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给药(精选8篇)
静脉注射给药 篇1
注射给药作为防治家禽疾病的给药途径之一, 在临床上很受养殖户及兽医的欢迎, 但操作不当则易出现各种不同的损伤, 预防由此带来的损伤很有必要。
1. 肿头
家禽颈部注射后出现头、脸部肿胀, 如狮子头, 呈水肿样, 按压有压痕, 多因注射给药部位靠近头部所致。大多经一周后水肿逐渐消失而自愈。正确注射部位应选在禽颈中部。
2. 硬脖
家禽注射药物后脖子僵硬, 多因颈部注射部位靠前且过深, 注于颈部肌肉内所致。此时应用辅助治疗, 以防继发感染。
3. 猝死
家禽注射药物后突然死亡, 多因胸部注射时针头过长将药物注入心脏或肝脏所致。因此, 胸部注射必须在胸部浅层肌肉或选择肌肉丰满处进行。选择适当的注射针头, 一般以7~9号针头为宜。注射时沿胸肌45度角于胸部上1/3处斜面刺入, 针头不要与肌肉表面呈垂直方向刺入, 针头刺入不宜太深, 以免刺入内脏或体腔, 导致内出血引起死亡。
4. 跛行
在家禽腿部注射给药后一侧不能站立或行走困难, 多因注射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由于吸收慢, 使禽腿长期疼痛而行动不便或损伤、压迫坐骨神经、注射部位感染所致。应选用没有刺激性或刺激较小的药物, 在翅膀或胸部肌肉多的地方注射, 尽量避免腿部注射, 尤其是大腿内侧, 因禽类腿上的血管、神经都在内侧, 这里注射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
5. 出血
家禽注射药物后, 注射部位流出血液, 多因注射药物时损伤注射部位的血管所致。此现象出现较少, 一般可很快自愈。必要时可稍稍按压注射部位片刻。
6. 出汗
家禽注射部位羽毛湿润, 类似出汗, 多因皮下注射时未将药物注入皮下而注射到皮外所致。只要注射时选用适宜的针头, 并且保定好家禽, 避免其挣扎, 认真操作就可避免药物漏出。
7. 坏死
家禽注射药物后, 注射部位局部或大面积发炎、糜烂、坏死。多因注射时针头、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或药物质量不好、剂量过大、药物刺激性强引起。对前者应加强器械、环境、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与消毒, 最好采用一只禽一个针头, 防止因消毒不严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后者则应及时更换药物、采用多点注射或深部肌肉注射。
8. 硬结
家禽注射药物后, 发现注射部位有大小不等的肿块, 多因注射灭活疫苗、卵黄抗体、油乳剂药物或在一个部位注入药液过多所致。注射药物前应将疫苗药物预温至30℃左右, 或选择水溶性好的药物, 注射部位应该选择颈部皮下或胸部肌肉发达的部位, 不要在肌肉较少的部位注射。如果注射药物的剂量较大, 尤其是雏禽, 忌在一点注入, 最好采用多点注射方法。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的合理给药 篇2
【关键词】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肌注;静脉滴注;血药浓度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属于一种被临床广泛使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本药品对淋球菌、胎儿弯曲菌、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流感杆菌、耶尔森菌属和某些分枝杆菌都具有较好抗菌作用[1]。因此,本品经常被选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及部分其他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沙雷菌属等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与葡萄球菌属[2](甲氧西林敏感株)所致的严重感染,例如细菌性心内膜炎、复杂性尿路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胆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感染等[3]。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传统的使用方法遵循成人0.1-0.2g/次,0.2-0.4g/d的给药原则,在对药品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笔者认为这种一直在给药方法存在不合理之处。
1单次给药剂量
1.1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在人体内的血药浓度下降速度很快[4],成人的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半衰期为2-2.5h。根据实验结果显示,对一个成人进行肌肉注射本品0.2g后进行血药浓度检测,检测结果是0.5h后血药浓度为13.4-,15.1 mg/l,1h后血药浓度为8.9-14.0mg/l,2h后血药浓度降低为6.7-8.0mg/l,4h后降低为2.6-3.1mg/l,6h后血药浓度变为1.0-2.0mg/l。本品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为5-25mg/l,血药浓度超过35mg/l就可能对肾、耳等器官产生毒性反应。因此,对于成人来说,虽然一次肌肉注射本品0.2g可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但是只有短短的2h的时间可以使血药浓度保持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
1.2临床实验表明,如果对成人进行单次肌肉注射本品0.5g,1h后测得血药浓度为19-20mg/l,4h后为8.9-10.2mg/l,8h后为3.9-4.3mg/l,12小时以后则不能测出本品血药浓度。可以看出至少有4h的时间可维持有效治疗浓度且浓度最大值不超过35mg/l。若对药品稀释后,按病人体重7.5mg/kg的指标做静脉滴注,1h即可滴注完毕,滴注完成后测得血药最大浓度为37.5mg/l。滴注完毕后,过0.5h时测得血药浓度为25.5-27mg/l,过1h后测得浓度为18.6-19.1mg/l,2小时后浓度为11.6-12.0mg/l,4h后为5.6-6.5mg/l,8h后为0.9-1.3mg/l。数据显示,期间药峰浓度超过35mg/l的时间很短,且有4h可维持有效治疗浓度,因此这种给药方法也不易引发肾、耳等器官的毒性反应。
结合以上实验数据和《临床用药须知》[5]中对本药物的用量规定,对成人单次肌肉注射药剂量0.5g或按患者体重5mg/kg的用量做静脉滴注较为合理。
2给药次数
临床观察表明,如果想尽可能的延长本药物在体内保持有效治疗浓度的时间,同时使本藥物的最大稳态血药浓度(C∞)mm仍然保持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最好方法是保持剂量,重复给药。笔者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出发,按照单室模型按一级动力学处理方法做出如下计算:若本药物半衰期取2.30小时,则消除速度常数K=0.693/2.30,则给药间隔可由一下公式推算得出:①肌肉注射:(C∞)max=(C∞)minXE,I=5.16h。②静脉滴注:I=t+InCnax-InCmin/K,I=t+5.16h,若要使本药物的血药浓度保持在25-5mg/l的范围内,则需要每5.16h进行一次定量肌肉注射本药物或者间隔t+5.16h进行一次一定剂量的静脉滴注。当前,在临床工作中此种给药方法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可采用每次给药0.5g,每间隔8-12h给药1次的治疗方法,且此疗程不能超过10d。
3特殊人群的用药
临床观察发现,目前在使用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过程中缺少针对性,对于某些特殊人群没有进行药剂量的调整,经常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3.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为孕妇D类药品,使用本品不当可能对胎儿听力发育造成伤害。孕妇在使用本品时应更加慎重,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间应暂停对婴儿的哺乳。
