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墓园

2024-07-31

城市墓园(通用8篇)

城市墓园 篇1

当今全球环境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推进使城镇人口基数和密度不断加大,尤其是我国人口激增和日趋老龄化,使得死亡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导致了城市中对墓园需求的扩大,造成土地密集使用。土地稀缺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使得城市发展面临着逝者与生者争地的两难境地。目前我国大多数墓园存在着缺乏规划、占用大量土地用于埋葬、“白化”现象严重、缺乏生态化设计理念等问题,这些不合理的墓园设计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亟待解决。此外,环境与视觉景观污染、大气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打破了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状态,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大问题。然而生态化殡葬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殡葬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歧,难以得到有效地推广,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的殡葬观,探求城市墓园的生态化设计。

一、生态墓园与中国传统的殡葬观

1. 中国传统的殡葬观

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殡葬习俗和文化,造就了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殡葬建筑,也反映了不同民族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我国传统殡葬建筑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成就辉煌、风格独具的体系,造就了独特的中国古代殡葬建筑,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和生态意识。

(1)中国传统的哲学生死观对传统殡葬观的影响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最深刻的理论精神,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究天人之际”的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此,天人合一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人是自然之一物,人与万事万物共同组成大自然。人与万物虽然各有特殊性,但他们在本性上和所遵循的规律方面都具有由之所构成的整体大自然所标志的一致性,而且这种一致性是人与万事万物的最高原则。第二,人与万事万物的属性在大自然整体中平衡互补,互相影响,互为存在的前提与条件、互为补偏救弊。“天人合一”一直贯穿中国传统哲学的始终,也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中国殡葬建筑创作的理论和实践中(1)。

在殡葬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首先表现在葬法上,土葬方式就集中体现了这种与自然相合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是有数千年农耕文化的农业大国,土地对国人来说与生命有着近似等价的意义。因此,人死后埋葬于土中,也意味着与自然的再次结合,以使生命得以轮回和延续。此外,中国人对肉身有着执着崇拜,人死后,其遗体是要被慎重对待的,遗体受损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逝者的灵魂受损,而遗体的完好保存似乎可以使逝者得以永生甚至重生。这种对肉身的崇拜,也对殡葬方式和殡葬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哲学生死观和殡葬方式的影响下,人们认为人的生存时间是短暂的,而死后的世界却是漫长的,所以对阴宅的建造,要比阳宅更加注重环境的选择。

(2)宗教文化对传统殡葬观的影响

宗教文化也对我国传统的殡葬观和殡葬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以儒、释、道的影响最为广泛。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儒家认为人生的根本目的便是“成其性”—完成自然界赋予自己的使命,即“万物一体”,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儒家的丧葬思想注重“孝”和“礼”,在长辈生时需尽孝,长辈死后需敬礼,摈弃了神鬼论,具有进步意义,奠定了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的基石。“厚葬隆丧”、“事死如事生”成为儒家特别主张的殡葬原则,对殡葬的各个环节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并且一直被后世遵循和延续,对传统丧葬习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道教源自先秦,主张摆脱外在束缚,超然物外,最终领悟到人生的真谛—道。道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主张顺应天道、崇尚无为,在生死观上表现出一种超然的乐死态度,认为生死若一。对道家来说生和死是同一回事,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提倡“生时乐生,死时乐死”。道教描绘的仙境是古人的理想境界,人们可以通过死亡进入一个永恒的世界,即仙界。与儒家的殡葬观截然相反,道家的殡葬观主张薄葬,认为“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这种道家的生死观和薄葬观同样深入人心,影响后世。

佛教产生于印度,传入我国后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发展,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使得中国人的来世观念又有了较大的发展。佛教向人们灌输灵魂不灭、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观念,认为死是人们投胎转世的一种手段,人类以死亡结束这一生,但同时又是下一生的开端。佛教将火葬引入中国,使得传统的儒家“入土为安”的殡葬形式受到冲击,它改变了人们的丧葬观念和丧葬方式,并成为中国民间殡葬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宗教思想观念没有任何一种成为绝对的主导,传统的殡葬观是多种观念融合形成的,死亡可以被理解为佛家的投胎转世,也可以被阐释为道家的进入仙境,还可以被解释为儒家的进入另外一个未知的世界。

(3)风水理论对传统殡葬观的影响

风水也被称为堪舆,除承袭发展了前人风水的斟察山川地势、阴阳五行、辨方位之外,“法天地,象四时”,注重天、地、人诸多神秘契合关系。古人具有“灵魂不死、祖宗崇拜”等信仰观念,因此对“阴宅”的陵墓选址一直是古代风水理论中的重头,被认为是会影响后世后代福祸兴衰的重大问题。风水理论的数千年沉淀对当代中国甚至东南亚及海外华人社区的殡葬观念有着很深的影响。

起初风水文化对“阴宅”的选址提出基本功能要求:地势高燥、土质丰厚,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吕氏春秋·节丧》)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后,风水文化逐步完善成熟,“生气说”和“地形说”的观点要求墓地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貌形态。其实此理论不仅适合于“阴宅”,也同样满足于活人的聚居生活场所的要求,这也是“事生如死”观念的反映。风水文化的科学层面对我国墓葬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灵魂不灭、神鬼观念和儒家孝道观的综合影响,也被赋予了更多非物质的意义。例如:将风水中的望气观象与墓地坐落的位置联系起来,甚至将墓地选址的好坏同世事之兴衰、后世后代之祸福相联系起来,世俗目的成为丧葬活动中重要的价值取向。非物质意义的赋予一方面是生死观的反映、信仰的表达,是情感的升华,另一方面也有许多观点及从中延伸出的一系列特异的丧葬习俗难免带有迷信色彩。

总体而言,风水理论对我国殡葬建筑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天、地、人的和谐统一。风水文化的两大主要分支学派—形势派和理气派,从不同角度赋予墓园“天人合一”的环境要求。前者注重墓园物质环境地形地貌的自然形态,后者则讲究墓园各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国理想的墓园环境是具有良好景观质量和生态价值的,强调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这一理念赋予我国墓园自然本色。第二,宏观结构的对称均衡。理想墓园环境讲究“来龙去脉”、“四局八龙”、“山环水抱”、“相宜有致”,对环境方位及内部要素格局等有特殊的要求,从而形成了我国墓园宏观层面上的对称均衡式结构,使我国墓园呈现内敛、安详、静谧、庄严的基本属性(2)。

