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模型(通用3篇)
供求模型 篇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作为一种商品,遵循市场规律,其供求关系与价格相互影响,粮食生产者根据成本、价格调整粮食生产决策,粮食消费者根据价格和收入调整需求量,从而实现供求平衡。同时,粮食又有自身的一些特性,古语道“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人类生存首要的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粮食的需求弹性很小,供给弹性相对略大,生产周期长,其价格容易出现大的波动。稳定的粮食供给是粮食安全的基本保证。
云南省地处西南部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全省600多万公顷耕地面积中,2/3的是山地,大部分农田靠天吃饭。国家对包括云南在内的西部地区的定位为加强草原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转变牲畜养殖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按照优势农产品全国区域布局,云南省不是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保障的重点;从云南粮食生产近三十年的历史来看,粮食自给率已经逐步下降到不足82%。(1)作为区域性的粮食安全考虑,云南省应在全国农业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气候多样性、地理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等特色农业的竞争优势。正确确定粮食生产占用的耕地资源份额及粮食自给率,确保粮食安全,同时,应该从区域内的资源禀赋出发,发挥比较优势。
一、云南省未来综合粮食生产能力分析及预测
影响云南省未来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的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受限于耕地面积和复种指数等因素。
(一)耕地面积
2008年以来,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建设合理用地需求的同时,云南省落实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2008年,云南省耕地补大于占46.41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维持在513.73万公顷以上,大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指标任务,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100%[2]。就数量而言,云南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耕地面积总量基本维持不变,但就质量而言,被占用的耕地绝大部分属于肥沃的良田,补的主要是边远贫瘠的土地,耕地质量总体下降,这或将影响未来的粮食生产能力。长期来看,虽然农业机械化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之一,也是经济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必然。但云南耕地多山地,一部分耕地实现机械化的难度很大(如坡度超过25°,或者零碎孤立小地块),这部分耕地最终可能因无人栽种而弃荒或退耕还林。因此,云南省的耕地面积未来仍将面临减少的压力。
(二)粮食复种指数
当可耕地面积一定时,粮食播种面积主要决定于粮食复种指数。粮食复种指数没有获得一个官方公布的统一数据。根据学术界对复种指数的定义,在此,将粮食复种指数用粮食播种面积与常用耕地面积相比计算(如下页图1所示),粮食复种指数最大值出现在1996—1998年之间,分别为1.77、1.79、1.78。这主要源于1994—1996年政府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随后实施粮食保护价,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粮食复种指数。1998年后,粮食复种指数明显下降。随着中国政府2004年开始对粮食种植实行了一系列补贴,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呈现缓慢回升趋势。由此可见,粮食复种指数受比较经济效益影响明显。例如当政府通过财政支持,使得粮食种植有较好相对收益时,农民会自动调整粮食复种指数,进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未来粮食复种指数的变动将主要决定于粮食的相对收益。
(三)粮食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的比重
自1978年以来,云南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如图2),从4 000多千公顷增长至6 000千公顷。但粮食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的比重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0.89下降为2008年0.68。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民有了更多自主种植决策的权力,根据农作物的比较收益选择农作物种植的多寡。根据云南自然条件,种植粮食之外的其他经济作物比种植粮食有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其他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增长远远高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长,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可预见,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干预,仅依靠市场调节,由于云南的粮食生产不具比较优势,云南省粮食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的比重仍将呈现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四)粮食单产