3.2儿童用药。本品为氨基糖昔类药品,由于儿童特别是新生儿的肾脏发育尚未完全,这会延长本类药物在儿童体内的半衰期。如果药物长期蓄积在体内就会引发毒性反应
3.3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患者的用药。对于大多数老年患者来说,肾功能都会有一定的生理性减退,因此应采用较小剂量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且使用本品后易产生各种毒性反应。由于本品大部分要经过肾小球过滤排出,即使对于肾功能正常者来讲,在使用24小时内尿液排出率达到85%-98%,尿液中本品含量可高达170-2900mg/ml。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该对使用剂量进行调整,以确保用药安全。可以根据患者的血药浓度来进行准确的药剂量调整,对于缺少血药浓度监测设备的医疗机构可采取如下公式进行计算[6],D(患者)=D(正常)×K(患者)/K(正常),K(患者)=A+B×cler,其中K(患者)为患者消除速度常数,A为每小时非经肾消除速度常数,B为每小时经肾消除速度常数,K(正常)为正常人消除速度常数,cler为内生肌酐消除率,D为给药剂量。其中K(正常),a、b等常数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到。因此只要测出患者的内生肌酐消除率就可得出本品所需剂量。
参考文献
[1]张向荣.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1,(04).
[2]王淑民,张启英,蔡进源,葛鑫.蚌埠地区人群金葡菌带菌调查及药敏试验[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0,(04).
[3]戴自英,刘裕昆,汪复,等.临床抗菌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09.
[4]张长法,李子贺,张胜林.硫酸阿米卡星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152例临床分析[J].药品评价,2006,(06).
[5]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04.
注射剂给药途径分析 篇3
针对上述原因, 为使药师、医师能更好地理解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整理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279种注射剂说明书的[用法用量]项, 把注射剂的给药途径用Excel表格整理为一个数据库。从中筛选出具有相同的给药途径注射剂, 结合其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溶媒、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 临床不当用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 诠释注射剂给药途径的理论基础, 寻找规律, 供大家参考。具体分静脉给药、不能静脉给药及其他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1 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分静脉推注与静脉滴注, 优点是药品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没有吸收过程, 生物利用度高;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剌激, 易为患者所接受;给药剂量相对较大, 起效快, 适用于重症患者的救治。静脉滴注给药缓慢, 可以观察机体的反应调整给药量, 若发生过敏反应, 可以立即停药, 如青霉素等较易引起过敏的药品多数采用滴注;而静脉推注给药速度快, 多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
1.1 可由静脉给药的注射剂有大部分, 原因为除少数起局部作用的药
物外, 大部分药物要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 借助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靶组织, 靶器官, 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所以注射剂中除了混悬剂, 油剂、疫苗等少数药品外, 大多数药品能直接进入血管。统计279种注射剂中, 能静脉给药的有232种, 占总量的83.15%。
1.2 只能用静脉给药的注射剂
说明书上没有标明肌内注射, 只能用于静脉给药的注射剂有121种, 占279种注射剂的总数的43.37%。这121种注射剂有抗微生物类中的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硝咪唑类, 酰胺醇类, 喹诺酮类, 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心率失常类;大部分急救类;大部分抗肿瘤类;静脉麻醉药;氨基酸及其他能量代谢药品;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部分生物制品 (如白蛋白) ;质子泵抑制剂;部分消炎解毒的中成药等24类药物。原因是: (1) 药物的分子结构大, 通过肌肉吸收进入血管较难, 易积蓄在肌内注射的局部, 形成肿块, 引起局部刺激。如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白蛋白等大分子药物不能肌内注射[3]。 (2) 药物注射时能引起注射部位的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肌肉坏死, 如急救药中的去甲肾上腺素, 因其为强烈的α受体激动药, 通过α受体激动, 引起血管极度收缩, 因此不能肌内注射[4]。 (3) 一些急救类药品必须通过静脉给药达到快速起效的目的, 如异丙肾上脉素,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硝普钠等。 (4) 大部分抗肿瘤药物的毒性较大, 若通过肌内注射吸收会对肌内注射部位的正常组织造成毒害, 而且生物利用度相对较少, 疗效差。 (5) 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等较肌体大, 因肌肉内所含的组织液有限, 缓冲能力远不如循环系统的血液, 所以这类注射剂在肌内注射时会引起注射部位的强烈刺激性疼痛及硬块, 甚至局部组织坏死。此类药品有碳酸氢钠、浓氯化钠、50%葡萄糖、甘露醇、葡萄糖酸钙 (以及各种钙盐) 、氯化钾 (包括各种钾盐) 、维生素C、止血芬酸 (包括各种酸制剂) 、喹诺酮 (酸碱两性药物) 类、氨基酸类等。 (6) 一些生物碱盐类注射液若经肌内注射, 因pH值的改变, 易游离出生物碱, 极性下降, 而肌肉组织的极性较高,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 难以吸收, 如盐酸吗啡, 其用法仅可以静注及皮下注射 (皮下为脂肪组织, 极性低) 。同理, 安定、氯霉素也为脂溶性药物, 其注射液不宜肌内注射, 若肌内注射易发生注射部位硬结而且吸收不稳定。 (7) 抗血栓药品不能用肌内注射, 否则会引起注射部位内出血而引起淤血, 如肝素钠仅用于静脉及皮下给药。 (8) 新生儿的肌肉组织较少, 药物的吸收的速度取决于注射部位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 因新生儿的肌内注射效果差, 故小儿注射给药多数用静脉给药。
1.3 不能静脉推注的注射剂
不能用静脉推注, 要用溶媒稀释后缓慢滴注的注射剂有: (1)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而导致呼吸肌松弛, 引起呼吸抑制; (2) 氯化钾、硫酸镁、青霉素钾盐如用推注有心脏传导阻滞的作用, 严重会导致死亡; (3) 氨茶碱、苯妥英纳、利多卡因、维生素K1等静脉推注时, 若速度过快会引起患者死亡; (4) 速尿、利尿酸钠静脉推注速度过快也会引起突发性耳鸣、耳聋。
