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练习

2024-07-22

能力练习(精选12篇)

能力练习 篇1

练习的目的是在于使学生理清思路掌握思维方法, 因此靠简单的“题海战术”并不见得有效。教师要深度研究习题, 充分发挥习题的价值。与以往的教材相比, 新课程的练习在叙述方式、题材选择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减少了练习量, 留给教师更大的设计空间, 但结果显示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不重视练习设计, 往往按照课本中的练习安排 (占70%) 。课堂练习如果恪守并拘泥于教材, 练习的灵活性就显得不足, 学生的思维也会受到一定的禁锢。

一、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1.思维定势中的“想当然”

现象扫描1:

7.3×1.8+1.7×1.8的简便运算, 学生很容易受提取公因数后, 其余两数之和一般是整十、整百或整千这强信息的影响, 把原式计算成“7.3×1.8+1.7×1.8=10×1.8=18”这样的错误结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很多学生做错不是因为他们不会做, 而是他们受到解题“惯性”的影响, 审题不仔细、不完整, 这实际上也是受到思维定势的负迁移的影响。

2.逆向思维能力的欠缺

现象扫描2:

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单元测试时出现了这样一道判断题: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的1/3, 圆柱和圆锥不一定等底等高。由于受“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这句话的影响, 很多学生认为这是错的。

很多时候学生思维比较被动, 是由于平时正向思维题目训练得比较多, 题目顺序一换, 就不知道考查哪部分的知识了。虽然这反映出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不强, 但同时也暴露出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3.解题思路单一

现象扫描3:

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里有这样一道题: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雄伟壮观, 经测算金字塔高106.5米, 绕塔底一周近1 000米, 小明3分钟能走155米, 照这样计算, 20分钟内她能绕金字塔走一周吗?本题学生的正确率不是很高, 原因是由于学生习惯于先求出速度, 但是在计算155÷3时碰到了困难, 发现不能整除, 一些学生就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做了。

教师在教学时会过于注重解题方法的传授, 而不让学生主动地尝试解题, 忽略了学生的“扶放教学”, 从而使部分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非常被动, 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 解题思路单一。

针对以上现象, 如何有效设计练习, 让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是我们的目的, 结合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对策

1.注重习题“顺逆”训练,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思维活动从一方向转向相反方向, 从正向思维转向反向思维, 它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 是突破习惯性正向思维的一种有效办法。在解题教学中, 通过逆向思维的训练, 使学生不再受思维习惯的束缚, 培养他们从反向考虑问题的意识和自觉性, 有利于摆脱学生思维定势的负迁移。

(1) 引导学生反向思考。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如果从正面思考感到困难甚至难以下手时, 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去考虑, 这时往往可以很快找到解题思路。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开出, 相向而行, 货车每小时行36千米, 两车相遇时, 货车行了全程的2/5, 客车5小时行完全程, 货车需几小时才能行完全程?此题若从一般思路去引导学生, 显得很麻烦, 且不易于学生理解。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在相遇时 (同样多的时间里) , 货车行了全程的2/5, 可知道货车和客车的路程比是多少?速度比又是多少呢?反过来想一想, 在同一路程 (指全程) 里货车与客车的时间比又是多少呢?这一引导使学生突然醒悟, 思想一转立即想出解题的方法:5÷2×3=7.5 (时) 。

由此可见, 若能引导学生学会用逆向思维解题, 可减少运算量, 优化解题过程, 提高解题能力。

(2) 训练学生双向思维。

我们应精心设计练习, 启发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正向转向知识的逆向, 教会学生从正反面去考虑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例如, 教学“小数四则混合简便运算”的练习课时可以这样设计:

①学生完成3道基本练习 (正向思维) 。

②师出示这样一道题:

师:同学们对正向思维的题目的解答方法掌握得比较好, 那做题目是否也可以逆流而上呢?上面这道题先出示了后面的两步, 同学们觉得它之前会是怎样的算式呢?

③学生独立思考。

④反馈结果。

生1:15.6×12-15.6×2

生2:15.6×4×2.5

生3:15.6×12.5×0.8

生4:15.6×3.2+15.6×6.8

生5: (10+5.6) × (3+7)

……

上述教学中, 教师“反其道而行之”,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思维活跃, 不仅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而且思维的深刻性可见一斑。经常进行这种思维训练, 可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 特别是有利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2.注重解题方式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

当学生用常规的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时, 教师要巧妙地根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而不应以求得正确答案为满足, 不要固守一种“标准答案”。只有思考得多了, 才不会导致思维的刻板僵化。

例如, 复习“分数应用题”时, 有这样一道题:六年 (3) 班有学生48人, 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3, 男生有几人?学生一般顺着题意, 把男生看作单位“1”, 找出学生48人对应的分率是 (1+1/3) , 然后用48÷ (1+1/3) , 求出男生人数。此时教师可通过谈话, 巧妙地转化他们的思维方式, 用不同的方法求出男生人数。

(A)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3”也可理解为“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全班共有48人, 那么男生有几人?列式为:48×3/4。

(B)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3”也可理解为“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全班共有48人, 那么女生有几人?剩下男生有几人?列式为:48-48×1/4。

(C)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3”也可理解为“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全班可看成共有几份?男生有几份?那么男生有几人?列式为:48÷ (1+3) ×3。

(D) “题中有等量关系吗?”“可以用方程解决吗?”设男生有x人, 根据“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3”, 可列出方程1/3x+x=48。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自觉地从一个思维过程转换过渡到另一个思维过程, 逐步形成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往返调节的变通能力。以后学生在解决分数应用题中对于分率和比之间的转化, 单位“1”的转化会更加灵活, 大大提高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3.注重习题的思考性, 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思维定势影响或单一思路, 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习题的知识和智力因素, 使学生从多个方向、不同的途径去探索思考练习, 使知识得到强化, 思维进一步提升。

(1) 发现式练习。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设计具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题组训练, 让学生积极思考、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例如, 教学“分数加减法”后, 可以设计以下的练习。

学一学:

做一做:用你发现的规律填一填, 1/20= () - () , () = () - () , …

挑战一下:1/2+1/6+1/12+1/20+1/30+1/42+1/56。

(2) 对比性练习。

在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通过对比呈现问题的方式制造思维冲突, 将探究活动推向纵深。

例如, 下面的一组题。

①一根钢管, 第一次截去它的3/5, 第二次截去3/5米, 哪次截去的长些?

②两根同样长的钢管, 第一根截去它的3/5, 第二根截去3/5米, 哪次截去的长些?

当上面的题单独出现时, 很多学生都会选无法确定, 他们认为两个分数一个表示分率, 一个表示具体的量, 无法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 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促进了智慧技能与技能性思维定势的形成和正迁移。

(3) 变式性练习。

通过一些变式练习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本质, 使学生的思维在变通性上得到发展。

①一题多解。即一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 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性。

例1 4÷20= () : () = () / () =_______%。

例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米, 它的底和高可能是多少?能画出来吗?能画几个?这些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点?

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 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等底等高。 (数学中有些话反着说不一定对)

②一题多变。即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 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 形成多变导向, 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

改变条件。

例如, 在六年级“圆柱和圆锥”单元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圆锥形零件, 底面半径3厘米, 高15厘米。这个零件体积是多少?

可将题中的条件改为:

(A) 一个圆锥形零件, 底面直径6厘米, 高15厘米。

(B) 一个圆锥形零件, 底面周长18.84厘米, 高15厘米。

(C) 一个圆锥形零件, 底面半径3厘米, 是高的1/5。

改变问题。

例如,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 有这样一道题:学校的果园里有梨树15棵, 苹果树20棵。梨树是苹果树的几分之几?

可将问题改为:

(A) 苹果树是梨树的几倍?

(B) 苹果树比梨树多几分之几?

(C) 梨树比苹果树少几分之几?

(D) 梨树是苹果树和梨树总数的几分之几?

(E) 苹果树是苹果树和梨树总数的几分之几?

改变叙述。

例如, 给定算式:32÷8,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述意义。

(A) 32是8的几倍?

(B) 32里面包含几个8?

(C) 8与一个数相乘积是32, 这个数是几?

(D) 32除以8, 所得的商是几?

(E) 8除32, 所得的商是几?

在上述的例题中, 教师对题中的条件、问题、情节做各种扩缩或变化叙述形式, 让学生在各种变化了的情景中, 从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一题多编。引导学生突破模式, 从不同角度活编题。学生在编题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体验, 形成不同的解法,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 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 我出示这样一道题:六年级举行写字比赛, 六年 (2) 班同学上交了32件作品, 六年 (3) 班比六 (2) 班多交了1/4, 六年 (3) 班交了多少件作品?

