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研究(通用12篇)
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研究 篇1
0 引言
财务管理目标制约着财务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是财务运行的一种驱动力。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 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远行机制, 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目标, 对优化理财行为, 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 具有重要意义。
1 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是基于技术创新的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
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 企业核心能力的积累过程伴随在企业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企业评价时, 着重的不是企业已获得的利润水平, 而是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是指从战略的角度看待企业具有的长远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潜力。把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在企业内部则表现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目标与企业的最高目标一致。因为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 它通过进行具体的财务活动协助企业整体的发展, 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和长远性竞争优势, 最终实现企业的最高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上重点表现为关注企业中长期的财务状况, 而不仅仅局限于短期的财务形势。财务管理的目标如果不能体现企业的战略发展思想, 不能体现中长期的利益取向, 就必然会导致以牺牲长期利益换取短期利益的行为;反之, 如果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不能体现在财务部门的目标上, 就会使财务部门的实施决策偏重于短期决策, 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2 适度利润目标是基于技术创新的财务管理实践的理性选择
适度利润目标应该是技术创新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在持续经营假设条件下, 利用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利润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最佳选择。利润指标克服了诸如企业价值之类目标难以计量的缺点。然而利润最大化并不是技术创新等战略思维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按着战略思维, 对企业而言, 利润并不是财富的全部, 大多数企业家己经认识到营业额, 市场占有率, 技术或客户需求的满意度等综合因素形成的竞争力, 影响力才是最宝贵的财富。现代企业家不再会为眼前利润而在冒大风险。据有关调查显示, 世界上最大的50家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公司排名顺序的变化的关注程度和兴趣远大于对企业利润的关注程度和兴趣。因此, 企业管理者在技术创新环境下进行财务决策时, 会在追求最大利润和竞争力、影响力等因素之间寻找一种均衡, 采取一种权变的态度达到一种适度利润目标, 体现战略管理的思想。
3 企业在技术创新各阶段中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
3.1 种子期
在种子期企业主要工作是技术创新成果的中试放大和产品化实验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高度的市场不确定性、高风险性及大量的资金需求。处于这一阶段的产品需要完成从试验室到中试再到实际生产这三个阶段, 其中每一阶段资金需求比为1:10:100, 所以这一期间将会逐步产生大量资金需求, 而且这一阶段的可预见成功率很低, 据美国统计不到10%, 因此企业除了创建者的初始资金投入外很难筹集到其他的资金, 而这时除了试销试制品外一般又不会有销售收入。这样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 首要的是要筹集到急需的后继资金, 于是筹资数量最大化成为企业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使用资金, 特别是要注意减少在固定资产上的投入, 如尽量利用设备租赁, 以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同时积极筹措资金, 尤其要考虑接受风险投资, 以满足该阶段大量的资金需求。
3.2 引入期
投入期是新产品研制成功进入小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的阶段, 该期间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做好两种准备:一是, 产品可能失败即不被市场接受;二是, 产品成功后对设备、材料、人力等经济资源需求急增, 导致对资金需求的巨大增长。本阶段特点是产品销售渠道尚未打开, 销售面窄, 销量小, 与生产设计能力差距较大, 产品价格不稳定, 成本高, 利润小甚至亏损。因此本阶段应采取以下财务管理目标:一是, 投资管理方面, 加大技术投入以改进产品工艺, 提高产品质量, 树立产品形象, 开拓销售渠道, 适量增加设备投入, 逐渐扩大生产规模;二是, 筹资管理方面, 以自有资金为主, 加大内部投资力度;三是, 价格管理方面, 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情况, 采取高低不同的价格策略, 打开销路, 占领市场;四是, 成本管理方面, 由于投入多回收少, 应特别注意节约成本。
3.3 成长期
当企业和产品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企业呈现加速度发展时, 技术创新跨入了成长期。其基本特点是:产品利润显著增加, 企业现金流量得到很大改进。据统计这个阶段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在45%左右。为了生存, 成长期的企业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此时企业由于所处竞争环境的不同往往使得其战略目标不同, 相应地财务管理具体目标也不同。第一种情况是竞争比较激烈时, 企业通常把迅速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作为其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以种种手段去促进产品销量的剧增, 这时企业的资金将被大量消耗或占用, 往往难以为继。这样, 筹资决策和管理再次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 财务管理具体目标还是要选择筹资数量最大化。第二种情况是暂时没有竞争对手时, 企业应该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其战略目标, 以充分利用独占市场的优势并尽量实现其技术领先所应获得的超额利润。这时尽管企业的快速发展仍需要筹集大量资金, 但由于企业发展前景看好可以比较容易筹得资金, 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已不是筹资, 而是要服务于利润最大化。第三种情况是虽然存在竞争对手, 但企业已经取得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市场占有率时, 企业应以自身整体的加速度发展作为战略总目标。
3.4 成熟期
当经历了一段以递增速度发展的快速扩张期后企业技术创新将进入成熟期。在这个阶段企业生存已不是主要问题, 提高经济效益和获利成为企业的首要目标, 因此企业应选择权益报酬率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要达到这种目标, 财务管理工作要有利于企业的投资战略在成本领先、产品差异和目标集中之间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大批量生产企业这一时期的投资战略, 应服务于企业成本领先的目标。对于小批量生产的企业而言, 采取产品差异或目标集中战略是有利的。
3.5 衰退期
衰退期产品销售减少, 价格下降, 利润大辐度降低, 但在一段时间一般仍能产生一定的现金流量。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适时缩减处在衰退期的产品生产规模, 直至何时停止生产。因此本阶段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减少衰退产品的资金投入, 将资金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以确保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4 结束语
总之, 研究财务管理目标问题, 既是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需要, 也是优化我国财务管理行为的需要, 无论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上, 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复初.财务通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7.
[2]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7.
