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辅助核算

2024-07-27

会计辅助核算(通用12篇)

会计辅助核算 篇1

会计软件可以具备两类功能, 一是财政部门会计制度规定的基本功能, 二是辅助核算功能, 其中基本功能可以满足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辅助核算功能可以满足会计核算更深层次的要求。但是目前电算化环境下, 无论是企业还是教育、医疗部门, 对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较为熟悉, 而辅助核算功能则很少被采用。一是由于供应商根据财政部的规定, 在销售会计软件时必须为用户提供售后培训、指导等服务, 但是供应商怕对用户培训太多了, 进而影响其软件销售, 因此通常会培训一些简单的基本功能;二是用户使用电算化的前提是比手工记账更加便利, 但是辅助核算可能会受到用户的抵触。但是随着电算化环境的日益成熟, 会计制度日益与国际接轨, 对会计核算的精准度要求越来越高, 辅助核算逐渐引起各软件用户重视。因此, 本文着重对辅助核算的个人往来辅助核算、部门辅助核算及项目辅助核算三个层级进行应用分析, 以提升部门会计核算水平。

一、新中小学会计制度及辅助核算概述

新中小学会计制度由原来的“收付实现制为主要的核算基础, 对于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勤工俭学收支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改为“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但是对部分经济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这也标志着中小学的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范围在逐渐扩大。此外, 新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对财政资金与非财政资金的区分更加明确。

随着我国对会计核算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部门提供的数据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外部负责, 而也要对内部管理、决策负责。但是内外部数据是来自同一数据源, 那就是原始凭证, 但也存在差异。所有原始凭证都要按科目进行核算, 其中部分凭证又要按部门、项目等分类核算, 无论是按照科目进行核算, 还是按照项目和部门进行核算, 它们没有优劣先后之分, 可以同时采用项目、部门和科目核算, 也可以仅仅采用一项进行核算。科目核算外的其他项目核算通常是通过辅助核算的形式来实现的。通常的辅助核算主要可以分为五种, 即客户核算、供应商核算、个人核算、部门核算和项目核算, 鉴于我们研究的背景是中小学会计制度, 本文主要研究个人往来辅助核算、部门辅助核算和项目辅助核算。辅助核算主要分为五个步骤, 分别是明确核算要求、设置核算类型、设置档案、填制辅助核算信息及查询信息。

二、新中小学会计制度辅助核算的运用

结合教育部门特点, 辅助核算只需要考虑个人往来辅助核算、部门辅助核算和项目辅助核算三种形式。

(一) 个人往来辅助核算运用

在教育部门, 个人往来款辅助核算主要是个人与单位往来, 其他应收款科目、其他应付款科目需要设置个人往来辅助核算。个人往来辅助核算主要有三种方法, 不同的单位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方法一主要是先设立总账科目, 然后会在总账科目下直接设置多个二级科目, 每个二级科目对应一个个人名称作为三级科目, 系统可以经过所设置的二级科目划分业务类型、检索和核算个人往来, 但是当总账科目不再能设置二级或者三级科目时, 便不能进行个人往来辅助核算。例如1221其他应收款, 122101张三个人往来, 122102李四个人往来。方法二是先设置一个总账科目, 然后在其后设置业务类型作为二级科目, 并将各个二级科目的账类描述为个人往来核算, 通过系统的往来管理功能建立各个与单位有资金往来业务的个人档案资料, 并可核算管理此项业务类别。例如1221其他应收款, 12201出差借款个人往来, 12202其它借款个人往来。方法三是仅设立总账科目, 并将其账目描述为个人往来核算, 同样通过系统的往来管理功能可核算管理此类业务。例如1221其他应收款个人往来。

(二) 部门辅助核算运用

在教育部门, 存在着对事业支出按照部门进行精细化核算的要求, 比如, 报刊杂志订阅, 可在商品和服务支出子级明细科目报刊资料费下设置部门辅助核算, 01办公室, 02教导处, 03总务处, 财务支付款项时进行下列账务处理:

财务人员通过部门辅助核算系统, 可以精确查询各部门订阅报刊资料发生的费用。

(三) 项目辅助核算运用

项目辅助核算与其他两个核算类型是平行关系, 只是核算对象不同, 以不同的对象作为项目, 均可以采用项目核算。中小学涉及到很多在建工程项目, 明细账核算不能满足具体核算要求, 而且很多工程项目是跨年度的, 根据当前基建并入大账要求, 需要在在建工程科目按照具体工程项目设置部门辅助核算, 下面以本人分管的宜昌市十四中为例详细阐述项目辅助核算的应用。随着伍家教育创建湖北省教育均衡示范区, 财政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 近两年宜昌十四中校园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综合实验楼改造工程, 校园场地平整工程, 塑胶运动场改造工程等。项目根据工程进度支付款项时, 列支科目均为其他资本性支出, 当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转固定资产时, 很难通过明细账其他资本性支出统计出该项目的准确成本。中小学同时面对着更多的在建工程项目时, 1511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15110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151102设备投资、151103待摊投资、151104其他投资, 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根据工程项目名称进行项目辅助核算, 设置为01综合实验楼改造工程, 02校园场地平整工程, 03塑胶运动场改造工程, 财务人员在项目辅助核算系统中, 可查询该项目历年来1511在建工程科目明细数据, 很容易统计出该项目竣工验收时工程成本金额。

三、提升辅助核算的策略

虽然目前教育、医疗等部门已经开始逐渐步入会计辅助核算运用阶段, 但是仍处于初级阶段, 仍然有提升的空间。首先, 对部门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一是要培训其具有辅助核算功能应用的意识, 二是培训其辅助核算这个功能的运用能力, 在后续研究中可以更加熟练的运用这项功能。尤其是处于目前二胎时代的到来, 中小学工程建设项目会显著增多, 更需要会计核算的精细化, 同时可以在辅助核算中增加预算定制分析功能。其次, 对新旧中小学会计制度的有效衔接, 要以动态化的预算管理指导部门的项目执行, 将预算管理与传统的会计核算有机的结合。一是要配套完善激励机制, 适当调动中小学管理人员运用辅助核算功能服务于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二是部门内部尽快出台相关的培训制度及准则, 保障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再次, 要完善中小学的“校财局管”的经费管理模式, 财政经费指标要细分到二级核算单位, 这样更益于辅助核算的普及化。最后, 除了上述的预算定制分析功能, 还可以增加其他一些分析和统计功能, 例如可以对辅助信息进行趋势分析、比重分析, 对部门教学投资与产出进行预测。

四、结语

辅助核算益于简化原来的核算程序和工作量。辅助核算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互联网环境日益成熟, 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核算的必要途径;二是我国会计制度正在与国际接轨, 需要对会计核算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鉴于此, 会计软件的基础功能已经不能满足部门核算的需求, 必须使用辅助核算弥补基础核算的不足。本文只是对辅助核算的个人往来、项目和部门辅助核算运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并提出了几点辅助核算水平提升的策略。但是本文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研究范围只是局限于中小学, 辅助核算形式只探讨了三种形式, 建议后续研究可以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袁文华, 谢晟.用友GRP-R9软件自定义辅助核算功能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11 (11) :16-18.

[2]常青, 牟秋菊.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会计核算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索——以贵州省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 2015, 26 (3) :94-96.

[3]李莉.新中小学会计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 (8) .