学生从条件中得出单位“1”是已知的, 用表示单位“1”的量“32”乘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 即32× (1+1/4) 。然后我提出新的要求, 把此题变为一道用分数除法解决的问题, 即把单位“1”变成未知, 学生编出:六年级举行写字比赛, 六年 (3) 班上交了40件作品, 比六年 (2) 班多交了1/4, 六年 (2) 班上交了多少件作品?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怎样找单位“1”, 它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 用什么方法解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即用已知条件除以它本身所对应的分率, 即40÷ (1+1/4) , 当然也可列方程解决。最后, 又让学生把上面两道题中的条件“六年 (3) 班比六年 (2) 班多交1/4”变成“六年 (3) 班比六年 (2) 班少交1/4”, 让学生又练习了两道题, 结果学生很快理清了解题思路。这样仅以一道例题就揭示出了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规律和解法,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述的变式练习中, 学生的思想变化有一个从点到面、举一反三的拓展过程, 经历这样一个触类旁通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不断提升。

4.注重习题的生成性资源, 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思维

当学生运用反思性思维时, 自我反思的技能会促进提升元认知, 即对自我思想和观念的认知。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 有时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 教师应及时关注, 并从学生的练习中及时获得如何矫正的反馈信息, 才能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例如, 一次校教研课上, 教师在教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 (一) ”时, 就有学生出现如下错误:

学生明白算理但计算有错误, 教师及时抓住这一错例, 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在错题中巩固了解方程的方法。

加强反思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发展智慧型思维, 因为在做出理智抉择的时候学生需要提出策略, 监控策略的实施;如果不成功, 则需调整以找寻更加符合要求的策略。

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在这条路上, 还需要广大教师更多的关注和探究, 才能充分挖掘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契合点,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 既学到知识, 又增长智慧, 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吕晓飞.例谈学生思维“三性”培养[J].教学月刊 (小学版) , 2011 (1/2) .

[2]刘传敏.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J].学生之友 (小学版) , 2010 (1) .

[3]薛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2010 (14) .

能力练习 篇2

1、什么是职业道德?(P5)

2、职业道德的突出特点有哪些?(P5~6)3、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有哪些?(P6~7)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是什么?(P8~9)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意义是什么?(P9~11)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0~21)

7、企业文化师职业道德守则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21~23)

8、制定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规范需要把握哪几个基本原则?(P25~26)

专业知识

1、常见的企业组织形式有哪些?(P36)

2、企业是什么样的组织?(P28)

3、什么是团队?(P53)

4、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先后顺序是什么?(P66)

5、什么是企业的内部约束?(P63)

6、什么是企业的外部约束?(P63)

7、简述企业文化的定义?(P68)

8、什么是企业的精神文化?(P68)

9、什么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P69)

10、什么是企业精神?(P69)

11、什么是企业的制度文化?(P70)

12、什么是企业的行为文化?(P70)

13、企业文化的特征包括哪几个方面?(P70~73)

14、企业文化有哪些功能?(P74~78)

15、贾春峰教授提出的企业文化力包括哪几种?(P99)

16、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三大特点是什么?(P111)

17、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途径是什么?(P111)18、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文化新发展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114)

19、企业文化建设有哪四大体系?(P133~134)

20、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153)

21、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P99)

22、什么是战略、什么是企业发展战略?(P2)

23、什么是企业使命与企业愿景。(P2)

答题要点: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是目前企业产品业务、目标顾客定位及如何满足顾客需求的选择;企业愿景是指企业对未来发展所设计的蓝图。

24、企业文化调研内容一般有哪些?(P5)答题要点:

(一)企业的经营领域和发展战略

(二)企业高层领导的个人修养和风范

(三)企业员工的素质及需求特点

(四)企业优良传统及成功经验

(五)企业现有文化理念及其适应性

(六)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七)企业所处地理环境

25、试分析访问调研法的优点及其局限性(P9)

26、问卷设计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并说出其优点及局限性(P9)。答题要点:见教材。

27、对企业文化常态调研一般分哪几种方式?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P10~11)

答题要点:对企业文化常态调研的方式一般有:性企业文化调研、阶段性企业文化调研、随机性企业文化调研

28、企业转型期企业文化调研需注意哪些问题?(P11)答题要点:调研目标要尖锐而集中;适时而果断提出调研建议;注意文化变革特性的调研。其调研目标及重点一般确立在企业文化自身的变革上。

29、请结合企业实际,论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P12)答题要点:重点的难点是及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明确不同时期对企业发展最有影响的个人或集体,并得到他们对企业的心理接纳。

30、企业文化调研计划书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P13)答题要点:前言、调研目的、调研内容、工作方式、调研程序及安排、调研经费预算。

31、调研方案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P19)答题要点:主要由调研目的、调研内容、调研范围、调研时间、调研对象、调研方法、调研组织、调研经费、调研安排等部分组成。

32、科学制定调研提纲应遵循的原则。(P20)

答题要点:强调实用性、注意时效性、重视经济性、掌握一定弹性。

33、网络调研的方法一般有哪些?(P26)

答题要点:网上搜索法、网站跟踪法、电子邮件调研、在线调研表、公告调查问卷等。

34、如何执行调研计划?(P26)答题要点:调研进度协调(包括搜集资料、资料处理、输入资料);调研活动组织(设立调研领导小组、人员培训)。

35、企业文化调研资料的框架类分析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P32~33)

答题要点:企业文化现状(首先明确企业现阶段处在哪种行为导向时期,并以此作为分析的依据);员工价值观(员工独立意识和奋斗精神,对工作意义的理解,对企业社会地位及个人晋升机会的重视程度,对职业性组织的偏好,对企业目标的认知、理性评价的程度,对企业内外部竞争关系的接受程度等等。);行为取向(对企业行为取向和员工行为取向的综合对比分析等)。

36、简要说明调研报告的一般格式。(P35)

答题要点:开篇部分(封面、题目、目录和摘要);主体部分(引言、调研方案设计、调研实施、数据分析、调研结果、局限性及必要说明、结论和建议等);附件部分(调研问卷、图表、有关计算细节或技术说明、参考文献等)

37、撰写调研报告应注意哪些问题?(P43)

答题要点:要叙议结合(应有分析、有观点、有结论);要点面结合(典型数据和典型材料以及文献的一般情况);要实事求是。

38、简要回答企业文化建设导入的重要时机。(P46)答题要点:企业领导者明确提出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高层发生重大人事变更;企业开展重大庆典活动;企业产权结构发生重大转变;企业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企业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革;企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企业遇到突如其来的危机风险。

39、企业文化建议主要有哪些内容?(P48)

答题要点:目标(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提高);内容(理念设计、宣传落实、评价诊断、完善提高);方法(调 查访谈、领导示范、培训教育、舆论导向、规范行为、寻找“英雄”、激励创新、“制造”事件、架“连心桥”、公关传播、礼仪规范等)。传播形式(辩论比赛、讨论会、文化娱乐、体育竞赛、庆典纪念、参观旅游、员工生日活动、员工工艺活动和社区联谊活动等);时间及建设步骤。

40、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50)答题要点:企业文化现状与环境因素分析;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企业文化发展目标;企业文化三至五年内的发展重点与实施计划;企业文化规划实施的组织、政策保障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等。

41、如何设立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其特征有哪些?(P54)答题要点:总体建设目标是指在当前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或根本性任务,分阶段目标是完成总体目标的中间性任务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企业实际,进行系统思考,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出发进行权衡利弊反复推敲,最后取其重者,圈定核心任务,并应用目标的语言表达出来。

42、简述如何对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进行有效性分析?(P55)答题要点:重点分析企业文化规划是否符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国外企业文化基础理论的借鉴,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及西方优秀文化的借鉴,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关系等。分析是否对企业文化进行跟踪及反馈,并且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文化及时调整,使其符合时代要求,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43、试述企业文化建设计划制定应遵循的原则?(P57)答题要点:适应性原则(从企业实际及计划实施效果出发,在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状态下有序进行。目标明确、方案具体、评价考核有保证。);可行性原则(计划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现实操作 性);协调性原则(考虑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的制约关系,和各部门、各层次计划进行很好的配套、衔接。)

