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经验积累

2024-09-20

数学经验积累(共11篇)

数学经验积累 篇1

结合我们数学的平日教学中,数学知识都明显的出现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无“形”的,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是人们对数学内容的本质认识,是相关数学方法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能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是我们数学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例如在运算法则教学中,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忽略了其中隐含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从而产生这样的困惑:题目讲、练的不少,但学生总是停留在模仿性解题的水平上,一直不能形成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殊不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下面,我将针对教学中“有理数的乘法”的两个片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情景引入活动中感悟数形结合思想

问题: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点O。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为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你能用算式表示蜗牛的运动吗?

学生根据题意的要求,得到如下的算式:

师:这四个算式中你会计算哪一个?

生1: (1)。

师:下面我们借助数轴,来寻找答案。以为例,计算的结果是多少?(借助课件的直观性,利用数轴得到答案为-6)。

(视学生的活动情况,可预设以下2个追问)

追问1:为什么是负的?

追问2:为什么绝对值是6?

(教师鼓励学生类比寻找其他算式的值。)

师:请你类比的求出其他几个算式的答案。

生:……(学生通过先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由数形结合理解其答案的意义)

师:请你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列出算式,合理解释其答案。

【思考】

作为情境引入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与本节课的关联,学生已经掌握了非负数的乘法,数轴、绝对值的概念,在学习有理数加法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类比之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内容研究的仍是运算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教学中努力创设与学生熟悉的、简明的、有利于引向数学实质的、合理的理解。然后教师要考虑如何让学生相信问题情景中算式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尤其是让学生理解“负负得正”规定的合理性。“数”相对比较抽象化,七年级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表明,他们的形象思维更活跃一些,理性思维较弱,数学本身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及其他们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数轴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再结合数学与它所依附的学生亲身体验的现实背景,将“科学形态的数学”改造为“教育形态的数学”,根据问题情境提供的模型,借助数轴解释发现运算的答案,使学生相信结果的真实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归纳、应用法则。在这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觉和生活经验,理解法则的合理性,再借助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从而促使学生接受并内化法则。中学数学中能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知识点有很多,数轴由于它很好的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在后续的学习中经常可以用到,因此在具体知识点的教学中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法则探究活动中感悟转化、分类讨论思想

基于一系列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四个等式:

师:请同学们观察以上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将它们进行分类,看看能分成哪几类?每一类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先自主思考,再交流互补,不断完善,达成共识)

生2:我认为这四个算式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把它们分成了四类,我分类的标准是正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负数、正数乘以负数、负数乘以正数。

(师展示如下的问题)

问题2:观察以上算式,根据你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填空:

正数乘正数积为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数;

负数乘负数积为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师: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3:我把它们分成三类:正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负数、正数乘以负数;因为利用乘法交换律,我将正数乘以负数、负数乘以正数都可以看作正数乘以负数。

生4:我认为(1)、(2)、(3)、(4)是同号两数相乘,答案都是正数;(5)、(6)、(7)、(8)是异号两数相乘,答案都是负数。

师:大家认为谁的分类最简捷?

生:生5.

师:请大家尝试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

【思考】

通过问题情境,学生获得了一组相关联但又有区别的算式,此时需要挖掘其中的规律,归纳法则。从学生的知识储备角度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非负数的乘法,相对而言有理数增加了数字的性质符号,教师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寻找这组算式的共同的特点,可以发现“各因数绝对值的积等于积的绝对值”,这个共同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将有理乘法中的绝对值的运算转化成非负数的计算。在知识上,将新知识转化成为已有知识,降低了难度;在心理上,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转化是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中很常见的数学思想,通过课堂教学逐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续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提供经验和数学思想上的指导。

