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患者的健康宣教

2024-10-07

丙肝患者的健康宣教(共10篇)

丙肝患者的健康宣教 篇1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破裂, 机体动员血小板在破裂处聚集迅速止血形成的血块 (血栓) 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导致的心肌缺血及坏死。目前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 其起病突然, 病死率高, 若能够平稳度过急性期行支架置入可获得长期生存效果。因此, 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健康宣教, 使其掌握有关心肌梗死的基本知识, 预防保健及康复知识, 学会自救、自护措施, 为急救和治疗赢得时间, 增加治愈率, 提高生存质量。

1 心理指导

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 伴有心前区不同程度的疼痛, 持续时间较长,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后多不能缓解, 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有濒死感, 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可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目前的治疗进展、良好的预后等进行介绍, 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的治疗而主动配合[1]。发病6 h内采取溶栓治疗是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医护人员经验丰富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使患者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度过危险期。1周内严禁探视, 避免情绪激动。

2 饮食指导

2.1饮食上宜遵循清淡、富有营养且易消化、少食多餐的原则, 食物中的钠、钾、镁, 必须注意。前3 d要给予流质饮食, 如牛奶、豆浆、米汤、果汁、菜汁等, 待症状减轻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普食。

2.2戒烟、酒, 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 可促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致缺血心肌进一步缺血缺氧;酒中的乙醇直接损伤肝脏, 影响脂肪代谢使血中甘油三酯增高, 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概率。

3 休息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患者一定要保证充分休息, 在安静休息时, 患者处于基础代谢水平, 心脏负荷减少, 有利于心肌供氧和耗氧达到平衡, 可避免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安静时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 可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 还可减少因不适当的体力活动而诱发室壁瘤的发生, 以致心脏破裂;休息时间一般来说在6周~8周, 一般认为, 血流阻断后心肌因严重缺血发生凝固性坏死, 表现为心肌间质充血、水肿, 24 h后炎细胞浸润, 3 d~7 d后出现肉芽组织, 1周~2周肉芽组织开始被纤维组织代替, 3周~4周肉芽组织基本被纤维化, 6周~8周形成瘢痕愈合。在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处经8周瘢痕形成后, 才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 且每次活动以20 min为最大极限[2]。

4 排便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排便时因屏气用力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使心脏负担加重, 便后易突然发生心搏骤停或室颤而致死[3]。因此要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便秘。询问并观察患者的排便习惯, 准确记录每日的排便次数, 保持每天排便1次。对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应正确指导和训练定期床上排便的习惯, 防止过度用力和屏气。给予易消化、含丰富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清淡低脂食物及水果, 易于排便, 防止便秘;同时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常规服用缓泻剂, 如有便秘时, 可给予开塞露或必要时低压肥皂水灌肠。

5 用药指导

5.1镇静止痛, 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首选药物, 硝酸甘油0.3 mg舌下含服或10~15 mg静脉滴注, 如疼痛症状仍未缓解, 给予地西泮或哌替啶肌肉注射。

5.2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时, 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消心痛等可出现头昏、头胀痛、面红、心悸、血压下降引起晕厥, 服药后应平卧片刻, 或在医护人员监护下用药。

5.3应用抗凝、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链激酶、肝素等药物后要告知患者及家属要注意观察, 若有鼻衄、牙龈出血、黑便、局部皮肤有出血点、瘀血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5.4应用抗心律失常药, 钙剂治疗可预防性地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利多卡因可以控制室颤, 胺碘酮对顽固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疗效, 同时严格防范其不良反应。

6 出院指导

嘱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 观察缺血心肌恢复情况;坚持抗凝药物、调脂药物、控制血压药物的严格按时服用, 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自我急救药物随身携带并标明用法以备他人施救方便;以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为主, 戒烟、酒;生活要有规律, 避免劳累, 保持情绪稳定, 注意保暖, 防止寒冷刺激[4];继续坚持康复锻炼, 注意休息, 保证睡眠, 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生活规律, 3个月可恢复部分工作, 6个月可恢复正常生活;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简单的救护知识, 如发现患者可疑心绞痛发作, 先给予含服硝酸甘油, 无效时先平卧床休息, 再每3 min~5 min 1片硝酸甘油, 有条件者给予吸氧同时拔打“120”急救, 应用担架或平车护送, 勿让患者步行。

针对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自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源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而斑块的形成起源于冠状动脉硬化, 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中除去如年龄、种族、性别、地域等不可改变的因素外, 还有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5], 使患者明确这些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心肌梗死再次发生的关键。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就能够按时服用调脂药物、根据血压情况调整降压药物剂量、控制饮食与加强运动来控制血糖、自觉地进行戒烟限酒、坚持不懈地低强度锻炼来控制肥胖等。通过有效的自我干预能够逆转动脉硬化, 预防心肌梗死恶化, 避免复发,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祥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11, 15 (5) :476.

[2]庄巨花.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13, 17 (10) :3996.

