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

2024-05-23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共5篇)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 在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运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的1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 根据NEER分类, 属二部分骨折5例, 属三部分骨折11例, 属四部分骨折3例。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标准评估。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612个月, 平均8个月。随访的患者均无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伤口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依据Neer评分标准, 优10例, 良7例, 可2例, 总优良率为89.4%。结论 采用MIP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术后出血少、伤口美观、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以及能够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 值得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应用推广, 但对于粉碎性骨折尚有局限性。

关键词:MIPPO技术,锁定接骨板,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 占全身骨折的4% ~ 5% , 占肩关节骨折的26% , 多见于高龄人群。肱骨近端骨折类型较复杂, 是创伤骨科治疗中的难点, 也是常被关注的焦点。治疗该类骨折的方法有保守治疗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但恢复周期较长及加强功能锻炼时间较晚。近期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 为了减少术中创伤及加强后期早期功能锻炼,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 逐渐被广泛接受。该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术中对软组织及血运的损伤, 并且术后能早期加强功能锻炼, 能广泛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 但对于伤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或关节脱位, 微创手术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仍需切开复位内固定。2011 年3 月至2012 年10 月, 我科采用MIPPO技术治疗1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 我科治疗1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 其中男7例, 女12例, 年龄25~65岁, 平均42.6岁;左侧8例, 右侧11例, 摔伤患者12例, 车祸伤患者5例, 扭伤2例。根据NEER分类, 属二部分骨折5例, 属三部分骨折11例, 属四部分骨折3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损伤。手术时机为伤后5~14 d, 平均7.3 d。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片, 必要时行CT及三维重建, 以明确术中所需接骨板类型、宽度、长度以及螺钉类型。麻醉采用臂丛或颈丛+臂丛, 体位采用沙滩椅位。消毒前用医用皮肤标记笔在上臂外侧近端做两条垂直于上臂纵轴的平行线以标记保护腋神经, 切口不能跨越两平行线之间。近端标记线位于肩峰下约7 cm处, 两平行线间距约3cm左右, 之后常规消毒、铺巾。患者上肢在手术台边处于中立位, 以肩峰下2 cm为起点, 向下纵行做一约3 cm的切口 (不要超过5 cm以免损伤腋神经) , 暴露三角肌并顺肌纤维劈开, 显露大结节及骨折端, 清理骨折端淤血及嵌入组织, 以结节间沟为标志对骨折端进行复位, 并在C型臂下确认复位满意后以复位钳临时固定, 如有大小结节骨折者以可吸收线固定于原处, 然后依据所需钢板的长度做肱骨远端切口 (约3 cm左右) , 分离组织至显露肱骨远端。骨折复位满意后将所需接骨板由近端切口插入, 钢板贴于骨膜上, 通过肌下隧道插入至远端切口, 注意钢板近端不要超过大结节, 以免术后发生撞击症。近端以克氏针临时固定, 远端先植入1枚皮质骨螺钉。然后再于近端植入1枚锁定螺钉, 之后于C型臂透视下观察骨折端是否有移位, 观察无移位后取下克氏针分别植入钢板远近端所需螺钉。一般近端全部选用锁定螺钉, 远端至少有2枚锁定螺钉, 植入所有所需螺钉后再次于C型臂下透视观察骨折端有无移位以及接骨板与骨的贴附情况。如有肩袖损伤, 予以一号可吸收线缝合并固定于钢板近端的缝合孔。术后于远端切口下以小引流瓶负压吸引, 常规关闭远近端切口。

1. 3 术后处理及NEER评分术前30 ~ 120 min, 预防性应用一代头孢2 g, 术后使用1 d, 且每8 h一次。手术第2 天拔引流管并复查骨折术后X线片, 嘱患者行功能锻炼, 主要为肩关节上举及外展。待复查术后X线片示内固定无明显异常时给予患者上肢外展支架固定以助功能锻炼。术后定期换药及2 周后视伤口愈合情况给予拆线。常规术后2、4、8、12 周随访及摄片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NEER评分为100 分, 疼痛占35 分, 功能使用情况占30分, 活动范围占25 分, 解剖复位占10 分。90 ~ 100 分为优良, 80 ~89 分为良好, 70 ~79 分为可, 小于70 分为差。