在确定了积的绝对值的规律后,突出了这节课的难点———“积的符号规律”,从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来说,学生已经经历了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储备了一定的经验,根据运算的特点需要分情况来研究规律,因此,此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分类讨论。分类必须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如上由于学生对8个算式的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有区别。知识的发展往往是求简的需要,此时就需要将多种分类进行统一,实现“分而必合”,进而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数学分类讨论的思想,学生对核心的问题加深了理解,去异求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学习经验,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数学思想是灵魂,是数学知识的升华,它镶嵌于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将对数学知识的研究提升到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更高的层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经验积累 篇2

“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应在中学数学课程中得到反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加深学生数学理解的有效方法,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挖掘实践性活动因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许多数学问题的得出,数学规律的发现,都离不开动手实践. 教师要充分挖掘可以探索的内容,灵活运用这些材料,创设可以开展实践活动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动”的愿望.课本是学生乐于探索研究的活教材.如在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时,我让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白纸与一把剪刀,问:能否一剪子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有一个学生走上讲台,把白纸对折,展开后即得一个等腰三角形,我又让其他同学剪一个钝角等腰三角形,并思考两底角有什么性质,为什么?如何论证?通过启发,学生都注意到了剪的过程中折痕地位,他们领悟到要把新知识转化为前面所学的全等三角形,很自然想到添底边上中线、高、顶角平分线的证法.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把课堂教学的兴趣性回归为探索新知识的原型,把学生带入探索情境中,让他们亲身体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沟通生活中的数学和课本中的数学的联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如在学习“随机事件”时,正值学校组织年级歌咏比赛,创设学生熟悉的以抽签决定出场顺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了随机事件,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用列举法求概率”时,结合例题的学习,设计了生活中掷骰子的游戏.学习了“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后,向学生提出了:你能设计并制作一个精美的盒子吗?这样的一个问题既联系了所学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知识,又回归学生的生活,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美术知识,动手实践,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情境的设置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空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让学生感受、体验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可使学生积极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去,体验数学、感受数学,获得经验.要尽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猜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猜测—验证—论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结论形成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科学性,获取成功的喜悦.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首先出示三个不同的三角形,鼓励学生猜一猜:“这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相等?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在不断思索、尝试的过程中,找到了许多办法来验证:有的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计算,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有的同学用剪拼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验证后提出:你进一步思考应如何证明?能否从验证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在整个猜想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升华了学生渴望数学学习的情感. 让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得了不同的体验与收获,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堂上应得到最鲜明的体现.

四、体会生活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经验积累 篇3

关键词:课程标准;数学思想;活动经验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明确提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并以此“四基”作为数学课程总目标。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近日,本人承担的校级公开课——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探索规律”,磨课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启示。

课前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学习是一个个规律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断地经历“发现—猜测—验证—应用”的建构过程。在建构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等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探索规律,重要的不是知识的结论,而是重在一个“探”字,学生探索规律收获的不是某个具体的知识点,而是数学学习的方法、数学活动的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课中实践

通过对课标的解读、教材内容的研读以及学情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通过操作活动,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探索规律。(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提高观察、归纳、概括及空间想象能力。(3)在活动中感受数形结合与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积累学习经验,获得成功体验。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我开始了教学尝试,大致流程如下:

一、猜数游戏,引入新课

游戏:猜数字——1、4、7、10、13、16、19……

师:为什么猜得又快又准确了?

师:你是怎样发现规律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比较

师:比较是探索规律的好方法,这节课我们就用比较的方法继续学习探索规律。(课件出示课题)

二、组织活动,探索规律

1.示范引领,激发兴趣

出示1个平行四边形,给出数据(长2短1),口算周长。

再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计算周长,方法引领。

师: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和拼出图形周长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来研究。

2.同桌合作,探究规律

3.汇报交流,认识规律

小组汇报,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是怎样发现的?

预设:每增加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就增加4。每增加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就减少2。

从表中数据和拼图过程中发现规律。

小结: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比较数据发现规律,还可以通过比较图形变化发现规律,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数形结合。

4.借助课件,深入理解

规律一:每增加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就增加4。

(1)课件演示

1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6;

2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跟1个比较,个数增加了1个,周长就增加了1个4;

3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跟1个比较,个数增加了2个,周长就增加了2个4;

……

8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跟1个比较,个数增加了( )个,周长就增加了( )个4,这时的周长可以怎样计算?