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研究 篇2
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出发点和要求实现的目的不同,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会各有偏差,但目标只有一个,即“企业价值最大化”。概括起来,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紧密配合企业战略总目标,做好财务计划。企业管理中,战略的选择和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所在,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财务管理首先要根据企业总目标的要求,配合企业战略的实施,认真做好财务计划。计划并非一个资金问题,还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加以思考,以提高企业对不确定事件的反应能力;增加有利机会带来的收益。财务计划确定后,要将计划具体化,进行财务预算,进一步细化各种现金收支、长期资金筹措、短期资金信贷等预算,便财务预算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控制标准和考核依据,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2.促使企业设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报酬率。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但单纯以成本最低为标准,只局限于降低成本本身,一般不能改变风险,因此。企业在投资管理、流动资金管理、证券管理、筹资管理等经济活动中,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利润,便企业总体边际收益最大,另一方面要以利润换效率,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以求达到股东投资报酬率最大。
3.合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企业的资产不是无限的,企业获得的利润不仅仅表现在降低成本和降低资产消耗方面,还表现在提高资产利用率方面。改变资产用途,利用有限的资产多生产盈利更高的产品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对于存在明显资产闲置的企业,提高资产利用率即是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的关键之一。盘活存量资产、增加产品产量、调整产品结构、销售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商品来增加数量收益,不仅是一种市场策略,有时也是一种成本利润策略,从企业战略意义上讲,提高资产利用率也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论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创新研究 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会计;目标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88-0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市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断完善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市场的体制也日益健全。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已经建立起较完善的经济化、先进化的企事业发展制度。在如此经济先进的企业规模和制度下,我们不难看出财务会计在企业当中已经占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谈到企业财务会计,就一定会涉及到企业的财务会計目标,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含义,它是由财务会计工作通过每年的情况与当时市场的运营状况而预测出来的结果。对于企业事业单位来说这种目标关系着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效率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向。
二、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创新的相关概念及重要性
(一)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相关概念
对于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因为它涵盖的内容较宽较广泛,所以其具体含义不能用一句就将各方各面全面概括,但就目前经济市场的发展趋势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理论在财务会计领域影响是举足轻重的。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开放,不同的人对其持有不同的说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存在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总结并提供有利于企业发展方向和开拓市场极其重要且有利的信息,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总结出的企业要采取的具体方针和策略、目的和规则。
(二)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的重要性
企业财务会计若要得到发展就会有财务会计目标的产生,二者的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是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的基础,而同时企业财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源头,他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相对来说我们国家财务会计领域发展的较西方国家略显落后,早在上世纪中叶,他们的财务会计已经在财务目标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改革,而且他们在这一领域发展的时间也比我们国家要长了许多,所以西方国家在财务会计方面要比国内更为进步。正因如此,我们更要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基础不断地构建新的财务会计,让财务会计在国内的发展迈入一个崭新的台阶。
三、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有效创新
(一)企业财务目标的分类
企业的财务目标在层次上分为两类,其一为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其二为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基础财务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研究的起源点和着手点,它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起到主导地位,而且具体财务会计目标的发展也要依据基本财务会计目标。
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是针对基本财务目标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严格依据基本财务会计目标的要求,将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表现,从而实现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丰富财务会计技术信息的种类
资本经济市场在我国仍旧处于一种刚刚萌芽发展的初级阶段,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财务会计的需求明显的不足,就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看,可以将我国对财务会计信息需求的企事业或个人划分为两类,即已经上市的企事业对财务会计信息的依赖和没有上市的企事业对财务会计信息的依赖。
若将这两大类在进行更细致的划分还会派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对财务会计依赖的群体。这些群体的规模大小不同,企业的结构和产权不同,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内部治理结构也有不同,企业的侧重市场不同。
(三)拓宽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思路
资产有形化在以前的财务会计报告中被作为重点而展露出来,但由于企业中的无产阶级思想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原来的旧思想的企业报表已经无法再继续应用到新的财务会计报表中,为了减少报表中的漏洞和弊端,促使我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报表形式,重新设计报表的布局,比如说改变报表的排版形式,以及对于技术含量的企业资源和一些知识学术问题被排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等,而且其内容的整理需求也变得更加较丰富,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
(四)提高技术水平
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财务会计工作已经从原始的手工整理发展到了先进的电子技术时代,硬件系统水平和软件系统共同配合,最终完成整个财务会计工作。由此可见,我们若要实现财务会计工作的创新,就要优化设备,开发新的软件系统,这样才能促进财务会计工作的进展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五)财务会计信息的高效处理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是使它发展的前提条件,投资者要及时掌握财务会计信息,这样有利于他们对投资的判断。如果不能有效地掌握财务会计信息,投资者的错误投资决策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除此之外,它还有利于投资者对可获报酬及时的做出反应。除了投资者,企业的债权人和国家的统计部门也高度的重视财务会计信息公开化是否及时,以及统计信息是否得到了高效的处理,让国家统计部门及时了解所需的相关资料与情况,从而节省他们的统计调查时间和调查所需的人力资源,及时将财务会计信息纰漏给国家统计部门,国家统计部门通过有效的检测,收集,核实,估计,为宏观经济制定准确地决策。
(六)培养财务会计人员的技术能力
我们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完善的历史阶段,所以企业财务会计活动必须高效快速、精确仔细、全面丰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求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要有反应快,做事效率高,仔细认真的工作能力。这不仅要求公司在选拔人才时能精挑细选,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要根据时局的发展经常地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及时巩固他们的理财观念、理财方法,增加他们的理财知识。而且还要鼓励他们进行创新,不断地总结,从中寻求较好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这样可以有利于财务会计目标的创新。
四、结语
企业的的财务会计工作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想做好创新工作不是那么的容易,但是只要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与企业共同合作,共同分析当时的环境不断地探索与总结。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者单位:青海油田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计划财务部
参考文献:
[1]许来斌.小议财务会计目标的构建原则[J].商情,2011,48:16-16,161.
[2]郑静.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创新探索[J].现代商业,2011,35):258-258,257.