会计辅助核算 篇2

应用成本核算中的制造成本和标准成本的理论,分析钢铁企业辅助部门产品成本核算的现状,建立了辅助部门产品成本核算的矩阵模型,为全面准确地计算钢铁企业的`制造成本提供了依据,并在企业的成本核算系统开发和钢铁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运用该模型,对于完善成本核算系统,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 者:肖一飞  作者单位:辽宁省电力公司财务部,辽宁沈阳,110003 刊 名:冶金经济与管理 英文刊名:METALLURGICAL ECONOMICS AND MANAGMENT 年,卷(期):2002 “”(3) 分类号:F2 关键词:成本核算   制造成本   模型  

浅析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 篇3

关键词 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 关系 协调发展

企业的经济核算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业务核算,而会计核算,三是统计核算。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成为现在企业面临的重要项目,也给企业的会计工作者与统计工作者带来巨大地挑战。

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概念

(一)会计核算的概念

会计核算也叫会计反映,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会计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记录、计算和分析,做到对经济业务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并定期的编制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表,向所需部门提供财务会计报表及其附表和其他所需的相关资料,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项会计活动。

(二)统计核算的概念

统计核算是指以货币、实物和劳动为计量单位,采用大量的观察法、推论法,运用各种统计指标对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形成企业所需要的统计资料。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

(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联系

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是运用各种方法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者提供大量有用的资料。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紧密联系在一起。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资料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转化,会计核算为统计核算提供大量的数据资料,并以统计核算的核算方法为基础,在统计核算中也借鉴了许多的会计方法,比如账户的设置就用了会计等式的辅助。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都要运用各种经济指标来计算、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且会计和统计的核算指标相互交叉,如统计核算中的基本指标——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会计核算中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都是反映了时点指标,本期发生额则反映了时期指标。无论是会计核算还是统计核算,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两者缺一不可,始终作用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中。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区别

1、核算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并以实物和劳动为辅助的计量单位,比如企业在进行原材料的核算时,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核算材料的采购价款及需缴纳的进项税,同时以实物和劳动作为辅助形式。统计核算的计量单位则没有硬性的要求,而是根据企业发生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还是采用实物或劳动。

2、核算的内容不同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在内容上有不同之处:会计核算主要是进行设置账户,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进行成本的计算、财产的清查、审核凭证和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统计核算主要是通过数量关系的核算来提供相关数据。在观察、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中的综合指标法,通过对一些指标的计算,最后根据推论和分析来反映企业经营的情况和规律。

3、核算的对象不同

在核算对象上,会计和统计也是不一样的。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和财务状况进行登记、计算和分析,来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资料,所以说会计核算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和财务状况。统计核算的计量单位是不确定,它既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实物或劳动,所以可资金核算,或实物核算。它的对象也区别于会计核算,是对企业经营的程度、规模大小、指标的平均数等数量关系的计算反映其经营状况。

4、核算的目标不同

在核算的目标上,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对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管理者、企业的决策部门提供有关财务方面的信息。统计核算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统计指标的计算来反映出企业的各项指标在数量上的关系,根据其作出决策分析。

5、核算的原则不同

在核算的原则上,会计核算的核算原则是按权责发生制来计算,凡是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无论其款项是否在本期到账或支付,都应该计入本期的发生额中。统计核算主要是从数量上来分析,所以统计以产品的生产和权责发生制为核算的原则,凡是在本期发生的产品数量,都应该计入发生数额。

6、核算的方法不同

在核算的方法上,两者的基本核算的过程差不多,所以基本的核算方法一样,但会计核算的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逐笔的登记,而统计核算的方法则是经过大量的观察,数据的搜集,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论,来了解企业经营的规律及发展动态。

三、根据两者间的关系,分析如何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一)两者协调发展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进入准则的不断地完善和严格,使企业进入的难度增强,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益激烈,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加强了企业自身及市场的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所以要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是向企业提供相关资料的有效渠道,但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两者间虽然相互渗透、相互统一,密切联系,但在两者的核算内容、方法、原则等方面还是存在着差异的,而这个差异使得我们提供的财务资料的准确性不高,且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各自内部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矛盾,所以要协调两者间的关系,使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发展。

(二)两者协调发展的措施

1、改进核算的方法,利用国内外两个渠道,引进国外的优势资源,借鉴人家核算方法好的方面,但要避免盲目的照搬人家的核算方法,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吸收他们的,最后是总结出一套符合自己的核算方法,每个企业的核算方法也是不同的,也可以企业之间相互借鉴。也要加强会计与统计核算方法上的联系,在会计中融入统计的核算方法,统计核算方法为会计的核算做基础,使两者联系更加密切。

2、促进两者优势的互补,会计核算更加的严谨,规范,而统计在分析上有优势力量,可以利用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来促进统计核算在工作时规范程度的提升,发挥统计综合分析的优势,对会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使提供的信息更加的准确和完整。

3、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准则,在企业的统计核算中,许多的统计指标都是来源于会计中的,要有科学的会计理论知识,比较完整的会计准则,可以促进我们统计工作的开展,能使会计工作有序的进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4、协调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指标,对指标进行汇总、归纳和分类,对相同内容的指标进行统计汇总,这样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且使用方便快捷,有利于财务的分析和预测。

总之,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相互统一、相互渗透、相互区别,所以我们在把握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关系时,要从两者间的联系和区别两方面来掌握。正确的了解两者间的关系,并处理好两者的协调关系,使其协调发展,为企业的会计工作提供及时的、准确的、完整的信息资料,有利于企业经营项目的决策,实现两者的协调性,可以保证提供信息资料的质量,使其更加的科学,在面对严峻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也能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金国潮.试述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8):187-188.

[2]张丽宏.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与协调探究.中等职业教育.2007(26):21-22.

[3]李羽.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概述.现代经济信息.2009(22):165-166.

[4]于晶雪.浅析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商场现代化.2011(15):141-141.

浅析会计电算化中辅助核算的应用 篇4

客户往来与供应商往来是反映企业和客户、供应商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会计科目中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都是处理客户、供应商往来业务的账户。当客户往来业务比较频繁, 清理往来账工作量大时, 如果继续使用手工方式设置科目:

1122应收账款

112201应收账款一广东;112202应收账款一福建;11220101应收账款一广东一A单位;11220201应收账款一福建一C单位;11220102应收账款一广东一B单位;11220202应收账款一福建一D单位;……

在此将地区、客户单位作为往来科目的二级、三级科目的设置, 造成科目体系庞大。因此, 对于往来客户较多, 往来核算管理要求高的单位, 可使用系统提供的客户往来核算。在系统初始化中对上述科目重新设置, 将应收账款账户的性质定义为客户往来核算, 接着将具体的地区、客户单位等二级、三级明细科目从科目体系中剥离出来, 通过建立客户分类体系和编制客户档案来完成客户往来辅助核算。即:将客户分为01广东和02福建两大类, 再建立各大类下的客户档案资料。当企业的往来核算业务较多, 并且结算方式较多时, 增设“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 同时将该科目性质设置成客户往来和供应商往来, 以便于对预付款下购销业务进行核算。

01广东, 0101 A单位、02福建, 0102 B单位;0201 C单位、0202D单位;……将这些地区、客户单位等信息录入后, 存放在客户档案文件中统一管理。在输入凭证时, 遇到科目性质为客户往来科目, 系统自动从客户档案文件中提取地区、客户单位, 供财务人员选择。财务人员可以对应收 (或应付) 账款从不同角度进行统计查询, 便于反映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往来资金核算和管理情况。

二、个人往来辅助核算应用方法

个人往来是指企业与内部职员之间发生的往来业务, 如个人借款、差旅费借款等。由于各单位的经营性质、经营方法不同, 有些单位个人往来业务很少, 有些单位个人往来业务很多。对于后者, 在进行账务处理时, 可启用账务处理系统提供的个人往来核算。将个人往来业务的管理、清理工作纳入个人往来辅助管理中, 可减少清理工作量, 有利于加强个人往来账户管理。个人往来核算的使用与客户、供应商往来核算的原理相同。假设手工方式下科目设置如下:

122l其他应收款122101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122102其他应收款-差旅费借款;12210101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张三12210201其他应收款-差旅费借款-张三;12210102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李四12210202其他应收款-差旅费借款-李四;……

要进行个人往来核算, 先对上述科目结构进行修改, 并将二级科目“个人借款”、“差旅费借款”性质定义为个人往来核算。将具体的个人明细科目从原科目体系中剥离出来, 把个人信息存放在个人档案文件中统一管理, 通过编制职员个人档案来完成。即:

01张三02李四……

在输入凭证时, 遇到科目性质为个人往来核算科目时, 系统要求用户确定个人往来户的名称。记账时, 该笔业务发生额分别记入该科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个人往来辅助账。财务人员可以从科目、个人的角度进行统计和查询, 以便反映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资金往来核算和管理。

三、部门辅助核算应用方法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许多企业单位都实行了部门核算, 考核收入和费用两项指标。如“管理费用”科目下, 除了要按费用分成管理人员工资, 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明细核算, 还需要进行对每个费用在不同部门中进行核算。如果一个单位有10个部门需要进行部门考核核算, 费用项目有10个, 那么在“管理费用”科目下就应设置100个明细科目。这种核算方式在手工条件下工作量是相当大的, 但利用系统提供的部门核算辅助功能, 却能轻而易举地实现。下面以管理费用为例介绍部门辅助核算功能的使用。首先, 在系统初始化时设置会计科目为:

6602管理费用660201办公费部门核算;660202差旅费部门核算;660203业务招待费部门核算;……

接着将部门从科目体系中剥离出来, 在设置部门档案为:

01财务部02生产部03销售部……

输入凭证时, 若输入科目性质为部门核算的科目, 系统将自动提示用户输入相应的部门对照表供财务人员选择部门。在记账后系统将自动形成部门核算与管理所需的各种数据。用户可以查询部门总账与辅助账, 以便反映各个部门的收入完成与支出控制情况, 有利于企业对各部门的考核与管理。

四、项目辅助核算应用方法

项目是专门的经营对象, 它可以是一项工程、一种产品等。实际会计核算时, 经常要求围绕这些项目发生各项支出, 按费用类别设立专门明细账, 以便完成对每个项目费用情况核算。在手工方式下按项目设立二级科目, 在其下级设立费用明细科目。例如:

5001生产成本

500101A产品500102B产品

50010101直接材料50010201直接材料

50010102直接人工50010202直接人工

50010103制造费用50010203制造费用

在账务处理系统中, 应用项目辅助核算可取代该核算方式。在进行科目设置时, 把生产成本账户的性质定义为项目核算。如:

500l生产成本项目核算500101直接材料项目核算

500102直接人工项目核算

500103制造费用项目核算

将具体项目从科目体系中剥离出来, 在设置项目档案为:

0l产成品:101A产品102B产品……

在日常业务处理中, 录入凭证时, 当输入科目的性质为项目核算时, 系统要求财会人员录入项目代码。记账后, 即可在项目辅助核算模块中查询各种项目核算与管理所需的账表, 以及项目统计表和项目执行计划报告。

综上所述, 在会计电算化中辅助核算能起到较好的核算和管理作用, 使用辅助核算不但能简化科目结构、减少科目数量, 而且能方便的对一些特殊的核算进行横向或纵向统计的分析, 这一切工作并不需要用户录入额外或重复的数据就能实现。使用辅助核算在强化会计信息的管理和控制同时, 还能为企业的预测、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

摘要: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下, 随着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 机构设置日渐齐全的情况下要求财务人员对账目划分越来越细化, 明细分类账的核算量增加。在会计电算化记账方式下, 通过设置账务处理系统中辅助核算功能, 大大减少了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本文对会计电算化各类财务软件初始化设置中的辅助核算的应用方法。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论文 篇5

会计核算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而统计核算则是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或某部门进行集中、全面、综合地反映,主要是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的。

1.2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确认的差异

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生产经营成果,凡是属于本期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统计核算则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如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计入销售收入。

1.3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配比的差异

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这首先表现在因果配比,即收入是由于一定费用耗费而产生;其次是时间配比,即属于某期间的费用必须与相同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统计核算在计算增加值时,强调要保持中间消耗和总产出相结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与总产出保持一致,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成果。配比在统计核算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而不是销售基础上。

1.4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计价的差异

会计与事业会计的合并核算 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事业会计;合并核算仅仅几年来,我国的建设性单位中会计制度中,其主要的条例和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主要隶属于企业审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在这样的系统中,不仅能够独自将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情况进行如实的反映,还能够极大程度的控制投资效益的增加,以及能够进一步的推动资金的快速发展。尽管如此,随着现代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趋势也在逐渐的有所改变,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的需求,渐渐地呈现出较大的矛盾,因此需要根据现今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才能够进一步得到全面的完善。

一、 现如今基建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现状

(一) 会计审核核算制度不够完善。对于目前的事业单位会计预算来说,主要包括基建预算和经费预算,这两种预算方式是单独工作运行的,尤为重要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和基建会计两者的立账依据,主要依靠的是两者间的快只审查制度不同,由于其中的审查制度不够完善,就会导致两者间存在较大的矛盾,这样的矛盾日渐提高,就会导致主要的工作无法能够顺利的发展;再有,对于基建会计工作中,主要采用的结算方式里有一定的重复和脱节的现象,进而能够使这两种会计制度都无法将事业单位中真实的经济活动内容进行体现,就导致基建会计工作和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存在较大的影响。一旦两者中的矛盾不断深化,就会导致两者间的制度分工不够明确,使会计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顺利开展运行。因此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需要完善两者间的制度,能够进一步的帮助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二) 单独建账漏洞暴露财务风险。由于现如今的事业单位是采用单独建账的方式进行工作,因此大多数时候,面对同样的单位,其中的收益、支出等按照不同的两种方式进行决算,将其分别记录在两种不同的账本之中。正因为这样的现象出现,就会对某一些事业单位来说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就能够在单位进行建账的过程中将账目上的数据进行造假,将事业单位中真实的账务情况进行隐藏,导致某一些事业单位的某个部门存在可乘之机,乘机将事业单位的基建资金进行挪动和转移,进而就会产生贪污等现象,这样的现象进而能够增加死账和发生并且能够阻碍正常的进账,为事业单位的基建工作造成较大的困扰。

(三) 减弱资产管理和国有资产的流失。由于现如今的各种现实条件的各种限制,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来说,要不断的对企业项目进行实时的控制与跟进,并且在建设项目完成后也不能够及时的对财务部门提交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这样的现象就会导致其不能够列出支出的所有费用,也没有将固定资产进行转增,最终能够导致事业单位的基建投资在支出方面经常处于挂账的状态,导致单位的实际资产经常超过账面的资产。对此有一部分的基建项目在竣工以后由于缺少主要的验收程序和在查收后没能够及时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转移给负责的相关财务部门,就会导致在会计监督的过程中,其管理模式也逐渐有所改变,进而使账目的数据不对调、资产的总数较为模糊、贪污腐败等现象层出不穷。

(四) 分开决算和会计制度存在矛盾。自从我国对经济不断地重视以来,现如今逐步实行一系列的全面改革计划,其中主要就包括关于政府间的相互采购和预算部门、分支等现象。在这样的改革过程中能够使我国的财政收支统一的决算和管理方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大多数的银行主要将资金借贷给基建项目的建设,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国家进行实际的考核,之中的将资金进行支付,这样的状况能够直接导致财务监管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就会产生资金动向过于随意。由于现在的会计制度主要是由两种方式进行记账,因此在记账的过程中就能够存在有人刻意为之的虚假账目,进而形成不够真实的虚假报表。但是现在大多数银行都是以上市公司为主,其中就主要需要完善、健全、真实的合并报表,这样才能够对上市公司产生一定的了解,通过真实的了解上市公司的资产情况,才能够给予相对的贷款。

