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

2024-06-16

科学课(共12篇)

科学课 篇1

小学科学课要求的学习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知道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 并应用于日常生活, 逐渐养成学生学习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怎样使科学课妙趣横生?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摸索出一些教学方法, 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产生好奇,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要想学好科学, 就要用兴趣引导,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新鲜的、充满了惊喜和奇特的。所以, 我改变了以前说教的教学模式, 采取激发兴趣、师生互动、学生亲自体验的教学方法, 为孩子创设情景, 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我们知道:导入新课是一节课关键。在新课开始的时候应创设良好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兴致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比如:妙趣横生的游戏, 童话故事, 一些小实验, 引人思考的问题等都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压力》一课, 我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讲桌上放一瓶水, 然后让一个学生用吸管来喝。让学生观察, 然后提问:“用吸管吸水水为什么能吸上来?”学生都说自己用力吸上来的, 这时, 我在在吸管上扎了一个孔, 再让学生来吸, 结果吸不上来了, 课堂上一下子沸腾起来,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入了今天的学习内容《压力》。

二、用身边的事物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看到“科学”两个字, 很多学生都觉的科学是神秘的, 从而对科学课产生一种害怕。其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科学是随处可见的, 许多平平常常的事情, 就蕴含着许多的科学道理。如:水为什么会变成冰;船为什么会在水上航行;天热的时候, 巧克力就会熔化;毛毛虫长大了, 就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因此,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们“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打消学生对科学课的畏惧感, 让学生知道科学无处不在我们身边, 科学就在我们生活里。在讲《太阳和影子》一课时, 我找一名学生到讲台前, 把窗帘拉好, 用一盏灯由高到低、由左到右照这个学生的影子, 让其他同学观察影子的变化。得出结论:影子由小变大、由右到左, 生活中不仅太阳能照出影子, 灯光也可以。在教学《热胀冷缩》这一课时, 我拿出一个瘪了的乒乓球问学生:这个球还能用吗?学生们都摇着头说:不能拉!于是我倒了一盆热水把球放进去, 让孩子们观察变化, 只看见瘪了的乒乓球慢慢的鼓起来, 孩子们都拍起手来起来!看了我做的实验, 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我很轻松地就完成了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不仅揭开科学的秘面纱, 还让学生通过学习科学, 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 认识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三、通过动手做实验感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学趣, 这种兴趣, 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 但他们有时候不认真听, 上来就做, 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 颠倒操作过程, 不按照要求导致实验失败, 所以在做每个实验前教师就要明确实验的操作过程。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明确操作过程。如:《导体与绝缘体》一课, 由我先演示, 让学生仔细的观看实验操作过程, 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电灯是怎样亮的, 是怎样连接的。再把孩子们分组, 进行动手操作, 让学生们亲自去体验, 这样就能使学生对这一实验过程印象深刻。只有这样仔细的听, 认真的看, 学生才能做好实验得出结论。这些感觉器官的运用, 学生的全面观察, 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 我还把实验中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要点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注意实验步骤, 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导致实验失败。

学生年龄小, 好奇又好动, 这些实验对他们吸引力很强。所以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应用知识, 课外延伸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阵地, 但不是唯一的途径, 学生学习科学、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天地。因此, 要引导学生学科学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 使课内、课外相结合,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特点, 好奇心重, 对新的事物比较感兴趣, 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实际, 让学生走出教室向课外延伸!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科学的活动, 如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 使所学知识得以扩展和应用。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如在学习电路知识时, 我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自选材料制作一个电路,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 把所学的知识展示给爸爸妈妈。再开一个《科学展示会》,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小制作、小发明。科学课的很多内容、很多例子都来源于我们身边的生活,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 要在上好科学课的基础上, 结合课本的内容和生活的实际, 组织学生走出教室, 让学生乐于探究, 热爱科学, 了解科学的本质, 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解决自身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 教师要想上好每一节科学课, 就是要真正理解什么是科学, 这样, 教师才能教得有效, 学生才能学得有趣, 才能让科学课充满乐趣。

摘要:小学科学课要求的学习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知道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 并应用于日常生活, 逐渐养成学生学习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怎样使科学课妙趣横生?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摸索出一些教学方法 , 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科学,科学课,乐趣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学大纲》.

科学课 篇2

首先,李先生上了一堂土壤课。他说:“没有草的土地,只要你喝一点水,就会满满的。再倒水,就得让水带走一些土;在有草的土地上,喝个三四个小时还不够!”我有很多问题要问,但刚要举手,李老师宣布下课。我别无选择,只能下次再问。

然后,易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寻找动植物的课。他给了我们工具来分别寻找不同的动物。我命令我们小组的成员迅速行动。我发现了一只蚱蜢,但我抓不到它。庄老师抢过来给我。金铃子抓住了蝴蝶;苏抓了蚱蜢和蚂蚁;刘?抓到一只蜘蛛。然而,蝴蝶从袋子里飞走了,蜘蛛爬走了。苏和刘?叹了口气,我说:“继续抓,说不定能抓到。”这时,当我看到陈玉涛皱着眉头时,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他说:“我太胖了,抓不到蚱蜢。”我心想:他不会要我抓的,我也抓不到。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吴天瑜来的时候我只想离开,所以我请他帮助陈玉涛。他们两个正要再抓蚂蚱,易老师宣布他们要集合。虽然最后只抓到两只蚱蜢,但是它们很开心。

小学科学教师如何上好科学课 篇3

【关键词】情景导入 观察 实验教学

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用动态的眼光看待科学。尤其是进入20世纪后,自然科学研究飞速发展。而新颁布的《(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与以往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科学课程标准》借鉴了国外关于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做出一系列的规定,力图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强调这门学科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内容的整合。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应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把科学的新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呢?

