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小管吻合

2024-05-12

泪小管吻合(共9篇)

泪小管吻合 篇1

泪小管断裂伤是眼创伤中较常见的疾病, 如不及时正确处理, 愈合后会出现眼睑畸形和泪溢症。我院2002年—2008年间因泪小管断裂伤住院患者32例, 我们采用显微镜下行泪小管吻合术,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2例, 其中男25例, 占78%, 女7例, 占22%;年龄最大62岁, 最小3岁;右眼19只, 左眼13只。

1.2 受伤时间

最短时间为30 min, 最长时间为14 d.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 拳击及脚踢伤8例, 钝物击伤5例, 玻璃及其他锐器切割伤3例, 跌落伤2例。

1.3 伤口情况

下泪小管断裂28例, 其中断端距下泪点5 mm以内者为18例, 5 mm~9 mm者为10例。上泪小管断裂4例, 其中断端距上泪点5mm以内者为2例, 5mm~9mm者为2例。

1.4 手术方法

常规术区清创消毒, 铺无菌巾, 暴露术野。小儿用氯氨酮全麻, 其余均采用筛前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法, 麻醉药品为2%利多卡因2~5m L+0.1%肾上腺素0.01~0.02 m L.视野暴露差者, 鼻侧断端缝牵引缝线, 清洗创面, 扩大泪小点, 将麻醉用硬膜外管 (带金属丝) 插入外侧泪小管断端, 根据创伤断裂口到泪小点的距离, 大体判断鼻侧泪小管断裂的位置。在显微镜下寻找鼻侧断裂口, 大部分鼻侧断裂口都能在直视下寻见, 不能寻见者可自上或者下泪小管注入生理盐水, 观察部分盐水反流的大体位置。寻见后硬膜外麻醉导管插入鼻侧端, 经泪囊、鼻泪管到下鼻道, 拔除金属丝向硬膜外麻醉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 确定插入是否正确。以9-0无创伤缝线吻合泪小管及少许周围组织3针, 分层缝合睑板及眼轮匝肌, 皮肤对位缝合稍拉紧, 导管留置于泪道中。本组32例, 30眼泪小管鼻侧端找见, 寻见率为93.8%, 未找到2眼行泪囊切开逆行插管法成功。术后处理:术后常规抗炎治疗, 结膜囊内抗生素眼药点眼, 纱布覆盖伤眼1 d后即可暴露, 塑料管固定于眼睑皮肤。因暴露后伤口干燥, 易结痂, 促进愈合。术后每天换药注意清除内眦部分泌物, 拆线时间根据伤口愈合情况, 术后7 d~10 d不等。术后2个月拔除塑料管, 行泪道冲洗, 通畅即为愈合。

2 结果

32例应用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泪管支撑物行泪小管吻合术患者, 术后追踪观察3个月~6年, 治疗效果评价分为: (1) 治愈:拔管后无溢泪, 泪道冲洗通畅, 眼睑无畸形, 泪小管复位良好; (2) 好转:拔管后轻度溢泪, 泪道冲洗通而不畅, 泪小管狭窄有一定阻力, 泪液虹吸作用减弱; (3) 未愈:拔管后仍溢泪, 泪道冲洗不通畅, 眼睑畸形。32例患者冲洗泪道通畅者29例, 好转者3例, 经行泪道激光治疗后治愈。

3 讨论

眼创伤患者中眼睑裂伤伴泪小管断裂伤占相当比例, 且男女差别较大。下泪小管断裂伴下眼睑裂伤居多, 可能与解剖因素, 创伤时鼻根部的抵抗作用及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 使作用到眼部的力量向外下方等有关。泪小管吻合术关键之一是寻找泪小管鼻侧端, 由于泪小管管腔细, 鼻侧断端易陷入组织中, 肉眼直视下不易发现。我们采用显微镜下直视寻找, 显微镜具有照明强度大, 视线集中, 放大倍率高, 焦点易调整, 操作方便等优点, 易于找到陷入组织中的泪小管断端。具体方法: (1) 按下泪管解剖走向, 断裂的内侧断端沿泪阜下缘朝向内眦韧带下方, 与泪囊相通。若断裂端离泪小点3 mm~5 mm, 则在泪阜下缘1 mm~2 mm处可找到内侧断端;显微镜下可见断端呈白色或者粉红色环状, 稍内陷。泪阜下缘及内眦韧带应成为重要参考标志。 (2) 断端位置深的应充分暴露, 鼻侧端缝2根牵引线, 断端口多数位于泪阜区附近的侧壁上。局部浸润麻醉后组织肿胀, 可造成断端退缩现象, 增加寻找的难度。泪管支撑物使用麻醉用硬膜外管, 该管粗细、硬度适中, 柔韧性能适应泪道的生理弯曲, 长期存留体内不会引起毒性、刺激作用, 管壁光滑, 便于断端吻合, 避免管壁内卷粘连[1]。有人认为泪小管直接缝合会对泪小管壁产生一定的损伤, 术后瘢痕明显, 影响泪小管再通, 并认为仅缝合泪小管周围的环行组织, 可以取得同样的疗效。术后2个月拔管, 此时泪小管断端已愈合, 泪管内壁变光滑, 拔管后治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瑞雪, 谷树严, 徐锦春.泪小管断裂的修复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0, 8 (8) :223.

