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部横切口

2024-06-14

下腹部横切口(通用7篇)

下腹部横切口 篇1

当前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在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剖宫产仍然是解决难产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提高剖宫产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剖宫产术式的要求显得非常重要,我院通过选派技术尖子到大医院进行学习,引进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并加以改进,在临床应用中体现出很多优点,深受广大产妇的欢迎,现将我院1800例下腹横切口剖宫产报到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下腹部横切口做剖宫产1800例,选用1998年1月至2002年间下腹正中纵切口做剖宫产1800例,两种术式进行临床对比,两种术式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产妇均孕足月(37~42周),两种术式的手术指征、产妇的年龄及术中失血情况无明显区别。横切口手术时间平均为25min,排气时间平均为35h, 5d即可拆线出院。纵切口手术时间平均为45min,排气时间平均为41h, 7d拆线出院。1800例横切口剖宫产中有3例出现脂肪液化,产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纵切口中有19例出现脂肪液化和不同程度的皮肤裂开,其余产妇切口均愈合良好,到期出院。两种术式手术指征见表Ⅰ:

其它包括:脐带绕颈、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引产失败。

2 手术步骤

(1) 术前准备同一般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常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腹部皮肤常规消毒、辅巾,在耻骨联合上约2-3 cm处有一自然半月形肤壁横沟,沿此皱壁做弧形切口,长约12-15cm,将皮肤切开,在切口中部切开脂肪层至筋膜约4cm,术者与助手手撕皮下脂肪,延长至皮肤切口两端。

(2) 在中部横切开筋膜约3cm(腹白线两侧,各约2-3cm),术者与助手手撕延长筋膜至切口长(不另上下分离腹白线之腱膜)。

(3) 打开腹膜,只需轻巧分离腹直肌,在尽量靠近上端寻找腹膜透明处打开一处腹膜后,将腹直肌和腹膜一起手撕至足够大。

(4) 切开子宫下段,手取胎儿均按常规。

(5) 缝合子宫切口时"2"号肠线第一针超过切口顶端,连续缝合子宫肌层,第二层褥式连续包埋缝合浆肌层,常规探查腹腔。

(6) 关腹,不要将大网膜拉下,尽量上推大网膜,腹部切口用"○"号肠线连续缝合,筋膜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间断缝合5针。

3 讨论

腹部横切口术式已有百余年历史,近几年在我国推广较快,主要体现以下优点:

(1) 美观,在下腹部皱褶处做切口,切口与皮纹一致,疤痕细小不明显,尤其适用于肥胖体型的产妇,产妇乐于接受; (2) 皮肤切口张力小,上下缘有自然对合趋势,愈合佳,且便于术后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尤其产妇喂哺婴儿时多采取坐姿,即方便婴儿喂奶,也利于切口愈合; (3) 疼痛轻,因下腹部神经呈水平分布,侧缘吻合支少,所以横切可减少损伤,腹部疼痛症状轻; (4) 肠道功能恢复快:由于切口低,术中对中上腹部干扰少,血液、羊水流入腹腔较少,且切口疼痛轻,病人活动早,故肠道功能恢复迅速; (5) 采用刀切与手撕相结合方法,即尽量避免了一些副损伤,又节省手术时间; (6) 开腹时打开腹膜后一起分离腹直肌与腹膜,筋膜与肌层间不做锐性分离,避免了腹直肌底层血管的损伤。也避免了筋膜与肌层间的血管损伤; (7) 关腹前上推大网膜,避免了大网膜与腹膜及子宫切口处的粘连,此点与各方报道有差别(临床发现不缝腹膜、下拉大网膜覆盖子宫切口的二次剖宫产的产妇盆腔粘连明显严重)。

通过4年来1800例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临床观察,具有很多优点,明显优于纵切口剖宫产。虽然偶有下腹部横切口手术术野暴露差,(在麻醉效果不佳时)或胎儿巨大时,此时可向上分离筋膜与腹白线之间的腱膜,向下可于中线处向耻骨联合方向剪开约2cm即可。因此,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是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的。

