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规范运作

2024-05-30

公司规范运作(精选12篇)

公司规范运作 篇1

沪港通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 (或经纪商) 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下的股票交易于2014年11月17日开始[2]。A+H分别是A股和H股的简称。A+H股是既作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又作为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东方电气作为国内早期A+H股上市公司, 于1994年和1995年分别在香港及境内上市, 股票代码:600875.SH, 01072.HK, 系沪港通标的股票。多年来, 东方电气在满足沪港两地监管要求的前提下, 不断完善公司治理, 加强内控建设,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 切实开展好资本运作, 促进了企业稳定发展。

一、遵循沪港监管要求, 严格执行规则指引

作为A+H上市公司, 既要遵循国内《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等规定以及《交易所上市规则》等一系列要求, 构建规范的上市公司运作体系。同时, 作为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公司, 还需要严格遵守香港《证券期货监管条例》、《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香港企业管制守则》及一系列上市公司指引, 包括:《关联交易规则指引》、《股价敏感资料披露指引》、《董事责任指引》、《内幕消息披露指引》、《独立非执行董事指南》、《审核委员会有效运作指引》、《收购合并守则》等, 建立上市公司相应的规范运作制度。

1.按照境内外法规, 构建规范运作体系

(1) 建立了完善的治理结构体系。东方电气建立起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相互制衡、各负其责的公司运作体系。为保证董事会各项决策的专业性, 董事会兼顾沪港两地要求设立了健全的各项专业委员会, 包括战略发展委员会、审计与审核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3]。专业委员会在关联交易、财务报告审计、薪酬制定、企业管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董事会决策提供了支持。

(2) 制定了公司治理规章制度体系。根据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要求, 围绕公司治理, 东方电气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较全面的治理规章制度, 并成册为《公司治理手册》, 这些制度的修订完成, 在制度上保证了决策程序的高效、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富有成效、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关联交易管理的有章可循。

(3) 构建新体制下的组织管理体系。东方电气按精简高效原则, 搭建管理架构。在母子公司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下, 公司设置六个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十个职能部门、一个分公司和四个事业部。建立和完善了规章制度体系, 完善各层次管理制度, 明确母子公司定位和管理部门职责, 共计颁发80余项制度, 确保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

2.兼顾香港企业管制守则, 深入开展内控建设

东方电气早在2009年作为A+H公司率先在资本市场披露了《内部控制报告》;2011年成为首批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开展相关工作的企业。内控报告中还兼顾《香港企业管制守则》对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审计与审核的具体要求。

3.研究沪港两地审批程序, 规范关联交易管理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一直受到投资者关注, 也是监管的重点项目。对于沪港两地监管要求而言, 关联交易监管差异还是很大的, 主要表现在:

(1) 审批要求:香港三年一期, 境内一年一预估, 香港是报交易所进行事前审核, 境内是通过直通车形式事后审核。

(2) 审批程序:香港聘请境外独立财务顾问进行审核, 报送独立董事委员会审核批准后, 再报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 境内主要通过董事会、股东会审批。

(3) 审批难度:特别是财务存款协议方面, 在香港非关联股东对此不太理解, 一般都投反对票, 国内股东则对此比较理解, 一般都投赞成票。

(4) 投票机制:香港很多大的基金公司都有固定投票程序, 重点参照ISS, Glass Lewis等投票服务机构意见, 投票参与积极性较高, 国内主动参与投票投资者较少。

结合以上差异, 东方电气通过对关联交易进行梳理和分类, 将之纳入采购、销售、财务服务等六个框架协议, 按照联交所上市规则的要求, 实行三年为一期的审核批准程序, 严格规范日常持续关联交易行为, 搭建母子公司两个层面、上下联动、统一监管的关联交易日常管理架构, 不断建立与完善关联交易管理体系, 使得公司关联交易得以在股东会批准的协议条款内规范运行。

二、严格执行沪港信披要求,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披露是A+H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市值管理的重要基础。东方电气董事会和管理层高度重视, 特别是沪港通后, 结合沪港两地交易所监管要求, 对披露时间、披露方式、披露内容的差异, 统筹安排, 建立信息披露工作体系、完善工作机制, 严格按照两地监管要求, 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地披露定期报告, 做到信息披露涵盖全面但突出特色, 使投资者了解公司信息既简便易懂又充分准确。

1.建立规范高效的信息披露工作体系

东方电气先后制定了包括《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独立董事年报工作制度》、《审计与审核委员会年报工作规程》、《年报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及外部使用人管理制度》1等一系列关于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 形成了编制、审核、披露、监管等一套规范程序。

2.强调全面准确精细的年报编制要求

贯彻把握A+H股公司全面披露要求, 按照两地年报披露“从多不从少、从严不从宽、从紧不从松”的原则来组织年报披露工作。在编制内容上, 香港上市规则中对年报编制没有固定格式要求, 只针对必须披露的内容有要求, 境内在内容与格式上均有年报编制要求。

3.满足沪港两地信息披露要求及方式

沪港通采用“本地原则”, 主要遵循上市所在地监管要求, 沪港通并未专门提出额外的披露要求[4]。其中, 关于港股通股票信息披露, 适用联交所有关规定。内地投资者既可以通过登录联交所“披露易”网站, 也可以通过公告板、资讯供应商处和上市公司自设的网站等途径获取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5]。

三、以满足投资者为导向, 推进投资者关系管理

在资本市场上, 只有注重投资者关系战略, 注重投资者的利益和需求, 透明度高、运作规范、不断增值并持续获得投资者良好评价的公司, 才有可能获得投资者长久的支持[6]。东方电气一是多年一贯坚持召开业绩说明会, 注重定期报告披露后的投资者沟通。二是不断丰富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形式, 充分发挥网络的沟通作用, 开辟网上投资者关系管理专栏, 不断丰富沟通形式, 包括:业绩发布会、路演、网上路演、反向路演、午餐会、公司参观、项目建设参观、公司访谈、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参加证券公司投资策略会议等。三是注重与行业协会及媒体良好沟通, 更精准把握投资者关注重点, 树立公司“公开、透明”经营运作的形象[7]。

四、沪港通背景下A+H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几点体会

1.沪港两地监管理念存在差别

一是香港《上市规则》规定的日常监管工作和上市公司审批及监管的直接责任移交给香港联交所, 使得联交所成为港股上市公司的一线监管机构, 香港证监会大部分精力用于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对中介机构的审核、发牌和监管等事宜上;境内交易所主要为信息披露监管, 而其他公司治理规范运作等监管主要在证监会, 具有执法权与调查权;二是港股市场具有高度市场化的特点, 市场参与各方基于对风险的判断承担风险收益与损失, 涨跌幅度不设限及T+0交易规则也是市场化的体现;另上市公司的市场运作取决于市场行为, 审核方面则比较弱化。三是香港更强调上市公司企业自律, 要求企业更多体现股东意愿, 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及侵占股东利益行为处罚严重。股东更多参与上市公司合规运作、信息披露的评价与投票等事项。

2.信息披露有差异且要求更高

从制度层面看, 沪港通采用“本地原则”, 主要遵循上市所在地监管要求, 沪港通并未专门提出额外的披露要求。但是要兼顾沪港两地信息披露的要求, 信息披露要跟全面、更完整, 满足两地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例如:根据规定, 港股主板公司只需公布半年报和年报, 季报自愿披露;内地需要对季报进行披露。又如从业绩报告的内容来看, A股强制要求披露董监高持股变动情况、报酬情况等, 但港股并未强制要求披露, 仅为建议披露。尽管有一些差异, 但从长远看, 沪港通后,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将要求更为透明, 促进信息披露质量提高。

3.需要分类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

香港市场相对成熟, 国际基金投资者更倾向于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 注重业绩表现, 股东回报, 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热情更高, 因此, 公司在日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中, 要针对境内外不同市场特点, 开展相关工作, 特别是香港,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 还需要更加主动开展与投资者更加深入的沟通与联系, 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及产业前景等方面做更多介绍与沟通, 以便更好地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

4.注重公司经营业绩的不断提升

基于境外股东对投资回报的需求, 青睐绩优股, 更加注重公司的长远发展与持续的经营业绩表现。因此, 对上市公司而言, 需要努力提升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才能保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也给上市公司经营带来更大的压力。

5.及时跟踪分析A、H两地股价差异

根据wind咨询统计, 在86家A+H股上市公司中, 绝大多数公司的A股都比H股贵, 截至2015年7月31日, 有多达79家 (停牌4家除外) 公司的A股要比H股价高出一倍以上 (即AH溢价率超100%) , 占比超过90%, 溢价率最高的达500%, 其中12家公司的AH溢价率超过了300%, 仅三家公司A股低于H股价格。就此来看, A股及H股的价差及估值差异非常明显。沪港通给投资者多了一个投资渠道, 但并不能改变A、H股分别属于两个不同市场的现实, 不同的市场就有不同的股价定位, 因内地与香港的投资者的角度不同, 影响了对公司估值的判断, 因此, A+H个股有差价的情况非常常见, 短时间内A、H股差价完全拉平实现同向互动还比较困难。

6.需要主动适应不同的监管要求

沪港通后, A股标的向香港与其他境外投资者开放, 预示着上市公司处于境内外投资者的一致监督之下。由于联交所对上市公司监管着力点不同, 引进境外投资者的监督可以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督, 有利于促进优化A股市场强化监管机制, 公众监督有利于促使上市公司规范经营, 与成熟市场接轨, 更好地实现监督目标, 作为A+H股上市公司, 更需要结合企业特点, 主动适应两地监管的要求。

7.做好沪港通投资者风险教育和保护工作

投资与风险是并存的, 沪港通作为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试点, 广大投资者要充分了解沪港通的特点, 积极参与投资者教育活动, 努力提升跨境投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合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上市公司要立足境内外投资者参与的新格局完善公司治理,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

综上, 沪港通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 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作为A+H股上市公司, 一方面需要按照沪港两地监管要求, 进一步做好企业规范运作, 切实保护好投资者利益需求;另一方面, 随着包括沪港通在内的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沪港通作为A股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 对内地及香港的资本市场意义重大[1]。沪港通开通后, A+H股上市公司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因沪港两地在市场监管、信息披露、投资者理念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作为A+H上市公司而言, 需要遵循沪港两地规则, 持续规范公司运作, 本文拟以东方电气为例, 就沪港通背景下A+H股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沪港通,A+H股,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参考文献

[1]刘锟.沪港通时间未定券商仍看好后市[N].解放日报, 2014-10-28.

