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思考

2024-08-21

改革思考(共12篇)

改革思考 篇1

作业功能内涵的再思考

课外作业的形式就仅仅是抄抄练练吗?“根据教师要求, 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 此为教育大辞典中对课外作业的定义。可见, 从该定义中便可看出, 作业仅仅是机械练习本身就是对作业自身功能的曲解。早在上个世纪, 教育家杜威就指出, “作业不是指为使儿童坐在桌子边不淘气、不懒散而给予他的任何一种‘忙碌的工作’或练习。作业是指复演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某种工作或与之平行的活动方式”。他强调作业是使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与掌握自然与社会的知识, 是一种通过丰富、扩展儿童直接经验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讲, 作业除了巩固练习外, 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同时还应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

今天的作业改革, 必然也需要我们超越熟能生巧、巩固知识技能的练习观, 重建作业观, 赋予作业新内涵。

1.作业应该具有促进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感的作用。教育是与幸福直接相关的命题, 兴趣与情感是启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之一, 作业更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能量而不是产生负能量。这就需要在作业的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作业情绪。通过作业形式的变化, 增加作业的问题情景设计, 作业的课外资源开发的形式, 让作业变得更有吸引力, 同时, 也可通过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来提高学生对作业的认同度。如上海某学校的一个作业案例中, 老师把低年级的《寓言二则》的作业——“读背文中的两则寓言”改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读一读, 准备充分后读给班级同学听。”这样的改变, 其实就是协商, 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来学习, 自然也就有兴趣了。另有学校除了做家务外, 还把陪长辈聊天等列入假日作业, 本身也是注重生活教育、情感教育的一种导向。

2.作业应该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过渡。就学习的目标来看, 必然应该从“学会”到“会学”, 对于作业的功能而言, 还应发挥学习导向的作用,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杭州某校对学生数学寒假作业有这样的设计, 要求学生翻看八年级 (上) 试卷、作业本、课时训练及培优, 整理成一本《八年级 (上) 数学典型题和错题集》, 尽量能把同类错题归类整理。这样的作业, 从表面来看, 是让学生能够把之前零散的知识点和做错过的习题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 从而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发现自身薄弱环节所在, 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 则是对学生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树立一定的整体意识, 促成其知识体系的形成。还有一些学校设计的导学作业, 不是教师找问题让学生来解答, 而让学生自己来找问题并做出解答, 或学生找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解答。这样的作业培养的也是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业应该有强调综合性的实践应用目标。今天的作业研究与实践, 教师与学校的视野早已超越传统的以抄写和背诵、计算等题型为主的机械重复的作业。正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指出的那样, 学习是建构意义的过程, 是对情境的认知、顿悟和理解。关注学习的非结构性、合作性和具体情境性, 作业应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活动, 体现合作、探究、体验等价值导向, 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指向学生意义构建的活动型作业, 应该成为学生家庭作业的主要形式。目前, 许多学校开展的活动型作业正是此方面的典范。

如浙江义乌绣湖小学的七彩实践作业, 就是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生活, 学以致用。在该校, 二年级学生学完《元角分》后, 家长和老师主动策划“绣湖童真少年义卖”活动, 宣传“五水共治”, 情系西部贫困儿童。孩子们从选择义卖商品、撰写策划海报, 到现场叫卖出售商品、书写书信邮寄, 并把所见、所感、所想、所悟, 用照相机、录像机、笔记本等记录下来。这一连串的活动, 孩子们自主选择参与, 身心愉悦, 获得了良好的实践体验, 这效果显然不是简单抄抄写写、口头说教能够取得的。

作业形式改革的多样化形式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 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都有了相应的改变, 针对传统作业模式给学生带来的问题, 启动作业改革的学校和地区越来越多。除了在理念层面要求重建作业观、赋予作业新内涵之外, 在技术层面优化家庭作业的类型与内容的设计, 整合资源, 优化综合环境的探索也不在少数。

1.对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设计的设计研究。考虑到作业的多元指向, 必然需要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有更多的思考与投入。如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融入作业设计, 让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情意等多方面整合;体现作业的层次性与差别化, 让作业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设计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的趣味性作业, 让作业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等等。这样的作业, 需要教师不仅有学科意识, 也要有综合的视野;不仅要有教学意识, 更要有作业设计研究意识, 能从整体问题解决的视角来思考作业设计, 同时能加强教师间的合作。

2.对作业传统“路径依赖”机制的突破。在分科教学的体制上, 作业往往是由学科教师一个人布置, 其弊端, 一是学生参与少, 二是单一的学科本位往往会出现整体的超负荷。为此, 让同年级的各学科教师共聚一堂, 集体商议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科学、合理地测算作业的时间和数量, 则可以成为一种突破路径。如浙江义乌宾虹小学在各年级选取试点班尝试360度圆桌式研讨, 即在现行任课老师分学科研讨基础上, 探索如何将不同学科内容整合起来。而另一些学校提出的一日作业单, 从学校作业管理的路径来对学生作业做一个整合, 也为作业本身走向学科融合化、生活实践化提供了支撑。

3.对作业反馈方式的路径突破。关于传统的作业批改形式, 一直存有争议。有人认为过量的作业批改增大了教师教学负担, 而不批改则让作业流于形式,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种看法更多的是从传统书面作业的逻辑来看的, 若从多样化、活动化走向的作业来看, 家庭作业的反馈路径必然是需要的, 但不必局限在传统的书面批改形式上。如某学校给学生布置的以“家乡的春节”为主题的“生活记录”活动——或画或写或拍, 把家乡的变化表现出来, 把家人、邻里过年的喜庆场面记录下来, 这样的实践性作业, 其反馈可以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的成果展示来完成。另有学校借用“翻转课堂”的方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让学生把自己的错题集、作业随时在线上传, 教师和同伴同学随时解答的方式, 一方面方便学生学习整理, 另一方面则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 并以此来调整教学。这也是作业评价改进的一个方向。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钟启泉教授所指出的那样, 在社会上一片批判“练习” (作业) 的浪潮中, 作为教师、教育专家、教育行政工作者, 要清醒地认识“练习”的正能量, 要思考怎么样让“练习”变得更自由、更快乐、更有趣, 这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从今天来看, 作业“减负”被理解为“少留作业”, 但是应当考虑“留什么样的作业, 要看它们是否能激发学生探索、挑战未知领域的欲望和动力”。对作业研究的关键应是如何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思路与能力。

对于分类设计的作业, 采用分类评价。比如数学小论文、书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研究成果, 可参与校、区、市等的知识应用论文比赛;制作一些立体几何的模型和手工纸模艺术品, 可通过展览的方式, 由大众进行评审;“错题集”的完善, 采用学生之间互查互评的方式;自编数学综合题编印成册;计算机数学软件的使用直接上交运用成果, 等等。

值得推荐的是基于实践性作业的展示性评价。此类实践作业, 学生展示的过程就是一个评价的过程。这样的研究, 在今天“学为中心课堂”中的导学作业, 及“翻转课堂”中的作业中有所体现。

(节选自《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6。题目为本刊编者所加。)

