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2024-11-19

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共12篇)

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篇1

综观当下小学生作文, 写不具体可以说是最突出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 就写作技巧而言, 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作文写不具体, 是因为没有掌握描写这一表达方法。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写文章, 只有通过描写, 才能做到“活灵活现”“绘声绘色”,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我在习作教学实践中, 常通过比较和评改让学生直观感受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引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生动,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苏教版五上《习作5》要求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评改课上, 我安排了以下教学步骤。

一、例文比较, 感受描写

教师出示两篇学生习作片段,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可以投影, 也可以发纸质材料) :

片段赏析比较

同是写妈妈照顾病中的“我”, 哪一段更能表现妈妈带给“我”的感动?你认为哪个地方写得好?

片段一:

记得有一次, 只有我和妈妈在家里, 妈妈给我洗完澡后, 我们就准备睡觉了, 那时我有点难受, 但没有告诉妈妈, 过了一会儿, 妈妈看我难受的样子, 便给我量了一下体温, 原来是发高烧, 妈妈连忙带我到医院, 吊了两瓶水才回家。

片段二:

一天晚上, 我被一阵疼痛给惊醒了, 妈妈问我:“怎么了, 儿子?”“我的耳朵下面非常的疼!”妈妈听到这句话, 连忙给我按了按耳朵疼的地方, “还疼吗?”妈妈关心地问我, “和刚才一样!”妈妈这下可急坏了, 她边给我穿衣服边说:“儿子, 快!我们去医院!”我穿好衣服后, 妈妈随便披了件外套就背着我往医院跑。到了医院, 妈妈顾不得满头的汗水, 就急切地问大夫:“怎么了, 我的儿子怎么了?”“你的儿子得了中耳炎, 需要打一针, 再吃一些药, 就没事了!”妈妈听了这些话, 才安下心来。快要扎针时, 妈妈就安慰我说:“不怕不怕, 很快就过去了!”过了一会, 针打完了, 妈妈拿着药, 又使出全身力气, 背着我回家。到家后妈妈并没有休息, 而是给我熬了一碗粥, 直到深夜十二点, 才上床睡觉。 (高梓洋)

学生阅读评析, 很快得出结论: (1) 片段二更能表现妈妈带给“我”的感动。 (2) 片段一只是笼统地叙述, 读后仅知道妈妈带“我”看病。片段二写了妈妈在不同情况下的语言、神态、动作, 能充分感受到妈妈在“我”生病时的焦急心情及对“我”的疼爱, 好像事情就发生在眼前一样。

这一环节通过对两篇例文的比较, 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描写的效果和方法, 学生在评析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到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自我检查习作中的不足。由于例文来自身边的同学, 习作要求一致, 习作心理和习作水平接近, 学生感兴趣, 易于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 例文的选择一是要同题材, 易于学生比较。二是要根据比较“写具体”选择典型习作, 切实给学生以引导和示范。

二、集体评改, 明确写法

为了进一步学习描写的方法, 提高评改水平, 教师出示一篇学生习作, 集体评改。

片段评析修改:

阅读片段, 你认为哪些地方可以写得再具体点?可以怎样修改?

那时, 我才三岁。家里来了客人, 我连看都不看, 就跑出去玩了。吃饭的时候, 我在旁边大声唱:“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心想:“这是我刚刚从幼儿园学的歌。”他们却在那里开怀大笑。我生气地对他们说:“那我们比喝饮料。”我拿起爸爸的酒杯, 以为那是饮料, 还没喝完一杯就醉了。两眼皮通红……这回我可真看见满天星了。

学生阅读评议, 建议以下几点可以进一步写具体:

1.酒到嘴里的感觉如何?2.喝酒后有什么感受和表现?3.爸爸和客人怎么说?怎么做的?

请习作者根据建议, 回忆当时情况, 现场口述表演, 全班学生帮助修改习作。 (教师在投影上对习作进行修改)

[修改稿]

那个时候, 我才三岁。家里来了客人, 我连看都不看, 就跑出去玩了。吃饭的时候, 我站在椅子上, 爸爸让我下来, 我不理他, 还大声唱道:“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自豪地想:“这是我从幼儿园里新学的歌。”然而他们却在那里笑, 笑得合不拢嘴。我生气地对他们说:“那我们比喝饮料。”说着, 端起爸爸面前的酒杯仰头便喝。“哎, 那是酒!”爸爸惊呼, 伸手想把酒杯夺下来, 可酒早已到了我的喉咙里。“啊, 怎么这么辣!”我感觉嘴里和喉咙里像着火了一样难受, 想吐也吐不出来了, 急得张大嘴巴嚎了起来。“告诉你那是酒, 谁让你那么着急呢?”“赶紧给他吃点凉菜!”“这孩子真好玩!”爸爸和客人们一边笑一边让我喝水。过了一会, 嘴里好受些了, 可脑袋却晕了起来, 直想睡觉, 眼前出现了很多小星星……

请习作者朗读修改稿, 学生比较原稿, 感受描写给习作带来的变化。

这一环节主要以一位写得不具体的典型习作为例, 即时进行描写写作技法的点拨、指导, 向全体学生展示这位学生将习作修改具体的过程。

三、小组评改, 完善习作

学生掌握了写具体的方法后, 以三人为一组, 合作评改, 完善自己的习作, 达成把文章写具体生动的目标。

这一教学环节是对前两个环节的具体实践, 也是学生对描写方法的运用练习, 通过评改, 让自己的习作更上一层楼。因此, 在组织合作评改中, 小组成员要优劣互补, 充分交流, 共同提高。为避免合作评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教师要求评改必须紧紧围绕“写具体”这一目标,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评改能力向更高处“生长”。

我们的习作训练课并不少, 教师也一直强调写具体, 但多数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写作技巧告诉学生, 并没有结合学生的习作实例给予具体指导, 更没有进行扎实的训练。本节作文评讲课重点引导学生在“比一比、评一评、练一练”的写作实践中学习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将事件再现的描写方法。学生在相互修改和自我修改的写作实践中, 逐渐领会并尝试将概括叙述部分写得具体生动。这节课也许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教会学生写具体的方法, 但是, 我相信如果我们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 定能有效改变学生“只会叙述, 不会描写”的习作现状。

王荣生教授曾说:“十二年语文课教不会一个比喻, 只能有一种解释, 那就是没教过———老师每次遇到比喻都要‘讲’, 但每次都是在同时要‘教’二三十个内容的情况下点一下、晃一眼, 或者50秒, 或者1分钟, 其结果等于从来没有教!”

“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之一。”没有讲评交流的写作, 是没有意义的, 还不如不写。每写一次就得讲一次, 这样才会有反馈, 才会有比较, 才会有进步。在小学阶段, 应该多读少写, 每写必评。

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篇2

时间:2009年04月21日 作者:悟者 点击:133次

小学生作文自主评改研究结题报告

[这个贴子最后由悟者在 2006/06/10 11:48am 第 1 次编辑] 小学生作文自主评改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这是一个自选的、单一的、来源于教育实践的具有探索性、应用性的课题其研究的是通过训练学生学习评改作文,进而提高作文水平,达到优化作文教学过程的目的。四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它使学生学会了品评修改作文,培养了作文过程中的自觉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探索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发掘了作文教学的人文内涵。一.引言《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的几年时间里,我们一直致力于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就如何树立学生在学习和发展方面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可是研究发现: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呈现着这样一个格局: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阅。在这一格局中,教师一直占有绝对统治的地位。学生在被动写作之后,交上作文便觉得万事大吉,只等教师这唯一的读者与批家给自己作文打分了。学生写完了事,修改的任务全由教师担负。教师“批改作文如移山”,所以教师成了“愚公”,但又不能成为真正的“愚公”,因为学生接到批改后的作文本只“瞥一下分数”,教师繁重的批改工作成了“无用功”,这中间,学生一直没有做自己的主人。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更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人格的培养,与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也是背道而驰的。“文不厌改”,这是古今中外经典作家异口同声强调的。周恩来同志说:“任何人的文章都要修改”,这是认识写作规律的经验之谈,学生作文更须反复修改,从修改中悟出“不应该那么写”的道理,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然而学生作文不能单靠老师修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修改作文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无需老师包办代替,学生只有全程参与观察、构思、表达、修改的写作实践,才能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基于以上认识,有感于当前作文教学的状况,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在作文批改这一环节作了一些探索。概括起来说,就是把作文评改的权力交给学生,通过这一形式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通过作文评改培养他们的能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生动求知精神和独立自主的人格。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叶圣陶先生在论及语文教学方法时曾指出:“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务必启发学生自觉性、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被试的选择:把作文评改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组评改作文,并不意味着教师减轻工作量,反而会遇到更多各方面的新问题,因此我们配派了中高年级最棒的师资,采用先定点试验,后全面铺开的方法,积极稳妥的进行试验推广,以保证课题实施的成功:第一轮:1999年下——2000年班:班:五二班 执教者 徐雪

(二)实验的设计及具体操作方法第一步: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量急剧增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长一倍,而最近10年则是大约每3年增长一倍。包括源源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教师教不了,也教不完,只能靠学生自己今后进一步学习,所以,人类已进入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难怪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因此“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现代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在不否认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教学更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追求高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是“以人为本”教学观念的切实表现。