[2]上海证券交所.沪港通专题[EB/OL].http://www.sse.com.cn/marketservices/hkexsc/home, 2015-07-31.

[3]陈一洪.公司治理的模范——民生银行董事会治理轨迹探寻[J].金融管理与研究, 2013, (8) :57-59.

[4]徐婧婧.上交所:A股已具备恢复T+0条件[N].证券时报, 2014-11-11.

[5]上海证券交所.沪港通业务投资者教育专区[EB/OL].http://edu.sse.com.cn/col/shhkconnect/faq/gpxxpl/, 2015-07-31.

[6]王咏梅, 代冰彬.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5) :135-141.

[7]傅子恒.沪港通为优化A股制度提供契机[N].中国证券报, 2014-11-14.

公司规范运作 篇2

公司债券发行人规范运作告知书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市场发展,公司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运行不断规范,为改善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公司债券发行人抓住时机,积极融资,获取资金,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为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也为了维护债券行业的良好公众形象,我们梳理了债券发行人重要义务,并做如下告知:

一、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于每年4月30日前披露上的报告,于8月31日之前披露上半年的半报告;

2.如发生可能影响偿债能力或债券价格的重大事项,按照《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及债券交易场所相关规定及时披露临时报告;

3.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4.相关信息应当在债券交易场所及以债券交易场所认可的其他方式披露,且披露时间不得晚于在其他交易场所、媒体或其他场合公开披露的时间;

5.制定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披露相关事宜。

二、合规使用公司债券募集资金

1.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的资金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2.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募集资金用于约定的用途;

3.除金融企业外,募集资金不得转借他人;公司指定专项账户,— 1 — 用于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接收、存储、划转与本息偿付;

4.募集资金专户不得存放非募集资金或用作其他用途。

三、切实遵守募集说明书的相关约定和承诺

募集资金不用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存续期间不新增非经营性往来借款等(以实际承诺内容为准)。

四、配合受托管理人及时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

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召开情形、程序和公开事项,将按照《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交易场所相关规则和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办理。

五、按规定和约定完成债券付息、回售与兑付

1.按时披露付息、回售、本金兑付等公告,并在规定日期之前完成向中国结算公司申请、打款等事宜;

2.如出现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或其他重大风险等情形,相关债券应当及时停牌,相关情形消除后予以复牌。

六、按规定接受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相关自律组织的监管,配合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监督检查、调查职权。

企业资金结算如何高效规范运作 篇3

【关键词】资金结算;规范运作;管理制度

一、前言

资金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是最值得引起重视的高流动性资产,并且在企业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高效经济结算中心。

由于我国的企业资金结算中心起步较晚,系统还不完善,因此,很多企业的资金结算中心还存在着一些风险和问题,会给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风险,威胁企业的财务管理,所以企业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采取措施保障资金结算的高效规范运作。

二、企业资金结算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企业缺乏内部管理的全面认识,忽略其重要性,如今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此制度,但是在现实中却没有把制度落实。制约了企业内部管理,增加企业资金的使用风险。

2.对实行内部管理制度缺乏监督

现代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基础环节是有效的资金结算内部控制环境,它能为其他环节进行必要的管理约束。由于很多企业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认识,在制定管理监督制度时不够全面,没有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监控不力,导致很多制度和企业情况有所不符,工作当中出现的管理问题没有明确的惩罚规定,内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难以发挥,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得不到体现

3.内部资金结算中心能力差

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金结算中心,现如今绝大多数企业所实行的资金结算中心管理制度不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各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交流,没有做到信息资源整合,不能充分利用结算中心的信息资源,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中心不能高效运行。

三、企业资金高效规范运作的举措

1.健全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完善资金制度

企业有一个健全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安全有序运行提供保障。企业要切实改变财务预算如今的状况,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各种相应的制度,严格管理资金收入和支出。为了保障资金安全,要完善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在构建资金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结合企业内部生产与经营特点,保证资金流动性,实行收支平衡的资金管理模式,建立奖惩制度,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资金管理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要定期检查落实,贯彻落实这些制度的实行。使资金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资金管理的工作质量,使企业财务行为更加规范、有序,促进企业的各部门协调健康发展。

2.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会有资金不足的情况出现,这往往是由于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后果,这就需要企业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制约监督机制。要在不影响

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对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进行监督,监控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对于一些重大的资金支出,更加应该引起重视,在审查方面应该更加的细致和全面,从而避免风险的出现。而在监督的模式上一定要注意外部监督与内部审计的结合,制度审计与经营审计的结合,定期审计与不定期审计的结合,以此来保证审计的质量与效果。企业内部的资金高效管理离不开专业化的财会人员队伍,所以企业需加大对管理人员的管控力度,以提高会计内控水平,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为了促进结算中心的健康发展,还要建立公开、透明、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企业资金结算内部控制,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能够帮助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

3.利用信息网络管理资金,规避结算风险

在这个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企业的资金结算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企业网络系统应包括结算中心内部网络、银行网络和现有网络的连接。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银行账户,能够充分保护资金的安全性,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加速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从而更好地与银行实现对接,这样能够更加方便企业结算业务的开展,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成员单位的银行账户可以借助银企直联系统进行直接查询,成员单位的对外支付以预算管理为基础,并通过财务公司在银行的账户来执行,通过建立网络系统可以让企业对资金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减少结算成本,保证高效率的资金结算,避免复杂的现金交易,避免资金分散。能够让企业从宏观上去控制资金的支出和使用,减少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同时通过网络化办公可以保证资金的收入支出方向明显,资料不易出错与丢失,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四、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资金量在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企业管理当中,资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实施有效的管理,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资金结算管理,规避资金结算过程中的风险,加强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并对内部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在资金结算中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操作,此外,除了以上提到的解决措施,企业还必须注意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能,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资金的高效运作,让企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莉.浅谈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如何高效规范运作[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12):110-110.

[2]丁颖宏.对加强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管理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135-135.DOI:10.3969/j.issn.1001-828X.2015.15.102.

规范化运作成就三环铸造 篇4

然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十几年前,它是一个只有三十几人、濒临破产的村办小厂,年产值不足50万元。创办两年,累计亏损30余万,举步维艰,几欲关停。这样一个烂摊子,是怎样变成今天蓬勃发展的局面的呢?

章永亭,这位三环铸造的领军人,带领他的团队从田埂稻场迈进工厂车间,二十年风霜雪雨、苦心孤诣,终于铸就今日的辉煌。回顾公司走过的历程,章永亭深有感触:“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能走到今天,离不开企业的规范化运作。”

转变体制规范运作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使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受命于危难,章永亭接手亏损30万的村办小厂,毅然决定转产汽车配件。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逐渐暴露出产能跟不上、体制上不顺畅等问题。“必须改制!”章永亭表示,而且“要么不改,要么就改彻底,不留尾巴。”

在各方的支持配合下,企业制订了详细的改制方案,动员员工参股。章永亭以自己的房产作抵押,贷款70万元,率先参股,为大家作出表率。看到老总不惜压上“身家性命”,于是,大家陆续拿出资金来,企业彻底改成了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制要求公司更加透明,信息更公开,这些又引导着企业更规范、依法诚信经营。三环铸造成立法律事务部,对公司原来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审查,凡不符合公司法的,该废止的废止、该修改的修改。出台的各项规章,必须经法律事务部审核,没问题的才能发布。章永亭认为,企业要做强,只有规范才行,公司要进入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条,只有主动适应既定规则。公司严格按“公司法”、“公司章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不断规范和完善内部管理,不遗余力地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新市场开发,并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培植企业精神,树立了现代企业的良好形象,也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近年来,三环铸造已走出国门,美国的知名厂商也来寻求合作,很多产业投资公司也非常看好三环铸造。这些都与三环铸造是规范的股份公司密不可分。

体制规范硕果累累

改制后,企业管理层的责任心大为增强,决策上更为民主、严谨、迅速。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强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成为公司发展真正的生力军。三环铸造也因此得到了长足发展。

