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供求

2024-07-22

农村资金供求(通用7篇)

农村资金供求 篇1

农村信贷资金的供求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农村信贷资金供求水平将会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我国, 农村信贷市场正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农户等资金需求者由于无法提供金融机构要求的抵押物, 很少向金融机构借款;而金融机构由于向农户贷款的成本较高, 往往不愿意发放贷款, 就造成了我国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不合理的局面, 进而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 研究实现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合理化的策略, 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合理水平的界定

依据国内惯例, 通常用以下五个指标来衡量信贷资金供求合理水平:

1.行业贷款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该比例显示了金融机构发放给某一行业的贷款占所有贷款的比例。当比例接近于该行业对GDP的贡献度时, 信贷资金供求就处于合理水平, 否则就没有达到合理水平。而某行业对GDP的贡献度通常是用该行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来衡量, 因此, 只有行业贷款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等于行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 该行业的信贷资金供求才处于合理水平。

2.行业贷款额与该行业总产值的比率。该比例显示了行业贷款额支持这一行业发展的效率。如果比例大于1元, 则说明增加该行业的贷款会以较高的效率支持该行业的发展, 应该继续增加该行业的贷款额;如果小于1元, 则说明增加该行业的贷款会以较低的效率支持该行业的发展, 应该减少该行业的贷款额。因此, 只有行业贷款额与该行业总产值的比率等于1时, 该行业的信贷资金供求才处于合理水平。

3.贷款覆盖面。该指标显示了行业中获得贷款的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贷款覆盖面越高, 则说明该行业的信贷资金供求越趋于合理水平。当贷款覆盖面等于100%时, 则该行业的信贷资金供求处于合理的水平。

4.金融机构贷款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该比例既显示了该行业从金融机构得到的信贷资金占全部得到的资金的比例, 又显示了该行业从金融机构得到信贷资金的个体占全部有借贷行为的个体的比例。当金融机构贷款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等于100%时, 则该行业的信贷资金供求才处于合理水平。

5.贷款满足率。该比率显示了该行业获得的信贷资金占全部需要的信贷资金的比例。只有贷款满足率等于100%, 该行业的信贷资金供求才处于合理水平。

二、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合理化程度分析

(一) 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合理水平的状况

根据以上的五个指标分别对我国农村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进行检验。

1. 农业贷款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

资料显示,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发放的农业贷款额占其发放的总贷款额的百分比在4.42%~5.92%之间, 平均为5.47%;而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在9.88%~17.54%之间, 平均为12.1%, 二者的平均值相差较大。

2. 农业贷款额与农业总产值的比率。

近年来, 我国农业贷款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0.31—0.63之间, 平均为0.48, 而且持续上升。也就是说, 每1元的农业总产值依靠0.48元的农业贷款支持;换句话说, 每1元的农业贷款支持了2.08元的农业总产值。

3. 贷款覆盖面。

由于我国没有贷款覆盖面、农户在金融机构的贷款占全部借贷的比例、贷款满足率这三个指标的统计数据, 所以, 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农村信贷情况时, 一般是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 以调查结果来反映农村信贷情况。这些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询问农户申请贷款是否遭到了银行的拒绝、是否得到了所申请的额度, 以及是否由于无法满足银行的抵押品或信用等级要求而未提出贷款申请。下文将引用一些学者采用调查法所获得的数据, 来检验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求是否处于合理水平。陈锡文指出中国2.4亿个农户家庭中, 大约只有15%左右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 85%左右的农户要获得贷款基本上都是通过民间借贷解决。焦瑾璞、周诚君认为, 虽然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几乎覆盖了绝大部分地区, 但从资金的可获得性看, 其覆盖面不到25%。翟照艳、王家传等对山东省48个县165个农户的调查表明, 仅有59.93%的农户具有从农村金融机构融资的经历。杜晓山指出, 据刘健等人的调研和相关资料, 河南滑县有约205个村成了零贷款村。从以上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我国的农村贷款覆盖面远没有达到100%。

4. 农户从金融机构贷款占全部借贷的比例。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农户固定调查点进行的抽样调查, 多数农户存在贷款难的问题。2000—2003年, 农户从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仅占全部借入资金的25%。安徽省农调队的调查结果显示, 2003年农户户均借款中金融机构贷款仅占12.6%。徐滇庆指出, 农户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 中国农业银行只能供应5%~8%, 农村信用社只能供应13-19%, 而70%以上的资金要靠民间借贷和私人借款解决。朱守银、张照新等对安徽亳州和阜阳的6个县18个村217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显示, 70%以上的样本户有资金借贷行为, 在调查发生的524笔借款中, 没有一笔来自商业银行, 来自农村信用社的有84笔, 仅占16%, 而民间借贷有414笔, 占79%, 从借贷资金量来看, 农村信用社占15%, 民间借贷占近80%。翟照艳、王家传等对农户的融资行为调查显示, 农户具有较强的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倾向, 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农户仅占全部有借贷行为农户的36.04%。

5. 贷款满足率。

湖南省农调队2003年对全省37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农户从金融机构得到的贷款仅能满足全年生产投入资金的21.8%。中国人民银行上饶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1年对广丰县100户农户贷款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85%的农户有贷款资金需求欲望, 而其中仅有41%的农户基本得到资金满足。以上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农户的贷款满足率远没有达到100%。

(二) 比较结果说明

第一, 农业贷款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平均为5.47%, 而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平均为12.1%, 二者相差较多, 这说明农业贷款额与农业的地位及其对GDP的贡献度十分不符。

第二, 农业贷款额与农业总产值的平均比率为0.48, 远没有达到1。这说明农业贷款正以很高的效率支持着农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支持农业的发展, 应该继续增加农业贷款额。

第三, 大部分地区的贷款覆盖面不足30%, 有些地区的农户甚至没有贷款经历。这说明大部分农户还没有得到信贷资金的支持, 这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第四, 只有不足30%的农户的信贷资金来自于正规金融机构, 大部分的农户选择民间借贷、高利贷等非正规融资渠道来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这说明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户的信贷资金需求。

第五, 在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中, 真正得到贷款的农户不到50%, 这说明我国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远没有满足需求, 存在着较大的供求缺口。

综上所述, 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的上述五个指标都没有满足合理水平的要求, 这说明我国农村信贷资金的供求是不合理的, 存在着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

三、实现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合理化的对策

要实现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的合理化必须从金融机构、农户、政府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 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金融机构是农村信贷资金供求中的供给方, 拥有是否发放贷款的决定权, 它的决策对于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金融机构应当在均衡考虑自身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 采取适当策略支持农村信贷的发展, 将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向合理水平推进。

1. 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资金供给过程中面临很多风险,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用风险, 即农户违约的风险。为了实现农村信贷长效机制, 金融机构必须注重信贷风险的管理, 保证风险管理动态化和效果最优化, 并建立信贷风险的分散与转移制度、建立不良资产的补偿机制, 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信贷风险。

2. 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治理模式。

国外成功的农村信贷经验显示, 金融机构先进的内部治理模式是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合理化的必要条件。因此, 金融机构应该大力完善内部治理模式, 强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各项职能。对于农村信用社和合作性金融机构而言, 可以通过构建新的产权关系,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并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的原则, 依据我国农村各地的经济环境、经营状况及生产力发展水平, 创造更适合的内部治理模式, 为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合理化奠定基础。

