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体系

2024-06-23

能力体系(共12篇)

能力体系 篇1

1 相关研究综述

1.1 国外相关研究

美国注册会计协会 (1967) 指出了会计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功能胜任能力、个人胜任能力和广泛的经营视野;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 (1990) 在其《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 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加拿大会计师协会 (1996) 运用基本胜任能力的方法研究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框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1996) 将会计教育与实践的目标定位于使会计师具备持续学习的技能以及对变化的适应性。根据以上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 会计人员应具备综合的能力和长远发展的能力。

1.2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会计人员能力培养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 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重点。李永红 (2005) 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徐萍 (2006) 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用人单位的招聘意向, 研究发现国内外都要求各层次会计人员应具备多项会计工作能力, 而且国内的企业还比较关注会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学历情况;李锋 (2008) 在2007年针对华东地区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企业对我国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专业知识和后续教育;张彩平 (2010) 认为会计人员的能力培养不仅是会计教育改革的目标, 也是推进会计行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会计人员能力体系;袁红静 (2010) 指出我国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模式, 高校会计人员也要与时俱进, 跟上社会的脚步, 以适应高效发展的需要;代玺玲 (2010) 指出会计人员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陈涌玲 (2010) 提出会计人员应具备更新知识的能力。综上所述可以发现, 我国的理论界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这些都与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2 会计人员能力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国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国会计人员的能力体系的构建应按照以下体系来构建。

1) 会计人员自身能力体系的构建———职业胜任能力。会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应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专业应用能力、恰当的职业判断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持续的知识更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长远发展的规划能力。这一能力体系的构建符合以人为本的第一内涵要求, 即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2) 和谐综合能力体系的构建。为了适应国家以人为本的能力体系, 我国应该建立全面、综合的能力体系, 应该从企业、国家和社会三方面共同构建和谐有效的能力体系。第一, 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学习和发展能力的机会与平台;第二, 社会第三方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 应该发挥其独立性的作用,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与审计等方面发挥实质性的作用;第三, 国家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保障会计人员应有的权益, 保护好会计人员。这一能力体系满足以人为本的第二内涵, 即全社会会计人员的综合发展。

3) 社会与国家为会计人员提供平等机会的平台。会计人员在企业的执业与发展应该有一个平等的平台, 让会计人员有平等的竞聘机会;国家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考试与职称的评定, 应该有一个公平、公开、合理和合法的形式与流程。这一体系的构建满足以人为本的第三内涵要求, 即发展应当是以无数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

3 以人为本的会计人员能力体系的构建需具备的条件

1) 职业胜任能力。会计是国际通用的语言, 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还必须依赖于会计人员。会计人员自身必须要有自我提升的意识, 坚持准则,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保证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为企业、国家和社会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同时, 在现今的环境下, 应聘人员出现了严重的过剩, 这也要求各行业的应聘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也是如此。

2) 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下,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一,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导致环境每天都在变化, 尤其是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 很多信息瞬息万变, 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把握这些不断变换的信息;第二, 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会计所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复杂, 这也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

3) 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企业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作为企业资金管理者的会计人员, 也应承担起相应责任,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保证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为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 其他。第一, 对于国家来说, 站在宏观的角度, 我国应该不断地完善会计准则和各项会计制度, 不要让企业和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时有空白可用, 有漏洞可钻;同时, 各级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 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为会计人员提供培训会计、财务和税务知识的机会, 不断更新会计的人员的知识。第二, 社会第三方方面。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在提供审计或监控工作时, 应该保持自己应有的独立性, 不能被企业或个人所利用, 失去自己本应有的中立性, 发挥国家或政府赋予他的义务。

摘要: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和企业的财务状况,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会计人员, 不仅是会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更是保证为公众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服务以及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稳健发展和市场经济健康有序推进的客观需要。在国家宏观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科学的会计人员能力体系。

关键词:会计人员,能力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张彩平, 阳秋林.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会计人员能力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9) .

[2]吉永芳.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6) .

[3]张芙.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与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财会论坛, 2010 (8) .

[4]曹健.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风险[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 .

能力体系 篇2

我市是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今年以来,先后发生了干旱、沙尘暴、低温冷冻、冰雹、暴洪等多种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推动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的战略任务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机制,使防灾减灾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市上及时调整充实了市减灾委员会组成人员,成员单位由原来的23个增加到34个,并逐一明确了各自职责。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防灾减灾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指挥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使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健全,确保了各项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完善防灾减灾“四大体系

今年,我们着力建立完善防灾减灾“四大体系”。一是强化 1

责任体系。制定了防灾减灾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将防灾减灾工作各项任务全部分解下达到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的职责。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普遍落实了“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完善了内部责任制度,将任务和责任靠实到了每个岗位和具体人员,使 “市级监督、县级组织、乡级抓落实”的全市三级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全面建立。二是强化培训教育体系。着眼提高全民防灾减灾自救、互救能力,针对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公务员以及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主要围绕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防雷、地质灾害防御等8个方面的内容,采取分层次集中办班、现场观摩、实战演练等方式进行,每年全员轮训一遍。同时,市、县都建立了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基地,定期培训各个层次的干部和村级灾害信息员,基本做到了全覆盖。三是强化科普宣传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有关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采取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常年开设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专栏,并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工地”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常态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宣传月,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今年,全市共组织各种科普宣传活动42场,发放防灾减灾挂图3200份,印发宣传册4300份、彩色传单12万张的干部和村级灾害信息员,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四是

强化责任追究体系。市上制定出台了《庆阳市行政问责实施办法》和《庆阳市行政效能监察办法》,建立了科学合理、运转顺畅、程序严密的责任追究体系,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责任监督机制。

三、强化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预案体系

我市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牢固树立“防大灾、救大灾”思想,针对不同风险性,制定本区域、单位部门具有可操作,符合实际,科学使用的各类应急预案。目前,全市共修订编制市、县、乡、村应急预案1390个,(其中救助应急预案1381个,救灾应急工作规程9个),完成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和科普宣传体系分别为1390个、225个。市、县、乡三级预案层层下发,分级备案,汇编成册,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灾情信息报送体系,全市1261个村全部配齐了灾害信息员,配备了必需的预警和救灾工具,落实了每年600元生活补贴。在此基础上,围绕重点应急预案落实,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预案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今年全市共组织各类应急演练活动18次,参与人数达到3600多人。

四、强化信息考评,建立完善自然灾害信息考评机制

灾情信息的规范、及时、准确是做好减灾救灾工作的前提,我们紧紧围绕这一环节,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制定了《庆阳

市民政局自然灾害灾情信息报送考评暂行办法》,对查灾、核灾、报灾等环节各项事宜都做了明确要求,并将灾情信息报送纳入考核范围,实行“一票”否决。要求市、县、乡、村四级时刻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及时下传各类预警信息,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双人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细化工作职责,严明工作纪律,畅通灾情报送渠道。同时,市民政局和市气象局通力协作,实现了灾害信息员、气象协理员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提高了灾情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确保了减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规范管理,加快推进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把防灾减灾项目建设作为提高民政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纳入民政项目建设总体规划,从规划选址、土地征用拆迁、资金安排等各个环节建立绿色通道,加快实施步伐,把防灾减灾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了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我们提出了“规划科学、投资保障、程序规范、组织周密、责任明确、管理严格、督查到位、进展迅速、验收及时、质量保证”的十项工作要求,从可研论证、规划选址、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入手,按照市政府和建设部门的规定,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及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加强对项目资金、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规范了项目建设的运作程序,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市局实行项目负责制,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每个副局长负责一个项目,组成一个工作班子,抽调得力干部抓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中抓质量、抓进度、抓管理、抓廉政,坚持十天一次汇报会,一月一次推进会。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了防灾减灾项目快速推进和实施。正宁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异地搬迁项目,充分整合资源,拓展工作领域,建成乡镇应急避难场所10处,村级﹙社区﹚应急避难场所101处,实现了全县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覆盖。目前,投资4281万元,共实施各类防灾减灾项目22个,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六、科学谋划,制定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