云南省的粮食单产近三十年来呈现缓慢平稳上升趋势(如图3),从1978年每公顷2.35吨,逐步上升到每公顷3.7吨左右。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粮食单产仍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但粮食单产的增长最终将受植物自然生长条件的限制,会达到一个光合作用的极限产量,在此采用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进行预测。
假设:(1)粮食单产增长率是当时粮食单产x的线性递减函数r(x);(2)存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限制下的最高粮食单产xm;(3)r为粮食单产的固有增长率。建立模型为:
由假设x→xm时,应r(x)→0,即0=r-axm
当x足够大时,可视为连续变量,对t可微。则有:
求解方程为:
现需要估计参数xm和γ。模型估计结果为:(1)
该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94,各被估参数均在99%置信水平上显著。
通过模型预测云南省粮食单产未来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20年粮食单产可达每公顷4.0吨,2030年可达每公顷4.15吨,2040年可达每公顷4.24吨。
(五)有效灌溉面积
近年自然灾害频仍,尤其是2010年,云南省范围内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粮食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云南省政府历来重视水利建设事业,长期大量投资各类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持续稳定增加,粮食生产条件渐进改善。1978年有效灌溉面积仅有902千公顷。到了2008年有效灌溉面积已经达到1 536.9千公顷。假设政府能够继续加大水利建设投资力度,则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将达1 852千公顷,2030年可达2 098千公顷。
这里的预测使用了线性回归。截距项和时间斜率置信水平均大于99%。
从有效灌溉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来看,云南省综合粮食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改善,并且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综合粮食生产能力仍将得到稳定持续的提高。不过,由于在云南省粮食生产比较收益较低,三十余年来持续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仍然可能继续下去,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可能还会下降,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可能仍然比较缓慢。
二、云南省未来粮食总产量预测
由于云南省未来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很小,而粮食播种面积取决于粮食市场的供求状况、生产者的积极性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其未来会存在一定的波动。不过,由于粮食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政府会在市场疲软时及时出台刺激粮食生产的政策。因此,可以预计粮食播种面积会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需求的增加,可能稳中有升,但受限于耕地面积,其增长最终会达到一个极限。长期来看,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根据模型预计云南省的粮食单产未来也将增长缓慢。基于以上判断,在现有政策和科技水平下,云南省未来粮食总产量将会面临缓慢增长的态势,并可能达到一个增长极限。孙冬升(2010)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和HP滤波对中国粮食产量进行了预测[3]。如果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云南省未来粮食产量的预测,粮食产量未来增长速度过快,有可能脱离云南粮食生产的实际,故在此,采用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进行预测。
根据式(1)~(3),假设:(1)粮食产量增长率是当时粮食产量x的线性递减函数r(x);(2)xm是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限制下的最大粮食产量;(3)r为粮食产量的固有增长率。就云南省1978—2009年的粮食产量数据,结果为:
该模型可决系数为0.94,除xm不能拒绝参数为零假设外,x0与r以99%置信度拒绝参数为零假设,模型估计结果在统计意义上有效。该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云南省2020年粮食总产量可达1 959万吨,2030年可达2 271万吨,2040年可达2 568万吨。
三、云南省未来粮食需求变化分析
在中国粮食现阶段主要用于满足口粮需求、饲料需求、食品加工需求和种籽需求四类。随着科技的发展,粮食将有可能越来越多地用于生物制药和生物能源,由此导致的未来粮食需求将无法准确估计。许多文献都以刘振伟(2004)量化粮食安全应保证人均不少于400公斤谷物的算法作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标准[4]。现假定该算法是合理的,可根据云南省未来人口数量的变化测算云南省未来粮食需求变化。
(一)未来人口数量变化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最大的压力是人口压力。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多年,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尽管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与此同时中国人口死亡率也随生活医疗条件的改善逐步降低。近年中国人口增长率虽然明显降低,但人口总量仍呈持续上升趋势。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执行,在未来的某个时点必将出现人口总量下降的拐点。然而,这好像并非是件益事。有学者研究欧洲和日本的人口增长过程,发现当人口出现负增长时,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出现负面影响,劳动力缺乏将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几年,有人口学者提出适时取消计划生育政策建议,这意味着取消该政策只是时间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口将会恢复快速增长。