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框架

2024-10-24

实践教学框架(共12篇)

实践教学框架 篇1

任何教育革新的成功, 都需要意见领袖的推动。而在当前教育体系下, 信息技术教师, 作为中小学中联结信息技术、教师、学生和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核心节点,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 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信息技术教师在提高自身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后, 如何推动并渗透到各科教师的教学实践中, 显然是种综合的能力, 是一个当前急需要被讨论的话题。既然要联结应然 (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相融合) 和实然 (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脱节) , 我们必须对当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应然和实然状态加以讨论, 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和常为开始反思, 由此来探寻衔接当前和未来的桥接手段。

●面对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现有定位及形成之因

1. 信息技术学科的边缘化

在“以升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时,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课程, 是与高考没有紧密联系的非主流学科, 自身的结构体系尚未完善, 在人才培养和新课改中的应用价值尚有待发掘和提升。所以, 在学校、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就不以为奇了。

2. 信息技术教师的边缘化

在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定位不清的情况下, 他们常被定位为“教师群体中集多种角色为一身”的“边缘”教辅人员、简单的技术操作者;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积累还很不足的情况下, 进行着部分内容与初中甚至小学课程重复的“边缘”教学工作;他们崇尚技术, 从而忽视了教育理论的学习, 再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务分散了精力, 反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抛到了“边缘”。

3. 专业发展需求的边缘化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自身的教学工作外, 还要肩负校本培训任务、兼职更多技术角色、承担大量社会义务, 繁杂的工作内容将他们大部分精力消耗在了平凡、无尽的技术操作上, 高学历被低技术边缘化;另外, 部分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师过于依赖, 从而在其自身信息化素养难以提高的同时, 造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过度疲劳, 健康被处于边缘化。由于除了教学工作以外的信息化工作成绩无法具体量化, 所以, 在各种考核、评职、评优中, 他们很少能得到精神上、物质上的肯定。渴望得到相应回报, 却常常事与愿违。这种利益上的回馈冲突, 将他们从厌倦情绪发散到倦怠职业, 专业发展动力和需求被日渐边缘化。

●解决对策: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

1. PACKiL框架模型简介

在当前信息技术教师定位角色的背景下, 如何突围, 找到推动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相融合的关键点呢?我们认为, 必须首先理清信息素养与教学实践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 才能找到信息技术教师的重点努力方向, 从而突破迷局,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茫然失措、四面出击。

我们的研究团队在学科教学知识 (PCK) 这一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知识关联框架模型, 即PACKi L框架模型, 该模型将信息素养与学科教学知识有机融合, 为信息素养养的学科内容知识 (CKiL, Content Knowledge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融合信息素养的教学法知识 (PKiL, Pedagogical Knowledge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融合信渗透到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PACKiL框架包含三个核心元素:学科内容知识 (CK, Content Know ledge) 、教学法知识 (PK, Pedagogical Knowledge) 、信息素养 (IL, Information Literacy) , 以及四个由核心元素相互交织形成的复合元素:学科教学法知识 (PCK,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融合信息素息素养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PACKi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 如图所示, 具体明晰地梳理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的方向。

2.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归位”途径及“应为”举措

根据PACKiL框架模型, 我们可以具体制定信息技术教师的行动目标、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如上表所示。

依托PACKiL理论框架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行动目标的探索性分析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是一个长期性的、牵涉到多种元素和多方力量的系统工程, 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本文探索了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从自身的定位和常为角度反思, 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的四个方向, 希望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的融合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成为学校的核心动力之一。在我们研究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整合情况时惊奇地发现, 在美国一些实验学校中, 信息技术教师甚至担任学校主管信息技术整合副校长职位, 被称为教育首席信息官。这样的举措势必会改变信息技术教师在当前的定位, 也改变了学校中信息技术使用的情况。

在此后的研究中, 将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本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和理论探索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并进一步对本文中的观点进行精确化, 也希望各位感兴趣的同仁参与我们的研究。

实践教学框架 篇2

青花瓷堪称“人间瑰宝”,本课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青花瓷作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青花瓷文化有所了解,感受青花瓷的造型与纹饰之美,提高审美修养。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按照学习活动分两部分组织材料,第一部分侧重于赏析青花瓷,第二部分侧重于技法表现,通过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对青花瓷纹饰进行临摹、创作,了解青花瓷器形、纹饰特点,领悟其文化内涵。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设计这节课的思路。青花瓷是元代陶瓷艺术的代表,它素雅、端庄,自元代到宋元明清甚至今天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青睐。由于自己对青花瓷情有独钟,致使我有了上这节课的激情。对于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部分以鬼谷下山这个故事做引领,引出《鬼谷子下山图》瓷罐和课题;学习部分为:简介青花瓷知识;认识青花瓷艺术特色:淡雅、素净;欣赏青花瓷,了解青花瓷的种类主要有:瓶、罐、盘、碗、杯等;了解青花瓷上的图案分为:动物、人物、风景、花卉;然后赏析课件图片及教师范作;通过欣赏分析,掌握并运用绘画与剪贴的方法制作一幅“青花瓷”美术作品;展示评价环节以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为主,最后的拓展部分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以青花瓷特色而设计的服装、手机、钢笔、笔记本电脑等物品开阔学生的思路。