体系能力是关键 篇3

影响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厂商关系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品牌汽车在过去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在产品质量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2011年至2012 年,对中国品牌汽车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无论是对生产企业,还是对经销商,都遇到了非常大的压力。

从生产厂家来说,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质量以及产品设计能力的提升,还将面临的是整体体系能力的提升、渠道能力的提升等,这就牵扯到生产厂家、经销商、以及提供给经销商管理系统的服务商等。

厂家如何来做?经销商是怎么考虑的?都是当下应该关注的重要话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业内已经形成共识,就是在进入相对低增长的时代,中国品牌汽车需要更加全面地提升体系能力的建设,特别是在渠道的建设和发展上。

多年来,江淮汽车一直坚持品质、效益优先,并对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都考虑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截至目前,应该说江淮汽车在整个汽车产业链和配套环节体系上都做得十分到位。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车企上游条件基本差不多,而车的质量、品质也已相差无几。所以,未来则需主要加强经销商网络体系的建设、服务体系能力的逐步完善等。江淮乘用车在这方面加快了步伐,去年一年,不管是哪种产品,都销售得非常好。

网络方面,江淮乘用车与庞大集团的合作也非常好,庞大在整体江淮乘用车上实销6000多辆,应该说占到整个江淮汽车销量不小的比例。实际上,江淮乘用车2012年新增网络并不多,而是在经销商体系能力建设上、自身经营水平与经营质量能力提升上所有建树,用以增加客户满意度,来获得更好的利润。

此外,我们还用了一个词,叫生态环境。因为对于整个汽车价值链而言,无论是对于上游的供应商还是对于下游的经销商, 都需要保护生态环境,要让他们都能够可持续发展、都能够赚钱盈利。

我认为2013年应该是自主品牌的春天,因为“十八大”之后,新政府一定会对自主品牌所有倾斜。在乘用车方面,江淮还特别加大了品牌建设,销售情况非常可观。预计2013年,江淮乘用车的增长会超过30%以上,未来我们在销量上一定还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能力体系 篇4

一、教学重心向体系作战要求转移

体系作战需要什么,教学的重心就是什么。目前,院校教学内容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与体系作战相适应的人才需求。转移教学重心、加强教学针对性是首先解决的问题。

第一,拓展以体系作战的指挥专业内涵。随着体系作战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素质已成为体系作战指挥人才的核心素质。必须在抓紧教学信息化改造的同时,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建设,在教学中融入信息理论、信息技术、信息装备等知识,拓展指挥专业信息化内涵,促进信息化与教学体系的交融互动,改变片面强调教学或片面强调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打好人才培养的专业理论基础。

第二,深化以体系作战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改革。在转移教学重点的过程中,必须抓住教学内容与体系作战能力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把信息系统作为体系作战教学的重要基础,把提高体系作战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围绕体系作战的筹划、指挥、协同和保障,突出战术与技术、指挥与管理的知识融合。做到“四要”:要打牢体系作战基本理论;要贯穿现代军事信息技术;要注重全局运筹谋划能力;要突出体系作战专业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以岗位要求为导向的体系作战教材建设。按照紧贴部队训练、贴近实战、注重质量的原则和建设的系统性、前沿性和实用性要求,以教学的体系性和针对性建设为核心,深入理解体系作战理念、指挥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科学确定教材建设的类别、名称、内容和适用对象,避免教材内容陈旧、交叉、衔接不紧密,形成文字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电子教案等科学配套的教材体系。文字教材建设既要保证必要的基础知识,又要充分反映知识体系作战训练中的具体应用;多媒体教材必须服务于主教材,体现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网络教材要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纳入的信息要多,以适应体系作战指挥人才对诸多知识的需求;辅助性教材应围绕人才能力素质要求,在可读性、易懂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为学员自学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创造与体系作战理论接轨的训法体系

培养高素质体系作战指挥人才是全军院校的共同目标,单靠某一所院校或某一种方法是难以实现的。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手段不能单一化,因此,提高培训效益,创新教法训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

第一,探索联合的教学模式。一是把学员的体系作战理论教学固定在本军兵种院校进行,立足于本院校教学,也可让军种院校教员流转教学;二是“提高层”学员应打破军兵种界限,统一调学、混合编班、分处四校、同步流转,到不同军兵种院校进行分课题流转教学,在集中到一所院校或训练基地,进行综合性联合演练,以拓展目前的军兵种交叉培训模式。

第二,推广贴近岗位培养的教学方法。体系作战指挥教学应形成“基础理论专题式教学、实践性案例式教学、前沿理论研究式教学”的教学方法体系。通过灵活运用“分组对抗式”、“角色扮演式”、“互动式”等方式,采取教员引导控制、学员讨论激励等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分组研讨、集中交流、精讲多练等方式,打造专题研讨教学特色,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无原案、分方向、小班作业、集中研讨”等方法,加强想定作业教学,提高学员分析、处理、判断、决策能力。

第三,创新适应体系作战要求的组训方式。按照内集外联、体系集成的思路,强化编组训练、要素训练和对抗训练,逐步扩大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信息化训练方法。一是开展多装备组合套训;二是开展多科目交叉联训按体系作战进程组织多科目融合训练,变单一训练为集成训练;三是开展多方式并用合训,提高对抗性训练和指挥协同训练能力。

第四,扩大实践教学和实战化演练渠道。加强院校间、院校与部队之间的联合办学和实战演练,制定统一的教学训练计划,使教学理念能够与部队训练同步,形成“统一组织、导调、训练、考评”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网络化异地分布式联合演练,模拟生成体系作战环境,加大对抗演练的难度和强度,提高学员体系作战指挥能力。

三、拓宽以科研带动教学的渠道

创新发展体系作战理论指导是培养体系作战指挥人才的基础。理论的系统性、操作性对开展体系作战的学术研究十分重要。首先是探索体系作战的新战法。学术研究对教学起直接支撑和服务作用,就必须发挥科研优势,扩展研究课题。其次是科研重点向信息化转移。再次是建立研究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建立健全总部、院校和部队“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坚持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和部队训练,使学术研究真正成为服务教学、带动教学发展。

总之,养体系作战指挥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封闭孤立、资源分散的培训局面,要统筹培训资源,完善培养制度法规和综合保障体系。另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训练手段和训练平台,拓展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搭建信息化训练实践平台。

摘要:当前,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已成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开始向提高体系作战能力转移。军队院校教学体系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改革创新教学体系与体系作战同步,不断创新发展体系作战理论,为提高体系作战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已成为不容回避的课题。

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评价体系 篇5

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提高活动,进一步提高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在全校教师学生中的认知度,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让普通话和规范字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使普通话不仅成为我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普遍使用普通话,更成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校园公共场合用字规范率100%,教师的板书、备课等书写规范,不出现异体字、错别字。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管理。

1、建立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及管理网络,加强领导。

2、加紧制度建设,坚持制度管理。如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晋级、评先制度,“推普周”开展系列活动的制度,校内规范用字制度,师生课堂用语督查制度,学生课余用语督查制度等。力争通过制度化管理,将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着重在学生常规管理,学生评先评优,教职员工聘用、考核、评优评先等各项工作中落实语言文字工作目标。

(二)做好普通话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和校刊、黑板报等阵地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规政策;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开辟“辨析易读错字”专栏,定期展示易读错字供全校师生学习;在校园教学区设立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标语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做好教师普通话培训、考核工作。

将普通话水平作为新进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对在职教师的要求是:教师普通话考核必须必须达标(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教师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若不能达标,将视为不合格教师,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优。

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教师语言文字能力培训主要有以下要求:

1、普通话成为教师教学用语和校园语言;语文教师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板书、备课等书写认真、规范,不出现异体字、错别字。

3、能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4、能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

5、对学生朗读、口语交际、书写等具有评价鉴赏能力。

(四)注重日常渗透,开展系列活动。

1、组织好每年的“推普周”系列活动,如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各班级举办手抄报,推普专题广播讲话等活动。