3. 金融机构积极进行市场调研。

农村信贷市场与一般信贷市场有着很大的不同, 要使农村信贷资金供求趋于合理化, 金融机构就必须注意开展农村信贷市场的调查研究, 结合自身的市场定位, 收集有关农村经济基础、生产习惯、人文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掌握现实信贷需求。同时认真开展市场预期研究, 做好信贷需求总量和单品种需求预测, 以便为具体的产品设计做准备。产品设计符合农户的需求, 使农户得到便利, 将会大大提高农户的履约率;反之, 则会事倍功半。

4. 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机制创新。

金融机构可以创新自身的信贷机制, 通过设置不同的抵押率, 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农户的风险类型。低风险的农户会选择较高的抵押率, 而高风险农户不会选择较高的抵押率。这样就会将高风险的农户挤出信贷市场, 使高风险农户转变自身的风险类型, 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此外, 还可以采取其他的信贷创新机制, 如开展小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方式。金融机构还可以加强信贷人员的管理, 将信贷人员按识别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分级, 对于不同等级的信贷人员授以不同的权限。通过各种创新的信贷机制, 在农村信贷市场中取得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增加农村信贷资金的合理发放, 促进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的合理化。

(二) 农户增强履约的意识和能力

农户的决策将会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放款意愿。为了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的合理化, 农户绝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政府的补贴政策, 而是应当采取适当策略, 主动发展自身经济实力, 增强金融机构的信心, 积极获得资金支持。

1. 培养农村信用文化。

农户都比较重视自己的信誉, 一旦自己违约, 就会给乡邻留下不守信用的恶名, 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威信, 其子女的成长、婚姻等也会受到影响。为此, 村委会应当发挥其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努力建设信用户、信用村, 促进农村信用文化的形成, 提高农村信贷资金的获得水平。而农户则应该积极配合村委会, 加强自身的履约意识, 给予金融机构以信心, 进而推动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的合理化。

2. 农户提高自身收益率。

农户自身收益率的提高, 必然会增强履约的能力, 使金融机构增加发放贷款的意愿, 进而促进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的合理化。为提高自身收益率农户应该摒弃传统的种植习惯, 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和变化, 通过调整自身的农业生产结构, 种植科技含量高、市场销路好的品种,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型的农业。农户增加了自身的收益水平, 就能够增加还款的能力, 使金融机构增加发放贷款的意愿。同时, 应该通过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增加金融机构对农户的重视程度, 更加容易地获得农村信贷资金。

(三) 政府积极干预农村信贷资金的供求

政府干预在促进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合理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政府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 制定农村信贷贴息办法。

为了提高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贷款的意愿和农户偿还农村信用贷款的能力, 政府可以采取贴息办法。一方面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 把贴息资金的一部分作为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投放贷款的补贴, 直接补贴给金融机构, 并且只对在农村地区投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予以补贴, 从而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农村信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为了扶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可以在给予向农村地区投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补贴的基础上, 再给贷款的农户予以适当利息补助。同时, 中央政府应将贷款贴息下放到省级政府管理, 其中到户部分的贴息资金, 可以层层下达到县, 再由县财政部门据实贴息给农村信用社, 这样基层政府容易协调, 也有利于中央政府加强监督管理。

2.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在农村信贷过程中, 政府应当努力创造一个诚信的金融环境。对于履约的农户, 政府应当在其再次融资时给予降低利率上浮比率的优惠条款, 将居高不下的农贷利率有条件地降低下来, 让农户看到金融机构和谐相处的诚意, 从而使双方的博弈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同时, 对于违约的农户, 政府应当以罚款方式进行严厉打击。此外, 政府应当通过降低贴现率、促进农户提高收益率、适当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建立一个农村信贷的长效机制, 并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规范的个人信用资料档案, 让诚信者得到应有的便利和利益,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或者付出惨重的代价。另外, 政府还应该大力宣传“守信则立, 失信则废, 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理念, 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3. 政府建立农村信用担保机制。

在农户无法提供足额担保的情况下, 政府应当建立农村信用担保机制, 一方面由政府出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建立非盈利性的担保机构, 参与者主要是与农户经营相关的龙头企业、乡镇企业等;另一方面, 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担保机构进入农村信贷领域, 通过集聚一部分资金, 对农户、企业贷款提供有偿担保。

4. 政府建立农业保险制度。

在我国, 农民保险意识不强, 商业性保险往往不愿意涉足险种较少、风险较大、成本较高、政策性较强的农险市场, 制度供给是空白。政府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手段:一是自己牵头, 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 对关系国计民生、易受灾害的品种、项目和行业, 由地方政府对其提供保费补贴、业务费用和免税支持, 对涉险农户象征性收取保费, 对其业务经营费用实行差额补贴。二是采取一些补贴政策, 让商业保险机构进入农村。政府可以给予商业保险机构一定的费用补贴, 通常为20%~25%, 此外, 由政府成立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为其提供再保险。在这种机制下, 商业性保险机构完全可以进入农村保险市场, 在农户与信用社发生信贷关系时, 以保单为质押, 解决了农户的资金需求, 也降低了信用社信贷资产的风险。

摘要:合理的农村信贷资金供求水平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但现实中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却存在着信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不合理的局面, 农户等资金需求者很少向金融机构借款, 而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发放贷款,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 研究实现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合理化的策略, 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村信贷,信贷资金,信贷资金供求

参考文献

[1]焦瑾璞, 周诚君.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八大理论争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3) :1-3.

[2]翟照艳, 王家传, 韩宏华.中国农户投融资行为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5, (4) :30-34.

[3]洪芳, 洪慧敏, 张丽华.湖北农村信贷供求梗阻现象剖析[J].湖北社会科学, 2008, (3) :78-80.

[4]侯芳妮.从“抽水效应”看农村信贷资金短缺[J].财会月刊:综合版, 2006, (9) :39-40.

农村资金供求 篇2

2008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开始走向调整,CPI的居高不下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成为国家宏观经济的主题。房地产行业在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的背景下,也将走向一个相对较长的调整期,市场观望气氛浓厚,销售节奏明显放缓,是导致开发企业资金紧张的重要根源。

(一)宏观经济形势

从2007年5月开始,CPI指数开始显著上升,到2008年上半年CPI长期居于8%的高位。对此,央行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就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到2008年7月,CPI情况开始好转,预期2008年下半年CPI为6%,全年CPI为7%,2009年CPI将在5%~6%之间,通货膨胀洪峰已过。但与此同时,GDP增速也出现了明显滑坡。预计2008年全年在10%左右,如果没有较为明显的调控措施,那么2009年GDP增速在9%左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经济的减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投资的减弱和出口的减少。从影响GDP的“三驾马车”的情况来看,扣除掉物价因素后,消费保持在12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上,但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放缓,以及房市和股市的严重低迷,使得消费难以继续改善增长。投资实际增速已处于1 0年平均水平之下,外贸实际增速则处于10年来相当糟糕的状况。2008年下半年开始,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加。另外,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已经开始显现,2009年,欧洲和日本经济有可能增速低于1%甚至陷入衰退,中国经济在创下2003~2007年持续五年平均10%以上的高速增长后,可能步入一个较长周期的景气下行通道。

(二)房地产行业供给面形势

2008年的房地产行业可以用三个特点来概括:市场交易量萎缩,价格增幅放缓,资金链条偏紧。

从2007年10月开始,房地产行业已连续三个季度行业景气指数下降。消费观望情绪从珠江三角洲开始向全国蔓延。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增速上升较快,银行开发贷款增速略有收紧,但是销售预收款和按揭贷款增速大幅下降。以按揭贷款为例,贷款增速的下降并不在于“二套房贷”政策的收紧、按揭申请拒绝率的上升或按揭贷款利率的上行,而在于银行受理的按揭申请宗数明显下降。加之货币政策的收紧和资本市场的股灾,更令房地产商的多融资渠道举步维艰。需求萎缩和资金绷紧预示着房地产商开始进入了行业的调整期,这个过程那能比一般预想的更为漫长。

