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目标体系

2024-08-02

能力目标体系(共11篇)

能力目标体系 篇1

“增强学生体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和“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学校体育教学传统的三大目标。然而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体系指导下进行的体育教学实践的最终成效却不甚理想。目前的在校大学生虽然已经接受了十几年体育教育, 离开校园后仍不能自觉从事体育锻炼。针对传统体育教学目标的困惑, 结合当前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以及“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将学校体育目标与终生体育相结合的新的目标体系———“体育实践能力”目标体系就应运而生了。

一、体育实践能力的涵义

所谓能力, 是指“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 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动力量。”由此我们可以把体育实践能力理解为:一个人在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基础上, 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对自身的体育活动起稳定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情操行为的一种综合能力, 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体育实践能力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体能和运动能力、体育锻炼能力、体育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体能和运动能力是指具有与年龄相适应的体能和基本活动能力, 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和经验, 具有学习和从事适宜运动的能力。体育锻炼能力是指能准确地判断自己身体状况和锻炼的需要, 为自己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并安全地从事锻炼的能力。体育娱乐能力是指能在各种场合和条件下, 运用多运动和身体练习, 与同伴进行愉快的体育娱乐的能力。体育欣赏能力是指能理性和愉快地对体育竞赛和表演进行观赏, 并能对有关问题的社会背景进行洞察和客观的分析。

二、新的目标体系与以往的“三大目标”的比较 (见表1)

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新的目标体系有以下特点:

(1) 紧密地与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结合, 目标以能力的范畴出现, 可以使体育教师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2) 通过对“体育实践能力”具体划分, 使以往一直抽象的“体育能力”的概念更加具体化, 使培养有的放矢。

(3) 新的目标体系把学生现在的体育学习和未来的体育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 是一个既着眼现在又瞄准未来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4) 新的目标体系强调了“实践”的内涵, 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体育知识和技能这两大方面。

(5) 新的目标体系与原有的目标体系并不冲突, 只是比原来的目标更加务实和具体, 也更具有体育的特点, 也更指向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了。

表1新旧目标体系比较表

三、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对策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立足终身体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体育教学应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 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 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使学生健康成长。

在现行的学校体育中, 过多地强调学生在校期间的近期效益, 忽视学生毕业后要继续进行体育运动的教育。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和终身体育脱节, 这对增进学生的健康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学校的体育教育要转换观念, 以学生终身体育为主线, 在新的目标体系的指导下, 把各项目标落到实处, 使目标具体化, 使学生终生受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 构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实行课内外相结合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体, 它包括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两个层面。实行课内外相结合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注重体育课教学向课外体育活动延伸, 向社会体育的延伸, 把在校期间的体育效益与终身受益结合起来。课上突出教学过程, 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学会锻炼方法。课外突出活动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 提高体育能力, 养成锻炼习惯。

(3)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锻炼的方法, 才能使其真正自主地学习和锻炼的途径, 才是保持其终生体育的保证。因此教师要少讲, 精讲, 更要引导学生的讨论。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他们在学习体育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 掌握学习的方法, 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能自觉地运用所掌握的这种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 形成体育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通过自我评价, 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锻炼情况和体质状况, 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调整锻炼计划和方法, 避免锻炼的盲目性, 取得最佳锻炼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有意识的传授一些评价知识、基本方法和标准等,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控制运动负荷、强度等方面的知识。

四、结论

(1) 体育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体能和运动能力、体育锻炼能力、体育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2) 学校体育教育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把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建立“体育实践能力”目标体系, 实行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 确保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形成锻炼的习惯, 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3)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欣赏能力。

摘要:本文阐述了体育实践能力的内涵以及其所包含的内容, 通过与传统体育教学目标的比较, 提出了学校体育应把培养体育实践能力放在首要的地位, 提出从教学的指导思想、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实践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徐恒勇.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之研究[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08, (04) :88-90.

[2]钟振新.大学生体育能力及培养对策[J].体育学刊, 2002, 11:80-82

[3]刘连春.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4 (8) :82

[4]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36、49-51

能力目标体系 篇2

目标计划

目录

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结构图

二、护理管理体系

三、保健院护理管理组织结构图

四、全院护理人员分布

五、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六、护理部管理委员会

七、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八、护理缺陷评定小组

九、护理部工作总结

十、年护理管理目标计划

十一、护理部季度、月工作计划

十二、护理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十三、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十四、护理部质量监控管理委员会

十五、妇产科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十六、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十七、护理部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十八、护理部质量检查管理制度、质控小组职责、工作程序

十九、“三基三严”培训方案

二十、“三基三严”培训工作计划

二十一、护理业务(三基三严)学习课程表

二十二、妇产科护理业务学习课程表 二

十三、手术室护理业务学习课程表 二

十四、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员调配预案 二

十五、紧急突发事件护理人员调配方案 二

十六、护理急救梯队

能力目标体系 篇3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 英语教学 课程体系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10-01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代表着学科的发展水平,不但代表一个国家科研创新的方向和科技水平发展的高度,也体现了一个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随着科研、学术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对于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英语不仅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生硬的进行教学,而是作为一种学术交流的语言载体,承担着医学博士研究生对外学术能力培养的基础。2014年,《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更好的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在此契机下,我校结合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发展特点和对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适时对博士研究生英语课进行课程体系创新改革。现将我校博士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学习中产生的问题

1.博士生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动机不单纯。医学学制本身较其他学科长,由于受到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医学生普遍存在先就业后深造的情况,在博士培养阶段,绝大部分博士生已参加工作。这部分同学由于临床工作忙碌,并未做到真正的脱产,在集中半年的基础授课时间,不能完全参与正常的学习,且由于博士年龄层次分布较大。在这样的学习动机下,英语教学本身存在工作障碍,同时也不是培养博士英语学习能力的初衷。

2.高校英语教学资源有限,课程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非英语专业高校中,英语专业教学师资紧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校亦是如此。在对博士生授学位需发表SCI文章的刚性条件的制约下,这种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都逐渐成为博士生课程对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桎梏。

二、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建设改革情况

医学博士有其独特的培养特点和培养目标,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培养越来越注重的是能力培养,特别是学术能力的培养,在配合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将博士课程进行精准改革建设,将英语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博士学术能力的语言载体和培养基础。

