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模式

2024-07-09

反思性模式(精选12篇)

反思性模式 篇1

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把为师者分为六个层次,即巫师、庸师、教书匠、能师、名师(启迪智慧)和大师。我们自己不可能是“巫师”“庸师”,但我们是“教书匠”吗?我们离“能师”“名师”和“大师”究竟还有多远?这不能不成为我们时常要深思和反思的问题。

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中教师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重塑自己的教育思想,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提高驾驭新课程实践的能力,一整套学习、模仿、实践下来,很多教师有如邯郸学步,课堂教学痛苦不已,困惑多多。

一、充分自主,但不能自流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独特体验,教师不可取而代之。因此有的教师悄悄地退出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教师的阅读确实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但学生由于学识阅历尚浅,对文本难免出现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解读,所以在学生最需要教师的时候,教师便要雪中送炭般的降临。教不是权威解释的强加,而是点拨渗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创新。

二、有效合作,但不能作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并且似乎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不管问题有没有被讨论的价值,不管时间是否充裕,更不管学生是否有探究的欲望,是否真正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投入热烈的讨论之中。

小组合作学习便于扩大信息交流量,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研讨习惯,有利于激励学生竞争,激活创新意识,增强集体主义感,使每个学生有充分发展的机会。但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合作的实施需要认真思考。语文课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哪些问题值得在小组中讨论?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语文课中有的内容是适合问答的,有的内容是适合讲授的,有的是适合朗读的,有的是适合背诵的,不必要千篇一律。2.合作的论题需仔细设计。小组中讨论的问题既不应是学生稍加思考就能给出唯一答案的,也不应是脱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漫无边际无从下手的。教师要营造氛围,确定高质量的有探究价值的需讨论的问题,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3.合作成员需明确分工。很多时候小组讨论成了几个精英学生的表演,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小组成员担任的角色就必须定位。4.教师需介入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应通过巡视及时了解讨论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控和点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切不可让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形式”。

三、积极探究,但不能舍本

学生真正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于切实发现自己知识有所增进,能力有所提高,情感有所释放。而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以把握文本所蕴含的特色;要善于将学生获得的体验运用到具体的场景,以实现审美迁移或审美创造。于是语文课堂教学丰富起来,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讨论;既有唱唱跳跳,又有写写画画;既有图片资料展,又有课本剧、讲故事表演等。倡导综合性探究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兴趣,开阔眼界,锻炼能力,但对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才是语文学习确有所获的根本所在。语文课堂不能失去语文的色彩,必须要立足并扣住文本。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亲近、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一旁让学生看“电影”;更不是把课文甩在一旁,凭空的讨论所谓的问题,言不及义,胡扯乱说。去除遮蔽,亲炙课文,才是阅读教学的正途,学生在阅读、听说等语文实践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因文悟道,因道悟文”,最终实现文道统一。

批判是为了建设,反思是为了超越。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激动一阵子”,更要“管用一辈子”。武术中“大师”的最高境界是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我们众多语文教师虽非“名师”、“大师”,但我们是否可以让语文教学真的变得简单———简简单单地教学,扎扎实实地收获。宋人张先有诗云:“以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我以为新的教学模式就是那“添秋色”的雨,可以为语文教学增色,但不能成为肆意长高的芦苇,妨碍我们领略语文的湖光山色。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试行) [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 (6) .

[2]于漪.千万不能冷落文字[J].语文教学通讯, 2005, (11) .

反思性模式 篇2

牧野 发表于 2006-7-12 10:20:00

一、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一)概念分析

模式,在科学论述中,它经常被用来泛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们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在教育研究中,“模式”是一个普通名词而不是一个科学术语,它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得到严格的界定。一般采用美国学者乔伊斯等人在《教学模式》一书中作的界定:“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结合国内研究者的理论,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认为属于教学过程的范畴;而是认为属于教学结构的范畴。

(二)构成要素

任何教学模式(方法)都有其内在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由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有规律地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应该具有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1、指导思想;指建立该模式的思想认识、现实意义,主要阐明建立该模式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2、理论基础:教学理论或思想乃是教学模式深层次内隐的灵魂和精髓,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方向性和独特性。

3、功能目标:这是指人们对教学活动能够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什么样的”和“有多大的”效用所作的预先估计(杨小微《中小学教学模式》)。

4、实现条件:这是指促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达到一定功能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它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的时空组合等。

5、活动程序:指教学活动的具体展开的逻辑步骤。

6、效果评价:包括评价方式和标准等。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评价某种模式所运用的教学目标程序;二是依据什么标准、运用何种方法来评价某种模式所取得的效果。因为不同模式完成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条件和程序不同,所以一种教学模式一般都要规定自己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三)所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我国的课堂教学一直按“检查(预习)——导入(新课)——讲解(课文)——巩固(知识)”这样的流程和环节进行。这实际是按凯洛夫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进行的教学。

1、工具: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备课本、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

2、方式: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师中心论”,即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和安排都是围绕教师进行的,学生的发展则是受制于教师而被动地进行的。

3、特征:以知识传授和掌握为标志,即教师按自己的主观意志在规定的时间里把知识(主要是书本的)喂给学生。它基本是单向性的,即“教师——学生”。

4、局限:(1)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有的学生消化能力强、吸收快;有的消化能力弱,接受慢。

(2)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是万能的、唯一的;学生只是容器,能做的就是跟着教师团团转。打个比方:全班学生是地球,教师是地轴;只要地轴一动,球就不得不转。

5、评价:这是应试教育(或者说甄别、选拔教育)的必然结果,是追求答案标准化、唯一性的必然产物。这里有必要声明、澄清一点:我绝不认为应试教育一无是处(我本人就是它的结晶),在当前还没找到比应试教育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标准情况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应试教育将继续存在。因为,应试教育符合当前国情;而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尚未打造出来。

二、我的“课堂教学”观

(一)背景描述

众所周知,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多次颁布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纲领和决定;课程改革也先后进行了八次,而前七次和第八次则有质的区别,引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的话说,前七次是“改革”,第八次是“革命”。这两者虽只一字之差,内涵却有天壤之别。《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诠释这两个概念的:“改革”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革命”则是根本性改革,是彻底推倒从头再来、重起炉灶。

课程的改革必然引发课堂教学方式(模式)的变革。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各种模式就如雨后春笋,让人应接不暇。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在我国报刊杂志上公布介绍的各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有近百种之多;冯克诚、西尔枭主编的《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收录的则达五、六百种。其中较有影响的也不下几十种,如黎世法的单元六课型、魏书生的六步法、上海育才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八字法。

纵观这些教学模式,如果按照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形式来分,大体有以下几种:(1)传递—接受式(2)自学—辅导式(3)引导—发现式(4)情境—陶冶式(5)示范—模仿式(6)寻思—点拨式(7)参与—活动式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还会有新的教学模式被总结、提炼和概括出来。

(二)课堂教学之我见

其实,在我看来,不论哪一种模式,本质是大同小异,即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关注生命的发展。我以为,讲究模式、按某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本身就值得商榷。“模式”是某种标准形式或标准样式,它具有固定性和不变性。可是,我们的教材的具体内容是各不相同的,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你非得要说情景式就是好,传授式就不好、一无是处,未免太武断或绝对了些。事实上,我们在认识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往往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对叶圣陶老的“教无定法”顶礼膜拜,另一方面又要推出什么什么模式,象开中药铺似的: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可谓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实在令人费解。

