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物流

2024-10-12

药品物流(精选10篇)

药品物流 篇1

摘要:优化医院药品物流管理流程, 应融入现代信息技术, 进行药品编码、规范药品采购、药品运输管理、规范药品仓库管理、处方管理、构建医院信息系统、引入第三方物流。将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用于医院药品管理, 可以达到降低药品流通成本、减少药学专业人员简单重复操作、提高医院药品管理效率的目的 。

关键词:医业管理,药品物流

由于医院药品具有批量少、批次多, 品种繁多, 分类复杂的特点, 为满足患者与时俱进的需求, 需投入高昂的运营成本, 如何优化运作流程和消减不必要活动来降低运营总成本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焦点。科技的发展及不同学科理论知识为医院药品物流的管理带来益处。引用物资管理的一般性原理可知, 医院药品物流管理是指对医院采购、自制药品的整个药品物流管理的总称, 包括药品采购、运输、验货、药品仓储、付药、药品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应用成本-价值评估方法, 融合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对医院的各项活动进行分析, 将药品各种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管理, 为患者提供低成本优质的服务, 因此, 采用现代物流技术进行管理, 合理控制成本、完善药品管理是其发展必然趋势。基于目前医院药品物流管理的现状与内涵进行分析, 探讨医院药品管理发展的趋势与对策, 为医院药品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医院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1 药品编码

建立合理、全面、准确的药品编码体系是实现良好药品物流管理工作基础, 是实现药品信息化管理的前提, 全面管理药品数量、金额, 实现了全面的药品会计功能, 建立药品库房入出库账目, 辅助制定合理的库存水平, 实现全过程药品物流管理, 全程记录药品入库到出库到各药房及各个科室的整个药品流通中各个环节所发生的事件, 能随时查询现有药库的库存、药品流向和消耗情况, 从而根据现有库存, 药品效期以及往年同期的药品消耗情况, 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或应暂停采购的药品清单, 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1]。

2 采购环节

实施药品统一配送能有效加强对药品的管理, 保障药品用药质量, 丰富医院药品, 使用药更加合理, 减少医院领导药事事务的繁杂, 加强医疗业务拓展和管理, 提高医院诊疗水平, 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2]。采购应引入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实行药品采购, 能设定药品的库存限量, 当库存低于设定的药品限量, 系统会自动制订药品采购计划并经电子商务平台发送到药品经营企业ERP系统, 达到简便的、智能的、快捷的药品采购。购入的药品可自动下载购入药品的电子发票信息, 便于入库验收核对, 多次采购能自动完成购入药品数据累加;采用物流信息处理识别技术, 能简单、有效地识别购入药品包装箱的条形码与射频进行药品信息, 根据药品条形码制定, 根据药品存放位置进行存放;物资采购中心的成立是实现合理采购药品的重要举措, 但应加强物资采购中心、临床有关科室、医院管理的联系, 定期召开药事委员会, 听取临床药学的药师或专家给出专业意见, 严格把关采购的药品质量。采购中心的采购应由主任药师资历的专人负责, 便于与药剂科临床药学组人员的有效沟通, 解决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3]。

3 药品运输管理

药品运输包括供应商供货、药品验收、药品发送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应遵循医院药品管理程序和规定。其中药品运输中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薄弱环节之一是质量监管失控问题, 其原因是医院未将运输环节列入药品入库检查内容, 企业缺乏对药品运输的质量管理的可操作性的制度和规定, 药监部门没有制定药品运输过程的质量管理规定和监管措施等, 导致了企业形成了淡漠的药品运输质量管理意识, 没有配备药品运输质量所需的设施条件。基于综上问题与原因, 医院及政府健全药事管理法规, 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提高药品运输质量管理意识, 将运输质量管理列入药品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 禁止无法保证药品质量的运输方式,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明确GMP、GSP认证现场检查条款中有关运输质量管理的内容, 规定未符合药品运输基本条件的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认证时应对企业的运输条件进行相应认证[4]。冷藏药品的运输是重点关注内容, 规范冷藏药品的运输工具及相应配备冷冻机或其他冷却设备, 控制冷藏药品整个运输过程中温度在2~8℃, 建设冷藏药品周转仓库, 记录好冷藏药品运输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 制定冷藏药品运输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标准[5]。

4 药品的仓库管理

规范药品的仓库管理的相关药事管理规定和GSP规定。药品入库前应经严格验收且质量验收合格, 由药品质量检查员签字后, 方可入库, 验收的内容包括药品的供应商、药品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国药准字及生产厂家等信息。核对发票记录与实物是否相符, 然后交由药品保管员于发票上签字后, 转交给药品会计员进行微机入库记账处理。库存药品应遵循分类存放原则, 在药品各储存区域根据药品剂型分为注射剂、片剂、中成药制剂、大输液制剂、消毒剂及化学制剂等分块, 结合药品性质及适应证分类挂牌摆放, 其中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冰箱内药物按特殊要求保管, 在微机中注明每种药品的货位号, 保持位置固定, 保证合格的药品保管条件, 根据要求分别储藏在常温区、阴凉区、冷藏区及高危药品区, 控制各区的空气、光线、温度、湿度、微生物、时间的参数, 避免对药品产生影响[6]。药品入库应遵循先进的药品摆放在前面, 后进的药品摆放在后的原则。采用微机管理管理药品仓储, 在微机管理中增设了“药品效期查询”, 便于药品保管员随时进行药品近效期查询、筛选, 有效掌握近效期药品的库存情况, 并采取及时处理, 有效期小于3个月的药品, 应通报各调剂室及有关临床科室, 争取在有效期内加快该药安全用于临床治疗的速度或通知供应商退货。特殊药品, 如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二类精神药品及医用毒性药品的采购及储存按照《药品管理法》及国家有关法规执行, 做到适量采购, 经双人验收后方可入库, 双人核对出库, 日常管理由专人负责, 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符。每月定期盘查药库储存药品, 实行月结月查, 每6个月医院组织各部门对药库所有药品进行账物盘查, 记录盘查结果, 采取及时处理盘盈或盘亏账面处理, 如果发生盈亏时, 数量在规定的范围内, 经主管院长、科主任审批后处理, 如发现损坏变质或失效药品, 由药品保管员提出报废、登记造册, 经单位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审批核销。

5 处方管理

积极实施《处方管理办法》, 纠正临床处方管理存在常见问题并加以改进。目前临床存在处方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如:未书写通用名或缺项, 没有诊断结果, 治疗时间过长 (急诊用药超过3d、门诊用药超过7d) , 诊断结果与用药不相符, 没有医师签名, 处方不合理, 用量剂量错误, 单张处方药品品种过多超过6种, 涂改后不签名, 签名后不写修改日期, 重复用药, 用药疗程过长, 超说明书范围使用, 用药时间不准确等;处方开具完毕后, 没有在空白处划斜线以示完毕;未注明需做皮试药品的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针对以上问题, 应规范处方书写基本规则, 规范药品剂量使用及疗程, 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 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 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处方药品量门诊一般不超过7d用量, 急诊一般不超过3d用量, 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 可适当延长处方用量, 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评估处方开具药品的合理性, 每张处方应仅限于一名患者的使用, 开具药品品种数不得超过5种;规范药物配伍与联合用药, 避免了重复给药的发生, 同一通用名的药品, 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 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合理使用抗生素, 掌握抗菌药物适应证、禁忌证, 避免滥用;提高诊断水平, 实现合理用药, 确保诊断结果与药品适应证相符;进一步完善药品信息系统, 加大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调剂药师应不断学习, 熟悉掌握药物的理化性质、适应证、用法用量以及配伍禁忌, 把好处方审核关, 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7,8]。

6 付药管理

付药交待是药剂人员在调剂工作中用语言或文字将所配发的药物的各类信息全面、明确、仔细、认真地交待给患者, 应给予重视。付药交待能使药物能充分发挥最佳治疗效果, 促进合理用药, 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提高治疗水平, 且能提高病人的依从性。调剂人员应做好付药交待具体内容包括, 认真交待服药时间、方法以、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介绍复方药物的成分组成, 建议肠胃刺激的药物与食物同服, 特殊用药要求的如吗丁啉、亚沙比利等应在饭前15~30min服用;对于给药方法与药品说明书的方法不同的药物, 调剂师应交待清楚, 应按医生处方服用;药剂人员应交待清楚特殊药品的保管方法, 如易吸潮变质、易挥发、易受热而变质, 应避免、应低温, 从而保证药品的效能, 确保用药安全。对老年人、耳聋、记忆力较差或农村不识字的患儿, 既要在发药时口头交待清楚, 又要在药袋或药盒上写清楚用法、用量, 防止错服和误服。提高调配人员的自身责任心, 注重业务学习, 熟练掌握药品规格、含量、剂量、配伍禁忌等, 提高处方规范性[9,10,11]。

7 构建医院信息系统

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 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提高决策支持能力, 进而提高社会及经济效益。一般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门急诊管理子系统、住院管理子系统、药品管理子系统、药品管理子系统、物资、设备管理子系统、病案管理与医疗统计子系统、财务管理与经济运行分析子系统、信息综合查询子系统与辅助决策支持子系统。其中与药品物流管理相关的模块分别为, 门急诊管理子系统, 以患者的就诊环节为轴线, 使患者挂号、就诊、交费、取药、治疗的活动形成一个整体, 实现电子化运作, 解决长期困扰医院管理上存在的“三长一短”现象。住院管理子系统能准确管理住院患者动态的信息, 及时核算住院费用, 增加医院对患者的透明力度, 提高住院系统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快病床的周转率, 杜绝漏费、欠费现象的发生。药品管理子系统包括各类药品库存管理、门诊药品管理、住院药房管理、中西药房管理、中西药库管理等功能, 统计分析各类药品的相关数据, 减少库存药品的资金占用, 避免药品的过期、流失等现象, 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12,13]。

8 第三方物流

基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劳动力比医院低, 场地占用费比医院低, 减少第三方物流能有效降低成本。医院就可将全部或部分仓库推给专业物资送货商进行仓储和库存管理, 使医院内部的仓库缩减为一种小型的转运空间, 降低存货总量、仓耗和保管人员的支出, 且能即时配送服务到位。大型综合医院应尽快构筑第三方物流平台, 构建医院个人医疗信息物流化体系, 组建物流专门协调管理机构, 提高物流业的管理力度, 匹配医院内部配套的条件, 为不同物流业务的开展提供竞争公平、运作规范、服务优良的外部平台。运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运输、分拣、加工、配送、包装、电话网络服务等物流要素进行更新改造, 明确服务对象, 对现有医院患者需求进行分析, 有重点、有目标的选择服务对象, 按照患者要求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 提高医疗信息传递效率, 促进医院效率的提高[14]。