[3]马桂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J].医药论坛杂志, 2010, 31 (20) :200.

[4]赵素梅.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0, 22 (2) :182.

[5]夏天, 赵利华, 王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2008, 3 (2) :107.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 篇2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健康宣教;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173-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必代谢性疾病,为一终身疾病[1],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慢性并发症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致亡原因,长期理想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关键。

健康教育是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改掉不健康的行为,消除、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懂得只有依赖自己才能做到主动参与并负责自己的治疗与康复,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使自己达到心理、生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最佳状态。

1临床资料

我科201年10月-201年07月收治的6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

2健康宣教

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不能只依靠医务人员被动接受治疗,而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从被动治疗变成主动治疗,才能为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2.1心理指导:

糖尿病教育是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情况,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疾病的健康教育,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治疗糖尿病成功的关键,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特点是自尊心强、孤独、抑郁、易烦躁、好猜疑、偏执等,因此易产生悲观情绪,对治疗丧失信心。只有加强心理护理,做到心身并治,用亲切、诚恳的语言,丰富的理论知识,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纠正对待疾病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2]。

2.2饮食: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应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及具体措施,并督促落实,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计算每日总热量,指导患者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当患者因饮食控制而出现饥饿感觉时,可增加蔬菜,多食纤维素高的食物。谨防因饮食不当而引起的血糖不稳定。

2.3运动:

适当运动是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适当运动可以增加热量消耗,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有效降低血糖,加速脂肪的分解,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注意时间应选在饭后1小时,运动方式选择缓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做操等,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4自我监测

2.4.1 体重: 定期测量体重,使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5】公斤。

2.4.2血糖: 指导患者充分认识自我监测血糖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测量血糖的方法、时间,为治疗提供信息,及时发现和预防低血糖。

3讨论

现代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不仅仅局限于药物治疗,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健康教育占首位,它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经过教育,老年糖尿病患者学会了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坚持定期监测血糖和接受正规的治疗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市版社,2006:441。

如何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 篇3

1 患者方面

1.1 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医疗史和健康状况, 文化层面与生活习惯。例如糖尿病发病多久?有无并发症?家族史, 药物史、检验数据、因糖尿病引起的住院或急诊, 家族传统、工作状况, 家庭状况、食物偏好, 生活习惯等, 只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健康宣教才能做到个体化, 即因人而异。

1.2 制定教育计划

患者入院第一天为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介绍管床医生、护士以及主任查房时间, 发一些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小册子, 告之低血糖的反应及急救措施, 告之饮食及运动原则。第2~3d可以详细讲解饮食及运动的方法以及治疗息息相关的内容。第4d讲解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第5d讲解糖尿病的并发症及自我保健知识。第6d讲解血糖仪的使用及检测的重要性。第二周主要是复习, 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 及时补充一些遗漏的小知识, 再让患者填一些糖尿病教育反馈的问卷, 评估患者掌握情况。这是一对一教育, 即护士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教育, 在患者床旁进行。

1.3 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宣教

发问卷给每位患者, 了解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针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集体授课, 时间为1h, 讨论时间为20~30min, 患者可现身说法, 现场答疑, 课后注意留给患者较多的时间讨论、提问以消化所学知识, 现身说法能鼓舞和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互动, 互学, 易于掌握。

1.4 饮食监督执行

如果科室能够提供糖尿病饮食的话就不需要了, 患者可以统一就餐, 由于条件限制, 提供不了糖尿病饮食, 饭菜由患者自备, 那么在患者准备进餐前汇报健康宣教护士, 由护士进行监督, 及时纠正不当饮食, 同时患者对饮食也有一种更形象的理解和掌握。

1.5 运动监督执行

建立"糖尿病病友活动室", 配备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 作为患者的运动场所和娱乐场地, 每天把适合运动的患者集中起来进行集体运动, 效果好又增加了患者的兴趣。

1.6 满足期待血糖恢复正常。

1.7 出院指导

宜在出院前一天, 效果佳, 出院当天患者心情比较激动, 又忙于收拾行李和办理出院手续, 没有心思听护士的宣教, 所以安排在出院前一天, 尽可能一对一, 专注交流。留取患者资料作为长期追踪, 电话随访为最佳方式。

2 教育者方面

2.1 教育者应当注意的细节

教材要清楚有趣、实用、正确, 教育内容要通俗化, 少用专业名词, 鼓励学员回应, 要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时间发问, 教育场所要选择舒适无干扰的环境, 且要选择恰当的时间, 了解患者的接受能力, 了解患者关心和害怕的事情。

2.2 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培养

糖尿病教育者要不断精确自己掌握的知识, 为病人的教育实际上是医学知识的传授, 教育者首先要保证自己传授的知识有根有据, 并且和医生解释相一致, 否则会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不信任感, 所以每周最好能跟医生查房几次。

2.3 教育者在沟通过程中

一次不要问病患者太多问题, 放出去的知识患者掌握多少要及时评价, 不要急于求成, 关注患者的回馈, 激励患者的学习兴趣。

3 结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护士与患者之间教与学的过程来实现的, 教学过程是由护士、患者、家属、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基本因素构成的完整和互动过程[2], 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增强了护士的健康意识, 解决了护士不重视健康教育和没时间施教的主要矛盾, 保证了患者接受教育的权利, 通过我们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极大的提高了患者自身维护健康的能力, 调动了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健康教育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了满意度, 为医院赢得了荣誉。

参考文献

[1]王纯.糖尿病教育在基层的现状调查[J].中华实用西医杂志, 2003, 16 (1) :6~7.