下腹部横切口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选取下腹部横切口作手术的病人共86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43例下腹部横切口采用全层间断外翻缝合方法的病人为研究组,另外43例术毕下腹部横切口采用全层皮下间断缝合方法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体型略呈肥胖,腹部皮下脂肪较厚,其中有62例是子宫良性病变作腹式全宫切除术,24例是卵巢良性肿瘤作腹式卵巢肿瘤剔除术;病人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2岁;下腹部皮下脂肪层2.6~4.2cm;平均皮下脂肪层厚约2.2cm;下腹部横切口长约8~12cm,平均长约10.6cm;腹腔内手术操作时间40~160min,平均约100min;病人缝合切口时全部采用“强生”7号丝线。2组病人术前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术后随访1个月以上。

1.2 适用条件

(1)腹部皮下脂肪层较厚的病人;(2)病人希望术后腹部切口美观;(3)有明显疤痕体质的病人。

1.3

采用该种缝合切口的方法,没有任何禁忌证,特别适用于腹部皮下脂肪层较厚的女性病人。

1.4 方法

患者全部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按妇科手术操作,完成腹腔内手术后,逐层缝合腹膜、肌肉及筋膜后,开始缝合下腹部横切口:采用角针穿“强生”7号丝线,距切口左右两端点约0.5cm处各缝合一针,两针平均间隔1.5cm左右,全部缝合整个切口。缝合切口时,观察组病人采用全层间断外翻缝合法:于切口下方距切缘约1.0cm处的皮肤入针,经过切口下缘脂肪层、切口底部的筋膜层、切口上缘的脂肪层,于切口上方距切缘1.0cm处皮肤出针,再经过上、下切缘少许皮肤,于切口下方打结,褥式外翻缝合切口。对照组病人采用全层间断皮下缝合切口法:于切口下方距切缘约1.0cm处的皮肤入针,经过切口下缘脂肪层、切口底部的筋膜层、切口上缘的脂肪层,于切口上缘皮下约1毫米处出针,于切口下缘皮下1毫米处入针,再距切口下方入针点约0.3cm处的皮肤出针,打结,缝合切口。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分析均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见表1。

2 结果

2.1 术前情况

全部病例均为体型略为肥胖的女性,均因为妇科良性肿瘤而选取下腹部横切口作手术治疗。术前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均无特殊病史。

2.2 术中缝合切口情况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均无明显出血。

2.3 术后切口恢复情况

研究组病人术后切口愈合良好,于手术后8d内无明显红肿、无压痛及皮下硬结,无一例出现皮下脂肪液化及切口合并感染,切口切缘皮肤对合整齐,愈合良好,按期于术后8d拆线后,无裂开、无渗液,顺利出院;对照组有9例病人在术后4d以后渐出现切口潮红,伴少许渗液,挤压切口均有少量淡黄色血性液溢出,取切口渗液作细菌培养,发现其中有3例合并大肠埃希氏杆菌感染;其中6例细菌培养末见发现细菌,考虑为因为手术刺激,皮下脂肪液化所致,经修改用药及加强切口护理等措施,病人手术切口均愈合,顺利拆线出院,但总体切口拆线时间延迟,此3种情况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

2.4 术后复查

术后1个月全部病人均返院复查,2组病人的下腹部切口愈合良好,切口下未扪及明显结节,无压痛,均无明显疤痕形成。2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性。

3 讨论

(1)女性的腹部皮下脂肪常较男性的丰富,而且女性需要作手术的常见部位是盆腔,即是下腹部,需作开腹手术时,我们常选取下腹部横切口入腹,随着肥胖人群增多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腹部切口对合不整齐和皮下脂肪液化合并感染,成为影响腹部切口顺利愈合的常见原因,常因此可导致切口愈合延迟或切口裂开。采用全层间断外翻缝合下腹部横切口,可比较准确地将两侧手术切缘对称地缝合,较容易地达到双侧切缘对合平整,解决切缘容易存在高低对合不平的情况,使切口得以顺利愈合;同时,该种缝合法,能清楚、明确地使切口内不留空腔,尽可能减少皮下脂肪液化的空间,减少切口渗液的可能,使切口顺利愈合;采用该种缝合法缝合下腹部横切口,于切口愈合拆线后,切口内脂肪层的缝线完全清除,尽可能地减少了异物对切口的刺激,无硬结,无疼痛,不易合并感染,减少了腹壁皮肤疤痕的形成,起到了美容切口的效果。

(2)对照组的缝合方法与研究组的缝合方法大部分相同,区别在于对照组是于皮下1mm左右出针、入针,进行全层间断皮下缝合切口,常较难拿捏准确皮下的厚度,容易出现切口上下缘对合高低不平的情况,这样就容易导致切口渗液,愈合欠佳,拆线时间延迟。组的缝合法,可以说是在对照组的方法上改良而来,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7~418.