药品物流 篇2

(征求意见稿0730)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浙江省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监管工作,保证药品在物流环节质量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国食药监市[2005]318号)、《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药品经营管理规范》等规定,结合我省医药物流现状及发展要求,制定浙江省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验收标准(试行)。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内申请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企业的验收。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第三条 企业应设置专门的药品质量管理机构。企业药品质量管理机构应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具有裁决权。

企业应实行质量受权人责任制,必须明确质量受权人并保证其具有行使质量否决权和直接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等职权。

第四条 企业应设置与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范围相适应的药品验收、养护组织。第五条 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83条规定的情形。

第六条 企业药品质量工作的负责人和药品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是注册执业药师(中药师)。药品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还应有三年以上(含三年,下同)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经验。

第七条 企业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大专(含)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承担中药材、中药饮片物流业务的企业,还应配备一名以上注册执业中药师。以上人员应经相应的专业培训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 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应在职在岗,不得兼职。

第八条 企业从事药品验收、养护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药学及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承担中药材、中药饮片物流业务的企业,还应配备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承担疫苗物流业务的企业应配备2名以上具有预防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微生物或医学等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有3年以上从事疫苗管理或技术工作经历的人员。

第九条 企业应配备取得《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或具有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从业2年以上的计算机技术专职人员2名以上;配备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师的人员3名以上。

第十条 企业应每年定期组织从事质量管理、验收、养护、储存、运输等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岗位操作的培训,上述人员应熟悉药品质量管理知识,掌握相应专业技术,符合岗位技能要求。

第十一条 企业应组织质量管理、验收、养护、储存、运输等直接接触药品岗位的人员进行岗前及常规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验收、养护岗位的人员还应进行色觉和视力项目的检查。患有传染病或其他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的,不得上岗或调离直接接触药品的岗位。

第三章 设施与设备

第十二条 企业应建有与预期配送能力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物流中心,并符合以下条件:

(一)库区环境整洁、无污染源,地面应硬化或绿化;

(二)药品储存作业区应与办公、生活区有效隔离;

(三)装卸作业场所应有能遮蔽整个装卸作业区域的顶棚;

(四)库房内墙、顶和地面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

第十三条 仓储区域应能满足物流作业流程和物流规模的需要

(一)储存区(指专用药品储存区,下同)总的建筑面积应不少于20000平方米或储存区托盘货位(以1200*1000标准托盘计,不同的托盘按载货面积进行折算)不少于10000个。

(二)收货验收、分拣复核、集货配送等作业区建筑层高和面积应满足现代物流作业的需要。

第十四条 企业应有与药品物流规模相适应并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常温库、阴凉库和冷库。

阴凉库:阴凉库面积应占储存区面积的50%以上;

库:申请含生物制品物流业务的企业,应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独立冷库2个以上,冷库总容积300立方米以上;申请疫苗物流业务范围的企业冷库总容积1000立方米以上。

第十五条 仓库应划分出与物流规模相适应的收货待验、储存、分拣、集货发货等场所,不合格药品、退货药品应设定专用相对隔离的存放场所。

药品储存库区不得储存非药品;内服与外用药品应分开存放;中药材、中药饮片、易燃等危险品种应与其他药品应分库存放。

以上场所应设置显示药品存放状态并符合色标管理要求的明显标识:收货待验和退货为黄色;储存、分拣发货为绿色;不合格为红色。

第十六条 企业药品物流作业场所应配备能够满足物流作业正常开展的设施设备:

(一)自动监测、调控和记录库房温湿度的设备;

(二)有符合药品整托盘、整箱和拆零存放的设备;

(三)符合物流作业要求的照明设施;

(四)药品包装物料的存放设施。

第十七条 现代物流硬件设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设施设备应符合药品储存要求,实现仓库药品入库、上架、传送、分拣、出库的自动化。

第十八条 企业应设置与经营品种和规模相适应拣选设备、自动输送设备。

(一)整件库应设置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或高架仓库。

1、货架层高不低于1.5米;

2、托盘要求静载载荷6吨,上架载荷1吨,托盘数量应与托盘货位数相适应。

3、电动叉车(包括堆垛车等)不少于5台;

(二)零散件库

1、可配置搁板货架、流利货架等类型货架,零货货位不少于10000个,货位间必须有挡板有效隔离;

2、具有能覆盖零货库区域的药品自动输送,并与零货分拣量相匹配,复核口不少于10条;

3、拆零拣选应运用电子标签拣选系统,对零散药品进行准确、快速拣选。1个电子标签(DPS)只能对应两根相邻货架柱之间的货位,且每屏显示内容能引导完成一种药品的一次拣选动作。

(三)冷库以及中药材、中药饮片、易燃等危险品种专库

1、冷库以及中药饮片库货架不少于2层,货架层高不低于1米;

2、中药材、中药饮片库需配置电子标签管理系统或RF系统;

3、易燃等危险品种专库货架、货位与经营品种、规模相适应

(四)其他

1、楼库应配备专用载货电梯,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独立楼库配备2台以上专用载货电梯。

2、出库一般应配备高速自动分拣系统,且分拣口应在10道以上。第十九条 企业应设置条码打印扫描复核设备。

(一)在仓库管理系统(WMS)协同控制和管理下,库区实现条码管理,并具有药品上架、分拣、养护等作业指令和数量信息显示、确认功能,以及货位自动分配、自动识别、自动寻址功能;

(二)药品出库复核应采用条码扫描技术,对药品按订单、批号进行复核和药品质量检查;

(三)条码标签打印设备不少于4台 第二十条 仓库应有检测和调节温湿度系统

(一)仓库应配置工业中央空调系统,保证仓库温度符合药品储存质量要求(包括制冷和制热恒温控制系统),并确保空调系统各项环境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中央空调输出制冷量应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浙江省药品经营企业药品储存温湿度在线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满足仓库控制温湿度的要求。空调输出制冷量低限标准为:常温库不低于20W /立方米/小时;阴凉库不低于40W /立方米/小时;冷库不低于100W以上/立方米/小时。

(二)阴凉库和冷库应配备药品储存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并能实现24小时自动监测、显示、记录和调控温湿度状况以及异常情况自动报警,支持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联网管理。

1、企业安装的温湿度探头应合理布局,并能全面监测、真实反映药品储存温湿度状 5 况,并将温湿度探头位置分布图报当地市、县药品监管部门进行确认和报备。原则上,每个独立库区至少安装1个监测点,大库区每300平方米至少安装1个监测点。自动立体仓库应均匀分布在库房的上、中、下位置。

2、企业配备的温湿度监控终端的精确度应符合:温度在0℃~40℃之间的误差不大于±0.5℃,在-20℃~0℃之间的误差不大于±1℃;相对湿度不超过±3%RH。

3、企业应24小时开启温湿度自动监测设备,并确保每个监测点每半小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时上传一次温湿度数据。本企业温湿度记录应自行保存2年以上。

第二十一条 冷链系统

(一)冷库应配有备用制冷机组,并应配有能保证冷库正常连续运行的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电路;

(二)冷库应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冷链作业缓冲区(温度不超过15℃),作为冷链药品装卸、发运的专用场所。

(三)企业应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冷链药品的运输设施和设备。

1、有符合运输冷链药品温度控制要求的车辆,冷藏车应符合国家QC/T 450-2000标准要求。具有独立制冷系统的冷藏车不少于2台;

2、配备一定数量的车载冷藏或冷冻设备;

3、车载冷藏或冷冻设备应根据保温材质、配送时间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保温性能验证,并在验证结果支持的范围内进行配送和运输;

4、冷链运输车辆应配备具有打印功能的车载自动温度记录仪,安装带有GPS全球定位功能的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并支持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联网管理。

第二十二条 仓库应配备下列与经营规模相适用的设施

(一)有保持药品地面、墙、顶、散热设备之间相应的间距和隔离的设备、措施。

(二)通风及避免阳光直射的设施;

(三)防尘、防潮、防污染设施;

(四)防虫、防鼠、防鸟设施。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配备视频监视和入侵报警系统,对整个物流中心实时监控、实时录像,提供日常监控、管理、指挥及报警的平台。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计量器具、温湿度监测设施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对冷库、温湿度监测及运输设施设备进行使用前验证和使用过程中定期验证。

验证应按照预先确定和批准的方案实施,验证工作完成后,应写出验证报告,并经审核、批准。验证结果和结论(包括评价和建议)应有记录并存档。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配备自有密闭式药品运输车辆不少于10辆。部分运输业务委托的应委托具备配送资质的企业,并对被委托方进行质量体系考核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第四章 信息系统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配备有稳定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和设备,有固定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和可靠的信息安全平台。

企业应建立能覆盖药品经营场所、仓库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管理业务系统与物流系统等)均应配备自有的企业级,采用双机热备;服务器应放在企业独立的机房中或托管于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应配备实现热备的核心三层交换机和不间断电源等辅助供电设备。

第二十七条 企业信息系统应能覆盖企业药品的储存、配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基本功能包括但不仅限于:

(一)系统支持不同委托方的货品管理,具备组织架构定义、人员管理、权限定义、人员授权等系统管理功能,支持委托方、药品、客户资料和基础信息的系统管理和维护;

(二)系统能管理和控制所有物流中心的库存,记录物流中心所有药品的库存账目情况;

(三)应建立可供委托方查询的信息平台,向委托方提供对应的库存账目查询、对帐、统计、日结、比对等服务和订单执行情况跟踪、已下订单及各种数据的查询功能,并可以向委托方提供投诉管理;

(四)系统能有效实现电子订单处理,包括订单分配决策、订单执行、订单取消,实现出库订单的分配逻辑。

(五)系统提供在物流执行领域完整的符合国家GSP管理规定的质量控制功能和GSP记录,以供委托方用于GSP认证。

(六)具有与委托方实施电子数据交换的平台。

(七)系统具有可以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远程监管的条件。

(八)可实现委托方授权的电子监管码等监管部门要求的相关数据报送功能。

(九)可依据基础数据库信息,根据药品养护制度,对库存药品按期自动生成养护工作计划,指导养护人员对库存药品有序、合理地进行检查。

(十)应对库存药品的有效期进行自动跟踪和控制,具备自动催销、近效期或超有效期自动锁定等功能。

第二十八条 企业应将审查合格的委托单位、配送单位及储运品种等信息录入系统,建立药品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库并有效运用:

(一)基础数据包括委托单位、配送单位、储运和委托单位联系人员等相关信息;

(二)各项基础数据应与其相关的企业与产品资质实际情况的合法性、有效性关联对应,由系统进行自动跟踪监控;

(三)当任一基础数据的合法性失效,系统应将与该数据相关的业务功能自动锁定,8 直至数据更新后相关功能方可恢复;

(四)系统各管理及操作岗位只能查询或应用各项基础数据,不能修改基础数据的任何内容;

(五)基础数据是企业合法经营的基本保障,应由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对相关资料审核合格后据实录入。

第二十九条 信息系统各类数据的录入、修改、保存等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以保证记录的原始性、真实性、准确性。

(一)各操作岗位通过系统的专用操作界面输入专有口令及密码后,方可在权限范围内录入、查询数据,但不得修改数据信息;

(二)修改记录应在职责权限范围内提出申请,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由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修改,其修改的原因和过程应在系统中记录;

(三)系统对各岗位操作人姓名根据专有的口令及密码进行自动默认,不得采用手工录入、菜单选择等方式形成;

(四)操作或数据记录日期均采用系统自动生成,不得采用手工录入、菜单选择等方式。

第三十条

信息系统各类电子记录和数据应采用可靠的方式储存并按日备份,备份数据应存放在安全场所,防止与主服务器同时遭遇灾害。数据的保存时限应符合相关规定。

第五章

制度与记录

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制定符合药品物流管理要求,能够保证药品质量的管理文件体系,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和相关记录。

第三十二条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内容至少要包括:

(一)有关部门、人员和岗位的药品质量职责;

(二)委托方审核的管理;

(三)质量否决和质量信息的规定;

(四)与委托方进行信息交换的管理

(五)药品收货、验收、入库、补货、拣选、发货、复核、送货、运输等物流环节的管理;

(六)药品养护的管理;

(七)药品有效期的管理;

(八)不合格药品的管理;

(九)退货药品的管理;

(十)工作场所和库区环境的卫生管理;

(十一)人员健康的管理;

(十二)药品质量培训和考核的管理;

(十三)有关质量记录和凭证的管理;

(十四)质量文件的管理;

(十五)药品电子监管码的管理;

(十六)相关设施设备、计量器具的管理;(十七)质量事故、质量查询和质量投诉的管理;(十八)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十九)内部审计的管理;

(二十)其他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为需要制定的其他管理文件。第三十三条

应制定的质量职责至少要包括:

10(1)质量管理、采购、仓储、销售、运输和信息技术等部门的质量职责;(2)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质量管理、营运、仓储、运输和信息技术等部门负责人的质量职责;

(3)质量管理、营运、收货、验收、仓储、养护、销售、配送、运输、信息技术等岗位的质量职责。

第三十四条

应制定药品营运、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出库、配送、运输等环节的岗位操作规程。

第三十五条 企业应按委托配送管理要求建立药品质量管理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

(一)委托方的收货指令记录;

(二)药品收货和验收记录;

(三)委托方发货指令记录;

(四)药品出库复核记录;

(五)药品送货记录;

(六)仓库温湿度记录;

(七)不合格药品控制记录;

(八)药品退回记录;

(九)退回药品验收记录;

(十)药品养护检查记录;

(十一)有问题药品的处理记录;

(十二)冷藏(冻)药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记录;

(十三)计量器具使用、检定记录;

(十四)药品质量查询、投诉、抽查记录;

(十五)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和考核记录;(十六)药品质量信息传递、反馈记录等

第三十六条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以下药品质量管理档案(表格),所有档案、表式应符合GSP要求。内容至少应包括:

(1)员工健康检查档案;(2)员工培训档案;(3)药品质量档案;(4)药品养护档案;(5)委托方档案;

(6)设施和设备及定期检查、维修、保养档案;(7)计量器具管理档案;(8)不合格药品报损审批表;(9)药品质量信息汇总表;(10)药品质量问题追踪表;(11)近效期药品催报表等。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企业的药品物流活动除符合上述条款外,还应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

第三十八条 企业非药品物流作业不得对药品的质量造成影响。

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与委托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明确委托方应负责药品来源与销售渠道的合法性;被委托方应负责药品委托储运期间的质量安全责任。内容至少应包括:

(一)委托储存、配送药品的范围及期限;

(二)药品交验程序、质量责任;

(三)收货入库、储藏养护、发货运输、在途送货、售后服务;

(四)退回药品管理及不合格药品管理;

(五)质量管理责任人;

(六)物流服务项目、物流信息管理、标准、违约责任等。第四十条

药品物流 篇3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药品物流管理;应用

在新时期下,医院药品物流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应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药品的快速入库和出库等,能够实现药品的有效追踪。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药品物流信息的管理效率,减少了人工管理中的误差,对于降低医院的药品库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等具有重要的帮助。

一、现代药品物流管理简介

对于医院来说,使用的药品数量和种类比较多,如何加强药品管理,减少药品中的过期等现象对于医院药品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药品物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目前已经开发出了药品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药品的有效管理。现代药品物流管理系统充分地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能够实现药品物流管理的集成化和模块化,实现了药品信息在医院内部传输的网络化,从而实现了药品管理的智能化等。现代药品物流管理,能够实现对医院用药量的有效监控,便于控制医院在药品中的投资等,对于提高医院的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药品的库存量等具有重要的帮助。每天医院的药品数量和种类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借助传统的方法来进行药品管理,难以及时跟踪药品的变化情况,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药品物流管理的效率,能够对医院药品的去向和数量等进行有效追踪。在医院药品物流管理中需要涉及到药物的采购,库存量的管理以及药品的输送等;这些都需要药品在医院内部进行合理地流动,以及降低药品在流动中的成本。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药品物流管理的高效率作业,并且与医院内部的其它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协同管理。

二、计算机技术在药品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药品信息的编制

在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药品信息进行编制,使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来进行管理。药品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国家关于药物的相关规定对药品进行分类,也可以借鉴其它医院在药品物流管理中的经验,编制药品编码。为医院中的每一个药品都编制唯一的编码,确保后期管理的顺利进行。

2.确定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

在医院费用支出中药品采购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合理降低药品采购中的资金占用率,提高医院资金应用的效率,对于医院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药库需要保证临床用药的需要,又需要兼顾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应当做好药品应用的分析等。药库应当加快药品的循环,防止药品出现过期浪费的现象,这也提高了医院资金周转的效率。应当充分地借助计算机技术,加强药品物流管理,例如对库存药品的数量设定一定的限定值,包含最高上限和最低下限,当库存药品达到限定值时,系统会进行报警等。药品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医院制定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根据医院某个药品使用的情况和库存的库存量,合理地确定药品采购清单。在计算机技术的协助下,药品采购计划更加科学,而且其制定的效率也更高。在系统制定出药品采购清单之后,还应当结合医院近期用药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修正,主要涉及到新药的使用量增加的变化,或者同类药品供应不足以及药房没有领足药品等,都需要适当地增加药品的数量;对于近期某类药品使用减少的,或者药品滞销的以及贵重药品等,都需要减少采购计划,减少资金的占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药品查询的网络化,及时地了解市场药品的情况。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药品的采购工作更加的方便,能够有效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误差。目前部分药品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将采购计划和医药公司接收端结合起来,提高了药品采购的效率。

3.药品信息的录入

药品公司在接收到采购信息时,会确定配发药品的数量,并且生成相应的单据等。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在药品到货之前,可以提前下载入库验收单和发票等现象。在收货之后,可以对药品信息进行验收和核对,确定无误之后可以导入发票入库信息等。通过计算机技术,减少了在发票导入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减少了人工作业的投入,提高了药品物流管理的效率。

4.药品的保存和发放

药品在入库登记之后,需要进行保存和发放,确保药品良好的性能。在保存药品时,应当根据药品本身的性质,确定储存条件等,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存放要求的药品,例如精神类药品、麻醉类药品等,应当重点存放,确定合理的存放区域。在药品保存的过程中,应当按照药品的用途等进行仓位信息编码,便于在领取药品时能够快速找到药品。这样仓库管理人员也能够根据仓位信息,对药品进行快速上架等。仓库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药品物流管理系统,确定药品的使用期限,根据有效期的远近来确定药品的存放位置,这样能够有效减少药品过期浪费的现象。药品在出库时,可以根据申请单,由药库工作人员在系统中接收到相关信息,然后按照先进先出的方式发放药品。系统能够对药品领取数量对库存等信息进行修改,实现了药品物流信息的有效管理。在发放药品时,应当按照出库单上的批号和数量进行,同时及时核对库存中剩余药品的数量。在药品出库的过程中,其信息都能够借助系统,实现信息的自动记录等。

三、结束语

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医院药品物流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够实现药品物流管理信息的无缝连接,能够与药房药物发放以及财务管理部门等进行有效结合,使医院药品物流信息更加的具体、清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药品物流管理的效率,能够有效保证医院药品的供应,实现药品价格、有效期、数量等的电子化。通过相应的扫描终端等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采集等,这种管理方式减少了人工作业中的误差,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龙燕,王彧杰,钱铮,原永芳.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我院药品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32:161-164.