我个人认为,不要人为地分出什么方法、模式,然后按某种样式去上课,这样就会出现“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现象;要因人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一节课中,可以或者说应该允许多种方法并存。难道你在某个知识、问题上采用了探究法,就不能在其他知识、问题上运用传授式吗?适合你的学生实际的方法,就是合理的方法。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在“效果”上,而不是在“花里胡哨”上,花拳绣腿是中看不中用的、无济于事的。课堂是以生命活动为本质的,以生命活动为本质就是要求师生“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具体而言: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其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最后,“要改变现有课堂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这里,蕴涵了生命有机体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而以情感意志为动力即要求我们用“教书育人”的深切情感激发学生智慧的亮点,讲究“披文以入情”,以求得“师——生——情”三者之间情感上的多边共鸣。只有形成并掀起情感上的波澜(即使微波也无妨),学生的思维、行为才能理性化,情感涵养也就能得到陶冶,而一个充满情感、理性的人往往是一个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具有强烈责任感、正义感的大写的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必定充满个人体验:以自己的人生阅历诠释文本,以个性化的审美观评价文本,再以真我的语言传达结对方——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真正体现了叶澜教授所描述的课堂境界: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师生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

纵观历史,我发现国人普遍有一种“从众”心理,迷信专家、学者,喜欢人云亦云。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在集市上如果有人都在买某样东西,其他的人就会趋之若骛,好奇心驱使他凑上去;随后受他人感染,也会不由自主地掏出钱买,嘴里可能会念念有词:反正没花多少钱,买回去试试。在课堂教学方面也有惊人相似之处:不考虑学生实际、不管自己的学生是否适用,“拿来”就用。如果某种模式、理念是哪个权威反复强调的,更是二话没说,惟恐因自己没有运用于实践而遭人批评。这实在是荒唐!我不禁要问:你肩上长个脑袋派何用处!

反思性模式 篇3

反思性教学模式的结构是由四个步骤或者阶段组成:

动机阶段: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方面。教师职业内部动机来自教师个人和群体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其中包含着教师对教学现状的不满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要求,这是反思性教学的心理因素,也是根本因素。

计划阶段:教师个人和群体的反思动机及这一动机在适当条件下的强化,推动教师形成反思性教学的计划酝酿。在计划酝酿过程中,教师个人和群体基于研究的需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对教学实践加以不断的反思,作出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判断,这一判断导致了计划的制定,并创设必要的条件,思考计划如何执行。

行动阶段:行动涉及到具体的反思内容、反思的情景、条件和反思的过程,也就是反思的具体步骤、环节,教学反思行为发生的内外环境因素,教学的动态变化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涉及到教师个人和集体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就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优化和对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态度和情感变化,以及教师本身职业理想、价值目标的确立和达成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评价阶段:对教学反思行为的评价,标准只有两个:一是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二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优化。

二、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反思性教学有许多可行的形式和手段,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笔者认为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写作教学日记,听课和观察,个案研究。

其一、写作教学日志

教学日记是教师个人的记录文件。通过记日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使反思成为一种习惯,为行动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养成写教学日记的习惯,作为反思的手段,时常归纳、总结,往往可获得对自己教学实践比较全面的认识。

其二、听课与观察

互动和交流是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听课主要是以相互听课为主的形式,观察和分析同事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教研室为单位,相互听课,相互学习,观察教师是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如: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学生反映、师生关系等,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听课能使教师彼此切磋,集思广益,互相借鉴,共同进步。这与传统的听课形式有根本的不同,它不是教学的检查、评估,而是通过听课这一形式,教师相互观察教学,同时记下所观察到的情景,发现的问题等,然后彼此客观地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其三、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首先要使教师们熟悉有关概念,然后从所提供的个案中进行概念和结论的研究,同时使教师们寻求与概念和结论相关的问题,并使之与他们的直接教学经验相联系,就先前阶段的问题和所提出的解决办法进行深思和讨论,最后运用有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论证,鼓励教师们为个案寻求可能选择的结论。

三、反思性教学模式促进反思型教师的成长

反思型教师代表了教师专业成长前进的方向,他们在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实践、角色定位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于经验型教师的特点,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进步。反思型教师强调教材与师生间的对话,由学生主动去建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反思型教师在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时,进行理性推理;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持怀疑态度。反思型教师的教育途径要在宏观的层面上实现,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微观领域的操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专业成长。

其一、教学研究

反思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教师在认真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把自己看成是研究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分析和评价,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注意,对经验加以总结,使之形成理性的认识。自觉的教学研究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作为教师,有了教学科研的自觉性之后,还应掌握一些研究方法。比如,对问题的分析研究、课题论证、课题申报、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方法的选用以及研究成果的提取与展示等等,都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其二、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所谓行动研究,即教师自身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行为的行动过程,其中贯穿着自我质疑、自我解惑。行动研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规模比实验研究小,它主要瞄准具体的某个教学环节、步骤、方法,通过搜集教学素材,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开展研究。教师可独立思考,或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也可参考有关理论、模式以及与学生座谈,提出设想,制定出计划;然后在教学实践中试验计划以确定其有效性。教师对这一系列研究过程、方法及有效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行动研究报告。行动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是与教师自身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连的自我教学研究。

其三、终身学习

反思与不断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反思性教学建立在教师的职业发展能力基础上。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一部分来自于反思,一部分来自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是反思的必要基础。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反思性教学能力,形成职业发展能力,而这一能力必须也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来培养。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需要精选几部重要理论著作,反复研读。专家学者的文章、相关教学研究的期刊也能帮助教师开拓视野,接触最新的理论观点和思想,促进教师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形成。教师也需要结合实践深入思考,培养问题意识,将教学现场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纳入科研课题之列,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坚持自学是教师终身学习以获得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反思性模式 篇4

一、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一)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合理性

1.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合理性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非是对教师教授的知识和经验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一定情境下主动建构(选择、加工、改造和重组)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反思性数学日记重在“反思”,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建构不断反思的过程。学生的错误不可能也不应该单纯依靠教师的正面示范和大量的反复练习来纠正,而是要求学生必须经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由于“自我否定”又是以“自我反思”作为前提的,因而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主体的“自我反思”,反思是建构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要体现。而反思性数学日记教学模式中师生、生生的平等交流成为建构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和有益补充。

2. 从元认知理论看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合理性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多方面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认知;它是以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而反思正是对学生在学习或解题过程中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由于“反思”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反思性数学日记是从元认知的角度,以反思性教学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南京师范大学涂荣豹教授认为:“反思性数学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设计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的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但是目前数学教学中最薄弱的正是数学的反思性学习这一环节,而它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环节”。(2)

(二)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必要性

1. 从高三理科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来看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必要性

高三第一轮复习为基础复习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将高中三年所学的零散的、不够深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联系和梳理,从而构建起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同时对各章节的基本题型和基本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和整理,为进一步强化解题能力打好基础。这一阶段文理学生的复习重点不同,文科生由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第一轮复习重在解决知识点之间形成网络联系上,而理科生由于考试要求不同,在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的同时,还要求其对每一章节的基本题型及基本解题思路熟练掌握,为第二轮复习讲方法和技巧,加强解中难题的能力打好基础。学生在一轮复习前积累的零散的甚至是片面的数学知识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以反思性数学日记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使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有助于学生将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的串联,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对整个高中数学体系形成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2. 从高三学生作业现状来看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必要性

