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写作

2024-06-22

乐于写作(共10篇)

乐于写作 篇1

作文是个人知识储存、思想情感、智能和语言的综合作用和表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写作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师们应当十分重视。但很多学生对作文都很“过敏”,害怕写作文,有的见到作文就头疼,有的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绞尽脑汁才写出干巴巴的一篇文章来敷衍了事,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乐于写作、善于作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要写好作文,大量的阅读必不可少。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的长河里有着无数的浪花,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脍炙人口的篇章。例如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现代优美的散文、诗歌、小说,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因此学生应看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如广泛地阅读诗歌、寓言、童话和小说,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不管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不管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越广泛越好,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受限制,和那些文学语言大师亲密接触,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另外,学生还应随身准备一个笔记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把它摘抄下来,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并把这些知识牢记在脑海里,做到随时积累写作的素材。同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的素材,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和人生世态。另外,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也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出教室,去了解社会,接触大自然,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的习惯,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学生明确知识的来源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并深刻领悟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很多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就会见多识广,掌握更多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搞活课堂,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抓好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问题指点迷津,做到一课一得。教师如何把学生引进作文之门呢?我认为:首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审好题目。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最怕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因为他们不会审题,对题目感到无从下手,觉得无话可说,结果写出来的只能是七拼八凑,最后敷衍交差。其次,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因为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所以作文教学就要能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培养学生的多维思维方式。运用“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觉得要写的东西其实是很多的,在写作中就会感到绝非是“山穷水尽疑无路”,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了。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文体知识。学生掌握了一些文体知识,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没有“规矩”。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和个性特点,教师通过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还有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记叙与描写,议论和抒情结合方法,等等。学生一旦掌握这些知识,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就会“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地写出一篇篇好文章来。

三、有感而发,积极写作

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作文要有感而发,由事而发。但是,目前有不少的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影响颇大的事,而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琐碎的小事则认为无必要去写。还有的学生认为,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件事都是令人感动的,这些小事写不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一现象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一节作文课下来,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是孤零零的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学生要激发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但可惜的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学生如果长期困在课堂写作,他们就会产生“如在鸟笼中”的感觉,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活动,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激发他们的写作情感。指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做到对每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哪些事可以成为作文写作中的素材,鼓励学生去去收集素材,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观察、记忆、积累,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或自习课,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或摘抄的数量多、质量高。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开始喜欢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不再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而发愁了。

四、学生互改,写有所成

学生互改、自改作文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好的途径。为了发挥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自己评改外,还采用学生自改或互该的方式。做法如下:先浏览一下学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针对性分析,指出本次作文的优、缺点,再发放给学生自改、互改。然后收上来再批阅,选出优秀之作,再进一步点评。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对每一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就更加深刻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写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乐于写作 篇2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东坑中心小学

353000

魏喜凤

【内容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直面生活多阅读、多实践、多体验、多想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写作

阅读

实践

体验

想像

【正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是,作为一个从事一线语文教育十多年的小学教师,我对作文教学更多的是深深地挫折感,在作文课上大部分学生,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情状,我至今难忘;我也常随想随说地“指导”,可交上来的作文,多内容空洞、结构混乱、陈词滥调。在最近几年中,我们延平区胜利教研片开展了“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的课题研究,各校的老师们针对作文教学推出了一堂堂生动而富有创意的观摩课,我在吸取了这些优质课的精华后,对于写作教学也有了新的思路,我认为有效的习作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打开教学突破口。

一、阅读精典优美的课文,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这次,我听了延平区实验小学林雯老师的那堂优质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感触颇深,她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指导写作,就做得相当好,让每个孩子都产生了表达的欲望。《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描绘德国风情以及人情的一篇美文。林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找出文眼: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再让学生品读第三自然段中描绘德国景物的句子,感受品读过程中哪些词语在你脑海中留下深刻画面,那么学生很容易就找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接着林老师趁热打铁,课件展示出一幅幅精美的德国风情图片并配以娓娓动听的解说引导,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习热情高涨,对于重点段落的理解变得轻松又有趣,从欣赏美丽画面中悟出了德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情操,从中也激发了学生内心的表达的欲望。学文是为了培养能力,于是,林老师马上课件出示南平风景名胜图片,石佛山、桃花林、玉屏山公园等,让学生学习季羡林先生的写作方法,选一个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美景写一段话,这些景区正是孩子们既熟

悉又常去的地方,写起来是得心应手,酣畅淋淋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林老师善于铺设阶梯,让学生在品读中悟情,再从悟情中表达情感,使这篇课文成为培养能力的桥梁,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二、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发学生写作热情。