二、 基建会计和事业单位工作建议

(一) 明确会计主要因素,统一健全两种会计制度。针对于目前来说,由于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要素是现如今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因素,然而其中资产、负债等都是我国衡量会计的主要条件。为了能够保障基建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间的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首先需要将基建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要逐渐形成相互的对接模式,并且能够使两者进一步的进行合并,其中主要执行的依据就是通过会计的基本运算公式,资产的主要形成条件是将负债个净资产进行整合,进而能够极大限度的帮助两者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二) 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合并新设置。为了能够有效的缓解和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就需要对两者进行全面的合并,在合并之后需要事业单位为两者会计工作提供合理的设置。首先要将正在建设的工程和已经预付的工程增加进事业单位中的会计资产类别中,再将主要涉及的会计项目中的数据进行全面的细化,比如讲应该实付的工程款项添加进负债的会计项目中,而且要能够将建设的合同和其中正在建设的项目工程需要的待付款项目进行精准的计算,将主要涉及的项目进行核对;其次将正在建设的项目基本支出和基本的建设需要的款项进行整理,分别将两者添加进入支出和收入的两种类别中,这样能够保障两者间的工作能够有效合理的继续开展。

(三) 将基建工作预算列入整体预算中,减少基建挂账。随着现如今我国对财政预算工作不断的改革,主要将财务会计的预算体制和系统进行完善,根据国家的要求,政府现如今逐渐实施收支分类的项目,通过对财政预算进行进一步的统一化管理模式,将其中涵盖的预算进行全面编制和执行,将主要的预计会计核算等环节也逐渐进行完善与改革。随着2012年我国颁布的全新财政规划政策中,规定部分的行业要根据现如今自身成本核算和实际绩效管理的需求,可以在自身的行业中对财务管理制度引用人权责发生制,并且在这样的政策提出后,又不断增设关于建设工程的内容要逐渐的全面推动宏观上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完善性,以此全面的推动基建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两者的共同发展,将两者的工作能够发挥到极致。

(四) 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由于当前我国的核算体系不够完善,经常会导致基建预算或者正常的经费运算产生严重的问题,为了能够全面的提高财务会计工作,就需要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通过两者间的关系能够得知两者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形式,但是通过将两种模式进行合并,就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工作顺利的运行。由于两者在账目的建立上是根据不同的会计制度进行制定的,因此为了能够顺利的开展会计工作,就需要对两者的工作体系和制度进行完善和合并,这样能够通过统一的制度进行工作,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能够全面的提高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预算工作。由于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审查账目是根据不同的制度进行实施,就需要保障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顺利运行,需要帮助两者制度进行合并与完善,才能够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体系更加完善,进而能够保障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能加细致化,使其能够顺利的开展与运行,帮助事业单位经济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结语

通过对事业单位中基建会计工作和事业会计工作合并核算相关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对其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得出相对的几种意见。总体来说,为了能够全面的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就需要采用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工作和事业会计工作的合并核算的方式,通过两者合并核算的模式能够帮助事业单位的财政审核监督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通过这两种方式能够全面的帮助我国的会计工作得到全面的发展,进而能够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寇丽梅.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鲁迪.高校实施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研究[D].安徽大学,2015.

[3]向廷平.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基建会计核算[J].财会月刊,2013(07).

[4]盛彩红.高校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合并核算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4).

会计辅助核算 篇7

1. 初始计量。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CAS22) 及其讲解的规定,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 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 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再按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按可转换公司债券包含的负债成份面值, 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面值) ”科目, 按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按借贷双方之间的差额, 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科目。

(1) 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

分摊交易费用前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本金的现值+利息的现值

分摊交易费用前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发行价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2) 交易费用的分摊。

负债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发行价格

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发行价格

(3) 分摊交易费用后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计算。

分摊交易费用后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分摊交易费用前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

分摊交易费用后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分摊交易费用前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

2. 后续计量。

(1) 利息的计提和利息调整的摊销。根据CAS22及其讲解和应用指南, 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在转股前,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应按照一般公司债券进行相同的会计处理, 即根据债券摊余成本乘上实际利率确定实际利息费用记入“财务费用”科目或相关资产成本, 根据债券面值乘上票面利率确定名义利息费用记入“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应计利息) ”或者“应付利息”科目, 二者之间的差额作为利息调整进行摊销, 记入“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科目。

一是计算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实质上是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分摊交易费用后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的内含报酬率, 可用差值法求得。

二是实际利率法下利息费用的计算及利息调整的摊销。

债券每期名义利息费用=面值×票面年利率÷每年计算次数

债券每期实际利息费用=期初债券摊余成本×相应的实际利率

摊销的利息调整=债券每期实际利息费用-债券每期名义利息费用, 或=债券每期名义利息费用-债券每期实际利息费用

期末债券摊余成本=期初债券摊余成本±摊销的利息调整

(2) 利息的支付。按实际支付金额, 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应计利息) ”或者“应付利息”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 终止确认。

(1) 债券人行使转换权。投资人到期行使债券的转换权, 债权发行方应按合同约定的条件计算转换的股份数, 确定股本的金额, 记入“股本”科目, 同时结转债券账面价值, 二者之间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此外, 还要把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核算分拆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金额一同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若只有部分债券被转换成普通股, 只需按实施转换的部分增加股本, 同时按比例结转债券账面价值, 再把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核算分拆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金额按比例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2) 债券人未行使转换权。如果债券人未行使转换权, 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继续计息和利息调整的摊销, 直至债券到期。企业应于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时, 借记“应付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或“应付利息”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案例解析

1. 案例。

甲公司经批准于2012年1月1日以19 000万元的价格向社会公众发行了面值总额为20 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发行费用为320万元。该债券于2016年12月31日到期, 到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 实际募集资金已存入银行专户, 票面年利率为5%。债券在发行2年后可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 初始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 每份债券可转换为10股普通股股票 (每股面值1元) 。甲公司将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7%。

其他资料如下:①2014年1月1日, 由于甲公司股票价格涨幅较大, 全体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②在当期付息前转股的, 不考虑利息的影响, 按债券面值及初始转股价格计算转股数量。③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2. 解析。

(1) Excel辅助计算模板的构建。因为手工计算可转换债券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实际利率、实际利息费用、利息调整摊销和摊余成本比较繁琐, 且易产生误差。为了提高计算效率, 可构建表1所示的Excel模板, 以实现相关数据的自动精确计算。

表1模板中双线方框区域为数据输入区, 加框数字显示的区域为数据输出区, 也是公式编辑区。只要在数据输入区输入相应数据, 数据输出区数据将自动计算产生。如果可转换债券的计付息时间、存续期间等发生变化, 只要对模板适当修改即可。为了便于说明, 将模板中相应单元格公式单独列示在表2中。

需要说明的是, 模板中的计算结果与手工计算结果存在差异, 这是由于Excel模板比手工计算精度高所致。本文会计处理数据均采用Excel模板计算结果。如果想让模板计算结果和手工计算结果一致, 在Excel2007工具菜单的高级选项卡中勾选“将精度设为所显示的精度”, 在Excel2003工具菜单的选项卡“重新计算”项中勾选“以显示值为准”即可, 并将C24、C25单元格公式分别设为“=B24+D24”和“=-G5-E23”, 以实现对计算误差的自动调整。

(2) 会计处理。根据模板中的相关计算结果, 可以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一是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借:银行存款18 680万元,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1 949.02万元;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面值) 20 000万元,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股份转换权) 629.02万元。其中, 可转换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金额=20 000+629.02-18 680=1 949.02 (万元) 。

