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给药系统

2024-05-22

静脉给药系统(共7篇)

静脉给药系统 篇1

摘要:目的:分析并改进门诊条形码静脉给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对门诊条形码静脉给药系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比较措施前后差异。结果:护士药物条形码的正确打印率由改进前的96.91%上升至99.2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条形码补打印率由改进前的1.69%下降至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制订了两条标准化作业流程。结论:条形码给药技术在临床实践运行中,应不断完善和调整系统的功能,培训工作人员,建立标准化作业文件,定期监测追踪效果,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管理。

关键词:门诊,条形码,静脉给药系统

条形码给药系统(Bar Code MedicationAdministration system,BCMA)是数字化医院发展和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的趋势。护士应用PDA扫描患者身份识别条码和药袋上的药物条形码,确定一致性,从而核对患者、药物、浓度、时间、剂量和用法,能有效保证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但是条形码给药系统改变了原来的工作流程,增加了给药的操作步骤,又因网络问题、护士工作繁忙、扫描仪数量和质量等问题,影响了护理人员扫描的依从性[2]。依据卫生部2011年印发的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通知[3],我院门诊注射室联合信息科,于2012年1月-12月对门诊条形码静脉给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及改进,取得了一定效果。

1 问题分析

1.1 问题及原因分析

1.1.1 部分患者未按号入座。

我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日门诊量6000余人次,门诊日输液患者近600人次,自2010年11月运行条形码给药系统后,输液座位由患者自主选择变为系统安排座位。部分患者未按患者身份识别带上的座位号入座或坐错位置,未能及时注射,易引发护患纠纷。经调查发现,患者未按号入座的原因是看错座位号上的字母或数字(22.2%)、座椅质量问题(21.1%)、初次就诊(18.9%)、护士解释不到位(10%)、环境因素等。

1.1.2 条形码扫描操作中断。

护士在静脉给药前需用PDA扫描患者身份识别条码和药袋条形码,如果PDA故障或两个条形码缺一,就将造成条形码扫描中断,无法完成给药操作前的核对,护士来回奔走于补打印条形码或更换PDA的途中,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条形码扫描的依从性[4],直接影响条形码给药系统的效果,使安全隐患陡增。造成条形码扫描中断的原因为:(1)患者因素。患者等候注射时,保管不当遗失身份识别条形码;(2)护士因素。未规范粘贴条形码,造成条形码遗失或皱褶而无法扫描;(3)PDA因素。网络信号不稳定以及缺乏有效的保养,出现掉网、信号中断和设备故障。1.1.3条形码扫描准确性低。打印药物条形码时搀杂着门诊其他科室治疗用的药物(如妇科门诊无痛人流的丙泊酚、芬太尼;内镜室无痛胃镜用的林格、5%GS等溶媒);药物条形码的打印张数比实际药物数量少;同一患者的两张处方出现两张患者身份识别条码,这些情况降低了条形码给药系统的准确性。

1.2 评价方法

1.2.1 患者正确就座率。

患者的正确入座是患者及时得到注射治疗和保证条形码正确扫描核对的先决条件。患者正确就座率=(当天输液总人数-未按号入座人数)/当天输液总人数×100%。

1.2.2 条形码正确打印率。

条形码的正确打印能确保条形码给药系统核对药物的准确性。条形码正确打印率=(当天输液总人数-条形码未正确打印人数)/当天输液总人数×100%。

1.2.3 条形码补打印率。

补打印患者或药物条形码,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减低扫描的依从性。条形码补打印率=条形码补打印人数/当天输液总人数×100%。

改进前后收集一周数据,计算数据量最多的一天,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管理方法

2.1 组建改进小组

改进小组共有14名成员,包括护士长、总带教护师和青年骨干护士,由护士长领导负责,具体的工作内容为总结、分析条形码给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制订和负责实施改进措施,对改进后的效果进行跟踪监测。

2.2 改善硬件环境

2.2.1 检修输液座椅及座位呼叫铃。

输液座椅由于长期使用后,出现座垫海绵塌陷、扶手上的呼叫铃设施磨损、故障,针对部分患者(21.1%)因座椅质量问题而不愿按号入座的问题,改进小组成员对每个输液座椅、呼叫铃进行质量性能检查,对损坏座椅和故障的呼叫铃及时与信息科、物资采购中心联系维修,共检查120个输液座位和呼叫铃,其中更换故障呼叫铃8个,维修输液座椅20个。

2.2.2 完善条形码给药系统的功能。

国外PDA在临床医护方面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而国内PDA的应用还处于开始阶段,其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5]。对于PDA网络信号不稳定现象,与信息科联系后,增设网络信号覆盖点。对条形码打印中出现的其他部门的注射信息和打印张数与实际药物数量不符等问题,在电子医嘱打印操作中增设组方、不参与组方、拆分等选择键,并增设组号功能,使同一患者的两张处方可以合并。

2.3 组织人员培训

2.3.1 强化患者按号入座的宣教。

在接药窗口和输液区(两个点)张贴明显的按号入座标识语。窗口接药护士宣教患者按号入座及妥善保管条形码,尤其是初次就诊(18.9%)或沟通障碍的患者。对不熟悉或易看错座位号的患者(22.2%),由输液区巡回、注射护士引导。发现错误就座的患者及时纠正,确保患者准确输液。

2.3.2 规范条形码的粘贴要求。

为防止因护士未规范粘贴条形码而造成条形码遗失或皱褶问题引起的无法扫描,我们规定条码粘贴的统一位置和质量要求,如患者身份条形码一律粘贴于滴管的上端,既方便扫描,又防止条码遗失。条形码粘贴时要求二维条码区必须平整、无皱褶。

