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管理途径(共12篇)
探讨管理途径 篇1
1 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精细化管理目前被许多学术专家所赞同, 作为一门管理学科, 从事管理学的大量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下有过不同的定义。很早以前就有很多的专家发表了相关的著作, 从那时候之后, 精细化管理的理论现在被很多企业认可和推崇。国内很多知名的专家提出了鲜明的概念, 纵观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论述方法, 很容易的发现, 精细化的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 同样作为一种新认识、新观念、一种仔细认真的态度和一种不可述求的文化, 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注重细节、过程等, 精细化的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 在不同区域中有着不同的概念, 是一个企业发展必须的需求, 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精细化管理在河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1 河道工程管理特点
河道工程具有覆盖范围广, 涉及面宽等特征, 河道同时也在不同的地势形态中跨越, 河道自身具有的功能也是管理中的一项内容。还有河道发生变化, 这样就使得河道管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有着多元化、多层次感。因此, 河道工程管理不是很容易的, 要从多方面去考虑, 很多的工作岗位都是独立的管理模式, 实施起来比较有难处。
2.2 河道工程管理现状
河道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用法律法规和政府制度文件来限制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一切活动, 不仅仅是各个行业对河道的需求, 还包括了人类对河道的需要, 河道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必需品, 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还要不破坏河道的生态环境, 使河道的作用发挥极致, 并持续利用。在实践的管理中发现, 许多的河道管理就是根据一些河道条例和相关的水法来进行简单的管理。还要根据水利工程标准制定考核章程, 按照等级进行分配, 从而做好管理工作。目前河道工程的管理考核办法中规定了分类和相对应的条款, 各个部门根据这些分类和条款制订了相应的实施政策。通过这些年来的验收成果和考核中遇到了问题, 从客观角度来说管理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随着河道管理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很多的河道管理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河道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2.3 河道工程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途径
2.3.1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标准。
管理要从基本开始, 做好基本的标准需求, 把握好标准中的基本要求。因此, 精细化的管理在河道工程中推崇, 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好管理的组织架构, 根据组织架构确定基本管理人员和工作职责, 目前河道工程管理都是一些基本的管理内容, 例如:安全管理、经济管理等, 每一流程中的每一条例都含有各项内容的制度和措施;在运行中遇到的日常问题要及时与专业人员沟通, 按流程操作;管理技术操作规程要全面;定时定期检查维护, 做好工作记录;按照工作内容做好报告和报表, 河道工程精细化的管理标准要高于国家相关标准之上, 这样结合河道自身的特点, 掌握河道的信息, 才能使工程的内容、目标做到完善。使贯彻这些问题更加具体化、简单化、方便化, 在管理期间不存在遗留问题, 做到各岗位之间合理有效的沟通, 河道工程精细化管理实际上就是河道工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细致化。
2.3.2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现代企业中对绩效考核要求非常严格。同时绩效考核机制也是精细化管理中的精髓, 河道工程涉及的部门很多岗位很多, 这就意味着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按照国家水利部门的执行文件进行分类, 河道工程管理单位的岗位一般有30-40个岗位, 绩效考核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 如果单独是一个独立的部门绩效考核很容易, 能做到公平, 但是涉及这么多个部门绩效考核很难做到公平, 并且在这些岗位当中, 有大部分的岗位是管理机关单位内部的人员, 职责都是定性, 定量少, 即使简单的绩效也很难做到公平。从这可看出, 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 设计合理的考核目标, 提高可实践性是很重要的。制定绩效考核制度, 必须根据河道工程中的岗位进行实际考察, 然后在针对各个部门中的各个岗位职责和责任人进行考核, 还要选择最适合各个部门的考核绩效方法。采取的办法有很多, 比如同一部门, 互相打分和领导打分相结合的方法, 内部考核和外部评分相结合的办法等。总之, 不管是什么样的考核标准, 最终的考核成绩一定是要真实并且有效, 对考核的最终结果实行奖罚的绩效模式。
2.3.3 打造强有力的执行力团队。
有了管理的标准和考核制度, 就要做好如何去执行, 执行落实就是要有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问题能做好执行规则的一种素质, 执行者也就是一个企业中的重要人员, 企业的基石———中上层管理者, 中层人员就是工作的执行者, 作为中层领导必须要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执行者去提高精细化管理, 但是这些执行者必须是真正的能干正事、做实事、干好事的一些人员, 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建立管理办法。河道的管理工作大部分就是基层的许多问题, 做到及时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进行解决, 目前很多单位对待执行力的问题看的非常重要, 很多文献中表明行政事业单位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执行力的问题, 执行力问题也是河道工程管理做好精细化管理前提的主要任务之一。
2.3.4 培育精细化管理文化。
精细化管理对现代的管理企业中来说, 这是一个新的概念, 它是河道管理单位全员参加的一个系统, 因为本身河道工程管理的工作不是固定, 比较分散, 内部的管理较为复杂。河道管理单位就要对全员进行精细化管理文化的培训, 要求大家理解这种文化, 这种文化带给我们工作的畅通。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工作的方式、一种文化、它会使工作人员认识自己的这份工作, 从心里面去认真、仔细的面对这份工作, 全员尽职尽责的去完成工作。
接受这种精细化理念的管理是全新的接受新事物的体现, 克服顽固的思维模式的过程, 要让大家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充分的发动大家的工作执行性和积极性。
2.3.5 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
为了河道实施全面的精细化管理工作, 要对工程期间全方位的监控, 要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 一些卫星定位系统, 使得管理领导能第一时间掌握管理的现状和进展的程度, 为日常的考核提高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 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快速解决。
3 结束语
精细化的管理已被运用到很多单位中, 很多单位正在研究探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这种现象值得赞扬, 精细化管理相对于河道工程管理来说是一种提高河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台阶, 河道工程管理确实存在着困难, 实施精细化管理也不是很容易, 我们要保持好的心态要有百分百的信心, 不断的去追求和提高, 是实践工作中不断提升, 使精细化管理在河道工程管理工作中发挥光芒。
参考文献
[1]郑月芳.河道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2]汪中求, 吴宏彪, 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3]水利部建管司, 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Z].2008.
[4]侯瑜琨.河道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1.