作文评改就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教他们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修改学生作文的过程即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交流的过程。改变那种不放心让学生修改作文,不相信学生能修改好作文,生怕搞砸了,总不肯大胆放手的错误想法和做法。认识到这种“灌输式”、“代替法”禁锢学生的良性思维的危害性,认识到长此以往,学生养成认为作文反正有老师改,只是把老师修改的部分一扫而过,根本不去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改”的不良习惯。依赖性变强,不利于发挥主体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了。第二步:根据大纲要求及课本内容制定具体实施的方案。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级段作文评改的要求,制定出了如下实施阶段目标:三年级:①学会使用修改符号。

②会修改错别字。

③能指出意思表达不清楚的句子。

④能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

⑤能指出用错或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⑥会写简单的评语。(着重自己的感受)四年级:①能规范使用修改符号。

②能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③能修改意思表达不清楚的句子。

④能增添一些词句,是句子表达清楚、完整。

⑤能改正用错或是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⑥能写出比较全面的评语。(根据自己的感受,指出文

章的不足)五年级:①能熟练使用修改符号。

②能修改一些词句,是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具体。

③能写出恰当的评语。(根据不同习作要求,给出恰当

的评价)第三步:改革批改形式,逐步提高自改能力。学生作文评改能力是逐步形成的,必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力求作文评改形式多样化。⒈示范批改、典型引路。学生打好草稿,老师进行批阅,从学生的作文草稿中找出质量不同的作文各一篇写在投影上,让学生先自由朗读,总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让大家口头评论,看文章的内容是否真实,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晰,用词造句是否恰切,文题是否相符。最后由老师运用修改文章统一符号用红笔对文章作增、删、改、调的示范批改,对学生的作文可以“鸡蛋里挑骨头”,对较差的作文则力求找出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激励他寻找新的成功。在示范批改的过程中,学生从作文实例的具体指导明确了修改标准,掌握了一整套修改文章的统一符号和修改方法,为自己修改作好了准备。⒉分组修改、集思广益。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批改小组,每组中有好、中、差三类写作水平的同学。为了增强学生批改效果,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作文的要求将批改步骤写在黑板上:比如⑴改错字;⑵改错句;⑶找出错的语句;⑷找出不好的或欠缺的内容;⑸写出评语草稿。批改时,每人发给一篇文章根据步骤进行,修改小组成员可以轻声交谈、切磋研究、讨论修改。老师巡回指导,了解批改情况,帮助解决批改中的疑难问题,帮助有困难的小组或同学,只作提示,决不包办修改。批改后各组代表谈意见,推荐在评改中发现的优秀作品和精彩片断在班上读给学生听,供大家欣赏品味,这样做对好的同学是个鞭策,对差的学生是个促进。最后,还通过全班讨论评出最佳“批改小组”,并挑出修改成功的文章若干篇,由学生本人在班上朗读或张贴在学生园地里,以示表扬。⒊自我修改,深化理解。这一环节是最难的,也是自能作文的最终实现,即变“他人改自己的”为“自己该自己的”。当大部分同学明确了修改重点,掌握了修改方法后,逐步放手自改。学生自改时要求反复吟诵,通过慢速阅读、快速默读等形式发现问题、分析修改。再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其他同学或家里人听,请他们提意见,再进一步修改。学生自批改后,还可以让学生谈作文修改的好处,谈自己在修改中的体会,让他们知道怎样修改,提高他们的自能作文水平。这样做,教师可以从繁重的批改中解脱出来,考虑学生作文中更重要的问题,加强指导,使学生逐步具备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本领。第四步:总结操作评改作文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改革传统作文评改办法,老师并不可以偷赖,相反,对教师要求更高。它要求教师统观全局,把握重点,象指挥家一样指挥改的全过程,从浏览、分析、记录到指导修改,再到总结。但老师只起引导作用,绝不以包办代替,每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修改的全过程。评改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或侧重自评自改或互评互改,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乐意修改。修改作文中应注意:修改符号要规范;添加的内容要清楚;字体要工整不要改变别人的文章的原意。写评语时,不要面面俱到,应针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写评语。写评语,语言可以幽默一些,因为文明得体的幽默能愉悦身心,激起爽朗的笑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噍,这些标点符号多么开心!因为小作者把它们用得很恰当!”“那些字一个个歪着身子,希望以后看好他们纠正他们的坐姿!”写评语,可以多一点鼓励,因为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别人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且得到鼓励。所以写评语要由衷的为别人的优点“喝彩”,哪怕是一个用得生动的词,一个用得形象的句子,或者用得正确的标点,也要为其叫好!如“你描写小明动作的这几个动词,简直绝了!”“你文中的细节描写,十分传神!”写评语,也可以用一点情感,学生之间评改作文,实际上也是内心情感的交流,尤其当对方写出真情实感时,都希望得到对方心灵的呼应。因此,学生写评语,用上真情,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使对方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动情悟理,学到如何写作的方法。如:“看到你的作文,对我很有帮助!”“从你的这篇文章中,我真正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读了你的文章,我觉得你比我写得好,我要向你学习。”在这里,学生之间心拉得更近、更近„„三.研究成效

本课题建立了符合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作文教学体系。即:作文全过程的观察、取材、构思、起草、加修改等写作环节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优化了作文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堂效果。由于在班级实行了崭新的作文评改方式与评分方法,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如在修改错别字时,同学之间互相询问,在充分发挥个体优势的前提下又能发挥群体优势,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在发现问题后,学生能及时加以解决,避免了老师的过多介入。又如在学生修改他人作文时,让修改者与被修改者进行沟通,从而保证了评分的透明度,也有利于对方及时改正缺点,真正做到共同提高。在老师对此次作文进行讲评时,由于修改及时,学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不再因时过境迁而显得不十分在意,从而保证了作文评讲的针对性。另外,在课堂上由于实现多方面交流,课堂上老师一言堂的局面得以打破。

2、课后效果。①由于这一修改方式都在课堂完成,通常是一节课作文,一节课修改,修改之后及时反馈,作文与修改这一过程相对完整,就使得学生少了课后作业,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负担。②由于作文能及时得以评价,学生感到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别人的认同,在别人的认同中自然实现了自我价值,这样自然就会获得一种满足感,从而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③因为把评改的权力让给了学生,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在这一健康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作文评改显得非常认真细致,有的甚至比老师更能做到独具慧眼,从而避免了老师笔下千人一面的套子式评语的出现。借助学生的修改,亦可以让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以便于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之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效率评改作文这个切入点,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作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几年来先后有近百篇学生作文在国家级、省级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的征文、竞赛奖。因此,我们学生评改作文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附:学生评语举例⑴这篇作文描写的景太美了,但是有些景却伤心地哭了,因为你好像根本没留意他们。标点符号王国的逗号和句号好像是双胞胎,很难分辨,不过生字王国的朋友很高兴,因为他们像一个个战士整装待发;英俊、潇洒,好句子软件已经把大部分坏句子病毒杀光,占了上风。⑵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句子优美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征。“只好在纸上向你倾诉。”“你一定会笑话我是一个胆小鬼吧!”“月亮姐姐温柔地告诉我别害怕。”“我闭上眼睛,甜甜地进入了梦乡。”这些句子写得优美、动听。⑶这篇文章写的是具体事实,当时,我也不应当还手,在这里,我向你道歉。⑷这篇文章选材很典型。“您小时候的老师也是这样对待你们的吗?”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优美的句子像云游四海的神仙到处游玩,简直太美了。不过文章中的冒号到处乱跑,占住了别国公民的地盘,你要管好他,否则打他50大板。还有文字王国的公民都被钢笔大王打坏了,一个个东倒西歪,快快救救他们吧!⑸彦杰同学,第一段的中间,我给你加上“这样一来,你们只为了那一点儿小钱,去制造假药,使病人中毒而亡。再说了,公安部门现在正在打假,难道不怕被逮住?”可以吗?⑹本文语句通顺、流畅,句子优美,字体工整,生动地描写了校园的美丽。从文中我可以体会到,小作者十分爱自己的校园,但文中有错别字,希望小作者继续努力呀!戴明《向错别字宣战》评语:1.本文的好词好句颇多,阅读本文就好像漫游在好词佳句王国之中一样:鸦雀无声拉开帷幕等词语把自己怎么给彭世鑫招错别字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且语言生动有趣。可你却忽视了其他同学,缺少场面描写,这毕竟是全体动员向错别字宣战的活动嘛。2.你这篇文章语句通顺,语言风趣幽默,你把找错别字的活动比作扫雷行动,错别字“堆的像黄山一样高”,读来非常有趣。可惜这篇文章标点符号用错的太多,逗号小战士精神抖擞而句号大将军脱岗了,它旅游去了?3.这篇文章语言风趣,略带夸张,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可你比较毛糙:题目不该加引号,不该在活动中故意耍小聪明,更不该不写其他人怎么改错字,尤其是看不出你改了哪些错别字。还有,你的文章中错别字也占据了一席之地,看来对错别字的战争真是一场持久战呀!虽说这些都是小毛病,可老师教育我们小处不可随便,你难道忘了?4.本文颇像李白的诗篇,幽默夸张,面对满是错别字的文章,就像坐进了布满地雷的敌方阵地,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表现出找错字的认真态度。把彭世鑫叫作粗心老大,这个善意的绰号显得很风趣。我要向你学习。高颖《杀鸡》评语: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一连串动词把杀鸡的过程写得生动形象,我几乎学会怎样杀鸡了。可你一时疏忽,让错别字奸细溜进了作文城堡搞破坏,今后可要加强戒备呀。杨娅晨《彩票老爸》评语:你的作文题目就先声夺人,与众不同,头昏目眩一词用得非常恰当,标点符号也在你的指挥下各司其职。看了你的文章我了解到你的爸爸可真是一个彩票迷,他沉迷彩票忽略了你,可是爸爸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你却讲得不具体,还有些句子不通顺。继续努力吧,相信你的作文会越来越出色的。《智能鼠》评语 这是一篇想象作文,你展开了丰富而大胆的联想,对智能鼠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先写智能鼠和老鼠的相同点、不同点,接着写自己的布署方案最后讲述智能鼠怎样捕鼠,结构层次清楚,情节引人入胜。杨霖《爱我的妈妈》评语:这篇作文条理清晰,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描绘出一位平凡的母亲教导女儿的动人场面。文中的两个典型事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却被我们忽略了,这正是你高明的地方。不足之处,文中个别词语使用不当。《童年趣事》评语:每个人都有金子般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情一定很有趣,开头你用对比的方法点明这件事有多么难忘,同时设置悬念引出下文;第二段细致的动作描写,好像开锁的经过又在读者眼前闪过一样,充分表现了你的“傻样”。可惜优美词句少了点,今后多加努力。《我的爸爸》评语真佩服你的写作水平,这篇作文句子优美,简洁明快。优点一:在叙事过程中描写爸爸的外貌,叙事更生动,爸爸形象也更突出,这很值得大家学习。优点二: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更好的突出中心思想。美中不足是语句有点不连贯,缺少必要的过渡。希望以后多多努力。《机灵的小猫》评语本文条理清楚,先点明小猫的特点:机灵、可爱,又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其特点文中比喻句、拟人句很多,最后一段尤其生动,读后谁不说小猫机灵呢?这篇文章把小猫欢欢写活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但介绍猫捉老鼠显得太单薄,作为家庭一分子,小猫更多的是和家人相处,如果也能采撷这方面的趣事,欢欢的形象不是更丰满更可爱了吗?四.分析讨论及体会1.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发展和创新的主体。”人类社会已进入充满竞争挑战的21世纪,教育要为新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那么,面对时代的挑战,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想跳出某些习惯的框框和某些固守的偏见,就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作文教学变成一个激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使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教学实践给我们的体会是关键是要“放手”。评习作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之乐,掌握成功的“决窍”,而且能互相取长补短,激发写作积极性,创新能力、认识能力均能得到一定的提高。放手让学生去改,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不但使学生的习作信息及时得到反馈,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是很有利的。