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由此可见,良好的写作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南平胜利小学骆华昌老师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习作这方面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听完他的《穿针引线》场面描写习作指导课后,真是让我受益非浅。上课伊始,骆老师先给同学们来个热身训练,出示一系列词语,看看你在指定时间内能记多少,为后面写作提供好词。接着骆老师风趣幽默地选出两个代表队,面粉队和辣椒队,比赛穿针引线的功夫,激起了学生浓厚兴趣。比赛开始,教室里一浪高过一浪的加油声,以及参赛者紧张庄注的神态,都是骆老师引导写作的素材,他让场下学生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观察,捕捉信息,有些学生抓住了参赛者的动作:弯、放、伸、盯、抿、捻,有些抓住了神态:目不转睛、屏息凝视等,将比赛场面写的绘声绘色,一堂习作课在紧张又愉悦的气氛中度过。学生们融入到这样的比赛场面中,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

所感,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生活是丰富的,大千世界是精彩的,人的内心感受是多层次的,但如果没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再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在学生眼里也是熟视无睹。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给学生一双慧眼,让学生仔细观察就是发现美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参加有趣的实践活动,抒发内心真实感受。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让学生立足于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当前作文教学的新要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在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进行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都是促使学生认识生活、从中获取作文素材的常用方法。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先生的这些话告诉我们:生活是具体的、是真实的,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教给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体验现实生活方法,去观察、去实践,让他们积极参与生活,认识社会。在有效实践中,感受经历,有了实实在在的丰富“源头活水”,写作时,如放影,历历在目,涌向笔端,每个学生都会写好的。前段时间,女儿的老师布置了一篇习作,写一篇游记,女儿跑过来问我怎么写,一时间我还真是不知怎么告诉她。正好去年暑期带她去上海看世博,顺便也去了她梦魅以求的上海野生动物园,那的动物可真不少,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引导她回忆了一下当时的参观历程,什么熊猫馆啦,坐大象呀,火烈鸟、又高又大的长颈鹿-------

结果引发她又滔滔不绝地给我讲了一通,说完后自己跑去写了一篇又长又有质量的游记。其实写作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捷径,亲身实践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要想让孩子写出有思想有内容的文章,就多带她们去体验生活吧!

陶行知提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教育要坚持教学做合一,尤其强调一个“做”字,认为“做”是教学的中心,也是实践第一的观点。它强调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旨在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让小学生更贴近生活,多接触大自然,把学、做、写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又在实践中获取写作素材,产生写作灵感。可见,丰富的实践生活是成功写作的必要条件。对小学生来说,如果让学生先进行有效实践,有了真实的感受,那么学生会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学生才会“乐”写,写作才更有实效。让学生进行有效深入的实践活动,这符合辨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学生写好作文,为成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可见,作文与有效实践有着必然联系。

四、展开丰富的想像,表达思维的运程。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没有想象,人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孩子们充满了想象,他们是想象的天使。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无疑将大大地拓展学生写作的时空,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作文的质量。我们必须承认,儿童是爱想尤爱幻想的,小学生作文中的虚构也早已存在,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文章,是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的。

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想象,引导、激发他们善想、多想,让想象插上翅膀,鼓励学生书写童话日记,写科幻小说等,用儿童的眼光去理解学生的想象,欣赏他们的想象,并注重以巧妙的方式,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学生的想象向着更加合理,更加现实,更加富于创造的境界发展,让学生在想象中真正动起来,动手、动口,开动各种感官,开动大脑机器,让想象飞起来,思维活起来,语言也跟着活起来。他们用童话描绘心中的世界:月亮姐姐、梦见“天使”、蒲公英流浪记、假如我是发明家、梦游太空、猫与狗的对话„„他们跨越时空遨游,他们憧憬美好的明天,想象渐渐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灵动起来,有个性起来。记得我在改批一篇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时,他是这样写的:假如我是一个发明家,我要发明一种黑板擦,这种黑板擦将黑板上的粉笔字擦完后,不会扬起粉尘,而是将粉尘储藏在里面,然后积少成多,再制造出一支支粉笔,这样不但可以让老师少吸入一些粉尘,有利于身体健康,又可以废物利用,很环保,真是一举两得呀。你看看,想像力多丰富呀,多么聪明可爱的一个孩子,这分明就是一个发明家嘛,只是还没有付诸行动而已,说不定不久的将来,这种黑板擦就会问世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

地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它明确地告诉我们,习作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让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用美的眼光审视生活,用自己的语言书写自己的世界,不管对否,写出来再进行启发和引导。记得著名女作家冰心曾说过:“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到纸上。”作家的写作是如此,小学生的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让学生在心灵充分自由的情况下写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不仅最有意义,也是他们最想写最好写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陶行知教育名著》;

巧设活动乐于写作 篇3

【关键词】 初中 英语写作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5-008-02

0

写作是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表达方式。它既是语言实践运用的有效形式,也是衡量语言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能否准确运用语言知识清晰地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写作最具说服力。然而,英语写作教学却较为薄弱。那么如何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乐于写作?