医药品冷链物流发展策略探析 篇4

一、医药品冷链物流概述

冷链物流则是指冷藏冷冻物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 以保证质量、减少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的对象主要分为三大类:

1. 鲜活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

2. 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

3. 医药品:如各类针剂、药剂、疫苗

医药品冷链的核心是要全程控制温度, 以确保医药品的损耗最小, 最大限度保证品质, 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医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药品冷链已初具规模,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缺乏完善的行业或国家标准

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的冷库、冷藏车的制冷效率、能耗没有国家标准, 导致我国医药品冷链物流低效率, 高成本的运作。冷藏车尺寸、托盘尺寸、冷库尺寸缺乏明确的标准, 往往影响装卸搬运效率;冷藏药品储运的不规范, 有些没有纳入到正规的医药流通管理范围, 往往带来了药害恶果。如2002年, 江苏徐州3000多人因注射了未按标准贮存的乙肝疫苗造成不良反应;2005年, 安徽泗县甲肝疫苗事件是因为疫苗的冷链运输条件不符合规范而使产品变质。

2. 医药品冷链物流基础硬件设施落后, 国内冷藏运输损耗很大

我国目前冷藏运力不足。在铁路方面, 冷藏车仅占总量的2%左右, 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 运量还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公路方面, 现代化的冷藏卡车严重不足,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占有率极低, 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 而发达国家中, 美国为1%、英国为2.6%、德国更是达到了3%。另外, 冷冻库等也较缺乏。这些落后的硬件设施导致医药品在运输及储运的过程中未能很好地保存, 损耗很大。

3. 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方医药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我国医药品的冷链物流配送业务多由供应商和自己完成, 市场规模不大, 区域性特征较强。医药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少, 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 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冷链物流配送, 冷链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高。市场低价竞争造成的市场混乱阻碍了医药品冷链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随着国家对冷藏医药品监管的日益严格, 医药流通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4. 医药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落后

由于目前缺乏我国医药品冷链中冷藏专业技术, 致使冷链成本居高不下。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冷链信息系统, 无法实时监控温度, 传递信息, 实现信息共享。

5. 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目前, 我国大型商业公司几乎都有冷链物流部, 有的还成立了专业化公司, 但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整体规模不大, 也比较分散, 且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三、发展我国医药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1. 加快建立医药品冷链物流相关标准

目前, 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健全, 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缺乏统一的标准。只有对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务操作流程规范化, 制定行业标准, 才可为社会提供‘标准、规范、集约、高效’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质量。

医药品冷链管理需争取国家相关部委、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 研究、探索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技术规范, 申请制定行业医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和技术规范。比如制定制冷保温技术, 需制定冷车载制冷机, 保温箱, 冷藏集装箱等一系列冷藏车方面的技术标准, 以及冷库建设, 库房设备安装, 运行等冷库方面的技术标准。

2. 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品冷链物流

政府、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应共同协商, 制定政策、标准, 规范企业市场行为, 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构建完善冷链体系, 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实现医药品冷链市场有序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药企为避免自营冷链物流所带来的基础设施、设备及人力上的高投入, 选择第三方物流承担冷链物流业务。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将给几方带来益处:医药企业可节约大量的前期投入, 保温箱和蓄冷剂都由物流公司提供;企业无需考虑运作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外包给冷链物流公司, 可解决运输中温度断链的难题;即使货物品种有多样性、少量性和发货地的零散性, 冷链物流公司可以充分整合资源, 采用多式联运以发挥第三方冷链物流的优势。

中铁快运的医药品冷链快递就是以无能源蓄冷技术与设备为基本手段, 采用蓄冷式冷链专用保温箱, 配备蓄冷板及其他辅助设备, 面向社会提供小批量、多批次、保温、准时、‘门到门’的全程冷链运输服务。这不仅能充分保证冷冻冷藏货物的配送质量, 而且可有效利用普通货车的配送能力, 降低配送成本。只有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才能实现药品从生产、销售、储存、配送乃至整条供应链的无缝连接。

3. 加强医药品冷链物流硬件设施建设, 减少运输损耗

冷链硬件设施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冷库和冷藏运输设备。冷库尤其是大容量气调冷藏库具有前期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特点。冷链硬件设施是医药品冷链运行的物质基础。行业协会应积极协调医药品冷链上各方组建战略联盟, 共同建库, 共同分享收益, 共同承担风险。要大力研究发展先进的、可靠的、低成本国产化制冷系统、冷藏车, 以更好为医药品冷链服务。

浙江英特药业是2006年底开展“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业务的, 现有新老仓储面积27870平方米, 全阴凉库房20000余平方米, 具有较为完善的设施设备, 为其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从企业物流向行业物流的成功转型奠定基础。英特药业组建医药品专业营销队伍, 在浙江及长三角地区开展专业冷藏药品冷链配送。

4. 积极发展医药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

基于EDI、INTERNET、RFID等信息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可实现药品温度、库存等信息的及时传输、实时共享。医药品冷链物流建设与运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生产商、冷链运营商、零售商、消费者。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需通过合作, 共同制订方案, 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顺畅流动。

例如, 泰凌医药集团旗下的海南泰凌医药品有限公司负责一些全球知名厂商的疫苗产品在中国的分销和冷链配送服务。从2003年开始, 泰凌集团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疫苗冷链管理系统。在疫苗冷链建设中, 运用RFID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很好地覆盖了全程冷藏车运输系统, 将疫苗冷链的温度监控变为全程实时的监控。在每台运输车的顶部安装的GPRS无线传输系统。在车全程温度记录开动的过程中, 包装箱上的RFID温度标签将这些疫苗温度的变化数据通过GPRS网络实时传送到泰凌的冷链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出现温度异常, 信息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5. 实现产业链整合, 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战略联盟

第三方物流用新模式和新的服务理念逐步打破原有冷链物流的格局。为了实现产业链整合, 几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可共同结成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将实现集约化, 优势互补, 努力打造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平台。

例如, 英特药业利用中铁快运的全国网络优势, 将医药品发送到全国省市级城市, 再借助区域商业公司的分销网络, 开展冷藏药品冷链物流24小时门到门快速反应配送服务。英特药业还和其他相关企业共同结成战略联盟, 打造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平台, 实现互利多赢和医药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减少流通节点, 降低流通成本, 保证冷链物流无缝链接。

摘要:冷藏医药品的流通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论文介绍我国医药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并讨论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 文章提出发展现代医药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医药品,冷链物流,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月华:新时期我国鲜活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 2008 (4) :8~10

[2]姚 乐:乳品冷链物流外包运作的探讨[J].物流科技, 2008 (9) :51~53

药品物流 篇5

随着国家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以生物制品为主体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何建设完善可靠、规范管理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全面提升我国冷链冷藏药品的品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冷藏药品的损失,保证质量,已成为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面临的重要课题。1 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内涵

顾名思义,冷藏药品是指用于治理、预防疾病的并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冷藏保存的药品,以生物制品为主,即主要指疫苗类制品、血液制品以及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等一类药品。冷藏药品与普通药品不同,其研制、生产、经价、使用都有特殊的要求,购、销、运、存过程,实施非常规的方式、方法,进行必需的管理,一旦出现疏漏可能导致人体损害和社会危害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的一个分支,特指为满足人们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而进行的冷藏药品实体从生产者到使用者之间的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其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一系列环节。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在医药研发和生产环节上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但是储藏和运输环节仍得不到保证,特别是需冷藏药品,经常发生断链的情况,影响最终的使用,而冷藏药品需要以低温方式保存和运输,因此冷链物流已成为保证冷藏药品品质、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

2.1 冷藏药品冷链物流需求激增

近年来,我国制药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疫苗、血液制品等为代表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发展较快。以疫苗为例,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疫情激发了对我国流感疫苗的需求,2002年消费量不超过500万人份,而2004年则突破了1 500万人份,中央则政2007年和2008年分别投入国家免疫规划专项费用27.2亿元和29.2亿元,相当于2006年的10倍I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有着广阔发展空间。

2.2 冷藏药品安全与冷链管理受到重视

2005年,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了经价和接种点应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以保证疫苗的使用质量;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仔管理局公布《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生产经价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低温、冷藏设施设备运输和储存。2008年11月,省级标准《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经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正式发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冷链药品物流管理即将有规可循而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将有利于我国药品冷链体系的建立,做到行业的整体规划协调,以打造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服务平台。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面临的问题 3.1 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目前我国的药品冷链检测还接近于空自状态,约有80%的药品和疫苗是在几乎没有检测的情况下储藏运输的,冷藏药品的全程冷链是一个必然要求,可是由于管理机制等原因,许多需冷藏药品从出厂一直到患者使用的整个链条上,常常出现“断链”现象据悉,我国已有冷链物流能力仅占社会需求量的 20%-30%,许多需冷藏药品由于储存、运输的条件不能满足冷链要求而导致潜在隐患。目前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存在着发展相对滞后、完整独立的冷链体系尚米形成、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第三方介入少等问题。从

全国各地的统计情况来看,疫苗的冷链流通环节存在着各种问题不容乐观,存在着重大的事故隐患而冷链物流的滞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制药产业的发展。

3.2 冷链物流行业缺乏有执行力的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实施尚无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主要依靠的法规标准是2005年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流通监仔管理办法》,另有去年刚刚实施的浙江省的地方标准《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在冷藏药品冷藏标准制定上的滞后是整个冷链行业落后的重要因素,在监管上缺乏具有执行力的冷藏药品质量监控体系总体来看,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的实施仍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缺乏具有执行力的冷藏药品等药品质量监控体系,冷藏药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发达国家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经验借鉴

在管理和技术方面,日本的冷藏药品的供应链系统已初具规模,管理十分成熟,上游商品的供应商和分销商可实现信息共享,而目条形码技术在药品物流行业应用广泛,使物流中心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再加上高自动化程度的储存和拣选设备,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仓库的管理,保证冷藏药品的物流作业高效率的同时还可降低物流成本。美国的一家制药集团也将在其供应链上采用RFID电子标签,对其实际效用进行评测。美国早在2002年成立了冷链协会,主要为运输温控货物指定标准化的指导原则。2008年,该协会发布了《冷链质量指标》,涵盖了包括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在内的各行业,用以测试运输、处理和储存易腐货物的企业的可靠性、质量和熟练度,并将为整个易腐货物供应链的认证莫定基础。另外,各国普遍建立了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在完善行业管理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经验和方法将为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甚至整个冷链物流业的政策制定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发展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在巨大机遇和挑战面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尽快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标准,借鉴国外的先进物流技术,弥补自身不足,实现中国冷藏药品乃至整个医药冷链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5.1 完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

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体系,因此需要从冷链市场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这个关键问题入手,建立一个能满足患者、制药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建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平台。整个社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统一建立药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以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价运成本,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并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先进的全温层配送解决方案,在节约社会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创造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5.2 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

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冷藏药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从中个企业来讲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配送服务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作为物流的先进模式,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和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方向第三方物流自引入我国以来,在各行各业中发展迅速,这些行业的发展模式对冷藏药品流通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将成为冷藏药品市场开展第三方物流的有利条件。

5.3 制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一个国家的冷藏药品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政府应当制定冷藏药品冷链发展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行业协会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监控体系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疫苗等冷藏药品在冷链各环节的运行状况。

5.4 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

若想迅速提高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水平,首先应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链运输和仓储设备,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在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方面,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尽快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如运用“RFID冷温度管理系统”及“GPS(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温度监控冷链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RFID技术、GP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及温度传感技术的有机结合,对疫苗、血液制品等的品质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5.5 制定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

药品物流作业活动调查与工作分析 篇6

1.1 研究背景

“现代药品物流”的定义:以符合我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药品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利用现代物流设施、设备、技术与管理信息系统,为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含药品分销、零售)、医院药房及消费者提供物流支持服务的活动。药品物流支持服务活动主要包括药品的采购、进货验收、入库存储、在库保养、订单处理、拣选、配送、客户服务、物流服务营销等。