因此上述注射剂静脉给药时不得静脉推注, 只能用于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以策安全。
2 不能静脉给药
注射剂如药物的油溶液、混悬液、疫苗等禁用于静脉给药, 筛选出不能静脉给药的注射剂有47种, 占279种注射剂总数的16.85%。包括大观霉素、链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卡介苗多糖、乙型肝炎疫苗、胰激肽原酶、甲硫酸新斯的明、黄体酮、己烯雌酚、维D果糖酸钙等47种药品, 归类分析如下。
2.1 若药品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会引起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氨基糖甙类中的大观霉素和链霉素, 主要原因是氨基糖甙类药物的极性大, 肌肉组织周围的组织液极性大, 依相似相容原理, 肌内注射吸收良好;另一方面是大观霉素, 链霉素这两种氨基糖甙类药物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强, 导致肌肉软弱、呼吸抑制或呼吸麻痹 (呼吸暂停) , 特别是在静脉给药 (直接快速给药) 时非常易出现, 故二者禁用静脉给药。
2.2 需要较长的作用时间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的注射剂
对于疫苗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等, 需反复较长时间刺激机体才能够产生有效抗体, 因此需皮下或肌内注射, 让药品缓慢释出吸收进入血液;另如胰激肽原酶等也需要作用的时间较长;甲硫酸新斯的明等药理活性强, 需缓慢吸收以减少不良反应;此外, 有的活菌苗毒性太大, 仅供皮上划痕用, 严禁注射。
2.3 注射剂的特殊剂型情况
注射剂剂型为混悬液、乳浊液、油剂等禁用静脉注射, 如维丁胶性钙、黄体酮、己烯雌酚等注射剂, 直接进入血管会引起血栓, 导致堵塞血管, 重则危及生命。
3 其他
某些注射剂的理化性质虽可肌内注射, 也可静脉给药的, 且口服制剂口服吸收良好, 一般少用肌内注射, 但抗菌药品例外。
3.1 若患者休克或昏迷不能口服给药, 需注射给药时, 多数采用静脉给药, 因患者在此状态下, 肌肉的血液循环差, 肌内注射时吸收不稳定。
3.2 若口服吸收良好的, 用肌内注射吸收不如口服通过消化道黏膜吸收给药来得更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3.3 消化道表面有人体健康需要的正常菌群, 抗生素通过消化道黏膜
吸收的同时会杀伤有益细菌, 可能会引起菌群失调, 因而在有口服制型的抗生素中, 其注射剂还经常用于肌内注射, 因为肌内注射比静脉给药经济且方便。
当前医药科学发展迅速, 资讯不断更新, 注射剂型不断改良, 药品说明书也不断完善, 本文内容按当前的药品说明书分析, 若药品说明书更改, 则以即时说明书为准。严格按药品说明书合理使用药品。
摘要:目的 探讨各种注射剂的不同给药途径缘由。方法 把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279种注射剂说明书的给药途径用Excel表格进行整理, 从中筛选出相同的给药途径的注射剂, 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溶媒、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 临床不当用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诠释注射剂给药途径的理论基础, 小结注射剂不同给药途径的规律。
关键词:注射剂,给药途径,药品说明书
参考文献
[1]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7.
[2]汤光, 沈素, 李任.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7-90.
不同部位静脉给药显效速度的探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36例, 其中男64例, 女72例, 中位年龄43岁。均为择期手术患者, 无心、肺功能异常。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给药组 (简称上肢组) 和下肢静脉给药组 (简称下肢组) , 2组样本含量、男女比例、年龄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测定全麻诱导期使用琥珀胆碱的除极化显效时间和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心率下降时使用阿托品的显效时间。
1.2 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 上肢组穿刺部位为手背静脉, 下肢组为内踝前方大隐静脉, 均选用7号头皮针, 按无菌操作原则行静脉注射。2人配合, 固定1人静脉推注药物, 另1人按压秒表测定药物显效时间。琥珀胆碱给药剂量为1mg/kg, 推注速度为100mg/min, 匀速推注。无论是上肢组还是下肢组给药, 琥珀胆碱进入体循环后, 先随血流回流至心脏, 再分布至神经-肌肉接头处, 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除极化作用, 故患者可出现全身肌震颤, 2组均以肉眼观察到脚趾肌肉抽搐为显效;由于胆系于迷走神经, 当行胆囊切除术剥离胆囊时, 常常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 患者可以出现心率下降, 一旦心率<60次/min, 巡回护士应立即遵医嘱静脉推注阿托品, 给药剂量为0.01mg/kg, 推注速度为0.5mg/min, 用美国产405A多功能无创监护仪连续监测静脉推注阿托品心率的变化, 心率较推药前加快5次/min为显效。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2 结果
琥珀胆碱静脉给药显效时间, 上肢组比下肢组快23.95s (P<0.05) ;阿托品显效时间, 上肢组比下肢组快27.38s (P<0.01) , 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注:与上肢组比较, *P<0.05, #P<0.01
3 讨论
上肢静脉给药显著时间比下肢静脉快, 其机理与给药部位至心脏至效应部位的距离和循环时间不同有关, 从解剖角度分析, 上肢静脉回流途径是: 手背静脉网→头静脉/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肢静脉的回流途径是: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显然, 上肢静脉距离心脏近, 故回流快, 药物可迅速到达心脏至效应器官发挥作用;而下肢静脉距离心脏远, 且下肢静脉瓣比上肢多, 所以下肢血液回流缓慢。
琥珀胆碱为一种人工合成的除极化肌松药, 进入体内后与终板上N2受体结合使之持久除极化, 故显效时可观察到肌震颤[1,2], 因此笔者选用该药来观察显效时间。阿托品属于抗胆碱药, 也是作用范围较广的急救药物, 它最明显的作用是对心率的影响, 作为术中用药, 可以预防和纠正胆系手术中因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心率缓慢等症状, 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3,4], 故可以通过心率的变化观察显效时间。
本研究提示:上肢静脉比下肢静脉给药显效时间快20~30s, 这对抢救危重患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产科并发症中羊水栓塞, 抢救须争分夺秒, 不失时机让急救药发挥作用, 这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因此, 抢救用药时应首选上肢静脉给药, 如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及洋地黄制剂、休克患者补液、输血等, 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田稼斌, 张万杰, 陈晓东.维库溴铵前处理对琥珀胆碱的肌震颤及肌松效应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2006, 29 (02) :108.