[3]杨总旭.浅议财务会计目标定位分析[J].中国外资,2011,23:149-150.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经营目标体系 篇4
关键词:财务公司,目标体系
自从1987年我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东风汽车工业财务有限公司经中央银行批准成立以来, 财务公司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独特性
我国的财务公司大都是依托大型企业集团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它既不同于普通企业又不同于普通金融机构, 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一面。
1. 产业性与金融性同存
一方面, 财务公司是依托集团公司而发展的, 故其经营不可避免的受到该集团公司兴衰的影响, 由被调查的财务公司的赢利指标与其所对应的企业集团的兴旺与否可看出:企业集团所在产业的业务好, 发展快, 经营效益好, 则财务公司的经营效益普遍比较好, 反之, 如果企业集团的发展缺乏后劲, 则其财务公司也往往表现出血气不足。另一方面, 财务公司是为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 因此, 必须按照国家法律和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进行金融活动, 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为企业筹集资金, 进行资金集中管理, 具有金融性。
2. 企业性和服务性共在
财务公司的企业性主要体现在财务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是一个独立的经济核算的企业法人, 具有企业的一切权力, 能够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财务公司的服务性表现在财务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是针对企业集团各子公司进行的, 要体现这种专业优势, 必须运用服务业的思想理念, 参考服务业的运作方式和营销方式。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体系
正是由于财务公司具有以上既不同于普通子公司又不同于普通金融企业的特征, 我们认为应当建立起财务公司经营目标体系的概念。由于企业集团与财务公司是母子关系, 因此财务公司有着被动目标;同时, 财务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主体, 有自己的经营目标, 即主动目标。
1. 被动目标。即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期望, 也可以说是企业集团赋予财务公司的目标, 即最大最好的为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服务, 实现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被动目标是财务公司生存的初衷。
2. 主动目标。即经营目标, 分为总体目标和分步目标。
(1) 总体目标。即财务公司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文拟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分别说明。
①从理论上看。财务公司的产业性和企业性决定了财务公司要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 如果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则财务公司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财务公司即要以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为目标, 又要以实现财务公司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二者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 要实现二者之间的权衡。
②从实务中看。在李秉成博士于2006年9月份开展的全国范围内财务公司发展问卷调查中, 认为目标是“为集团公司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占10.42%, 认为是“在为集团公司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基础上, 追求财务公司本身的发展和利润最大化”的占83.33%, 认为是“既要追求财务公司本身的发展和利润最大化, 又要为集团公司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占6.25%。这些都说明“在为集团公司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基础上, 追求财务公司本身的发展和利润最大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不可否认的经营目标。
不论是为企业集团实现金融服务, 还是实现财务公司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都是为了财务公司自身的长久发展, 都是为了自己。
可以说, 总体目标是财务公司生存的总目的。
(2) 分步目标
在确立总体目标的前提下, 财务公司经营目标具体的方向分为三个方面:结算中心、投资融资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①财务公司要努力成为集团公司的结算中心。财务公司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内部结算和存贷业务, 使资金的结算通道方便、快捷, 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同时稳定集团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的存款, 将各成员单位的闲置资金、沉淀资金集中起来, 统一调度。
②财务公司应成为企业集团的筹资投资管理中心。企业的暂时闲置资金, 归集后可以以财务公司贷款形式在内部实现余缺调剂, 还可由财务公司发挥其投资功能进行资源配置, 投资于各种金融品种或股权, 取得更多的收益。
③财务公司还要成为企业集团的信息服务中心。财务公司要为集团提供决策信息, 为决策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充分考虑客户的利益, 为筹融资的双方选择合适、合理的金融品种;进行风险预测, 采用多种手段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预警、评估、监控和化解等。
可以说, 以上分步目标是财务公司生存的具体方式。
三、结论
不论是财务公司生存的初衷、发展方向还是具体方式, 都是财务公司的目标,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财务公司的壮大, 其初衷是基础, 而正确的发展方向是财务公司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杜胜利等:财务公司—企业金融功能与内部金融服务体系之构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
[2]王宏森:财务公司“2004年办法”解读[J].中国财务公司, 2004, 4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篇5
【摘要】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理财环境中,特定的理财主体通过有效地组 织安排财务活动,正确的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的准 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理财主题的财务活动是否有效,财务关系是否协调。本文着重阐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最佳财务管理目标。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财务是一个企业的生死命脉,一个企业要想很好占领市场或蒸蒸日上,首先,需了解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然后加以剖析,做出最佳选择。
1.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他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因为财务目标的制定直接决定了各种财务决策的选择。
1.1 财务管理目标是连接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运行理论的纽带:一方面,财务管理目标是根据财务管理的主体、财务管理的客体、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特点等基础理论确立,体现了基础理论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对财务管理程序、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组织等运行理论起导向作用,引导着财务管理运行理论的发展。
1.2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践的桥梁:一方面,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基础理论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剖析且是很有必要,但它又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财务管理实践当中去,形成实用性理论,以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另一方面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集中表现在对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指导,而这正式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功能所在。
然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机制,都是通过一定的评价标准体现的。
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
2.1.利润最大化目标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企业创造的财富越多,越接近企业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通过企业财务
1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比如:把工资压倒最低限度;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费用,可以从材料采购、生产效率等方面着手;还有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开支等等。企业是一个追逐利润的经济实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本质所在,当利润达到最大化时,企业的价值也达到了最大化。但是,该 目标在以下方面有所欠缺:(1)没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比如,今年 200万的利润和10年以后的同等数量的利润其实际价值是不可比的,10年间还会有时间价值的增加,而且这一数值会随着贴现率的不同有所不同;(2)没考虑风险问题。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风险,同等利润值在不同行业中的意义也不相同,比如风险比较高的高科技企业和风险相对较小的制造业无法简单比较;利润的变化可能意味着风险的同时变化。例如,一个每股收益为15元的传统企业,尽管其每股收益上升到20元,然而该公司可能依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投资对象,因为其经营活动固有的风险增长的更快;(3)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由于利润指标通常按年计算,因此企业决策也往往会服务于指标的完成或实现。另外,利润最大化的障碍是它的关键变量即“利润”几乎不可能准确计算。因为利润有很多不同的经济学和会计学定义,每一个定义都有各自一系列的解释。应该看到,利润最大化的提法只是对经济效益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2.2.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
股东权益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属于股东。企业的经营管理应代表股东的利益,只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创造最大权益上的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目标更容易量化,易于考核。同时,这一目标也存在一些缺点:(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因其股价无法向上市公司股价一样随时准确获得;(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有些企业外的因素、有些还可能是非正常因素,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如有的上市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其股票可能还在走红;(3)它强调的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关系人的利益重视不够。所以,综上所述:目前采用股东权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也不符
合我国国情。
2.3相关者权益最大化目标
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行为影响或可影响企业行为的任何个人、群体和组织,一般是指那些与企业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并享有合法权益的组织和个人。根据他们与企业的关系可分两大类:一是直接利益相关者,例如: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等等。二是间接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影响企业或受企业影响,但与企业没有商务关系,企业又必须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利益主体,如:社区,政府,社会团体,大众传媒和各类专门利益集团等。现在企业核心理论是契约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系列生产要素之间的契约,它结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生存发展必备相关要素等问题是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结果。财务目标作为企业目标的一个子集应具备有企业目标的特性:唯一性和明确性。然而,唯一性和明确性是衡量财务目标的基本标准,也是财务目标必须满足的条件。在上述相关利益中,仅是直接利益相关者就涉及到六个,更别说大量存在的间接利益相关者团体了,在不否认众多不同利益团体之间可能存在一致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团体间大量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如果一个目标包含过多的内部矛盾,那么其明确性就无从谈起,在实际工作的财务决策过程中,决策者有需要某个具体的相关利益集团价值和总体的相关者利益价值之间进行衡量、取舍、而这一决策过程本身就很难把握,因此,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本身就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一个模棱两可的目标不可能作为现实中的财务目标。由于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要求存在大量的矛盾和不可避免冲突,企业决策者衡量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一缺乏定量性的目标的过程存在很大的模糊性,从而很可能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和可操作性。这样会使目标本身应具有的作用被彻底否决,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最终损害这些相关者的利益。
趋利避害,当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所有者权益和相关者权益不能统筹全局时,我们不得不去寻找另一出口,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
3.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理论依据
传统上,人们都认为股东承担了企业全部剩余风险,也应享受全部的经营收益。而职工或债权人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在财务管理的目标设定中往往被忽视。事实上,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职工以及企业上下游关系人都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们利益的满足和实现也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因此应全面考虑。