44、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评估应从哪些方面进行?(P60)答题要点: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存在不足是正常的,发现不足才能有利于工作水平的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当企业员工个体、群体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需求一致时,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就最大。);企业文化建设机遇与环境变化(抓住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国家新的方针、政策的制定,新的措施、方案的出台;企业面临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企业改制或破产重组;企业进入快速增长期或效率低下时,敏锐地认识和把握潜在的建设机遇,制定切实可行的本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45、企业文化计划工作项目内容有哪些?(P62)答题要点:企业价值观建设(当绝大多数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趋于一致时,企业的整体价值观才能形成);团队建设(优秀团队具有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四个要素);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内化为员工自觉行动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保障。)培育和谐的群体关系(和谐群体的表现:企业内部气氛和谐、员工工作心情舒畅、上下级平级沟通顺畅、管理工作容易做好,制度执行顺畅有效、工作质量工作效率高。)行为规范建设(重点在于引导和规范员工“怎么做”,目的是提高员工素养。)开展与个人发展相关的各类活动(有利于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员工发挥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有利于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普及与深入。)

46、企业文化建设计划的实施要求。(P63)答题要点:领导(领导者既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又是文化的 “承包人”。)进度(既保证各项任务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同时又要保证工作的效率。)质量(一方面对各项工作完成的程度有相应要求,同时对具体责任人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资金(资金投入最少,工作效率最大化原则;专款专用。)激励(考核激励措施一定要落实到位。)

47、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分哪几种类型?(P67)答题要点:精神文化建设(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伦理、企业作风等。);制度文化建设(在精神文化的指导下形成的规范企业行为的组织基础、管理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各种工作流程、工作规范。)行为文化建设(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开展的有关活动和行为。)

48、搜集企业文化建设项目计划中需要的资料应从哪方面着手?(P69)

答题要点: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影响、政治影响、国际化影响);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管理层影响、员工队伍影响、企业发展历史影响);相关典型案例。

49、以培训项目为例,说明如何制定企业文化项目建设方案?(P72)?

答题要点:企业文化项目建设目标(做到制定合理、结合实际);企业文化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以及指导思想;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的活动形式、内容、责任人和进度要求;企业文化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不同的项目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50、以《培训项目计划书为例》简要回答企业文化项目建设方案的编写内容。

答题要点:培训项目背景、项目定位和目标、项目基本信息、课程设臵、实施流程、责任分工、相关规定、附属信息及附件。

51、甘特图一般由那几部分组成?(P76)

答题要点:活动清单或任务清单、活动日期、进度期限和每个单位时间的时展情况等。横轴表示时间进度节点,以纵轴表示安排的项目活动或任务,以不同的线条表示计划安排和实施情况。

52、请说出甘特图中进度图与机器图的区别。(P77)答题要点:进度图的工作任务换成设备、人力资源,横道则表示为完成某项任务,该设备的使用、占用情况及空臵情况等。

53、宣传材料的一般种类及其特点(P80)

答题要点:文字宣传材料(可以给读者充分的选择自由,不仅可以自由控制阅读,也可以重复阅读);电子宣传材料(速度快、时效性强、现场感强,亲切感人);新媒体宣传材料(信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受众参与性强)

54、为什么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P82)答题要点:核心竞争力定义。(区域唯有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创新,才有可能使企业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化和独特的个性特征);研究表明日本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日本经济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日本企业的绝对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55、如何编写企业文化宣传材料?(P84)

答题要点:抓住核心内容写,特别是要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文化宣传的顺利进展奠定基础。搜集、整理企业发展历史资料;综合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运作系统;企业全员素质状况分析;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前景;编写宣传材料。

56、建立全员识别系统应注意哪些方面?(P90)答题要点:企业理念必须是全员的理念;在开始实施项目时吸收相关专家;让理念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把企业理念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依据,招聘价值观基本相同的员工,并进行岗前培训。

57、企业识别系统在内部宣传中所使用的方法和途径?(P91)答题要点:系统培训、编制员工手册、编写企业先进人物志、建立定期沟通制度、设立企业文化系列奖、举办“企业文化活动周”。

58、企业文化个性特征分析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P94)答题要点:分析企业理念是否具有企业自己的个性特色,看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否具有自己行业的特色,分析企业的文化是否具有民族特色,企业文化的个性还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直接相关。

59、企业精神的培育现状应从哪些方面来分析?(P94)答题要点:企业领导人是否带头大力提倡和培育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否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行动指南。

60、企业员工素质一般从那几个方面展开?(P97)答题要点: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思想道德素质(员工的思想觉悟、作风纪律等)、科学文化素质(员工文化知识的高低、知识结构、学历层次、专业技能及员工总体的质量和数量等)。

61、什么是人员素质?(P98)

答题要点:企业所拥有的干部、职工数量、质量及配比。质量是指人的思想觉悟、作风纪律、文化知识、专业技巧、体能、智能等方面的水平。人员素质是决定企业活力的根本因素。

62、企业文化培训计划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P100)答题要点:培训依据、培训目的、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及实施进度、师资来源、培训预算、培训效果评估。

63、企业基层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师资一般由哪些人组成?(P103)

答题要点:在基层企业文化培训中,讲授老师一种是内部人员(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企业文化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人员或先进员工);另一种是外请专家,最好是参与过本公司企业文化设计和策划的专业人员。

64、如何确定基层企业文化的培训内容?(P104)

答题要点:高级管理人员以理念研讨和案例分析为主,并让参加人员充分讨论;一般管理人员应注重企业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本公司企业文化内容的宣贯和培训;基层员工以宣贯企业文化基本知识和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内容为主,特别是制度文化、行为规范以及操作性非常强的视觉系统的宣贯和辅导。

65、企业文化培训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题要点:企业员工对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的认同度、企业美誉度和知名度、销售额、生产率、企业利润率。

66、企业文化培训评估中统计法一般包括哪几个环节?(P107)答题要点:统计设计(根据统计客体 特点与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对象范围设计指标体系,确定调查、整理和分析的方法步骤)、统计数据收集(根据统计指标体系收集有关统计客体的原始资料)、统计数据整理(对原始资料科学分组、归纳综合,获得清晰的再生信息,形成统计表、统计图、计算特征数等)、统计推断分析(运用统计技术分析研究,把握客观事物的变化特征及内在规律,对未来做出预测,提出决策方案)。

67、请简要说明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实施的启动时机有哪些?(P113)

答题要点:企业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期(企业发展越迅速文化危机就越大,只有抓住适当时机,创新文化,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稳定 持续发展下去);企业业绩平平或陷入困境期(当原因不明或找不到直接原因时,检查企业自身文化是否滞后,及时变革文化);企业管理掣肘增多,效率低下期(企业管理掣肘增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一般是文化滞后造成的,应配合机构改革,大力推进文化革新,用一种新文化武装一个新机构,才能赋予它新的生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期(企业还在固守旧的价值观,企业衰败是不可避免的)。

68、一般,除创办新企业外,多数企业文化的实施项目要选择从哪几个方面切入?(P114)

答题要点:从解决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从发扬光大企业优良传统入手;从企业资产重组或制度重大创新入手。

69、试举例说明企业文化礼仪活动的内容有那几种?(P116)答题要点:工作性礼仪;生活性礼仪;纪念性礼仪;服务性礼仪;交往性礼仪。

70、试说明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制度的关系。(P120)答题要点: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制度互动互融(制度是文化理念的载体,制度是有形的理念是无形的。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理念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统率和指导企业制度(企业制度的制定与变化需求,源于企业理念);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在企业制度中体现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

71、生产工人岗位责任制包括哪些方面?(P122)

答题要点:岗位专责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维护保养制、质量责任制、岗位练兵制、安全生产制、岗位核算制。

72、在运用文化理念对企业制度的诊断中,预备诊断与正式诊断主要有什么区别和联系?(P125)答题要点:预备诊断是对企业的全面了解和把握,正式诊断是在预备诊断的基础上给出答案,并给出全面详细的分析。预备诊断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诊断人员基本情况介绍、预备诊断日程安排、预备诊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的步骤和方向以及预期的效果、正式诊断的报酬和费用等,预备诊断报告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正式诊断是继预备诊断之后,对预备诊断结论进行验证、确认、深化及善后处理阶段。正式诊断主要任务是继续对诊断的的主要问题继续深入的专题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73、试说出编写正式诊断报告应遵循的几个原则?(P126)答题要点:主题鲜明(诊断报告中提出、论述及回答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必须明确);结构要严谨(报告要合乎逻辑,尽量采用三段论的形式);数据要科学(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得出准确科学的数据,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语言要准确、生动(尽量以简短的句子表现丰富的内容);格式要规范(表现形式要美观,文图搭配要得体)

74、简要回答什么是系统管理方法,其一般步骤有哪些?(P129)

答题要点: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考察对象,从而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其一般步骤是:确定问题,收集资料;系统分析;方案决策;实施计划。

75、德尔非法的定义与一般步骤。(P130)