一、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一部分一部分地教给学生,最后将各部分知识组成整体,学生只需听、练、背,记住教材中的知识即可。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材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了这种角色,总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那么,当代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呢?《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师应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二、创设良好的情景导入

探究性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模式,而情境的引入则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好的情境引入能够产生探究的问题和动机,有一个好的情境引入,不光具有课堂教学上的可操作性,而且要能够从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认知心理学上说,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机制进行。内在动机的激发主要考虑学生的自身需要,比如人的认识和理解的需要、个人的偏爱、生活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和成功的需要、归属感和爱的需要等。而学习外在的动机的激发主要通过外在环境的因素进行,比如教师的表扬、惩罚、榜样的作用、教师的期待、竞赛等。在设计情境引入时,可以结合动机的内、外部激发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能力。

三、从身边事物开始观察

小学科学课如果没有了观察、实践活动的过程也就没有了它的意义。在教动物和植物这些内容时我们就可以教孩子做一个细心的人,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留心,观察我们校园里的各种植物;观察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观察植物的一生;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树叶的变化,比较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去欣赏四季见到的花,去分析花的构造,研究花的颜色、花冠的形状,去闻一闻花香,想一想花的作用,去瞧一瞧植物的果实,看其颜色、大小、形状,有的还可尝一尝其滋味:桔子的酸甜,苹果的香脆,梨子的清润,西瓜的甘甜,草莓的酸溜溜等。

在观察小动物时可以组织孩子们到学校的足球场、草地、花坛、树林等,让孩子们找到了飞舞的蝴蝶、蜻蜓、蜜蜂,成群的蚂蚁、跳跃的蚂蚱,鸣叫的蝉,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蜗牛……孩子们去观察这些小生灵的样子,了解它们的习性,和它们一起玩耍,从中了解很多的知识,体验到了无限的乐趣,他们也会更加热爱这些小精灵。

四、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加强实验教学

在讲到某一个环节比如四年级学的昆虫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我校草木茂盛,到处都有昆虫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到草从里去捕捉蝗虫拿回到教室,然后孩子们用肉眼或放大镜去观察它由那几部分构成,讨论蝗虫的生活特性,并通过大小蝗虫的比较,了解它的成长过程。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试验,用树叶制作叶画、叶脉书签,用昆虫制作标本,用纸杯做土电话,用易拉罐制作发声筒,用木片、塑料、纸盒、泡沫做船,用筛子、漏斗、滤纸、玻璃棒等分离混合物,用蒸发的办法分离盐与水,用纸、针、棍子做成风车,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体验科学的乐趣。

五、自制教、学具,做好每次实验

小学科学的实比较多,而观察、实验所须要仪器小学实验室里不可能都有配备,比如如教学《风》,要讲清风形成,就必须用空气对流箱来作实验,而空气对流箱在装备仪器中是没有的。为了上好这一课,我找来三合板、塑料薄膜等材料,做了个空气对流箱,试用一下,效果很好。在这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利用硬纸盒,做成空气对流箱,用可乐瓶、酸奶瓶等材料做成空气对流瓶,成功地显示了“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条件下发生”的原理,既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制作,细心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六、选取代用品,补充实验装备不足

在四年级的《溶解》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时完成盐、高锰酸钾、砂、小苏打、纯碱、白糖、碎石子、石膏、面粉等九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每组需要九个烧杯,这是我们实验室装备所无法解决的,如果做一种物质的溶解实验后换一次水,那么实验室内将会是倒水、装水的学生来往穿梭,乱成一片,实验根本无法进行。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可布置学生每人带两个广口玻璃罐头瓶或玻璃茶杯,各装半瓶水,这就解决了分组实驗仪器的不足,保证了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可以灵活地选用矿烛代替酒精灯,橡皮筋代替弹簧,竹筷代替搅拌用的玻璃棒等,使分组实验按新教材要求开齐开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有限,通过具体事物和亲身参与活动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我们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科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美)阿瑟·A.卡琳 等著.《教作为探究的科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8

[2]陈小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J].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2011(11)

科学课不妨再“科学”点 篇4

第一次磨课:明确方向,体会教材编写意图,让孩子经历探究的过程。

结合教材内容,我们初步定下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1.看光源图片,明确光源概念。通过对太阳、燃烧的火把、月亮、不发光的灯泡几种物体的辨析,深化理解光源的概念。

2.通过观察透过密林缝隙的光,探究“光是沿直线行进的吗?”我们预设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利用三张小孔板和手电筒成功地完成探索,填写实验报告单,得出光沿直线行进的结论。

3.通过“生活中还有哪些说明光是沿直线行进的现象”以及视频中对隐形衣的介绍,了解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科学可以使生活更美好。

反思第一次执教,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学生在接触“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这描述性概念之后,对“发光”一词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自身发光和反光看起来效果相似,但本质不同,尤其在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光源”时,出现了激烈的讨论。讨论不是不好,只是我们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应该把大块的时间放在探究上。其次,学生在利用小孔板实验时,由于小孔是利用打孔器打出的,小孔的直径约有4毫米,学生很容易让手电筒的光成功地照到屏上,便轻易地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我们认为这节课探究的过程不严谨,探究活动流于形式,这样的结果我们很不满意。

第二次磨课:建构概念,让探究合理化,初步实现让孩子科学地学科学。

第二次磨课,将教学内容做如下调整:

1.将光源的概念改成“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并让学生分析概念中的哪个词比较重要,并要求孩子以“遇到重点词拍桌子的方式”读出光源概念。将图片“燃烧的火把”替换成反光的镜子,把太阳换成了不发光的灯泡。有了这两个图片的铺垫,在镜子、月亮、发光的灯泡、不发光的灯泡的对比中,学生比较顺畅而深刻地建构了光源的概念。

2.将探究实验做了三处调整:(1)先在PPT中呈现实验材料的照片,并让学生讨论如何实验,避免了探究中“不想就做”的盲目性。(2)教师追问“如何保证三张小孔板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强调了只有光从直的路径通过,才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3)针对实验中屏上出现“月牙形光斑”这一现象,加以深入讨论,从反面证明光只能沿直线传播,不能弯曲。

反思第二次执教,我们观察到,课堂上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判断是不是光源的环节已不再成为障碍。探究中他们想出了用眼睛看、利用油笔芯将小孔穿成直线再抽出笔芯、用格尺使小孔板排成一条直线等方法,使小孔成为一条直线;在实验中,他们不满意屏上出现的月牙形光斑,思考之后对器材的摆放进行调整;他们还对屏上的光斑比小孔要小一些的现象进行了猜测。我们觉得这节课可以说学生是在探究前思考、探究中研究、探究后质疑,这种目的化、合理化、反思化的探究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成功的探究。可是做为科学课老师,我们扪心自问:一个实验就能说明“光是沿直线行进”吗?这种以点代面、以部分代整体的做法不是归纳概括,它不严谨,也不科学。我们能不能让科学探究再科学一点呢?