2 结果

19 例患者均行随访, 随访时间为3 ~ 20 个月, 平均17 个月。术后定期摄片, 复位满意且骨折愈合良好, 平均愈合时间为12 周, 未发现钢板断裂及肩峰撞击。最后一次随访所有患者肩关节外展范围为125° ~ 160°, 外旋15° ~ 25°, 前屈90° ~ 150°, 内旋50° ~ 80°。按NEER功能评分, 优10 例, 良7 例, 可2 例, 优良率为89. 4% 。 ( 见表1 ~ 4) 。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 ~3。

3 讨论

3. 1 肱骨近端特殊解剖结构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 ~ 5% , 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这是由其特殊解剖结构决定的, 肱骨近端是松质骨和皮质骨移行交接的部位, 其由四部分组成, 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并按不同部位的骨折所导致骨折块数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型, 最常见的是NEER四部分骨折分型, Neer[1]研究发现肱骨干因受胸大肌牵拉一般向内侧移位, 大结节受小圆肌、岗上肌及冈下肌牵拉向后上方移位, 肱骨头受终止于小结节及头部的肩胛下肌牵拉而向前侧旋转较多。临床最常见的是两部分骨折,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骨质疏松患者逐渐增多, 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也会逐渐升高, 骨折类型趋于复杂化, MIPPO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患者更具优势。Liu等[2]通过临床研究发现MIP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愈合快、损伤小、并发症发病率低等优点, 对肱骨近端三或四部分骨折有效, 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由于骨折愈合较慢、容易再次骨折以及需要早期功能锻炼 ( 功能锻炼越晚就越增加骨质疏松程度) 等特点, 所以MIPPO技术治疗该骨折显得尤为重要。

3. 2 MIPPO技术原理及手术操作要点MIPPO技术即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是在以往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基础上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所开展的新技术。近年来骨科领域倡导BO理念, MIPPO技术在此理念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在我国该方法尚未完全普及, 所以仍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其原理是在骨折两端做小切口建立肌下隧道, 在C型臂透视下间接复位, 复位良好后通过肌下隧道插入接骨板, 骨折两端根据骨质以不同类型螺钉固定。肱骨近端骨折MIPPO技术操作一般选肩峰下2 cm处纵行切开皮肤约3 cm为近端切口, 在此劈开三角肌逐层分离组织至骨折近端, 注意分离不能太远, 以免损伤腋神经。有大小结节撕脱者以可吸收线固定于原位, 远端切口根据骨折位置选择合适切口, 用骨膜剥离器暴露好接骨板近远端所接触骨质, 如为四部分骨折则根据Lungershausen等[4]报道先用2 枚克氏针打入肱骨头, 助手向远端牵引上肢, 通过克氏针将塌陷肱骨头抬高, 复位骨折端并用克氏针临时固定, 再复位大小结节[3]。在C型臂下间接复位骨折端, 然后由近端通过肌下隧道插入所需接骨板, 近端以克氏针临时固定, 远端植入1 枚皮质骨螺钉, 在C型臂下保证骨折无移位后, 分别植入近远端所需螺钉。一般远端至少植入3 枚螺钉, 有2 枚至少是锁定螺钉, 近端都选择锁定螺钉, 该接骨板锁定减少了螺钉与钢板的多个角度固定, 同时提高了螺钉的抓持力, 并且降低了术后再移位的风险, 特别适合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是MIPPO技术使用的理想材料。有肩袖损伤者用1 号可吸收线将其缝合并固定于接骨板的缝合孔。