一、写作的地位及薄弱原因

写作是通过笔头形式将头脑中的思想转变为可视的文字信息并展现给他人的一种方式。Ernest Boyer说过:也许,在众多的交流方式中写作最让我们为自己的言辞负责,最终让我们成为了更加善于思考的人。由此可见写作的重要性。下面通过文献回顾与实践调研,得出几方面原因。

1.导向误区。学校过于重视英语听说能力,把发音是否标准,朗读是否流畅作为评价英语水平的标准。这种导向会让学生产生误区,把精力都放在模仿、背诵等操作层面。久而久之,使得写作训练少之又少,写作能力自然就滞后发展了。

2.内容贫乏,挫败感强。张在新等人认为:内容贫乏是目前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一个主要问题。许多学生在英语写作时都有不知写什么或该怎么写的困扰;或在教师指导下有了一定思路,但又因词汇量与语言知识的贫乏,导致作品词不达意,混乱不清,内容单薄,枯燥无味。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避重就轻的心理就自然生成,写作训练也就束之高阁。

3.母语影响。根据言语迁移理论(language transfer),母语对外语学习会形成“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影响。客观上讲,学生在汉语环境下学习英语,很大程度会对英语的学习产生负迁移的影响。中国学生按其表达或思维方式反复进行思维转换,强行组词成句,写作出现大量“中文式英语”。

4.难于操作。很多教师反映,写作训练很难实施。一是基于上述原因,导致学生作文很难批改;二是习作错误千奇百怪,难于集体讲解;三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像语法讲解和训练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四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应不佳。这些原因导致教师对写作训练难于开展。

二、针对课标,巧设活动

英语新课标对写作能力培养规定了九级目标,前四级目标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后五级目标则有了提高。新课标对初中生应达到五级写作水平的要求,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培养写作习惯。基于新课标与Go for it教材特点,紧扣课本并拓展教材内容,是设计和开展写作训练活动的关键。

活动选例:

活动1:提问题,列提纲

活动目的:理清写作思路,练习列提纲

教材来源:七年级下Unit 12 Don’t eat in class.

写作之前列提纲,可以统领全局,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Unit 12以校规为话题,学习谈论各种规章制度。结合教材,设计命题作文My School Library。

首先启发学生列举问题:

Where is my school library?

What are there in the library?

What can we do in the library?

What are the rules in the library?

然后用恰当的连接词将问题的答案串联起来,就是一篇作文。

活动2:配音DIY

活动目的:创设写作情景,激发写作兴趣

教材来源:七年级下Unit 6 It’s raining!

新课标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除合理有效使用教材,还应该利用其它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报刊杂志等。本单元有一片段为《环球旅行》节选,介绍澳大利亚的天气、景致及人们活动的情况。首先播放一个《游在西安》短片,要求学生观看后,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篇介绍稿并给其配音。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效果十分显著。

活动3:看短剧,写作文

活动目的:与听说教学结合,活跃课堂气氛

教材来源:八年级上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写作课堂的气氛一般是比较沉闷的,但若与听说课中的角色扮演相结合,效果将大不一样。于是采用“看短剧、写作文”的形式,即要求学生通过观看朋友间谈话或记者采访谈论假期计划的视频,然后根据对话改写成文章(可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写)。其效果是活跃了课堂气氛,肯定了表演者成果,训练了学生听力,提供了写作情境。

活动4:故事接龙

活动目的:启发想象和表达

教材来源:九年级Unit 10 By the time I got outside,the bus had already left.

本单元听力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讲述主人翁Tina一个戏剧性的早晨。在听完Tina的第一段遭遇后,不要急于播放下一段材料,而以My Awful Day为题,讨论并预设下一场景,让学生发挥想象。老师先提供示范,将课文对话改写成第一人称短文,然后鼓励学生再独自创造精彩的故事。

My Awful Day

I had a bad morning. First of all I overslept. By the time I got up, my brother had already gotten in the shower. After he got out of the shower, I took a quick shower and got dressed. But by the time I went outside,the bus had already left. So I ran all the way to school. But when I got to school, I realized I had left my backpack at home.

学生富有创意的展示结束后,播放下一场景,继续将第二段对话改写成短文,再想象下一场景,最后在作业中完成My Awful Day故事。

活动5:修枝剪叶

活动目的:句子的简洁表达

材料来源:学生习作

由于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表达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中国人说话较委婉和含蓄,而西方人往往是直截了当。受母语文化与习惯的影响,学生习作拖沓冗长,经常出现很多“正确的废话”。因此,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修改文章并指出修改原因,使文章简明扼要。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作品共享

Graves说:“不论什么年龄的作者都需要别人的关注”。在我国,学生写作一般以订正和抄写为最后的一个阶段,但国外的作文教学则要增加“分享与发表”这一环节。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兴趣,分享与发表更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写作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提升写作能力。

