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平行结构

2025-01-12

英语中的平行结构(精选5篇)

英语中的平行结构 篇1

一、平行结构的涵义与作用

英语中为了表达同类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动作而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也相同的词、短语、句子等成串排列构成的结构序列称之为平行结构 (Parallelism) , 平行结构是英语文体中常见的句法结构修辞方式之一, 具有增强语言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使之具有易朗诵、易歌唱、易记忆和易流传的特点, 因此在英语中使用十分广泛, 运用这种修辞方式, 句子结构紧凑, 协调对称, 意义鲜明, 逻辑性强, 巧妙的平行结构是件艺术品, 它表达出来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些思想内容、故事情节, 还包括了丰富的情感、意境、韵味和风格, 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 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平行结构的表现形式

从英语修辞格本身的特点出发, 根据其构成部分的语法性质可以把平行结构划分为单词平行、短语平行、从句平行、句子平行和段落平行。

(一) 单词平行结构

由单词的平行而形成的平行结构, 是用一组词性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来说明一个对象。其结构平衡匀称, 行文简洁明快。这种单词平行结构能够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使抒情更加淋漓尽致。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都可以并列起来, 构成平行结构。

1.Our challenges may be new.The instruments with which we meet them may be new.But those values upon which our success depends---hard work and honesty, courage and fair play, tolerance and curiosity, loyalty and patriotism---these things are old.

译文:我们面临的挑战可能前所未闻, 我们迎接挑战的方式也可能前所未有, 但是我们赖以成功的价值观---勤勉和诚实、勇敢和公平、宽容和创新、忠诚和爱国---却由来已久。

2.Time and again these men and women struggled and sacrificed and worked till their hands were raw so that we might live a better life.

译文:为了我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们前赴后继, 历尽艰辛, 全力奉献, 不辞劳苦, 直至双手布满老茧。

演讲中使用这些简洁明快、直截了当的词语, 并用平行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 节奏感极强, 很容易调动起听众的情绪, 从而与其产生共鸣。从以上译例我们还可以看出, 对于英语中并列排列的词语, 翻译成汉语时要尽量在字数上对等, 适当的地方甚至要使用四字结构才能达到同样的表达效果。

(二) 短语平行结构

短语的平行排列在英语中也十分多见, 包括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 可以增强行文的语势。

3.Instead, they knew that our power grows through its prudent use;our security emanates from the justness of our cause, the force of our example, the tempering qualities of humility and restraint.

译文:相反, 他们知道审慎使用实力会使我们更强大;我们的安全源于事业的正义性、典范的感召力, 以及谦卑和克制的平衡作用。

4.America, in the face of our common dangers, in this winter of our hardship, let us remember these timeless words.

译文:美利坚, 在我们面临共同危难之际, 在我们遇到艰难险阻的冬日, 让我们牢记这些永恒的话语。

以上例句中的平行短语, 在行文上尽量做到了形式工整, 字数均等, 结构一致, 形成了演讲中强烈的语势。

(三) 从句的平行排列

从句的平行并列包括各类从句的并置, 例如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5.We cannot help but believe that the old hatreds shall someday pass;that the lines of tribe shall soon dissolve;that as the world grows smaller, our common humanity shall reveal itself;and that America must play its role in ushering in a new era of peace.

译文:我们不得不相信:昔日的仇恨终有一天会成为过去;部族之间的界线很快会消失;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我们共同的人性将得到彰显;美国必须为迎来一个和平的新纪元发挥自己的作用。

从句的平行排列有它自身的特点, 比如连接词语的重复, 例句中that的重复就是典型的例子。

(四) 句子的平行排列

演讲文体中句子的平行排列较为常见, 即利用相似的句子结构, 平行排列。

6.Our workers are no less productive than when this crisis began.Our minds are no less inventive, our goods and services no less needed than they were last week or last month or last year.Our capacity remains undiminished.

