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平衡分析

2024-06-17

供求平衡分析(精选7篇)

供求平衡分析 篇1

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 2009年生猪供给持续增加, 价格呈“两头高、中间低”走势, 振幅收窄, 猪粮比价下半年虽有反弹但幅度不大。总体来看, 生猪产业逆市调整, 产能渐趋合理, 预计后市生猪供求有望趋于平衡, 价格保持基本平稳。

1 存栏稳定, 出栏增加——生猪市场供应充足

2009年, 全国生猪存栏保持在4.45~4.69亿头范围内, 由于猪病频发, 母猪产仔率、仔猪成活率均较往年有所下降, 总存栏量并未在高出均衡水平后大幅持续增加, 波动幅度在2%左右, 数量相对稳定。

生猪出栏量为近年来较高水平, 在有效保障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 生猪出栏增多也潜伏着产能过剩和猪价下跌的趋势。据农业部监测, 2009年12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6900万头, 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910万头, 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存栏的比例为10.5%, 仍略高于正常水平。产能相对过剩, 结构不合理的状态依然存在, 主要是因为能繁殖母猪偏多, 生产水平偏低。自2009年2月份开始, 生猪屠宰量持续攀升, 表明生猪市场供求矛盾依然突出。据商务部监测, 2009年12月份生猪屠宰量达到2109.6万头, 比上月激增11.8%, 主要受进入消费旺季、节日消费需求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2 猪价回升, 猪粮比价下降——养殖效益不稳定

2009年前三季度, 国内猪肉价格走势呈“V”字型, 继续朝正常赢利价格回归, 其中, 7~8月份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应该说, 生猪价格的回升是恢复性的增长, 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持续好转, 农副产品产销趋旺。第一阶段调整基本结束后, 2009年第四季度的生猪价格出现小幅振荡, 符合周期性、季节性规律。仔猪市场价格紧随生猪价格波动。

虽然生猪价格回升, 但由于猪粮比价持续下降, 养殖效益不稳定。据农业部监测, 全国生猪养殖户平均亏损面从2009年1月份的5.8%扩大至5月份的45.8%, 生产效益持续走低, 猪粮比价从9.3∶1下滑至5.35∶1的低谷, 而后虽有反弹但幅度不大, 受季节及疫病等因素影响, 饲料原料、运输成本、病害防疫等成本不断上涨, 支撑了肉价上涨, 也挤压了养殖利润空间。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 主要原因是当前养殖的集约化程度偏低, 产业结构组成松散, 对市场预期不准及“软件”不强等, 然而决定猪价高低及走势的根本因素仍是供求关系。2009年, 生产基数偏高, 产能集中释放, 供给持续增多, 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影响, 国内需求不旺。出口方面, 美国、墨西哥等国受甲型H1N1流感、饲料价格偏高、美元升值等因素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增强, 减少或限制进口, 我国猪肉出口减少。

3 供求平衡, 调控能力增强——后期价格将保持平稳

2009年, 国家预警信息和冻肉收储等政策对市场信心的回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也向平稳过渡, 并且已经建立了加强信息引导、利用冻肉储备调节市场预期等机制, 调控能力显著增强, 将更好地发挥稳定市场预期、调节市场供求的积极作用。

临近春节, 预计生猪价格会再次回升, 但由于当前供给能力充足, 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而春节后, 因为能繁母猪存栏量偏高, 生猪价格可能再次回落。虽然短时间内生猪价格小幅变动, 但长期来看, 后市生猪供求形势有望趋于平衡, 存栏有望基本稳定并略有增长, 能繁母猪存栏有望继续增加, 总体将继续保持宽松格局。预计2010年上半年, 生猪价格水平有望在现有基础上保持平稳态势, 猪粮比价也将趋于平稳, 养殖利润应该会维持当前状况。

长远来看, 价格波动将促使养殖户调整结构, 使母猪存栏结构进一步优化, 生猪产能渐趋合理, 促进养殖产业集约度提高及生产力水平上升, 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转型, 从而为生产形势中长期回暖及整个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需要关注的是, 由于产能过剩依然存在, 储备猪肉的抛售也将增大猪肉供应量, 因此2010年生猪价格回调压力大, 养殖收益面临挤压, 未来养猪将进入一个相当长的微利小幅波动期。另外, 疫情对市场行情的影响举足轻重, 因此要稳定和控制市场, 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2010:楼市有望走向供求平衡 篇2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 房地产业对保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据估算, 2009年, 全国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额有望突破6万亿元, 相当于同期GDP的五分之一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预计达3.6万亿元,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接近19%;在增量固定资产投资中, 房地产贡献逾三成。

业内专家分析, 房地产对启动内需的正面影响巨大, 而正在生成的泡沫将摒弃真实需求, 并可能导致房地产引擎熄火。因此,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 地产调控取向定调为平衡供给:一方面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 推进保障房建设;另一方面抑制楼市投机,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随着房地产投资和新开工量的持续增加, 楼市有望逐步走向供求平衡。

开发投资持续回升

“2009年初, 高库存曾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沉重压力, 由此开发商投资和开工普遍低迷;新增供应跟不上, 同时需求集中释放;在库存消化接近尾声时, 房价开始大幅上涨。不过, 从5月份开始, 行业景气逐步向好, 开发投资持续回升。”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

主要城市库存房源消化于五六月间, 现已基本接近尾声, 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数据呈现逐步回暖趋势。其中, 土地购置面积、土地开发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等先行指标的降幅逐月收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同比升幅逐月扩大。

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1~11月, 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271亿元, 同比增长17.8%, 增幅比1~10月提高1.2个百分点。在新增供应方面, 2009年1~11月, 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达到9.76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15.8%。其中, 11月当月的新开工面积达1.62亿平方米, 较10月环比增长98.73%。从2009年8月份开始, 新开工面积连续上升。其中, 8月、9月、10月及11月新开工面积月度同比分别增长24.6%、55.4%、54.7%及194.5%。4个月新开工面积已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