总之,通过巧设活动,让学生在写作中寻找乐趣,英语写作教学就能取得一定成效,把薄弱变成强项。

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 篇4

一、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 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学生的写作难处, 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1.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使作文表达回归于有趣好玩的活动中, 或让学生走进生活, 感受生活,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和生活之中, 有了激情, 有了感受, 有了材料, 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想写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 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 临到“写”时才唠叨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的做法。2.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 束缚儿童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 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 也就使儿童写作能表现出他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 会导致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趣味性等问题。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 创新作文形式, 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 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3.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 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 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动力。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歇。”写作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 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 表真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 生活就是作文之源, 生活即作文, 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有感可发, 就需要学生作文中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 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 体现童真童趣。首先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 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 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 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 要引导学生勇于体验生活, 在生活中发现、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 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既可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 又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 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 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 学生便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真实、生动、感人, 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采摘橘子的劳动, 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 有写劳动辛苦的, 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 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 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 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 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作文与做人相结合, 防止无病呻吟, 胡编乱造, 假情假意, 说空话, 说大话。

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 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 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 或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 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 在肯定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 再对学生在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三、注重学以致用, 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 作者的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习作的好材料, 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 琢磨并领悟作文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 让学生潜心地读, 自由地想, 无拘无束地议, 在此基础上,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 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 巩固习作知识, 为写好作文开辟一条快捷之路。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 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 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 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 (不管是生离的, 还是死别的) 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 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啊, 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 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 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 我总跟在她身旁, 她出去我跟着, 她睡觉我伴着, 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 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 我早早地起床了, 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 我连头也没梳, 散着发就在后面追, 我边追边喊, 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 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 怎么也睡不着, 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

乐于写作 篇5

[关键词]写作;有心人;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一、教会学生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平时能言善辩,侃侃而谈,可一遇到写作文,就会一筹莫展,无言以对。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1.多一些关注。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众所周知,清代小说家蒲松林路边搭建草亭,几十年如一日收集过往行人所讲故事,最终成就了《聊斋志异》的经典名著。其实,作文就是生活。要写好作文,首先就要学会关注。在现实生活中,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人物个体形形色色。要启发学生多与别人交流,多看书、看报、看电视等,关注的面越多,学生掌握的素材就越充裕,写作就越心手相应。

2.多一些观察。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观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唯一捷径,只有学会了观察,才能将事物描写得更深刻、细致、感人,写出来作品才能更鲜活,有个性。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还需要用耳去听、用鼻去闻、用手去触摸,用舌去品尝,观察需要用五官去感知。如:观察垃圾桶上标签:“你知道我在等吗?”草坪标语:“请不要踩我,我会痛的!”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又如:学习《看云识天气》一课,教会学生怎样细致地观察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云,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不同角度的云的样子,并运用恰当的动词、形容词把特定的情态展现出来。观察能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感性材料,让大脑成为一个“百货仓库”。

3.多一些感悟。刘心武曾说:“倘若仅仅有生活而不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形成对生活某一方面的独到的、深刻的见解,那么写出来的作品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深度。”感悟,是写作的基础,是生命的体验,也是个性的体现。要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亮点,学会挖掘事物背后的哲理。比如:看到尺子,你会感叹:只因为自己一生正直,才能丈量别人的长短;看到路标,你会感叹:只能给人指路,不能替人走路;看到皮球,你会感叹:越受打击,越要奋起……

4.多一些记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唐代诗人李贺的“锦囊”,还是宋代诗人的“诗袋”,都为我们证实了积累知识的有效办法——记录。把平时关注、观察、感悟到的东西及时记下来;平时从书本上、电视上、网络上看到的,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及旅游的见闻等都可以记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平时储备急时用”。有了储备,写作时需要什么,就可以从“百货仓库”中提出什么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培养学生自信,做习作的主人

爱迪生有句名言:“自信是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新课标把对学生自我需求的挖掘、自信心的培养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目前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学生不是不具备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而是“畏首畏尾”的心理作祟,缺乏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所以,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是消除学生畏惧心理的良方。

1.多一些开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在作文指导课上,不要过分地强调命题的统一、立意的高深、结合的严谨、章法的规范等,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写。当然,自由作文并不等于放任自由,必要的指导不可或缺。应从学生最感兴的地方入手,给学生一个思维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比如:许多语文教师有布置周记的习惯,但命题式和自由式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命题式的周记,学生会将之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甚至选择消极态度应付了事,使一种很好的训练手段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自由式的周记,更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学生在周记的选材上可以天马行空,思维自然活跃起来了。可以是耳濡目染的一件小事、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可以是心有所思的一点心情、一丝感悟、一缕情绪……

2.多一些快乐。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只有让孩子在习作的过程中有快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孩子变原先的“要我写”为“我要写”。

一是写作形式多样化。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总是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让学生用仿写、缩写、改写、续写、赏析、单元学后感、联想日记等形式来写作,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学习了《羚羊木雕》后,仿写记叙文《我的朋友》;学习了《皇帝的新装》,改写《新编皇帝的新装》;学习了《伤仲永》,续写《方仲永后传》;学习了《济南的冬天》,写导游词《欢迎您到龙岗来》。

