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平衡与经济发展

2024-05-30

供求平衡与经济发展(共3篇)

供求平衡与经济发展 篇1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固定资产投资成已成为青海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1999~2009年期间, 全省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例为67.3%, 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率的年平均贡献率达84.4%;2009年, 全省投资率为73.8%, 比1999年上升了15.2个百分点。投资率的大幅度上升, 为保证青海省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十一五”期间, 青海省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继续得到有效巩固,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 青海的经济将会有更深层次的发展。如何在既定的需求状况下有效供给固定资产投资, 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乃至更长期时期内青海省GDP增长目标, 必将是青海省经济发展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一) 总体分析

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1999年的128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801亿元, 投资规模增长了6倍, 年均增长率为达到20%以上。

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大。从1998年开始, 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超过了50%, 有些年份如2002年、2003年和2009年该比重甚至达到70%以上。

第三, 固定投资效果系数呈逐年提高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反映了每万元的固定资产所产生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加额。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从2000年的0.16逐步提升至2008年的0.38, 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但在2009年, 由于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 使投资效果系数下降到0.08。

(二) 结构分析

第一, 省内各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均衡性突出。2009年, 西宁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42.68%, 海西州为22.73%, 海东地区为12.7%, 其余地区占比均在10%以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全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这极大地影响了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 仍以自筹资金、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为主。2009年, 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 投资主体自筹资金占49%左右, 预算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占33%左右, 债券和外资占1%左右, 其他资金约占17%。自筹和银行信贷仍是资金供给的重要渠道, 资本市场和外资供给所占的比例偏低。

第三,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小。通过对青海省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统计, 取各产业在近五年来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的平均值。可知, 第一产业的占比最低, 仅占8%, 这是因为青海省的气候条件限制, 农业并不发达, 对农业的投资少也是符合省情的;第二产业的占比最高, 占49%, 其中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几乎占了第二产业的90%以上, 这也充分体现了工业在青海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随着近年来青海省对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增加, 占比仅次于第二产业, 为43%。

二、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与供给预测及缺口分析

为了能较为客观的判断青海省未来期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供给状况, 笔者依据历史数据及“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 对青海省2011~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及供给进行预测, 并对其供需资金缺口进行分析。

(一) 投资需求预测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为:首先, 依据“十二五”规划设置的GDP发展目标计算未来各年GDP;其次, 根据历史数据, 采用回归方法, 建立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的预测模型;最后, 由预测方程及未来各年GDP的数据, 预测投资需求。

1. 未来各年GDP的测算

西部大开发以来, 青海省GDP年均增长率为11.9%。《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GDP年均增长12%的目标。由此假设在2011~2020年期间, 青海省GDP年均增长率也为12%。2010年青海省GDP为1342亿元, 据此可测算出青海省2011~2020年各年的GDP, 见表1。

2. 建立预测模型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因此建立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回归预测模型:I=c1GDP+c2+μ, 其中c1代表GDP与投资之间的相关性, c2为截距项, μ为残差项。

然后利用1990~2009年相关数据, 可得投资需求的回归方程为:

I=0.695GDP-30.147

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 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73, 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 均大于5%的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18的临界值t0.025 (18) =2.101;并且从斜率项的值来看, 0﹤0.69526﹤1, 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投资倾向在0与1之间的假说, 表明在1990~2009年间, GDP每增加1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投入0.69526亿元, 也就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是0.69526亿元。

其中c1=0.69526显示在青海省固定资产对当地GDP产值的贡献率比较高, 这也充分说明对于青海省, 在全国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时期, 尤其是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因此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充分的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所以其与GDP产值的相关性会比较高。

3. 投资需求预测

根据回归模型, 及未来10年GDP的测算值, 青海省2011~2020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预测结果见表2所示。由预测结果可知,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为6488亿元, “十三五”期间投资需求为11549亿元。

(二) 投资供给预测

对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供给的预测, 笔者采用Holt-Winters非季节指数平滑法进行。

根据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各渠道资金来源数据, 利用上述指数平滑预测方法对2011~2020年内各渠道资金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见表2。根据预测结果, 2011~2020年期间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供给资金为15705.86亿元, 其中“十二五”期间供给资金为6238.75亿元, “十三五”期间, 即2016-2020年供给资金为9467.11亿元;从供给渠道来看, 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占供给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7.81%、22.26%、0.63%、47.54%和11.75%。