资料来源:Wind咨询

从土地购置和储备情况来看,在《土地为祸、资金为王:中国房地产土地囤积和资金沉淀报告》中,我们估测截至到2007年末房地产行业土地储备规模大致为10亿平方米,沉淀的资金接近2万亿元。从截止到2008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来看,尽管土地购置和完成开发面积的增速在放缓,但土地购置价格和面积仍然处于缓慢上涨的阶段。其中,2008年一季度的土地购置面积增长率达到29.7%,而第二季度环比迅速下跌到了-4.5%的水平,随着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的抽紧,预计未来土地购置面积继续上涨的势头会有所抑制,2008年全年开发商土地储备仍会在原有基础之上,增加0.6~0.8亿平方米,土地储备总量仍持续多于10亿平方米。而土地购置成本也始终处于较高水平。2008年1、2季度,尽管土地“招拍挂”的流拍流标现象日益严重,土地交易价格同比却分别上升16.5%和10.1%,土地储备成本持续增加。

从开发面积的情况来看,2008年第一季度开发面积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进入2008年第二季度之后,开发面积同比增速逐月下降,但仍在高速增长的惯性轨道上。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房地产投资的情况来看,房地产的投资增速依然迅猛。投资增幅居高不下,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下, 2008年房地产投资规模将继续突破2万亿元,投资增幅依然可能维持在28% ~30%左右的高位,比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约5个百分点,2008年房地产投资增幅比2005~2007年并无明显回落。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房地产新开工、竣工和施工方面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三者的同比增幅达到25.9%、26.9%和27.5%。较去年同期增幅都有显著上升。到第二季度,这种情况出现了明显改变,房地产投资开发的减缓作用开始显现,新开工、竣工和施工面积的同比增幅下降到了14.1%、4.4%和15.0%,增幅的下降正是房地产投资减缓的重要表现,而这种投资减缓的趋势正在继续蔓延,预计后两季度房地产新开工和施工面积还将继续下跌。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可以看出,2008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面依然活跃。土地市场交易依旧较为活跃,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位运行。然而,这种情况从二季度和一季度的对比来看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二季度的供给面较一季度出现明显的弱化,而且这种趋势并不是短期的,在房地产商资金链趋紧的情况下,供给面的减少才刚刚开始,预计三季度和四季度将能够进一步看到房地产供给面的下降。

(三)房地产行业需求面形势

从需求面的情况来看,房地产需求已经明显陷入观望,这个过程先于供给面的收缩而出现。2008年以来,房地产销售面积逐月下滑,一季度和二季度房地产销售面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7月份的统计数字更加显示了这种趋势,7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6.8%,环比下降27.1%,呈现出2008年以来最大的跌幅。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目前房地产销售面积的急剧下滑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2006年下半年之后,商品房价格和土地价格上涨过快,行业销售利润率的上升和商品房品质的上升开始脱节,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使得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发生根本转折。其次,2007年下半年开始,经济景气下滑,通胀阴影未去,使得房地产行业的运行背景发生根本转折。再者,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市场反应相对迟缓,土地储备和在建新面积较大,现金流平衡压力发生根本转折。最后,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下行,使得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周期比预想的更长,股市和房市的低迷使消费者购买力至少折损3万亿元以上。需求空缺的情况有可能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进一步蔓延。

(四)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

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的双双下降,从需求端给了房地产行业以沉重压力。调整迟缓的土地价格和商品房价格使得销售节奏更为迟缓。目前价格调整仍不充分,市场仍在等待房价和地价的公开下跌,而不是遮遮掩掩的变相下跌方式。

从调整的进程看,2007年12月深圳的房地产销售价格环比出现下滑,到2008年8月同比也出现下滑。深圳是当前国内房地产销售价格跌幅最大的城市。上海的情况略好于深圳,供求的双向下降支撑了上海房价,2008年2月起,上海房价上涨的势头已经停止,7月,房地产销售价格开始出现下滑。北京地区的房价略显坚挺,但是到2008年6、7月,京城房价环比上涨停止。从以上迹象看,房价的调整似乎刚刚拉开序幕,而不是接近尾声。

全国主要城市房价上涨势头出现明显的停滞,关键因素仍然是销售量需求的萎缩。在供给面平稳增长的背景下,需求面迅速下滑,决定了价格趋势必然出现逆转。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需求面的打击是房价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到2008年上半年为止,全国范围的房价还没有出现大幅度下跌的情况。然而,随着需求的继续减弱,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会进一步加剧,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长也相对趋缓,房地产市场正在缓慢而不可避免地步入调整阶段,房价也将面临十年来从长期持续上涨走向在中期内公开下跌的转折点。

二、房地产资金供求缺口分析

(一)房地产资金来源分析

从资金来源来看,房地产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开发贷款、外资、自筹资金、定金和预售款、按揭和土地转让收益。

从统计的数字来看,2008年以来,开发商自筹资金和开发贷款同比仍有较快增长,其余类型的资金来源增幅停滞不前。到2008年第二季度,原本一季度增长迅速的国内贷款也急剧萎缩,同比增幅0.5%,与前期30%~40%的增幅相去甚远。定金及预售款增幅6.6%,其他资金增幅1.3%,也和前期差距很大。

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中,除自筹资金以外,开发贷款增速不断下降,其余资金来源方式则已明显萎缩,可见房地产资金供给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资金供给总量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发现,房地产资金在2007年第四季度达到一个顶峰,2008年较2007环比开始出现下降。同时,资金供给的增长率从2007年第四季度已经开始大幅向下,这种趋势从7~8月的数据来看还将持续,预计三季度房地产资金供给增幅会接近0甚至达到负水平。

房地产资金来源的趋紧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首先是银行贷款的减少。紧缩的货币政策和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波动性的忧虑,给房地产商向银行申请贷款带来了困难。同时,当房地产市场开始走向调整,银行方面也进一步收缩对房地产市场的贷款,以避免承受因为房地产市场衰退所带来的风险。其次是销售的下降。销售的下降必然带来预售款和定金数量的减少,同时按揭部分也进一步减少,这一部分资金来源的减少完全是由需求下降所带来的。

我们认为,先有需求空缺,然后有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短缺,因此单纯放松银根的“救市”措施是不可取的。增加行业资金供给,除了能够增加土地储备和商品房空置规模,减轻开发商队伍的洗牌力度之外,无法扭转宏观经济的颓势,也无法扭转处于观望和萎缩的需求,市场调整有其内在节奏和周期。因此房地产市场资金供给仍会进一步收紧。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房地产资金支出分析

开发投资是房地产资金支出的主要部分,大概占房地产商总支出的70%~80%。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数字来看,2008年1、2季度开发投资依然呈现较快的增长,增幅达到30%以上,较去年同期增速更快。7月份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投入速度并没有明显的放慢迹象。这一部分资金的大量投入,也是造成房地产商资金紧缺的主要原因。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房地产开发投资从分类的情况看,住宅投资依旧是主导,始终占据70%以上的投资比例。这个比例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住宅类投资的增幅基本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步,2007~2008始终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幅度。

房地产商的第二大资金支出是土地购置,2003年以来,国内土地的供给量基本稳定,在每年4亿平方米的水平波动,差距不是太大。然而,土地价格却是年年上涨,哪怕是根据官方数据简单推算,到2008年上半年,土地储备规模也已超过3.2亿平方米,楼面地价的购置价格也已上升到1100元/平方米以上。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7年,房地产商购买土地的投入已经超过4000亿元,2008年上半年则超过了2100亿元。