探讨管理途径 篇2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水平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电力项目开始积极寻求与我国电力企业的合作,通过承建的方式开展海外电站项目建设已经成长为我国电站建设行业现在甚至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而海外电站项目建设处在风云变化的国际环境中,面对的竞争者来自世界各地,这些都迫使电站承建企业不断加强自我在各方面的提升,从企业对工程的承建,到项目设计,到项目的采购,以及具体的施工等方面,全面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而目前国内电力企业在海外开展电站工程建设主要采用的是EPC模式,它虽然能够为企业带来相当高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需要企业不断研究,加强项目管理效果。
1 EPC项目模式
EPC模式也就是集项目设计,项目采购以及项目施工于一体的工程整体承包模式,这种模式中的项目工期长,普遍性报价高,能给承建企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根据国际相关管理规定,项目承包商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因为它不仅需要对业主企业针对项目提出的某些要求的失误负责,还需要对自己的设计承担风险,同时还要对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承担一定的风险,整体上来说风险度较高。
2 EPC项目工程的特点
业主仅仅与总承包商之前存在合同关系,在整个工程中参与工程组织与协调的时候并不多,总承包商承担起整个工程建设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因为沟通交流的不直接,很容易出现合同中的要求与规定难以被理解,合同纠纷很常见。
业主需要承担的风险低,而总承包方承担的风险大,因为在业主与总承包商之间签订合同的时候,整个工程的费用都是已经确定了,无论材料设备还是人工等在后期或降或涨产生的风险都需要总承建方来承担,总承包商非常有必要及时总结自身经验,借鉴他人经验,加强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
小学教育有效管理途径探讨 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 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84-02
管理不仅仅是机械化地按照某些制度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教其做人做事的道理。那么,对小学要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下面笔者根据在教育教学上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转变、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
每当一提及教学的质量,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等的任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小学教育教学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根据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来讲,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桥梁,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主要体现在:(1)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管理。(2)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测试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这是提升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抓好基础教育,创学校特色
基础和特色好比两个翅膀,只有两个翅膀都硬了,学校才会腾飞。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当今,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三、加强对教学整个过程质量的有效管理
从传统的经验上讲,对质量的管理只是注意对质量的检查,也就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管理,严重地忽略了对教学全过程的创造管理。由于教学的质量并非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出来的,因此,在管理上,我们要将其工作的重心放在由以往对教学质量的检查转变为对教学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加强管理。也就是说,要加强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的布置、批改等进行管理。在目前看来,我们国家对小学的教学管理中,学生课内外的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的管理还远远不够。究其后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没有得到严格的统一规定;(2)各科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只顾及自身,没有实现各科作业的和谐统一;(3)学生家庭作业的负担相对来讲较重;(4)部分学校因为客观条件受到限制而不能很好地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或者活动仅仅流于形式等。因而,要实现教学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的宏观调控,还要加强各科之间的有效协调,同时还要提升教师布置作业的质量,以及加强学校对于课外活动的有效组织、安排、检查等,促使其课外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实现管理的实效性。
四、加强教学管理的凝聚力
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学的根本目标,唯有经过全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不管是我国或是国外,大量的成功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经验表明,若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一定要融合校内外所有力量,包含校内的全部成员和家长以及社会,需要都加入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从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性。现阶段,在小学共同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加大了小学教育教学的难度。比如小学生家长并未积极参与,许多小学生家长认为,学校承担小学生全方面的教育责任,而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主要是学校的责任。可是当前我国处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时期,人民社会责任与意识不强烈,许多困难需要共同努力去解决。而为了可以充分发挥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作用,就应该在所有方面团结一致,加强凝聚力,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做出贡献,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五、加强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
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包含教学管理机构的建设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管理机构的建设与健全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建立责任机制,由校长全面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同时由教学秘书来协助校长的工作,负责具体的教学管理,比如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工作计划等;而教导主任则主要负责教学的日常管理,教研组则负责学科的教学管理。通过这种责任鲜明的管理制度的实施,教学管理体系将得到完善。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则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学校要为教师的成长及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留住教师人才;其次,在校园内广泛开展读书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再次,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他们加以指导,从而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后,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做出客观且真实的评价,从而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寻求进步与发展。
对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仅仅要制定合理、科学、规范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从情感上分析和思考管理。通过有效地管理,为师生提供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增强师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永忠 李坊银 鉴往知来革故鼎新—小学教学管理的几点尝试[J].江西教育,2007,(11).
[2]张俊芝.试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152-160.
[3]王福英.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4]李凤喜.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19).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探讨 篇4
1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或多或少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及建筑的安全, 作为管理者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 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
1.1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不够重视
我国有很多建筑企业兼营其他行业, 而建筑行业只是公司多种经营项目之一, 投入的精力会有所分散, 且大多数经营者和公司高层都把重点放在工程投标上, 忽略了对经营项目的工程管理。上层领导不重视, 分管建筑的管理人员也会相对松懈, 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方法老旧, 不适合应用, 致使建筑出现很多质量问题。
1.2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 建筑行业与经济发展相互带动, 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我国的法律法规没有跟上社会的变迁, 制定的建筑管理法律条例不够完善, 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 很多企业为了谋求更高的利益, 钻法律的空子谋取暴利, 而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管理相对欠缺, 导致很多企业出现管理漏洞。
1.3技术水平偏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 建筑的技术水平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很多新兴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能够有效增加施工效率, 减少人力的应用, 加快施工的进度。我国很多先进技术还没有应用到实际的建筑中, 建筑的主体仍然是人力, 部分建筑工人文化程度较低, 不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1.4管理人员水平偏低
据统计, 我国建筑行业很多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 很多建筑企业是家族企业, 文化程度不高, 很难管理好。有些企业管理人员并不是专业出身, 不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 且公司重视度不够, 培训安排并不合理, 导致整个管理层的管理水平都偏低。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我国建筑工程的兴起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进步又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前进。但是建筑工程的管理却跟不上建筑工程的发展, 要想更好地发展建筑行业, 就要有效地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 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很多漏洞, 应及时发现、认识问题, 认真思考, 寻求解决方法, 尽早解决和填补这些漏洞, 寻求建筑工程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
2.1企业要加大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
企业要改变原有的思想, 对建筑工程管理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只有企业领导人重视建筑工程的管理, 其他工作人员才会更加重视。如果企业同时涉足很多领域, 就要寻找人才分管建筑, 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要想更好地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 领导者就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让各部门都能够有效沟通,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减少隔阂, 只有各部门共同努力, 才能提高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公司也要加强对施工程序的管理, 尽量避免因个人原因影响整个建筑工程。
2.2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推出完善的、可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让建筑工程管理法制化, 有据可循, 同时, 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根据法律强制要求企业对建筑工程进行严格监管, 不定期地抽查、走访, 避免企业为了谋取暴利钻法律的空子。企业自身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依法办事, 严格遵守法律, 获取正当的收入。企业也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监管力度, 明确责任, 严格要求建筑的安全性, 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保证建筑的质量。在我国, 经常会出现大的企业获得一个项目, 承包给中型企业, 中型企业再向下承包给小型企业, 而小型企业承包给个人的多层承包现象, 这就大大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 对于这样的建筑工程, 国家和企业都要更多关注, 将每个部门、每个人的责任明确, 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2.3提高技术水平
科技进步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基础, 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 国家就无法发展。建筑行业在不断进步, 建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但是在我国建筑市场上, 很多技术停留在理论上, 没用实际应用。因此, 我们要引进先进的技术, 提高建筑技术水平, 运用科学的建筑方法, 增加建筑的安全性。要对建筑工人进行一定的培训, 提高其技术水平, 使建筑施工效率更高。
2.4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我国很多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很难对建筑工程进行良好的管理, 因此, 提高管理者的水平刻不容缓。公司在招聘管理人员时, 要对广大的求职者发出邀请, 而不是在公司内部调任, 同时, 公司要聘请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 有必要时也要高薪聘请专业人才到本公司, 弥补本公司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的现象。公司要注重人才储备, 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并要加以考核, 督促其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只有管理水平上去, 才能更好地完成建筑工程管理, 保证建筑的质量。
3结语
在我国, 每天都有旧建筑物的拆迁和新建筑物的产生, 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不断增加的建筑数量在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说明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要求的不断提高, 原有的建筑水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想要建造出满足人们要求的、质量良好的建筑物, 就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只有规范好建筑工程, 加强管理, 才能建造出安全、美观、舒适的建筑。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行业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给建筑行业带来活力的同时, 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由于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模式的改变, 对于建筑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建筑行业逐渐壮大, 原有的建筑工程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应寻求更好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使建筑行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途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王淑梅, 陈炳志, 王海永.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0, 15 (08) :78-79.
