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内容

2024-06-08

自媒体内容(精选7篇)

自媒体内容 篇1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 促使移动互联网在底层框架上改变了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 蓬勃发展的自媒体平台赋予了个体信息表达与传播的权利。因此, 基于普通用户生产的内容与专业媒体生产的内容界限被打破, 且自媒体发挥的作用逐渐扩大。

关键词:自媒体,专业媒体,运营

传统媒体扮演信息第一入口的角色开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愈加动摇, 其内容生产价值基本被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所取代,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的数据, 截止到去年年底, 我国网民数高达6.49亿, 而手机网民数达到5.57亿, 移动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信息的第一入口。媒体平台为了在移动端抢夺用户流量, 向其提供丰富的内容就成为运营取胜的法宝。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变革和工具的革新, 个人信息传播的门槛被不断降低, 其个人存储的智慧资源也不断被激活。于是, 自媒体和专业媒体在生产内容方面开始各司其职, 不断建立起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全新生产机制。

一、自媒体平台

所谓自媒体平台, 就是“为单独的个体提供意见表达与信息传播的自由传播平台, 在平台注册账号并发表文章地称之为自媒体人, 他们可以凭借文章的点击率获得广告收益。”由于各家自媒体平台的划分标准不同, 目前尚没有形成了一个关于“自媒体平台”的明确定义。最早是在2003年7月, 美国新闻学会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在研究报告中对“We Media (自媒体) ”进行了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 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现在, 在广义的自媒体平台中, 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是由个人、商业组织、非商业利益组织、专业新闻机构共同完成的。狭义的自媒体平台则只面对个人, 这里谈的是广义的自媒体。传统的依靠专业媒体由点到面的传播格局发生变化, 信息生产环境不断朝平等、开放、多向互动、全局式的方向发展, 这让各部分超越时间空间进行集体合作变成可能。

尽管自媒体概念存在已久, 但其真正繁荣却是在微信公众号诞生后。经过几年的发展, 自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渠道的重要媒体, 也不断激发一轮又一轮的公众入驻自媒体账号的潮流。为争夺移动入口的信息流量, 各大网站都纷纷开启了自家的自媒体平台, 目前主要的自媒体平台包括百度百家、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微博自媒体、搜狐自媒体等26家。基于移动端操作的自媒体平台, 充分挖掘用户的闲置时间并将其聚合, 多种内容重叠覆盖, 大大丰富了移动媒体库, 改善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同时, 基于大流量用户和技术先导的移动端入口, 也促使社交网络上零散的自媒体内容集合在完善的自媒体平台上, 产生专业垂直化的内容。

二、自媒体平台运营中的自媒体与专业媒体

现在国内自媒体平台正在爆发式增长, 其运营模式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依托原有的媒体平台, 在一定的规则标准下发布文章获得推荐;另一类是单独建立的媒体平台, 创作者需要同时兼顾内容生产与内容推广的任务。国内自媒体平台对入驻类型共划分为五种, 包括个人、专业媒体、国家机构、企业、其他组织。个人申请入驻的自媒体, 主要包括垂直领域的专家意见领袖、著名评论家及其他公民;而专业媒体入驻类型依然是传统的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组织机构。其他三种类型由于目前运作尚不完善, 本文暂且不考虑。

(一) 自媒体平台入驻

目前, 媒介生态中已经形成了用户生产内容的UGC、算法生产内容的AGC、专业媒体生产内容的PGC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在这三者中, UGC由于技术门槛低、对作者的媒介素养要求并不高, 促使它的参与人数最多、内容传播最广。专业媒体更多的依托于传统的电视、广播渠道, 形式的单一和制作过程的复杂影响了用户的关注度。在媒体转型过程中, 尽管专业媒体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客户端, 却在用户活跃度方面始终无法与移动媒体平台抗衡。因此, 在普通个体纷纷抢注自媒体账号的同时, 很多来自传统媒体的精英作者也加入到自媒体创作的队伍中。于是, 依托自媒体平台广大的用户流量和便捷的操作后台, 越来越多的专业媒体和专业媒体中的媒体人也纷纷加盟, 二者协同协作完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生产过程。

(二) 自媒体平台评级

用户在哪里, 运营就在哪里,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宗旨就是用户为王。随着生产内容的人越来越多, 信息爆炸愈发明显, 如何筛选出用户最满意的内容, 就成了自媒体平台的运营重点。受困于移动终端界面和用户注意力的限制, 自媒体平台的发展面临两个任务, 一方面必须筛选用户最感兴趣的内容去留住用户;另一方面也必须依赖有价值的内容去提高用户品味。而通常的做法就是, 人工编辑在后台对这些稿源设定严格的评级, 对自媒体后台中所有的稿源和账户进行筛选评级, 再依托技术和编辑的推荐最终被用户阅读。这就解决了专业媒体稿源级别高用户少、自媒体内容文章好级别低的问题, 也改变了移动媒体时代信息筛选的标准, 使得自媒体环境下真正有用的文章得到传播。

(三) 自媒体平台推荐

前文中提到对自媒体账号的不同评级, 这评级划分也决定了各种文章推荐量的多少。高级别的账号一般会在自媒体平台的首页进行重点推荐, 相关自媒体人也会获得对应的荣誉和经济奖励;低级别的账号则会面临淘汰的命运, 很多文章发表后无法获得满意的数据展示, 这在某种程度上, 也是自媒体后台编辑把关能力的体现。

在今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 依然会不断出现产品的迭代, 对自媒体的定义也会越来越大。但就信息内容发布主体而言, 普通的个体和专业媒体的记者, 已经成为自媒体平台中的主力军, 并且普通个人的参与贡献不断扩大。自媒体和专业媒体的角色演变, 反映出技术赋权下平等参与的传播机制。同时, 它们也在不断重构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 突破了唯专业媒体是瞻的局限, 并逐渐演变成为互联网生态体系中地位平等的信息节点。一方面自媒体生产的优质内容更易被用户关注;另一方面, 专业媒体中的精英资源开始放下身架参与到网民的平等对话中。

自媒体内容 篇2

1.负责搭建自媒体推广渠道,为公司的各自媒体帐号引流

2.负责公司各自媒体帐号的运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公众号,微博,头条号,百家号等

3.负责搭建和运营用户社群,策划粉丝线上线下活动,提高用户质量和用户粘度

4.收集和分析自媒体同类竞品情况,了解自媒体运营行业动向

5.协助编辑完成自媒体平台内容产出

6.能够独立完成一部分稿件,如新闻,软文等

7.协助搜集和处理稿件的图文素材

任职资格:

1.学历,大专以上,文科优先

2.自媒体,媒体从业经验2年以上,或互联网营销从业经验3年以上

3.懂用户需求,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用户所求,调整用户运营思路

4.了解社群搭建,社群运营

5.资深社区用户,长年混迹各大贴吧论坛QQ群等

6.了解QQ营销,QQ群营销,微信营销

自媒体内容 篇3

自媒体(“We Media”)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新鲜的是,中国那么多的大平台,几乎同时推出了自媒体平台,帮助自媒体人来创业,从而催生了前所未有的“自媒体热”。更新鲜的是,众多企业,也玩起了“企业自媒体”,说“所有企业都是媒体”。这是在美国或者其它国家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这个中国故事会讲成怎么一个样子,谁也不知道。

当大家热火朝天地说着或者做着“自媒体”的时候,好像较少关注存在中国自媒体热与美国自媒体“冷”这样一个现象。这个强烈的冷热反差有没有什么意义呢?