高三理科第一轮复习时间短,任务重,这一阶段作业的形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教师从教科书或者参考书中选出几道题目让学生书面完成;二是印发相应章节的试卷让学生限时完成。这两种作业方式都注重学生作业数量的要求,但是对作业的质量则较难保证。除了能力较强,对自己要求较高,纪律性强的同学外,一些后进生甚至中等生为了完成任务,抄袭或者是应付了事;而另一些态度较好但是基础薄弱的同学在作业中经常出错,就会造成强烈的学业挫折感,不利于进一步地复习。这些就违背了作业的初衷,给学生“要我学”的印象,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反思性数学日记通过学生展示自我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和反思的过程,提出自己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并自行找出自己感兴趣的相近题目完成,这利于教师指出其认知过程中的误区和盲区,也能较好地调动起学生复习阶段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 从高三学生复习心理来看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必要性

高三学生复习阶段的心理因素是决定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复习的效果除了和数学知识的认知、理解、应用等方面相关外,还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以及各种非认知因素有关,这些非认知因素与学生学习过程没有直接联系,但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对学习结果产生决定性作用。对于普通的作业形式,部分学生可能会有消极或厌恶情绪,但不一定会在书面上表现出来;而“差生”由于自身现有能力问题作业无法完成或者与同龄人相比较完成效果不佳往往容易产生强烈挫折感,进而放弃该学科学习;而中等层次同学一般缺乏强烈的学习目的性,过分关注解题结果的对与错而放弃了对解题过程的而进一步反思,这是造成学习兴趣不高的直接原因,对下一阶段的复习带来不利影响。反思性数学日记则采用一种个人化的作业方式,通过师生、生生的平等交流,把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和关注点完整表现出来,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解题过程中的认知水平和解题策略,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同时从以前作业单纯的错与对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解题思路发展过程中的点拨,并及时加以鼓励,把学生的对作业的关注点从结果的对与错转移到对过程的反思和总结上,从而较好地避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良心态的产生。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的研究,可以对反思性数学日记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的设计原则和具体实践细节进行研究,制定出合理的反思性数学日记的教学模式。

二、反思性数学日记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一般认为,教学过程遵循的设计原则主要有针对性原则、思维逻辑性原则、最近发展区原则等。而反思性数学日记是学生对所经历的数学学习或者是解题过程的反思与总结,是个人认知过程与元认知自我监控过程的展示,因而还具有隐私安全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这些特有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可以对高三数学教学的复习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数学日记开展研究,尝试在高三复习阶段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针对性原则

反思性数学日记不是普通的日记,绝不是泛泛而记的数学流水账。因此,在反思性数学日记教学中的日记内容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及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在设计问题前,教师应先识别教学内容的类别,深入研究高考出题规律,明确所复习的章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目标,弄清本章节的知识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使设计的数学日记的例题既突出本课复习知识的重点,又能反映知识之间联系与区别,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通过自身努力突破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与反思问题的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对所复习章节的解题能力的目的。

(二)思维逻辑性原则

设计反思性数学日记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维逻辑性,是指反思性数学日记的每一次练习之间要存在明确的逻辑关系。从学生角度应体现思维过程的逻辑规则,即先易后难、层层递进、提纲挈领,构建网络。设计反思性数学日记的例题就要设法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设桥梁、情境与目标之间架设桥梁、简单与复杂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在反思性数学日记例题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积极主动地反思总结,实现由已知向未知、由易向难、由形象向抽象、由低级向高级的解题能力的提升。

(三)最近发展区原则

设计反思性数学日记的意图是要通过反思性数学日记这一平台,使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既然以学生为主体,反思性数学日记设计例题就应处于班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要解决的问题应为学生所急于解决的,而且是在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学生通过现有知识“垫着脚尖跳一跳”就能解决的。反思性数学日记中教师对日记的点拨和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正是弥补了学生自身努力达不到的空白。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在学习环境的作用下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丰富和改造学生的知识经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反思性数学日记的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平等交流时注意学生现有认知的误区和盲区,才能使设计的问题成为学生思维成长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隐私安全性原则

反思性数学日记也是学生的个人日记,学生要在日记中将自己的解题认知和反思过程展示出来,对一些学生尤其是成绩落后的学生可能会感到不好意思。因而教师在实施反思性数学日记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学生隐私,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提高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五)及时性原则

反思性数学日记作为学生对当天数学学习的反思和总结,在其中暴露出来的认知上的误区和盲区需要得到教师及时指点和更正。尤其是高三的复习阶段,每天都有着不同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精力放在日记的及时批改和及时点评上,特别是在学生的反思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上下工夫。

(六)平等交流原则

反思性数学日记的目标是解决学生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认知上的误区和盲区,因而来自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平等交流就非常重要。这种交流既不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已有的解题方式和方法,又不是成绩好的同学向成绩较差的同学的炫耀,而是每一位同学在借鉴参考教师和其他同学解题认知过程,结合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认知重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强调平等,每个学生的认知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更应该看重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纵向发展程度,而不是同学们之间的简单横向比较。

三、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实践

(一)反思性数学日记进行的时间安排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分析,日记属于个人的隐私,是个人展示自己思维发展的层次的一种个性体现。按照心理安全性原则,反思性数学日记并不适合在集体课堂上限时进行。因而反思性数学日记更适合作为作业形式在课后学生利用自主支配的时间来完成。

考虑到学生高三六门功课同时复习的现状,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我在实验过程中实施每周四次反思性数学日记练习,隔天进行,反思性数学日记在教师批改后把解题中共性的思维问题通过集体讲评解决,而更多的是通过面批和学生交流解决其思维的问题。

(二)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内容与形式

进行反思性数学日记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三复习阶段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与认知能力,因而应当结合每天复习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制定日记内容。而考虑到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和教师教学压力的因素,反思性数学日记采用作业形式进行布置,内容第一道题目为老师指定的一道题目,要求写出详解,在反思部分要求学生真实反映出解题过程中自己思考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第二题为学生自选相近题目,要求与指定题目具有一定关联性,可以采用类似的解题方法解决,同样要求学生完成后写出解题反思。

(三)反思性数学日记的数量

作为数学作业的反思性数学日记,其基本出发的目的就是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按照以往高三复习的作业要求,基本每天学生完成书面数学习题数量约为4—5题,而一些成绩稍落后的同学经常抄袭或是缺交作业。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在反思性数学日记中布置一道与当天复习课上所讲重点相关联的一道题目,让学生进行解题并进行反思,完成后找1—2题相近习题自行完成并进行总结反思。

(四)反思性数学日记的批改与评价

反思性数学日记是每一位学生自身解题思维的展示,我在日记批改中多采用鼓励性的评语来点评。对于解题能力强的同学,在肯定他们解题思路的正确性同时鼓励他们在自选例题上多进行解题方法的迁移;而对于解题能力较差的同学,则帮助他们分析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的思路。在学生日记的批改中,我不是用简单的打钩打叉来评价学生日记中的解题过程,而是通过新的设问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解题认知结构出发,使学生找到自己认知结构中缺失的部分,从而对自身的解题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发展。反思性数学日记强调的不是和别人横向比较解题能力的高下,而是在于自身解题能力发展和重建的纵向比较,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与解题的能力。

四、反思性数学日记的教学模式

在对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实施原则和实施内容分析完毕后,我尝试制定出高三理科复习阶段的反思性数学日记的教学模式。