3. 3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最新MIPPO技术优缺点比较肱骨近端骨折早期使用保守治疗, 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功能恢复不是很理想。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采用手术治疗方法, 传统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最大的优点是尽可能做到解剖复位, 但术中切口较大, 出血量较多, 增加了术后的感染风险, 且容易损伤腋神经, 术后不能早期功能锻炼。Hee等[5]通过研究发现切开复位内固定需广泛切开并骨膜外剥离, 对软组织血供破坏较大, 医源性神经和血管损伤风险较高, 尤其骨质疏松患者更是难于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一个无痛并且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肩关节[6]。这就强调了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以及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近年来医学界有了新的提法———MIPPO技术, 该技术出于对BO固定思想的理解, 即减少手术创伤, 保证骨折周围正常血供来源, 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能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伤口感染率, 术后伤口也美观, 成为近年来手术治疗的一大趋势。早期行功能锻炼能使患者早期恢复肩关节功能、减少肌肉废用性萎缩或肩关节僵硬等术后并发症。早期功能锻炼是影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7]。有报道指出以前只关注钢板的生物力学优势而忽略了微创理念和肩关节解剖结构特点[8]。张岩等[9]通过临床随访分析得知肩峰下前外侧经三角肌分离入路运用Philos接骨板具有个体化强、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 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新方法。有学者[10]在一种新型MIPPO技术下对47 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并行术后随访, 进行影像学评分和功能分析, 得出用该技术治疗具有患者满意度高、临床疗效好、住院时间短以及肱骨头坏死发生率低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MIPPO技术不仅在操作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所需材料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Roederer等[11]报道一种新型接骨板即非接触桥接板, 该钢板可以提供辅助利用锁定螺钉和多轴螺钉 ( 30°范围内) 锁定位置, 而且都适用于微创手术及肩胸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临床上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术式。但对于伤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或关节脱位者, 微创手术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仍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3. 4 MIPPO技术未来发展MIPPO技术由于其明显的优势, 现被很多骨科医生所接受, 但该技术要求医生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需术前对骨折有一定的评估, 了解骨折类型以及所需接骨板的类型和长度等, 做到有的放矢。目前有很多关于MIPPO技术治疗疾病的报道, 并且也几乎被广泛应用于外科的所有亚专业, 在临床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Brunner等[12]通过临床观察发现16 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在接受MIP-PO技术治疗后的最后一次随访中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在骨科领域中由于其基于生物内固定理念, 符合骨折愈合所需条件被广泛接受。尤其在胫骨中下段骨折尤为重要。但由于目前技术尚未成熟以及普及范围有限, 该技术尚未广泛用于临床, 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器械的改进, 未来MIPPO技术会有突破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Neer CS 2nd.Four-segment classification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purpose and reliable use[J].J Shoulder Elbow Surg, 2002, 11 (4) :389-400.

[2]Liu J, Li SH, Wang JG, et al.Case-control study on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w plate osteosynthesis applied in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in elder patients[J].Zhongguo Gu Shang, 2013, 26 (1) :4-8.

[3]Lungershausen W, Bach O, Lorenz CO.Locking plate osteosynthesis for fracture of the proximal humerus[J].Zentralbl Chir, 2003, 128 (1) :28-33.

[4]侯之启, 陈铭, 戈涛, 等.MIPPO技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 19 (11) :736-738.

[5]Hee HT, Low BY, See HF.Surgical results of open reduction and plating of humeral shaft fractures.Ann Acad Med Singapore, 1998, 27 (6) :772-775.

[6]黄公怡, 王晓滨.肩关节创伤的治疗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 6 (1) :20-26.

[7]姜保国, 傅中国, 张殿英, 等.肱骨近端骨折的外科治疗及术后康复[J].中华创伤杂志, 2002, 18 (3) :133-135.

[8]黄海晶, 庞贵根, 张铁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16 (18) :1364-1366.

[9]张岩, 杨铁毅, 刘树义, 等.应用锁定接骨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1例初步随访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17 (12) :898-900.

[10]Vundelinckx BJ, Dierickx CA, Bruckers L, , et al.Functional and radiographic medium-term outcome evaluation of the Humerus Block, a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ve technique for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J].J Shoulder Elbow Surg, 2012, 21 (9) :1197-1206.

[11]Roederer G, Erhardt J, Graf M, et al.Clinical Resul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Locked Plating of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J].J Orthop Trauma, 2012, 24 (7) :400-406.

[12]Brunner A, Thormann S, Babst R.Minimally invasive plating osteosynthesis of proximal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with long PHILOS plates[J].Oper Orthop Traumatol, 2012, 24 (4-5) :302-311.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9例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 纳入标准:均为单侧肢体损伤, 且均伴有腓骨远端骨干骨折。排除标准:a) 同侧肢体伴其他骨折损伤;b) 存在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排除;c) 病理性骨折, 23例在损伤早期急诊采用MIPPO技术治疗, 从损伤至实施手术的时间均在8 h以内;男18例, 女5例;年龄21~49岁, 平均39.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损伤10例, 跌倒损伤7例, 跌落损伤6例;根据闭合性骨折Tscherne软组织损伤分级[4], Ⅰ级18例, Ⅱ级5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然后在内踝上方做一纵行长约3 cm切口, 保护大隐静脉, 剥至骨膜, 骨膜外稍作剥离后插入钢板直至胫骨近端, 经皮做一长约2 cm切口, 显露钢板近端。C型臂透视下牵引, 复位骨折断端, 纠正短缩、成角及旋转畸形, 对于骨折复位存在困难的病例, 通过经皮或有限切开置入克氏针撬拨骨块或骨折断端复位。功能复位满意后经钢板远、近端各打入1枚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 之后维持牵引下予钢板两端各打入1枚螺钉固定, 再次透视检查骨折复位满意后, 依次经切口或经皮在钢板两端打入3~4枚螺钉, 最后放置引流, 关闭切口。对于同时伴有的腓骨骨折, 如骨折线距离踝关节面10 cm以内, 首先采用切开固定;如骨折线距踝关节面的距离超过10 cm则不进行手术固定。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4 h,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0 d, 术后48 d拔除引流, 进行踝、膝关节主动活动训练。术后1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 嘱患者下床部分负重活动, 逐步增加负重量, 直至骨折愈合。