按照这样的规律,10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图形周长怎么计算?100个?很多个呢?

逐步得出:6+(n-1)×4

(2)验证规律

师:当n为5时,6+(5-1)×4=22,与表格数据核对。

(3)变式深入

图形数据改变、拼的方式改变、拼的图形改变(长方形、梯形、三角形)

师: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每次增加的总是上下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左右两边不变。

顺势引导在变化中发现不变。

规律二:每增加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就减少2。

5.学习回顾,感悟方法

师: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发现规律的?

小结:比较;数形结合、变中抓不变;多角度思考。

三、运用方法,巩固练习

四、全课小结

课后所思

1.研究教材、充分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关键。“探索规律”是一个崭新的教学内容,需要仔细研究、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理解和把握教材要做到:理清探索规律的教育价值所在,才能让自己站得更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想得更远。

2.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干的舞台。探索规律的过程与方法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进行,因为其中的操作活动要与数学思考有机融合,情感、态度与探索行为相互作用,对探索规律的价值体验、思想方法的感悟、活动经验的积累,无法由其他人替代。

3.积极改进教学评价,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研究课后组织的议课活动,有个别老师提出,本节课怎样从有效的角度来评价学习结果,我们的观点是“探索规律”的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探索规律”的学习结果主要看两点:一是有没有发现规律、发现了什么规律;二是对“探索规律”的价值体验。“探索规律”过程中的表现主要看两点:一是兴趣和信心;二是活动程度和思维水平。我们期望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规律的学习活动,并且获得成功,积累发现规律的自信心。

数学经验积累 篇4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的脱节,于是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对数学学习也就不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实践活动《实际测量》时,我先在教室里明确实际测量的要求,让学生理解今天要进行的实际测量的方法可分三种:1.用工具测量;2.目测;3.步测。其中用工具测量的结果比较精确,而目测和步测有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当距离比较长的情况下,目测可能误差更大。

实际测量时,分以下活动步骤操作:(1)先分三次行走60米所用的步数,计算出自己的平均步长。从总体情况看,是身高高的学生的平均步长也长一些,最高的学生的平均步长在0.75米,我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测量,我平时走路步伐比较小,我的平均步长只有0.68米。(2)目测学校操场从西到东塑胶跑道的长度,再用步测核实。(3)目测学校教学楼,三(3)班到四(3)班这4个教室的总长,再用卷尺测量,看谁的目测距离与实际距离最接近。

通过这次的实际测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距离感。最后要求步行回家的学生用步测的方式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大概是多少米。这节课上得到的数据是否精确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与估计能力。学生兴趣高涨,既加深了对实际测量的数学方面知识的理解,更可贵的是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实践活动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现实生活

在教学中,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为构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研究方法,能提高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五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校园的绿化面积》,这部分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图形面积,并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了活动内容中的开放因素,让学生自主设计形状各异的花圃,并计算面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条件。只有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强调从学生身边的行为、自身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达到培养学生认识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现实生活的目的。

再如六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大树有多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学习了如何求比值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都比较高,它们的高度很难用尺子直接度量,要通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得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规律,间接获得。因此发现和应用这个规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通过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学生懂得什么叫影长、如何测量影长并体会和发现在同一时间、同样长的竹竿的影长相等。在此基础上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别测出每根竹竿的长度及影长,算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发现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大约相等的。在应用规律这一部分时,教材没有把怎样应用规律测量树高、楼房高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体会方法。通过交流,整理出思路:测出1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再测出树的影长,求它的高。并用此方法,实际测量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的高和楼房、旗杆的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充分让学生去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并有效地利用,把数学经验生活化,明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运用意识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运用意识。