泪小管吻合 篇2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2-0246-02 中图分类号:R 777.2+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2.048

下泪小管断裂伤多见于下眼睑的挫裂伤,特别是靠近内眦部的挫裂伤。眼睑挫裂伤合并有下泪小管断裂伤时,如果只行眼睑挫裂伤清创缝合,忽视了对下泪小管断裂伤的吻合,常可导致术后患者永久性泪溢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下泪小管断裂伤的手术方法较多[1]。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新鲜和陈旧性泪小管断裂伤病例共32例,行下泪小管断裂缝合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我院眼科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下泪小管断裂伤病人32例,均为单眼。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8岁,平均43岁。新鲜下泪小管断裂25例、陈旧性断裂7例。受伤最短1小时、最长2天。车祸伤及跌倒撞伤30例、锐器伤2例。

2.手术方法 ①器械:泪囊撑开器,骨膜剥离子,咬骨钳、泪点扩张器、泪道探针(包括直的、弯的探针)、眼科用注射粘弹剂的5号半针头、硬膜外导管等;②手术操作:以1%丁卡因加麻黄素加肾上腺素的混合液棉片填塞术侧鼻腔。以2%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加盐酸肾上腺素3~4滴),取1.5 ml行筛前神经阻滞麻醉及1 ml行切口皮下及骨膜表面浸润麻醉。距内眦鼻侧10 mm,内眦韧带上方5 mm向下方顺皮纹弧形切开皮肤切口长约20 mm,切口深达皮下层,用泪囊撑开器开大皮肤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及肌层,找到内眦韧带。沿泪前嵴鼻侧3 mm切开骨膜,用骨膜剥离子紧贴骨面剥离骨膜,范围上平内眦韧带,下至鼻泪管人口,后至后泪嵴。以血管钳压破后泪嵴后薄骨板,伸入咬骨钳扩大骨孔,使下界平鼻泪管上口,上界平内眦韧带,后界至颌泪缝,前界至泪前崎前3 mm,其上下径15 mm,前后径15 mm,可见完整鼻黏膜。用尖刀分别于鼻黏膜和泪囊内侧壁作“工”形切口,切口长约15 mm,形成前后瓣。泪道探针从下泪点探查泪小管颞侧断端,鼻侧断端可从已切开的泪囊探入泪总管、泪小管,并找到鼻侧断端。硬膜外导管内插入硬钢芯(本组用2.5 ml注射器针头代替),使硬膜外导管有一定钢性,易于穿过泪小管。带钢芯的硬膜外导管从下泪点进针,从颞侧断端穿出,再从鼻侧断端穿入到泪囊,同理另一头的硬膜外导管从上泪点进针,从泪囊穿出。缝合泪小管断端伤口及皮肤。抽出鼻腔内填塞物,把硬膜外导管送入鼻前庭并结扎牢固。用60可吸收缝线将鼻黏膜和泪囊瓣膜的前后瓣各缝合两针,并间断缝合皮下组织3~4针,皮肤切口行连续皮内缝合以减少疤痕的形成。术后静脉用抗生素 3~4天, 7天后拆线。3~6个月后拔除硬膜外导管。

3.效果判定 治愈:泪道冲洗通畅,泪溢症状消除,探针或冲洗针头可顺利通过泪小管吻合处;好转:泪道冲洗有阻力但冲洗液仍可进入咽部,泪溢症状明显减轻,泪小管吻合处稍狭窄;未愈:泪道冲洗不通,泪溢症状未消除,泪小管吻合处粘连不通。

结果32例下泪小管断裂伤均顺利完成泪小管断裂缝合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有8例术后3个多月拔除硬膜外导管,9例术后4个多月拔除硬膜外导管,15例术后5个多月拔除硬膜外导管。拔管后头一个月每周冲洗泪道一次。结果:1个月后32例患者中29例泪道冲洗通畅,泪溢症状消失,冲洗针头可顺利到达泪囊鼻腔吻合口处,治愈率达90.63%;2例泪道冲洗有一定阻力,但冲洗液仍能进入鼻腔及咽部,泪溢症状明显减轻,冲洗针头通过泪小管吻合处时略显狭窄,好转率达6.25%;1例患者泪道冲洗不通,泪溢症状未消除,冲洗针头在泪小管吻合处受阻,未愈率为3.12%。未治愈的1例行激光泪道探通后重新置硬膜外导管,3个月后拔管治愈。

讨论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在临床上较多见。一般认为泪小管断裂手术修复成功的关键是:找到断端;两断端的正确吻合;合适的支撑物[2]。寻找吻合口鼻侧断端以及放置支撑物对每个眼科医师来说都是一件难事[3]。目前在很多县级医院及乡镇医院,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影响,术中难以寻找到吻合口断端或术中无法放置泪小管支撑物,导致术后患者泪溢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我院通过泪小管断裂缝合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式,可从泪囊逆向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解决了术中难以找到泪小管断端的问题,也使术中置入泪小管支撑物简单易行。术后如果泪小管吻合处粘连阻塞,通过激光探通后重新置管也显得更加容易。另外,通过泪小管断裂缝合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式,使置入的支撑物隐藏在上下泪小管及鼻腔中,解决了因术后支撑物外露致不雅观的问题。只要术者有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基础,就可开展此项手术。且手术效果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卫承华,郎 平,梅立新,等.泪小管断裂的3种吻合方法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85186.

[2]张 悦,王建军.不同类型泪小管断裂的治疗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424643.

[3]李 满,朱 晋,文 红.69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1,33(10):15431544.

(收稿日期:2011-12-23 修回日期:2012-03-15)

(编辑:崔群飞)

78例泪小管吻合术临床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78例, 右眼42例, 左眼36例, 男67例, 女11例, 年龄15~63岁。致伤原因:车祸外伤49例, 拳击伤15例, 跌伤12例, 动物抓挠伤2例。均合并眼睑皮肤裂伤, 其中单纯性下泪小管断裂73例, 同时合并上泪小管断裂5例。伤后24h内就诊73例, 伤后1~4d就诊5例。