2.3.3 学习正确的条码打印操作。

为提高条形码输液给药的准确性,与信息科有关人员联系,对系统界面重新调整,保证药物条形码打印准确性。我们制作了如何正确打印条形码的PPT素材,组织科室全体护士进行学习,发现有不合理打印的人员,及时纠正。将条形码正确打印操作制作成科室中标准化文件,作为新入科护士培训学习的资料。

2.4 优化工作流程

建立PDA保养检修流程,做到班班交接登记、每班使用登记。即建立PDA交接使用登记本,每班清点数量签名,使用前后登记本班使用的PDA号码,检查电量、功能装置,用后及时归位充电,发生故障维修及时汇报登记,保持PDA机身清洁干净,及时用无水酒精擦拭。为此,我们建立了PDA的使用保养标准化文件,以供新入科护士学习和培训。

2.5 控制质量方法

定期召开改进小组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拟定的改进措施按可行性、重要性和科室的实际能力进行评估,从中选出合适的措施,组织科室全体人员学习。为保障改进工作顺利展开,改进小组负责对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后及时汇总分析,对执行不佳的护士,护士长找其交流沟通,纠正鼓励其执行正确的条形码扫描操作。每季度对正确使用条形码扫描情况进行质量监控,以持续改进效果。

3 效果分析

经过近1年的改进后,门诊条形码静脉给药系统有了改善(见表1),其中药物条形码的正确打印率上升至99.2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条形码补打印率下降至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正确入座率改善不明显,分析原因为科室装修在即而未更新输液座位,影响患者的入座率。为体现人性化的科学管理,装修后的输液座位将变为由患者在电脑触摸屏上自主选择座位,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入座意愿。

条形码给药技术是减少护士给药差错的有效方法,但有研究[4]显示,扫描依从性低是实施条形码给药系统中的普遍问题,它改变了护士习惯的工作流程,增加了PDA扫描操作的步骤,在实施中,网络信号不稳定、扫描仪故障、条形码遗失或无法读取信息、患者不配合等任何造成条形码扫描无法顺利进行的因素,都将制约条形码扫描的效果和护士的工作效率。

条形码给药技术在临床一线的成功开展,必须依托各工作团队的相互合作,善于发现系统运行中的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条形码给药系统,培训相关工作人员,优化工作流程,建立标准化作业文件,定期质量监测追踪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凤敏,陈海啸,郎云琴,等.降低病区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52-54.

[2]Early C,Riha C,Martin J,et al.Scanning forsafety: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improved bar-code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J].CIN,2011,29(4):45-5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2011-11-03)[2012-09-28].http://www.moh.gov.cn/public 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86/201111/53274.htm.

[4]陆秀文,徐红,楼建华.提高条形码给药系统扫描依从性的实践及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08-909.

[5]张丹靖.PDA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09,9(3):38-39.

不同部位静脉给药显效速度的探讨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36例, 其中男64例, 女72例, 中位年龄43岁。均为择期手术患者, 无心、肺功能异常。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给药组 (简称上肢组) 和下肢静脉给药组 (简称下肢组) , 2组样本含量、男女比例、年龄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测定全麻诱导期使用琥珀胆碱的除极化显效时间和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心率下降时使用阿托品的显效时间。

1.2 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 上肢组穿刺部位为手背静脉, 下肢组为内踝前方大隐静脉, 均选用7号头皮针, 按无菌操作原则行静脉注射。2人配合, 固定1人静脉推注药物, 另1人按压秒表测定药物显效时间。琥珀胆碱给药剂量为1mg/kg, 推注速度为100mg/min, 匀速推注。无论是上肢组还是下肢组给药, 琥珀胆碱进入体循环后, 先随血流回流至心脏, 再分布至神经-肌肉接头处, 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除极化作用, 故患者可出现全身肌震颤, 2组均以肉眼观察到脚趾肌肉抽搐为显效;由于胆系于迷走神经, 当行胆囊切除术剥离胆囊时, 常常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 患者可以出现心率下降, 一旦心率<60次/min, 巡回护士应立即遵医嘱静脉推注阿托品, 给药剂量为0.01mg/kg, 推注速度为0.5mg/min, 用美国产405A多功能无创监护仪连续监测静脉推注阿托品心率的变化, 心率较推药前加快5次/min为显效。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琥珀胆碱静脉给药显效时间, 上肢组比下肢组快23.95s (P<0.05) ;阿托品显效时间, 上肢组比下肢组快27.38s (P<0.01) , 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注:与上肢组比较, *P<0.05, #P<0.01

3 讨论

上肢静脉给药显著时间比下肢静脉快, 其机理与给药部位至心脏至效应部位的距离和循环时间不同有关, 从解剖角度分析, 上肢静脉回流途径是: 手背静脉网→头静脉/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肢静脉的回流途径是: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显然, 上肢静脉距离心脏近, 故回流快, 药物可迅速到达心脏至效应器官发挥作用;而下肢静脉距离心脏远, 且下肢静脉瓣比上肢多, 所以下肢血液回流缓慢。

琥珀胆碱为一种人工合成的除极化肌松药, 进入体内后与终板上N2受体结合使之持久除极化, 故显效时可观察到肌震颤[1,2], 因此笔者选用该药来观察显效时间。阿托品属于抗胆碱药, 也是作用范围较广的急救药物, 它最明显的作用是对心率的影响, 作为术中用药, 可以预防和纠正胆系手术中因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心率缓慢等症状, 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3,4], 故可以通过心率的变化观察显效时间。

本研究提示:上肢静脉比下肢静脉给药显效时间快20~30s, 这对抢救危重患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产科并发症中羊水栓塞, 抢救须争分夺秒, 不失时机让急救药发挥作用, 这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因此, 抢救用药时应首选上肢静脉给药, 如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及洋地黄制剂、休克患者补液、输血等, 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田稼斌, 张万杰, 陈晓东.维库溴铵前处理对琥珀胆碱的肌震颤及肌松效应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2006, 29 (02) :108.