企业价值通常通过两种途径表现出来:一是用买卖的方式,通过市场评价来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二是通过其未来预期实现的现金流量的现在价值来表达。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假定条件下,它可以表达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论依据是财权流理论,该理论认为理财目标是确定理财本质、理财主体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过程依赖性。任中信教授认为价值是理财学基本的核心概念,价值管理师理财的重要特性,而“利润”只是反映了价值的一部分。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观点认为:投资者建立企业的重要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和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评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依据不是企业已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利益集团,而置其他利益集团于不顾,不能将理财目标集中于某一集团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股东权益最大化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从理论上来讲,各个利益集团的目标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提高,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借此来实现其最终目标。所以,应当将企业的长期发展摆在首位,并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3.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具体体现
(1)明确了理财主体为企业组织。理财主体就是具有独立经营权和财权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体现为理财主体财富的增长,然后,企业价值最大化恰好满足这一要求。
(2)体现了理财本质即价值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之所以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因其具有广泛性及综合性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取决于理财本质即价值管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财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中的利益都只是企业的一部分。
(3)符合财务目标唯一性的特性。企业财务目标作为企业价值的导向,必须是唯一的,理财目标应明确理财主体,体现目标特性,符合理财活动的规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能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理财目标的特性和财务活动的规律,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理财目标的现实理想选择。
3.3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的意义
一般认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如下优点:首先,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因素,并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科学的计量,反映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从而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的问题,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定鼓励政策等。其次,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克制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过去或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而且预期未来现金性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大。再次,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能有效地克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只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方向。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有利于克服因片面追求利润而产生的短期行为,有利于获利期限结构的优化和风险投资项目的组合决策,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的配置。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对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对于投资人来说,随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在息税后净利润趋向最大化,有能力以现金或股票形式分派股利,这样也就实现了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实现了投资人的利益;第二,对债权人来说,由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和现金流入,企业偿债能力提高,能够及时足额清偿债务,从而得到债权人的信任,为企业提供可靠资金打下了基础;第三,对国家而言,企业拥
有足够支付偿债能力,及时缴纳各种税金为国家税收提供了保障;第四,对企业内部职工而言,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在其主动范围内可增加工资、职工福利、改善职工生活,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五,对社会而言,一个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应该是对社会负责的企业,自觉承担各项社会责任费用,积极筹资“三废”处理装置,从而履行对社会的责任;第六,关心客户利益,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有较高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等目标,都会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会增加企业风险,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而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再只强调企业当前微观利益,更注重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协调一致,更讲究企业信誉,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与宣传,更注重企业产品的质量与售后服务,以保持企业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4.总结
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效果上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均优于其他财务管理目标。尽管该目标目前还未得到所有企业认同和采纳,但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将最终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主导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文浩、郭丽江:关于财务代理人制度的探讨[J] 财经研究 2001第10期
[2]陈学义:对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J]会计之友2005年第11期
[3]徐波: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再认识[J] 上海会计 2004年第10期
[4]张国华、翟春凤: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财务目标的理性选择[J]财会月刊2008年10期
[5]黄亿红: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定位[J]财会月刊2008年10期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篇6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风险评价;体系
0 引言
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时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说是客观存在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是否完善,其作用能否有效的发挥,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就连部分世界性的大型企业,也常常因为难以应对财务风险而面临破产或倒闭。所以,企业要想走出财务困境,就必须进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建立一套全面的财务风险价值评估体系,从而更好地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有效解决财务困境,从而获取长期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设计不合理 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成长能力是目前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几个重要指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有很大的影响。这些指标的计算都是基于相关法规政策和企业的会计准则,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是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评价,并不能很好的反映企业未来会面临怎样的财务风险,使得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只关注眼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忽视了对未来风险的考虑,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另外,在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当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很容易被企业粉饰,导致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也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建议引进现金流量表进行评估。
1.2 忽略了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 目前,我国一般都是根据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财务评价的,而非财务信息并未在财务报告中显示出来,这不利于构建科学、全面的財务评价体系。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财务指标直接去评价企业的实际经营和财务信息,而没有结合非财务信息可能带来的财务方面的影响,则容易导致信息失真。比如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对环境的保护,结果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这种污染依靠财务信息是很难评价的,政府部门在对其进行处罚时就缺乏了有力的依据,这就需要在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当中加入非财务信息。
1.3 财务决策失误 进行财务分析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避免财务决策的重大失误。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中还缺乏系统的、科学客观的决策经验,企业各部门之间责任不明,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金融风险经常发生,不利于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容易造成企业财务混乱,进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2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设的对策
2.1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风险可能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每个方面,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作为财务风险的应对主体,应该树立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在企业当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引导企业的全体员工在工作中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坚持谨慎细致原则,做到防患于未然。要想做到这点,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扎实的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和财务分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能力,有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业务水平和职业敏感度,才能及时进行专业的财务风险评价,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或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帮助企业避免一些财务风险的发生,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2 加强对企业风险水平的评估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每时每刻都在面对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对未来的风险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估,及时做出应对风险的策略,就会严重危害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因此,在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评价过程中也要注重对企业未来可能面对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估。
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在管理层和企业员工范围内的宣传,提高他们对所面对的未来风险重要影响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全体成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及时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风险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其次,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企业应该在现有的财务指标中加入现金流量表,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使用情况的控制,防止企业由于现金使用不当带来的财务风险,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绩效水平。
2.3 强化非财务信息在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地位 非财务信息作为会计信息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各种费财务信息资料。但是由于难以对它进行可靠的计量、确认和报告,在分析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非财务信息往往被忽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复杂,非财务信息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应该强化非财务信息指标在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地位。
2.4 提高企业管理者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如前文所述,单纯的凭借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的决策容易造成失误,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严格按照科学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把失误降到最低,从而有效防范企业风险的发生。
3 结语
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风险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关制度还不完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设计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就必须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相关评价指标建设,加强对企业风险水平的评估,同时,还要强化非财务信息在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地位,最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红.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
[2]李帆.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运用研究[J].魅力中国,2013(20):22-22.
[3]杨冬花.浅谈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新西部(学术版),2006(12):45.