第三次磨课:深度思考,拓展探究,让探究再科学一些。

我们将探究做了进一步的修改:

1.在学生探究得出结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利用小孔板证明了光是沿直线行进的,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科学结论是可以被多角度多次反复验证的,用其他材料来证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而且演绎的方法也能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补充光在水中行进的实验。“光从小孔中通过,实际上是在空气这种透明物质中穿过,倘若换成其他的透明物质,比如说———水,光还能沿直线行进吗?请你利用老师提供给你的茶水、激光笔来试一试。”学生探索、观察、思考后,得出“光在水中是直线行进的”这一结论。

3.运用演绎的思维方法,进一步推进探究,向权威质疑。“生活中还有哪些透明物质?”“我们看到了光在空气和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那么我如果说光在所有透明物质中都是沿直线行进的,你相信吗?今天的实验中,实验材料比较粗糙,如果光是以肉眼看不出来的微小的波浪式前进,有这种可能吗?课后你打算怎样做?”

反思第三次执教,我们真的没有时间让学生思考和体会“光沿直线行进”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和应用,但是我们把学生的科学思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我们没能给学生一个成型的结论,但是学生真正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的严谨地想问题、做实验,并且把科学思考延续到课后。学生不会兴奋地告诉大家他学会了什么,但他会相信他看到的,他会怀疑他没有经历过的,他不一定会说科学很有趣,但他一定会认为科学很有意思。尊重事实,演绎和归纳,这些应该是孩子们的又一科学收获吧。

参考文献

[1]陈恒华.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J].基础教育参考,2005(10):14.

[2]李春生主编.比较教育管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4.

科学课作文 篇5

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用小管子和洗洁精水做吹泡泡的完具。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拿起小管子,将一端在瓶子里蘸了一点洗洁精水,然后从另一端一吹,眼看一个大泡泡就要吹成时就破了,几次都是这样,我很着急,但没有灰心,还是认真地吹,后来发现要轻轻地吹才能吹出大泡泡。我吹了一个大泡泡 ,有篮球那么大,像节日的气球,我高兴地叫周围的同学看,不一会儿,大泡泡破了。我又吹了许多泡泡,很好看。接着,我一个大泡泡上吹了一个小泡泡,就成宝葫芦了。我又吹了个大泡泡放在桌上,再在上面吹两个小泡泡,就成了个米老鼠头……从此我懂得做事要一气合成。科学课作文2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如何上好科学课 篇6

一、副科意识的存在

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认为科学课课时少,不计考试成绩,思想上就把这门课列入“选修”一列,对科学课普遍存在轻视思想。最突出的表现,是科学课不能与语数外等课一视同仁。如四年级的科学老师的亲身经历:课堂上一位学生没有认真听课,玩弄自己的铅笔,这位老师就没收了学生的笔。结果,下课一会儿,班主任就找到她说,家长打电话了,让你尽快把笔还给孩子。这位老师心理是不舒服的。在家长眼里,孩子在科学课不认真,小事一桩,甚至都不用跟任课教师交流都能解决,科学课老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二、实验的限制

科学课每门课的安排上,都有一个质疑—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过程,其中实验一环是最重要的。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极少有学校能保证实验的良好开展。大部分学校都存在无实验场地、器材、实验管理教师的“三无”现象。学生们缺少工具,任凭教师怎么高谈阔论是都不行,课堂效果不好,还有一些需要专业器皿的实验,更是无从下手。然从我自身与教学中,我总结出三点:

(一)思想上要重视

这貌似一句空话,但其实是一句实话。无论其他人怎么看,作为科学课老师,自己要重视。因为一旦自己确定了自己是副课,就等于给自己找了一个松懈的理由。思想支配行动,思想轻视,行动必然消极,还何谈课堂质量?科学课教师要坚信自己课程的必要性,对学生深远发展的重要性,愉快地投入教学。有的老师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自己重视有什么用?你看学校、家长,对待语数英教师与科学教师(还有音体美)态度明显不同。其实所有科任课老师都深有体会,无论什么学科,想上好一堂课都不容易。就因为周围存在着这种轻视的态度,我们更要自己重视,努力上课,逐渐改变他人轻视科学课的态度。

(二)备课要充分

1.熟知教材。每堂课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一定要明确,课堂目标容易达成,对学生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坚持科学实验与观察有很大促进作用。

2.备足实验材料。科学课强调动手实验、提高观察能力,让学生从亲手实验中发现、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所以实验占了绝大部分。而目前学校不能自己满足学生的实验材料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发动脑筋,尽量多地让学生多准备。

事实证明,良好的示范加充足的材料准备加清晰的环节就能成就一堂较好的科学课。比如我教授科学课《种子的发芽试验》,事先布置,自己也发了一盆绿豆,准备了足量的纸杯。通过分组对照试验,让学生懂得了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之后两人一组种植绿豆芽。因为我保证了材料的供给,并带领孩子们到小花园中,实地取土、种植,孩子们兴致勃勃,圆满地完成了课堂任务。直到下课,还有学生不停地围着询问疑惑;《蚯蚓的选择》中,我们到树林里挖蚯蚓,进行蚯蚓喜欢的环境试验。孩子们就跟探险一样,当挖出几条足足一尺多长小拇指般粗的蚯蚓时,全班笑声、尖叫声一片,然后我们把蚯蚓聚到一起,分别进行了干湿土的对照、阳光和阴凉处对照的实验,效果很好。

(三)加强课堂组织能力

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教师对课堂纪律的把控、课堂评价机制的运用和个人气质、语言魅力等因素。我的做法是事先跟班主任沟通,了解班级日常管理,尤其是评价机制,先熟悉学风、班风。课堂上就延续班主任的做法,将科学课的课堂学生表现情况纳入班级管理。课堂上,只要学生注意力不急中课堂暂停,等学生注意力再次集中后课堂继续。另外,注意自己的语言,简明、幽默、拟人化的语言,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能将科学道理通俗化,易于被学生接受和记忆。

总之,要想上好科学课,教师要以班主任的教学责任感来组织课堂,以每节课作为独立单位,向每节课要质量,只要用心,科学课同样可以被学生喜爱,而教师也能从中体会到价值感。

科学课 篇7

一、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历史视角

探究进入科学课程的时间不足百年,杜威曾在1909年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报告上强调:科学不仅是要学习一堆知识,而且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或方法。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上天不仅促进了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使得科学探究受到了重视。从杜威到布鲁纳,他们都秉承一个观点:科学即探索与实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的科学教育改革中,探究的思想倍加受关注。如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探究。同时也提出,科学探究包括形成科学研究问题、建立假设、收集数据、检验假设和交流结果。[1]2000年,英国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分为:制订计划、获取并表达证据、思考证据以及评价四个步骤。[2]2001年,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6个部分。[3]从以上3个国家科学教育的标准中可以看出对科学探究的步骤基本相同,但美国将科学探究的结果进行交流,而英国则进行评价,我国的探究包括的内容基本与美国相同。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与探究学习相关的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以接受学习为中心的传统的学习与教学方式。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要改革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倡研究性学习。因此,我国2001年颁布实施的科学标准,显然吸收了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的经验,科学探究所蕴含的内容更加完备。这里,可以看出科学探究的特征:学生对科学问题感兴趣;学生寻找证据以解释科学问题;基于获得的证据对科学问题的解释进行体系化;学生对形成的解释在小范围内进行评价从而获得最终的解释;对最终提出的科学问题的解释进行确证和交流。除上述特征外,科学探究还应具备科学家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摸索出的实践方法,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科学的思想方法。