2. 生态墓园与中国传统的殡葬观的矛盾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殡葬生态化的必要性,受到西方自然环境观的影响,19世纪初期,英国出现了最早的现代公墓,其形式包括风景型、规整型和过渡型。后来,简单几何形式的公墓变得普及;直到20世纪以后,公墓的形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护的便利性而非审美需求,草坪形式的墓地、林地型的墓地以及建筑型墓地作为传统形式延续下来。很多城市中的现代墓园将林地型与草地型结合起来,同时作为公园出现,具有纪念和游憩双重功能。发展到今天,具有生态意义的主要殡葬形式包括树葬、草坪葬、冷冻生态葬、风葬、江(海)葬等。

由于人们传统丧葬观念根深蒂固,生态殡葬仍面临“曲高和寡”的现实困境。儒家思想在我国长期占主导地位。儒家的思想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火葬难以被接受,而且人们对火葬有“惨不忍睹”的恐惧心理,有“死后化作一缕青烟随风而去”的失落感,没有“入土为安”让人的心理感受好,不符合数千年来的传统习惯,所以,火葬在推行过程中遇到非常大的阻力。“事死如生,礼也”的观念形成了厚葬之风,将坟墓视为在另一个世界的住所,对“阴宅”的重视有时甚至超过了对于生存时“阳宅”的重视程度。这种观念无疑与生态殡葬的观念背道而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渐强,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大修“阴宅”的厚葬风气有抬头之势,很多人会千方百计寻找风水宝地去厚葬逝去的亲人,而树葬、草坪葬等生态殡葬方式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很难被接受,并存在着抵触。

二、整合中国传统殡葬观的墓园生态化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的殡葬观念与生态殡葬的观念也有很多一致之处。城市墓园作为死亡文化的实物形态影响着人们的殡葬心理和文化形态,触及人们心灵的深处的原始情感。墓园无论从建筑物本身或是人的原始心理,及其外部和内部环境来说都是与生态化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墓园的内在本质就是要将死亡躯体这一实物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骨灰)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本身恰恰是一种生态化的转化,是回归自然的一种特别的“实质性存在”和特殊表现形式。同时墓园作为死亡文化的实物形态又反作用于人们的殡葬心理和文化形态,触及人们心灵深处的原始情感。因此,现代城市墓园设计正应本着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它不仅应该给逝者一个优美宜人的安息环境,也同样给生者一个生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缅怀空间。它将不再象以前一样是一个孤立而有边界的特殊场所,而是融解变化成为城市中的景观生态,并融合于城郊的自然景观之中,渗透于居民的生活,成为弥漫于城市中的绿色液体。

1. 融合天人合一思想,追寻城市墓园自然本源

中国传统殡葬自发地形成了一种原始的生态自然观,“天人合一”一直贯穿中国传统哲学的始终。中国古代三大思想流派儒、道、佛中都有充分的表达和论证:儒家的入世之境,以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为说;道家的自然之境,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佛教的出世之境,以“依正不二”为旨,都是把天地万物与人类看作一个整体(1)。中国古代墓园大都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取材于自然,追求自然之本源,“效法”自然,最终实现“回归”自然。这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朴素的生态哲理和现代生态学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但在时空上却大大地超越了现代生态学的形成。正是这种建筑生态自然观,使中国传统帝王陵园在结合自然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表现得相当出色。在技术落后的农耕社会中创造出理想的墓园环境,对于我们今天城市墓园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 整合风水理论,营造原生态的城市墓园空间

风水理论对传统的殡葬观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代风水理论是“阴宅”陵墓选址的指导理论,其本质是关于环境选择的一种学说,所谓“风水”好坏,实际上就是给人和经济以影响的地理环境的好否。风水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神圣的环境理论和方位理论。风水理论的宗旨是:斟查自然、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之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至善境界(3)。这与现代城市墓园的生态环境观念是一致的。

在自然环境空间或是现存城市网格中,保留墓园的原有特色,尊重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发展,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植被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要素,使自然成为墓园场地空间的一部分,进而将墓园设计意向、使用功能、建筑形式付诸实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营造原生态的城市墓园空间。同时,在墓园的自然环境中渲染一种超然的气氛,使人的精神在这里得到释放,找寻回归自然的心理体验。

3. 结合宗教思想,创造生命的契机

墓园的合理建设与发展将成为改造环境的一个契机。现代城市墓园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将绿色植物作为生态平衡的基本元素,创造出绿色的生态场所环境。在原始宗教心灵中,树即宇宙,由于树使得宇宙能再生(4),树木的向上升起以及它的生长预示着勃勃生机与生命的创造,使得墓园中的天与地相互融合。绿色植物千变万化的色彩变幻出生动的表情,更增加了墓园景观空间的迷人魅力,创造出生命的契机。

三、城市墓园生态化的实施对策

在进行城市墓园的生态化设计中,实施生态化的埋葬策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我国的殡葬传统和改革都充分体现“回归自然”这一生态观念,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对遗体进行处理和安放,都应该本着少占或不占土地的原则,实现城市墓园生态化设计。

1. 生态埋葬

“入土为安”是我国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殡葬传统观念,直到今天仍是多数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殡葬方式,虽然目前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火葬,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还有大量采用土葬的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其推广生态埋葬的殡葬策略。逝者的遗体不经火化,而是通过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成的棺装殓,深埋在田地中,不留坟,不立碑,而是在上面种庄稼或树木,这种方式也可形成家族或村寨种植园公墓。这一方式在我国山西省长治县的种植园公墓得到应用,并很值得借鉴(4)。这种方式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一致的,与我国的宗族观念也有契合之处,并且避开了人们对于火葬的抵触,易于文化引导。此外,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火化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骨灰安葬

在我国目前的状态下,骨灰安葬仍具有较大的殡葬市场。按照传统的殡葬观念,将骨灰封入骨灰坛或骨灰盒安葬于地下,地上设有墓志,这种传统的墓地安葬造成严重的白化现象,形成白色的视觉污染,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墓园的设计可结合一些园林小品(如亭、塔或墙壁)作为骨灰安葬的地上标志物,布置于主要的观景区;在亭或塔的下方预先建有地下室,可以是传统的用于夫妻合葬的墓穴形式,也可以用于家庭墓葬的多层结构,还可以将地下空间的四壁做成骨灰壁葬形式用于骨灰壁葬;亭的平台中心、柱子、栏板等部位可以设置墓碑作为墓志。

