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血管

2024-11-01

腹部血管(精选7篇)

腹部血管 篇1

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 多层螺旋CT技术是影像学领域的一大突破, 特别是16 层CT的研发与应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速度更快, 且Z轴分辨率更高, 对于腹部血管三维重组图像质量有明显的提升, 进而推动了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的进步[1]。 该文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技术为对照, 总结分析了2014 年5月—2015 年8 月该院收治的54 例疑似腹部血管性疾病患者的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结果, 以便于对腹部血管疾病做出直观、准确的评价,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 年5 月—2015 年8 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腹部血管性疾病的54 例患者纳入该研究, 其中男30 例, 女24 例;年龄40~68 岁, 平均年龄 (56.7±5.2) 岁。

1.2 方法

检测仪器为飞利浦生产的MX-16 型16 层螺旋CT, 常规腹部平扫联合增强扫描。 其中扫描层厚设定为1.25 mm, 转速为0.5 s/360°, 螺距比为1.75∶1, 管电压设定为120 k V, 管电流在平扫以及增强扫描下分别设定为200 m A、350~400 m A, 扫描持续10~15 s。 采用高压注射器将100 m L造影剂经右肘前静脉注入患者体内, 注射速度保持在3.5~4.0 m L/s。 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20~25 s, 门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55~60 s。 将原始图像上传至工作站, 采用VR以及2D-最大密度投影 (MIP) 重建腹部血管三维图像, 采用图像切割工具从不同角度切割VR与MIP图像。 入组病例同时进行腹部彩超扫查检查, 并以手术病理诊断为参照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 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 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 其中检出12 例门静脉系统疾病、9 例腹主动脉瘤, 12 例脾血管瘤, 15 例肝血管瘤, 6例肾动脉钙化狭窄, 诊断准确率为100.0% (54/54) 。 彩超显像检出6 例门静脉系统疾病, 6 例腹主动脉瘤, 9例脾血管瘤, 15 例肝血管瘤, 6 例肾动脉钙化狭窄, 诊断准确率为77.8% (42/54) , 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当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MSCT) 逐渐开始应用于颅脑、心脏、胸腔、腹部以及肾脏等人体部位检查中, 其改变了传统CT层扫描的模式, 实现了向容积扫描模式的飞跃, 所得三维图像不再是单纯叠加单层图像而成,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容积图像[2]。 以此为基础进行三维重建, 其图像对于细小血管走行、血管形态等情况予以清晰显示, 同时还可对周围组织器官进行观察[3]。 MSCT具有如下4 个优势: (1) 扫描范围大, 用时时间较短, 可较好地满足腹部血管成像需求, 一般情况下扫描从膈顶开始, 至第3~4 椎体水平时所需时间不超过12 s, 对绝大部分患者都较为适用[4]; (2) 提高了扫描速度, 造影剂用量也随之减少, 或造影剂用量不变以获取更佳的成像效果; (3) 能够分期像获取动脉期以及静脉期成像数据, 其对于同时显示肝动脉以及门静脉的情况尤为适用; (4) MSCT后处理技术优势突出, 且能够进行薄层重建, 因此可在相同扫描时间以及造影剂用量的情况下获取形式不同的血管成像[5]。 MSCT图像分辨力以及后处理功能都较为优秀, 能够将患者腹部血管情况以三维方式成像展示, 对于门静脉高压或肾动脉狭窄等血管性疾病可予以准确诊断[6]。

该研究结果表明,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 诊断准确率为100.0%, 而彩超显像检出率为77.8%, 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 (P<0.05) , 与李美玉等[7]报道相符, 提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此外, 笔者总结了MSCT应用实践中的要点如下: (1) 检查准备。 患者行MSCT扫查前禁食时间应不低于6 h, 而且阳性胃肠对比剂对于强化血管显示有一定干扰[8], 可给予患者清水口服, 作为胃肠标记物, 防止高密度对比剂所产生的干扰, 避免后处理图像质量受到影响。 (2) 合理选择扫描层厚。就CT成像扫描而言, 其扫描层厚对于血管成像空间分辨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该研究中检测仪器飞利浦生产的MX-16 型16 层螺旋CT, 其中最关键的图像质量影响因素莫过于探测器组合方式, 而1.25 mm的扫描层厚既满足扫描速度要求又切实保证了图像质量。

综上所述,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属于无创检查技术的一种, 其对于腹部血管疾病患者血管走行以及血管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可展开多角度乃至多方位观察, 有效支持了临床诊断工作, 并有利于医师合理制定介入治疗方案以及外科手术方案, 精确评估患者预后,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腹部血管性疾病的54例患者纳入该研究, 采用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 (MSCT) 方法进行肝脏动脉期与门脉期增强扫描, 对比腹部彩超与MSCT的检测结果。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腹部大、中、小血管形态改变可予以清晰显示, 对于腹部脏器肿瘤其他表现也可同时展开观察, 诊断准确率为100.0% (54/54) , 彩超诊断准确率为77.8% (42/54) , 多层螺旋CT对于腹部血管性疾病检出率远高于腹部彩超 (P<0.05) 。结论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扫查属于无创检查技术的一种, 其对于腹部血管疾病患者血管走行以及血管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可展开多角度乃至多方位观察, 有效支持了临床诊断工作。

关键词:腹部血管疾病,多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宏, 严玉澄, 陆任华, 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发病情况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2 (8) :1062-1067.

[2]孔凡磊, 郭一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 (9) :59-60, 69.

[3]李祥.急诊腹部CT在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中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 (6) :799-800.

[4]秦定文, 杨亚芳, 顾生荣, 等.64排螺旋CT低管电压扫描对腹部血管成像病变显示及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25) :74-77.

[5]黄恒青, 黄筠洋, 杨军克, 等.128层CT血管成像技术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 (1) :63-64.

[6]刘跃辉, 刘珍, 武燕, 等.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 (CTA) 在腹腔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15) :112-114.