自2002年改制以来,经过9年时间,三环铸造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占地面积30万平米、建筑面积14万平米、员工1700余人、总资产3.5亿元、年产销6亿元、利税7000余万元的初具规模、管理规范的国有控股企业。公司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并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随州市“贡献突出企业”、湖北省“优秀民营企业”。

如今的三环铸造,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不仅拥有20多项专利,还成为了东风、中国重汽、中国龙工、美国德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定点配套厂家。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的“楚威”系列产品不仅深受用户的信赖,还连年被湖北省评为“消费者满意商品”、“湖北名牌产品”等称号。

2010年6月,国内制造业500强三环集团与三环铸造的前身湖北楚威车桥股份公司,在随州市举行了股份转让签约仪式,三环集团对楚威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更名为“湖北三环铸造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三环铸造公司做大做强的重大契机。同年12月,三环铸造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政府签订了新征地约500亩的协议,2011年交付使用。公司计划到“十二五”末期,使产品结构形成重卡、工程机械、部件总成和大型特种铸件四大板块;达到年铸件30万吨、产销20亿元、利税2亿元,努力打造中国一流、世界领先的汽车和各类工程机械零部件的铸造基地。

项目规范运作办法 篇5

为规范各分公司项目运作,保证资金高效安全使用和项目合理,稳健运作、制定如下规范。

一、项目的寻找、发展、落实按公司项目发展流程执行;

二、项目落实后,由发展部配合分公司负责人和财务部,进行该项目的前期的财务结算,结算完后产生结算清单,由财务部保存。

三、由分公司负责人牵头,工程部、发展部配合,制定项目规划,外观的审定,图纸的设计,工队的初步选定。

四、施工队的初步选定,由分公司报招投标小组,(招投标小组成员为公司负责人、工程部、财务部、发展部、分公司负责人5人组成)进行最后的选定,依据公司《招投标管理办法》签订施工合同。

五、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后,如果需要公司集中采购,则由公司集中采购小组负责采购(采购小组成员为公司负责人、财务部、工程部,发展部分公司负责人5人组成)由分公司和工程部共同监督工程的全部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各种结算单据,工程增减量,必须经分公司负责人和工程部,公司负责人签字后,财务部方可受理结账手续,依照公司财务办法支付工程款。

六、工程验收由施工单位依据合同提出工程验收申请,由分公司负责人牵头,公司验收小组(公司负责人、财务部、工程部,分公司负责人5人组成)进行验收,验收后产生工程验收单,验收单应有现场负责人,验收小组全体成员签字,验收合格方可生效。依据合同进行工程款结算,如果验收不合格,则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完工。

七、销售:由分公司负责人会同现场负责人提出销售方案,交发展部进行销售方案的初步讨论,并由发展部,分公司负责人再次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最后定出销售方案后,报公司负责人再次审定,销售员由分公司负责实施,发展部、财务部配合销售,产生的费用由分公司支付。

八、工程完工和销售结束后的结算

在项目最终结束后,由财务部和分公司进行财务结算和制定利润分配方案,利润分配时提取利润的2%作为公司业务管理费用,结算和分配时产生相关财务凭据,结算和分配结算由分公司全体股东签字后生效,原始凭证保存六个月之后

九、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逐步完善。

天水新乐园房地产开发公司

公司规范运作 篇6

一、建筑业劳保统筹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审计中发现,市级单位、新区、耀州区、宜君县,上百个建设项目,普遍存在应收未收及漏记漏收建筑行业劳动保险基金,多申报劳保费用拨付款及未按时缴存以及存在多支付养老保险统筹调剂补贴等问题,个别单位少缴不缴且数目巨大。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主管部门对国家、省、市等有关劳保统筹基金政策法规的宣传不到位,管理缺失。

二是建筑企业政策法规意识淡漠,对劳保统筹基金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足额按时缴纳劳保统筹基金主动性、积极性。

三是建筑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尽量减少建筑及管理成本,钻法律法规不全、监管不力的空子,有意少缴不缴劳保统筹基金。

四是相关管理部门监管不严、纠违不力、惩处偏轻,导致建筑企业违规违法成本太低。

二、改善建筑业劳保统筹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针对不同问题,依法依规采取相应措施。一是针对全市应收未收以及漏记漏收建筑行业劳动保险基金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对涉及漏收问题的单位责令负责追收,对其他区县应收未收建筑行业劳动保险基金移送项目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追收;对涉及漏记问题的单位,将问题涉及单位移交上级主管部门并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补记补收。

二是对多申报劳保费用拨付款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责令问题涉及单位改正。

三是对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未及时将劳保费收入存入上级设置专户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责令问题涉及单位立即上解应交未缴以前年度收取的建筑行业劳动保险基金及利息收入。

四是对市建筑行业统筹办审核把关不严,致使多支付养老保险统筹调剂补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责令问题涉及单位改正。

五是对部分建设单位应缴未缴劳保统筹费用问题,根据《陕西省建筑行业劳保费用统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缴费单位应按规定标准足额、及时缴纳劳保费用,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和截留”的规定,责令问题涉及单位积极联系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追缴。

(二)加强宣传,切实提高建筑企业的认识。劳动保险基金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组成部分,是建筑企业交纳社会基本养老金的主要来源,是建筑工人交纳社会统筹费的唯一资金来源,是建筑企业同时也是企业工人的合法权益,无论应收未收还是少记漏记劳动保险基金,都违背了劳动保险基金的计取原则,客观上造成了劳动保险基金的流失,侵害了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也侵害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劳保基金养老保障金是工程造价的一部分,是建设主管部门运用政府职能为建筑企业工人代收的养老费用。养老保障金收缴管理工作是否规范、到位,直接关系到全市建筑行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大局。对此,各单位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好国家、省、市关于建筑企业劳保基金收缴管理的规定,从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按照各自职责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收缴措施,加大收缴力度,拓宽收缴渠道,堵塞流失漏洞,提高养老保障金收缴率,扩大收缴覆盖面。

(三)加强领导,切实做好收缴管理工作。统管全市建筑企业劳动保险工作的市建筑行业统筹办,应改变工作作风,变坐等为主动,深入基层,调查摸底,及时掌握各项工程的立项、报建、招投标、费用缴纳、施工许可证发放、开工、竣工、验收、结算、备案等环节,对不按规定足额缴纳劳保统筹基金等的工程项目,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前督促其尽快缴纳;对拖欠以前工程项目劳保统筹基金的建设单位,在办理新的开工报建手续前,督促其缴清所欠劳保统筹基金;要督促建设单位在竣工结算时,补交超建造价的劳保统筹基金及少交、未交、缓缴的劳保统筹基金;对提供虚假结算报告逃避或少缴劳保统筹基金的建设单位,给予通报并计入不良行为记录,责令补缴劳保统筹基金;对协助建设单位提供虚假结算报告的施工单位,给予通报并与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挂钩,视情况给予减拨、停拨劳保统筹基金,真正把劳保统筹基金的收取作为批办工程手续的一项重要依据,确保劳保统筹基金的足额按时收缴。另外,要加强和建筑企业的联系配合,进一步发挥建筑企业在劳保统筹基金收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四)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加强监管,确保应收尽收。一方面要进一步协调好城市规划管理、招投标管理、建筑业管理、房产产籍管理、质检、城建执法等部门与行业统筹管理的关系,全面形成劳保统筹基金的收缴保障机制。在工程项目报建、审批和后期管理中相互配合、共同把关,及时掌握、互通劳保统筹基金征缴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以便于把劳保统筹基金缴纳真正纳入到审核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中标通知书备案”、“房屋预售”、“产权登记”、“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日常业务工作之中,确保劳保统筹基金及时足额收缴;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收缴规定标准,足额收缴劳保费,对工程量较大、工期超过三年的项目在开工前预交不得少于应收总额的60%,做到应收尽收。坚持与施工企业建立联系单制度,及时掌握施工企业的工程合同价、结算价及工程进度情况,避免劳保费用的漏记漏收。此外,要加强调剂补贴审核管理,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申请调剂补贴是否符合国家规定,避免套取调剂补贴行为的发生。

(五)规范使用,依法保障企业利益。劳保统筹基金的拨付使用是统筹管理的核心,也是政府管理劳保统筹基金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劳保统筹基金的作用,确保全市建筑企业职工劳保统筹基金的及时足额缴纳,市建筑行业统筹办应严格按照国家及陕西省有关建筑行业劳动保险基金的法规制度,以及《铜川市建筑行业劳保费统筹管理实施办法》、《铜川市建筑行业劳保费收缴拨付管理程序》、《铜川市建筑行业统筹管理办公室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本着有利于铜川市建筑行业发展、有利于建筑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建筑企业职工生活改善的原则,及时向建筑企业调剂拨付劳保统筹基金,使建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真正有保障,从而得到企业和职工的理解、拥护和支持。

(六)收支分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劳保统筹基金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为管好和用好劳保统筹基金,就要不断建立健全劳保基金收缴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在基金收缴和工作经费支出上,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严格划分劳保基金和办公经费的界线。对收取的劳保基金要及时上缴,实行专户储存、专项管理、专项核算。同时,对拨付给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劳保基金和办公经费合理使用,核算准确,不发生胡支乱花、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现象。