改革思考 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商办企业的人数越来越少,地税系统目前实行的“管户制”弊端日益明显,一个税收管理员管理上百户甚至上千户,必然会出现漏管漏征现象,无形中也增加了税务干部的执法风险。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管户制”向“管事制”转变势在必行。所谓“管事制”,就是将原税收管理制度下“一条龙”式的工作流程分解成为若干相对独立的“责任事项”,再考量每个责任事项的风险程度、工作量大小等因素,将其合理分配给各个执行小组或业务岗位,实行团队化管理,工作流程上体现为流水作业方式,以达到分散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一、“管事制”的优势

一是实行纳税人分类管理。可以在全面统计测算行业、分局、收入、人力资源配臵等要素的基础上,按照行业、规模和特定对象等要素分科室管理。

二是实行税源事项分工管理。打破原有的“分户到人、各事统管”的传统管理方式,税收管理员从负责“一户所有事”转变为负责“一事所有户”。一般税源分局的工作分别划分为风险应对、管理认定、综合业务、一般管理、特别管理五类具体岗位,结合机关实体化运作,规定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标准,配套绩效考核,工作方式从传统的“单兵保姆式”转变为现代的“团队流程化”。

三是实行专业事项团队化管理。根据专业机构和岗位的需要,充分考虑岗位分类后“事”的需要和“人”的特长、爱好,合理配臵人力资源,促进“人”与“事”结合,“团队”和“岗位”的匹配。建立专业化纳税服务、风险分析、基础税源管理、风险应对团队,选拔能力强、经验多的人才充实到风险管理一线工作中。根据团队专业化管理目标,做好专业化人才库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有机结合,使专业人才能力互补,发挥合力。

二、当前“管事”模式下可能暴露出的问题

(一)基层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完全适应“管事制”的需要。

基层税务干部配备上汇出现一些困难,原先内勤岗位的税务干部在应对税务登记管理、核定管理等常规事项时,由于与纳税人直接打交道的经验缺乏,因此在遇到一些偶发性涉税事项时应对经验不足,独立处理能力不强,不知道怎么处理,甚至不敢处理,纳税人依然会去找所谓的“专管员”,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到原来管户的模式。以前的“管理员”除从事的日常税源管理外,还承担了一些专项检查任务,从检查质量来看,疲于应付的多,查结高质量的案例可能会偏少。

(二)基础信息管理水平不高,对“管事制”的支撑能力不强。在实行“管户制”时,纳税人的基础信息资料采集的数据质量有高有低,日后,对数据质量进行监控扫描,发现的问题会很多,这些问题已然成为制约“管事制”深入推进的瓶颈。以纳税人的联系电话为例,纳税人的联系电话多年一成不变,很多号码已是空号,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新维护,导致分局在办理一些全面突击性事项时,有许多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失联”,相关事项小组需想方设法四处打听纳税人的电话,费时又费力,其工作效率甚至不如原管理员模式。

(三)工作量配臵不尽合理,部分岗位的工作量阶段性偏重。“管事制”任务分配不合理,势必造成工作量不均衡,例如在开展减免税调查、残保金代征等一些全面突击性事项时,面临的是千家万户,工作量巨大,此时按岗责由纳服股来完成显然不现实,无奈只能由相对熟悉户情的税源管理股来完成,就此阶段而言,管理股的任务无疑是偏重的。还有,面对众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遵从度相对要差一些,逾期违章处理的工作量非常之大,由此导致在申报期结束后专门管理此类纳税人的人员工作量畸重,而在申报期内他们又比较“清闲”,如何合理均衡配臵违章事项处理岗的工作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三、完善“管事制”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业务素质。

基于基层人员业务水平不能完全适应“管事制”要求的现状,当务之急必须要做好业务培训工作。一方面要进行征管系统、执法管理系统以及风险管理平台的操作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进行税收业务知识培训,税务人员要将纳税服务规范要熟记于心。就每个人言,除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培训并及时消化以外,更重要的需要挤出时间进行自学,学习是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唯一途径,无其他捷径可走。

(二)提高信息质量,推进信息管税。

核心征管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管事制”的深入推进,因此,对涉税基础信息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迫在眉睫。基层分局必须以市局信息中心正在进行数据质量监控工作为契机,根据监控软件的扫描结果,组织人员逐条加以核实,错误的立即纠正,缺失的全部补齐,全力确保征管系统中基础信息的准确和完整,为推进信息管税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进而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为“管事制”的深入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厘清责任事项,合理配臵工作量。

“管事制”推行之初,肯定会出现岗位之间互相推诿现象,主要原因是事项划分不明细导致的,甚至还存在少量遗漏事项。因此有必要对所有责任事项进行详细梳理,厘清事项责任归属,将一些风险小且不需下户的核查事项交由纳服股完成,不必再流转到管理股。“管事制”刚推开时,要定期召开运行分析会议,分局领导、各股股长和责任事项执行小组组长参加。各股股长汇报上周受派事项完成情况和各岗位的工作量统计情况,反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析完成事项的工作量,为合理分配工作量和科学派事提供依据;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会上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对新流程进行修正和完善,对各个岗位的工作量进行适当调整。

(四)整合机构职责,优化人力资源配臵。

改革思考:“而立”和“不惑” 篇3

中国经济改革30年的成就,有目共睹,让人欣慰!应记者提问、并限制每人只能讲感到最为满意或最为成功的“三件事”,三位著名经济学家给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吴敬琏教授概括为: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关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1997年确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实施。厉以宁教授认为,“家庭联产承包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民营经济的兴起”。有“民间学者”之称的茅于轼教授认为,“财富的增加、自由的扩大和对内对外的开放”。

学者多理性思维,高屋建瓴,让人折服!我们“草民”也有自己的感悟,那就是家家户户的“衣食住行”,今非昔比,“鸟枪换炮”;心情舒畅,“位卑不敢忘国忧”的老百姓,“吃饱喝足后骂贪官”,也不会再有“书记”怒目说你“反党”。

“知不足而后思进取”。秉承“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原则,我们的经济学家也分别对改革的不足放言“三点意见”。厉教授认为,“第一个不足之处是城乡二元化体制基本上没有触动;第二个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行业垄断很明显;第三个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推行得极慢。”吴教授赞同厉教授的观点,“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太迟缓了。我看不是财政困难,而是有的部门从自己的权力和利益着眼太多,所以就愿意维护旧体制,使新的体制迟迟不能实现。”说到市场经济的“法治建设”,吴教授一脸凝重,“市场经济如果不是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它就会变成一个混乱的市场经济,甚至不能叫做市场经济。市场关系的核心是交易主体的自主决策和自由交换,如果交换是由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权力在那里起支配作用,根本不能叫市场经济。十五大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1997年的事情,现在已经是2008年了,改革进度实在太慢!”茅于轼先生认为,“为什么法治不能坚持?因为有人不在法治约束之内,超越了法律,破坏了法治。”“第二个问题是舆论监督。我们的媒体还不能够发挥舆论的正常作用。第三个问题是地方政府的趋利化。”吴老对此则有更深刻的看法,“为什么只是说地方政府存在追求自己利益的问题呢?中央的某些部门有更大的责任。”关键是要按市场经济要求做好提供“公共产品”的工作,而不是“进行自利和寻租”。吴教授语重心长地对“企业家”说出了一种隐忧:“总是很担心我们的企业家,不是站在整个民族的立场或企业家整体的立场上做事,而是去顺应扭曲了的环境,说得不好听就叫同流合污。”有些企业家笃信“关系是第一生产力”。吴老告诫,“勾结官府是中国历来做生意的人的一条秘诀,但是这绝不是我们现代企业家的安身立命之本。”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是我们的原则。