3. 骨灰散撒

骨灰散撒是不保留骨灰的处理方式,不需占用土地资源,是未来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一些伟人都将骨灰撒播在大海中。在墓园中实行骨灰散撒一般选择绿地和水体。可以选择在树木旁散撒,并在树上挂纪念性标志牌,或在树下设立一块小巧的标志物,刻上已故人的生平或是趣事以示纪念;在草坪或疏林草地中散撒,可以依托绿地中散置的山石、小品等园林物质作殡葬标志物;在路旁树木或绿地中散撒,可以依托道牙石、路灯杆、休息椅等园林物质作为殡葬标志物。在花坛绿地散撒骨灰,花坛建筑可兼作殡葬标志物。

在墓园中的水体进行骨灰散撒要考虑到骨灰的污染性(包括心理污染),尽量辟出专用水域并做相应的防污处理,而临水园林物质(如驳岸、水际散置的山石、树木、雕塑、小品、护栏等)可作为殡葬标志物,特殊的水榭、舫、桥等大型水际建筑及其构件也可作为殡葬标志物。

4. 绿色安葬

绿色安葬是采用植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形式进行骨灰处理的方式,是一种保护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生态葬法。人们把骨灰埋入树木的间隙或草坪内,以花草树木代替墓碑,不占或少占土地资源,可节约大量的殡葬费用,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有利于移风易俗,树立厚养薄葬的新风尚。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墓园中的绿地,把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既满足人们入土为安、回归自然的愿望,又能缓解骨灰安置设施的压力。绿色安葬策略代表着文明的进步、生存的需要和殡葬发展的必然。

结语

城市墓园的生态化设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人们的观念并未完全转变,但是历经了上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殡葬观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和生态意识对于现代城市墓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必将促使其走向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注释

1参见: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6~217

2参见: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25~30

3参见:程建军.藏风得水风--风水与建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2):3~5

4参见:绿漫生态墓园--生态墓园与景观设计随笔.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3):109~111

城市墓园 篇2

安徽当涂,山青水秀,物华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翠峰嵌崎的青山脚下,长眠着唐代伟大诗人李白。

李白墓园枕着郁郁葱葱的青林山,面对奔流不息的青山河,山青水碧,环境幽雅,与采石矶、天门山形成李白文化旅游线。园内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青莲书院、十咏亭、盆景园等景点。李白墓完整地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祠、享堂集中展现了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筑风格,“宋碑”则详细记载了李白生平身世和诗歌成就,“太白碑林”镶嵌着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

走进墓园,春看杜鹃、夏赏青莲、秋闻金桂、冬品腊梅,亭台楼阁、竹林流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诗魂背枕的青林山,林壑优美、鸟道纡曲、百鸟鸣啁,由南远眺如展瓣芙蓉,婀娜多姿,由北遥望若朝天双阙,直入云霄。

墓园的巴尼(英文) 篇3

A cat who helped people through their most difficult moments has been laid to rest at the graveyard which was also his home when he was alive.

Ginger moggy Barney lived at St. Sampson’s Parish cemetery in Guernsey for at least 20years, and was a“great comfort to many”.

His family used to live nearby, but when they moved away he decided to come back to his old territory, where he was looked after by parish staff.

He was a familiar sight for people attending funerals or coming in to lay flowers for their loved ones, and his passing has touched many who remember him.

One mother wrote on Facebook,“I always felt my young daughter was never alone when he was there. Really going to miss you, Barney.”

Another woman wrote,“God bless you Barney, remember that lovely sunny afternoon, I laid down on the grass in the cemetery and we cuddled up together for 2 hours.I needed a friend that day and there you were my angel!!God bless you.”

“Barney, now you will be keeping our loved ones safe on the other side,”one mourner said.

墓园总结 篇4

墓园总结2007-12-07 18:27:1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墓园总结墓园总结(2)墓园总结新年伊始,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认真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和公司制定的建设规划、管理制度,使××的资产不断提升,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客户拥有量较快增长,受到了各方关注,得到了客户的认可,××的知名度正在不断提高。二00四年是×××建设的第二年,我们按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个性化艺术化与大众化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建园方向和“五化”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墓葬建设:共修建各种墓穴××套,比2003

年多修××套。其中:并葬墓××套,合葬墓××套,单葬墓××套,特型墓××套。并且新修骨灰墓××套;修建壁葬总套数达××套。

2、销售情况:根据市场需求,为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客户,公司针对墓穴地理位置的差异,对墓价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推出中档墓及一部分低于成本的超低价墓,并计划2005年修建部分高档墓。自推出以来,客户反响非常好,2004年共销售各种墓××套,较2003年相比,减少××套,实现销售额××元,较2003年增收××元,套平均销售额××元,虽然销售套数较2003年有所减少,但利润却有所提高。销售并葬墓××套,合葬墓××套,单葬墓××套,骨灰墓××套,壁葬××套,特型墓××套。

3、财务执行情况:2004年各项总收入××万元,较2003年增收××万元。2004年总支出××万元,较2003年多支出××万元,主要增加在:①付二期征地款和三期征地间接费用;②根据公墓发展需求及为完善公墓服务功能,投资××万元新增加丰田、别克小车

各一辆及一辆接送客户专用面包车;③自2003年以来,绿化投资达××万元;④招待费及其他费用××万元。总体看来,财务状况良好,只是我们前期投资较大,收支不太平衡。

二、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为建“五化”墓园奠定基础现代化的经营理念,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它包含墓园的建设质量、服务功能、机构配套、员工素质、管理制度等方面。为此,从二00四年开始,公司把完善企业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使墓园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管理。

1、增订规章制度,加快企业化管理首先增订了“会议规定”,规定实施后,各部门内部每周召开例会,一是传达总经理办公会议精神;二是部门之间相互通气,使管理层对墓园的发展建设及各项工作掌握了解,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通过会议规定的实施,加快了部门与公司间的信息传递。其次针对过去考勤马马虎虎,来迟走慢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状,制定了作息时间、考勤管理、请假规定、加班标

准等一系列具体规定,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使员工能有章可循。为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热情,制定了“绩效考评方案”,对每位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和能力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奖金发放、岗位调整等依据,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努力工作、关心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促进了企业化管理。

2、完善组织机构,逐步规范化管理过去墓区建设、内外联系、物资采购都由工程部管理,造成工作量繁重、管理混乱的局面,为防止这种管理上的漏洞,在原有五个部门的基础上成立了管理部,负责墓园内的管理工作和对外协调工作。又成立总务部,负责公司车辆的调遣及所有物资采购等工作。自两个部门成立并运行以来,改变了工作责任不清、无计划无审批程序进行采购,提高了墓园细化工作的管理和对外的协调工作,部门间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为企业规范化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