1.2 手术方法

术眼常规消毒, 铺无菌单。以2%利多卡因做筛前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麻药用量宜少以充分暴露视野, 清洁伤口充分止血。先在显微镜下顺着泪小管解剖方向仔细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 避免过多的用有齿镊盲目夹持而使组织肿胀, 增加寻找难度。在手术显微镜下新鲜泪小管断端呈灰白色, 近似喇叭口样形状, 有光滑黏膜面内壁的管状结构即为泪小管断端。插入冲洗针头注入盐水, 有水入鼻咽部即可证实。将带有钢丝的硬膜外导管自下泪小点插入, 泪小管颞侧断端穿出, 再进入鼻侧断端, 进入泪囊, 再转向鼻泪管至下鼻道, 若位置正确, 插入时一般不会有阻力。拔出钢丝, 向硬膜外导管内注水, 确认位置正确后, 用5-0无损伤缝线于管壁外间断缝合2针, 使两断端对位吻合, 针不穿透管壁, 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眼睑皮肤, 将导管固定于面部皮肤。若同时合并上泪小管断裂, 按相同方法予以吻合。术后治疗:局部包扎1d, 天天换药, 嘱患者向患侧卧位, 结膜囊内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全身应用抗生素一周。根据眼睑创口愈合情况, 1~2周拆线, 3个月后拔管, 拔管后每周冲洗泪道1次, 共4周。

2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无溢泪症状, 泪道冲洗通畅。②无效:泪道冲洗不通畅。78例泪小管断裂患者, 5例于术后1个月内自行意外将硬膜外导管拔出, 泪道冲洗不通畅。12例患者术后2个月拔管, 61例3个月后拔管, 泪道冲洗通畅, 治愈率93.6%。

3 讨论

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合适的泪小管留置支撑物;泪小管断端的正确吻合[1]。泪小管断裂吻合方法较多, 包括直视法、逆向法、泪囊切开法等[2], 直接显微镜下泪小管吻合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标准方法, 简便实用, 成功率高。其他方法操作费时费力, 很难达到目的。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应在清晰度及亮度较好的手术显微镜下进行, 因各组织解剖结构清晰易辨而容易找到新鲜断端, 呈灰白色、近似喇叭口样形状。如未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 可根据颞侧断端位置拉拢对和情况, 大致判定鼻侧断端的深浅及位置。也可从上泪小点注入生理盐水, 根据生理盐水外溢的“泉涌”或外溢最明显的点的部位去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另外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时, 不仅要仔细认真, 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尤其是在经过一定时间后还未能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时, 更要耐心地去寻找, 绝大多数病例都可以找到。泪小管留置支撑物材料有多种, 如硅胶管、丝线、硬膜外导管等。硬膜外导管有以下特点:①用聚乙烯制成,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无毒、刺激性小, 成本低, 临床应用取材方便。②管径大小适中, 有一定弹性, 在泪小管内起轻度的扩张作用, 可防止官腔瘢痕收缩, 起到支撑作用, 还有刻度, 易于掌握插入深度。③头部顿圆有侧口, 可直接插入泪道, 穿插时不易损伤泪小管内壁黏膜, 不易造成假道。④吻合泪小管断端时用5-0无损伤缝线缝合泪小管前后壁、或上下壁各缝合1针, 缝线不穿透泪小管管壁对管壁黏膜组织没有刺激性, 能保证术后内壁的光滑性, 防止导致内壁瘢痕收缩。缝合时尽量使断面对位整齐, 在结扎时用力要均匀, 保证泪小管断面全周接触, 愈合将更加充分。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要对位缝合眼睑及面部损伤, 保持眼睑的正确位置, 内眦的睑缘处对位缝合1针, 使下泪小点恢复倒正常解剖位置。而且要待局部组织完全愈合后方能拆除。避免发生下睑及泪小点外翻[3]。导管依其方向粘贴固定于眼睑皮肤, 拔管应在术后3个月, 告知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应尽量长些, 以使泪道恢复通畅。

参考文献

[1]罗丰年, 张磊, 孙叙清, 等.直视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06例[J].国际眼科杂志, 2008, 8 (3) :645-647

[2]李凤鸣.泪器外伤.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3213-3214

泪小管吻合 篇4

【关键词】显微镜;眼睑结膜裂伤;泪小管断裂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45-02

眼睑皮肤相对较薄,血循环丰富,容易受伤导致小血管破裂,引起眼睑水肿和出血等不良反应[1]。在受到严重戳伤或被锐器所伤时,会出现眼睑皮肤裂伤,甚至到达肌层、睑板和脸结膜。在临床上常见的眼外伤中,眼睑结膜裂伤常常导致泪小管的断裂,如果不及时恢复,泪小管的排泪功能会造成终身溢泪,眼睑畸形,影响人的整体美观。本次选择了46例,均是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眼睑结膜裂伤伴泪小管断裂患者,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得到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46例眼睑结膜裂伤伴泪小管断裂患者作为对象进行观察,年龄13-56岁,平均年龄(25.6.2±3.4)岁,致伤原因多种多样:25例为拳脚击伤,15例为跌伤,5例为车祸,1例为钝器所伤。

1.2 治疗方法

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伤及伤眼结膜囊,用盐酸奥布卡因做局部表面麻醉,手术治疗过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①用缝线牵拉创口两侧皮肤,使其暴露在创面同时用棉球止血,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位置,然后将导管插入至内囊再向下进入鼻腔,经过泪道冲洗后确认泪道通畅。②用套有针芯的硬膜外导管的盲端自泪小点进入泪小管远心端再穿入鼻侧泪管至泪囊鼻侧骨鼻壁经过向上旋转90°后到达鼻泪管再拔出针芯,再次确认泪道通畅。③用8-0可吸收缝线将泪小管鼻侧断端与眼睑结膜断端做间断缝合,使两端能比较完整的对合,再用丝线分层缝合睑板、肌层和皮肤。在硬膜外导管缝扎固定时,不要引起眼睑外翻,要用胶布固定在下睑或眉弓处。④手术后,前5天患者要全身使用抗生素,后7天患者要进行常规换药,最后拆除皮肤缝线。在手术后的护理中,患者要坚持1个月局部使用抗生素,每个月复诊一次,3个月拔出刀管后每周坚持生理盐水、妥布霉素和蛋白酶冲洗导管。