另外,商业银行贷款的本金支出和利息支出也是房地产商的重要成本之一。从房地产商的资金结构来看,有75%的资产来自于负债,每年偿还银行的本息是房地产商重要的资金支出项。下表显示了开发商的贷款本息偿还压力。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注释:房地产商应付本金计算方法为当期前3~5年贷款的三年平均值;房地产商应付利息为当年开发贷款存量和当年人民银行3~5年贷款的乘积。

最后,房地产商在经营中的税收支出也是一部分重要的支出,在房地产企业经营业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税收支出的金额也越来越大,到2007年税收支出已经接近2500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综上所述,房地产的资金支出主要包括房地产投资、购置土地、应付本金和利息以及应付税费等几个方面。2007年,房地产商的支出达到一个顶峰,从2008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增速有所放缓,但支出还在继续增加之中。

(三)房地产资金缺口历史分析

从房地产资金流出的情况看,从宏观统计数据可得,2003~2007年,开发投资占房地产企业资金流出的比例最高,5年基本稳定在68%~69%,贷款本金偿还所占比例一般在16%~18%,购买土地资金占比约11%~13.5%,税收所占比重较小。但这并不一定符合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情况,至少从微观上运用上市公司的样本试算时并非如此。

从房地产资金流入的情况看,2003~2007年,开发贷款的占比一般在20%左右,而自筹资金的占比在30%~33%,最大的部分是其他资金,其中包括了定金和预付款,个人按揭贷款和土地转让收益,占比达到46%~50%,其中的定金和预付款占比达到30%~40%,这三部分资金基本上涵盖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入情况。外资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比较小。

2003~2007年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缺口情况尚不明显,2007在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极好的年度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供给甚至大于需求,2006年资金基本处于平衡状态,而2003~2005年的资金略有供给缺口,全行业的资金供求局面一直偏紧。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2003~2007年的情况来看,2007年是房地产企业资金最充裕的一年,虽然支出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房地产市场极度繁荣的条件下,房价上涨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为房地产商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流入,2007年也是房地产行业少有的出现较为明显的正现金流的年份。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问题分析 篇3

我国是农业大国, 有近60%的人口在农村, 但是,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收入差距的加大, 严重影响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而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城乡金融发展极不平衡, 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严重, 从而造成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因此, 如何加快农村金融发展, 就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最为重要的一个焦点。

二、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变迁基本遵循了“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模式, 在有关农村金融机构的研究中, 研究者更多关注制度的供给方, 忽略了制度的需求方, 造成许多制度供给理论上看来很完美, 但在实践中却无法执行。所以本文将从需求方和供给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尝试探索出改善供求不平衡现状的路径。

(一) 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的金融需求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农村地区外部因素的变化促进了对新的农村金融制度的强烈需求, 但是这些需求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需求主体之间, 其总量与结构都存在巨大差异。

1. 在贷款规模上, 需求量随经济总量上升而扩大

根据全国金融机构的统计, 近三年来农业贷款总额仍然呈上升趋势。农村贷款主体中一些农户和农村企业随其生产规模的扩大而资金需求在急剧上升。但农村金融机构却“一刀切”地规定了农户和企业贷款的最高上限, 这样使得急需贷款的农户和农企得到的资金数量明显偏低,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从地域来看, 需求总量和结构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总量和结构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往往需要建设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性金融服务, 而中西部农村地区可能更需要生产及生活性融资类的金融服务。

3. 从农户需求看, 农户借款额度较小且非常分散

家庭经营规模决定了用于家庭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借款需求规模不会太大。农户借款用途主要分为生活性借款、生产性借款和非正常借款。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在过去的20多年里虽然迅速提高, 但农户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十分有限, 农户最大的资产或者说最具有抵押意义的资产是住房。希望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

(二) 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1. 农村金融组织服务功能缺失与错位严重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缺乏针对性, 造成了各种金融机构的功能残缺问题非常严重。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农村地区机构, 造成金融服务不健全;农村信用社合作制不规范, 没有发挥应有的支农作用;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 造成资金外流严重;非正规金融受到政策歧视, 服务功能受到限制。

2. 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单一化与结构失衡状况严重

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需求主体之间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 在这种外部环境下, 农村金融体系在各个地区整齐划一的制度安排必定不能满足各个地区不同的金融需求。而且, 作为需求主体的农户与乡镇企业按照从事的生产领域以及规模大小不同划分, 也具有多样性, 单一的金融产品种类和结构也无法满足其多样性金融需要。

3. 农村金融市场垄断程度过高

在分析金融结构中的金融机构时, 戈德史密斯 (1969) 指出, 金融机构的市场集中程度能够反映出金融发展水平, 高度垄断的金融市场结构将牺牲竞争的效率。以此考察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 可以发现, 正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较为严格, 市场准入成本较高, 新的竞争主体很难进入, 尤其是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受到严重抑制, 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垄断经营, 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 从而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4. 农业保险等中介组织制度建设缺位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 但农业保险业务却迅速萎缩, 农村地区的保险服务不足问题非常严重。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农业保险的专门法律法规, 虽然《保险法》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 但该法实际上是一部主要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行为的商业保险法, 无法规范和保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色彩的农业保险问题。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一) 改革已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 明确其定位

农村信用社要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 针对农户生产规模小、抵押担保能力弱的实际, 建立和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信贷经营机制, 通过农户小额信贷和联户贷款等方式, 不断增加对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二) 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 探索发展新的金融组织

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 有必要适当放宽农村金融业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 逐步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 在可能的范围内允许和扶持其他形式的金融组织发展, 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三) 鼓励、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要由政策主导性向商业可持续性转型, 把发展小额信贷作为信用社的业务重点, 采取措施逐步扩大无抵押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 使小额信贷向制度化、机构化和商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要扩展小额信贷业务的资金来源, 就需要提高信用社的吸储能力, 建立和完善地区间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流通机制以及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

(四)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使支农资金得到有效的补充

当前, 在我国农村建立股票、债券市场的条件还不成熟, 应深入开展票据贴现、项目融资、农机具的金融租赁、信托等真正适合农村的直接融资方式, 使“三农”资金从不同渠道得到满足。总之, 壮大农村资金实力, 降低农村金融风险, 强化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重要途径。

(五)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防范、转移和补偿机制

第一, 发展农业保险, 建立农村支农贷款保险机制。第二, 推出农产品期货、期权等金融支农衍生产品。农产品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的功能, 能有效分散和规避各类农业生产风险和农业信贷风险, 应该加强宣传和培训, 引导农民积极进入。第三, 加强农村金融的风险防范。

农村资金供求 篇4

一、黑龙江省农户资金借贷状况

(一) 农户资金借贷现象普遍

据调查, 黑龙江省泰来县利民村70%以上的农户有资金借贷行为, 没有借过钱的农户很少。调查结果显示, 农户借贷的主要特征是:一是农户借贷行为逐年增多;二是农户借贷资金的规模在逐年增加;三是借贷次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高利贷现象存在但并不严重

据调查, 高利贷在传统农户民间借贷中并不严重, 85%以上是无息借贷, 属于亲戚朋友间的借贷, 有息借贷不足15%, 其中高利贷不到5%。说明尽管传统农户民间借贷发生率较高, 但绝大多数为农户亲友邻居之间的互助性借贷, 有息借款, 特别是高利贷现象并不多, 而且据调查了解, 民间借贷的违约纠纷很少, 不存在高利贷对社会稳定的危害。