[2]吕凤章.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与提高[J].科技促进发展 (应用版) , 2012, 14 (07) :456-457.
[3]蔚建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探讨[J].江西建材, 2015, (10) :264.
[4]杨海滨.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09) :290.
探讨管理途径 篇5
钢铁行业的总能源消耗已经占据到中国总能源消耗的15%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能源消耗量,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
我国的钢铁产业迅速发展,钢铁生产量已经连续万年位居世界第一。随着钢铁生产量的不断增加,其能源消耗也随之增长。到 2010年的时候我国已经处于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作为能源消耗的重头产业,我们必须要加强对钢铁企业的节能优化,减少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量,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1世纪之前,我国的钢铁企业大都还没有形成节能减排的意识,很多钢铁企业把工作重点都放在了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总量上,对于能源消耗基本没有做出过高的重视。进人21 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企业更是迎来了百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种大环境下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开足马力加大钢铁的生产总量。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能源已经占据到钢铁生产成本的 30%左右,除了保护环境节省能源之外,很多钢铁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也在不断的进行反思,反思如何进一步的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发现,我国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的并不是很理想,很多钢铁企业的节能工作都是在不断的改建和扩建中所完成的。事实上这也给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要想在这种结构复杂、先天设计不足,后天随意变更的钢铁企业中全面科学实施节能减排谈何容易 基于此种情况,当前我国钢铁企业大都面临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 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势在必行,但是究竟如何进行节能减排工作却是一筹莫展。
为了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中咨网(http:///)研究部总结我国钢铁企业节能可以沿着下面几个方向开展
建立节能工作的基础
钢铁生产的各道工序必须要重视节省能源,对铁水和烧结矿等重要能源的消耗更要投以必要的重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降低钢铁生产工序中溶剂料以及零部件与耐火材料等非能源物质的单耗。众所周知,对于生产钢铁的企业来讲,影响其吨钢能源消耗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 铁钢比”。假如一个企业吨钢能耗高的话,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判断其“ 铁钢比” 就一定会高。但是,要想降低“ 铁钢比” 不是单纯依靠企业的力量就能做到的,这主要是与我国所储存的废钢资源密切相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内的很多钢铁企业都采用了扩大电炉钢比例的做法。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走精细化道理,实施精料方针,努力提高烧结矿和球团矿的品位,这样才是降低钢铁产业能源消耗的正确途径。
抓住节能工作的重点
所谓钢铁企业节能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要大力提高钢铁企业能源系统生产、转换加工等环节的能源转换效率。遗憾的是,钢铁企业的能源高效转换本应该得到有效发挥的,它也是钢铁联合企业的 大功能之一。但是如今却成为制约我国钢铁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拉大了我国钢铁企业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的差距。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焦炭、电力等重要能源在钢铁企业的生产以及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过高所造成的。基于此种情况,我国的钢铁企业在未来的节能减排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相关的技术手段研究和运用,努力提高钢铁生产过程中能源系统的转换效率,尽量减少钢铁生产、转换和加工等环节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另外,还要努力降低钢铁各生产环节中燃料、电力、氧气、蒸汽以及工业水等能源动力的单耗,这也是我国钢铁企业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
降低回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钢铁企业在废钢的回收和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回收生产过程中所散失的各种余热、余能和废弃物等都是造成我国钢铁企业能源消耗的重点。相关学者通过其研究表明 中国整个钢铁行业对余热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效率,与国外先进的钢铁制造业相比,整整落后他们20%左右,与韩国和日本的差距还要大。基于此种情况,我国的钢铁企业要想降低在回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还需要不断发展自身的技能技术,依靠先进的技术来降低能源消耗。与此同时,还要组织相关专家对余热余能资源的回收利用理论进行深人的研究,进而促进节能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进步。建议可以将以往余热资源的单一间接回收方式改变为间接或者是直接联合回收还可以将单纯的热回收改变为热电联产。这些都是降低回收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
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水平的途径探讨 篇6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生产中,人们接触到工业电气化设备和家用电气化设备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必须看到电力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多起电气事故:如某机械厂修理工本打算在午饭时间合闸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提早赶回上班,发现电扇没电,在无任何考虑的情况下就把闸刀合上,而此时蹲在设备后面的修理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当场死亡。又如某化工厂员工鄢某,检查车间内一个二级中控配电室的低压电容柜时,竟然在没有断电的情况下,用手钳直接拔插式保险。此过程因操作不合规范,手钳和临近的保险接触从而发生短路,短路产生的电弧灼伤了鄢某的手、脸和颈脖部。类似实例不胜枚举,这些电气事故时时提醒我们: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已刻不容缓。企业电力设备本身结构复杂,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一旦设备发生故障,不仅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可能会给生命和财产带来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有序运行。
1、电气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
1.1管理制度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
长期以来,在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大部分企业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还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如规章制度中对安装人员的约束较少,许多设备安装人员在安装设备时只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操作,并不关注具体的规章制度,以致出现设备安装不合理的情况。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建立电气设备相关管理制度,有的即使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真正落实。追溯其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了生产上,对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这样的企业其发展只停留在短期阶段,并不注重长久规划。因此,要想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必需完善电气设备的管理制度,并且切实提高制度的落实度和有效性。
1.2设备使用和维护存在的问题
