放或处理不当, 都会对周围的大气、水体、土壤环境及景观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探讨适宜的城市垃圾处理方法和管理对策就成了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极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环保问题之一。

2、城市垃圾的资源属性

资源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 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 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 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经济学研究的资源是不同于地理资源的经济资源, 它具有使用价值, 可以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经济学解说》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 这一定义很好地反映了“资源”一词的经济学内涵。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因此研究认为:城市垃圾也是一种资源, 通过对其的分类回收与处理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有资料显示, 发达国家45%的产量是以废钢铁为原料生产的, 铜产量的35%、铅产量的22%、锌产量的30%以及纸产量的35%都是利用废旧原料生产的。我国生活垃圾中成分70%为厨房城市垃圾、果皮等有机城市垃圾, 20%为废纸塑料类, 约4%为玻璃, 剩余的为属、布类等。其中大部分物质都具有资源利用的可能, 如果合理开发利用就能变废为宝。例如1吨废纸可造纸800千克, 相当于节约木材4立方米或少砍伐树木20棵;1吨废钢铁, 可提炼900千克, 相当于节约矿石3吨;1吨废塑料再生利用约可提炼出0.7吨汽油/柴油;1吨废玻璃回收后可生产一块篮球场面积的平板玻璃或500克瓶子2千只。从一定意义上讲, 城市垃圾就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 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此外, 城市垃圾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合理利用会催生出一个新的重要的产业———城市垃圾产业, 此产业目前虽尚未形成较完善的规模, 是萌芽产业但却是朝阳产业, 并最终会逐渐发展与成熟。

三、基于经济学理论的城市垃圾问题分析

1、外部性与城市垃圾资源

(1) 外部性问题

最早提出外部性效应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他在《经济学原理》 (1890年) 一书中的观点认为,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一个产品内部各厂商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刺激或影响, 而这些刺激或影响在生产成本中显示不出来, 但是却可以对厂商的行为产生影响。“外部性”也称“外部效应”, 是经济行为主体的个体经济行为对另外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外在影响, 而没有给别人以补偿或者自己因此获得补偿,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正影响, 二是负影响。马歇尔考虑的只是其中的积极方面, 我们可以称之为“外部经济”。但他没有考虑到外部成本的问题, 故其说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后来, 英国的经济学家庇古在其《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对其进行了补充与完善, 他认为, 厂商的边际私人净产值 (M1) 与边际社会净产值 (M2) 的不一致现象就是生产的外部性问题。简单来说就是, 如果M1>M2的话, 就会出现边际成本, 叫做“外部不经济”;如果M1<M2的话, 则出现边际收益, 就叫做“外部经济”, 在他的努力下, 最终形成了外部性理论。

(2) 外部性与城市垃圾资源

至于城市垃圾与外部性的问题就很好理解了。从经济学角度看, 人们把自己生产的城市垃圾投放到外界环境中, 这一行为无疑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且单个人并不为此行为带来的影响付出代价或进行赔, 这是外部性的典型事例。根据外部性问题产生的后果对承受者是有益还是有害, 可以分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 人们相对于外界产生城市垃圾是不是就会被认为是完全具有负外部性或是外部不经济呢?通常来说, 人们只是以环境改善为标准来判断这个行为的效应, 但若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 或许就不是这个道理了, 其关键点在于判别标准不同而已。前文已述, 城市垃圾亦是一种经济资源, 资源的合理使用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虽然城市垃圾会污染环境, 使得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资源等受到破坏,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许多人以“城市垃圾”为生, 城市垃圾“养活”了他们。且实际情况是, 虽然在我国城市垃圾产业尚未成熟, 但是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未来城市垃圾产业必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从此角度看, 城市垃圾资源正外部性的存在必然使我们对其更加关注。

2、类公共物品属性与城市垃圾资源

(1) 类公共物品问题

经济学家尽管对公共物品的定义有差距, 但仍然形成了现代经济学中广泛接受的观点, 这就是后来被经济学家所发展的萨缪尔森式的定义, 它提出了判断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两个标准:消费的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 即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 便有众多的消费者享有这样的消费机会, 要将任何人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是不可能的或是无效率的;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一种公共物品被提供, 一个人对于该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机会和消费数量, 增加更多的消费者不会妨碍其他人受益。此外, 当一种公共物品提供给所有的社会成员消费时, 只要某个人消费该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排除任何一个能从其中享受边际利益的人, 都会违背帕累托最优原则, 但对于城市垃圾资源来说却是不同。本研究认为, 城市垃圾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类似公共物品的东西, 本文将其称为“类公共物品”。