(三) 农户贷款的用途广泛

目前, 农民的贷款资金主要有两类用途:一是消费, 主要是因为农户盖房、看病、婚丧嫁娶、子女教育等而产生的借款需求, 主要依靠民间借贷解决。二是生产, 主要是农户为了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而产生的借贷需求。

(四) 民间借贷是满足农户借贷需求的最主要方式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努力扩大对农户的信贷规模, 增加信贷品种, 创新信贷方式, 但仍很难满足农户借贷资金的需求, 民间借贷依然是满足农户资金借贷需求的最主要方式。

二、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户借贷资金需求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

在农村金融体系中, 占主导作用的为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商业性金融的代表, 其成立的初衷是为农业服务。但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遵循商业化经营的原则, 出于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运营效率等考虑, 农业银行大量收缩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 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 从业人员逐渐精简, 农业贷款权限也从基层收缩, 贷款比重大幅缩减, 使大量农村储蓄资金流出农村, 其农村金融主导地位不断弱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黑龙江省为农业提供贷款的唯一政策性银行, 在支农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功能, 但近年来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少、业务范围狭窄等原因使其难以承担支农重任。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 功能单一。

农村信用社存在着所有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状况不佳、资本充足率较低、抗风险能力弱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 而且在经营中商业化倾向严重, 运作不规范, 存在隐性的金融风险, 难以独立承担金融支农的重任。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在黑龙江省农村设置营业网点最多、分布最广的正规金融机构。近年来, 由于邮政储蓄存款利率水平较高, 且无风险, 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将资金存入邮政储蓄, 储蓄规模迅速增加。但邮政储蓄银行的存款只有很少一部分以支农再贷款的形式返流农村, 绝大部分都流出了农村, 用于非农产业的发展, 造成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

近年来, 虽然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力度, 农业信贷投入总量也有了大幅增加, 但从整体来看, 我国金融机构支农力度仍然不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农村资金外流依然没有大的改观。农村社会资金流失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资金“反哺”的支持, 这必然会加剧资金供求的矛盾。

(二) 农户贷款需求难以满足原因

1. 信息不对称

近几年农村信用社的机构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收缩, 机构趋向城镇化。信用社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突出, 信用社对多数农户的信用状况难于了解。因此, 信用社主要将贷款发放给信用社较熟悉的一些农户。调查表明, 半数以上农户认为在信用社有关系是能否贷款的重要条件, 拥有较高的社会资本是农户取得贷款的关健, 充分反映出信息不对称对农户贷款的影响。

2. 贷款成本太高

除去正常的贷款利息, 时间成本、交通费用也相当可观。据黑龙江省方正县调查, 县内农户办理一笔贷款的平均车费需要15元。结合农户每次借款金额小的特点, 单从经济利益权衡, 大量农户不愿意向农村信用社贷款。

3. 农户担保抵押品有限

为降低贷款风险, 信用社普遍采用抵押担保贷款或联保方式。然而大部分农户除承包的土地与私人住房外, 缺乏其它有抵押价值的财产, 农户拥有的土地和住房因变现困难不能成为符合条件的抵押担保品。

三、平衡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户金融需求关系的建议

(一)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在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中, 主要问题是贷款和资金外流的问题。资金的供给也不能仅靠农村信用社, 否则就会造成垄断。农村金融体系要兼顾需求与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建立起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在内的多元化金融网络, 向农户提供存贷款和保险服务、支付结算等中间业务的多种服务工具。目前, 需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发挥其支农主力军作用;强化农业银行支农意识, 加大支农力度;扩展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 完善政策性银行职能;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 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 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要。

(二) 规范民间金融, 充实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农村地区存在规模可观的民间金融机构组织, 起到了补充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信贷供给不足的作用, 甚至成为当地不可缺少的一股“支农”力量。然而, 由于其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 部分民间借贷活动带有“高利贷”性质, 并且从事洗钱等违法活动, 扰乱了农村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 我们应正确对待农村民间借贷, 规范农村民间借贷活动, 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整体实力和活力。具体而言, 一要允许民间金融组织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金融服务, 接受金融监管, 对从事违法活动的组织要及时予以取缔;二要鼓励和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成为民营金融机构, 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三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 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三) 改进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式、扩大放贷范围

1. 改进服务方式

农村信用社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目前只有传统的银行业务, 而且产品结构和金融工具也比较单一, 主要是传统的存贷款和小额结算服务, 且存贷款的创新品种很少。这种金融产品供给的短缺, 不仅难以满足经济发达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地区的农民和各类经济组织对金融服务的需要, 而且阻碍农村信用社拓展业务和扩大规模。农村信用社需要努力完善信贷、资金、结算及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功能, 大力开展中间业务,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另外, 农村信用社在存款组织方面缺乏竞争意识和生存意识, 虽然农信社贴近农民, 直接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服务, 但从当前信用社运行情况看, 很多农民不愿意到信用社储蓄。因此, 迫切需要农村信用社改进服务方式和自身经营状况, 适应现代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

2. 扩大贷款投向

首先, 扩大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范围。目前农户从信用社最易得到的贷款是存单抵押贷款, 这种贷款方式限制了农民的贷款需求, 因为拥有存单的人对贷款的需求很少, 而没有存单的人对贷款的需求更多, 所以这部分农户向信用社贷款时往往借别人的存单作抵押。因此, 建议可以向这部分农户发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可以按照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 改革完善对农户贷款的制度办法。对农户小额贷款, 可采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对较大额度的贷款, 采用联户担保的方式。虽然有风险, 但风险也往往与收益并存。另外, 从风险的程度看, 在农村发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的风险并不大。因为除了信用社可以采取一定的约束手段外, 农户之间存在的道德准则, 也使农户发生拖欠违约的几率很小。

其次, 向农民发放消费贷款。农户家庭作为一个生产经营与生活消费高度合一的社会组织, 是经济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的有机结合体。盖房、婚丧嫁娶、治病、子女教育是人口再生产的重要内容。目前, 虽然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但很多农户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如上所列的消费活动。这些消费活动一般资金需求量大, 往往超过农民的年收入, 信用社应注意进行贷款品种和方式的创新, 积极开办农户需要的建房、教育、大额消费品等消费型贷款, 以满足农民调剂资金余缺的需求。

(四) 创建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健全农户贷款配套政策

农村资金供求 篇5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一) 研究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中心, 而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农村金融供给的支持。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 其作用越来越明显, 农村金融供给兴, 则农业兴;农村金融供给活, 则农业活。普遍建立起包括政策金融, 合作金融以及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制, 形成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 能较好地支持农村和农业, 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二) 文献回顾

一直以来关于我国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问题, 理论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其根源在于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多数文献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类型, 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主要是供给型的。叶兴庆 (1998) 、乔海曙 (2001) 认为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是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贷款的资金有限;谢平 (2001) 认为某些金融服务只有在提供的过程中才能让农户和企业发现其方便快捷的好处, 才能激活潜在需求;何志雄 (2003) 认为, 供给型金融抑制起着主导作用, 其他形式的金融抑制处于从属地位。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合作制为主导还是商业化取向。持合作制为主导观点的学者认为, 面向农户、集体农业等非法人实体的信用业务, 应该是合作金融的天然职责 (程漱兰1999) 。正规的商业化金融不能提供高度分散小农经济化条件下的信用服务, 根本不能在传统农村做商业化银行改革 (温铁军2004) 。持商业化取向的学者, 合作金融组织有历史过渡性质, 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应索性鼓励它走商业银行的路 (党国英2004) 。我国正规的合作金融从来就没有真正存在过, 一系列制度安排导致了现存合作金融并没有减少交易成本, 也没有真正符合合作制原则。 (谢平2001) 。