[2]王祥, 杨以均, 陈为国.阿曲库铵恢复期应用琥珀胆碱的肌松效应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06, 2:132-133.
[3]王水英.阿托品试验与窦性心动过缓的探讨[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 3 (11) :1013.
静脉注射给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拟行肠镜检查的患者9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18~65岁,体质量45~70kg,体质量指数20~25kg/m2,心功能Ⅰ~Ⅱ级,肝、肾功能正常,SpO2>90%。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心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禁饮4h、禁食6h,入检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鼻导管吸氧(4L/min),监测ECG、HR、MAP、SpO2。A组以布托啡诺20μg/kg经鼻腔滴入、B组以布托啡诺20μg/kg缓慢静脉推注,2min后均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1~3mg/kg,直至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置入肠镜开始检查。维持丙泊酚50μg·kg-1·min-1,若患者体动则追加丙泊酚0.5~1mg/kg。若血压低于基础血压30%,予麻黄碱10mg酌情治疗;若心率<60次/min,予阿托品0.25mg酌情治疗。鼻腔给药方法[3]:患者仰卧,肩部垫一软枕,头尽量后仰,使鼻腔低于口咽部,用注射器接头皮针将药液沿鼻孔一侧缓慢滴入,让鼻腔侧壁起缓冲作用,以免药液直接入咽部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双侧鼻腔轮流滴注并在滴药后轻按两侧鼻翼2~3次,使药液布满鼻腔。保持原体位1分钟,使药液充分吸收后转为诊疗体位。
1.3 观察指标 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1min(T1)、静脉注射丙泊酚后1min(T2)、2min(T3)、3min(T4)、4min(T5)、术毕(T6)、清醒(T7)时的MAP、HR、SpO2以及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检查持续时间、术中镇静评分(OAA/S)、肢动情况、丙泊酚总量、麻醉效果。术中以阿托品、麻黄碱对症治疗。
1.4 麻醉效果评估[4] 优:患者术中基本无痛,无痛苦表情,安静合作,无需追加丙泊酚;良:仅有轻度下腹痛,略显痛苦表情,基本能合作完成检查,无需追加丙泊酚;差:有剧烈下腹痛,明显痛苦表情,难以安静合作,需追加丙泊酚才能完成检查。术后调查患者的舒适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非常痛苦为1分,非常舒适为10分;术者满意度:VAS评分1分为非常不满意,10分为非常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2 结 果
2.1 MAP、HR、SpO2比较
2组MAP、HR在T1~T7较T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O2在T2~T6较T0、T1、T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见表1。
注:与T0比较,*P<0.05;与T0、T1、T7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2.2 麻醉情况比较
2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检查持续时间、OAA/S、丙泊酚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肢动情况。见表2。
2.3 麻醉效果比较 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B组比较,*P<0.05
2.4 舒适度和术者满意度比较
A组术者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与B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使患者不适而难以配合,致检查难以顺利进行,甚至终止检查,以致贻误诊断和治疗。使患者在舒适、无痛的条件下接受彻底、详尽的检查,是麻醉科医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肠镜检查一般在门诊进行,要求麻醉起效快、苏醒快、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舒适且安全,特别是门诊患者。
近年来经鼻腔绕过血脑屏障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送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鼻腔给药具有众多优势:鼻黏膜上皮有众多的细微纤毛,大大增加了药物吸收的有效面积,上皮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故药物吸收迅速;经鼻给药不存在肝脏首过降解效应,吸收完全,生物利用率高。
鼻腔分为鼻前庭、嗅区、呼吸区。嗅区位于上鼻甲,面积约10cm2,紧贴筛板之下,药物可由此吸收进入脑脊液,从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目前认为一些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药物经鼻黏膜给药后,起效快,疗效确切[5]。呼吸区是鼻腔中最大的部分,其黏膜富含毛细血管,血流丰富,药物可由此吸收进入体循环。药物经鼻腔滴入可有3种吸收途径:(1)经鼻嗅区直接进入脑脊液;(2)经鼻腔呼吸区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吸收入血;(3)直接进入口咽部经消化道黏膜吸收,再经肝脏首过效应入血。因本研究所用鼻腔给药方法尽量避免其到达口咽部,故此途径吸收量很小。通过以上3种吸收途径,药物即使吸收入血其血药浓度也是缓慢升高,而以同等剂量单次静脉注射,血药浓度迅速达到高峰,易导致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6]。
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作用相关脑区的功能磁共振初步研究及应用1~H-MRS和LCModel研究鼻喷酒石酸布托啡诺对猪脑代谢物的影响及谷氨酸复合物的绝对定量显示:鼻喷酒石酸布托啡诺有统计学意义[7]。布托啡诺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其本身和其主要代谢产物激动κ-阿片肽受体,对μ-受体则具激动和拮抗双重作用。它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这些受体相互作用间接发挥其药理作用,包括镇痛作用。其具有镇痛效应强,是吗啡的4~8倍,镇痛时间长,胃肠道不良反应少,对呼吸抑制作用小,是吗啡的1/5,及药物依赖性低等特点。布托啡诺有很强的抑制注射部位疼痛的作用,可有效减轻丙泊酚静脉注射引起的注射部位疼痛。本研究均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大多数患者能耐受2ml药液滴鼻且无不良反应。由此可见,20μg/kg布托啡诺经鼻腔滴入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效果优于静脉注射。
摘要: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经鼻腔给药和静脉注射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 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经鼻滴入布托啡诺,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比较2组用药前(T0)、用药后1min(T1)、静脉注射丙泊酚后1min(T2)、2min(T3)、3min(T4)、4min(T5)、术毕(T6)、清醒(T7)时的MAP、HR、SpO2以及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检查持续时间、OAA/S、肢动情况、丙泊酚总量、麻醉效果。结果 2组MAP、HR在T1~T7较T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O2在T2~T6较T0、T1、T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2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检查持续时间、术中镇静评分(OAA/S)、丙泊酚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肢动情况。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者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经鼻腔给药用于无痛肠镜检查效果优于静脉注射。
关键词:布托啡诺,鼻腔给药,静脉注射,无痛肠镜检查
参考文献
[1]易能芬,彭秀兰,屠根本,等.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肠镜检查中临床观察[J].浙江实用医学,2007,12(3):211-212.