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很多企业都加班加点地工作,因此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与保养。在对设备维护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车间为了尽早完成任务,不得不将设备的保养时间推后,有时甚至是免去了设备维护这一环节;2)我国对电气设备的维修方法和技术比较落后,维护保养工作实施起来比较复杂,耽误了较多的生产时间,这也是企业不进行及时维护的关键原因之一;3)电气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的检修形同虚设,只是走走过场,实际上电气设备长久处于未检修的状态;4)一部分设备管理人员属于临时招工,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不了解。如果对设备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就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设备的制约。
1.3管理人员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通过分析已发生的电气事故实例可以发现,人在事故中负有很大的责任。电气事故中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1)由于部分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安全观念不强,加之没有进行相关的岗前业务培训,他们的知识水平较低,对危险的警惕性较差,因此容易表现出散漫、懒惰的工作状态,由此造成了严重的事故;2)有的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心存侥幸心理,在学习中走马观花,在工作中得过且过,从而导致生产中的误操作、乱操作等违规现象出现,导致电气设备因长时间过流、过压而寿命减短。
2、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水平的途径
2.1完善管理制度
上文已经指出,电气设备管理中出现的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的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在“安全生产”四个字中企业更多的偏向于“生产”,而忽略了“安全”。但是必须明白,安全才是一个企业获取长久利益的保障,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大前提。要提高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应做到:1)制度中应明确规定采购人员的行为,从设备源头上避免事故隐患。如采购员采购设备时应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坚决杜绝劣质设备进厂,若发现设备入厂质量不合格,应对采购员进行严惩。2)对不遵守规定、违规操作的员工应加大处罚力度,同时也要从制度层面提高人员对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2.2对电力设备进行及时维护与保养
为保证安全生产,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1)对某些必须长期运行,确实无法停机检修或定期测试的电气设备,应组织专家对其运行情况进行专业的技术评估。进行技术评估时,应综合考虑设备的监测状态、技术要求和使用年限等要素,坚持安全第一、防患未然的基本原则。2)对主要电气设备的检修重在“检”,应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保证其正常使用。3)对于正在工作的设备,若出现故障,维修车间应立即组织维修工作。4)对于需要定时、定点维修的设备,应在维修前几天通报相关部门,并在检修完成后上报企业电气技术负责人审查。另外,做好现场清扫工作,结合现场情况尽量减少清扫周期;经评估确认需按期检修和保养的电气设备,应创造条件安排检修和维护。
2.3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设备管理员的培训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领导的不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备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一些优秀的设备管理员因为薪资问题而辞职。加之企业现有的设备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设备管理效果得不到保证。企业做好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以此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首先,应强化员工的安全观念,使其具有危险意识,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应严格根据制度规定进行仔细检查。其次,应该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创造各种学习机会,积极鼓励相关部门进行工作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素质。
2.4高溫高压设备贴示温片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因满负荷运行或连接点接触不良等原因导致温度过高而引发的电气事故层出不穷。此类事故一旦发生,就会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但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还会威胁到人身安全。对于高温高压设备,可以采取贴示温片的措施减少其事故发生,此方法近年来在各供电单位和大型企业逐渐得到推广使用,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结束语
电气设备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企业要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就必需提高自身的电气设备管理水平,及时发现电气设备存在的隐患,并予以处理,将事故危险扼杀在源头。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探讨管理途径 篇7
1 财政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财政能否得到有效的管理, 在影响这个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同时, 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而在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过程中, 往往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以至于事业单位的财政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没有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
在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方面管制的经过中, 几乎都没有完整的管制机制。会计从业人员对财务工作管制的经过中并没有进行准确的分工, 在工作上也没有准确的分工。假如在财务中产生问题了, 财务的从业人员都会互相推卸, 互不承认。尤其在有的单位中, 在财务工作中, 有的工作者身兼数职, 又担任财务管制, 还担任估算以及计算的工作, 这样, 不仅不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 而且还不能进行有效的管制, 以至于会产生资产浪费、流失的现象, 不仅不能使单位正常的工作, 导致国家资产受到了损失。
1.2 财政管理中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在事业单位中, 单位的收支情况都要根据财务机构的预算机制进行, 但是在真实的操作中, 财务机构的预算结果经常会被财务管制者忽略。造成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和工作重点都得不到重视。并且, 在对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预算时没有严格按照预算制度进行, 得不到合理可靠的数据,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实际支出比预算高出很多的情况。并且, 因为没有完整的估算管制标准, 单位的财务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 在进行预算时会出现徇私枉法的情况。主要体现在: (1) 单位的领导利用私权, 随便的动用资金, 产生资产浪费的情况。 (2) 有的单位在日常的项目活动中不能进行精确的掌控, 造成超支现象。 (3) 在进行单位财务预算时, 具有收支混乱的情况, 不利于管制。
1.3 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不符合要求
在我国有关法律中明确规定, 财务管理必须是经过考核拥有会计资格证书的人员, 但在一些单位中, 财务管理人员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 同时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不符合国家所规定的要求, 因此在工作管理的过程中, 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 由于没有接受财务管理这一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在对财务管理的过程中, 财务人员缺乏一定的风险辨识能力和风险处理能力, 在管理的过程中会由于管理不当而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1.4 没有严格的管理监督体系
在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过程中, 大多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监督体系。在检查财务问题时, 主要以时候检查为主, 对财务管理过程中以及管理前没有及时的监督, 有的事业单位在监督的过程中, 多表现为突然的检查, 而不是注重财政管理的日常的监督, 同时在监督的过程中, 所涉及的范围不够广泛, 不能全方位的对资金的使用以及流通进行监督, 也就无法发挥出财政管理监督的真正作用。
2 加强财政会计管理工作的途径
2.1 加强事业单位财政岗位的管理
针对加强事业单位的财政管制进程中, 第一就要先增加对财务职位的管制。让财务从业人员在对财务进行管制时, 能够严谨的根据规则规定进行。并且, 把财务管理的责任明确的落实到每位财务从业人员的伸长, 能够防止在单位的财务管制中发现问题时, 财务从业人员你推我, 我推他, 谁都不承认的情况。并且, 建立健全财务管制手段, 不仅能够让财务从业人员互相监管督促, 还能够有效的防止财务人员利用自己的岗位, 把公家的财产放进自己的口袋, 避免国家资产的损失。