二、农村金融与供求状况调查

(一) 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1. 借款用途以生活消费性为主, 生产投资性为辅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在农村生活性支出占有较大的比例, 农户生活性的借款有145笔, 占72.5%, 而生产投资性借款用途仅仅有53笔, 占26.5%。

调查结果显示, 农户的金融需求往往是非生产性需求。中国许多农户家庭预算出现赤字从而诉求借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婚丧嫁娶”等“面子消费”。这样直接导致了商业性质的正式借贷在农村无法良好地运营, 高风险、低利润的农村金融市场直接引起各大商业银行将农村的机构点撤并, 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商业性质的正式借贷在中国小农经济基础上不存在发展的条件和空间。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供的信贷以及政府的小额贷款往往都是政策性的, 不具有可持续性。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不仅仅要从金融供给机制上入手, 也要从市场底层主体入手。

2. 农户对保险需求增大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接踵而至的是金融需求的大量增长。农户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不仅仅是在资金上面的需求, 还有对农村金融服务上的需求。总体而言,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规模化等特征。

以往我国农村地区普遍落后, 经济发展水平低, 对金融的需求基本等于借贷需求。而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户对金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借贷需求, 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如表2显示, 农户对保险业务的需求有72笔, 占36%, 对于其他金融服务业务的需求较以往也有明显提高。由于农业天然弱质性和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等原因, 农业生产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因此农户需要对农业生产相关的保险对自身经营风险进行保障。与此同时, 由于小农家庭结构的问题和劳动力问题, 农户更需要与自身生活保障相关的医疗、养老、意外保障进行补充。

3. 不同纯收入水平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

表3显示, 不同纯收入对农户借贷的影响很大, 具体差异如下:一是纯收入水平越高, 借贷水平也越高, 表现为纯收入在50000元以上的农户借贷水平最高, 为5000元, 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农户的借贷水平最低, 为900元。二是纯收入在50000元以上农户与其他收入水平农户的户均借贷水平差距很大。

(二) 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1. 友情借贷严重

农村民间金融是正规金融的补充形式;友情借贷则是民间金融的核心。我国小农家庭的收入构成包括家庭农场收入和非农雇佣收入。由于“拐杖逻辑”, 进城务工收入仅仅是家庭农场的某种补充而不是替代, 导致中国小农格局是农户普遍心态是保持温饱无忧 (道义小农) , 当收入出现赤字时, 一是挣取非农收入 (寻找拐杖) ;其次是谋求熟人借贷。

2. 贷款额度对农户的借贷选择的影响

表5显示, 不同的贷款额度对农户选择贷款对象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贷款额度低于20000元时, 超过70%的农户会选择熟人借贷, 只有不到20%的农户会选择向银行贷款。随着贷款额度的增加, 选择银行贷款的农户会逐渐增加而选择熟人借贷的农户会相对减少。但是选择熟人借贷的比重依然较高。

3. 金融机构现状对农户借贷的影响

经调查, 当农户收入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时72%的农户会选择借贷, 而28%的农户并不会选择借贷。在选择借贷的72%农户中有50%的农户首选熟人借贷, 38%的农户选择信用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50%选择熟人借贷的农户认为银行、信用社借款难, 45%的农户认为信用社借款难是因为不认识金融系统人员, 35%的农户认为质押品要求高, 15%的农户认为借款程序复杂。

在选择银行、信用社借款的38%农户中, 几乎没有十分了解信用社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业务以及国家的农村金融政策;36%的农户比较了解, 44%不算了解的农户。

4. 利率对农户借款用途的不同影响

表6显示, 借贷在用于扩大农业生产时, 8%的农户愿意承受最高利息率在一分以上;借贷用于购地建房时, 25.5%的农户愿承受的最高利息率在一分以上;借款用于子女教育时, 66%的农户愿意承受的最高利息率在一分以上。这说明农户所愿承受的最高利息率因借款用途差异而不同, 其中借款用于生活消费特别是子女教育时, 农户更愿承受较高的利息率。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第一,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庆安县农户的主要贷款用途用于婚丧嫁娶等面子工程, 并没有把贷款资金用于扩大在生产上。这种贷款消费行为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提前预支未来的资金收入, 未来数年的时间都是在偿还贷款, 并没有将相应发挥资金对生产有利的作用。

第二, 农户对友情借贷依赖过高, 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够了解, 没有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户提供的优惠政策。

第三, 农户对保险的需求日益增加, 调查显示农户对保险业务的需求有72笔, 占36%, 对于其他金融服务业务的需求较以往也有明显提高。

第四, 在对农户选择借款来源的调查中显示, 主要影响农户不选择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因素有两点。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复杂, 贷款金额小。在调查中有54.2%的农户认为银行贷款金额小, 与其在银行贷款, 手续复杂, 下发时间长, 不如友情借贷方便快捷。第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宣传力度不够,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消极。50%选择熟人借贷的农户认为银行、信用社借款难, 不了解贷款的相关程序。45%的农户认为信用社借款难是因为不认识金融系统人员。

第五, 在调查农户借贷所愿承受的最高利率时显示, 借贷在用于扩大农业生产时, 8%的农户愿意承受最高利息率在一分以上;借贷用于购地建房时, 25.5%的农户愿承受的最高利息率在一分以上;借款用于子女教育时, 66%的农户愿意承受的最高利息率在一分以上。这说明农户所愿承受的最高利息率因借款用途差异而不同, 其中借款用于生活消费特别是子女教育时, 农户更愿承受较高的利息率。

(二) 建议

第一, 鼓励农户将资金用于生产性需求。金融机构应简化贷款手续, 适当增加“三农”贷款金额以及更多的优惠政策, 普及相关金融理财知识, 加强农户贷款意识。真正做到让农户将资金用到生产上, 创造相应的社会价值。

第二, 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关惠农业务的宣传, 提高金融系统人员的工作质量。

第三, 加强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引进大量金融人才, 需要政府政策的照顾。加大农村金融人才的待遇水平, 以吸引人才流向农村。只有农村金融人才建设的完善, 才能与金融服务创新相得益彰, 才能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

第四, 建立农村民生基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设立相应的针对农户子女教育的专项贷款。我国农户对子女的教育颇为重视, 调查显示农户贷款资金用于子女教育占很大份额。设立教育专项贷款能更好地建设新农村, 满足农户对资金的需求, 完善供给机制。

摘要:依据对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农村金融供求状况调查发现, 农村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生活性或婚丧嫁娶等面子工程方面, 以及对保险需求方面。从金融供给的角度, 当前农村中友情借贷较为善遍, 且依赖度过高。不愿意到银行借贷的主要原因是手续繁杂, 金额小, 且银行服务差。建议政府和金融机构多鼓励农户将资金用于生产性需求, 简化贷款手续, 适当增加贷款金额以及更多优惠政策, 加强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在农村的网点机构增加保险、结算等中间业务, 普遍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供给长效机制, 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关键词:庆安县,农村金融供求,状况调查

参考文献

[1]王文乐.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现状及对策[J].企业经济, 2008 (10)

[2]喻晓平.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6 (5)

[3]胡彦坤.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J].农村经济问题, 2006 (1)

[4]于海恒.论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J].经济纵横, 2007 (2)

农村资金供求 篇6

目前, 中国经济总体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历史时期, 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壮大, 农民收入提高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近几年, 农村金融改革也取得了进展,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也有了改善。目前, 农村地区已初步形成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金融服务框架;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作用也越发显著。“截至2007年末, 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有108173个, 覆盖全国所有县市;贷款支持农户数达到8809万户, 占农户总数34.6%”。但是,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依然面临信贷约束, 农户和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满足。不足部分恰需要民间非正规金融的有效填补。