二是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及支付利息费用时。确认利息费用:借:财务费用等1 336.25万元;贷:应付利息——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1 000万元,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336.25万元。支付利息:借:应付利息——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1 000万元;贷:银行存款1 000万元。

2013年12月31日, 确认及支付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可参照2012年度会计处理, 只是金额不同。具体金额见利息费用计算模板中第二年的相关数据。

三是2014年1月1日债券人行使转换权时。转换的股份数=20 000÷10=2 000 (万股)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科目余额=1 949.02-336.25-361.14=1 251.63 (万元) 。

结转债券账面价值时。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面值) 20 000万元;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1 251.63万元, 股本2 000万元,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9 251.63万元。

结转资本公积 (股份转换权) 时。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股份转换权) 629.02万元;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629.02万元。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会计辅助核算 篇8

一、高校经费小本制度

(一)经费小本。又称经费使用登记册,类似于现金日记账,按照部门名称与经费项目设置,由校内各部门的报账人员持有,用来记录部门各类预算经费指标及其详细使用情况。借方(收入方)登记下达的部门预算经费指标数,贷方(支出方)登记本经费项目的详细支出情况,余额反映尚未使用的预算经费指标。常见的部门经费项目有办公经费、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及专项经费等。

(二)经费小本的使用。在财务日常工作运行中,各部门的业务经办人员根据国家及学校有关财务规定,持相关的经费小本与经过审核签字的原始凭证交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对预算经费指标及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出具“委托付款单”,加盖财务预留印鉴,在经费小本上登记本笔业务的报销日期、摘要、发生额及余额,经办人员与财务人员共同签字,并根据“委托付款单”与已经结算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业务经办人员持“委托付款单”到资金结算柜,办理现金领取手续。

(三)经费小本的作用。一是经费指标控制。经办人员在办理经费结算业务时,如果发生经费超支现象,财务人员将会拒绝办理结算手续,这就必然促使各部门负责人增强经费节约意识,有计划地安排本部门各项业务活动,努力控制各项经费支出,将财务的事后控制变为事前控制,从而达到控制部门预算经费指标的目的。二是财务数据分析。高校经费小本制度,在不影响国家教育经费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独立于正常的会计核算体系之外,单独设置经费小本,从另一个角度记录每个部门各类经费的详细使用情况,为财务分析与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资料。

(四)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会计信息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经费小本工作模式难以适应现代高校会计工作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了财务人员工作量。财务人员在办理经费结算业务时,除了审核原始凭证、出具“委托付款单”及填制记账凭证外,还要认真核对经费指标,在经费小本上登记本笔业务的报销日期、摘要及发生额,手工计算余额并登记,由经办人员与财务人员共同签字确认,工作内容存在大量重复劳动现象。如果处理借据业务,结算手续将更为复杂。二是不利于财务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控制。财务人员在进行每笔经费结算业务过程中,大部分工作环节需要手工完成,工作内容较多,难以对多项重复的工作过程进行合并处理,不能借助计算机的自动提醒或控制功能,容易导致计算、填写等错误,难以发挥会计电算化的自动控制与纠错功能,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三是不利于部门预算经费的查询、分析与利用。由于大部分高校对经费小本采取手工记账方式,经费结算业务处理完毕,经办人员需要将经费小本取走。财务人员无法对各部门预算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随时查询与分析,也无法对部门预算经费进行汇总统计与信息利用,影响部门经费预算执行效果。四是财务软件的局限性。财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如果输入的支出金额大于事先定义的部门预算指标累计结余,财务软件会自动提示超支,但此时经费结算手续已经办理完毕,经办人员也已离开报销现场,容易使财务工作陷入被动。此外根据财务制度规定,如果发生借款业务,应登记应收款科目,而不是登记部门支出科目,只有等到经办人员的借款冲销后,才能将发生的相关费用转记到支出科目,有的借款可能需要跨年度,必然造成部门支出明细账与部门各项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不符。

二、完善经费小本制度的建议

目前大部分财务软件的通用性较好,但针对性较差,为了弥补财务软件的不足,多数高校仍在依赖经费小本,在此情况下,进一步完善现有财务软件或单独开发财务辅助核算软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修改现有财务软件的成本较高,现将开发财务辅助核算软件的主要思路介绍如下。

(一)财务辅助核算软件的主要功能。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结算工作,充分发挥经费小本的作用,弥补经费小本的缺陷,财务辅助核算软件应实现以下功能:替代手工出具“委托付款单”或者“现金交款单”;自动完成经费小本的登记工作;事前控制部门各项经费指标;能够对部门预算经费指标的使用情况进行查询、统计以及汇总等操作。

(二)经费小本账号。为便于数据库统计,应对经费小本统一编写账号,作为调用数据的主索引唯一编码。编码规则应按照部门与经费项目分别进行编写,并将它们组合到一起,用来表示经费小本的账号。

1.在部门编码中,第1位数字代表部门类别,第2、3位数字代表顺序号。假设第一位数字中的“1”代表教学单位,“2”代表机关单位,“3”代表教辅单位等,具体编码如下:101数学系;201组织部;202财务处;301图书馆……。

2.在经费编码中,第1位数字代表经费类别,第2、3位数字代表顺序号。假设第一位数字中的“1”代表日常经费,“2”代表项目经费,“3”代表往来经费等,具体编码如下:101办公费;102通讯费;201设备购置;301教材费……。

3.将部门编码与经费编码组合成经费小本账号,如组织部办公经费小本账号应为“201101”,数学系交通经费小本账号应为“101103”,以此类推。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多角度地统计各类经费支出信息,如统计全校单位通讯费的支出情况,用程序调用经费支出数据库中,经费小本账号第一位数字等于“2”,并且从第4位截取3位后等于“102”的所有经费支出记录,并显示详细记录及汇总结果;再如,统计组织部所有经费支出情况,用程序调用经费支出数据库中,经费小本账号前三位等于“201”的所有经费支出记录,并显示详细记录及汇总结果。

(三)委托付款单的制作标准。高校常用的“委托付款单”主要包括填制日期、收款方名称账号及开户银行、付款方名称账号及开户银行、大小写金额、付款方式与款项用途等信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完善部门预算经费指标控制与核算流程,在软件中应加入“填制委托付款单”功能,点击“委托付款单”按钮后,弹出相关界面,具体内容设计如下。

1.填制日期应自动提取系统时间,一般不需用户输入。

2.收款方的名称、账号与开户银行等信息应在软件中事先定义,也可以随时进行添加、修改、打印、导入导出等维护工作,为了提高输入速度,便于软件的模糊查询,应对收款方的名称加入拼音助记码。在收款方名称中输入收款人的几个汉字拼音首字母,经过模糊查询与搜索,可以有效地缩小选择范围,选中列表中显示的收款人,其收款人名称、账号与开户银行等信息将会自动填充到“委托付款单”的相应位置。如果系统中没有收录收款人的相关信息,允许用户手工输入,并随时保存,做到一次输入,永久使用。

3.付款方的名称、账号与开户银行等信息应在软件中事先定义,并保持相对稳定,用户直接选择默认值,一般不需重新手工输入。

4.在金额信息栏目中,用户只输入小写金额,大写金额由系统自动生成,并填充到“委托付款单”的相应位置。

5.付款方式与款项用途等信息应在软件中事先定义,也可以随时进行添加、修改、打印、导入导出等维护工作,采取在列表中选择输入的方式,尽量减少手工输入。

6.输入经费小本账号,表明经费列支渠道及来源,便于对各类部门经费进行统计与分析。

(四)委托付款单的使用办法

1.财务人员根据上述内容提示,完成“委托付款单”填写工作,点击“打印”按钮,系统将会打印“委托付款单”,加盖财务预留印鉴后,交经办人员办理现金结算手续,同时系统自动完成经费小本的登记工作。