[2]王祥, 杨以均, 陈为国.阿曲库铵恢复期应用琥珀胆碱的肌松效应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06, 2:132-133.

[3]王水英.阿托品试验与窦性心动过缓的探讨[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 3 (11) :1013.

静脉给药系统 篇3

1 渗漏性损伤的原因

1.1 药物因素

1.1.1 缩血管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钙剂、肾上腺素、间羟胺、甲氧胺、3-羟酪胺及垂体后叶素等。

1.1.2 碱性药物

5%碳酸氢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THAM) 、硫喷妥钠、苯妥英钠、磺胺嘧啶等。

1.1.3 化疗药物

主要是各种细胞毒性抗癌药物及部分抗生素, 常见的如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氮芥及二性霉素B、红霉素等。特别是细胞毒性药物致损伤者可高达4.65%。

1.1.4 高渗性及阳离子药液

如20%甘露醇、50%葡萄糖液、氯化钾溶液及右旋糖酐铁等。

1.1.5 其他

如静脉营养液、血液、造影剂及各种酶类制品等。

1.2 血管性因素

1.2.1 静脉血管通透性增大

长时间选择同一部位或邻近部位静脉注射, 易于引起静脉炎。特别是小儿患者, 本身血管脆性大, 通透性高, 加之输液不合作, 难以固定, 故而引起渗漏性损伤发生率可高达11%~58%。另外, 一些缺氧性疾病患者及老年人血管通透性也增大, 渗漏性损伤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1.2.2 静脉血管痉挛或硬化

常见于对接受静脉给药治疗精神过度紧张、畏惧, 或小儿患者剧烈哭闹等, 导致静脉血管痉挛, 以及高血压和老年患者常伴有静脉血管痉挛或硬化, 导致管腔狭窄, 血液瘀滞, 回流不畅, 静脉内压升高, 促成渗漏发生。

1.2.3 大失血、休克或濒危的抢救病人, 由于血管痉挛, 静脉回流阻力升高致静脉内压升高, 加之缺氧、酸中毒以及致漏的体液因子如组织胺等作用, 使血管通透性增大, 极易造成渗漏及损伤。

1.3 治疗操作因素

血管选择不妥、穿刺针头外移或固定不牢、同—静脉血管反复穿刺, 以及静脉推注药物用力过猛、操作粗暴或推注过快等各种护理操作不当, 也常常是导致渗漏性损伤的原因。

2 渗漏性损伤的表现

静脉穿刺给药所致渗漏性损伤可有以下四种表现。

2.1 急性损伤表现

局部皮肤及组织苍白、发红、发紫、水肿, 甚至坏死等相继出现, 病人感到烧灼样或针刺样、虫蚀样疼痛。主要见于快速强力缩血管药物及高渗性药物所致者。

2.2 慢性损伤表现

部位多较深, 用药后局部当时并无明显苍白及水肿, 可出现红斑或小水疱, 形成硬结, 逐渐形成溃疡、坏死。

2.3 记忆现象

有些病人在第1次发生渗漏后, 局部并无损伤表现或仅有轻度肿胀, 但在第2次输注同样药物后, 原部位的损伤才显示出来。

2.4 后遗症表现

损伤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硬化, 神经退变出现麻木, 肌腱、筋膜挛缩, 以致关节、肢体僵直, 活动受限。

3 渗漏性损伤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3.1 损伤局部外敷

具体方法有冷敷、热敷、硫酸镁湿敷、活血化瘀消肿的中药及皮质激素软膏外敷等。

3.1.1 冷敷

以充血、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损伤应采用冷敷。冷敷可使血管收缩, 一方面减少药物的吸收及局部灭活, 防止“继续作用”;另一方面又可控制局部炎症,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有效改善充血水肿状态, 消肿止痛疗效是肯定的。

3.1.2 热敷

对渗漏早期造成的缺血性改变疗效肯定, 特别是对缩血管药物引起的缺血性渗漏损伤尤为适用。但对已经发生的严重缺血性损害不但无益, 反而有害。因为热敷可使其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代谢增快, 耗氧增加而促进坏死。

3.1.3 湿敷

最常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 目前认为最适用于血管通透性增高外渗而引起的渗透性损伤, 而对高渗液渗漏引起者反会加重组织脱水, 使局部病变加重。

3.2 损伤局部封闭

常用0.25%~2%普鲁卡因和 (或) 透明质酸酶, 对渗漏局部的周边作放射状封闭, 这已为人们所熟悉。普鲁卡因系局麻剂, 可阻断局部损伤造成的疼痛传导, 解除血管痉挛收缩, 使局部组织血管呈扩张状态, 改善损伤局部缺血缺氧。透明质酸酶可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 以减轻药物对渗漏局部的损害。

3.3 拮抗剂或解毒剂局部注射

可根据渗漏药物的理化特点采用拮抗剂或解毒剂局部封闭注射。如缩血管药物或钙剂等, 可用酚妥拉明加普鲁卡因封闭;碱性药物 (如5%碳酸氢钠) 所致者可用适量维生素C局部皮下注射。

3.4 其他疗法

可用活血化瘀的中药;通过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而改善渗漏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组织细胞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同时配合按摩、理疗或离子导入等, 并注重加强功能锻炼。这些方法适用于那些出现渗漏性损伤所致的慢性病变及后遗症者。

3.5 预防措施

渗漏性损伤应立足于预防。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3.5.1 首先要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特别是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 避免反复穿刺。静脉输液 (药) 时, 应根据药液特点及需要, 正确选择静脉, 保证针头完全位于血管内, 固定力求牢靠, 并加强巡视, 保证液路通畅。如发现有渗漏现象, 应及时处理, 即使回血良好, 也应拔针更换部位重新穿刺。对儿童患者、老年人及意识不清的病人尤应注意。