老百姓之所以享受着改革成果却还有“吃肉骂娘”的“牢骚”,那是因为对市场经济的衍生物——腐败,实在是看不下去。时下盛行的“因权而贵”的“权贵资本主义”现象,冲淡了改革的成果。“权贵资本主义”保护的是“精英”或“财富阶层”即“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于是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甚至于使许多改革没办法推行下去。

电视时政新闻改革思考 篇4

时政新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意见》中明确指出新闻工作要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 这也成为此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目的。时政新闻作为一种反映党和政府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方式, 应该是与每一个普通大众密切相关的, 也应当受到普通大众的关注,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大多数时政新闻成为了领导的工作日志、政府会议的布告栏, 而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 这也使得大众对时政新闻始终热情不高。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报道角度单一, 居高和寡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和时政新闻政治性、严谨性等特点的制约, 电视时政新闻往往将角度更多的放在的领导身上、放在了会议上, 造成公式化、模块化的弊端。大量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充斥着电视画面, 新闻中往往将角度更多的放在了领导活动和会议内容本身, 新闻要素的基本内容是面面俱到, 但是唯一缺少的是对活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给予的关注不够, 尤其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 往往照搬央视、省台的新闻报道模式, 始终把报道角度定为在仰视上, 高高在上、忽视普通群众的需求, 也造成大众对时政新闻的关注不高, 无法通过新闻理解领导活动、各类会议、政策法规的实际的意义, 从而形成目前时政新闻脱离基层群众生活、曲高和寡的问题。

2. 报道模式僵化, 墨守成规

以会议报道画面为例, 往往是从会议标题开始, 尔后是与会领导的逐一显示, 接下来是会场全景或中景或是对会场不同角度的扫描, 最后再次显示领导形象。这一模式单调枯燥, 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似乎让每一个新闻人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观众们则食之无味, 把新闻变成了单调“相亲会”。而这种模式是不是适应所有会议、是不是能够达到宣传会议精神、是不是能够吸引电视机前的观众则无人关注。从记者到编导似乎都把所有的会议报道放在了同一个框架内, 虽然操作快捷、使用方便, 但这种形式主义的模式恰恰是此次“走转改”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

3. 报道内容呆板, 毫无生机

刘云山同志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视频动员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 深入实践才能富有生活气息, 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感, 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才会有清新朴实的文风、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对于时政新闻而言, 其内容与百姓关系密切, 应当更具生机和活力, 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报道的内容过于呆板, 将会议与领导放在突出的、唯一的地位中, 忽视百姓的需要, 造成报道的内容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也就不足为奇了。

4.报道语言干瘪, 死板硬套

刘云山指出, 群众是语言大师, 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有生活气息。只有了解掌握群众语言, 善于运用群众语言, 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为群众所喜爱、所接受。时政新闻由于自身的特点, 似乎一直以来让人觉得, 其报道方式应当不能参加任何情绪, 语言文字应当准确无误, 不能沾染半分人见烟火, 不然就无法显现时政新闻的严肃性, 以至于导致报道文字、语言生硬、刻板、干瘪, 距离大众生活很远, 有时甚至带有一丝居高临下的口气, 也导致了时政新闻不为百姓所喜爱。

5.新闻解读浅薄, 浮于表面

时政新闻, 其内容大多与基层百姓息息相关, 但这种关联不是简单的停留在文件上、领导讲话上, 普通百姓大多也不能从文件上、讲话中领悟到其实质的内容。因此, 就需要有人帮助百姓们透过文件、讲话的表面看到其内在的具体内容。但现实的情况, 往往是报道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 或是仅是对文件、讲话照搬照抄、照本宣科, 或是进行了解读, 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无法准确、有效地对文件进行解读, 虽然听起来辞藻华丽, 朗朗上口, 却言之无物, 难以帮助百姓看到报道的重点。

改革时政新闻的意见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 更应当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特别对于时政新闻来讲, 其面对的群体是群众, 与新闻内容关系最密切的也是群众。因此, 时政新闻改革必须围绕群众路线进行, 才能切实将“走转改”活动落到实处。

1.迈开步子, 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

走基层,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田间地头, 切实与不同百姓进行沟通, 了解百姓疾苦, 知道百姓所急所需。时政新闻的内容与百姓密切相关, 但由于新闻工作者不知百姓所需, 往往对新闻不加筛选、加工, 采取一锅烩、一刀切的策略, 在报道时想当然的确定报道重点, 而对这些重点是否是百姓关心的重点毫不关心。俗话说,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时政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办公室中走出来, 迈开步子到基层群众当中, 切实了解群众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报道时准确把握新闻的焦点, 提高新闻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2.扑下身子, 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

改文风, 就是要克服以往八股文的刻板模式, 自觉做到不媚俗, 力求言之有物、简洁明快, 如清风拂面。毛泽东同志在讲到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时也指出, 新闻报道要有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而要到达这一效果, 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就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了。每个新闻人都要树立本领恐慌的思想, 将活到老学到老落实到实处, 特别是时政新闻工作者, 每天面临的都是新的情况, 新的内容, 如果一味的照搬照抄, 墨守成规, 是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的。工作者要切实扑下身子, 在工作之余, 能够在板凳上坐得住, 对书本能看得下, 只有这样才能敏锐的把握时政新闻的重点, 才有能力改变时政新闻传统的干瘪、僵硬的表达方式, 将新闻活生生的传达给观众, 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录音机、传话筒。

3. 变换手法, 树立时政新闻新的形象

变换手法, 就是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模式做一改变, 打破固定模式的桎梏。电视台要积极与所在地的党委和政府进行积极有效沟通, 力争得到领导的支持和认同, 从而为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会议报道为例, 这是时政新闻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的报道方式往往将不少时间用在了介绍会议主持人、与会人员、发言者等等方面, 这一固定程式的报道方式, 虽然在格局是较为严谨, 但对会议核心内容关注的不够突出, 枝枝蔓蔓太多, 影响了新闻自身的效果。在镜头的选取上, 可以摆脱片面突出会议场面的情况, 加大会议背景图片、视频的选取力度, 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生动性, 使会议的宗旨能够更为形象的表达出来。

4. 转换视角, 从百姓角度看时政新闻刘云山同志指出, 新闻要精心策划

选题视角, 以小见大, 以点带面, 全面反映人民群众投身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伟大实践和生动创造, 反映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实际变化, 反映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美好生活, 展示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对于保山市而言, 其位于云南省西部, 外与缅甸山水相依, 内与大理、怒江等4州市相连, 国境线长167.78公里, 辖1区4县, 总人口近250万人, 有世居少数民族13个, 占总人口的10%, 同时也有着不少华侨、侨眷、归侨, 是云南省第一大侨乡、中国著名侨乡。人口分布散、人口结构复杂。因此, 时政新闻的报道更要采取多角度的方式, 让每个群体都能够在新闻中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方式, 站在百姓的立场, 用百姓的角度和心态去看待时政新闻;抓住百姓关注的话题, 真正实现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