译文:同危机初露端倪之时相比, 我们劳动者的生产力依然旺盛;与上周、上月或者去年相比, 我们的头脑依然富有创造力, 我们的商品和服务依然很有市场, 我们的实力不曾削弱。

若干相似的句子结构平行并置, 形成排山倒海之势, 使句意渐入高潮。

(五) 段落的平行排列

由几个段落的并列使用而形成的平行结构, 这些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段落的排列起到了增强气势、渲染气氛的作用, 读起来有一种循环往复的韵味, 令人印象深刻, 如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著名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的著名演说“I have a dream”中的几个段落, 作者用了多个以“I have a dream”开头的平行段落形成平行结构, 这些段落相互呼应, 相互衬托, 叙述了一个美国黑人对这些梦想实现的渴望, 平行结构的运用使演讲音调和谐, 铿锵有力, 强烈的思想感情溢于言表,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令人为之振奋。

综上所述, 平行结构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修辞方式, 可以使语言更加畅达明快, 气势磅礴, 富于节奏感, 是构成演说的支柱, 在写作中恰当运用平行结构,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语言艺术效果, 在阅读方面, 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了解一个演讲家或作家的风格, 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因此, 准确把握英语中的平行结构, 不仅对于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还有助于提高英语文学欣赏水平。

摘要:英语中的平行结构句式整齐、韵律铿锵, 不仅能够增强语言气势, 抒发强烈的情感, 更能使文章条理清晰、明快畅达.本文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为例, 对英语平行结构及其修辞效果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英语,平行结构,修辞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2.[2]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2.

[3]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3]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英语中的平行结构 篇2

例1In general, the tests work most effectively when the qualities to be measured can be most precisely defined and least effectively when what is to be me

asured or predicted can not be well defined. (1995年真题)

分析:本句是由and连接的并列结构,每个并列结构中各有一个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在第二个时间状语从句中有一个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译文:一般说来,当要测定的特征能得以十分精确的界定,测试的就最佳;反之,如果所要测定和预测的东西得不到明确的界定,那么测试的效果就最差。

例2Astrophysicists working with ground?based detectors at the South Pole and balloon?borne instruments are closing in on such structures, and may report their findings soon.(真题)

分析:本句由and引导的并列结构,两个并列谓语分别是“are closing in on such structures”和“may report their findings soon”,它们的主语Astrophysicists后面有一个由分词短语充当的定语“working with ground?based detectors at the South Pole and balloon?borne instruments”。

译文:天体物理学家使用南极陆基探测器及球载仪器,正越来越近地观测这些云系,也许不久会报告他们的观测结果。

例3It is not that (不是)the scales in the one case, and the balance in the other, differ in the principles of their construction or manner ofworking; but that (而是) the latter (后者) is a much finer apparatus and of course much more accurate in its measurement than the former (前者)。(1993年真题)

浅析文学作品中的平行结构 篇3

“前景化”的概念来源于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 (Victor Shklovskij) 等人的论述, 经过穆卡罗夫斯基 (Jan Mukarovsky) 、雅各布森 (Roman Jakobson) 等布拉格学派学者的阐发, 后又经过利奇 (Geoffrey N.Leech) 、韩礼德 (M.A.K.Halliday) 等文体学家的加工与发展而最终形成。

前景化不仅可以通过打破常规即变异来达到, 也可以通过在语言内部频繁使用某一修辞手段来达到。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某一篇章中利用词汇的重复或是将具有同样联想意义的词汇组合重复。另一种方式即是利用平行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有些语言特点发生变化, 而另一些则保持不变。穆卡罗夫斯基的“前景化”理论强调的主要是文学作品中变异的一方面。雅各布森则强调了“前景化”的另一方面:平行结构。