3.5.2 对于需要连续输液而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者, 可根据情况作输注静脉保留;对需要长期输液及静脉高营养患者, 应行深部静脉插管或及早静脉切开;对老年人及有血管性疾病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下肢远端静脉, 因其回流不畅极易发生渗漏损伤。

3.5.3 注意药物浓度和给药速度, 按比例稀释, 如红霉素静脉滴注时, 每毫升葡萄糖液中不可超过1mg。并应注意静滴液的p H值。静脉推注或滴注时应注意给药速度, 以免推注或滴注过快对血管壁造成过大张力而导致渗漏发生。

3.5.4 在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或具有腐蚀性药物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前, 应先给予0.9%盐水或5%葡萄糖液作引路注射, 待液路通畅无疑再开始给药;药物用完后再用其冲洗静脉血管。如需反复静脉给药者, 应交替使用血管, 不可连续使用同一根静脉血管, 以免过频刺激致血管炎症、硬化而渗漏。

3.5.5 小儿输注可致渗漏性损伤的药物时, 不可选用头皮静脉给予;幼小不合作小儿输液时尽可能固定好液路, 并适当应用镇静剂, 以防渗漏现象发生。

静脉给药系统 篇4

关键词:渗漏性损伤,防治,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是临床上应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在静脉给药时由于各种原因致使药物渗漏到血管外组织, 引起局部软组织及神经、肌腱等损伤, 这称为渗漏性损伤。患者一旦发生渗漏性损伤, 轻则引起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充血、肿胀、疼痛, 重则导致血管硬化、机化、阻塞, 甚至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及功能障碍, 这些均会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近年来, 因静脉给药所致渗漏性损伤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为了减少和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渗漏性损伤防治护理措施谈谈自己的体会, 以便共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 渗漏性损伤常见原因分析

1.1 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 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的影响等。引起渗漏性损伤的常见药物有血管收缩药, 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间羟胺、甲氧胺、垂体后叶素等;高渗性及阳离子溶液, 如20%甘露醇、50%葡萄糖、氯化钾溶液及右旋糖酐铁等;化疗药物, 如细胞毒类、抗代谢类、生物碱类、抗生素类等;碱性药物, 如5%碳酸氢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硫喷妥钠等;其他, 如静脉营养液、血液、造影剂及各种酶类制剂等[1]。另外, 如反复静脉给药使血管变硬、静脉炎致通透性改变也能引起渗漏性损伤。

1.2 血管因素

1.2.1 静脉通透性增大

长时间选择同一部位或邻近部位行静脉注射, 易引起静脉炎, 特别是小儿患者, 其血管脆性大、通透性大, 如行头皮静脉给药时其较浅易滑动, 不易掌握深浅度, 加之患儿不合作, 难以固定其头部, 容易引起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另外, 静脉炎也使缺氧性疾病患者及老年患者的血管通透性增大、血管迂曲、充盈差, 甚至硬化, 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也较高。

1.2.2 静脉痉挛或硬化

常见于因接受静脉给药治疗而精神过度紧张、畏惧的患者或剧烈哭闹的患儿等, 这些情况导致其静脉痉挛;高血压患者和老年患者常伴有静脉痉挛或硬化导致管腔狭窄、血液淤滞、回流不畅、静脉内压升高, 促成渗漏性损伤的发生。

1.2.3 全身性血管痉挛

由于大失血、休克或濒危患者血管痉挛, 静脉回流阻力升高致静脉内压升高, 加之缺氧、酸中毒以及致漏的体液因子如组胺等的作用, 血管通透性增大, 极易造成渗漏性损伤。

1.3 机械因素

机械性损伤多为治疗操作过程中穿刺技术不熟练所致, 包括血管选择部位不妥当、一次给药多次穿刺、同一静脉反复穿刺、穿刺针头外移或固定不牢以及静脉推注药物用力过猛、操作粗暴或拔针后按压针眼部位不正确等各种护理操作不当, 这也是导致渗漏性损伤发生的原因。

2 渗漏性损伤的预防

2.1 思想上高度重视

渗漏性损伤应立足于预防, 护理人员在静脉给药前应做好评估工作, 充分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配合程度, 静脉给药部位的弹性及观察有无静脉炎、硬结, 所给药物的性质、浓度, 患者机体与外环境因素, 护理人员自身技术水平与心理素质等。根据评估情况, 对于需要连续输液而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者, 可根据情况行静脉留置针。对老年患者及有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下肢远端静脉, 因其回流不畅极易发生渗漏性损伤。对患儿、不配合的患者输液时根据情况适当使用镇静剂, 合理选用静脉并尽可能固定好静脉的通道, 以防渗漏性损伤的发生[2]。

2.2 静脉给药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

液体疗法是一种有效而常用的治疗方法, 但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征, 不应滥用, 要考虑到并随时观察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 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不良后果。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给药前应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安慰, 说明静脉给药的必要性、常见副作用及静脉给药过程中会出现渗漏的可能及引起的严重反应和后果, 争取患者的配合, 消除其由心理障碍引起的精神紧张, 让患者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接受静脉给药治疗, 以免精神过度紧张、恐慌导致血管痉挛而引起渗漏性损伤。同时, 机械性损伤也是引起渗漏性损伤的原因之一, 而患者静脉穿刺处不必要的活动又是机械性损伤的诱因, 因此静脉输注药物前, 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如进食、解大小便, 把所需用物放在伸手可取的位置上, 取舒适卧位等, 同时协助患者将输液的肢体放置舒适, 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尽量减少下床活动的次数或输液肢体的活动并防止衣物碰撞、摩擦针柄而造成针头移位。考虑到药物因素可能引起渗漏性损伤发生时,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观察, 感觉输液部位有疼痛或烧灼感时应立即通知护理人员, 以防止渗漏性损伤的发生。