在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信息的存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数字在组合时,都运用了一些编码的规则与方法。因此,在观察这些数字的时候都能够发现一些规律。而掌握了解这些规律对于孩子们来说能极大地丰富他们的数学学习生活。在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并通过讨论“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出生的日期吗”、“不同的身份证号码里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等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中所蕴含的信息,以及身份证上数字编码的特点。在掌握从身份证上获得信息的方法之后,出示了几个身份证号码,让学生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最后请学生尝试为某省某市某年出生的男孩编身份证号码。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不仅仅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更使学生体会到了利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初步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学习中自觉主动地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运用意识。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开放的,不断更新的,它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犹如是在数学百花园中采摘的一束正在盛开的五彩缤纷的鲜花,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才能够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数学经验积累 篇5

[关键词]:数学活动 活动经验 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明确地将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思想方法一起纳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凸显了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在活动中训练操作与思维能力。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以此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数学活动教学的特点

数学活动教学,即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重复其发现过程,并使学生能力素质有所提高。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数学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四个方面,即教师设计活动内容须生动有趣、活动设计须精致、把握数学活动须让活动具有数学味、让数学活动富有创意。

1.兴趣是基础。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因此我们的活动无论从内容、形式上都应体现一个“趣”字,制造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2.思考是根本。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时,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数学活动须让活动具有数学味。创设具有数学性的活动,须让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创新是追求

教学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创造的火花迸发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始终保持亢奋的情感。教师在活动的设计中要渗透创新的理念,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让数学活动富有创意,让学生有创意地活动。

我们设计的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安排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富有挑战性、把握了数学活动的特点,才能改变以往那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灵活的运用了数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信有效的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将会成为伸展儿童生命灵性的根基。

二、设计数学活动,积累经验的途径

活动是经验的源泉,数学活动经验产生于数学活动之中。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实际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因此,掌握数学活动的形式及其作用,这是实现成功的数学活动教学的有效方法。数学活动教学的关键,在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活动因素,保证儿童有自己真正的活动。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使教学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问题”被喻为数学的“心脏”,“问题”乃数学生命活力的源泉。数学教师应当创造一种是课堂涌动生命活力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师生一起探索,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学习内容中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隐伏于一系列的情境中,让新旧知识之間的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经常问问自己“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而促使学生不断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再经过积极思考、探讨,去解决问题。

2.创设操作情境,培养自主能力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用耳朵听科学。”操作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可以通过它理解和掌握概念、法则和规律提供感性知识,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操作而获得直接经验,具体的实物操作活动能帮助学生借助熟悉的日常生活经验,获得直观的感受和体验,经过反思加工和内化,这就是活动经验的基本来源。是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重要途径。

3.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在集体合作中展示自己,创造个性。

4.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实践能力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和结束”。有效开发生活资源,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活动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如教学“认人民币”时,可以设计模拟购物的环节,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扮演售货员和消费者的 角色,通过买卖商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兑换和找补方法,进一步巩固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这种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源头,还原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反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产生主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心向。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因而让“生活”走向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能使学生发现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所以,在数学活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生活情境,采取让学生体验生活原型,再现生活事实,唤醒生活经验和解决生活问题方式,使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只要正确认识教学中数学活动的内涵,把握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特点,灵活运用活动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相信数学课堂一定会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 篇6

一、丰富感官与知觉的经验.

在数学活动中, 学生通过外显的行为操作, 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体验和经验一般是直接经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动手实践, 就是期望学生在行为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 获得行为操作的经验.这类操作的直接价值并不是问题的解决, 而是对学习材料的感性认识.

例如, 三年级学生通过教材例3中把两个轴对称图形剪下来对折的操作活动, 以及例4中把两张纸分别对折、画一画、再剪出轴对称图形的操作活动, 既可以获得行为操作的数学活动经验, 也能够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交流、回味, 从而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这些操作活动是构建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二、融合行为与思维操作的经验.