答题要点:采用函询的方法或电话、网络的方式,反复咨询专家们的建议,然后由策划人作出统计,如果结果不趋向一致,就再 征询专家,直至得出比较统一的方案。步骤:确定调查目的,拟定调查提纲;选择专家;向专家发出调查表,征询意见;对返回的意见归纳总结,再反复,最后得出结果。

76、全面质量管理(P130)

答题要点:指依靠企业全体员工,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本手段,综合运用组织管理、专业技术及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预防和控制,保证能最经济地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所进行的综合、系统的管理回答。

77、ABC管理法(P131)

答题要点: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构成事物的影响因素按其主次进行分类排列,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进而对它们实行分别控制的一种分类管理技术。

78、ERP实施过程要经历的五个阶段和六个步骤有哪些?(P133)

答题要点:五个阶段:基础建设、引进观念、业务重组、系统运用、持续完善。六个步骤:方案规划、项目组织、全面培训、原型定义、数据准备、系统切换。

79、以文化引领企业战略从而对企业战略管理系统进行文化创新设计,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设计?(P138)

答题要点:构筑共同愿景;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确立制度保证;确立企业标杆;修改视觉识别系统;建立企业仪式。

80、简述对生产流程运行的文化创新设计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内容?(P139)

答题要点:确立生产流程的目标;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和扁平化;创新设计生产流程;变革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

8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创新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147)

答题要点:员工招聘系统;员工绩效考核系统;员工薪酬系统;员工晋升系统;员工培训系统;员工沟通机制。

82、团队有哪些特点?

答题要点:以目标为导向;以协作为基础;共同的规范和方法;成员在技术或技能上形成互补。

83、简要说明塑造高绩效团队的方法与途径?(P155)答题要点:树立明确的团队共同愿景;培育团队精神;构建合理的团队结构;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创立互信的氛围。

84、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60)答题要点:能有效解决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难题;评价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能否顺利实现的现实问题;有利于系统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85、简述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目的。(P161)

答题要点:终极目的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根本目的为了促进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直接目的是为了发现企业文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和不足。

86、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一般分成哪两大部分?(P162)答题要点:一是反映企业文化建设对象即企业文化本身质量和水平的指标;二是反映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指标。

87、反映企业文化质量的指标有哪几种类型?(P162)答题要点:反映企业文化主要特征的指标;企业文化发展指标;企业文化认同指标;企业文化冲突指标。

88、根据“企业文化战略分析”模块中的关键指标,可将企业文化划分为哪几种类型?请用四分图表示。(P163)答题要点:根据企业文化所表现出的灵活性或稳定性特征,以及表现出的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关注程度,可将企业文化大体分成团队型、活力型、层级型及市场型四种类型。

89、试举例说明能准确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指标有哪些?(P167)

答题要点: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指标(如:领导、部门或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反映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指标(如:反映理念体系建设中的工作质量和数量的指标等);企业文化建设质量与效率指标(企业文化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指标)

90、简述企业文化评价时,对企业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答题要点:资料分析是一项十分扎实的基础工作。如分析企业历史沿革可以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企业传统文化;分析总结报告,可以了解企业现实的基本经营情况和制度安排;分析企业报刊,可了解企业近期各种活动、理出文化思想的脉络;分析人力资源及组织结构资料,可了解企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分析领导的重要讲话,可了解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分析企业的经营规划,可了解企业未来的愿景及目标。

91、资料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P172)

答题要点: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92、现场考察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P175)

答题要点:观与拍(观察体验在允许的前提下随时拍照留下分析的资料);闻与录(认真听取情况介绍,在征求当事人同意前提下,可以录音);问与记(对关键人物及关键问题要及时问,认真记录)。

93、在访谈过程中评价人员要注意哪几个方面?(P176)答题要点:真诚合作、耐心倾听、立场中立、氛围轻松、紧扣主题、严守机密、检查回顾。

94、简要回答专题研讨的主要要求有哪些,对评价人员有何能力要求?(P178)

答题要点:议题应集中,不要过于分散;讨论过程要注意引导、适度提示、提问或插话,因势利导;精心挑选参与研讨的人员,每次以6到8人为宜。

评价人员的能力要求:思想敏捷,概括力强;沟通协调能力强;记忆力好;灵活变通;察言观色;掌控全局,有幽默感。

95、一般而言,问卷调查的主要流程有哪些步骤?(P180)答题要点:确定调查目的;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统计结果;形成报告。

96、调查问卷填写方式有哪些,各有何要求? 答题要点:

97、企业文化测评的定义?(P183)答题要点:综合运用现代统计学、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等综合学科,通过定序、定比、定距、定类等方法将企业文化的现象和问题转化为数据,并通过对数据指标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发现隐藏在大量繁杂表象背后的文化特征、联系及规律,为文化建设和管理以及企业战略变革、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相关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98、有效的企业文化测量应从哪些角度入手?(P183)答题要点:现状特征、发展趋势、理念功能、价值观分布、文化能力、文化氛围、员工个性等。

99、什么是企业文化的定性评价?(P183)

通过语言、图像、活动等形式,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后,结合所获得的局部体会、感受,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整体、宏观的分析和判断。

100、绩效考核的方法分哪两类?(P183)

答题要点:一是结果考核法:目标管理法、360度考核法、关键业绩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法;二是过程考核法:比较法、排序法、关键事件法。

101、企业文化建设测评的时机有哪些?(P186)

答题要点:一是根据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周期来确定。二是根据企业文化考核的周期来确定。三是根据专项工作需要开展的企业文化评价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选择在企业文化建设已见成效的时候开展评价工作,二是要注意企业文化评价要定期进行,持续积累,常规化运作。

102、企业文化评价工作的指导原则是什么?(P186)答题要点:目的明确、实事求是、科学有效、简单可行、重点突出。

103、企业文化评价计划书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P188)答题要点:项目背景、项目分析、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实施步骤、项目组织、项目预算等。

104、调查报告的引言部分一般有哪几种写法?(P198)答题要点: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或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调查结果。

加大习题练习 提高数学能力 篇3

关键词:提高数学能力;激活思维;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347-01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也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做数学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从事数学练习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做”中探索,在“做”中体验求知的无穷乐趣,并不断地产生“做”的需要,以不断地获得新的动力,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

一、在“做”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它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中去;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一册的《圆的周长》时,在课前运用CAI课件演示一个动感的画面:一只蚂蚁沿着一个圆爬行了一周,并用变色、闪烁的效果把它定格在屏幕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问学生怎样算蚂蚁爬行的路程(即圆的周长),这时学生个个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多种多样的方法,还积极动手操作、验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会多种多样。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的教学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而是在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深度、探求解决的办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为目的,即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所以,在课堂上要把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达到手、脑并用,使学生愿学、乐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尽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教师只提供给学生现实情境、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

二、在“做”中促使学生获得求知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他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开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并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能启迪大脑思维,对所学过的知识理解更深刻。我们力图“让课堂成为一个各抒已见的场所,一个探索问题的场所,一个聆听他人发言、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应用性操作的情境或条件,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正如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每次在学生体验到探索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时,我也体验到“做中学”这种科学教育理念给我的工作带来的快乐和丰硕的收获。事实上,当学生在“做中学”的同时我也在“做中学”,我们都在“做中学”的科学乐园里一起经历着探究和发现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三、在“做”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劳动,不能算做,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有将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之目的。”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金桥”,是学生求知增智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镜中,愉快学习,学得轻松,学得开心,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他们有了充分自主活动的时空,有了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他们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在争论中活跃了思维,在碰撞中喷发出朵朵智慧的火花。

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时,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圆的周长时,有一组学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4份,然后沿着半径剪开,再拉直,求出圆周率。这说明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能够发挥想象,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迸发。

开放数学练习 提升思维能力 篇4

一、开放题目条件, 拓展思维广度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 如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都能个性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 在设计课堂练习时, 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水平, 开放题目的条件,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经验来解答, 这样的教学就可以更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就可以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发展, 而不是个别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比如,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3页第4题 (见下图) 时, 在学生完成这一道题目的时候, 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 ________, __________, 需要几个笼子?让学生补充条件, 自主完成这一道题目。由于学生前面已经解答过了这道题目, 那么, 对于如何提问题已经有了一个借鉴, 所以学生围绕问题编出了各种各样的条件, 这样, 一来培养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也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开放题目问题, 提升思维深度