自媒体:美国人在怎么玩?

在今天的美国,要找自媒体(“We Media”)或者自媒体人,不那么容易;但是,博客就不一样了,要是在纽约街头抛一个绣球,砸中的很可能就是一个博客,至于旧金山,那就更不用说了,砸中的可能是一个科技博客。

总体上讲,美国的自媒体目前比中国发达,无非,美国人不把它叫做“WeMedia”。

美国的博客、轻博客网站在全球所有类型网站中都能跻身第一方阵,美国的各大新兴新闻网站中,UGC的内容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甚至出现了一个新词“平台型媒体”(Platisher)。

甚至,美国的传统媒体,比如CNN,UGC的内容也有相当的分量。

我能说出成吨成吨的美国博客的名字,但说不出一个自称为美国自媒体人的名字。发明自媒体这词的丹·杰尔默,本人就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悠久的博客,而且目前仍然一言九鼎。有一次,新博客平台Medium上一篇由其特聘编辑撰写的文章出现了状况,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杰尔默也挺身而出,在推特上质问:Medium到底是博客平台,还是媒体机构?如果你只是平台,免责;如果你是媒体,你就必须对自己发表的东西负责。逼得 Medium 官方推特账号立马出来澄清,说自己只是一个出版平台。一个由美国著名的网上杂志连线(Wired)前总编辑领衔,拥有15位顶尖的来自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职业媒体人团队的平台型媒体(Platisher),为了免责,只能退而求其次,明确声明自己是平台,不是媒体。

被杰尔默羞辱过的,不只是Medium,还有纽约时报这样的大牌。美国的博客,或者说自媒体人厉害之处,不在于他们任性,而在于他们专业、执著、较真,能够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至于博客的“祖父”戴夫·温纳,今天仍然在写博客,当然,他与时俱进,写的更多的是微博客 —— 推特。他也从不认为自己是自媒体人,他不以此为生。

我的非学术定义是:自媒体人,是以自己的方式说自己的故事与想法,去娱乐自己和他人,或恶心自己和他人的人。

在YouTube上成长起来了很多影响力巨大的名人,百分百都是自媒体人,他们不仅在YouTube上唱戏,甚至还走出这个平台,拥有更大的市场。当然,他们都不叫自己自媒体人,也没有人叫他们自媒体人,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YouTuber。

目前,每分钟上传到YouTube的视频多达惊人的300个小时。在“自媒体”的茫茫人海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加载在节目中的广告,赚取一份不错的收入。

有一个名为Sky Does Minecraft的节目,制作人 Adam Dahlberg 曾经在地铁站内工作了很长时间。去年,他辞职全身心地做他的YouTube频道。那以后,Sky Does Minecraft很快晋身YouTube订阅者最多的频道之一,订阅者高达1060万,排行第14位。这让这个22岁的前地铁站小伙拥有了不菲的身家。当然,这只是著名的所谓YouTube 1%,幸运的1%。这些顶级玩家,每年仅仅从广告中就能赚取超过10万美元,而从品牌营销和内容交易中获取的收益可以更多。

我在最近给钛媒体写的一篇文章《解密新媒体微笑曲线》中,讲到了一个名叫本·汤普生(BEN THOMPSON)的博客,他拥有自己独立域名的博客名叫 stratechery ,一个自己生造的合成词,姑且译为 “战略与科技” 吧。他的职业就是写博客,经营自己一个人的独立的博客网站,以此为生,相当滋润。他并不十分有名,这样的博客在美国满山遍野都是,但是,他有料,有干货,有自己的模式,像很多美国博客一样,而且,他居然还知道原产中国的微笑曲线。目前,汤普生定居在台北。这位出身苹果、微软的博客认为,形形色色的独立的个人内容创造者,完全可以通过运营自己的网站,赚取足够的收入,而不必为某个更大的媒体或者研究机构打工。脸书与谷歌可以帮助用户找到你所提供的有价值的内容服务。美国的媒体最近揭秘,汤普生其实只拥有几千名死忠的粉丝,但他过的很好。

用我们今天的标准来看,这是一个标准而成功的自媒体人,虽然他自己和人们都一样叫他博客。他的一般信息免费、深度资讯实行会员制的商业模式,被证明为一种成功的生意经。

这里再说两条最新的美国博客新闻。著名的美国博客安德鲁·苏利文(Andrew Sullivan)在2013年年初离开the Daily Beast后,创办了自己独立的、订阅收费驱动的博客新闻网站Daily Dish。根据他在Daily Beast 的经验,雇佣10个人运营这个网站的总体费用大概在90万美元。结果,2013年,读者的订阅费用高达87.5万美元,无限接近其预期设定的目标。这位前大西洋杂志和新共和杂志的著名记者骄傲地在2014年年初宣布,Daily Dish已经拥有3.4万名订户,网站第一年就已经盈利。现在,已经是2015年年初了,安德鲁·苏利文还没有宣布最新盈利情况,但科技博客们的小道消息说,Daily Dish情况比2013年强得更多。

而这也大大鼓舞了其他的博客们走自己的路。前华尔街日报记者杰西卡·莱辛(Jessica Lessin),最近也离职创办了自己的类似的独立收费订阅驱动的博客新闻网站The Information。她给你免费看她的博客网站的独家新闻与评述提要,但要阅读全文,必须订阅。

nlc202309051408

几天前,The Information发表了一篇独家报道:Facebook 的中国之路,(Facebook’s Path to China)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CNBC 专门和杰西卡·莱辛作了一个连线采访,深入地讨论这个十分敏感而又众所瞩目的话题。杰西卡的“自媒体”走的是高端路线,玩的主题都具有相当的震撼性,同时,有一大批精英作者为其独家撰稿,这个实验,显然值得中国的类似定位的博客型新闻网站们关注。这比赫芬顿邮报、Buzzfeed学起来要容易多了。

还会有更多的类似好消息传来吗?会的。不过,你从上面的所有好消息中看到什么坏消息了吗?这些成功的以博客为生的自媒体人,个个出身名门,人人身怀绝技。如果你是和他们一样的精英,恭喜,你在哪里都会取得和他们一样的成就。如果不是,你经受的折腾可能会比较多一些。

自媒体与新媒体:“我们”和“他们”

自媒体与新媒体两个词,在性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集合名词,都是指一类东西,而不是指一样东西。新媒体这类东西的共同特质是,基于网络空间;自媒体的共同特质是,由个人而非机构运作的个性化互联网媒体。数字媒体、网络媒体等等完全可以用来替代新媒体这一说法;博客、公民媒体等等,也完全可以用来替代自媒体。

不过,自媒体的概念在中国正在泛化、溢出。企业自媒体、机构自媒体,字面上已经呈现矛盾的这些字眼已经不再陌生。自媒体这个概念,已经和“互联网思维”这个高大上的词一样,被彻底泛化、脸谱化、戏剧化了。