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研究 篇7
企业在发展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也有必要纳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下。
(一)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人谢尔顿提出。然而迄今为止,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基本理论还没有得到统一。笔者在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分析中发现,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方面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认为企业应当对其社会承担一切责任, 如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Carroll在1979年亦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了在特定时期内, 社会对经济组织在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另一方面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企业社会责任, 认为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企业以外的社会环境方面的责任。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社会慈善、公共服务等方面。正如阳秋林 (2005) 认为,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对社会福利的贡献、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提供产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和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
(二) 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理论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财务决策的评价依据和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准绳, 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定政治、经济环境下的产物, 随着环境等各因素的变化, 财务管理目标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变化。在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形成了众多的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主要有总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阐述, 与一定时期阶段的政治、经济相适应, 然而在目前看来难免会有纰漏。如, 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以及风险等因素;股东财富最大化在适用范围上过于狭隘不能适用所有的企业等;企业价值最大化不能进行准确的计量等。因此, 笔者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首先要全面地考虑问题, 不仅要突出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和需求, 还要兼顾利益相关者, 满足企业各个层次成员的需求, 以达到和企业目标相一致的目的;其次, 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单方面强调最大化, 而应以企业能否正常有效运营为出发点, 以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为最终目标, 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 把每部分有意义的目标联合协调起来, 将定量指标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之道。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目标相关性分析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其财务管理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 对立性
从企业的短期利益角度来看, 两者存在一定的对立之处:首先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本质属性。而在一定的发展阶段, 企业创造的财富总是有限的, 在有限财富的制约下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就意味着分有限的面包给别人, 自己的利益就会丧失。其次企业是社会的细胞, 是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可避免会在短期内损失利润, 如果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超过了其经济承受能力, 就有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甚至破产, 造成企业无法经营、员工大量失业等社会问题, 最终的消极影响将超过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作用。因此, 有人认为企业承担责任和财务管理目标存在对立面, 企业社会责任是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绊脚石。然而, 只注重短期利益将会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 这是不理智的, 从长远的角度去分析, 其统一性要远远超过对立性。
(二) 统一性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其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一致性, 虽然这些行为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但在无形之中已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长期收益做好了铺垫, 使企业在无形之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创造更多的财富。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责任, 更是一种可持续增长的价值观念。普雷斯顿和奥班农研究发现, 对美国大公司而言, 企业社会表现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对社会责任方面的投资不仅不会降低企业的经济价值, 而且还会带来更多的资金投入, 为企业持续创造财富。
二是有利于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提高企业声誉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论》中阐述了“以竞争力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观点, 指出企业在谋求自身利益同时兼顾社会利益是一种双赢战略。这种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协同双赢的理财理念一方面可以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提高企业的声誉, 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能力, 在无形之中形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 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 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社会利益价值最大化的协调发展。
三是有利于保护环境,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 自然、经济、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其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事实上我国部分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 导致自然资源以及能源资源消耗过重, 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因此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可以使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引起重视, 能够开始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负责,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护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达到降低对社会有限资源过度使用的目的, 以便更好地节约企业的资源成本, 形成良性循环, 营造企业良好的发展空间, 促使企业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四是有利于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这是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企业是社会的细胞,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对社会资源进行了使用和分配, 就有义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财务管理目标体系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做到符合“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政治经济的政策和理念, 目的是促进我国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促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兼顾社会利益价值的提升, 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中与全社会公民一起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其财务管理目标本身并不存在本质的对立, 对立的存在只是一种短期行为。相反,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有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为企业本身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 有必要在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建立财务管理目标体系。
三、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财务管理目标体系构建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标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正确认识和选择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财务管理目标在发展过程中, 受到企业理财环境、企业治理模式、企业资源以及企业的长远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影响, 形成了层次性和系统性等特点。根据财务管理目标的特点以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 可以得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以一个总目标为方向、若干核心目标为指导和动力、众多具体目标为支撑的目标体系。为此, 可将此目标体系分解为三个层次:总目标、核心目标、具体目标, 这三层目标相辅相成、相互衔接, 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
(一) 总目标:社会利益价值最大化
总目标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是其他目标的领路人和导向标。在资本市场中企业家的本质是残酷无情的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以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其结果是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满和反抗。现代社会中, 仍然有不少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 残酷的现实已经让人们日益注意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也都开始思考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于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也要不断进行调整和适应, 最初的利润最大化显然已经不能在现代的经济环境中充当总目标, 而社会利益价值最大化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下将会成为总目标的明智之选。社会利益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在谋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 要立足于整个社会利益价值, 要在满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形成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社会利益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要坚持的理念和方向。
(二) 核心目标: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核心目标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重点关注和把握的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 不同的层次对目标的要求也不一样。如:股东要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经营者要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各有侧重却层层递进共同构成财务管理目标体系的核心部分。
(1) 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起源于19世纪初亚当·斯密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企业利润。其优点是计算指标较直观, 容易获取以及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 容易使企业陷入短期行为。可利用其优点, 将其作为核心目标, 企业在发展初期以此为目标, 合理配置资源, 获取利润, 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2) 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 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 采用最佳的财务管理策略, 通过在财务和生产经营上的合理有效运营, 最终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该目标便于量化和比较、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 克服了企业的短期行为。但应用范围狭隘, 只适用于上市公司, 只考虑股东的利益而忽视其他相关者利益。可将其作为核心目标。
(3) 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就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 它取决于企业潜在以及未来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采取合理经营、最佳财务政策以及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的关系, 在保证企业长期发展的前提下, 使企业价值增加到最大。其优点是考虑了时间价值、风险因素、克服了企业的短期行为以及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缺点是企业价值不易准确评估。可将其作为财务管理核心目标中的核心, 是企业重点应该把握的。
(三) 具体目标:投资回报率最大化、资本成本最小化、资金运动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
具体目标是财务管理目标体系中的基础, 是企业为实现其财务管理总目标而设定的企业各项具体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投资、筹资、营运和分配。可根据企业的财务活动设定相应的四个具体目标来衡量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
(1) 投资回报率最大化。投资回报率是指企业投资一项经济活动而从中得到的利益。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报率=年利润或年均利润/投资总额×100%。其在计算过程中已经剔除了因投资额不同而导致的利润差异的不可比因素, 能够反映投资的盈利能力,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达到其指标的最大化来获取最大利润。
(2) 资本成本最小化。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在筹集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 一般用资本成本率来表示。资本成本最小化是指用最少的筹资费用来筹集到目标资金, 即用最小的代价换取利益。其有利于企业所有者在筹资过程中比较有效的资金来源、确定筹资方案、说明融资行为的效率, 有利于“利润最大化”核心目标的实现。
(3) 资金运动最大化。资金运动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形态的变化或者位移, 在不断的运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增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金市场的不断发展, 资金运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资金管理通过价值管理这个纽带, 将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价值的提高。
(4) 每股盈余最大化。每股收益是指利润总额与股本总数 (通常指普通股) 的比值。基本公式为:每股收益= (本期毛利润-优先股股利) /期末总股本, 它是分析企业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 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强调权益资本的相对盈利水平, 该基础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核心目标的实现。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财务管理目标的相关性, 把社会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体系的总目标, 表明企业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来承担社会责任, 为自身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 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统一。三种核心目标是财务管理目标发展过程形成的各具特色和各占优势的目标。企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不可能以一个单一的目标贯穿其中, 必然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经营目标, 循序渐进。这也说明, 不能抛弃其中的任何一个目标, 而要认识到每一种目标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恰当的去使用他们以达到协调统一。四种基本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可以反映企业在财务活动过程中投资、筹资、营运以及分配的相关情况, 就可以作为基本目标来进行采用。即, 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具有灵活性, 是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 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在我国现有条件下, 存在股份制企业不是市场主体、股东不是现代企业的唯一利益主体、资本市场不完善等不足之处。因此, 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就是建立一个长短期目标相结合的、科学有序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秉成、蒋佐斌、高峻论:《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兼论利润最大化与财富最大化》,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李秉成、蒋佐斌、高峻论:《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兼论利润最大化与财富最大化》,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 篇8