药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问题:随着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修订、更新与完善,催生了药品第三方物流企业,使其从原来属于药品批发或零售连锁企业的“储运职能部门”,变身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以向社会提供物流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经营主体。国家医药流通业发展规划及政策,重点支持医药流通业发展;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则引导企业向药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以适应药品销售规模不断扩大而扩增的物流需求。从2002年北京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与西门子德马泰克公司合作引进最先进水平的物流配送技术[1]开始,开启了我国现代药品物流企业的建设进程,至今全国各省区均在其药品批发或零售连锁企业的“储运职能部门”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物流设施、设备、技术,提高其物流服务能力并从原有企业中剥离而向药品第三方物流企业过渡;国家基本药物集中招标及向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医药企业倾斜的政策,促使企业加快其药品物流中心的建设,据2010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与医药物流建设大会资料显示:目前有30多个企业在进行药品物流中心的建设。2011年新增将开工建设的医药物流中心达到80家[2]。在现代药品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均与传统药品储运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匹配我国药品销售规模的药品物流企业,怎样培养行业发展所需的合适人才,已成为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本研究以现代药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医药商业企业现代化的物流或配送中心为研究对象,对其现代物流作业活动内容、任务目标与要求,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和明确现代药品物流与药品物流企业物流作业活动有何特点,相应药品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有何要求。研究结果:一是为药品物流企业物流作业流程的优化及作业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从业人员工作绩效评价与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等提供参考,促进企业物流效率的提高;二是为药品物流人才培养机构进行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资源配置及教学实施提供参考。

2研究路径与方法

研究路径与方法:资料搜集与分析→对目前现代化的药品物流企业的物流作业活动状况的调查(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现场观察)→职业活动分析(工作分析法[3])→对药品物流作业活动和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工作程序要求[4]进行)。

3研究结果

经广泛的资料搜集与分析、通过各种调查方法对企业药品物流活动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以工作分析法对所获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参考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工作程序要求,对药品物流活动目标、工作内容与要求、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客观、全面的描述如下。

3.1 药品物流企业物流作业流程各环节工作任务、内容与要求

以药品在企业的流动过程及企业对药品所做物流活动的组织实施流程为线索,对药品物流作业活动工作内容,按工作领域分成四个项目并对每一项目的工作任务、具体工作内容与要求进行详细描述(见表1)。

3.2 我国现代药品物流特点

从对药品物流活动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药品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①药品的特殊性决定药品物流作业活动受众多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与规范。

②药品物流作业对象—药品类别、品种、规格繁多且复杂,品种、规格更新速度快。

③药品物流作业活动(因药品特性及法律法规严格的监管要求)纷繁复杂,物流作业成本高。

④承担药品物流服务的企业,配套建设现代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应用现代物流技术程度较高。

⑤药品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高,人才培养工作严重滞后,适用人才匮乏,制约药品物流业发展。

3.3 从事药品物流作业活动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

以药品在企业的流动过程及对应工作任务目标要求,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工作程序要求,逐项说明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见表2)。

3.4 药品物流作业活动从业人员特殊职业能力要求

根据药品物流企业物流作业活动任务、工作内容、目标要求,从物流作业对象——药品;国家对药品进行规范管理的法律、法规;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及技术的应用;药品物流特点与药品物流企业物流作业流程、组织架构设置;职业道德要求五个方面,对从业人员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特殊职业能力与必须知识归纳如下:

①熟悉物流作业对象——药品质量特性与管理要求。

药品分类、编码标识(国家药品编码和电子监管码编码结构与含义、商品条码应用)、药品质量标准及其应用、药品质量影响因素与质量维护技术、药品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认证、药品质量检验与评价、药品质量监督体系与监督管理方法。

②明确国家对药品及药品物流活动进行规范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

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反兴奋剂条例、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药品电子监管工作实施方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危险品运输管理条例、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者权益保护法、消防法、交通运输管理相关法规等。

③熟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施设备的应用与维护。

物流设施设备的应用与维护:熟悉药品入库装卸、搬运;数量与质量检验;存储、拣选、包装、复核、运输等设备的选配、使用、保养与维护。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企业配备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可用的各种社会公用资源,实施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存储、传递及其在物流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应用。

④熟悉药品物流特点与药品物流企业物流作业流程、组织架构设置的关系。

要了解和熟悉药品物流特点及其与药品物流企业物流作业流程、组织架构设置的关系;物流作业活动职能部门的功能、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岗位工作任务、目标要求、岗位工作标准操作规程与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和方法。

⑤明确职业道德要求与规范职业行为。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要求严格规范岗位职业行为。

4药品物流人才培养与从业人员职业能力提升建议

4.1 企业

根据企业物流作业活动目标及物流各岗位工作目标要求,建立岗位工作标准操作规程(sop),按sop,利用工作现场及企业配备的物流设施、设备,对现任从业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促使其在工作过程熟悉现代物流设施设备、技术的操作与应用,并按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其职业能力及工作责任感,进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与物流效率的提高。

4.2 各级院校

根据企业物流作业活动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职业能力要求及药品物流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各级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对其药品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构建合适的课程体系,配备药品物流人员职业能力训练与评价设施、师资等,实施人才培养工作,以满足现代化药品物流企业迅猛发展对药品物流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贺旋.抓紧第一要务创新发展思路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3-3-13)[EB∕OL]http://bpgc.com.cn/jlrlt/he200302.htm

[2]张凌辉.2011,医药物流建设争先恐后博锐管理在线(2011-1-8)[EB∕OL]http://www.boraid.com/DARTIC-LE3/list1.asp?id=156760&pid=1540

[3]王玺.最新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及测评实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8).

药品物流渠道流通技术创新探讨 篇7

1 药品物流体系创新

2005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由此,我国药品现代物流才开始起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发展药品物流,全国各地也开始建设医药物流中心,药品物流在近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药品物流成本较高。目前,在医药流通业中,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0%,而美国医药流通业中平均物流成本所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6%,我国医药行业中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必然造成药品的单位成本上升,导致药价虚高。我国药品厂商应该重视物流,对物流体系进行创新,建立能够提高渠道效率和减少物流费用的物流体系。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1 强化现代物流意识。

不少企业对物流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认为物流就是仓储和运输,企业只要有仓库和卡车就能向客户提供物流服务,这种片面认识使这些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与市场要求的服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其实,物流远非如此。从国内外的物流定义来看,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在1998年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我国的国家经贸委等部门也在2001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给出了现代物流的定义: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从这两个有代表性物流定义中,可以看出现代物流是全程化、系统化、信息化的综合性服务。药品物流企业要正确理解物流,强化现代物流意识,这样才能与制药企业、药品中间商和医疗机构进行有效地整合,提供这些客户所需要的物流服务。

1.2 加强物流的标准化建设。

药品物流缺乏统一标准制约了药品物流的发展。首先,药品编码尚未实现标准化。我国各个制药企业、药品中间商和医疗机构分别制定自己的药品编码,这些编码相互间缺乏兼容性,无法在各个渠道成员之间通用,当一个渠道成员的药品要流转到另一个渠道成员时,往往需要粘贴上对方的编码,这增加了人工工作量,降低了药品的信息传递效率。其次,药品包装规格不统一。我国各制药企业的药品包装规格各不相同,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使得药品出入库时需要转换包装,同时,药品入库、堆放、出库操作的机械化、自动化也难以高效率的进行,从而导致成本上升,物流效率下降。因此,要尽快推进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组织相关单位设计出统一的药品编码并在全国推行。此外,还要制定出药品包装的标准,以消除物流运作中的障碍,提高药品物流的效率。

1.3 发展第三方物流。

我国药品厂商大多以单个企业为主建设物流中心,投资额大,需要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且主要为自己提供物流服务,会造成物流设施闲置,使企业难以获得规模效益。相比较而言,对于一般中小药品厂商来说,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比自身承担物流更为有利。这是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规模经济优势。第三方物流通常会同时为多家客户提供服务,可以对客户的物流业务进行整合优化,如可以为这些客户进行联合运输和仓储,以及实现共同配送等,从而形成规模经济优势,降低物流成本。二是专业优势。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仓库、车辆、信息网络等专业的物流设备和技术,有一定的物流配送网络和物流人员队伍,能够为顾客提供系列化、定制化的服务。制药企业可以把药品物流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自己专注于药品的生产上,这样不但能使制药企业集中力量于提高药品质量和研发方面,还可以利用对方的专业服务和丰富经验使本企业的药品快速进入市场。正因为如此,众多的中小型制药企业可以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以降低物流成本。

2 药品交易技术创新

药品交易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促成药品的交易,尤其是电子商务在药品行业中深入应用。我国的药品交易方式目前仍以传统交易方式为主,交易成本较高,在药品交易中引入电子商务,不但能增强交易的透明度,避免买卖双方私下交易带来的种种弊端,还能减少交易成本和提高渠道效率。

2.1 在药品交易中使用电子商务的意义

2.1.1 促使药品招标更加规范。

传统的招标中,在每次招标时,招标机构往往要组织相关人员审核投标企业的资质,审核时间很长,少则几周,多则几个月,如果运用了电子商务,建立了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数据、以及药品信息数据库,除了建库审核时需花费一定的人力和时间外,之后只需要更新相关数据,与传统招标相比,电子商务在招标中的应用不但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缩短对投标企业审核的时间,提高招标的效率。在评标时,运用电子商务也可以促进招标的公正性。由临床专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对药品进行评审,评审过程更为透明,结果更为客观,有助于避免“暗箱操作”。同时,电子商务的运用也有利于政府部门适时全程监控药品的购销状况。

2.1.2 降低药品的交易成本。

药品电子商务以电子平台为媒介,将渠道成员直接联系在一起,能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电子商务在药品渠道中的运用,使制药企业、批发商、药店和医院等药品零售终端、以及物流企业与银行等辅助商围绕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有机地衔接起来,使复杂的接触转变为简单的接触,缩减了中间环节,减少了交易次数,使各方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联系或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

2.2 发展药品电子商务的措施

药品电子商务包括企业利用互联网完成从药品信息获取和发布、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的整体过程。发展药品电子商务,对于规范药品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渠道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利用网站只有进行信息的发布,我国药品的交易主要仍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具体来看,发展电子商务主要有以下措施:

2.2.1 完善药品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与药品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如2000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2004年7月出台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法》,2005年12月发布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服务商主体的资格及审批程序,初步形成了药品电子商务的法律框架,但很少涉及到电子交易中的核心问题,如各方权益保护的问题、各个交易环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问题,阻碍了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我国政府还需进一步完善药品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从交易各方的隐私权问题、数据保护、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在线支付的安全性等问题入手,做出详细和明确的规定,从而为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法律环境,规范电子交易市场,保护各方利益。

2.2.2 加强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的信息化才刚刚开始起步,企业信息化、数据化的进展迟缓。许多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备,药品和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缺乏,难以实施信息化管理这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提,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信息化。因此,我国的制药企业和中间商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前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考虑自身特点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并从中选择出一个合适的方案实施。同时,企业还需要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企业顺利地实施方案。

2.2.3 构建全国性的药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资金和人力资源有限,可以借助第三方药品电子商务提供的平台进行交易。尽管我国已经有几家服务商成立了相关网站,但主要是为药品招投标服务,一般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我国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我国政府能综合各种资源办大事的优势,由政府主导,构建一个全国性的药品电子商务系统,成为覆盖整个医药卫生行业的一个电子交易平台,使所有具有合法资格的制药企业、药品批发商、药店和医院之间可以通过这一电子交易系统进行交易。交易要依照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最终达到满足顾客需求,促进我国药品产业发展的目的。

摘要:高效畅通的药品物流渠道离不开流通技术的支持,流通技术创新是降低渠道成本和提高药品渠道效率的技术保障。药品物流渠道的流通技术创新的重点是药品物流体系创新和药品交易技术创新。在提出药品物流体系创新措施后,指出了药品电子商务的意义,并对发展药品电子商务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促进药品物流渠道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药品物流,电子商务,营销渠道

参考文献

[1]魏际刚.促进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07(3):15-17.

[2]洪钢.浅析我国药品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内涵和特点[J].中国药事,2008(3):197-202.

[3]梁建桥.我国药品电子商务的现状与思考[J].电子商务,2009(3):64-67.

[4]邵森法,等.电子商务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的应用[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7(3):234-236.

[5]易红焱,等.从药品流通角度谈医药电子商务[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8(10):44-47.

浅谈3PL药品物流业务潜在机遇 篇8

过去几年中,很多大型3PL物流企业以电子产品、汽车、能源以及项目工程类的大宗货物作为战略发展核心,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各大企业纷纷开始寻找新的支柱业务,作为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的医药物流逐渐进入视野。

2医药行业现状分析

2.1 国内药品销售市场及进口贸易发展现状

2.1.1 市场增长快

①国内药品终端销售市场。

医药资讯提供者IMS Health咨询公司在2006年将我国视为全球新兴药品市场。2010年,欧美市场的销售增长已经趋缓。而我国却表现突出,药品销售量从2001年1782亿元人民币,每年增长13%~18%,发展到2010年6680亿元人民币。

政府在医疗建设方面的持续投入以及各种驱动因素,将促使国内药品市场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由此IMS预测,在未来几年,我国医药市场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②药品进口市场。

巨大的终端销售市场吸引着众多跨国制药企业,进口药品市场也不容小觑。从2007~2010我国药品进口市场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0%左右,即使在形势严峻的2009年依然有1.95%的增长。

2.1.2 分布不均衡

2011年全国药品销售额排名前十的省市分别是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浙江、四川、吉林、辽宁、江西和河北。前十位的医药销售额合计占据全国比重近70%,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沿海地区。华东市场占40%,华北21%,华南16%。

2.2 我国药品市场驱动因素

2.2.1 社会老龄化

我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促使药品市场需求增加的因素之一就是老年人口的增长。2001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9062万人,约占总人口数的7.1%。截至2010年底,达到11883万,占8.87%。国家卫生部预测到2025年将占人口总数的14%。

老年人是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占药品消费总额的50%以上。2009到2011年底,卫生部对全国31个省市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统计数据显示该人群患病率39.85%。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等方面。人口老龄化促进了药品消费。

2.2.2 医保全面覆盖

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持续投入使我国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卫生费用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4倍。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城镇人口比例快速提高。2001年城镇人口占37.66%,2010年达到49.68%。十二五期间,预计城镇化率2015年达到52%。

截至2011年9月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这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95%以上的城乡居民,参保人数增加到12.95亿人。医保参保人员的增加,必然会推进医药市场的增长。

2.2.3 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增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从2004年开始至今,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对健康也会不断加强重视。现在的人们相比过去更重视对健康的投资、从而促进了医药市场的发展。

3国内医药流通业概况

3.1 行业现状

3.1.1 产业链长,效率低

目前我国的医药流通模式是,药品从制药厂经过多级批发商到各个分销商再到零售商和医疗机构。产业链长并且流通效率低,导致药价虚高,因而会出现出厂价只有几块钱的药,到了最终消费者手上已经涨到了几百块钱的现象。十二五期间的医改措施也是旨在遏制药价虚高。

3.1.2 行业集中度低,兼并重组成趋势

我国现有医药流通企业1.3万家,其中国药集团,上药集团,华润制药,九州通四家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2010年合计市场份额不到30%,远不及美国医药流通前三强90.7%。物流讲究资源整合、规模效应,分散投资不利于发展。

因此2011年5月商务部发布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指出在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的大方向是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产业链,提高行业集中度。

3.2 医药物流模式特点及需求分析

国内配送的医药供应链主要由这些环节组成:原料药企业⇒制药厂⇒医药批发企业⇒医药零售企业⇒医疗机构⇒患者这些环节组成。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物流模式特点,对第三方物流业务的需求也有所区别。

3.2.1 原料药厂、药品生产企业

医药生产企业的物流模式,以原料药的进出口、国际运输段的空海运、仓库管理、干线运输为主。

进口药品原产国和出口目的地一般都是固定的,航线成熟,通关业务由于有长期合作的报关行,因而配合默契。由于药品对周围环境的温湿度要求较高,一旦通关发生延误,很可能使药品暴露在高温中,造成巨大损失,所以通常企业不会轻易更换这类已经度过磨合期、合作非常顺畅的的供应商。所以3PL要想以进出口业务作为切入口并非易事。

制药厂仓库管理多以立体高架为主,适合于存放大件货物;拣货以整箱为主;货物运输距离长、范围广,货物需要全程冷藏车运输;信息系统以货物追踪为主。运输货物量较大,品种相对单一,一般不拆零配送。

为了不失去对销售终端的控制,制药厂自己参与药品销售,并亲自组织药品运输配送。由于资源不能整合,所以物流成本较高。不少药品生产企业希望依靠第三方物流专业的装卸、包装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和高效的配送,降低物流成本。

这种类型的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本企业的物流成本,因此会对价格非常敏感。所以与这类企业合作,3PL企业的利润空间并不大。

3.2.2 批发商

医药批发企业以仓库管理、货物拣选、包装、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为主。除了配备立体高架,配送中心还要有适用于存储零散货物的中小型货架;除了整箱货以外,还包括拆箱零散货物的拣选,拆零货物需要进行二次填充包装,起到防震防尘防水功能,有温度需求的货物则需要使用生物冰袋或者干冰,以确保药品运输途中的质量安全;区域配送距离短、范围较窄、网点多,对于配送速度的要求较高,有些甚至要求当天到货;信息处理系统则要求WMS能快速反应自动拣选,以满足拆零货物的拣选、配送需求。配送模式具有品种多、批量小、拆零商品多等特点。

目前现状是,很多药品批发企业将药品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通讯等物流相关业务分包给不同的企业,不同企业之间存在沟通、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了物流资源整合的力度,而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条优化物流流程的重要途径。挑选一家能够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3PL物流企业,运用供应链管理原理和方法,整合仓储、干线运输、支线配送以及IT系统等资源,简化流程,提高沟通和业务衔接效率。

批发商选择3PL物流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市场份额,有强烈的在全国扩张的愿望,希望通过专业物流服务提高配送效率,从而拓展市场覆盖率。因此会对物流服务质量有比较高的要求,例如及时到货、合理安全的包装、订单准确率等,但对价格不会太敏感,是3PL比较理想的合作对象。对3PL而言,难点在于需要有能够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支持跨省、跨区域配送,运输途中的温度监控。

3.2.3 零售连锁企业

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包括同一区域内的跨省配送、同省市配送、分拣包装、信息处理等服务。其模式特点与医药批发商模式特点大致相同,唯一区别的是该模式配送中心货架设计主要以适合零散货物的中小型货架为主,拣货以拆零手工拣选为主,确保准确快速的难度较大。该模式具有配送货物品种多、批次多批量小、配送网点多且散的特点。

连锁药店不断扩展门店数量,导致了运送的频率增加和订单规模减小。虽然零售连锁也和批发商一样有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但是其大量手工拣选对3PL是个不小的挑战。

3.2.4 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等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环节。其物流模式,包括采购、验收、仓储、配送等服务。医院仅在药房存放适量的药品,药品仓库被转移至配送中心。医院需要补货时,通过信息系统自动传送给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拣选、包装药品,并及时配送到医院药房。配送品种多、批量小、时效性强。

虽然医院对药品销售起着关键作用,甚至可以掌控整个供应链,但是3PL为医院提供服务却非易事。医院迫切要解决的是药品拆零包装,这需要3PL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因此能够降低的成本空间不大。

4结论

综上所述,3PL在药品供应链上能够从以下这些方面作为行业切入点,其中大型批发商可以作为优先考虑合作对象(见表1)。

摘要:近年来国内医药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医药进口规模扩大,在各种驱动因素下,药品市场正蓬勃发展。作为配套服务的医药物流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伴随着机遇而来的同时也有挑战。作为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找到医药流通行业的切入点,是此文讨论的重点。通过市场与行业分析,确定3PL可以选择与药品批发商合作,作为初步进入行业的方式。

关键词:医药物流,药品供应链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万洪,姜卫吴,世玉.传统医药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分析[J].医药报,2005,24,(4):351-353.

[2]崔艳.我国医药物流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567):140-141.

[3]熊真如,刘如,熊国经.发展现代医药物流降低药品流通成本[J].科技广场,2008,(6):45-47.

[4]詹学锋,龚时薇.对我国医药物流管理发展的几点思考[J].医药导报,2007,(1):97-98.

[5]杨恺钧.中国医药流通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2-54.