(一)反思性数学日记的教学模式的制定

经过对反思性数学日记的理论研究和前人实验所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反思性数学日记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反思自身认知水平及在解题过程中对相应题目解题方式的迁移是大有裨益的。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实质就是元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在写反思性数学日记时,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对题目的已知和所求之间建立联系,对自身解题过程的认知过程进行反思,这就是对自我认知的认识和监控,也是学生元认知水平发展的过程,通过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学习,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同时,写反思性数学日记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结构和解题结构不断重建的过程,学生通过解题后的自我反思,教师的有针对性地点评,以及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都促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顺应和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在进行反思性数学日记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反思循环贯穿始终。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反思性数学日记这一有利的工具,经历了学习→反思→交流→反思→进一步学习这样的循环,建立起了原有零散知识点之间的网络联系,也促进了解题能力的发展和迁移。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学习的引领者,在反思性数学日记实施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指导→反思→调控→反思→进一步指导的循环,能够真正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解题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教学。两个循环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循环,在师生、生生平等交流环节中交汇融合,形成新的认知水平。同时两个循环并不是原地踏步的循环,是在师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上的不断重建,对新内容的进一步的教与学具有指导意义。两个循环所实现的教学相长,对高三复习阶段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实现学生成绩飞跃是大有帮助的。

(图中箭头表示思维加工的过程与方向)

(二)准备阶段

在开展反思性数学日记教学模式之前,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的知识点和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来制定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内容选择、时间安排、例题确定、日记评价方式,以及师生—生生的日记交流形式。尤其要做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在反思性数学日记教学模式实施之前,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思的铺垫。我的做法如下。

1.在复习课上把握复习内容,抓住当天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选出一至两个重点题型进行详解。引导学生找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从多个角度寻找解题思路。

2.解完题目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由已知条件你能联系到什么数学知识?已知条件之间有什么联系?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由条件向结论转化需要用到哪些公式变形或者解题技巧?我解不出或者解错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已知条件相近的类似题目,它与本题有什么共同的解题方法?还存在什么差异?

3.引导鼓励学生在批改后的作业订正后面写下自己的反思结果,教师认真批改并作适当点拨。

4.摘录出反思结果写的较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展示和交流,并鼓励其他同学进行仿写,对于反思认真的同学进行适当的奖励。

(三)实施阶段

在正式实施反思性数学日记教学模式之前,先进行一周三次的仿写训练,教师给出反思性数学日记的表格及示范材料,要求学生按要求进行仿写,由学生交流选出写得最好的同学的反思性数学日记进行展示。让学生逐步掌握反思性数学日记反思的内容,感悟反思性数学日记的本质。在学生书写反思性数学日记比较熟练后,开始反思性数学日记教学模式的实施。

本阶段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1. 制定内容。

教师针对当天复习章节内容确定反思性数学日记的例题。本环节主要是教师结合课堂上所复习的章节的重难点及学生在复习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反思,确定适合大多数学生的例题。这是教师的第一次反思。

2. 解题反思。

学生对例题进行解题并进行反思,并自行找出相近题目进行解题和反思,第二天上交。本环节为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复习的知识内容,通过例题解答和反思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尝试将所得到的解题思路迁移到自选相近习题上。这是学生的第一次反思。

3. 师生交流。

教师通过批改学生反思性数学日记,通过书面交流和当面交流的方式对学生解题思路上存在的误区和盲区进行点拨,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及认知结构进行再次反思。这一环节教师和学生进行第二次反思。教师通过反思能明确学生个体思维上的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方法;而学生通过教师批改后的反思则能了解自身解题思路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从而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4. 生生交流。

教师通过拍照、扫描等方式将学生日记中反思写得较好的,以及大多数学生解题时存在的共同问题记录下来并加以展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价,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认知水平,并从中提高元认知体验的水平。这一环节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第三次反思。教师从反思中能够了解班级整体学习情况,从面的角度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而学生通过对比反思收获了新的解题方法,有助于再次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元认知策略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元认知体验的水平。

(四)总结阶段

反思性数学日记实验完全结束后,将实验的结果公布对学生,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指出日记中存在的不足,要求学生把反思性数学日记这种反思方式继续坚持下去。对于教师,则分析总结在实施反思性数学日记以来的成绩与不足,力争将反思性数学日记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高三复习阶段进行应用。

高三的复习阶段是学生在高中最后的冲刺阶段,帮助每个学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是每一位高三教师最大的心愿。希望通过本文抛砖引玉,进一步促进高三复习工作更好地开展,也使学生摆脱题海战术,优化复习策略;同时也能让老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好地因材施教,实现个人成绩到班级整体成绩的提升。

摘要:研究表明,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反思性数学日记则是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提高复习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操作,本文尝试在高三理科复习过程中,探索出一条反思性数学日记教学模式。

关键词:元认知,反思性数学日记,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叶有福.利用“反思型数学日记”培养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探索[J].中学数学研究,2006,(4).

[2]涂荣豹.试论反思性数学学习[J].数学教学学报,2000.4.

[3]沈山剑.反思思维与数学教学[J].数学通报,2001.9.

[4]黄晓琳.反思性数学日记在高三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9.

新课堂教学模式反思 篇5

邓远洋

2014年1月10日

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心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有些课创设的问题情境复杂、牵强附会,学生不能捕捉有效的信息,致使课堂教学流程舒缓有余而紧凑不足,教学效果不高。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要在课堂有效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尤其重要。具体做法是:

1、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起源于新颖的问题、情境或材料,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仿真性的探究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一些相对复杂而灵活的挑战性问题来学习。

2、灵活采用探究的形式。探究形式通常有学生个人独立探究、学生临时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共同探究、既定的小组合作探究和大班集体探究等。课堂上,可根据不同的探究需要,采用一种形式,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进行,使探究活动更加深入充分。

3、热情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教师的参与是对学生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教师的热情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探究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4、促进学生在探究中的互动与交流。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做的首先是促进学生学习小组内部的交流与互动。其次,教师还应鼓励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之间进行对话,并为这种交往、交流提供条件。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好全班学生的交流,使全体学生在演示与观察、表达与倾听、质疑与争论、反驳与支持中得到多方面的收获。

5、宽容与欣赏学生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利用评价来有效地组织探究学习。

三、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却把它演绎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成了形式和走过场的“合坐”。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至少应注意:①、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②、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③、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四、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首先,评价的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其次,教师应锤炼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具体做到:(1)准确不能模糊。教学中准确语言能给学生以提醒和纠正,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2)生动还要丰富。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如沐春雨,促进思维发展。(3)严谨不失幽默。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打破课堂内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4)中听更要中用。《课程标准》指出“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光对学生说:“你说得真好”、“你说得真棒”之类的评价语,更要从思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5)独特不乏创新。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学生,评价的语言也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果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

反思性模式 篇6

关键词:问题菜单高中物理反思性

问题菜单的使用能使教师比较容易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监控和调整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通过问题菜单可以对教学的诸方面进行考察,并及时调控。问题菜单要求教师每次不一定逐项进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条件和需要有选择地使用。为了指导教师科学、有效地实施问题菜单;依据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逻辑对其反思过程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笔者以高中某些教学难点对问题菜单的反思性教学模式做出了简要的阐释。