在数学课堂中, 我们经常会向学生抛出特定情境下的某些问题, 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其中, 既有外显的行为操作活动, 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学生能获得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一体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类探究活动的直接价值取向是问题解决, 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第一手的直接感受、体验和经验.探究获得的经验一般是直接经验.

例如:四年级学生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的活动中, 既要行为操作 (量角的度数、撕、剪或者折角、拼角) , 又要展开数学思考, 但探究的过程始终不可能脱离直观和操作.学生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先通过三角尺的三个内角猜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 然后想办法将不同类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进行验证.验证时, 一是需要知道到哪里可以找到180°的角;二是需要知道怎样通过撕、剪或者折角, 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形成180°的角.学生面临这些问题, 经历了行为操作和思维操作的过程, 就获得了较为丰富地数学活动经验, 特别是怎样找到180°的角, 撕、剪或者折角, 拼成180°的角这样的经验.

三、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小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 是问题解决在数学中的综合体现.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获得直接经验, 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事实上, 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领悟到很多东西, 逐渐积累创新的直接经验.

例如:二年级学生看到毛巾、肥皂、牙膏、茶杯等四种物品的单价后, 需要认清解决了前三个问题后还能不能找到数学问题, 只有找到数学问题才能提出数学问题来;四年级学生根据购买粉笔、墨水、讲义夹等办公用品的情况统计, 也需要先弄清问题、概括问题, 再提出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需要找到疑难, 发现疑难就要动脑思考, 这与跟着教师去验证、推断既有的结论, 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只有多次在这种思维方式训练下, 才能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篇7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但是众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它的认识还相对模糊, 甚至是迷茫的。其迷茫与困惑表现为:不能明确概括出它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更不能将这些经验联系为一个发展的体系, 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尤其是数学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获得答案, 而是“了解答案为何是它”的过程。一个数学规律中常常蕴涵了大量的信息, 从背景材料、证明思想以及规律的应用等各个环节都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 人们需要用一些时间与精力, 才能理解一个结论的细节。而在理解的过程中, 由于知识经验与个性的差异性, 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层次与不同侧面的认知差异。但是, 事实上的数学课堂情景大多是:教师在苦口婆心地讲, 学生在机械地听、记、练, 一种货真价实的“填鸭式”教学。

所以, “课堂教学中如何巧设环节让学生在动脑、动口的同时多动动手, 画一画、摆一摆、比一比, 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 进而积累活动经验, 理解数学知识, 强化数学能力”就成为摆在日程上的重要问题。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自己要注重观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而且更要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

我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 结合教材内容, 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动手, 引导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的边长之间的关系”时, 我安排每个小组的学生课前准备三组小木棒, 长度分别为:3cm、4cm、5cm, 3cm、4cm、7cm, 3cm、4cm、8cm。上课导入课题后, 我让同学们依次运用三组小木棒进行试摆, 看哪组木棒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同学们兴趣盎然, 纷纷动手认真摆放小木棒, 活动结果自然很明显, “3cm、4cm、7cm”和“3cm、4cm、8cm”两组木棒围不成三角形, 仅有“3cm、4cm、5cm”一组能够围成三角形。待各个小组汇报完活动结果后, 我马上抛出了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一下, 刚才的三组小木棒的长度各有什么关系?”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 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又如,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课前让同学们准备了尺子、量角器、白纸、剪刀等, 上课导入新课后, 我让学生首先自制一个平行四边形, 然后让他们将平行四边形剪开, 组合成一个长方形, 再让他们比较一下组合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刚才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同学们很快就会通过推理判断出:二者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这一结论, 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地被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总之, 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结合教材内容, 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动脑、动口, 更要动手,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让同学们精神获得愉悦的同时, 思维得到了锻炼, 知识得到了巩固, 能力得到了提高, 自然也就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摘要: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 又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不仅指数学事实而且包括数学活动经验, 并且特别强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 实现知识建构”。在教学实践中, 应致力于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诱导学生激活经验, 促进学生提升经验, 使经验的构筑与知识的习得融为一体。