2.2 加强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按照财务预算进行工作, 不只能够合理的运用资金, 还能够在提升资金的利用率, 所以, 在进行财务预算的工作中要按照规定进行合理、科学的编造,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在进行资金预算工作时, 还要对超出资金的部分和已经到账的资金之间的关系, 以便能够保证资金的正常使用以及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 在资金支出中主要有两方面, 事业性以及业务性, 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确保事业性资金的金额。第三, 在资金支付方式中主要有两类, 维持性以及发展性, 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已经拥有的公共机构能够正常运转所需支出要能够保证, 这属于维持性支付, 之后根据工作业务的需求, 在资金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发展性支付。第四, 对于支付是否重要性可以分为重点支付以及一般支付, 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正常运行的工作中, 对于每项资金的支出, 要按照主次先后的顺序安排, 既要确保重点性支付, 又能够顾及到一般性支付, 平衡资金的利用作用。
2.3 完善财会的报表体系
在对事业单位财政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要全面的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一方面要明确事业单位财会报告的目标, 报告的目标应该定位于为国家、公众、事业单位, 提供真实、科学、准确、及时、全面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 要在完善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分析的指标和方法进行创新, 建立起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普遍通行的财务分析指标模式。同时, 在对财务报表整理时, 要尽可能的缩短报表的周期, 以便能及时的向财务会计报告, 从而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此外, 在针对特殊的专项报告时, 应针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考虑, 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2.4 建立完善的财政管理监督制度
在增加对财务管制时, 还要建立健全完整的财务管制监管系统, 能够在日常的财务管制工作中、财务审核中以及资金的支出收入中, 可以快速的察觉到资金运行中的问题, 以便能够马上发现, 同时进行整改, 有效的防止因为财务管制工作的过失导致资金的流失。并且, 建立健全完整的财务管制机制, 能够在很大的水平上, 防止财务人员利用自己的岗位, 贪污了单位的国家财产。所以, 必须要求财务管制监管工作者在对财务进行监管督促时, 要把管制工作贯彻落实到每个细节中, 详细谨慎的开展自己的监管工作。防止因为管制上的过失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
3 结束语
企业生态经济管理实施的途径探讨 篇8
传统的QCTS四维复合模式已经转变成为QCTSE五维复合模式。QCTSE五维复合仅仅比QCTS四维复合多了一个E, 即环境。此时环境要素很明显的成了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在当前时期, 企业不应该只是关注当前的利润, 而忽略了长远的利润。企业要积极的寻求全新的发展方法。生态化的管控工作是在经济发展的时候提供有意义的商品, 降低资源耗损的一种企业行为模式。
1 形成生态经管的思想
企业要想形成这种思想意识, 就先要树立好企业的生态经济管理理念。当开展此项管控工作的时候, 会牵扯到运作中的很多步骤, 而且规定所有的工作者都要参加。企业在打造生态经管环境的时候, 要对企业的全部的工作者开展环保教育工作, 确保所有的人都能生成环保思想。企业要通过生态思想把产品结构进行合理的完善, 确保其成为环保产品。积极的进行产品规划, 论述其发展趋向。所有的阶层都应该设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全部的工作者都要积极的参加, 营造综合、全面、积极的绿色生态革命。
2 确保生产方式环保
在运作的时候保证生产方式环保, 能够降低企业原料的耗损率, 把之前有害的物品变为无害的。防止产生过多的环境污染, 进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第一要做的就是设定一套有效的环保方案, 尽量的使用目前就有的资源, 提升其使用效率。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和优秀的方法, 不断的研发新型资源。其次要做到是把这些方案用到实处。企业使用的原料要确保对生态没有严重的影响。生产工艺也要积极的完善, 使用新科技, 尽量的不用有毒物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现场的管理。这些方面都要维护好清洁能源方案的实施。尽最大可能的防止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物品, 确保物品能够有序使用。把废弃物质变为能够再次利用的资源, 进而实现环保的意义。企业生产时期, 要多用环保性的物品, 完善产品的效益, 增加其使用时间, 避免人们在使用产品时对身体造成损害。清洁型的产品, 失去了原先的使用功能之后, 还可以被大自然回收和再利用。
3 开展绿色营销活动
绿色营销策略是指, 结合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人类的消费需求。企业将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与市场营销的观念相统一, 便能够在生产经营中实施绿色营销策略。绿色营销策略, 是企业生态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措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策略, 先全面的收集好绿色信息, 制定企业预备绿色营销计划。逐步的创新和开发新绿色环保产品和资源, 注重清洁生产。企业营销绿色产品, 需配合好绿色服务、渠道、促销和价格, 引起消费群体重视。这样才能让绿色产品占据市场经济, 扩大其占有率。企业营销绿色产品, 要做好环保的宣传和广告, 让绿色产品独具特色, 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在订立绿色产品价位的时候, 企业为了获利, 肯定会在在成本中加上环保费用。很显然此时此类产品的价位就要交至于同类的高一些。不过, 很多的消费群体会对此类产品感到很新奇。这类产品在出售的时候和别的产品就有一定的差别。由于它们本身是环保的, 没有污染的, 所以逐渐的开始被人们认同。企业要积极的开展宣传活动, 而且要重点的讲述此类产品和我们一般使用的产品间的差别。通常来说, 人们都会选取那些有着优秀品质, 并且对本身的健康没有太大影响的产品。所以, 如果绿色服务思想融入到销售之中的话, 此时群众就会选取这类产品, 并加强回收利用和循环再生, 营造一个生态环保节约型社会。
4 构建企业生态经济管理运行机制
4.1 运用生态经济管理手段。
在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必须要贯彻和实施生态环境的相关法规。灵活的运用各种管理手段,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统一。企业需利用经济手段, 调整和优化企业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保活动, 以此提高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水平。根据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标准, 调控企业的建设活动和生态环保。利用行政力量, 促进企业生态的管理。协调好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问题, 促进企业的发展。
4.2 健全生态环境管理组织。
健全生态环境管理组织, 首要的任务就是强化企业的生态队伍建设。这样才能适应于企业发展和生态经济管理的需求。企业需成立环保节能有关的部门小组, 例如环保节能部、生态经济监督小组等。环保部门应采用集体决策的模式。一旦企业面临了比较重大的生态问题、经济问题, 以及管理上的问题, 环保部门需连接企业人员, 一起决策和处理。除了上面讲述的内容之外, 还要做好企业的内部管控工作, 要设置相应的环保体系。企业车间等都应该设置专门的环保员。其负责对所有的工作者进行思想教育, 确保组织队伍人人都能够生成环保思想。而且要积极的监督, 并且管控好企业的生态经济氛围。
4.3 加强生态经济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的任何决策, 都离不开制度的指导。我国企业实施生态经济管理, 需要构建好管理运行机制。企业实施经营和管理, 需要制定生态经济管理责任制, 将其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企业经营机制在转换时, 需将企业生态经济的目标视为企业的战略组成部分。企业战略是否达标, 决定了企业评先评优和上等级的重要条件。有机的结合企业生态责任和企业生产责任, 制定生态经济管理的内部指标, 可以将其纳入经济承包和目标责任制之内, 实现统一的处理和考核。
5 结束语
在当前时代, 环保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内容。城建以及公用活动等都开始落实环保思想。对于企业来讲, 生态化的经管工作不单单是维持社会稳定发展, 同时还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必要方法。企业积极的开展该项管控工作, 在工艺和生产方面都要使用无害的物质, 推广绿色营销体系, 而且在企业自身构建合乎本企业发展的生态管控运作体系。企业本身是以获利为发展目的的, 所以要更加的关注今后的发展方法, 以此来谋求长远的进步。企业在落实该项管控工作的时候, 要切实的按照国家的法规条例行事, 不断的调节各类关系, 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合乎发展的生态准则, 进而带动企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迈进
摘要:由于时代在进步, 人文素养也在不断的提升, 企业始从关注利润朝着关注生态方面转变。在当前时期, 生态化的经济管理工作 (以下简称生态经管) 能够降低的成本, 进而为企业带来更为久远的效益。通过分析当前的状态可知, 企业展生态性的经管工作时还面对着些缺陷, 正是这些缺陷的存在会在定程度上干扰到企业的进步。文章具体的分析了做好经管工作的方法 以及发展生态化经管活动的措施等等。
关键词:企业,生态经济管理,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周仲春.生态经济管理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1) .