2.3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特别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 避免反复穿刺。静脉输液时, 应根据药液特点及需要, 合理、有计划地选择静脉, 保护好静脉使其不受损伤。原则为从小静脉到大静脉、从肢体远端静脉到肢体近端静脉, 各条静脉交替使用, 使受损的血管有足够的修复时间, 一般弹性较好、部位恰当、较直的静脉有利于穿刺。进针要充分, 进针后立即抽回血, 证明针头确实完全在血管内, 再将针头固定牢固、妥当。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经常观察患者, 尤其对意识障碍患者、患儿, 更要注意观察输液情况, 保证静脉通道的通畅。如发现有渗漏现象, 应及时处理, 即使回血良好, 也应拔针更换部位重新穿刺。拔针时使用新法拔针法, 这种拔针法能减轻患者的不适和减少出血。新法拔针法是指输液完毕后, 给患者讲解输液后的注意事项, 拧紧调节器, 然后揭去输液贴, 留带有小方纱的输液贴覆盖穿刺点, 左手拇指轻按于输液贴上, 右手持针柄迅速拔出, 待针头退出皮肤后, 左手拇指稍用力按压, 勿揉, 10分钟后再揭去带有小方纱的输液贴;嘱患者输液的手10分钟内勿抓物品、握拳, 防止穿刺点出血。

2.4 正确掌握输注药物的浓度

静脉应用强烈刺激药物的应正确掌握给药方法、浓度及输液速度。护士对所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副作用应充分认识、了解、掌握, 以便正确的配制。掌握使用药物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做到一丝不苟, 例如红霉素静脉滴注时, 1ml葡萄糖液中红霉素不可超过1 mg, 并应注意静脉滴注液的pH值;碳酸氢钠的给药浓度成人一般为5%, 而新生儿的应用浓度以1.25%为宜;静脉滴注氯化钾浓度一般为0.3%以下, 输液速度为每分钟30滴左右。静脉滴注钙剂时除严格控制滴速外, 还要经常更换输液血管, 输液量大时应先输钙剂, 以防药物外渗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坏死。静脉推注或滴注时应注意给药速度, 以免推注或滴注速度过快引起血管壁张力过大而导致渗漏发生。

2.5 正确使用细胞毒性药物

细胞毒性药物或是具有腐蚀性药物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前, 应先给予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作引路注射, 无局部疼痛、肿胀, 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液路通畅无疑后再开始给药。药物注射完毕后, 再用0.9%生理盐水20~50 ml冲击冲管。冲击冲管法是指用注射器吸入0.9%生理盐水20~50 ml进行一次加压冲击注入, 这样有利于把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药液冲洗干净, 避免其粘附时间较长致血管内壁损伤。如需反复静脉给药者, 应交替使用血管, 不可连续使用同一血管, 以免过频刺激致静脉发生炎症、硬化而渗漏。

3 渗漏性损伤的处理

静脉给药时发生渗漏性损伤的情况在临床上较多见, 由于药物渗漏到血管外组织引起局部软组织及神经、肌腱、关节等损伤, 其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及组织苍白、发红、发紫、水肿, 甚至疼痛、坏死, 尤其化疗药物更为严重。因此, 一旦发生渗漏性损伤, 应根据不同情况尽快处理, 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患者的痛苦, 促进其康复。

3.1 立即终止给药

发现渗漏应立即终止给药, 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可经原静脉通路或更换输液部位滴入解毒剂、拮抗剂等, 以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3.2 损伤局部外敷

根据渗漏局部表现可选择冷敷、热敷、硫酸镁湿敷、活血化淤消肿的中药及皮质激素软膏外敷等方法。如以充血、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伤应冷敷,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 一方面可减少药物的吸收, 防止“继续作用”;另一方面可控制局部炎症, 控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有效改善充血、水肿状态。对于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渗漏性损伤, 常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对长期静脉注射红霉素、10%葡萄糖酸钙等致注射部位渗出而引起的炎症症状, 用中药如红花醇、金黄散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等。

3.3 拮抗剂或解毒剂局部注射或局部封闭

根据渗漏药物的理化特性, 采用拮抗剂或解毒剂局部封闭注射。如碱性药物 (5%碳酸氢钠) 所致者可用适量维生素C局部皮下注射;钙盐制剂类所致者用0.2%~0.25%普鲁卡因和 (或) 透明质酸酶对渗漏局部的周边做放射状封闭, 同时抬高患肢同时热敷, 以减轻药物对渗漏局部的损害等。

3.4 其他疗法

合并细菌感染者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已有创面溃烂者可外涂美宝湿润烧伤膏, 这样可使创面保持湿润, 避免感觉神经暴露、脱水、坏死及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 还能去腐生肌、活血化淤, 有利于上皮增生, 改善溃疡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 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 从而达到促进愈合的目的。对于出现渗漏性损伤所致的慢性病变及后遗症者, 可用活血化淤的中药, 通过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而改善渗漏局部循环, 促进组织细胞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同时配合按摩、理疗或离子导入等, 并注重加强功能锻炼, 防止肌腱挛缩和肌肉萎缩, 及时矫正关节畸形。

综上所述, 对于静脉给药所致的渗漏性损伤, 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积极消除危险因素, 诸如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规范其细致操作, 提高静脉穿刺技术, 避免机械性损伤, 掌握好不同药物使用浓度和注射速度, 加强护理观察, 尽量避免药物外渗, 这样可有效减少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对已发生渗漏性损伤者, 应及时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渗漏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 适当选择冷敷、热敷、药敷或使用拮抗剂等方法处理。若能早期治疗, 完全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给患者减轻痛苦,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陈佩琴.静脉给药所致渗漏性损伤的有关问题[J].中级医刊, 1996, 8 (1) :42.