药品物流 篇9

一、药品批发企业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重要性分析

从2000年7月1日开始,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开始实施,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在药品经营领域当中的管理中能够取得较为有效的成绩, 但是对于冷链物流设施来说, 却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相关的需求, 它的管理仅限于对冷库的独立设库和温度的控制性进行一定的规定, 但并没有深入。

最近这些年, 国家和一些地方的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都在对于各种药品的冷链管理进行强化。国家的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在2006年就颁布了《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这首次对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的温度监测进行规定, 同时对于储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也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要求。2008年浙江省颁布了地方性的《药品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规范》, 2010年又颁布了《江苏省药品冷链物流操作规范》, 首次对药品冷链验证作出了更加详细的要求, 而冷链验证管理也要求不再局限于疫苗, 逐渐的扩大到了所有的冷藏药品的范围之内。

2012年卫生部也发布了关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规范, 即公开征求相关的意见, 在征求意见稿当中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相关设施设备的验证, 以及校准的制度进行了管理和规范, 并且对于冷链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冷链设施设备的总体也提出了要求, 要求其设备校准和验证具有明确的规范。设备验证管理开始首次被引入到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当中。

分析教室法规以及各个地方的药品监督部门相继出台的规范性文件, 从中就可以看出, 冷链物制设施设备在药品批发企业来说, 仍然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工作, 所以它能够有效地规范企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同时也能够确保药品质量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

二、药品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常见类型

首先分析冷库, 也就是冷藏库, 从建筑类型的角度来看, 可以分为土建的冷藏库和组合的冷藏库两种类型。土建冷藏库的热惰性能较大, 所以能够更好地稳定库温, 因此这种冷藏库更加适合大批量和整件包装的冷藏药品的储藏。组合冷藏库一般都是通过对成套的预制的轻金属框架进行装配, 并通过相关的施工和安装来形成, 其安装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 而且库容量一般也在100m3以下。这种冷藏库一般存放较少数量的药品, 尝试药品的批发企业和相关单位。同时还有冷柜和冰箱, 通常适用于冰袋以及冰排的预先冷冻, 对于一些少量的零散类的药品进行冷藏。

还有专用的药品冷藏车, 它一般是按照冷源进行划分, 可以划分为机械制冷冷藏车、冷板制冷冷藏等等。机械制冷的冷藏车一般适用于药品批发企业的, 它是药品批发企业的主要冷藏车的首选车型。冷链储运箱一般是分为兵员冷藏箱、防冻保温箱、有源冷藏箱以及泡沫箱等4类, 而药品批发的冷链配送一般采用冰源冷藏箱进行。对于特殊储存温度的设备来说, 会涉及到, 低温的冷冻箱和超低温的冰箱, 一般都是保存要求在零下25度左右的生物制品。

同时也会涉及到一定的温湿度自动的监测设备, 比如说自动记录仪、射频标签、变色标签等等。温湿度自动监测设备主要是放在冷库和专用的冷藏车里, 可以监测其内的相关风度和湿度, 按照型号的不同可以通过短信报警, 还能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 以互联网的形式和相关的药监部门的管理系统进行联网, 这能够进行实时动态的管理和监控。除此之外, 也有冷藏药品的验收工具和相关的备用电源等。

三、药品批发企业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验证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一) 药品批发企业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实施验证的原则分析

事实验证的原则需要涉及到对各类所投入使用的新设备的应用, 在冷库改建和扩建以后可能会导致空间体积发生改变, 这也会使得库门的位置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 那么专用的冷藏车的机械制冷和供电系统也会发生改变。如果药品的冷链物流设施和设备在停用了很长时间以后再进行启用的时候, 那么其药品的冷链物流设施和设备, 连续使用到制度规范期内, 就需要根据相关的原则进行。

(二) 对验证方案、验证方法和验证文件的制定

为了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 求药品批发企业的相关设备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设施设备管理的制度, 在进行实验之前就要制定出有效的验证方案, 并且对相关的验证方法进行确定。要根据冷链物流设施和设备的储藏体积进行分析, 还需要总结其相关的周期性。从储藏的体积验证来看, 一般可以从空载、半载和满载来分析, 分析空载验证的目的就是对被验证设施和设备的温度湿度最高点进行检验, 同时分析其最低点的分布情况, 对湿度的相关监测点的他不设和调解情况进行了解。

其编制的相关文件应该涉及到本次验证的相关对象以及所涉及到的设施和设备。需要对进行验证的起止时间进行确定, 起止时间必须精确到秒, 就能够和温度的记录数据进行一一对应。同时要求验证的时间以及环境温度的相关情况都要做出有效的规定。要根据相关的设备档案和使用说明书制定出设备的基本技术参数明细表, 其验证应用到了相关的记录仪明细表。验证所应用的温度记录仪的计量校正应该确认相关的记录, 设备档案的资料现场应该予以确定, 在进行设备验证的时候需要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来进行验证, 就能够获取更加准确的相关运行数据。

(三) 验证的事实和结论分析

在进行药品批发企业冷链物流设备和设施验证的时候, 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的按照验证方案和相关的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验证, 除了对外界环境的温度进行验证以外, 对于空载或预定的装载容积等都要进行模拟的运行, 通过对合格的温湿度记录仪进行利用, 根据不同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设备进行相关的控制, 并做好控制结果的真实填写。

验证记录必须符合物流设施设备的标识性, 并采用相关的方法进行验证, 验证得出的结果和结论, 给予客观的评价。同时需要出具相关的验证报告, 因为冷链物流设施和设备在进行温度调控方面, 一般都是通过质量管理部门来形成书面报告。所以, 题相关的报告应该对主要的验证方案进行分析, 同时要详细的对验证的过程进行叙述, 对于验证的对象和所使用的设备情况进行简要的阐述, 要明确地对运行设备和相关的温度控制情况进行记录, 做好对结果的验证。还要将验证报告进行储存, 在设备使用满一年之后, 能够对其进行备查。

对所使用的温度记录仪的计量校准文件进行复印, 同时将所记录的数据和相关的图表以及所罗列的相关图表进行复制, 并进行收录, 以便以后对其进行应用, 在应用过程当中对所有涉及到的档案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并且为其编排明确的档案编号, 以便于日后排查。

四、药品批发企业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验证所要注意的问题总结

对于药品进行周期性的再检验的时候, 需要及时对冷链物流设备的相关配置进行调整。因为不同的两链物流设备在使用的时候, 当使用到一定的时间, 那么它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一定的系统老化情况, 这就会导致其制冷效能普遍降低, 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其保温性能。还有一部分药品批发企业对于冷链物流设施设备, 并没有进行及时的验证, 同时也缺乏相关的检查工作, 完成必要的数据资料。它也不能够有效地对于物流冷链设施设备的真实性能进行掌握, 通过对冷链物流设施和设备的周期性验证, 就能有效地对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配置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整, 这能够确保其设备保温性能, 能够确保设备的有效性。

要做好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计量校订和校准工作。因为验证过程当中可能发现冷链物流设施和设备出现功能失效的情况, 这个时候就需要停止相关的工作, 并将其交送到专业的维修部门进行维修处理。当修复结束以后, 必须要经过第三方的计量检测, 才能够重新的投入使用。还需要注意要制定详细的冷藏药品运输的操作流程, 并且严格按照所制定的流程进行工作。

五、结语

药品物流 篇10

关键词:药品回收逆向物流,三方博弈,进化博弈

0 引言

药品逆向物流主要指为了合理处置或恢复价值, 将“问题”药品及相关信息, 从消费者流动到药品生产企业所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根据“问题”药品的种类不同, 可将药品逆向物流分为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前者主要指将政府行政部门要求停止销售、运输过程中变质以及药品零售终端由于滞销库存积压的药品退回给生产企业的过程。本文主要研究后者即药品的回收逆向物流, 主要是指对家庭过期药品的回收。

药品回收逆向物流的主要参与主体是消费者和药品生产企业, 但以目前情况来看, 这两大主体都没有足够的激励积极投入到药品回收逆向物流中。一方面, 由于我国药品回收逆向物流发展滞后, 药品生产企业在这种大环境下建立完善的药品回收机制所需费用较高, 加之短期内的直接效益较低, 因此, 大部分药品制造企业对于药品回收逆向物流并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我国消费者对于过期药品对个人健康及社会环境的危害认识不深, 同时又面临不法商贩回收药品的较高额回报的诱惑, 大量的过期药品流入了非法渠道。这些原因导致了我国药品回收情况十分混乱和不规范。在这两大主体都没有积极参与的情况下, 只有政府作为第三大主体进行干预, 采取赏罚并重的政策引导和规范药品生产企业行为, 积极宣传提高消费者的意识, 才能驱动药品回收物流活动起步并迅速发展。因此, 能否建立完善的药品回收逆向物流机制, 可以看作是政府、药品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现实生活中, 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并不完全, 并且他们往往没有足够完美的判断能力对自己的收益、成本及其他主体的行为进行判断并做出最精准的策略选择。

现有的关于药品逆向物流的文献大多局限于对我国医药逆向物流的现状和问题的描述并提出政策建议, 其论述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理论依据。基于此, 本文从药品回收逆向物流的三个参与主体入手, 以主体均为不完全信息的有限理性人作为背景, 采用进化博弈的方法来对药品回收逆向物流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1 进化博弈模型建立及假设

1.1 模型假设

为方便进行医药逆向物流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本模型做如下假设:

(1) 药品回收逆向物流系统中只有政府、药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三个参与主体。

(2) 参与主体均为有限理性参与人, 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 无法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都具有学习和模仿能力, 会根据经验调整自己的策略。

(3) 只有药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积极参与的时候, 医药逆向物流活动才能进行。政府政策对药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有激励作用。

(4) 由于药品生产企业是否建立了药品逆向物流回收机制较易观察, 因此政府对其监管无需成本, 若选择进行主导, 只需对建立此机制的生产企业进行补贴, 对没有执行的企业进行处罚即可。

(5) 由于目前技术水平的限制, 对过期药品的回收收益较小, 因此药品生产企业在短期内没有直接收益。而在长期, 建立完善的药品回收机制一方面有利于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 一方面有助于形成更加完整的物流系统和信息反馈机制, 从而降低成本。但是, 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对提供过期药品的消费者进行支付, 并且这种支付不会高于政府对其补贴。

(6) 消费者包括个体消费者和零售药店, 其手中待回收药品的去向只有两种:交给正规的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回收和交给非正规的黑加工点, 两种渠道都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报酬。