探秘内部本质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篇8

一、在探究活动中感悟本质, 积累活动经验

动手探究, 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在动手操作中, 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从而知道知识的原理在哪, 也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了有用的经验。

1. 活动要有层次性

如一年级《10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深入地认识数字10, 安排了如下活动: (1) 摆数字卡片。先观看视频, 数字9仗着自己比较大, 就欺负0-8这几个数字, 于是1和0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两个数字小朋友站在一起就组成了数字10, 请生也拿出数字摆一摆; (2) 摆圆片。然后再创设出老师和学生喂鸽子的情境图, 请生观察:图中哪些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的?接着让生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的呢?这时就可以让学生摆10个圆片, 并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3) 拨珠子。 (4) 拿出尺子, 读数。在这些层层深入的活动让学生对数字10有了一定的体验, 感悟到了数字10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 也可以表示一定的顺序。

2. 活动要有科学性

活动要有科学性, 才能使数学的本质凸显。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如2.3元=2.30元已初步感知了小数的性质, 但还不明其中原理, 为了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为什么小数大小不变, 在此合理安排了一个科学的操作活动, 请生拿出三张纸条, 分别量出0.1米、0.10米、0.100米, 量完后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此时的操作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推理、论证: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分米=0.1米, 10厘米=0.10米, 100毫米=0.100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这样的操作活动具有科学性, 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

二、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上感悟本质, 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 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 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观念和创新思维的载体,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 从而积累活动经验。

1. 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 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在讲授概念、性质、公式的过程中应不断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 又能领悟到深层知识, 从而使学生思维产生质的飞跃。如果只讲概念、定理、公式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将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 难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结论的探索、发现、推导过程, 搞清其中的因果关系, 领悟它与其它知识的关系, 让学生亲身体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所经历和应用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部分学生通过自学或提前学, 已知道它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但却不知为什么, 为了让生有更深的体验, 先让学生猜测:如果把长方形框掉到地上, 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让学生感悟:周长不变而面积改变了, 再进一步思考:可能变成什么?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 接着进行操作活动:如果它是什么图形就好办了?怎样将它转化成长方形?让学生通过剪、拼, 就实现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这么一个过程, 再推理, 就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一来, 学生既经历了知识的推导过程, 同时又渗透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此, 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对数学思想方法给予提炼与概括, 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 在问题探索、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就应把最大的教学精力花在诱导学生怎样去想, 怎样想到, 到哪里去找解题的思路上, 要置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于解题的中心位置, 充分发挥数学思想的解题功能──定向功能、联想功能、构造功能和模糊延伸功能。若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解题功能, 不仅可少走弯路, 而且还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综合素质。

如在教学《鸡兔同笼》时, 如题:鸡兔同笼, 有20个头, 50条腿, 鸡、兔各有多少只?可提出四人小组学习要求:1、先独立尝试猜测;2、把你尝试猜测的过程在表格中表达出来;3、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 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活动中得出如下2种方法: (1) 列表法。逐一列表、跳跃列表、取中列表; (2) 假设法。原来孙子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他假设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 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 而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就由50只变成了25只, 这时的每只“鸡”有1头1脚数。由此可知, 有一只“双脚兔”, 脚的数量就会比头的数量多1。所以“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的数量与它们的头的数量之差, 就是兔子的只数, 即:25-20=5 (只) 鸡的数量就是:20-5=15 (只) 脚数÷2-头数﹦兔数, 头数-兔数﹦鸡数, 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在对数学美的欣赏和历史关注中探秘本质, 积累经验

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篇9

一、实践操作—从“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受到年龄限制,教师要想方设法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同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又有着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直接接触生活中的数学。其中动手操作就给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动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数学课堂上老师应多留给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实践,动手操作,从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例如教学“圆柱侧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将圆柱侧面剪开、展平等,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侧面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侧面沿斜线剪开,展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者引导学生直接将侧面撕开, 利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这些方法都能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获得了对圆柱侧面积的直观感受。学生在一系列有效的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新知,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二、自主探究—从“悟”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是核心。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加强开放式问题的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是这样让学生探索它的计算方法的:

1.大胆猜想,操作验证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那么你们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教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板)

生1:相邻的两条边。

生2:底和高……

师: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来验证你们的猜想。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汇报交流验证过程

师:你们是怎样验证的?又有哪些发现呢?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剪拼过程,引导学生重点描述:

(1)怎么剪的?为什么剪开?