在英语中, 结构相同或相似, 意义密切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的排列方式称为平行结构 (琼·平卡姆2000:328) 。这是英语文体中常见的句法结构修辞方式之一。parallelism原为修辞学术语, 传统汉译常作“排比”, 后来又成为文体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所谓平行结构, 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修辞方法, 是一个传统的修辞学术语, 现在除了仍然用于修辞学外, 还成了一个重要的文体学术语。平行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在一个或一组句子中起同样作用的一对或一系列语法成分, 应使用相似的语法形式来表达。它包括词的平行排列、短语的平行排列、从句的平行排列、句子的平行排列等。文章中使用平行结构, 能使文字流畅、语气贯通、音调和谐, 句子铿锵有力。

最好的有关平行的例子是来自莎士比亚的《奥塞罗》第五场第三个场景中的一句诗:

I kissed thee ere I killed thee (v, ii, 357)

这句诗体现了平行的多种因素。这句诗包括两个短句, 句子的结构相同 (主语+谓语+宾语) , 通过附属连词ere (即before) 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ere这个连词本身也是对称的, 因此作者没有选择与之同义的before。两个短句之间只有一个词是不同的, 即kissed和killed, 但这两个词在很多方面也是平行的。

首先是语音上的平行结构, 他是通过头韵来实现的。在这里重复的是首音/K/, 以及相似的尾音/d/和/t/。它们在音位上拥有百分之七十八的相似性, 第一他们都是齿槽爆破音, 小小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浊辅音, 后者是清辅音。第二他们在发音过程中都含有相同的元音/i/。两个单词都是单音节词, 含有相同的音节结构即辅音+元音+辅音+辅音。

其次在拼写上, kissed和killed这两个词的拼写唯一的不同就是一个是双写s, 一个是双写l, 即便如此, 这种双写形式也构成了平行结构。当然这个只有在读剧本的时候才表现得出来。

第三在形态上, 这两个词都分别包含两个词素, 其中第二个词素是过去时的标志。

最后在语法上, Kissed和killed这两个动词被运用在两个平行的短句中, 语法结构都是主语+动词+宾语。

从上述几个方面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说这句诗是一个典型的、完美的平行的例子, 平行结构使这句诗更突出因此需要详细解释。这个例子同样证明平行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着文学作品。I kissed thee ere I killed thee这句话是奥塞罗杀死黛丝德蒙娜之后说的。这句话非常有意思, 一般人都会理解为I kissed thee和I killed thee是相反的, 尤其是kissed和killed这两个单词因为平行结构让人感觉是一对反义词。这种对立是因为对这部戏剧的理解告诉我们kissed是和这部戏剧爱的主题相联系的而killed是和恨或嫉妒这个主题相联系的。但是我们单独来看这两个词, 很明显他们并不构成一组反义词。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读到这句话时, 莎士比亚已经重组了我们的词汇构成, 将我们平常不会作为反义词的一对词以平行结构出现, 从而达到了让人联想其为反义词的效果。换句话说, 平行结构对读者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 即平行结构中的内容意义或相反或相似。当然不是所有的平行结构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表示这种特殊的联系。但是, 它有不断向此发展的趋势, 所以当我们遇到平行结构的时候应该按照这种方式来分析。

现在我们通过另外一个例子来分析平行结构中内容意义的相似:

Puffs, Powders, Patches, Bibles, Billets-doux. (Canto I, 137) .

电视纪录片平行叙事结构 篇4

平行叙事结构是指电视纪录片的各个版块(结构单位)保持一种平行、并列的空间关系,版块之间既可以平行独立构建,也可以打碎进行交织处理。这种结构比较适用于概述性的题材,也是此类题材电视纪录片结构建构最为常用的框架与路径。从平行叙事结构版块之间的关系来看,又可以大致细分为并列式平行结构、连接式平行结构和剖面式平行结构三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1 并列式平行结构

并列式平行结构,即就主题而言,版块之间是平行、并列或者对列关系的一种方式,没有严格的先后、轻重之分。这也是目前纪录片创作中比较常见和推崇的结构方式。例如,《舌尖上的中国2》就是采用并列结构思维进行构建的,分为8集。除了第8集是拍摄花絮外,其他7集依次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相逢》《秘境》《三餐》。尽管8集内容都是围绕着大江南北的美食展开,但彼此之间外在的联系并不明显。这种结构方式比较容易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将材料重组,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意。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做美食节目,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是按照菜系分集分类,这样就极容易掉进八大菜系的窠臼,有极大的局限性,而按照《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相逢》《秘境》《三餐》这样的方式分集,便于表现各种菜式、各种美食背后的故事,扩充节目本身的容量,可以将更多的内容涵括其中。