一、农村正规金融的信贷供给

农村正规金融的供给主体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虽然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主体不断增多, 支农力度不断加大, 但基于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等因素考虑, 农村正规金融信贷供给依旧薄弱。

1. 中国农业银行重新定位, 信贷支农有所缩减。

随着农业银行加速商业化进程, 农业银行对贷款方向的定位由农村转向城市, 对农村信贷支持也有所缩减。由图1可知, 2000—2007年农业银行农业类贷款占比逐年缩小, 从2000年的54.79%缩小至2007年的4.05%, 这使得正规金融信贷供给更加稀缺。

注: (1) 农业类贷款包括常规业务的农业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供销贷款、乡镇企业贷款以及专项业务各项贷款。 (2) 2000—2005年中国农业银行贷款统计口径分为四类: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业类贷款和固定资产类贷款。2006年和2007年的贷款统计分类为:农林牧渔贷款、制造业贷款、建筑业贷款和房地产业贷款。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2000—2007) , 中国金融出版社。

2. 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单一, 单个农户和农业小企业难获得贷款。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 功能单一, 主要办理粮食、棉花、油料收购、储备、调销贷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以及粮棉油龙头企业贷款。资金封闭运行, 农户难以获得贷款。2010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发放各项贷款为5443.13亿元, 其中粮油棉花贷款2 782.9亿元, 占比51%;而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内各类农业小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83.78亿元, 仅占比1.54%。

3. 农村信用合作社高度垄断, 经营效率低下。

自1996年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 农业银行等商行收缩农村贷款业务 (如上页图1所示) , 并关闭了农业合作基金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因此成为农村正规金融信贷的主力军。尤其是2002年以来, 农村信用社全面开展小额信贷业务, 为农户提供小额无抵押、无担保贷款, 相应提高了对农户的正规金融供给。从表1可以看出, 农业类贷款占农村信用社贷款之比由1999年的32.9%上升到51.08%。但是, 农村信用社巨额的历史包袱、利率管制和部分地区经营管理的低效率以及成本问题依旧严峻, 而且信用社改革依旧缺乏明晰产权关系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行政色彩浓厚, 效率低下。

单位:亿元, %

注:农业贷款包括:农户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和农村工商业贷款。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1999—2007) , 中国金融出版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于2005年对全国百余家农村信用社实地调查结果显示, 信用社存在资本不足, 不良贷款率高, 上存资金比例过高, 盈利能力低等诸多问题。 (1) 资本不足。2001—2004年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均值分别为4.58%、9.38%、11.36%和13.83%, 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30.33%、6.72%、10.82%和23.09%。60%以上的信用社资本不足, 其中40%资本严重不足。 (2) 不良贷款率高。尽管自2001年以来, 不良贷款呈下降趋势, 但是仍然处于高位, 2004年不良贷款数额平均值为2 014.04万元, 不良贷款率为28.28%。 (3) 上存资金比例过高。2001—2004年信用社上存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占存款余额比重分别为26.92%、27.1%、31.54%和32.68%, 备付金占存款余额比率分别为20.12%、29.13%、22.96%和23.78%, 大大超过银监会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备付金比重不低于5%的要求, 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用社的放贷规模和盈利能力。 (4) 盈利能力低。虽然信用社的贷款利率远大于存款利率, 但贷款收息率低。2001—2004年收息率分别为43.74%、43.48%、44.58%和48%, 远低于银监会收息率大于90%的标准。

上述各方面都会影响信用社自身可持续发展, 进而影响信贷支农效果。尤其很多农村信用社无法改善其亏损的局面, 只能在“支农”的名义下, 依靠央行不断地注入资金来维持经营。此种低效率的经营状态下, 农村、农业、农民根本得不到足够的发展资金。

4. 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趋势良好, 但“抽水机”角色一时难以转变。

2008年之前邮政储蓄银行功能单一, 只存不贷。吸收存款余额从1998年的3 20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 577亿元, 50%以上来自县及以下地区, 30%来自乡镇及其所辖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上存央行, 再通过支农再贷款返回农村, 但支农效果就难以保证。2008年全国推广小额信贷, 至2010年10月, 全国累计发放贷款近400万户、金额2 300多亿元, 平均每笔贷款约5.9万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累计发放1 500多亿元, 占全部小额贷款累计发放金额的70%。这的确解决了400万户农户及小商户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问题, 但相对于全国几亿农户巨大的金融需求缺口, 力度依旧不够, 农村资金“抽水机”角色一时难以转变。

二、农村金融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信贷需求可以从农户信贷需求和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两个角度分析。

1. 农户信贷需求。

近几年, 农民收入有了稳步提高, 信贷需求稳步增长。虽然正规金融及时大力推进小额贷款等措施, 给予农户信贷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但依旧不能完全满足农户金融信贷需求。从下页表2可以看出, 2000—2009年农户从正规金融得到的贷款虽然有一定增加, 但远远不足以满足全部的信贷需求, 2009年正规金融的信贷满足程度也仅仅为35.61%。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占比一直维持在半成以上。

正规金融机构的惜贷以及农户正规金融贷款获得率低,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 正规金融信贷交易成本高。如资金成本高, 某些地区信用社利率高于民间贷款利率, 而且还要求农户“先入股再贷款”, 增加资金成本;时间成本高, 审批时间长, 程序复杂, 贻误农时;风险成本高, 虽然正规金融机构积极推广的无抵押小额贷款, 仍有20.8%的信用社需要抵押, 66.5%的信用社需要担保。第二, 正规金融机构信贷周期与农业生产周期不一致。正规金融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 年初发放, 年底还款。但是农产品在年底难以完全售出, 农户逾期还款率高。第三, 农户对正规金融信贷缺乏信心。据国务院2005年的农村金融调查显示, 未申请过正规贷款的农户中, 17%认为自己没有关系, 11.11%不懂贷款程序, 5.89%认为自己不能满足抵押担保要求。

单位:元, %

注:民间借贷为私人借款和合作基金会借款之和。数据来源:《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汇编》 (2000—2009) , 中国农业出版社。

2. 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需求。

农村中小企业也面临正规金融的信贷约束。据国务院2005年的农村金融调查显示, 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 信贷需求规模远大于授信额度, 单笔借款规模很小, 企业要进行多次融资。57%的企业获得最大正规贷款数额小于期望额度, 24.41%的企业一年之内借贷次数为两次以上。第二, 从结构上来看, 企业借款主要渠道是农村信用社和亲友。农村信用社渠道占比37.2%, 亲友渠道占比38.8%。第三, 从总量上来看, 正规金融优势大于非正规金融。乡镇企业的正规金融贷款占借款总额88.23%。

结论与建议

1.农村金融正规供给不足, 非正规金融有效填补。

农村金融需求与正规金融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缺口, 而且必须由非正规金融来填补。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 2000—2009年民间借贷占农户借入金额60%以上, 是农户最重要的借贷渠道。非正规金融在信息、抵押要求、组织效率方面都有正规金融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一直以来, 中国金融监管基于金融稳定和安全考虑, 对于非正规金融都是打压态势, 抑制了农村金融创新。根据银监会的统计, 截至2009年6月底, 仅有1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合法, 仍有大量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处于被取缔和“灰色地带”的边缘。

2.给予非正规金融合理生存空间, 分类监管。

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 应根据功能采取分类监管原则, 对于村民内部微利互助的非正规金融应该鼓励, 予以引导;而对于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的高利贷等高风险非正规金融应予以管制取缔。只有这样, 才能使农村非正规金融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灵活地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与农村正规金融相互补充, 共同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高效、及时的金融支持。

摘要:近年来, 农村经济发展迅猛, 农村金融需求日益扩大。同时, 农村金融改革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农村资金依然大量外流, 农户和乡镇企业依然面临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约束。这就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提供了生存空间。拟从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视角, 探析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给,金融需求,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

参考文献

[1]项俊波.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1.