训练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利于提高写作兴趣和习作水平,而且融思想教育、社会实践、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为一体,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实到位。2.从学生知识技能提高的角度看:它变孤立的标点符号的使用、错别字纠正、病句修改、语法修辞性错误、生活常识性错误等单项训练为综合性的形成性的语言实践训练,使学生在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会了品评、修改作文。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的基础知识巩固了,基本能力提高了。落实了新课标中关于“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看,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评改、小组互评、班内交流的过程中已经实践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传统中教师批改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相比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4.从学生的交往角度来看,评改作文的过程又是学生间交往的过程,学生既要清楚地陈述同学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又要讲究说话的方式和方法,让同学能乐意接受;还需要保持虚怀若谷的胸襟,作为被评改作文的作者虚心接受来自同学的善意的批评,作为评改作文的人,要善于发现并肯定他人作文中的优点,把评改作文的过程当成向他人学习的过程。我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写出幽默机智富于童趣的评语,努力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本课题加入了相应的人文内涵。

浅谈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篇3

第一步:学生自改自评

具体要求是这样的:学生将作文写完之后,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改自评。在这一步里,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端正自改自评的态度。要让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凡是美文佳作无不是经过不断修改才诞生的。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改。学生自改的前提是先将自己的作文认认真真地诵读两遍,读的过程中将语句不通顺之处,有错别字之处,标点符号运用不妥之处,感觉比较别扭之处都标注出来。然后再反复朗读,凭借预感对存在的问题之处进行修改。再次,教师要告诉学生作文自改后所要达到的标准,一般来讲是语言通顺,句子流畅。在学生自改作文之后,一定要让学生结合自改的过程写出自评语言来。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在尝试要学生自改自评作文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不要抱最大的希望,期待学生能够按照老师所说的做的非常到位。任何事情的尝试刚开始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的指导和期待必不可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的自改和自评作文的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改观。

我们在尝试让学生自改自评作文的过程中经过了大致半学期的磨合期、等待期,才让学生自改自评作文有些眉目。有学生在自改完自己的作文后,写出了这样的自评语:“通过我的反复朗读和修改,我认识到我在写作文过程中过于马虎,错字、别字较多,语句不够通顺,前言不搭后语现象存在,标点符号使用随意。在以后的作文中,我一定要认真细致,少些错别字。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我还要注重积累。”学生的自评语找到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难得的进步。

为了督促学生先进行自改自评,我们提出了一些硬性要求。如作文没有自改自评教师不评改,对作文自改自评做的好的同学,老师会特别予以关注和表扬,以此激发学生自改自评作文的兴趣。再如为了督促学生自评自改我们还要求学生所在小组组长及时督促和提醒学生进行自改和自评,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学生提高自改自评作文的能力。对有些学习困难学生,我们要求家长参与到学生的作文自改自评中来,发动家长的力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改和自评作文的习惯。

第二步:学生互改互批

从当前学生作文的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在作文写完之后基本上不再看自己的作文,对其他人的作文也是看的不多。学生自改自评是为了督促学生个人重视自己的作文,学生互改互批作文则是为了增加学生作文的“读者群”,让学生的作文有人看,以此激发学生的作文欲望。互评互改作文,可以让学生读到其他同学的同题作文,在学习和借鉴其他同学作文的基础上,他们可以扩展自己的作文思路,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尤其是作文能力较差的同学,他们读到比自己写得好的作文就等于是多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对他们来讲,可以模仿可以借鉴。学生其实最看重的是同伴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作文如果赢得了同班同学的认可和欣赏,那他们在心理上肯定是非常高兴的。因此,让学生互改互批作文非常有必要。

学生互改互批作文的时间点必须是在学生独立自改自评作文之后才能进行,我们要求作文没有自改自评就不能进入到互改互评环节。学生们在自己所写的作文后面进行自改自评,会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那么也就会对其他人的作文进行互改互评。区别只是把自己的作文换成了其他同学的作文而已。起初,我们要求互改互评仅限于同桌之间、同组之间,后来将学生自改自评作文本随机下发给同班同学,发到谁的手里谁就进行批改。这样的话,学生每次作文互改互评都会有新的体验,对学生本人和所改所评作文作者都有不少的好处。

学生互改互评作文时,教师一定不能缺席,要在教室内巡回指导,随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指导和说明,还要对学生的互改互评做出一些提醒,比如要求学生在互改之后写出客观准确的批语,要求学生在写出互评语后及时写上互改人的姓名。就评语来说,作文能力较强的同学在评改作文较差的同学的作文后,一般都能够写出精彩的评语,但作文能力不太好的同学在互改作文后写评语却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为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就要考虑好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合理搭配,让优秀生能够在学困生的作文批改方面予以提醒和指导。

第三步:评改后进行展示

学生自改自评,互改互评之后,要请各小组将本次优秀作文推选出来,既要考虑作文本身要优秀,又要考虑自改自评、互改互评的效果,然后将各小组推选出的优秀作文复印下发让学生相互传阅,达到“美文共赏”的目的。

总之,让学生从学会写作到学会自己批改作文,这在学生学习作文过程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作为教师,我们要把作文的评改权还给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

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篇4

一、小学作文批改的现状分析

1.耗时多,流于形式

众所周知,小学生最怕写作文,却忽略了小学语文教师的真实心态:但愿下辈子不做教师,即使做教师也不做小学语文教师。究其原因,小学语文教师最怕改学生作文。每周轮到双休日,总是带着一堆没有改完的作文本回家去改,白天忙着做语文的抄词语、综合练习,根本无暇顾及批改作文本,这周批小作文,下周就批大作文,而且没完没了。因为按教学进度基本上每两周1篇大作文,加上学校教导处规定小作文是周周练。每次作文批改还要求30%学生的作文必须详批,即有眉批与总批。

2.效果差,难以走心

那么,耗费大量心血辛苦批改的情况又如何呢?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意,即功夫同于虚掷。”这形象地指出小学语文作文批改高耗低效的现象。学生拿到作文本往往只是看一眼成绩,根本不会去关注老师辛辛苦苦批改的红色批语。那些眉批、总批只是摆设,或者只是让上级有关部门检查的,看看教师是否进行及时批改,是否认真,成为真正的高耗低能。有的教师让学生针对红色的批语进行二次修改,学生只是依样画葫芦地象征性地修改一下。在这评改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平等沟通,学生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学生是出于“老师让我改”,而不是“我要改”,因此花了很多心血的批改难以走入学生的心田,缺乏主观能动性。

二、运用概念图优化小学生作文自评修改的可行性

叶圣陶老先生的儿子是这样回忆的:父亲从来不教我们写作文的。每次写完作文后,他就让我们搬个小凳子坐到他身边,然后读给他听。读着读着,父亲就叫停:“这里我听不懂?什么意思?”我们就把表达的意思说一下,他就说:“听懂了,继续读下去。”这样时间长了,经历得多了,我们就知道如何把句子写通顺,让别人能听懂、看明白。让学生自己读读改改,达到“自能修改作文”。

1.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评改的观点

怎样评改作文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以达成学生“带得走的能力”这个作文教学的目标呢?叶圣陶先生指出: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修改作文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概念图为支架,积极面对自己的作品,能动地思考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是终身受用的。