二是写作过程活动化。爱玩是学生天生,能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写作文的学生屈指可数。如果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绚丽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学习压力的同时,在活动中学习写作,岂不是一举两得?比如:

在人物描写专题作文训练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猜谜”活动,猜谜的同学根据出谜人的语言描述,判断出描写的主人翁。在寓言、童话题材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大家开展“故事会”。在学习论文写作时,可以进行诸如《网络利与弊》类贴近生活的辩论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有了亲身感受,有了深刻体会,写作的灵感得到激发,从而产生一种倾吐的欲望。学生写作时就想得到,写得出。日复一日,学生就会爱上写了。

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写作教学同样如此。教师虽不是神,却从事着最神圣的事业。 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还得“吾将上下而求索”,帮助学生扫除畏难情绪,让他们感到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

[1]黄伟、陈尚达著:《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南宁: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彭小明著:《语文教学专题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3]周一贯:《语文教研案例论》,宁波出版社,2004年7月

有话可写乐于写作 篇6

一、仿效课文,培养写作兴趣

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根据单元训练主题,让孩子明确该写什么,并结合本组课文,知道作者怎样来表达这个主题的,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写。实际上我们教学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很好的例文,不管是写作特点,还是表达方式,都能从中受到启发。如:我刚刚教学的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学时,单元紧紧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爱来展现,先让孩子们回忆几篇课文是怎样来表达的。 《富饶的西沙群岛》,文章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方式,作者抓住海面、海底、海滩、海岛不同地方的不同事物的特点来展现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为了表现这些事物的特点,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事物的特点表达得更生动、更具体。同样,《美丽的小兴安岭》 他们都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为了表现小兴安岭的美丽,作者抓住了一年四季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特点来写。这些课文就是很好的写作例文。在学习课文时,就教给孩子们的写作方法。

二、注重实践,提升写作兴趣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无素材,就等于愚妇无米,炊就更难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呢?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感情是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出相应的感情。因此,在作文前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积极参与。做完游戏后,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写作,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有了写作内容,还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教学“记叙一次活动”时,我组织大家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首先,我请一个孩子到讲台上当击鼓手,背对讲台下的孩子,鼓响传花,鼓停花止。然后,花在谁手中,谁就摸彩,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它方式决定负者。最后,按纸条规定行事,多是唱歌、跳舞、猜谜和答问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学生做游戏时,鼓声停止了,花落在来了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面前。他走上讲台,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纸,他大声念到,请你表演啃鸡腿。教室里只见他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津津有味,也许他就是这样长胖的吧。这个表演真适合他。看着他表演得栩栩如生……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孩子表演的舞蹈,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后,老师乘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学生一边沉浸在刚才轻松快乐的游戏中,一边提起笔不停地写起来,再不会为写什么和怎么写而苦恼了。

三、注重积累,保持写作兴趣

小学习作教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丰富自己的语言,学会运用语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组课文都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是一些有关有着积极意义的名言警句、名人诗句、歇后语等。另外还需多鼓励孩子在课外读物中多积累优美词句。准备一本好词佳句积累本,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等,做好摘录,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平时积累丰富了,在写作时恰当运用,我们的习作将会是锦上添花。在写作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提示哪个方面的好词好句,名言警句。很多孩子都能恰当的运用。提升了写作质量。

四、珍视成果,激发写作兴趣

我平时注意发现学生优秀之作,尊重孩子的个人独特感受。在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让学生重新修改好送给我。张贴在教室写作园地里,让所有学生学习,欣赏。孩子很自然有了成就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张扬个性,让学生乐于写作 篇7

一、观有所感, 帮学生擦亮慧眼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无论是自然界的山山水水, 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社会现象, 乃至个人经历的酸甜苦辣, 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对于任何一个事物, 我们都不能漠不关心、置之不理, 要始终保持对生活的敏感, 一个对生活失去敏感的人是无法写出好文章来的。这就要做到:对生活要有感想, 有自己的看法, 有独特的认识, 才能在生活中提取有用的素材;主动感受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 才能抓住生活中的瞬间精彩;也只有为生活而感动, 才能最大限度地产生创作的热情, 激发灵感, 从而写出感人肺腑的美文。

二、写有所得, 帮学生松解束缚

敢说真话的是孩子的天性, 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规定学生要在自己的作文中表达伟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等正面标准, 从而扭曲了写作本应该具有的表情达意的功能。个性化作文追求真实的体验, 新鲜的表达, 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教师首先应明白:只要帮学生摆脱了模式化的束缚,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惊人的。然后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作文实质就是一种表达的方式, 和色彩、音符一样, 文字只是我们表情达意的方式, 只要敢于写出自己对人对事物的真性情、真体验, 就一定能写出个性鲜明、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章。