其次,来谈一谈自己上完这次课的几点感受。第一,良好的课前组织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五年级七个班都是我代的,但产生的效果却不一样。)同样是一个课题,我在五四、五五两个班上完后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五五班我是提前三分钟进班,开始组织纪律、让学生坐好、准备上课用的学习用具,所以这个班学生的听讲情绪良好,结束时学生的作品也出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五四班因为我当时有点公事没有提前进班,结果上课铃响后学生才进班,学生情绪浮躁,加上学习用具没带或者没准备好,一直到最后学生的作业效果都不如五五班。第二,贴切、赞美、真诚的评价语言,是学生情绪的推进剂。时常感到自己的教学评价语言很匮乏,以至于学生回答的很精彩,只会用掌声、很好等方式给予鼓励,但是上完这几课以后,我似乎在评价用语方面醒悟了不少。我认为评价要及时,要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的语言激励,还要具有幽默感,让学生在高兴的同时内心有了鼓动,这样学生会更加投入地听讲。第三,不管是教学设计的预设,还是课件的制作修改,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和“精、简”则两个原则而进行,大到一节课的整体设计,小到课堂上的语言和课件上的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字,都要做到这些。做到这些,我认为即使一节课上不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最起码也会上到有效课堂的效果。

小学框架式阅读实践研究 篇3

所谓“框架式阅读”,是根据美国学者古登曼(Goodman)提出“自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的模式得出。他认为读者应该是阅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应该利用已有的知识选择文章的有用信息加强理解,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阅读文章。而对小学阅读活动而言,我们不仅理解和认同了这种观点,更有了自己全新的诠释,即: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文化状况构建各阶段的阅读框架,利用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循序渐进地组织阅读活动;学生从最初的被带动者逐步成长为阅读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组织者。最终,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个性化行为。

以下,是开展框架式阅读活动的实践模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思维和心理发展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意味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方式以及阅读质量也会因为年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遵循孩子的年龄发展规律,适时地开展框架式阅读活动极为重要。亲子阅读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它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在一年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步:问卷调查,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阅读环境。

第二步:设计亲子阅读菜单,家长自主选择参加活动的项目和时间。

第三步:根据家长的菜单选择进行分组:(1)周五故事家长。

(2)周六亲子阅读组。(3)周日亲子阅读组。

第四步:开展亲子阅读启动仪式。

第五步:实施亲子阅读活动,让优秀的家长带动其他家长,起到榜样作用,我们在活动中再交流、再碰撞、再实践,努力吸引更多的家庭参与其中。一个个故事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的足迹,每一段亲子阅读的时光都将是小学低段最有效的教育。

周末亲子阅读实例:

11月10日下午,周六阅读组的成员们在教室里开展了第一次亲子阅读活动。岚妈妈为大家准备的故事是手掌印创意绘本《海底世界》。此书以手掌盖印的方式,将五彩缤纷的手掌印,加上作者的创意巧思,组合成一个个可爱的小故事。孩子们可以邀请朋友、老师或是爸爸妈妈,一起印出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手掌印,然后一起发挥想象,编出温馨有趣的小故事。

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坚决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小学阶段,是孩子们的内心最柔软,最适宜播种的时期,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学校和家庭携起手来,用框架式阅读模式,循序渐进地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孩子们定能幸福快乐地在阅读天地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与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多维实践英语教学模式框架初探 篇4

2007年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说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学要求》同时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在充分考虑和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优秀部分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多年来,我校在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方面提出了很多新思路,实践了很多新举措,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成绩斐然。但由于我校师生比比较大,采用的多是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在六十人左右,而大学英语的课时量又在不断减少,加之90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缺乏明确学习目标等个性特点,要调动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实现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仅仅依靠教师单一的课堂讲授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如何建构适合目前新形势的大学英语教学新的模式,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改革的最终目标,成为了本项课题研究的关注点。

二、理论基础

Holec( 1981) 最早把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 并认为自主学习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能力。Holec认为外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语言和交际能力,还要帮助他们获得自主,即独立主动学习的能力或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Dickinson ( 1987) 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 Gardner( 1999) 认为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从事各种学习活动、解决各种学习问题的技巧和策略,而且能够使其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监控学习过程并自我评估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Johnson( 1989) 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大家通过共同工作来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王坦( 2004) 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研究证明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构建的一种学习环境,对语言教学不仅有显著的影响和意义,同时也能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几乎对所有与语言习得密切相关的因素都产生戏剧般的积极影响,它能有效降低课堂语言学习的焦虑感,提高了学习者的语言准确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参与度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促进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Oxford,1990; Assinder,1991; Thomson,1998; 徐锦芬, 2013) 。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Burner ( 1990) 认为规则、原理不应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应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对所学对象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自己发现的。 这与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要达成的目标是完全吻合的。

语言是一种技巧,依赖于所养成的语言习惯,获得这种无意识的语言习惯唯一的途径是不断地语言实践。Krashen( 1985) 的语言学习输入假设认为,语言能力的发展取决于可理解的输入,语言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不断接触可理解性输入后自然形成的。而Swain( 1985) 则根据加拿大法语沉浸式教学结果提出了可理解输出假设,她认为仅靠语言输入还不足以使外语学习者获得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和准确性。语言输入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要使学习者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仅靠可理解输入是不够的,还需要可理解输出。学生要充分利用现有语言资源,需要对将要输出的语言进行思考,使其更确切,更连贯,更得体。只有这样,语言学习才能从语义加工过程过渡到句法加工过程。针对在中国课堂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应用输出假设理论的问题,Swain在一次访谈中建议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可理解输出在外语习得中具有重要作用。外语学习者需要有机会去发展正确的语言运用,锻炼表达语言能力。通过运用输出语言的手段,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使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地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