关于规范运作PPP基金的思考 篇7

PPP基金概念宽泛,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一般是指围绕PPP项目投融资设立的基金。在银行贷款作为主要融资方式相对有限,金融机构对PPP风险识别能力有待发展,项目收益债、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工具处在探索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基金作为比较成熟的投融资管理载体,其大规模出现并运用于PPP项目融资中是不难理解的。PPP基金能够高效地引入各类短、中、长期金融工具和财政支持手段,联合各类参与主体形成优势互补,方便各方在不同阶段进入和退出,充分利用结构化设计放大杠杆,合理分散投资降低风险,较好地满足了各方核心诉求。

一般而言,无论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何,穿透来看,现阶段的PPP基金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存续期限较长。PPP基金的存续期限普遍长于传统基金。传统的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常存续期限不超过5-7年,融资性基金期限更短,不超过5年,而目前已设立的PPP基金不少已经达到10年或10年以上。

二是组织形式集中。基金的组织形式一般有公司型、契约型和合伙型等几种基本形式,而国内PPP基金以合伙型为主,其次是契约型,公司型比较少见。例如地方设立的PPP基金多为合伙型,财政部1800亿元的中国PPP融资支持基金属于公司型。

三是交易结构明确。总体来看,现阶段PPP基金多采用优先劣后结构。以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方、基金管理人为劣后级投资人;产业资本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夹层投资人;商业银行、保险投资机构为优先级投资人。

二、PPP基金的主要模式

根据各地设立的PPP基金的交易结构分析,目前,地方政府参与发起设立的PPP基金在运作模式上主要有以下三种:

模式一:地方平台公司作为政府出资人代表,组织发起设立PPP基金,基金实行母子基金两级架构。

该模式下由省级财政部门等政府机构组建的决策委员会负责引导基金(母基金)层面的管理决策,确定投资重点、让利政策以及拟参股子基金等重大决策事项。省级财政部门负责优先选择通过“物有所值”、财政承受能力等可行性论证、符合PPP规范要求的项目向子基金管理机构推荐。

子基金由政府引导基金(母基金)、社会资本、专业基金管理机构以有限合伙方式成立。地方平台公司与社会投资人、基金管理机构签订出资人协议。基金管理机构作为普通合伙人(GP)按照市场规则负责子基金投资项目决策和投后管理,其他两方作为有限合伙人(LP)按约定取得回报,但不直接参与基金投资的项目决策。地方平台公司根据授权代行引导基金出资人职责,对子基金运营进行监督,并定期向省级财政部门报送引导基金及参股子基金的运行情况。

模式二:地方平台公司作为政府出资人代表,组织发起设立PPP基金,不设立子基金。

该模式下PPP基金管理架构由政府主管部门、受托管理机构(地方平台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共同组成。其中,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人组建投资决策委员会;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对项目进行初审及拟定项目推荐名单。投委会最终通过审定的项目,由基金管理人与项目公司签订协议。

基金管理人的选定方式分为两种:一是由主要出资人指定,二是由受托管理机构(地方平台公司)通过择优选择确定。

模式三:财政直接出资,联合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发起设立PPP基金,进一步划设子基金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基金管理机构。

该模式下由财政直接出资联合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PPP基金,政府出资方包括省级财政部门,也可能包括部分市县财政部门。由政府出资人、其他出资人单位相关负责人、投资顾问等共同组成投资决策委员会和项目审定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审定基金章程、项目投资策略、监管制度、收益分配办法等重大事项。项目审定委员会负责子基金具体项目投资的审定,其职能也可能合并在投资决策委员会中,即只成立投资决策委员会。一般而言,该模式下省级财政部门在投委会拥有一票否决权。

该模式下政府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有资质、有基金管理经验和业绩良好的机构管理运作。基金管理机构负责投资项目前期可行性评估、资金召集、投放、项目监管、基金账户管理、间隙资金运作、信息披露等事前、事中、事后基金全流程管理。投委会下设基金管理办公室,由省级财政部门和出资人单位联系人组成,对基金管理机构进行考核管理。

三、PPP基金运作的关键问题

(一)PPP基金的投资模式

PPP基金主要有投资入股项目公司、为项目公司提供债权融资以及“投贷结合”等投资模式。PPP项目普遍设有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因此PPP基金通过投资入股的形式,从项目层面可以解决资本金的问题,从地方政府角度可以缓解财政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各利益相关方的风险分配。除了项目资本金之外,PPP项目总投资主要依靠债务融资解决。

在“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银行放贷日趋谨慎,因此PPP基金对PPP项目的资金支持更加多元。同时,考虑到一些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项目,在综合统筹的基础上可适当提高支持力度,采取“投贷结合”的模式给予足够的融资支持。

(二)PPP基金的回报机制

PPP基金的回报机制不能脱离投资模式,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实行股权投资的项目,按股权的比例享有收益;实行债权投入的项目,按约定的回报率获取收益,该回报率以同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一定幅度设置上限。

从实际情况看,不少PPP基金出资人的回报机制是采取固定收益加浮动收益的方式,按年分配,基金每年所得收益,首先用于分配优先级出资人的固定回报。收益超过优先级出资人的固定回报部分,作为浮动收益分配,各出资人可按一定比例分配。

(三)PPP基金的退出

PPP基金存续期限届满,如果尚有项目未实现退出,可考虑由投资该项目的基金出资人表决是否延长存续期限,如果未能获得通过,该基金应到期解散。基金尚未完成退出的PPP项目公司股权由出资人直接持有,而债权可通过提前设计使其不超过PPP基金存续期,这是PPP基金退出模式的一种。PPP基金退出的另一种模式是,PPP基金存续期限届满,其股权投资部分由政府或社会资本回购,债权部分同样可使其不超过PPP基金存续期。

四、规范PPP基金运作的几点建议

2015年,财政部先后出台了《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和《关于财政资金注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基金的设立、运作、风险控制等进行了规范。可以看到,在经历了探索起步、快速发展阶段之后,PPP基金运作日趋完善,引导作用日益增强,但也还存在短期投机、明股实债、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规范PPP基金运作机制,还需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层次性设计。现阶段PPP基金多采用优先劣后的分级基金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没有实现风险的合理分配,财政承担了过多的风险。因此,应结合实际,探索建立PPP基金的分层管理制度。针对收益好,现金流稳定的PPP项目,可以由财政和金融机构同股同权,即不分优先劣后的普通基金模式,风险共担,收益共享;针对没有现金流或现金流较差,主要依靠政府付费的PPP项目,可以探索财政资金发挥引导、支持作用,采用公司型、契约型等基金形式;针对将PPP示范项目奖补资金纳入优先劣后基金管理的,可不采用优先劣后的结构设计,而由财政出资纳入基金统一管理。

二是强化规模性控制。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底,各地共设立了780余支政府引导基金,规模达22000多亿元。从已经设立的省级PPP基金来看,基本都是由省级财政部门主导的,并通过股权投资等形式注资。因此,必须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财政投资基金注资,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种子”效应,合理控制基金规模。

三是坚持专业性运作。PPP强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基金运作上也不例外。要积极引入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通过竞争机制选择出最有基金运营实力的机构,借助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水平提高PPP基金的运作效率和投资效率,完善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实现最合适的一方承担最合适的风险。

四是加强风险性监督。一是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规范。加强对PPP基金的监管,设置基金业务隔离的“防火墙”,相关部门通过信息共享,联合监管促使基金规范运作。二是规范基金公司行为,保护出资人权益,防范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及基金销售支付结算机构在销售和宣传推介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控制潜在风险。三是要进一步明确基金公司的主体责任,履行风险提示责任,根据PPP基金发展趋势,加强各环节业务的风险管控。

参考文献

[1]管清友.PPP发展中的障碍〔J〕.中国金融,2015(8).

[2]金浩,吴慧.政府主导PPP基金:定位为保障性基金对社会资本吸引力更大〔N〕.中国经济导报,2015-7-15.

[3]朱虹.中央地方接力:PPP基金密集登场〔N〕.中国企业报,2015-10-27.