用。为了更集中、有效的管理公墓销售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成立了销售部,并制定关于销售方面的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不断创新求精,开创销售工作的新局面。公司专门聘请了法律顾问、文化顾问、和行政顾问各一名,一年来他们为公司的文化策划、法律咨询、行政疏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使公司规范化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加快墓园发展我们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却很高,为了在经营管理和建设上少走弯路,公司领导多次参观、考察并学习省内外同行业先进建设经验和管理模式,取长补短、因地制宜,总结确定出“环境园林化、葬式多样化、设计艺术化、管理现代化、服务人性化”的“五化”建设和企业目标。同时在公司员工不能全部走出去参观、学习的情况下,我们邀请了国内最先进的公墓—上海福寿园的×总亲临培训、指导,通过人员招聘、机构调整等形式,并进行实地的传、帮、带,进一步完善了行政管理工作,同时还培训出××第一批殡葬宣传、销售人才。半年来,这支销售队伍能够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得到了客户的信赖,及高度认可,为墓园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建文化陵园、策划宣传先行现代化的陵园需要有一种新的经营和管理理念,我们从文化入手,围绕“五化”的建设目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以“殡

现代墓园规划设计初探 篇5

墓园是指“墓地+园林”, 即园林化的墓地[1]。随着城市的无限制扩张, 原来位于城市郊区的墓园已渐渐纳入城市绿地的范畴, 属于特殊类型的城市公共绿地空间, 它具有公园的性质, 在满足埋葬和纪念死者的基本功能的同时, 更为生者提供交流、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园林空间[2]。

2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2.1 人文化

纪念性景观由于把人与纪念性场所联系在一起, 所以景观与人的联系比景观本身显得更为重要。借助景观的意象延伸和移情升华, 或使人抽离形体以寄情山水的精神活动与环境产生共鸣, 或使人透过浮华喧嚣的世俗感悟人生哲理, 或追溯历史寻找最本真的传统文化精髓。将纪念功能与墓园传统文化结合, 使墓园成为缅怀先人, 寄托哀思,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场所。

2.1.1 佛教文化。

佛教宣扬的“轮回转世”观念告诫人们来生的形象与命运是受“善恶报应”的原则支配, 如果来生不想陷于无止境的六道轮回, 今世就要一心向善。佛教主张薄葬, 同时倡导火葬, 引入佛塔这一建筑形式以供供奉逝者骨灰。

2.1.2 传统生死观。

多数人信奉人死之后灵魂不灭, 生死一体化, 死是生的延续;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对祖先的祭拜。因此对墓地的选择不仅注重风水, 还重视墓园环境的设计。

2.1.3 慈孝文化。

孝道是中国丧葬文化特色之一。儒家讲究孝道和厚葬, 崇尚“礼乐”“仁义”, 提倡“忠孝”“中庸”之道[3]。在儒家文化的指导下, 人们相信灵魂不灭, 人死之后躯体要入土方能得到安宁。

2.2 公园化

在早期西方就已经将墓园当成了社交的场所, 并且形成一种习惯,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西方几乎所有的墓园都像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人们在其中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心理的不适, 墓园是兼具文化与景观的场所, 在这里生者与逝者共存, 历史与现代交织、灵魂与自然融合。

在国内也有很多公墓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确立墓园主题、立足墓园文化、划定功能分区, 注重道路的等级划分及布局、植物文化的选择与应用等等。上海福寿园东园, 通过墓碑的合理摆放、园路的曲折、绿化的自然遮掩、园林小品的有机结合, 建造一座墓园“公园”。

2.3 生态化

墓园的生态化发展不仅为园区增添了原始自然的野趣, 还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作出贡献。墓园规划应考虑基址的基本场地情况, 例如水文气候、地势地貌、自然资源等生态要素的特征, 充分结合场地现状, 合理开发利用, 尽量不破坏现有山势和植被, 坚持因地制宜的景观原则利用各要素, 注重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建设[4], 各功能分区在地形处理和平面布置都考虑了因地制宜, 结合现状地形进行布局, 如生态休闲区应以植物群落造景为主, 形成密林景观, 能很好的起到调节小气候生态的作用。

3 案例—崇州市白塔山墓园景观规划设计

3.1 概况

白塔山公墓位于成都西郊素有“川西宝镜”美称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白塔湖畔。距离崇州市6km, 距离成都市30余km, 公墓基地西接岷山山脉、东临龙泉山、背靠龙门山脉, 西江河蜿蜒曲折流经南侧开阔地, 山脉整体呈自然环抱之势, 起到藏风聚气之用。园内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有所起伏。

3.2 总体规划设计

墓园总体规划设计根据墓园景观人文化、公园化、生态化三大指导思想, 将墓园分为接待服务、休闲游憩、生态墓葬三大区域, 规划设计对墓园内各区域功能及景观进行统一安排、合理组织, 使得它们有机协调的形成一个整体。

3.3 功能分区和布局

3.3.1 接待服务区。接待服务区位于整个墓园的东面, 包括入口广场, 墓园接待区, 以及神道。

入口处设置一牌坊传达古典传统的氛围, 宽敞明亮的入口广场给人以明朗温馨的感觉, 使人们一进入墓园, 便感觉不再是阴森恐怖的传统墓地, 而是生者精神的寄托之地, 逝者灵魂的安息之所。

布置时令花卉的花坛与神道、广场一起位于整个墓园的中轴线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 神道是护送逝者通往极乐世界的必经之路, 神兽犹如忠诚的士兵守护在墓园入口, 狭长的空间以及整齐有韵律的安置神兽, 突显了庄严、肃穆的气势, 创造了人神对话的神圣空间, 起到良好的视觉引导效果, 将整个墓园入口同墓葬区联系起来, 同时让前来祭奠亲人的人们提前酝酿对亲人的哀思。

3.3.2 休闲游憩区。

休闲区与神道紧连, 位于整个地块的山腰, 地势较平坦, 开阔。规划尊重地形地貌的自然形态, 开阔的草坪随地形自然起伏, 在原有植物群落背景的衬托下丛植稀疏树林、点缀花卉色带, 形成亲切宜人的自然风景林地。区内设置游步道、坐凳、凉亭、花架等游憩设施供人们休闲、娱乐。