(2) 类公共物品属性与城市垃圾资源

从对公共物品一个引申角度看, 公共物品是与社会绝大多数人发生联系的事物, 这种事物对公众有着正负两种效应。由此本文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城市垃圾这种“类公共物品”与社会公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产生城市垃圾, 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利用着这种资源并从这种资源中获的好处, 即便是从理解公共物品的标准去看待城市垃圾也是可以的。城市垃圾资源的非排他性可以理解为, 公共物品 (城市垃圾) 一旦被提供, 便有众多的“消费者”去消费这种资源, 并从中获得好处, 而同时并不妨碍其他人去利用此物品获利。此外, 公共物品可由政府等部门加以控制和管理, 这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一部分。对于解决“城市垃圾”问题来说, 政府及其各部门应该首先要做好示范, 不断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3、资源配置与城市垃圾供求

“需求”和“供给”是微观经济学上的两个重要的概念。简单说, 需求就是消费者需要一件产品而产生的欲望, 供给则是厂商因消费者需求而提供产品。仔细分析“城市垃圾”这一事物, 本研究将其垃圾资源市场供给理解为, 社会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向社会或环境中输出的“产品”;对于需求来说可以理解为, 向外界输出“产品”而具有的必要条件, 这只是内部需求。与此同时还存在外部需求, 即社会发展对此“产品”的需求, 本文研究的只是内部需求。微观经济学讲, 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是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所以对于“城市垃圾”资源, 具体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均衡状态, 如何才能如何利用此种资源以获得其经济收益, 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个关键问题。

4、产权问题与城市垃圾资源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它作为经济主体之间对财产的权利, 是一组权利或是一组权利束。产权界定了人们如何受益或受损, 故谁应该向谁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 其所表达的意思是在交易或竞争达到均衡时对自己所获得的稀缺资源的排他性的权利。但阿尔钦认为, 产权只是一种对于商品的使用的权利。他认为, 是产权给了人们这种权利, 使人们可以选择任何的可以对待物品的方式。费吕博顿和配杰威齐指出, 产权就是因物而产生并与物的利用相联系的人们之间被认可的行为关系。结合以上说明, 本研究给出产权的一般性定义:产权是一种或一束规定产权主体相对于其他人所拥有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利, 是人与物关系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基于此思路, 清晰的城市垃圾资源产权地界定将有助于城市垃圾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以及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以上主要是从公共物品、外部性、产权以及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待城市垃圾资源的。研究用这样的解释工具意在表明两点:城市垃圾资源的外部经济性为对其利用提供了理论前提;城市垃圾也是一种经济资源, 可以通过诸如产权等方面的现实途径实现其市场化最优配置, 使得人们从中获得最大经济收益。

四、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据资料表明, 199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6766.8万吨, 2000年为11818.9万吨, 到2002年增至13650万吨, 年均增长率为8.20%, 少数城市的城市垃圾增长率则超过15%, 大大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的数值 (2.5%—5%) 。2004年城市垃圾清运量高达15509万吨, 24年增长了395%, 平均每年增长6.89%, 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4.07%) 。此外, 1980年人均城市垃圾清运量仅0.94千克/人天, 2004年增长到1.79千克/人天, 24年增长了90.3%, 平均每年增长2.7%。

我国传统的城市垃圾消纳倾倒方式是一种“污染物转移”方式。由于现有的城市垃圾处理场数量和规模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垃圾增长的要求, 大部分城市垃圾仍呈露天集中堆放状态, 对环境即时的和隐性的危害很大, 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 污染大气。城市生活垃圾中有50%—60%的易腐性有机物, 它们能在短短的数小时之内自行降解, 同时散发出硫化氢、氨、苯、丙酮等多种令人厌恶的臭味, 这在集中堆放城市垃圾的城市垃圾处置场周围更为明显。第二, 污染水体。城市垃圾中除易腐有机物降解产生的水和自身携带的水分外, 有时还接纳一些外来水 (主要有降水和径流水) , 这些水分总量若超过城市垃圾对水分的吸收能力, 就会渗流出来形成城市垃圾渗滤液, 这些渗滤液若流入周围的地表水体和渗入土壤, 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第三, 侵占土地, 对农田破坏严重。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城市垃圾, 侵占了大量农田;未经处理或未经严格处理的生活垃圾直接用于农田, 或仅经农民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 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 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第四, 城市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由于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堆放变为集中堆存, 只采用简单覆盖易造成厌氧环境而使城市垃圾产生的沼气量增加, 爆炸事故不断发生, 造成重大损失。