1.1经济效益最大化
作为一个营利性组织,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追求目标。因此,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不可推卸地提高企业经营利润和效益的责任,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经济效益最大化应当作为首要考虑项。然而,由于经济效益是一个无法准确计量且难以控制的经济指标,必须通过其他形式的指标来表现,我们无法将它直接引作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1.2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建立在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以企业总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它反映着企业长期潜在的价值和发展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着一些争议,但在理论界,它仍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有选择。但是,针对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它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首先,其价值评估较为复杂,耗费时间和人力; 其次,在未来企业发展的潜在价值和企业风险方面具有不确定性; 最后, 企业价值中的负债部分容易误导企业价值计算,因此,从理论上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不适合作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从供电企业经营实际来看,由于供电企业的硬件、软件建设需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供电企业需要在技术改造和技术资金方面投入较多的经费,因此,供电企业在自身资金有限的条件下不得不向金融机构筹集更多的资金。 如,2014年7月,为加快国家电网公司二十个重点电网项目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向社会发行四十亿人民币企业债券进行筹资。我国金融服务的不断发展为企业的筹资带来更为便利和低成本的服务,供电企业也顺应这一形势,更大规模地进行能够筹资活动,以满足加快建设的企业需求,这必然会带来负债更大化的结果。负债的增加使企业价值的计算更加容易被误导。
鉴于理论性缺陷和实际运营的情况,企业价值最大化不适合作为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1.3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对股东负责,而股东的利益目标是提高企业利润,增加财富积累,实现权益资本的保值增值。 股东财富可以根据股票的市价来计算,具有较为明确的评价标准,在企业理财目标中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针对供电企业,由于它是国有独资企业而非上市公司, 其保值增值主要通过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率来衡量,这一指标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难以处理好三者的目标关系。随着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供电企业作为现代化技术产业,对科技和人才的要求较高,这决定着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需要更多地考虑人力资本所有的收入和利益要求。然而,供电企业的国有制性质决定了其股份无法分配给个人,基于这一现实,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无法与供电企业实际相结合,并可能阻碍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不适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1.4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企业在某一时间段里获得的经营利益和经营成本的差值,它反映着企业在这一时期的运行状况和经济利益。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即在不改变价格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边际收益更接近边际成本,简单来说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利润增加的目的。另外,利润与员工的收入和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战略都息息相关。
在供电企业中,将利润最大化最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具有相当的可行性。首先,利润额度易于统计和计算, 其次,由于它基于确定时间段内的经营状况,所以不存在预测困难的问题,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最后,它能够适应供电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目前供电企业实行员工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的管理策略,通过利润的增加,职工劳动报酬也相应提高,对于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可将利润最大化最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2利润最大化作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进一步分析
2.1利润最大化目标缺陷分析
由于供电企业成立较早并具有垄断性,在国家的扶植下,占有着其生存发展所需的市场份额,因此,供电企业不需要过多考虑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的扩张和短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针对这一发展目标,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应是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之下,进行有效的资金内部控制和运筹管理。因为利润是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无法反映出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的状况和前景,不便于企业针对不同时期的经营状况进行比较和调整,在追求企业长期发展方面有着局限性。
另外,企业除了运营自身之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供电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受到更严格的要求,这决定着供电企业不能片面追求企业利润,而应更多关注企业产品质量和社会生态平衡,不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同时,还需要承担一些社会义务。因此,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还需要兼顾社会责任,这是供电企业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因此,供电企业不能片面强调利润额的增长,追求短期利益而罔顾社会责任和长期发展前景。
2.2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由于利润最大化存在着以上的缺陷,所以不能直接将其作为供电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权益资本利润率是在利润最大化基础上产生的改进后的相对指标,它既继承了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规避了上述缺陷,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权益资本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和投入的自有资本的比率,它能够反映出企业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并可以体现出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和持续发展的前景。权益资本利润率是一个较为容易操作和计算的指标,能够通过各部门的分解进行统计和计算,并能有效指挥和控制各部门单位的经营活动, 指导企业财务工作。
综上所述,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符合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适应供电企业的发展实际,因此,供电企业应当将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目标。
3结论
结合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供电企业基于理论和实际的考虑,应当选择 “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方面,它是容易计算和衡量的指标,在实际运行中便于操作和管理,另一方面,它弥补了利润最大化无法预测未来发展的缺陷,在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供电企业的变革和创新方面具有这独特的优势。
供电企业在保持快速持续发展的导向下,确立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的管理目标,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大竞争力,达到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相协调的企业发展趋势,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贡献出重要力量。
摘要:企业的经营目标对财务管理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并能同时满足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需求。文章在分析我国理论界代表性财务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电网公司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当前形势下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最终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研究 篇9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财务管理目标也经常被称作是理财目标, 主要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各项财务活动运营发展的根本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南作用, 同时也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因为, 企业制定的财务管理目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充分体现着企业经济发展形态, 所以, 通过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分析, 可以有效发现财务环境变化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均衡关系[1]。所以, 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过程中, 应该注重分析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各种因素, 以便可以快速有效的找到其中的本质问题。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 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正在不断的完善和成熟, 并且还在不断的进行推陈出新。到目前为止, 企业在财务管理目标方面主要形成了企业价值、企业资金、股东财富以及利润的最大化和持续增长等四大发展原则。所以, 企业制定的财务管理目标要充分发挥出激励、导向、考核、凝聚等重要作用。
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分析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 财务能力是提升企业能力和保证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财务能力的角度来说, 它具有着较为完整的体系, 并且在这一体系中, 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着明显的核心地位。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企业能够提升盈利能力, 那么运行能力也一定会有所提升, 而且还会相应的带动社会贡献水平和偿债能力的提升, 由此可以看出, 盈利能力是企业持续成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此外, 企业要想获得较快发展和更高利益, 必须有效应用经营管理、融资策略、投资管理、股利分配策略等手段, 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出企业的财务能力。对企业的基本财务能力采取一定的转化、调整、提炼等措施, 就可以有效提升财务核心能力, 而且财务资源作为财务能力提升的基础条件, 在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应用过程中, 其自身不会发生损耗, 由此刻见它是一种无形的系统资产。而且随着对其运用次数的不断增加, 可以逐渐提升企业的价值, 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
三、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1. 财务管理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具有统一性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 其财务管理目标和财务核心能力二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更加具体的来说, 就是财务管理目标和财务核心能力之间是一体两面的, 其本质就是具有统一性。企业经营管理与核心能力具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企业经营管理可以为核心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而核心能力又可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效率和质量[3]。企业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核心能力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对企业的组织原则和管理原则有着一定的决定作用, 并且对企业的未来经营发展方向也具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2. 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具有一致性
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中, 可持续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内容, 其主要包括在产品、组织、技术、观念、市场等各方面进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 可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有效提升企业的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着企业的发展性、持续性、盈利性的最终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 财务管理目标和财务核心能力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
3. 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具有关联性
财务核心能力作为企业财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企业发展中各种财务能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并且其中还包含着多种财务能力。企业财务能力通常包括运营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 这些能力逐渐构建了企业整体的财务能力体系。其中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作为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核心内容, 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有力支持, 同时还是企业经营发展中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4]。所以, 要想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需要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 加强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 有效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结论
总而言之, 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 它的建立是企业进行管理工作的基础, 不仅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同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要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力量之间所具有的统一性、一致性、关联性等关系, 不断加大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 有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 国内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越来越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 它的建立是企业进行管理工作的基础, 不仅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同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基于此, 本文通过对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财务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探究, 并有效分析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 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构建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宇川.论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协同发展[J].经营管理者, 2015, (3) :122.