2 连接式平行结构

连接式平行结构,即版块之间是围绕主题一个个连接下来的,带有一种时空的顺序联系。连接式结构既保持了版块的相对独立性,又加强了版块之间的联系,使整部片子被分成若干个版块仍然能保持较为完美的整体性。例如,电视纪录片《大黄山》的第五集《山水画卷》中有关张大千和郎静山的内容就采用了连接式平行结构。节目首先通过张大千的摄影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张大千和黄山的密切关系,临近结束,通过张大千与郎静山的一张合影老照片巧妙地引出下一个主角郎静山,伴随着解说词“张大千也时常成为挚友郎静山摄影作品中的主角”,自然地过渡到一组以张大千为主题的郎静山的摄影作品中,进而进行更深层次结构叙事,讲述郎静山与黄山的情缘。这种结构方式精妙自然,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另一个版块,不同内容联系紧密,给人一气呵成之感。但是,这种结构方式对节目中出现的人物故事要求很高,前后内容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联系,在前期采访拍摄中要有意识地选择组织素材,但绝不能生拉硬扯。

3 剖面式平行结构

剖面式平行结构则是以横向关系来展现主题的,它往往以平行蒙太奇的方式,将同一时间中不同人物的不同事件展现出来。同样以《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虽然8集之间采用的事并列式平行结构,但是在每一集中根据主题采用的是剖面式结构。其中的第一集《脚步》,意在通过不同人追寻美食的脚步反映普通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从美食入手,节目选择为弟弟采摘蜂蜜的白马、职业养蜂人谭光树夫妻、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马万全和深谙做面的老婆婆等9组人物进行“记录”,横跨了中国的五湖四海,镜头深入深山、大海、高原,截取了不同人物与美食的故事,其间五味杂陈,有不易有艰辛又欢乐,客观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状和生活态度,表现了不同的人对美食不懈的追求,进而展现人的生存意识。如果说前两种结构方式是纵向结构故事内容的话,剖面式平行结构则是横向最大程度包含了能够表达主题的内容。

纪录片的结构方式除了本文论及的平行式结构外,还有递进式结构等多种方式,在创作过程中的每一次结构选择,表面上看都是创作者主观意志决定的,实际上电视纪录片的结构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与受众潜在交流后的抉择结果。

前文所论述的几种结构方式,提供了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构建的框架,而要最大程度地实现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效果,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张弛有度,有机组合。电视纪录片应该根据创作者的表达思想,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结构方式,使叙事结构获得多姿多彩的审美意义,不同的结构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实上在很多纪录片中以上几种方式是综合运用的,根据不同的内容自由组合,才能创造最佳的表达方式。二是生动叙事,设置悬念。电视记录片叙事结构应错落跌宕,曲折变化,才能紧扣观众的审美趣味,不至于陷入审美疲劳。其中,运用悬念进行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是形成电视纪录片曲折有致的常用方法。除了常规的运用表达手法设置悬念外,电视纪录片也可以通过叙事结构制造悬念,运用倒叙或者交叉结构的方式,在结构上做足文章。

4 结语

真实电视的三重叙事平行结构 篇5

相比之下, 真人秀节目叙事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则苍白得多,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真人秀出现的时间比较晚, 第一个公认的真人秀节目老大哥诞生于2000年, 至今10年时间。短时间的发展, 一方面赋予了真人秀节目强劲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 作为新生作品其形式与内容的不断更新也没有给制作者足够长的时间沉淀与反思其内在结构的深层含义, 以及这些含义是否存在着对节目叙事本身的辅助意义。