[2]杨柳春.推动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政策系统研究[J].商情, 2010, (24) .
[3]郭丹红.推行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9) .
探讨管理途径 篇9
一、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步骤
1.做好准备工作, 搜集各种资料
在做财政预算的时候, 要进行资料的寻找和搜集工作。搜集资料包括:对乡镇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要对政府的整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并制定出一系列的计划。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会节省一部分的工作时间, 也会使得工作流程更加的顺畅。在工作前也要搜集财政的预算的定额, 也要统一财务大的支出, 制定出编制方法, 在进行财政管理的过程中, 才能保证在预算不受损失的情况下, 又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人民政府的管理工作属于不动产的范畴, 所以针对财政管理要注重安全性、耐久性、 协调性及经济性。
2.计算其他的费用和税金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已经逐渐的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中来, 计算机在合并和汇总的计算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可以节省人力资源, 减少了人为计算的错误, 但是, 计算机毕竟不具有思维方式, 所以, 在输入数据的时候, 要谨慎的进行审核, 保证其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在预算编制期间,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通过工作人员对财政项目的重要程度的认识, 做到公正, 合理的计费工作。为财政的预算提供便利的条件。
二、完善财政预算管理的控制方法
1.掌握过硬的财政管理经验
财政预算管理在整个人民政府中是不可缺少的。前期预算安排好了以后, 工作人员也做了详细计划, 那么下一步就应该是在预算中具有过硬的财政管理经验。管理的不全面和不仔细, 会导致失败。要对财政预算的规则了然于心, 为精准编制财政的预决算提供主观的条件。我国目前的财政管理队伍呈现的现象, 政府从来不缺管理人员, 极度缺乏的是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 其原因在于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一味的只顾赶进度, 不进行管理质量监督, 技术含量较低, 同时对于一些高端的技术、管理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只能用些低端的代替, 这样不但难以发挥最大的共作效率, 质量相对高端的也会产生一定的差距。
2.保持客观的编制立场
对于不同的财政管理需求, 观念和方法不同的前提下, 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 预算员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工程的预算管理的细致, 对于工作过程中的也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 财政管理部门要保持客观的编制立场, 秉承着不为个人只为群众的思想意识。
3.调整财政预算定额, 实现动态管理
在市场经济不断进步的今天, 财政管理的整体化和复杂性的预决算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管理的专业知识。如今科学技术在不断地更新, 在很大的程度上工作人员的财政管理也有所提高, 人民政府兴旺发展, 与其他的行业有着明显的区分和不同, 这要求行政部门把握经济的发展方向, 并且要求预算管理部门对此制定政策和可实施的方法, 要制定新的工程预算定额。成本的计算程序随着经济的发展要不断地完善, 并逐步实现政府的动态管理, 促进了整个政府的蓬勃发展。
三、财政预算编制的管理要点
1.财政动态管理的实施标准
近年来, 中国对于人民政府财政管理的重视, 不断对财政预算的监管, 以及管理财政预算的专业人才的不断扩大, 设备, 材料的大幅度增长, 对于财政的动态管理也有着一定的调整和改善, 实施的标准也有了变化。对于这样的情况, 相关部门研究机构把握了经济的发展规律, 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政策, 使整个人民政府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够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 对于我国政府预算的检测机构而言, 人民政府的核心竞争力能使整个政府在激烈的市场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财政预算检测机构需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更好的适应开放的现代化的需求。
2.建立财政预算的管理系统
在做财政预算管理的时候, 要进行资料的寻找和搜集工作。财政的预算编制和管理涉及到诸多的部门和单位。提高财政管理要建立在一个高效的, 科学的管理方法上, 并且要对整个的财政预算过程进行监控和跟踪, 方便了验收工作中的顺利进行, 尽可能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财政预决算的审核是一项复杂的多样化的技术工作, 它涉及到了财政管理的方方面面。财政的预算的编制和管理方法要制定科学, 准确, 权威的方式, 在任何一个步骤中都不能马虎大意, 确保整个人民政府财政的稳定性能够顺利进行, 建立统一的科学编制方法以及严谨的管理方案。有效的控制投资, 是人民政府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通过国家政府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我国的财政预算控制方法和管理要点会更加的成熟, 将会为政府带来更大的利润, 为人们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条件。相信通过人民政府所有管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将会更好地发展, 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 加强财政预算, 提高有效管理方法和途径, 为我国的财政发展提供更大的效益, 为人民政府创建出蓬勃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陈蓬佳.探讨乡镇财政预算提升管理的有效途径[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5, (1) :4.