我们可能无法像叶圣陶老先生那样让每个学生把作文读给我们听,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修改,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兴趣。学生自己读读改改,但是他们毕竟缺少判断力和自制力。因此我们针对学生的天性,进行兴趣引导,既有教师的引导作用,又符合学生的天性。

2.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自能评改要求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重视学生作文评改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评改模式,达到自主参与修改作文的目的。让学生自主评改自己的作文,可以突破以往作文评改“高耗低效”的弊端,突出学生主体参与评改能力的培养。

要达到最有效的办法是弘扬人的主体性。指导学生自能评改作文就是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样教师也是主体,只是各自的分工不同,但是都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体现。

3.概念图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

作文教学评改环节中运用“概念图”,真正实现“双主体互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培养自能修改能力和探索精神,也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师生共赢。

概念图(concept map)的理论基础是Ausubel的学习理论。它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方法,用一幅图画,最初呈现最笼统的概念,随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

儿童的天性是喜欢涂涂画画,因此,在修改作文中可以尝试进行画概念图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运用“概念图”再次修改,对自己的作文需要评改处先进行思维拓展与自主评改,有效引领学生走向自能评改作文。

三、运用概念图优化小学生作文自评修改的实践体验

学生修改作文总显得不耐烦,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驱动学生修改的主动性,就要注意通过载体来引导学生进行修改,遵循儿童的心理,画画写写,审视自己的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兴奋点。

1.突出重点,完善内容

小学生的生活素材多了以后,他们都想表达出来,那么多的东西在写作的时候都会用上,于是就出现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成为我们经常碰到的情况———报流水账。有些学生认为字数多就是好文章了,不知道要注意突出重点,在众多的材料里根据主题选择适合的材料。但是小学生思维具有发散的特点,运用概念图,可以让他们一目了然形象地看出自己作文的思路,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习作中需要修改之处,以此为核心,梳理习作的思维,从而走向自能评改作文。

学生自改作文《美丽的孔雀》。学生在完成作文后,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用概念图展示基本框架,最后确定需要修改的地方:孔雀的外形特点是文章的重点之处,就可以在这里添加具体内容,运用数据说话,还可以进行比较来形象地说明。既然是美丽的孔雀,突出“美丽”,可以抓住羽毛开屏或者不开屏这两种状况,进行对比,有静态的、有动态的。这就是把“写出特点”作为本次习作评改“概念图”的核心。

《话说端午节》围绕端午节,课文里出现许多材料,例如,有端午节的来历、有关端午的传说、端午的风俗等,这么多的材料,学生很快就罗列出来,但是在搜集的资料中,没有注意到该突出的是本地区端午风俗,这是最有特点的,因此很快就确定修改的重点是把苏州地区过端午吃粽子、赛龙舟、吃乌米饭等,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亲身经历的来写,就能写具体。

2.梳理脉络,清晰思路

学生在写作文前如果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会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可供选择的材料已较为丰富。学生写完作文,一般就不愿意再去回顾。写完作文后,多角度地评改习作,习作的层次会更清晰,表达会更恰当,内容会更精彩。

运用“概念图”可以达到思路清晰,形象生动。学生借助概念图锻炼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掌握更多的表达方式。在画概念图的过程中,能够立即理出头绪,一步步把要描写的东西写好、写活、写生动了。与原来相比修改后也更加突出了所写事物的特点。例如,写《我的大家庭———班级》,在与同学相处的众多材料中,学生不知道选择切入口,这就需要理清思路。如抓住老师不在的那一刻,捣蛋的同学有不同种类,那就要抓住每一类同学的不同表现来展开细节,突出最感兴趣的两类人,那么就能突出重中之重。

3.拓展思维,链接生活

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中心拓展思维,从而与生活实际链接,更能触发已有的感知,调用生活素材,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表达的时候就更为准确、生动、鲜明、恰当。

“调查问卷”预先要有构思,学生掌握材料后,就要进行写作。可是在修改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创新,运用概念图策略围绕评改核心,课外时间分成哪几部分,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要进行自选的。

写完作文《美丽的日出》,学生经过思考画出了“美丽日出”的概念图。写出“太阳”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学生借助绘制的概念图进行自评自改习作,那么他的关注点不单单是太阳的变化,还有周围景物随着日出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同学们在习作修改中联系生活实际,激活了思维,丰富了情感。

4.自主探究,多边互动

运用概念图可以点击学生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学生把自己修改的概念图展示出来以后,就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评改”为“学生自能评改”。以互动评改模式为重点训练主线,从而达到自主评改作文的目的。

例如,习作《童年傻事》,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在交流中,边说边画出概念图,发现有许多共同之处,在交流、比较中学生张扬个性,挖掘潜能,培养能力,真正达到理想的状态:“教”学生评改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而这中间的纽带就是“概念图”。

在学生作文批改的互动中可以丰富作文内容,创新作文形式,有利于活跃思维,有利于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从而达到学生自能批改作文,走向自能作文的目的。从而最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篇5

三门县浬浦小学课题组

【内容摘要】作文是许多小学生的“梦魇”,而作文批改是老师倍受煎熬的漫漫征途。特别在农村小学,由于小学生的视野狭窄,阅读量小,不善于自我审视和言语表达等诸方面的因素,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缺失,产生畏惧写作的心理,视作文为畏途,以应付或者完成任务的心理去写作,作文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等现象。而老师在评改的过程中面对“千人一面”的作文往往会审“丑”疲劳,评改的量又大,评语难免枯燥乏味,作文讲评也就空洞无物。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主动作出判断与行动,较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适应信息量大、高节奏、开放式、交际广泛的社会需求,通过组织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师生共评等活动,培养他们语言表达,为自己的说话和文章的负责的态度和乐于交流的开放态度,增强作文的投入感。

学生作文评改不仅不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而是学生面对自我,自我欣赏,自我修改,达到增强自己生活感受能力,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合作探究,取长补短和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重要方式,使作文评改由静态过程变成动态的提升过程,高效地指导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关键词】农村 小学高段 自主 合作 评改方式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是许多小学生的“梦魇”,作文批改是老师倍受煎熬的漫漫征途。特别在农村小学,由于小学生的视野狭窄,阅读量小,不善于自我审视和言语表达等诸方面的因素,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缺失,产生畏惧写作的心理,视作文为畏途,以应付或者完成任务的心理去写作,作文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等现象。而老师在评改的过程中面对“千人一面”的作文往往会审“丑”疲劳,评改的量又大,评语难免枯燥乏味,作文讲评也就空洞无物。这样的作文评改状况自然导致了对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收效甚微。

再加上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重“写前指导”,“批改和评价”也成了教师权威的评语加等级式的盖棺定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在拿回作文本子瞄一眼分数和评语就束之高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唯教师的马首是瞻,叶圣陶在《序跋集》中写道:“这表现在作文批改上,批改是只顾到学生作的文,却忘了作文的学生。他们看见错的就改,认为多余的就删,认为不是的补,甚至整段地重写。可是,很少考虑学生为什么错,为什么要这样写,他想说的究竟是什么,他为什么说不清楚。评语或是称赞或是批评,大多比较空泛,对学生甲说的也可以写到学生乙的作文本上”。如此一来,学生始终在跟随老师的步伐,远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内心、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写作过程不免出现“揣摩”教师的意图和喜好而东拼西凑。农村小学生很少有学生能写出散发着生活芬芳的作文。

《新课标》提出写作应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如第二学段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第四学段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主动作出判断与行动,较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适应信息量大、高节奏、开放式、交际广泛的社会需求,通过组织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师生共评等活动,培养他们语言表达,为自己的说话和文章的负责的态度和乐于交流的开放态度,增强作文的投入感。

由此可见,学生作文评改不仅不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而是学生面对自我,自我欣赏,自我修改,达到增强自己生活感受能力,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合作探究,取长补短和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重要方式,使作文评改由静态过程变成动态的提升过程,高效地指导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为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2、课题的界定

小学高段指五、六年级,他们具有初步的写作能力和修改习惯,但又因为农村小学的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些能力相对薄弱,评改意识淡薄。

评改方式是指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得出成绩。农村小学生作文评改方式是指根据农村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而确定的一种旨在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的评价形式。在保留和优化传统的作文评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创新性的作文自主合作评改方式。

我们在读一本书是常常会看到作者会在前言或后记中写上初稿,二稿、三稿以及定稿的时间和地点,不同的版本也会有修订。可见好书好文章都是在不断的修改中日臻完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评改不是写作的一个延伸,而是写作的过程的重要环节。好的作文是品出来的,改出来的,评改更要舍得花时间。课题中提出的评改模式与以往自我教学中的评改模式不一样,首先评改主体不同,由旧模式中教师为主体向新模式中学生为主题转变,由以往单一的教师的评、改到合作化、多元化的评、改,作文评改新模式的创建力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自改、小组合作互评、全班多向互动式评改交流等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自改能力,让学生由乐改到善改,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实际操练法;理论探讨法;比较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推敲”一词就是一个有关评改的经典故事,贾岛的字斟句酌和韩愈的评点也成了千古佳话。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样的例子可谓是不枚胜举,足见他们写作时对评改的重视,也可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真理。并且评改的主体是作者自己,评改的动力来自于作者的内在的审美欲求。但在我们目前的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是最高的“判官”和唯一的“鉴赏家”,从而抑制了学生自我欣赏的热情和修改文章的动力。