静脉给药系统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7年2月-2009年2月妇科门诊治疗的96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 均系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诊断为急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2~56岁, 以育龄妇女多见, 病程7d~8年, 急性期的有26例, 慢性期有70例, 其中盆腔积液39例, 盆腔囊肿8例。根据治疗的方法分为两组, 单纯的静脉给药治疗组40例, 其中有急性期盆腔炎9例, 慢性期盆腔炎31例;联合治疗组56例, 其中急性期盆腔炎17例, 慢性期盆腔炎39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单纯静脉给药组:

急性期使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或者左氧氟沙星, 常用量2次/d;甲硝唑0.5g (100ml) , 2次/d, 静脉点滴4~5d。以后每月月经期重复给药, 须经3~4个疗程治疗效果显现。

1.2.2 静脉给药联合宫颈旁注射给药组:

除了使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或者左氧氟沙星, 常用量2次/d;甲硝唑0.5g (100ml) , 2次/d以外, 同时腹部微波治疗20~30min, 1~2次/d。宫颈旁注射药物 1%利多卡因5ml, 庆大霉素16万U, 糜蛋白酶4 000U, 生理盐水20ml。方法:患者取截石位, 头高臀低, 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 用宫颈钳夹住宫颈侧唇, 并向对侧牵拉, 充分暴露侧穹窿, 碘伏消毒, 取上组药液, 接8号穿刺针, 于距宫颈外侧约1cm的阴道穹窿处进针, 方向与宫颈平行, 深度约2~3cm, 注射前先抽吸, 确定无血液吸出, 再缓慢注入盆腔。急性期1次/d, 慢性期1次/2d, 4~5d为1疗程。月经期再给予甲硝唑1g (200ml) , 左氧氟沙星0.5g (200ml) , 静脉点滴4~5d, 一般治疗2~3个疗程病程可以缓解或痊愈。

1.2.3 腹部微波治疗的方法:

患者于非经期进行腹部微波治疗, 微波治疗初始状态为20min 5W, 根据临床情况不同, 调整治疗时间和功率, 应以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准。将理疗辐射器置于患者病灶部位即下腹部, 与下腹部保持1~2cm距离, 可在腹部覆盖一条干毛巾使用。按仪器前面板的开启键, 开始进行理疗。参考辐射功率范围75圆形辐射器为5~10W, 170×75方形辐射器为10~15W, 每次照射时间应为20~30min, 1~2次/d。连续7~10d为1个疗程, 一般治疗2~3个疗程。

2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指患者全身症状消失, 一般检查及盆腔检查正常, 血生化及常规检查正常。显效:患者全身症状消失, 一般检查及盆腔检查正常, 但盆腔积液存在, 有炎性包块, 腹部轻微的压痛, 妇科检查症状好转, 血生化常规检查正常。无效:症状同发病前。

2.2 单纯静脉给药组与联合治疗法的疗效比较

根据对2007年2月-2009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急慢性盆腔炎治疗的不同方法, 所达到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表明, 单纯静脉给药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60%, 治愈率为55%。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100%, 治愈率为96%。单纯静脉给药与联合治疗法疗效的比较结果发现联合治疗法比单纯静脉给药法疗效明显提高。疗效比较见表1。在96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中, 有8例盆腔囊肿的患者经手术治疗痊愈。

3讨论

盆腔炎的病理变化为:急性炎性浸润, 炎性渗出液、脓肿或慢性增生形成炎性包块或积液, 还有盆腔各脏器不同程度的粘连, 进而形成纤维条索, 造成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 单纯用药, 药物不易到达病灶, 宫颈旁局部注射用药加静脉给药, 使药物直接与炎症病灶充分浸润, 从而促进炎症消退。利多卡因是一种神经组织的麻醉药, 起效快, 穿透力强, 作用持久, 注射到宫旁组织中, 对神经组织起到麻醉作用[2]。糜蛋白酶是肽链内切酶, 具有迅速分解蛋白酶的作用, 能液化脓液及坏死组织, 净化创面, 促进愈合。同时有抗炎及防止局部组织水肿的作用。

微波是一种波长1mm~1m、频率位于300MHz的电磁波, 既有电磁场的特性又有光的特性, 可以穿透一切非金属物质, 具有穿透性和反射性, 微波作用于机体组织时, 引起组织细胞中离子、水分子和偶极的高频振荡, 当微波量低时, 产热低, 有增强局部血液循环, 提高局部组织供氧状态,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水肿吸收, 消炎止痛, 有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3]。当微波量高时, 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微波治疗组织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治疗时间短的特点。

综上所述, 单纯静脉给药治疗法, 效果差, 治疗时间长, 静脉给药联合宫颈旁注射给药及微波治疗效果好, 疗程短, 不易复发, 这样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 主编.妇产科学 (M) .笫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6.

[2]杨宝峰, 主编.药理学 (M) .笫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27.