[2]张瑞芹,林雪,刘冬冬,等.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舒芬太尼鼻腔给药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8(5):424-426.
[3]李丽伶,孟轶男,吴群,等.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对无痛肠镜病人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9):1062-1065.
[4]Vercauteren M,Boeckx E,Hanegreefs G,et al.Intranasal sufentanil for pre-operative sedation[J].Anaesthesia,1988,43:270-273.
[5]刘冬冬,王树波,张瑞芹,等.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鼻腔给药用于无痛肠镜的效果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2):163-166.
[6]伍建林,刘婷,林艳,等.应用1~H-MRS和LCModel研究鼻喷酒石酸布托啡诺对猪脑代谢物的影响及谷氨酸复合物的绝对定量[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4):2.
静脉给药中的护理差错及应对策略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3月, 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 000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将其分为对照组 (传统护理) 和观察组 (改良护理) , 每组各50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300例, 女200例, 年龄22.0岁~74.0岁, 平均年龄 (37.0±8.0) 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280例, 女220例, 年龄23.0岁~75.0岁, 平均年龄 (38.0±8.5) 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办公室转抄医嘱, 通过流水作业方式, 加药后贴标签, 查对后签字确认;配药护理人员负责配药操作;执行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仅携带贴在输液袋或输液瓶上的标签。
1.2.2 观察组护理方法
采用改良护理方法[2]。护理人员办公室转抄医嘱时, 不参与查对或交叉查对工作, 不参与病历的查对, 对于特殊用药, 应做好相关标记;配药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配完一个输液卡后, 再配第2组液体, 先贴标签, 然后加药, 配完后执行单上标记;输液、加药、拔针等执行治疗过程中, 需要同时携带输液卡, 核对无误后, 再执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针对转抄和查对环节、配药环节以及执行环节, 观察和比较2组静脉给药过程中的护理差错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果见表1。
2.2 2组护理差错类型比较
500例观察组患者中, 10例差错发生在转抄和查对环节, 5例发生在配药环节, 8例发生在执行环节;500例对照组患者中, 19例差错发生在转抄和查对环节, 8例发生在配药环节, 16例发生在执行环节。结果见表2、表3。
3 讨论
静脉给药输液过程中, 如果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执行不到位, 法律意识淡薄, 没有严格执行科室护理制度, 对药物作用机制及相关药理知识缺乏以及注意力不集中, 都可能导致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护理差错[3]。为了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应对静脉给药的每个环节进行调查分析, 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转抄和查对环节中常见错误为看错、漏掉, 查对时继续看医嘱单, 容易发生二次错误。所以, 转抄医嘱护理人员不参与查对过程, 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当转抄医嘱时, 发现应用特殊药物, 应做好相关标记, 注意特殊用药的剂量和滴速, 发挥重要的提醒作用。配药环节中, 应将配制完毕的液体放入输液袋, 逐一加药, 最后贴上标签, 避免发生错误。执行治疗环节中, 护理人员随身携带输液卡, 完成操作后在输液卡上做好相应标记[4]。
改良护理措施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待确认无误后, 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静脉输液过程中做好巡视, 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 充分考虑可能导致护理差错的各个环节, 确保正确执行医嘱, 能够明显减少漏配、加错药等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护理差错主要发生在转抄和查对环节、配药环节以及执行环节。总而言之, 针对静脉给药过程中的常见护理差错, 实施改良护理方法, 能够明显降低其发生率,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徐美芳.静脉给药环节常见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31) :108.
[2]王海波.静脉给药中的差错原因及预防对策[J].中外医疗, 2012, 2 (7) :72.