但是,所有说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以自己为圆心,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并解读世界。视频自媒体新人高晓松有一段自我定位的话语十分精彩。高晓松总结自己节目的个性特征时表示:“我主要讲‘识’,知识够不够不重要,见识很重要,谁不会用搜索?但我能找到有意思的角度和联系。”有意思吧,坦率而自信,这就是他火的原因。他叫视频博客或者视频自媒体人有什么分别与关系呢?高晓松的来头大家都知道,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或者可能忘了的是,高晓松曾经是中国著名的博客,曾经参与了与韩寒的那场十分著名的由一系列名人助阵的“新浪博客大战”。2006年3月26日,高晓松宣布结束与韩寒的论争,关闭了自己的新浪博客。不过,几年之后,高晓松又回来了,这一回,他显然进步了,由文字博客变身为视频博客,被人们视为自媒体的经典代表。博客韩寒,也被人们认为在做“自媒体”,他做的是更为时髦的个人App。

也许,我们回顾一下“自媒体”是如何在中国登场的,可能会更到位地理解自媒体。2002年7月,方兴东发了一系列文章批评微软的垄断,惹得微软相当不快,通过高效的运作,很快把方兴东消音了。一个当时手中拥有话筒,声音宏亮的“网络旗手”,这时候碰到了难题,怎么继续发声?如果这时候,方兴东拥有现在我们所说的“自媒体”,问题就解决了。的确,问题就是这么解决的。我们一起喝茶的时候,我告诉他有Blogger.com这么一个东西,并且给他看我在上面写的博文,那时候还没有博客这个中文名字。

埃文·威廉姆斯的Blogger.com当时还不支持中文,因此,我通过Blogger.com工具写的博客卖相并不很好,方兴东嫌它视觉效果丑陋。但是,丑归丑,基本可以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方兴东后来说,他回头想了一个晚上,想明白了,发现我向他爆料的这个东西,正是他要寻找的,于是,他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博客之旅,成了众所周知的中国“博客教父”。

这是中国“自媒体”起头的地方。博客解决了有没有便捷工具的问题,微博解决了高效传播的问题,而微信则把自媒体推向了高潮。你可以不赞成这样的梳理过程,但基本的脉络就是这么简单。“自媒体”真正在中国出现并且成长,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是一个人为的过程,是一个弯道超车的过程。

不过,美国博客,或者就叫做自媒体人吧,他们总是显得更为独立,更为个性,更有耐力,更为长寿,甚至,他们中有不少人还主张拥有自己的独立平台,小不要紧,一定要独立,一定要“零编辑”。戴夫·温纳,几十年如一日,他的博客就是一本独立的互联网史记。大师级的博客杰可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的博客名叫 Alertbox,20多年来,一共累积了700多篇博文,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是1998年8月23日的《传统媒体的终结》(The End of Legacy Media)。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cc08ec70102v444.html 17年过去了,尼尔森的预言一点一滴地在应验。这些美国博客、美国自媒体的开山鼻祖,虽然自己直接参与了新名词的创设,但从来没有追赶时髦,始终把自己定位为博客。自媒体开始只是定性、描述,只是一个学术概念,但是,在中国,大伙把自媒体玩大了,玩实在了,也玩火了。中国人多势众,就是有这样的能力。当年的博客就是如此。

当然,中国自媒体如今的红火,绝大部分的功劳,不能够记在自媒体人的身上,而必须把账挂在自媒体平台身上,就像当年,必须把账记在博客中国的方兴东和新浪陈彤身上。自媒体的再掀波澜,首先是微信和他的公众订阅号。其它一些平台,如百度百家、搜狐的自媒体平台,今日头条等等,也都是强有力的推手。

自媒体的边界

自媒体是有边界的,有局限的,不必无限上纲。

有人说自媒体将改造媒体,将如何如何。这些,只是自媒体人的愿景,或者是大平台商为了诱惑人到他们的平台上去免费生产UGC内容而散布的莫须有的画饼。因为,这与事实不符。自媒体将如魏武挥所言,冲击媒介生态,但不可能颠覆。

事实上,博客虽然强大,常常仍然是无能为力的。由新兴技术驱动的基于互联网的话语权的极度分散趋势,与以强大资本促进的媒体工业的高度集中格局并存。这两种趋势,共同代表了媒体业的未来。高度集中的媒体集团不可能发展到一手遮天的地步。极度分散的个人出版,作为媒体工业的外延部分,也没有能力与媒体集团整体抗争。

nlc202309051408

新技术催生的个人出版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作为总体的个人出版的力量,理论上将是排山倒海的。这是科学与民主共同创造的光荣与梦想。但是,作为个体的个人出版,却是有限的。而个人出版基本只在概念上是整体的,个人出版永远只是个人的。他与作为大工业的媒体工厂(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技术平台、网络媒体集团)不能用一个标准计量。而博客作为个人出版的最新形式,他的部分力量来自于传统的主流媒体,来自巨型的媒体集团。如果没有了这些媒体,博客无从生存。如果没有新闻周刊,德拉吉不可能有能力花一年的时间准确地捕捉到克林顿的劣迹。如果没有德拉吉报道首页上那密密麻麻的主流媒体链接,德拉吉报道根本不可能存在。

摧毁传统媒体的,不是自媒体,而是新媒体,自媒体只是新媒体世界中的空气。真正让新闻周刊在2008年最终以1美元的惊人价格转手的原因,不是德拉吉,是新媒体巨头。

欧洲人清楚地知道这一点。谷歌在欧洲是公敌,2014年,德国、西班牙的媒体先后向谷歌发难,把自己生意的颓势归咎于谷歌,欧盟甚至想要肢解谷歌。究竟是不是谷歌作的孽?至少他是“首犯”。目前,他是全球新媒体的老大。它不是公敌,谁是?

所以说,真正在新媒体世界起关键作用的,不是散兵游勇的自媒体,而是集群的新媒体巨头。自媒体,只是巨头的前世。自媒体,可以取得一城一池的胜利,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局面。不要夸张“我们”的力量(We Media),“我们”是相对于“他们”(媒体巨头)而存在的。“他们”,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

重温一下“我们”的代言人丹·杰尔默关于“他们”的话吧——“自媒体”是大众化、民主化的媒体。在自媒体的语境下,我们所有人都拥有低门槛、高质量地创设传播工具的手段。我们在做一些前所未有的尝试,而这些曾经是“他们”的专属领地,“他们”的“后宫”。“他媒体”(They, the Media),现在成了自媒体(We ,The Media)。

这是丹·杰尔默在2008年讨论自媒体时的一段话,还是有点豪迈。但是,你听听他2014年的另一句名言吧:“机器人将接管这个世界,而硅谷将控制它们”。这都是“他们”和“它们”的事情,这将是“他们”和“它们”的世界,与“我们”何干?我想,杰尔默说的机器人robots,应该也包括会写新闻稿的程序,会摸清我们的底牌、给我们推送新闻的“算法”。这些,都是硅谷的人,以及并不住在硅谷的硅谷人,所能控制的。

当然,有时候“我们”与“他们”的界限并不清楚。比如,发明了Blogger一词的埃文·威廉姆斯创造了博客平台,直接促成了博客浪潮的产生,催生了自媒体。但是,博客改变世界了吗?