据预计, 2010年, 新房供给将“前紧后松”。房地产项目开工后, 一般在6~9个月内形成市场供应。从2010年3月份开始, 新房供给将增加, 5月可能形成供给小高峰。持续紧张的库存将促使开发商在未来半年内维持较高的开工规模;下半年, 供给有望明显上升, 房价涨幅也将趋缓。

需求释放料将放缓

“房地产市场处于上升趋势中, 供不应求是一种常态, 但这并不意味着楼市会持续繁荣。2009年, 楼市成交大幅放量提前释放了未来部分需求, 加之房价上涨过快, 预计2010年楼市销量将出现较为明显调整。”一位资深地产人士认为。

2009年1~11月,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5203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53%, 其中, 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4.4%;商品房销售额35987亿元, 同比增长86.8%。其中, 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91.5%。

与此同时, 房价快速上升, 涨势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截至2009年12月中旬, 全国主要城市商品住房成交均价创历史新高。目前, 重点城市楼市依然“高温不退”。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指出, 2009年楼市价量大涨, 大部分需求已经提前透支。他预计, 今后楼市可能会进入休整阶段。“行业自身有内在调整要求, 加之政策微调的因素, 2010年上半年, 特别是第一季度, 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将萎缩。”

业内认为, 2009年销售火爆, 既是对2008年被压抑需求的释放, 也是对2010年需求的透支。2010年楼市销售量下滑或难避免。第一创业最新报告预测, 2010年, 全国新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分别同比下滑15.1%和4.4%, 其中一线城市销售面积下滑27%, 销售额下降8%。

调控政策有保有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 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2009年12月14日, 国务院要求采取综合手段“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其中包括“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 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 切实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显然, 今后的房地产调控不会“一刀切”, 差异化定向调控将成为主要手段。

陈国强认为, 房地产调控政策将采取“有保有压, 区别对待”的方式, 二套房贷收紧将是必然。与此同时, 中央要求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 这表明普通住宅、自住性消费仍将受到扶持。房地产政策仍属温和调整, 行业整体趋势仍向好。

长城证券分析师黄清林指出, 目前政策力度尚不大, 预计2010年上半年依然会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地产调控政策空间有限, 购房需求将不会受到明显抑制。但下半年可能面临紧缩政策, 并将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压制。

中国高策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李国平分析, 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将是有“扬”有“抑”的双重目标:一方面, 希望通过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应以及鼓励“自住和改善型”需求来促进行业持续“景气”, 保障巨大的开复工建设量, 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政府也将通过抑制“投机性”行为来压制涨幅过大、过快的房价, 高房价不仅会给银行房贷带来潜在风险, 更重要的是会不断“挤出”中等以下购买力的购房人群, 给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伤害。

相关链接

2009年楼市六大关键词

泡沫

2009年楼市在一片低迷中拉开帷幕, 但3月以来,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连续上涨, 国房景气指数也一路回升, 市场迅速回暖, 楼市价量齐涨, 仅前11个月的商品房及住宅销售额就已经远超2007年和2008年的全年水平, 销售面积超越2008年全年, 并接近2007年峰值时的全年水平。

地王

自2009年5月份北京拍出广渠门外10号地开始, 众多“地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到了下半年, “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频频上演, 土地成交总价和楼面单价纪录屡被刷新。不少央企手握重金, 成为“地王”的制造者和拥有者。

捂盘

2009年开发商捂盘之风又起, 推迟楼盘入市时间、分批销售、炒号认筹、内部订购等现象层出不穷。有关部门一直在打击开发商的捂盘行为, 尤其是在年底, 相关措施开始加强。

囤地

在地王频出的同时, 开发商囤地、老地王“晒太阳”的现象也颇引人关注。根据国土部的调查, 目前全国闲置的房地产用地约有1万公顷。打击热点城市炒地、囤地将成为国土部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上市

2009年7月, 中国建筑和北京金隅分别登陆A股和H股市场, 标志着房企IPO时间窗口的开启。同年11月, 恒大地产、明发集团、龙湖地产、深圳花样年集团等纷纷在香港挂牌。

不少已上市的地产商进行了再融资。值得注意的是, 银行授信也是房企融资的重要渠道。

国四条

供求平衡分析 篇3

“十一五”期间, 青海省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继续得到有效巩固,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 青海的经济将会有更深层次的发展。如何在既定的需求状况下有效供给固定资产投资, 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乃至更长期时期内青海省GDP增长目标, 必将是青海省经济发展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一) 总体分析

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1999年的128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801亿元, 投资规模增长了6倍, 年均增长率为达到20%以上。

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大。从1998年开始, 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超过了50%, 有些年份如2002年、2003年和2009年该比重甚至达到70%以上。

第三, 固定投资效果系数呈逐年提高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反映了每万元的固定资产所产生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加额。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从2000年的0.16逐步提升至2008年的0.38, 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但在2009年, 由于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 使投资效果系数下降到0.08。

(二) 结构分析

第一, 省内各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均衡性突出。2009年, 西宁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42.68%, 海西州为22.73%, 海东地区为12.7%, 其余地区占比均在10%以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全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这极大地影响了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 仍以自筹资金、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为主。2009年, 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 投资主体自筹资金占49%左右, 预算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占33%左右, 债券和外资占1%左右, 其他资金约占17%。自筹和银行信贷仍是资金供给的重要渠道, 资本市场和外资供给所占的比例偏低。