丙肝患者的健康宣教 篇4

【摘要】 目的:分析多媒体课件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近两年来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00例,按自然年段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传统宣教法与多媒体宣教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采用不同宣教方法的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患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注意事项、自我护理等的了解程度,多媒体宣教法优于传统宣教法(P<0.05)。结论:采用多媒体宣教法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加强教育效果,增强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 血液透析;多媒体;健康宣教

【中图分类号】 R49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31-01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和程[1]。健康教育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最优先重点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医院的功能也由单纯医学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教育一体化卫生保健服务转变,健康教育的质量如何,将成为衡量一个医院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提高病人的健康意识,纠正不良的健康行为,促进身体康复,预防疾病复发。[2]血液透析作为救治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肾脏替代疗法。病人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因缺乏专业知识,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从而使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失调,从而加重疾病的进展[3]。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4]。近年来,我科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其中,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采用单人讲解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形式,在临床护理指导中,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之间在本院肾内科病房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均为慢性肾衰竭病例,其中男65 例,女35例;年龄35~76 岁,平均57.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5例,高中35例,大专及以上20例。按入院时间段分为两组。2009年入院患者为对照组,2010年为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透析周期2~3 次/周,每次4小时。定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血液透析宣教和技术指导,实行考核制度。

1.2 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主要使用个别口头讲授方式。观察组除按常规教育外,还利用多媒体集中上课方式,通过科学严谨的设计,利用视频、动画、声音、PPT等多媒体技术制作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宣教资料,由血透护士分期组织患者集中到宣教室,观看PPT演示及视频操作,并予以详细解说。

1.3 健康宣教内容

利用PPT课件对患者和家属演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包括:(1)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2)心理指导:鼓励患者保持开朗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同时指导家属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3)饮食指导:血透患者营养问题极为重要,合理的饮食是透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4)动静脉内瘘自护的指导:动静脉内瘘的畅通是患者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俗称“第二生命线”,一旦建立内瘘,应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便促进内瘘的扩张和成熟,以免内瘘阻塞。(5)生活指导:终末期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必须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保证休息和充足的睡眠。(6)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调整用药量。(7)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在透析间期自我监测血压和体重是非常关键的。

1.4 评价内容

患者和家属了解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水平,保持开朗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能熟练自护动静脉内瘘,注意日常生活保健,积极服药,自我监测血压和体重等。

1.5 调查方法

按评价内容设计调查问卷,由患者自填,文化程度低者可由护士帮助完成。对照组在患者透析一段时间后发放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50份;观察组在患者或家属集中上课后发放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50份。

1.6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表1显示了两组患者掌握血液透析健康宣教内容的比较结果,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表1 两组患者掌握血液透析健康宣教内容的比较

3 讨论

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或家属自愿地接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5]。将多媒体课件融入到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健康教育中,其作用是很明显的。

3.1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多媒体课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直观性好、交互性强、表现丰富。由于图文并茂、声像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易于患者接受、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文化水平低者以及老年患者,再结合护士的临床实践指导,使患者更易掌握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减轻焦虑心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配合疾病的治疗。

3.2 提高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健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干预(intervention),它主要是使用传播、教育和干预的手段来促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使人们在面临健康问题时,有能力作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对照组实施口头宣教,患者得到信息的渠道仅仅是听觉,理解力不高,不易掌握。而观察组采用的多媒体宣教方式,以图像或视频方式进行演示,使患者能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促进健康教育目的的实现。

3.3 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融洽,提高患者满意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增强了护士与患者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维护了患者的疾病知情权,使患者感到在医院里受到尊重和重视,提高了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6]。

3.4 有利于血透护士专业知识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使得护理人员变被动询问为主动教育。护士亲自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查阅资料、认真备课,既弥补了护士健康教育相关资料的缺乏,有利于全面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又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促进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及积极性,使健康教育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孙秋华,沈勤.中医护理健康教育[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

[2] 林亚琴,张菊红,戴杰.应用多媒体对腮腺肿瘤患者实施健康宣教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22-123

[3] 孔祥茹,陈翠杰,宫培艳等.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外医疗,2011(5):135

[4] 黄秀凤,黄秀丽,白满等.健康教育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70-72.

[5] 刘美玲.现代护理与临床[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5-310.