5. 转变观念, 深入解读时政新闻内涵

时政新闻的解读是提高新闻宣传力度、满足普通百姓需要的重要方式。要注重转变思维方式, 真正把百姓的需要放在解读的重要位置。一方面, 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时政新闻进行解读。时政新闻中的政策既然是给受众看的, 就应该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 否则不仅会造成政策解读障碍, 也会使政策效率“打折扣”。克服以往对照文件认真宣讲的模式, 用生活化的语言让百姓了解政府政策的目的、意见、方法等等, 提高文件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 要提高时政新闻解读的深度。从单纯的对文件、政策的解答上转变为对文件、政策出台的原因、背景, 对文件施行后对百姓的影响以及百姓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准确把握、科学使用上, 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能够从思想上提高对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认同感, 从而为政策的执行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农村综合改革的思考 篇5

郭书田

【摘要】 农村综合改革要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规划,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真正转变政府的职能,这又必须与民主法制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因此,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必须上下联动,针对不同区域发展实际,分类推进。

【关键词】 农村综合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分类推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挪威城市区域研究所召开“新阶段的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国际研讨会”,讨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县乡村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三项。这三项改革是国务院提出来的,为此还在财政部设立了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指导这三项改革。讨论这个问题十分重要。

一、农村综合改革应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规划

这三项改革都涉及县及县以上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不能就乡村而论乡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下动上不动,越动越被动”、“下改上不改,改了还得改回来”。这话是基层干部说的,而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曾记得李铁映在辽宁期间,在海城县任县委书记,实行县级综合改革,力度很大,效果很好,但由于县以上的行政管理体制未动而在他离任以后复归原样。内蒙古卓资县委书记朱暄大刀阔斧实行县级机构改革,成效显著,受到国家体改委的重视,也由于县以上的机构未动而流产。李鹏在任总理期间,积极支持县级综合体制改革,目的是想用“釜底抽薪”的办法,自下而上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由于阻力极大,最终夭折。朱镕基总理领导的政府机构改革,虽然力度很大,人员减了一半,但职能转变问题并未解决。这就是历史经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曾参加国家编委

有关农口机构改革与综合部门关系的研究,深感部门利益十分强劲,很难统一认识。我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权力在手,寸步不让”。一起参加研究的同志都有同感。

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四次,虽然有一些成效,但不成功。改革的结果是机构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多,扯皮现象越来越重,以权谋私的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中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很难落实,这涉及国家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需要客观地也就是不带任何偏见地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制度原因。我个人认为,在行政管理体制上仍具有计划经济管理的特征,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延续与发展。有两个重大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中央部门林立问题。党政之间与部门之间的职责严重交叉,为了协调,又增设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强调一项工作重要,就增设一个机构,或使机构升格,产生“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越滚越大的现象。而且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形成中央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垄断化,垄断权力法规化。这样自然是机构重叠、头重脚轻,造成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严重失衡。二是地方层次繁多问题。地区本来不是一级政府,而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地改市(包括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盟改市)使地区变为一级政府,增加了与省级政府对口的机构。这样就使地方政府的层次变为省——市——县——乡四级。有人把村民委员作为“准政府”,就变成五级,加上中央一级共六级,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这就自然会增加管理成本,降低运行效率,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官僚主义问题。随着地方经济实力的增强,形成国家权力地方化,地方权力基层化,基层权力个人化。毛泽东在延安采纳了民主人士李鼎铭的意见,实行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减轻农民负担,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汲取国内外的经验,正确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既要解决中央部门的垄断问题,又要解决地方“诸侯”的“割据”问题。解决部门垄断与“诸侯割据”两个问题需同步推进,缺一不可。应当下决心拆庙,不拆庙搬菩萨无济于事。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央的政令畅通,降低管理成本,减少运转环节,提高运行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堵塞腐败漏洞,实现国泰民安。“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历来为当地者所忌。

二、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是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真正转变政府的职能。各级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职能,从直接管项目和管资金的活动中解脱出来,杜绝“跑步(部)向前(钱)拉关系”现象,这方面的阻力最大,不解决这个问题,权钱交易与腐败问题难以杜绝。近几年来虽然废除了不少审批项目,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86件,在此之前已取消1806件,但仍然太多,还需加大力度,逐步将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有些政府机构变成行业协会,行使部分政府职能,人们称之为“二政府”。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必须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一、民主决策,使人民真正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这方面的组织资源十分雄厚,而发挥作用不够,多流于形式。为此,一要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协的作用,使其成为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众议院与参议院。要有广泛性与代表性,增加农民代表的比重,实现还权于民。二要充分发挥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与股东代表大会的作用。三要充分发挥农村村民代表大会与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的作用。使这些组织行使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二、依法行政,由人治真正转为法治。为此,一要加强立法,制订法律由立法机关直接操办,摆脱部门的干预和影响。二要加强综合执法,改变多头执法现象,农业系统组织综合执法大队很有成效。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各类监督机构的作用,包括舆论监督等,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形成监督的稳定与长效机制。

三、农村综合改革分类推进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人口与地域面积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农村综合改革应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东

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大中城市郊区,城市化程度很高,农村综合改革应与城市改革统一规划与部署,基本上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二类是中部发展中地区,城市化水平大体为一半左右,农村综合改革应与此相适应,需要中央政府适当扶持。第三类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多为边远山区与贫困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综合改革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本上要依靠中央政府扶持。农村综合改革有几个共性问题需要解决,原则意见为: 

一、乡镇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县乡村财政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要同步推进。实行人权、事权、财权统一的管理体制,不要事权下放、财权上收,从而使事权与财权分离。村财乡管、乡财县管只能作为一种过渡,不是长久之计。

二、农村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完全是政府行为,人员、设施与经费都由财政拔款,根据上述不同类型地区分别纳入中央与地方财政预算。

三、乡镇机构的改革。我赞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分两步走的意见,第一步是小乡并大乡,调整行政管理职能,合并精简机构,减少人员;第二步将村民自治延伸到乡镇,实现乡民自治。可先在一些地方试点,取得经验。

四、乡镇的七所八站系县的派出机构,实行县、乡、双重管理,多为事业编制,应分情况处理。凡属执行政府职能的应由县直接管理,列入公务员序列;凡带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应转为企业经营,从事业编制划出,使公益性与经营性真正分离,各得其所。

五、乡镇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编制,应根据上述三类不同地区分别确定,不要求都“上下对口”,避免“上下一般粗”现象。

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系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由于涉及权力结构的调整,阻力与难度甚大。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只能知难而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6

一、建立多课型教学体系

(1)开设听说课。针对学生听说能力差的现状,开设每周一次的英语听说课。选用最新听力教材、录音带、录像带及报纸,利用先进的音响设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听、说、对话、表演、演讲等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扭转以前存在的“哑巴式”英语教学的现状。

(2)增设泛读课,建立外文阅览室。现行新教材尽管阅读量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扩大学生对英语的接触范围,可选择印刷各种题材适于学生阅读的文章。根据内容和阅读测试的要求,教师将文章进行分类,在每篇文章后配以适量的阅读理解题。为了拓宽英语课堂教学的外延,使英语泛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建立外文阅览室,购置国内现已出版发行的各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语读物,将英语泛读由教室扩展到阅览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为学生订阅英文报刊和杂志,建立英语特长生制度,随时给他们开放阅览室和自修室。通过泛读课教学,学生不仅能巩固课本中出现的基础知识,而且能提高自学能力,开发智力,从阅读中得到乐趣。