研究表明体现一个具有自主性的英语教学模式须要具备5个要素: ( 1) 以互动为机制,( 2) 以输出为目的,( 3) 以思想为交流内,( 4) 以运作为课堂教学手段,( 5) 以可学为互动交流的副产品( 梁正溜2004) 。

三、基本模式框架

基于以上理论,本研究提出多维实践英语教学模式。

所谓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即“以任务为基础,以合作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输出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具体而言,此模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课内任务布置,课外自主学习,课内课外小组合作,课内输出实践。在此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以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学生在课外首先以自主学习方式主动搜寻相关学习资料,自行解决学习任务中的问题和难点,而后借助教师的指导, 依托小组合作机制,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对语言点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主动建构学习任务的语言意义,最后通过课堂输出实践环节将所掌握的学习内容予以讲解展示,再一次与其他组同学所学内容相碰撞以实现语言的正确理解和输出。在实施此教学模式过程中要有效地充分调动各种要素,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教学过程活动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协作等方面都有所收获。让学生通过合作与实践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语言的有效使用。教师要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同时要适当补充并扩展语言知识。

四、特点

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特点是生生协作、师生互补、自学与导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互辅助。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造力,培养其合作精神。

多维实践模式不仅对学生有一定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学习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而教师是教学整体活动的组织者、严谨的督导者、学生信赖的解惑者。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四个阶段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

由于90后大学生从整体来讲基本掌握了英语的基本知识,具备了基本的自觉能力和认知能力,对新事物和新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有着强烈的热爱,但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对英语的兴趣差距甚远。此种教学模式恰好迎合了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心态,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多媒体教育技术和网络的支持下,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培养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意识,刺激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参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主动构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 从而在大脑中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完成对语言使用规则的认知和外化,实现由“老师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的过程。通过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采用有效的方法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达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必然选择。

摘要:学习者自主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也是多年来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提出了多维实践英语教学模式,并对其理论基础、框架构建及特点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做框架教学设计 篇5

科学概念

1、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节省材料,构造坚固。

2、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1、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2、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承受重物的立体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框架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教学难点:认识框架结构的作用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竹棍、橡皮筋、尺子。

教师准备:框架结构建筑视频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引入:同学们,最令我们中国人自豪的就是我国08年成功的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做为奥运会主场馆的国家体育场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给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它有奇特的名字,同学们知道这处建筑的名字吗?(鸟巢)

2、谈话:想了解它吗?

3、播放鸟巢视频。

4、指导观察建筑特点。

5、交流观察结果。

6、提问:目前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去年四川地震之后,各地新建的楼房都采用这种结构,同学们知道这种构造叫什么吗?

7、小结: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叫做框架结构。(板书)

二、指导探究

(一)发觉源认知、提升探究欲望

1、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

2、学生互相交流:起重机的塔架、过山车、输电线路铁塔--------。

3、谈话:这么多地方都采用这种框架结构,一定有它的科学道理。同学们猜想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4、让我们通过做框架来研究一下这里边的科学道理。(板书:做框架)

三、指导做中学、亲历科学探究(一)动手做框架

1、教师出示一个立方体

2、学生利用竹棍和橡皮筋设计制作立方体框架。

3、指导学生观察立方体框架的各个面都是什么形状。

4、学生动手尝试把重物放到立方体框架上观察承担情况。

5、小结:看来现在各个面是四边形的框架承重并不是很好,大家有什么办法加固让它承载更大的力度呢?(二)加固框架

1、讨论:怎样加固立体框架

2、在记录单上画草图

3、强调:每加固一次都将重物放到框架上观察承重变化

4、分组实践加固框架,教师适时指导

5、学生展示加固的成果,描述加固活动中的新发现

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动手做,发现立方体各个面是四边形时容易变形,但在四边形中增加斜杆就能让整个立方体框架坚固起来。四边形加上斜杆发生了什么变化?

7、指导学生观察发现:四边形对角增加斜杆形成多个三角形。(三)探究斜杆的作用

1、谈话:不管大家的做法如何,都是在四边形里加入斜杆,使里面形成三角形。那么加上斜杆产生的是什么力量呢?

2、教师利用学生的框架演示:推压框架,分析斜杆产生力量。

3、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让框架更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

4、播放动画。

5、小结: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我们的框架,并且框架中三角形越多,结构越坚固。

四、回顾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1、我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但收获了知识,还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同时大家还应该意识到合作的重要。回顾,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要说的吗?