2、每学年开展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知识教育和普通话规范字基本功培训测试工作,以测促训,以训保质。

3、开展与语言文字工作有关的各种评比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师生意识,提高素质。如开展钢笔字、粉笔字评比活动、诗文朗诵比赛、教师说课比赛等。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一、引言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早在20世纪初就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一种有利于创新和构建创新优势的制度安排,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层面向产业集群层面演化,集群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各地区都非常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当前,我国许多经济区域,尤其是沿海一带涌现了大量产业集群,它们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扩散,促进了地区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非常不平衡,大多数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档次不高的特点非常明显,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因此,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有利于企业了解自己面临的发展环境,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创新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创新战略,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客观认识所辖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制定合理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

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指在一个产业集群范围内,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高效配置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综合能力。它是产业集群对知识积累、学习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的有机整合。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以创新理论为指导,结合产业集群的特点,按照系统全面、科学实用、可操作性、灵活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来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为,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深度访谈等方法,初步探究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的因素及其条款;接着在较小范围内进行预测试,删除掉部分不必要或不重要的条款;最后进行大范围正式测试,开展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并得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

本文从四个层面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反映了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实力,是决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它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深度,制约产业集群创新活动的开展。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新技术使用数量、技术创新扩散程度、技术人员比重、信息化程度、新产品开发数量和企业设备更新速度。

(二)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即创新的成果,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必须最终体现到创新绩效上。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用群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及授予量、产业集群经济效益、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四个指标来衡量。

(三)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资金量,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影响。集群内各企业为保证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研发资金的投入是必要的。这其中,既有绝对量的考查,也有相对量的考查。R&D经费投入、R&D经费占销售额比重、群内企业人均培训支出等三个指标体现了产业集群的创新投入力度。

(四)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创新活动有效运作的外部力量。在硬件既定的前提下,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才能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从创新的过程来看,企业、政府、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技术实力,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因此,中介服务机构数量、高校及科研机构数量、政府支持力度、群内创新文化等四项指标是产业集群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决定着创新环境的好坏。

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

假设现在要对某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供投资人或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参考。

(一)建立评价指标集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建立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得到因素集E={技术水平I1,创新绩效I2,创新投入I3,创新环境I4}。

(二)确定因素集的模糊权重向量:A=(a1,a2,a3...am),Ai=(ai1,ai2,ai3...aim)

本文第二部分已指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权重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加以确定,这与传统使用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相比,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和优越性。

在获得各指标因子载荷的基础上,二级指标的权重依据因子分析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来确定,三级指标相对权重由其因子荷载大小确定,以“新技术使用数量”为例,其权重为0.8157/(0.8157+0.8233+0.7028+0.5943

+0.7115+0.6627)。具体计算过程限于篇幅,不再列示,最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

(三)确定评语集:V={v1,v2,v3...,vn}

vj(j=1,2,...,n)表示由高到低的评语。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是给予所有对评价对象有影响的因素综合考虑,这样就能从评语集中获得一个最优的评价结果。要想得到较准确的评价结果,评语等级需划分得更细,而相应评价过程就会繁琐、难以把握,所以对评语等级要作出适当的选择。基于技术角度和可操作性的考虑,本文的评价集合采用五个等级,即V={v1,v2,v3,v4,v5}={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四)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由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复杂性,定性、定量指标同时大量存在,因此采用调查、专家评估打分的方式确定。设专家人数为X,xij为把因素Ii评为vj的专家人数,则:

rij=xij / X (1)

而R=(rij)m×n,可以得到R。

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学者、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要考查的产业集群进行评价,共筛选出有效问卷10份,整理后见表1。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B1=A1oR1=(0.07943,0.27392,

0.46131,0.15087,0.03447)

B2=A2oR2=(0.04294,0.16227,

0.48913,0.21840,0.08726)

B3=A3oR3=(0.12982,0.39726,

0.3,0.13646,0.03646)

B4=A4oR4=(0.17525,0.47817,

0.22649,0.07242,0.04767)

(五)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复合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B=AoR (2)

将上面求得的向量B1,B2,B3,B4作为二级模糊评价的模糊关系矩阵,则 B=AoR=(0.08749,0.28506,

0.41982,0.15815,0.04948)。

(六)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对于各种不同的评价结果,相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实践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简单平均法、最大隶属度法和加权平均法。评价结果为常数的情况适用简单平均法,需要量化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则选择加权平均法。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评价一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在多个对象之间选择一个,故采用最大隶属度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简便,且合理性比较强。

设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B=(b1,b2,b3,...bn),bs=max{bj}。则该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评价结果为bs,属于第s个评语等级。由上面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知,max{bj}=0.41982,s=3,因此可判断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

进一步分析,由二级评价结果中第3个评语的隶属度0.41982最大,可知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水平,且与评语2的隶属度0.28506最接近。这表明: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早已达到一般水平,与较好的水平差距不算太大。故该产业集群需要继续努力以保持、巩固阶段性成果,使创新能力尽快达到较好的水平。从一级评价结果看,4个二级评价指标中技术水平、创新绩效这2个指标属于3级评语的隶属度明显大于其余4个级别的评语,因此这2个指标都属于中等水平;而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这2个指标属于2级评语的隶属度即处于较好的水平。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较好而技术水平、创新绩效一般,这反映出该产业集群存在经营管理问题,或者是存在其他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如制度不合理、创新机制不健全等。

四、结语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涵义、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在查阅文献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并介绍了评价的整个过程。该评价体系简单适用,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①陈林生. 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5(4):108—110

②赵忠华. 创新型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绩效研究[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72

③孟芳. 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J]. 《商业时代》,2011(7):116—117

④杨冬梅,赵黎明,陈柳钦.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79—81

⑤胡蓓,古家军.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144—147

⑥古家军,谢凤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480—481

⑦刘峰,林涛,龚卢芳.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J].《江西科学》,2007(6):334—337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B802)阶段性成果〕

(尹猛基,1982年生,河南信阳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完善培训体系提升学习能力 篇7

海力集团成立了由董事长任组长, 总经理任副组长, 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企业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部门的培训负责, 各单位一把手对单位的学习活动负责, 为培训学习提供了组织保障。

为培养一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并能把新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管理队伍, 集团围绕企业的战略、文化、营销、人力资源、财务、流程管理和组织创新等7个方面的内容, 强力推行了企业内部培训工作。集团投资10万余元购置了卫星接受器、投影仪、电脑等设施, 采用了“卫星远程课堂+专家教授面授”的教学方式。培训主要对象包括集团公司高管、机关管理干部、安全生产系统以及两家子公司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共计120余人。集团先后派人到北京、济南、滨州等地学习先进的培训管理经验, 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引进了华企在线培训系统。集团还与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起校企结合的人才培训基地, 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人才。

制度是培训学习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一是集团培训办按照“分头组织、归口管理、落实责任、强化考核”的思路, 为每个学员建立了培训档案, 专门记载上课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考试考核情况。集团把学员培训学习的成绩与晋级、晋职和评选先进挂钩, 并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建立了学习考勤制度。集团高管请假由董事长批准, 中层管理干部请假由分管副总批准, 一般管理干部请假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后报分管副总批准。学员的请假申请报送培训办备案, 没有办理请假手续事后又没按时补办的, 一律按旷课处理。三是建立了学习考核制度。学员旷课、未完成作业、考试不及格, 均给予罚款处理;凡出现学员签到记录不完整、学习资料不完备、教学设备出故障等现象, 也要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罚款处理。以上考核情况均纳入集团公司每月一次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集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学习上为大家做出了榜样。他们尽管工作繁忙, 仍然挤出时间和大家一起听课并认真做笔记, 还和专家教授共同探讨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 学员们逐渐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并形成了“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良好风气。截至目前, 平均每个学员完成课堂笔记300页, 写出心得体会10篇。集团向40名优秀学员颁发了奖金, 并在内部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通过培训, 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有了很大提高, 集团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得到有效提升。员工们撰写的《以文化赢得未来》、《以信息化促进企业跨越发展》等论文先后被省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经贸部门和企业联合会评为优秀文化创新成果。