从真人秀节目本身来看, 它是典型的类型杂糅的作品, 真人扮演给节目本身带来了不可控性, 进而带出了纪录感与真实感, 而作为连续播出的剧集, 它又具备了强烈的故事性与戏剧冲突, 甚至有人将其定义为“真人电视剧”。此外, 节目中规则的设置让真人秀拥有了游戏节目的特点, 很多电视理论至今仍把真人秀归结于游戏节目的范畴。由于其上述特点, 同时带有新闻纪录片、电视剧与游戏节目的特征, 在分析其叙事形态时, 便会有混乱且无从下手之感。

我们可以暂时忽略真人秀节目的杂糅特征, 仅仅将其作为一份内容进行解读, 考察出真人秀节目在叙述上呈现的一些共同特征, 并将这些特征分类总结, 对照已经存在的结构图谱与创作技法, 总结出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策略。

真人秀 (也称真人实境秀、真实电视) 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 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 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 同时有着丰富的奖品, 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真人秀强调实时现场直播, 没有剧本, 不是角色扮演, 是一种声称百分百反映真实的电视节目。真人秀节目迎合了普通人求知欲、好奇心、八卦、偷窥他人隐私的心理。

最早的真人秀是荷兰的《老大哥》, 要求若干青年男女选手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制的有着花园、游泳池、豪华家具的大房子里, 大家共享一间卧室、一套起居室和卫生间等。摄像机一天24小时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在共同生活的85天里, 选手们每周要选出两个最不受欢迎的人。而每天守候在电视机前的狂热者们则用声讯电话, 在这两人中选出一个他们最不喜欢的、最没人缘的选手出局。坚持到最后的选手可以得到25000美元的奖金。该节目后来被多个国家所借鉴。

在笔者看来, 真实电视的叙事是三重叙事共同设定的平行结构。一重叙事存在于制作团队的设定, 他们将故事均匀地散布在既定的时间线上, 有目的地分割空间, 并将悬念与对抗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使之不断升级, 最终走向设定的结局;第二重叙事存在于影像的时间里, 它的时间与空间被剪裁后, 以规定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伪装是第二重叙事的通性, 那些预设的混乱时空唯一的目的就是通过悬念的制造吸引观众看下去, 并在最后一刻真相大白时让人觉得合理;第三重叙事存在于观众的阅读, 观众的阅读是一个矛盾的过程, 一方面试图通过推理、猜想等方式在第二重叙事的基础上复现第一重叙事, 另一方面又希望第二重叙事可以足够精巧, 以至于让自己获得看到结局恍然大悟的快感。

电视叙事的研究得以实现的两个关键在于, 从电视本体出发探究第二重叙事的结构图式并尝试理解这一结构图式是否具有典型性, 以及纵向比较电视叙事的三重平行结构, 通过理解三重叙事的差异性进而得出最有效的叙事手段。前者是对叙事内涵的思考, 后者则将目光放在了电视叙事的外延, 尽管三重平行结构的概念类似于传统文学理论的作者、作品、读者, 但由于涉及制片流程与受众分析, 这一研究便带有一定的社会学色彩。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似乎可以对真实电视的叙事策略作如下的定义:它一方面立足于叙事的本体即电视节目本身, 通过对其结构图式的理解表征出具有典型性的自我认同, 另一方面它通过纵向比较叙事的三重平行结构, 通过差异性研究得出对作品本身的最优化剪裁。叙事策略的实质是建立在实用主义之上的功能性表达, 这一表达的两个基点分别是美学和社会学。从微观来看, 叙事模式、人物构建都是叙事策略的一部分。

电视叙事策略不外乎在上述定义之前加上了电视的限定, 即将策略聚焦在电视本体研究以及电视内容制作、电视内容和电视观看三个层面的差异性研究上。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视本身的一些特质, 叙事策略的重心也会有少许的偏移, 包括尼尔·波茨曼提出的线性逻辑的瓦解或是法兰克福学派一些关于意识形态表述的探究。■

上一篇:公共利益保护下一篇:素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