[3]郭敏.临床护理静脉给药差错原因分析及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1) :3-4.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方法探析 篇7
胰岛素 (INS) 是目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 的主要药物, 属多肽类药物, 分子量大, 半衰期短, 脂溶性差, 不易透过生物膜, 长期以来一直以注射给药为主, 不仅用药不便而且会出现注射部位炎症, 硬结等副作用及耐药性, 为此, 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INS非注射给药剂型的开发与研制, 如口服、鼻腔、肺部、直肠、透皮制剂等, 并已在这些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
1 口服给药
游离的INS口服无效是由于: (1) INS易被胃肠道中的酶水解失活, (2) INS分子量大超过6000, 很难透过胃肠道上皮细胞, (3) 肝脏首过效应。因此需要对INS加以保护及促进吸收才能使口服成为可能。目前常用的技术手段和剂型如下。
1.1 制成微囊、毫微囊或纳米颗粒
Damage等报道分别给予大鼠口服12.5和50IUkg-1INS微囊, 可分别降低血糖水平至50-60%, 达6d和20d。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及糖尿病狗依次不同剂量一次口服氰基丙烯酸酯包裹的INS微囊, 可维持1-3周的降糖效果, INS可在小肠各部位吸收, 其吸收大小顺序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肠。
还有用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包裹INS, 制成INS毫微球, 比较了INS溶液皮下给药和INS毫微球口服的降糖效果, 结果表明INS毫微球口服后降血糖速度低于皮下给药, 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血糖水平相对较为稳定, 相对生物利用度为7.58%。之后又改进了配方, 比较两种INS毫微球的降糖作用, 其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7.86%和28.56%。毫微球增加INS吸收的机制已明确的有两点:一是小于500nm的NP可以在肠道的派尔淋巴集结 (Peyer's patches) 中累积, 并以完整的结构通过淋巴结集中的M细胞, 将药物释放到循环中去, 其次是由于INS分子结合于毫微球, INS受到NP的保护, 与蛋白水解酶的接触机会大大下降, 从而增加了吸收的机会。
1.2 制成脂质体
将INS包封脂质体内, 体外实验证实INS与脂质体结合或混合后均能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α-麋蛋白酶, 小鼠口服用卵磷脂或磷脂酰肌醇包制的直径为20-100nm的INS脂质体后呈现的生物有效性约为皮下注射的一半。实验表明卵磷脂-胆固醇 (7:2) 配比包封INS降糖效果较好。
1.3 制成乳剂、微乳
INS微乳制剂, 其水相中含INS及蛋白酶抑制剂, 油相中含胆固醇, 磷脂和游离脂肪酸, 口服后药物可被肠上皮细胞吸收, 按1IUkg-1剂量给3例患者服用, 血糖均明显下降。给小鼠灌胃进行降糖实验研究, 在3组糖尿病小鼠中, 第1、2组分别给予70IUkg-1的复乳和INS水溶液, 第3组皮下注射2.5IUkg-1的INS生理盐水溶液, 结果发现第1、2组在给药后40min内血糖差异显著, 且复乳组与注射组疗效相当。孔艳等将50UINS与200mg甘氨胆酸 (SGC) 、300mg脂肪酸制成去溶剂化乳剂, 给家兔口服结果显示SGC与硬脂酸对INS的吸收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且棕榈酸的协同作用大于硬脂酸和脂肪酸。
2 鼻腔给药
鼻黏膜内血管丰富, 黏膜上蛋白酶含量也比胃肠道中的少, 减少了INS被酶破坏失活, 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许多药动学研究表明鼻黏膜吸收INS的机制与体内内源性的INS释放极为相似, 为鼻腔INS给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鼻腔给药需要加入吸收促进剂, 如胆酸盐、月桂醇酯等才能增加吸收效果。这些吸收促进剂可暂时改变鼻腔黏膜的通透性, 从而提高药物吸收率。以牛磺二褐霉酸钠为吸收促进剂, 制成的INS滴鼻液、液体喷雾剂及粉末气雾剂相对同剂量静脉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5.7%、37.4%、37.8%。认为粉末气雾剂是最佳剂型, 其达峰时间为5-15min, 维持疗效90min, 且粉末的固体状态有利于INS的化学稳定性。
以1%甘珀酸钠为吸收促进剂, 制成INS气雾剂给糖尿病大鼠鼻腔给药, 60min血糖下降约50%, 并维持疗效达3h。以氮酮为透皮促进剂, 大鼠鼻黏膜给予含1%氮酮的INS溶液均有显著降糖作用, 说明氮酮可促进INS透过鼻黏膜屏障, 且降糖作用持续时间长。
3 肺部给药
肺泡的总面积大, 肺泡壁很薄, 通透性良好, 蛋白酶活性低于胃肠道, 不存在首过效应, 所以经肺吸收可能成为大分子药物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一条途径。但同时肺部给药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需要特殊的给药装置, 给药剂量和实际吸入剂量不准确, 长期使用对肺部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未受重视等。目前已报道的多种肺内给药系统, 如脂质体, 微球等, 因脂质体主要由磷脂组成, 而磷脂是肺泡表面活性剂的重要组部分, 所以脂质体特别适合于肺内控释给药。
环糊精能INS的肺部吸收, 应用甘胆酸钠, 亚油酸和月桂基-β-D麦芽吡喃甙, 再加抑肽酶或杆菌肽配制制剂, 将其肺部给药, 降血糖作用明显持久, 且用杆菌肽者优于抑肽酶。
4 直肠给药
INS直肠栓剂是代替注射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增加吸收, 需要向其中加入吸收促进剂。水杨酸钠 (SS) 便是重要的一种, 但它的促进吸收能力较差, 可能是二者在直肠中吸收不同步造成的。利用葡聚糖凝胶 (DG) 来特异地减慢SS从栓剂中的释放速度, 而不影响INS的释放, 从而达到二者同步吸收的作用。试验证明含200mg DG的INS与不含DG的INS相比明显提高栓剂中INS在兔直肠中的吸收量, 致使兔血浆中INS最大浓度不变的情况下, 持续时间明显延长, 进而血糖浓度下降, 当DG达到400mg时效果反而不好, 分析可能是过量的DG过度地减慢了SS从INS栓中的释放速度, 以至于SS始终不能达到促进INS吸收浓度。在此基础上马鸣超等又制成了加入甲硝唑的INS, 结果证实甲硝唑和DG对SS促进INS在兔直肠吸收具有协同作用。
5 经皮给药
角质层对大分子肽类药物的透皮吸收能力差, 但只要措施得当, 仍可透过皮肤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将INS制成软膏, 通过124I标记证实了INS可从软膏基质中释放出来, 透过皮肤进入大循环, 且体内外释药量有一定相关性。
6 经眼给药
滴眼剂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剂型, INS主要通过眼结膜和鼻泪管黏膜吸收进入体循环而达到降糖效果。一般眼内容量少, INS作用时间短, 生物利用度低, 因此人们致力于研究能延长INS作用时间的滴眼剂, 并选择刺激性小滴眼剂。选用生物相容性好, 理化性质稳定且可生物降解的明胶海绵作骨架制成INS眼内给药装置, 该装置含5mg INS和20μg的Brij-78作吸收促进剂, 经兔眼给药后, 2h血糖下降约50-62%, 且维持时间达4-6h, 是普通滴眼剂的10倍。
近年来, 对INS的非注射途径给药研究虽取得一些进展, 但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 黏膜吸收促进剂的选择及如何降低刺激性仍是个问题。而且目前为止, 报道的生物利用度最高为59.2%, 相对来说较低, 因此在这方面尚无突破性的进展, 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 寻找合适的给药途径及剂型。
摘要:胰岛素是I型和中重度II型糖尿病患者日常治疗中不可缺少的药物。目前市售胰岛素制剂多数为注射剂, 长期的注射会给病人带来躯体痛苦和耐受性, 这已经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被长期困扰的问题。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剂型的开发近二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地研制探索中, 九十年代后期, 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 不少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制剂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从而使该类制剂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以下重点综述了胰岛素口服、肺部和口腔等非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糖尿病治疗
参考文献
[1]杨彩哲, 张忠兵, 胡家露等.胰岛素毫微囊口服制剂的制备及其对实验性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4;15 (1) :65.[1]杨彩哲, 张忠兵, 胡家露等.胰岛素毫微囊口服制剂的制备及其对实验性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4;15 (1) :65.