2、三角形有稳定性在数学上课上我们曾了解过,今天我们在科学课又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同学们能不能将我们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呢.3、学生描述自己的想法。

对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思考 篇6

实践过程

学校确立了基本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思路,以一至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行动研究为主的方法。具体过程为:国内外教学设计现状检索分析——本地区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研分析(课堂观察与访谈,问题的提出部分已经简要阐述)——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过程性实践研究。

国内外教学设计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纵观国外主要教学设计理论,虽然他们陈述的定义侧重点不同,但是教学设计的最终任务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服务的。由此,学校将其与传统的备课进行了比较,归纳了注重系统化(即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学习者的需求和科学性等几个主要特点,以“教”与“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实际需求和特点为核心的(学生是接受者,更是建构者),结合施教者自身风格,最终达成社会要求的每个阶段的策划与实施、反思与完善的过程。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实质性实践 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骨干引领的以教材知识教学为主的集体教学设计、分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二阶段骨干引领的以单元知识核心内容为主,兼顾学生情况的教学设计;第三阶段以学科系统知识为载体,以学生阶段发展现状为基础,集体与个体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中央教科所李嘉骏研究员、北京教科所张熙博士所带领的整个团队、区科研等部门专家都给予了学校充分的肯定与深入的指导。如,学校重组了领导与技术指导小组,进行了全体动员及培训会;课题负责人对课题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以及参与教师分期进行了课题相关培训;对参与教师进行了基本功的前期测试;对课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二次文献检索,并求助于专家进行了二次指导;进行了小学阶段学科知识的整体梳理与分析,基本完成知识技能结构图,并进行了此内容的培训;还进行了学科教学常规的梳理与学习、考核;对每个年级都进行了面对面的操作性全程指导;制定了更加严密的计划与制度,出台了课题管理办法;随时记录填充与调整内容、反思等,随时整理,以单元为单位装订或装袋;撰写成长叙事或案例等。

经过几年的实践,仅数学,学校就已经培养了2位市级骨干、3位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其他学科市区骨干一举从2002年初的4名上升为14名。并且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把握教材的能力在增强,从以往的“就一说一”、走过场走向了有意识地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注意了架构知识的联系;他们真正注意了理念与实践的融合;研究意识与思考能力也日渐成为自觉行为。

对教学设计实践效果的反思

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实践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教师群体的学科素养的提高,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形式适合新课改和教师需求,即课时设计与课程设计相得益彰,个体设计与集体设计相互补充,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第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内涵依据新课程理念有了增加,即以“教”与“学”理论为基础,从知识的系统性视角出发,以学生实际需求和特点为核心,结合施教者自身风格,最终达成课程要求的每个阶段的策划与实施、反思与完善的过程。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原则定位有据可查,有章可循。第四,注重挖掘与强化整体框架设计的多重作用,以求更加适应课程理念和弥补课程教材的不足(适应教师的基础需求)。

进一步完善研究的注意事项

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创新,是对教师过程性随时性培训的一种有效策略。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已经显现其优势,但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进行此单元教学框架设计不能搞一刀切,对于学科新手型教师的反思研究重点是规范、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对于学科成熟型教师的反思研究重点是:针对预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根据课堂的发展情况作即时地调整,使老师的教更适应学生的发展,让老师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对于学科专家型教师的反思研究重点是:实现外在压力与自我内在要求的有机结合,完善自我,把丰富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念。

未来,学校希望得到更多专家的帮助与关注,便于此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为新基础教育改革继续注入新的气息,以使课堂更加精彩!

探究框架问题融入语文教学中 篇7

一、什么是课程框架问题

单元的课程框架问题就是围绕问题设计单元的教学,使这些问题成为引导整个单元学习的框架。课程框架问题包含一系列的研究,包括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基本问题是宽泛的开放式的问题,提出大观点和持久性的概念,学科交叉并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学科之间的关联;单元问题是仅针对某一单元或项目的开放式问题,加深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理解程度;内容问题是依据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有一系列具体的确切的答案, 通常与定义、证明和全面的信息回忆有关。课程框架问题是整个单元教学的框架,所以课程框架问题的设计是整个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

二、框架问题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框架问题是用于框定单元学习范围,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的一组问题。英特尔未来教育通过框架问题设计来总领整个单元教学活动。我们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设计框架问题,设计框架问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及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 框架问题是为教学服务的, 框架问题设计必须符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了,框架问题就是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导引。

第二, 要注意框架问题的内容问题、单元问题与基本问题的关系。 内容问题围绕是单元问题提出来的,而单元问题是以基本问题为前提而提出的问题,基本问题是具有开放性,有争议性,有广度性,有穿透性的。所以要把握好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的开放度。内容问题、单元问题与基本问题是有层次和梯度的,问题设计不但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而且不能脱离单元主题和学科中心。这样有层次的设计问题更有利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

第三,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框架问题的设计一定要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使学习被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可以得出连教师也未能考虑到的独特答案和创造性方法。

三、怎样设计教学中的框架问题

怎样才能设计出好的框架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观摩、研究,反复实践,从中掌握一定的技巧,就能设计出出色的、适合自己和自己学生的框架问题。

从尝试框架问题融入教学的案例中,合理设计框架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管理者、施教者变为指导者、服务者、激励者,学生由个体学习变为群体学习, 团结协作。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设计是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可以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但好的框架问题设计是要我们在教学中慢慢摸索研究得来的。

四、框架问题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英特尔未来教育就是利用框架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有层次的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研究、讨论、学习, 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要营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种利用框架问题进行教学和新课标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2.利用框架问题组织单元的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侧重点与学习方向。为了达到培养高级思维能力的目标,增进学生的理解,避免灌输式的学习。

3.使用框架问题来指导一个单元的学习,可以达到培养学生高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比较、综合、解释、评价等能力。教师设计框架问题,就有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