[7]李美玉, 陈冠峰, 杨子江, 等.64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13) :190.

[8]王良根.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26 (6) :156, 161.

警惕活动期血管炎患者的腹部体征 篇2

血管炎可侵犯多个系统的血管如肾脏、皮肤、肺以及消化道。消化道穿孔是血管炎的一种严重的罕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目前无大样本的统计。因疾病受累全身器官较多,发生穿孔时腹膜炎症状不典型,导致临床表现复杂,治疗上的延迟,预后较差。

本文主要总结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8年至今共收治的血管炎并发腹膜炎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共4例,其中3例行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予以保守治疗。分析总结活动期血管炎并发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

1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 -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患者资料,共4例。其中,男1例, 女3例,年龄为36~66岁。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见附表。

男性,43岁,工人。因“间断鼻出血3个月”为主诉就诊于本院风湿免疫科。行肺CT显示:见双肺多发呈类圆形内部稍低密度影,大小不一,较大者约3.2 cm×2.6 cm。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eosin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 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对症治疗。患者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咳血反复,周身及肛周出现溃疡破溃,再次与甲强龙500 mg冲击后症状缓解,口腔及肛周、下肢溃烂均较前好转。进食软食1 d后突然出现腹痛、发热。腹痛加重11 h转入普通外科,查体:全腹压痛, 以下腹部为重,伴有反跳痛及肌紧张。完善全腹CT检查考虑消化道穿孔(见图1)。

女性,36岁,无职业。以“皮疹20余年,上腹痛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20余年前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常年予激素等治疗。1周前出现上腹痛,进食后加重,无恶心呕吐,排血样便。入本院风湿免疫科, 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病Ⅲ级,肾功能不全。予激素和抑酸纠正肾功能药物等对症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加剧、发热,完善全腹CT检查考虑消化道穿孔。腹痛16 h后转入普通外科,查体:全腹压痛阳性,以左下腹为重,伴有反跳痛及肌紧张。

女性,66岁,无职业。以“周身肌肉疼痛2个月” 为主诉入院。入本院风湿免疫,诊断为血管炎。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自诉上腹痛,偶有剧痛,并伴有血压下降,完善全腹CT检查,腹腔游离气体,消化道穿孔。腹痛持续18 h后转入普通外科,查体:全腹压痛阳性,以上腹为重,伴有反跳痛及肌紧张。

女性,62岁,无职业。以“胸闷气短半年,腹痛腹胀5 d”为主诉就诊于本院风湿免疫科。患者既往有血管炎病史半年,予以激素治疗。入院时患者自诉已经腹痛加剧1 d,查体:腹膨隆,左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行全腹增强CT,不能除外肠穿孔。

2结果

本院收治的这4例患者,3例予以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结果如下:

EGPA并发穿孔的患者行剖腹探查,小肠穿孔修补术。术中见:腹腔小肠肠管明显扩张,多处脓苔,广泛黏连,腹腔内黄绿色渗出100 ml,吸尽渗出探查, 见距回盲部5 cm至距TREITZ韧带150 cm之间小肠多发穿孔共11处,较大者破孔3 cm×3 cm,较小者0.4 cm×0.4 cm,予以4-0可吸收线沿肠壁横轴缝合肠壁全层及浆肌层。病理:(小肠穿孔周缘)炎症肉芽组织。术后转入ICU病房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症治疗好转后转回普通外科病房予以禁食水抗炎补液抑酸及激素治疗。术后6 d因血管炎病情反复发作,出现发热,皮肤红斑,7 d出现肠瘘,予以双腔套管持续冲洗接负压吸引后逐步愈合后出院。继续风湿免疫科随诊治疗。

SLE继发穿孔的患者行剖腹探查,肠切除肠吻合术。术中可见:距回盲部20 cm处小肠巨大穿孔, 5 cm×5 cm,与子宫,膀胱粘连,分离肠管,可见穿孔处肠腔内积血,周围20 cm小肠颜色变暗,肠腔淤血,其余部分小肠正常,予以肠切除肠吻合术。病理: (小肠)出血坏死,伴溃疡形成,浆膜急性炎症(见图2)。术后予以禁食水抗炎补液抑酸及激素治疗。5 d排气后进食。10 d转入风湿免疫科行原发病治疗。

血管炎继发穿孔的患者行剖腹探查,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术中显示,探查可见腹腔内黄绿色渗出500 ml,无食物残渣,大网膜向右侧腹部聚集,表面覆脓苔,探查见十二指肠后壁有0.8×0.8 cm穿孔。术中留置空肠营养管。术后转入ICU病房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及血液灌流治疗。术后10 d转回普通外科病房予以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规律激素对症治疗。 术后36 d患者痊愈出院,口服激素继续治疗。

另一例患者诊断明确消化道穿孔,交代手术风险后,家属因患者一般状态较差,予以退院,转回当地医院后死亡。

3讨论

血管炎(vasculitis)是一类风湿免疫疾病,是以血管的炎症与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的类型、大小、部位及病理特点不同而表现各异。2012年Chapel Hill会议主要根据受累血管的大小对血管炎进行命名和定义[1]。 本研究收集的病例其中1例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是以过敏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热和全身性肉芽肿血管炎为特征的疾病,其病理特点是坏死性血管炎,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侵润和结缔组织肉芽肿形成。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肿瘤、感染,药物等也常出现血管炎,为继发性血管炎。

血管炎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及器官,可同时合并有肺部疾患,肾功能不全,消化道缺血溃疡等。消化道受累常见于EGPA,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以腹痛,腹泻及消化道出血常见,嗜酸性粒细胞还可侵犯浆膜引起腹膜炎。ANCA相关小血管炎还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阑尾炎、胰腺炎以及由肠道缺血引起的腹痛,严重者可出现穿孔等,这是由于胃肠道的小血管炎和血栓形成造成缺血所致。文献报道,在Wegener肉芽肿患者中,临床研究小肠受累发生率在5%~11%之间,尽管真实的发生率应不得而知[2]。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患者中几乎31%消化道受累,这是已知的预后不佳的因素之一。其中小肠受累占53.5%,大肠受累占29.11%,胃十二指肠受累占16.6%,胰腺炎和胆囊炎发生率为6.3%。死亡率是11.9%[3,4,5]。尽管在CSS患者中,消化道溃疡性病变是常见的,但溃疡穿孔是相对罕见的,仅有有限数量的病例被报道过[6]。