推进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篇8

1 围绕“一案三制”, 扎实推进应急体系建设

1.1 建立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提升指挥力

全面推进应急组织体系建设, 公司本部设置专职应急管理部, 日常开展应急专业管理。处置时发挥作为“司令部”强有力的参谋指挥职能, 一方面为领导决策提供意见和方案, 另一方面被授权可调动全公司资源, 全面指挥应急处置, 令出一家, 保证指令执行迅速。各单位及时落实责任部门和管理职责, 设置组织机构和专兼职管理人员。

1.2 完善框架合理、科学有效的预案制度体系, 提升响应力

立足公司实际, 全面梳理公司应急预案, 制定以22项应急预案为核心的预案体系, 统一预案格式框架, 明确预案编制、评审和发布、演练、培训、修订等全过程管理要求;编制应急管理、工作和技术标准目录, 制定发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试行) 》等重要制度, 规范日常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流程;制定年度演练培训计划, 建立应急演练培训常态机制。

1.3 健全三级联动、区域协作的应急运行机制, 提升协作力

把打造“统一指挥、快速沟通”的应急指挥平台, 确保各类信息及时、准确、完整传递, 应急机制快速启动, 作为应急运行机制建设的重要任务。继2008年率先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建成省、市两级应急指挥中心之后, 2010年完成107个县级供电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全省各级127个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互联互通, 指挥平台高效运转, 建成上下贯通的应急指挥体系;综合考量全省资源分布情况, 设置6个应急协作区, 协作区内各单位自发互助, 共享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 加快突发事件处置进程, 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1.4 建设专业搭配、机动灵活的应急队伍, 提升应变力

着眼于自救首救, 按照电网应急处置实际, 分专业建立兼职的应急队伍。目前, 公司系统应急队伍144支, 共14 400人。所有应急队伍依托各供电公司、送变电建设公司的日常生产运行和施工力量, 并且经历过多次应急处置实战考验, 能够快速集结调配, 现场抢修处置能力大幅提高。组建了省、市两个层面的应急专家组, 指导应急处置、应急演练和应急重点课题等工作。

1.5 打造储备充足、调拨快捷的应急保障体系, 提升保障力

以全方位保障为目标, 科学布局物资保障。在豫北、豫中、豫南建立3个专业化应急物资储备库, 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 储备72类应急物资。通过缩小运输半径, 实时掌控信息, 实现应急物资快速调拨;分别在郑州、平顶山成立了“应急发电救援中心”, 负责承担本地及协作区域内的应急发电工作;以公司地面站为卫星中心站, 三台卫星车为移动卫星站, 提供特殊情况下的通信接入, 保障了指挥中心与处置现场的音视频等数据通信。

2 发挥应急体系建设成果, 成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2.1 快速响应, 打赢抗旱浇麦保电

攻坚战

2009年年初, 河南省出现50年来最严重旱情。公司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组织成立应急小分队, 紧急调配临时抗旱电源设备1 094台, 利用临时电源灌溉农田1 726.67 km2, 累计电灌农田22 113.33km2·次, 为缓解河南省小麦旱情、夺取夏粮丰收做出了较大贡献。

2.2 紧急联动抗击暴风雪, 保电网平稳运行

2009年冬, 河南省多次遭遇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公司及时启动电网应急机制, 第一时间发布橙色预警, 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中心实行24 h应急值守。相关部门、单位迅速行动, 启动应急预案, 强化信息报送, 组织应急队伍、抢修物资, 启动区域应急协作机制, 全力投入应急抢修工作。整个抗灾抢险期间, 先后调集巡线及抢修队伍147支、车辆724台次, 事故应急抢修及巡线人员最多时达5 513人。

2.3 快速反应, 高效处置电网灾害

2010年7月下旬, 河南省南阳、信阳、三门峡和洛阳地区因暴雨出现严重自然灾害, 大量电力设施受损。公司本部各部门、各单位按照预案工作要求, 加强沟通协调, 全力开展抗洪抢险保供电。灾害期间, 公司累计投入应急队伍1 219支、人员18 508人次, 车辆2 693台次。与往年同类事件相比, 处置时间大幅度缩短, 处置效果进一步增强。

持续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是深入落实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网公司的内在要求, 是推行公司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公司将加强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 树立科学的应急理念, 提升化解风险的能力, 努力实现由经验应急向科学应急、常态应急转变。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篇9

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其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个体心理特征, 是个人智慧在高校教学实践活动中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养。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最具效力的因素。推进高职的“质量工程”, 必须深入地探究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研究状况。高校扩招以来, 高职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保证”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热门话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 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而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教学能力密切相关, 如何科学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结合学院实际情况, 努力建立符合院情、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打破单纯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重点的现状, 探讨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强、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的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作为高职院校教师, 教学能力应该涉及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调控、教学评力以及运用教学媒介等几个方面能力。具体内涵如下:

(1) 教学认知能力。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是指认识、理解与把握教学活动的任务、内容、对象等因素的能力, 它可以描述为理解专业目标及课程、教学对象、分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

(2)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能力、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力、编写教案能力。

(3) 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是课程实施阶段的能力要求, 包括反馈教学信息能力、调控教学进程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4) 教学评价能力。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包括指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能力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能力两个方面。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判断能力。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依照一定的标准对自身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判的能力。

根据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内涵描述,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特征进行如下描述:

(1) 教师对知识的组织能力。教师对知识的组织能力, 事实上包含了教师其自身所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 以及教师如何对其所拥有的这些知识进行科学使得的组织, 使其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授。因此拥有良好的知识组织能力是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拥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是反应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学技能涵盖面自然是比较广的, 既包含了教学方法的使用, 也包含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使用, 因此教师能否娴熟的使用教学技能来更好的完成其教学目的, 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能力。教师所具备的教学技能的优劣也是反应其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 教师对教学资源的统一利用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所能够调动和使用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 还是比较多的, 尤其是如何利用学校所拥有的相关的教学条件和资源, 更好的为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具备高水平教学能力的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3) 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因此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促进, 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师同样也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 这也是反应其综合的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

(4) 高质量的课程建设能力。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中, 其教学特征并不是依靠一次讲座, 或者一次短暂的学习交流来实现对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提高, 而是通过一门次的课程来完成这一目标。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 直接反应了其教学能力。一个拥有高水平教学能力的教师, 必然也具备建设高质量课程的能力。

3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的促进高职教师开展教学学术的研究活动, 也为了让高职院校能够通过这一学术研究活动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高职教师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3.1 教师基本知识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

对教师的基本知识进行考核及评价, 能够有效的描述其所具备的基本知识情况, 能够反应该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 为教师去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的依据。根据教育学术的研究情况可以发现, 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 能够直接影响教师所能够从事的教学活动, 教师对某一专业领域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是该教师开展这一专业相关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 首先应该对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知识进行考核。首先应该建立一套标准的考核标准, 并对教师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给与客观准确的评价。

3.2 教师的教学技能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

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的一个因素。在对教师的教学学术研究问题中, 也反应教师的技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教学实施的方式。因此对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进行考核, 并建立相关的标准以评价机制, 能够更好的反应教师是否具备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最基本的能力。而且对教师基本技能的考核标准及评价过程中其涉及的面非常广。根据人们对教学技能的理解和认识不一样, 对教学技能的考核内容、考核项也将会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这在今后开展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考核和评价过程中, 对这一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还将根据不同时期, 不同教学环境的要求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发展, 使得教师的教学技能、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能够更好的去适应不同对象、不同学校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让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能够更好的适应和满足高职院校的教学需求。