即使取消了计划生育政策,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工作和心理压力的加大,很多年轻人会推迟婚育年龄。由于生育观念的转变,少生少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加上孩子养育成本过高,很多年轻人迫于经济压力选择放弃生育。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可以推断:云南省的人口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将达到社会和环境所能容纳的极限。即人口既不会大幅的增加也不会大幅下降,而是会维持在这一极限水平的平衡状态左右。因此,用经典的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预测未来人口数量是比较适合的。
应用式(1)~(3),假设:(1)人口增长率是当时人口数x的线性递减函数r(x);(2)xm是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限制下的最大人口容量;(3)r为人口固有增长率。利用云南省1978—2008年的人口数据,模型估计结果为:
该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9986,拟合效果较好。x0、xm和r参数估计置信水平达到99%以上。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云南省的人口上限为5 922.8万,其人口的固有增长率为0.038。根据模型预测,云南省2020年将达到4 997万,2030年将达到5 261万,2040年将达到5 456万。
(二)未来粮食需求变化
根据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人均粮食需求为400公斤的标准,以及云南省未来人口的变化可以大概测算出云南省未
四、云南省粮食未来供求关系分析
根据对云南未来粮食产量以及未来粮食需求的预测(表1)可知,云南省的粮食需求缺口逐步缩小,从早期1978年的400多万吨的需求缺口,逐步减少到2009年的200多来粮食需求的变化(如图4)。随着未来人口增长速度的放缓,云南省未来粮食需求增长压力减小,尤其2020年后,其增长幅度明显减小。预计2020年云南省粮食需求为1 999万吨,2030年为2 104万吨,2040年为2 182万吨。万吨的需求缺口。当然,在20世纪80年代,供求缺口主要靠粮食定量供给制度解决;而其后主要靠市场解决。随着粮食产量的逐渐增加以及人口增加速度的降低,预计2022年前后将逐步实现云南省粮食自给的供求平衡,其后年份将略有盈余。
云南省如能一如既往的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保证粮食总产按照当前的增长趋势能够持续,那么,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云南将有望在今后十多年内解决云南省区域内的粮食自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粮食供求形势分析建立在假设人均粮食需求为400公斤的基础之上。然而根据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地区的经验,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人均用粮可能进一步增加。这样,粮食需求将增加较快,十多年后粮食仍有需求缺口。如以人均500公斤计,2020年,云南省粮食供需缺口500多万吨,2030年仍有350多万吨的供需缺口。将来云南省粮食供求的格局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只有保持良好的粮食安全意识,认真做好耕地保护,切实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夯实增产增收的科技进步基础,常抓不懈,才能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Z],1996.
[2]李犁.云南耕地保护工作有成效基本农田保护率达100%[EB/OL].云南网,2009-06-08.
[3]孙冬升,梁仕莹.中国粮食产量的时间序列模型和应用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3).
[4]刘振伟.中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5]周玉洁,陈圣莉.人口增长大幅下降危及中国人口安全拖累经济发展[N].经济参考报,2009-11-13.
供求模型 篇2
关键词:中国大豆,供给与需求,灰色预测,改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植物油消费和畜牧业蛋白饲料的需求快速增加,大豆的总消费量也急剧上升。我国大豆的供给基本上靠进口,也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给率。把握一定时期内国内大豆市场的需求、供给及进口量,对保持大豆自给率、稳定大豆价格、保护豆农利益及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大豆市场供求因素分析
从需求来源方面考察当前我国大豆市场,国内消费量和出口共同构成了对大豆的总消费量,而国内消费又包括压榨、食用、种用和损耗四个方面。
压榨用大豆的需求主要来自养殖业对豆粕的需求,以及居民日常生活对豆油的需求,其中榨油消费量的大幅提高已成为推动我国大豆消费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由于进口大豆具有成本低、出油率高、市场竞争力强等诸多优良特性,故其绝大部分用于榨油消费中。
大豆的食用需求主要来自于直接食用、加工豆制品和工业用途。1987年以前我国对大豆直接食用超过40%,是大豆消费的最大用途,但是直接食用不易消化,消费者转而消费加工豆制品(谭林和武拉平,2009)。
由于大豆的种植面积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以及农业机械化引起的单位面积种用量的减少,种用大豆的增长幅度并不大。在大豆的总消费量中,压榨和食用需求在总需求中占较大比重,总共占比90%左右,而种用和损耗占比小于10%,并且损耗随着技术的进步逐年下降。
21世纪以来我国的大豆出口量一直稳定在30-50万吨杨军等,2006)。但是,对于指数效果不明显的数据采用传统的GM(1,1)模型,得出的结论将会产生偏离现实的情况。因此,在处理大豆供求预测问题上,传统的GM(1,1)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尚需改进。
(三)模型的改进