浅谈框架结构设计教学问题 篇8

1.施工图的问题

1.1学生对绘图细节不够重视, 一些符号的画法不深究"国标"规定, 而是自己随意去画, 如详图索引符号、标高符号等。对构件编号及钢筋编号概念不清, 常出现漏号或一号多示的现象, 应采用两种表示方式, 这样就能使构件编号与钢筋编号区分开, 从而使图面清楚, 表示完整。还有其他一些问题, 如钢筋线应采用粗实线, 构件轮廓线应采用细实线, 而有的学生把构件轮廓线也画为粗实线, 主次不分。一级钢筋是否加弯钩, 二级钢筋的断点一般不加45度直钩等。这些问题是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的体现, 使图面质量较差, 直接影响学生整体设计的质量。

1.2楼梯平面剖面施工图中, 学生绘图时因面层做法不一致, 楼梯与楼道的接合部位在剖面图上出现一个面层高差;再有是楼梯间窗口标高与立面图上的窗口位置不相一致。这说明学生在设计绘图时对标高的重视都不够, 甚至对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混淆, 常在结构施工图中出现建筑标高, 针对这种情况, 应提醒学生在绘制结构施工图时, 注意定位轴线位置的准确性, 核对轴线距离是否与建筑施工图相一致, 保证构配件的正确位置及结构构造处理时尺度量值的准确性。

此外, 当楼梯间首层休息平台下设计有通向室外的门, 休息平台下净高尺寸不满足人的正常通过;楼梯顶层的栏杆不放或放错方向。这些都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在绘图中的体现, 所以说结构设计教学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

1.3学生在住宅的阳台设计时注重提高建筑物的审美效果, 忽略了抗震影响。如下图图1 (a、b) 所示: (a) 阳台破坏了转角处墙体的连续性和封闭性, 使墙体平面外的稳定性较差, 不利于抗震。

1.4屋面结构布置图中, 由于框架柱一般不会伸出屋面故框架柱应用虚线表示, 但在学生设计作品中常常把柱涂黑与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中框架一样表示。对于设有电梯间的多层房屋, 电梯间机房楼面及屋面应另行绘出其结构布置图, 并在屋面结构布置图中出现有空洞表示的电梯间, 在学生设计中常会在表示方法上出错。

1.5板的配筋图 (如双向板) 是一水平投影图, 假设混凝土为透明体。为了表示钢筋的形状, 钢筋侧倒画在水平投影图中。在图中, 根据弯钩的方向判断钢筋在板中的位置 (即底部钢筋或上部钢筋) 。学生在绘制施工图时常将受力筋的弯钩方向画错。并且在结构施工图里板配筋图的标注过于繁琐, 图面杂乱无章。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当板配筋相同时, 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 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

1.6在柱子的设计方面, 学生容易忽略的是地上为圆柱时, 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 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 箍筋用螺旋箍, 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应使用井字箍, 并按规范加密;角柱、楼梯间柱应增大纵筋并按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儿园不宜用方柱。

1.7框架配筋详图里学生最易出现的错误是未确定梁支座上的承受负弯矩的钢筋的切断点;其次框架节点箍筋加密区未标注在图上;最后就是框架梁柱箍筋不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手册》构造要求。应正确区分框架梁跨中截面底部配筋要求与梁端截面底部钢筋的不同概念, 控制梁端截面下部实际配筋的数量。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框架梁端截面底部配筋要求, 适当控制梁底钢筋伸入支座 (即框架柱) 的数量, 当梁底设置多排钢筋时, 一般情况下, 可仅考虑第一排钢筋伸入支座, 其他各排钢筋可不伸入支座, 即在柱截面外截断。控制梁底钢筋伸入支座的数量, 既有利于"强柱弱梁"的实现, 又可减少过多钢筋在梁柱节点区的锚固, 有利于保证节点区混凝土的质量。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并认真把关, 因为施工图是结构布置和计算的最终体现, 也是施工单位的工作依据, 阅读与绘制建筑工程图是从事建筑类专业人员的基本技能。所以图纸的线条、符号、规格必须严谨、准确、规范, 不能有半点马虎, 必须按照统一的国家要求。

建筑施工图关键是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之间图示内容一致, 且相互补充。要选择有特点的立面和剖面与平面对应, 不可偷懒简化。只有平面、立面、剖面三者相互配合, 才能完整地反映一幢建筑物的做法和特点。此外, 各图所注的标高、尺寸、定位轴线等在每张图纸上都要认真核对无误。

结构施工图的关键是把主要构件的平面位置、空间标高及其钢筋配置在相应的图纸中表示清楚。学生应把简易的平法标注和构架节点详图相结合, 辅以图纸说明, 务必清晰完整的说明构件钢筋布置形式, 连接方法, 各构件的详细做法及施工要求。

2.结构计算问题

2.1 板的计算方面。

双向板上的荷载是沿着两个方向同时传到支座的, 即两个方向都有弯矩产生。在配置跨中正弯矩钢筋时, 沿短跨的主筋一般位于板受拉区最下部;而沿长跨的主筋位于短跨主筋之上。计算时应用两个方向的各自的有效高度, 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d (d为短向钢筋的直径) 。精确计算是短跨有效高度h01=h-c-d1/2 (通常取h01=h-15mm) , h为板的高度, c为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d1为短跨受力钢筋的直径。而长跨有效高度h02=h01-d1/2-d2/2 (通常取h02=h-25mm) , d2为长跨受力钢筋的直径。而学生在计算时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 而取两上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 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 配筋降低, 使结构构件存在的质量隐患, 甚至出现裂缝的现象。