(2)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3)怎样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探讨时间和空间。有了这些探究活动,学生获取知识就显得轻松自如,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源于生活的客观现实。

三、文本阅读—从“读”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而语言的学习又是通过阅读来实现。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数学语言具有严密性、抽象性的特点。 数学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引导其从已有知识出发去认识新知识。

如在学生认识了“射线”的基础上,布置给学生这样一个任务:“我们认识了‘射线’,知道‘一条线段,向它的一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射线’,那么‘一条线段,向它的两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什么呢?它有哪些特征?可以怎样表示呢?’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阅读关于‘直线’的有关知识。”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已有的阅读经验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学生将会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去体会、发现所读内容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从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四、解决问题—从“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素材,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从数学的角度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把课堂上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例如,学了“长度”等知识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素材,鼓励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学生量一量教室黑板的长和宽,量一量课桌、书本的长和宽,量一量家中某些家具的长和宽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在体验“用数学” 的乐趣中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在“用” 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经历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篇10

一、让学生自主探究,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活动之后留下的、具有个体特点的内容,要让学生有效地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绝对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完成。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要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必须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才能为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对于题目中“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花圃”这个条件,你是怎样理解的?

几个学生分别说出了围成的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22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应该是整米数、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11米。之后教师给每位学生提供了22根小棒、方格纸、表格这些学习材料,让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者用自己的方法,独立思考解决怎样围才能使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并且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学生经过思考后,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不同的围法,确定了当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5米时面积最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用的材料和方法不尽相同,但是记录的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分别用了图形和表格的形式记录了围成的各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算出了围成的各个长方形的面积。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让每个学生都实实在在地经历了一一列举的过程,初步体会到要解决这样的有多种不同围法的问题时,就要把各种围法都找出来,要把各种不同的围法记录下来,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了什么是列举,为学生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奠定了基础。

二、让学生反思交流,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经验

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因此,反思是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可缺少的、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知体验,只是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基础,经历了前面的过程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一定能自然地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要使学生能获得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还必须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要组织学生及时地进行观察、对比、交流,使学生能清楚地解释自己是怎样做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经验。

例如五年级“一一列举的策略”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怎样围才能使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是用22根小棒一种一种地分别围出不同的长方形,然后求出面积;有的学生是在方格纸上画出不同的长方形后再求出面积;还有的学生是根据长与宽的和是11,写出长和宽的不同情况后再求出面积。虽然学生都利用自己的方法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但是学生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些不同的方法都运用了一一列举的策略,以及为什么解决这个问题要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对比、反思、交流,让学生思考这几种不同的方法中有什么相同点?为什么都要找出不同的围法并把它记录下来?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体会?通过反思比较,可以使学生对解题的方法和过程更加清晰,使原有的感性体验得到强化,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一一列举的策略,知道了要怎样用一一列举的策略,体会到一一列举这种策略的价值,初步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让学生应用拓展,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研究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只有能正确地运用数学活动经验,顺利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才能说他们获得了数学活动经验。要使数学活动经验真正成为学生认识活动的过程和思维结果的统一,就必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活动经验去研究解决问题。

在学生应用活动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解决一些与他们的已有活动经验相近的基本问题,使学生从有经验到会用经验。其次要让学生去研究解决一些变化的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活动经验,提升应用经验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从会用经验到善用经验。之后,要让学生去解决一些综合的、拓展的问题,促进学生活动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进而形成新的活动经验,使学生能从较低水平的经验提升到高水平的经验。要让学生应用数学活动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成为不断拓展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要让学生应用数学活动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陶行知先生比喻的那样:“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现状调查 篇11