活动期血管炎的消化道穿孔患者临床特点可能比较复杂,临床确诊时间较长,可能导致治疗的延迟。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患者可有多个系统如呼吸、泌尿、消化的临床表现,在治疗过程中有消化不良,泛酸烧心等的表现,当出现腹痛时,可能引起临床的警惕不够。此类患者本身一般情况差,长期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且无抗菌作用,长期应用常可诱发感染或加重感染,而且服用糖皮质激素时患者往往自我感觉良好,掩盖感染发展的症状,以致腹膜刺激征常不典型。血管炎患者发作腹痛时,一般都是在风湿免疫科病房,有时需要普通外科医生的会诊及诊断过程,科室之间的衔接,诊断时间延长,可能导致穿孔发现延迟。本院收治的这3例血管炎伴有消化道穿孔的患者,3例患者穿孔后都有腹痛加重剧烈的主诉,但查体板状腹并不明显,无全腹腹肌紧张,仔细触诊可判断穿孔处肠管可有限局性腹膜炎。临床最终确诊并转科的时间都在穿孔10 h以上。因此,在临床上,如果遇到血管炎活动期,大量运用激素的患者突发腹痛的主诉时,不要漏诊穿孔的可能性。

活动期血管炎并发消化道穿孔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并无统一定论和治疗策略。笔者认为,消化道穿孔虽然为自身免疫性疾患,但已然形成的穿孔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即使病情控制,也很难自行穿孔愈合, 需要积极的外科手术干预。手术方式选择行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多处穿孔患者如累及肠管范围过大,考虑切除肠管后出现短肠综合征,可予以一一修补,但术后肠瘘的风险加大。或者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对于单发的穿孔,破口巨大,周围肠管只要无明确的缺血坏死表现,可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文中所述3例手术患者,1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另外2例行穿孔修补术。

血管炎导致消化道穿孔时,即使行积极外科治疗,术后仍可能合并有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文献报道,手术后多数患者因感染性休克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7]。围手术期的重症监护及激素的治疗是尤其重要的。血管炎本身无有效根治疗法,对于并发消化道穿孔的患者手术切除局部并未改变血管炎本身的自然病程。激素,免疫抑制剂可减轻症状,但减量或停药后易复发。因此,围手术期应继续风湿免疫疾病的原发病的治疗、规律、足量地应用激素及相关药物,即使认为大量激素可能对手术不利,易诱发或加重溃疡。本院救治EGPA患者于术后6d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血管炎病情反复发作、肠瘘。考虑其原因为激素减量过快导致原发病反复发作。在重新调整激素用量后疾病得到控制,未有再次新发肠瘘。对于穿孔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多器官衰竭、 感染性休克,ICU病房的协助治疗作用是必须的。本院治疗的3例手术患者中术后2例都转入ICU病房,行重症监护,同时血液灌流,减少血液中毒素反应,此措施还可以协助治疗原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腹部血管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CT腹部血管成像的患者腹部血管成像 (CT angiography, CTA) 患者120例, 其中男65例, 女55例;年龄在40-7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7.34±7.13) 岁;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6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扫描设备采用TOSHIBA Aquilion Super16层螺旋CT机, 所有患者扫描前均禁食6h以上, 扫描前半小时饮清水500-800mL, 先给予腹部平扫, 注射器采用美国MCT型高压注射器, 非离子型造影剂选用安射力, 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和浓度的对比剂, 即浓度为300mgI/mL的对比剂100mL, 观察组给予低剂量高浓度的对比剂, 浓度为400mgI/mL的对比剂60mL, 均加入30mL生理盐水稀释。造影剂在注射前自动预热, 扫描参数设置为电流115mA, 电压120kV, 螺距1.375:1, 层厚设为0.75mm, 扫描范围上自膈顶, 下至髂动脉分叉处。先给予10s的平扫成像, 经肘前静脉将对比剂高压注射入患者体内, 流率为 (3-4) mL/s, 给予自动跟踪扫描, 随时检测肝门水平腹主动脉内对比剂的浓度, 在12s给予低剂量扫描, 当浓度达100HU时扫描被触发, 扫描完成后进行后期处理, 建立原始图像, 并对动脉及其分支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成像等分析, 注意观察腹部动脉的CT值。

1.3 观察指标

根据成像的原始图像及最大强度投影像, 比较两组患者的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肾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显示情况, 并对动脉内对比剂的浓度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图像质量评分以及动脉内对比剂的浓度进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腹部动脉系统血管图像均能清晰显示, 满意率均为100%, 观察组的评分平均分为 (6.53±0.42) 分, 对照组为 (4.72±0.51) 分, 但观察组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腹部各动脉内对比剂的浓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3 讨论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 采用更薄的层厚进行扫描, 提高了影像学的诊断能力。扫描过程中对比剂在血管内通过的时间与扫描时间是相吻合的, CT扫描速度的加快使得扫描时间缩短, 但同时也使血管造影对比剂的注射时间窗缩短, 但是动脉强化的效果与血管内碘的含量密切相关, 所以血管内碘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以往是通过提高注射流率及加大对比剂的剂量来增加碘的浓度, 但是注射流率过快, 可导致对比剂的外渗, 同时, 对比剂剂量多大, 会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损伤, 因此, 需寻求一种更为合理的对比剂注射方法。目前低剂量高浓度对比剂注射方法在临床上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提高血管内碘浓度的同时, 降低注射流率, 减少对比剂总剂量, 弥补提高注射流率及加大对比剂剂量注射方法的缺点。