当前,美、英、日等国家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动力多来自学生本身,美国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交互性,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分享想法。在构思、写作、修改阶段都注意让学生充分交流和讨论,通过适合学生的合作形式来进行作文教学。刘军老师在《情趣态作文》中提到,在作文的评改方式上,日本的现状是:由国语教师创造了一种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评改的方法。《美国作文教学ABC》称:写作结束后的同伴反馈是美国写作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它是获取修改信息和深化写作主体读者意识的有效方式。从国外作文教学改革的趋势看:写作只有为实际运用的需要去写,才能对学生的训练真正有所帮助。虽然我们的学生文化传统,教材等因素和国外有着诸多的不同,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这些做法无疑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作文评改的实效性研究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在实践过程总结出作文自主合作评改的5点好处:

1、加深理解,提高习作能力,2、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3、互批互评,培养写作兴趣,4角色互换,促进心理发展,5、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潜能。虽然他也谈到一利必有一弊之忧,但利大于弊的收获使他在培养学生作文自主合作评改的能力的道路上执着探索。叶圣陶早有“教师改文,徒劳无功”的感叹。有关作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并不少见。但大多集中在读写结合、写前辅导和习作教学优化等方面,在评改方式研究少之又少。就是以前极力推崇的面批也不过是接通了教师意志的单向传递的通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仍然处于主导的地位,学生和他的作文仍然是“待斩的羔羊”,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弘扬。教师和学生,同学之间,学生和自我心灵交流堵塞,信息双向、多向流通阻滞,大大的削弱了作文评改的效率和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本课题研究,借助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探索出旨在提高农村小学高段学生的作文水平的评改方式,做到作文批改事半功倍。解决学生对写作和修改的没有兴趣、主动性差,能力低下等问题。采取学生作文自主合作的评改策略,摸索出一条有效的操作方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促进学生的作文更加的个性化而精彩纷呈,百花吐艳。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学生在作文的自主合作评改过程中学会和提高评价、欣赏和修改能力。同时把教师从繁重而枯燥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

4、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师生的文学修养,促进校园文学繁荣和校园文化的发展。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着力营造自主合作评改的良好氛围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改观。从课题组成立开始,我们就组织召开了研究人员的讨论会,并组织大家学习相关材料,分配研究任务,鼓励和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通过研究小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决定把五、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在老师、学生和个别家长中进行了调查问卷,百分之八十的人员表示支持,百分之二十的人员持怀疑态度。经过一段时间工作的开展,学生对作文评改有了全新的认识,因此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大胆评议、修改,还能在课外积极评改作文,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评改习惯。

2、搭建平等和谐的评改课堂。课堂可以舒展学生的心灵,放飞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敢于说真话。我们重视在作文评改课上积极为学生搭建一个和谐的课堂,充分鼓励学生的评改闪光之处,激发他们的评改自信心与积极性。

推行学生自主合作的作文评改方式 篇6

同时,家长、学校要求语文教师“精批细改”,认为这样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教师。然而结果却难尽如人意:看看我们语文教师加班加点、拼死拼活评改出来的作文,你就会清楚——既有圈点勾画的旁批,又有言简意赅的尾批总评,但学生对此并不领情。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大多数学生只是简单过目,看看总评和分数。至于教师评改指出的问题、道理和评价,少有学生认真思考、琢磨和改正。最终,教师的所有努力和心血变成瞎子点灯——白费蜡。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但是作文评改中的少慢差费的现状由来已久,究其原因,就是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甚至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文评改成了语文教师的独角戏。

近年来,乘新课程改革东风,我们打破常规的作文批改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从“乐”字着手,教给学生钥匙,对作文评改方式进行新的尝试,实施学生自改互评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以及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首先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的内容

学生自主、合作的作文评改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作文评改的目的意义,学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端正作文评改的态度。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中应该评什么,改什么。

“作文评改”,就是在修改的基础上增加“评价”的内容。修改的内容,主要是汉字使用是否规范、标点符号和行文格式是否正确、词语是否达意、语言是否通顺生动简练得体等;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就文章的内容、中心、结构、写法等方面进行评点或提出修改意见。其中的中心思想是否新颖、积极、正确、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实、可靠、充分等。结构则看开头、结尾安排得怎样,过渡、照应如何,段落划分是否合理,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等。语言应该注意文字、标点、格式等。中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主要是语感法、朗读法,即把作文反复朗读几遍,在朗读中觉察出不当、不通、不顺之处,给予修改。同时还应该教给学生一整套的评改符号。以及写评语的方法。

概而述之。作文评改主要从两大方面10个要点进行。

一是思想内容方面:①主题(中心)是否明确、集中(深化主题);②观点是否正确、鲜明;③材料是否真实、恰当(增删材料);④材料是否突出主题。

二是表达形式方面:⑤结构是否严谨;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调整结构);⑦语言是否通顺、连贯、得体(推敲语言);⑧标点符号是否正确;⑨纠正错别字;④书写行款是否规范(书写格式)。

学生了解了这些,就可以让学生动手评改了。

二、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钥匙

1,教师示范。当面评改

教师示范评改,可以选择下面几种有效的方法来进行:一是可以选择一篇到数篇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将原文和教师批语印发给学生,从评改的内容和评改的方法,给学生进行示范。二是老师选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用投影形式,当面评改给学生看。三是选择高中低作文水平的学生当面进行示范性评改。先易后难,先单一后综合,先进行多次单项评改训练后,再进行多项修改训练。教师示范要具体,要细、要实。每次评改一二个方面,内容不宜过多,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方法,便以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样学生评改时不至于搞得眼花缭乱,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而且,无论对哪类学生,教师示范,当面评改都要肯定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使之充满信心。当面评改。直截了当。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师生间的情感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自评

教师示范,训练学生系列的单项修改和多项修改之后,接下来可由学生进行全面评改。不过教师不能撒手不管,评改还应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评改时,一定要学生读几遍文章,弄清楚各个方面存在问题再动笔。学生自评时,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因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评改的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发现文章中的毛病。学生自评完后,教师要把学生的作文收起来,逐一评阅,对文章中的毛病要指点出来。凡错别字、用词不当、病句可用一定的批改符号表示,内容结构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可由眉批、总批的形式指出。然后把作文本发下去由学生按照老师指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以便帮助学生克服不愿动脑动手的依赖思想,又能使学生通过自己再次评改加深印象,纠正差错。

为了积累评改的经验,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评改后进行总结,可设计一定的表格让学生把每次作文中的问题及修改意见,逐一填写;并写几句写作、评改体会。长此以往,修改能力自然而然地会提高。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3,教师指导,同桌互评

古人有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往往难以发现,而别人对此却一目了然。因此,同桌互评,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互评,可同桌交换,也可以班级之间交换互评,教师予以组织。

学生互评前,教师应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订出评分标准和检查修改质量的标准。要注意落实几个步骤:

一是教师可以规定具体的时间,让学生分组互评:教师把一篇或几篇有特色的作文投影或打印给学生,让同桌互评,教师巡视指导。评改前,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评改一篇。修改时,学生共同讨论文章的优缺点。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取得一致后,再评改。评改后,教师应及时检查总结,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无论对哪类作文水平的学生,通过互评,往往都能发现毛病,也能比较准确地改正,学生获得成功,能提高评改的积极性。

二是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指定先由小组长主持,挑选出较好的一二篇文章来,然后又让作者在班中朗读自己的文章,给全班同学听,最后由学生或教师归纳总结出文章的结构、语言、选材等方面的优缺点。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具有归纳性的特点,全班同学都参与,如果长期坚持这样评改作文,就会使全班同学的作文水平同时提高。

三是教师在评改中当好指导者的

角色。既与学生互相讨论,又相互探究,双方以平等的身份去评改作文。教师要有耐心与恒心,而学生也要有虚心、认真吸取教师的评改意见。因此,这种评改作文的方法既有双方合作的特点,又有自主探究的特质。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作文评改方法不仅对于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适用,而且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其效果也非常好。

自改互评,使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在认识同学的作文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同学的一些长处;在改评同学的作文时,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在收到同学为自己改评的作文时,可斟酌损益。平等争鸣。这样,学生就由过去被动接受老师的改评而变成了现在自己主动去参与改评。实施学生作文自改互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作文能力,确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方法,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首先改变了教师苦评状况。较好地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学生“多写”与教师“多改”的矛盾,把语文教师从“独角戏”、“包揽式”中解放出来,归还了本属语文教师的宝贵时间。

其次是让学生尝试到评改作文的乐趣,提高了中学生作文水平。长期以来,学生似乎只有“写”的任务,没自“改”的义务。学生自评互改,则使“写”和“改”有机结合,学生在“改”中学“写”,平添了评改中的乐趣,逐步强化了作文的技巧能力,提高了学生欣赏、评改作文的能力。

再次是提升了学生作文评改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性地自评互改,学生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信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生对自主性地自评互评具有新鲜感。由于形式新,学生总是面对新人新文章,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而新鲜感正是唤取兴趣的第一要素。新作文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内驱力,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这对学生,特别是作文能力较差的那些学生,具有很大的鼓励作用。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承认,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用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学生定会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习的欢乐,并进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逐渐形成一种自尊和自信。

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篇7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5》要求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评改课上, 我安排了以下教学步骤。

一、例文比较, 感受描写

教师出示两个学生的习作片段, 引导学生进行片段赏析比较。 (可以投影, 也可以下发纸质材料)

同是写妈妈照顾病中的我, 哪一段更能表现妈妈带给我的感动?你认为哪个地方写得好?