“忠义广场”是整个休闲游憩区的景观序列起点, 广场上的景墙刻以“忠孝礼义”为主题的浮雕展现出儒家崇尚“礼乐”“仁义”, 提倡“忠孝”“中庸”之道。广场上种植天竺桂树阵为前来观光祭祀的人们提供休息场所, 周边种植象征佛教精神的缅桂花, 纯白芬芳的缅桂花也象征了已故亲人纯洁高尚的情操。

“二十四孝雕塑园”位于通往墓区的道路两侧。园路沿途倾斜摆放刻有二十四孝故事的石板, 一旁的雕塑生动地讲述着中国传统的慈孝文化。雕塑这一现代艺术的设计语言传达出公德普及、美德教育的场所精神。人们在此纪念之余, 感受到中国文化之“韵”, 千年之“孝”, 纪念之“灵”和休闲之“趣”, 使得休闲区景观精神化和纪念性兼备。

3.3.3 生态墓葬区。

墓葬区是墓园的主体, 坐落在整个墓园的西面。众所周知传统的墓葬多数建直立的墓碑, 在过于追求经济的趋势下墓葬过密使得“青山白化”, 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 同时破坏了环境, 而在本案设计中一改“公墓”形象, 注重“墓园”的文化性以及生态性, 根据实际需要将墓葬区分为名人名园区、高档墓葬区、中档墓葬区以及大众墓葬区, 而根据地形以及植被现状分别规划了以下几种墓葬形式:传统墓葬、树葬、花葬、草坪葬、艺术葬、壁葬、塔葬。

名人名园区——位于墓葬区中部平坦地域, 紧邻主干道两侧, 该区域主要以艺术葬形式为主, 如使用艺术墓碑等艺术手法, 使得景观具备更多艺术性, 另外景观设计要表述名人生前的事迹, 教育后人去瞻仰、学习, 墓冢不设明显边界, 增加人们的参与性, 让人们去了解墓主人生平事迹, 从而学有所获, 思有所得。

高档墓葬区——位于墓葬区南面, 主要是树葬及花葬形式。区域处在较安静地带, 墓葬景观根据每个墓主人的生前爱好或意愿, 结合地域特色, 与传统文化融合, 并结合景观置石、理水的造景艺术手法, 创造出独特的园林景观, 表达对主人的思念

中档墓葬区——位于墓葬区的北面, 以花葬、草坪葬形式为主。墓葬摒弃传统墓葬碑与碑“排排坐”的形式, 而采用更为生态的平躺于草丛的形式, 而墓碑的独特性在此墓葬区体现尤为明显, 例如墓主人生前爱好音乐, 墓碑便选用琴键、乐器等艺术性形式来展现。

大众墓葬区——位于墓葬区的西面, 以传统葬、壁葬、塔葬形式为主, 在人口众多的现代城市, 节约用地必不可少, 除了传统葬以外, 壁葬、塔葬形式使得骨灰的寄存比较方便, 也体现了这种葬法更为集约、生态, 使整个墓区原有区域最大限度的保持其生态面貌。

3.4 种植设计

3.4.1 接待服务区。

整个区域主要配置以常绿植物为主, 有万古长青之意, 形态上端庄挺拔, 表达了人们对亲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入口主要由高大乔木配置花坛以及有色叶植物形成入口景观;神兽大道外侧种植珊瑚树绿墙, 内侧列植圆柏, 彩色灌木带衬托神兽, 追求统一和谐中的多变;服务区设置水池景观, 铺设木平台, 池边与木平台围合处铺以细沙石, 里面的三块置石为佛教园林中最典型的“三尊石”, 营造安静、祥和的气氛与庄重、淡雅的墓园景观相协调。

3.4.2 休闲游憩区。

该区域尽量保留原有植物群落, 增加植物的种类, 考虑慢生树种和速生树种、常绿与落叶之间的搭配, 增加该区域的植物季相变化, 选用银杏, 垂柳等落叶树种以及红枫等有色叶植物, 金秋树叶变黄变红增添墓园的纪念气氛。

3.4.3 生态墓葬区。

整个区种植设计因地制宜、选用乡土树种, 传统葬区内, 园与园之间种植松柏常绿林相隔, 区域区之间种植花、灌相连, 墓与墓之间植常青树相衬;树葬区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植物, 按照自然生态植物群落的配置模式进行植物景观的营造。

4 结语

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将中国传统的文化性, 城市绿地的功能性, 以及景观生态性结合成为趋势, 在公园化墓园中人们感受到的将是温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憧憬。墓园景观将在这些新内涵, 新形式下发挥其生态、文化、教育、游憩等重要作用, 在城市园林景观背景下创造更丰富的园林空间。

参考文献

[1]叶莺, 高翅.墓园发展概述[J].广东园林, 2008 (3)

[2]水源.当代城市墓园规划设计的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广州地区墓园植物应用特点探讨 篇6

1墓园的定义

墓园, 属于特殊类型的城市公共绿地空间, 是城市公共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公园的性质, 在满足埋葬和纪念死者基本功能的同时, 更为生者提供交流、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园林空间[1]。事实上, 墓园的精神功能远胜于实际物质功能, 除了满足墓葬功能需求外, 它还反映出宗教信仰、地理学、美学及社会态度等多方面的考虑。我国殡葬文化受其复杂的历史因素影响, 在过去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当代所定义的墓园。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陵墓主要是服务于帝王及其氏族, 如清东陵、清西陵等;而平民的墓地主要以一个家族集中墓葬体现, 并无过多的具体陵墓建设。故历史上的陵园对于公墓的建设, 可借鉴意义较小。而近代传统殡葬文化受国外文化影响, 墓园这一概念被引入国内, 因此, 现阶段我国墓园形式仍处于传统思想与新进墓园文化理念碰撞的磨合阶段, 如何通过植物的选用去表达人民生死观、价值观的需求, 是景观设计者所关心的问题。

2广州地区墓园选用植物特点

除满足使用功能需求外, 墓园更是一种精神景观, 其对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关注更多的是重建精神情绪与自然界之间的内在联系。如通过对植物成长和变化的敏感来体验对生命与死亡的感受[2]。而在我国这个民俗文化多样化、宗教信仰复杂的国家, 在墓园植物造景时, 植物的选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2.1 受宗教影响