[2]胡雪青.提高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4) :283.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效途径 篇10
1 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
所谓建筑工程就是指施工单位把建筑的原材料作为劳动的对象, 为了完成建筑工程的设计文件内容, 同时把国家的强制性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作为衡量的依据, 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 运用各个方面的管理、技术, 把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完成好, 把建筑活动转化成建筑产品物质的过程。在一个工程中, 假使从结构的封顶开始计算, 大概需要的施工阶段是整个施工工期的40%, 假如结构的施工工期延长, 那么后期的施工时间就会非常的紧张。由于后期的工程工序是十分多的, 所以需要的劳动力也比较多, 材料的规格也比较的复杂。仅在投入的工种的种类就是前期施工工种的2到4倍, 人数也是3倍以上, 所有的这些都给以后的施工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由于施工单位多, 就会使得总包和分包等施工单位增多。这就会显得十分的繁杂, 在施工的管理要求上要有高度的统一性和组织性, 假使要求不严格就会达不到预期目标。由于每一个工种都是进行交叉作业的, 可能会相互的影响, 在一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的工期和工程的质量安全。
2 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2.1 以人为本, 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在进行施工时, 要使得每一个工人都感受到自己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把自我的价值得到很好的实现, 这样可以激励他们, 使他们更加的敬业和奉献。与此同时, 对于在职务的提升和学习的培训以及工资和奖金的分配上也必须公平的对待, 尤其是在重点工程程序的任用上更是严格把关, 在工资的标准和奖金的数额上要发扬民主, 还要听取员工们的意见, 要充分的体现出人才的价值和多劳多得的奖励措施, 使其能者被提拔重用, 得到更多的工资和奖金, 这样也可以使其他的工人们心服口服, 这样就可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的氛围。在管理的过程中, 我们要从人格上去尊重他们, 和他们友好的相处, 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他们感受到体贴。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项目的凝聚力增强, 使得员工们的集体荣誉感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2.2 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
2.2.1 施工管理人员的准备
在施工的现场, 项目的管理人员主要包括项目经理、技术员、材料员和安全员等等, 每一个项目部可以依据自身工程的规模确定自己的管理人员数量, 并把每一个职能进行相应的分配, 每一个项目的负责人都要在公司的领导下对于本项目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组织他们去熟悉图纸, 和经营开发部去沟通, 讨论施工现场的材料的用量等。
2.2.2 施工操作人员的准备
在公司的劳动人事部门, 可以根据项目部所提出的劳动力相关计划, 再根据公司自身的施工项目的进展, 安排每一个工种的施工人员, 组织项目部的人员对于进入现场的工人门进行教育和技术安全的培训, 使得工人在进场之前对于工程项目有一定的了解。施工技术部还要对于进行特殊工艺的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 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 每一个部门都可以全面的执行公司的管理制度。
2.2.3 施工的技术准备
施工的技术准备由项目部负责, 他们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 还要对于图纸中出现的问题总结, 把错误和问题汇报给甲方和设计单位, 使得达成一致, 在进场施工前最大努力的把问题解决。项目的技术人员要在技术部们的指导之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还要根据工程的情况进行合理的人员技术分配。
2.2.4 施工的材料准备
在工程材料的准备上, 为了把计划的材料更准确的采购, 可以由项目部根据经营开发部所绘制的材料表对材料的用量进行核对, 之后由预算员把材料计划表下发, 这个计划表可以作为采购员的采购依据, 采购员可以提前进行货物的准备, 以便保证材料的正常供应。对于材料的进场, 项目部也要向采购员提供一耳光进场的时间, 使得采购员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及时的准备材料。
2.2.5 施工的现场准备
在项目开工之前, 项目经理要组织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去工地进行一次实地的勘察, 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施工的现场, 确定材料的堆放地等情况, 之后把实际的勘察结果填入到《施工调查报告中》中。
2.3 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
2.3.1 进度的控制
在施工的过程中, 进度计划可以反映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分部和分项工程以及各个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利用它可以统筹全局, 对于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正确的指导生产活动。在进行施工进度总计划的编制时, 要按照合同的要求去进行操作。把每一施工的过程详细到每一个月和每一周, 并且要实际的组织实施, 在必要时, 还可以对于施工的进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保证按期完工。
2.3.2 质量的控制
在工程中, 对于工程质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 它关系着过程的好坏, 是每个项目部在管理中的头等大事, 在管理时, 可以根据质量的目标要求进行质量计划的编制, 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也要按照图纸和国家的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控制和验收, 对于工程质量的自检和互检等制度也要严格的遵守, 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工程的质量。
2.3.3 成本的控制
再建筑工程的成本方面, 首先要树立起责任, 要有成本和效益的意识, 把对于成本的控制进行推广和宣传, 使得企业的整体都进行重视, 做到项目部的全体人员都参与, 把施工和生产的过程中的成本费用的控制做好, 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进行施工时, 要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建立一个有效的成本控制的机制, 对于项目的成本进行预测, 编制好成本的计划, 在施工时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支出、降低成本, 做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
2.3.4 安全的控制
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安全的保证体系,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把安全的意识宣传到位, 确保每一个施工都安全进行, 要有一套合理的安全保证计划并且要组织实施,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因素要进行严格的批评和控制, 要做到第一时间去消除安全隐患, 坚决的避免和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摘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比较重要的, 同时也是比较复杂、困难的, 本文针对于在建筑施工中的一些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探讨管理途径 篇11
关键词: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教学途径;探讨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旅游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并且为旅游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专门人才。目前,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提高我国旅游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当前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与行业实际结合不够
目前,我国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的教材建设比较滞后,现在出版的教材大多是千篇一律。虽然一些教材加入了一些旅游企业的案例,但教材的内容都是从财务管理的内容入手,如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成本效益管理和利润管理,其理论并没有突出旅游行业自身的特点,缺乏对旅游行业具体事务的指导,因此也缺乏对实践的指导。
2.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在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教学和傳统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但是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和模拟教学。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只是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比较差。
3.基础课程缺失,课时比例失调
任何课程都需要基础课程来打好基础。例如:要学习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首先应该学习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等一些基础的会计知识,但是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开设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时,并没有打好理论基础。因此,很多学生对一些基础的概念和常识缺乏认识,对于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中的原理和方法也就很难接受。目前,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的课程安排一般都是一周3个学时。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已经很紧张了,再分出部分时间来补充一些基础知识教学,会导致教学计划无法完成。
4.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招生时都是文理兼收,但大部分学生都是文科生,理科基础相对薄弱。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程中经常会出现计算题和公式的推导,同时会涉及数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不好理解,甚至听不懂,导致厌学情绪滋生。有的学生对课程认识不清,认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就是做导游和服务员的工作,而不是做会计,因此认为学习这门课没有什么意义,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感觉学与不学没什么关系。因此,教师要进一步明确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与旅游管理业务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有动力地去学习。
5.考核方式单一
现在很多高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的考核方式是闭卷笔试。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理论概念和专业知识,却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考核。很多学生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就是平时不用功,到考试前一周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这样最终会使学生只是对学习的理论知识停留在短暂的初级记忆阶段,考试完就会很快忘记,到了工作岗位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
6.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以许昌学院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的专业教师为例,许多教师基本上没有从事旅游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经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因此很多教师不愿意采用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即使有些教师采用实践教学方式,但由于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
二、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的有效教学途径
1.加强教材内容开发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急切需要一套和旅游行业密切联系的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教材,因此高校可以尝试根据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和运作模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编制合适的教材。在编制教材内容时一定要和旅游行业特点相联系。例如:在旅游企业筹资方式方面,现在大多数的教材提出的策略是针对大众企业的,那么我们在设置这方面内容时,可以结合旅游企业普遍融资规模比较小、融资比较难的现状,重视创新筹资模式的设置。
针对目前大部分教材存在理论内容相对太多、普遍缺乏实践内容的现象,在编制教材的时候要注意:在每一章内容开始的时候,设置一个章首案例,从章首案例中引出新课的内容;在每一章节的结尾,设置一些实践训练和课后案例分析,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
此外,我们在编制教材的时候,可以邀请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结合企业的实际财务业务,给我们提供优质的财务案例。
2.推行多样化教学方法