(3)开设写作课。针对学生英文写作能力差,中国式英语句子在书面表达屡见不鲜的状况,可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电脑软件,根据新教材写作要求,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英语书面表达与训练》,将应用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论述进行有目的、分层次的指导训练。开设写作课不仅仅是单纯为高考的书面表达做准备,也是让学生学会各种英语文体的写作方法与技巧,适应未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

(4)实施英语分层次教学,开设英语成功课与提高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英语水平,自由挑选上成功课还是提高课,教师采取上课,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在成功课里弥补知识的缺陷,抓好双基落实,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成绩的提高,享受成功的喜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参加提高班的较高水平的英语综合训练,促使自己的英语水平向“高、精、尖”发展,提前完成大纲任务并为竞赛作好准备。

二、利用必修、选修、活动等课型,构设全方位英语教学大课堂

(1)必修课程贯彻以交际会话为主的原则,在模拟或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必修课指的是在教室范围内的班级课堂教学。它是全方位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完成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英语四会能力的主要途径。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在必修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教学,给学生创造交际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培养他们使用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2)选修课贯彻优生优培的原则,让部分英语基础知识扎实,英语特长明显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充分利用先进的电教手段,如:电视、录像、VCD、录音、投影、多媒体教室等手段,训练学生的四会能力。每周开设一次英语选修课,有计划地引进各种音像教材,经过剪辑和重新组合,在课外活动期间播放,使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有最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3)活动课程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开辟各种途径和创造各种场合锻炼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①在校园广播站创办Saturday English 和英语广播节目。主持,播音,编辑等全部由学生担任。栏目可以含 SchoolNews ,News at Home and Abroad,Learn to Speak,Oral and Listening Practice,English Songs Appreciation等。广播节目由教师辅导,学生自编自播,播音稿件来自各班学生。一经录用,学生边听边议,喜形于色,有利于激发本人和其他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之目的。②建立英语实验基地——英语角。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邀请外籍教师和英语系的大学生,提高英语角的质量并增加“洋味”。③编辑适合学生特点的英语小报,让学生圆当编辑的梦。④举办英语口语、阅读等英语竞技活动,组织英语班会和晚会,举行英语节目会演(主要是课本剧),校园内布置英文(或英汉对照)宣传栏等,让学生生活和学习在浓郁的外语学习氛圍中。

总之,英语有英语的特点,学生英语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更多依赖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因而要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指导学生学英语的方法上下功夫,真正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方法。

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 篇7

高校考试是检验高校教育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具有评价教师教学水平, 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指导学校教育改革等功能。考试能够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学生从优秀的成绩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进一步激发自信心和上进心。考试能够让教师及时准确地把握教学效果, 为教学方法调整, 以及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提供依据。考试能够检验学校教与学的综合效果, 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由于狭隘的应试教育和唯分数论的泛滥, 高校考试正在慢慢地偏离其真正目的。为了使高校考试发挥其真正职能作用, 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高校考试机制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2. 高校考试存在的问题

2.1 考试制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考试制度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制度, 是选拔优秀人才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主要包含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现在, 高校基本上仍延用传统的“卷子+分数”的考试模式, 这种考试模式是分数评价而不是综合评价, 于是导致学生们专注于“念两经、攻一术” (教材经、教辅经和考试战术) , 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也会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考试内容主要侧重于理论考核, 忽略了知识的实时性、创新性;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更为严重的是, 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错误的行为观念和教学导向, 使分数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大障碍。

2.2 各高校考试试卷标准不一。

各高校考试应该能够正确反映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各高校中同一门课程由于课时和授课教师的不同, 导致对课程的学习深度和重点的把握不同, 因此试卷的难易标准不同, 试卷考核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高校的同一门课程, 同一个年级的学生成绩分布差异非常大, 失去了考试的区分度、效度和信度。各高校考试试卷标准不一将不能客观公正地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也将影响对教师教学成果和教学能力的客观评价。

2.3 高校考试将引发诚信教育危机。

近几年, 高校考试普遍出现了考前划范围、划重点等现象。教师试图通过这样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成效;学生希望同过这种方法来减少自己的所学内容, 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这种看似双赢的结果, 造成的后果却是严重的。学生不再认真学习, 只注重最后的简单记忆, 都将希望寄托在最后教师所划的重点上, 平常则没有动力去好好学习, 这样考试成绩将不能公正客观地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在唯分论的评价标准下, 教师将不能将自己的教学效果真实地反映出来。考试要以整个教学过程为基础, 任何违反教学规律的行为, 其危害不仅仅是引发对教学效果评价的准确性, 更多是引发学生对社会公平的质疑, 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根本毒害。

3. 高校考试改革对策

3.1 改革考试制度,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考试制度是选取优秀人才的主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制度, 需要在传统的考试制度上进行改革。进行考试改革的原则是, “注重知识、突出能力、加强平时, 淡化期中和期末”。为保证教学质量, 提出“阶段测试, 综合考核”的方式。考试中不以分数为目标, 要求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 以创新性态度对待考试内容, 认真完成考试题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准确、灵活掌握所学内容, 在复习时做到有目标、有方向, 不死记硬背, 不唯试题库为上, 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创新型的考试要求考试内容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而不单纯是对基本知识的记忆能力。

实行等级制考核评价制度, 通过考试达到对教学过程的综合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核, 就达到了高校考试的目的。模糊分数名次, 能减轻学生在考试中的心理负担, 消除学生追逐分数名次的心理, 使学生能在宽松的气氛中接受考试, 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采取笔试、实验、口试、论文等综合考核方式, 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会创造、会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能力强的社会精英, 摆脱高中教育阶段以分数定高低, 以分数为骄傲的考核评价理念。

3.2 各高校联合/交叉考试, 确保评价标准客观一致。

为了能够客观一致地评价高校办学水平、教师授课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 可采取各高校联合或交叉考试的策略, 即高校间共用同一试卷, 完成同一课程的考试。联合或交叉考试, 不仅可以形成学生学习的竞争压力, 而且可以使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竞争下自身的有效竞争力, 促使学生不断学习, 不断进取。同时高校联合或交叉考试, 也能激发教师的责任感, 在与外校的竞争考试中, 客观评价自身的教学能力, 验证教育效果。

3.3 建立试题库, 进行全面考查。

在以考试为检验手段的情况下, 为了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的所学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效果, 防止教师临时划重点, 学生突击记忆的问题, 可采取建立试题库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策略。建立试题库, 考核范围覆盖面广, 学生只有安心学习、复习, 不能再寄希望于考前的突击性辅导, 从而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养成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4. 结语

高校考试必须彻底摆脱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高中教育评价模式, 大力推行等级制考试制度, 强调考试内容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避免单纯记忆性的考试内容, 通过考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教与学的导向,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 达到以考促教的目的。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现有高校考试方法和评价手段单一的问题, 重点从考试制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各高校考试试卷标准不一和高校考试将引发诚信教育危机三个方面分析了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健全考试评价制度, 各高校联合、交叉考试和建立试题库等考试改革方法, 上述方法已应用到我校各层次教学对象的考试体系中, 效果明显。

关键词:高校考试,问题,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赵曼初.论考试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 2005, (1) .

[2]徐盛林.培养大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探索[J].机械高教研究, 2001, (4) .

[3]王育杰.高校考试改革探索[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5.