1.3 评价方法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随访中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估, 并于末次随访采用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维持及对线情况, 采用Lowa踝关节评分[5]评价患者的功能疗效。

2 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40~70 min, 术中出血量158~200 m L。住院时间7~12 d。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6~36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 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 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个月。随访中未见跛行、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及骨折复位丢失等病例出现。在末次随访时, Lowa踝关节评分为87分, 优18例, 良4例, 可1例, 优良率96%。1例术后发生腓骨切口周围浅表炎症反应, 经换药伤口炎症反应均得以控制, 一期愈合拆线。

典型病例为一43岁男性患者, 交通事故致AO/ASIF-43A1型胫骨远端骨折伴腓骨远端骨折, 术前软组织损伤评估为Tscherne软组织损伤Ⅱ级, 伤后6 h对胫骨及腓骨远端骨折均采用MIPPO技术治疗, 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拆线 (见图1~2) 。

3 讨论

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是指累及胫骨远侧干骺端的简单骨折, 对于这类骨折损伤, 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技术, 由于广泛的软组织剥离, 创伤大, 为追求解剖复位需要剥离骨膜直视下骨折复位, 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高[6], 且骨折愈合率较低。胫骨干骨折的金标准是髓内钉固定[7], 而由于A1型胫骨远端骨折的髓腔宽大, 髓内钉固定稳定性不好控制, 且经常面临难以置入超远端锁定螺钉的困难, 因此这类损伤通常不会首选髓内钉固定[8]。在AO/ASIF-43 A型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中, MIPPO桥接固定技术是目前外科医生经常采用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比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技术更有利于实现骨折的愈合。骨折的损伤早期, 由于软组织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较为严重, 加之胫骨远端皮下组织较薄, 血供较差, 因此对A1型胫骨远端骨折早期急诊实施内固定手术面临的首要风险是软组织并发症概率可能增加。而且应在其损伤早期实施“损伤控制”, 待皮肤皱褶出现时方可实施手术, 以便减少术后软组织并发症的出现。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病例的回顾分析, 对损伤早期急诊MIPPO技术治疗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 手术时机均为损伤后8 h以内, 早期手术以TscherneⅠ、Ⅱ级损伤为主, 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术前软组织损伤较轻的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在损伤早期急诊实施MIPPO技术治疗并不会显著增加患者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损伤早期实施MIPPO固定技术的优势在于如果患者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早期手术病例的住院时间有望短于延期手术患者, 患者的相关住院费用也会相应减少。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早期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少, 手术时间短, 损伤早期实施骨折复位较为容易。在本研究中, 患者经MIPPO技术治疗后, 这种生物接骨方法, 保留骨膜以及周围的软组织的完整性, 骨折均获得良好的愈合, 随访中未见跛行, 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及骨折复位丢失等病例出现, 两组的平均Lowa踝关节评分均在87分以上, 表明该技术是治疗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 通过对23例患者的病案回顾及随访, 评估损伤早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 治疗TscherneⅠ、Ⅱ级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MIPPO技术治疗的闭合性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23例患者资料。23例在损伤早期实施MIPPO手术, 其中Tscherne软组织损伤Ⅰ级15例, Ⅱ级8例,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末次随访中采用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维持及对线情况。采用Lowa踝关节评分评价患者的功能疗效。结果 23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636个月, 平均12个月。手术平均时间4070 min, 术中出血量158200 mL。住院时间712 d。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 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个月。末次随访的Lowa踝关节评分为87分。优18例, 良4例, 可1例, 优良率96%。术后发生腓骨切口周围浅表炎症反应1例。结论 23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636个月, 平均12个月。术前软组织损伤较轻的TscherneⅠ、Ⅱ级AO/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实施损伤早期急诊MIPPO技术治疗并不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早期急诊手术,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胫骨远端骨折

参考文献

[1]Gupta RK, Rohilla RK, Sangwan K, et al.Locking plate fixation in distal metaphyseal tibial fractures:series of79 patients[J].Int Orthop, 2010, 34 (8) :1285-1290.