[6] 龚颜欢,钟翠娜. 集体健康宣教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护理研究,2005,19(14):1271- 1272.

恙虫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5月在我科共收治16例恙虫病的患者, 其中, 男5例, 女11例, 农民, 均有野外活动史。年龄30~69岁, 平均49.5岁, 文化程度, 高中5例, 小学及初中5例, 文盲6例。其中1例患者, 女, 69岁, 农民, 因头痛、高热、尿少等症状, 在当地医院治疗2 d, 病情未见好转来我院就诊, 因尿少, 以“急性肾功能不全”收住我科。我科医生仔细地对患者进行全身体检, 发现患者右侧腹股沟有一个蚊虫叮咬样焦痂, 随后对患者进一步检查, 疑为恙虫病, 并改用恙虫病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用5%GS 500 ml+氯霉素1g静滴及其他对症治疗后, 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 病情好转, 1周后治愈出院。

1.2 护理

1.2.1 心理护理

注意患者心理变化, 及时疏导, 保持患者心情愉快, 消除患者烦躁、焦虑、恐惧的情绪。因病情急及对本病认识不足, 环境陌生, 或因误诊而致病情加重等均使患者产生焦虑、急躁或恐惧心理, 笔者通过加强入院宣教、耐心解释和精心护理, 使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和对待本病, 解除了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 皮肤护理

注意焦痂或溃疡部位的清洁, 勿用力撕剥、搔抓;应让其自行脱落, 局部涂2%龙胆紫, 或用75%的酒精涂擦溃疡周围皮肤, 用过氧化氢、生理盐水涂擦溃疡面, 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 以免衣服擦伤致疼及防止继发感染。由于焦痂及溃疡是本病的特征性体征, 且多分布在气味较浓、且较湿润的体表, 故在护理中发现焦痂或溃疡, 应及时报告医师, 以明确临床诊断。

1.2.3 发热的护理

卧床休息, 发热期间每2~4小时测体温1次,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血压, 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处理。降温处理以物理降温为主, 如冰枕、冰帽、温水擦浴, 避免乙醇擦浴, 以免影响观察皮疹和诱发皮下出血。退热时患者大量出汗, 及时更换衣服, 以防着凉;保持床单、被单干燥清洁、病房空气新鲜, 温、湿度适宜;补充营养和水分。鼓励患者多饮水, 注意营养和液体补充, 进食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禁吃坚硬食物及刺激物。

1.2.4 并发症的护理

恙虫病的并发症有支气管炎、肺炎、肝炎、心肌炎、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等, 故在输液过程中一定要按医嘱控制输液速度, 有条件者可用输液泵控制, 没条件的要加强受控滴速, 以免输液过快引起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同时要经常巡视病房, 对每个患者要做到细致地观察, 病情出现可疑变化时要及时报告医生, 并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肝炎患者要卧床休息, 减少活动, 饮食上应禁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低脂饮食, 避免服用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并按医嘱增加护肝、降酶、消炎等药物。心肌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严格控制补液量和速度, 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心脏负担, 有呼吸困难者给予半卧位, 吸氧, 及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出现肺炎时要保持病房室内空气流通, 控制输液速度, 成人每分钟不超过60滴, 定时为患者翻身叩背排痰, 必要时以吸引器吸引, 同时给予雾化吸入以助排痰。出现肾功能不全时要让患者注意卧床休息, 待病情好转后才可适当活动, 有水肿者要限制水钠摄入, 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注意观察患者水肿、尿量、尿色、血压等变化, 并每周对患者进行体重测量。还有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 以便及时发现有无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 及时做出相应护理。

1.2.5 用药的观察及护理

本组6例患者均使用强力霉素口服, 部分使用氯霉素静滴, 体温1~4 d后恢复正常, 疗程7~10 d, 预后良好。使用氯霉素时, 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以协助诊断恙虫病, 同时由于氯霉素对造血系统毒性较大, 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血象变化, 有时用氯霉素治疗的患者可发生中毒性精神病, 故有精神病史者忌用。肝功能减退者用氯霉素还能加重肝功能受损程度, 故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服用四环素类药物应观察消化道症状, 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及有无过敏反应。此外, 四环素类药物有乳牙色素沉着和牙釉质发育不良及致畸胎的不良反应, 因此孕妇、授乳妇和7岁以下患儿禁用此药。同时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时应避免与牛奶、钙、铁、镁食物或含有上述成分的药物同服, 需服用时要间隔3 h以上[2]。

2 结果

16例患者确诊后给予氯霉素、四环素或强力霉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恙虫病损害是全身性的[3], 是因为病原体从恙螨叮咬处侵入人体, 先在叮咬局部组织细胞内繁殖, 引起局部皮肤损害, 继而直接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 形成恙虫病东方体血症, 血流中的病原体侵入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 产生毒素, 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和多脏器的病变。其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炎, 血管周围炎及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因为小血管炎是全身性, 故其损害是全身性, 多系统、多脏器, 临床护理中, 根据本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 从整体出发, 认识、研究和处理问题。嘱患者注意休息和营养, 以增强体质;做好恙虫病防治知识的宣教, 认真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 除杂草、灭鼠、消灭恙螨滋生地, 喷洒灭虫剂杀灭恙螨。此外, 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个人防护, 在流行季节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晒衣被, 在流行区野外活动时, 为防止恙螨叮咬, 应束紧袖领及裤脚, 可在外露的皮肤上涂抹5%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等。