第三,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小。通过对青海省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统计, 取各产业在近五年来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的平均值。可知, 第一产业的占比最低, 仅占8%, 这是因为青海省的气候条件限制, 农业并不发达, 对农业的投资少也是符合省情的;第二产业的占比最高, 占49%, 其中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几乎占了第二产业的90%以上, 这也充分体现了工业在青海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随着近年来青海省对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增加, 占比仅次于第二产业, 为43%。

二、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与供给预测及缺口分析

为了能较为客观的判断青海省未来期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供给状况, 笔者依据历史数据及“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 对青海省2011~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及供给进行预测, 并对其供需资金缺口进行分析。

(一) 投资需求预测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为:首先, 依据“十二五”规划设置的GDP发展目标计算未来各年GDP;其次, 根据历史数据, 采用回归方法, 建立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的预测模型;最后, 由预测方程及未来各年GDP的数据, 预测投资需求。

1. 未来各年GDP的测算

西部大开发以来, 青海省GDP年均增长率为11.9%。《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GDP年均增长12%的目标。由此假设在2011~2020年期间, 青海省GDP年均增长率也为12%。2010年青海省GDP为1342亿元, 据此可测算出青海省2011~2020年各年的GDP, 见表1。

2. 建立预测模型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因此建立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回归预测模型:I=c1GDP+c2+μ, 其中c1代表GDP与投资之间的相关性, c2为截距项, μ为残差项。

然后利用1990~2009年相关数据, 可得投资需求的回归方程为:

I=0.695GDP-30.147

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 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73, 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 均大于5%的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18的临界值t0.025 (18) =2.101;并且从斜率项的值来看, 0﹤0.69526﹤1, 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投资倾向在0与1之间的假说, 表明在1990~2009年间, GDP每增加1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投入0.69526亿元, 也就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是0.69526亿元。

其中c1=0.69526显示在青海省固定资产对当地GDP产值的贡献率比较高, 这也充分说明对于青海省, 在全国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时期, 尤其是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因此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充分的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所以其与GDP产值的相关性会比较高。

3. 投资需求预测

根据回归模型, 及未来10年GDP的测算值, 青海省2011~2020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预测结果见表2所示。由预测结果可知,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为6488亿元, “十三五”期间投资需求为11549亿元。

(二) 投资供给预测

对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供给的预测, 笔者采用Holt-Winters非季节指数平滑法进行。

根据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各渠道资金来源数据, 利用上述指数平滑预测方法对2011~2020年内各渠道资金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见表2。根据预测结果, 2011~2020年期间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供给资金为15705.86亿元, 其中“十二五”期间供给资金为6238.75亿元, “十三五”期间, 即2016-2020年供给资金为9467.11亿元;从供给渠道来看, 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占供给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7.81%、22.26%、0.63%、47.54%和11.75%。

(三) 供求缺口分析

通过预测青海省2011~2020年投资需求和投资供给, 得出未来10年青海省资金缺口总额2331亿元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青海省的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趋势总体稳步上升, 其中资金需求后期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2020年资金需求上升为2868亿元, 上升速度较为明显。而资金供给虽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上升趋势较资金需求平缓, 2020年资金供给达到2152亿元。“十二五”期间青海省资金总缺口248亿元, 而“十三五”期间总缺口2083亿元, 说明“十三五”期间资金供给压力十分大。总体来说, 资金总需求和资金总供给二者之间差距是越来越大, 不断增加青海省未来的融资压力。

青海省资金缺口的成因:从需求看, 资金需求与GDP保持相同的增长趋势。由于青海省的GDP增长一直较快, 因此资金需求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从供给看, 主要受到了青海省资金供给渠道结构的影响。前面的研究已经得出, 现实主要供给渠道中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和国家预算占了82%, 所占份额较大, 而债券资金来源只占0.067%, 说明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十分差, 利用外资所占比例也只有1%左右。总之, 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和未能充分利用外资是影响青海省资金供给不足的最主要的两个原因。

三、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供求平衡设计

从缺口分析中可以看出, 之所以会出现缺口扩大的趋势, 主要是青海省现有资金供给结构限制了资金供给能力的增长, 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供给跟不上需求的增长。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径和方法, 达到未来期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一) 路径选择

根据青海省自身情况和其他发达省份发展经验, 应大力吸引外资, 积极启动民间资本, 努力挖掘信贷供给潜力, 发展资本市场, 引进新型融资, 是弥补资金缺口的最佳方案和路径。针对青海省未来10年固定资产资金供求缺口越来越大状况, 应通过融资模式市场化, 吸引更多的市场资金参与经济建设, 弥补资金缺口。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融资模式市场化可通过融资项目市场化、融资主体开放化等方式来实现。

(二) 平衡设计

1. 优化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对策

第一, 改革投融资体制, 吸引民间资本。针对民间资本制定合理的投融资准入门槛, 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 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青海省经济建设。

第二, 建立企业和社会投资的稳定增长机制。广泛吸引省内外社会资本投资创业, 加快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社会投资增长机制。

第三,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应积极利用证券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金融市场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进行融资。

第四, 发挥外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减少对外资的审批内容, 简化审批程序, 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政策法规的透明度, 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青海的优势产业和发展基地。

第五, 创新融资渠道。政府当前可积极开发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渠道, 引导该渠道资金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活动, 并充分利用省外资金, 同时, 摒弃“自筹自建”的思维模式, 应将组建融资主体和引进投资主体结合起来, 大力吸引省外资金参与省内经济建设。

2. 资金总供求平衡设计

资金平衡方案设计是以市场化为基本方向和路径, 以发挥资本市场供给潜力为核心, 不放弃有条件下的外资供给, 全面考虑政府财政资金的供给能力, 充分利用银行信贷资金供给, 并使用创新渠道和创新工具来弥补缺口。