另外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 在学生设计的框架民用建筑中, 常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 故大楼板设计中常常将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进行板的配筋计算。另外, 板上隔墙顶部处理常采用立砖斜砌砌顶紧上部分的楼、屋面板, 这样会给上部的板增加了一个中间支承点, 使其变为连续板, 支承点上部出现了负弯矩, 而在板的整体设计中又没有考虑这种实际情况的影响, 致使板顶出现裂缝。

2.2 框架结构设计中荷载效应组合

设计时应按恒载、活载、风载及等效地震荷载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分为"有利"和"不利"两种方式。最不利内力组合是与竖向活荷载的布置方式密切相关的, 因为恒载是一种长期作用的满布荷载, 竖向活荷载则是一种短期作用的可变荷载。考虑最不利内力组合时, 采用何种活荷载的布置方式是最关键的一步, 首先可采用逐跨施荷法, 此法计算简单、清楚, 但手算繁琐, 多用于电算中;另外是最不利荷载位置法, 此法同连续梁、板的荷载布置, 工作量较小, 可用于手算;再者就是满布荷载法, 此法要注意支座处与最不利荷载位置法接近, 但跨中明显偏低, 其值应乘以1.1~1.2, 当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不超过5KN/m2时, 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 对于活载很大的书库或仓库等结构, 必须考虑活载的不利组合。最后一定要注意对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要进行调整, 然后进行内力组合, 不同的组合类型, 分项系数不同。

另外在进行内力组合时, 组合目标内力与竖向荷载内力之间的符号相反, 则此竖向内力应对结构有利, 学生要区分此竖向内力是由永久荷载还是可变荷载引起的, 正确选取分项系数进行内力组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7.0.4条规定当荷载效应对结构构件承载力"有利"时,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0,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0, 也就是不考虑。学生设计时仍然按照"不利"时的分项系数计算, 特别是以"轴力最小"为目标进行柱截面内力组合时最容易出错, 导致配筋错误。

2.3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确定框架结构计算简图时取框架柱的长度为结构的层高, 许多同学在截面设计中误取H0=H进行计算。应该考虑梁柱的连接属于铰接还是刚接按规范取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3.11条规定了各种柱的计算长度, 对于现浇框架的底层柱取H0=1.0H, 其余各层柱取H0=1.25H。因为框架结构的梁柱纵筋相互交叉形成的节点连接是介于刚接与铰接之间的, 更接近于刚接。框架柱大部分都是偏压构件其效应会随柱长细比的增大而加剧, 柱承载力降低。所以柱的计算长度偏小相当于忽略了柱长细比的影响, 使得设计出的柱截面承载能力不足。

结语

以上只是学生在框架结构计算中的部分常见问题, 这些知识点学生在各个专业课程中都学习过, 那为什么还反复出错?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是师生比过小造成的, 二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学生由一位教师指导, 教师不可能有针对性的逐一指导, 鱼目混珠者很多。 (2) 课程设计题目大多是假题假做或真题假做, 缺少实际工程背景, 涉及实际问题较少, 需要学生分析的客观资料不多, 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指导教师也不一定是这些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师, 对这些学生的能力也不甚了解, 设计选题难免与学生日后工作去向相悖。这样课程设计在内容上往往是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内容的简单相加, 学生只是应付差事, 不积极查找规范及相关资料, 那么整个课程设计就流于形式。

然而结构设计教学是学生从学校教学阶段向实际工作之间转换的综合性教学工作, 是学生进行结构概念的辨析过程。学校应加大对设计教学课程的硬件投入, 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加大工学结合的投入, 让学生学会分析结构问题, 尽快熟悉规范, 从而培养良好的设计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志勇.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

[2]李必瑜, 王雪松.房屋建筑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3]何斌, 陈锦昌, 陈炽坤建筑制图 (第5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彭亚萍, 王兵《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常见结构计算问题分析》《高等建筑教育》2007.

[5]贾韵琦, 王毅红.工民建专业课程设计指南.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4.

谈教学设计中的“框架问题” 篇9

“框架问题”是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是用于框定单元学习范围,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的一组问题,它是有层次的,并分别包括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框架问题的提出,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层次感,且问题要与本学科教学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能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事实证明,框架问题使学生的内在求知动力得到调动,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初步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一、框架问题的应用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想精心设计单元和课程,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要想收集大量信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全神贯注地探究学习,就要围绕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中发生的问题来构建课程,而不是教给学生课本中现有的答案。如果不让学生提出并探究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那么学生只能接触到一些相互脱节的活动,肤浅地认识一些重要概念。

新课标的核心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了解学生通过什么手段和途径获取知识,营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获取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英特尔未来教育就是利用框架问题,提出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研究、讨论、学习,转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这种利用框架问题进行教学的方式,和新课标的理念完全吻合。

二、框架问题的应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框架问题要适合学生,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置于这种有趣的情境中时,便能增加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潜能,得出连教师也未能考虑到的独特答案和创造性的方法。