[2]丁继莲,魏成芳.剖宫产术腹壁切口粘合效果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1999,8(3):279~280.

[3]姚新联,付红霞.皮下置引流管促进腹壁切口愈合280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1):53.

[4]范春仙,周潘梅.内8字缝合腹壁切口130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2):123.

[5]朱培英.剖宫产腹壁切口皮内缝合100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9,12(7):424.

[6]高维生,刘跃武.腹壁切口严重感染和裂开的处理[J].腹部外科,2000,13(3):175~176.

下腹部横切口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7年11月-2008年11月行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行纵切口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35~55岁;黏膜下肌瘤15例, 多发性肌瘤43例, 子宫壁肌间肌瘤30例, 子宫腺肌瘤3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例。对照组年龄36~59岁;黏膜下肌瘤8例, 多发性肌瘤22例, 子宫壁肌间肌瘤14例, 子宫腺肌瘤1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例。2组年龄、疾病类型、盆腔粘连程度、手术指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 操作要点为:常规消毒后, 手术切口取耻骨联合上两横指, 横行切开皮肤长约6~10cm, 仅切透真皮, 于切口正中切开脂肪层约2cm深达筋膜层。术者分别将左右两食指伸入脂肪层底部向切口两侧撕拉分离, 充分暴露筋膜。保留切口两侧腹壁浅静脉, 正中切开筋膜1cm, 用剪刀横行裁开腹直肌前鞘, 裁剪时注意剪尖上翘, 剪口张开勿过大, 以免操作腹直肌。钝性及锐性分离腹直肌与前鞘切口上缘的肌键约4cm, 再分离切口下缘达耻骨联合上缘。分离两侧腹直肌的黏着部位后, 术者与助手同时用双手食中指重叠将腹直肌向外向上撕拉开, 分离腹膜外脂肪, 纵向撕开腹膜进腹。用纱垫排开肠管, 无需开腹拉钩, 常规切除子宫。关腹后用1号无损伤线连续缝合筋膜, 4号丝线间断褥式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4~5针。对照组采用传统腹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

1.3 观测指标

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病率及术后拆线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术后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腹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用的术式, 但存在一定的缺陷, 术后切口张力大, 愈后瘢痕较明显, 与横切口比较易发生切口局部裂开及切口疝。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具有以下优越性:小横切口大部分被阴毛遮盖, 无缝线引起的爪状瘢痕, 术后瘢痕不明显, 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对皮下脂肪组织采取钝性撕拉方法, 可避免下腹两侧腹壁下动、静脉下行支的损伤, 保存血管、神经的完整性, 利于伤口愈合, 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轻;横切口术无需大幅度排肠, 对肠管刺激小, 利于肠功能恢复;由于腹腔动力作用, 小横切口有自然对合倾向, 术后发病率小;拆线时间缩短, 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节约医疗费用, 增加医疗床位周转。脂肪及腹膜采用撕拉法, 缩短了进腹和关腹时间, 且不易损伤膀胱, 对膀胱刺激小, 有利于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避免术后尿潴留发生[2]。缺点在于, 横切口不易探查上腹部, 切口不能向上延长, 所以不适用于巨大的子宫肌瘤、炎症粘连多、二次手术及恶性肿瘤手术。

综上所述, 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 选取同期行腹部纵口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病率及术后拆线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术后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具有切口小而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横切口, 腹部,子宫切除术

参考文献

[1]马彦彦.新式剖宫产[M].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4.