摘要: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内青海省GDP增长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中资金供求平衡必将是青海省经济发展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预测模型, 得出“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国家资产投资需求为6488亿元, 缺口为248亿元, “十三五”期间投资需求为11549亿元, 缺为2083亿元。平衡固定资产投产结构, 应改革融资体制, 吸引民间资本, 发挥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创新融资渠道。

供求平衡分析 篇4

三、河南“十二五”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从对河南“十二五”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和供求因素分析看, “十二五”期间, 河南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趋势将呈以下特点:一是供求的矛盾持续突出。按照河南“十二五”规划纲要, 城镇化将由2010年的39.5%增长到2015年的48%左右。按照每年城镇化率提高1.5%将增加就业人口70万左右计算, 这将增加需就业人口400万左右, 每年需增加就业人员约80万人;而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0年, 河南省城镇新增就业安置对象共约150万人左右, 这种趋势, “十二五”期间不会有根本改观。这样算来, “十二五”期间, 河南每年城镇需要就业再就业的总量仍将达到230万人以上。而从需求的情况看, “十二五”期间, 河南省GDP预计年增长9%, 按照近年来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测算, 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计算, 经济增长约能创造72万个就业岗位;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 每年可开发10万个左右公益性岗位;采取措施, 失业人员每年再就业7万人, 加上自然减员腾出的约20万个岗位, 每年河南省城镇就业岗位供给总量预计110万个左右, 岗位缺口每年将在120万左右, 因此, “十二五”期间, 河南人力资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持续突出。二是供求某些方面仍“不匹配”, 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依然并存。“十一五”期间, 河南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出现了一些“不匹配”的现象, 这种现象, “十二五”期间将依然存在。即企业用工条件要求与农民工自身素质“不匹配”;需求方给予劳动力经济和政治待遇与劳动力供给方的期望“不匹配”。对劳动力年龄的需求与供给出现“不匹配”。三是高层次人才仍短缺。从“十一五”期间河南人才市场举办的中高级人才专场招聘会情况看,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一直是突出问题。从目前情况分析。高层次人才短缺, 依然是“十二五”人力资源市场的一种趋势。

四、河南“十二五”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 河南人力资源需求可能呈以下情况:一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教育对人力资源需求将继续增长;农、林、牧、渔业对人力资源需求将继续减少;房地产对人力资源需求将出现回落。二是按城乡分: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个体对人力资源需求将继续增长;国有单位对人力资源需求将保持稳中有升。三是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将继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第一产业对人力资源需求将继续减少, 而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对人力资源需求将增加。四是按工种分:营销专业依然会保持较多的需求。同时, 财务岗位、机械制造、通信工程技术岗位对人力资源需求也会继续增加。

五、发展河南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议

谋划河南“十二五”就业方法, 必须选择适合河南省情的就业措施。一是切实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进一步强化“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发展理念, 大力发展经济, 为开发劳动力资源打好基础;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努力扩大就业容量。二是着力拓展和培育就业新领域。积极扶植和培育小城镇, 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和就业容量;把开发和推广适用技术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结合起来, 以增加就业机会。三是实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计划。继续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培育各方面适用人才;加强职业教育, 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调整教育结构和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实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对在岗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四是大力推动全民创业,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各种形式的创业, 支持和鼓励创业者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 进一步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作用;引导民间投资, 扩大创业规模, 以创业带动就业。五是着力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单位:吕琦、桂拓,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王平、王晨阳,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审计商品供求关系分析 篇5

一、前提假设

假设是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所做的理论规范, 是研究问题的范围框架。假设是无法或无须证明的理论前提, 建立理论假设其实是规范一种运转机制, 使所研究的问题按照特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假设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 但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这种方式的假设在理论研究上是必要的, 而最后又要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下指导现实。本文的前提假设有:

1. 理性人假设。

即参与双方均在自己所掌握信息基础上, 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此, 自身利益, 对于需求者来讲指最能帮助自己做出经济决策的审计报告;而对于供给者而言, 则指给他们带来最大利润的审计报告。此假设规定产品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价值观问题。

2. 信息不对称假设。

即审计市场是一个柠檬市场, 需求方无法立即判别审计产品质量, 因此, 信誉和品牌极其重要。

3. 垄断竞争市场。

即市场上存在若干具有一定垄断势力的厂商, 他们在市场份额、商品质量、社会信誉等方面均占有优势。与此同时, 市场上还存在为数众多的小规模厂商, 且进入与退出壁垒极小。这是根据现实所做的基础假设, 说明了价格形成机制是由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

二、审计产品供给分析

1. 供给主体。

审计报告作为一种商品, 是由会计师出具的, 因此,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也就构成了供给主体。

2. 影响因素。

(1) 审计价格。审计主体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提供审计业务的目的当然是获得利益, 此时, 价格作为一个信号导向尤为重要。按照中国目前的情形, 审计业务根据工时数和涉及的业务人员来确定费用。审计费用价格越高, 工作人员就越愿意付出更多努力, 提供更高质量、更多的服务。 (2) 生产成本。审计业务同样适用于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业务的成本包括工时费、出差费、交通费以及机会成本等。审计工作作为一项服务型业务, 其很多成本无法直接用货币来计量。对此, 我们可以以业务流程为导向, 附加一定比例折现, 估算其成本。显然, 成本越高, 其工作动机就越差, 当成本超过所产生的收益时, 事务所就拒绝受理该业务, 也就是该生产成本与审计产品供给呈反向变动关系。 (3) 审计技术。审计业务技术的发展, 对审计产品影响巨大。例如:从1844年20世纪初, 独立审计以账目基础审计为主, 即对大量的账簿记录进行逐项审查, 耗时耗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厂商数目的增多, 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 建立在对内部控制制度可靠性基础上的内控导向审计逐渐取代了账目基础审计, 使审计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 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 进一步提高了审计效率。由此看到, 审计技术与产品供给正相关。