一、检索问题菜单,发现问题

这一阶段教师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菜单,根据教学环节、教学情境、自身的教学条件和教学中的困惑,检索菜单,聚焦问题。这一阶段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对照菜单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因为反思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反思的第一步。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已有现成的解决方案,有的问题需要自己积极的探索。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实践经验等都会起作用,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这里关键是检索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例如,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是中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往往会忽略掉摩擦力对物体的影响,比如认为被外力压在墙壁上的黑板擦不受摩擦力,认为能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是因为外力克服了物体的重力等等错误的观念。究其原因是对静摩擦力认识不深,因此为了,加深摩擦力在同学头脑中的印象,不妨在课堂上加上一个小实验:两本书,书页打开,一页一页相互重叠,然后找两个身材较为高大的男同学每人抓住一本书的边缘,用力往外拉,结果是书本很难被分开。这个实验用来引入静摩擦力这个课题,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完全被吸引到课堂中来,并且对静摩擦力充满了好奇和一探究竟的愿望。

二、总结经验,明确问题

在这一阶段,教师根据在第一阶段所发现的问题和实际需要,通过观察或其他各种方法进一步明确问题,查明问题的原因。这时,教师要以第三者的身份反观自己的教学,这样,问题可以明确。然后,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省自身。通过分析与反思,教师对教学获得进一步的理解。再一次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思想观念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比如,为帮助学生理解“加速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变小而速度逐渐增大”的规律时,可类比为挣钱的过程、存款的过程等,而让学生最有体验的,可比为吃饭:“虽然越吃越慢,但肚子里的东西却越来越多”,这样的比喻使学生的体会较为深刻和亲切。

三、认真考虑,制订方案

教师根据自己已有的实践经验、他人的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经过多角度的思考和充分论证,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通过对所占有的信息和已知条件不同形式的组合,制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旧观念,并积极寻找新理论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此时,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方法的产生,这种信息可以是来自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他人的经验。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活动是有方向的,上例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典型课例分析,认真准备实验,制订出改变授课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斜塔实验的过程并突出强调伽利略是提倡并实践实验物理的先驱,创了物理研究试验方法的先河,要求同学们阅读书后的参考资料以了解那段历史,并学习侧略不为权威和迫害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然后让学生也做一回“伽利略”,再次验一下,究竟是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无疑会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

四、实施方案,得出结论

这个阶段的任务,一是把自己所掌握的全部信息与计划联系起来,细致、周密地思考,继而把每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能产生的结果做出全面、科学的预测。二是对结果划分层次,即以合理性作为标准,对上阶段所形成的行动计划和假设在实际教学中尝试,并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观察和分析。行动的结果必然会证明哪些行为是有效的,哪些行为是无效的。如果被证明是成功的就可以作为相同情境中的备选方案,进入新一轮的反思过程。如果是不成功的,应重新确定问题,重复反思过程。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人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比如,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教师可先提出一些学生熟知的现象让他们思考维持运动是否需要力?(现象的观察),观察后,作出探索性的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做伽利的计的斜面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小球在不同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再提出假设让他们思考、推想。经验和演绎两方面的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五、评价与反思

在这一阶段,问题的结论基本明确了,但教师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困惑,比如,问题的结论和教学实际发生矛盾或与现实生活不一致,教师就要进行评价与反思,使自己的认识得以升华,加深体验。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比如,对《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总结:首先,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线索贯穿在整个探究过程之中,使学生的头脑始终处在思考状态。其次,在探究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较多的适时的点拨、引导,使他们建立自信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产业发展模式需要反思 篇7

全球IT业裁员潮起预示行业景气下行

惠普公司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特别是IT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也许这只是全球电子业进入裁员高发季的一个信标。据华尔街日报消息, 惠普公司 (Hewlett-Packard Co.) 因个人电脑业务收入相对持平, 同时打印机业务销售额下降, 导致第二财政季度利润下滑31%, 当季业绩好于预期, 致使惠普上调了全年利润预期。惠普还将全年每股收益预期从2月份预计的至少4美元上调至4.05至4.10美元, 同时宣布计划裁减27, 000个工作岗位实施业务重组计划, 预计到2014年重组计划将为惠普每年节约30亿至35亿美元, 计划将把这笔资金用于加大云服务、大型数据及安全业务等方面的投资。惠普表示, 计划到2014财政年度末裁减约8%的员工, 意味着惠普公司的人员规模将缩小近十分之一。其实, 2012年初以来IT行业的规模性裁员就已经如潮水般涌起了 (见表1) , 紧跟着惠普的大规模裁员2.7万人, 全球最大的芯片厂商瑞萨电子计划裁员1万人, 标志着电子行业进入不景气周期。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全球主要IT企业2012年1月至5月裁员的不完全统计, 裁员涉及惠普、NEC、IBM、雅虎、百思买、诺基亚、松下、诺基亚西门子、索尼、阿尔卡特朗讯、T-Mobile、ST-爱立信、暴雪娱乐、瑞萨电子等知名IT企业, 影响波及全球, 曾经风光无限的科技类人才也面临“饭碗”不保的窘境。

变化和开放的行业发展要求企业转型相随

惠普大规模裁员计划的背后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注脚:此次裁员 (计划到2014年财政年度裁员2.7万人, 占其员工总数的8%。) 每年至少为惠普减少30亿美元的开支。惠普现任CEO惠特曼承认公司正处于困难时期, 并表示裁员是必要之举:“惠普现在的业绩和表现还没有达到我们的希望, 为了扭转现状, 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对于大规模的裁员计划, 惠特曼解释称, 惠普之前的营业额很不理想, 但是员工数量的增速却很快, 这种现象是不可持续的。有关数据显示, 惠普2011财年净利润为70.74亿美元, 同比下降19%, 而截至2012年4月30日的惠普第二财季营业收入为307亿美元, 同比下降3%;净利润为16亿美元, 同比下降31%。惠特曼的解释被业内解读为惠普糟糕的财务表现是此次裁员的重要原因。

发生经济危机或者行业危机, 企业业绩下滑甚至亏损, 最常见的结果就是失业, 失业是由于企业倒闭或者裁员造成的。抛开企业倒闭不谈, 只看企业裁员, 就会发现其中的残酷逻辑, 企业想要达到预期的业绩就需要招工增员, 一旦达不到预期的业绩就要裁员, 裁员的受害者是员工, 也是企业。大规模的裁员其实是企业对自身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悔和调整, 只是这种反悔和调整需要员工、企业付出痛苦的代价。这就不得不让人们对企业发展模式产生反思, 规模性增长也许是企业生长的“毒丸”, 至少不是最合理和安全的成长模式。从这一点上看, 惠特曼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惠普之前的营业额很不理想, 但是员工数量的增速却很快, 这种现象是不可持续的”, 这里惠特曼所说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增长模式, 也是很多企业的成长模式。我国也有许多企业采用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在某种业绩诉求的驱动下, 大规模招聘人员, 扩大企业规模, 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案例, 大增长、大增员, 业绩大跌、大规模裁员甚至倒闭。

许多企业都可能会赶上行业发展的“大潮”——需求迅速增长, 市场容量短时间大规模增长, 这很容易让企业产生市场需求会持续上行的感觉。但事实上, 经济增长和行业发展却是开放的、变化的, 充满了不确定性。某些经济关键点上“小的扰动”的蝴蝶效应可能会掀起行业动荡的滔天巨浪。经济周期的魔咒也不时地告诉人们未来的不确定和冥冥之中的“定数”。这就给企业提出一个永远也无法回避的命题, 变化和开放的行业发展要求企业转型相随。