[2]麦真美.浅谈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协同[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5, (9) :68, 44.
[3]杨莹莹, 郭长禄.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问题研究[J].品牌 (下半月) , 2015, (12) :90-91.
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研究 篇10
会计目标就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我国长期以来均使用财务会计的任务来说明财务会计职能。随着对会计的本质转向以经济信息系统来揭示,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会计理论界也开始借鉴西方的会计目标概念来表述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 而不再使用会计的任务来表述了。现代企业是财务主导型的, 企业财务管理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如何设置财务目标, 发挥企业资源配置的基本职能, 不仅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大量成果, 也存在很多争论。纵观这些成果与争论,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规范性目标;一类是实证性目标。规范性目标是研究的主流, 研究应如何约束企业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实证性目标研究企业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 选择什么样的财务目标。在众多的财务目标中,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种较为普遍接受的选择, 这是由于它具有其他目标所没有的优点, 克服了其他目标的缺点。
二、会计目标局限性
(一) 会计信息生产个体化使会计目标无法得到真实性验证
两权分离带来股东与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代理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及受限于监督观察的成本, 股东等外部出资方无法知道企业内部管理者的真实行为, 从而后者可能据此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 侵损前者利益。如没有履行勤勉尽职的管理职责, 管理者就有可能挥霍浪费、转移资产等, 进而将公司状况的恶化归结为不可控制的因素, 以逃避责任。
(二) 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会计信息个体化生产是一大缺陷。站在需求者的角度看问题, 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通过充分、及时的披露向外部投资者传递有助于其决策的内部信息, 以提供一种平等的交易环境, 从而有效地控制逆向选择。然而, 什么会计信息是有用的, 要由每一位投资者来判断。信息使用者是多元的, 他们的需求点是分散的、动态变化的。同时, “有助于决策”的信息, 往往会增加对会计反映与未来相关信息的期望, 而深入、持续了解企业历史信息是投资者较好把握未来的有效途径。显然, 会计信息需求呈现出社会化的特点。在会计信息生产个体化模式下, “会计主体”在会计准则强制披露的范围内报出信息, 除此之外只会有选择地自愿披露那些有利于增强主体形象、改善主体筹资能力的信息, 报出信息整体的质与量根本不能满足社会多层面、多角度的需求。这种会计信息需求社会性和会计信息占有、生产个体性之间的矛盾, 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披露不足甚至虚假的现象, 将引起错误的证券定价, 导致社会资金的不合理配置。
三、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的现实选择研究
(一) 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影响会计目标
会计要用量化的数字记录企业的外部交易和内部事项, 会计系统的最终成果是用财务报告的形式体现的。由于量化信息只能近似表示企业的经济活动, 会计数字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判断的结果, 这个人为判断的过程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 所以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会计系统的结果起重要作用, 甚至可以说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就是会计系统的结果。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 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也有规范性目标和实证性目标之分, 如国外研究的会计政策选择的机会主义观和有效契约观就属于实证性目标, 即研究实务中企业是如何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将会计的目标定义为提供投资者决策所需的信息属规范性目标, 即研究应如何提供会计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我国研究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合法性、公允性也属于规范性目标。
(二) 新准则下的会计目标定位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对会计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会计目标的概念, 体现了其权威性。其所规定的会计目标是双重的, 兼顾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体现了我国财务会计既重视决策有用又重视受托责任的双重目标。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国有经济 (企业) 在全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并且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多数是国有企业, 这就必然要求在进行财务会计目标的选择时, 要考虑到对企业管理层受托经营的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 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一目标对我国来讲必不可少;与国际趋同是此次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 而国际上现在广泛采用“决策有用观”, 所以我国新准则也同时采纳此观点。其优点在于, 会计目标能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会计目标关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会计目标关注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预估。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研究 篇11
1 发电企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概述
基本建设项目主要是指按照一个独立的总体设计在一个场地或几个场地上进行兴建的一项独立工程,由若干个互相有内在联系的工程项目所构成,总体也可称为基建项目。本文通过对基建项目工程管理的梳理,将其划分为规划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竣工决算阶段、财务后评价阶段等8个环节。作为国民经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建设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
在建设基本建设项目的过程中,企业需组织财务部门对所需资金进行合理筹集、正确使用以及科学控制等一系列活动,这一系列活动即为基建财务管理。前期费用管理、财务预算管理、资金筹集管理、工程物资采购、项目成本控制、工程预算和资产交付、竣工财务决算等均属于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其可有效组织、监督并调节资金在项目建设中的使用。此外,还可确保项目的保质保量完成。
2 发电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现状
就现阶段而言,会计核算在发电企业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中较受重视,但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总体而言,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仍处于缺位的状态,财务管理部门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基建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企业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的协调与配合。对此,企业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均需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在整个基建项目中的重要性,并需主动配合财务部门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投标、工程实施、竣工结算、竣工决算以及项目评价分析等一系列工作。显然,发电企业基建项目中的财务管理现状远远还不能满足项目实施的需求。
3 发电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系分析
3.1 构建财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企业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可帮助管理者明确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参与项目所有工作的具体切入点、方式及手段,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合理的且与基建项目相适应的具体参与方法和工作流程。降低建设项目的成本对更大经济利益的获得以及企业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健全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则可推动企业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增强对成本管理工作的认识,进而可真正实现对项目管理的源头、过程及结果加以控制。
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财务风险的防范。建立并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可帮助企业明确财务部门在基建项目管理各阶段中的职能定位与管理边界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各项事宜中的权力、责任及义务随之也可得到明确。
此外,完善的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体系还可帮助财务部门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参与到工程建设管理中去,财务管理工作将更具针对性,并将充分发挥其风险防范职能,进而可逐渐增强电力企业在基本建设领域的风险管控能力。
3.2 构建“预测、控制、分析”的财务管理体系
3.2.1 预测阶段
财务管理中的预测阶段主要是指项目投资前期,即投资意向形成到投资计划完成的这段时间。对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加以预测、预估可能产生的风险是预测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时期,预测阶段还需依据预测出的现金流量以及风险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这一过程需采用动态分析法与静态分析法进行分析,同时还需经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以获得该项目的经济、政治、环保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就不同投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预期可能达到的效果或成果进行深入讨论。
在预测阶段,财务部门需配合公司决策部门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与决策,这一阶段的具体工作可分为以下4个步骤:第一,针对可行的项目进行项目建议书的编制;第二,评价项目的投资条件及公司财务状况,讨论项目可行性;第三,确定设计单位,制订有关工程预算的文件;第四,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项目后,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3.2.2 控制阶段
财务管理体系中的控制阶段是指项目投资建设阶段,即筹集资金到工程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的这段时间。控制阶段的工作与项目的顺利建设密切相关,期间所有事宜均由项目管理部门进行领导,其他相关部门则起配合协调作用。降低项目总建设成本、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企业在控制阶段的主要目标,这一阶段的具体工作可分为以下5个步骤:第一,筹集资金的同时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第二,开展招投标工作,并确保其规范性;第三,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控制;第四,密切关注施工方案变动对工程成本所造成的变动;第五,进行项目固定资产入账等相关手续的办理。