现在很多高校在课程教学安排上都是以理论课为主,以实践课为辅,甚至有的学校不安排实践课。为了解决这种现象,我们要推出多样化教学方法。目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案例教学法是与传统演讲式教学法完全不同的全新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模拟的情景中,让学生从特定的情况中体验分析、形成决策,培养学生综合的工作能力。比如,我们在讲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时间价值”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给出“某个旅游公司向银行贷款”的案例,让学生帮助旅游公司算出用什么样的还款方式能够给旅游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这样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描绘的情景,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设计出形象鲜明的影像、图片或场景,辅之以生动的语言文字,再现教学内容中的情景,师生在此情景中进行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例如:我们在讲到资金筹集时,可以模拟一个旅游饭店,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财务处、客房部、前厅部、餐饮部、采购部门等组织机构,根据角色扮演将学生按组织机构分组,分别扮演不同部门的角色,要求扮演财务部门职员的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饭店目前的资金状况和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为饭店制订一份资金筹集计划,最后对编制好的筹集资金计划作出评价,挑选出最佳的资金筹集计划。这样学生可以进行仿真业务处理和决策。
双轨制教学法是一种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学方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除了理论教学,还要合理安排校内虚拟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虚拟实训主要包括高校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在校内实验室中进行的虚拟实训。校外实训包括培训教师的培训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另外,要与校外实习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教学计划由高校教师和旅游企业培训教师共同制订,对于课程的考核也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最终学生的成绩应由学生的理论得分和实践得分综合决定。
3.完善基础课程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的学习必须是在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课程学习基础上进行的,尤其以会计学和统计学最为基础。目前没有开设这些课程的学校,一定要加强这些课程的开设,并且要在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程开设之前开设这些课程。比如,基础会计学主要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奠定了基础。而统计学在旅游企业财务中的地位更为重要,在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中运用非常广泛。在货币时间价值计算、现金流量决策、资金成本测算、财务杠杆原理、最佳营运资金测算、目标成本和利润预测等诸多方面都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统计学基础知识。
另外,在课时比例上,要适当缩短理论课的课时。对于一些学生看过教材就可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学,适当加大实践课的课时。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知识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在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举一些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小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问题。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要让学生了解到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是全面的管理,不管是作为一名导游,还是客房管理人员或前台工作人员,都必须具备财务管理的知识。例如:作为一名导游,必须能够正确理解并忠实执行旅游企业的营销策略、信用销售、收账政策等一线财务管理策略,应该是一个企业各项财务政策忠实的执行者和维护者,熟悉并遵守财经纪律,善于进行短期资金融通。因此,教师通过对不同的岗位需要的梳理,引导学生从角色出发,学习和把握各个侧面的财务管理知识。
5.实行综合考核方式
改变原有的笔试考核方式,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式,成绩评定可分为3个部分: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50%、理论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评价学生平时课堂的参与性,如课堂讨论不发言的要酌情扣分。实践成绩主要是评价学生平时在实践训练时参与的情况以及最后形成的书面作业,理论成绩主要是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6.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保证教学有效开展的必备条件。为提升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授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一方面要制定措施,在寒暑假组织专业教师深入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同时根据挂职锻炼的旅游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旅游企业解决财务管理中的某些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又能锻炼教师的实战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旅游企业的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担任学校的实践指导课教师,这样可以发挥他们的业务优势和社会作用,还可以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同时,要积极邀请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参与到教学研究工作中来,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总之,为使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进行创新,改变学生的传统观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达到旅游管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同时提升高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艳艳.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
[2]苏淑艳.情景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10).
[3]王丽丽.“双轨制”教学法在《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0,(36).
[4]李隆茂.新编旅游飲食服务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途径探讨 篇12
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医疗体系,且遗留的痕迹很重,导致了医院的管理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当前,医院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面临了不少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完善。比如说资金短缺、技术问题、服务态度、分配机制、管理机制、医疗纠纷等问题,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管理,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当前的情况是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大部分情况下,仍然属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局限于一个行政服务部门的角色,几乎没有自己的专业职能,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具体来说,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如下:一是行政管理部门干预过多,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未能有效地发挥;二是采用的管理方法大多数仍然是以人事管理为主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没有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三是绩效评估体系缺乏可信性,薪酬分配缺乏竞争性和激励作用,在实质上很难起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四是未能形成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员工缺乏与医院共同发展的思想;五是人力资源的市场机制不完善,制约了整个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鉴于以上对于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作为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通过日常的工作经验,日益体会到了,我们当前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应该来说,医院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非常有利于医院社会责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辨证统一以及医疗服务公平与效率的辨证统一,进一步推动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一般来说,医院的人力资源具有自利性、学习性、自主性、求赢性、情感性、时空性、社会性、差异性、收益性等几个方面的基本属性,几乎涵盖了人的所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开展和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现代医院的一切资源既来自市场,又必须满足市场需求。因而,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注重社会形象,加快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化和国际化,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的规范管理。那么,到底我们该如何来加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呢?这已经成为了当前卫生管理部门促进医院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依笔者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1)医院首先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实现从最初的人事管理模式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过渡,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这是医院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医院还要重视人才引进,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发挥人才的作用,产生示范效应;(2)由于医院不等同于企业,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绩效工资的背景之下,医院的绩效无法以单纯的工作量来衡量,而应该从其服务的主要对象和根本目的出发,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医院的绩效应该以是否真正落实了病人的实际需要为标准来衡量,努力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及合理的薪酬体系,充分肯定员工的劳动价值,同时也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甚至可以向某些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3)医院还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可以是物质激励,也可以是精神激励,这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医院的不断发展。医院还应该培育良好的医院文化,搞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推行“人性化管理”, 把人的因素当作管理中的首要因素、本质因素和核心因素,探索“硬”机制与“软”导向的统一、继承者与创新者的统一、过渡性与长远性的统一。
三、结语
总之,医院应该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提高技能培训实效,倡导弘扬团队精神,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主动适应社会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摘要:笔者作为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日益体会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面对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需要了。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并针对当前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期实现和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探讨管理途径】推荐阅读:
管理探讨10-31
团队管理探讨07-19
预算管理探讨06-30
管理方针探讨12-27
管理质量探讨01-03
财务预算管理探讨07-21
《风险管理》教改探讨10-19
工商行政管理探讨11-09
内部审计管理探讨01-06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探讨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