创新才是化解行业发展和企业成长困境的关键

全球IT行业的发展前景看似正走下行通道, 但这并不能说IT行业的实体经济真的开始进入衰退期。相反, 我们倒是认为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产业动力正在深入发展, 并在各行业中发挥推动作用, 其意义就像工业革命一样。

“三课—反思”校本教研模式初探 篇8

一、“三课-反思”活动模式的特性

模式是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 任何一个模式都有与其他模式功能相区别的特性。所以“三课-反思”活动模式也有其以下几个特性:

(1) 模式的问题性。 (2) 模式的自主性。 (3) 模式的全员性。 (4) 模式的差异性。

二、开展“三课-反思”活动的目标

我们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三课-反思”校本教研活动模式, 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 提高教学的质量, 具体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三课-反思”活动促进教师“学习”。

在“三课-反思”活动中, 促进教师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教学理论, 丰富教育教学理论, 调动教师学理论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2、通过“三课-反思”活动促进教学“改革”。

在“三课-反思”活动中, 要深化教学改革, 促进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变“在听中学”为“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自主地学”、“合作地学”;变“机械地学”为“探究创新地学”等。

3、通过“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研究”。

开展“三课-反思”活动使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 逐步建立具有“行为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制度, 使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促进教研活动向高水平和高层次发展。

4、通过“三课-反思”活动促进教师“备课”。

在“三课-反思”活动中, 要促使教师认真备课, 要求教师学“标准”, 钻研新教材, 研究学生, 研究教法, 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5、通过“三课-反思”活动促进经验“推广”。

在开展“三课-反思”活动中, 要适时地且方便地交流教师之间的教学技艺, 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三课-反思”活动的具体要求

什么是说课、上课、评课、反思, 其界定说法不一, 我们根据课改精神, 分别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说课。

说课的任务是要阐述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要这样教?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所以我们提出“十说”:一说背景。即说学生现有的基础;说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说教学环境, 重点是师生关系等。二说教材。即说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 说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说教学目标的着力点, 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说教给学生的知识点, 说教材中的育人点等。三说理念。即说新课程的各种理念在本节课的运用, 特别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在本节课的体现。四说结构。即说教学流程, 或说教学模式。说课者要力求形象生动地表明自己所用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五说策略。即说课堂教学中解决“研究的问题”的计策和谋略。说如何使教得生动, 学得主动;说如何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六说学法。即说在课堂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的;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七说依据。即说教育学、心理学、思维学等在教学中的应用。八说创新。即说与众不同之处, 说独特见解之处。九说效果。即说教学目标的落实, 说教学理念的落实;说评价与反思。十说改进。即说成败的原因, 说措施与对策。以上“十说”在具体说课中不必面面俱到, 应有所侧重。

2、看 (上) 课。

执教教师的上课和教师同伴的看课如何看?看什么?我们归纳为“五看”:一看课堂中的教学问题是如何由学生提出来的?教师所研究的教学“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二看课堂教学是否按预期的教学程序实施?每步之间又是如何过渡的?流程是否清晰?教师的引导、设问是否有效?三看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人文精神培养没有?学生的探究兴趣如何?学习积极性如何?学生是主动地学, 还是被动地学?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四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学法指导是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五看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获得发展了没有?

3、评课。

“评课”即对一堂课的评价。评什么, 怎样评, 如何针对研究的问题评, 专家们说法不一。我们提出“四评”:一评教学准备的充分性。即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适切、落实, 评对学生情况是否了解, 评育人因素挖掘是否充分, 评策略的选择是否适合要解决的“问题”等。二评教学过程的清晰性。即评教学流程是否清晰, 评多维互动是否呈现, 评探究气氛是否浓厚等。三评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即评学生是否积极主动;评学生能力是否得到训练;评学生情意是否得到发展;评知识、技能是否得到落实, 特别评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四评教学特色与创新性。即评教与学的方式是否有改变, 教学策略与模式是否有新意, 教学经验是否与众不同等。

4、反思。

所谓“反思”, 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分析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要求并找出解决“研究的问题”的成功之处与失败原因, 提出今后的行动方向。反思的具体内容应包括:这堂课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教对解决“问题”的效果如何?教学目标达成了没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没有?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没有?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了没有?学生的情感意志得到了培养没有?我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没有?今后如何行动?

四、“三课-反思”活动成果的表达

中国模式的经验与反思 篇9

一、“中国模式”的涵义和特征

最早提出“中国模式”这一概念的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兼职教授雷默认为, “中国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他把“中国模式”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循序渐进, 积聚能量。他认为, “中国模式”的灵魂是创新和实验, 准则是既务实又理想, 灵活应对问题, 因事而异, 不强求划一。

香港著名学者丁学良教授侧重于从制度比较的角度解释“中国模式”, 他认为研究“中国模式”应该有三个参照系可供比较:一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 二是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道路, 三是冷战结束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道路。如果把上述三个参照系做一个比较, 就会看到, 中国在过去30年里, 确实是没有完全照搬它们中的任何一个。至于中国本身的这个模式, 该用什么样的社会科学概念去描述它, 现在还是争议极大。但对于这个模式的客观存在, 不应有争议。所谓“中国模式”, 当然主要是指从中国开放改革30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发展路径。

印度的中国问题专家则从中国与印度的对比中阐释了“中国模式”的涵义与特点:经济上,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政策, 趋利避害, 与全球化潮流齐头并进;外交上, 与邻为善、稳固周边;政治上, 稳步推进适合国情的民主改革;军事上, 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同时, 将大量原本投入到军事领域的宝贵资源转为民用, 极大地减轻了国家的负担。

国内著名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则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高度概括“中国模式”的涵义, 他认为“中国模式”实质上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 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

相对于以上几种观点, 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一书对“中国模式”的概括和归纳可能更全面、更权威, 也更加切合中国的实际。“中国模式”是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最新概括, 主要是相对于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和亚洲四小龙模式而言的。它探讨的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到底是如何组织的, 以及中国经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适用性问题。各国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 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应该由一个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第二, 强调发展的包容性、兼容性, 努力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把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起来, 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结合起来, 把效率与公正协调起来;第三, 强调发展的人民性, 坚持以人为本;第四, 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传统;第五, 强调发展的积累性、渐进性。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中国模式”其实就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建立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把它称作一种新型“模式”, 应该说并不过分。判断一种发展模式的优劣, 至少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标准:一看能不能提供长期的、持久的社会稳定;二看能不能实现较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三看能不能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四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 能否得到本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这个角度来看,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创造的, 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 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和鲜明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对我们这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多民族发展中大国来说, 显然是最切合实际的一种发展模式。

二、“中国模式”的成功和成就

国内外的学者普遍认为, 促使“中国模式”形成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民普遍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因此, 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果断作出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迅速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时, 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 这是推进中国发展的巨大动力。二是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地域辽阔, 发展不均衡, 城乡差别大。这种状况本是劣势, 但同时却为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反过来又变成发展的优势。三是有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大局, 不断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抓好机遇, 应对挑战, 保证了中国有秩序、有步骤、平稳而健康的发展。在“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同时,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1978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3645亿元, 连世界GDP总量的1%都不到;2013年, 中国GDP达到了568845亿元, 折合成美元, 接近10万亿美元, 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在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完全消散, 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 7.7%的增长速度不仅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 也明显超过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增长速度,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