总之, 重视高热期护理, 做好细致的病情观察, 特别是对焦痂、皮疹的观察, 有利于对恙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以及使用抗生素时对血象、病情的观察和护理, 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抢救患者的生命。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可以稳定患者情绪,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总结恙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收治的16例恙虫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经正确治疗, 精心护理, 本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可以稳定患者情绪,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恙虫病,预防,临床观察,护理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15-518.

[2]向宏英.100例恙虫病临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7, 4 (14) :1267-1268.

丙肝患者的健康宣教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1日~2012年10月1日收治1032例精神病患者, 均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649例, 女383例, 年龄18~63 (46.8±3.1) 岁, 病程5d~18个月, 平均8.1±2.9个月, 患者均无严重躯体障碍与智能障碍, 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 在我院住院4w以上。1032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氯丙嗪治疗, 剂量250~500 (316.3±88.4) mg/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与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评价方法

对患者精神状况评价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 , 住院依从性采用0~4级评分, 分数越高, 依从性越差。对于治疗与护理后的效果, 采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IE) , 对于对疾病的治疗与认识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 (ITAQ) , 该问卷由11个项目组成, 每个项目采用0~2分来进行计分, 得分范围0~22分, 分数越高, 认识程度越高。

1.2.2 宣教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入院后即实施健康宣教, 根据患者病情, 在集体宣教基础上采用差异化宣教方法。集体宣教由专业及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及护士负责, 护士长定出宣教计划, 1~2次/w, 15~20min/次。根据患者病情, 可对患者进行差异化宣教, 时间和次数可灵活掌握[1]。采用多样化的宣教形式, 根据患者发病原因及治疗情况, 采用差异化的宣教方法与技巧, 对于病情特征相似患者采用有计划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于不同患者不同阶段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宣教与解答, 并对患者提出的健康知识, 以耐心诚恳态度进行回答帮助患者加深理解。对部分适宜参加集体活动患者, 应带领其参加户外集体活动, 使患者放松心情, 在娱乐中学习知识, 治疗产生兴趣。选择医院表现好的患者作为典型和榜样, 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对影响患者住院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重点宣教, 在患者入院后对其主动热情介绍医院各种情况与规章制度, 使其产生一种在家的感觉, 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介绍, 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强调住院治疗的重要意义。对住院期间需使用的相关药物进行说明, 指导各种检查与化验, 并让病人进行自我分析与批判等。同病人经常进行交流, 了解病人思想状况, 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 为下一次宣教做好准备[2]。

1.3 统计学方法

以住院治疗依从性问卷、BPRS、ITAQ与NOSIE量表对宣教效果进行评价, NOSIE评分由两名护士进行, 仅对病情计算总估计分, 评定一致性, BPRS与ITAQ评分由2名医生来进行, 评定一致性。各项目在住院期间两组病人评定一次, 在宣教期间1~4w末各评定一次, 以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后采用不同护理方式, 其住院治疗依从性、BPRS、NOSIE以及ITAQ的评分比较见附表所示。

由附表可知, 从开始健康宣教, 研究组病情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治疗3w后, NOSIE显著改善, 在第4w末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BPRS在第2w末获得显著改善, 对照组在第3w末获改善, 且从第3w末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 两组患者ITAQ总分值持续增加, 但研究组分值增加更为明显且时间更短, 自第3w末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住院依从性方面, 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明健康宣教对病人住院依从性有明显改善。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对治疗及医院依从性与治疗环境、药物反应程度以及医护人员水平息息相关, 患者依从性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服药的依从性。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治疗的同时, 对其加强健康宣教, 使其熟悉住院环境, 了解自身病情, 调动其治疗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其积极配合医院治疗, 收到明显效果。

注: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与治疗前自身比较, **:P<0.01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在患者住院治疗4w后, 研究组病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大大提高, 改善其住院的依从性, 提高了住院治疗的效果。我院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提高了患者的住院依从性, 也使医护人员的护理业务水平与理论知识有了很大提高。

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1日~2012年10月1日收治的1032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6例,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宣教,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住院依从性、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 (ITAQ) 及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IE) 的评定分析。结果经过4w的住院观察治疗, 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改善时间也高于对照组。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可有效改善病人住院依从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神病人,健康宣教,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宋燕华.精神障碍护理学[M].第6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