航空垃圾处理现状及规范化运作 篇8

航空垃圾是旅客在乘坐飞机过程中使用或食用后丢弃的废弃物,也包含航班上未食用过的整份食品,因超过保存期而作为垃圾丢弃。航空垃圾来源、品种多样,未经无害化处理的航空垃圾不但会引起传染病的传入传出,而且由于其中废弃食品占很大比例,尤其是国际航班的废弃食品中含大量肉类、奶类、水果等禁止入境的动植物产品,还可能导致动物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性危险病虫害传入国境,从而对人民身体健康和农、林、牧、渔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2]。因此,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对航空垃圾进行综合处理和利用,建立航空垃圾收运、处理的规范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机场系统,优化机场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升机场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1 航空垃圾收运处理现状

在国内一些机场实地调研的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各机场在航空垃圾的收集、运输及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航空垃圾的规范化收运和处理模式的建立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下对国内航空垃圾的收运和处理现状做简要分析。

1.1 航空垃圾在收运环节流失严重

航空垃圾中包含报纸、杂志、易拉罐、餐具等具有回收价值的物品,以及一些尚未开封的航空食品。航空垃圾从机上收集开始到最终被外运处理,一般是由多个独立单位或部门合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因各自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导致航空垃圾在各环节上被多次人为分拣,造成具有回收价值的物品严重流失。目前,一般航空垃圾的收运和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1.2 航空垃圾交叉管理

目前,各机场一般是将航空垃圾的收运工作外包给一家或几家地面服务公司,各公司均有各自的收运人员、外运车辆等。另外,在某些机场,由于一些基地航空公司的航班量占绝对优势,基于经济利益的原因,这些航空公司也筹建了自己的航空垃圾收运部门,自行处理本公司航班上的航空垃圾。这种状况造成各家由于认识和出发点不同,在执行航空垃圾处理程序上存在较大差异,普遍存在不按相关规定处理航空垃圾的现象;同时由于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也存在垃圾收运人员私自分拣航空垃圾而后带出机场的情况,这些都加大了航空垃圾的管理难度。

1.3 航空垃圾流向不确定

如前所述,航空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物品较多,且分拣难度较小,潜在的经济价值较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航空垃圾收运和处理流程运作不规范,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这些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去向多种多样,一般的纸张、塑料和金属等被送往废品收购企业,航空食品大多被卖给机场附近的养殖场,还有一些可以直接利用的物品的去向则更是难以确定。这样不仅导致了检验检疫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工作开展极为困难,存在较大的公共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而且也给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航空垃圾贩运毒品等违禁物品提供了可能渠道,其潜在危害极大。

1.4 航空垃圾处理企业运营困难

由于上述一些原因,航空垃圾在清运至正规的垃圾处理厂时,其中的可用资源几乎全部被拣出,进场的航空垃圾基本丧失了回收利用的价值,这就导致垃圾处理企业无法通过回收利用航空垃圾中的可用资源来弥补垃圾处理费用的不足。而且,机场与航空垃圾处理厂一般相距较远,航空垃圾的运输费用在油价高企的情况下,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这些情况就导致正规的垃圾处理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运营举步维艰,也直接打击了企业参与航空垃圾无害化及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规范航空垃圾的收运和处理运作流程,建立严格高效的管理机制,是保证航空垃圾无害化及资源化综合处理顺利实施与推进的关键所在。为此,应针对航空垃圾的特点建立专门处置机构,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置。这样既符合绿色机场建设的需要,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减少和控制环境风险与公共安全隐患,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2 航空垃圾收运和处理规范运作的对策

为实现航空垃圾收运和处理规范化运作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推进和完善机场资源管理立法进程

航空垃圾管理是“机场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关于机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法律明确机场资源管理主体是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3]。国内机场的发展历史表明,管理多主体必然造成机场资源管理混乱,最终影响机场长远发展,因此,需要通过立法确认机场管理机构作为机场资源管理的法律主体,同时应从法律层面明确机场管理机构的管理权限,使其完全拥有机场特许经营管理权。航空垃圾作为机场资源的一部分,机场管理机构能够以“特许经营”的方式授权一家有相应资质和资信的专业化公司进行规范化处理。这样,就从制度方面杜绝了航空垃圾收运和处理多主体、交叉管理的弊端。

2.2 制定和完善航空垃圾收运和处理标准

机场管理机构应发挥其职能部门的优势,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各自机场实际情况的航空垃圾收运和处理标准和配套机制,对航空垃圾的收运和处理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并监督实施。机场管理机构要承担监管者的角色,对服务外包企业的各种违约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确保航空垃圾处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和统一性。

2.3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实现各方共赢

作为专业航空垃圾处理企业,需要有稳定的利润来支持自身的发展,因此,机场管理机构应努力为包括航空垃圾处理企业在内的各驻场企业营造和谐、公平的市场环境,从而调动机场管理机构、航空公司和第三方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各方的共赢。机场管理机构应加强监管职能,做好机场资源的管理,确保所有航班垃圾的收集、转运、消毒等都由专业的航空垃圾处理公司完成;协调航空垃圾处理公司和各航空公司的关系,确保航空垃圾的清洁、运输和处理费用及时足额支付[4];为航空垃圾处理企业在场内完成航空垃圾的收运工作提供相应的公共配套设施和服务;在航空垃圾总量较小的机场,机场管理机构还可以协调周边的地方政府,将机场周围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纳入航空垃圾处理企业的业务范畴,以缓解航空垃圾总量较小给企业带来的运营压力,同时也为机场周边区域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提供有力支持。各方实现共赢可为航空垃圾无害化及资源化综合处理的科学、有序、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

3 航空垃圾综合处理的建议

根据航空垃圾的组分和特点,可采用综合的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案,包括垃圾预处理(消毒、称重、破碎和分选),金属、塑料、纸张等回收,有机物高温高压水解制肥、好氧堆肥、可燃物制作RDF燃料块等工艺,从而大大减少最后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量。考虑到机场垃圾的组分和日产生量的实际情况,企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方式,即在前期工程建设中先完成基本分选和处理设施的建设,预留其他精细分选和处理设施的建设空间,根据运营情况逐步完善相关设施的建设。这样既能满足现有航空垃圾的处理需求,又能兼顾机场远景发展的需求,作为机场配套工程可以为机场提供高效、优质和专业化的服务。航空垃圾经综合处理后,即可实现其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目标。

4 结束语

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机场,追求人与环境和谐共处,优化机场服务和管理体系,提升机场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各机场的共识。航空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是绿色机场建设和运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序的实施这项工程已成为各机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航空垃圾收运和处理规范化运作包含航空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综合处理这一重要环节,因此,推进航空垃圾收运和处理规范化运作,有助于优化机场资源管理,降低机场运营成本,对提升各机场的资源管理水平,提高各机场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摘要:分析了目前国内航空垃圾收运和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其进行规范化运作的具体对策,它对优化我国绿色机场的建设和运营,提升机场的资源管理水平,提高机场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航空垃圾,机场管理,规范化运作

参考文献

[1]林长欣,邹海滨,朱业平,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固体和液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报告[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7,30(z1):52-55.

[2]曹健蓉,苏小华,张继军.引入HACCP理念建立有效航空垃圾卫生监管模式[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3,26(z1):57-58.

[3]谭庭状,廖俊国,王汉武.机场资源管理初探[J].中国民用航空,2007,83(11):47-49.

公司规范运作 篇9

群众安全“泰”文化的由来

长期以来,安全在煤矿生产经营中始终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监督管理网络,先进的设备和逐年加大的安全投入,为确保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安全生产安全保障水平的硬件和软件都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零打碎敲的事故时有发生。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让文化融入安全,让安全成为文化,将安全渗透到一切方面、一切活动、一切时空的过程中,将一切行为自然地规范在这种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之中,才能推动企业各项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群众安全工作同企业安全工作一样,随着国家和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群众安全工作越来越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群众安全文化来指导工作的开展,群众安全工作必须要按照以文化管理企业的新理念,对长期形成的群众安全理念、管理制度、方式方法进行整合提升,形成以群众安全理念为引领,以管理精细化、教育人性化、培训制度化为基本特征的群众安全文化新模式。这既是全面提升群众安全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本质安全型矿区,确保企业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从2008年开始,就着手研究探讨适合工会群众安全工作特点的群众安全工作模式。通过一系列整合、研究和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了“一个模式、两个体系、五个支撑载体、六个工作措施”的群众安全“泰”文化管理模式,为群众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群众安全“泰”文化的基本内涵

“泰”文化群安管理模式就是以“泰”字结构为组织载体,以“泰”字寓意及精细化思想为内核的群众性、自主性、自发性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全体职工和群众参与的安全文化管理模式。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理念内涵。从字义上来解释,“泰”字有三重寓意内涵:一是平安。意味着平和安泰,使事物处于安全的环境。二是通畅。意味着天地间阴阳相交,象征通泰的理想状态。三是美好。所谓否极泰来,是指经过努力,把不好的事物转化为美好的事物。应用到管理领域,寓意经过努力,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达到安全的美好境界。“泰”字的三重涵义,暗合我们淄矿集团公司工会,以基层班组、职工及其家属为依托,走群众安全自主管理之路。通过建立上下通泰、政通人和的群安文化管理体系,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理想状态,建立祥和、美好的企业安全环境。二是结构内涵。从字形上来说,“泰”模型直观地反映淄矿工会群安文化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泰”字中的三横,代表淄矿集团公司群众安全工作组织状况。即“三级”:群监会(协管会)、群监组(协管组)、群监员(协管员)。“泰”字中的一撇、一捺,代表淄矿集团公司群众安全工作两条主线。即“两线”:群监一线,协管一线。“泰”字中的“水”字,代表淄矿集团公司群众安全工作的枢纽。即:“群众安工作井口接待站”。“水”字两边的四点,代表接待站的主要职能,即群监员井下现场问题反馈接待站;协管员献送真情服务站;“三违”人员帮教站;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宣传站。中间的竖勾,代表接待站的主要职责,上承下接,上传下达,齐心通泰,是整个群众安全工作的枢纽。