3. 区分两类供给产品。

由于本文在现实基础上提出了审计市场信息的非对称性, 它的潜在含义之一就是审计市场产品质量的差异性。即一部分厂商提供高质量产品, 而另一部分厂商提供产品质量较差 (如图1) :较高的S曲线代表对于高质量审计产品, 只有付出较高价格才能得到;较低的s曲线表示对于一个较低的价格, 依然存在大量的市场供给, 或可解释为, 在同一价格水平下, 低质量的审计产品供给量总是大于高质量的审计产品供给量。

三、审计产品需求分析

1. 消费者主体。

审计产品存在多方需求主体, 具体而言: (1) 现实投资者。这是产品的主要消费者, 由于两权分离, 投资者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 促使了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 债权人。主要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及偿债能力; (3) 内部管理人员。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诚实的管理人员将审计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来安稳投资人; (4) 政府管理人员; (5) 社会公众。

2. 影响因素。

(1) 产品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 产品价格是指为得到此项信息所付出的经济代价, 但目前中国审计市场收费不太合理, 即该价格实质是由被审计单位来支付, 而作为主要消费主体的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都是无偿获得该信息。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价格反映市场需求的准确度。但在本文所讨论范围内, 价格仍是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2) 社会舞弊发生的概率。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随着舞弊的发生而更加深化。审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查错纠弊, 如果在一个社会中舞弊时有发生, 那么消费者对审计产品的需求度就会增加。

3. 区分高质量产品与低质量产品的需求曲线。

如前所述, 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 消费者无法立刻辨别审计产品质量。因此, 消费者将对两类产品付出不同的价格 (如图2) 所示:D指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曲线;d指对低质量产品的需求曲线。D位于d曲线的上方, 表示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审计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

四、均衡分析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审计产品提供者比消费者知道更多的信息。起初, 消费者会猜想他们买到审计产品是高质量的可能性是50%, 因此, 在购买时, 消费者就会把所有的产品看做是中等质量的, 即为图3中的M曲线。它低于D, 但高于d曲线, 表示消费者在初次购买时只会按照中等质量的产品来出价。此时, 将有较少高质量的产品出售, 而售出的大部分商品均为低质量产品。

当消费者消费该产品, 做出错误经济决策后, 其意识到大部分审计报告均为低质量产品时, 他们的需求曲线就会继续向左转移, 这一移动会持续下去, 直到低质量的审计产品售完为止。在这一点市场价格太低而不能使任何高质量产品进入市场出售。因此, 消费者就假定, 他们消费的任何产品都是低质量的, 而市场需求曲线就会变成d, 从而造成逆淘汰。

上述分析是一种极端情况, 而且只是纯理论分析, 市场可能在有些高质量审计产品出售时达到了某种均衡。

五、结论

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 可能会出现逆淘汰问题, 即低质量产品驱逐高质量产品, 通过以上分析, 以下结论可能是有益的:

1. 品牌、信誉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极端重要性。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消费者在初始选择审计单位时, 可能得到一个低质量产品。但在长期中, 高质量的产品提供者就会脱颖而出, 继而形成一种品牌效应, 使得未来消费者在初始进入时就对其产生一定的信赖, 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的先行者优势, 有利于维护并扩大其以后的业务范围。

对于品牌声誉低的新进入者, 只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产品, 而同时收取较低的价格, 这一策略在短期内使得事务所亏损经营, 但从另一个角度, 可以看做是对声誉的一种投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 声誉、品牌的逐步建立, 以后事务所可以收取溢价, 当溢价总额超过事务所提供低质量审计产品进行欺诈的机会成本时, 达到市场均衡。

2. 信号传递或为审计的本质。

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 审计市场也不例外。审计市场的非对称性所产生的逆淘汰现象迫使高质量产品提供者必须使其消费者相信其产品的可靠性。其实审计本身就可以看做对财务报表的一个标准, 向社会传达一种可靠的信号。而审计产品又可依靠其长期形成的品牌效应, 向社会传递一种高质量标识。

摘要:审计作为一种商品, 有其自身的供给主体、需求主体, 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 也会达到一定的均衡状态。在审计商品的分析基础上, 引入信息不对称现象, 并介绍了信息不对称对审计市场均衡的影响, 从而在这个角度, 得出了一些加强事务所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供求关系,审计商品,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徐正刚.中国审计市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顾奋玲.中国独立审计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我国房价问题的供求分析 篇6

1 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1.1 需求方面

(1) 刚性需求。新世纪以来, 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 从2002年到2011年, 我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096万人。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到21世纪中叶中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届时中国城镇化率要达到70%, 即2050年以前每年将有约1000至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2011年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 其中还包括2亿多农民工, 他们中大多数住房问题还没得到解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也开始改善居住条件。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6.7平米提高到了2011年的36平米。已经进入城市以及将要进入城市的人口或买或租都会产生对城市住房的刚性需求。

(2) 投资需求。波士顿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 截至2007年, 我国家庭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达39.1万户。在满足家庭消费开支后, 这些富裕的家庭就会选择投资。众多的家庭投资方式中, 储蓄由于多年来的实际负利率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抛弃。在经历了2007年下半年以后股市的暴跌和持续低迷后, 资金从证券市场抽出开始在市场上乱窜, 投机盛行。针对保险业的消费者投诉连续几年位居各行业前列, 所以保险也不是投资的理想选择。住房兼具消费和投资属性, 近十年来, 虽然经历了政府的多次调控, 房价总体还是呈上涨趋势的, 甚至陷入越调控房价越涨的怪圈。在房价涨价预期下, 越来越多的中高收入家庭选择投资房产进行资产保值。目前, 投资性购房已经成为助推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3) 投机需求。我国长期以来超发的货币形成了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 这些“游资”具有逐利的本性,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时就已经进入开始投机。2003年房地产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后迅速发展, 投机活动也随即盛行。房地产投机活动与投资活动不同, 投机者都具有雄厚的资金, 大量购进, 影响市场需求, 造成商品房供不应求的假象。在房价上涨后再大量抛售, 赚取差价。我国2000年以后甚至出现了温州炒房团, 在炒高了上海、杭州等地房价后又转战国内各大城市。2003年以来国家虽然多次出台调控政策, 但真正涉及炒房的却不多, 甚至连投机炒房的合法性都没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由于国家没有对投机炒作者采取强有力的限制措施, 越来越多有经济实力的人在丰厚的投机回报的诱惑下加入房地产投机的阵营。