博客威廉姆斯在把博客卖给谷歌(历史就是有这么多巧合,互联网上最大的“他们”,恰恰是互联网上最早最大的“We Media”平台的买家,买断“我们”的买家)之后创造的推特平台,改变世界的力度就大了,它甚至直接促成了一些国家的革命,改变了一些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但推特虽然源自博客,源自原教旨主义的自媒体,它根本上不是自媒体,而是媒体机构。注意,推特甚至不承认自己是媒体,更不用说自媒体了。但推特承认或者不承认,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层挡箭牌,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压根儿不存在。

生活在旧金山的埃文·威廉姆斯曾经是一个博客,现在仍然是一个博客,他仍然爱写博客,爱在自己的新博客平台Medium上厮守,给他喜欢的博客点赞。这样看起来,他好像还是一个自媒体人。千万不要被他骗了。这个人决不是“我们”,他是典型的“他们”。他虽然在减持,但今天仍然是推特的第一大个人股东。而且,Medium还不知道会进化成一个什么样的生猛怪兽。这些来自硅谷的人,就是那些控制着机器人,将要来统治我们世界的“他们”。

自媒体的“钱途“

自媒体是互联网技术把几乎所有的媒体进入门槛都推倒之后,出现的一场集体狂欢。

当这场派对结束的时候,当然会留下仍然数不胜数的自媒体,他们中的大多数或许看不见自己的“钱”途与未来。这一回,中国的自媒体人与博客不同。博客们参与博客写作的时候,通常是没有直接的功利性商业目标的,他们明白写博客只是自我传达的一种方式。

但是,如今的中国自媒体不一样,他们从一开始,就被暗示或自我暗示着带有强烈的商业冲动,或者说,人们就赋予了自媒体强烈的商业意味。

如果绝大部分的自媒体指望以此为生,创造可以养家糊口的现金流,那是奢望。当然,其中会有一个相当比例的自媒体出列,成为大小不等的媒体巨头。自媒体平台不是淘宝,你在这里开家小店,就可以产生流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意,交易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商品。高晓松所说的那种独特的“见识”,那种寻找有意思的角度和联系的能力,以及进行有意思的充满个性魅力传达的能力,你有没有?在中国,大名罗振宇、高晓松、吴晓波的人,很多;但是,其中只有一个人,才是我们大家认识的罗振宇、高晓松、吴晓波。下一个,会是你吗?

青龙老贼在2014中国自媒体大会上说,从此再无自媒体。这话千真万确,但显然说早了。自媒体作为一种定性的新媒体存在,会一直存续。但如果自媒体做大了,那就不是自媒体了。

自媒体在今天,也是同样的。赫芬顿邮报原来只是一个博客网站,一群以赫芬顿女士为代表的美国精英博客的网站,非常类似于博客中国当年开张时的情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媒体。但是,赫芬顿邮报幸运地长大了,她早就不是自媒体了。以访问量为指标进行计算的话,她已经成功超越了纽约时报。

另一个如日中天更具张力的新媒体Buzzfeed,也一样。Buzzfeed的创始人就是从赫芬顿邮报出来的。当然,他们在赫芬顿邮报基础上,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创新,把自己完全打造成了一个技术导向的媒体公司,利用各种新颖的病毒算法,来指导新闻实践。至于Buzzfeed带给新闻业的是一场瘟疫,还是一场新生的洗礼,就属于见仁见智了。

nlc202309051408

用这个思路来分析中国的自媒体人,结论是一样的。

青龙老贼的自媒体联盟,是自媒体,是“我们”吗?吴晓波频道,是自媒体吗?如果三五年后,吴晓波频道还是自媒体,还自称为自媒体,那么,吴晓波一定没有把这个自媒体项目做成功。为什么,吴晓波频道,就不会是若干年后的另一个赫芬顿邮报呢(产品不一定是新闻)?

一个看遍了中国企业大败局,可以把企业当作一头牛来游刃有余地随意解剖的人,决不会是来这个频道自娱自乐卡拉OK的。不要相信他台面上的陈词,他背后一定有一个故事。他有那么多粉丝可以“挥霍”,有那么多的影响力可以嫁接,试错根本没有成本。吴晓波在这里做的,可能只是一场空前绝后的营销,以孕育另外一只不一样的“蓝狮子”,他,很可能就是“他们”,不是“我们”。

自媒体与自媒体平台之间,“我们”和“他们”之间,有着一种恐怖平衡。自媒体平台寄希望于自媒体带来的是吸引用户的内容,是黏性;而自媒体希望平台带给他们的则是接触用户的管道和变现的工具。各取所需,相安无事。而当一方所要的,对方不能给,或者,一方想要的,也正是另一方想要的时候,矛盾就会产生。当某个自媒体拥有了足够的用户与可靠的变现工具的时候,他当然将选择独立。我们看到的美国博客的独立倾向,就可以想象成功的自媒体人的未来走势。

所幸的是,各大自媒体平台之间也在寻找平衡,这种巨人之间的平衡,为弱势的自媒体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希望某一家企业独占某项服务90%以上份额的噩梦永远不要在中国的网络空间出现,在网络空间之外,我们已经碰到过太多这样的先例。我们此前曾经为新浪、搜狐、网易主导的中国互联网前三国大战欢呼,现在,也应该为BAT的新三国大战感到欣慰。正是在BAT之间,以及自媒体与自媒体平台之间的恐怖平衡中,“我们”才比较安全。正是因为在BAT之外,还有搜狗、360好搜、京东、易信与陌陌,还有今日头条,这个世界才那么多姿多彩。

我曾经有一个天真的观点,在人家已经造出了车子的时候,你自己去发明轮子(比如Buzzfeed),是不是足够聪敏?意思是,你完全可以坐上人家的车子,去到你要去的地方。但在围绕着自媒体,梳理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车子轮子都是伪命题,真实的问题是,你搭便车,一定要知道在哪一站下车,一定要知道下一班你要搭的便车在哪里。你一定要知道,你要去的地方和车轮、车子的发明者、拥有者要去的地方不是同一个。

无线内容自适应技术研究 篇4

关键词:content adaptation,自适应,网络感知,多媒体

0 引言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网络中传播的内容资源更为丰富, 同时也使用户对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加, 尤其是对图像、音频、流媒体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需求不断提高。由于多媒体内容的访问往往占用较大带宽, 加之用户访问量的不断增大, Web服务器的负荷也在日益加重, 网络吞吐量下降。在无线网络环境中, 由于带宽的限制、空气介质带来的冲突以及多媒体内容访问量的增加而产生的网络整体性能下降更为明显, 对用户体验度的影响程度也更为严重。形形色色的无线终端设备, 如:智能手机、掌上电脑、PDA使无线乃至移动环境下访问互联网变得更为便捷, 但同时也形成了接入网带宽不同, 终端设备能力差异的无线异构网络, 这也使得不同的终端用户享受到同样高水平的网络服务质量变得十分困难。

为了在无线异构网络环境中提高内容的可读性同时改善用户体验度, 有研究者提出了内容自适应策略。这是一种动态调整被访问内容以满足终端用户接入网络带宽, 用户偏好和终端设备能力限制的机制[1]。图1描述了内容自适应实现的基本流程。在无线异构网络环境中, 内容自适应技术考虑到终端设备能力的局限性 (比如屏幕大小及分辨率、支持图像格式、应用程序种类等因素) , 在发送内容前对内容的格式或大小进行调整, 从而发送更适合终端设备读取的内容。同时该策略也可以根据用户接入网络的特征和当前的网速, 对内容进行适当的降质, 降低质量后的内容保持原有内容的核心, 但容量大大减小, 从而减轻了对网络传输的负担。内容自适应研究的相关技术包括[2]:

(1) 用以支持内容自适应的多媒体处理和分析算法。

(2) 能够可靠探测用户设备软硬件能力的机制。

(3) 定义用户偏好的标准方法及对其在会话间跟踪的机制。

(4) 有效测量当前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网络连接特征的方式。

(5) 判断在各种条件下何时以及如何执行内容自适应算法的策略。

1 内容自适应策略

无论在有线或无线网络环境中, 采取一种适当有效的自适应算法是完成整套内容自适应过程的关键。内容自适应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在保留内容关键信息的同时根据用户所处的网络环境、软硬件环境与特点需求对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和转化。对内容进行处理的技术有很多, 一些现有的多媒体处理技术可以被用于实现更智能的信息发送。Hewlett-Packard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定义了一套异构网络中自适应内容分发的框架, 其中将一些主要的内容自适应策略按其应用归为五大类[2], 表1按多媒体内容包含的四种种类 (视屏、图像、音频、文字) 对这五类技术所采用的自适应方法进行了概括。它们包括:

信息提取 (Information abstraction)

模式转换 (Modality transformation)

数据转换编码 (Data transcoding)

数据优先 (Data prioritization)

目的分类 (Purpose classification)

2 用户信息获取策略

用户信息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用户设备能力, 网络特征和用户偏好。获得用户信息是实现内容自适应的第一步, 也是自适应算法的依据。现有的一些技术可以被用于收集与测量用户信息。例如:分析用户发送的请求 (如HTTP请求的头文件) 可以获得用户设备方面的信息, 如浏览器类型、设备屏幕尺寸等信息, 也可间接估计该设备的最大可用带宽等信息。又比如:提供界面给用户提交用户的偏好, 设备的能力, 以及所使用网络连接的属性等等。其他获取用户信息的技术还包括会话跟踪, 系统及网络负载自动测量, 浏览器行为分析等等。

2.1 网络监控

为了对网络环境的变化实时捕捉, 应用程序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对网络进行监控。通常来说, 网络监控指的是收集网络状态的原始数据如带宽、时延, 但一些系统还有能力将原始数据进行统计转换并根据应用软件的语法格式显示结果[3]。

最常见的网络监控方法的分类是基于该方法所产生的流量[3,4]。若采用主动监控的方法, 网络测量数据是通过发送附加的测试信息而获得的, 因此这将不可避免地给网络带来额外的流量。反之, 若采用被动监控技术, 系统仅以程序产生的流量作为依据, 并通过与网络其他节点的通信获得数据。网络状态的信息完全由穿梭于网络中的数据分组所表征, 因此不会引入额外的网络流量。

2.1.1 主动监控

主动监控可以通过在单一主机上运行简单的探测服务实现, 也可以利用探针分布于网络各处的复杂监控系统。前种方式的例子有standard ping[5]和bprobes[6]。后种方式的例子有NIMI[7], topology-d[8], 以及基于代理的系统[9]。由于引入了额外流量, 主动监控在监控过程中有更好的主动性和控制权。它可以简便地测量两台主机之间整条网络路径的特征, 比如分组往返一次的时间 (Round Trip Time) , 平均丢包率 (Packet loss) , 以及可用带宽。但是这种监控方式比较难获得网络中具体某一点的信息。

对于资源有限的网络如无线网络来说, 额外的流量始终是一个问题。除此之外, 主动监控的另一个问题是, 由测试数据包获得的结果往往不符合实际用户数据包的产生的结果 。因此, 监控结果可能无法完全代表实际使用情况。然而, 通过使用测试包来模拟实际用户数据包, 主动监控可以测量到网络任何一处的质量, 甚至那些没有流量的链路, 这适用于连接初始化和服务器的选择。

2.1.2 被动监控

被动监控是目前网络感知的应用中常见的监控方式。与主动监控相比, 被动监控可以对网络中特定一点进行精确的评估, 如准确的比特率或分组速率等。被动监控较主动监控更准确, 因为它测量的是实际用户数据。但是, 为了能获得更可靠的测量数据, 快速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而被动监控很容易导致信息过时 , 这是由于信息只有在主机连接远程站点时才会被收集。

被动监控的例子有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 一些特殊的硬件软件系统如Nprobe[10]和SPAND[11]等。

2.1.3 混合监控

根据上述讨论, 很明显主动监控和被动监控各有优缺点, 双方互补而并不互斥。因此, 一种混合监控策略可以结合两者优势而成为一种更好地解决办法。文献[12]中介绍了一种混合监控系统:EXPAND。这种监控方式只在被动监控信息不可用的情况下采取主动探测, 例如当前网络无连接的情况下主机想了解网络状况以建立一条新的连接。基于该模型的实验表明, 混合模式可以减少主动探测所引入的额外流量, 同时获得准确的信息。

3 构架设计

内容自适应策略的构架问题讨论的是自适应决策和算法在何处进行。常见的位置有服务器、代理 (Proxy) 、用户端以及综合型。每一种设计都有其优缺点, 这里比较关心的问题是:系统实现的难易程度, 网络带宽、CPU和内存的利用效率, 内容自适应的有效性以及内容转换的相关版权问题等[2]。

3.1 基于服务器的自适应构架

基于服务器实现内容自适应的构架中, 服务器负责探测用户设备能力和网络状况, 随后根据预先设计算法提供最优的自适应策略。该构架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进行静态 (off-line) 和动态 (on-the-fly) 的内容自适应。前者指的是在任何时刻为原作内容自动创建多个版本;后者指的是当请求发生时对内容进行实时的自适应处理。因此, 基于服务器的设计对内容有更好的著作控制, 内容的作者也可以参与决定在不同环境中内容的转换方式。在安全性较高的网络环境中 (如电子商务) , 网页往往被加密, 因此自适应也只能由服务器来完成。

这种构架也有其不足之处。由于传输带宽的限制, 用户通常需要从地理上较近的服务器上获取内容以减少跳数缩短内容下载时间。而在基于服务器的内容自适应系统中, 这意味着执行自适应算法的服务器必须分布在网络各处, 服务器设计也必须考虑到数据同步问题, 对引入的额外资源消耗进行负载均衡。静态自适应方式创建的多个版本的内容也将同时存在于各台服务器中, 从而耗费大量存储资源。

3.2 基于代理的自适应构架

基于代理的构架中, 用户通过代理向提供内容的服务器发出请求, 代理截获服务器发送的内容从而决定和执行自适应策略, 转换后的内容随后发送至用户。一般假设代理与服务器之间的带宽远大于代理到用户的带宽, 因此内容从服务器到代理的下载时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种构架中自适应发生的位置更靠近用户, 避免内容版本的过多复制。并且服务器和用户端都无需作任何改变, 同一台代理可以为多台服务器执行内容自适应处理, 从而有利于大规模应用。

然而, 由于代理从众多服务器中获得内容, 内容的格式差异显著, 因此, 基于代理的自适应方式对内容的转换结果缺乏著作控制, 结果没有统一的格式和评价优劣的标准。版权问题同样也是这种设计的缺点之一。

4 无线自适应内容分发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无线终端设备如PDA, Pocket PC, 智能手机随之出现, 移动用户的数量也在日益攀升。考虑到这样一个异构和多变的网络环境, 加上多媒体应用对网络资源的依赖, 让移动多媒体应用实现网络感知 (Network aware) 变得非常关键。下文将主要以移动环境为例, 讨论移动多媒体传输带来的问题, 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对网络提出的特殊要求如何采取一种能够对网络感知的内容自适应策略。