[2]胡喜春, 黄长明.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 (3) :211-212.

[3]Rijal L, Sagar G, Mani K, et al.Minimizing radiation and incision in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 of distal tibial fractures[J].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 2013, 23 (3) :361-365.

[4]Oestern HJ, Tscherne H.Pathophysi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fractures[J].Orthopade, 1983, 12 (1) :2-8.

[5]Merchant TC, Dietz FR.Long-term follow-up after fractures of the tibial and fibular shafts[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89, 71 (4) :599-606.

[6]Im GI, Tae SK.Distal metaphyseal fractures of tibia: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ramedullary nail versus 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and screws fixation[J].J Trauma, 2005, 59 (5) :1219-1223.

[7]Kempf Y, Grosse A.Apport du verrouillage dansl'enclouage centromédullaire des os longs[J].Rev Chir Orthop, 1978 (64) :635-651.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顺序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42.69±2.69)岁;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27例,Ⅲ型1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3~53岁,平均年龄(43.87±3.02)岁;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28例,Ⅲ型14例。该研究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84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接受常规全身麻醉,需要对侯腓骨或后踝进行固定的患者取侧卧漂浮位,剩余的患者取俯卧位。腓骨骨折行远端外侧入路,在腓骨上方应用3.5 mm的重建钢板实施固定。腓骨下方的骨折应用2枚克氏针实施固定。在前侧做弧形小切口实施入路,把胫骨远端关节面充分暴露出来,将裸关节面剥离暴露出来,复位后应用克氏针实施内固定。按照骨折线分布的具体情况进行内固定,在钢板的近端进行皮下插入,使用钢板少螺钉实施固定,同时应用3.0 mm的空心螺钉实施辅助固定。固定完成后,观察踝关节活动情况,若活动平稳,对关节囊进行缝合。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接受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在腓骨后外侧做切口,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将腓骨逐层切开并完全暴露出来,复位后实施管状钢板内固定。腓骨关节的患者在胫骨前内侧做切口,应用皮质骨螺钉进行内固定。使用C臂机对关节面和骨折端进行透视,观察骨折断端对线及对位情况,在骨膜的皮下隧道将锁定钢板插入实施固定。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可分为:治愈:踝关节活动完全正常,无任何不适;有效: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活动范围低于正常的75%,但高于50%;无效:裸关节活动受限,活动范围低于正常的50%[4]。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并发症包括骨折畸形、切口感染、骨髓炎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使用[n(%)]表示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利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胫骨Pilon骨折的发病原因很复杂,与交通事故、高处跌落及重物压伤等因素有关[5]。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临床常表现出踝部肿胀、不能负重等症状,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6]。据相关文献报道[7],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显著。

该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显著(P<0.05)。在徐阿炳等[8]研究结果中发现,胫骨Pilon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45%,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相比,对胫骨Pilon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胫骨Pilon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改善预后。分析原因为对胫骨Pilon骨折应用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可提高关节面的复位质量,最大程度的减少对软组织的剥离,使踝关节可以更好的进行早期活动固定,给予关节的稳定性更好的保证,减少关节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胫骨Pilon骨折应于微创接骨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发生,进一步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伟军,赵友明,王新华,等.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支撑螺钉数量与其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5,35(1):40-47.

[2]胥伯勇,郭文涛,阿斯哈尔江·买买提依明,等.双钢板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7):952-954.

[3]徐旭冬,舒建国,龚革会,等.2种固定治疗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6):699-701.

[4]沈洪弟,崔烨平,魏志祥,等.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4,37(4):411-413.

[5]杨学义,洪定钢,周建飞.锁定接骨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1):83-85.

[6]张发元,段广斌,李中华.锁定加压钢板术式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7-9.