[4]刘宁, 董秀.高校考试改革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08:123-125.

我国税收征管改革思考 篇8

(一) 税收征管目标。

我国税收征管目标是组织财政收入, 实现“两提高, 两降低”。即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 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 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管理水平。税收征管改革明确了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 细化了部门职能,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征税失误和部门之间因分工不明确而相互扯皮的现象。

(二) 税收征管模式。

我国实行的税收征管模式是“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集中征收, 重点稽查, 强化管理”34字管理模式。其中, “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要求税务主管部门和纳税人员应明确自己的责任, 税务机关应在优化微笑服务等外在服务的同时, 注重提高征税效率和征管质量, 简化纳税环节, 降低征纳成本, 优化实质性服务, 从而提高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意识, 减少税收流失率, 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要求各税务机关能够实现税收信息共享, 以计算机网络为税收征管的技术支持, 通过计算机网络强化税收监控, 重点稽查, 为纳税人提供高效, 便捷的服务, 提高税法遵从度;“集中征收”要强调通过计算机网络使得税务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够高度集中, 同时要尽可能简化征纳程序和成本, 减少征纳窗口, 实现办税场所的相对集中, 给纳税人带来实质性的便捷服务。要在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办税地点的分布, 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重点稽查”要在保证税收征管效率的基础上加强稽查的针对性, 严守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加大对税收信息真假的甄别力度和不如实申报纳税人员的惩处力度, 减少税收管理漏洞;“强化管理”则要避免税务机关因只注重优化服务而丧失税收征管主动权, 淡化管理意识的现象。

2003年进一步对其调整, 强化税源监控, 提出税收征管“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

二、我国税收征管改革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 分工过于细化, 征收效率较低。

税收征管改革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但是过于细化的分工增加了纳税程序, 淡化了内部管理部门相互间的协调衔接, 增加内耗, 一方面助长了那些“试图依法纳税, 但并非总是成功”人员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使得税务机关负担加重, 工作量加大, 使得税收流失率提高的同时征纳效率整体降低。而税收征管改革强调从“管户制”向“管事制”转变, 户与事相分离, 税务主管部门重点转向事务性工作而缺乏“管户”要素, 忽视了对税源等基础性征管工作的管理, 产生征管漏洞。进一步导致税收流失, 征收效率降低。

(二) 征管模式难以落实, 征管效益不高。

当前, 现行税收征管模式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税收征管效益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笔者认为“34字”征管模式强调“纳税申报”既没有以明文强调纳税人应自主自觉进行纳税申报的主体地位, 也没有明确通过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提高税法遵从度的目标。“以优化服务为基础”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一些税务办公人员和纳税人员对税收法规的了解不到位, 导致无法提供简化纳税流程, 降低纳税成本等实质性服务, 而只是优化了表面的微笑服务, 对提高征税效率的作用不甚明显。“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大大提高了对计算机的依赖性, 各种征纳软件的开发也增加了征纳成本。“集中征收, 重点稽查, 强化管理”是我国现行征管模式的重要内容, 三者相互制衡, 有序结合, 是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必然趋势。就某一具体任务来看, 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存在一些棘手的涉税事项涉及众多机构, 相互交叉重叠, 而机构间的职责范围尚未划分明确, 三大职能分工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 造成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 推卸责任, 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配合和有序衔接, 信息传达机制不流畅造成信息不能及时在部门之间有效传达, 导致三大职能相互脱节, 造成税收流失, 降低税收征管效率。

“34字”征管模式在强调集中征收, 重点稽查, 强化管理的同时, 忽略了依法征收, 避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重复稽查的要求,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征管模式充分发挥作用。由于“34字”征管模式摒弃了传统的“专管员”制度, 对各地区的税源调查和分析监控缺乏专人管理, 逐渐疏远了与纳税人的有效联系, 造成税务主管部门对纳税主体缺乏了解,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税务部门税收征管的主动权, 降低了税务主管部门为纳税主体提供优良服务的功能。

(三) 税收征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税收征管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它不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更需要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不断地顺应形势发展。自税收征管改革实施以来, 对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收征管体系的探索就从未停止。在新的经济形势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阶段下, 我们有必要继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税务主管部门在做好“自上而下”税收管理和监控的同时, 各基层税务部门也有必要进行“自下而上”信息反馈和监督, 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达机制,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促使税收征管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健全。

三、从强化风险管理角度促进税收征管改革

(一) 税收征管改革中引入“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基于我国税收征管改革“两提高, 两降低”的目标, 这些年来我国一直把“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作为税收征管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旨在通过优化服务促进税法遵从度的提高。然而, 只是税务部门单方面的以服务提高纳税人满意度是远远不够的。优化服务对于那些“无知性不遵从”纳税群体成效显著, 但对于“自私性不遵从”纳税群体却不能起到根本上的抑制作用。由于我国纳税主体基数大, 纳税人员自身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统一的服务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难免造成许多征管漏洞, 使得税收流失率提高。此时, 引入“风险管理”在对不同纳税群体“统一分析, 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服务显得很有必要。

传统的税源管理方式实行“属地、划片、分户”制度, 税收管理员身处税收一线, 包揽了催报催缴、查账征税、下乡调查、发票管理、信息反馈等税收日常工作。“一人要管好多户”使得税收管理员自身权利加大。随着集团企业和各种合伙制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涉税事项日益复杂, 税收管理员的廉政风险、执法风险也随之提高。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 引入“风险管理”打破传统的“属地、划片、分户”管理制度已成为必然选择。

(二) “风险管理”在税收征管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税收风险管理是国家机关和国税工作人员, 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 确定税收风险区域, 识别纳税人风险特征, 根据纳税人员风险特征的类型、多少、偏差程度等, 进行风险排序, 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预案和措施, 对纳税主体税收风险进行防范, 控制和化解, 从而深入推进税源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机制, 转变税源管理方式, 提高税法遵从度。河南省国家税务局魏正武提出“风险管理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突出特征和核心内容”, 可见风险管理在税收征管改革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机制, OECD成员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曾从风险控制角度进行税法遵从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税收风险管理应用指引, 按照遵从风险等级将纳税人划分成“已决定不依法纳税”、“不想纳税, 但如政府予以注意会纳税”、“试图依法纳税, 但并非总是成功”和“愿意并有能力依法纳税”四类, 税务机关有针对性的分别采取“依法惩处, 决不姑息”、“通过查税予以威慑”、“针对性地做好服务, 协助其依法纳税”和“重点服务”, 将征管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税法遵从度。

风险管理从分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三个环节贯穿税收征管改革的始终, 以优化服务为风险提醒, 以分析监控为引导, 以纳税评估为方法, 以税务稽查为手段, 以执法监督为制约, 有针对性的进行征纳管理, 提高征收效益。全国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会议曾明确突出, 要努力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 对内要“统一分析, 分类应对”, 从横向和纵向上对税务机关强化管理, 对外要“分类分级管理”, 根据不同的纳税主体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提高管理质量。

(三) “风险管理”在以后的征管实践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不断深入, 各级税务机关的职责将会不断明确, 而税务机关各部门之间的责任范围和工作流程也会逐渐明晰, 风险管理机制从纵向和横向上将会日趋完善。风险管理通过其“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 对涉税事项进行专业化管理的同时, 要求各税务机关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形成畅通的信息传送机制, 将基层的征纳情况及时、准确的传达到上级机关, 消除税收漏洞, 对违法违规现象及时加以制止、惩处, 逐步完善风险管理业务系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风险管理应在实践的基础上, 对其基础内容和要求做适当的调整, 使其能够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推动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程序, 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税源分类的专业化管理,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机制等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国际先进的经验, 并结合我国国情加以修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趋进步, 税收征管改革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时代挑战, 我国进行税收征管改革也绝不能闭门造车, 而要在对我国国情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

摘要:1997年1月1日,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案》, 成为近年来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新起点。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日趋深入, 在看到税收征管改革历史性进步的同时, 税收征管改革体制的不健全而带来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不容忽视。本文在反思税收征管实践基础上, 从税收征管目标、征管模式、征管体系等方面对税收征管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 从风险管理角度对做好分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加以研究, 寻找税收征管改革的突破。

关键词:税收征管,税收征管模式,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炜.对我国税收征管改革问题的思考[J].财政研究, 2011.9.