在确定“泰”文化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形成了淄矿集团群众安全工作模式:即一个模式:群众安全监督检查“三级两线一站”。两个体系:即:群监管理体系和协管管理体系。五个支撑载体:以“安康杯”竞赛和两级群众安全工作竞赛为载体,统领群众安全整体工作;以安全教育“五项制度”为载体,考核各单位群监工作;以开展“三无”班组竞赛为载体,全面加强班组群众安全工作;以《煤矿安全检查表》为载体,全面考核群监员工作;以“争当协管安全好矿嫂”和“平安幸福家庭”竞赛为载体,规范女工家属协管安全工作。出台理念引领、行为养成、氛围营造、专业培训、过程控制、检查考核六大工作措施。

群众安全“泰”文化的实际运作

为使群众安全“泰”文化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我们采取理念引领、行为养成、氛围营造、专业培训、过程控制、检查考核六大措施。在六大措施中,前三项为柔性管理要素,后三项为钢性管理手段。

一是激发内动力。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灵魂。群众安全文化建设中,我们通过系统整合提炼,确立了以“群防群治、安如泰山”作为群众安全工作愿景,以“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作为群众安全工作价值观;以“以人为本,齐心通泰”作为群众安全工作原则;以“尽心竭力,泰然平和”作为群众安全工作心态。对这些理念和愿景,采取各种形式持续反复地进行宣贯,力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同时在工业广场和各类工作场所,制作了群众安全文化理念宣传板,建立了从澡堂延伸到井下的群众安全文化长廊,使职工在工作环境中时时感受到富有哲理、充满温馨的提示和关爱。通过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和视觉冲击,激发了群监员、协管员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

二是形成推动力。

坚持日常教育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日常教育和专业培训系统。我们明确规定,每年对群监员、协管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不合格的不准上岗。将群监员的职责纳入到每周一、三、五的日常安全教育之中,采取日常提问、现场讲解、实际操作等方式,提高群监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我们充分运用群监员、协管员津贴这一经济杠杆,通过严格考核,每个季度评选一次首席群监员,津贴加倍发放;对于工作不负责任,出现“三违”现象的群监员实行重罚,这样以来,将群监员、协管员的票子和面子捆成一体,在比较中凸现优劣,在转换中形成压力,进而形成一种推动力。

三是实现拉动力。

公司规范运作 篇10

1 农村社区护理管理现状

我院担负着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角色, 分管84个农村社区服务点和16个社区服务站, 农村社区护理的发展之初, 其管理方法基本秉承医院护理管理的模式, 缺乏一套符合农村社区护理服务要求和特点的管理规范。管理者存在对农村社区护理服务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对社区护士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鉴别不清[2]、因此, 出现农村社区护理管理中组织结构不合理, 服务目标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建全、质量管理不到位等现象, 影响了农村社区护理服务的快速发展。2005年初, 我们在省卫生厅编写的《社区护理管理与操作指南》指导下, 提出了构建适合我院辖区的农村社区护理特点的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促进我院辖区农村社区护理健康发展。

2 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构建思路

2.1 树立新型农村社区护理管理理念

随着医疗费用不断上涨, 农民家庭不堪重负, 造成农民看不起病和因病反贫。为了减轻农民负担, 创建和谐社会。我院农村社区护理服务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以“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3]、保健送上门”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格局为前提, 以我院社区护理服务特点为基础, 以农村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管理为范围, 以卫生行政部门行业管理为保证的农村社区护理管理理念构建新型、规范的农村社区护理管理体系。

2.2 明确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的建设目标

遵循卫生部《社区护理管理指导意见 (试行) 的通知》要求,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社区护理管理经验从规范性、指导性、可行性确立管理规范建设的目标, 建立以农村社区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准入与岗位职责、农村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农村社区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农村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农村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农村社区护理技术操作为主体的制度与规范标准。

2.3 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构建方法与步骤

进入农村社区实地调研、专题讨论、组织当地护理专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方法与步骤为:

①由市 (地) 卫生局医政科牵头成立由市 (地县) 卫生局、市 (地县) 护理质控中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高等院校的专家及管理者参与的农村社区护理工作指导小组;②聘请当地护理专家进行技术指导;③确立农村社区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的构建框架;④召开市 (地县) 卫生局领导及专家的专题研讨及论证会;⑤编制《农村社区疾病护理31项、疾病预防13项、社区康复7项、社区管理22项》;⑥提出农村社区管理规范运行机制与方法;⑦农村社区管理规范的实施、指导、监督与评价。

3 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主体内容及要求

3.1 农村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要求中指出了农村社区护理工作应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1]为宗旨, 以个人、家庭和社区为范围, 向农村社区农民提供一种全科的、完整的、连续性的基层护理工作。明确指出了农村社区护理服务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 规定了农村社区护士准入要求与工作职责, 建立了农村社区护士工作核心标准及工作程序规范[4]。

3.2 农村社区护理组织管理与设置要求

建立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站、农村社区服务点、镇乡社区老人护理院等机构的护理功能、基本要求、组织体系、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护理设备配置、工作制度、财物管理、药品、医疗废弃物管理、信息管理[5]等。指出了各中心、站、点、院参照该规范要求及原则, 设立符合本中心要求的管理体系, 使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可行的管理规范体系[4]。

3.3 农村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了农村社区护理人员配备原则、农村社区护理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农村社区护理教育与培训管理、农村社区护士考核标准等相关制度与要求。强调了有效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决定社区护理的发展与质量, 要求各中心、站、点、院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人才培养[4]。

3.4 农村社区护理管理制度

建立了农村社区护理常规工作制度、农村社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农村社区护理信息管理制度、农村社区护理服务程序等相关的制度与要求。指出了发展农村社区护理, 首要环节是将工作制度化, 通过制度的建立, 将农村社区护理工作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 使其成为农村社区护理工作中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 确保农村社区护理的有效性[5]。

3.5 农村家庭护理管理制度

建立了农村家庭服务基本内容、家庭护理程序、家庭健康管理与健康教育服务要求、家庭护理访视与管理、家庭病床管理等制度。要求各中心、站、点、院开展家庭护理时应以该制度程序与方法为指南, 保证农村社区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

3.6 农村社区、家庭护理质量评价

建立了农村社区护理质量评价内容与项目、农村社区护理管理制度评价项目、农村社区护理文件管理评价项目、农村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农村家庭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等。指出了农村社区护理质量需要通过有效的评价制度才能得以不断提高, 各中心、站、点、院应高度重视评价工作的实施与管理[4]。

3.7 农村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指导规范

建立了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及老年保健、流行病、传染病、心理精神健康、家庭安全保健、饮食保健、康复训练等50余项常见的护理健康教育指导规范, 指出护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村社区农民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护士在工作中应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 以该规范为指南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4]。

3.8 农村社区护理操作规程

建立了农村社区及家庭急救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护理、中医护理等50余项护理操作规程。要求农村社区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该操作规程, 确保农村急救与家庭护理的及时性与安全性[4]。

4 农村社区护理管理工作规范实施与探讨

4.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是一项新型的管理内容, 在实施前应对辖区内社区护理管理者进行相应的培训, 特别是观念上的转变。通过讲习班、研讨班、培训班等途径提高决策者和管理者对农村社区护理内涵及管理规范的充分认识, 达到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有效实施的效能, 确保服务质量能够满足农村社区农民的服务要求。

4.2 积极创造良好的规范运行环境

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的运行, 需要向基层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当地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 各级农村社区服务机构应以《农村社区护理管理与操作指南》为工作蓝本, 积极推行并组织落实。同时充分发挥农村社区护理指导小组的作用, 加强对农村社区的指导与监督, 保证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良好地运作。

4.3 采用示范手段, 树立典型, 以点带面

选择有良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基础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或点为管理规范实施的示范基地, 本中心84个农村社区服务点已有40多个成为先进农村社区服务点、16个农村社区服务站有4个成为市 (地) 文明卫生服务站、有12个成为市 (县) 规范化卫生服务站, 通过示范站、点的样板和典型效应, 以点带面推动本中心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的全面实施, 加快本中心农村社区护理的建设步伐[3]。

4.4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内容

本中心行政部门和公共卫生科定期组织管理者及护理管理专家对农村社区护理管理规范的运行效果、存在问题等进行调查、分析、总结, 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实施方案, 同时应补充和修改管理规范内容, 使其不断完善与健全, 促进农村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轨道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杰, 潘雨利, 杨秀娟, 等.在社区护理发展中护士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3) :56-57.

[2]包家明, 胡斌春.社区护理管理规范的构建及运作[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4) :378.

[3]姚建红.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进展问题和展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4, 18 (2) :1-2.

[4]包家明, 胡斌春.社区护理管理与操作指南[J],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141.