4.1 移动多媒体应用的局限性

在无线领域, 许多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已经能够成功地在移动无线网络中运行, 但是要将多媒体应用程序完整的移植到无线环境中来还具有相当大的挑战, 这些程序往往需要处理各种格式的内容, 包括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等[3]。尤其对于音频和视频内容来说, 它们对网络带宽有更高的要求。例如, 在速度低于30kbps的第二代移动蜂窝网络 (如:GSM) 中, 视频的传送非常困难;而在802.11a的WLAN (带宽6Mbps~54Mbps) 或3G移动网络UMTS (带宽最高可达2Mbps) 中传送视频才更具有实际意义[3]。除了带宽资源受限, 无线性与移动性的特性都给网络质量带来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带宽变化不定、误码率起伏不定、可能的不对称连接、切换过程中不被预料的质量下降等等。表2对移动网络多媒体应用可能带来的问题作了归纳, 其中按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 (无线性、移动性和多媒体) 将问题分为三大类[3]。

4.2 网络感知的移动多媒体传输

考虑到移动多媒体传输的种种局限性, 网络感知的内容传输技术被视为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所谓网络感知就必须通过某种方法探测终端用户的网络特征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是带宽、时延界限、安全性等方面的信息。在这些参数中, 网络带宽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网络性能指标。为了测量终端网络的性能参数, 前文已经介绍了几种网络监控的方法 (主动、被动、混合) , 采取一种适合于移动网络特征的监控方式将更有利于网络数据的实时、准确的探测。基于移动网络环境变化莫测的事实, 需要一种能够使移动多媒体应用程序快速地探测网络变化的监控方法。主动监控会给有限的网络资源带来额外的流量负担, 获得结果需很大是延迟, 因此不常被用于灵活多变的网络。另一方面, 被动监控对测量某些种类的参数有局限性, 如:错误概率、丢包率, 同时也无法测量关闭或断开的连接上的数据, 而这些情况在无线网络中是很常见的[12]。尽管目前常见的网络感知应用模型大多基于被动监控, 我们依然相信一种集主动和被动优点的混合监控方式将是移动多媒体应用网络的最佳监控方案。

除了选择合适的监控策略, 网络构架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基于用户终端设备的构架方案简便易实现, 但其并没有起到减轻网络负载的作用, 内容仍然以完整的形式被传输到用户手中, 再根据设备的能力作相应的处理。并且自适应依靠的是用户端应用软件自身的能力, 对于一些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的移动设备而言, 这也将耗费很大资源。因此基于服务器或者代理的构架更适合于无线移动环境内容自适应分发。前文以对两者的优劣进行了比较分析, 基于代理的方式使自适应发生在离用户较近的地方, 优化了网络资源最薄弱的用户接入网环节上内容的传输, 部署也相对容易, 因此比基于服务器的构架更显优势。但是根据具体的无线网络情况以及对内容版权问题的考虑, 基于代理的方式也不是唯一的选择, 有些情况下, 采用混合的构架方式更具实际意义。

5 结束语

本文在介绍了内容自适应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对其核心技术作了逐一分析, 主要包括自适应策略、网络监控测控、构架等等。其次本文对内容自适应技术应用于无线领域中的可能性作出分析, 并对移动环境多媒体应用存在的诸多局限性进行了阐述, 并讨论了自适应技术在此类环境中应用的方法。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监控策略与适应网络特性的自适应构架方式, 无线网络的传输性能将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Stephen J.H.Yang, Norman W.Y.Shao, Risk C.S.Chen.A multi-media content adaptation mechanism to implement universal access onlearning environment[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3.

[2]Wei-Ying Ma, Ilja Bedner, Grace Chang, et al.A framework for adap-tive content deliver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s[J].Hewlett-Packard Laboratories, 2005.

[3]Jinwei Cao, Dongsong Zhang, Kevin M.McNeill, et al.An Overview ofNetwork-Aware Applications for Mobile Multimedia Delivery[C].pro-ceedings of the 37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2004.

[4] Caripe W, Cybenko G, Moizumi K, et al.Network awareness and mobile agent systems[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1998, 36:44-49.

[5] Toshiya M, Kazuo N, Shouji M, et al.QOS MONITORING SYSTEM[R].Yokogawa, Technical Report No.34, 2002.

[6]Carter R L, Crovella M E.Measuring bottleneck-link speed in packetswitched networks[R].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Boston Universi-ty, Technical Report BU-CS-96-006, March 1996.

[7] Paxson V, Adams A, Mathis M.Experiences with NIMI[C]. presented at Proceedings of the Passive & Active Measurement Workshop, 2000.

[8] Obraczka K, Gheorghiu G.The performance of a service for network-aware applications[C].presented at Proceedings of the SIGMETRICS symposium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tools, Welches, Oregon, United States, 1998.

[9]Wijata Y I, Niehaus D, Frost V S.A scalable agent-based network mea-surement infrastructure[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0, 38:174-183.

[10]Moore A, Hall J, Harris E, et al.Architecture of a Network Monitor[J].presented at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Passive and Active Mea-surement Workshop (PAM 2003) , 2003.

[11]Seshan S, Stemm M, Katz R H.SPAND:shared Passive Network Per-formance Discovery[C].presented at 1st Usenix Symposium on InternetTechnologies and Systems (USITS’97) , Monterey, CA, 1997.

网络自出版内容质量现状及对策 篇5

一、网络自出版内容质量的问题

1.语言文字粗制滥造

网络自出版作品语言文字的组织形式往往崇尚平白直叙,不喜过分雕琢,不像传统出版那样注重反复推敲表达,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字粗制滥造的问题。个别作者甚至还借助所谓“网文写作软件”自动编写内容,这样生产出的作品,其文字质量可想而知。

网络自出版语言文字同样需要正确、精准、符合逻辑。语言文字的质量仍然是衡量自出版内容质量的重要尺度,不能让读者形成网络自出版作品的语言文字差错就该比纸质图书多的认知。网络自出版亦应重视作品的规范性,做到表文达意,力争行文流畅,不可忽视细节问题。

2.内容的科学性不足,漏洞频出

网络自出版的准入门槛低,作者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内容的科学性往往不被重视。有的作者因为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所写的宏大题材,或是创作态度有失严谨,导致生搬硬套典故、时间线颠倒、篡改史实、模仿甚至抄袭行为时有发生,漏洞频出。由于大量的模仿甚至抄袭行为的存在,原创内容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市场上充斥的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模仿产品和抄袭产品使用户感觉毫无新意,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审美疲劳,最终影响的是整个出版市场。

目前,相当一部分读者已默认了网络自出版内容科学性不严谨的现状,对有违科学性的内容已经见怪不怪。内容的科学性同样是网络自出版的基本要求。网络自出版作品内容应尽量做到科学、准确,作者应本着对读者负责的严谨态度创作。

3.内容的价值导向常偏离主流价值

网络自出版赋予了作者空前的创作自由,但在名利等因素的驱使下,这种自由往往会遭到滥用。有的作品大肆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败坏社会风气。有的作者为了吸引眼球,大量填充与作品整体情节和立意关联性不强的带有“三俗”色彩的描写。有的作者则刻意夹杂争议性的敏感内容,或将自出版平台提供的开放式话语空间当作宣泄内心愤懑的通道,将个人境遇的困顿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现状的不满,作品中弥漫着负面思想,渲染和夸大社会矛盾。

网络自出版不能沦为灰色内容的聚集地,不能偏离主流价值。坚决抵制为了追求高阅读量,在作品中掺杂夺人眼球、背离社会基本共识、污染读者精神世界的内容。作品中传达的思想观点应符合主流价值观,传递人文关怀。