静脉给药系统 篇6

关键词:静脉给药,给药查对,护理

病人安全是当前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的重要课题, 也是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工作, 为了促进病人就医安全, 中国医院协会在总结2007年和2008年度病人安全目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当前医院管理的实践, 经修订与完善, 形成并发布了《2009年病人安全目标》;病人安全目标 (patient safety goals, PSG) 是针对医院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和问题领域所提出的改进要求及必须达到的成果, 它简单易行,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完全遵循[1]。给药操作是护理操作常规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一项研究显示, 与用药安全有关的缺陷占所有护理缺陷的33.5%[2]。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运用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 了解护理静脉给药查对制度执行中容易忽视的环节和内容、影响因素, 以促进给药查对制度的落实, 保证临床护理用药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医院, 床位900张, 包括34个护理单元, 护士641人, 年龄18岁~54岁;学历:本科89人, 大专286人, 中专266人;职称:副主任护师4人, 主管护师48人, 护师281人, 护士308人。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本院临床科室1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参加工作年限:5年以下者56人, 5年~10年者28人, 10年以上者16人。职称结构:护士54%, 护师38%, 主管护师6%, 副主任护师2%。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问卷由调查者自行设计, 内容包括:是否知晓正确的查对流程, 查对时容易忽视的环节和内容、影响正确执行查对的因素项目。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 当场收回问卷。本次共发放问卷100份, 收回100份, 其中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回收率100%。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法, 把要素提炼出来, 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通过描述分析结果影响护理静脉给药查对制度正确执行的两大因素: (1) 操作者因素:操作者个人因素, 包括精力不集中、查对不严谨;对查对流程不够熟悉。 (2) 管理因素:操作考核不到位;床位管理不规范、人员配备不足、操作时被打扰、查对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交接班不够严谨。

人 (%)

3 讨论

3.1 重视低年资护士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

从表1可见, 病人转运交接时是低年资护士最容易忽略的环节, 药物的有效期和病人性别是低年资容易忽略的内容, 从表二可以看出影响低年资护士给药查对的个人因素是精力不集中, 影响低年资护士的管理因素是人员配备不足, 而5年以下护士是护理差错隐患缺陷发生的高危人群, 通过定期举办给药差错案例分析讨论会可以对全体临床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不规范的给药流程操作敲响警钟, 从而减少临床给药安全缺陷以及差错的发生。

3.2 护士长加强病房管理, 杜绝安全隐患

随着医改制度的执行, 病区周转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周转率的提高给病区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 病人转床、转科的频数越来越高, 从表1可见, 转运交接是所有临床护士最容易忽略的环节, 在转运交接后及时更改病人信息是护理静脉用药安全最基本的保障, 另外临床上还出现未通知医护人员病人自行更换床位的现象, 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做好相应的安全宣教, 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防患于未然。确保病人床号信息与病人的一致性。

3.3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增加护理人员静脉给药查对依从性

此次调查的所有护士认为护士人力资源的缺乏是导致不能严格执行给药查对制度的重要原因。美国病人安全研究专家卡罗尔·基欧汉研究发现, 护士管理的病人数太多、超负荷工作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3]。目前临床上普遍存在护士缺编的现象, 本院的护士床护比虽然达到了1∶0.4, 但是由于病假、产假人员的存在, 导致临床实际工作的护理人力资源远远不足, 因此本院护理管理者根据科室的特点安排中午加强帮班、双夜班, 加强薄弱时间段护理人力配置;各科排班时低年资护士、高年资护士合理搭配;节假日、双休日指定值班长专人负责管理。临床上的护理管理者每天应该根据床位护士分管的工作量不同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 实行微调, 减少临床一线护士的心理压力,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理人员静脉给药查对依从性。

3.4 护士长应该加强静脉给药查对制度的考核

静脉用药安全是所有护理安全中最为核心的环节, 在护理临床, 护士长加强考核是一种强制性执行过程, 有利于突破低年资护士缺乏主动核对的过程。从表2可见, 对查对流程不够熟悉的低年资护士占32%;5年~10年护士占29%;高年资护士占9%, 可本院护理人员5年以下的护士占48.32%, 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人群, 对低年资护士加强安全督察, 特别是静脉给药查对的督察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

3.5 护理管理者加强对护士的心理疏导

许多护士在新到科室或者轮岗的时候由于环境陌生, 护理操作流程不够熟练容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从表2可见, 45%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的时候精力不集中, 53%的低年资护士经常会在护理操作时精力不集中, 42%低年资护士容易操作的时候被打扰, 因此管理者要对每一位新进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给予必要的关心帮助, 使得新进科室的护士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护理静脉给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4 小结

正确的静脉给药查对是护理安全的根本保障。护理管理者应强化管理, 合理配置与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资源, 制定合理的护理岗位职责, 强化护士的查对意识, 特别是对低年资护士加强督察, 从而提高护士执行静脉查对制度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邓雪, 何亚林.护理人员执行病人安全目标情况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 2010, 17, (7A) :22-24.

[2]雷泽秋, 何方, 周宁.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 (3) :207-208.

静脉给药系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2005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0例, 其中男40例, 女30例, 年龄6个月~8岁, 其中6个月~3岁49例, 3~5岁15例, 5岁以上6例。70例惊厥患儿有38例为热性惊厥, 感染中毒性脑病10例, 9例癫痫, 8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5例重症手足口病。将70例患儿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患儿35例, 性别、年龄、病情、用药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38例热性惊厥患儿表现均有发热, 体温在37.5~40℃, 意识丧失, 全身抽搐, 双眼凝视或上翻, 持续抽搐1~15min。癫痫、感染中毒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重症手足口病患儿, 抽搐时间长的可持续30min以上, 除癫痫外伴全身中毒症状, 经门诊急救处理后收住院诊治。

1.3 方法

惊厥急救首先通畅呼吸道、吸氧、止惊, 同时寻找病因, 对症、对因治疗。控制惊厥的药物首选安定注射液, 安定停顿式保留灌肠方法 (观察组) :取安定针剂10mg/2ml, 用药剂量, 每次0.3~0.5mg/kg (每次<10mg) , 加生理盐水3~5ml, 由护士先给患儿排空大便, 取侧卧位, 臀部抬高, 护士用注射器连接一次性肛管, 抽取药液后肛管轻插入肛门15~20cm[1]后停顿5s左右推入安定的半量, 后撤肛管5cm左右, 再缓慢推入剩余药物, 推完后不必急于拔出, 稍作停顿, 将肛管反折后拔出, 同时一手轻按肛门。安定静脉给药 (对照组) :安定用量与保留灌肠相同, 每次剂量0.3~0.5mg/kg, 一次总量不超过10mg, 原液可不稀释直接静脉推注, 速度不超过1~2mg/min[2]。