以前的数学练习, 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 那就是练习题的设计都是一道完整的题目, 有条件, 有问题, 学生根据练习题给出的条件通过自己的思考, 找到解题方法与策略, 从而解答出正确答案来。这种练习题的设计由于题目的表象单一, 学生在解答这些练习题时, 就会形成思维定势, 要想解答出这道题目, 那么就需要利用练习题中所给出的条件来解答。于是, 就会有极少数同学胡乱做一气, 把题目条件中的数字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来凑答案。这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与深刻性, 甚至会造成学生思维混乱、没有逻辑性。所以, 如果我们设计的题目具有开放性, 只有条件没有问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水平自主设计一些问题来解答。这样, 学生设计的问题是经过自己对条件研究之后而提出来的, 所以就能确保解答的正确性。同时当他们看到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比自己深, 比自己巧时, 也就会尝试着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 这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深度就会逐步得到提升,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合理地优化。

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乘法》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时, 我就设计了这样一组开放性问题:小明家有鸡8只, 小红家有鸡16只, 小兰家有鸡4只, 请同学们从以上的三个条件中选出一些信息, 编成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学生兴趣非常浓厚, 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能编出一些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比如三家一共有鸡多少只?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就能提出更难的问题, 比如小红与小明家鸡的总数是小兰家的几倍?这样, 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根据条件编出应用题来, 发展了他们思维的深度。

所以, 数学练习题教学不仅仅是对教材中数学知识的简单重复, 更不是以学生对教材中练习题掌握的熟练程度为标准, 它更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舞台, 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 在这个舞台上, 我们允许学生对练习题有不同的理解, 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数学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 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够在他们的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开放题目解法, 训练思维活度

一题多解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学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 因为通过一题多解, 让学生采用不同的解法来解决相同的问题, 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比如, 在教学“比的应用”时, 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 甲、乙两个粮仓存粮重量比为3∶2, 甲仓存粮比乙仓多存粮5吨, 甲仓存粮多少吨?当时我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解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经过思考, 写出了各种解法:

每当学生列出一道算式之后, 我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这样列式的理由是什么, 这样不但让学生会解答, 而且还要让他们说出来, 让他们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述出来, 给别的同学以启发。这样, 通过开放题目的解法, 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思维能力练习:贪污的会计 篇5

本期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

破绽一:走了不到一英里,就有一辆小汽车从后面追了上来,这未免也太快。

能力练习 篇6

关键词:随文练笔;练习;创新能力

一、随文练笔,创造性练习好处多

1.仿写练笔,学习思路

如《古井》《落花生》两篇文章,都是通过写一种事物来赞美一种精神。我们在学习完这类课文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联想到橡皮、手巾、笤帚、铺路石、洗衣粉、蜡烛等。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舍己为人、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我们可以依照《古井》《落花生》这两篇课文的写法,通过事例,对一种事物最值得赞扬的一方面加以介绍,从而赞美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精神。

2.改写练笔,创新思路

有些课文,我们在熟读以后,有很多自己能够体会出来的东西,不吐不快。我们可以用创造性改写课文的方法,把自己想到的和体会到的内容融入课文的创编中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设计场面、人物语言、动作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等。这样的改写练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二、提高审美素质的创造性练习

1.表演

学过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老人与海鸥》《晏子使楚》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比赛。学过《桂林山水》《威尼斯的小艇》等文章后,可以鼓励学生以媒体播音员或导游的身份进行介绍表演,便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2.评赏

学过课文《草原》《月光曲》《鸟的天堂》等文质兼美的课文后,让学生去写评赏写作练习,并将课文中美妙精炼的词句、段落进行摘记,熟读成诵,从而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三、走向社会实践的创造性练习

依据不同的季节,设计不同季节的主题绘画、文学作品展。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和一首首诗歌、一篇篇美文去表达学生对四季景色的赞美与喜爱。

四、探究、解决问题的专题性练习

在学生学完《只有一个地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跨越百年的美丽》等课文后,引发学生对地球、生命、真理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可以让学生写倡议书,制作宣传画册等,在此基础上,设计专题作业,同学们会纷纷提出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然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访问,上网查找资料,最后讨论交流,撰写调查报告或科学小论文。经过这样的探究、解决问题的专题性练习,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最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耐久跑能力分组练习的研究 篇7

1、分析的依据

首先,对800米跑进行正确的项目归类。过去一段时间,人们习惯将800米和1500米同划为中跑, 许多教练员训练中采取大同小异的手段,有的甚至组成一个模式进行训练,势必影响800米跑成绩的提高。 根据北京大学田麦久教授的翼项原理, 有人研究发现: 800米跑与其短翼400米的关系有许多相近之处, 而与长翼150米的相近处少。因此将800米和1500米同划为中跑就缺乏科学性。

其次, 根据生物化学的研究表明:800米跑是在大约2分钟内完成的次大强度运动,主要靠无氧代谢供给能量,其中能量供应的65%靠糖的无氧酵解供给,30%靠ATP-CP系统供给, 有氧系统仅占5%。 从800米跑供能特点考虑,提高专项成绩,必须发展无氧酵解乳酸供能能力,即:肌糖元+ADP+H3PO4-ATP+乳酸。

研究优秀8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变化特点发现:一般地速度在200米时达最大值,之后明显下降,最后达到最低值。 所以专项速度耐力训练成为800米跑训练的关键。

2、速度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2.1、间歇训练法

特别是逐渐缩短次间间歇时间的训练法,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乳酸供能能力,发展专项耐力。运动生化研究证明:无氧酵解系统能量的输出在剧烈运动开始后30-60秒达到最高速率,维持时间可达分钟左右(相当于快跑200-800米的距离),所以发展该系统的供能能力,选择的运动时间要在30-60秒左右,休息间隔最小要长于3秒或1-3分钟,这样训练的结果,可使血乳酸保持较高水平,说明糖酵解供能系统得到发展。 其负荷特征为:

(1)强度:一般应达到80-90%的训练强度,甚至更高。

(2)负荷数量:一次练习的时间控制在30秒-2分钟之间,跑的距离控制在200-600米之间。

(3)重复练习的次数与组数:练习次数一般安排3-4次,因为重复次数过多,就不能必要的训练强度,导致训练效应的改变。练习组数一般为3-5组,确定的原则是,保证运动员在最后一组练习时也能保持规定的负荷强度。

2.2、加强力量耐力的训练,提高后程跑能力

运动实践告诉我们,运动员力量耐力的练习,对提高800米专项运动成绩至关重要,力量耐力关系着后程跑进中步长和步频的稳定。 可采用如下练习手段:

(1)金字塔式练习:即逐渐增加强度减少重复次数的训练。 该练习可增大肌肉体积、改善肌肉内协调,对力量耐力的提高特别重要。

(2) 安排在重复跑前的力量练习: 采用40-60% 负荷强度的杠铃深蹲或半蹲练习,既发展了力量耐力,又可使运动后血乳酸含量较高,收到比“先重复跑后力量练习”更明显的效果。

(3) 负重练习: 负体重20% 的重物做60-80米的高抬腿跑, 此练习一般安排在速度耐力训练课结束时进行。

(4)克服自身重量的跨跳练习:长段落的小跨跳、快速跨跳、多级跳,都可以有效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耐力。

(5)加强髂腰肌 “忍受力”的练习

人体运动时,髂腰肌主要支配屈大腿的肌肉。 800米比赛跑到最后200米时,随乳酸的大量堆积,髂腰肌产生疲劳,抬不起大腿, 致使步频降低、步长减小,造成减速。若平时针对该部位进行高强度刺激,可使屈大腿的主动肌、被动肌、协调肌产生协调作用,改变肌肉内环境,提高其抗乳酸的“忍受力”,对后程减速起缓解作用。

3、800米速度耐力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的关系。 一般耐力是专项耐力的基础,进行专项耐力训练之前,采用大量有氧跑来发展奔跑耐力,改善心肺功能,发展一般耐力。专项耐力训练期仍需安排一定量的一般耐力训练练习。

(2)正确处理负荷和恢复的关系。 “没有恢复就没有负荷”,可见恢复和负荷同等重要。 负荷训练后要重视运动员的恢复训练,选择适当措施,消除运动员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尽可能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

4、800米速度耐力训练的几点建议

(1)打破传统的项目分类的约束,建立800米跑的独立训练系统。

(2)800米跑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 应注重发展运动员乳酸供能水平。

发展跳远落地伸腿能力练习十法 篇8

练习方法:两脚自然站立, 双膝稍屈, 两臂引至体后;听教师或同伴的口令、哨声等信号, 练习者快速向上跳起, 跳至最高点时, 两腿快速前举, 同时两手尽量去拍击脚面或在腿下击掌。连续跳3~5组, 每组6~8次。