1.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方案。我校自2012年起,对博士申请学位发表文章的要求进行进一步改革,近几年更是加强出口建设,“紧进紧处”,对发表文章的级别和影响因子进一步提高。博士入学后,最关心的是申请学位时发表的文章,处理绝大部分取决于博士的科研实验外,英语写作能力也是易于被杂志接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政策的变化,英语教学及时更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在原来小班授课的理念基础上,根据博士学科专业及人数构建小班分班结构,分为外科学、内科学并妇产科学、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学科四类小班,内容上除以前开设的五类内容外,结合博士需大量阅读外文文献和书写英文科技论文的要求,增加了科技论文书写技巧及内容构架解析的教学内容。

在教材部分,不在拘泥于某一种或一类的教材,而是根据不同小班的构成,精选医学相关领域的学术报道、研究进展、实验设计等,使得博士生接触到的英语教学都是与自身研究领域密不可分的前沿内容,不但增加了博士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强化了英语阅读、分析、翻译和书写的综合能力。另外,我校外语部特别建立研究生教研室,有教研室教师专门负责所带小班博士的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指导,这也将大大提高博士学术成果汇报能力及论文发表的数量,同时也对博士生今后在英语写作上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2.按需学习,灵活掌握教学方法。博士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相对较好,特别是有些学生已经在硕士或之前的学历阶段,通过了全国CET6级、GRE或托福考试,这部分同学在全国统一的博士英语考试中脱颖而出。对于这部分英语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我校拟试行研究生免修政策,在博士入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如这部分学生可提供相应资格英语考试成绩证明,并取得外语部研究生教研室的认可,可申请英语课程的免修。另一方面,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老师灌输性讲课方式逐渐淘汰,转而改为师生互动思辨型,小组讨论交流型和团体模拟国际会议型授课方式和灵活开放的考核方式。在促进博士团体合作完成工作的基础上,激发博士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博士使用婴儿口语交流和发言的自信心,进而培养其敢于想、敢于说、敢于讲的应用能力。

3.开发资源,增加教师知识储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扩大教师资源,引进更高层次英语教学人才,增加授课教师知识更新的储备量,针对博士生特点,充分了解博士生的心理、学习和培养不同层面的需求,做好授课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同时,培养任课教师的思辨能力,能够及时对博士生的教学工作作出日常的反思和总结,并积极及时的作出教学调整,有策略的对不同类型和学科专业需求的博士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换。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也直接影响学生对上课的兴趣。在对教师教学培训的过程中,加强教师养成客观、严谨、系统、认真、耐心的教学态度,主动增加对每个博士学习需求和生活工作的了解,和博士进行畅快的沟通交流,不但是提高教师授课效果的巨大助力,也让博士生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困难,增加博士生主动学习兴趣的绝佳途径[1]。

4.改革观念,发挥导师主导地位。研究生入学后,会集中进行为期半年的面授基础课学习,为后面进入科室进行实验研究做基础。研究生进入科室后实行导师负责制,科研学习和生活道德等事宜均由导师负责。然而对于医学博士,外语学习是个贯穿始终的事情。对于博士生导师,由于科研事务和日常管理事务繁忙,对于博士的指导仅限于科研等方面,英语学习和指导相对较弱,有些导师甚至并不关注这方面,导致科研实验做完后,在最后的学位论文书写和英文的学术论文书写时,学生会出现各种英文论文书写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校在每年的导师培训中增加此项内容的培训宣讲,将传统的导师只进行科学实验相关指导的观念进行逐步改进,让导师慢慢理解对博士生科研期间进行英语指导的重要性,接受和改变固有的观念,积极发挥出导师对博士生英语阅读、交流和书写指导的主导作用。近几年,我校博士生发表SCI收录的期刊论文数量和质量越发的高,这固然与整个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点对点辅导英文文章书写有一定关系,但是与导师在整个科研进展过程中的指导更是密不可分。

目前,我校博士生英语教学还在不断改进和变化中,在以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目标下,坚持人性化和个性化定制教学方案的教学原则,发展灵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不定期对在校博士生做师生访谈和调研问卷反馈,积极发挥研究生学院与外语教研室联合教学工作优势,将外语教学做为培养博士生学术能力的辅助学术研究,集中对涉及到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做出相应对策,既是我们不断进展的工作重点,也是我们要不断探索改进的目标重点。

参考文献:

[1]闫伟静,韩喜华.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教师因素[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74-75.

作者简介:

能力目标体系 篇4

1 . 1 社会适应是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高职院校能够实现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目标,并能够通过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反映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要想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就必须全面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且应该从高职院校的内部需求、生存和发展等方面入手,强调高职院校应用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以及相应的培养目标体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要能够服务企业,融入社会,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到毕业生的生存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1 . 2 社会适应是高职教育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社会教育中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适应能力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的全面发展是与教育密不可分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能够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社会对社会适应性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作为个人寻求生产和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基本需求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是教育体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人才定向培训和职业学院是兼容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发展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还必须能够专注于这个目标。进入学校的学生,有必要进一步理清专业及相关内容的学习方向。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要能够按体育课程的教学特点,专业实践工作等不同特点来设置,将各种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使学生更好的开展体能训练活动,确保学生能够胜任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体育教学中具有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是长期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培训的结果。

2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构建

2 . 1 结合学生职业特点,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要满足社会的需要。一些引进课堂的体育健身锻炼计划,教学内容的流行和长期价值的体现,要具有时代高职体育的特点。同时,讲座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根据人体缺乏的体育锻炼教学内容的选择、职业特点的不利影响,使专业技术的成长和发展、学生体质的改善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安排一些休息时间,以帮助恢复学生的体力,提高项目的可行性;打破原有课程结构、改变单一类型的体育教育、学生地位的专业特色等内容;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体育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安排方面,应创设一门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注意并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实践方法的改进,提高学生实践自学能力;大二开放选修,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学生遵循身心发展和利益的法律,主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为学生指导,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地点,这有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 2 创建微社交场合, 学生的社会意识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的教育方式是一个微型社会的缩影,也存在机遇和挑战、成功与失败的协作竞争,每个人在这个小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任何地点将和陌生的、谁也不知道一个团队的组成,成为合作伙伴;总是可能的合作伙伴将发展成为一个竞争者。他们可能是竞争者,合作者,谁都可以是裁判员、运动员和教练员。竞争出现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游戏中,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任何时间,以适应自己的角色来适应不同的任务环境,使现实生活中的体育教学对接学生的情感和外面的世界,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供应变的平台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造社会适应状况的能力。