本文研究显示, 给予低剂量高浓度的对比剂, 腹主动脉及主要分支内碘浓度均可以维持在较高水平, 可显示血管细节, 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好于对照组, 所以低剂量高浓度的对比剂在腹部血管成像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CT低剂量高浓度对比在腹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采用CT腹部血管成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给予低剂量高浓度对比剂, 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和浓度的对比剂, 根据成像的原始图像及最大强度投影像, 比较两组患者的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肾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显示情况, 并对动脉内对比剂的浓度进行测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腹部动脉系统血管图像均能清晰显示, 满意率均为100%, 观察组各腹部动脉血管的对比剂浓度测量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血管成像中应用低剂量高浓度对比剂, 更有利于满足临床需要, 并且可以减少对比剂的总用量,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螺旋CT,对比剂,低剂量,高浓度,腹部血管成像

参考文献

[1]任庆云, 赵增仁, 李敬玉.腹部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2.15 (4) :495-496.

[2]杨烁慧, 詹松华, 郑少强, 等.16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6, 27 (3) :40-43.

腹部血管 篇4

目前,CT双能量技术可应用于虚拟平扫、肺栓塞诊断、检测痛风结石及自动去骨[1,2,3,4,5,6,7,8]等方面,同时,亦可将高能量图像和低能量图像进行融合,生成多种混合能量图像。本文的目的是评估腹部动脉不同混合能量图像质量,以确定最佳的腹部CTA双能量图像融合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研究

1.1.1 模型制作

在一直径225 mm、内径210 mm、长度250 mm、壁厚7.5 mm,并盛满纯化水的圆柱形水模(图1~2)内置入编号为1~6的6只容量均为50 mL、直径均为30 mm的小水模,1号小水模装满纯化水,2~6号小水模内装满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碘水,配制时纯化水与碘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的容积比例相应分别为50∶1、50∶2、50∶3、50∶4和50∶5。

图1为140 kV扫描模型横断面图,2~6号含不同浓度碘水的小水模图像噪声小,对比度相对较差。

图2中80 kV扫描模型横断面图,2~6号含不同碘水的小水模对比度明显加大,噪声亦明显增大。

1.1.2 扫描设备与参数

将模型固定于扫描床上,采用西门子双源CT机(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扫描。扫描参数:A、B 2个球管的管电压分别为140 kV和80 kV,共进行7次扫描,第1次扫描采用CARED DOSE4D技术,有效管电流为29 m As和134 m As,剩余6次扫描管电流分别为15 mAs和75 mAs、20 mAs和100 mAs、25 mAs和125 mAs、30 mAs和150 mAs、35 mAs和175 m As、40 mAs和200 mAs,准直64×0.6 mm,球管旋转时间0.33 s,螺距0.75,图像重组层厚0.75 mm,卷积核D30f。

1.1.3 图像后处理及评估

使用工作站(Syngommvvp VE31A,德国西门子)的双能量软件处理140 kV和80 kV的能量信息,分别生成权重因子为0.1~0.9的9组混合能量图像。其中权重因子为0.1的混合能量图像中,80 kV能量信息占10%,140 kV能量信息占90%,依此类推。而140 kV图像因不含80 kV的能量信息,即为权重因子为0.0的混合能量图像,相应地,80 kV图像即为权重因子为1.0的混合能量图像。分别在各组图像上测量1~6号小水模内的CT值,并将1号小水模内所测得水的CT值作为图像的背景噪声,且测量的位置和大小在不同混合能量图像上均保持一致。最后根据以上测量数据分别计算2~6号小水模内碘水的信噪比(SNR)。

1.2 临床应用

1.2.1 基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怀疑腹部动脉血管病变的47例患者行腹部双能量CTA检查,其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57.2±8.1)岁,体质量数(body mass index,BMI)17.7~26.5 kg/m2,平均值(22.8±2.5)kg/m2。所有患者憋气良好,无碘剂过敏史及肾功能不全。

1.2.2 扫描设备与方法

扫描前患者禁食、水4~6 h,检查亦在双源CT机上进行,范围为膈肌水平至耻骨联合。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体积流量3.5~4.5 mL/s,总量60~75 mL,对比剂注射完后以相同体积流量推注射生理盐水50 mL。开始注射对比剂后采用对比剂跟踪技术,监测腹主动脉上端的CT值,当触发点的CT值达到100 Hu后,再延迟6 s开始扫描。扫描参数:A、B球管的管电压分别设为140 kV和80 kV,管电流每转分别为70 mAs和350 mAs,准直64×0.6 mm,螺距0.7,球管每转旋转时间0.33 s,重建图像层厚0.75 mm,卷积核D26f。

1.2.3 图像质量分析

同样使用西门子工作站双能量软件处理患者140 kV和80 k V的图像,生成权重因子0.1~0.9的9组混合能量图像。分别评估9组混合能图像、140 kV和80 kV图像腹腔干、右肾动脉及右侧髂动脉CT值及噪声。测量腹腔干和右肾动脉CT值及噪声时,感兴趣区分别置于腹腔干开口处及相应水平的腹主动脉、右肾动脉开口处及相应水平腹主动脉,各感兴趣区尽可能大但不触血管壁及钙化,且感兴趣区在不同图像上大小及位置均保持一致。将腹腔干开口水平、右肾动脉开口水平的腹主动脉CT值的标准差(SD)分别作为腹腔干和右肾动脉的噪声,将右侧髂总动脉CT值的标准差(SD)作为右侧髂总动脉的噪声。计算出腹腔干、右肾动脉及右侧髂总动脉的SNR,其中SNR=腹腔干起始部或右肾动脉起始部或右侧髂总动脉的平均CT值/SD。采用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法显示血管,由2名高年资CT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SNR最高的混合能量图像和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由于腹部动脉中肾动脉分支最明显,因此小血管以肾动脉为代表进行评估。图像质量评分包括3个等级:3分为优秀,噪声小,血管壁光滑,病变及肾动脉小分支血管显示清晰;2分,图像质量良好,噪声稍大,血管壁较光滑,病变细节及肾动脉小分支可显示,不影响诊断;1分,图像质量一般,噪声偏大,血管壁明显不光整,肾动脉小分支显示较差,对病变诊断可能有或有明显影响。当2名医师评价结果不一致时,共同协商决定。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軃±s表示。采用多个相关样本方差分析11组图像,采用Bonferroni检验对组内进行两两比较。采用两配对样本Wilcoxon检验对患者腹部动脉血管CTA图像评分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研究中各图像质量客观参数比较