三、思有所悟, 帮学生插上翅膀

敢思———敢于怀疑既成定论, 敢于否定既有定律, 敢于打破框架束缚, 让想象飞起来;善思———创新绝不是哗众取宠, 也不是写得越离奇古怪就越有新意, 语文教师应当引领学生走出作文思维的定式, 倡导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乐思———对于中小学生来是说, 幻想是一件很神往的事, 当他们的想象信马由缰、驰骋纵横的时候, 正是他们的思维飞速发展和个性极度张扬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 用这激越的想象谱写出绚丽的童年乐章。

如在进行续写作文时,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设计了这样一组生动形象的画面:在一个假日, 几个小学生跑出了家, 来到一个神秘的大森林, 森林中的一切都让他们充满好奇。正在他们玩得高兴时, 下起了大雨, 他们在森林里迷了路。然后让学生根据多媒体提示的画面和录音, 想象可能发生的故事。录音和画面唤起了学生脑海中那些曾经感知过的而当时又不在眼前的表象, 这些表象又在学生的头脑中创造出了新的形象。这样, 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创作的最佳状态, 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 尽情联想, 敢于异想天开, 从而迸发出强烈的写作热情, 愉快地完成了写作任务。

四、勤于练笔, 帮学生装上马达

作文离不开练笔, 只有勤于练笔, 做到文从字顺, 才能实现自由挥洒、涉笔成趣, 才能进一步达到文不加点、行云流水的境界, 让一个个文字小精灵, 成为学生可以自由指挥的千军万马, 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作文练笔也得遵循一定规律, 信口开河、随意搬弄是练不出结果来的。每次练笔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每一阶段的练笔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教师都应有详细的计划, 引导学生不断总结练笔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以提高驾驭语言、谋篇布局的能力。

五、定位新、内容新、形式新, 帮学生开足马力

定位新, 就是说作文教学应着眼于丰富多彩的主客观世界, 指向写作个体广阔的思维空间, 指向思想内容与情感的统一, 指向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意识贯彻到写作中, 才有可能写出内容和形式俱佳的优秀作文。优秀作文绝大多数都是在作文形式上进行独特的创造。它们通过对作文外部形态的加工, 实现了作文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的全面创新。因此, 作文教学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 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创造性, 给自己文情并茂的作文寻找一个最有利于表达而又最符合自己个性的外部形式。

例如六年级的一次习作, 要求学生写冬天的一处景物, 一般情况下, 学生难以跳出狭小的思维圈子, 习惯于描写树木凋零、树叶枯萎等。明明是一副凄凉的景色, 结尾却说真美啊!到底美在何处呢?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树叶落到哪里去了?最终变成了什么?它有过抱怨吗?第二年又是怎样萌发的?针对我提出的问题, 一个学生进行了巧妙的构思, 他写道:“叶子呀, 是你把生命融入了大地, 是你用那娇嫩的身躯给树木带来的生机, 带来了生命。你无私地奉献了自己, 化作养料, 化作春泥———虽然人们并不重视你, 可你并不在乎。可我知道, 没有了你, 树的生命又会怎样呢?第二年, 你照样萌芽、生长, 直到再一次死亡。你的生命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别人!我爱你, 叶子。”学生将树叶描写得那么富有诗意, 充满灵性。这样的思考和选择, 不仅立意新奇, 而且深化了主题, 具有创新精神。

六、自己评、集体评、教师评, 帮学生认清瑕瑜

结合新课程理念, 作文讲评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师应当导演, 在必要时进行引导点拨。首先让作者自己评, 因为对于一篇文章而言, 作者才是最有发言权的。通过自评, 教师可以很快把握学生在作文中的优点及不足, 了解学生写作的全过程, 在作文指导时更有针对性。其次进行集体评, 这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讲评方式, 因为经过大家认真写作和精心修改, 学生们一定感概良多, 每个人都希望将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者在写作和修改中的惊奇发现与真实感受表达出来, 这是一种最大范围的交流。最后是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是对作文的综合评价, 对于学生作文而言, 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读者, 教师的意见是一种成人的、学术性的意见, 因而具有先天的权威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作文时要切中要害, 控制得当, 肯定所得, 多用鼓励性的话, 千万不能打消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有一位平时较差的学生, 写了《我当了一天的清洁工》一文, 此文写得虽有不足, 但他敢于展开大胆的想象, 文中提到发明创造, 这种创造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因此我给他写了这样的评价:“你小小年纪, 就有这样远大的志向, 真是不简单。相信再过十几年, 一颗新星会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冉冉升起, 那就是你!那时, 你发明的不仅仅是‘一辆垃圾清洁车’, 还会有更多更多。老师等着这一天的到来。”这则评语, 强化了学生对创造性成功的体验, 发展了学生创造的热情和追求创造的心理品质。

总之,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 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 创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 学生的独特个性一定能得到发展。