2 . 3 学生集中会激化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带着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来参加演习,每一步都是人类的心灵和身体锤炼和考验,将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体育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艰苦、顽强的意志力。虽然教学比赛中,失败和成功并存,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神清气爽,充满斗志;失败的压力使学生情绪低落,那么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尤为重要的是它在学生承受身体伤痛的基础上,还要承受心理的痛苦,从身心上去感受和体验挫折,从而达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功效。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的艺术,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在传授教学内容时,要注重教学技能,学生身心疲惫时,注意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当学生怯懦时,敦促他们继续前进;当学生困惑时,为他们提供及时援助,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直至成功。教会学生在现实面前不断磨练,以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和挫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 . 4 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 使课外体育和社会融合

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一个星期只有90 min,可见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是难以完整体验的,适应性教育需要在课堂上做一定程度。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形成当前高职学生体育锻炼的准社会模式;以校园趣味体育活动为主线,学生体育社团、学校体育俱乐部为决策,形成角色多层面互动的良性循环。互动的不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平台。学生和教师及教学材料和活动之间的通讯组,根据内部和外部的压力才能打开,互动共生建立因果反馈系统,以诚信不受限制。

3 结语

辽河规划带目标体系构建研究 篇5

构建优质稳定的生态环境体系

以行洪安全为基础,稳固流域经济发展屏障。依据辽河干流与主要支流的功能要求,首先满足其行洪排涝功能,加强河道整体治理,提高疏竣能力,推进流域内洪涝干旱灾害防御,进一步完善县级以上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使之达到辽河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并对防洪安全做出评价;同时重视农林水产疫病防治、流域生态防护林等方面的建设,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

恢复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根据辽河流域动植物分布状况,逐步恢复土著物种,加强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保护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和濒危珍稀物种;重视湿地、滩涂等栖息地的维护,构建健康、稳定的河流生境。根据辽河自然水文条件以及辽河流域水库、水坝的建设情况,提出维持坝下自然基流过程等措施,降低水库、大坝建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

根据资源、能源、污染现状等实际情况,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综合考虑辽河流域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的现状,采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系列措施,在流域视界上,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对一二三产及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提升整个流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和稳定性。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走出一条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综合开发、清洁生产的流域产业经济发展之路。

打造多功能生态农业体系。根据水资源供求现状,适度发展一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行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巩固和加强粮食主产区地位。

建设绿色节约文明工业体系。根据水环境容量,优化调整二产。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资源消耗少、污染负荷小和附加值高的行业,积极扶持和培育新型产业。根据资源、生态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现状,适时变更流域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提高产业环保准入门槛,腾出环境容量支持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构建高效环保服务业体系。发挥辽河流域生态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依托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文化等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充分发挥服务业配套、支撑和引领作用。

充分挖掘辽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以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河域旅游为目的,突出“文化辽河”的理念。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立足丰富的生态、文化、水域、都市和乡村度假资源,大力提升辽河生态带的整体吸引力。

构建永续利用的生态资源体系

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加强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形成理性开发、高效利用、供需平衡、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的资源保护与优化利用新格局。

坚持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高效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提高水库供水能力,加强对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能力;合理限制开采地下水资源,提高污水处理及回收利用能力;建立健全结构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和利用合理的用水体系。

加强流域内土地管理,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生态水文过程和生物连通性需求为基础,统筹布局流域尺度、区域尺度和行政区尺度自然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格局,提出差异性开发强度和建设密度控制指标和调控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宜北方气候特征的节能、环保、生态型农村社区模式,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生态用地比重,防止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盐渍化、潜育化等土地破坏。

构建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

构建适度人口体系。积极实施人才结构调整、人才素质提升和人口规模控制三大人口调控战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把手,提高人才素质水平,实现人才结构的合理化,构建一个規模适度、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布局均衡的人口环境。

建设特色乡村。根据辽河流域特有气候条件、经济水平和传统生活习惯,大力促进农村建筑和生活节能,推广可再生能源产品,推广简单实用、清洁卫生的供热、给排水方式,减少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以“四位一体”北方庭院能源模式为示范,建设流域内生态和经济双赢的现代化农村生态人居模式。

构建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

注重挖掘、展示和宣传生态文化,充分利用辽河的人文资源,让公众在领略辽河自然风光的同时,了解辽河文化、民俗以及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使其成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科普教育基地,从而更好地促进生态带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形成。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文化环境。努力营造各具特色的辽河沿岸城市生态文化氛围,完善辽河沿岸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和农科教中心建设。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中心和科研基地,建设辽河生态博物馆、辽河生态文化科普长廊、辽河湿地文化公园等大型宣教阵地。

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充分利用媒介,结合世界环境日、国际湿地日等活动日,利用辽河生态主题旅游、生态环境教育主题公园等载体,开展辽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宣传活动,鼓励辽河有关的艺术作品创作,在全社会树立保护母亲河的生态意识。

能力目标体系 篇6

全国目前有14000多个工程教育专业,占高等学校专业总布点数的1/3;工程专业类在校生超过400万人,占全国本科总数的1/3。这些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教育界对工程教育非常关注,从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等多方位进行积极的探讨改进。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工程措施上的综合学科,是环境保护产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3],将来能为企事业单位解决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4],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本科教育应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企事业单位急需的技术人才。目前很多院校在环境工程教育中上存在诸多不足,实践教育弱化趋势尤其明显,与企业联系不紧密,重“学”轻“术”,造成工程性缺失和创新性不足。为此,以环境工程学科为例探讨实践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一、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社会背景

在科本生培养过程中,当前高等学校以工程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改革面临多方面的压力。

1. 工程教育认证。我国从2005年开始开展工程教育认证,使得一直强调的“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次有了明确合理的参照标准,几乎所有相关院校都对参与工程教育认证表现出空前的热情。申请工程教育认证的各高校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环境工程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在2007年下半年启动了认证工作。工程教育认证作为保证教育质量的外部评估,由专门职业学会会同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共同进行,以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为出发点,强调工程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以提高工程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适应性。

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推进创业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之源、富民之道、强国之策[5]。这相应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创新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人才。

4. 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

我国目前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复杂多样,压力巨大[6],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人们已经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极大,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起来,国家已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中[7]。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环保产业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产业领域不断拓展,技术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8],亟需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鉴于上述社会背景,基于社会需求和环境工程专业特点,以提升工程能力为目标,以教学改革创新为动力,创新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二、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许多学科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环境工程所具有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本土性等特征日益突出,覆盖面也不断扩展。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环境工程毕业生应当具有更为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工程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创新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具体来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环境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掌握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3. 具有环境工程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能力。

4. 熟悉国家环境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5. 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理论及技术前沿、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环境科学的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动态。

6. 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试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的能力;归纳、整理、分析试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以工程能力提升为目标的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我校以优化课程体系为核心,在课程建设方面按照“加强基础、深化实践”的原则来改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如下。