中国是一个没有统一宗教信仰的国家, 民众思想主要受佛家、道家、儒家等影响。对于不同的植物, 人们会赋予其不同的寓意。例如, 被誉为佛教“圣树”的菩提榕, 相传释迦牟尼于菩提榕下悟道, 菩提榕在佛家亦被称为“菩提心”, 能除一切虚妄, 具足智慧清凉, 故菩提榕在植物造景运用中, 常被染上了一层浓郁的宗教色彩。除此之外, 佛祖诞生的见证者无忧树, 佛陀磐涅的梭罗树, 神明手中的莲花等都常被用于墓园景观造景。例如, 广州市番禺祥和永久陵园主要是围绕佛家传统思想建造的公墓, 设计者结合地藏王菩萨雕塑, 在中心建筑长安殿前方、地藏王菩萨雕塑后方对植了2株佛家代表树种菩提榕 (图1) , 这便是墓园植株选择中受宗教所影响的体现。

2.2 受象征意义影响

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 人们给植物赋予了各具特色的寓意。例如, 梅兰竹菊“四君子”, “桃李满天下”, “英雄木棉”等多种被赋予植物拟人象征的植物, 在墓园造景时往往会被用于特殊的名人墓区或烈士墓区以展现逝者生前风采。作为广州市市花的木棉, 常被人们比作不屈不挠的英雄豪杰, 或借花喻志。清代诗人宋湘在《木棉花》诗中写到:“不然闲向江干老, 未肯沿街卖一缗”。表达自己“宁可一生默默无闻, 也决不出卖自己的灵魂”。把木棉的宏伟气魄、端严不羁的气质描写得淋漓尽致[3]。广州市银河革命公墓是负责保管存放广东省、广州市、中央驻穗单位和驻穗部队所属公务员、烈士、军人、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等骨灰的革命性公墓, 墓园的设计者在大门入口处采用中轴对称的设计, 并于起点对植了2株象征革命英雄的木棉, 以体现广州市银河革命公墓的庄严肃穆 (图2) 。

松柏类植物因其长青、耐寒、高寿等特性常被人们赋予了长寿、正直、不朽的寓意, 在历代众多陵园、墓园里, 常可以看到松柏类植物的运用。例如, 在广州市番禺祥和永久陵园中, 为缓解现今公墓普遍存在的“白化现象”问题, 墓园的设计者在每一层墓位后设计了种植槽种植一排侧柏, 随着植物的生长以逐步遮蔽墓位, 3~5年后可遮蔽大部分裸露的墓碑, 10年后从远处看去则是成片山林效果 (图3) , 缓解满山墓碑所造成的“白化现象”。同时, 侧柏树形整洁, 寓意美好, 亦表达了祭拜者对逝者重视的庄重心情, 是墓园良好的造景选用树种。

2.3 受植物花期影响

在我国墓园具备其特殊的使用时期, 主要集中于清明节前后 (即3、4月份) , 而在1年中的其它月份, 少有人会去祭拜先祖。故在对墓园景观进行设计时, 设计师往往会考虑到祭拜者上坟时的悲切心情, 构建舒缓明朗的植物景观以缓解拜祭者的悲悯, 避免祭拜者过于悲伤。在墓园植物应用中, 多会考虑选用3、4月份开花的植被以构造拜祭期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观。例如, 在中华永久墓园的一个标志性节点处, 设计者选用了较为常见的3、4月开花的乔灌木如鸡冠刺桐、大红花、琴叶珊瑚、红花勒杜鹃等与时花搭配 (图4) 。

2.4 受植物地域性影响

集中拜祭的传统习俗导致我国墓园使用的特殊性, 墓园的设计既需满足祭拜高峰期巨大的人流量和集中观赏性, 又要使非祭拜期的墓园不会因人流过少而显得阴森恐怖。这就使墓园的设计向公园的设计形式靠拢, 并在植物应用上考虑集中拜祭期的观赏效果。相比起公园、小区、商业性用地等, 墓园植物在选用上更趋向于本土化, 从另一方面来看, 墓园植物亦是地域身份的象征。例如, 在广州地区常见的乡土植物木棉、秋枫、大叶榕、小叶榕、阴香、樟树等, 都是墓园造景时常见的乡土树种。

广州市银河革命公墓因其兼具宣传教育功能, 在园区的规划与景观的设计上较其它墓园更为轻快、明朗, 更接近近年来国内墓园“公墓似公园”的建造宗旨。园区的设计者在各墓区之间的过渡段大多设计了绿化景观带, 以缓解墓区给人带来的压抑感受。景观带多以岭南风格为主, 通过景观小品、乡土植物的应用搭配凸显岭南地区墓园的特色风情 (图5) 。

2.5 受殡葬方式影响

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以及“白化现象”的日趋严重, 国家殡葬部门开始大力倡导多种形式的绿色安葬以减缓与死人活人争地的窘迫困境。绿色安葬是采用植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形式进行骨灰处理的方式, 是一种保护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生态葬法[4]。人们把逝者的骨灰埋入树木下或草坪内, 以鲜活的植被代替生硬的墓碑, 在尽可能保证生态景观效果的情况下, 节约土地资源, 同时有利于移风易俗, 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生死, 树立厚养薄葬的生死观。

伴随着多样化殡葬形式的变化, 不同形式的殡葬方式在对植物的选用上也产生不同的需求。例如, 植树葬多选用传统寓意佳、寿命长的树种;而花坛葬因其祭拜方式是每年拜祭时新植花卉, 故在植物的选择上多选用1 年生或者开花效果较好的时花种植;受国外殡葬方式的影响, 所引进的大片草坪只设置墓碑, 不设坟包的草坪葬形式, 以耐踩踏的草种为主, 设置大片开敞的阳光草地。例如广州增城正果万安园区的花坛葬区, 选用时花以保证每年祭拜时的观赏效果 (图6) 以及草坪葬区设置的开敞草坪 (图7) , 展现了不同的殡葬方式对不同植物应用的影响, 亦构造出了多样化的墓园景观效果。

3讨论

3.1 存在问题

目前, 我国墓园规划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过去, 中国墓园建设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导致多数墓园“白化现象”严重, 景观效果较差, 给人阴森恐怖的恶劣印象。现阶段可借鉴案例较少, 受国外文化影响, 建设一直处于一种被外界文化冲击的茫然期, 墓园结构较为混乱。如何解决墓园“白化现象”, 去建设富有中国特色、富有地域特色的墓园, 将墓园特色文化展现出来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3.2 建议