片段一:

记得有一次, 只有我和妈妈在家里, 妈妈给我洗完澡后, 我们就上了床, 那时我有点难受, 但我没有告诉妈妈。过了一会, 妈妈看我难受的样子, 便给我量了一下体温, 原来是我发高烧, 妈妈连忙带我到医院, 输了两瓶液体才回家。

片段二:

一天晚上, 我被一阵疼痛给惊醒了, 妈妈问我:“怎么了儿子?”“我的耳朵下面很疼!”妈妈听后, 连忙给我按了按耳朵疼的地方, “还疼吗?”妈妈关心地问我。“和刚才一样!”我难受地说道。这下妈妈可急坏了, 她边给我穿衣服边说:“儿子, 快!我们去医院!”我穿好衣服后, 妈妈随便披了件外套就背着我往医院跑。到了医院, 妈妈顾不得满头的汗水, 就急切地问大夫:“怎么了, 我的儿子怎么了?”“你的儿子得了中耳炎, 需要打一针, 再吃一些药就行了。”妈妈听后, 才安下心来。快要扎针时, 妈妈安慰我说:“不怕不怕, 很快就会过去了。”过了一会, 针打完了, 妈妈拿着药, 又使出全身力气, 背着我回家。到家后妈妈并没有停一秒, 而是给我熬了一碗粥, 直到深夜十二点才上床睡觉!

学生阅读评析, 很快得出结论:片段二更能表现妈妈带给我的感动。片段一只是笼统地叙述, 读后仅知道妈妈带我看病;片段二写了妈妈在不同情况下的语言、神态、动作, 能充分感受到妈妈在我生病时的焦急心情及对我的疼爱, 好像事情就发生在眼前一样。

通过对两段例文的比较, 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描写的效果和方法, 学生在评析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到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自我检查习作中的不足。由于例文来自身边的同学, 习作要求一致, 习作心理和习作水平接近, 学生感兴趣, 易于接受。

例文的选择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同题材习作, 易于学生比较。二是要根据比较点“写具体”选择典型习作, 切实给学生以引导和示范。

二、集体评改, 明确写法

为了进一步学习描写的方法, 提高评改水平, 教师出示一篇学生习作的片段, 集体阅读评改。

阅读片段, 你认为作者表现“趣”了吗?哪些地方可以写得再具体一点?可以怎样修改呢?

那时, 我才三岁。家里来了客人, 我连看都不看, 就跑出去玩了。吃饭的时候, 我在旁边大声地唱道:“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自豪地想:“这是我刚刚从幼儿园学的歌。”他们却在那里开怀大笑。我生气地对他们说:“那我们比喝饮料。”我拿起爸爸的酒杯, 以为那是饮料, 还没喝完一杯就醉了。两眼皮通红, 乱转转, 这回我可真看见满天星了。

学生阅读评议, 认为“趣”表现不够, 建议把以下几点进一步写具体:

我是怎样唱歌才让客人开怀大笑的?当时怎样喝酒?酒到嘴里的感觉如何?喝酒后有什么感受和表现?看到我喝酒, 爸爸和客人是怎么说, 怎么做的?

请习作者根据建议, 回忆当时情况, 现场口述表演, 全班同学协助修改习作。 (教师适当引导并根据修改意见在实物投影上对习作进行修改)

[修改稿]

那个时候, 我才三岁。家里来了客人, 我连看都不看, 就跑出去玩了。吃饭的时候, 我站在椅子上, 爸爸让我下来, 我不理他, 还大声唱道:“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我自豪地想:“这是我新从幼儿园里学的歌。”然而他们却在那里开怀大笑。我生气地对他们说:“那我们比喝饮料。”说着, 端起爸爸面前的酒杯昂头便喝。“哎, 那是酒!”爸爸惊呼, 伸手想把酒杯夺下来, 可酒早已到了我的喉咙里。“啊, 怎么这么辣!”我感觉嘴里和喉咙里像火烧一样难受, 想吐也吐不出来了, 急得张大嘴巴嚎了起来。“告诉你那是酒, 谁让你那么着急呢?”“赶紧夹口凉菜给他吃!”“这孩子真好玩!”爸爸和客人们一边笑一边让我喝水。过了一会, 嘴巴好受了, 可脑袋却晕了起来, 直想睡觉, 眼前出现了很多小星星……

请习作者朗读修改稿, 学生比较原稿, 感受描写给习作带来的变化。

这一环节主要以一位学生写得不具体的习作为例, 即时进行描写这一写作技法的点拨、指导, 向全体学生展示这位学生将习作修改具体的过程。

三、小组评改, 完善习作

学生掌握了写具体的方法后, 以三人为一组, 合作评改, 完善自己的习作, 达成把文章写具体生动的评改目标。

这一教学环节是对前两个环节的具体实践, 也是学生对描写方法的运用练习, 通过评改, 让自己的习作更上一层楼。因此, 在组织合作评改中, 小组成员要优劣互补, 充分交流, 共同提高。为避免合作评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教师要求评改必须紧紧围绕“写具体”这一目标,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评改能力向更高处“生长”。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 篇8

一.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

七年级是训练学生自主评改作文能力的起始时期,其间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时候尤其要注重首先传授作文的相关知识。因为知识的引导是培养自主评改作文能力的基础。作文的相关知识包括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批改方法两方面。

传授作文的写作技巧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课文阅读同步进行。比如七上第二单元,教师可以把魏巍 《我的老师》 作为作文详略得当的例子。需要讲解的内容是:一什么是详写?什么是略写?二是文章详写的是什么, 略写的是什么?三是这样安排详略的理由是什么?这样一来就加强了阅读和作文的联系。让学生有文可学。

传授作文的批改方法方面教师要注重示例引导。示例评改引导法即学生作文后,教师先将作文浏览一遍, 选取二三篇有代表性的作文,或当堂朗读,或印发给学生。围绕本次习作要求、结合学生作文实际,师生共同商讨作文优缺点,并修改意见,指导评改。

二.分步训练是提高能力的关键。

想让学生一节课就学会评改作文是不可能的,必须分步训练。这里所讲的分步训练是指: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依次进。

自主评改作文需要制定长期的训练方案。以初中三年为例,七年级是预备时期,其间以教师评讲作文为主,同时传授评改的方法;八年级是自主时期,其间以学生自主评改作文为主,教师为辅;九年级是总结巩固时期,其间完全由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提升能力。

2分项训练、综合训练相结合。

很多的作文评讲课总是很全面的分析作文的优点与缺点,这样做对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每次作文评讲课只要求学生从某一方面去评,比如这次评立意, 下次评详略,这样很好操作。分项训练强调“一练一得”,即抓住每次习作的训练要求,一篇习作训练一个重点项目。在进行几次专题训练后,再把几个专题综合起来,让学生从立意、选材、详略等角度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由低要高,作文训练最终形成一个阶梯化的作文自主化评改训练的整体化系列。

3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点带面。

一个班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学困生的帮扶就主要靠优生了。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把班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组中既要有优生,又要有中等生,还要有学困生。分成小组后最初的阶段由优生组织引导评改,先是成员同看一篇作文,然后围绕专题进行评议。优生此时就可以承担教师的职责,引导更多的学生掌握分析的方法,以促使更多的“优生”涌现。在此基础上然后两两成对,一名优生帮扶一名学困生,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评改的方法。 评改作文的数量也由以前的一篇慢慢累加篇数。小组内交流完毕后全班展示。正如毛主席所说:“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小组合作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以形成燎原之势。

三.激励机制是发展能力的诱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 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1.分数激励法。

奖励分数的标准由学生确定。每组由小组长管理成员的分数。在制定评分标准的时候要倾斜学困生。这个分数包括课堂表现和作文发表两方面。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善于争辩问题等方面;作文发表如果优秀的全组奖分,进步类的奖励个人。尤其关注学困生的进步,进步大的奖分多一些。分数奖励的方法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2.荣誉激励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对学生作文最好的激励就是公开发表了。为此,我们还发行了作文期刊。

作文期刊由班级推选主编 、排版、美工等人员。每月出版一期,文章由小组推荐。为了契合作文训练目标,每一期定一个专题,内容包括优秀作文、进步作文、特色作文 (在某一方面有特色,如文章的开头、结尾等)、同题作文等。作文期刊学生自己审定、校正、打印,装帧好后挂在教室前面供班上同学传看。看着发表的作文,学生写作文评改作文的兴趣逐渐高涨。

新课标下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尝试 篇9

一、分层组合建立评改小组

在作文评改实施前, 我首先做好学生的摸底工作。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等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组六个人, 组员讲究好、中、差的结合。每组推选一名作文水平较好, 有较强组织能力的担任组长, 全面负责本组学生每次的评改活动。小组成员在一学期内一般不做变动。小组建立后, 每次评改我都让小组之间开展评改竞赛, 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和认真对待的意识。

二、明确要求养成评改的习惯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每次指导学生进行评改作文, 我都会要学生执行以下要求, 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评改习惯:

1.定时评改。如果写作到评改的周期漫长, 学生的写作热情往往在漫长的等待评改中抹杀殆尽。所以作文后及时、定时评改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 更有助于学生作文的修改完善。所以, 我把评改时间定在每次作文后的下一周周三下午。