[2]2010年度报告[EB/OL].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官网, http://www.adbc.com.cn/report/2010report/ch/7.htm.

[3]韩俊, 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139-277.

[4]张艳花, 杨青坪, 莫江, 戴硕.一起非法设立金融机构事件引发的思考[J].中国金融, 2010, (6) :82-86.

[5]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1999—2007) [K].

[6]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农业部, 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汇编 (2000—2009) [Z].

[7]韩俊, 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

农村资金供求 篇7

一、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的特征

1. 总量的奇缺性

相对于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不断放大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的先天不足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农村金融供给群体性短缺状况,已招致理论界和产业界的强烈批判。时下增强农村金融供给已成全省一致的呼声。虽说黑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是先农村后城市,而金融体制改革却是先城市后农村,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相对滞后也在情理之中。但按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落后状态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2. 结构的割裂性

农村金融供给结构没有与需求有机结合,导致农村金融需求不能及时转化为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相对单一,且完成信贷行为所要求的抵押担保物相当难找,信贷条件较高,广大农村只能望洋兴叹,从另一角度体现出金融产品供给结构或创新方向上的离农化趋势。

3. 机制的掠夺性

由于金融资源非农化趋势愈演愈烈,使严重短缺的农村金融供给雪上加霜。当前,黑龙江省金融资源大幅度向城市、大中型企业、新兴产业集中,而且这种强烈的城市化资金配置格局,并非仅仅是由于市场竞争所致,它的出现与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和金融机制密切相关。与此相对应,县及县以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承受着极其严重的信贷紧缩。不仅农村正常的金融需求难以满足,相反,农村的金融资源还通过一定的掠夺机制大量流向城市。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求失衡分析

1. 从需求方即从黑龙江省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

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几对突出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实现。应该说,需求方自身的缺陷在某种程度上阻滞了金融需求的转化。

一是农村落后性与信贷有偿性的矛盾。多少年来,农村和农民的落后状况,必然导致信贷资金流失,金融机构撤离。因为银行信贷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信贷资金贷放的根本标准。

二是经济弱质性与资金趋利性的矛盾。尽管农业发展有着强烈的资金需求,但是农业经济的高风险、低回报使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客观上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作为、政策性银行不能为、股份制银行不愿为、农业保险不敢为,只有农村信用社有所为的不和谐局面。

三是农村客户的条件性与银行操作性的矛盾。因农村大多数客户整体实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往往很难满足目前银行的操作性要求,使众多客户失去金融支持。四是农村生态的脆弱性与金融资源吸纳能力的矛盾。农业受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双重制约。农村的中介体系、信用环境、社会风气、风险补偿政策体系等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障碍,致使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吸纳能力、转化能力相对较差。

2. 从供给方即金融主体来看

一是思维层面:金融发展观偏离。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及定位摇摆不定,在金融改革的政策导向上存在明显偏差,使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长期滞后,以至于今天的农村金融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二是经济层面:商业化改革中的逐利主义。在黑龙江省金融改革发展的历程中,利润最大化或价值创造最大化已经成为银行业孜孜以求的企业目标。商业化的利益不仅决定银行业的生存之道,而且决定银行业的发展之基。由此不难理解,银行业为什么把“淘金”的主战场放在城市或金融资源富集区,而广大农村、农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三是制度层面:农村金融领域制度创新严重滞后。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特殊环境下表现出明显的制度性缺陷,实行商业化运作,国有商业银行业务重心上移;农信社由于自身条件约束难以支撑整个“三农”;农发行不能满足转变农业扶持方式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邮储抽走大量农村资金;农业保险严重缺失,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等等,由此导致了农村金融支农力度日益弱化,显著地存在着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的现象。

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创新的严重滞后是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主导原因。农村金融供给的制度性缺陷使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明显滞后于农村金融需求。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大量涌现,从另一侧面证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四是文化道德层面:金融业社会责任感的重大缺失。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与农背离,从文化道德的角度看,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大缺失,突出表现在金融机构对自身利益追求仍为主导,有时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落后状态漠不关心,忽略农村社会诉求,淡化了休戚与共的"三农情结",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道德要求,弱化了企业伦理层面的约束机制,反映出农村金融企业文化和企业道德的某种程度上的倒退或下滑。笔者认为,这种状况是金融企业整体素质退化的表现,也是金融企业行风不正的表现。

五是历史层面:二元经济结构在金融上的典型反映。在城乡关系、产业关系上,过去违背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规律,错误地推行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城市偏斜发展政策,结果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正是经济上的二元结构,导致了金融上的二元结构,即农村金融落后,城市金融发达。黑龙江省以工业化为表征的发展也是如此。发展一方面确实增强了全省的综合实力,但另一方面这种发展却是以压抑农业、农村发展为代价,以长期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巨大反差,也从过程上印证了发展的二重性。正是因为发展的二重性,才使农村金融落后于城市金融,金融二元结构始终未能改变。

三、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求问题解决的途径

1. 理念创新

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组织,改变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单打独斗”,“一社”难支“三农”的窘况,建立多种形式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并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村镇银行的出现、农行的“返乡”、邮储银行的“破土”、农发行的转轨、开发行的介入、农信社改革的深入、外资银行的渗透,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将会出现“群雄并立”的局面。

2. 机构创新

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服务不充分、竞争不充分、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状态必须打破。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层次性,需要全力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营性金融以及其他金融组织相互并存、功能互补、分工合理、高效运行的多元金融体系。

3. 产品创新

首先创新信贷产品,诸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贷款、农田水利改造专项贷款、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按揭贷款、农产品套期保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贷款、地方资源开发贷款、科技农业生产推广贷款、农村消费贷款、农民进城务工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其次,创新结算和中间业务,以适应农村不同特点的金融需求;在区域分工上,要加强极具区域经济特色的金融产品创新,以适应个性鲜明的独特需求。

4. 技术创新

首先是业务处理系统的电子化程度。为农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平台,电子化网络设施就要向农村延伸。开发利用先进的业务处理系统,才能实现金融服务的现代化。要加强物理网点与虚拟电子网点的协调布局,发挥各自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其次是金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要加强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开发运用比较先进的技术装备管理系统,提高管理的时效性。再次是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金融产品的技术创新,是实现金融产品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要紧密跟踪新农村建设金融需求的变化节奏,着力强化金融产品技术研发,以更加便利农民“消费”金融产品。

5. 制度创新

从消除金融排斥性入手,创新与新农村建设金融深化相适应的制度安排。首先,创新金融支农的法定化机制。通过立法等形式规定金融机构的支农义务与责任,使农村金融供给上升为法定供给层次。追溯以往,农村金融困境源于金融制度安排的非强制性。因此,加快研究制定《农村金融深化法》等相关金融法规,明确规定设在农村的所有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2]温家宝.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N].金融时报,2007-03-02.

[3]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03.

[4]陆学艺.中国农村现代化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05.

[5]吴烨.如何有效引导资金回流农村[N].光明日报,2007-05-08.

[6]陈昭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2.

上一篇:能力练习下一篇:微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