下腹部横切口 篇4

1 临床资料

110例行腹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产妇, 年龄22岁~41岁, 平均26岁;其中臀位及头盆不称40例, 双胞胎8例, 过期妊娠, 巨大胎儿44例, 社会因素 (无明显指证, 家属及孕妇强烈要求行剖宫产术) 18例;所有产妇均无阴道出血史, 无胎膜早破。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产妇术后安返病房时应平稳搬到床上, 并注意保暖, 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尿管接尿袋床边固定, 并查看输液及尿管是否通畅。术后12 h内密切注意阴道出血量及腹部切口渗血情况, 为防止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可给5%葡萄糖500 mL加催产素20 U静脉输注。若产妇术后的血压与术前相差3 kPa, 且脉压差小、心率快而弱时, 应观察产妇的面色、意识情况, 并按压宫底促进子宫收缩, 20 min~30 min测生命体征1次,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做相应处理。本组产妇术后未出现子宫收缩不良性阴道大出血。

2.2 体位

腹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和老式 (纵切口腹膜内) 剖宫产术一样, 多采用硬膜外麻醉, 产妇术后应去枕平卧6 h, 6 h~12 h后取半坐卧位, 以改善通气功能, 松弛腹肌, 减轻伤口疼痛。要鼓励产妇及早下床活动, 以利于恶露引流, 防止腹腔脏器粘连及静脉炎的发生。腹膜外剖宫产利用非收缩性的子宫下段和腹膜遮盖子宫切口, 更利于防止恶露进入腹腔, 故具有减少术后感染和防止腹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2.3 饮食护理

因腹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中接触的是胀大的子宫, 很少刺激肠管, 且肠管被腹膜覆盖不暴露在空气中, 所以术后6 h即给少量多餐进食清淡流食, 忌食产气及油腻食物, 通气后即恢复正常饮食。而传统剖宫产需在手术后24 h~48 h有肛门排气后方能进食。产妇早进食, 既能通过咀嚼运动反射性引起胃肠运动, 又能使食物本身直接刺激胃肠道, 促进肠蠕动恢复。产妇早进食能及时补充营养, 使产妇体力恢复, 促进乳汁分泌, 满足哺育婴儿的需要。

2.4 其他

横切口沿皮肤自然皱纹切开, 该部位皮下脂肪较薄, 手术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瘢痕小、活动张力低, 故疼痛轻、易愈合, 便于坐姿哺乳, 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实施。此切口张力小, 可选用微乔线缝合, 不拆线, 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 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 术后住院4 d~5 d, 比纵式腹膜内剖宫产提前2 d~3 d出院。

下腹部横切口 篇5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腹部横切口,筋膜内,改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医学模式的改变, 患者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不仅要求能够去除病灶, 而且要尽可地减少术中损伤, 减轻术后的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同时, 对术后切口美观、生活质量保证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腹式子宫全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术式, 传统子宫全切除术存在腹部创伤大、腹腔干扰大、术后疼痛较重、恢复慢、住院时间长、腹部留存明显手术瘢痕、不美观等缺点。如何提高腹式子宫全切术技巧, 进一步提高经腹子宫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 减少传统子宫全切除术存在的上述诸方面问题成为医务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我科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不同环节对传统式子宫全切术不断改良、创新。从2006年2月开始采用经腹横切口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该方法的采用克服了传统子宫全切除术存在的诸多不足,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传统子宫全切除术和腹部横切口筋膜内改良式子宫全切术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作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具有子宫全切除术指征且子宫小于怀孕3个月的144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均有72例。一组为研究组, 采用腹式横切口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另一组为观察组, 采用传统子宫全切除术, 两组施术医师均为同一组人员, 研究组年龄最小为37岁, 最大年龄为58岁, 平均年龄47.5岁, 其中子宫肌瘤46例 (合并阴道流血16例, 合并子宫腺肌症8例, 合并宫颈不典型性增生1例, 单纯不典型增生1例) , 单纯功血18例, 单纯性子宫腺肌症7例。观察组年龄最小为38岁, 最大为57岁, 平均年龄为48岁。子宫肌瘤51例 (其中, 合并子宫腺肌症10例, 合并阴道流血20例) , 单纯不典型增生2例, 单纯性功血14例, 单纯性子功腺肌症5例。两组年龄、疾病种类、子宫大小等均做t检验, P>0.05, 具有可比性, 手术指针及子宫大小 (均在子宫<3个月大小) 均无显著差异, 术前阴道碘伏擦拭2次/d, 共3d, 术前常规行液基细胞检查 (若有阴道出血者, 行诊刮术) , 排除宫颈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术后处理:药物治疗及护理相同。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