2、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30多年的改革发展,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从东方到西方, 从北半球到南半球,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日渐显现, 一些重要的全球问题和区域问题, 越来越需要中国的参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也都开始越来越有耐心地倾听中国的意见, 重视中国的作用, 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的话语权也明显增强。

3、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1978年, 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2亿5千万, 占总人口的30%。到2006年的时候就降至2148万, 仅占总人口2.3%。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表明:近25年来, 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 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也就是说, 中国为世界脱贫事业是做出巨大贡献的。2013年和1978年比,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7元提高到269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7元提高到8896元。与此同时, 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6.3%, 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3%, 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消费质量显著提高。

三、“中国模式”的意义和经验

“中国模式”是相对于其他几种发展模式而言的。目前世界上主要发展模式有四种, 即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和亚洲四小龙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 日本经济陷入衰退, 德国经济增长乏力, 而美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俄罗斯、东欧各国以及拉美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倾向于将美国模式作为样板, 进行了各种激进的经济改革, 但效果并不明显。进入21世纪, 美国模式也开始式微, 于是人们开始总结经验, 力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1、始终立足中国的国情, 把握中国的实际

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借鉴吸收别的国家、别的模式的有益经验, 但是绝不照搬照抄, 全盘接受, 而是因地制宜、消化吸收, 坚定不移地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没有稳定就无从发展。但只有发展才能带来真正的稳定, 而唯有改革才能推动发展。在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方面, 中国找到了平衡点:在坚持稳定的前提下, 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现了中国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连续30年一个长时期、大跨度的发展, 为中国走向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在改革策略上, 确立了比较合理的顺序, 用渐进方式推进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致展现了一个清晰的格局:改革的顺序是先易后难;先农村改革, 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 后政治改革。这种做法的好处是, 第一阶段的改革为第二阶段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改革不求一步到位, 但求持续渐进、分轻重缓急, 最后通过逐步积累而完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务实有效的成功之路。

4、把消除贫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集中精力满足人民最迫切的需求

30多年来, 世界上70%的脱贫任务是在中国实现的。换言之, 如果没有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的业绩, 整个世界的扶贫工作将黯然失色。

5、坚持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 同时辅之强有力的政府调控

市场经济的逻辑力量在于通过市场竞争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但市场决不是万能的, 市场失灵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更容易发生。因而, 公共部门同样要在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克服市场失灵的必要手段。

四、“中国模式”的代价和反思

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中国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按照丁学良教授的观点, 这个代价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过程中的公正问题;二是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三是发展的行政成本问题。

其实, 如果我们仔细反思的话, 我们所支付的成本还远远不止这三个方面, “中国模式”的确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在《人民论坛》杂志针对“中国模式”的调查中, 当问到“中国模式”要进一步完善, 你认为应当重点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时, 结果显示, 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完善社会分配体制,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3945票, 81.34%) ;“加快推进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改革” (3820票, 78.76%) ;“完善公共财政, 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 (2992票, 61.69%)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 注重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2836票, 58.47%) 。

可见, “中国模式”要继续前行, 就必须更加关注公平, 更加关注民生领域, 更加关注社会的协调发展。回顾和反思中国60多年来走过的道路, 我们既不能否认“中国模式”的巨大成就, 也不能回避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只有把这两个“巨大”都实事求是地放进去, 才能在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中, 创建良好的制度和政策, 才会使中国的发展成为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9 (3) .

[2]张维为: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N].学习时报, 2008-01-28.

[3]简新华:什么是“中国模式”[N].经济学消息报, 2007-08-03.

关于中国模式的哲学反思 篇10

关键词:中国模式,反思,改革

“中国模式”成为世界的流行话语, 举世瞩目, 直接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最突出的是在经济上取得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梦寐以求的巨大成功。中国模式成为继美国模式、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之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又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扎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 吸收借鉴了世界主流发展模式, 充分体现了中国特点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 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与其他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 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但是, 我们在解释、宣传和充分肯定中国模式的同时, 也要反思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模式。

一、中国模式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

毫无疑问, 发展经济是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近年来, 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国内经济发展中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内需不足、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欠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与不足、官僚与资本的结合危害经济发展, 还有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 以及一、二、三产业不协调, 投资与消费之间不协调, 等等。在国际经济体系中, 中国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过大, 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处于末端的不利地位。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 转变发展方式, 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扎扎实实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摆脱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

首先, 要扎实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核心。目前, 中国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这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其次, 要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我们应当紧紧抓住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机遇, 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注重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发展中产生的倍增效应和催化效应。另一方面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产业支撑, 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 推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最后, 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 快速提高城镇化率。中国城镇化是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及小城镇为基础, 协调发展, 增强城镇容纳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更强大的就业能力。

在不断完善国民经济体系的同时,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不断提高国际地位, 增强经济的世界影响力, 进而改变不利的地位, 成为经济强国。

二、中国模式之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总体上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最关键的是个别领导和部门依靠手中的公共权力与经济相结合, 谋取私利, 造成吏治腐败, 主要表现在权力寻租、设租, 官僚主义, 官商勾结谋取私利, 以及行政决策失误与错误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等等。其根源在于政府的角色定位不当、权力设计不合理、腐朽思想的影响等。

解决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最基本的途径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既是理念, 又是方法, 是二者的统一。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理念, 把多数投票的规则置于中心和最重要的体制位置, 即首先要明确某个确定的社会组织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 多数同意的原则是该社会组织进行决策和共同行动的唯一依据。关于民主的形式, 最根本的是提高选举的层次和普遍性。从目前的县级直选到市、到省、到全国, 直到最高层次的普选, 逐层推进。我们并不抽象地反对普选, 关键是普选的进程要符合中国国情。早在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同志曾经设想:“大陆在下个世纪, 经过半个世纪以后可以实行普选。”[1]这将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里程碑式的具体目标, 虽然任重道远, 但我们还是应该抓住机遇, 审时度势, 打造中国特色的民主理念、民主价值和民主方式, 塑造富有政治生命力和吸引力的中国政治体制模式。

无论是民主的理念还是形式, 主要是针对历史上长期以来的独裁统治与管理的问题而诞生的一种崭新的理念。民主政治作为当代最高级的政治统治形式, 实现了每个个人、社会组织、社会集团表达愿望的平等性, 彻底否认了“救世主”、“超人”的存在, 同样彻底否认了以“救世主”的身份和形象而为人们安排好一切的任何一种社会力量、政治力量的意义, 突出强调了社会的自主性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社会管理者阶层不再是超越社会之上的发号施令者, 人民群众不再是被动的命令的执行者, 而是形成人民群众与社会管理者之间平等的、良性的互动关系, 权力腐败、家长制、决策随意等丑恶现象动摇了社会基础和体制基础, 从根本上改观政治体制的运行, 这就是民主政治的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

三、中国模式之文化建设问题

中国文化领域最突出的特征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即三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并存。就目前情况看, 中国文化主要是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 (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文化) 和西方现代文化三部分组合而成。在这三者之中, 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础和主流, 引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以“复兴儒学”为宗旨的“传统文化热”由于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从而表明传统文化在我国要重新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是一场梦幻。对西方文化的引进、研究与吸纳, 表现出中国文化渴望了解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并参与到世界未来文化形态建构中来的强烈意象。作为引领世界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西方国家, 其文化对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来说, 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我们既不能简单排斥, 又不能全盘接受。

要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就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摈弃各种成见、偏见、门户之见, 避免情绪化评判, 遵从科学和理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与立场, 在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三者的融通、会合方面多下工夫, 增强原创意识,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面向活生生的社会实践, 把全部热忱投注到中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之中去, 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中国文化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文化的“综合创新”中构建中国文化。正如张岱年先生指出:“综合中西文化之长而创造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2]综合创新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 只有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 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反对文化折中主义, 才能不断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通过反思可以发现, 中国模式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协调, 但毕竟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模式,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史上, 创造了新的辉煌。面对未来, 我们应当充满信心, 不卑不亢, 积极研究和宣传中国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让整个人类共同分享我们的成功经验, 这是中国模式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94:220-221.