综上所述, 城市垃圾资源可以而且应该获得合理的利用, 以实现其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

五、基于经济学理论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分析

1、界定明晰城市垃圾处置权和收益权

城市垃圾资源的产权界定问题, 本文主要是以广义产权中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为主要对象来加以说明。目前的情况是, 城市垃圾清运、处理等工作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 这体现了城市垃圾资源的类公共物品的属性。但从经济学角度看这并非是最优的, 因为资源的效率没有得到处分的发挥。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 专业经营公司处理城市垃圾的费用是市政机构的一半。这表明, 专门的经营机构来从事这项工作代表着城市垃圾的处理权已经界定清晰, 如果再将城市垃圾的收益权一并赋予这些组织而政府部门只负责收取一定的税费, 那么城市垃圾资源既可以获得一定的有效利用, 保护环境, 还以大幅降低环境治理成本, 实现多赢。因此, 要改变在管理体制上政企合一的僵化格局, 实行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是解决中国城市垃圾的根本途径之一, 即将城市垃圾清运处置单位从政府部门中独立出去, 由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转变为企业管理体制。具体运作时可以建立城市垃圾经营许可证制度, 鼓励各类公司参与城市垃圾治理, 由具有经营资格的单位负责城市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 形成市场竞争机制。此外, 要改变目前环卫部门一条龙的管理形式, 使监督与执行分离, 环卫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垃圾清运处置单位的管理, 环境保护部门实施对城市垃圾管理整个过程的环境保护监督执法工作, 避免出现问题全部由政府承担责任的现象, 使政府彻底脱离城市垃圾经营活动, 站在执法的高度来监督城市垃圾的全过程运作, 分清责任, 保证城市垃圾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使现代企业治理理念在整治城市垃圾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2、积极做好城市垃圾收费与补贴工作

城市垃圾污染防治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建设大量的无害化处理工程, 所需要的建设资金原则上应当国家、地方和受益者共同承担。当前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各地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 但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有限且要支付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费用, 因此分配给城市垃圾处理项目方面的款项不多。那么, 该问题如何去解决呢?城市垃圾的清运处置费用可以通过资源化产品的出售、已封闭城市垃圾处理场地的地产开发、城市垃圾收费以及财政补贴等途径予以补偿, 使城市垃圾的管理工作走进市场, 形成市场化的良性循环, 促进城市垃圾产业的发展。对于一般经济性的组织, 本文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路:第一, 外部效应存在的结果使得生产城市垃圾的的个体要向负责清运、处理城市垃圾的组织交纳一定的清运费或处理费, 而政府要向负责处理城市垃圾的组织收取一定的城市垃圾处理获益费。这样个体就会在考虑组织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自身城市垃圾产出量,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垃圾的排放量, 保护自然环境。第二, 政府对于不同的获得城市垃圾处理权限的组织应该予以定期绩效评估, 对于城市垃圾处理以及回收利用有较大成绩的组织给与政府补贴或给予税收优惠, 以便激励这些组织持续开展活动等。第三, 对其他组织和个人也应落实“排污付费”原则, 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开征城市垃圾费, 以补充城市垃圾清运、处置费用的不足, 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此外, 加快实施生活垃圾限量排放、超量加价计费制度, 以经济手段鼓励资源回收和利用, 减少排放量,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监测计量许可的条件下, 可考虑逐步根据排污程度实行差别收费政策、居民生活污水处理费参照居民用水阶梯式计通过城市垃圾收费, 建立居民对城市垃圾管理的监督机制, 增加效益、保护环境。