1.2 供给方面

1.2.1 住房供应垄断

(1) 土地供应垄断。在我国, 城镇土地归国家所有, 要用于住房建设就得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并出让。农村 (包括城市郊区) 的集体土地必须经过政府依法征用成为国有土地再出让后才能进入土地交易市场, 那些没有经过征用、出让程序的土地上建成的小产权房由于不能进行产权登记而转让受限。因此, 住宅用土地每年的供应量由地方政府根据城市规划决定。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分配的不合理使地方政府陷入财政困境。2002年《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发布实施后, 商品住宅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挂牌的方式出让, 土地出让金划归地方财政。在利益的驱使下, 土地价格大幅上涨并被不断推高, 甚至通过压低土地供给抬高地价以增加土地出让金收入, 见下表。

注:2012年8月国土资源部将住房用地计划下调为15.93万公顷。数据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2) 行政程序繁琐, 开发建设权被垄断。虽然法律并没有禁止个人在国有土地上建房, 但是土地从出让到建房取得产权, 报批手续多达20多项, 要盖100多个印章, 涉及20几个部门, 在行政部门办事效率低下, 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的情况下, 这些无疑会对多数人构成难以逾越的障碍。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的推进, 国家对企事业单位自建住房用地已经明令禁止, 对城市私人建房也停止了用地审批, 房地产开发建设权被开发商垄断。

(3) 住房供应垄断。知名房地产代理和顾问服务公司莱坊发布的《全球楼价指数》指出, 2012年香港房价上涨23.6%, 位居全球首位。香港前十大房企占市场份额的80%, 这会让人把香港的高房价跟供应商垄断联系起来。反观内地, 随着2010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 企业的优胜劣汰也在逐步推进, 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2013年3月,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出炉的中国房地产500强测评报告显示, 2012年前十强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额占500强销售总额的32%, 相比2011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销售面积占500强销售面积总额的36%, 相比2011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在住房市场需求总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供应方垄断程度的加剧势必会加大房地产商的定价权。

住房供应中的垄断如上图所示, 根据经济学中垄断市场产品价格决定的原理, 处在垄断地位的供给方会抬高商品定价, 以获取最大化的利润。

1.2.2 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 低价房供应不足

1998年, 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开始了以经济适用房和货币化分房取代福利分房为特征的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文件强调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供应体系。按照建设部当时的保守估计, 可以买经济适用房的中低收入家庭要占到居民总数的80%以上, 10%上下的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由市场解决。从1998年到2003年, 经济适用房解决了600多万户家庭的住房问题。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 建成了面积不等的经济适用房, 寻租腐败行为滋生, 使得经济适用房陷入“既不经济, 也不适用”的尴尬境地。2003年出台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将经济适用房由“住房供应的主体”重新定位为“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意味着政府将“为80%以上的家庭提供经济适用房”的政策调整为“为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2006年5月, “国六条”发布实施, 开始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试图构建一种“最低收入阶层靠廉租房, 低收入阶层靠经济适用房, 其他阶层靠房地产市场”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 政府保障房的覆盖人群变成了少数人, 多数人的住房问题被扔给了市场。由于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投入大、利润低, 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都没有积极性, 供给量远远不足。

1.2.3 房地产税费繁杂, 提高开发商成本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指出, 我国现阶段实际征收的房地产税种有12项之多, 涉及房地产的收费平均多达50项, 两者共计62项, 这些税费占房价的15%左右, 最终也都由购房者负担。居民已经纳了税, 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教育、人防等准公共品本身应该由政府提供, 再向开发商征收进而转嫁给购房者就是重复征收。政府在出让土地时已经收了土地出让金, 而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 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支农支出、城市建设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政府再向开发商收取拆迁费用也是重复征收。对二手房交易征收的营业税及其附加也如数转嫁到购房者身上。

2 稳定房价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2.1 供给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2.1.1 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在国外, 政府有责任为大多数人提供住房, 保障住房也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指出, 在过去的十五、十一五期间, 商品房开发用地占30%, 住房供地的70%事实上是供给给了保障房方面。然而在市场中, 只有相当于商品房供给量不到四分之一的经济适用住房面向社会, 其余用地都变相地进入了政府决策部门的口袋, 成了腐败与贪污的渠道, 并罩以合规分配的保护伞。鉴于保障房供给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笔者建议:第一, 应定期公开拟供应土地信息, 接受社会的监督, 防止腐败的发生;第二, 为解决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方面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 应加大中央资金支持力度;第三、方式上应采取租的形式, 因为出售的话需要一次支付较大金额, 对低收入家庭来说难以承受, 而且保障房与商品房价格“双轨”易诱发腐败;第四, 设定家庭收入、现有居住条件等为享有保障房标准的分配制度, 并严格执行, 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工作人员和家庭给予相应处罚;最后设定保障房退出机制, 对居住保障房的家庭进行定期检查, 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应适时推出保障房机制。要做好保障房工作只有在建设和分配上都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使最需要住房保障的群体受益。从长期来看, 应控制我国房地产供给中的垄断, 实行土地私有, 让公民有建房的自由。