公司规范运作 篇11

【关键词】民间融资;健全法规体系;金融改革与创新;规范

民间融资是指直接发生在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交易行为。近年来,我国民间资本迅速积累,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资源富集地区,民间融资活动异常活跃,一方面为中小企业等资金需求者提供了可选的资金融通渠道,但也容易诱发非法集资等危害经济金融秩序的问题。而通过深化金融改革,促进民间融资的规范化运作,已成为学术界和相关管理决策部门的共识。根据近期对民间融资活动及风险状况的实地调查,笔者认为,应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多方着力,加快民间融资阳光化和规范化进程。

一、健全与民间融资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关于民间融资,我国已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在《民法通则》《合同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中都有涉及,但是比较缺乏系统性,没有针对性的规定,使得司法实践中面临许多具体问题。考虑到民间融资既有共性,又有典型区域特征,应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

在国家层面,应结合新情况,对现有的法律条文进行修订,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一些核心问题进行界定,比如:(1)民间融资的定义和形式;(2)民间融资中合法、非法行为的区分;(3)不允许作为民间融资主体的特定人群和机构有哪些;(4)超过额度或符合特定条件的民间融资是否强制备案;(5)大额民间融资的合同规范;(6)民间融资的用途、利率、收益纳税等问题;(7)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后,如何重定高利贷标准;(8)监测和管理民间融资的责任主体等。

在国家对民间融资原则性问题统一规定的基础上,由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民间融资管理实施办法、意见(如利率区间、备案金额起点、管理部门等),使民间融资参与者约束自身行为,降低道德风险,避免诱发群体性事件的现象反复发生。

二、完善民间融资登记服务平台功能

阳光化是规范化的前提,规范化是阳光化的目的。只有引导民间融资活动主动浮出水面,才谈得上对其的规范和管理。在温州成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后,全国许多地区也先后成立了类似的服务平台,试图这样将民间融资纳入监管体系。但从目前情况看,主动进行登记备案的民间融资的占比都还比较有限。

要发挥好民间融资登记服务平台的功能,除了完善立法保障正常民间融资活动参与者的权益外,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1)民间融资本身具有隐蔽性,参与者担心一旦去登记,容易“露富”、“显穷”,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应重视登记服务平台所获信息的安全,采取严格保密措施,在进行成交时,对双方的详细信息采取一定的技术处理。(2)对主动登记的,应予激励,比如若产生法律纠纷,法院优先受理、受偿。(3)平台除了登记备案外,应尽可能整合提供“一条龙”式的增值服务,如担保、公证、律师、评估乃至代理催收等,对相关费用,在发展初期可考虑通过政府补贴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对进行登记的参与者减免的方法,降低融资成本,吸引更多民间融资者前来。(4)平台应采用政府规划、市场主导、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只作为中介服务,收取统一的服务费,不承担民间融资可能产生的风险。但在自愿的前提下,也可以出资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对可能的风险予以一定补偿,以吸引更多民间资金入场。

三、拓展民间资本投资实业和金融领域的渠道

从各地民间融资风险集中爆发的原因分析,主要还是在于民间资金集中在煤炭、房地产等少数暴利行业反复自我循环,没有分散投资,遇到国家政策调整和经济形势、资源价格出现重大变化,很容易导致集体性的资金链断裂问题。

因此,引导民间资本多渠道投向实体经济,是民间融资阳光化和规范化的重要途径。由于各种原因,民间资本仍面临着各种投资障碍,如对铁路、电信等关键领域,一直难有重大突破。应彻底拆除民间资本投资的藩篱,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一者为民间资本找到更多的投资领域;再者也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充裕的资金。地方政府可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股权投资中心等,服务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股权、债权等形式,进入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或通过设立民营投资集团,聚集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投资。

金融业一直是对民间资本具有高度吸引力的投资领域。也正因金融业的“正门”没有打开,许多民间资本纷纷通过准金融机构乃至地下钱庄形式,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由于脱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风险较大。如今,监管部门对设立民营银行等做出了明确安排,这无疑有利于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金融业,使地下金融走上阳光化、规范化轨道。但是,银行作为吸收公众存款的特殊机构,短期内出于审慎考虑不可能大幅放开准入,更有可能以试点方式逐步推进,因此除了民营银行外,监管部门还应逐步放开并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组建各种金融公司等多元化机构,促进民间资本在金融领域的均衡布局。

小贷公司作为民间资本试水准金融业务的重要载体,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是:相关部门应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性问题,明确其身份定位,拓展外源融资渠道等,降低转制为村镇银行门槛,增加小贷公司的牌照含金量。同时,对违规经营机构严格执行市场退出惩戒,促使其规范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四、通过金融改革与创新规范民间融资行为

一是强化对准金融机构的监管。目前,小贷、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具有融资性功能的组织,分别由地方金融办、工商、公安等不同部门进行管理,由于监管不足,导致其经营行为很难得到有效监督,超范围经营、变相吸存较为普遍,有的甚至异化为“合法”的地下钱庄。对此,在国家层面确立一致性监管规则和牵头协调机构的前提下,授权地方政府整合资源,增加人员,设立单一部门统一监管,形成责权利相统一、问责主体明确的格局。 二是发挥金融创新在引导民间融资活动中的作用。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正好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和客户资源,提供各种中介服务,还可衍生新的业务。在这些业务中,金融机构仅承担类似在委托贷款业务中的中介角色,并不承担潜在的信用风险,但由于金融机构可以帮助资金的融出者在事前事中评估、甄别和降低风险,因此客观上有利于引导民间融资业务办理过程的规范化和理性化。此外,应充分发挥正规金融机构与涉足互联网金融活动的企业各自具有的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促进二者之间合作方式创新,使民间资金在安全性和收益性之间找到更多平衡点。

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正规金融市场上资金价格不能完全反映供求关系,是民间融资活跃的重要原因。通过逐步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浮幅度乃至最终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使金融机构能够紧贴市场需求,提供更多种类丰富、收益率更高的金融产品,吸引偏稳健的资金拆出者重新回到正规金融市场。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迫使金融机构改变客户和业务同质化的现状,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主动提高小微客户服务覆盖面,缓解这一群体原来主要依靠民间市场融资的局面。民间融资参与度的下降,将拉低融资利率水平,避免收益水平高涨时期容易产生的“旁氏骗局”,规范民间融资市场秩序。

五、创造有利于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的条件与环境

一是严厉打击借民间融资之名的违法活动。只有对非法集资、高利转贷等行为及时查处、处置,才能对潜在的民间融资参与者形成正确的预期和引导,避免更多原本合法的民间融资行为,演化为违法活动。

二是充分发挥征信系统的作用。可探索一定额度的民间融资必须由金融机构见证的制度,在个人或企业的征信报告中予以记录,并努力实现金融、司法、税务等相关信用信息的跨行业共享,为融资活动中的利益主体提供更加全面的决策参考。

三是切实加强公众金融风险教育。应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金融风险教育长效机制,同时,对一些为非法融资活动推波助澜的媒体广告进行清理规范,避免对公众的误导。

参考文献

[1]李赛敏.论对私募基金的法律规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5).

[2]彭冰.非法集资活动规制研究[J].中国法学,2008,(4).

[3]刘琪.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新思考[J].中国商贸,2015,(3).

公司规范运作 篇12

作为论坛主持人, 深圳南天一花园业委会主任范国振在会上讲道, “虽然业委会这么多年来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但业委会建设是业主自治的关键环节。而且任职业委会要讲奉献、不谋私利、不为名、不为利, 将来总有一天各种各样的人才都会从业委会里涌现出来。你们想想看, 很多国家著名人物都要做义工, 在医院做、学校做、社区做, 大家默默无闻在这儿做, 总有一天会被大家认可的。我们开到26 期, 等我们开到62 期的时候人家会重视吧, 我们不要着急, 我们慢慢往前走, 大家要看清楚我们的工作是很了不起的。”

随后, 论坛进入主题发言环节, 以下是部分演讲嘉宾的精彩发言节选。

陈幽泓: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 虽然制定了很多法律, 但由于国家体制的原因, 业主组织一直没有纳入我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 这样使得业主组织一直有利于体制的边缘, 这样就造成了现在严重的局面, 一方面是业主组织自身运作不规范、运作非常困难, 不够稳定, 持续性很艰难, 这导致社会对业主组织自身也有很多的微辞。

现在我们的物业企业也陷入困境。长期以来物业服务和市场机制没有建立起良性的关系, 这样的情况在没有业主组织的情况下, 要想解决难上加难, 这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这个局面的根源是我们国家关于小区治理的制度设计。实际上国家也认识到这样一个情况, 今年我们看到两个积极的信号, 一个是第一次民政部把业委会的数量纳入民政部的统计口径, 民政部副部长在讲话中说, 全国的平均成立的业委会数量22%。另外一个方面, 我们知道中办、国办的文件, 第一次在社区协商民主中, 把业主和业委会、业主组织纳入正式协商的主体。

这一两年我看到的是各个城市都在立法, 各个城市都想在小区治理、物业管理方面有突破, 所以现在是政府能不能在这方面改革、立法, 在行政改革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中实现突破的关键时机。

我们国家现在的突破口在哪里?就是在社会组织, 体制内的社会组织分两大部分, 一大部分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居委会和村委会, 写在《宪法》中, 这样的群众自治组织具有准政府的性质, 因为他提供很多的地方公共服务和辅助政府实施很多的地方公共行政管理。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由民政系统来登记注册管理的社会组织, 这是两大系列。很不幸, 业主组织没有纳入任何一个系列, 这样的状况使得业主组织成立难、运作难, 我们说很多很多的难处, 特别是没有能够享受到政府近年来对于社会组织的一系列系统化的政策、优惠政策, 对于社会组织, 政府是有优惠、降低门槛、培育、规范、支持、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像我们北京, 拿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大约有3000 到4000 个, 大量的社会组织依靠政府的购买服务在社会上能够得以立足, 然后可以通过自己的良好服务获得一定的资源以达到可持续, 但是很可惜, 我们业主组织没有纳入这个范围内。