1.2.2 传统手术方式

全部采用腹壁纵切口筋膜外子宫切除[1]。

1.2.3 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方法

于耻骨联合上2~3cm, 横行切开皮肤, 切口与皮纹一致, 切开皮肤层, 于术口正中向下, 切开脂肪层2~3公分, 达筋膜层, 钝性撕开脂肪, 再将筋膜层切一小口, 用直剪剪开筋膜, 钳夹中央部筋膜上下缘, 上下纵向分离腹直肌与前鞘肌腱与筋膜黏着部位, 上、下缘距切口分离3~4cm, 术者与助手分别将食中指置于已分离两侧腹直肌间, 将腹直肌向相反方向撕拉开, 暴露腹膜, 徒手分离腹膜外脂肪, 钝、锐性向上下打开腹膜, 扩延切口与皮肤切口等长[2], 方块纱布排垫肠管, 放置自动拉钩, 两把可克钳夹两侧宫角达卵巢固有韧带, 牵拉出子宫, 若肌瘤大, 牵出困难, 可先剥出肌瘤, 集束法[3], 处理子宫圆韧带及附件:两把弯钳紧靠子宫两侧钳夹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切断并缝扎, 保留附件。切除附件者, 于卵巢外侧钳夹骨盆漏斗韧带、圆韧带切断并缝扎, 弧形打开阔韧带前后叶及腹膜反折, 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处, 于宫颈峡部稍下方, 三钳钳夹子宫动静脉, 切断, 缝扎2次, 于子宫血管断端上方距切缘上0.5cm作一环形切口, 切开宫颈筋膜深0.3~0.5cm, 艾利斯钳钳夹筋膜鞘, 并向外牵拉, 同时用力上提子宫, 钝、锐性分离宫颈筋膜层与肌层间隙至宫颈外口[4], 子宫主韧带、骶韧带连同宫颈筋膜一起推离宫颈外口。紧靠宫颈, 沿宫颈外口环形切1周, 切下子宫, 皮钳钳夹宫颈筋膜残端切缘, 碘伏纱布涂擦残端, 并用2/0可吸收线“∞”字缝合残端, 连续缝合后腹膜, (两侧附件及圆韧带残端荷包缝合包埋) , 连续缝合后腹膜, 2/0可吸收线U字形缝合分开的腹直肌, 并间断缝合腹直肌前鞘, 再查脂肪层是否有出血, 并严格止血, 4号丝线全层皮肤及皮下脂肪缝合3~4针, 间隔处对合皮肤整齐后, 用Ailis钳钳夹3~5min后取下[5]术毕回病房, 护理及用药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术后5d拆线, 特殊者6~7d, 如贫血 (观察组7d拆线;特殊者8~9d拆线;如术口脂肪液化感染等情况, 术口愈合时间会稍长一些) 。

1.2.4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疼痛、术后腹胀、切口愈合情况, 随访 (术后1、3、6个月) 。

注:切口疼痛情况按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轻度:极易耐受;中度:易耐受;强度疼痛:难耐受;级度疼痛:不能耐受[7];*差异显著;**差异极显著。

2 结果

2.1 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和观察组相比, 平均住院缩短2.27d, 手术时间缩短37.09min, 术中出血减少27.35mL, 术后排气时前提前14.8h, 术后病率下降16.67%, 术后腹胀降低9.73%, 观察组术后疼痛均较轻, 从伤口愈合情况看研究组所有患者愈合良好, 而观察组中有3例脂肪腋化并感染, 伤口愈合缓慢。

2.2 两种手术方法的术后1、3、6个月随访效果

术后1、3及6个月随访:研究组有5例腰骶部及下腹部不适, 1例阴道干涩, 性生活不适, 2例较前稍差, 无1例阴道壁松弛或脱垂, 术口平整、松软、瘢痕小。传统组有13例腰骶部及下腹部不适, 同时伴有阴道干涩, 性生活不适10例, 单纯性生活不适的4例, 与文献报道相近 (文献报道:传统子宫全切性无能达20%) [6], 阴道壁松弛或脱垂1例, 2例阴道残端息肉。术口尚平整、松软、瘢痕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