2.如果输入的金额大于经费小本预算指标累计结余数,将会出现系统提示,由财务人员选择执行“继续”或者“放弃”等操作。

3.分别点击“查询”或“统计”等按钮,系统将会自动完成部门各类经费的相应操作。

按照上述思路开发的辅助核算软件用于高校财务管理,可以有效地监督、控制各部门预算经费使用,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开发的软件具有设计思路简单,数据提供全面、准确、及时,便于财务人员操作的特点,如果能够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财务软件,将填制记账凭证与上述功能融为一体,效果会更佳。

会计辅助核算 篇9

一、对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费用的认识

在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支出便是研究开发费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就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来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开发和研究, 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高新技术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根据一些数据资料显示,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支出中, 研究开发费用所占的比例已经占据企业费用支出的半壁江山。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辅助核算范围

以国家发布的相关文件《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为依据, 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辅助核算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在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中, 用于材料、燃料和动力等方面的费用;第二, 用于企业研究人员的工资、奖金、补贴、住房公积金等费用以及一些外聘的研究开发人员的劳务费用;第三, 购买或租赁研究开发活动中需要的仪器、设备等方面的费用以及对仪器和设备的维修、养护费用;第四, 企业无形资产方面所需的摊销费用, 如:企业的专利权、软件等;第五, 新产品的样品、模具试制和试验的过程中所需的试验费用、检验费用等;第六, 新研究成果论证、评审、验收、评估过程中所需的申请费用、注册费用等;第七, 当企业和其他的技术企业、个人进行合作开发研究时所需要的研发费用;第八, 一些和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相关的费用, 如:会议费、办公费、培训费等。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首先, 企业要顺应当前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潮流, 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 找出研究开发的重点, 对研究开发方案进行最优化选择,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先进性。

其次, 企业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对研究开发费用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并且明确责任, 并及时对研究开发费用的使用进行考核, 争取实现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

再次, 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一定要做到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最后, 企业会计要对和研究开发费用相关的费用支出进行统一管理, 这样可以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也可以实现对研究开发费用的有效监督。

四、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 高新技术企业缺乏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的研究开发费用财务处理模式

研究开发费用财务处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相关会计准则中的一些规定, 这种财务处理模式可以将企业的研究开发项目分为两个阶段来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辅助核算, 这两个阶段分别是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费用一般算作是管理费用, 而开发阶段的费用一般算是一种无形资产。但是, 就目前情况而言, 我国一些还没有上市的中小企业在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还是利用费用化的做法, 在管理费用这一项目中还会设立研究开发费用科目, 在研究开发费用这一项目中又计入管理费用, 并且用辅助账簿来对不同项目的研究开发费用进行登记, 这种做法和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一些核算方法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在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进行辅助核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 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研究开发费用核算范围和加计扣除办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高新技术企业在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有着属于自己企业的核算范围和规定, 企业的核算样表体现的是研究开发费用算作全成本核算, 也就是说只要是与研究开发相关的直接和间接的费用都在研究开发费用核算的范围之内。但是, 加计扣除办法不仅限定了企业的研究开发项目, 还列举了可以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的八个方面, 也就是说在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辅助核算时采用加计扣除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范围。但是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给实际的研究开发费用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这是企业在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辅助核算时必须考虑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之间的划分问题

就目前情况而言, 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并不是专门的研究机构, 就算是企业内部有属于自己的研究开发部门并对支出费用进行单独核算, 也不能将研究开发活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分离, 这就使一些研究开发活动不是在研究部门完成, 而是在生产部门完成。所以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实际支出的费用在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之间的分配问题。大部分企业不可能设置专门的研发部门, 这就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在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五、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 规范和研究开发费用相关的账务处理模式

企业在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核算时一定要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 并且对研究开发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单独进行核算, 在核算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资本化的观点。高新技术企业利用无形资产的准则来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核算, 不仅可以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进行规范,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继续执行会计准则, 实现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有效管理。

(二) 在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核算时要缩小核算范围

高新技术企业在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核算时, 科研部门和财税部门一定要加大相关方面的调查力度, 使企业的认定政策和加计扣除税收政策相协调, 将研究开发的所有成本费用的核算和可加计扣除的核算范围缩小, 并且在核算的过程中统一归集的口径。加计扣除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出企业申请加计扣除的符合条件, 可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核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三) 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大研究开发力度

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大成本管理会计学在研究开发费用核算过程中的应用, 这一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好生产经营成本和研究开发费用之间的分配问题, 实现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辅助核算。

(四) 企业要不断完善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辅助核算和管理

利用现在流行的财务系统软件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进行四维化核算, 这种核算方法是当前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的一种核算方法。四维化核算主要指的是将研究开发费用分为四部分进行核算, 也就是对不同的研究开发项目、不同种类的研究开发费用支出、不同部门的研究开发费用支出以及研究开发费用的种类这四个方面进行核算。企业不断完善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辅助核算和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研究开发费用的专款专用。

六、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使用率、使企业科研发展的资金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 企业需要不断吸取经验, 使用科学、有效的经济方法和管理制度来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进行管理。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员工学习和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相关的规范、建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其进行监督、核算等方式实现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辅助核算, 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科研发展, 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摘要: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衡量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就必须增加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 如何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辅助核算是企业会计面临的一大难题, 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进行正确核算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从研究开发费用的定义、核算范围、核算应坚持的原则、核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几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

参考文献

[1]谢玉菊.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 (8) :56-57.

[2]赵文娟.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探讨[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8, (1) :57-62.

[3]钱红光.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信息披露[J].湖南农机, 2006, (5) :91-92.

[4]徐肖会, 秦艳, 杨康中.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会计问题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4) :46-47.

[5]林千宇.浅析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J].厦门科技, 2008, (5) :56-58.

[6]安剑波.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探讨[J].中国工会财会, 1999, (9) :15-16.

会计辅助核算 篇10

关键词:文物事业单位,用友R9,辅助核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形式和渠道呈多元化趋势, 各种业务核算对象越来越多, 传统的核算方法已不再适应管理的要求。为了加强对各种信息的管理, 更好地处理越来越多的核算对象, 在财务软件中普遍采用了辅助核算的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总分类账和明细账的核算方式, 提供了灵活多变的辅助核算功能, 为满足内部管理控制提供了更详尽有用的核算信息。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辅助核算, 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软件的优势, 是值得广大财会人员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用友R9财务管理软件为例, 探讨文物事业单位各类辅助核算账的设置。

用友R9财务管理软件提供的辅助核算类型包括单位往来核算、个人往来核算、部门核算和项目核算等。

一、单位往来核算

单位往来是指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发生的经济往来业务。会计科目中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等都是处理单位往来业务的账户。如果单位规模不大, 有少量往来业务时, 往来单位作为明细科目设置。如果单位规模较大, 往来业务频繁时, 将往来单位设置为往来核算, 可以简化账务体系, 提高工作效率。如:

科目编码科目名称辅项信息

106应收账款单位往来核算

108预付账款单位往来核算

203应付账款单位往来核算

二、个人往来核算

个人往来是指单位与单位内部职员之间发生的经济往来业务, 如出差借款。个人往来核算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与单位往来核算相同, 如果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往来业务较多, 可以选用个人往来核算。如:

科目编码科目名称辅项信息

110其他应收款个人往来核算

207其他应付款个人往来核算

如果一个会计科目涉及两种往来核算形式时, 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进行分类。如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 既涉及单位往来, 又涉及个人往来, 还可以进行以下设置:

科目编码科目名称辅项信息

110其他应收款

11001个人往来个人往来核算

11002单位往来单位往来核算

207其他应付款

20701个人往来个人往来核算

20702单位往来单位往来核算

三、部门核算

部门核算反映单位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如果单位规模较大, 需要核算和反映不同的部门信息时, 可以使用部门核算。下面以事业支出———基本支出科目为例, 说明部门核算的基本用法:

科目编码科目名称辅项信息

504事业支出

50401基本支出部门核算

5040101基本工资部门核算

……部门核算

5040109其他工资福利支出部门核算

5040110办公费部门核算

……部门核算

5040139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部门核算

通过部门辅助核算管理, 不仅可以核算某一会计期间的基本支出总额和各个具体的费用项目总额, 而且还可核算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部门的基本支出总额以及各部门各项具体费用的总额。

四、项目核算

所谓项目, 一般被认为是专门的经营对象和核算对象。项目核算就是围绕一个专门的对象, 将所有发生在该对象上的各种收支以项目辅助账的形式进行归集。如文物事业单位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勘察设计项目、文物维修项目、科研项目等均可设置为项目核算。

(一) 项目分级

项目核算功能提供了一种立体式账务设置途径, 利用好项目核算功能, 关健是做好项目分级, 不仅能够简化账务体系、保持主账套科目稳定, 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单位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如文物事业单位所涉及的各种项目, 可以不再按手工的会计处理方式设置为项目支出的下级明细科目, 而是将这些项目设置为项目核算, 通过项目分级划分不同的项目类别, 项目类别下设置具体的项目, 项目类别和具体的项目可以不断地增加, 但主账套科目始终保持稳定, 这样会给报表取数带来很大的方便。项目分级如下:

项目分级:2-2 (或2-2-2)

所有项目

01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0101壁画保护修复

0102安防工程

0103防洪工程

……

02勘察设计项目

0201新疆勘察设计项目

0202内蒙勘察设计项目

……

03文物维修项目

0301西藏布达拉宫壁画修复

0302重庆大足千手千眼观音修复

……

04科研项目

0401壁画保护规范研究

0402修复材料研究

……

(二) 会计科目设置

凡是与项目相关的所有收入类、支出类、净资产类会计科目都可以设置为项目核算, 从而实现项目资金的专项管理。如:

科目编码科目名称辅项信息

401财政补助收入

40101基本支出

40102项目支出项目核算

405事业收入

40504文物维修设计收入项目核算

40505文物修复、复制收入项目核算

504事业支出

50401基本支出

50402项目支出项目核算

5040210办公费项目核算

……项目核算

5040239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项目核算

5040250专用设备购置项目核算

……项目核算

5040259其他资本性支出项目核算

事业结余

30601基本结余

30602项目结余项目核算

404拨入专款项目核算

502拨出专款项目核算

503专款支出项目核算

通过以上设置, 在日常会计核算中, 通过查询项目辅助核算账, 可以随时掌握项目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情况。

会计科目辅项信息可以根据单位的核算需要灵活选择, 以上所述与项目相关会计科目的辅项信息也可以同时选择部门核算和项目核算, 如:

科目编码科目名称辅项信息

40504文物维修设计收入部门核算、项目核算

5040250专用设备购置部门核算、项目核算

30602项目结余部门核算、项目核算

……

这种立体交叉的辅助核算形式, 比第一种辅助核算形式核算过程更加细化, 它不仅可以反映所有项目的收支结余情况, 还可以反映每个部门的项目收支结余情况。如果再结合部门的基本支出, 还可以了解每个部门的总体情况,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

综上所述, 科学地设置辅助核算, 不但能减少会计科目数量, 简化账务体系, 保持主账套会计科目的稳定, 而且还能方便地进行横向或纵向的统计, 从而满足单位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实际工作中, 应该结合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和财务软件本身具有的功能特点, 选择适合本单位需要的辅助核算设置方法, 充分发挥辅助核算的功能优势, 为单位的预测、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文物局.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财文字[1997]272号) [S].1997.

[2]财政部国库司.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执行培训讲解[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版出社, 2006.

[3]钞天虎, 邢福治.财务软件“项目核算”功能的开发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17) :12-14.

强化会计核算功能 篇11

背景资料

江北区财政局是重庆市江北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控中心,对辖区内80余家单位的资金收付起着宏观管理作用。伴随财政改革的深入、财政核算精细化要求的提高,财政收入不能及时、足额入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用户需求

管理系统的核心思想是将会计的服务功能和监督功能融为一体。通过建立核算中心、资金中心、报销中心等中心实施“收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和“会计委派”,防止贪污腐败,减少铺张浪费,达到从源头上防微杜渐的目的。

同时,在数据库平台建设上,要求能够满足大容量数据的存贮,并能提供数据安全、数据容错、数据备份和恢复等一系列解决方案;要求提供全面、开放的数据交换接口,为软件系统与外部数据系统的数据交换提供了技术支持;要求公司具有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做接口开发和功能模块开发。

解决方案

系统设计和岗位设置

核算中心针对日常业务“费用报销”的工作量较大的特点,在前台专门建立“前台报销”、“资金结算管理”、“预算管理”、“票据管理”和前台主管等岗位;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后台建立“会计核算管理”、“帐表管理”、“月末报表管理”等系统和后台主管。实行后台会计对前台报销和资金结算的业务监督、预算管理对前台报销的预算控制的管理模式。

整体业务流程

各核算单位报账员→审核会计→复核会计→银行出纳→回单(现金支付或转帐支付)→记帐会计→后台主管→主管会计

具体业务流程

1、预算管理业务流程

预算编制→指标到账→预算执行(前台报销)→预算报表

负责核算中心全年综合预算的申报、编制、调整、执行、决算,负责预算内外资金审核拨款和总预算的会计核算工作;指导和管理统管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分析、决算等管理工作;

2、前台报销业务流程

单据审核→单据录入→资金、预算控制→单据复核→支付确认→对账→单据移交→报销数据(或凭证)向记帐会计传输

审核会计:根据各核算单位报账员所提供的原始单据审查原始单据整理单,以最快的速度填开现金支付通知单和转账支付通知单,即时传递单据。

复核会计:审核前台操作员所填开的两类(现金、转账)支付通知单,决定是否对外支付各类支出。

3、资金管理业务流程:

资金控制→汇总支付确认单→对账→与银行结算

总会计:负责与银行的对账,办理各单位账户的转账结算,支出现金,核定单位现金使用限额,按月核对单位存款余额;一个营业日结束时,根据当日银行存款实际支付金额填开银行转账支票(或现金支票);根据经前台主管核定后的转账支付通知单开具银行转账支票;(转账支票已和银行协商,由银行根据“转账支付通知单”填制“转账支票”,从而减轻工作量);

4、票据管理业务流程:

票据购入→票据发出→票据对账→票据核销→票据交回→报表

对票据的购入、领用、核销和交回的全过程实行严格的管理。同时,在核销以前应该根据开票的金额与资金会计或统管会计对账。

5、记账会计业务流程:

对报销单据进行二次审核→(对报销数据进行账务处理)→收支结转→报表→预算指标的执行分析→(预算指标的申报)

记帐会计

负责按月办理各单位的财务收支核算工作,编制财务报表。逐月分析各单位预算执行、资金运转等情况,负责监督或审核各单位出纳或报账员报来的收支单据。

系统测试

经过近3个月的使用,该系统运行稳定,速度快,数据传递过程中没有出现数据失真或丢失的情况。

首先,能在数据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保持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应用系统的运算处理都在服务器端完成,服务器可以彻底控制终端的运行。

其次,利用软件和数据库系统提供的安全管理,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保证数据系统的安全。所有的数据都集中在服务器端,服务器和WEB之间有专用的加密机制,信息的安全性得到很好的保障。

再次,实现了整个结算中心完全适时的数据交流,保证财务信息可以得到及时的统计。

总之,使用该会计核算软件后,整个结算中心内部实现财务流程的规范和统一,实现完全异地的同步化数据交流,江北区会计核算中心的业务处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会计辅助核算 篇12