2 结果

40例已完全康复,4例逐渐恢复正常,2例没有痊愈,治愈率95.7%。术后患者眼睑皮肤愈合良好,未出现眼睑畸形,有2例因瘢痕挛缩溢泪。泪河正常,没有患者眼睛出现干涸症状。经随访2个月至4年(平均2年),没有再出现任何不良症状。与手术前相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讨论

若是发现眼睑结膜裂伤伴泪小管断裂的患者要及时治疗,就诊时间越早,得到治疗的疗效就越好。患者早期,创面比较新鲜,周围没有出现组织肿胀的情况,泪小管断裂段收缩不明显,医师容易找到鼻侧断端,方便进行手术。对于眼睑全层裂伤患者,医师要注意通过分层对位缝合来减小瘢痕的形成和眼睑畸形[2]。出现泪小管断裂时,医师要及时做泪小管吻合术,缝合眼睑。有伤口的睑裂伤医师要注意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本研究结果显示:40例已完全康复,4例逐渐恢复正常,2例没有痊愈,治愈率95.7%。术后眼睑皮肤愈合良好,未出现眼睑畸形,有2例因瘢痕挛缩溢泪,泪河正常,没有患者眼睛出现干涸症状。经随访2个月至4年(平均2年),没有患者再出现任何不良症状。与手术前相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知,在显微镜下治疗眼睑结膜裂伤伴泪小管断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裂伤伤口小,位置隐藏很深,容易出血,治疗很难暴露在手术医师的视野内,往往不利于手术的施行。利用显微镜,增加了手术的清晰度,使操作更加精准,对组织损伤更小,提高了手术的效率。显微镜下治疗眼睑结膜裂伤伴泪小管断裂能够恢复泪液引流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既能达到泪道通畅不溢泪又不出现在眼睑畸形的效果。同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手术过程中的很多因素都能影响到手术的成败。例如:手术后,一般要求患者保留胶管3个月,但是有些患者在睡觉时会将它不自主地拆除,有些是因为某些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导致患者离开不久后,胶管自行脱落。对于这些问题,医生在工作时要特别注意,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也要加强防范意识。

瘢痕挛缩形成的原因是创口瘢痕组织胶原纤维的不断沉淀和收缩[3]。在本次试验中有2例患者因瘢痕挛缩溢泪。瘢痕挛缩能够引起功能性障碍,是由皮肤缺损面积加大的开放型创面经过肉芽形成、创源的向心力收缩等步骤形成,而本实验中的2例患者是在手术过程中产生不恰当的手术切口和某些部位皮肤特定走向出现裂伤并且直接缝合后形成的。

瘢痕挛缩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只要出现了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创面,患者都应及时进行手术修复,促进创面早点愈合,预防疾病的发生[4]。在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中,要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利用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感染和减少组织损伤。患者可根据只自己的情况,听从医生的意见,对瘢痕挛缩进行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赵洁,武耀红,王万辉.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J]. 临床医药实践,2014,25(07):536-540.

[2]黄海.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55例临床观察[J]. 国际眼科杂志,2014,43(09):1723-1725.

[3]王梦斐,闫希冬,张光虹,田艳明,李鹏,乔磊. 下睑纵形裂伤合并下泪小管断裂手术处理的体会[J]. 国际眼科杂志,2014,36(10):1898-1900.

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体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下泪小管断裂26例患者, 下泪小管断裂的诊断标准:有眼部外伤史, 内眦处有皮肤裂伤, 自下泪小点进冲洗针头时可见针头从皮肤裂伤处露出, 或自下泪小点注水时水从皮肤裂伤处溢出。26例患者中男性24例, 女性2例, 年龄最大65岁, 最小13岁, 大多数为中青年。致伤原因有车祸、拳击及脚踢伤、醉酒摔伤、玻璃划伤等。伤后就诊时间多在4 h之内, 有1例伤后2 d就诊。

1.2 手术方法

均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清洁伤口, 局部麻醉后, 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 找到后做一标记, 泪点扩张器扩张下泪小点, 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 导管自泪小管外侧断端伸出, 再自泪小管鼻侧断端插入, 当导管端到达泪囊顶端时, 稍加扭转, 顺利插入鼻泪管, 注水检查确定导管位于鼻泪管中。泪点插入导管困难时, 可采用逆行插入, 先将导管插入泪小管鼻侧断端, 将另一端适当长度截断, 剪成斜面, 自泪小管颞侧断端插入, 从泪小点探出。导管放置好后, 泪小管周用8-0尼龙线缝合, 然后5-0丝线分层缝合伤口。将外露导管用胶布或缝线固定于下睑。2~3个月拔管。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拔管后无溢泪, 冲洗泪道通畅;好转:拔管后轻度溢泪, 冲洗泪道通, 有阻力;未愈:拔管后有溢泪, 泪道冲洗不通畅。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 治愈19例, 好转6例, 未愈1例。

3 讨论

泪小管位于下睑内眦处, 它的解剖走向是沿着泪阜的下缘朝向内眦韧带下方。泪小管管壁很薄, 内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细胞, 不角化, 上皮富有弹性纤维, 管径0.3~0.5 mm, 伸缩性大[1]。外伤泪小管断裂后, 断端回缩, 陷入周围组织中, 肉眼下较不易寻找到鼻侧断端。又由于管径小, 伤处愈合后很容易产生粘连、瘢痕阻塞, 使吻合手术失败。总结手术中应注意三个方面:

3.1 仔细寻找鼻侧泪小管鼻侧断端

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以往我们肉眼下直接行泪小管吻合术时, 有1/4~1/3的患者不能寻找到鼻侧泪小管, 在显微镜下手术后寻找到鼻侧泪小管的几率明显提高, 几乎是所有的患者均找到了泪小管的鼻侧断端, 其中不排除手术技术的提高。同常规手术相比, 显微镜能提高视野的清晰度, 增加组织层次感, 使泪小管断端显露清晰。显微镜下泪小管鼻侧断端呈淡粉色的喇叭口状, 颜色较周围组织色淡, 为管腔组织。寻找方法有直接发现法、弯探针法、泪囊切开法等[2,3]。临床中笔者多采用直接寻找, 清洁创面、局麻后直接在伤口鼻侧寻找, 或将两断端按解剖部位对合后在鼻侧相应位置寻找。如果断裂处距泪小点小于6 mm, 则在泪阜下缘寻找, 断裂处距泪小点大于6 mm, 则在内眦韧带下方寻找[4,5]。如果未能发现断端, 可采用自上泪小点注入生理盐水、稀释的亚甲蓝溶液、消毒牛奶等, 推注时不易快, 在下泪小管鼻侧断端处可见液体涌出。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时要耐心细致, 术野的充分暴露, 创面清洁有助于寻找。

3.2 支撑物的选择

笔者现选用硬膜外导管, 它的优点较多:易得到, 手术室必备物品, 不需临时消毒, 它头部开口于侧方, 头部钝圆, 插入方便, 不会对管壁造成损伤, 管壁上带有刻度, 可知道插入长度。插入时, 感觉软不易进时, 可插入管芯, 带管芯一起插入, 然后抽出管芯, 注水验证。

3.3 吻合法

用8-0尼龙缝线缝合泪小管两断端三针, 位置分别为内侧、下侧、上方, 缝线不要穿透泪小管, 以免术后管腔狭窄。缝合时一般张力较大, 而缝线细, 可先用5-0丝线将伤口对位缝合一针, 然后再用8-0线缝合, 分层缝合眼轮匝肌、皮下组织及皮肤, 缝合时一定注意对位缝合, 否则愈合后出现内眦畸形。有时外伤为擦伤, 常合并有面部擦伤, 面部结痂后, 由于痂皮收缩会对眼睑造成牵拉, 此时会引起内眦处伤口裂开, 这种合并有面部擦伤的患者缝合时一定要将伤口稳固缝合。缝合时还应注意睑缘位置正确, 否则易发生泪小点与眼球离开外翻现象, 下泪小点外翻是术后溢泪的原因之一[6]。

一般2~3个月拔管, 我们感觉导管保留时间长的病例术后泪道冲洗时通畅性更好, 修复的远期效果在于泪小管吻合处形成稳定的瘢痕性管腔。但硬膜外导管质地较韧, 长时间放置泪小管后会发生泪小点扩张、撕裂现象。拔管后冲洗泪道时可发现瘢痕处不易通过, 不要强行进入, 可边注水边进入, 有些患者虽不能插入冲洗针, 但也未出现溢泪现象, 可能是管道通畅, 但较狭窄。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086.

[2]李利, 杨进献.下泪小管断裂期修复术三种术式的比较[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3, 25 (2) :123-124.

[3]司春玉, 董珍萍.下泪小管断裂I期修复20例报道[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4) :158.

[4]雷海云.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50例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3, 25 (8) :576.

[5]卫立新.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3) :55, 141.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78例临床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78例 (78眼) 。男65例, 女13例。致伤原因:拳击伤50例, 跌伤11例, 钝器伤10例, 车祸及其他原因7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为40 min, 最长为4周。

1.2 手术方法

碘伏清创后, 以2%利多卡因5 ml+1∶1 000肾上腺素0.02 ml行局部浸润麻醉。显微镜下探查泪小管断端。 (1) 直接吻合:63例。显微镜下根据泪小管解剖行径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一般泪小管断端距泪点≤6 mm者可沿内眦下睑缘寻找;>6 mm者在内眦韧带下方寻找鼻侧断端。显微镜下见泪小管鼻侧断端呈淡粉色圆环形。先将硬膜外麻醉导管圆钝头插入鼻侧断端至鼻泪管, 再将导管的另一端入颞侧断端从下泪点穿出。冲洗泪道证实通畅后先用10-0无损伤缝线缝合泪小管, 但不穿透管壁。再用6-0丝线分层缝合泪小管周围组织, 皮下组织及皮肤, 并将导管固定于伤侧额部皮肤。 (2) 弯探针法:15例。当直接吻合有困难时, 则使用此方法。将有孔穿过丝线的探针的弯曲端自上泪点插入, 按泪小管解剖行径探寻下泪小管内口, 并作180°回转, 自下泪小管鼻侧断端露出。通过丝线引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并缝合管的断端置于结膜囊内。对于陈旧性泪小管断裂, 于泪小管内探针受阻处 (受阻处即相当于断裂处) 垂直切开眼睑, 切除瘢痕组织。显微镜下寻找鼻侧断端。不成功者行弯探针法。