3.3 学生主观评价的标准和评价机制

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评价往往是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评价指标。为了让学生的主观评价能够更好的反应教师的教学能力, 需要对学生的主观评价结果进行更好的分析和评判。使得高职院校能够通过学生的主观评价更加客观准确的反应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过去人们对学生的主观评价的评价标准研究不够, 甚至认为学生的主观评价就不需要有评价标准, 学生说好的就是好的教学能力。事实上这是一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观点, 在实施过程中就发现有些教师对学生要求很低, 对学生考核标准定的很低, 让绝大多数学生, 哪怕是不好好学习, 甚至不学习也能轻松混过关, 这样的老师有很多学生都会认为很多。因此他们是出于对自身放松的前提下给出的一个非常笼统的一个评价。那么这种对教师评价为好, 事实上并不能反应出这样的教师其教学能力就好。因此对这样的学生的主观评价结果, 如果也采用这种笼统的不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的话, 则有可能因为学生的主观评价, 而误判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正因为如此, 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研究和设计一套相对客观完善的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主观进行分析和评判。能够给出一系列标准的学生主观评价问题和判断条件, 并根据学生的判断结果, 客观的去反应教师的教学能力。

3.4 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的评价标准

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是开展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根据教学学术的研究成果表明, 教学学术其最终目的是研究教育工作者如何进行知识的传递和传播, 而对知识的传递、传播的效果最终就是进行衡量和评判学生在学习前后的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和刻画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差异程度, 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客观完善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评价。当这套评价体系建立起来之后, 可以对学生学习某一课程之前和之后的能力分别进行统计和评价, 并以此作为判定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

3.5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

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 以及学生主观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在此基础上研究和设计一套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 通过该标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 以掌握学生通过对某一课程的学习之后, 其最终的学习效果究竟提升了多少。用量化的方式来进行描述, 准确的刻画学生群体通过对某一课程的学习之后, 该群体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程度, 并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经历和情绪的变化情况, 综合的对高职教师在传授这一课程中的授课效果、授课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

通过建立这一系列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标准, 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通过这一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的去描述和刻画高职院校教师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教学水平, 并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师不断的去改进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能力。

4 总结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实际, 构建了一套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进行了评价和衡量, 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的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价。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也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各种改进和提升的方法是否有效给出了一种评判的准确。为了解决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在设计评价体系时, 构建了一种学生能力的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能够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掌握的相关技能进行相关准确的评价。利用该模型能够对学生学习某一门课题在学习之前和学习之后的能力进行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估, 并以此评估成果能够更好的去评价学生通过对某一课程的学习, 其究竟在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多大的提升, 为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摘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不高, 教学水平低下以及科研与教学相脱节等问题, 设计一套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 从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学生能力的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评价, 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机制

参考文献

[1]尹晓琴.美国教师教学评价对我国医学院校的启示[J].教育评论, 2015, (8) :73-76.

[2]吴亚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5) :67-69.

[3]于晓波, 李臣之.基于学生“学”视角的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 (35) :119-122.

[4]杨丽, 刘典恩, 王培承.基于教师满意度的医学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5, (10) :784-786.

[5]陈立今, 谢贤宇, 金炎, 等.临床教师胜任力评价模型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4, (6) :78-79.

软件测试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篇10

一、软件测试行业现状

国外软件测试的历史较长, 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调试”时期, 后续经历了论证时期、破坏性测试时期、生命周期评估和预防性测试时期。目前, 国外软件测试已有严格的测试工作标准和范围规定。从业人员平均技能水平较高, 可从事时间也比较长。待遇与开发相当, 人员配比充分合理。软件测试能力培养在自动化和手工测试方面均有很强的实力。

相比于国外, 我国软件行业起步较晚。整体软件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而软件测试在2000年才开始发展。2005年后软件测试行业和人力需求开始呈现急速上升趋势。而与产业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软件测试“缓慢”的人才培养, 软件测试从业者能力水平一般, 培养体系不健全。结合当前国内软件测试的现状和各企业对软件测试的需求情况, 从当前和长远情况来看, 专业性和职业化的软件测试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企业对软件测试人员的能力要求

国内企业对软件测试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在规模较大且流程较为规范的软件企业, 一般具有独立的测试部门和质量部门。测试部门通过合理的人员分配, 以产品或项目目标为核心, 向项目组配置相应测试人员来辅助产品或项目的正常开展。这些项目组的测试人员, 按照其职责和所负责的模块, 分别关注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及安全测试等。此外, 在协助产品的开发过程时测试人员也会分别介入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针对这些不同的测试过程, 企业对相应从业人员有着对应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 企业对软件测试人员的能力要求较为细化。这些企业中的软件测试从业人员的专项技能较为突出。比如从事功能测试的人员具有很强的业务知识和背景知识;而从事性能测试或压力测试的人员对场景分析和结果分析能力较强, 而对业务可能关注较少。

而在国内众多的中小型软件企业, 对软件测试有不同的做法。这些企业可能没有独立的软件测试部门, 也许连软件测试的工作都不是由专人担当。此外, 这些企业的软件测试人员有时不仅需要做功能测试, 对于产品出厂验收时所要求的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也都会参与。这样的企业对软件测试从业人员的要求跟上面所说的较为规范的企业就有所不同。他们一般要求内部的测试人员, 首先要能胜任本职的功能测试工作;除此之外, 对于一些非功能性的测试也可以快速胜任;而正常的工作中测试人员一般还要负责相应的现场支持维护升级等工作。

无论企业的大小或流程的规范与否, 企业对软件测试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有共通点的。企业都希望测试人员拥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责任心, 耐心、细心、自信心、发散思维。对于专业技能方面, 软件测试人员与开发类似, 也需要熟悉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和网络等方面知识。此外, 测试人员对测试理论、测试方法和测试管理的掌握也是必要的。

三、现有软件测试培训存在的不足

当前, 企业中的软件测试从业人员来源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 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他们在校期间接触过软件测试课程或学习过软件开发相关课程, 有一定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第二, 培训机构的专项培训生, 培训期间对口培训过软件测试相关内容;第三, 其他专业毕业生, 对软件测试存在一定兴趣, 转投软件测试行业。软件测试人员在企业中工作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接受培训的过程;第四, 社招人员, 具有一定测试经验甚至管理经验。

首先, 现有的培训机构还相对较少而且单一, 重视软件测试的培训结构相对更少。由于行业间的竞争少, 且国内对软件测试的重视程度也较为一般, 对软件测试的要求不高, 很多企业对软件测试的要求仅限于能找Bug, 保证产品顺利上线运行。培训机构为了追求利益和自身的发展, 往往是最近热炒什么方向, 就开放什么样的课程, 并不注重过程和质量。他们切中目前企业对软件测试所存在的不足, 投机取巧, 培训出的测试人员也仅限拥有基础的测试技能, 保证可以满足初期的上岗即可, 缺乏对学生自身定位和对未来方向的引导。

其次, 培训往往都是速成的, 培训机构只关心在短时间里培训出能上岗的测试人员, 没有从根本上培养测试人员的个人素质培养。培训的内容较为简单, 趋于表面。而往往在正式的项目工作中, 产品的运行环境往往非常复杂, 测试结果的分析往往因为影响因素众多而比较复杂, 培训的理想型测试与实际测试情况差距较远。并且一些测试工具不是开源的, 需要高额的使用费用。培训机构往往会精简这些经典工具使用的介绍。

第三, 培训起步晚, 很多软件测试从业人员起初参加软件测试培训并不是因为自身兴趣, 往往是看到软件这个测试行业的要求较低, 且收入可接受;再加上培训机构对软件测试就业趋势和软件行业发展的宣传。很多培训生在培训阶段的后期都未对软件测试产生兴趣, 最后仅是在结果的导向下跨入软件测试行业。这些从业人员在测试工作过程中因为缺乏兴趣性, 导致思维不够发散, 较为狭隘。在某种程度上与测试人员基本素质思维发散想违背。

相对于培训机构的不足, 高校毕业生从事软件测试行业的不足之处则相对单一, 大部分院校无软件测试专业和课程, 基本上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软件开发为主, 因此对于软件测试的专业理论和方法理解还缺乏系统性的认识。进入公司之后, 公司出于成本和时间的考虑, 一般以老带新方式进行培训, 而老员工由于测试任务在身, 非常容易忽视新员工的能力培养需求。同时, 如果新员工缺乏学习主动性, 再遇到拥有技术私心的师傅, 新员工的成长历程可想而知。