[7]戴章生,黄杰苗,吴俊哲,等.后正中入路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5,31(4):269-272.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观察组男31例, 女19例;年龄20~64岁, 平均年龄 (42.2±7.3) 岁。对照组男27例, 女23例;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 (43.4±7.4)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通过微创钢板接骨术进行治疗, 取患者仰卧位, 实行全身麻醉或者腰硬联合麻醉, 术前静脉滴注抗生素以避免切口感染。C型臂X线机联合股骨牵开器和骨折复位钳手术设备, 实行骨折断端的间接复位。对于关节面压缩比较严重的患者, 应实行胫骨平台前外侧的切口, 切口的大小控制在1 cm, 然后通过骨凿开窗, 通过撬拔把塌陷的软骨抬起, 进而将其进行复位。对于软骨存在缺损的位置, 应适当的填充自体髂骨植骨。C臂机透视复位满意后, 于外侧和内侧建立皮下隧道, 置入1枚外侧或内侧钢板, 或内、外侧双钢板, C臂机透视钢板位置良好后再置入拉力螺钉和钢板螺钉将骨折固定。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于膝关节前外或前内侧做一切口, 横行切开关节囊并牵开半月板, 探查骨块移位情况, 如骨折有塌陷用骨膜剥离器撬拨, 复位满意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 再用1~2枚拉力螺钉固定骨折块, 最后选用支撑钢板及螺钉将骨折固定。手术后对患肢进行包扎, 加强恢复方面的锻炼, 手术后1年进行随访工作。

1.3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的效果结合Rasmussen膝关节功能的评分进行评估。优:27~30分;良:20~26分;可:10~19分;差:分数<10分。优良率= (优+良)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2.00%, 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60.00%,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住院和愈合时间分别为 (12.47±2.32) d和 (12.18±1.23) 周, 对照组住院及愈合时间分别为 (17.08±1.59) d和 (16.83±1.38) 周,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Rasmussen功能评分:观察组为 (25.27±3.16) 分, 对照组为 (20.42±2.83) 分,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一般通过直接暴力, 或是间接暴力所造成。骨折后会使得患者的内外平台的受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进而出现骨关节方面的炎变[2]。因为胫骨平台四周存在副韧带, 而中部又存在胫骨粗隆, 使得其上方附着交叉韧带情况。所以, 骨折后对于半月板, 或是韧带部位容易造成损伤[3]。这类病症的治疗主要目的为复位和固定, 进而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锻炼, 避免出现骨性关节炎等症状[4]。本次研究, 通过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主要实行间接复位工作, 通过皮置入钢板的方式, 实行对患者骨折位置的复位固定工作, 以降低对患者骨折断端的损伤, 并对软组织、血液的供应进行良好的保护, 确保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这类手术的切口和瘢痕均比较小, 不会对美观性产生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2.00%、60.0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实行微创钢板接骨术的治疗效果, 明显优于对照组切开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此外,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以及Rasmussen功能评分经计算统计, 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由此可见, 微创钢板接骨术不但疗效更为显著, 其对缩短患者的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都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 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微创钢板接骨术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微创钢板接骨术对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采取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 对照组通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82.0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 ;两组患者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微创钢板接骨术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较佳, 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微创钢板接骨术,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杰文, 肖立军, 刘俊.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重庆医学, 2013, 22 (22) :2657-2659.

[2]李忠心, 冯恺, 孙斌, 等.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医药, 2015, 6 (5) :170.

[3]王非, 章莹, 李宝丰, 等.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骨折43例回顾性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3, 7 (8) :3617-3618.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以胫骨远端骨折为主要诊断收治该科的患者, 其中男42例, 女18例;年龄在18~72岁, 平均46.7岁。其中交通伤28例, 高处坠落伤16例, 砸伤13例, 其他原因致伤3例。闭合性骨折48例, 开放性骨折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患侧胫腓骨正侧位片, 27例行胫腓骨远端64排螺旋CT横扫。根据AO分类系统对胫腓骨远端骨折的分型[2]:A1型16例, A2型8例, A3型10例, B1型6例, B2型10例, B3型7例, C1型3例。合并同侧腓骨骨折26例, 其中下段15例, 中上段11例。伤后就诊时间为30min~4 d不等。开放性骨折采取彻底清创缝合后, 使之变成闭合性骨折, 行持续跟骨骨牵引或者小腿石膏托临时固定促进消肿, 患肢抬高加患处冰敷。术前可采用消肿脱水药物等对症治疗。待患处皮肤满足手术皮肤条件的要求后, 择期行MIPPO联合LCP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常规仰卧位, 患侧大腿根部上止血带充气止血, 消毒铺巾。C臂机下先使用手法复位, 尽量恢复下肢长度、力线以及纠正旋转畸形。若复位不理想, 可行有限切开复位钳复位。合并有腓骨骨折的, 先行腓骨骨折管型钢板或者重建接骨板内固定。于内踝稍上方作一长约3.0~4.0 cm的弧形切口作为钢板的插入口, 逐层切开分离至骨膜外。在骨膜剥离器剥离深筋膜与骨膜外之间的软组织隧道, 向插入与骨折类型匹配、长度合适的胫骨内侧锁定加压钢板。C臂下透视, 若见钢板位置及骨折复位满意后, 经定位装置, 在皮肤做若干小切口, 于骨折两端拧入3枚自攻型锁定加压螺钉。再次透视见骨折复位及钢板螺钉位置满意后, 冲洗并逐层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 未使用引流管。