[2]魏正武.风险管理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突出特征和核心内容[J].税收经济研究, 2013.4.

[3]张炳华.关于深化地方税收征管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财经论丛, 2012.2.

改革思考 篇9

货物和劳务税与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服务关系密切, 其征税范围、课税对象、税率设计等税法要素的设置和调整, 都会对商品经济活动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易于发挥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货物和劳务税在税收总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 我国双主体的税制结构进一步得到明晰, 但是货物和劳务税在我国财税收入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继续维持。

一、本轮货物和劳务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政策效应分析

2008年11月, 国务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进行了重大修订, 于2009年正式开始实施。

(一) 本轮货物和劳务税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轮货物和劳务税改革的重点是以增值税转型和成品油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性减税, 主要内容包括:

1、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换。此次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生产经营所用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这是此次增值税改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

2、进一步完善小规模纳税人相关规定, 统一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并将征收率降低至3%。

3、明确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的销售额划分问题。继续维持对混合销售行为处理的一般原则, 鉴于对建筑业的特殊性, 对其混合销售行为采取了划分界限, 分别征收的办法。

4、考虑到营业税各税目的具体征收范围难以列举全面的实际情况, 新条例删除了营业税条例所附的税目税率表中征收范围一栏, 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5、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 同时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

(二) 本轮货物和劳务税改革的政策效应分析

本轮货物和劳务税制改革, 是继1994年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税制的一次重大改革, 凸显了我国未来的税收政策取向, 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政策效应。

1、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全面变革, 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的装备投入, 加快产业结构性调整。在三种类型的增值税征收模式中, 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固定资产投入所取得的进项税不允许做任何扣除, 因而其税基最大;相反, 消费型增值税则允许全额扣除, 税基最小。对增值税类型的选择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1994年进行税制改革时, 我国的税收收入仅为5 070.8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为48 197.9亿元, 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10.52%, 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对于大规模组织国家财政收入, 抑制固定资产投资急速膨胀,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符合当时国情的正确选择。在税制结构巨变后的十余年间, 国民经济水平持续高速增长, 到2008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00 670亿元, 税收总收入达54 223.79亿元, 税收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18.03%。

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逐步显现:对固定投资的消耗存在重复课征, 降低了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束缚了企业为提高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而扩大投资的热情, 从长远来看, 不利于培养税源, 保持税收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从世界各国的税收发展来看,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是大势所趋, 增值税改革势在必行。当前对于中国产业而言, 解决深层次的产业结构性调整, 摆脱依靠低水平重复建设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 大力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尤显重要, 消费型增值税的全面实施有利于鼓励企业加大装备投入, 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 形成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2、新的货物和劳务税制将降低增值税宏观税负, 实现结构性减税, 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2008年1-6月、2008年全年及2009年1-6月的货物和劳务税收入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消费型增值税全面实施后, 国内增值税完成收入9 201.2亿元, 同比下降3%。增值税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重上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甚至还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理论界普遍认为, 从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来看, 尽管由货物和劳务税与所得税构成的双主体复合税制已基本成型, 但是货物和劳务税所占比重过高的格局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观, 相应带来的问题一是造成中央财政收入对增值税的过多依赖, 二是地方税收收入主体税种不够清晰。因此, 加快税收结构的调整, 不断提高所得税等直接税的比重一直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努力方向, 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也是朝着这一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从表1的数据来看, 似乎增值税比重过大的问题在本轮货物和劳务税改革之后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但实际上应该注意到,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 2009年国内企业的盈利状况同比有深幅下降。比如, 2009年1-7月, 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5 534亿元, 同比降幅高达27%。企业利润的大幅度下挫导致企业所得税迅速下滑, 2009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仅完成6 820.44亿元, 同比下降13.8%。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3.1% (资料来源:财政部) 。增值税转型改革收窄了增值税税基, 而相应扩大企业所得税税基, 今后企业所得税上升势所必然, 只是由于今年企业所得税降幅过大使得短期内的数据不足以反映出这种趋势的转变。

3、成品油费改税充分发挥了税收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作用。2009年1-6月, 国内消费税完成2 196.43亿元, 同比增长63.1%。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大幅度提升至7.44%。消费税的大幅上升主要得益于成品油费改税。

国内消费税作为一项具有特殊调节作用的税种, 其功能主要是以税收因素来影响某些特定的消费品 (如奢侈品、高能耗消费品等) 的销售成本, 压缩其利润空间, 从而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影响其市场需求和供给, 达到控制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 因此, 其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出对相关产品及产业的“抑制性”方面。而本轮成品油费改税却是作为推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全面复苏的重要政策组成部分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产业拉动作用。除费改税之外, 在小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报废补贴、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汽车消费政策的鼓励下, 今年1-7月, 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710.09万辆和718.44万辆, 同比增长20.23%和23.38%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使得中国市场成为本年全球增速最猛的汽车市场。

成品油费改税通过从量计税方式定额加征消费税, 取消过去固定性收费的设计, 不但简化了征收管理, 降低了征收成本, 使得消费者的负担更加公平合理。同时, 通过建立规范的税费体制和完善的价格机制, 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成品油费改税所取得的成功将为我国今后相关政府收费走向税收化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鉴经验。

4、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增值税与营业税征收范围的划分问题, 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现行货物和劳务税体系中, 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并分别由国税部门和地税部门负责征收管理。1995-2007年, 全国国内增值税收入由2 653.7亿元增长到15 609.91亿元, 占国税收入的比重由60.63%下降到49.34%;营业税收入由869.4亿元增长到6 582.97亿元, 占地税收入的比重由54.45%下降到43.81%, 但依然分别是国税收入和地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辨别及课征在实践中一直困扰着各级税务机关。本次货物和劳务税改革继续维持对混合销售行为处理的一般原则, 即按照纳税人的主营业务统一征收增值税或者营业税。对于纳税人的兼营行为, 原规定是应分别核算销售额和营业额, 不分别核算或不能准确核算的, 应一并征收增值税, 并且是否应一并征收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确定。为防止实际征管中造成增值税和营业税重复征收的问题, 新细则改为由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分别核定货物、增值税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营业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同时, 鉴于对建筑业的特殊性, 对其混合销售行为采取了划分界限, 分别征收的办法。