1 企业会计核算目标

其实, 企业会计核算的目标实质上就是企业经营的目标, 因此, 只要对企业经营目标进行有效地分析, 就能充分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目标, 实现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建构。企业经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1 企业经营的根本性目标——资本的税后利润 (Rc)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企业来说, 基本上全部是由资金所有者来投入建设的, 投资者通过投资的形式来实现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自身资金的增值, 所以, 企业纳税之后的利润就成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的企业都是由私人投资而进行建设的, 纳税之后的利润都归私人所有, 这也正是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企业来说, 所有的收入和资料都是共同拥有的, 如果缺少相应的生产资料, 公有资料也就是公用的资本, 所以, 税后的利润也是公有利润。

1.2 企业经营的前提性目标——职工的薪金收入 (Ri)

对于现代的企业来说, 在经营的过程中物质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另外还包括人员的投入, 因此, 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断引进人力。但是, 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为了赚取相应的酬劳, 企业在经营时, 一定要在扣除相应的物质消耗之后, 还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支付员工的工资, 使员工保持一定的薪金收入。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员工的薪金收入属于企业的收入成本, 也就是说, 企业的收入在剔除成本之后, 一定要有足够的收入为员工支付工资。另外, 在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企业经营过程中, 员工的薪金收入都是按劳分配的, 但是在本质上也属于企业的收入成本。其实, 不管是成本还是员工的按劳分配, 薪金收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是一定要存在的, 所以, 将其当作企业经营的前提性目标是非常必要的[2]。

1.3 企业经营的社会性目标——国家的税收收入 (Rs)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 纳税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第一是为了弥补企业经营中所消耗的社会成本, 第二是促进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 企业经营中成本的支出不仅包括自身需求的支出, 也包括社会性的支出, 而社会性支出的主要方式就是纳税。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 企业占据着主体地位, 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 一定要通过纳税的形式来确保社会的经济稳定, 给予相应的支持。在我国纳税法律的基础上, 要求企业一定要按照相应的纳税制度来进行纳税, 尤其是企业中的非所得性企业税, 它没有将企业经营的根本效益当作依据, 因此, 一定要通过纳税来实现社会的经济效益, 从而转化成为企业经营的社会性目标。

2 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2.1 企业税后利润会计核算体系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税后利润会计核算体系的利益主体是资本所有者, 最终的收入是税收利润, 而综合成本主要包括物质消耗、员工的收入以及税收。假设将企业经营的效益用W来表示, 综合成本用Ct来表示, 而Ct=C+Ri+Rs, 那么Rc=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 也就是W-Ct。通常情况下,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经济效益W和综合成本Ct都会随着产企业的生产产量、规模以及要素等变化而不断变化, 而税收利润会计核算就是要在这种情况的基础上, 认真分析Rc的变化, 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税收利润的最大化。其实, 税后利润会计核算体系的服务主体是资本所有者, 而对于劳动者和国家的效益, 它只是被动地服务, 这实际上是一种现代会计核算体系。

2.2 企业薪金会计核算体系

对于企业的薪金会计核算体系来说, 主要是将企业中的员工当作重要的利益主体, 将薪金收入当作最终的收入, 将物质消耗 (C) 、税后利润以及国家税收等当作综合的成本。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企业经过长期的经营过程之后, 缴纳完税费, 获取到利益, 并且实现员工薪金收入的最大化, 总体来说, 也就是W- (C+Rs+Rc) 的最大化。针对这种情况, 实际是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尽量减少物质消耗, 而且缴纳的税收、获取的成本等也要相应地减少, 从而获得足够的薪金收入。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由人员控制而出现企业少缴纳税收又少获取利润的情况, 这是企业的一种内部控制手段。虽然说利用这种手段会影响企业利益相关人员的经济效益, 但是, 这也是提升企业员工地位的一种方式, 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进步。所以, 企业应积极适应这种情况, 进行薪金会计核算体系的建构, 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企业税收会计核算体系

对于企业的税收会计核算体系而言, 主要是将国家或者是政府来当作重要的利益主体, 将税收收入当作最终的收入, 将物质消耗 (C) 、员工的收入以及税后所得等当作综合的成本。虽然企业税后核算的过程比较繁琐, 但是, 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的税收, 也就是实现W- (C+Ri+Rc) 。在企业的税后会计核算中, 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实际的物质消耗, 积极实现员工税后的利润分配, 从而形成纳税收入。目前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充分地体现税收会计, 但是一般情况下, 税收会计和资本所得的会计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这主要取决于资本持有者和国家、政府对利益的追求。在可以分配的前提下, 税收和税后利润两者是以竞争形式存在的, 体现了社会利益和资本持有者之间的关系, 两者的矛盾是必然存在的[3]。但是, 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矛盾, 税收和税后利润都可以随着税利之和的增大而增大。因此, 目前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的主要制度是以利润核算为主、税收核算为辅。

3 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中的会计管理制度来说, 主要包括企业的会计人员、档案以及核算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其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复杂。因此, 一定要建立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 对会计岗位进行准确的划分, 实施岗位责任制, 主要是对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职位进行划分, 并且要明确每个职位的具体职责, 从而确保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第二, 对会计人员进行良好的管理。在管理企业会计人员时, 主要是分析会计核算和会计部门管理的任职资格, 对相应的人才进行招聘、培训, 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三, 做好会计的交接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会计方面的知识交接和会计相关资料的交接。第四, 对会计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会计档案实际上就是会计工作的相关资料, 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和收藏, 便于企业后续工作的使用。第五, 实现会计的电算化, 其中主要包括选择软件、管理密码以及维护系统等。第六, 认真制定企业会计工作的处理流程。

3.2 创建规范性的会计政策

所谓的会计政策, 指的是在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所要遵守的原则以及企业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一直以来,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就存在注重会计科目, 忽视会计政策的情况, 这对企业中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不利。如果企业中缺少规范的会计政策, 那么企业中的会计信息就会失去对比性, 也就不具备科学合理的核算依据。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 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或者是管理比较严格的公司都会创建规范的会计政策, 因为每个公司的规模和开展的业务都不同, 所以对会计政策的要求也不尽相同[4]。通常情况下, 会计政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 基本形式的会计政策, 其中主要包括会计工作遵循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编制报表的基础以及会计期间等;第二, 具体的会计政策, 主要包括会计的要素、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确认会计工作的依据等。

3.3 加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管理力度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要想充分发挥会计的重要作用,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完善企业的管理, 一定要认识到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的重要性, 使两者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到极致。但是, 通过我们对目前的企业进行分析, 发现成本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缺少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工作效率不高以及会计核算方法不正确等, 而管理会计的应用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无法深入发挥作用。所以, 一定要加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管理力度, 提高两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 使两者结合在一起, 实现有效的会计核算体系的建构, 从而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 近年来, 我国企业的财政制度一直在不断地变化, 再加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建构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 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建构都是在企业会计核算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会计核算体系的建构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需求, 更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因此, 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其引起重视, 确保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良好建构。

摘要: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目标来说, 根据经营目标的不同会产生相应的区别。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企业的经营要以政府、企业相关利益人员以及投资人员的利益为主, 通过对三方的利益进行认真思考, 从而构建良好的会计核算体系。本文对会计核算目标和会计核算体系的建构进行了详细分析, 希望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会计核算目标,会计核算体系,建构措施

参考文献

[1]丁晓燕.构建循环经济下的会计核算体系[J].特区经济, 2011 (05) .

[2]王景朋.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探讨[J].当代经济, 2011 (10) .

[3]张红琴.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22) .

上一篇:农村市场的营销策略下一篇:世界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