社招测试人员招聘对于大型企业是通常性的做法, 毕竟拥有实际项目测试经验的人员可以直接上手, 缩短磨合期。但是社招测试人员并不代表其不存在不足, 一是测试转测试管理角色的经验缺乏, 二是满足现状, 遇到测试能力提升瓶颈, 容易受到年轻测试人员的竞争冲击。对于小微软件企业来说, 以自身经营实力现状是无法满足中高级测试人员的薪资要求的, 所以高校毕业生和培训机构专项学员仍是他们长期的主要需求对象, 然而毕业生和学员自身能力的缺陷和公司的运营成本限制, 又造成了人员培训的两难境地。

四、如何完善软件测试培训体系

探讨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软件测试能力培养体系, 首要需要关注的就是软件测试培训体系所涉及的三大元素:企业、高校、培训机构。完善和建立软件测试培训体系, 可以更好辅助高校人才培养, 也有利于为企业输送更合适的人才, 为社会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本体系初步设计了一个企业、高校、培训三者紧密联系的人才流动环形, 如图1。

一个理想的软件测试培训体系这三个元素息息相关。完善和建立软件测试培训体系本质上就是完善和建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其实培训机构起到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以培训机构为主, 介绍培训机构在完善培养体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以及如何去发挥在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一) 培训机构与高校体系

1.培训机构与高校关系现状。高校出于师资资源、专业配置和就业前景等考虑, 很少开设软件测试专业。计算机类的学生并不是所有都能在软件开发当中脱颖而出, 一些基础比较薄弱或者本身对开发不感兴趣的学生, 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入门门槛较低的软件测试行业, 但自身竞争力较弱。当今社会早已不是高校就业包分配的时代, 现在的大学院校基本以将毕业生推向就业市场即作为使命的结束, 毕业生在浩瀚的就业人潮中拼杀, 也不一定能落实心仪的企业。站在企业角度, 他们既希望能够挑到“物美价廉”的应届生, 又希望具有一定工作或项目经验。此时培训机构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模式为高校应届生学生自己报名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测试培训课程, 大部分是看中了培训机构所承诺的包就业和薪资预期, 学生为此要支付不菲的培训费用。实际一些机构所谓的包就业也是根据培训收取的费用层次来安排, 推荐的单位也是层次不齐, 如果不接受推荐, 机构也不一定会退还培训费用, 因为培训之前学生了签订了一些协议条款, 之中均隐含机构的责任规避, 学生作为初入社会的弱势群体, 很难做到自身维权, 只能妥协。

2.培训机构与高校的联动创新。第一, 高校软件测试专业外包。针对没有开设软件测试专业, 而又存在软件测试培训需求的院校, 高校可以依托培训机构所能提供的培训教育资源, 通过选修课外包服务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软件测试教学工作, 同时培训成绩直接与学分挂钩, 培训机构相当于学校的一个软件测试课程, 甚至是软件测试专业。社会上有些院校虽然已经设立软件测试课程或者专业, 但是由于仅局限于书本和理论知识的传授, 缺乏实际操作性。而高校通过与培训机构合作, 可以利用培训机构理论与实操结合的软件测试培训模式来完善自身的教学结构, 直接为社会输送能力合格的应届生。

第二, 引入国际测试培训标准。以南京市质检院为例, 引入ISTQB (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 认证培训, 通过ISTQB初级培训认证, 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知识, 这些均是非大学课堂和普通培训机构所能传授的专业知识, 并与国际水平接轨。因此也减轻了导师的教学压力, 学生能够在上项目之前迅速理解测试内容, 掌握基本测试方法。同时ISTQB的标准培训内容, 可以作为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软件测试基本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三, 一站式培训就业保障。毕业生就业率是社会外界来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除尚未毕业的大四应届生外, 已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可以与培训机构签约企业直通车协议, 参加企业岗前培训, 凡是经过培训机构和企业的软件测试专项培训, 取得ISTQB初级认证, 并通过能力测验 (包括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 , 顺利获得结业证书的学生, 将会直接被培训机构的合作企业录用。同时就业是企业和个人的双向选择, 如果学生认为企业与个人期望有所差距, 培训机构会继续作为实习生留用, 并可参与测试外包项目, 直到签约心仪的软件企业。这样既能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也能在学生未进入企业之前, 持续不断的积累测试经验和项目经验, 避免找工作阶段而造成的经验和能力要求脱节现象。

(二) 培训机构与企业

1.培训机构与企业关系现状。当前培训机构和企业之间只是单纯的人才推荐机制, 并且软件测试行业目前的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 特别是具备2~3年测试经验的工程师为跳槽的主力群体, 而他们恰恰是软件测试的中坚力量。因此企业每年都会存在较大的测试人力缺口, 除了社会招聘外, 培训机构的定点输送也成为人力补充的重要渠道。正是这种功利性的人力需求, 造成了培训机构功利性的培训模式, 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和符合自身特点的培训需求, 导致学生仅仅是暂时起到人力补充的作用, 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测试人才。学员在不同的行业、项目和任务上还需要企业再次的内部培训, 通过时间的积累来提高自己的测试能力, 这对于企业来说又是成本的无形增加。

2.培训机构与企业的联动创新。第一, 企业定向培训。大型企业的软件测试部门, 一般会将测试人员分配到不同的团队进行模块划分。这样每个团队无需改变各自测试内容, 同时可以完成不同项目的测试任务, 正所谓测试流水线化。所以学生除了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培训外, 可根据自身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进行分组培训, 例如黑盒测试组、性能测试组、白盒测试组及自动化测试组等, 实现软件测试培训的内容细化和技术深化, 无需进行长时间的笼统知识培训, 有利于企业对人才定向要求。

第二, 企业在职人员进阶培训。企业员工的内部培训也是不可忽视的需求。企业的软件测试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积累往往会遇到测试能力提升的瓶颈阶段。即一是对测试内容产生枯燥甚至厌恶感, 二是无法从简单基本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上升到拥有自动化测试等高级水平阶段。ISTQB国际软件测试认证课程正是一种自基础到高级演进的培训结构, 分为基础级:针对有一定测试专业基础知识的测试人员, 包括测试工作人员和有志于从事软件测试的学生等;高级:针对3到5年以上测试相关经验的测试人员, 包括测试员、测试分析师、测试工程师以及软件开发人员等。而参加该级别认证的人员需先通过ISTQB基础级认证;专家级:针对至少5年的实际测试工作经验以及2年的专家级领域工作的测试人员。通过ISTQB的进阶式培训, 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对高级测试人才内部开发, 无需通过社招来增加额外的人力要求, 又满足了测试人员本身提高行业竞争力和争取更优厚待遇的现实需求。

第三, 测试管理人员培训。测试工程师的长期发展路线较为清晰, 在成为资深测试工程师之后均会往测试管理方向发展, 即独立带领测试团队, 甚至成为公司整个测试部门领导者。管理是门艺术, 从测试执行者到测试管理者身份的转变, 并不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同样需要在工作当中经过相关管理执行的历练。测试管理者需更多的去学会如何与测试执行者交流, 如何发挥团队的力量去完成各种各样的测试任务。

第四, 企业测试项目外包。企业中有时遇到一些简单项目的开发需要外包时, 一般都是与现有的一些外包服务公司合作。其实培训机构拥有很多的人力资源, 而培训学员在学习中缺少的又是实际项目操作。对于一些不是很重要且可以放出的模块, 可以与培训机构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 在导师保障质量的前提下, 交由培训机构的学员去完成, 这对企业和培训机构来说是一种双赢。

(三) 培训机构的“互联网+”