杨军等(2006)在对大豆的进口预测分析时,应用缓冲算子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以提高数据预测和分析的精度。在引入一阶弱化缓冲算子D后,原始序列的一阶缓冲算子为:
+…X(0)(h)),k=1,2,…,h。为了使模拟结果更加准确的反映经济动态变化,研究者采用新陈代谢模型(3)以改进已存在的预测结果。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数据采取不同阶的缓冲算子处理,并应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分别对需求量、供给量、进口量进行预测,以期减少模型和系统的误差。
(四)预测与检验
1.需求量、供给量和进口量的预测
需求量的原始数据序列为:
供给量的原始数据序列为:
进口量(4)的原始数据序列为:
在运用GM(1,1)模型的过程中,错综复杂的中外经济形势决定了采用一阶缓冲算子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处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预测的需要。因此,在对需求量预测时考虑到我国人口中短期内不会有较大幅度变动,人均消费量的上升幅度不会剧烈变化。为降低模型的系统误差,本文对需求量原始数据采取了三阶弱化缓冲因子处理,而对供给量与进口量则采取了二阶缓冲因子的处理,主要考虑到未来中国大豆市场主要仍然依靠进口,并且大豆的单产能力会随着机械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根据计算原理与公式,利用软件得出新陈代谢GM(1,1)公式如下:
当发展系数-a≤0.3时,GM(1,1)模型可以用于中期预测。基于本文计算的结果,可以对需求量、供给量和进口量做中期预测。2015-2020年的预测结果如表2。
2.模型的检验
(1)残差检验。
残差:
相对误差:
其中X(0)(k)是实际生成值,X^(0)(k)是模型生成值,残差的检验标准为:e(k)≤0.01时,模型为一级精度;0.01<e(k)≤0.05时,模型为二级精度;0.05<e(k)≤0.1时,模型为三级精度;e(k)>0.1时,模型为四级精度。检验结果见表3。
(2)后验差检验,检验结果如下:大豆的需求量预测模型中C=0.00164737,P=1.0000;大豆的供给量预测模型中C=0.00384016,P=1.0000;大豆的进口量预测模型中C=0.00639392,P=1.0000。可见,三个新陈代谢GM(1,1)模型后验差检验精度达到一级等级,从而证明了研究中所采用的预测模型及其输出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通过两种检验方法得以证明:研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建立的新陈代谢GM(1,1)为一级预测模型,依据模型预测的2015-2020年的需求量、供给量和进口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GM(1,1),本文分别对中国2015-2020年大豆的需求量、国内市场供给量和进口量进行了预测,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2015-2020年的大豆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7%和0.66%,供给的增长率大于需求的增长率,这主要是由2015-2020年大豆进口量的平均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30%的快速拉动。(2)在总量水平上,总供给将大于总需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供需缺口将会逐年拉大。2015年预计大豆供给量达7 621.51万吨,总需求达7 413.69万吨,供需缺口207.82万吨。到2020年预计大豆供给量达8 199.82万吨,总需求达7 661.80万吨,供需缺口上升到538.02万吨。(3)2015-2020年大豆的供需状况会发生总量性逆转,供给量将大于需求量。
鉴于此,中国政府应调整进口大豆的增长速率,以减缓对大豆超额供给的冲击。但是,从国内大豆供给量上来说,产量不足仍是制约中国大豆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进口量逐年攀升、国内大豆的播种面积却有所下降,导致大豆自给率持续走低。国内大豆产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近年玉米和水稻的价格相对于大豆来说上涨,农民纷纷减少大豆的种植面积,改种玉米和水稻;二是国内大豆的出油率为19%左右,相对于进口大豆低一个百分点,大豆压榨商更加偏好于进口大豆,导致国产大豆销量的不景气。因此,国产大豆的竞争力偏弱是制约国产大豆市场不景气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出台的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产业政策,已经部分扭曲了大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收购价格已经成为市场基价,供求规律对大豆价格形成机制影响甚微。虽然最低购价与临时收储等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但是却提升了国产大豆的市场价格,导致国产大豆的竞争力不足。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国产大豆的出油率和单产水平,降低压榨成本;走大豆生产集群化道路,利用大豆生产的规模效益,进而降低大豆的种植成本,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大豆的总产量。(2)完善农产品财政补贴制度,加大大豆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种植大豆的间接成本,以支持国内大豆的种植,继而提高大豆的种植面积;取消最低收购和临时收储等产业政策,完善大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3)建立健全大豆预警长效机制,妥善应对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波动对国内大豆种植行业的冲击,避免因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从而保证大豆种植农户的收入;优化大豆进口结构,适时调整国产大豆的进口比率,提高大豆的自给率,最终实现国产大豆“走出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军,刘斌,尚曼龙.中国大豆进口的预测与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6):141-144.