1. 学科基础课的构成。

除跨学科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课外,重点以化学类课程(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为基础课,凸显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化学污染物监测治理方向基础雄厚的特色,各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实验课;此外,设置了生物生态类(包括环境微生物、环境生态学、生物化学)及工程类基础课程(电工学、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流体力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工程应用基础。

2. 专业理论课的构成。

主干课程为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为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水、气、土壤、固废、噪声分别设置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专门课程。理论教学成为系统传授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

3.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9]。实践教学环节是我校本科生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重点改革内容,新制定的培养计划中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化学化工类基础课程实验;(2)课程设计,包括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课程设计;(3)专业基础课实验,包括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该类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适当增加了设计性实验;(4)集中实践课程,利用三周进行环境工程综合实验,主要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讲义与学生方案设计相结合,进行工业废水处理、生活废水处理、水质综合监测评价和数据的质量控制;(5)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分别在二、三、四年级开设;(6)毕业论文(设计),利用第八学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研究性实验或工程项目方案设计。

上述各实践环节层层递进,形成了课程设计、验证性实验、综合实验、现场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能力五级培养模式,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通过从模拟验证,到综合性、研究性实践,最后完成独立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在实验室工作的适岗时间短,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

从创新能力形成的原理来看,实践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又是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人的创新活动成果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尤其是综合性、研究性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近年来,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依托环保行业企业、面向社会的培养新途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应用型课题的科研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提高大学生工程能力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一个系统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培养方式,通过上述一系列课程建设手段,逐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和环境工程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得以落实。

参考文献

[1]邱荣富,唐方利,李相林,周剑.对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08,(7):131-132.

[2]黄丽坤,王鑫,夏至,黎晨晨,徐忠,吴春.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97-98.

[3]孙红文,戴树桂,徐建,马小东,汪磊,张彦峰.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培养本科创新人才——南开大学环境化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7):11-13.

[4]胡庆昊,韩照祥,马卫兴,陈文宾.浅谈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2010,26(11):176-177.

[5]于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对大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33):263.

[6]杨明,贾向桐.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和谐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3,(7):55-59.

[7]王金南,秦昌波,田超,程翠云,苏洁琼,蒋洪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5,(5):9-14.

[8]李宝娟,王政,王妍,莫杏梅.于调查统计的环保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环境保护,2015,(2):54-58.

能力目标体系 篇7

围绕着审计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巨大缺口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严峻现状,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化与复合化,应用性与理论性等多重问题层叠矛盾、亟待解决。而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环节,上述问题的落脚点集中体现在审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

一、“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的界定

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产生同源、发展同步,由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三者构成,以会计为基础和中坚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暂称为“大会计”(崔伟,2015)。在“大会计”概念框架下,依托相对成熟的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成果,以核心执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研究审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也许能开出医治现阶段审计学专业在国内各高校发展建设迟缓的一剂良药。

传统上,有关“会计执业能力”的提法较多,如职业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建设思路、注册会计师等执业资格考试等,经常以“执业能力”来强调会计的应用型或技能性。那么“执业能力”是否等同于“职业能力”?

这一问题的解析离不开对“能力”的界定。能力包括才能和办事的本领(王晓娜,2004)。前者是指行为人本身具备的素质与才能,即从主观方面看能力;后者从要办的事出发,即从客观方面提出要求,需要行为人具备什么本领,才能达到什么标准。

围绕能力的主客观两个方面,本文对“执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界定也基于此。执业能力是从人本身的角度来看能力,强调人本身所具备的素质能力;职业能力是从职业、岗位等角度看能力,强调职业、岗位、业务等不同层面要求人具备的才能和本领,也就是人是否具备胜任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称职与否。良好的执业能力应以职业胜任能力为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说,执业能力导向标准是高于职业能力导向标准的。

可见,“执业能力”不等同于“职业能力”,“会计执业能力”同样不等同于“会计职业能力”。“会计执业能力”强调会计人员主观方面的素质能力,高于基于某一会计工作(岗位或业务)本身的“会计职业能力”的客观要求。

“大会计”强调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三者在专业知识体系、专业应用体系和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共性,抽离共性形成“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框架,以此为核心着力点,联动三个专业的共建共赢。

二、“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的构成分析

“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应是建立在“大会计”岗位基本要求之上的,以“大会计”岗位群胜任能力为最低标准,要求“大会计”执业者应具备综合业务处理能力、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会计信息逻辑思维能力与职业判断能力等。

“大会计”执业者应能够全面把握财经政策法规,并可以充分驾驭政策法规的应用;掌握会计、财务、审计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框架体系,具备熟练的业务操作和应用能力,能够处理微观层面的业务问题;理解财务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与应用价值,具有会计、财务、审计综合业务和信息处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合理进行宏观层面的判断与决策;具备独立、客观、公正的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人际处理、表达和沟通能力。

1. 从“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涵盖的内容看来,“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应包括:

(1)政策法规的理解与应用能力;(2)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3)财会信息的逻辑应用与处理能力;(4)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5)良好的人际和沟通能力。

构成要素中,前三项属于硬要素,后两项属于软要素。所谓硬要素,是指能力的取得必须建立在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就不可能转化成良好的应用和操作技能。硬要素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应是“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培养下的课程体系中的基本理论和核心部分,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必开课程,应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两项软要素,强调人的道德品质和其他职业化特性,需要在良好的职业氛围中,通过职业实践,充分积累职业经验。所以,软要素的形成离不开实践实训,仅靠理论知识的灌输难以认识软要素的必要性,难以转化成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

2. 从执业能力的表现形式看,“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由四类构成:

(1)智力和知识能力;(2)技术和应用能力;(3)人际和沟通能力;(4)组织和管理能力。

其中,智力和知识能力,是指“大会计”执业者需要在复杂的政策、组织和人际环境中,能够对不同来源、不同表象的信息加以甄别、获取、判断、理解、加工,并恰当运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执业者本身智力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体现。

技术和应用能力,是指“大会计”执业者运用会计、财务、审计等相关业务技能,解决基本业务操作问题,如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成本管理、内部审计等。

人际和沟通能力,是指“大会计”执业者有效接收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协商、汇报的能力。

组织和管理能力,要求“大会计”执业者应具备尽量广阔的商业视角和管理意识,以利用职业判断和洞察力,协助进行企业管理与组织决策。

3. 从“大会计”服务于主体价值管理的角度看,“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应侧重于以下三方面的业务领域:

(1)税务与会计处理能力;(2)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能力;(3)财务会计与审计处理能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丁远教授认为: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就像“永动泵”,企业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决定自身产品的生产,从而产生与供应商之间原料的供求关系;企业向客户销售产品的收入,流转至供应商才能采购所需储备物资。这也是ERP的基本操作理念:以需定产,以产定购。在此关系网的关联之下,形成了企业业务经营、资金运作的基本思路。所以,财务会计在企业整个经营运作过程中作用重大,需要“用心良苦”地进行顶层设计。丁教授认为,企业规模由小到大,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是不同的,三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分别是产品设计与营销、内部控制与管理、财务管理与审计。相对而言,三个时期的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分别为:税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这与笔者从“大会计”服务于主体价值管理的角度,对执业能力的分析是一致的。“大会计”对企业价值管理的效用,与企业发展、规模提升同步推进。

笔者对“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构成进行分解,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三、基于“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培养的审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由于审计与会计、财务管理在专业知识体系、专业应用体系和专业教学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协同性,应用型审计学本科专业应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服务“大会计”专业群应用体系,培养“大会计”专业群的审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在“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明确本校学科专业的区域性、特色化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对“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构成的研究与分解,本文认为,应建立以“大会计”执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应涵盖表1中各核心能力对应的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组织与实施。

2. 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设计如表2所示:

注:本表不包含通识教育课程。

3. 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审计学专业的应用性、技能性,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行业需求、岗位需求充分统一结合起来,保持教学情景、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一致性。但诸如单位保护商业机密、专业用工数量有限等传统财务会计实践难、难实践的问题,审计学专业的校外实践模式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也是举步维艰。在这一客观状况下,改变传统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加大校内实践教学力度成为必然。利用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实训材料、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等软硬件的相互融合,构建形成“教、学、做”合一的审计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中训”、“做中悟”,强调学科专业核心执业能力养成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思路设计,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型执业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审计学专业建设应定位在“大会计”概念框架下,依托相对成熟的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建设成果,以“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审计学本科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建议如下:

第一,应考虑编写适用于专业群的综合实验课程(或综合实验项目)实验指导书,按业务循环、岗位流转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将学生的实验材料在专业群内传递使用。如,由财务管理学生进行财务与经营决策,由市场营销学生组织产品销售,由物流管理学生组织产品配送与生产采购,由会计学生根据业务情况编制账表资料,由审计学生审核财务决策与账表资料等,最后由财务管理学生根据账表资料分析过去、决策未来,由此完成企业一个周期的业务循环。

第二,应考虑建设专业群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强化综合性实验所依托的实验室环境建设,建设相应配套的综合实验教学场所,充分营造宏观和微观市场环境、主体环境、专业环境和业务环境,真正实现校内实践的“仿真”教学,促使学生对政策法规、企业管理、业务处理等知识的融会贯通,既能开拓学生的眼界与思路,更能提升学生的辨识力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郭云辉.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性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11).

李艳辉,杨录强.审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6(1).

胡明兰.我国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能力目标体系 篇8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中占据主体地位, 其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的不同, 中等专业的职业技术院校专注于培养一些中级技术或是管理人才, 也可称为技术员, 而技工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工人。我国在2000年颁布关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文件, 其中要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彻底转变教育思想, 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的发展观念, 培养与现代化经济和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多样化人才, 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 改革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应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技术涵养, 还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 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等。除此之外,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属于高等教育的基础部分, 其主要培养能够充分适应生产及建设等一系列服务需要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能够实现全方面发展的技术性人才。另外, 该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能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并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良好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 并重点掌握该专业领域内涉及的基础能力以及基本技能等。

由此可见, 不同等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具有较大共性, 本质上都要求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且在职业性及实用性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特性。但是, 其在培养规格等方面又存在一定差异性,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内不同职业岗位存在的不同要求以及相关性规范等。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要求学校能够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 为企业输送足够的实用型人才, 提升企业运营效益。

二、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确立的必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存在教育目标等方面的不同, 前者更加注重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而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者自身发展需求和其余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方面。因此, 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确立与学生发展需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关联性。

(一) 学习者的需求。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教育的发展目标主要集中在学习者中间, 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为中心, 实现教育行业的综合发展。当代, 很多人本主义教育学者认为学习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是对于人类生命和价值关怀在学校教育价值中的最高体现。因此, 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确立的必要性之一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 注重学习者内心发展需求不仅仅局限在相关职业技术课程是否可以满足学习者对于学习的不同需求上, 还应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关注学习者的学习状态, 并将之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连接, 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在我国, 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都已经经历一段长期的基础教育阶段, 其身心发展都处在成熟和定性的阶段。在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不同过程中, 学习者的认知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需求都在发生变化。因此, 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确定需要根据学习者的自身学习状态和规律进行综合考量, 最终得出与学习者发展需求相吻合的教育目的体系。

(二) 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最终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因此, 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确立不仅应与学习者学习规律相吻合, 还应注重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并将其作为教育目的确定的基本来源, 为国家文化和经济建设提供助力。在众多教育系统中, 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接近的一种类型, 能够对国家综合实力建设产生直接性影响。我国已经正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很多信息技术化产品出现, 需要以创新作为发展灵魂, 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要求劳动者在综合素质等方面达到现实发展需求, 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职业技术教育目标需要在专业设置和教育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深入研究和调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通过大量研究和数据对比, 确定职业技术教育的侧重点, 注重学习者在创新能力及职业行为等方面的科学培养。

(三) 职业发展需求。职业技术教育专注于培养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 因而职业发展需求成为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确定的依据之一。目前, 针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情况可知, 在确立职业技术教育目的的过程中, 运用多元化的整合观念十分必要。职业技术教育目标需要实现不同依据的有效复合, 以某个依据为主, 结合其他参照性条件, 完成整合工作, 创新发展模式, 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效发展。

三、结语

我国在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对教育行业的关注度, 要求教育行业在创新性和发展性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地, 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帮助。本文主要阐述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等概念, 阐述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确立的相关性因素, 希望为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崔发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及其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3, 2:5~7

[2]周志刚, 闫智勇, 朱丽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背景与目标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9:5~10

[3]鄂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 2015, 10:6~11

[4]岑东莲.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4

[5]乔娜.1996~2012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文本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 2013

构建经济发展目标体系 篇9

一、国内生产总值指标 (GDP)

经济发展目标的衡量指标, 第一个当属GDP指标。自1953年联合国发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 及其附表以来, 以后经历了1968年、1993年两次大的修订, SNA系统就成为国际最为流行的国民收入计算体系。GDP也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萨缪尔森认为, 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在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衡量也深受其影响。在改革开放以前及初期, 我国使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简称MPS) 。从1985年开始, 我国对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核算模式等进行反复研究。国务院于1992年8月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 正式开始在我国实行SNA体系, GDP也成了我国一个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 上至经济学的专业人士, 下至老百姓都十分关注GDP。