在移动互联网蜂拥而至的形势下, 它带来的是场教育培训领域的革命, 比如说美国的MOOC系统。移动互联网平台系统内容的各种应用对培训机构所带来的冲击和变革, 毫无疑问会变得日新月异。一是培训方式的改变。原始的培训方式完全是单向传授式的。未来的培训方式更多地应该是智能化的, 老师借助于智能化的分析, 了解每个学生的缺点, 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个性化辅导。培训模式可能会变成纯粹的线上教学, 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培训体系。二是收费模式的变化。原来的收费模式是学生支付培训费用, 培训机构安排相应课程。未来很有可能很多课程是全部免费的, 比如国外非常火爆的MOOC在线课程。但免费并不意味着没有收费模式, 比如说如何通过腾讯这样的增值体系模式交费, QQ是免费使用的, 但是正是因为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群体, 可以再通过会员、游戏、等增值服务来实现营收。在线培训既可以通过增值服务来实现收费, 也可以通过结业颁发相关认证来收费, 前提是需要培训机构的含金量和证书的行业认可度。虽然目前的在线培训和在线教育的营收模式尚不成熟, 但是基于在线培训是未来的大趋势, 所以未来在商业成果上一定会有所突破。

(四) 软件测试学校

这是本文所研究的软件测试培养体系里面最上层的理念, 但是也同样伴随着诸多现实问题, 所以这里所提出的概念只做探讨和构想。在中国, 高等院校众多, 但是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 这些王牌专业往往就是某个行业主要的人才输送渠道。如果想形成一个行业中的人才密集输出, 相对于社会上鱼目混杂的培训机构, 学校必定是主体。开办软件测试学校将是一项创新举措, 软件测试学校可以发挥招生优势, 依托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 让学生完成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教育培训, 充分保持软件测试的培训粘度, 实现学员的测试水平由懂到专到精的平稳过度, 真正培养出基础扎实, 水平高于同等综合性大学的软件测试人才。随着测试学校毕业生群体在社会上不断得到认可, 甚至成为行业顶尖人才, 随之而来的将是学校影响力的不断扩散, 测试学校将逐渐发展成为软件测试行业和领域的黄埔军校, 最终实现软件测试行业的生态循环。

参考文献

[1]梅耶.软件测试的艺术[M].张晓明, 黄琳,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2]G.li.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秘籍[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完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 篇11

一、我国各类企业的创新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创新模式与影响因素

2007年,国家科技部与统计局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型企业2674家、中型企业29622家,34946家小企业)2004~2006年的创新活动开展调查,根据这次调查结果(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8月;科技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2008年14期),我国工业企业创新的基本特点是:

1.企业的创新活動增加,创新模式开始转型。调查表明,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8%。从数量看,小企业占绝对多数。其中大型企业占2.6%、中型企业占19.2%、小型企业占78.2%。由此可见,小企业是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生力军。从普遍性来看,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活动比较普遍。有创新活动的大、中、小企业分别占被调查的同类企业的83.5%,55%和25.2%。

随着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和产业升级,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进入转型期。技术来源从引进技术和跟踪模仿转向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相结合。2000~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经费与引进技术经费之比从1.43倍提高到9.88倍,消化吸收经费与引进技术经费之比从7.4%增至26.3%。

2.市场需求是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的主要动力,提高效率和节能减排等政策因素推动了企业工艺创新。调查结果表明,企业产品创新的效果,首先是开拓市场和扩大市场份额,其次是提高产品性能或质量,再次是增加品种和功能。工艺创新的效果依次是提高生产率、改善工作条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灵活性、降低人力成本、节约能源和原材料。

产品创新主要针对国内市场需求,创新的层次偏低。例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收入占企业主营收入的12.7%,其中国际和国内新产品分别占17.4%和60%,本企业新产品22.6%。根据科技部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另一项调查(科技部发展计划司《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基本情况分析报告》,《科技统计报告》2008年13期),在成功实现技术创新的大中型高新技术工业企业中,推出具有国际市场新产品的企业占31.8%,具有国内市场新产品的企业占52.9%,具有本企业新产品的企业占11.7%。

3.企业技术创新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改进创新为主,技术改造是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形式。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创新支出一半以上用于获取机器设备和软件,约1/3用于内部研发,其余依次为从外部获得技术、委托外部研发等。

“十五”以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经费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07年达3650亿元,接近于当年的全国R&D支出(3710.2亿元),占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总额的84%。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通过设备更新等技术改造来改进工艺和提升产品档次,逐步积累创新能力。

4.企业创新投入主要依靠内部资金,研发支出以内部研发为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经费中,企业资金占82.8%,金融机构贷款占9.3%,政府资金占3.4%,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0.8%和3.7%。小型企业创新经费中政府资金约占3.7%,中型企业为3.4%,大型企业为3.2%。

调查结果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内部R&D支出占其R&D的70%以上,其次是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再次是与其他企业和大学等合作,委托外部研发的R&D支出仅占6.5%。由于技术吸收能力较弱,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学合作的比例低于大型企业。

5.影响企业创新的最重要因素是人才。根据调查结果,按影响程度排序,在影响企业创新的诸多因素中,人才排在第一位,包括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高素质人才;位于第二层次的是充足的经费支持和有效的战略或计划;第三层次是信息渠道、员工的认同度和内部激励措施;第四层次是可靠的合作伙伴和优惠政策。

6.对企业创新有较大影响力的政策是人才政策和税收政策。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政策重要性的排序依次是:鼓励企业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政策;技术开发费用计入免征增值税的成本和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所得税;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支持;设备加速折旧和外经贸政策等。

(二)创新型和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模式与影响因素

2009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对山东、安徽、辽宁、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的55家创新型企业和高技术企业进行走访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1.企业创新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为主。企业的创新投入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其次是政府资金;再次是公开上市和贷款。在政府投入中,中央政府资金比地方政府更重要。

2.企业创新的技术来源主要靠自己研究开发。按重要程度排序,企业创新的技术来源首先是自主研发,其次是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其余依次是引进设备、国外技术许可、国内技术许可和其他。

3.企业创新最需要的人才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研究开发领军人物。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企业需要的创新人才依次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领导者、研究开发领军人才、研发人员、营销人员和技术工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开始花高薪从海外聘请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

4.企业创新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政府政策起鼓励作用。企业反映,企业基本上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需要,进行创新。优惠政策可以减少创新的成本和风险,起到鼓励作用,但极少为了获取优惠政策去创新。在各项创新政策中,企业最需要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和促进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按重要程度排序:(1)政府资助研究开发和成果产业化;(2)研究开发支出加计扣除所得税;(3)知识产权保护;(4)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其余依次是公平竞争、研究人员工资进成本、政府采购和人员培训等。

5.人才激励机制中股权激励最重要,其次是盈利提成,再次是提拔和一次性奖励。也有企业认为收入水平和事业发展是吸引和保留人才的主要因素。但目前企业采取的人才激励机制主要是增加固定收入和奖金(或提成)。

6.研发设计、知识产权和标准是增加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研发设计、品牌、标准、专利、生产规模和供应链管理对提升企业的中高端产品竞争能力有积极作用。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研发设计、品牌、标准、专利、生产规模和供应链管理。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模式与影响因素

200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对火炬计划支持过的3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1.市场需求是推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动力。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产品质量。96.9%的企业创新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80%的企业创新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大产品品种”;仅有46.9%的企业提到政策对支持创新的作用。

2.企业的创新技术来源以独立开发为主。89%的企业以独立开发获得技术;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开发获得技术的企业占52%;而购买国内外专利、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大学技术转移与模仿制造的企业各占5%左右。

3.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是资金和人才短缺。目前,由于社会融资渠道不畅,中小企业创新较多依赖政府资助和银行信贷。在被调查企业中,分别有43.5%、42%和30%的企业使用过地方政府资助、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获得过中央政府资助的企业占28%。企业反映,由于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银行贷款门槛高,希望建立专项快速融资体系。