(三) 供求缺口分析

通过预测青海省2011~2020年投资需求和投资供给, 得出未来10年青海省资金缺口总额2331亿元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青海省的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趋势总体稳步上升, 其中资金需求后期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2020年资金需求上升为2868亿元, 上升速度较为明显。而资金供给虽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上升趋势较资金需求平缓, 2020年资金供给达到2152亿元。“十二五”期间青海省资金总缺口248亿元, 而“十三五”期间总缺口2083亿元, 说明“十三五”期间资金供给压力十分大。总体来说, 资金总需求和资金总供给二者之间差距是越来越大, 不断增加青海省未来的融资压力。

青海省资金缺口的成因:从需求看, 资金需求与GDP保持相同的增长趋势。由于青海省的GDP增长一直较快, 因此资金需求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从供给看, 主要受到了青海省资金供给渠道结构的影响。前面的研究已经得出, 现实主要供给渠道中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和国家预算占了82%, 所占份额较大, 而债券资金来源只占0.067%, 说明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十分差, 利用外资所占比例也只有1%左右。总之, 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和未能充分利用外资是影响青海省资金供给不足的最主要的两个原因。

三、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供求平衡设计

从缺口分析中可以看出, 之所以会出现缺口扩大的趋势, 主要是青海省现有资金供给结构限制了资金供给能力的增长, 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供给跟不上需求的增长。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径和方法, 达到未来期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一) 路径选择

根据青海省自身情况和其他发达省份发展经验, 应大力吸引外资, 积极启动民间资本, 努力挖掘信贷供给潜力, 发展资本市场, 引进新型融资, 是弥补资金缺口的最佳方案和路径。针对青海省未来10年固定资产资金供求缺口越来越大状况, 应通过融资模式市场化, 吸引更多的市场资金参与经济建设, 弥补资金缺口。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融资模式市场化可通过融资项目市场化、融资主体开放化等方式来实现。

(二) 平衡设计

1. 优化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对策

第一, 改革投融资体制, 吸引民间资本。针对民间资本制定合理的投融资准入门槛, 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 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青海省经济建设。

第二, 建立企业和社会投资的稳定增长机制。广泛吸引省内外社会资本投资创业, 加快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社会投资增长机制。

第三,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应积极利用证券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金融市场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进行融资。

第四, 发挥外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减少对外资的审批内容, 简化审批程序, 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政策法规的透明度, 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青海的优势产业和发展基地。

第五, 创新融资渠道。政府当前可积极开发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渠道, 引导该渠道资金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活动, 并充分利用省外资金, 同时, 摒弃“自筹自建”的思维模式, 应将组建融资主体和引进投资主体结合起来, 大力吸引省外资金参与省内经济建设。

2. 资金总供求平衡设计

资金平衡方案设计是以市场化为基本方向和路径, 以发挥资本市场供给潜力为核心, 不放弃有条件下的外资供给, 全面考虑政府财政资金的供给能力, 充分利用银行信贷资金供给, 并使用创新渠道和创新工具来弥补缺口。

摘要: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内青海省GDP增长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中资金供求平衡必将是青海省经济发展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预测模型, 得出“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国家资产投资需求为6488亿元, 缺口为248亿元, “十三五”期间投资需求为11549亿元, 缺为2083亿元。平衡固定资产投产结构, 应改革融资体制, 吸引民间资本, 发挥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创新融资渠道。

关键词: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供求预测, 供求平衡设计

供求平衡与经济发展 篇2

1 存栏稳定, 出栏增加——生猪市场供应充足

2009年, 全国生猪存栏保持在4.45~4.69亿头范围内, 由于猪病频发, 母猪产仔率、仔猪成活率均较往年有所下降, 总存栏量并未在高出均衡水平后大幅持续增加, 波动幅度在2%左右, 数量相对稳定。

生猪出栏量为近年来较高水平, 在有效保障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 生猪出栏增多也潜伏着产能过剩和猪价下跌的趋势。据农业部监测, 2009年12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6900万头, 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910万头, 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存栏的比例为10.5%, 仍略高于正常水平。产能相对过剩, 结构不合理的状态依然存在, 主要是因为能繁殖母猪偏多, 生产水平偏低。自2009年2月份开始, 生猪屠宰量持续攀升, 表明生猪市场供求矛盾依然突出。据商务部监测, 2009年12月份生猪屠宰量达到2109.6万头, 比上月激增11.8%, 主要受进入消费旺季、节日消费需求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2 猪价回升, 猪粮比价下降——养殖效益不稳定

2009年前三季度, 国内猪肉价格走势呈“V”字型, 继续朝正常赢利价格回归, 其中, 7~8月份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应该说, 生猪价格的回升是恢复性的增长, 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持续好转, 农副产品产销趋旺。第一阶段调整基本结束后, 2009年第四季度的生猪价格出现小幅振荡, 符合周期性、季节性规律。仔猪市场价格紧随生猪价格波动。