丙肝患者的健康宣教 篇7

1 对护士的要求

健康宣教是建立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互动活动。肺结核患者是一群特殊的群体, 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悲观、抑郁、恐惧情绪, 护士要学会根据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教育时机和教育内容;要学会尊重和体贴患者, 真诚对待患者, 对患者的康复要有责任感, 要不断转变观念, 把原来的模式化健康宣教计划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分解成富有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个案, 变原来的填鸭式灌输为与不同需求相结合。

2 护士对患者健康需求的评估

结核患者往往因家庭、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极易产生负性的或消极自卑的心理, 使思想负担加重。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治疗手段, 评估患者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初发患者对肺结核病感到害怕, 知识的了解相对缺乏, 对健康宣教方面的需求范围较广;复发患者又担心不能治愈, 而产生悲观失望情绪, 特别是反复发作多次住院的患者, 对治疗失去信心, 对健康宣教方面的需求主要是药物的副作用、检查结果的指导、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等方面。对较低文化层次患者采用声像制品宣教, 高文化层次患者采用文字为主的宣传材料。对年龄偏大的患者, 加大宣教力度与次数, 对患者家属同样进行肺结核知识的健康宣教, 以帮助患者接受全面的治疗与护理。

3 患者对健康需求的自我评估

健康宣教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 不同的病程、病情的患者, 其年龄、性格、文化、职业、生活方式等不一样, 健康需求也不一致。从我们发放的调查表中发现, 住院的肺结核患者他们都有强烈的健康知识需求愿望, 有的是要求对疾病的基本知识、疾病的检查和治疗、药物副作用、出院后健康指导的了解;有的是要求对饮食、活动、医疗费用预算、医保政策等的了解;更有的则是要求了解当前国内外肺结核病治疗的新进展、新技术、新疗法, 有否新的治疗药物诞生等等, 因此, 健康宣教的方式和内容必须因人而异, 因人施教[2]。

4 重视信息反馈

分析健康宣教中的难点,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 其病程长, 服药时间长, 且以年老、文化层次低、家庭经济条件差、农村人群居多, 随之带来一系列健康宣传工作的困难。如:医嘱要求服半年以上的药物, 可患者因多方面原因, 往往不能坚持做到联合、规律、适量、全程服药, 一部分患者忽视结核病的消毒隔离工作, 不能正确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结核病的传播;一部分患者对肺结核化疗后的副作用如肝脏损害不理解、不重视, 有时甚至不找医生, 自行终止治疗等等。这些问题常常是护士在健康宣教中的难点, 护士要重点针对认识模糊的问题增加宣传力度, 充分调动患者积极参与的意识, 以增强健康教育的效果。

5 健康宣教模式的探讨

多年来, 我们采用了传统的健康宣教模式, 即:不管是初发的还是复发的;不管是文化层次高的还是文化层次低的;也不管是年轻的或是年老的, 有否特殊的心理需求, 我们一律套用模式化的“肺结核患者健康宣教”, 并采用填鸭式的指导方式, 让患者被动地接受我们灌输的有关健康宣教知识, 致使健康宣教的质量、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尽管我们的责任护士反复努力, 可当护士长或院部质控小组的成员作临床考评时, 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甚理想。近年来, 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探讨, 认为传统的模式和方法, 已经不能适应肺结核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有必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首先由护士对住院的每一位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评估, 然后由患者对自己健康知识的需求进行自我评估, 最后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知识的薄弱点及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宣教。健康宣教实用性加强了, 患者会主动配合工作, 也会高效地把护士指导的内容变为自己对疾病知识的了解,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提高了结核病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 健康宣教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中的作用是明显的、是有效的, 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实施健康宣教可以使健康宣教工作更具针对性, 更有实效, 它能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对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 减少复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小珍.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 2005, 27 (2) :131-132.

丙肝患者的健康宣教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6~12月在我科住院的手术患者288例, 随机分为常规组140例和观察组148例, 年龄10~78岁;文盲18例, 小学毕业61例, 初中毕业124例, 高中毕业52例, 大学及以上33例;其中普外手术133例, 肝胆手术64例, 开胸手术11例, 肛肠手术8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使用口头宣教和纯文字告知书的方式, 在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进行宣教。观察组应用自己编写的健康宣教手册, 内容包括:外科常见疾病基础知识介绍;手术患者需要做的相关检查;手术前、后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复的相关知识, 制成图文并茂, 简单易懂的彩色图片, A4纸打印塑封, 装订成册, 管床的责任护士负责发放。在入院日、术前1d、术日、出院日讲解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科室质控员和护士长在晨间查房、进行术后第1天、出院日进行宣教的效果评估。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第1天患者满意度为79.1%高于常规组的64.3%;出院日满意度为97.3%高于常规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健康宣教手册是根据外科疾病制作的, 针对性强, 内容简单易懂, 色彩鲜艳, 重点突出, 具有丰富的趣味性;手册的内容都是患者手术期间需注意的饮食、活动、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等, 和患者密切相关, 通俗易懂, 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通过护士的讲解, 患者加深了印象,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1,2]。