2.统一修改符号。统一使用修改符号是为了方便学生修改作文, 提高修改作文的速度。我规定了一系列简洁明快的修改符号:错别字“¤”;用词不当“_”;语句不通“﹏?”;标点不正确“_?”;需要分段“‖”;需要增添内容“〈〉”;应该删除内容“———”;调整前后顺序“∽”等。这些符号便于操作, 为作文评改的规范奠定了基础。

3.签署评改人。由于评改的作文不能是本人的, 所以要求学生在自己评改完的作文下面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谁评的谁负责, 这样做可以责任到人, 而且方便课后作者和评改者彼此交流探讨。

三、教给方法培养评改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步:掌握标准。评价同一篇作文, 十个人会有十种不同的评价, 所以每节作文评改课上, 我都要学生先掌握评改标准, 即本次作文的具体写作要求。结合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我首先向学生讲解各种文体通用的评改标准:一看文章的主题是否新颖明确;二看选取的材料是否典型突出;三看语言的表达是否准确流畅;四看结构的安排是否合理恰当。再结合每次不同的作文让学生明确评改的细化标准。比如:评改记事的作文要看记叙的六要素是否交代清楚, 是否有对事件精彩场面的描写等。再比如:评改写人作文要看是否通过多种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等。为了帮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评改标准, 我把这些内容打印出来发给了学生。

第二步:依法评改。掌握了评改标准, 就可以让学生对作文进行全面评改了。但学生的评改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教师此时还不能完全放手, 要给予方法的指导。结合学生作文的情况, 我归纳了几点评改之法:

1.随文点评法:随文指出某字、某词或某句的意思、用法、效果。

2.眉批、旁批法:指出题目的内容、语言的作用;指出结构的方式艺术;表达的手法、内容、效果等。

3.分类修改法:修正字、词、句、标点;修改语言表达;调整段落层次;增删文章内容;修改表达方式等。

第三步:写好评语。给整篇作文写评语, 即总评, 我要求学生以评改标准为尺度, 在结尾处要写足优点, 也要指出存在的不足, 还要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评语要客观公正, 用语要准确、严密、中肯, 给作者提修改意见时还应该有这样的评语:“我认为这篇文章应该……”, 当然更应该允许学生有创新的评语。但评改者用语要文明, 字迹要工整。在写评语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

第四步:评出等级。我先引导学生根据总评给作文划分等级:ABCD或优、良、中、差, 再让他们评出等级。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对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个评估, 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熟悉中考作文的评分要求, 明确在以后的写作中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

四、选取典型展示评改的成果

一项工作的完成, 作为劳动者谁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更何况学生。评改任务完成后, 我让各评改小组推选两篇写得好的和评改得好的作文, 通过检查批阅对优秀作者和优秀评改者给予奖励表扬, 并及时把学生优秀的作品装订成册展示出来。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继续写作、评改的热情, 而且可以给学生树立写作、评改的范本,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修改文章的具体要求是“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 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修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也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 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 所以我想, 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叶圣陶先生的话对我触动很大, 五年前, 我就开始有计划、按步骤地尝试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据学生反映:这样的批改作文方式, 既能欣赏同学们的优秀作品, 也能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大大激发了自己赶超他人的动力和写作欲望。现在, 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制订方案, 分段实施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由不懂到能熟练掌握改文的技巧, 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那就需要有计划, 按步骤, 分阶段地实施, 这样才能避免训练过程中出现盲目性与随意性。

自2007年9月至今五年来, 我一直从事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探索与实践, 制定出一学年三个阶段训练目标:第一阶段, 侧重改正字、词、句方面的错误;第二阶段, 着重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第三阶段, 主要训练学生分析选材、立意、谋篇的能力, 评析文章的写作方法。作文评改过程, 往往是带有综合性质的, 每个阶段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并非就单一训练学生此项能力, 还应兼顾其他方面内容。在训练学生改文能力的过程中, 我事先把班级同学分成若干组, 每组4-6人, 做到“同组异质, 异组同质”, 训练遵循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原则, 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 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激发兴趣, 消除障碍

俗话说:“作文三分写, 七分改。”但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对于学生来讲, 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定势:“我的作文写都写不好了, 怎么会改呢”。要想消除这种消极的心理定势, 实验之初, 我就充分肯定学生并开导学生, “每位同学的作文都有其亮点与不足, 诸如‘这个词或这段话我感觉他写得比我好, 那个词用词不当或那段话读起来很拗口, 不通顺’, 把这些亮点与不足找出来, 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这就是评改作文方法, 并无其他深奥之处, 人人都能改。”

开导后, 学生克服了“不会改文”的消极心理定势, 人人萌生了要当一名作文评改的“小老师”的念头, 积极参与到作文评改实验活动中来。兴趣是成功的一半, 为接下来的分阶段开展各项训练内容, 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授之以渔, 逐步推进

(一) 精心指导, 标准示范

在实验前, 我在班上发动学生订阅《作文评点报》, 组织学生读报, 着重指导学生学习讨论报中“例文剖析”的内容。先让学生反复阅读例文中的原文 (黑字部分) , 再仔细揣摩批改的地方 (红字部分) , 认真推敲眉批、总评, 然后教会他们掌握并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下眉批、写总评的方法, 要遵循“多批少改”的原则, 把“批”的工作做好, 把“改”的工作留给作者本人完成。

(二) 循序渐进, 有序训练

1. 从字入手, 改错别字

实验初始, 评改训练先从简易的找错别字问题入手, 让他们感受改文的乐趣, 从而消除他们“不会改文”的心理定势。第一次学生自主批改同学的作文, 让他们寻改错别字, 既新鲜, 又认真兴奋, 从文中找出一个错别字, 就好像在战场上抓到一个俘虏, 攻下一个碉堡一样高兴, 也为自己能为他人纠错感到光荣。

第一尝试, 还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一个平时成绩较好且作文也不错的男生, 在一位女生的手下毫不留情地改出了20个错别字 (其中有15个是字迹潦草和草书) , 事后这位男生找那位女生理论, 争得面红耳赤。后来, 我告诉那个男生, 初中生要写工整的楷书, 切忌字迹潦草与草书。之后, 他真诚地接受同学给出的修改建议。以后, 每次作文他字迹工整, 也无出现自认为很“帅气”的草书了, 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2. 从句入手, 修改病句

第二次自主评改作文前, 集中学习了语法知识, 明确句子成分的主干 (主语、谓语、宾语) 、枝干 (定语、状语、补语) , 指出常见病句的类型。

批改时, 我先提出明确的批改要求:文中运用的词与词组是否配搭得当?句中的成分是否残缺?语序是否颠倒?意思是否杂糅?指代是否明确?等等问题。让学生把不妥当的地方划出来, 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或课后归还作文本人, 敦促该同学改正, 还要求学生尝试写批改评语。

当然, 从句入手, 不单单只找“茬”, 还要善于寻“美”。在阅读过程中, 要善于发现并划出文中优美的词、句子, 并附上你的赞美之词, 这样既是对对方的肯定, 也有助于自己鉴赏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样批改, 收获显著。激发学生对语法修辞学习的兴趣, 有效地杜绝了同类病句再次发生。同学们在课外, 每人还积极备了一本小册子, 专门收集课内外优美词语、句子, 久而久之, 学生在作文中的词汇就更丰富了。

3. 从篇入手, 评“思”论“意”

一篇好的文章, 立意、选材、构思尤为重要, 要让学生能体会美文中的这些“妙处”实属不易。我利用开展课前活动———课前三分钟赏文活动, 让学生以自己独到的眼光去寻找千字以内的好文章, 拿到课堂上读, 与同学共同分享, 然后师生共评其文中的妙处与歧义。指导学生评议主要从文章的选材内容、构思、立意、用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 各自阐述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未点之处, 老师适时点拨。

学生有了“课前三分钟赏文活动”评论文章知识的积累, 再改同学们的作文, 心中就有了“底气”, 可以自由顺畅地就该文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教师在课堂中巡视, 逐一解答学生评改过程中各种疑难问题。

四、集中反馈, 激励促进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 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特别是老师的认可。

在学生每次评改作文之后, 我都会在班级里集中反馈评改情况, 由评改小组推荐1-3篇优秀作文和评语, 优秀作文由原作者在班内朗读, 优秀评语由评改者本人朗读, 然后大家各抒己见, 举手表决推选出“优秀作文”和“优秀评语”, 把优秀作文张贴到“学习园地”处, 供大家欣赏借鉴。这样一来, 同学们在你追我赶的气氛中, 争当“学习园地”的主人, 充分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树立了他们的写作信心, 久而久之, 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必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篇11

小学生“五步自主评改作文”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五个学习步骤,自主完成评改作文学习任务的一种模式。下面笔者以评改作文《我佩服的一个人》为例,具体说明小学生“五步自主评改作文”的操作程序。

一、 定标学法

学生评改作文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制定评改标准,并为学生做批改示范,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学习评改方法。评改标准一般含一般要求和重点要求。一般要求指一篇作文均须达到的常规性要求,多指标点、字、词、句、段等方面的常规性要求,重点要求指本次作文训练的规定性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评改尺度与标准是什么,知道用什么来衡量作文。