建构主义作为当代西方教育的主流理论明确提出,要在科学课程中进行显性的科学本质教育。20世纪90年代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科学标准提出,小学3年级科学课程与教学应围绕问题解决、科学知识、科学本质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四个基本目标组织教学。其中将科学本质目标界定为:使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历史发展,获取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的知识的手段。[4]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也提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上,科学探究教学的实质应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因此,综合上述各国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的科学探究所包括的内容来看,科学探究应有两层意思:一是科学家群体的探究过程;二是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或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其中后者是对前者的模拟,而前者为后者提供模式和基本路径。最终探究的目标是科学概念的掌握。

二、学生科学探究的现状

笔者的一项基于小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喜欢上科学课的原因基本是为了做实验,但多数学生只动手不动脑,缺少思考探究的目的性,玩心过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独立探究的空间较小;教师存在探究思想的误区,缺乏对实验的指导,有放任学生之嫌;学生的课外探究较少,课外科普(科技)资源匮乏,主动性欠缺,活力不足(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多数教师能领会课程标准的理念,重视探究,重视学生的动手活动过程。从表1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学生喜欢上科学课的原因也是做实验。从杜威的观点———“科学即探索和实验”来看,学生有探究的意识,但有意识并不等于获得。在教学中教师把一半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表面上看,教师的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学生本身没有实验计划(或者说实验设计),学生的探究不知从何入手可能就成为无意义的“体力劳动”。另外,在实践课中学生的兴趣往往不是探究结果的原因分析上,而是觉得好玩。如一节“折纸飞机”一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飞行常识,以此让他们探究如何改变机翼的受力而改变飞行路线,正确的实施步骤是:简单了解飞行知识—叠飞机—试飞—分析原因—记录;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多数学生的兴奋点是叠出的飞机飞多远,而很少关注飞机飞得不远的原因,更不用说记录自己的试飞过程。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的学生在科学课上做实验记录,另外,只有占调查总数6%的学生参与了科技制作,缺少了探究的实践,即使学生在问卷中回答经常参与实验探究也显得有些空泛,因为他们可能并未理解何为探究。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要用一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分析问题,例如折纸飞机中飞机飞行不远的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纸张因素等等,要使学生把机翼加厚、改变方向等简单的、无意识的想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使得探究过程不但重视操作,更聚焦于思维过程。

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强的目的性,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的活动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跟随科学家脚步的动脑思维、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过程,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较长时间里传统教学处于主导地位,一些教师仍以知识本身为目标,缺少以科学概念来统摄教学的意识。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对周围的事物形成了各种认识,这也就是皮亚杰等研究者提出的前概念,这种“似理论般”的概念雏形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学生科学概念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充分、反复地多次体验。也就是他们需要多个探究活动,通过各种探究技能逐步建立、完善他们的科学概念。因此,教学要以科学概念为目标,而探究则作为途径,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概念。

三、学习环模式:概念的形成与应用

科学前概念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科学课堂要走向深入,离不开科学概念这一价值内核。而科学概念传递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顾及学生有哪些认识和想法,设计探究的概念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新的概念时新旧概念相左,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兰本达教授认为,概念是每节课的指路灯,让概念从混合思维出发,逐步沿着“概念箭”,经过复合思维、前概念思维水平向科学概念靠近,直到概念思维。[5]如在学习“昆虫”时,学生已经有了昆虫的前概念,他们的判断是:幼小的、有脚、会飞的动物,蚂蚁、蜘蛛、蚊子、苍蝇都是学生课前所理解的昆虫。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未了解学生已经有的认识,只展示几种典型的昆虫,通过特征概括抽象为:体分三部头、胸、腹,有翅能飞六只足。这似乎把昆虫的特征讲清楚了,但上完课后仍然无法让学生正确判断什么样的动物为昆虫,他们仍然可能将蜈蚣、蝎子、龙虾等与昆虫容易混淆的动物视为昆虫。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忽视学生的前概念;二是学生没有将昆虫的概念抽象并固化。科学概念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爱因斯坦认为:“形成概念的科学方法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方法,不是在根本上,而是在于概念和结论有比较严格的定义;在于实验材料的选择比较谨慎和有系统;同时格外地重视逻辑推理。”科学概念以及科学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直接指向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这也正是科学探究所体现的应有之义。一旦学生对科学概念本身产生兴趣,他们的科学思维则由感性走向理性,由具体趋于抽象,由表面趋向深入,这样一来,科学体验的核心探究味道得以凸显,过程与方法的核心价值就得以彰显。

科学教育中强调探究教学模式的共同点就是重视学生对科学现象的亲身感受和操作,通过科学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学习环模式是探究式教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由罗伯特·卡普拉斯(RobertKarplus)及其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因一项小学科学课程改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有效 的科学教 学策略,该模式的 教学过程 由探索 (exploration)、概念引入 (conceptintroduction)和概念应用(conceptapplication)三个前后相连的阶段的循环。[6]探索阶段: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对科学现象感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概念引入:教师引入相关的科学术语、概念等,帮助学生澄清探究中的质疑,以使他们形成更完整的科学概念的过程;概念应用:教师将引入的概念运用于新问题的解决情境之中,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前一阶段引入的概念,能让他们用所获得的概念解决新的相关问题。

小学科学课生命共同特征的主题之五———遗传现象,这一节的内容标准是让学生“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根据学习环模式,将“遗传与变异”一课的三阶段学习环概括为图1。

探索阶段:首先要建立遗传的观察基地,再对遗传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师引用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引出遗传的现象。引导学生们观察,对熟悉的动物进行比较,兔子生兔子,而生出的小兔子之间会有差异。让学生们与父母进行外形的比较:眼睛的颜色、肤色、有无耳垂等,可以用列表的方式加以统计。但对于用餐习惯等学生们也可能认为是遗传,这就需要教师去纠正和引导,告诉他们这是因长时间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种养成习惯。学生们知道猫只能生猫,而不会生小狗,但生出的小猫可以有不同的花色,由此引出孟德尔的数量性状遗传,也就是变异。同时,可以让学生用推理的方式推断两种颜色猫可能生出哪些花色的小猫。用孩子们常吃的大米引出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多个品种的水稻与野生稗杂交,经过多年的选育培育出多个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不但让学生们知道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坚持不懈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通过史实也让他们知道变异是可以人工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也为后续阶段的概念应用打下基础。