1.4 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患儿用剂量相同的安定后起效、维持时间及呼吸的频率、节律的变化及血压的变化。正常呼吸频率:新生儿40~44次/min, ~1岁30次/min, ~3岁24次/min, 3~7岁22次/min, ~14岁20次/min, 若使用安定后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减慢或6个月以后的婴儿出现呼吸节律不整、暂停等为呼吸抑制;或者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并进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用剂量相同的安定后起效、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用剂量相同的安定两组患儿用不同给药方法, 药物的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副作用的情况, 观察组未出现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的副作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表2) 。

3 讨论

惊厥 (convnulsion) 是痫性发作的常见形式, 是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 以强直或阵挛等骨骼肌运动性发作为主要表现, 常伴意识障碍。惊厥可在小儿许多急性疾病过程中出现, 它随急性原发病而出现, 又随原发病结束而消失, 病因众多复杂。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 可能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有关, 占各类惊厥30%左右[3], 惊厥常发生在热性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时, 70%以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首次发作年龄多在生后6个月~3岁, 男孩稍多于女孩, 绝大多数5岁以后不再发作, 患儿常有热性惊厥家族史, 对家系连锁分析提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同外显率的可能性, 基因位点在19p和8q13~21[2]。有研究表明, 免疫系统参与了惊厥及惊厥性脑损伤复杂的病理过程, 细胞因子网络被激活可能是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之一[4]。

小儿惊厥起病急, 病情变化快, 病因复杂, 必须紧急救治, 尽快控制惊厥, 临床上首选安定注射液, 安定能抑制由大脑皮层、丘脑、边缘系统等癫痫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安定脂溶性高, 易进入脑组织, 注射后1~5min可生效, 但疗程短 (15~20min) , 必要时20min后可重复使用。安定起效剂量个体差异很大, 有时有效量接近中毒量 (0.5mg/kg以上时) [3], 可出现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副作用。本组研究表明, 用剂量相同的安定停顿式保留灌肠方法及安定静脉注射给药的起效及维持时间无明显差异, 但安定停顿式保留灌肠未出现静脉给药的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的副作用。说明治疗小儿惊厥时用相同剂量的安定停顿式保留灌肠给药与静脉给药有相同的起效及维持时间, 也避免安定对患儿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副作用。直肠静脉丛非常丰富, 吸收快, 安定保留灌肠后, 药物可通过肛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下静脉吸收, 药物吸收循环收集到肝门静脉系统及下腔静脉, 肝门静脉与一般静脉不同, 它是介于两种毛细血管之间的静脉干, 此外肝门静脉及其属支没有静脉瓣, 当肝门静脉压力升高时, 血液发生逆流, 药物吸收起效后, 一部分通过肝门静脉在肝脏代谢, 可避免安定静脉注射所致的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的副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保留灌肠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药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和肠腔有效吸收面积[5], 安定停顿式保留灌肠方法不同于常规灌肠方法:常规灌肠是肛管插入肛门15~20cm时, 一次性推入灌肠液后迅速拔管, 常规安定一次性灌肠易引起排便反射、药液外渗、保留时间短、吸收面积小且不均匀;停顿式安定保留灌肠方法使药物被肠黏膜充分吸收, 增加吸收面积, 避免灌肠液流入过快刺激肛门括约肌引起排便反射影响效果[6];拔管前稍作停顿, 延长肛管停留时间, 减少因药液聚集而形成反作用力, 避免药液流出, 达到延长保留时间的目的。通过两次停顿推注药液的方法使药液完全停留在肠道内, 保证了起效及维持时间[7], 并且没有药液外溢, 避免了药液流出的损失, 从而更好地发挥安定的效果。

通过本临床研究表明且安定停顿式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控制小儿惊厥, 安定用药量与静脉给药相同, 起效、维持时间与静脉给药无差异性, 且无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副作用, 取得很好临床效果。故安定停顿式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控制小儿惊厥具有实用、安全、操作简单, 对于穿刺困难及呼吸循环功能不全的惊厥患儿更为方便、快捷止惊,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比较安定保留灌肠与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及安定对呼吸抑制副作用的比较。方法:2005年9月-2013年7月对我院门诊急救的70例小儿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用剂量相同的安定保留灌肠组 (观察组) 及安定静脉注射给药组 (对照组) , 每组35例, 比较两组患儿用安定后的起效、维持时间及药物的呼吸抑制副作用。结果:两组患儿起效及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药物的呼吸抑制的副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用剂量相同的安定保留灌肠与静脉给药的起效及维持时间无明显差异, 但安定保留灌肠未出现静脉给药的呼吸抑制副作用, 且操作简单。安定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惊厥具有安全、起效快、易操作、实用性强, 以便推广使用。

关键词:安定保留灌肠与静脉给药,小儿惊厥,临床比较

参考文献

[1]魏超容.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对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1999, 14 (4) :239.

[2]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400-401.

[3]封志纯, 祝益民, 肖昕.实用儿童重症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454, 458.

[4]李娟, 黄志.热性惊厥与惊厥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5, 32 (6) :366-368.

[5]陈虹, 占小春, 刘春英.清洁灌肠后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婴儿腹泻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5) :52-53.

[6]张海玲.改进型医用肛管在老年患者清洁灌肠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7) :34-35.

上一篇:民乐发展下一篇: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