虽然生猪价格回升, 但由于猪粮比价持续下降, 养殖效益不稳定。据农业部监测, 全国生猪养殖户平均亏损面从2009年1月份的5.8%扩大至5月份的45.8%, 生产效益持续走低, 猪粮比价从9.3∶1下滑至5.35∶1的低谷, 而后虽有反弹但幅度不大, 受季节及疫病等因素影响, 饲料原料、运输成本、病害防疫等成本不断上涨, 支撑了肉价上涨, 也挤压了养殖利润空间。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 主要原因是当前养殖的集约化程度偏低, 产业结构组成松散, 对市场预期不准及“软件”不强等, 然而决定猪价高低及走势的根本因素仍是供求关系。2009年, 生产基数偏高, 产能集中释放, 供给持续增多, 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影响, 国内需求不旺。出口方面, 美国、墨西哥等国受甲型H1N1流感、饲料价格偏高、美元升值等因素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增强, 减少或限制进口, 我国猪肉出口减少。

3 供求平衡, 调控能力增强——后期价格将保持平稳

2009年, 国家预警信息和冻肉收储等政策对市场信心的回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也向平稳过渡, 并且已经建立了加强信息引导、利用冻肉储备调节市场预期等机制, 调控能力显著增强, 将更好地发挥稳定市场预期、调节市场供求的积极作用。

临近春节, 预计生猪价格会再次回升, 但由于当前供给能力充足, 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而春节后, 因为能繁母猪存栏量偏高, 生猪价格可能再次回落。虽然短时间内生猪价格小幅变动, 但长期来看, 后市生猪供求形势有望趋于平衡, 存栏有望基本稳定并略有增长, 能繁母猪存栏有望继续增加, 总体将继续保持宽松格局。预计2010年上半年, 生猪价格水平有望在现有基础上保持平稳态势, 猪粮比价也将趋于平稳, 养殖利润应该会维持当前状况。

供求平衡与经济发展 篇3

一、黑龙江省农户资金借贷状况

(一) 农户资金借贷现象普遍

据调查, 黑龙江省泰来县利民村70%以上的农户有资金借贷行为, 没有借过钱的农户很少。调查结果显示, 农户借贷的主要特征是:一是农户借贷行为逐年增多;二是农户借贷资金的规模在逐年增加;三是借贷次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高利贷现象存在但并不严重

据调查, 高利贷在传统农户民间借贷中并不严重, 85%以上是无息借贷, 属于亲戚朋友间的借贷, 有息借贷不足15%, 其中高利贷不到5%。说明尽管传统农户民间借贷发生率较高, 但绝大多数为农户亲友邻居之间的互助性借贷, 有息借款, 特别是高利贷现象并不多, 而且据调查了解, 民间借贷的违约纠纷很少, 不存在高利贷对社会稳定的危害。

(三) 农户贷款的用途广泛

目前, 农民的贷款资金主要有两类用途:一是消费, 主要是因为农户盖房、看病、婚丧嫁娶、子女教育等而产生的借款需求, 主要依靠民间借贷解决。二是生产, 主要是农户为了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而产生的借贷需求。

(四) 民间借贷是满足农户借贷需求的最主要方式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努力扩大对农户的信贷规模, 增加信贷品种, 创新信贷方式, 但仍很难满足农户借贷资金的需求, 民间借贷依然是满足农户资金借贷需求的最主要方式。

二、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户借贷资金需求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

在农村金融体系中, 占主导作用的为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商业性金融的代表, 其成立的初衷是为农业服务。但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遵循商业化经营的原则, 出于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运营效率等考虑, 农业银行大量收缩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 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 从业人员逐渐精简, 农业贷款权限也从基层收缩, 贷款比重大幅缩减, 使大量农村储蓄资金流出农村, 其农村金融主导地位不断弱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黑龙江省为农业提供贷款的唯一政策性银行, 在支农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功能, 但近年来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少、业务范围狭窄等原因使其难以承担支农重任。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 功能单一。

农村信用社存在着所有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状况不佳、资本充足率较低、抗风险能力弱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 而且在经营中商业化倾向严重, 运作不规范, 存在隐性的金融风险, 难以独立承担金融支农的重任。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在黑龙江省农村设置营业网点最多、分布最广的正规金融机构。近年来, 由于邮政储蓄存款利率水平较高, 且无风险, 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将资金存入邮政储蓄, 储蓄规模迅速增加。但邮政储蓄银行的存款只有很少一部分以支农再贷款的形式返流农村, 绝大部分都流出了农村, 用于非农产业的发展, 造成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