框架问题的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是有层次的。其中内容问题是指向事实性知识的问题,是学生研究单元问题,进而探究基本问题的知识基础,内容问题都有明确的答案。单元问题框定某个具体的课程单元,与单元的具体情境直接相关,单元问题是开放的,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基本问题直接指向学科的核心,它是为达到持久性理解而提出的具有挑战性的、深层次的问题,以揭示一个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样有层次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的发展,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框架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明确学习任务、制订行动计划,有条不紊地搜集大量信息,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并尝试解决框架问题,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转换和迁移的能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框架问题,能够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增强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三、框架问题的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和书写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者没有适当的教育契机给予学生书写的指导,致使学生书写能力的退化,形成会认不会写中国字的尴尬局面。为解决学生书写少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框架问题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生有话可说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写作和书写能力。如,教师利用每周一篇练笔的机会,定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小练笔,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并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发生过的事情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写作能力。

《微观经济学》框架式教学探讨 篇10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均衡分析,消费者,企业

一、问题的提出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来源于经济学理论发展史的两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边际革命”(第二次革命)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这两大理论体系进行了综合,将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归纳为《微观经济学》;将主要研究总体经济运行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归纳为《宏观经济学》,由此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后,为了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区分,我国理论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

在我国大学本科高等教育阶段,《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逻辑、思维范式。当前,《微观经济学》已成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基础课,甚至成为很多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性理论体系,对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该课程教学中,普遍感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对这样一门体系严密、逻辑关联性强的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师通过框架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理论体系,掌握各部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结构

《微观经济学》研究稀缺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涉及的概念、理论繁多。国内本科教学中该课程课时安排一般在48~72课时之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普遍感觉课时不够,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不降低课程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提纲挈领的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主要理论框架的搭建,而不是一味地追究某些具体理论问题的细节。从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整体来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内容包含“七大主要理论”。

1.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微观主体行为分析为出发点。经济运用涉及两类市场:产品(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交易双方是相同的两个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在产品(商品)市场上,企业生产并销售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供给方;消费者购买并消费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需求方。在要素市场上,消费者拥有并销售原始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是要素市场的供给方;企业购买并使用要素进行生产是要素市场的需求方。两类市场上这两个微观主体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2.七大主要理论。《微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包含众多的经济学理论,但如果围绕“微观主体理性行为及其结果”这一逻辑主线,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主要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者均衡理论、市场均衡理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要素市场需求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其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行为;生产者均衡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产品市场的供给行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要素市场的供给行为;要求市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要素市场的需求行为;一般均衡理论探讨所有市场同时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市场均衡理论阐述了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下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相互均衡。这七大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分析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及其后果,从而得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分析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应“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这一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消费者通过将既定收入在产品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二是生产者基于成本收益决定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即决定产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三是消费者将拥有的既定原始生产要素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四是生产者通过将既定成本在要素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四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主要内容包括均衡的决定和均衡的变动。以消费者均衡理论为例,消费者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分析及消费者均衡的变动分析。消费者均衡理论通过构建一个简化模型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假定收入既定,消费者将全部收入分配于两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效用最大化。这部分分析存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理论。

1.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是指如何得到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1)基数效用论假定效用水平可以具体衡量,可以构建相关效用函数,通过求解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效用函数最大值,并可得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结论为消费者均衡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消费者花费在每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水平必须相等。(2)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水平不能具体衡量,只能相互比较高低,因此不能构建相关效用函数。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个分析工具,得到消费者均衡条件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即两种商品按照效用水平的交换比例与按照价格水平的交换比例必须相等。无论是基数效用还是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关注的是达到均衡的条件,以及均衡条件下的均衡状态。对于均衡取得的过程,以及非均衡状态的特征并不关注。两种理论下消费者均衡决定都是采取了静态均衡分析方法。

高中数学框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篇11

[关键词]框架式教学 整体性 概念解读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049

一、概念解读

框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知识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研究背景

高中数学具有模块多、难度大的特征.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在一节节“讲练结合”课中完成模块学习.框架式教学的优点是学生对知识的循序渐进式掌握,符合基本的认知规律;缺点是学生在学习的初期、中期对学习目标和要求不明确,到后期才逐渐明朗,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盲目、被动,对模块知识的整体性把握不足,不利于形成知识网络和综合应用能力.因此,笔者尝试对框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究,现以《概率统计》一章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供专家、教师探讨.

三、研究过程

1.让学生了解学习主线,加强学生对知识模块的整体认识,促使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和网络.高中数学学习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学生进入高三总复习时,发现对过去学过的知识遗忘较多,记忆杂乱,没有主线.所以高三复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知识系统化、框架化.笔者猜想:如果有意识地将知识结构框架化放到学习的初始阶段,效果不是更理想吗?于是,笔者在教学《概率统计》初始,先分析、讲解一个案例,简单概述整章的主线,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要求有初步的了解.

【案例】统计分析我们班本次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

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探究热情高涨.

如表1,第一步,收集原始数据;第二步,为了更好地分类统计,我们以5分为一档,制作频率分布表;第三步,为了使数据特征表现得更直观,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第四步,为了使图更简洁,制作频率分布折线图;第五步,引入极限思想,导出总体密度曲线.这样,学生对整章内容的主线和知识框架已有初步的了解,对本章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了初步的体验,从而形成比较系统的第一印象.

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高中生年龄已经不小,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有必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有什么用.笔者认为,教师应改变不明就里的“烧中段”式教学,让学生明确每一个知识点在本章节中的定位和作用,真正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对整章知识结构框架有了第一印象后,在之后的每个小节的学习中,就能准确、高效地学习相关内容以及对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应用.例如,学生在学习“频率分布直方图”时,由于已学习前一节“频率分布表”中的难点——“频率/组距”,了解到该知识点就是为“直方图”的研究作准备的,所以很自然地将注意力转移到直方图的学习中,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本章知识框架中明确了本节重点知识(也是本章重点知识)为“直方图的面积表示概率”,了解到该重点是将来学习“总体密度曲线”的关键前提,从而集中注意力听课.而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高度一致,课堂效率得以有效提高.