3、努力推进城市垃圾资源的最优配置

国家建设部、环保总局与科技部在2005年联合制订了《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简称《政策》) , 这对我国的城市垃圾治理提供了政策指导。《政策》指出: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加强对城市垃圾产生的全过程管理, 从源头减少城市垃圾的产生。对已经产生的城市垃圾, 要积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 防止污染环境。具体说, 填埋处理是一种最通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方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处理费用低, 方法简单。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比如, 美国西屋公司和奥康诺公司联合研制的城市垃圾转化能源系统已获成功。该系统的焚烧炉在燃烧城市垃圾时可将湿度达7%的城市垃圾变成干燥的固体进行焚烧, 焚烧效率达95%以上。同时, 焚烧炉表面的高温能将热能转化为蒸汽, 可用于暖气、空调设备及蒸汽涡轮发电等方面。近几年我国对城市垃圾焚烧发电产生再生能源技术越来越给予重视。石家庄市建造了焚化站、沈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引进日本城市垃圾焚烧装置对医院等单位的特殊城市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残灰约占焚烧前生物城市垃圾重量的5%, 一般为优质磷肥。这都是城市垃圾资源变废为宝的主要措施。虽然成本较高, 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此种技术会逐渐普及的。另外, 堆肥处理的方法是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 保温至70℃储存、发酵, 借助城市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 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经过堆肥处理后, 生活垃圾变成卫生的、无味的腐殖质, 既解决城市垃圾的出路, 又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 养分含量低, 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 所以堆肥的规模不易太大。

综上所述, 对城市垃圾资源的合理分类与利用会变废为宝, 不断提高城市垃圾资源的利用价值, 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实现。

4、不断构建城市垃圾产业化运作链条

前文所述, 城市垃圾就是一种“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 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城市垃圾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合理利用会催生出一个新的产业———城市垃圾产业。目前, 中国各地城市的处理能力相对较低, 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垃圾处理的社会需要。在城市垃圾资源产业化的总体指导思想下, 需综合前文所讲各个方面, 使其相互协调。改革现行城市垃圾管理体制, 把城市垃圾处理由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为企业的社会服务性质的经济行为;培育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 为企业营造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市场空间, 并为企业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进行生产、投资、经营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城市垃圾处理投入产出机制, 实现社会资本资源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的合理配置, 并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用;实施城市垃圾许可证交易制度, 降低城市垃圾处理成本。具体说, 政府部门根据辖区内的城市垃圾管理目标, 综合考量各区域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消纳量和区域发展规划等因素, 确定每个区域城市垃圾的最大排放量;然后, 通过发放城市垃圾排污经营许可证具体分配排放指标;同时, 通过建立城市垃圾排污权交易市场, 使排污权能够合法合理买卖。许可交易采用排污许可证形式量化城市垃圾生产者的城市垃圾排放权, 并容许排放权像商品那样自由买卖, 城市垃圾处理成本较低的企业或区域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城市垃圾排放, 剩余的排放权则转让给城市垃圾处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或区域, 实现处理量与处理成本挂钩, 从而使总的协调成本最低。可以说, 许可交易制应用于城市垃圾处理, 将会降低城市垃圾处理成本, 推进城市垃圾处理市场化和产业化。

六、小结与展望

前文主要是对城市垃圾问题进行的简单的经济学分析, 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外部性、产权、资源配置以及公共物品等。而在论述这些内容时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一是“城市垃圾是一种资源”, 二是“以城市垃圾为核心可以形成一个产业”。在此思路下, 才得出了文章的结论以及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措施。此外, 从文章中提到的对与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几点分析看, 城市垃圾处置权和收益权以及城市垃圾经营许可证制度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主要的制度措施, 也是可以尝试施行且不断推广的重要举措。这几点分析之间是相互贯穿、不可分割的, 需要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城市垃圾作为一种经济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城市垃圾产业在我国还没有真正的形成, 这也是要进行继续研究的原因。但研究相信, 城市垃圾资源最终会被人们更好的利用起来, 城市垃圾产业也必将逐渐形成, 并不断显示其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摘要:目前, 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与现代化发展步伐不相适应, 在城市中出现了垃圾数量急剧增加、处置水平低下、污染环境等问题。本文的研究基于以下两个观点, 即“城市垃圾是一种资源”以及“以城市垃圾为核心可以形成一个重要产业”。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力图寻求城市生活垃圾的循环使用和再生的方式方法, 努力增加城市垃圾循环使用和再生的数量, 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率, 增加社会效益。最后得出结论:城市垃圾资源最终会被人们更好地利用起来, 城市垃圾产业也必将逐渐形成, 并不断催生出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上一篇:终端处理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