概念引入阶段:无论探索阶段引用了多少案例和事实,最终要将其抽象、归纳为概念。遗传,是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的表现。变异: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

概念应用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的一场农业革命,人们由狩猎群居变为耕种,通过选育来控制动植物的性状,保存变异的植物种子改变其后代的性状,这些都是原始的利用遗传变异的雏形。我国古代驯化饲养金鲫为现在的金鱼,并传播到日本等地,这些科学史实让学生们感受身边应用遗传和变异的成果。另外克隆技术、太空植物也是控制遗传和变异的性状来实现的。太空育种是靠外太空的辐射,对种子的DNA产生影响,然后加快其变异的速度,产生不同的变异品种;植物变大只是因为基因变异而已,由太空的各种辐射粒子造成。

以上学习环的三个阶段让学生们从建立科学概念(遗传、变异)出发,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探究相结合,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尽量注意学生的前概念,使学生逐步建立科学概念(遗传、变异),在此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概念应用阶段,鼓励学生将建立的新概念、新经验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从而达到了对所学科学概念的固化、理解和迁移。逐步的循环探究过程让学生不断深化所学的科学概念。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促使小学科学课由传统讲授方式逐步拓展为探究方式,但目前的探究教学多数流于表面,难以体现探究的内涵——科学概念思维。以一项对小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调查为基础,发现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使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分析;探究过程重视操作,而没有聚焦于思维过程。因此,运用学习环模式于小学科学课中,从“遗传和变异”一节的探索阶段到概念引入阶段再到概念应用阶段,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掌握科学概念。

科学课 篇8

矿泉水, 让学生用肉眼观察比

较所装矿泉水的多少。教师设计这一游戏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这一环节起码有两点不科学:其一, 把自来水装到矿泉水瓶里就成了矿泉水, 这不科学, 只能假定;其二, 让学生用肉眼观察比较不同形状瓶子里水的多少, 这也不科学, 因为肉眼观察到的现象不一定是正确的, 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测量。

二、知识性的错误。

如:五年级上册“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 一位教师投影出玄武岩 (火山岩) 图片, 让学生说说岩石上面的一个个小孔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回答是小虫子打洞形成的, 教师肯定认可了学生的说法, 这是一个知识性的错误。玄武岩是典型的喷出岩, 岩浆在地球的内部温度高, 压强大, 一些气体物质被“压入”岩浆中, 当岩浆喷出地表以后, 压强减小, 岩浆中的气体物质就要从岩浆中出来, 而此时地表温度低, 岩浆一边冷却凝固, 一边释放气体, 当气体不断的喷出, 岩石中就留下一个一个的小气孔, 这就是喷出岩的气孔构造, 也是玄武岩多孔的原因。再如: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一课, 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哪些物体是导体, 哪些不是, 学生回答文具盒、电冰箱是导体, 桌子不是导体, 教师默认了学生的回答, 而没有引导学生区分、归纳出哪些材料是导体, 哪些不是, 实际上, 文具盒、桌子也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桌子除了木制的, 也有金属的, 而金属本身就是导体。

三、教师的提问不科学。

如, 在讲三年级上册“水”时, 一位教师拿出两袋液体, 让学生回答:两袋水中哪袋是水?哪袋是液体?水本身也是液体, 液体不仅包括水, 还包括许多其它种类的液体, 这是一种逻辑关系的错误。一位教师讲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共同特点”一课时, 问学生:“将一棵菜放到水中, 另一棵不放, 结果会怎样?”学生回答:“放在水中的一棵会烂掉”, 学生的回答显然不是老师所要的, 教师意在让学生明白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水, 所以赶快限定“在一天之内会怎样?”实际上这不是时间的问题, 而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本身不科学、不严谨造成的。

科学课也需要阅读 篇9

一、合理使用科学课阅读材料

(一) 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相结合进行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中就有不少的科学知识, 不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得到的。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有关的科学信息并结合生活与学习中的经验和体验, 把知识进行重组从而来获取得到新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科学知识的资料给学生进行阅读。如:在教学湘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中的第一课《食物中的营养》一课时, 学生在平时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 已经得到一些有关食物中的营养的信息。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 学生掌握的有关信息不会很全面, 教学中又无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来认识食物中的营养。这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书本上的内容, 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 人体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哪些;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 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通过这样的阅读, 学生感受到了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使学生建立了饮食健康的意识。这时, 学生会对食物中的营养充满探究的兴趣。这时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 及时地提供一些资料给学生阅读。如: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成分的详细知识;矿物质的种类和人体缺乏时的症状及预防。通过这些补充阅读, 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食物、食物的营养, 以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从而以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 发现食物与人体的生命活动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并发现食物自身奇妙的变化。

(二) 结合声音、文字、图片等进行阅读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 达到读得轻松、悟得迅速的目的。如:在教学湘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第2课《昼夜交替》一课时, 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花园和动物园的画面, 边欣赏边介绍动物的作息规律和植物的开花时间。再给一组植物图片让学生阅读, 说一说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通过这些阅读使学生初步感知到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调动学生继续探究的愿望及兴趣。紧接着提问: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 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纷纷列举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老师再出示一段视频, 向学生介绍一些动物的昼夜活动情况。如:猫在夜间活动的秘密、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夜晚活动的昆虫节律等, 使学生知道昼夜的变化对动物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把声音、文字、图片等资源整合使用, 引导他们在各种不同形式的阅读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进而帮助学生结合阅读和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激发了学生自觉探求新知的欲望和兴趣。

(三)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阅读

网络资源包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 丰富多彩, 内容新颖, 也成为了我们教学的百宝箱。如在教学湘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表变化的奥秘》中的第五课《走近矿产》时, 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岩石和矿物可以分成那几类?2.岩石和矿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那些用途?3.我国有那些岩石和矿产资源?现状如何?4.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 我们如何保护它们?