3 讨论

3.1 改良式子宫全切除术开、关腹优点及特点

改良式子宫全切术开腹时, 切口取耻骨联合上2~3cm, 沿下腹皮纹皱褶作横切口, 顺应了皮肤张力线, 张力小, 术毕, 皮肤对合容易, 术后疼痛轻, 且切口位置低, 正对着盆腔脏器, 操作范围小, 对肠刺激小, 肠功能恢复快[7]。该组患者的年龄平均为47.5岁左右, 这一阶段的妇女, 大多脂肪腹部堆积较厚, 增加了手术的难度。采用耻骨联合上2~3cm, 此处皮下脂肪较上部薄, 选择此处切口, 因切口脂肪薄, 创面小, 渗、出血面积少, 减少了结扎线及异物刺激, 有利益暴露术野及皮肤缝合, 节约了时间, 减少了脂肪液化及感染。开腹, 对皮下脂肪采取撕拉的方法, 使走行于其中的血管, 神经借助自身的弹性完全保留下来, 既减少了出血, 也减少因结扎血管, 电凝止血, 造成的组织缺血, 同时, 减少了皮下脂肪因结扎血管留下的丝线, 减少组织反应, 有利益术口愈合, 也节约了时间。关腹时, 用4号丝线行皮肤, 皮下脂肪一层缝合3~4针, 脂肪层不缝, 减少了手术步骤, 再一次减少了切口内的缝线, 又节约了时间。术后切口瘢痕平整, 呈线条状, 研究组有缝线瘢痕, 大多数切口松软, 少数瘢痕较硬突出于皮肤。

3.2 输卵管及各韧带的处理优缺点

术中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圆韧带采用集束发处理, 主韧带、骶韧带及宫旁组织和阴道旁组织不处理, 以上处理简化了手术步骤, 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 降低了膀胱、直肠、输尿管损伤的风险, 子宫主韧带骶韧带没切断和筋膜缝合形成新的中心腱, 维持了盆底支持结构, 使其他脏器保持了正常位置, 对盆底组织影响小, 避免了阴道的脱垂[8]。附件与圆韧带一起结扎, 主韧带和骶韧带未切断, 盆底血管神经的完整性最大限度的保留下来, 有利益盆底及其脏器的供血, 可预防卵巢静脉和卵巢肿胀及盆腔淤血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2]。

3.3 切下子宫时的特点

充分钝、锐性分离宫颈周围组织至宫颈外口, 紧靠宫颈周围而不是在阴道窿部环形切下子宫, 如此子宫动静脉下行支及神经损伤小, 有利益阴道残端的愈合, 减少了静脉炎性反应及术后出血, 同时, 尽量避免了阴道的缩短及血管神经的损伤, 术后对性功能影响减小, 术后阴道残端出血、感染、息肉发生率降低, 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输尿管, 膀胱的损伤, 同时切除了宫颈癌的好发部位鳞柱状交界区[8]。

4 注意事项

(1) 要求施术者熟练掌握子宫、附件与膀胱、直肠、输尿管、子宫动静脉等的解剖关系, 及宫颈筋膜组织结构[9]。

(2) 结扎子宫血管时, 不能穿透宫颈筋膜, 环切筋膜的深度一定要达到血管层的表面, 否则宫颈筋膜剥离困难, 出血多。

(3) 生殖器恶性病变, 宫颈重度糜烂, 妊娠晚期不宜采用。

总之, 腹部横切口筋膜内改良式宫全切术简化了手术步骤, 缩短了术野暴露和麻醉用药, 减少了感染机会, 机体恢复快, 降低了术后并发症, 满足患者的需求, 增加了床位的周转率, 且该术式操作间单、易学、安全, 无需特殊医疗器械等优点值得推广, 尤其基层医院。

参考文献

[1]苏应宽,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87.

[2]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探讨.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妇产科学讨论) .

[3]李惠娟.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全切除术61例临床观察[J].淮海医药, 2005, 23 (5) :9.

[4]杨卓, 范秀君, 孟繁勤.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 25 (1) :92-93.

[5]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探讨.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及医学教育网[EB/OL].医学教育网, 2003, 06.

[6]扬波.两种经腹子宫全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 3 (2) :03.