参考实例, 汲取先例经验, 了解各地风俗习惯及在中国墓园文化中各种植物的特殊含义, 是植物配植设计师做的首要事情。通过了解植物在传统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合理利用并配合硬质景观, 打造富有特色的植物造景艺术, 展现富有我国特色、景观优美的墓园文化, 改善人们对于墓地阴森恐怖的印象, 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生死。例如, 在拜祭高峰期, 在园区的几个重要标志性节点上, 运用部分时花结合清明前后开花的乔灌木, 营造舒缓、开朗的景观。在墓园行道树、观赏树种的选用上, 则选择拜祭高峰期间开花的红花羊蹄甲、黄槐、鸡冠刺桐、黄钟花等, 以满足墓园集中观赏性的特点。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墓园作为纪念性精神景观, 其具备的功能将不仅仅是一个拜祭、纪念的功能, 还将会成为一种赋有地域性、引导性的文化象征。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 年文化历史底蕴的国家, 如何将我国墓园文化通过景观展现出来, 植物的选用及配植将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景观设计者而言, 通过了解植物在我国文化中的寓意及造景时选用的特殊性, 去构造富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文化景观, 对打造中国墓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注:文中照片均为作者拍摄。

参考文献

[1]叶莺, 高翅.墓园发展概述[J].广东园林, 2008 (3)

[2] 张文英.美国墓园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园林, 2009 (3)

[3] 廖伟群, 谢薇.木棉的审美形象与广州城市形象塑造的探讨[J].广东园林, 2000 (1)

城市墓园 篇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提出“文化传承, 彰显特色”的指导思想。墓园的环境特色要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 尊重中华丧葬传统, 将健康、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墓园的山水环境中, 通过园林艺术的处理, 以期收到“彰功育人, 化悲为力”之效果。

1. 景面文心——诗是中国传统墓园的构园之本

中国传统墓园由表及里与文学盘根错节, 难分难离。表面上, 墓园通常将诗文刻于坊、碑、亭等建筑物和岩崖石壁等自然物来问名心晓, 表情达意。从内质而言, 墓园以诗文作为构园置景的主要艺术蓝本, 即为造景依据[1]。

1.1 以文为媒, 彰功育人

中国墓园诗性的思维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出于对自然的崇拜和沟通天人的理想, 陵墓“筑陵以象山”表示墓主属于封建等级制的最高级。西汉中期兴起砖 ( 石 ) 室墓, 墓域的最前方为一对墓阙, 然后依次分列神道、祠堂、墓碑、坟丘。这套形制奠定了后世陵墓的形制基础。魏晋时代自然审美意识觉醒, 陵墓将轴线层次的序列美和山势结合起来, 实现了从“筑土为陵”到“依山为陵”的演变, 神道石刻、碑文也随之丰富起来。唐宋时期受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艺术发展的影响, 陵墓规划带着明确的兴造目的来选择山水。至明清时期, 客观的自然因素涵茹的主体情致明显的浓化了, 仰崇感和纪念性牵动着整个山水格局。

由于自然景物和人工建筑自身不能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对墓主的缅怀之情, 而文学则能情真意切地直抒胸意。通过石刻、碑文、额题、楹联等形式将诗文铭刻下来, 传颂千古, 使墓主的精神流芳百世, 甚至作为历史资料, 补史书的不足。如陵墓建阙起源于秦汉, 阙身上刻有姓名、官职, 或营建年月[2], 作为铭记平台。立在墓前的石碑为墓表, 刻载墓主生平, 表扬其功德。墓中的墓志刻墓主信息。墓志铭, 是文体名, 包括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撰写, 叙死者生平。铭则用韵文统括全篇, 为赞扬、悼念或安慰之词。

如周越《法书苑》:“玉溪编事:王蜀时秦州节度使王承俭筑城, 获瓦棺, 中有石刻曰:‘隋开皇二年渭州刺史张崇妻王氏。’铭有云‘深深葬玉, 郁郁埋香’之语。”望文生义, 墓志铭中所纪念的必是位女子, “葬玉埋香”也因而成为用作埋葬女子的婉辞。那么同理, “葬 (玉) 埋 (香) ”亦可为“葬 (义) 埋 (忠) ”, 意指忠义之士。

额题往往二至四字就能将墓园的特色一锤定音。如在杭州西湖三台山的明代名臣于谦墓前的“丹心托月”坊, 其精湛、扼要地概括了“赤手扶天, 不及介推之禄;丹心炳日, 宁甘武穆之冤”等褒扬名联, 令人问名心晓。

楹联较之额题有更大的篇幅抒发胸臆。其文学内容源于对墓主生平事迹的歌颂, 再运用比兴手法将墓主的英灵同周围的自然山水联系起来。如南京钟山东峰下的谭延闿墓园, 广场东北隅的石坊有楹联曰:“凤翙鹰扬一代羽仪尊上国;龙蟠虎踞千秋陵墓傍中山”, 概括了:第一, 陵墓所处山川形势的天然优越性, 钟山虽不算高, 却以“龙蟠”之势, 饮霞吞雾, 历经千年而郁郁葱葱, 纳十朝君王和英雄豪杰长眠于此;第二, 谭墓傍依中山陵, 谭延闿1922年投奔孙中山, 一生“功在党国”, 为国民革命做出突出贡献。

1.2 置景构思, 意在笔先

墓园中的额题、楹联、石刻的意义不只停留在赞颂铭辞, 更是诠释空间艺术的蓝本。没有文学的升华不可能产生“寓教于景”的艺术效果, 景面文心乃是“寓教于景”和“诗礼教化”的需要。运用文学之思揣摩造园主旨, 提炼出园林的灵魂特色, 使墓园中的各处景物结成一个抒情的序列, 相当于行文的各个章节。

西湖栖霞岭下的岳飞墓园入口有“精忠柏”的木化石, 写照岳飞遇害, 连老柏树都痛不欲生, 化为石。“精忠柏”亭后墙以墙背为人背, 巨书岳母在儿子背上刺写的“精忠报国”四字。两旁廊为岳飞诗碑。墓园轴线跨水池, 穿过有雉堞之墙, 以表现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使祖国有“金城汤池”之固。更触动人心的是, 设计者在歌颂忠良的同时有力地、生动地批判了奸佞, 借中国人“恨不得将你碎尸万段”的恨敌之情理和秦桧的名字, 设计了“分尸桧”, 原物当是被雷电劈开但仍存活的一株桧柏, 还在坟前以生铁铸成奸佞的跪像, 任人唾骂。石券拱门两旁有联曰:“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可谓画龙点睛 ( 图1) 。孟兆祯院士在《园衍》中赞叹道:“似这样的墓园设计可以说是世间少有, 古今奇观”。