让学生小组合作, 上网查找文字、图片、视频、动画, 也可以网上在线提问, 网络交流, 边查找边记录整理。查找结束后, 全班交流汇报, 汇报时可以语言描述;可以利用图片介绍;也可以通过视频汇报。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 使学生在愉快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知道了岩石和矿物的更多用处, 知道它们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从而理解了保护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资源的意义, 对学生树立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有很大帮助。

二、认真开展科学课阅读指导

(一) 课前阅读,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 阅读“引言”:

《科学》在每个主题单元的首页设置了“引言”,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该单元的兴趣, 并指明该单元的研究方向。如《动物》的“引言”对学生很有激励性, 我很好地利用了它, 通过引领学生对“引言”的阅读、讨论, 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新课, 引领学生进入这一单元。

师:我们来读读课本第1页的短文, 读后说说, 关于动物世界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关于动物世界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师:噢!同学们提的问题真不少。从今天开始, 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想知道的这些问题。但这可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 我们需要用几个星期的时间, 一步一步地去研究, 一个一个地去解决。

2. 阅读“资料库”:

《科学》在每个单元的结尾设置了“资料库”。这个“资料库”除了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之外, 还让学生明白了学科相容的道理, 更加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二) 课中阅读, 享受探究成功的喜悦

由于知识经验和水平的原因, 在科学探究的开展中, 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学生在探究活动进行中无法深入探究而处于停滞状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差异让学生阅读科学教材, 从中获得启发, 把科学探究活动深入下去。如《我们的身体》中, 让学生把人体各主要器官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因此,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p83页的“资料库”和p75页的内容并从中获得启发。

(三) 课后阅读, 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

对科学探究活动而言, 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教师在组织好课前准备性阅读和课中探究性阅读的同时, 引领学生进行课后延伸性阅读活动──阅读搜集各种科学资料, 也是非常重要的。如, 学完《变化的天气》后, 号召学生阅读、搜集更多的天气信息、预报方式等等, 这不仅让学生扩大了知识面, 增加了科学探究的广度,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探究的习惯。

科学课教学做到“三少” 篇10

学生的创造性是无限的,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当我们敢于放手的同时就会发现学生是一杯永远喝不完的水, 学生的世界是如此的五彩缤纷。

例如, 教学“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 课前了解到学生很乐意研究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于是教师在准备相关材料的基础上, 允许学生带来自己想研究的物体, 结果学生带来了很多富有意义的材料:果冻塑料外壳 (形如微型小碗) 、较重的盘子、苹果、西红柿和马铃薯等。这些材料充满了结构性, 在印证质量、体积与沉浮的关系上具有意想不到的说服力, 比教师精心准备的材料合理得多, 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索的“胃口”。当教师宣布请各小组自由找4样东西由重到轻、由大到小排好顺序, 再猜测、实验、比较、思考的时候,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他们发现果冻塑料外壳 (形如微型小碗) 很轻, 直接放在水面上不会沉, 放满水后又会沉下去;小盘子比较重, 却不会沉, 放满水后也沉下去了;他们还发现牙签有沉有浮, 具体要看牙签是否浸透水, 浸透了就会沉。就这样, 教师在开放材料的同时, 也解放了学生们的“大脑”。

二、少“品头论足”

科学课注重让学生获得体验, 科学探究在需要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科学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书本知识外, 还包括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训练, 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类程序性的知识仅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简单的记忆模仿不可能学会, 而要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 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吸收才能习得。

例如, 教学“研究土壤的组成”一课时, 知识很简单, 但这些知识的获得却需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先让学生谈谈对土壤知道些什么?预测土壤里会有些什么?再做3个实验, 分别进行细致观察, 表达交流, 最后得出结论:土壤是含有沙、黏土、动植物及其残骸和人为垃圾等的混合物。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训练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技能,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有效地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与土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要保护土壤。

三、少“包办代替”

教师对学生不放心, 实验活动前的讲解及材料准备工作不断细化、不停指导, 学生就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 实验过后, 往往不知其所以然, 成了纯操作的机器人。再者, 不少教师自己示范实验, 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不让学生亲自做。这样学生没有参与实验的机会, 导致学生兴趣不足、观察不细、缺少思考等, 从而缺失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最有效的体验过程。

例如, 教学“冰棒周围的‘白雾’从哪里来”一课时, 教师不是根据教学目标替学生把实验做了, 而是用商量的口吻问学生:冰棒周围的“白雾”是从冰棒上冒出来的吗?如果认为是, 怎样证明?如果认为不是, 又怎样证明?学生讨论后, 选择了可行的方法。有的用玻璃瓶盖住冰棒;有的采用课本的方法, 用不漏气的塑料袋把冰棒包起来;有的用碗盖住冰棒。结果殊途同归, 凡是自己亲自做实验的学生都惊奇地发现仍有“白雾”, 说明“白雾”不是从冰棒上冒出来的。

科学课的生活性与科学性 篇11

关键词:善于观察;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热爱科学

从教二十多年来,多数时间教学科学。科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承担着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重任。早期科学教育对每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科学对人们认识世界起着关键的培养作用。儿童自小就会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而这些看法经常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因此,及早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思维和语言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就以我的苏教版6年级上册课本为例,我这一学期里就又颇多感受。我常常和孩子们上课一起玩,一起疯!我和孩子们探讨,这个课谁做主?经多次讨论实验证明,孩子们自己做主,我是辅导,是助手,更是好朋友,随时听从孩子们的呼唤。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我必须承认,自己是个懒老师,许多问题和内容,在开学第一天就不知给孩子们了,翻翻新书,去看看今年的课题哪些是你熟悉的,你能驾驭的,你能给大家分享的?……我们这学期就没有完全按照进度学习课程,《做酸奶》被孩子们兴奋地提到了第一课,打破了书中的传统,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每人带来一小杯酸奶,并且详细介绍酸奶的制作过程,有10个以上学生能流利复述。我的问题设计是:如何放置酸奶?有3个小组轻松汇报。并且还提示我另外的生活经验,在我们北方地区,少用冰箱放置酸奶。孩子们汇报有6种稍微有区别的做法,我知道,尽管是父母帮助他们完成的,那也很欣慰了。孩子们课堂上分享了制作的成果乐趣。尤其是6(2)班的孩子,首先一定让老师品尝他们自己的作品。我真是成了品酸奶的大师了,我的评语还每一个都不能一样!