缺乏适用人才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人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口的专业人才不足,专业教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特别是缺乏适应新兴行业的专业,即使在一些热门行业,也常出现“有人无才”的局面。二是大学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差,能“立刻”、“有效”上岗的人才不足。研发人才培养难度大、周期长。三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4.在各项优惠政策中,最受企业欢迎的是减税让利政策。60%以上的企业认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中,“减免企业所得税”、“高技术企业认证”、“中央/地方资助研发”、“创新基金”和“研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等项政策很重要,其中85.1%的企业认为减免企业所得税很重要。但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差异较大。“高技术企业认证”政策落实率较高,而政府采购、股权激励等政策的落实率较低。

5.企业的专利数量增加,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在被调查的企业中,申请过专利的企业占78.0%,拥有授权专利的占68.0%,其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分别占43.6%、45.0%。

6.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有待加强,一方面是提供的服务种类少;另一方面是服务水平不高。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接受过创新服务的企业仅占18.3%,服务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与法律咨询三个方面。

(四)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对创新政策的评价

2009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对140个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中的107家科技管理部门、23家科研机构、10家中介服务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表明:

1.科技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选择与产业需要脱节、项目评价流于形式、缺少阶段性评估、资助资金过低等。

2.影响公共平台效益的主要因素是投入分散、资助金额低、人才不足,只有设施建设资金,缺少运行费用。其中,中介和科研机构则认为平台定位不清,运行机制不健全。

3.影响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研究与企业的需求差距较大,合作者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难以达成,技术市场供求信息不畅。企业方过于关注短期效益,不愿承担失败的风险;研究方则过度关注研究任务所能带来的货币收入和职称升级。现有合同制的合作方式缺少长期利益分享机制。

4.企业的创新动力主要是市场需求和企业家、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科技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5.人才不足主要是结构不合理,科技人员能力不足。科技人員的总量并不少,但结构不合理,知识单一,人浮于事。创新最需要的人才是研究开发的领军人才、具有创新思维的研究人员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人才政策中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有效人才激励机制;官本位体制引导科技人员追求做官,而不是用心研究;人才考核机制不合理,不能有效使用现有人才。

6.教育为创新服务的重点及优先顺序是,培育创新思维、培养科技人才、学科设置适应需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7.提高科技投入效率的主要措施是,加大科技投入与企业需求的联系、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人的激励、加强对科技经费使用的监督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8.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应各有侧重。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和对全局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地方政府重点支持支撑地区特色产业群发展的共性技术和产业技术研发。中央的项目不应都要地方配套。

能力体系 篇12

多年来, 甘孜州按照“卫星覆盖为主、有线和无线覆盖为补充”的发展思路, 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流动电影放映工程、农村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进一步完善了全州广播影视传播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 极大改善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难的问题。发放直播卫星接收设备164921套、太阳能便携式直播卫星接收设备22788套, 解决了16.5万户农牧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建成了19座有线电视网, 其中10个县实现了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建成24个县乡级无线电视发射台, 开通了康定城区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 (CMMB) 。全州建设了康定县城1座影院, 配备219套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18个数字电影节目卫星下载站。截至2012年底, 全州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0.94%和90.41%。

近年来, 甘孜州广播影视部门大力加强传播能力建设, 传播水平显著提高, 为维护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扩大甘孜州在全国, 乃至世界的影响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 与甘孜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 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 与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的形势相比, 甘孜州的广播影视传播能力还存在差距, 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还难以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需求, 还存在问题和困难。一是广播电视覆盖还存在“盲点、盲区”。由于受自然条件、交通电力等因素的制约, 还有接近4万户约13万农牧民群众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按照现代文化“三进寺庙”工作要求, 甘孜州寺庙还需大量广播电视收视设备。二是州县广播电视节目还不能覆盖乡村。由于没有州到县、乡、村的广播电视专用传输线路, 州县广播电视节目只能覆盖到各县县城及周边较近乡镇, 覆盖率仅有20%。距县城较远的乡村还不能收看到本州本县广播电视节目, 广大群众的收视需求还暂时得不到满足。三是电影放映普惠工作任重道远。由于电影放映场次补贴困难, 设备维修成本高, 乡镇均无固定放映场所等原因, 县城未建数字影院。农民群众想定点定时看电影还存在困难。

在科学分析甘孜州广播影视现状, 找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我们要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以数字化为龙头, 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媒体, 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媒体, 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络等各种传播手段, 加快构建甘孜州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广播影视现代传播体系。

现阶段构建甘孜州广播影视现代传播体系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建设为基础, 兼顾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文化消费需求, 推进传播体系多元化建设;坚持以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为导向, 统筹多种传播手段的合理运用, 推进传播体系立体化建设;坚持以提升甘孜州广播影视发展质量为核心, 加快数字化升级改造, 推进传播体系现代化建设。

现阶段甘孜州广播影视现代传播体系实现路径是:

首先加强广播电视台的建设。广播电视台是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主阵地、主力军, 必须作为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战略重点。一是坚持正确导向, 深入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原则, 牢牢把握宣传规律, 推进宣传创新, 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紧紧围绕工作大局, 提升节目质量, 强化各类节目规划、策划, 充分发掘亮点、体现特点、汇集看点, 丰富节目内容, 进一步提高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制作能力, 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栏目。让广播电视节目宣传更加时效、栏目更加规范、形式更加多样。二是加强广播电视台采编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加快存量资源数字化转换, 加快台内数字化建设, 构建采、编、播、存、用一体化的数字技术新体系, 构建面向多个播出平台、多种用户终端的综合制播系统, 大幅度地提升广播电视播出质量和水平。

其次对于县城区域和人口聚集的乡镇以有线数字电视覆盖为主, 无线广播电视覆盖为辅, 移动多媒体广播满足移动人群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需求。县城区域和人口聚集的乡镇应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 推动有线电视向双向交互、大容量、多功能发展, 努力建设以视频服务为主、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可管可控、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网络。根据甘孜州的实际, 为降低成本, 现阶段州到各县的节目传输以租用通信运营商的光纤通路为主, 在县城建立有线电视数字化分前端, 并与四川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相衔接。分配网络双向化改造可采取自建或与通信运营商等合作的方式进行, 提供100余套标准清晰度电视, 数十套广播, 几十套高清晰度电视和3D数字电视节目, 开展互动业务和各种增值业务, 使县城区域和人口聚集乡镇的大众享受到与内地发达地区相同的广播影视服务。同时, 利用已有或新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 在县城区域和人口聚集的乡镇开办调频广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和移动多媒体广播, 提供公益的免费服务以及满足移动人群个性化的有偿服务。

第三对于农牧区域接收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以直播卫星覆盖为主, 接收本地广播电视节目以无线广播电视覆盖为主。对于广大的农牧区域继续完善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以及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 收看50余套中央和省级卫视的电视节目和收听40余套广播节目, 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对于本地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 考虑到甘孜州地形多为高山峡谷, 人口居住分散, 且依河谷沟槽走向而居的特点, 宜充分利用通信运营商已建的光纤通路、基站、铁塔、电力等基础设施, 建立多布点小功率地面数字电视网和调频广播网, 逐步实现农牧区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 提供6~20余套本地电视节目、1套广播节目和数据业务等。同时在全州各村建立起广播“村村响”系统, 并可与调频广播相配合, 提供指定区域的应急广播服务。

第四对于公路沿线区域以无线广播电视覆盖为主, 充分考虑同步广播的应用。在编制多布点小功率地面数字电视网和调频广播网频率规划, 实施农牧区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的同时, 宜充分考虑公路沿线区域调频同步广播和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应用的可能性, 满足车载人群便捷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

第五对于其他区域以网络广播电视覆盖为主, 满足其他区域的人群收听收看甘孜州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根据甘孜州的实际, 与通信运营商合作, 研究搭建甘孜州视音频网站 (待条件具备时, 搭建甘孜州网络广播电视台) , 上线、发布、传输并传送州以及各县广播电视节目, 方便手机用户、电脑用户等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络收听收看甘孜州及各县广播电视节目。

第六建立甘孜州广播电视节目监控及技术运行维护体制, 实现对全州建立的地面数字电视网、调频广播网进行监测监管, 做到网络的可管可控、长效运行。

上一篇:外网系统下一篇:微时间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