2 结果

2.1 效果判定

治愈:拔管后无泪溢, 冲洗泪道通畅。好转:拔管后轻度泪溢, 冲洗泪道通而不畅。未愈:拔管后泪溢, 冲洗泪道不通畅。

2.2 治疗结果

78例患者中, 治愈63例, 好转10例, 未愈5例, 成功率为93.59%。

3 讨论

眼睑的外伤, 特别是内眦部的挫伤及撕裂伤, 常伴有下泪小管断裂, 影响泪液的引流, 引起溢泪。为了解除患者终生溢泪, 提高生活质量, 对断裂的泪小管进行吻合, 重建泪道引流系统是必需的。泪小管断裂吻合的方法较多, 文献报道有直接发现法, 弯探针法, 内囊切开法等[1,2]。通过实践, 笔者认为直接吻合法手术成功率高于弯探针法[3]。在直接吻合法中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泪小管断端的确切对位吻合及支撑物的正确选择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在显微镜下泪小管鼻侧断端呈淡粉色圆环形喇叭口状。术中一般根据泪小管断裂处距下泪点的距离, 按泪小管解剖行径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断裂处距泪点≤6 mm者, 在内眦下缘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6 mm者, 在内眦韧带下方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4]。泪小管直接缝合会损伤泪小管壁, 形成瘢痕, 影响泪小管通畅[5]。因此在缝合泪小管时, 先用10-0无损伤缝线缝合泪小管断端, 但不穿透管壁, 再用6-0丝线缝合泪小管周围组织2~3针, 后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使泪小管能良好的对位愈合而不影响日后的功能。硬膜外麻醉导管取材简单, 操作方便, 是理想的泪小管支撑物, 头顶部圆钝, 易于插入鼻侧断端, 且管径小, 软硬度适中, 具有一定的韧性, 长期存留体内无毒性及刺激性, 还可避免管壁内卷及粘连。术后采取伤口暴露、患侧卧位的方法, 以减少内眦部泪液的聚集, 使伤口干燥而促进愈合。

掌握好拔管时机较为重要, 一般认为瘢痕收缩固定期为4~6周, 过早拔管使吻合口瘢痕挛缩, 阻塞泪小管。留置3个月拔管后, 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每周2~3次, 持续3~4周为宜。

综上所述, 显微镜下直接吻合法与弯探针法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 硬膜外麻醉导管支撑泪小管断端, 鼻泪管及断端周围组织缝合是治疗新鲜泪小管与陈旧性泪小管断裂比较好的方法, 对整个泪道系统损伤较轻, 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摘要:目的:探讨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显微镜下直接吻合法与弯探针法治疗新鲜泪小管断裂与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结果:78例 (78眼) 中, 直接吻合法63例, 弯探针法15例。治愈63例, 好转10例, 未愈5例, 成功率为93.59%。结论:显微镜下直接吻合法与弯探针法治疗新鲜泪小管与陈旧性泪小管断裂效果较好。

关键词:显微镜下直接吻合法,弯探针法,泪小管断裂

参考文献

[1]徐乃江.实用眼整形美容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3:272-274.

[2]潘晓晶, 祝海, 赵桂秋, 等.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三种硅胶管留置方式的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5, 12 (23) :1320-1324.

[3]陈晓隆, 张阳, 濮伟, 等.泪小管吻合163例总结[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4, 8 (22) :632-635.

[4]李东胜, 李宏.外伤性泪小管断裂64例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7, 29 (1) :74-75.

泪小管吻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2月间的23例行异位再造泪小点术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为观察组, 再选择同时期23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有眼睑外伤史, 临床表现、眼科泪道检查符合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诊断标准, 均为单眼伤, 排除其他可引起溢泪的疾病。观察组中男17例, 女6例, 年龄12~63岁, 平均年龄 (34.8±5.3) 岁, 患眼为右眼者13例, 左眼者10例;致伤原因:挫伤19例, 锐器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 h~2 d。对照组中男19例, 女4例, 年龄10~66岁, 平均年龄 (36.2±6.7) 岁, 患眼为右眼者14例, 左眼者9例;致伤原因:挫伤17例, 锐器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 h~2 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手术方法

1.2.1 异位再造泪小点术:

仔细清洗伤口、消毒, 寻找异物并去除, 行神经阻滞麻醉, 常规进行泪小管断裂修复术[4,5], 将原泪小点废弃, 手术显微镜下直视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开口, 注入生理盐水确认, 采用一根硬膜外麻醉导管插入泪小管鼻侧断端进入鼻泪管, 拔出钢芯, 注入生理盐水再次确认, 以6-0可吸收缝线依次间断缝合肌层、皮肤与结膜各层, 将硬膜外麻醉导管上端固定在上睑周围。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 术后5~7 d拆除皮肤缝线, 90 d后拔管, 行泪道冲洗, 防止吻合口粘连。每周2次, 持续3周以上, 随访6~12个月, 观察泪道通畅情况。

1.2.2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常规清洗、消毒、去除异物、麻醉方法同异位再造泪小点术。自下泪小点插入泪小管插管, 手术显微镜下直视寻找断裂的泪小管鼻侧断端, 将硬膜外导管由鼻侧断端、泪囊插入鼻泪管、下鼻道, 拔出针芯, 注入生理盐水确认位置正确后, 依次间断缝合肌层、皮肤与结膜各层。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 术后5~7 d拆除皮肤缝线, 90 d后拔管, 行泪道冲洗, 防止吻合口粘连。每周2次, 持续3周以上, 随访6~12个月, 观察泪道通畅情况。

1.3 疗效标准:

治愈:无溢泪, 泪道冲洗通畅;有效:轻度溢泪, 泪道冲洗通但不畅;无效:溢泪, 泪道冲洗不通畅。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22例, 无效1例, 治愈率95.7%;对照组治愈15例, 好转6例, 无效2例, 治愈率65.2%;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方面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χ2=4.9730, P<0.05) , 详见表1。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术后瘢痕收缩, 导致拔管后泪道冲洗不畅;对照组2例术后吻合口裂开, 6例术后缝合处瘢痕收缩, 泪道冲洗通畅但有溢泪。

注:χ2=4.9730, P<0.05

3 讨论

眼外伤合并泪小管断裂特别是下泪小管断裂临床较为常见, 年青人多见, 若治疗不当可终生溢泪, 对患者生活的影响非常大。手术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是目前公认治疗本病的标准术式, 但有学者提出[6], 泪小管断裂直接缝合, 可导致泪小管壁的损伤, 术后容易形成瘢痕收缩, 对泪小管的通畅不利, 即使使用可吸收缝线, 由于吸收过程较长, 也难免出现局部炎性肉芽肿形成, 另外由于泪小管周围组织较为脆弱, 此处长期的泪液浸泡易导致组织发生糜烂, 延迟愈合, 也容易发生吻合口裂开, 因此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治愈率实际并不是很理想。