科学科目在教学中,备课是很费劲的,因为他涉猎的知识面太广,一个小知识,我也要查找很多相关资料,因为科学新课标中说:“科学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社会,而社会的发展又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仅作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也代表着一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一种当代公民必备的素质。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需要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每一点知识,我一定要渗透明了,把许多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是考验一个老师最大的基本功。我总是用玩笑,用事实告诉孩子们热爱生活里的点滴,珍惜生活的科学性。

之所以写这个论文,我也是有大量的教学反思做后盾,在我教学六年级上册《变色花》这一课时,让孩子们从实验入手,玩着学知识,有一个学生在提问时直接问我:“老师看到的一定就是事物的真相吗?”我随口就说:“那肯定!”可是学生反问:“,我们今天的实验改变了你的回答。”我懵了!!孩子們大笑,原来实验的结果就是,刚才还是一种东西,稍不留神一点添加,就彻底改变了颜色。我真是佩服孩子们的聪明,又觉得淘气的可爱!是在不断的教学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科学,一起在生活里享受科学,一起让我们的内心渐渐变得丰满起来。这个不被大家看好,出不了太多成绩的科学,却让我每天的教学意犹未尽。其实这也算我的失败一课,但是如果我的失败给孩子带来的是一生的收获,这点失败比我的成功更可贵。

新课标中说:“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尊重他们的经验差异和学习特点,为他们设置合适的学习途径和评测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究。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并不意味着学生自发地和自主地探究,更不意味着降低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科学研究不仅揭示了儿童的发展潜能,还证明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包括家庭、学校、教师、同伴和社区文化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学生进入学校以后,教师成为他们学习环境的重要提供者。”我虽然没有成为名师,但是简单的我每天都做到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许多科学家就一直拥有这些品质。

二、科学课让生活与实践深入人心

就这样象散养一样的玩中学习的科学课,让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们走进了科学的殿堂。有人说:“科学可以是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让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伴随生命始终。”我常常和孩子说,这句话原来是说给了梁思成、丁肇中、钱学森……将来有一天,这句话就是你最好的见证。我虽然是一个一穷二白的老师,但是也在科学教学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比如我们学习《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这一课,我学习了很久,而且至今意犹未尽。孩子们罗列的探究问题更是达到上百个,尤其是家里有了长期病人的学生,更是关注细胞的研究。我们做的知识链接讨论题,即使许多是孩子们开始从网上下载的,到了最后,全部成了他们自我对照研究的实例。罗列如下:师: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出示课件,简单复习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1、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2、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侧,左眼观察。先调整好反光镜的位置,让光线穿过通光孔。

3、转动调节旋钮,调整到最清晰的状态。

4、交换观察时,重新对光、调整清楚。

5、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6、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7、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洋葱表皮。

1、观察的同时把你看到的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洋葱表皮。(2人一组)

3、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是否看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请从形状、排列等方面进行描述。

4、学生汇报、交流,展示学生记录。

生:我看到了一个个小方块一样的东西,形状大概是长方形,排在一起。

5、出示洋葱表皮细胞图片。

师: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和这张图片基本相同,只是颜色不同。老师来解释一下,人们在制作标本的时候为了让我们看得更清楚,通常会对标本染色,所以颜色可能会有不同,这个不重要。

师: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很多个小格子,形状类似长方形,每一个都紧挨着,排列整齐、紧密,界线清晰。那么这些小格子是什么呢?

生:细胞。

师:是的,这一个个的小格子就是细胞,洋葱表皮就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小格子组成,其实这每一个小格子就是一个细胞。(板书细胞)最早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物理学家胡克,他看到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6、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胡克发现了细胞)

7、生: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发现有许多小孔,形状如同蜂窝,于是给它们命名为细胞,意思就是小房子。再来看图,洋葱表皮就是由很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十分微小,小到什么程度呢。

出示课件:单个洋葱表皮细胞。

师:这样一个洋葱表皮细胞平均来说长可达10微米,宽2—5微米。我们现在认识的是个新的长度单位—微米,那么微米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体会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这张课桌有多长?(1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1厘米)拿出活动记录,请你用尺子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再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1毫米)请你用尺子画出1毫米长的线段。那么微米和毫米又是什么关系呢?把1毫米再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1份,这就是1微米。这样我们就体会到细胞到底有多么微小。

8、出示圖片(人体表皮细胞)。

师:这是人体表皮细胞,形状为近似长方形,排列有些乱,界线不是很清楚。再来对比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差别。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这两种细胞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所以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板书:认识各种不同的细胞

师:同学们,刚才只看了洋葱表皮肯定觉得不够吧,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2种不同的标本,下面我们再来观察。这一次只观察不用画图,1个同学在观察的时候,另一人阅读老师下发的关于细胞的资料,看完后交换。

师: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个个形状比较奇怪的细胞。

师:谁能到黑板上来画画。学生画图。

师:画得不错,果然是个不规则的图形。其他同学看到的也一样吗?

生:有一点差别,我看到的细胞中间还有个圆圈。

师:那你来画画看。学生到黑板上画图。

师:中间的这个圆圈是什么呢?

生:细胞核。

师:是的,这就是细胞的核心物质——细胞核。以后我们还会学习,这里就不细说了。

出示各种细胞图片,观察它们形状和结构的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认识一些不同的细胞。红细胞

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边缘较厚,中间较薄,直径通常是6微米~8微米。紫丁香叶细胞,形状近似长方形,排列紧密。

人体骨细胞,形状为不规则的椭圆形,排列有紧有松。

动物脂肪细胞,细胞较大,呈圆球形,排列比较疏松。

人体心肌细胞,形状为长方形,彼此紧密连接,每个大小约为15微米。

师:不同的细胞大小不同、形状各不相同、功能也不同。生物基本都

是由细胞构成,有些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也有生物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比如我们之前就认识的草履虫、细菌等,它们是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的细胞都很小,但是个别细胞却很大,比如鸡蛋中的蛋黄,直径可达5、6厘米,人的坐骨神经细胞长1米左右,而大多数细胞的直径在10微米——100微米之间,细胞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

师:随着显微镜的改进和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人们对细胞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接着往下看。这样的活动多了以后,我和孩子们就成了一体的学习团队,二十苍白的讲解和不爱听的孩子捣乱。许多同学还给了我很多生活建议,关于化脓伤口,每个孩子都能简单复述。而且对严重后果也做了追踪探讨。这就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也许有一天比赛考试,我的科学成绩也还是一般,但是有了一群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我觉得他们一生的学习和追求是丰富的,也就知足了。