长期以来, 人们对GDP迷恋甚至是崇拜, GDP成了衡量一切、涵盖一切的惟一指标, GDP及其增长速度也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检验发展的指标。为了GDP数字的增长忽视社会成本, 忽视效益、效率和质量, 甚至不计增长的代价和方式。根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牛文元教授的统计, 中国的高速增长是用生态赤字换取的, “扣除这部分损失, 纯GDP只剩下78%”。

GDP指标从其产生以来就带着自身缺陷, 对GDP批评的历史也与GDP的历史一样长远。在20世纪60年代, 罗伯特·肯尼迪竞选总统时就曾尖锐地指出, “GDP衡量一切, 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这种东西”。还有“破窗理论”,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敲破一扇窗户导致GDP增长的似是而非的链式过程:敲破窗户可以为补窗工匠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玻璃店得以增加销售额, 玻璃厂企业面临做大了的市场, 就能生产更多的玻璃, 创造更多产值, 由于敲破窗户的刺激, 使整个社会的产值增加。我国一些地方实际就有很多这种做法, 为了增加当地的GDP, 不断大兴土木而变相增加GDP。还有一些地方扩大政府投资, 而不是为增加人民福利为目标, 甚至为了增加GDP损害了人民的福利。可以说, GDP指标为刺激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有时也损害了人民的福利。

此外, 人们对GDP的批评还包括:不能衡量社会成本, 尤其是环境成本;不能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能衡量效益、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不能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 以及不能衡量分配;更不能衡量诸如社会公正、快乐和幸福等价值判断。同时;GDP指标也造成了我国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粗放式增长方式。

随着大家对GDP指标认识的深入, 学者和政府都慢慢认识到这个问题, 开始提出了绿色GDP指标, 这个指标主要是把环境代价给加进去, 同时也促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变。于是, 一个新的指标经济发展开始应用, 这就是人均GDP。

二、人均GDP

人均GDP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 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同时, 也把其转化为美元与国外进行对比分析各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例如, 2001年, 初步统计北京市GDP为281757亿元, 年平均户籍人口为1112万人, 人均GDP≈28175700÷1112≈25338 (元) /人, 折合成美元 (年平均汇率8.276) , 即25338÷8.276≈3060 (美元) /人。

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 是划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指标之一 (1995年前后定义发达国家的标准, 即按名义汇率计算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 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 , 也是人们了解和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一般而言我国GDP排在世界前几名, 而人均指标就在百名之外。如2008年我国GDP排名第4位, 但是人均GDP排名106位, 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差距很大。同样, 拿人均GDP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就明显和发达国家有差距了。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2911.83美元, 而美国为45790美元、日本为33525美元、德国为33535美元。全球人均GDP为9900美元, 第一位为卢森堡为78985美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可见我国人均GDP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人均GDP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 比GDP指标更能反映了人民的真实收入, 但也有固定的缺陷。由于人均GDP是从GDP那里得来的, GDP所具有的一些缺陷他也有, 如人均GDP不能反映我国人民的真实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差距等。实际上更能反映人的收入水平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人类发展指数

由于人均GDP并不是衡量人类发展的惟一指标, 因此,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于1990年提出人类发展指数 (HDI) 。该指标以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三项变量为依据, 其中, 预期寿命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程度用成人识字率, 占2/3权重, 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 占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来衡量。人类发展指数是在以上三个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

HDI综合反映了卫生与健康水平、教育水平、经济和生活水平, 能较全面地反映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自1990年以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发布世界各国的人类发展指数 (HDI) , 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颇有影响。该指标的优点是计算数据容易获得而且受到公认。不足之处是过于偏重对现状的描述和对历史序列的分析;没有顾及基尼分配 (基尼指数) 只是国家平均, 对指标的评估具有主观性等。

人类发展指数也是划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指标之一。2009年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 (HDI) 为0.772, 位列182个国家中的第92位, 最高的是挪威, 为0.971 (数据来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四、减缓贫困

减缓贫困目标可以说是从总体人民福利水平考虑。减缓贫困是指所有直接或间接地改善穷人获得财产的行为。对贫困的界定和研究, 主要有两种基本思路, 即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通常是从人的基本需要方面界定的, 它表现为个人或家庭所支配的收入不能维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的福利和消费的状况。因此, 这种方法又叫贫困研究的生理生存方法、营养方法,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常被称为贫困研究的行为主义方法或食品份额方法。相对贫困或相对剥夺主要表征的是不平等现象, 因此, 相对贫困通常是将收入最低的10%或20%的家庭收入与其他家庭的收入进行比较, 并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从国际经验来看, 减缓贫困的方式大致可作如下的分类:第一, 按照政策目标的差异, 可划分为经济增长推动的减缓贫困方式和目标瞄准型减缓贫困方式。第二, 按照减缓贫困的主体差异, 可分为政府支持的减缓贫困、社会支持的减缓贫困和贫困人口自发进行的减缓贫困使用途径的机会和能力的措施和行动 (资料来源:吴国宝《劳务输出与贫困》) 。

可以说减缓贫困发展目标是经济发展目标一个平均化过程, 但笔者认为, 减缓贫困应该关注占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和占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实际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也应该主要看那些最贫困的人的生活水平, 只有这些最贫困的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社会才算发展了。观察收入变化也应该主要考虑最穷的20%人的收入变化。以社会最底层的20%人口的福祉来衡量一个社会的福祉, 一旦这20%人口的生活水平改善了, 整个社会的福祉也会提高, 同时也减少了不平等。可以说, 一旦消除了贫困也就没有什么目标值的努力。提高占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这一目标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它为我们确定了一个不断向前移动的目标。

五、权力与能力

这个指标主要是人民选择的权利, 实际上有能力, 自然选择的权利就比较大。这个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是考虑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人民是否具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利。我国在这方面仍需努力。我国经济发展目标也要考虑到保障人民权利的履行和能力的发挥, 只有这样, 人民才能生活有安全感, 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作贡献, 实现国家与人民的和谐发展。

六、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人口剧增、资源消耗加快、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日益突出,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威胁。1989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 (UNEP) 专门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 (1) 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 (2) 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 (3) 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 (4) 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