[2]吴琼珠, 平其能.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0, 16 (1) :28-30.[2]吴琼珠, 平其能.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0, 16 (1) :28-30.
静脉注射给药 篇8
关键词:渗漏性损伤,防治,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是临床上应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在静脉给药时由于各种原因致使药物渗漏到血管外组织, 引起局部软组织及神经、肌腱等损伤, 这称为渗漏性损伤。患者一旦发生渗漏性损伤, 轻则引起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充血、肿胀、疼痛, 重则导致血管硬化、机化、阻塞, 甚至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及功能障碍, 这些均会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近年来, 因静脉给药所致渗漏性损伤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为了减少和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渗漏性损伤防治护理措施谈谈自己的体会, 以便共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 渗漏性损伤常见原因分析
1.1 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 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的影响等。引起渗漏性损伤的常见药物有血管收缩药, 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间羟胺、甲氧胺、垂体后叶素等;高渗性及阳离子溶液, 如20%甘露醇、50%葡萄糖、氯化钾溶液及右旋糖酐铁等;化疗药物, 如细胞毒类、抗代谢类、生物碱类、抗生素类等;碱性药物, 如5%碳酸氢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硫喷妥钠等;其他, 如静脉营养液、血液、造影剂及各种酶类制剂等[1]。另外, 如反复静脉给药使血管变硬、静脉炎致通透性改变也能引起渗漏性损伤。
1.2 血管因素
1.2.1 静脉通透性增大
长时间选择同一部位或邻近部位行静脉注射, 易引起静脉炎, 特别是小儿患者, 其血管脆性大、通透性大, 如行头皮静脉给药时其较浅易滑动, 不易掌握深浅度, 加之患儿不合作, 难以固定其头部, 容易引起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另外, 静脉炎也使缺氧性疾病患者及老年患者的血管通透性增大、血管迂曲、充盈差, 甚至硬化, 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也较高。
1.2.2 静脉痉挛或硬化
常见于因接受静脉给药治疗而精神过度紧张、畏惧的患者或剧烈哭闹的患儿等, 这些情况导致其静脉痉挛;高血压患者和老年患者常伴有静脉痉挛或硬化导致管腔狭窄、血液淤滞、回流不畅、静脉内压升高, 促成渗漏性损伤的发生。
1.2.3 全身性血管痉挛
由于大失血、休克或濒危患者血管痉挛, 静脉回流阻力升高致静脉内压升高, 加之缺氧、酸中毒以及致漏的体液因子如组胺等的作用, 血管通透性增大, 极易造成渗漏性损伤。
1.3 机械因素
机械性损伤多为治疗操作过程中穿刺技术不熟练所致, 包括血管选择部位不妥当、一次给药多次穿刺、同一静脉反复穿刺、穿刺针头外移或固定不牢以及静脉推注药物用力过猛、操作粗暴或拔针后按压针眼部位不正确等各种护理操作不当, 这也是导致渗漏性损伤发生的原因。
2 渗漏性损伤的预防
2.1 思想上高度重视
渗漏性损伤应立足于预防, 护理人员在静脉给药前应做好评估工作, 充分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配合程度, 静脉给药部位的弹性及观察有无静脉炎、硬结, 所给药物的性质、浓度, 患者机体与外环境因素, 护理人员自身技术水平与心理素质等。根据评估情况, 对于需要连续输液而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者, 可根据情况行静脉留置针。对老年患者及有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下肢远端静脉, 因其回流不畅极易发生渗漏性损伤。对患儿、不配合的患者输液时根据情况适当使用镇静剂, 合理选用静脉并尽可能固定好静脉的通道, 以防渗漏性损伤的发生[2]。
2.2 静脉给药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
液体疗法是一种有效而常用的治疗方法, 但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征, 不应滥用, 要考虑到并随时观察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 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不良后果。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给药前应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安慰, 说明静脉给药的必要性、常见副作用及静脉给药过程中会出现渗漏的可能及引起的严重反应和后果, 争取患者的配合, 消除其由心理障碍引起的精神紧张, 让患者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接受静脉给药治疗, 以免精神过度紧张、恐慌导致血管痉挛而引起渗漏性损伤。同时, 机械性损伤也是引起渗漏性损伤的原因之一, 而患者静脉穿刺处不必要的活动又是机械性损伤的诱因, 因此静脉输注药物前, 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如进食、解大小便, 把所需用物放在伸手可取的位置上, 取舒适卧位等, 同时协助患者将输液的肢体放置舒适, 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尽量减少下床活动的次数或输液肢体的活动并防止衣物碰撞、摩擦针柄而造成针头移位。考虑到药物因素可能引起渗漏性损伤发生时,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观察, 感觉输液部位有疼痛或烧灼感时应立即通知护理人员, 以防止渗漏性损伤的发生。