练习目的:使学生体验空中快速举腿的发力时机, 培养肌肉感知, 找到两腿高且远前举的感觉。

二、坐姿伸腿练习

练习方法:在靠近沙坑处, 两手撑住栏架下横梁成屈腿姿势, 然后迅速向前伸腿并使脚跟在尽量远的地方触沙。

练习目的:使学生体会每一次前伸腿的感觉。

三、跳起伸腿练习

练习方法:学生站在沙坑边的助跳板上, 上体前倾, 两腿稍屈, 向后引臂, 双脚蹬板跳起后主动积极高抬大腿, 下落时迅速伸小腿, 使脚跟先落入沙坑, 迅速屈膝前压。

练习目的:培养学生向前伸小腿的意识, 让学生懂得小腿前伸的目的就是要延长空中身体向前运动的时间的道理。

四、高单杠摆荡伸腿练习

练习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 选择适宜高度的单杠, 以垂直悬垂时脚距离地面至少20厘米为宜;站在杠下后方, 向前上方跃起后, 用两手虎口握杠 (两手之间距离约与肩同宽) , 顺势前后摆荡。要求前摆时双腿迅速屈膝高抬后蹬”的要求。

(三) 慢跑休息环节 (同上)

(四) 加速跑练习环节

从慢跑进入弯道进行60~80米的加速跑, 前后间距为8~10米, 目的是体会在原地练习和后蹬跑练习环节的改进基础上的快速跑感觉和提高弯道快速跑的能力, 要求跑动主动向胸部举, 然后伸腿并做自由后摆。

练习目的:体会身体在空中滑行时, 收腿与伸腿的时机。

五、吊环摆荡伸腿练习

练习方法:在吊环下方摆放一定高度的障碍物, 如山羊、跳箱、跳马等;练习者两手握住吊环, 站在障碍物上, 做连续摆荡练习。要求后摆时将膝收至胸前, 前摆时在身前将腿伸直并移过障碍物。

练习目的:在反复体验中, 培养学生积极收举腿与快速前伸腿的肌肉本体感觉。

六、利用跳箱发展伸腿能力的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者站在高度为60~80厘米的跳箱上, 做立定跳远向海绵垫或沙坑里跳下的练习。练习时, 要求落地前上体尽量竖直, 大腿积极向胸部靠拢完成团身动作;即将落地时两臂尽量向后摆, 两小腿尽量向前伸出。

练习目的:使学生体会延长滞空时间的感觉, 发展学生的伸腿能力。

七、利用弹簧板改进伸腿能力的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者助跑6~8步后, 在弹簧板上做踏跳腾空练习, 在最高点时迅速收腿团身, 积极抬脚跟, 尽量远伸小腿落入沙坑, 同时强调两脚一起前伸和同时着地。练习时要求沙坑松软平坦, 并告知学生空中抬高脚跟1厘米, 落地就能向前增加1~2厘米的道理。

练习目的:提高学生的伸腿能力。

时体会用内侧脚的脚掌外侧和外侧脚的脚掌内侧着地及后蹬, 同时摆臂时要体会外侧臂的肘关节外展、内侧臂的肘关节内收和身体内倾。

(五) 慢跑休息环节

直道慢跑60~80米回到原点 (环节1——原地练习) , 目的是获得足够的积极性休息,

八、利用橡皮筋提高伸腿能力的练习

练习方法:选择一根弹性较大的橡皮筋, 对折后系于肋木下端;练习者背靠肋木成悬垂状, 将两脚伸入橡皮筋套里, 以脚踝部位钩住橡皮筋, 高抬大腿后迅速前伸小腿。练习时, 要求膝部尽量靠近胸部, 前伸小腿时尽量勾起脚尖。

练习目的:发展腿部力量, 提高伸腿的能力。

九、利用限制物发展伸腿能力的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者做距离较近的立定跳远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 要求练习者双脚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标志线或跳入指定的区域内, 强调两脚一起前伸和同时着地;要求告知学生, 如果落地时两脚一前一后, 足迹往往会超过15~20厘米, 会直接影响跳远成绩。

练习目的:有效发展学生两脚同时落地的能力。

十、越过障碍物发展伸腿能力的练习

练习方法:在自己实际跳的远度的2/3稍远处横置20~30厘米高的跳绳、小垫子、跳皮筋等障碍物。练习时, 要求学生全程助跑、起跳、腾空和经过主动举腿后积极前伸小腿越过障碍物落入沙坑, 以尽最大努力向前伸腿越过障碍物落地。

练习目的:在反复练习中, 使学生自然地体会伸腿落地动作。

保证下一巡回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拳击手靶练习实战能力分析 篇9

1.1、有效规范击打技术

拳击的手靶练习形成的是教学训练一对一的个别指导, 它通过手靶;诱惑的击打, 来实现运动员规范完成拳法的击打技术。针对运动员击打技术动作的不规范, 可便于及时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以利于运动员在确保出拳规范的基础上, 结合实战中应用的技巧与原则进一步提高拳击的击打技能。

1.1.1、保持身体重心

拳击比赛, 双方运动员是冲准备姿势开始的实战;拳击的准备姿势:是人体在实战对抗中最有利于进攻和防守的姿势, 此时的身体中心一般处于两脚分开略靠向体前侧的中心点。很据拳击击打技术原理, 在进行手靶练习时, 身体重心要尽量保持与准备姿势相同的位置, 他需要随着击打动作沿水平向前、后、左、右移动, 才能确保击打技术的规范。这一要领在单拳的手靶击打练习时其优长并不明显, 但在组合拳连续击打时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如果保持不好身体重心, 也就不可能实现连续拳的击打。再跟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力学原理:F (力) =m (质量) ·a (加速度) , 即m、a与F成正比例关系。m作为完成拳击击打技术时所参与的 (身体) 质量, 它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着击打的F值。根据这一原理, 再进行拳击手靶练习时就要时刻注意保持身体重心的参与, 每一次击打力争做到“起于根、转于腰、摧于肩、达于稍”:切记在拳击手靶练习中为击中目标而失去身体重心。因此, 进行拳击手靶练习, 对保持运动员身体重心的稳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2、规范及路线

拳击击打技术形态是由直、摆、勾拳, 以及相对应击打部位的头部和躯干;也就是说一种拳法有2种击打形态, 再加上左、右拳, 即拳法有12钟击打形态。拳击的击打技术分为;直拳、摆拳、勾拳;如果从击打点进行分析, 其实就是以正面、侧面、下侧面为击打目标的拳法。拳法是从准备姿势开始的击打动作, 在明确了击打目标的前提下, 拳法的运动路线主要应符合二个条件, 一是拳法捷径以最短运动轨迹接触击打目标;二是运动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体肌肉的工作。第一个条件很好理解, 第二个条件是在完成击打技术是充分发挥主动肌的最大收缩;即:拳法击打时收缩的主动肌主要包括下肢部分的腓长肌、胫骨前肌腰胯部分的腰大肌、腰方肌, 躯干部位的腹内外侧肌、背阔肌, 上肢部位的三角肌前侧部、肱三头肌等。

1.1.3、确保配合协调

拳击运动是一项以击打为表现形式的竞技体育, 他的得分原则是以拳峰击打到对手有效部位情况下的“清晰、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仅依靠上肢拳法的击打是不可能达到的, 他必须在击打时是对手出现防守漏洞, 并有效的控制好速度、距离、时机, 还需要在对手做出应对反应之前完成击打。这其中, 速度是依靠突然地启动及运动过程的连贯;距离是依靠下肢步法及腰胯部位调整的移动;时机是依靠视觉及本体感知把握瞬间的预判。由此可见, 拳击击打技术的完成除靠上肢动作的表象外, 必须依靠躯干、下肢的协调配合才能确保击打实战效果的实现。拳击运动在进行击打技术训练中, 尤以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为主要点:一是拳到脚不到, 则不能使击打进入有效距离而失去攻击的意义;二是脚到拳不到则演变成了“我欲动、敌先动”的被动状态, 极易形成被对手打迎击。因此, 进行拳击手靶练习, 可以随时判断运动员击打时躯体的配合协调, 对进一步规范运动员的击打技术, 发挥实战中拳法的最大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2、有效提高击打技能

拳击手靶练习是进一步规范运动员拳击技术的特殊手段, 他通过动态情况下的手靶练习, 可以逐步提高运动员在实战条件下击打技术合理应用的能力。手靶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击打目标的准确、击打有效距离的感知。击打速度的增强、击打条件反射的判断等技能。

1.2.1、击打目标的准确

1.2.2、击打距离的感知

1.2.3、击打速度的增强

1.3、有效实现战术意图

拳击手靶练习能够较全面的提高拳击击打技术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手靶练习可以针对运动员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击打技术战术打法, 而且还对快速准确判断对手是主动攻击型, 重击拼打型、速度偷袭型、防守反击型等战术打法提供可能。