总之, 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并相继被许多国家列为21世纪发展战略, 成为指导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的共同目标。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前, 在全国各省建立人类发展指数指标和人均GDP指标来衡量各个地方的发展水平是比较合理的, 因为这两个指标容易量化, 同时, 也综合反映了人民的福利水平。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应该始终是为人民的福利而着想, 这才是我们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

人类发展指数也是划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指标之一。

摘要:经济发展的目标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不断的更新, 以便更好的衡量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单纯靠GDP衡量是不能真实反映我们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福利水平。

能力目标体系 篇10

【关键词】能力导向 习作能力 目标体系 目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61-03

小学习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大家经常会提到这样一个问题:虽然老师精心备课,细心指导,但是习作课上还是有越来越多学生不知如何下笔,即便是硬着头皮写出来的文章,很难达到老师所预想的要求。习作课耗时多,但是收效甚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习作久久不能走出这一怪圈呢?笔者通过全校语文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主要归结为以下四大问题:

一、习作能力要素不明晰,缺乏针对性,效能低。

教师在实施习作教学的时候,往往对于教学目标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比如习作能力的内涵很丰富,有立意能力、选材能力等等,老师并不明晰每堂习作课能力目标,以及学段之间的序列,导致低段、中段、高段学段特点不明显,内容重复,方式单一,造成了效能总体低下。

二、课标学段目标笼统,实际教学指导不强。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习作目标中有三个学段的要求,但是还是比较笼统的,没有具体的学年和学期目标,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教的内容和方式比较模糊,评价标准也不清晰。

三、教材编排序列模糊,要求不明确,内容宽泛。

中观人教版新教材的习作内容编排,因其主要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并没有严密的知识体系罗列,同一或者相近的内容多次出现,或者对于写的内容没有明确表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对教师的课堂习作教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落实起来面临很大的挑战。

四、目标笼统不明晰,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但对各学段习作的具体目标表述笼统,不少教师对于各学段作文教学目标序列不清、定位不准,学段界限模糊,导致最终对于习作评价缺乏针对性,经验化和形式化的居多,无法精确地针对习作能力做出科学评价。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积极构建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导向的习作教学目标序列,把笼统的学段目标,逐步细化,分解到各个学期,梳理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又便于教师实际教学的习作教学目标体系,从而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五、基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习作目标体系。

1.基于人教版教材,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年级习作目标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按照学段设定“目标与内容”,且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为了培养习作能力,便于教与学,我们把习作能力的诸要素划分为三大维度:内容表述、结构组织、语言表达。对《语文课堂标准》的学段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梳理补充,构建以习作能力为核心的年级习作教学目标序列。详见表1,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发展有据可循。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习作年级目标,还是以注意培养观察、立意、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的习作能力。比如:内容表述能力从第一学段的学习写简单句式和段式来表达,初步达成有内容可写,到第二学段尝试用使用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能较熟练运用不同句式和段式来把内容写完整写清楚,到第三学段熟练运用句型和段式,并能对自己独特感受做细节描写,学习把内容写具体。可见三个学段的习作能力目标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近的过程,不仅对习作活动中的智力技能给予关注,还对写作活动总的语言技能的纵向发展进行了连续性关注,如语言材料的积累与运用能力、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修改习作能力等,这又构成了写作活动序列的另一线索。

2.基于人教版教材,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单元习作目标体系

根据以习作能力为核心的年段习作教学目标序列,结合教材,制定出具体的分册习作教学目标序列,在年级目标的指导下分层细化目标,构建以习作能力为导向的习作目标体系。

在目标设定过程中根据学段特点各有侧重,把必须达成的目标定位每个单元习作教学目标中的核心目标,而核心目标和习作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融合,螺旋上升的整体。教师在运用这套习作能力目标体系的时候,就能清楚地明了每个单元习作训练的重难点,在备课过程中更好地设计教学,突破难点,为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夯实基础。

六、基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实施以能力为导向的习作目标教学策略。

1.整体解读,心中有序

同一主题的习作在不同年级多次呈现,是简单的重复还是各有侧重点,螺旋上升?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人教版教材中同一主题的习作内容非常多,有写人类、写景类、写物类等。这是老师们最感困惑的,常常因为没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缺位或者越位。笔者研究发现,小学阶段习作教学虽然不同的学段会出现相近的主题,但教学目标是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如果我们把一个同一主题的习作能力目标进行对比,就能使原先隐形的习作能力目标显性化,更便于教师日常教学操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比如,写景主题的习作在人教版教材单元习作中出现约8次,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见表2: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主题的习作能力目标有一定的序列的,是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而设定的,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各有侧重,不是单一的固定的目标,而是相对明确的引领方向。比如都是写景的主题,第一学段侧重观察和发现,让学生“有序观察—细心观察—观察并发现”,真正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第二学段是侧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运用生活和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尝试学习模仿不同的段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表达,初步达成写清楚的目标。第三学段是侧重语言的个性表达,在景物描述中加入自己独特的感受,寄托自己的情感,最终达成写具体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引领孩子在形象的感知、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的过程中,体察、玩味和领悟描绘场景形象、述说故事的语言形式,积累语文经验,学习表达技巧,掌握语文规律。通过对教材的再度组织和开发,在领略、模仿、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学会“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说话、写作。

2.全面落实,各有侧重

在培养习作能力的过程,我们要对应习作教学目标的序列进行有效教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鉴于此,笔者认为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习作目标要求,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年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等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逐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因此在每个年级的训练中是各有侧重,一年级侧重学生词语的运用,说清楚基本的句型,增强其表达的自信,储备基本的词汇和句式,在说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培养乐说到乐写,兴趣先行。二年级从句人手,侧重各种句式训练,逐渐向段过渡,基本的保底要求是能用几句话正确、清楚地表达出来,优秀的孩子则上不封顶,可以尝试段的表达,鼓励多使用平时积累到的词语。而三年级则侧重观察发现,学习基本段式的写法,开始关注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句子表达。四年级则侧重语言积累,开始较为熟练地运用不同段式写法,能根据需要写简单应用文,如留言条等。五年级则开始注重习作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增强实用性文体的写作,如读后感等。六年级侧重修改能力的指导,强调能对文章的细节和整体布局做出润色修改,更关注个体独特感受,强调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下面以第二、三学段的三、五年级为例,具体介绍序列培养的侧重点和方法。

三年级是写作的起始阶段,从习作教学目标的序列来看最关键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感觉有内容可写。那么在培养中我们就要侧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而这种观察能力培养也是充分根据习作教学目标的序列来的。让学生首先乐于观察,留心周围的事物。其次是让学生学会一定的观察方法,从身边的具体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多感官的观察体验,是儿童较为喜闻乐见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能保持一定的观察时间,专注地观察,最后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观察方法,并能在观察中有所发现和感悟。