我本人做小区治理、研究工作比较早, 2000 年到现在, 业主组织的发展处于一个瓶颈口, 覆盖率只有10% 到20%, 这一二十年没有变化、没有突破。这个瓶颈怎么办?怎么突破?我个人认为, 应该发展社区业主组织这样的社会组织。使小区的业主形成一种自助、互助的局面, 这样的社会组织在民政系统下比较容易成立, 不像我们的业委会, 成立的程序非常严格。投票的过程非常艰难, 我们成立社区服务性的组织, 应该是我们现在社会的当务之急。深圳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在深圳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我希望能继续大力呼吁和宣传, 也希望明年深圳改革的活动会非常精彩。

杨志敏: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业委会如何规范运作, 当然业委会的规范运作不仅是业委会的事情, 同样也是物业公司的事情。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 我们业主组织的发展和建设在我们新的互联网时代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特别是很多业主, 包括天然居的业委会也是通过QQ群, 现在更多的是通过微信群组建、成长、发展起来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 我们的组织形式, 包括电子投票的业主大会主办形式, 都跟过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今年跑了大概接近100 个小区进行采访和调研, 那就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我们在业委会筹建之初可能遭遇第一道陷阱, 参选的时候可能遭遇“推荐环节的陷阱”。法律规定每个业主只可以推荐一次, 一个候选人需要有十个业主的推荐。有一个小区发生了业主分两方, 其中有一方的候选人有三个人征求到这个小区四百户里接近两百户业主的签字、支持、推荐, 这是什么概念呢?剩下的人如果上门签字求支持的时候, 就会发现很多业主已经是第二次签字了。街道办的业主大会筹备组裁定你没有候选人资格, 结果就导致还没开选就大局已定。

还有招投标的问题, 业委会组织招标的过程中, 有一个选项是可以表决是否进入交易中心招标, 或是否委托招标。这个环节会出什么问题?比如说龙岗区的某花园二期最近在招标的时候, 进入招标系统需要5000 元的招标费和5 名专家2700 元专家费, 包括交通费和餐补。这个费用是没有办法协调的, 没办法列入正式账目里面, 于是就约定由中标企业承担。但协调的过程中, 政府部门说这个费用不能列到这一条, 业委会就傻了, 业主大会通过公开招标, 物业公司连津贴都不发给我们了, 这7000 多元钱怎么办?

但如果不进入交易中心, 自主招标的空间就大了, 包括我们更换自己满意的物业公司也发生这种情况。业委会在这个过程中, 比如说有10 家物业企业报名, 业委会广泛征求业主代表的意见, 选出很多业主代表和业委会一起表决, 10 家里面圈定3 家、4 家、5 家, 这5 家交给专家委员会定标, 这里面的空间就很大了。包括为什么现在有的区住建局非常反对业委会频繁地更换物业, 传说已经出现了一种撬盘的行为, 恶意撬盘。企业入围给你多少钱, 中标给你多少钱, 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最后一个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在哪里?业委会在评标和定标的时候容易出问题, 评标和定标按照深圳的规定, 招标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票决式定标, 一种是抽签定标, 评标委员会有5 个人或7 个人组成, 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不能少于三分之二。这个制度本身没什么问题。比如说业委会有两个人, 专家组有5 个人, 一共7 个人, 每个人的评分都可能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任何的招标都不可能把人为的因素排斥掉, 哪怕中间出现一个人, 故意给某个企业打高分, 故意给其他的企业打低分, 他是可以决定某家企业中标的。我们做业委会工作一定要明白, 我们这个过程中需要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我们也要和业主们讲清楚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我们通过什么方式预防这个问题。比如说对于票决式定标的方法, 龙岗出了一个办法, 抽签式定标, 北方物业公司通过雍翠豪园的合同拷贝, 确实成功地实现了很多小区的招标。

张红喜: 我想简单讲两个问题:一是深圳业主论坛的发展;二是从行业企业的角度谈谈我们怎么看待业主委员会规范运作的话题。

第一, 范老爷子讲了一句话也是我想讲的, 他说今天是26 期, 如果是62 期呢?坚持就是胜利, 老爷子一直给自己鼓劲, 集中了老人家很多心血, 这段时间给我们稍微展示了业主联合的力量。

老爷子说坚持就是胜利, 马云说过一句话, 今天很难熬, 明天很难熬, 后天会很舒服。2012 年6 月份我们深圳业主论坛第一期很艰难, 那个时候很难熬, 第26 期也很难熬, 第100 期说不定我们会很幸福, 各方面走向正规, 拿这个给同仁们、业主委员会主任们打气。

第二, 从行业企业的角度看业主委员会的规范运作。谈到这个话题我要谈到2012 年7 月份的时候, 我记得安徽合肥物业管理的一个行业领导公开在网上说了一句话——“业委会是一个怪胎”, 他的理由是什么呢?它是一个群众性的组织, 但是又没有登记, 更不是法人;它有很多权利, 但是又没有什么义务和责任意识, 随便干, 想干就干, 不想干随便走了。这一段评论引起了业内, 包括在微博上的大讨论。我一直和大家争论, 我的观点很容易在业主层面获得共鸣, 但是在我自己的企业圈内是共鸣比较少, 大家针对这个问题, 究竟是制度的问题还是业主的自身素质问题?究竟是人的素质问题还是设计问题, 还是国情问题?我一直坚持是制度问题, 我不是说改革开放的大制度, 我探讨的是行业制度, 明显我们行业的《物业管理条例》, 业主委员会是法律上认可这个权利, 业主的共同权应该是物业管理的根本, 也是业主权利的体现, 《物业管理条例》是认可的, 设计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运作都是限制型的发展。

《物业管理条例》的定义是物业公司的管理, 我认为这个需要改, 2012 年的物业管理新政, 我是以那么大的热情和时间投入, 就是想掀起全国的物业管理变革, 目前来看, 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推动下去, 带来很大的问题是在哪儿呢?物业管理市场是甲方严重缺位的, 蹩脚的物业管理市场, 我已经有二三四的总结——两个致命缺陷, 三个尴尬结果, 四个红利的歪曲认识。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如果甲方缺位 (甲方缺位是大部分) , 从全国的角度讲, 深圳这么前沿、发达的物业管理市场, 成立业委会的不超过30%, 我们面临大量的物业管理项目是没有甲方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 怎么样形成合同管理?大多数是开发商和物业管理签的, 经常会面临很多问题, 比如说现在面临市场变动, 价格或是电梯的问题、管理的问题, 业主的组织缺位。实际上这是社区越俎代庖, 物业管理是单方面的舞蹈, 所以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尤其是现在商业模式的变革, 比如说社区O2O的管理, 物业管理进入资本市场, 这个放大了甲方缺位的严重问题, 我们讲互联网三大风口, 一个是互联网+ 风口、一个是资本市场风口, 现在掀起上市浪潮, 两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6家在新三板, 还有二三十家在排队上资本市场。最需要关注的风口是业主自治的风口。可喜的是, 11 月20 日中国房地产投资人论坛以及沃顿商学院的课题报告, 这里面讲到万科, 万科物业CEO演讲的时候谈到业主自治的风口, 大篇幅讲到业主自治对到资本市场上市、入市的风险。他提出了很多观点, 把业主的声音全面反映到资本市场, 我觉得这点起码引起资本市场对来自业主声音的关注。

我相信物业管理一元化到多元化的时代会到来, 现在用户逻辑是颠倒的。不管怎么样, 最终我们物业公司从行业企业的角度仍然会做模式的变化, 甚至有具体运作模式的变化, 最后上升到我们今天的主题, 对业主委员会的规范运作有要求。业主委员会的规范运作能完善物业管理公司的市场, 同时能完善它的商业模式, 有一个合乎商业逻辑的商业模式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也是互动的原因。

作为物业管理行业、企业来讲, 有物业管理协会, 我们还需要业委会。我们期待这天的到来, 谢谢。

李子英: 今天在这里讲讲个人的感悟和分享。

第一, 杂志社对业主论坛、对业主自治事业的发展承担了两个元素:一是旗帜, 我和张红喜在《物权法》出台的当天晚上讲了业主时代到来了, 那个时候写了一篇文章, 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更多的是质疑。不小心把这个旗子扛在肩上了, 现在周围团结的各种力量越来越多, 看起来这个旗帜还要扛下去。二是提供一个平台, 业主论坛也好, 昨天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也好, 有关这方面发展, 只要是正能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我们杂志社会力所能及地提供平台。业主论坛是非常好的平台, 将来的趋势是什么, 我在思考这个问题, 后来我得出一些自己的结论, 如果你想挖通大海, 大海100公里的距离, 你挖通90 公里, 那你白干了。业主论坛也好, 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也好, 最终会走到哪个地方, 能不能走到大海里, 能不能接通水源, 把水引到这里来才是重点。前面的工作都是有回报的, 但一定要坚持。

第二, 真心英雄应该在基层, 真正的力量在基层。基层的真心英雄要怎么样发挥英雄能发挥的力量?有两个范畴, 一个是真心英雄有这个能量, 本身局部、个体有这个能量, 另外是要有一个环境。而环境正是我们努力去打造的。

上一篇:融资中介服务下一篇:体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