1.3.1、主动攻击战术

1.3.2、灵活偷袭战术

1.3.3、防守反击战术

(速度为主的偷袭、针对性防守反击、主动进攻的连续击打)

2、拳击手靶练习中易出现的错误

2.1、以此提高出拳的击打力量

2.2、用靶找拳破坏有效距离

2.3、组合拳法的示靶脱离实战应用

2.3.1、示靶与出拳的同与手现象

2.3.2、示靶的角度与距离过于多变或刻板现象

2.3.3、拳法组合击打一点的现象

3、拳击手靶练习应遵循的原则

目的:练速度、变化而非力量

1、过于用靶找拳———易形成依赖性

2、过于全力击打———击中为第一要务

3、过于手靶前伸———易形成距离错觉

4、过于主动变化———易形成无特点

5、左打左靶, 右打右靶:7种手靶:技术、强度、时间差、距离、移动、交叉、进攻, 最终形成近似于“套路“形式 (打靶与应用, 准度、力度、速度不能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摘要:拳击手靶练习是专业拳击运动员掌握拳击技能极为重要的训练手段, 他可以提高拳击击打的准确性、出拳速度、反应速度和维持身体重心平衡的能力。在进行手靶练习时, 在把握好出靶的距离、时机、位置及变化, 用于提高拳击实战的应用技术、实战强度、有效距离、快速移动、连续进攻、变换攻击能力。

提高跪跳起能力的练习方法 篇10

一、“跷跷板”

1. 练习方法

如图1所示, 学生两人一组, 面对面手拉手, 喊口令“一二、一二”, 交替做提踵练习, 你起我落。

2. 练习要求

提踵有节奏感。

3. 练习目的

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

二、“闯三关”

“闯三关”分为“脚面闯三关” (如图2所示) 、“双脚跳闯三关” (如图3所示) 、“双膝闯三关” (如图4所示) 和“双臂闯三关” (如图5所示) 四种, 脚面、双脚、双膝三关的高度标准是手臂低于肩, 手臂与肩同高, 手臂高于肩, 手臂的高度根据学生的弹跳能力自由设定;双臂三关的高度是手臂与肩同高, 手臂高于耳, 高于头, 均为两人一组。

1. 练习方法

前两种“闯三关”练习均为一人蹲下, 一手臂侧举;不同的是练习者的练习方法不同:“脚面闯三关”时练习者站在同伴右臂的一侧, 原地并脚跳起, 用脚面触蹲者的手;“双脚跳闯三关”时, 练习者站在同伴手臂的后面, 双脚从其手臂上跳过。“双臂闯三关”时练习者站在同伴手臂后面, 团身跳起用双膝同时触侧举的手臂;“双臂闯三关”的练习方法为一人站立, 一手臂侧举, 练习者蹲在其手臂下方, 用力蹲跳, 同时双臂向上摆, 触摸其手臂。

2. 练习要求

动作轻巧, 尽量向上跳。

3. 练习目的

“脚面闯三关”为增强学生踝关节肌肉的收缩能力和腹肌力量;“双脚跳闯三关”为提高学生腿部力量;“双膝闯三关”为提高学生腰腹肌力量;“双臂闯三关”为提高学生双臂上摆的力量。

三、拉手跪跳起

1. 练习方法

如图6所示, 二人面对面, 练习者成跪立, 在跳起的同时, 同伴拉住练习者的手臂用力上提, 协助其完成动作。

2. 练习要求

能力练习 篇11

[关键词]课堂练习 语用能力 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6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堂应成为实施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主阵地。因此,精心设置课堂练习,为学生的言语实践搭建平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品味与感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把握本质,在练习中凸显核心价值

教材文本文质兼美,蕴藏着丰富的训练价值点,阅读教学不仅需要在众多价值点中关注这一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从语文的视角提炼出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开掘教材文本中的语言特点,从全新的言语形式中探寻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契合点。

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为例,两位教师执教时设置了不同的语言训练目标:

其一,了解课文表达的顺序,在感悟语言、内化语言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双龙洞”的景象。

其二,感受游记移步换景的表达特点,借助对“过空隙”语段的感知,学习作者整合见闻与内心感受的写作策略,从而细化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纵观这两位教师的教学目标,他们都无一例外地紧扣了这篇课文的文体,即游记文体的特点。但细加考量却不难发现,两个课例的核心意旨又不尽相同:第一个课例,以内容为基础,试图借助语言复述的方式推进言语实践练习;第二个课例则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探寻彼此之间的契合点,延伸出“言、意”两条价值趋向,从而使得语言学习更加具有语文气息。

从课堂实施的效果来看,第二个课例学生参与程度相对较高,在一课一得中实现了言、意、法的融合。

二、品析感知,在练习中探寻语言秘密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文本典型语句背后所蕴藏的秘密才是阅读教学最宝贵的资源。我们的课堂练习,就应该将设置的核心对准文本的言语形式,引领学生体悟文本语言中蕴藏的丰富情感,感受其内在的节奏韵律,促进言语生命的不断发展。

例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第13自然段时,教师引领学生找出中心句,并相机提炼出核心词语——自由。随后,教师设置练习:深入阅读描写“自由”的语句,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在交流中,学生逐步意识到作者先是运用了“像……似的……”这一句式,凸显了园子的生活是一种无忧无虑、悠闲惬意的自由。而后又运用了“愿意……就……”的句式,将一种随心所欲、肆无忌惮的自由跃然纸上。读者之所以形成“自由”的体验,正是这两种句式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因此,引领学生依照这样的形式进行仿写,成了本段教学时的第二处练习。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借助细致阅读探寻文本背后的言语形式、借助深入阅读感受独到言语形式的特点和形成的表达效果,然后在顺水推舟之下让学生进行言语实践练习,将阅读体悟所得落实在言语实践过程中,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螺旋上升,在练习中夯实语言能力

言语生命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不但要兼顾全体,更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从而让各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得到根本性发展。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练习设置时,务必要关注内容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在凸显层次性中,将语用练习依循着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过程,引导学生的言语表达从准确迈向生动形象;在凸显开放性中,引领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不能强求统一。

例如,《学棋》一文中“聚精会神”这个词语的教学,教师先是引领学生从生字的字形、字义入手,理解“聚”“会”的大意,然后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结合前后语境整体把握这个词语的大体意思,并让学生寻找课文中哪些描写人物的语言就属于“聚精会神”的表现。至此,课堂中的语用练习仅仅完成了体悟感知的层面。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回忆、搜寻,并尝试着运用“聚精会神”这个词语造句。在排除语法错误后,教师对学生的造句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在描述的情境中增设相关的内容,与“聚精会神”这个词语形成对应之势。

纵观整个案例,教师围绕着“聚精会神”这个词语引领学生经历了体悟感知、悦纳内化、实践运用、补充修缮等过程。这些过程的设置与安排,不仅贴合了语言自身的规律,也与学生自身的认知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而言之,基于语用层面的课堂练习,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从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需要入手,精心设置、悉心实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用能力的提升。

能力练习 篇12

1 排球能力的重要性

在排球运动中运动的节奏可以分为运动节奏和生理节奏, 运动节奏又分为技战术节奏和动作节奏。技战术节奏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攻守的速度、转变及战术变化。技战术节奏中的战术节奏服从战术指导思想的领导, 在比赛的过程中衔接自然, 伸缩有序。必须保持技战术节奏的准确、及时、合理, 占据比赛优势[2]。动作节奏是运动员在学习技术动作时, 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 合理分配和把握动作进行的时间;节奏往往受外界环境等条件影响, 运动员在平常训练相对稳固的节奏是不足以适应比赛节奏。在不同条件下, 反复多次训练, 形成能够准确的根据场上的节奏, 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排球属于隔网对抗的团队合作项目, 包含两种运动节奏:一为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自由发挥的个人技战术的自由节奏;二为场上六名运动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攻和防守的合律节奏。

2 能力练习在排球教学基本技术、战术中的应用及调控

能力练习是排球教学中最基本、最不可或缺的练习。赛场上灵活多样的的进攻与防守技术, 往往没有完整形式和套路, 合理的运用技战术能力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排球运动技术的发挥主要体现在运动员能够及时的根据现场的局势变化做出准确的技术判断, 能够将技术特点达到最佳效果。体现了排球教学过程中能力练习的必要性和特殊性。一方面加强个人技术能力练习在比赛快节奏之下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可根据对对手及自己的心理状态、技战术水平、场上格局变化的判断及时调节自己的节奏, 改变能够压制取得胜利的技战术的调节能力。从生理层面理解, 能力练习使排球运动员的大脑皮层建立超前的意识、正确的技战术及节奏的模型。使大脑能够对能力的反应更加的清楚、准确和条理化。