异位再造泪小点术, 是在废弃原泪小点基础上, 将导管从泪小管鼻侧断端插入在鼻侧断端处上皮形成一个类似泪小点的小开口, 绝大多数的位置在泪阜下缘延长线上, 此解剖位置使泪液能得以充分引流, 这一手术的最大优点是手术方法相对更加简单, 术后瘢痕收缩、睑外翻的概率大大降低, 也不会发生吻合口裂开现象, 很少出现溢泪现象。对患者生理功能实现了较好的重建, 手术操作时间也较短[7,8]。

本文选观察组23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行异位再造泪小点术, 对照组23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愈率95.7%, 对照组治愈率65.2%, 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术后瘢痕收缩, 导致拔管后泪道冲洗不畅;对照组2例术后吻合口裂开, 6例术后缝合处瘢痕收缩, 泪道冲洗通畅但有溢泪。由此可见, 实施异位再造泪小点术治愈率更高,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泪液引流效果显著,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一种较为实用有效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东胜, 李宏.外伤性泪小管断裂韶例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7, 29 (1) :74-75.

[2]刘希才.手术显微镜下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 2013, 8 (6) :732-733.

[3]翟东胜.手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3) :114-115.

[4]孔平, 赵守连, 李德福, 等.基层医院开展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05例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7, 29 (10) :817.

[5]Drnovsek-Olup B, Beltram M.Trauma of the Lacrimal drainage system:retrospective study of 32 patients[J].Croat Med J, 2004, 45 (3) :292-294.

[6]Kersten RC, Kulw in DR."One stitch"canalicular repair:a simplificed approach for repair of canalicular laceration[J].Ophthathology, 1996, 103 (5) :785-789.

[7]成书彦, 王淑艳.异位再造泪小点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J].眼科新进展, 2009, 29 (2) :140-141.

泪小管吻合 篇8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 (20眼) , 全部为下泪小管断裂。其中男18例, 女2例, 年龄5岁~41岁。右眼15例, 左眼5例。煤块击伤8例, 钝性撕裂伤6例, 车祸2例, 拳击伤2例, 摔伤1例, 犬咬伤1例。就诊时间:除1例超过24 h外, 其余均为20 h内的未做特殊处理新鲜创面, 平均8 h。

1.2 材料准备

术中选取直径0.8 mm无菌硬膜外导管和0.5 mm的硅胶管灭菌后备用。

1.3 手术方法选择

仅2例小儿在全麻下手术, 其余均在局麻下手术。庆大霉素冲洗伤口, 0.4%奥布卡因伤口局部点2次, 1%麻黄素棉片填塞下鼻道, 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及少许0.1%肾上腺素行滑车下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尽量不做伤口局麻, 以防伤口肿胀, 增加手术难度。

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是手术的关键[4]。先冲洗上泪小管通畅, 证明鼻泪管通畅后, 多数病例采用直视下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或手术显微镜下分层仔细寻找。据解剖部位及泪小管断裂距下泪小管距离近 (<4 mm) , 与刘思伟等[5]报道方法相同, 有齿镊分层牵拉, 发现泪小管断端为淡粉色圆形凹陷, 试用泪道探针插入可达泪囊, 用钝针头冲洗注水即可证实。断裂距下泪小管距离远则难以寻找者, 压迫鼻泪管后自上泪小管注入美蓝或生理盐水。仔细检查创面反流“泉涌”现象, 然后用硬膜外导管插入导丝由泪囊侧断端插入, 经泪小管两侧断端而至泪囊或通过鼻泪管至下鼻道, 注水证实。用9-0无创缝线在管壁外侧间断缝合3针, 使两断端对位吻合后, 周围加固缝合, 皮肤间断缝合。将支撑管一端缝线固定于下眼睑, 另一端插入泪囊12例;其余一端从上泪小管置入到泪囊内, 另一端插入鼻泪管置入鼻腔内固定。手术用时最长3 h, 最短40 min。

1.4 术后处理

常规应用抗生素, 局部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加用0.1%地塞米松眼水3 d, 术后8 d拆除皮肤缝线, 10 d拆内眦部缝合线。拆线后每日活动置入管, 防止粘连及减少瘢痕形成所致吻合口狭窄。术后1个月1例患儿因管口污染, 局部皮肤泪囊区红肿痛, 说明有感染倾向, 给予全身静滴抗生素后好转。

1.5 拔管时间

为1.5个月~3个月, 拔管后每日用庆大霉素4万U及地塞米松2 mg冲洗泪道3 d, 改每周或10 d冲洗1次至3个月。左氧氟沙星或妥布霉素眼水点眼2周~3周, 预防伤口感染和减少组织肉芽增生。术后其中有1例第3天内眦部皮肤泪管裂开, 系嚼咀硬物活动颜面过度所致, 予再次缝合裂伤后痊愈。另有2例术后吻合口发生局部排异, 予重新固定缝合后痊愈。

2 结果

拔管后18眼无溢泪, 冲洗泪道通畅, 2例有阻力, 连续冲洗4~6次, 抗生素眼水滴眼, 2周后全部冲洗通畅。随访8年1例, 3年15例, 2年2例, 1年2例均无溢泪。泪点无外翻, 睑缘无畸形。

3 讨论

泪小管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 在眼睑创伤中较常见断裂, 特别是下泪小管发生率很高, 如不能及时吻合将导致患者终生溢泪。手术吻合泪小管断裂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寻找泪囊侧断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我们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认为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寻找断裂可以减少手术时间, 如果不成功再行手术显微镜下寻找亦可。

除1例用硅胶管外我们均以硬膜外导管为支撑物, 材料用聚乙烯制成, 取材方便;管上标有刻度, 便于掌握插入深度, 操作容易;导管材料虽有排异反应, 但很小;管径适中, 又有一定韧度, 尖端为盲端, 插入导丝可顺利插入泪囊及下鼻道, 临床应用已公认[6]。