2.1.2 挤出空置住房, 扩大住房供给

新华网2010年7月7日的一篇报道称, 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66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 有高达6540万套住宅的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 这些空置房足以供2亿人居住。出于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住房资源, 打击住房囤积, 抑制投机, 节约土地等目的, 国外对空置房都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措施。国际上, 通常将10%作为住房空置率的危险警戒线。在我国, 对空置房的界定还处在争议之中, 更没有官方统计数字公布。但是, 从频见报端的“鬼城”及上述6540万套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的住房看, 目前我国住房空置已经非常严重, 通过对空置住房罚款或者在住房保有环节征收房产税的方式挤出这些空置住房, 将会扩大住房供给, 缓解住房供应不足。

2.1.3 降低房地产开发流转环节税费, 简化行政审批

目前, 我国主要集中在开发流转环节征收的房地产税费是抬高房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府应该全面整治, 取消重复征收、各种巧立名目收取的不合理税费, 降低购房者交易环节税费负担。现行房地产开发审批制度手续复杂, 审批缓慢, 拉长了房地产开发周期, 这也会影响到房地产的供给量。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 简化审批程序, 提高房地产开发效率。

2.2 需求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2.2.1 完善金融投资市场, 引导中高收入家庭投资

2003年以来, 相对于其他投资品而言, 投资楼市都是保值的, 这也是历经数次房地产调控, 投资需求依然坚挺的原因。投资者用自己的合法收入投资住房, 只是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缩水, 他们虽然影响了房价, 但是并没有要操纵房价。对这些投资者, 政府应采取疏导的方式, 为人们开辟多种投资渠道, 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20世纪70年代, 美国出现了现代意义的理财规划, 通过金融投资专业人才设计的理财产品、提高个人、家庭财富配置效率。根据投资组合理论, 多样化的投资能够分散风险并获取合理回报。目前, 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处于分业经营状态, 投资者在一家金融机构所能选择的理财产品有限, 而多家机构购买又会增加交易成本, 降低收益。建立综合性的金融投资市场能够促进投资的多样化, 吸引中高收入家庭投资, 是他们不再把投资商品房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式, 降低购房需求。

2.2.2 打击投机性购房行为

对于投机性购房需求, 笔者认为应该判定违法并没收违法所得, 通过有效的措施打击这种干扰市场的违法活动。我国政府对投机行为的打击并非无招可出, 建国初期对投机倒把、囤积居奇资本家所采取的措施, 以及上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南房地产投机过热时出台的政策都可以借鉴。

摘要:历经数次调控, 房价依然坚挺, 从供求方面分析了住房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住房有效供给不足导致刚性需求得不到满足, 加上垄断的供给方定价和繁杂的交易环节税费使得房价不断上涨, 政府2008年调控政策的反复又使人们对政府调控信心不足, 产生了房价上涨的预期, 催生出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供求缺口进一步扩大, 房价屡创新高。因此, 政府应该从保障房建设和挤出空置房两个方面入手, 扩大住房供给;取消重复征收的房地产开发流转环节税费, 简化行政审批, 降低住房成本;完善金融市场, 引导中高收入家庭理财投资, 抑制住房投资需求;判定投机行为违法, 打击楼市投机活动。

关键词:住房价格,需求,供给,措施

参考文献

[1]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数量首超农村[EB/OL].新华网, 2012-01-17.

[2]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R].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2012.

[3]陈甜蜜, 穆进峰.论控制房价与引导中高收入家庭投资[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5) .

[4]潘文娟.完善我国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考[J].财会研究, 2012, (15) .

[5]中国房地产研究会,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2012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R].2013-03-23.

[6]房地产调控政策回顾[EB/OL].中关村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01011/14468758127.shtml.

[7]曹怡婷.房地产相关税种共12项100万元房款需交税费15万[N].理财一周报, 2011-01-28.

[8]郑书耀.控制房价的关键在于控制预期[J].经济论坛, 2012, (4) .

保险市场的供求研究文献分析 篇7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保险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特别是保险市场中的供求问题, 关系到保险业的安全, 这就对保险市场上的供求问题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已有的成果上达成共识, 从而解决当前保险市场供求上存在的问题。在这方面, 有一些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产生了一些文献著作, 但是, 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 涉及的范围较狭窄, 思路较相似, 缺乏创新。

本文将试图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篇名包含“保险市场供求”的文献中, 从多个方面分析保险市场供求问题研究文献的研究现状、特点等, 从而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达成一定共识, 发现问题, 引导保险市场供求问题研究朝着更全面、深入化的方向发展, 推动保险市场的发展, 为保险业的安全发展做出贡献。

2研究方法与数据

2.1 CNKI系统分析法

笔者将CNKI系统分析法的自定义归纳为:以检索文献体系为研究对象, 采用统计、图示等的方法, 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 (包括来源、机构等) 、数量关系、文献互引、H指数分析, 并进而探讨文献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它是文献分析方法的一个分支方法。

2.2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百度百科) 。内容分析主要从研究内容和主题出发, 分析文献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 找出其中的相关性和差异性, 从而发现研究的特点。

本研究将结合CNKI系统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 从不同方面, 不同角度对保险市场供求文献研究进行分析, 从而发现总结其现状、观点和发展趋势。

2.3数据和样本选取、处理

为了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保险市场供求研究领域, 了解其研究概况, 笔者决定以篇名包含“保险市场供求”作为检索项,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统计来源, 在库中进行检索, 最后综合检索结果完成样本选取。数据样本检索完成时间为2013年5月。

文献检出后, 借助CNKI分类分析工具对文献的外部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和挖掘, 描述和揭示文献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险市场供求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 反映该领域的最新情况。浏览检索筛选的期刊论文摘要, 进行论文全文查阅, 然后对此次搜集的文章进行总结和梳理, 结合自身学科知识进行剖析, 系统、客观的揭示其研究动态和趋势, 总结内容。