[7]李茉, 朱贝利.腹部横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62例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妇产科杂志, 2005, 2 (7) .

[8]瞿继方.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 2005, 34 (6) :06.

下腹部横切口 篇6

关键词:剖宫产,腹部切口,可吸收合成线,皮内美容缝合

腹部切开缝合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操作方法, 伤口愈合美观非常重要[1]。为了使产妇腹部切口尽量保持肌肤的完美性, 达到一定的美容效果, 本研究我们应用扣线皮内缝合进行剖宫产手术腹部横切口美容缝合, 美容效果可期。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4年3月, 本研究选择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剖宫手术产妇共210例, 年龄18岁~49岁, 排除相对肥胖、低蛋白症、有出血倾向、腹壁水肿者, 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150例, 应用不可吸收外科锋线即扣线皮内美容缝合, 对照组60例, 采用传统普通缝合方法。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缝合方法

两组产妇的术前准备、麻醉方式及手术方式均采用常规横切口开腹手术, 其腹膜、腹直肌前鞘均用4号丝线连续缝合。

观察组产妇缝合方法:第1针皮外进针, 皮外保留不可吸收外科缝线约2cm, 皮内缝合, 皮缘下穿行, 针距0.5~O.8 c m, 将缝线拉紧, 使皮缘对合平整, 最后一针皮外出针, 皮外保留缝线约2cm, 锁扣固定。缝合5d后进行换药, 换药时剪断一端扣夹, 另一端抽出缝线, 敷料覆盖伤口。

对照组产妇缝合方法:腹部切口皮肤、皮下脂肪及筋膜层均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

1.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均不另用腹带, 以抗生素 (甲硝唑或喹诺酮) 治疗3d, 术后24h伤口换药一次。观察组横切口术后3d剪刀紧贴皮肤剪断线头, 纵切口术后5d剪断线头。对照组产妇横切口一般5d拆线, 纵切口一般为7d。在术后90左右进行术后复查, 主要检查产妇腹壁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切口瘢痕的外形, 质地, 色泽等, 切口有无疼痛, 痛痒等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产妇伤口感染、皮下脂肪液化、镇痛药使用比较采用x2检验, 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应用两样本t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手术前后情况比较

在伤口感染、镇痛药应用、平均住院天数指标值比较上, 两组产妇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性 (P<0.05) , 两组产妇术后脂肪液化指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详见表1。术后1个月复查, 切口呈线形, 平伏美观;对照组术后1个月复查, 有的切口部分瘢痕明显, 且有疼痛不适感。

3 讨论

传统的剖宫产术腹部切口皮肤、皮下脂肪及筋膜层均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易于腹部留下明显瘢痕。不可吸收合成扣线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腹部横切口美容缝合, 缝合速度较传统法快, 切口按组织的原解剖关系对合, 对合整齐, 术后疼痛较轻, 伤口愈合好, 术后1个月复查, 切口瘢痕小呈线形, 无线结瘢痕及针眼瘢痕, 较好地保留了肌肤的完整性。由于缝合线不穿透皮肤对切口血液循环干扰少, 所以切口愈合快且好, 减少了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的机会, 外貌上明显优于普通缝合组, 对暴露部位改善手术伤口美观具有美容意义[3,4]。不可吸收外科缝线缝合法需拆线, 由于无丝线钱留, 减少了术后异物反应。两端扣夹暴露组织外与外界接触, 易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局部感染化脓;拆线只要剪断缝线一端, 将另一端轻轻外拉, 拆线时间只需2~3s, 但拆线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剌痛感,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恐惧感, 牵拉时可能发生断裂, 需要无菌注射针挑开切口, 寻找断线, 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思想负担。缝合中应注意皮内缝合时进出针不宜太深, 应在皮缘出入:双侧皮缘应对合整齐, 以防愈合不良或感染裂开。

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切口上下切缘对合整齐, 缝合时应拭尽渗血及羊水, 对有感染症状的切口, 应及时拆线清仓引流换药, 待新鲜肉芽组织长出及炎症消除后用蝶形胶布拉拢固定4 d.一般伤口能自然愈合。扣线皮内缝合创伤小, 切口美观,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宁惠珍, 袁中岳, 张玮.妇产科手术切口皮内连续缝合法[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8, 14 (6) :327.