测量2~6号小水模内碘水的平均CT值,140 kV图像(权重因子为0.0)、权重因子为0.1~0.9的9组混合能量图像和80 kV图像(权重因子为1.0)上分别为(321.9±158.2)、(358.8±176.5)、(395.1±194.5)、(433.6±211.3)、(472.5±229.7)、(511.9±248.4)、(549.6±266.1)、(584.1±283.4)、(622.4±301.6)、(661.5±317.2)、(698.0±335.4)Hu,相应的平均值噪声分别为(37.5±4.3)、(34.3±3.8)、(32.2±3.7)、(31.2±3.7)、(31.7±3.8)、(33.1±4.4)、(36.1±4.7)、(39.6±5.5)、(44.2±6.0)、(48.8±6.9)、(54.1±7.4)Hu,其中噪声最小的为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

测量碘水的SNR平均值,140 kV图像(权重因子为0.0)、权重因子为0.1~0.9的9组混合能量图像和80 kV(权重因子为1.0)图像分别为(8.7±3.8)、(10.7±4.8)、(12.6±5.6)、(14.2±6.3)、(15.2±6.8)、(15.7±7.0)、(15.5±7.0)、(14.8±6.9)、(14.5±6.5)、(13.6±6.4)、(13.1±6.0)dB,比较不同图像碘水SNR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2.96,P=0.00),在任意2组间比较SN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碘水的SNR值最高,其次是权重因子为0.6的混合能量图像(如图3所示)。

2.2 比较47例患者腹部动脉血管图像质量客观参数

47例患者中,CTA诊断主动脉夹层6例,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并狭窄12例,肠系膜动脉栓塞2例,另有27例腹部动脉血管未见异常,47例中伴发有肝脏肿瘤11例。患者的腹部动脉血管图像定量分析结果见表1。腹部动脉血管各部位CT值、噪声和SNR在11组图像间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各测量部位在80 kV图像上的CT值最高,各部位在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上的噪声均最低(如图4所示),在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上测量的动脉SNR最高(如图5所示)。腹部动脉血管各部位SNR在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及其他图像间行两两比较时,除与权重因子为0.6的混合能量图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图4为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横断面图像,腹主动脉CT值的标准差(即噪声)为29.6 Hu,右肾动脉起始部的平均CT值为277.2 Hu,SNR值为9.36;图5为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横断面图像,腹主动脉CT值的标准差(即噪声)为33.9 Hu,右肾动脉起始部的平均CT值为327.3 Hu,SNR值为9.65。

2.3 腹部动脉血管图像主观评价

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评分为3分、2分和1分的例数分别为17、22和8,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评分为3分、2分和1分的例数分别为28、15和4,2种图像的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4,P=0.00)。

3 讨论

3.1 CT双能量的图像特点

双源CT使用双能量技术时,2种单一能量图像的特性有明显不同:140 kV图像噪声相对较低但密度分辨率差;80 kV图像密度分辨率虽明显提高,但噪声大是其最大的缺点。为使图像质量有所提高,可将140 kV和80 kV这2种单一能量采用线性方式融合,生成混合能量图像,以权衡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和噪声[10]。

3.2 影响腹部动脉血管双能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血管图像质量主要因素,包括血管的信噪比(SNR)、图像噪声(SD值)和CT值等,其中以SNR值尤为重要。因此,选择既有相对较高血管CT值、最高血管SNR值及较低背景噪声的混合能量图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拥有最低的噪声,但是其血管的CT值相对较低,不具有最高的SNR值。同时也发现,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具有最高动脉SNR值,且该混合能量图像与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比较,血管对比度明显增高,但噪声增加幅度较小。随着权重因子的进一步增加(>0.5),混合能量图像血管的CT值也随之递增,但噪声增加幅度亦逐渐加大,使血管的SNR值明显降低。因此,笔者对这种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和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在本组评分结果中,权重因子为0.5和0.3的混合能量图像质量评分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能明显提高腹部动脉CTA的图像质量。

3.3 腹部动脉血管双能量检查的其他意义

在怀疑腹部动脉血管病变行双能量增强扫描时,除了可以利用能量混合方式提升图像质量外,同时还具有以下一些临床意义:第一,利用双能量碘分布图显示腹部脏器及病灶的碘对比剂分布情况,来观察病变的强化程度,有助于诊断肾脏高密度囊肿、肝脏富血供肝癌或转移瘤等[9]。第二,虽然双能量中80 kV图像的噪声明显高于120 kV和140 kV,但是对于体形较瘦长的患者还是可以用来提高病灶显示对比度,以提高病灶检出率[11];第三,通过双能量碘分离技术获得虚拟平扫图像,可降低检查时受检者的辐射剂总量[12]。

3.4 研究的不足

由于选取的病例中,腹部血管性病变的患者阳性率相对较低,且一些腹部血管病变的细节评估可能存在一定不足,还有必要进一步行大样本和病种量的后续研究。双能量扫描时,管电流调节未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从而可能造成部分图像噪声值过大,使80 kV图像的噪声过高,部分肥胖患者腹部动脉血管SNR值大幅度下降;而部分瘦长患者管电流可能偏大,使辐射剂量相对偏高。