2.3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特别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 避免反复穿刺。静脉输液时, 应根据药液特点及需要, 合理、有计划地选择静脉, 保护好静脉使其不受损伤。原则为从小静脉到大静脉、从肢体远端静脉到肢体近端静脉, 各条静脉交替使用, 使受损的血管有足够的修复时间, 一般弹性较好、部位恰当、较直的静脉有利于穿刺。进针要充分, 进针后立即抽回血, 证明针头确实完全在血管内, 再将针头固定牢固、妥当。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经常观察患者, 尤其对意识障碍患者、患儿, 更要注意观察输液情况, 保证静脉通道的通畅。如发现有渗漏现象, 应及时处理, 即使回血良好, 也应拔针更换部位重新穿刺。拔针时使用新法拔针法, 这种拔针法能减轻患者的不适和减少出血。新法拔针法是指输液完毕后, 给患者讲解输液后的注意事项, 拧紧调节器, 然后揭去输液贴, 留带有小方纱的输液贴覆盖穿刺点, 左手拇指轻按于输液贴上, 右手持针柄迅速拔出, 待针头退出皮肤后, 左手拇指稍用力按压, 勿揉, 10分钟后再揭去带有小方纱的输液贴;嘱患者输液的手10分钟内勿抓物品、握拳, 防止穿刺点出血。
2.4 正确掌握输注药物的浓度
静脉应用强烈刺激药物的应正确掌握给药方法、浓度及输液速度。护士对所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副作用应充分认识、了解、掌握, 以便正确的配制。掌握使用药物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做到一丝不苟, 例如红霉素静脉滴注时, 1ml葡萄糖液中红霉素不可超过1 mg, 并应注意静脉滴注液的pH值;碳酸氢钠的给药浓度成人一般为5%, 而新生儿的应用浓度以1.25%为宜;静脉滴注氯化钾浓度一般为0.3%以下, 输液速度为每分钟30滴左右。静脉滴注钙剂时除严格控制滴速外, 还要经常更换输液血管, 输液量大时应先输钙剂, 以防药物外渗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坏死。静脉推注或滴注时应注意给药速度, 以免推注或滴注速度过快引起血管壁张力过大而导致渗漏发生。
2.5 正确使用细胞毒性药物
细胞毒性药物或是具有腐蚀性药物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前, 应先给予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作引路注射, 无局部疼痛、肿胀, 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液路通畅无疑后再开始给药。药物注射完毕后, 再用0.9%生理盐水20~50 ml冲击冲管。冲击冲管法是指用注射器吸入0.9%生理盐水20~50 ml进行一次加压冲击注入, 这样有利于把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药液冲洗干净, 避免其粘附时间较长致血管内壁损伤。如需反复静脉给药者, 应交替使用血管, 不可连续使用同一血管, 以免过频刺激致静脉发生炎症、硬化而渗漏。
3 渗漏性损伤的处理
静脉给药时发生渗漏性损伤的情况在临床上较多见, 由于药物渗漏到血管外组织引起局部软组织及神经、肌腱、关节等损伤, 其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及组织苍白、发红、发紫、水肿, 甚至疼痛、坏死, 尤其化疗药物更为严重。因此, 一旦发生渗漏性损伤, 应根据不同情况尽快处理, 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患者的痛苦, 促进其康复。
3.1 立即终止给药
发现渗漏应立即终止给药, 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可经原静脉通路或更换输液部位滴入解毒剂、拮抗剂等, 以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3.2 损伤局部外敷
根据渗漏局部表现可选择冷敷、热敷、硫酸镁湿敷、活血化淤消肿的中药及皮质激素软膏外敷等方法。如以充血、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伤应冷敷,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 一方面可减少药物的吸收, 防止“继续作用”;另一方面可控制局部炎症, 控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有效改善充血、水肿状态。对于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渗漏性损伤, 常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对长期静脉注射红霉素、10%葡萄糖酸钙等致注射部位渗出而引起的炎症症状, 用中药如红花醇、金黄散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等。
3.3 拮抗剂或解毒剂局部注射或局部封闭
根据渗漏药物的理化特性, 采用拮抗剂或解毒剂局部封闭注射。如碱性药物 (5%碳酸氢钠) 所致者可用适量维生素C局部皮下注射;钙盐制剂类所致者用0.2%~0.25%普鲁卡因和 (或) 透明质酸酶对渗漏局部的周边做放射状封闭, 同时抬高患肢同时热敷, 以减轻药物对渗漏局部的损害等。
3.4 其他疗法
合并细菌感染者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已有创面溃烂者可外涂美宝湿润烧伤膏, 这样可使创面保持湿润, 避免感觉神经暴露、脱水、坏死及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 还能去腐生肌、活血化淤, 有利于上皮增生, 改善溃疡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 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 从而达到促进愈合的目的。对于出现渗漏性损伤所致的慢性病变及后遗症者, 可用活血化淤的中药, 通过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而改善渗漏局部循环, 促进组织细胞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同时配合按摩、理疗或离子导入等, 并注重加强功能锻炼, 防止肌腱挛缩和肌肉萎缩, 及时矫正关节畸形。
综上所述, 对于静脉给药所致的渗漏性损伤, 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积极消除危险因素, 诸如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规范其细致操作, 提高静脉穿刺技术, 避免机械性损伤, 掌握好不同药物使用浓度和注射速度, 加强护理观察, 尽量避免药物外渗, 这样可有效减少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对已发生渗漏性损伤者, 应及时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渗漏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 适当选择冷敷、热敷、药敷或使用拮抗剂等方法处理。若能早期治疗, 完全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给患者减轻痛苦,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陈佩琴.静脉给药所致渗漏性损伤的有关问题[J].中级医刊, 1996, 8 (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