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秋天的画》,在进行习作前我们就布置学生完成《寻找身边的秋天》为主题观察记录表,让学生有主题地观察身边秋天的景物,记录它们的变化。

对于三年级习作刚起步的学生而言,这种主题式的观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成为观察的有心人,学会用观察的方法从生活中积累到大量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师有效地点评反馈,也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能力的有序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加以有效整理和归纳,也是课堂教学的优质资源,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更多习作素材得到资源共享,那么巧妇也不会难为无米之炊,为中高年的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开始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即如何正确使用一定的表达方式来刻画细节。这就需要平时教学中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吸收积累大量优秀的语言文字和表达形式,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能充分运用了通过阅读中积累的优美语句和具有新鲜感的语句,尤其要增强文章的细节描写,写出个人独特感受。

本单元的习作核心目标是怎样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四要素把细节写具体。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在整组单元的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机的渗透,利用仿写、朗读、阅读体会等方式来逐步达成单元习作的核心目标。从而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作,积累习作的技巧与方法,在读写结合的片段仿写、扩写、续写中迁移和实践,最终达成习作核心目标,提升习作能力的整体发展。到了正式单元习作的时候,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习作经验和方法,加以正确的选材引导,习作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3.循序渐进,形成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人文专题为主线安排单元教学,其实教材基本上是阅读教材,没有真正的作文教材,因此习作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师要树立全程关注的意识,根据梳理的序列,让听、说、读、写形成统一的、开放的训练体系,不仅在作文教学中,更是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技术”,全面落实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从阅读的体验表达走到习作的实践表达,习得言语,从而经历习作的全过程。

笔者研究发现在每个单元的习作教学中目标设定之间都是互为相关,螺旋上升的。按照写作题材分。在三年级上册和四年级上册中都有写童话的内容,而习作目标的要求却不相同。三年级要求发挥想象,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而对故事经过的完整性并不做过多要求。而到了四年级的习作目标则更进一步,要求能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尝试把故事经过说完整,内容表述能力就更进一步。到了五六年级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可以是科幻类的童话,要求就更高了,要学生不仅能关注完整性,还要能深入地刻画具体的情节。

根据表5,按照习作的内容和能力维度划分,习作目标也是遵循习作能力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所以任何习作技能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序列要清楚地把握年级特点,落实基础目标,对于其他目标留出空间不限上线,让学生始终保持习作的兴趣,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些习作目标都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目标中的序列,逐渐形成习作技能,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忠豪著.《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论学生写作能力的结构要素及其发展阶段[J]. 《教育评论》,1987年4月

中学目标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篇11

笔者以中学为例,把目标管理引入中学的管理中,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学校特色的目标管理体系,其目的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中学教学的业绩,并在未来的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保持优势。

1 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管理是一种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我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或管理制度[2]。该理论假设所有下属都能够积极地参与目标的协商与制定,并且在实施中能够做到“自觉”“自律”“自主”,关键是让组织中的各层管理人员与各自的下属围绕工作目标和如何完成工作目标进行充分地沟通。

2 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

2.1 学校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

学校的目标管理就是学校的各层管理者通过会议方式,共同协商并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并使各个管理层在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以及不断的沟通中实现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或管理制度。

例如,某中学预计在2010年的高考升学率达到90%,形成目标管理体系见图1。

在以上目标管理体系中,沟通贯穿于目标制定、目标实施、成果评价的全过程。目标经过层层分解,自上而下把职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各层级向上级反馈问题(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师资队伍不过硬、教学设备不齐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上级收到反馈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师资队伍不过硬,应多进行一些教研活动,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如教研室加强考核制度,不定期地抽查听课,检查教案;针对教学设备不够齐全,应让总务处购置与之配套的先进设备,比如改进多媒体设备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此外,政教处一定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管好学生,生活起居,确保学生安全,保证学生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要特别注意,目标管理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开放的循环系统,每一次的成果评价,不仅是对本次目标管理的总结,而且为新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由于学校的设备条件、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生源的不同,每个学校制定的目标是不尽相同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特别是在一切管理中,对人的管理是最复杂的。如校领导更注重升学率和学校的知名度以及自己的威望,而教研室注重教学方法,年级组长关注各自负责年级的发展,教师关心自己的名声和工资待遇,学生更关注自己的发展和成绩。因此,在实施目标管理时,要注意在尽可能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达成制定的目标。

2.2 学校实施目标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尽管目标管理有许多优点,在实践中普遍受到重视,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目标管理看起来简单,实施起来难;目标管理易强调短期目标,不利于长期目标的完成,有时还会有目标停滞的危险。因此,学校在实施目标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可行,符合学校实际,要遵循SMART原则,即目标要清晰明确、目标要可量化、目标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目标要和工作有相关性、目标要有时限性[4]。制定的目标过低,也就失去了目标管理的意义,而目标过高,可能会造成目标的无法实现,挫伤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2)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避免短期利益,或者是当短期目标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行时,有转换的时间来修正目标。一般修正目标的基本步骤为:一是须具备“变更基准”,二是变更时须具备具体的程序[5]。要变更原目标,首先要确定变更基准。即由于情势变化,目标已失其效用或演变成负面效用时;其次发现定量目标超过容许误差时,就要预先谋求对策以应万变了。同时,变更程序也应及时调整,如填写目标修正卡等。

3)不能忽视成果评价阶段。好多单位认为目标完成之后就算结束了,对成果不进行评价,导致目标管理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成果评价是目标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下一期新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因此,它既是上一轮计划的终点,又是下一轮计划的起点。只有这样,目标管理才能发挥作用,才能逐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3 结束语

学校的目标管理是个持续改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设计目标管理的过程,可以将组织分散、孤立的运作流程(如制定目标、实施目标、成果评价、反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组织中动态、综合地考虑,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优势,最终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学校的目标管理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运作也是细致、复杂的。如目标管理要求尽可能量化目标,而在现实中,很多指标是不可量化的,这就给管理者制定目标带来很大难度。笔者仅对学校的目标管理体系作框架上的策略设计,但是对于具体学校的目标管理体系的实证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谨希望为学校管理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参考。

参考文献

[1]代霞,凌杰.高效目标管理共有要素系统与路径创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0-153.

[2]张玉利.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93-94.

[3]杜治平,陈明杰.浅谈目标管理的现代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09(11):52.

[4]熊超群,梅志国.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25-26.

上一篇:卫星遥感图像的分类下一篇:普通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