一、问卷调查情况

1.您听说或了解“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吗? ()

A.非常了解B.知道C.不知道

2.您觉得“数学活动经验”重要吗? ()

A.十分重要B.比较重要C.不重要

3.您清楚“数学活动经验”对帮助儿童数学学习的意义吗? ()

A.非常清楚B.清楚C.不清楚

4.您对“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明晰吗? ()

A.十分明晰B.比较明晰C.不明晰

从以上可以看出, 第1 题中选A的占8.9%, 选B的占88.9%, 选C的占2.2%;第2 题中选A的占44.4%, 选B的占51.1%, 选C的占4.5%;第3 题中选A的占8.8%, 选B的占22.2%, 选C的占69%;第4 题中选A的占8.9%, 选B的占46.7%, 选C的占44.4%。

可以得出大部分老师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有所了解, 占总人数的88.9%, 但非常了解的不多, 不知道的只有1 位老师。老师认为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很重要, 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也很有价值, 但对其培养的意义和内涵清楚的只占8.8%, 有44.4%的教师对其内涵并不明晰。

5.您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学前分析时是否关注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

A.经常关注B.偶尔关注C.无关注

6.您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制定教学目标时是否关注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

A.经常关注B.偶尔关注C.无关注

7.您在图形与几何领域设计教学活动时是否关注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

A.经常关注B.偶尔关注C.无关注

8.您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练习应用设计时是否关注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

A.经常关注B.偶尔关注C.无关注

从以上可以看出, 第5 题中选A的占40%, 选B的占55.6%, 选C的占4.4%;第6 题中选A的占9%, 选B的占68.8%, 选C的占22.2%;第7 题中选A的占64.4%, 选B的占28.9%, 选C的占6.7%;第8 题中选A的占11.1%, 选B的占57.8%, 选C的占31.1%。

可以得出在关注图形与几何领域积累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过程中, 学情分析时老师的关注度达到40%, 在教学设计时达到64.4%, 老师们的关注度较高, 已有意识考虑到如何去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实际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 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 教学目标制定时经常关注只占9%, 在练习应用时经常关注只占11.1%。特别是作为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之一“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实际教学目标制定时没有受到老师的关注, 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坚定了扎实开展的信心。

9.图形与几何领域您认为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试着列举几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19 位老师认为教学时设计一些好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占总人数的42.2%;有21 位老师认为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 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占总人数的46.7%;还有5 位老师对怎样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没有自己的想法, 占总人数的11.1%。

二、调查分析与思考

通过本次调研测试,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对“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师认识缺乏

数学活动经验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与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列, 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一个更加直接的目标和追求。随着课改走向深入, 老师虽然感到其培养的重要性, 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意义和内涵不清楚, 认识模糊。究其原因, 一方面当前的数学教育界, 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理性定义虽然较多、但较乱, 一线教师对其理解模糊。另一方面, 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知识技能相对而言, 它具有特性和内隐性, 有时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教师感觉不易捕捉。

2.教师关注不够

由于教师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不到位, 这就造成在学前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活动中对其的关注度不够。另外, 对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不同。比如说三角形内角和一节课的教学, 薄弱一点的学生可能采用量一量的方法, 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在180 度左右 (需要在老师或同伴帮助下得出结论) , 部分学生会想到撕一撕、折一折的方法, 将其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 借助平角是180 度得到, 极少学生会想到通过证明得出内角和是180 度。在“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度”这个活动中, 不同的学生收获的经验也不同, 作为数学老师都要充分给予关注。

3.教师方法缺失

由于平时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关注不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总结、整理、反思, 特别是相关案例研究较少, 这就造成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和方法缺失, 这也显示出了有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相关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数学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就把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与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列, 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一个更加直接的目标和追求, 也使得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关键词:问卷调查,基本活动,数学教师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关键字词下一篇:建筑工程量清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