1 丨 岳飞墓之楹联及分尸桧

2 丨 慕才亭

墓园的意境是载满诗意的景。将诗的艺术蓝本写入风景, 凝聚成一脉相承的线索, 作为景物无声的导游, 令人应目会心, 望文生义, 看到象外之象, 引发共鸣和感动, 即“景面文心[3], 意蕴交融;文藉景生, 景借文传”。

2. 情境相济——文因境成, 景借文传

墓园的情志因借于地宜而生, 旨在借意而具内蕴, 人化了自然山水, 进而发挥形神兼备、意蕴交融的艺术效果。正如王夫之所说:“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如苏小小墓在杭州西湖西泠桥畔, 古时原为一处风景如画的渡口, 有“西村唤渡处”、“船向西泠佳处寻”的美句。据说苏小小遗言称西泠是她的山水知己, 亦愿埋骨于西泠。其墓亭问名“慕才”, 楹联为“湖山此地曾埋玉, 风月其人可铸金”。由于自身立地环境优越, 慕才亭与西泠桥桥亭结合的建筑风格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风景 , 成为普受欢迎的西湖人文景观。借西湖天人之境, 人文名胜相互交融, 引人抒发胸臆, “景借文传”, 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传颂古今的名联:“花须柳眼浑无赖;落絮游丝亦有情” (孔惠集句) , “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 (徐兰修) 等 ( 图2) 。

3 丨 “梅妻鹤子”林和靖墓之放鹤亭

4 丨 放鹤亭

狄德罗曾指出: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 离开了关系, 美就失去其存在的条件[4]。情与境相因相济。情志之思根植于对山水环境的领悟, “因境生情”。而山水环境又因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景借文传”, 山水之境与文学之情的揉和显现了中国园林诗心画眼的美的特质。

北宋隐士林逋以梅为妻, 以鹤为子, 其“疏影横斜水清戏,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佳句, 堪称千古绝唱[5]。林逋死后, 宋仁宗赵祯赐谥“和靖”。林和靖墓的修缮历经了千百年, 维系其中的是“文”的内质, 围绕着“梅妻鹤子”的主题灵魂, “梅”亭、“放鹤”亭、“巢居”阁、“处士”柳等景致皆求“文如其人、景如其人”, 将“隐士”独善其身, 出世隐居、冷眼向洋看天下的性格赋予景物之中 ( 见图3、4) 。千百年来, 隐含在西湖孤山梅林中的林和靖墓和周边景区引不少文人志士留下楹联, 进而“景借文传”:“梅横孤影自绝俗;山附高人亦可传” (武曾宝) , “若问梅消息;须待鹤归来” (赵祖望) ;“公生几何年, 长留半角间亭, 权与寒梅成眷属;我来数千里, 凭吊孤山抔土, 好从明月认前生” (林鹤年) 等等。

3. 以文兴园——以情驭景, 化意为形

从来多古意, 可以赋新诗。传统的问名、额题、楹联等“景面文心, 以文为媒”的手法同样可以运用在今天的墓园设计活动中。文学以诗言志, 绘画以画绘诗, 园林则把诗情画意写入山水环境中, 进而以情驭景, 以形传神, 引发“化悲痛为力量”的感召力和“彰功育人”的感染力。

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北山墓园扩建工程中, 孟兆祯院士将“永垂不朽”瞻仰广场西侧的自然水池, 利用西边驳岸的地形高差设计成挑台, 台下设泪泉洞, 沿石缝流下的泉水, 曰“泪泉”, 滴入下方石头上, 日久水滴石穿, 至此生者化悲痛的“泪泉”为强大的“力量”以继续先烈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石洞对联为“洞辟几时向桃花不语, 亭安两边对潭水有情”。池北的亭, 曰“憩亭”, 对联为“穿池银汉近, 叠石祥云生”。池南的亭, 曰“自在”, 对联为“碧潭自评月, 崖高欲说云”。此处景点问名“化悲为力”, 基于山水地形特色, 借山水奇巧之体势“因情迁想”, 揉入额题、楹联、石刻等多种方式来传情达意 , 将文学创作和文学意境绘入风景, 宛如立体的画卷。

4. 结论

中国传统墓园以文为媒, 将主观情思寓于客观物象中, 并通过诗文将景中之情传递给后人, 景借文传, 使今人的心境与先人的灵犀相通。传统, 为相传成一统, 继承历史传统来发展现代传统[6]。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持续引领和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度认识, 墓园“建设人文殡葬, 塑造核心价值”的理念受到深度重视, 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孝道教育、生命教育的重要场所。如上海福寿园建立新四军广场等爱国主义教育场地;武汉石门峰陵园建立辛亥革命纪念园、武汉抗战纪念园等革命教育场所;昆明金宝山艺术园林围绕“生命公园”的主题创建一系列主题纪念广场并定期举办教育活动。而如何让环境更具有凝聚力和蕴含更为深邃的精神, 则应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文”的内涵特质, 从表象和深层结构的双重线索来丰富景物内涵, 点明山水真意, 传递栖心之美, 进而安魂慰心, 彰功育人。

注释

1[1]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P186

2[2]韩钊, 李库, 张雷, 贾强.古代阙门及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 2004 (5) :58-63

3[3]孟兆祯.园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10) :12

4[4]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P309

5[5]沈建中.西湖名人墓葬[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5.P2

城市墓园 篇8

本刊讯7月7日上午, 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一行来到长安区杜曲, 拜谒了“报界宗师”张季鸾先生墓园。中国记协副主席任贤良、省记协主席尹维祖等陪同前往。

张季鸾 (1888-1941) , 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于1926年任《大公报》总编辑, 主持《大公报》笔政长达15年, 以匡助国家和社会为使命, 写了数千篇社论和文章, 其言论对推动全国抗战影响至大, 体现了强烈的“文章报国”情怀。张季鸾先生1941年病逝于重庆, 毛泽东、周恩来等发唁电, 赞扬他为“报业宗师”。

田聪明一行踩着泥泞, 来到张季鸾先生墓园, 敬献花篮, 深切怀念这位著名报人。田聪明说, 张季鸾先生的办报理念和杰出成就让后人所景仰, 值得我们在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活动中学习、继承。他希望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方面保护维修好张季鸾先生的墓园, 使之成为爱国主义和新闻教育的重要基地。

上一篇:卫生费用下一篇:新型建筑给排水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