1.3 术后处理

术后抬高患肢, 以利于消肿, 术后预防性使用3 d抗生素, 必要时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切口按时换药。术后所有患者均未使用外固定。术后两周拆线。定期行X线检查, 1个月后根据骨痂生长情况进行扶拐逐步负重行走。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采用秩和检验, 给予有效性分析, 对骨折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60例病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8~16月, 平均12.3月。术后有2例开放性骨折GustiloⅡ型骨折切口发生浅表性感染, 予以抗感染药物及换药等处理, 皮肤延迟愈合。全部患者骨折均愈合, 未见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 患肢未见明显畸形不适。愈合时间为4~8个月, 平均6.8个月。胫骨远端骨折术后12个月根据Johner-Wruths疗效评定, 优46例, 良12例, 可2例, 优良率96.7%。

比较术后4个月、8个月、12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其中各个时间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分别是85%、91.7%、96.7%, 对术后3组的统计数据进行秩和检验, 术后3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0.05) , 说明术后12个月的功能恢复情况好于术后4个月、术后8个月, 术后8个月的功能恢复情况好于术后4个月。

3 讨论

早期传统的胫骨远端骨折治疗原则着重于解剖复位、骨折块间的坚强内固定和早期的康复训练[3]。术中过度强调坚强内固定或解剖复位易造成骨折周围的骨膜被广泛的剥离, 引起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后果。随后, 生物学固定 (BO) 的观念得到更多骨科专家的青睐[4]。BO更注重骨的生物学特性, 保护骨生长发育的生理环境。而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式对胫骨远端骨折处血供干扰可接近90.00%[5]。该观察中发现, 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优良率高达85%, MIPPO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优势: (1) 通过闭合复位技术, 借助其他软组织与骨膜的张力进行复位, 必要时行小切口经复位钳帮助复位, 是维持良好的骨折生物环境的重要因素。 (2) 在骨折远端开一小切口, 在深筋膜层与骨膜之间建立软组织隧道, 避免对骨膜的直接破坏, 有利于骨折愈合所需要的血供。

锁定加压钢板不需要钢板与骨紧密的贴合[6], 桥接骨折两端, 减轻对正常骨组织的压迫, 对钢板下的骨膜组织起到保护作用。锁定加压钢板螺钉孔的锁定成角设计, 增加了钢板与螺钉之间的稳定性, 在骨折断端间形成良好的支撑作用, 干骺端使用双皮质螺钉以增强抗旋转强度[7], 锁定加压钢板形成的稳定坚强固定不会在界面上产生骨吸收[8]。

MIPPO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以通过剥离少量软组织促进骨折的愈合, 加强固定骨折的稳定作用, 从而促进骨折的早日愈合。该法符合生物学固定的理念, 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邱贵兴, 戴尅戎.骨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54.

[2]王满宜, 曾炳芳, 等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则[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53-65.

[3]GARY JL, SCIADINI MF.Injury to the anterior tibial system during percutaneous plating of a proximal tibial fracture[J].Orthopedics, 2012, 35 (7) :e1125-e1128.

[4]冯卫.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研究进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 16 (5) :390-392.

[5]CHEN WZ, CHEN XG, LAI JR, et al.Application of locking proximal tibial plate in treatment of tibial fractures in 32 cases[J].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2011 (23) :4344-4345.

[6]马童, 蔡珉巍, 刘晓东, 等.Meta接骨板与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35) :6518-6521.

[7]刘百伟, 李云峰, 王晖, 等.应用微创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 (4) :376-378.

上一篇:肝功检测下一篇:文化融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