手术采用神经阻滞麻醉 (除2例小儿欠合作采用全麻外) , 可减轻组织肿胀, 容易寻找泪囊侧断端, 避免增加手术难度。麻醉效果较满意。

根据患者病情选用不同置管方法, 鼻泪管通畅则应用一端从上泪点插入泪囊, 另一端置入下鼻道鼻腔内缝线固定的方法。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外观无明显插管痕迹, 特别是患儿易于接受, 不易被误拔, 不进入鼻泪管, 对鼻泪管黏膜的刺激性小, 泪小管炎的并发症发生率少。如鼻泪管不通畅、狭窄, 改用一端固定于眼睑皮肤, 另一端插入泪囊的方法, 其中有1例患儿发生了局部感染倾向, 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两种方法比较术后效果均较满意, 方法简单可靠, 成功率高。

特别注意的是1例患者超过24 h, 在其他医院处理未成功, 经我们手术亦获得了满意效果。所以即使超过24 h的伤口也应尽可能手术。另外患者术后3 d~5 d硬膜外导管仍有排异反应, 本组发生2例。还有1例发生皮肤泪管裂开, 经再次手术, 上述病例均获得较满意效果。说明仍需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出现局部排异, 嘱患者术后勿过度活动颜面部, 避免过度张口、咬硬物。当然此方面病例数少, 还需积累经验加以总结。

摘要:目的评价创伤性泪小管断裂显微吻合手术的效果。方法20例 (20眼) 创伤性泪小管断裂, 据不同情况在裂隙灯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寻找、吻合断端。以硬膜外导管为支撑物或硅胶管为支撑物, 一端以缝线固定于下眼睑或自上泪小管插入泪囊, 另一端插入泪囊或鼻泪管置入鼻腔内固定。结果20例术后泪道冲洗均通畅, 泪点无外翻, 睑缘无畸形。结论创伤性泪小管断裂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 据情况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术后效果较满意, 方法简单可靠, 成功率高。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插管法

参考文献

[1]李霞, 樊培松, 李琳.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体会[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8, 30 (7) :128

[2]石荣生, 王丽萍, 盖秀花.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4例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2, 24 (5) :543~544

[3]杨平, 付立红.改进的泪小管断裂吻合术[J].眼科新进展, 2002, 22 (4) :275~276

[4]彭广华, 李志杰.现代眼科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01~602

[5]刘思伟, 崔守信.泪小管断裂吻合术30例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6, 14 (2) :85

泪小管吻合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外伤性泪小管断裂94例。男8l例,女13例。年龄8~67岁,平均35.9岁。右眼53例,左眼41例。其中,钝挫伤44例,锐器伤12例,撕裂伤6例,其他伤32例。伤后就诊时间1h~3d。

1.2手术方法

手术区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等量作滑车、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同时用肾上腺素棉片填压创面数分钟。手术在显微镜下操作,把硬膜外麻醉导管自泪小点插入,导管即可从泪小管断端穿出,然后再寻找鼻侧断端[3]。断端多呈粉红色喇叭口形,将麻醉导管插入达泪囊再送入鼻泪管,冲洗导管证实通畅后用6-0可吸收缝线在管壁外侧间断缝合2针,使两端对准,吻合缝合时切忌穿透管壁黏膜。用6-0可吸收缝线分层缝合皮下、皮肤组织,并将导管固定于外眦下皮肤[4]。术后常规换药,每日抗生素滴眼。术后5~7d拆除皮肤缝线,3个月后拔出麻醉导管。

1.3疗效标准

治愈: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好转:冲洗泪道通畅,有溢泪;无效:泪道冲洗不通畅。

2结果

2.1治愈率

94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愈80例,好转8例,无效6例,治愈率85.11%。

2.2手术失败原因

94例泪小管吻合术,治愈率85.11%,其中8例是由于眼睑皮肤瘢痕收缩致下睑外翻,泪小点离开眼球,冲洗泪道虽然通畅,但仍有溢泪现象。4例术后泪小管断端处瘢痕收缩,肉芽组织增生,泪道阻塞,手术失败。2例泪小管吻合口处愈合不良,有上皮长入,形成一个假泪点,泪道冲洗不通畅,但泪液仍可自假泪点引流,无溢泪现象。

3讨论

泪小管断裂,特别是下泪小管断裂在眼外伤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若不经过手术修复必将导致终身流泪[5]。自开展手术修复以来,随着眼科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手术显微镜、无创缝线和各种各样的泪道支撑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泪小管断裂手术成功率大为提高。直接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泪小管吻合术已被认为是修复泪小管断裂的标准方法。

由于内眦部的特殊解剖结构,使泪液容易聚集于此处,特别是从内眦部断裂,因组织水肿,眼轮匝肌退缩使伤口缝合的张力增加,此外,泪小管周围组织脆弱,且长期浸泡在泪液中,易引起组织糜烂,故伤口愈合较慢,且易再次裂开[6],致手术失败。吻合术后由于组织瘢痕收缩而扭曲泪小管阻碍泪液的导流[7],眼睑瘢痕的收缩导致睑外翻,使泪小点不能充分与泪球接触,冲洗泪道即使通畅泪液仍不能引流。此外,吻合缝线置于皮下也容易引起局部炎性肉芽肿的发生,使泪小管吻合术的治愈率不太理想。因此,手术方法尚有待于进一步改良,以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李绍珍.眼科手术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33-936.

[2]陈晓龙.47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治疗.中华眼科杂志,2000,36(4):310.

[3]邱明忠.泪小管吻合术46例临床总结.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10):814-815.

[4]陈凤月,高亚林,李新惠,等.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临床报道.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5):411-412.

[5]汪军,常颖,刘雅男.急诊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临床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11):884-885.

[6]庆惠玲.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手术123例.眼科新进展.2004,24(3):238.

上一篇:慢性肾性贫血下一篇:体育产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