二、网络自出版平台内容质量的管理措施

1.作品准入依靠编辑自主审核

网络自出版平台拥有各自的编辑团队,负责审核作品内容。编辑团队会根据平台的标准对作者递交的作品进行评判,通过审核的作品才能公开供读者阅读。但在实际操作时,审核过程中主观因素过多,审核通过的作品往往还是取决于编辑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个人喜好。

2.通过签订出版协议明确权责

作者创作的作品成功通过审核,公之于读者之前,网络自出版平台会与作者签订一份出版协议,作为双方明确权责、约束彼此行为的重要依据。协议体现“文责自负”,即作者应在提交作品前进行审读,确保作品不存在内容违规及侵权问题。在豆瓣作者与豆瓣阅读签订的《数字阅读授权协议》中,第八条规定了作者发布的作品中不得含有我国《出版管理条例》禁止出版的内容,否则,由作者承担一切责任,豆瓣则立即下架涉事作品。这样就通过签订出版协议明确了作者的责任,实现了自我约束,划定了不可触及的“红线”。但要从细节上进一步提高网络自出版作品的内容质量,只依靠质量底线和用户自律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很多时候,双方的约束仅仅是形式。

3.后台监测系统过滤违规内容

除了网络自出版过程中的前期审核把关外,国内的大部分自出版平台还利用后台内容监测系统对海量内容进行不间断的.全局式把控。内容监测主要是通过词库的运作来实现的。词库中收录违禁词、敏感词、低俗词等词条,平台上的作品一旦出现敏感词,系统会自动屏蔽和过滤,该作品同时也会被列为重点监控对象。但后台内容监测技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判、漏判的情况。对于同义词替换、模糊表述、隐喻和类比表达等现象,自动审查系统也无法监测,人工二次审读又无法满足网络自出版及时性的要求。

三、提升网络自出版内容质量的对策

1.完善国家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

一是完善网络出版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国家在网络出版领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规体系,现行的相关条例和规章也暴露出一些缺陷。因此,国家一方面应加强对网络出版法律法规的制定,使其涵盖网络自出版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对已有的出版法规的修订,使其全面适应网络出版面临的新环境。

二是建立网络出版作品分级制度。对于网络出版内容尺度的把控,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尝试建立分级制度。不同的评级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该分级制度应在各大网络自出版平台严格推行。每个评级用不同颜色区分,并标注在作品起始的显著位置。必要情况下还可添加“青少年请在监护人指导下进行阅读”一类的提示字样。

三是明确网络出版作品质量检查标准。在传统出版中,不同形式的出版物的内容质量都有严格的检查标准。例如,在修订施行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规定差错率超过1/10000的图书,编校质量为不合格。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网络出版作品的质量检查标准,国家应参考传统出版的相关标准,结合网络出版的自身特点,制定一套内容质量检查标准。

2.注重从源头上对网络自出版作者进行把关

首先是重视网络自出版作者的创作水平。作者是一切内容创造的源头,也是直接影响网络自出版内容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网络自出版本身低门槛的特性,网络自出版平台对作者的准入更应该从源头上加强把关,切实提高网络自出版作者的创作水平。此外,还可以动员行业和社会力量,组织网络自出版作者的集中培训。社会化集中培训模式的推出,对于提高网络自出版作者的综合素质、文学修养、创作水平,从源头上把好作品的质量关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其次是加强作者的网络出版规范教育。把好作者关,还应该加强网络出版规范的普及教育。网络出版管理部门或行业组织可以汇编整理现有的出版法规、行政规章、行业自律公约中的重要条款,在用户经由网络自出版平台申请成为作者,正式发布作品之前,进行全覆盖推送。用户必须将相关条款逐条阅读,不可轻易跳过,以帮助作者深化认识和理解,提高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3.加强网络自出版平台内部的质量管理

一是提升网络编辑团队的业务能力。各大网络自出版平台普遍存在着网络编辑人员职业素养偏低,专业水平不够等问题。网络自出版平台应建立具有专业水准的内容审核团队,加强对网络编辑人员的资质认定和准入考核。网络自出版平台可采取持证上岗制度,并定期组织网络编辑参加有关出版法规、编校能力、内容审核知识的专题培训,规定网络编辑每年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

二是惩处抄袭,支持原创。不少网络自出版平台版权运营成绩瞩目,但也存在抄袭现象。抄袭现象屡禁不止是影响网络自出版内容质量的一大症结。网络自出版平台应加大对抄袭的打击力度,对认定构成抄袭的作者实施封禁账号,禁止继续创作,收回全部收益等进一步的惩罚措施,还应当积极帮助原创作者开展维权。自出版平台只有严惩抄袭行为,支持和鼓励原创,才能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不断推出优质作品。

4.发挥广大读者的反馈监督作用

首先应构建读者对作者的评价体系。在整个网络自出版流程中,读者是作品质量的最终验收者,只有被读者认可的作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应建立读者对作者的评价体系。读者可以在作者的个人专区内,对作者以往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获评星级较高的作者可以获得优先推荐位次、创作津贴、版权运作资源等福利。相反,在读者中口碑不佳的作者的权益也应受到相应的限制。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打破网络自出版作者境遇两极分化,传播资源被垄断,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合理现状。

自媒体内容 篇6

所谓“燃烧一切”未免夸张,但作为一款拥有过3亿用户的超级手机应用软件,其任何变化都值得竞争对手重视,尤其是在当下这种微妙时刻:微信是腾讯近两年的骄傲,被称为进军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船票,但同时,“微信威胁论”也越传越烈。电信运营商抱怨它使运营商沦为管道,比如中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就直言“微信比电信联通更可怕”,因为微信占用了中移动60%的信令通道,却只贡献了10%的流量;而竞争对手则担忧未来自己的饭碗被微信抢光……新浪微博、支付宝、百度、大众点评等都在被影响或潜在影响之列。

但微信的存在却不只在于毁灭旧有商业秩序,它还为其他群体提供了创造新商业价值的机会,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用户自媒体即是其一。所谓微信公众号,是开发者、商家或个人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通过公众账号,运营者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订阅用户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在推出之始,公众号的用户一般以开发者和商家为主,以提供服务为目的,比如查航班的公众号,用户回复航班编号,对方就能自动回复相关信息。但后来,一些个人用户发现了微信公众号的媒体价值,开始尝试通过微信搭建个人自媒体,探索盈利之路。

如果说博客的兴起开启了自媒体(We Media)时代的大门,Fackbook、微博使之勃兴,那么很可能基于手机的微信公众号模式,将会成为自媒体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至少在中国大概会如此。

从形式上看,微信自媒体与以前的博客没什么区别,也是一个人写作,一堆人阅读,内容也大概差不多,都是“草根发布,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但在本质上,它们之间的区别却非常之大。除了一是主要基于PC,手机传统的“点到面”传播以及“点到点”的对等传播这样的差异之外,更主要的是,公众号模式为优秀的、认真的自媒体作者提供了获取商业回报的可能,或许,最终还会改变中国的整体著作权收入分配秩序,以及民众的阅读习惯。

在博客时代,由于门户独大,博客作者实际处于一种伪自媒体状态中,以个人主页形式开设博客成功者极少,依附于门户的博客其本质更像一种投稿,网站不推荐则几无阅读量,所谓广告分成也更近象征性,比如笔者的新浪博客,几乎篇篇获频道推荐,但一年分成也就几百元而已,除此之外很能获取更多回报。但笔者撰写微信公众号“微天下”(微信搜微天下)两个月,已积累几千用户,手机推送直达,阅读率至少八成,未来还能自主投放广告。最新的案例是,一个运营较早的科技类自媒体公众号已售出十几万个人广告。