三、科学课上对孩子科学与梦想的培养

我是一个平凡的小学老师,但是习惯成自然了,对于每个孩子,从小愿意为他们在内心种植梦想。包括我的科学课。所以无数次,无数个孩子在我的嘴里将来一定是:物理科学家,数学科学家,化学科学家……在一些大人眼里也许我是吹牛皮的,但是每当我在课堂上和孩子们四目相对,真诚的告诉他时,那一刻,他将会永远记得。上了我们的地球这个单元,我们就在网上对地球做一个总结和探秘,孩子们最愿意和我分享电视9频道的人与自然,其实他们说看过许多次,但是和老师一起看感觉就不一样。我大胆鼓励孩子们每天看科教频道电视。孩子们也有自己许多的观点,对地球对生活的认识。尤其是最近学习的探索宇宙单元里的《登月之旅》我们上了4节课,其中看电视实录就2节课,神州8号登月,神舟八号飞船,是一艘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本次飞行无人驾驶。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2011年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我只能讲了开头的一点,剩下的全部是学生要来叙述……常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一堂科学课,课前准备要比其他学科花的工夫多得多。科学教师除了具备初步的物理、生物、化学、天文、现代化信息技术等知识外,还要在课前做好“学生混合编组”、“组内分工合作角色分配”、为学生准备“结构材料”等工作。“结构材料”就是材料之间有机组合,出示给学生的先后顺序的设计。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有很多材料都是学校实验室没有的,这就要靠我们去生活中收集,在自然界中去捕捉。有的制作好了可以长期使用,积累多了建一个自制"百宝箱",你需要什么材料都能在"百宝箱"中取出,你也就觉得上科学课是一种乐趣了。总之,要当好一个出色的科学教师是辛苦的,但我每每看到学生成功的笑脸,我也乐在其中。只要能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中有所体现,这就是好课。我们在课堂中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只要挖掘得深,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得在其中,就是好课,科学课就这样上。

有了这样的课堂,我的孩子们都成了科学狂,科学迷,科学粉丝,我也总是以为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一个生活的发现者科学家。科学课程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上至宇宙星空,下到海洋生物,大到星球,小到细胞,可以说值得探究的问题太多太多了,保护好每个孩子的好奇心,不要教出一群齐刷刷的好成绩孩子,去培养每一个不同孩子,用蜗牛的脚步去等待每一个孩子的慢慢长大,这是我的科学教学所得。今天不会,没关系,明天再来学,明天还不懂没关系,下次我们去努力,我的成绩很一般,但是有一群爱科学的孩子。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了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我认为科学在课堂上玩起来,就是快乐。我虽然暂时没有利益收获,但是有科学教学的阵地。我就是幸福,就是满足。

总之,要当好一个出色的科学教师是辛苦的,但我每每看到学生成功的笑脸,我也乐在其中。只要能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中有所体现,这就是好课。我们在课堂中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只要挖掘得当,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得在其中,就是好课,我的科学课就这样上。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

[2] 百科知识全书.

如何让学生爱上科学课 篇12

一、以兴趣为先导, 建立和谐关系,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的激情, 抹杀学生的个性, 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教学参与度, 整个教学就会如同繁重的劳作, 学生苦不堪言, 享受不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更加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科学课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正所谓, “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只有愿意亲近教师, 才可能会对教师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试想如果学生不喜爱甚至是讨厌科学课教师, 那么又怎么会对科学课程感兴趣呢?只是更多的是对科学课程的消极情绪。因此要让学生爱上科学课, 首先就要建立和谐而融洽的师生关系, 将学生对教师的喜爱转移到科学课程的学习上来。为此, 教师要向学生展现的不是严师, 不是高高高在上的教者, 而是一个有爱心的慈师, 是与学生有着平等地位的学习者。教师要将爱的阳光雨露洒向学生, 让全体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热爱与期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对立的师生关系, 增加教师的亲和力, 使得学生愿意亲近教师, 能够从内心接纳教师, 让教师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愉悦而愉悦的关系, 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与喜爱。这样就可以实现这些积极情感的正迁移, 转移到科学课程的学习上来, 从而让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与饱满的热情。

二、以生活为根本, 创设生活情境, 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科学课植根于现实生活, 可以说生活就是科学教学的根, 脱离生活的科学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就是机械的理论灌输, 从而使学生产生畏情心理。这也是学生认为科学课堂难学、知识难懂的主要原因, 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探究热情。要想让学生爱上科学探究, 教师就必须要重视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以生活为根本, 为学生创设丰富而真实的生活化情境, 增强教学的真实性与熟悉感, 以此来掀开科学课程的神秘面纱, 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 让学生充分运用生活经验来展开主动探究, 更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 并在探究中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科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明白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的影子, 许多生活现象都蕴含着科学知识。如在学习“奇妙的指纹”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公安人员根据犯罪场所所遗留的指纹锁定嫌疑人进而成功破案, 给学生设下悬念, 激发学生心中的困惑。这样, 学生就会迫切地想知道指纹跟破案有何关联, 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又如, 在学习“热胀冷缩”时, 我询问学生:“学校体育室里有好几个瘪的乒乓球, 现在不能用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们恢复原状吗?”学生直摇头。此时, 我告诉学生:“今天我要给大家变一个魔术, 把这些瘪了的乒乓球还原。”然后, 我将这些球放进装有热水的容器里, 让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发现瘪了的乒乓球慢慢地鼓起来了。学生为这一惊奇的现象所吸引, 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心中的困惑,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也可以利用热胀冷缩来解释许多的生活现象, 解决许多的生活问题, 更能增强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 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激情。

三、以活动为主线, 引导学生探究, 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科学探究的主人。在教学中, 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要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性活动, 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 引导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探究, 真正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体会探究乐趣。为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对师生教学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要意识到学生是探究的主体, 充分放权, 但并不是对学生的自主探究不管不问, 而是要发挥主导作用, 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 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展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走进科学的殿堂。这样, 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与创造, 才能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人, 才能真正学会探究, 掌握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在学习“看不见的空气”这一内容时, 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相关的知识点, 也没有进行机械的教师演示, 而引导学生一起来探索与研究空气的特点。教师应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 来思考研究的方法。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所学科学知识, 提出可以用闻、看、听等方法。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按照前面所提出的方法来展开实验操作。这样,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有序的探究活动, 从而总结出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的、可以流动、可以压缩等特点。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真正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这样更能让学生学会探究, 爱上探究。

四、以评价为支撑, 实施激励评价, 提升学生探究动力

评价理应成为一种推动学生继续探索的重要力量。为此, 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只重结果的评价方式, 而是要建立一种多元激励评价机制, 用评价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 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继续探究的强大动力。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许多学生尽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有时却不能收到相应的回报。此时如果只是就结果进行评价, 则会打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会让学生对自己的失去信心, 厌学情绪滋生。但是如果我们更为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看到学生的努力和付出, 并给予及时而必要的鼓励。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失败是暂时的, 只要我们坚持付出努力, 最后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这样更能强化学生的探究动机,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效应, 让评价成为学生不断探究的强大支撑, 成为学生漫长的探究路程中的“加油站”。

上一篇:著录工作下一篇:FDA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