4 结论

总之,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能够为腹部CTA提供最佳的SNR值,在提升腹部动脉血管图像质量时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摘要:目的:评估双能量腹部血管CT成像(CTA)的多种混合能量图像质量,以确定最佳能量融合方式。方法:对装满不同浓度碘水的模型及47例患者行双能量CT扫描,将140 kV和80 kV图像按照一定的能量比例融合生成9种混合能量图像。模型内碘水CT值、噪声及信噪比(SNR)在不同权重因子混合能量图像间进行比较,患者腹腔干、右肾动脉及右侧髂动脉的CT值、噪声和SNR亦在不同权重因子混合能量图像间进行比较。对权重因子为0.3和最佳的混合能量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在模型研究中,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噪声最小,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碘水SNR值最大。47例患者中,腹腔干、右肾动脉及右侧髂动脉的权重因子为0.3的混合能量图像均噪声最小,且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SNR均最高。权重因子为0.3混合能量图像评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的例数分别为17、22和8,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评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的例数分别为28、15和4,图像评分结果在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4,P=0.00)。结论 :权重因子为0.5的混合能量图像能够提高腹部动脉双能量CTA的图像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双能量,图像融合,碘剂,腹部血管,图像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宗军,卢光明.双源CT原理与临床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0):57-58.

[2]Takahashi N,Hartman R P,Vrtiska T J,et al.Dual-energy CT io-dine-subtraction virtual unenhanced technique to detect urinarystones in an iodine-filled collecting system:a phantom study[J].AJRAm J Roentgenol,2008,190(5):1 169-1 173.

[3]Costantino M M,Randall G,Gosselin M,et al.CT angiography in theevaluation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us[J].AJR,2008,191(2):471-474.

[4]张龙江,卢光明.双源CT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2):206-208.

[5]曹建新,王一民,杨诚,等.双源CT双能量去骨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0,25(8):911-914.

[6]Watanabe Y,Uotani K,Nakazawa T,et al.Dual-energy direct boneremoval CT angiography for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orstenosis: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Eur Radiol,2009,19(4):1 019-1 024.

[7]郑玲,周长圣,张龙江,等.双源双能量CT检测痛风石的初步经验[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2011,22(2):105-107.

[8]张龙江,卢光明,黄伟.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的初步观察[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1):1183-1186.

[9]Yu L,Primak A N,Liu X,et al.Image quality optim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linearly mixed images in dual-source,dual-energy CT[J].Med Phys,2009,36(3):1 019-1 024.

[10]Grase A,Johnson,TRC,Chandarana H,et al.Dual energy CT: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and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ab-domen[J].Eur Radiol,2009,19(1):13-23.

[11]Yeh B M,Shepherd J A,Teh H S,et al.Dual-energy and low-kVpCT in the adbomen[J].AJR,193(1):47-54.

腹部血管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AMVO患者为观察对象, 男28例, 女22例;年龄24~76岁, 平均年龄 (47.4±5.8) 岁;其中, 37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心房颤动15例、原发性高血压8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冠心病5例、脑梗死1例) , 6例合并糖尿病, 4例合并肝硬化, 1例妊娠, 其他患者无特殊病史。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 其中表现为持续性腹痛并进行性加重者28例;起始为阵发性腹痛, 而后转为持续性腹痛者22例。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上腹部 (31例) 或脐周 (15例) , 少数患者为全腹痛 (4例) 。疼痛性质为绞痛、刀割样痛或胀痛。部分患者伴有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停止排气排便、血便等情况。查体33例患者有腹部压痛感和反跳痛, 16例患者仅有腹部压痛, 无反跳痛, 其余患者无明显腹部压痛;17例患者出现发热, 14例患者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9例患者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1.3 急诊腹部CT检查

本组所有患者均行急诊腹部CT检查, 针对腹部CT检查未能进行确诊的患者, 再行肠系膜血管造影或开腹探查。采用螺旋CT扫描机对50例患者的腹部进行平扫以及增强检查。患者在接受CT检查时, 采用仰卧位, 扫描的范围由患者的T10椎体直至髂嵴连线水平, 扫描层的厚度6mm, 准直器的宽度1.6mm。采用三代显碘比醇注射液作为造影剂, 用量控制在85~100ml, 注射的速率控制在2.6~3.2ml/s, ROI选取降主动脉, 并将自动触发的阈值设置为120Hu。在完成CT扫描后, 将原始数据按层厚1mm、层距1mm进行轴位重建, 将图像传至Extended Brilliance TM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运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软件, 结合横断面CT图像进行评价, 包括有无肠管扩张、肠壁厚度的改变、肠壁内积气、肠壁异常强化、肠系膜渗出、腹水等表现, 观察肠系膜血管走行及管腔内情况, 观察肠系膜缺血及肠管缺血的CT征象。

2 结果

本组50例AMVO患者中, 46例患者通过施行急诊腹部CT得到确诊, 确诊率为92.0%, 通过开腹探查确诊1例, 占2.0%, 经肠系膜血管造影确诊3例, 占6.0%。其中, 28例确诊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13例确诊为肠系膜血管栓塞, 6例确诊为肠系膜上静脉栓塞, 3例确诊肠系膜下动脉栓塞。33例内科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 15例经介入治疗取栓及溶栓后好转, 2例手术治疗, 死亡1例。

CT检查46例显示肠系膜血管内充盈缺损, 平扫显示栓塞部位管腔内CT值较正常血管高, 肠腔内积气、积液, 增强扫描显示部分性或完全性血管内充盈缺损。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者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处肠壁无强化或强化减弱;肠系膜上静脉栓塞者显示多个液平, 11例显示肠壁增厚, 增强后呈“面包圈征”, 10例显示肠腔扩张积液, 7例肠壁变薄, 5例显示肠系膜血管增粗, 周围脂肪密度增高, 呈“缆绳征”。16例显示肠系膜积液, 23例显示腹腔积液。