具体评改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上次作文的要求,让同学们思考:根据这次作文的要求和我们平时评改作文的经验,你认为写这个主题的作文,怎样的作文才算得上是一篇好作文?写人记事的作文的评价等级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汇总:作文必须抓住人物特点来写,要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表现你佩服他(她)的原因。这是一篇写人记事作文,它的等级标准可分为:A类作文:叙事完整,中心明确,语句通顺,具体生动;B类作文:叙事较清晰,中心较明确,语句较通顺;C类作文:内容较明白,语句通顺;D类作文:内容混乱,语病较多,错别字多。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评改作文的片段或者全文,师生边议论边修改,边改边教。评改的过程中,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方面是应该肯定的,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并且知道应该怎样修改。以评改作文《我佩服的一个人》为例,笔者选出一篇典型作文让学生来读,全班思考:作文的优点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应该属于哪类作文?为什么?同学们发表看法以后,我接着利用投影带领学生共同评改这篇作文,边议边改:文中哪些句子存在着语病,怎样改才通顺?有哪些地方没有说清楚,怎样才能表达清楚?同时对作文的局部性问题进行提示、说明、分析、评定,把看法写在眉批栏内。修改后再把作文连起来读一读,直到内容准确无误为止。最后针对全文的内容写上总评,再结合刚才制定的等级标准,给作文打上等级。我把以上过程在板书上归纳为:一读、二思、三改、四评。这样教师先“扶着”学生走,学生学会如何评改作文后,接下来就要“自己走”。

二、 互改互评

按照优差搭配组成四人小组,或者同桌、或者自愿结对子的形式,互相批改作文,每人每次评改一本。学生评改时,教师巡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评改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学生在评改《我佩服的一个人》时,笔者发现许多作文是通过几个事例表现人物特点,而这几个事例往往是平均使用笔墨,没有做到详略得当。于是我及时补充了评改方法,让学生明白:最能直接、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人物令人佩服的例子要详写,能表现人物但不突出的例子要略写。所批作文中举的例子如果存在详略不当的现象,就要在眉批中注明。又如,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写评语时存在只写缺点,不写优点,或找不到重点等现象,我又进行了强调:写评语要用欣赏的语言、赞赏的语言、肯定的语言、建议的语言,教师要从课堂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要引之有理、导之有法。互改互评这一环节至关重要,留给学生的评改时间一定要充足。修改完作文,再写上评语,批阅人最后根据等级标准给作文打上等级,并签上自己的名字。

三、 自主交流

这一过程是学生把评改过的作文和组内同学、作者本人进行交流。首先是组内宣读汇报式交流,各人将自己评改过的作文在小组内边宣读边交流,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评改作文的心得。在学生自主交流评改过的作文《我佩服的一个人》之前笔者是这样引导的:你觉得自己评改的作文中的人物是否让人佩服?为什么?你改动最多的是哪些地方?为什么这么改?把你改过的习作和组内同学充分交流。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她)说的有没有道理?哪些地方体现了批阅人的创新意识?你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听后要提出你的意见。

组内交流完之后,接着是点对点式交流,即和作者本人进行直接交流,把自己修改作文、评价作文的理由和对方讲清楚,说明白。点对点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如笔者看到有的评改人和对方交流时,评价过于笼统概括,于是我提醒说:这篇作文的优点、缺点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表现在哪些自然段?一定要说清楚、说具体。评改人同时也要听取作者的看法,作文有没有误批或错批的地方。如出现争执,教师及时予以帮助,客观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交流可以开拓评改者的思路,将个人独立评改所得,转化成集体成员的共同认识,为他们今后评改作文提供借鉴和帮助;交流培养了学生间的沟通,增强了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交流可以使作者直接了解这次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他接下来自改作文提供第一手资料。

四、 自主修改

在学生互相评改完作文,批阅人和作者本人充分交流评改意见之后,作者仔细阅读批改过的作文,结合批阅人的评改意见,特别是眉批和总评,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缺点,在同学修改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二次修改。学生自主修改《我佩服的一个人》一文之前,笔者强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希望同学们经过下面的自改,让自己的作文更上一层楼。自主修改作文时要进一步查漏补缺,精益求精,力求作文文通字顺、语句优美、段落清楚、内容生动,尤其看中心是否突出,是否抓住了人物令人佩服的地方,对不足之处进行改动。

修改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随时和批阅人、老师进行交流,以寻求帮助。自主修改有利于学生在吸收评改信息后进行第二次学习,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 自主总结

在学生完成批改任务之后,作文上交,由教师对全班每篇作文进行略批,查漏补缺,再为作文写上教师的评语,给作文打上等级。教师还要根据评改者的评改态度、评改情况,(诸如修改符号使用是否规范,能否准确改正错别字、修改病句,所写的眉批和总评是否准确。)在评改者签名的地方给评改者打上评改等级。教师根据本次作文普遍性和突出性的问题,以及学生评改作文的情况,在班级对这次作文及评改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作文下发后,每个学生根据本次作文的实际,结合同学、老师的评改,从审题、构思、语言、内容、中心、书写等方面,对这次作文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收获,写出存在的问题,写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写作文总结,有利于他们明确本次作文的得失,避免今后重犯类似的错误,少走弯路,不断提高作文水平。以《我佩服的一个人》为例,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刚才听了我的讲评,你是怎么想的?对照这次的作文要求和评价标准,你做得怎么样?看了老师和同学的评语,你觉得自己这次作文有什么收获?作文有哪些亮点?还存在哪些不足?今后怎样克服?把它写下来。

小学生“五步自主评改作文”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赖省事”,相反,对教师要求更高。它要求教师统观全局,把握重点,从指导评改直至总结,像指挥家一样指挥评改的全过程。当然,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决不能包办代替,每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评改的全过程。小学生“五步自主评改作文”应以两课时为宜,一课时用于定标学法、互改互评、自主交流、自主修改等环节的学习活动,另一课时用于教师讲评作文、学生自主总结作文等学习活动,教师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酌情调控课时量。

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篇12

一、唤醒“自主合作”评改的意识

长期以来,作文评价一直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习惯于认同老师的评价,养成了不加分析思考的坏习惯。教师的“精批细改”把主观臆断强加给学生,久而久之,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作文评改中,首先要让学生树立“自主合作”的意识,让学生转变思想。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有以自己的习作为镜,才能知道自己习作的优劣和努力的方向。只有相互学习,才能取长补短;只有学习借鉴,才能汲取精华。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在欣赏别人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评判;在评判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掌握作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学到写作的技巧和窍门,明白只有人人参与其中,才能有一个广阔的交流、学习、提高的空间。

二、建立“自主合作”评改的机制

要提高作文评改实效,使评改环节成为促进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关键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作文的评改活动中,建立“自主合作”评改作文的机制。

1. 阵地:保证习作时间。

每一单元的习作课规定了两节课的时间。常规安排是第一节讲析课,讲解本次习作的目标与要求,以及重要段落、结构布局的指导;第二节是学生的作文练习。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我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评改,让评改课成为作文课的延伸课,成为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

2. 合作:师生共同参与。

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叶先生明确告诉我们,学生自我修改、主动评价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设置了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的评改任务。

教师的任务:(1)指导学生本次作文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评改的要求。(2)制定可操作的评分标准。(3)组织学生“自主合作”评改。(4)建立评改的反馈途径。

学生的任务:(1)为自己的作文修改、评分、写评语。(2)为同组的同学写评语、打分。(3)请同组的同学写评语、打分。(4)在老师的组织下,集体批改时,提出范文的优劣与修改意见。

3. 民主:建立“积分”制度。

作文的评改要求,在学生自主探讨中产生:以“优秀+”、“优秀”、“良好+”、“良好”、“合格”、“需努力”为等级,分别以“5、4、3、2、1、0”的分数进行量化积分,定期进行积分考核,评选班级“十佳小作家”。

三、构建“自主合作”评改的课堂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努力构建“自主合作”的课堂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取长补短,整体提高。

1. 明确要求,通读自评。

每一篇作文的要求不同,在评改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评改的标准与重点。根据不同的评改内容,制定相应的评改标准,引导学生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进行评改。第一,从字词句等方面着手,称为“小”评改;第二,从文章的构思立意、结构、主题、表达方法等方面考虑,称为“大”评改。学生先通读自己的文章,对自己的作文有一个重新的审视,再提出修改意见,进行自评。学生通过自评,明确评改要求与要点,学习评改方法。

2. 相互交流,组内互评。

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组成“合作”小组,讨论交流,“合作”评改。在自评的基础上,向组内学生轮流交流自己的作文,以及为自己所写的评语与打的分数。再让其他同学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发表自己的评改看法,并由组长记录组内同学的评改意见。将自评的成果和集体评改相结合,在交流中分享感受,在沟通中收获新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作为引导者与建议者,参与其中,并做好组内学生的指导工作。

3. 汇报展示,赏读复评。

各小组进行评改后,及时进行全班分享评改成果,可以推荐部分佳作,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共同评议作文的评改成果。方式可以是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教室指定等,再由全班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文章的亮点与缺点,共同进行复评,教师要针对普遍性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对评改过程中的合理处理方法和修改意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更大范围内指导学生掌握评改方法。

四、形成“自主合作”评改的反馈

为了让所有学生在“自主合作”评改作文中受益,把握好“反馈”一关十分关键。根据整个评改过程,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结合抽样检查和个别交谈,辅以再次训练,以“积分”制的形式做好学生的跟踪评价,每月评选班级“十佳小作家”予以表彰,确保“自主合作”作文评改实效。

“自主合作”的作文评改课堂通过自评、互评、交流、赏析、复评等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学习互相评改作文的方法,树立了新课标倡导的“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的精神,在实践环节中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辉平.走进新课程须着力于“改”字[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4 (3) .

[2]武斌.“自主创新”作文的构想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 2004 (5) .

[3]周彬.叩问课堂[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包南麟.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消防行政执法下一篇:简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