如果微信5.0真的推出移动支付和公众账号付费订阅,自媒体的商业价值将更加放大,因为付费阅读将直接成为现实。这甚至可能引发一场自助出版浪潮。最先受益的将是那些读者付费意愿最高的作者,比如韩寒,比如写网络小说的各路“大神”。尤其是后者,因为在起点等平台上他们要被五五分账,还共享版权,但如果能够把用户转移到自媒体上,则立刻能够实现收入倍增。

另外,按照现有版权法,文章被网络转载均应支付作者稿费,但现实中免费却早成潜规则,而自媒体的崛起将有助于作者收回应有权益。

当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鉴于国内受众免费阅读的习惯、薄弱的版权意识,最终因手机自媒体受益的永远是两种人:介入早的人和公众热度高的人,大多数作者仍将处于“打酱油”状态。但无论如何,手机自媒体的崛起都会对现有媒体版图产生撼动,因为个人作者终于有机会掌握发行和收费这两大关键渠道,有了这两个翅膀,草根们就从风能吹走的树叶,变成吹不走的蝴蝶。它不但能威胁到一些不思进取的传统媒体、不劳而获的网络媒体,还能再重演一次技术对管制的突破,使表达变得更自由。

自媒体生存法则 篇7

深度与碎片化齐飞,个人与团队一色。对自媒体运营者来说,自媒体内容如何定位?做给谁看?怎么做?如何吸引粉丝?盈利模式是什么?内容质量与商业运营两者如何平衡?互联网的创新与分享精神如何体现?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每一个汽车媒体乃至汽车业内外的人深思。

2014年年底,汽车生活传媒集群主办《蜀山论剑——首届四川自媒体人沙龙》,邀请成都20余位知名的自媒体人就当下媒体转型的困境与新生,自媒体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进行畅谈、分享各自的经验,探讨未来营销传播的方向。这是一场关于思维创新的头脑风暴,一场关于新媒体发展未来的思辨。

话题一

媒体的革命和媒体人的转型

我1997年进《人民日报》,后来在《成都商报》。在传统媒体中毒太久,出来后没什么互联网思维,我的互联网思维是张勇启蒙的。当时在报社工资高,舍不得走,但一夜之间发现所有人都在做自媒体。我现在很后悔在报媒待的时间太长了。

张国鸿

《云堆汽车榜》创始人

成都云堆科技有限公司CEO

我认为目前移动互联网还没有真正的赢家出现,腾讯都还算不上,只能算最领先的,因为还没到最后。

未来移动互联网将越来越细分,而每个细分领域都有新的机会,之前PC时代大而全、门户的这种模式在移动互联网并不适用,所以每个人都很有机会。张国鸿说他从《成都商报》出来晚了,实际上也不晚——移动互联网才刚刚开始,大门为每个人敞开。

张勇

《汽车控》创始人

成都智同博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在都市报汽车版做了近10年,后来在报社内部正式称谓为“经营记者”。走在纷繁芜杂的市场前沿,我给自己的定位其实就是一个“写手”,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我不是一个拉广告的。时至今日,这份安慰略显凉薄。放眼全国,当今没有几家都市报的汽车版养得起专职的“写手”。虽然我相信王飞(《十二缸》副主编)从成都商报辞职不是因为都市报“养不起”,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已经不是以王飞这种为代表的都市报汽车版写手们的时代了。

话题二

自媒体

如何做内容

李夏

汽车生活传媒集群新媒体事业部

掌尚车市主编

从之前做杂志转到自媒体,我觉得内容肯定是不死的,它只是在不同的平台和介质发表而已。我做自媒体半年来,发现除了业内人士,还有很多车主在关注我们的号。

我们服务性的内容大家还是蛮关注的,很多我们认为简单的问题,对于车主来说是有用的。我们在走访经销商、参加车主活动时,车主会建议我们多做一些关于驾驶技巧、安全驾驶的内容。

现在我们一是关注行业热点,二是做服务性的内容。

赵新慧

我认为只要你把自己定义为媒体,内容都是为王的,除非你是服务号。只要你跟媒体沾边,内容都是必须做好的,只是说能不能找到一个读者感兴趣的点。

其实在生产内容上,需要拓宽的是互动,将来推送的文章后面会有评论功能,这个是腾讯已经确认了的,这些互动需要将来我们把它运用起来。

微信本身太封闭了,没有办法点进去看到读者对这篇文章的态度,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喜欢在汽车之家发文章的原因,因为每篇稿件下面大家是骂是夸,我们都看得清楚,所以说利用平台互动的功能对自媒体有十分大的好处。

段旭

《汽车生活》执行主编

什么叫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真实、透明的时代,做媒体广告的不可能再当“骗子”了,必须拿数据和效果说话。未来的媒体,必须是精准传播、效果传播,否则,一切都是瞎扯淡,必死无疑。

话题三

自媒体做给谁看?如何定位?

程骄

《成都车友会》创始人

刚开始粉丝仅仅有阅读需求,那时账号很少,大家觉得微信很新奇,出来个公众号更新奇。在阅读之外,粉丝渐渐产生了服务的需求,比如购车,会在后台跟我们咨询。我们现在是公众号和个人号匹配着做,公众号的交流比较慢。我在汽车厂家干了这么多年,有一定的人脉,能解决购车需求的就帮忙,解决不了的,就寻求第三方合作。在汽车后装市场,若粉丝有需求我就直接去找供应商联系,省去经销商这个环节。今后,我们这个号还想做大一点的活动,比如跟旅游公司合作做自驾游。

龚晓冬

《U范儿》创始人

以前我们做的是成都摄影的垂直网站,今年开始做U范儿微信号,聚集成都的摄友。我们的目的是给摄友提供技术、活动、器材信息。从2010年开始每个周末我们都有线下的摄影活动。我们在成都有几千粉丝,数量跟很多大号相比不算多,但我们的粉丝都是可以真正互动起来的,没有所谓的僵尸粉。现在我们微信文章的打开率超过50%,未来我也想把用户扩开到摄影圈以外的。2015年我们会有一个新的发展方式,跟媒体、商家做一些试探性的合作。我们这边的摄友消费力是很强的,我们之前做了车商的活动,成单的也有几个。此外我们的粉丝中有一大批摄影师、化妆师、模特资源,可以朝经纪公司发展。

张国鸿

《云堆汽车榜》创始人 成都云堆科技有限公司CEO

现在我每天有个坏习惯,就像偷窥别人隐私一样,每天要看一两百个号,看每个号一小时以后的阅读曲线。我发现读者是非常聪明的,真正的好东西,一定会有人看。如果是坏东西,如果你在里面做广告,读者一定会发现的。未来自媒体在内容上肯定是个细分的市场,每个号应该把自己的那块市场做好,深入进去做,做出独特的竞争力,不然以后大家会陷入拉粉丝的拼杀。随着自媒体数量增加,每一个用户手机会装载越来越多订阅号,粉丝就会被稀释掉,导致粉丝的活跃度急剧下降,上周打开率还能做到15%的,到了今天只有10%左右,文章一旦不好,打开率只有百分之几。

上一篇:英语课堂教学创新尝试下一篇:加强语言文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