近年来, 虽然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力度, 农业信贷投入总量也有了大幅增加, 但从整体来看, 我国金融机构支农力度仍然不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农村资金外流依然没有大的改观。农村社会资金流失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资金“反哺”的支持, 这必然会加剧资金供求的矛盾。

(二) 农户贷款需求难以满足原因

1. 信息不对称

近几年农村信用社的机构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收缩, 机构趋向城镇化。信用社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突出, 信用社对多数农户的信用状况难于了解。因此, 信用社主要将贷款发放给信用社较熟悉的一些农户。调查表明, 半数以上农户认为在信用社有关系是能否贷款的重要条件, 拥有较高的社会资本是农户取得贷款的关健, 充分反映出信息不对称对农户贷款的影响。

2. 贷款成本太高

除去正常的贷款利息, 时间成本、交通费用也相当可观。据黑龙江省方正县调查, 县内农户办理一笔贷款的平均车费需要15元。结合农户每次借款金额小的特点, 单从经济利益权衡, 大量农户不愿意向农村信用社贷款。

3. 农户担保抵押品有限

为降低贷款风险, 信用社普遍采用抵押担保贷款或联保方式。然而大部分农户除承包的土地与私人住房外, 缺乏其它有抵押价值的财产, 农户拥有的土地和住房因变现困难不能成为符合条件的抵押担保品。

三、平衡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户金融需求关系的建议

(一)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在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中, 主要问题是贷款和资金外流的问题。资金的供给也不能仅靠农村信用社, 否则就会造成垄断。农村金融体系要兼顾需求与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建立起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在内的多元化金融网络, 向农户提供存贷款和保险服务、支付结算等中间业务的多种服务工具。目前, 需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发挥其支农主力军作用;强化农业银行支农意识, 加大支农力度;扩展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 完善政策性银行职能;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 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 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要。

(二) 规范民间金融, 充实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农村地区存在规模可观的民间金融机构组织, 起到了补充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信贷供给不足的作用, 甚至成为当地不可缺少的一股“支农”力量。然而, 由于其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 部分民间借贷活动带有“高利贷”性质, 并且从事洗钱等违法活动, 扰乱了农村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 我们应正确对待农村民间借贷, 规范农村民间借贷活动, 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整体实力和活力。具体而言, 一要允许民间金融组织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金融服务, 接受金融监管, 对从事违法活动的组织要及时予以取缔;二要鼓励和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成为民营金融机构, 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三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 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三) 改进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式、扩大放贷范围

1. 改进服务方式

农村信用社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目前只有传统的银行业务, 而且产品结构和金融工具也比较单一, 主要是传统的存贷款和小额结算服务, 且存贷款的创新品种很少。这种金融产品供给的短缺, 不仅难以满足经济发达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地区的农民和各类经济组织对金融服务的需要, 而且阻碍农村信用社拓展业务和扩大规模。农村信用社需要努力完善信贷、资金、结算及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功能, 大力开展中间业务,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另外, 农村信用社在存款组织方面缺乏竞争意识和生存意识, 虽然农信社贴近农民, 直接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服务, 但从当前信用社运行情况看, 很多农民不愿意到信用社储蓄。因此, 迫切需要农村信用社改进服务方式和自身经营状况, 适应现代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

2. 扩大贷款投向

首先, 扩大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范围。目前农户从信用社最易得到的贷款是存单抵押贷款, 这种贷款方式限制了农民的贷款需求, 因为拥有存单的人对贷款的需求很少, 而没有存单的人对贷款的需求更多, 所以这部分农户向信用社贷款时往往借别人的存单作抵押。因此, 建议可以向这部分农户发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可以按照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 改革完善对农户贷款的制度办法。对农户小额贷款, 可采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对较大额度的贷款, 采用联户担保的方式。虽然有风险, 但风险也往往与收益并存。另外, 从风险的程度看, 在农村发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的风险并不大。因为除了信用社可以采取一定的约束手段外, 农户之间存在的道德准则, 也使农户发生拖欠违约的几率很小。

其次, 向农民发放消费贷款。农户家庭作为一个生产经营与生活消费高度合一的社会组织, 是经济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的有机结合体。盖房、婚丧嫁娶、治病、子女教育是人口再生产的重要内容。目前, 虽然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但很多农户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如上所列的消费活动。这些消费活动一般资金需求量大, 往往超过农民的年收入, 信用社应注意进行贷款品种和方式的创新, 积极开办农户需要的建房、教育、大额消费品等消费型贷款, 以满足农民调剂资金余缺的需求。

(四) 创建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健全农户贷款配套政策

上一篇:选择型体育教学模式下一篇:生态式艺术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