健康宣教是外科病房护理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 使护理人员的职责不仅仅是照顾患者, 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护理人员由原来的普通护理人员转变为健康宣教的执行者、与患者信息的沟通者、教育者以及帮助传授者。使用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宣教的患者, 通过患者自身对照手册的学习, 护理人员每天的讲解和晨间查房时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健康宣教效果进行检查、评价, 并随时提问患者, 了解其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 包括:术前1d饮食的注意事项、预防便秘的措施、如何进行术后康复锻炼等。表1的结果显示, 常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疾病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满意度也未能达到要求。观察组将健康宣教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 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宣教, 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增进护患感情, 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患者在住院期间, 通过健康宣教手册和护理人员的讲解获取相关疾病的知识, 要求我们的护理人员在讲解的同时, 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强内功, 重学习, 促使其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专科理论知识, 通过听取患者的反馈, 了解其对疾病知识了解的程度, 对于未知的地方, 查找出处, 随时积累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健康宣教手册在患者出院后, 可以收回, 消毒后再利用, 有利于节约成本, 减少科室消耗。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不仅有助于患者主动参加和配合治疗、护理, 还能促进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 适应患者的角色转变, 促进其机体功能和心理的康复, 是提高患者生活治疗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在不断提倡健康的今天, 每个人都是健康的受益者, 尤其是在医院住院的患者, 全面了解相关疾病的知识是我们护理人员今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通过发放健康宣教手册, 讲解疾病知识, 及时的护患沟通,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 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患者。

参考文献

[1]李丽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实用新医学, 2002, 4 (7) :639

丙肝患者的健康宣教 篇9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饮食干预;健康宣教;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39-0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糖尿病代谢性急性并发症,主要是因机体严重缺乏胰岛素引起的一系列病变综合征[1]。DKA患者多表现为烦渴、严重消瘦和呕吐等特征,且具有病情发展快,死亡率较高等特点,为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在对DKA患者实施护理时,主要着重从饮食干预和健康宣教来进行强化,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接诊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选取54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7例,女性12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为(57.35±3.94)岁,平均病程为(7.26±1.07)年;观察组27例,女性13例,男性14例,平均年龄为(56.74±3.01)岁,平均病程为(8.01±1.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补液护理、心理干预、生命体征检测、胰岛素治疗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具体操作方法为:(1)饮食干预:当患者处于急症阶段时,必须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严格禁食。在患者住院期间,结合个人体质及年龄等对所需总热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全日热卡=1000+年龄×年龄(80-100)。根据患者所需为其拟定专门的饮食结构指导表,并叮嘱患者家属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如实记录。由于碳水化合物可影响糖耐量,致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故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且尽量选择二合面、荞麦面等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每日摄入植物油应当占总脂肪的1/3以上,同时对饱和脂肪酸与动物脂肪的摄入量进行控制,确保胆固醇的总摄入量控制在200mg以內。叮嘱患者多使用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但需要对钠摄入量进行控制,以免引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并发症。通常情况下,应结合尿糖升高时间、血糖升高时间、饮食习惯以及胰岛素使用剂量、时间等对饮食进行合理分配,全天膳食应以少食多餐为主要原则,建议膳食分配比例以1/7,2/7,2/7,2/7为宜。告知患者严禁使用任何高糖分水果和纯糖制品,可选择糖分含量较低的水果或者甜味剂来代替,但需要相应的减少部分主食。(2)健康教育:在患者成功渡过危险阶段后,意识恢复之后,即可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健康宣教,重点讲解饮食、运动治疗的重要性,并告知他们科学合理的管理饮食。同时为患者详细讲解DKA相关疾病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好的配合饮食干预,除此之外,叮嘱患者家属可陪同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但需要避免过度劳累,以轻微出汗为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血糖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毒纠正时间、血糖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DKA是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内糖代谢发生紊乱,致使血液中 浓度迅速下降,进而致使患者出现高血酮和酸中毒等相关并发症,因该病发展速度非常快,且病情较为危及,并导致患者中枢神经、循环神经以及肾功能障碍。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尽快稳定血糖,纠正酸中毒[2]。但在为患者提供常规治疗外,饮食配合可以说直接关系着DKA患者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对提高患者临床配合率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健康宣教还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无论是在酸中毒纠正时间,还是在血糖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较之对照组更短(P<0.05)。该结论充分证实了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在DKA护理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给予DKA患者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通过加强患者健康教育、饮食干预,更利于患者血糖控制、酸中毒的纠正,且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顾兰,吴嘉维.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70-1872.