浅谈如何让小学生乐于写作 篇8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勤练笔

在教学中, 经常发现那些平时注意观察, 对周围事物注意多听、多看、多想的学生, 写的作文内容具体、真实, 而那些对周围的事物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的学生, 作文时就会缺乏材料, 只能从《优秀作文选》之类的参考书中寻找材料, 生搬硬套。因而,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每次作文前, 我都预先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 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能挖掘身边的材料, 以练笔的形式写成小片段。作文时, 学生就觉得有话可写, 写作文不再是一件难事了。教师选择练笔的形式尽量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 有兴趣才有激情, 有激情, 学生的思维才能迸发出熠熠的火花, 才能别具匠心。

二、激发习作兴趣, 使学生乐于写作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最基本的。要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教师的作文课就要上得有声有色, 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心理。在作文教学中, 还可以结合实际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情、动手。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 当活动一结束, 立即让他们互相说一说活动的经过及自己的感受, 然后动笔写下这些活动的场面、欢乐气氛、人物外貌、心理活动、动作神情。这样, 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 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 不用胡编乱造, 每篇习作都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 作文课变得快乐起来, 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以至他们都盼望多上作文课。

三、说写结合, 从说到写

在作文教学中, 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 而书面表达能力则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采用说写结合、先说再写的方法, 先让学生把构思成果用口头表达出来, 通过口述, 从整体意识上检查一下表达有无疏漏, 教师也可及时进行反馈指导, 然后再让学生书面作文。当然, 在指导时, 教师不要指导过细, 因为哪怕写同一事物, 每个人对它的感受、观察角度都是不同的, 因而要避免学生作文雷同。学生作文写完后, 指导学生读, 边读边改, 改好再读, 如此反复。从说到写, 降低了作文的难度,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引导学生学会倾吐, 使学生乐于写作

书读多了, 生活积累丰厚了, 就会引起学生倾诉、表达的欲望, 于是就乐于写作了。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 包括荒诞无稽的, 教师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想象, 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作文课就要解放人, 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 让学生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五、注重因材施教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在作文评改上, 应根据学生作文的差异, 有所区别, 侧重对待。我的做法是:优秀生以“评”为主, 中差生以“改”为主。

优秀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础, 需要锦上添花。教师应在文章的立意、结构等写作方法这些有一定难度的方面提高要求, 给予指导。选评优秀生作文, 我把它称为“突破口”, 它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此, 我每次教一个新班, 都从最初作文中发现一两篇较好的作文, 加以讲评、鼓励。开始可以只讲优点不讲缺点,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增强作文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鼓励是最好的方法。我发现受过两次以上评讲的同学, 作文态度都较以前认真, 希望自己的作文再一次获评。之后我采取滚雪球的方法, 每次讲评都增加新的学生名单, 逐渐扩大优秀面。为了培养这部分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能力, 我还积极组织他们开展作文课外活动, 如办作文园地、开展作文竞赛、编优秀作文选、读书评报、写观察日记、给报刊投稿等。他们作文成绩的迅速提高极大鼓舞了中、差学生。

不难发现, 差生作文主要差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 而且这种不足非一日形成, 久而久之, 产生了“怕作文、作文难”的心理状态。要想提高差生作文水平, 克服这种心态是前提, 其次是给他们具体帮助, 应在最基础的选材、语言组织方面多给予帮助, 使他们走出作文困境。对待差生作文, 我主要是面批面改。针对主要差缺, 一学期每个学生只需批改2次。最初面稍大, 逐渐形成宝塔形。面批面改力求做到:一是严, 逐词逐句, 从不马虎;二是爱,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 不歧视, 有耐性, 善于发现他们进步的点滴火花, 给予鼓励。改后作文不免写上几句“你进步了, 难能可贵”, “祝贺你进步了, 你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之类热情鼓励的话。

至此, 我又改变了评改的方法, 变教师一人改为多渠道批改:学生自批自改、同学互批互改等。对于优秀习作在讲评中可以向全班学生推荐并在课堂上朗读、评析;对中等习作采取师生共同评议、修改的办法, 表扬写得精彩的地方, 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让大家想想、议议、改改。我把好作文标准编成易懂易记的三字歌, 让学生记牢。这三字歌是:主题好, 选材新, 感情真, 写具体, 段落明, 语句通, 用词好, 无错字。这样, 学生作文评文都有所依傍, 简便实用。

乐于写作 篇9

一、用“生活”的阳光点燃写作的源泉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而作文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 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所以,作文必须源于生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们见多识广,接受新鲜事物快,信息接收量大。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指导学生做会观察、会积累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充分感受丰富的校园活动、多彩的假日生活、温馨的家庭环境,在种植花草的过程中,让他们认识植物;在饲养虫鱼的过程中,让他们了解动物;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成果……

学生对生活素材有了丰厚的积累后,他们的作文就能“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就能写出个性,抒发真情。《我的老师》《我的妈妈》《家乡美味》等文章都写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童心、童言、童趣, 作文一片生机盎然。再没有出现一次作文中十几篇“给同学补课”“扶老人过街”“主动打扫教室”“生病妈妈送我去医院”等相同的故事了。