反思当前电视音乐传播模式 篇11

当下中国内地的电视音乐传播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价值观褊狭,一言以蔽之即“文化价值的中心观”。具体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职业音乐中心。一大批职业艺人正在垄断着电视屏幕,他们常常以“歌星”、“大腕”的面目出现,甚至常常以“专家”、“艺术家”自居。一些人将民歌的曲调稍作改编,便堂而皇之地将自己的大名署为“作曲”,一些对民族音乐一知半解的“专家”扬言要对已经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的民歌进行改编以提升其品格,更为常见的是舞台上矫揉造作的一些歌手,学识浅薄到令人瞠目,却往往以奇装异服和搞怪造型“耍酷”或者“发嗲”。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来自田间地头的民间歌手或者演出风格朴素自然的演唱家被排挤在电视镜头的边缘。

二是欧美音乐中心。这也是中国内地电视音乐节目中显现出来的一个价值取向,何晓兵在论述这一论题的时候,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知名电视台曾有一个《经典》的音乐栏目,其将自己的内容定位与播出方式确定为“精心选择能代表人类音乐文化精品的节目”为播出内容,通过主持人的讲解进行欣赏,然而这个栏目播出的被奉为音乐经典的节目,有很大一部分是欧美音乐,而对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创作以及亚洲、非洲、南美洲各国的传统与现代音乐关注的则相对较少。欧美音乐中心的表现还不止如此,一些音乐人甚至扬言:“只有交响乐才能体现人类最复杂的情感”、“交响乐是衡量一个国家音乐文化水准的标尺”。在欧美音乐面前,有人自动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排挤到卑微的位置,认为“我国至今没有堪称国际性的作曲大师。”此外,作为中国当代音乐主流之一的“新音乐”也带有深刻的欧美音乐烙印。

三是流行音乐中心。流行音乐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而商品性也就成为其根本属性。在品牌经济的时代,一个歌手能否获得知名度,将直接决定着其生存机会。何晓兵有所担忧:“当知名度成为‘明星’身价的唯一砝码时,大的坏名声也一定胜于小的好名声。知名度既然仅仅以大小论价值,却无人去关心它因何而大或小,那么用什么噱头去博取声名,至少在伦理价值上就无关紧要了。”所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名气很大的“歌星”做出道德水准低下甚至令人作呕的举动。在流行的名义下,只要能够引起视觉和听觉刺激,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绯闻、隐私、撞车、走光、斗殴、吸毒……如果这些还不能引起大众的注意,为了保持自己的知名度,他们可能采用其他的招数,比如来个“艳照门”或者“手机门”之类的。

“文化价值的中心观”的核心是“我文化优于他文化”,这个听起来似乎并不那么可怕的价值观,一旦贯彻到电视这个强大的传媒面前,影响却是巨大的。因为它可能直接导致对于其他文化的排斥和漠视,从而使其他文化丧失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而当一种文化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而无法传播,这种文化就可能走向消亡。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曾经创造了许许多多灿烂辉煌的音乐文化,因为传播出了问题而烟消云散,对于这一点,很多有良知的音乐人痛心疾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电视媒体工作者在音乐文化价值观方面存在偏颇,使得中国的民族音乐资源正在进一步丧失。

何晓兵教授认为,与“文化价值的中心观”相对的是“文化价值的相对观”,这是一个文化人类学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遵循“价值中立”的原则,提倡多元文化观,不能对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价值进行高低优劣的比较。就电视音乐来讲,电视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体系的音乐文化,尽可能保持客观公允的态度,给予这些音乐文化以相对公平的传播机会。针对目前的电视音乐现状,我们应当给予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音乐等处于相对传播弱势的音乐文化一定的关注,这样电视受众才能从现有的电视音乐传播模式中走出来,欣赏到更多风格的音乐文化。

何晓兵是一位肯想问题、敢讲真话、术业有专攻的音乐人类学学者,近年来主要致力于音乐人类学研究和中国民族声乐的研究,并且积极实践,参与制作了很多电视节目,成果颇丰。中国电视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它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有人说,现在的电视是两个匣子,一个信息匣子,一个娱乐匣子;还有人说,电视是无法承载也不需要文化命题的。对于这些,我们需要学者的声音,需要他们站在这个社会的前沿观察、瞭望,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告诉我们。何晓兵敢想问题、敢讲真话,他写的这本书,给了我们许多启发。

教学反思的集中模式论略 篇12

一、“延迟结论—扩展反思”模式

教师讲授每个学科, 都有相应的内容核心与结论。传统教学过程常常习惯于由教师来完成, 而新课改倡导学生多参与、多动手。所谓“延迟结论”, 就是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 把得出结论的时间和契机适当往后推延, 并且最好不要由教师而是由学生自己来得出结论, 使学生在反思活动中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所谓“扩展反思”, 即发散思维, 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向各个方向发展, 形成多向思维。在幅度上, 参与的学生面要广, 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涉及的知识面要广, 力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域和认知空间;在深度上, 思维不能凝固, 不能浅尝辄止, 而要不断增补、充实、升华和深化。“延迟结论”与“扩展反思”两者辩证统一:“延迟结论”是“扩展反思”的前提条件, “扩展反思”是“延迟结论”的效益结果。

二、“设置问题—分聚反思”模式

所谓“设置问题”, 就是“以问题为中心”。教师要潜心思考, 周密设计问题。问题要联系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的、目标, 以问题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驱动力和贯穿线索, 并形成问题环和问题串。所谓“分聚反思”, 是说有分有聚、分聚统一的反思过程。先是把教学目标任务分解为若干个问题, 进行讨论与探索, 然后把对若干个问题的认识整合起来, 形成问题的整合和认知的一体化。这种反思模式, 既有对演绎思维法的运用, 又体现了归纳思维法的精髓, 属于一种综合性思维方法的训练,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归纳的思维能力。

三、“学科整合—迁移反思”模式

所谓“学科整合”,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对有关学科及知识进行连接、渗透与结合。学科整合包括教学思想、内容、方式、手段等各种因素的整合。学科整合的优势, 是能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 实现知识的重组与创新,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谓“迁移反思”, 即反思的发散、扩延与转化, 突出反思的灵活性和变异性, 突出联想的地位和想象的价值。两者之间, 整合是基础, 是条件;迁移是发展, 是变化。

四、“求异争鸣—创新反思”模式

这种教学反思的模式,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所谓“求异”, 就是打破常规, 冲破藩篱, 别有寻求, 见识不同。所谓“争鸣”, 即要摆脱教学的思维定势, 冲出既定教案、学案的局囿, 鼓励学生敢思、敢议、敢说, 倡导“三超越精神” (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超越权威) 。教师只有倡导教学开放, 广开教路, 疏通学路, 鼓励“求异争鸣”, 才能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反思”能力。

五、“点拨引导—调谐反思”模式

上一篇:电涌保护器SPD下一篇:锂空气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