丙肝患者的健康宣教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我科2013年1—12月出院的患者230例设为观察组, 男158例, 女72例;年龄20~78岁, 平均 (52.0±6.8) 岁。肺结核42例 (18.3%) , 其中涂阳初治肺结核21例 (50.0%) , 涂阳复治肺结核11例 (26.2%) , 痰菌阴性肺结核10例 (23.8%) ;伴肺功能不全11例 (26.2%) , 糖尿病9例 (21.4%) , 心功能不全4例 (9.5%) ;出院后均予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利福喷汀口服抗结核药治疗及相应专科药口服治疗。肝炎188例 (81.7%) :其中乙型肝炎 (乙肝) 132例 (70.2%) , 出院后予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酯口服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 (丙肝) 32例 (17.0%) , 出院后予干扰素注射、口服护肝药治疗;戊型肝炎 (戊肝) 24例 (12.8%) , 出院后予口服护肝药治疗。我科2012年1—12月出院的患者224例设为对照组, 男138例, 女86例;年龄18~72岁, 平均 (56.0±6.8) 岁。肺结核49例 (21.9%) , 其中涂阳初治肺结核19例 (38.8%) , 涂阳复治肺结核16例 (32.7%) , 痰菌阴性肺结核14例 (28.6%) ;伴肺功能不全10例 (20.4%) , 心功能不全6例 (12.2%) , 糖尿病5例 (10.2%) 。肝炎175例 (78.1%) , 其中乙肝118例 (67.4%) , 丙肝32例 (18.3%) , 戊肝25例 (14.3%) 。两组均排除有较重的精神异常、严重认知或智力障碍患者, 两组基本资料接近。

1.2 实施步骤

对照组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包括告知患者出院时间, 交代出院流程, 居家消毒隔离;遵医嘱服药及自我监测不良反应, 活动与休息、营养方面的指导, 教会患者自我保健与自我照顾能力, 告诉患者复诊的时间与地点, 征求患者意见等。

1.2.2 观察组

①收集资料, 确定存在的问题, 分析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护士工作繁忙, 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流于形式;个别护士宣教意识不强, 专科知识和工作经验欠缺;宣教时机不适宜, 不能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健康宣教方式单一, 常以口述为主要方式。②制定预期目标, 增强护士对健康宣教的意识, 出院健康宣教覆盖率达1 0 0%, 患者满意率>9 5%。③改进措施。改变原有的功能制排班模式, 选择扁平化排班, 每位护士平均分管8~10例患者, 增加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的时间;对科内护士进行专业素质培养, 重在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提高, 利用每月业务学习时间, 结合科室每周疾病查房、晨间提问, 选择性的学习专科知识和新的护理理念、先进实用的护理方法, 利用多种形式的在职教育、培训班等;重视沟通技巧, 对科内低年资护士通过道德讲堂、礼仪培训教育, 增强其服务意识, 掌握沟通技巧、基本礼仪。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时掌握时机, 讲究语言技巧, 采用合适的称呼, 以礼待人, 微笑服务以博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健康宣教形式多样化, 根据患者的年龄层次、文化, 评估患者的接受能力、精神状况, 尤其是对老年患者, 避免使用医学术语。改变“口述”这种单一的宣教方式, 我科特意设计了一张爱心联系卡, 发放给每位出院患者, 注明复诊预约的方式、电话, 出院注意事项, 如休息、饮食、服药、门诊复查等内容。分阶段质量改进, 第一阶段主要为健康教育知识的强化, 第二阶段着重于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 第三阶段给予常规的检查促进。④效果评价。护士长、责任组长向每位出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每月工作讨论会上进行调查表的汇总、讨论, 评选出宣教工作优秀的护士, 与绩效工资挂钩, 同时找出下一步需要改进的问题, 及时修正目标, 以保证CQI顺利实施。

1.3 评价方法

自行设计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包括责任护士是否宣教过出院结账流程、居家消毒、如何正确服药、药物的不良反应、休息与活动、饮食与营养、门诊随访的注意事项, 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个调查题目, 由患者或家属完成。前7题代表健康宣教覆盖率, 每题有两个选项:已宣教、未宣教, 如未宣教≥2项, 即代表该患者的健康宣教未覆盖。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不满意两个选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健康宣教覆盖:观察组220例 (95.7%) , 对照组193例 (86.2%) ;患者满意:观察组223例 (97.0%) , 对照组196例 (87.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 2.4 4、1 4.2 6, P<0.0 1)

3 讨论

感染科患者治疗时间长, 且需要定期复诊, 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方式,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自觉建立健康行为, 增加服药依从性, 让患者更加注重定期复查, 提高生活质量[1]。

CQI避免了传统的护理质量改进方法中缺乏目的性、计划性的缺点, 有助于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2]。本文在出院患者健康宣教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 通过改变排班模式, 强调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宣教, 深化护士对健康宣教的认识水平, 变消极为积极应对, 提高了健康宣教覆盖率。在健康教育过程中, 通过提高护理人员沟通技巧, 发放爱心联系卡等方式, 患者更加深入、细致地掌握了出院后的常规知识, 提高了自我健康意识, 使患者更加注重定期复查, 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责任心, 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 促进护患交流和沟通, 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密切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蔡素玲, 陶红梅, 彭虹, 等.临床优质护理健康教育与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17) :70.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的主导性下一篇:高职学生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