3 讨论

AMVO是一种由多重因素引起的肠道缺血坏死、肠系膜血管发生栓塞、运动出现障碍的综合征。根据发病原因AMVO分为三种类型:肠系膜动脉闭塞约占60%~70%, 动脉闭塞可由房颤脱落的栓子形成栓塞、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动脉夹层或血管纤维肌发育不良等, 其中房颤和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原因;肠系膜静脉闭塞约占5%~10%, 静脉闭塞可由门静脉高压、炎症或肿瘤形成, 门脉高压为主要原因;非血管闭塞性因素约占20%~30%。AMVO可使肠系膜血管的血供突然减少或消失, 从而导致肠壁肌肉功能障碍, 肠急性缺血、坏死。AMVO如不能早期明确诊断, 及时治疗, 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中毒性休克等, 因此AMVO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急诊腹部CT对AMVO的早期诊断作用很大。CT能准确判断肠系膜血管是否有栓子、闭塞及肿瘤侵袭, 评估缺血肠袢, 帮助确定缺血病因, 能观察到肠缺血的并发症和腹部其他脏器的情况, 有利于排除其他急腹症, 避免了血管造影检查的损伤和局限性。二维多平面重建和三维血管重建技术使肠缺血显示得更直观, 明显提高了诊断准确性。AM-VO的CT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为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 平扫时显示血栓的CT值比正常血液密度增高, 增强扫描时显示为形态不一的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肠壁增厚、肠壁变薄及肠管扩张、肠系膜血管缆绳征、肠系膜积液和腹水、肠壁气肿、肠系膜静脉内、门静脉内积气、腹腔游离气体、肠壁强化变化等, 其中肠壁增厚是AMVO最常见的CT间接征象。

AMVO的CT早期直接征象为肠系膜血管内出现充盈缺损, 经血管成像后, 可将病变部位找出, 明确发病病因。肠缺血的CT间接征象不具有特异性, 肠梗阻、肠炎、肠肿瘤等也有此表现, 因此确诊肠缺血需具备直接征象。本组50例观察对象中, 46例患者经腹部CT检查联合血管成像处理, 在早期便得到了确诊。如果未见到肠缺血的CT直接征象, 只有间接征象, 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做出诊断。对于采用腹部CT检查不能确诊、怀疑患有AMVO的病例, 可进行肠系膜血管造影或剖腹探查, 在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 当患者出现急性腹痛症状时, 尤其是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医护人员应充分考虑到患AMVO的可能性, 并及时进行急诊腹部CT检查。相比传统的肠系膜血管造影以及开腹探查术, 急诊腹部CT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肠系膜血管是否有栓塞, 确定栓塞部位, 还能观察到肠缺血的并发症和腹部其他脏器的情况, 有利于排除其他急腹症, 而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 具有快捷、有效等优势,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Mizutani S, Suzuki H, Aimoto T, et al.Time-dependent changes in endoscopic findings of intestine in patient with 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thrombosis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J].Dig Endosc, 2012, 24 (4) :289.

[2]汪良芝, 郑晓丽, 吴宝利, 等.45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早期诊断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 21 (8) :910-912.

[3]王雪红, 马志文, 贾玉琳.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0, 12 (1) :313.

[4]陈明, 李选.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8 (6) :743.

腹部血管 篇6

随着介入放射学微创技术的发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2]。DSA图像的质量是随后进行成功的介入治疗的前提。然而在胸腹部DSA术中, 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是影响图像质量的最常见原因[3]。在减影过程中, 通常需要病人在平静呼吸下屏住气, 保持胸腹部解剖结构位置的稳定, 从而获得清晰的减影图像[4]。因此, 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屏气方式的指导, 以使其成功的配合减影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通过护理干预, 将两种屏气方法进行对比, 观察其对DSA成像质量及病人射线暴露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拟择期行腹部DSA的病人80例,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病人本人或其家属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入组标准:年龄18岁~65岁, 性别不限, 意识清晰, 能理解并配合护理指导操作。排除标准:拒绝参加本研究, 或术前不能完成实验方法者, 本研究开始前4周内曾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将所有入组病人分为主动屏气法组 (A组) 和被动屏气法组 (P组) , 每组40例。

1.2 屏气方法

A组:术前进行常规护理指导。DSA术中病人取平卧位, 双手放于身体两侧。需要减影时, 嘱病人立即屏住呼吸。即病人通过自行控制呼吸运动的主动方法进行屏气。术前1d对病人进行数次练习。P组:在术前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 指导病人练习被动屏气法。DSA术中病人平卧位, 将连接静脉输液和监护仪的一只手伸直放于身体旁, 另一手握纱布放于同侧耳旁。需要减影时, 自行使用纱布捂住口鼻来屏住呼吸。术前1d对病人进行数次练习。

1.3 影像分析

所有减影图像的质量由两名有经验的介入科主治医师, 采用主观评价法进行判定[5]:是否有呼吸移动产生的伪影, 以及是否属于轻度或严重呼吸伪影。如其中有1名医生认定减影质量未达到标准而无法满足介入手术的要求, 则嘱病人继续屏气, 再次减影直至2名医生均认为达到要求。研究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初次造影出现呼吸伪影的例数、出现严重呼吸伪影的例数、总的成像次数以及手术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 (四分位数间距)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分类资料以例数 (百分率)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数字减影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两次成像完成的:在注入造影剂前进行第1次成像, 并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储存起来;注入造影剂后, 再次成像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两次信号相减, 消除相同的部分即骨骼与软组织的影像, 从而仅在影像片上突出显示出血管的图像。常规胸部、腹部DSA术前需要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屏气练习, 以利于术中熟练应用, 避免图像出现伪影, 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然而, 由于多种因素包括病人年龄、理解力、配合度、身体条件等, 减影过程中常常不能很好地配合。如果图像不能一次性达到标准, 则只能增加造影次数, 从而增加病人射线暴露时间, 延长手术操作时间。因此, 通过合适的术前护理干预, 采用合理的方式指导病人进行屏气练习, 对于提高影像质量同时减少病人放射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 在术前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 被动屏气法即病人术中自行使用纱布来捂住口鼻屏住呼吸, 相比常规的自行控制呼吸运动的主动屏气方法, 可以减少初次造影出现呼吸伪影的概率, 以及出现明显呼吸伪影的概率, 同时所需的总成像次数减少, 缩短总的手术时间。以往研究发现[6], 肝癌介入术中使用改良屏气方式可以减少DSA次数, 减少病人射线下曝光时间, 以及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在他们的研究中, 指导病人将一手放于枕后, 需要减影时, 使用此手掩口、捂鼻。他们所谓的改良屏气方式也是被动的屏气方式。与他们不同的是, 我们采用了一块较厚的纱布, 因此捂住口鼻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另外我们显示初次减影产生呼吸伪影的病人例数以及其程度减少。总的来说, 术前通过护理指导, 使用纱布捂住口鼻的方式进行屏住呼吸, 病人配合度较好, 提高了图像质量的成功率, 减少了病人放射性损伤。