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将生活的乐趣引入作文, 拓展写作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的笔触回到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让学生在作文中感悟人生,感受生活。

二、用“自由”的阳光激发写作的动力

新课标明确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才可以实现。”由陶行知先生的话不难知道,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自觉能使我们等量的付出取得更高的回报。

现在,作文教学急需解决的是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使其敢说敢写、爱说爱写。因此我们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让他们放开胆子写作,无拘无束地写作。

我们要给学生表达的自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怒哀乐的内心世界,在学习生活中,在家庭中,在同伴交往中,会产生各种心理感受。他们心里有话藏不住,总想说出来。我们可以借作文,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想无拘无束地、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学生在自由的天地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要的就是学生真情的流露,内心的表白。

我们要给学生写作空间的自由。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努力营造一个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可以在教室里自由组成讨论小组,也可以在校园里踏青、做游戏、逮蚂蚱等。作文教学不是只有一个课堂阵地,还有更广阔的空间,这更应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大课堂,在这空间里,学生们会感到高兴,会增加体验。对学生来讲,作文的过程将是一个快乐体验的过程。

我们要给学生写作时间的自由。许多作文指导课, 学生表面上参与了,但时间不够,匆匆忙忙。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在时间安排上要长短结合,收放自如。学生如果乐此不疲的,让他回家写又何妨?

我们要还给学生作文评价的自由。新课标指出: “写作评价应评价学生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因而我们要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把学生是否有写作的兴趣与良好的习惯,以及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学生作文必须表达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及时予以鼓励。在习作中,没有绝对的差文章, 任何学生都可以在自己文章中找到优点,并通过课堂交流公之于众,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动笔习作,首先要使其喜欢习作,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写作文是件快乐的事情。教师要实现全过程开放,全方位开放,努力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张扬个性的、乐于创造的、和谐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让作文课“活”起来,让学生自由感受生活,自由交流沟通,自由自主表达,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思维灵动,笔下生辉。这样写的文章自然就富有新意,富有真情实感。

三、用“创想”的阳光支撑写作的翅膀

新课标明确要求“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写作是融形象思维、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各种思维为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让写作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作文中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欢乐憧憬,把写实与虚构融为一体,让学生纯真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可以是课文的延伸,源于教材,又比教材更充实。如学习古诗后的扩写、海伦·凯勒来到了我们身边、 《爱之链》中的乔依醒来之后……

想象可以是故事的新编,老调新弹而格外吸引人。 如南郭先生穿越到了现代,乌龟和兔子要进行第二次赛跑,狐假虎威后老虎又碰到了狐狸……

想象可以使事物无限大或无限小,可以使事物的数量足够多或足够少;想象可以使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思想、有情感、有生命;想象可以使似乎永远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想象可以使一瞬间的过程变成一段长长的慢镜头……想象真是一件美妙无比的事情。想象可以放飞学生写作的翅膀,让学生美好的愿望在自己的作文中得以实现,让学生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在自己的作文中得以体现,让学生写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学生乐于写作 篇10

一、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感悟道理。

生活中有真情实感,农村的学生,更应该走进实际。写作训练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让学生捡个石子带来学校,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它的声音,粉碎它分析它的质地,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挖掘它更深层次的得意含义。 写作后,可以找一些名家对石头的描写,让学生们欣赏,对比。做这样一些实践活动,学生一定会有兴趣进行写作的。这就比规定一个死死的题目,让学生抓耳挠腮去空想好多了。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可以多多进行。如:让学生捡一片树叶,观察一朵小花,捧一抔泥土等等。观察他们的形状和颜色,尝一尝它们的味道。学生自己亲身体会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更加深刻的。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真情流露了。

二、给与学生积极、向上和富有激励性的评价。

写作课上,要引导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在写作能力,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心理。要做到这些,首先,教师要亲近学生,让学生尽量放松。比如:可以给学生编一些有趣的是故事,让学生产生听故事的兴趣。然后,有意识地找出一些有写作恐惧心理的学生来编故事,并充分肯定学生所编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所给的评语千万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是抄袭来的文章,教师也要忍住性子,不要直接地给出“抄袭可耻”这样的直接的完全否定的评语,这样会成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写作的积极性。可以换一种委婉,鼓励性的语言,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可以批注上“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成功,能参照别人的文章仿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能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就更好了,相信你一定会这么去做的。”这样的批语。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批语去重新认识自己。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多媒体写作教学的教材,它通过特有的图像、动画、色彩、声音甚至是游戏的形式,给学生以极大的刺激和激发了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取乐,在取乐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乐意选择一些风光片,让学生练练写景抒情散文;选择一些新闻报道,关闭声音播放,让学生写新闻报道;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图片,让学生配上一些解说词。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奇感,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对于学生的写作是更有帮助的,我们是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上一篇:原材料短缺下一篇: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