3.2.2 分析阶段
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后的阶段为分析阶段,也可称为评价阶段。对项目建成后的作用、效益、影响以及规划的执行过程、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分析是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对投资活动的检查与总结,可判断出已建成的项目是否达到了投资前期预想的目标、项目规划是否合理。同时,还可总结出项目在投资、建设、竣工、投入使用等阶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可进行相关经验教训的总结,为以后项目的决策、投资与管理提供合理的意见。
4 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体系在发电企业基建项目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发电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关键内容。对此,发电企业需不断深化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并进一步提高企业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以有效控制项目建设的投入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发电企业的长足发展。
收稿日期:2016-10-20
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研究 篇12
一.财务管理经济目标概论
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是指衡量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经济目标决定了各项财务活动的发出点和归宿,因此财务管理经济目标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企业应当综合考虑自身的经营状况、行业发展前景、市场竞争等因素,通过对财务管理的全面评估来设定经济目标。通常而言,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应当包含:
(1)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可预测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有清晰的认知,并明确每一阶段的财务状况,将企业制定的经济目标融入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实现长期经济目标和短期经济目标的对比,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和管理方法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2)财务管理经济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一致性,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时应当进行阶段性规划,把一个完整的长期经济目标分割为几个小部分的短期经济目标,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完整进行,最终实现对整体经济目标的把控;
(3)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时效性,企业财务管理是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环境、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财务管理目标也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维持整体目标不变的状况下,可以进行阶段性目标的调整,使企业的经营状况符合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构建原则
(一)经济目标具有可执行性
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构建和应用应当保证其执行性,力争做到其目标设计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保持一致,企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标准,其财务管理方案策略应当包含在经济目标中。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要合理安排生产竞争策略,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经济目标,为企业健康发展树立可行性的奋斗目标,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收益,维持企业生产活动和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要求要维持经济目标的可执行性。
(二)增值标准和风险评估标准
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完成意味着企业可以定额完成指定的计划,其资产总额也会稳定提高,同时企业将收益的资金投入到下一步的生产经营中,如此循环实现了资本的健康流动,从而增强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固定资产。但是通过调查显示,很多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实现与促进资产增长方面的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市场运行机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遇到诸如诚信、公平性问题,从而导致企业收益减少,再者企业的财务管理组织工作并不完善,企业经济目标难以实现。因此财务管理目标构建和应用应当涵盖对财务风险的预测和评估内容,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对风险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调整经济目标,实现经济目标和风险评估的协同进行,规避风险隐患,帮助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实现。
(三)目标设定遵从现实标准
财务管理经济目标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导向,其管理目标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国内企业确立自身的发展建设道路过程中,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确立与执行应当是符合企业发展现状的,不能脱离实际进行空想。企业财务管理领导者与工作人员应当看到国内现阶段在经济体制、经济市场运作过程中的不合理情况,分析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变化影响因素,并将其统一联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制定过程中。
三.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应用研究
(一)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目标设定
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构建和应用应当和企业发展状况相结合,通常而言企业要经过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企业的经济目标呈现多元化的需求。在创业之初,企业的资金量较少,知名度较低,存在着较大的生存风险,一旦经营不当就会造成企业破产,在这一阶段,企业经济目标应当重视生产和利润的增长,企业理财目标应当实现利润最大化。生长期的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其产品得到了更多的市场认可,同时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开始产生盈利,这阶段企业应当把经济目标进行适当调整,但是依然保持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大方向不变。成熟期企业是最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要注重经济目标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更多是进行规范化管理、产品开发升级、建立完善的资本流动周期和现金流的互补。当企业进入到衰退期时,企业应当勇于改革,其财务管理目标侧重于市场份额的突破以及产品的升级。
(二)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评测标准
企业经营发展的本质是盈利,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评测标准就是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大目标,企业在构建和应用经济目标时应当满足几个特定的条件,才能保证评测标准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权威性,首先,企业决策方面要掌握可执行的制定方案,同时要对决策方案进行优化;再者,企业要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来完成经济目标的实现,并把量化的因素纳入到评测标准中,提高经济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财务管理经济目标要基于社会责任视角
财务管理经济目标要基于社会责任视角,必须履行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兼顾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当前,很多企业在制定经济目标时并没有把环境保护和对社会贡献纳入到战略决策中,缺少对环境的保护,唯利是图,随意降低企业员工的福利和待遇,缺乏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诚信意识,从而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破坏。因此企业在构建和应用经济目标时应当认清自我的责任,在发展中保持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在实现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尊重社会公用利益的最大化,从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目标逐渐调整到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避免企业发展损害了全体社会的利益。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越来越显著,而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资源分配,对贫富差距问题的解决有突出的贡献,因此企业经济目标要调动每一个环节的价值分配,在价值链的运行中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并借助各方之间的资源优化来实现自我财务经济目标,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兑现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诺。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目标的构建和应用应当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基准,提高经济目标的可执行性,并在经济目标体系中纳入风险评估标准,遵循现实经济环境标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实现管理经济目标的同时要承担起社会职责,把自身纳入到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中,在实现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真真.探究如何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的经济目标[J].商,2015(43)
[2]刘锦凤.多层次、多元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构建[J].经济师,2013(32)
[3]刘淑华.社会责任观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构建[J].会计之友,2008(12)
【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研究】推荐阅读:
企业财务目标评述05-23
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10-18
企业财务目标管理08-19
企业财务控制体系07-30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讨05-15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07-02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究08-02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05-28
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分析08-01
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管理论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