参考文献

[1]郭启勇.介入放射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

[2]倪才方, 欧阳墉.介入放射学研究生教学改革初探[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2, 21 (1) :425-427.

[3]陈志辉.浅谈影响DSA影响质量的几点因素[J].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10) :123-124.

[4]杨会军.提高腹部及盆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研究[J].安徽医学, 2013, 34 (9) :1386-1388.

[5]Bae SH, Pappas TN, Juang BH.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spatial resolution and quantization noise tradeoffs[J].IEEE Trans Image Process.2009, 18 (3) :495-508.

腹部血管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来我院就诊且行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男性23例, 女性17例;平均年龄为55岁。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等影响研究结果因素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对比剂的浓度及其使用和检查方法

研究组静脉注射60mL高浓度碘迈伦 (400mgI/mL) 和30mL生理盐水, 对照组静脉注射100mL常规浓度对比剂 (300mgI/mL) 和30mL生理盐水。

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4排CT扫描机, 扫描范围自膈顶至髂动脉分叉, 成像时间约10s。原始数据经重建后进行图像分析。

1.3 统计方法

数值变量资料用 (平均数±标准差)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判断两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主动脉内对比剂浓度的比较

研究组腹主动脉内对比剂浓度为 (245.4±21.5) Hu, 对照组为 (325.6±26.3) Hu, 两组之间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t=10.56, P<0.01) , 研究组腹主动脉内对比剂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2.2 肾动脉分支清晰程度的比较

研究组肾动脉分支显示评分为 (3.01±0.25) , 对照组为 (3.81±0.23) , 两组评分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t=10.53, P<0.01) , 研究组肾动脉分支显示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依赖于CT扫描机的薄层、快速、大范围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作为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 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多层螺旋CT扫描由于可以采用更薄的层厚扫描, 进一步提高了其诊断能力。其在许多临床应用中优于传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成像, 相较DSA (仍为诊断血管性肌病的金标准) , 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它的无创伤性和高速扫描[1,2]。而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主要是基于腹部的许多疾病都可伴有相关血管的多种改变, 而腹部血管成像对其形态改变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在多层螺旋腹部血管成像中, 经外周静脉数秒内注入一定量的碘对比剂, 对比剂经上腔静脉回流至右心, 再经肺循环进入主动脉。由于对比剂在血管内的通过持续时间应该与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的扫描时间相吻合, 扫描过程必须在对比剂在动脉内呈峰值的时间内快速完成。因此, 随着螺旋CT扫描速度的加快和扫描时间的缩短, 使得血管造影时对比剂注射的时间窗被缩短。而动脉强化的效果取决于其内碘的含量, 因此必须提高扫描时血管内碘的浓度, 可取的方法是提高注射流率或采用高浓度对比剂。

若对比剂的注射流率较快、碘对比剂浓度较高同时进行, 局部血管内的对比剂呈团块样, 不易被更多的无对比剂的血液稀释, 故到达峰值的时间较早, 并且峰值较高, 不易临床操作。更有研究证明, 注射流率的提高有一定的限度, 过快会导致对比剂外渗等不良反应的发生[3,4]。而高浓度对比剂的应用不仅可提高血管内碘的浓度、降低注射流率, 还可以减少对比剂的注射剂量, 使应用低剂量的对比剂进行成像成为可能[5]。

本文结果证实, 选择高浓度低剂量的碘对比剂进行CT扫描, 既可节约使用对比剂, 同时又可减少对比剂过多所带来的肾负荷, 防止发生不良反应, 而其成像质量并不受影响。扫描过程中, 当选择适宜的对比剂注射流率使血管内密度达到峰值后, 需要足够的对比剂的量来保持压力, 使峰值持续下去。因此, 注射对比剂的总量是维持推进压力的总要因素, 并决定血管内密度峰值的长度, 由于扫描过程速度很快, 可等于或快于对比剂密度峰值在血液内的推进和循环速度, 只需保证扫描点追随对比剂峰值区域, 而无须注射大量的对比剂以保持长范围的峰值长度。因此, 理论上可以减少对比剂总量的使用。为防止推进压力减少发生, 可以把最后一段对比剂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以相同的流率替代注射, 既保持了注射压力, 又进一步节约了对比剂用量, 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也不影响成像质量。

总之, 对于多层螺旋腹部血管成像而言, 应用低剂量、高浓度的对比剂进行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是可行的、稳妥的, 图像令人满意, 足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比剂的用量,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彦君.多层螺旋CT低剂量高浓度对比剂腹部血管成像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10) :96.

[2]肖圣祥, 毛定立, 柴春华, 等.64排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0, 30 (4) :480-482.

[3]张嵘.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对肝脏血管正常变异及病变的诊断和临床价值探讨[D].广州:中山大学, 2008.

[4]Loewe C, Becker CR, Berletti R, et al.64-Slice CT angiography of the abdominal aorta and abdominal arteries: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iobitridol350mgI/ml versus iomeprol 400mgI/ml in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multi-centre tria[J].European radiology, 2010, 20 (3) :572-583.

上一篇:保密计算下一篇:英语课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