1.2 博弈主体和策略组合

药品回收逆向物流的实施可以看作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博弈的结果。政府面临两种可选择的策略, 即对药品回收逆向物流活动进行支持和导向 (以下简称“主导”) 和不对逆向物流活动进行干预 (以下称为“不主导”) 。与此同时, 药品生产企业也面对两种决策, 即投入人力物力实施逆向物流 (以下简称“实施”) 和不实施医药逆向物流 (以下简称“不实施”) 。最后, 消费者也同样有两种选择, 即药品投入正规的逆向物流回收渠道 (以下简称“参与”) , 以及将药品投入非正规渠道 (以下简称“不参与”) 。三个参与主体中任一方的收益都会受到另外两方策略选择的影响。因此, 可供选择的策略组合共有8 种, 分别为 (主导, 实施, 参与) 、 (主导, 实施, 不参与) 、 (主导, 不实施, 参与) 、 (主导, 不实施, 不参与) 、 (不主导, 实施, 参与) 、 (不主导, 实施, 不参与) 、 (不主导, 不实施, 参与) 、 (不主导, 不实施, 不参与) 。

1.3 模型参数说明

各参数及含义如表1 所示:

由此, 可得收益矩阵如表2 所示:

其中, (a1, b1, c1) = (R1-R2, R2+Re+b B+s1R1-C-R3, s2R1+R3) ; ( a2, b2, c2) = (T, -T, 0) ; (a3, b3, c3) = (R1, b B+s1R1+Re-C-R3, s2R1+R3) ; (a4, b4, c4) = (0, 0, 0) ; (a5, b5, c5) = (-R2, R2-C, R4) ; (a6, b6, c6) = (T, -T, R4) ; (a7, b7, c73= (0, -C, R4) ; (a8, b8, c8) = (0, 0, R4) 。

2 各主体进化博弈的均衡分析

2.1 各主体的期望收益

在三方博弈的初始阶段, 假定政府部门群体中选择主导的比例为x, 则选择不监测的比例为1-x;药品生产企业群体选择实施的比例为y, 选择不实施的比例为1-y;消费者群体中选择参与的比例为z, 选择不参与的比例为1-z。显然, 0<x<1, 0<<1, 0<z<1。

设UA1表示政府采取主导政策时的期望收益, UA2表示政府采取不主导的政策时候的期望收益, 而A表示政府采取主导和不主导政策的期望收益, 则:

设UB1表示药品生产企业实施回收逆向物流时的期望收益, UB2表示药品生产企业不实施回收逆向物流时的期望收益, 而B表示医药物流企业采取两种政策的期望收益, 则:

设UC1表示消费者参与药品回收逆向物流活动的期望收益, UC2表示消费者不参与药品逆向物流活动的期望收益, C表示消费者两种策略的期望收益, 则:

2.2 各主体的复制动态分析

政府采取主导策略的比例x的复制动态方程:

物流企业采取实施策略的比例y的复制动态方程:

消费者采取参与策略的比例z的复制动态方程:

2.3 进化博弈的稳定性分析

对于政府群体, 由 (1) 式可看出:

(1) 当y=T/ ( R2+T) 时, F ( x) ≡0, 即所有水平都是稳定状态, x的稳定值取决于初始状态, 相位图如图1- (1) 所示:

(2) 当y≠T/ ( R2+T) 时, x=0和x=1是F (x) =0的两个解, 即x的两个稳定状态。但是政府群体的稳定性策略选择需要进一步求解。进化稳定策略要求d F (x) / dx<0, 即:

1当1>y>T / (R2+T) 时, d F (x) /dx ( x=0) <0;d F (x) /dx ( x=1) >0, 所以此时x=0是进化稳定策略。如图1- (2) 所示:

2当0<y<T/ ( R2+T) 时, d F ( x) /dx ( x=0) >0;d F (x) /dx (x=1) <0, 所以此时x=1是进化稳定策略, 如图1- (3) 所示:

对于药品生产企业, 由 (2) 式可以看出:

(1) 当z=[C- (R2+T) x] (b B+s1R1+Re-R3) 时, F (y) ≡0, 即所有y都是稳定状态, 如图3- (1) 所示:

(2) 当z≠[C- (R2+T) x]/ (b B+s1R1+Re-R3) 时, y=0和y=1是F (x) =0的两个解, 即y的两个稳定状态。但是政府群体的稳定性策略选择需要进一步求解。进化稳定策略要求d F (x) /dx<0, 即:

1当C+R3>R2+Bb+s1R1+Re+T时, 在0<x<1, 0<y<1和0<z<1的限定下, 可证明[ (R2+R3+T ) x+ (b B+s1R1+Re-R3) z- (R3+C) ]<0, 因此d F ( y) /dy (y) =0<0;

d F ( y) /dy (y=1) >0, 所以此时y=0是进化稳定策略。

2如果C+R3<R2+Bb+s1R1+Re+T, 那么:

i.当z>[C- (R2+T ) x]/ (b B+s1R1+Re-R3) 时, d F (y) /dy ( y=0) >0;d F (y) /dy (y=1) <0, 所以此时y=1是进化稳定策略。如图3- (2) 所示:

ii.当z<[C- (R2+T) x]/ (b B+s1R1+Re-R3) 时, d F (y) /dy (y=0) <0;d F (y) /dy (y=1) >0, 所以此时y=0是进化稳定策略, 如图3- (3) 所示:

对于消费者, 由 (3) 式可以看出:

(1) 当y=R4/ (s2R1+R3) 时, F z≡0, 即所有y都是稳定状态, 如图5- (1) 所示:

(2) 当y≠R4/ (s2R1+R3) 时, z=0和z=1是F ( z) =0的两个解, 即z的两个稳定状态。但是政府群体的稳定性策略选择需要进一步求解。进化稳定策略要求d F (z) /dz<0, 即:

对于R4/ (s2R1+R3) 的取值范围, 分如下两种情况讨论。

1如果R4> (s2R1+R3) , 即R4/ (s2R1+R3) >1, 那么y<R4/ (s2R1+R3) 总是成立, 此时, d F ( z) /dz (z=0) <0 d F (z) /dz; ( z=1) >0, 所以此时z=0 是进化稳定策略。

2如果R4< (s2R1+R3) , 即R4/ (s2R1+R3) <1 时:

i.当1>y>R4/ (s2R1+R3) 时, d F (z) /dz ( z=0) >0;d F (z) /dz (z=1) <0, 所以此时z=1是进化稳定策略。如图5- (2) 所示:

ii.当0<y<R4/ (s2R1+R3) 时, d F (z) /dz (z=0) <0;d F (z) /dz ( z=1) >0, 所以此时z=0是进化稳定策略, 如图5- (3) 所示:

分析:

(1) 当C+R3>R2+Bb+s1R1+Re+T或R4> (s2R1+R3) 任何一方成立时, 无论政府的策略如何, 药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总有一方会退出回收逆向物流, 整体回收逆向物流活动便无法顺利实行。因此, 首先应当控制各个参数的值, 使得C+R3<R2+Bb+s1R1+Re+T且R4< (s2R1+R3) 成立。对于目前我国药品逆向物流的发展情况来说, C, R1, R3在短期内较难改变。因此, 政府一方面应当提高对不实施逆向物流企业的税收T, 并且大力宣传和教育, 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以及企业和消费者对于社会福利提高的内化意识以提高b, s1和s2;另一方面应当打击不法商贩从消费者手中回收药品的途径以减少R4。

(2) 当C+R3<R2+Bb+s1R1+Re+T且R4< ( s2R1+R3) 时, 初始情况落在不同的空间内可得到不同的均衡状态, 如表3 所示:

结合各个主体的动态趋势示意图可以看出:x*=1, y*=0, z*=0和x*=0, y*=1, z*=1是这个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 (ESS) 。在这个博弈的复制动态进化博弈中, 当初始情况落在V2, V4, V6交集内的空间内时会收敛到进化稳定策略x*=1, y*=0, z*=0。当初始情况落在V1, V3, V5交集内的空间时会收敛到进化稳定策略x*=0, y*=1, z*=1。而当初始情况落在其他区域内时, 最终也会因为对某种策略的微小扰动不具有稳健性而最终收敛到上述两个进化稳定策略。

3 结论和建议

本文建立了政府群体、药品生产企业群体、消费者群体三者之间的进化博弈模型, 比较不同的均衡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若y→0或z→0, 博弈很有可能达到x*=1, y*=0, z*=0的进化稳定策略均衡并具备一定的抗扰动性。即若初始状态下药品生产企业群体和消费者群体中实施和参与药品逆向物流的比例过低, 即便是政府选择积极干预药品逆向物流, 药品回收逆向物流的实施仍然十分困难。因此, 在当前的情况下, 为了我国药品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 政府应当机立断, 采取强有力的政策使得参与药品回收逆向物流的药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比例得到较大“跳跃”, 才能摆脱这种类似于“贫困陷阱”的窘境。

(2) 在x*=1, y*=1, z*=1即 (主导, 实施, 参与) 的暂时均衡状态下, 药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在政府的激励下实施和参与到药品回收逆向物流活动, 这与我国目前的情况比较吻合, 由于我国目前逆向物流尤其是药品逆向物流尚属于初级阶段, 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y值较小的情况下, 只有政府进行干预才能保证药品逆向物流的实施。并且, 只有在T / (R2+T) >R4/ (s2R1+R3) 时, 这种均衡才有可能存在。因此, 在短期内, 在我国药品回收逆向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 政府应当以对不实施逆向物流的药品生产企业增加税收为主, 并严厉打击违法回收药物活动,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药品逆向物流所带来的长远利益的认识程度。

(3)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 药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最终会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逆向物流中, 这既是必然, 也是我国药品逆向物流发展的长期目标。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y值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后, 无论各个参数取值如何, 都会达到x*=0, y*=1, z*=1 的进化博弈均衡状态。此时, 为了增加V1, V3, V5交集空间的体积应该使T/ (R2+T) 和R4/ (s2R1+R3) 尽量增大。也就是说在我国药品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程度较高之后, 政府对药品生产企业应该以补贴为主, 惩罚为辅。

参考文献

[1]魏芳芳, 陈福集.网络虚假信息中政府、企业和公民三者的进化博弈行为分析[J].运筹与管理, 2012, 21 (6) :225-230.

[2]吴艳红, 张亚文, 李颖.我国医药逆向物流运作障碍及其实现价值研究[J].物流科技, 2012 (2) :41-43.

[3]孟令全.基于药品召回的医药逆向物流体系的建立[J].中国药事, 2009, 23 (3) :229-233.

[4]朱庆华, 窦杰.绿色供应链中政府与核心企业进化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12) :85-89.

上一篇:液化石油气站下一篇:少儿乒乓球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