[2]王爱文.妇产科腹部皮肤切口缝合方法的改良[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6, 22 (11) :700.

[3]鲁泽春, 张文颖, 杜建新, 等.妇产科腹部切口三种处理方法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09, 16 (11) :1570.

下腹部横切口 篇7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产妇68例,年龄在21-39岁之间,分别是胎儿双顶径大于10 cm的产妇18例,持续性枕后位头盆不称的40例,要求节育和剖宫产的4例,妊娠高血压孕妇6例,经诊断明确,根据孕妇病情入院后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

2术后护理

2.1一般护理护士接产妇回房后,去枕平卧6 h,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暖,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固定尿管。观察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并妥善固定,同时告知产妇要间断活动输液的肢体,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2.2宫缩护理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出,腹部压盐袋6 h。用手轻轻按摩宫底,促进恶露排出。检查宫底如果子宫底在脐上一指,表示收缩良好,一般在术后第2天平脐。要是子宫收缩不好,高于脐上2~3横指,应该给予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每日1次即可,连用3 d。

2.3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心电监测,如脉搏在60~100次/min之间,属于正常。观察血压变化[1],如果收缩压低于90 mm Hg,舒张压低于60 mm Hg,或有面色苍白,提示宫缩乏力,或者血容量不足等情况,都应引起高度重视。血氧饱和度监测,正常在95%左右,如果低于90%应给予吸氧。

2.4体位在剖宫产手术后,舒适的体位是减少疼痛的关键,对术后恢复也有影响。横切口剖宫产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恢复快,活动张力小,采用舒体位,让家属协助按摩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对肠蠕动恢复有良好作用[2]。

2.5心理护理术后产妇良好的心理沟通是防止并发症减少意外的重要部分,是手术恢复和成功的的关键,应主动与产妇交流,倾听她们的想法与感受,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根据产妇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及心理承受能力来与其实时沟通,并告知产妇一些产后基本常识,取得产妇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3母婴接触

3.1早吸吮,早接触产妇回房后30 min就可以将婴儿抱到母亲身边,进行脸对母亲,胸贴胸,腹贴腹,接触30 min,婴儿可以与母亲充分接触。并指导母亲如何喂奶。因手术小,疼痛轻,母亲可采用舒适体位,可采用环抱式喂奶。

3.2母乳喂养宣教向母亲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3]:(1)对母亲的好处是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增加乳汁分泌,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2)对家庭是经济实惠,促进和睦。(3)对婴儿的好处就是母乳内含有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4)对社会的好处,就是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智能发育和抵抗力。

4留置尿管

尿管固定在低于床旁的位置,应该从大腿下面穿过,然后固定在床旁,避免打折和尿液反流。尿管一般12 h~24 h后拔除,留置时间长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拔除尿管后嘱产妇多饮水,2 h后嘱患者自行排尿。每日用碘伏进行尿道口和会阴护理2次,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概率。

5术后宣教

告知产妇拔除尿管后尽早下床活动,术后及早运动可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肠粘连和血栓形成,有利于恶露排出,促进子宫恢复。

6饮食指导

产妇在24 h排气后可以进食,刚开始进食以流质食物为主,多喝一些汤类食物,如鸡汤鱼汤,粥类食物里加一些水果和蔬菜,有利于肠蠕动,缓解便秘。告知产妇少喝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和豆制品,减少胃肠胀气。

7出院指导

(1)术后3个月内禁止房事,术后100 d内无阴道流血,经医生检查伤口愈合良好,可恢复性生活。(2)剖宫产后避孕2年。(3)合理的营养,保证足够的休息睡眠时间,注意个人卫生与外阴清洁,指导避孕方法。(4)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告知产妇医院的热线电话。

8结果

本组68例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产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取得了满意效果。

9体会

剖宫产手术虽然成功率高,但并发症也有时发生,通过对手术患者的成功护理,产后新生儿并发症减少,产妇身体恢复快。笔者体会到剖宫产术后护理是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连续的,包括身心两方面,要求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应变能力、娴熟的护理操作,对疾病的恢复很关键。

参考文献

[1]阙福妫.产程观察与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219.

[2]陈跃文,石如.硬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体位调整[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7-8.

上一篇:双场合一下一篇:家兔疥癣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