3保险市场供求研究进展分析

3.1研究论文总体情况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进步, 对外开放扩大, 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增加, 加上十一五时期对保险业的推动发展, 保险市场的安全问题, 特别是其中的供求问题就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和面对的一个问题, 因此从1997年开始, 就有学者对保险市场供求问题进行专门的探索, 王勇在当年就发表了《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供求现状与对策》。随着保险业的不断深化发展, 保险市场供求文献研究逐年增加。2003年-2007年的增长趋势明显。虽然保险市场供求的研究正逐步发展, 但相应的研究成果还较少, 1997年和2001年各一篇, 2002、2009、2011年各2篇, 2003年有3篇。可以看出, 论文发表的数量不多, 研究成果发展空间还很大。

3.2作者情况

通过论文统计分析, 研究保险市场供求问题的作者主要是高校保险研究方向的老师和从事保险行业的人员, 他们有独自完成研究的, 如祝向军发表的《再保险市场供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2002) , 也有同一领域的合作研究, 如袁辉, 李永芳发表的《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研究》 (2011) 。跨学科合作研究还没有。作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保险学、金融学。发文作者在保险领域内还是有成果的, 这里只选取了发文位居前10的作者, 且他们的发文包括第二作者。许闲发文20篇, 祝向军发文14篇, 谢志刚发文13篇, 袁辉和丁孜山各发文11篇, 朱佳、杨屏、李兰若、慈勤英各发文10篇, 李毳发文8篇。

3.3研究分析方法情况

保险市场供求问题属于保险学, 该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涉及到保险、金融、经济等学科, 其中主要的研究方法还是定性研究法, 实证研究的方法也较为重要。通过观察比较, 可以发现所检索到的文章中, 目前只有一篇为定量研究, 其他为定性研究。从研究趋势来看, 定性研究的方法占主流, 也有研究者进行实证分析。

4保险市场供求研究的主题内容分布

通过观察对比, 我们发现保险市场供求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保险市场供求平衡及影响因素。总的看来, 关保险市场供求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4.1保险市场供求涉及不同的具体市场

目前的保险市场供求研究中, 具体保险市场的类型较多。涉及的市场范围较广, 但目前比较集中的研究主要是农业保险市场、森林保险市场、医疗保险市场、体育保险市场。

4.2保险市场供求平衡现状问题

保险市场供求的平衡现状几乎是大部分文章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 通过研究现状, 发现问题, 看到矛盾, 提出对策, 为解决现实问题奠定基础。从研究来看, 目前保险市场发展迅速, 竞争激烈, 其供给和需求不对称, 供给不足, 需求满足不了, 潜在的需求大等, 存在诸多问题。

4.3影响保险市场供求的因素

文献研究发现影响保险市场供求的因素主要是以下方面:环境影响因素、经济影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其中具体又包含城镇化水平、人口环境、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等。

4.4保险市场供求的对策

目前研究的文献中, 大多数还是以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路进行研究, 因此, 对策问题的研究是大部分研究者的一个研究点。侧重点也很相似。几乎都是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 涉及制度、监管、保险意识、发展模式等, 以求平衡保险市场的供求, 推动保险市场的发展。

5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揭示了我国近年来关于保险市场供求研究的情况。包括研究的领域情况、作者情况、研究分析方法、研究主要内容观点等, 发现得出结论如下:

5.1随着保险业的发展, 关于保险市场供求的研究有一些成果著作, 但是不多。1997年就有文献开始研究保险市场供求问题, 研究总体上还是呈增加趋势的。

5.2在对保险市场供求研究的作者中, 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 但是这些作者也是保险学以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学者, 在保险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5.3从目前看来, 保险市场供求研究有高质量成果, 高因子影响载刊物有, 比如项宇, 谢志刚发表《中国再保险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所刊载的《财经研究》刊物的复合影响因子为2.589, 综合影响因子为1.374, 这已经是影响力很高的刊物了。但高影响力刊物还较少, 这表明这方面的研究质量和影响还需提高。

5.4研究方法、方式上, 多采用定性研究, 在某个具体的领域市场 (医疗、体育、农业市场等) 展开分析, 分析从不同方面进行, 有保险市场供求的经济分析、均衡分析、环境分析、实证分析等, 研究视角还是比较多的。

5.5研究内容上, 保险市场供求平衡问题在研究中最突出, 通过搜集的文献, 分析发现这些文章中几乎都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不同方面的研究。有研究保险市场供求平衡影响到市场发展问题的、有研究保险市场平衡问题出现原因的等。这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突破点。

5.6大部分学者在保险市场供求研究上的观点都保持一致, 即保险市场供求的矛盾突出, 解决矛盾危机, 平衡市场供求是推动保险市场发展的关键。

本文是以中国期刊网篇名含“保险市场供求”的文献为分析对象作的探索性研究, 由于条件限制, 分析中肯定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数据库及相关文献研究的成果还不多, 样本的可选性受限, 因此对该问题的分析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 分析较粗浅。通过文献分析, 我们发现没有太多的新的关于保险市场供求主题研究, 我们可以试着尝试其他创新, 而不仅仅局限在此。保险市场供求平衡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研究重点、热点和趋势。在以后的研究中, 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丁孜, 丁蔚山.保险发展与理论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17-31+167-219.

[2]丁孜山.保险市场供求关系及环境影响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07 (1) :29-35.

[3]胡国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以中国期刊网篇名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献为分析对象[J].理论与改革, 2009 (5) :155-160.

[4]李展.我国保险市场供求现状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 2009 (6) :30-31.

上一篇:就业与创业下一篇:综合抗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