2.1 借助语言思维

“言传身教”是教学中一直秉承的观念, 充分说明了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能够借助语言思维, 运动员才能充分的了解技战术动作的本质。在能力练习的教学中, 教练员一定要根据场上的变化或者运动员的表现情况在恰当时机给与语言刺激, 帮助运动员在大脑中建立正确的运动动力定型, 以期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正确的判断, 使用合理的技战术。另一方面, 为在新技战术的教学过程中, 教练员在示范的同时能够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精确地讲解, 如:让运动员能够默念教练员的口令来记住动作技术及技术的节奏, 在三步助跑起跳扣球的教学过程中, 可运用口令信号“1、2、3、跳”, 学生可在练习的初期应用口令信号进行扣球时机与节奏的把握[5]。

2.2 利用音乐伴奏

在排球教学的过程中节奏的把握是一项难题, 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可根据对方的动作及时的判断球的运行轨迹, 根据自身的节奏进行有效的回击, 日常练习与比赛的节奏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运动心理学理论可知, 每分钟70-90次是人体感官感受最适合的节奏[6], 节奏过慢则抑制人体感官的感受, 节奏过快则会不易感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播放运动节奏感鲜明、振奋人心的音乐可不自觉地提高运动员的节奏, 使其达到比赛的节奏, 使运动员拥有更加稳固技战术发挥空间, 以此来减少在比赛中的失误, 提高排球教学效果, 达到最优的能力练习。在传统的排球教学的基础上加以音乐伴奏能够促进教学的趣味性, 使其教学更加多样化、科学化和综合化;同时还能提高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使运动员的实力更能充分的发挥

3 排球各项技术能力练习

3.1 移动技术能力

资料显示, 世界上排球运动扣球的平均速度:女子为18.5m/s, 男子为27.5m/s。排球在空中飞行时间短、速度快, 运动员在独挡球时不仅要准确判断球的落点, 还要快速移动,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正确的接球位置, 否则会严重降低保护起球、防起的概率和质量。影响因素包含移动速度、反应时间、起动与制动能力以及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反应速度主要受制于运动员自身对刺激信号做出回应动作的熟练程度[7]。应当选择重复训练法来强化运动员的反应速度, 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和巩固接球的条件反射。

使用突然发出的信号提高运动员对突发信号的反应速度, 或者更换刺激信号让运动员作出反应并且做出高频率的练习动作的信号刺激法。例如:看、听教师手语、口语的快速反应跑。目标移动训练法:在固定场地里, 教练员随意抛球, 要求运动员移动去接球, 接到球后抛还给教练员;队员连续防守同伴做出的扣、吊相间的球;两名队员一组, 相隔3—4米, 一名队员向不同方向抛球, 另一名队员将球垫回抛球者手中循环练习后交换。

3.2 垫球技术能力

垫球是接球与进攻的基本技术, 能够接住飞行快、力量大、飘动幅度大的对方来球, 也能为进攻提供良好的机会。垫球可根据不同球速进行节奏与技术的调整, 以便得到更好的效果。相关资料显示, 接发球速度为6m/s的球时, 运动员的两臂伸直, 手腕下压, 躯体与两臂之间的夹角要达到近90度, 前臂腕关节上10厘米左右挠骨内侧平面垫击球的后中下部, 同时身体各部位能够协调用力, 在腿用力蹬地, 双臂提肩并向前上方端送。垫球结束后球飞行的轨迹要尽可能平稳, 球的旋转速度要尽可能小, 而飞行的弧度要尽可能的适合二传队员, 方便二传队员更快的调整进攻的节奏, 使其球更具有杀伤力。接球速为20m/s的球时, 身体与双臂的夹角约为60度[8]。双臂摆好姿势不动对准球, 使其因其惯性自己弹起, 降低球速, 为二传手的接球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3.3 传球技术能力

传球是排球运动能够正常进行的衔接技术, 传球技术能力的练习主要是拥有良好的空间定位感, 能够准确的判断球来的方向与速度, 还能通观全局确定球的最佳走向。传球是赢得比赛的中枢环节, 因此传球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的节奏与比赛的结果, 即传球越隐蔽多变达到的效果越好。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传球技术能力的培养, 要进行传球节奏的练习, 增强队员的默契度。要根据场上不同的节奏, 进行传球练习;根据场上队友与对手队员的占位、距离及移动的趋势方向等不同的条件, 选择最有利的传球方式、传球节奏, 达到最好的战术要求。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的控制球的速度、弧度、角度、力量和高度等, 才能拥有好的传球能力。

3.4 发球技术能力

发球是进攻的开始, 是所有技战术源头, 高质量的传球能有效的打压对手防守能力, 达到进攻效果, 甚至可以直接发球得分。发球技术能力的练习首先是要有三维空间感, 根据队员及对方人员的占位、距离及运动趋势等原因, 选择合适的发球方式及方向。发球技术的练习首先是要练习抛球, 要根据发球的方式、球速及方位的原因选择抛球的方向及高度。在抛球的基础上进行击球练习, 根据球的落点、速度、旋转方向、弧度等因素练习击球的位置及力度。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站位及跳发、勾手、原地、上手等方式的发球练习。据资料统计显示, 得分率最高和破坏对方防守的最有效的发球是飞行时间长 (2-2.6s) 的球和飞行时间短的球 (0.8-1s) [9];而飞行时间在两者之间的则得分率最低, 因此要着重的练习有助于赢得比赛的发球形式, 并且练习多种的发球形式, 据需选择。在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手影响的技术, 因此发球的“稳、准、凶、刁”的特点要更加的发挥到位。在比赛的过程中要根据场上形势的变化选择不同的发球方式及落点, 以打乱对方的防守节奏, 增加防守压力, 同样在站位的安排上要更加倾向于发球好的队员站罚球机会多的位置, 这样更能获得更好的得分。

3.5 扣球技术能力

在排球运动中得分及破坏对方拦截的主要手段是扣球, 扣球是最具有攻击性的进攻方法。扣球的基础动作就是起跳,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两脚间前后距离长, 两脚近于前后式依次蹬地起跳[10], 依靠右腿在起跳的缓冲和蹬伸作用。扣球动作主要在于起跳过程中空中的转体、伸肩、收腹的三个连续动作的合成。肘关节击球过程中微屈有助于加速发力并带动手腕控制球。当对方拦网和后排防守时, 就是在队友的配合下, 利用个人扣球的变化, 打乱对方的防守。随着排球技术的突飞猛进, 快节奏的后排扣球技术成为排球得分的主要技术。起跳过程中, 单脚冲跳扣球也缩短了后排扣球与球网之间的距离, 提高了比赛中进攻的能力。

3.6 拦网技术能力

拦网技术是阻止对方攻击得分的最直接手段, 同时也可以调整进攻方案和打乱对方得分的节奏, 从而达到化被动为主动的效果。成功的拦网技术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还能够压制并削弱对方的士气。与此相反, 也会大增我方队员的士气。统计表明, 比赛过程中拦起的比例远远高于拦死。因此, 能成功地将球拦起, 减小队友的防守压力, 通过二传组织进攻, 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拦网能力体现拦网前对于对手攻击的准确判断及拦网过程中对对方防守漏洞的把握, 以提高拦网起跳时间和拦阻空间的准确性, 提高拦网准确率。快速的起跳和滞空时间长短的能力可以提高拦网的有效性, 拦网手型需要根据对方进攻的站位、方向、力量等实际情况的变化采用合理的拦网战术。拦网是二次进攻的首要环节, 准确有效的拦网可以获得比赛的主动权和优势, 准确高效的拦网有时不止有效的破坏对手进攻还可直接得分, 因此拦网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观察法, 研究排球教学过程中技战术能力的重要性。得出排球教学过程中运动员能力练习的分类与方法, 有效的提高个人与球队的竞技水平, 为赢得比赛打下基础。

关键词:排球运动,能力,影响因素,能力练习

参考文献

[1]李远.浅析节奏练习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科技, 2009, 03.

[2]杨宋华.谈排球技术动作的节奏调控[J].科技信息—音.体.美.

[3]张艺荣.浅议奏在排球运动中的运用[J].职业圈, 2007, 07.

[4]宋亚非.影响排球比赛节奏诸因素的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01.

[5]李雷云, 郭亮.现代排球比赛中节奏的控制[J].体育世界.学术, 2008, 07.

[6]马维平.排球比赛节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

[7]赵子建.李杰.节奏谋略在现代排球比赛中的运用[J].体育学刊, 2002, 09.

[8]高天康.音乐知识词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4, 02.

[9]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06.

上一篇:判别分析方法下一篇:农村资金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