3.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框架式教学既要把每一章节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讲清楚,又要把目标和重难点分析透彻.同时,还要把相当一部分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框架的引导下,自主钻研、探究或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通过作业、测试等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逐渐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实验效果来看,有了教师前期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比较有效的.学生每节课有10~15分钟去独立思考、分析概括、强化训练,能更好地内化知识体系.而对于弄不清楚的问题,学生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解除疑惑.并且,笔者发现自主学习是一个很有效的缓冲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该时段内根据自身情况探究不同难度的知识,有利于提高自学效率.

四、研究小结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框架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清晰地把握整个知识模块的脉络,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同时,框架式教学能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明确教学目标,将知识模块中的重难点部分、自主探究部分、合作解决部分、教师讲解部分等划分清楚,细化教学流程,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框架 篇12

当前, 随着web应用的开发, 用户对于交互界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使用传统桌面应用软件的用户要求Web应用能够提供类似于桌面应用系统的界面, 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受改变;同时, 随着技术的进步, 一些用户也会要求Web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能够更加人性化、更具有交互性, 使得操作更加简洁。

但是Web应用程序不同于传统应用程序, 他受制于HTML的局限性, 往往不能让用户完全满意。不过随着对ExtJs、Jquery等开源框架的应用, 这些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本文就是以“监理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文控平台”的开发为例, 对如何在软件开发中引入Ajax开源框架进行探讨。

2. 系统设计

在本文中以“监理公司文控平台”项目为例, 说明Ajax框架技术对于web项目开发产生的巨大影响。根据用户要求, 本系统以监理公司工程项目为单位进行综合管理, 提供了监理信息管理、图片展示、最新公告、新闻动态、报表统计等相关功能。

2.1 界面整体框架

一个良好的Web应用, 首先需要借助于一个优秀的功能界面。只有良好的界面才能完美的体现出设计者的意图, 才能让软件在推广上更加便利。目前主流的Ajax比较多, 在本项目中使用ExtJs, 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ExtJs是一个用JavaScript编写的与后台技术无关的Ajax框架, 提高了可移植性。

提供了很强的交互性。让用户访问Web应用程序如同实用桌面系统一样。

ExtJs是一个成熟的开源框架, 使用费用低, 便于二次开发。

开发效率高, 代码量小。

具有良好的浏览器兼容性和易用性。

2.2 后台管理界面框架的设计

后台管理界面需要一个总的框架, 它应该类似于桌面系统:具有清晰、直观的菜单;简明有效的图标;多Tab样式的框架。因此, 在本系统后台界面设计中, 采用Ajax框架技术进行开发:左侧设计为使用树形导航菜单, 右侧是一个与左侧导航菜单联动的多Tab Panel的框架。借助Ajax框架, 生成类似复杂的界面效果, 只需要很少的代码, 却能实现非常复杂的功能。这也正是使用框架技术的魅力。

2.3 公文发布中的应用

在此文控平台系统中, 监理信息、通知新闻等大量信息都需要采用文字、图像、视频的方式进行发布。因此如何设计一个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的发布平台, 让用户完成文字排版、图像视频的附加等相关功能, 就显得格外重要。ExtJs框架自身就提供有一个类似于MS Word的组件, 能够轻松实现文字、图像的信息发布。

ExtJs实现此界面只需要区区几行代码就可以实现一个功能非常完善的文本编辑器, 其实现代码如下:

3. 使用FusionCharts生成报表

FusionCharts工具对后台的开发程序没有任何的限制, 他用于生成的图表的数据完全有后台程序动态生成。FusionCharts创建报表必须采用xml格式的数据文件。因此, 只需要在后台程序中, 动态生成需要的xml格式的数据, FusionCharts会自动创建报表。

FusionCharts为报表准备了各种灵活的报表样式。用户可以在生成在生成数据后, 灵活的进行样式的控制。例如:

在后台准备的xml数据如下:

……

基于以上的同一份统计数据, 分别生成的饼状图和柱状图样式如下:

这也正是FusionCharts的一个特点。他能够动态灵活的改变报表的现实样式, 而程序变动的仅仅是一个微小才参数。而生成的报表样式有非常美观。

4. 结语

在开发过程中, 我们将ExtJs和FusionCharts框架逐步应用到web前台的实际开发中, 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ExtJs只是众多优秀开源框架中的一种, 它在项目开发中的引入, 极大改善了Web应用程序界面效果, 提高了开发的效率;而FusionCharts作为一个图表工具, 完全可以承担起常用报表的自动生成与显示。

对于类似ExtJs这样的框架的研究和应用, 为我们的开发指出了一个崭新的开发方向。对于用户界面的设计, 开发人员完全可以规避传统方式开发带来的风险, 从而享受类似于ExtJs这样的开源框架为项目开发带来的乐趣。相信这些框架的应用, 不仅让Web应用程序的界面更加友好、交互性更强, 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为我们在用户界面设计上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徐会生, 何启伟, 康爱媛.深入浅出Ext JS,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声表面波下一篇:数学学习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