[2]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任永泰,宁海龙,邓华岭.灰色系统预测模型改进及大豆供需分析与预测[J].农机化研究,2007(12):20-22.
[4]张振华,刘志民.我国大豆供需现状与未来十年预测分析[J].观察与思考,2009(4):16-21.
[5]谭林,武拉平.我国大豆需求及供需平衡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98-101.
[6]刘志民,杨友国,张振华.我国大豆市场供需特征及2010-2020年供需量的罗吉斯蒂曲线法预测[J].科技与经济,2010(2):84-88.
[7]党耀国,刘思峰,刘斌.关于弱化缓冲算子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2):108-111.
[8]彭丽宇,冯运卿,李学伟.基于GM(1,1)模型的人均原煤产量预测[J].Scientific Research,2011:1755-1759.
[9]王丽娟.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时序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6):668-671.
供求模型 篇3
三、河南“十二五”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从对河南“十二五”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和供求因素分析看, “十二五”期间, 河南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趋势将呈以下特点:一是供求的矛盾持续突出。按照河南“十二五”规划纲要, 城镇化将由2010年的39.5%增长到2015年的48%左右。按照每年城镇化率提高1.5%将增加就业人口70万左右计算, 这将增加需就业人口400万左右, 每年需增加就业人员约80万人;而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0年, 河南省城镇新增就业安置对象共约150万人左右, 这种趋势, “十二五”期间不会有根本改观。这样算来, “十二五”期间, 河南每年城镇需要就业再就业的总量仍将达到230万人以上。而从需求的情况看, “十二五”期间, 河南省GDP预计年增长9%, 按照近年来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测算, 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计算, 经济增长约能创造72万个就业岗位;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 每年可开发10万个左右公益性岗位;采取措施, 失业人员每年再就业7万人, 加上自然减员腾出的约20万个岗位, 每年河南省城镇就业岗位供给总量预计110万个左右, 岗位缺口每年将在120万左右, 因此, “十二五”期间, 河南人力资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持续突出。二是供求某些方面仍“不匹配”, 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依然并存。“十一五”期间, 河南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出现了一些“不匹配”的现象, 这种现象, “十二五”期间将依然存在。即企业用工条件要求与农民工自身素质“不匹配”;需求方给予劳动力经济和政治待遇与劳动力供给方的期望“不匹配”。对劳动力年龄的需求与供给出现“不匹配”。三是高层次人才仍短缺。从“十一五”期间河南人才市场举办的中高级人才专场招聘会情况看,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一直是突出问题。从目前情况分析。高层次人才短缺, 依然是“十二五”人力资源市场的一种趋势。
四、河南“十二五”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 河南人力资源需求可能呈以下情况:一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教育对人力资源需求将继续增长;农、林、牧、渔业对人力资源需求将继续减少;房地产对人力资源需求将出现回落。二是按城乡分: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个体对人力资源需求将继续增长;国有单位对人力资源需求将保持稳中有升。三是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将继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第一产业对人力资源需求将继续减少, 而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对人力资源需求将增加。四是按工种分:营销专业依然会保持较多的需求。同时, 财务岗位、机械制造、通信工程技术岗位对人力资源需求也会继续增加。
五、发展河南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议
谋划河南“十二五”就业方法, 必须选择适合河南省情的就业措施。一是切实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进一步强化“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发展理念, 大力发展经济, 为开发劳动力资源打好基础;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努力扩大就业容量。二是着力拓展和培育就业新领域。积极扶植和培育小城镇, 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和就业容量;把开发和推广适用技术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结合起来, 以增加就业机会。三是实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计划。继续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培育各方面适用人才;加强职业教育, 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调整教育结构和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实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对在岗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四是大力推动全民创业,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各种形式的创业, 支持和鼓励创业者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 进一步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作用;引导民间投资, 扩大创业规模, 以创业带动就业。五是着力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单位:吕琦、桂拓,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王平、王晨阳,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