从上述变化来看, 新细则对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划分界限在保持立法一贯性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更加科学的规范, 对兼营行为的细微修改体现了我国税收征管立法人性化思维, 有利于降低广大中小企业的税负。从纳税人的角度来说, 要减轻自身的税负, 较好的选择是加强会计核算工作, 准确界定不同税种的应税业务收入, 因此新细则也有利于促使中小企业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二、货物和劳务税制改革后遇到的问题及分析

(一) 货物税和劳务税二者不统一规范、征税范围限制所引致的缺陷问题

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虽然涵盖了所有货物销售和工业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但却没有像国外规范的增值税制度那样, 将与货物交易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邮电通信业以及其他劳务服务业等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而是另行征收营业税。征税范围偏窄, 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导致增值税货物销售与营业税应税劳务之间抵扣链条的“中断”, 从而削弱了增值税税制通过“环环相扣”的抵扣链条发挥其对各环节的内在制约作用:二是增值税已税货物进入营业税应税劳务的征税环节时, 其已征增值税得不到抵扣, 而按全额课征营业税, 因而重复征税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三是由于增值税与营业税在计税依据、计算方法、税率等方面各不相同, 使得同处在商品流通不同环节的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的税负不够公平。

(二) 货物和劳务税征收执行难问题仍未解决

税款抵扣存在问题。一是扣税范围不彻底, 由于对货物和劳务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使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 导致增值税扣税操作的不规范, 造成重复征税。二是扣税凭证不规范。为保证增值税扣税机制的顺利实施, 现行的增值税制度使用了专门的扣税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 实际操作中的扣税凭证却并不局限于专用发票, 对无法取得专用发票的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等, 又可以凭收购发票、运输业普通发票等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管理漏洞较大。

两类纳税人划分的标准偏高, 且没有灵活余地。现行增值税制度按年应税销售额将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增值税两类纳税人的划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一, 使得数量巨大的纳税人无法进入增值税抵扣链条、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扣税的规范化的增值税计税方法, 使我国的增值税税制难以实行彻底的规范化的管理, 改革增值税的意义大打折扣。其二, 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不完善。由于小规模纳税人还没有安装税控装置及小规模纳税人的特点, 使得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很难控制, 销售额的不准确性, 极易造成少报销售额, 出现偷漏税的现象, 税款流失严重。大量的小规模纳税人不能自行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从而较难与一般纳税人发生正常的经济业务往来, 阻碍了小规模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货物和劳务税制后续改革的思考

就税制结构而言, 当前货物和劳务税制后续改革的基本思路, 核心是要建立健全货物税和劳务税二者统一规范的抵扣机制, 即对纳税人提供货物和提供劳务征税时, 允许其按照规定扣除包含的货物税和劳务税税款, 并按照此要求协调提供货物和提供劳务的适用税率。同时, 改革的内容还应体现时代特征, 具有一定前瞻性, 即将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容和方式纳入到货物和劳务税征收范围, 合理调整起征点, 以及体现部分重点政策导向等。

(一)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货物和劳务税税制的经验

美国和日本的货物和劳务税更近似于我国现行的消费税 (通常由最终的消费者缴纳) , 而德国、法国、台湾地区的货物和劳务税 (主要表现为增值税) 均采取普遍征收的原则, 即征税范围广泛, 对所有的货物和劳务全部纳入征税范围, 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我国现行税制中增值税和营业税征税范围划分问题, 混合销售、兼营业务处理上的问题, 税款抵扣问题, 重复征税问题等, 对我国的货物劳务税制改革很有借鉴意义。

(二) 货物和劳务税税制后续改革的原则

1、公平与效率有机统一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指具有相等纳税能力者应负担相等的税收, 不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凡自政府得到相同利益者应负担相同的税收, 凡自政府所得利益不同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税收效率原则是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 物力, 财力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并通过税收分配促使资源, 合理有效的配置, 使社会从可利用的资源中获得最大利益, 税收分配要有利于经济运行, 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微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征税过程中征税主体支出的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要尽可能地小。在货物和劳务税制改革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适当的结合点, 实现公平与效率有机统一, 要最大程度上兼顾公平与效率。

2、税收中性原则。税收中性原则以税收不干预经济、平等对待一切纳税人为目标的税收制度准则。即国家征税时, 除了使人民因纳税而负担以外, 最好不要使人民承受其他额外的经济负担和损失。据此原则, 一个好的税收制度, 对人民的生产和消费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市场信号不因征税而扭曲, 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不为征税所干扰, 特别是税收不能超越市场而成为左右经济市场主体经济决策的力量。

3、反避税原则。反避税原则就是在税制改革中, 规范税收征管方式, 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人避税的空间。借鉴国际反避税经验, 我国的货物和劳务税制改革中, 一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反避税法规, 在税制设立时尽可能地规范明晰;二是符合国际惯例, 由于避税、节税与逃税在实践中难以界定, 在处理避税案件时应根据国际惯例, 对节税性质的避税, 征收机关不得调整与处罚, 而应侧重于修正本国税法及有关法律, 倘若符合国家产业经济政策, 则应以予支持鼓励, 对非节税性质的避税, 税务机关应依法合理调整;三是属地管理, 对于总分机构货物和劳务税收存在的税款实现地与缴库地分离所造成的税源与税收相背离, 同时, 也会造成利用总分机构进行避税的问题,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属地管理。

(三) 货物和劳务税税制后续改革初探

1、逐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对增值税制度的要求, 结合我国税收管理体制以及税务机构改革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税收征收管理现状、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水平、纳税意识等各方面因素, 循序渐进地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第一步应将交通运输业以及与交通运输联系紧密的仓储保管业、物流业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 解决由于国税局与地税局不协调造成的运费进项税额不能如期抵扣以及“税收漏斗”问题。交通运输业在经营过程中外购的投入物主要是修理用备件、器具和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运输车辆, 而且购进节奏不均衡, 将交通运输业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后, 如果按照17%税率征税, 税收负担将有所提高, 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要求, 因此, 宜采用13%的税率。第二步是将建筑业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 与此同时, 对建筑业生产的产品——商业用房或住房以及建筑业所必需的劳动对象——土地使用权, 像其他资本性货物一样, 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 (土地使用权出让免税) , 保证建筑业相关产业增值税链条的完整。将房地产转让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后, 土地增值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可以将其取消, 摆脱目前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的尴尬境地。第三步是将与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都有一定关联度的行业, 如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 因为这两个行业具有特殊性, 应考虑适用低税率或比照县以下小水电等行业, 实行由企业自主选择按规定的征收率征税还是按适用税率征税, 或者适用低税率的措施。

2、统一货物和劳务税制度。在分步实施增值税扩大范围后, 可建立起以增值税为主体, 以消费税为补充的货物和劳务税收体系, 将营业税全部并入增值税, 保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 对一些购进项目少, 进项抵扣少的, 可比照县以下小水电等行业, 实行由企业自主选择按规定的征收率征税还是按适用税率征税, 或者适用低税率的措施, 从而彻底解决增值税与营业税范围划分等问题。

3、建立规范、精细、严谨的货物和劳务税税收法律体系。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逐步提升立法层次, 由“行政主导”向“人大主导”转变, 将“补丁”规范性文件上升为行政法规或法律, 填补法律设计上的盲点, 建立起以增值税为主体, 以消费税为补充的货物劳务税收体系。在增值税与营业税合并后, 进行统一立法, 以法律形式固定增值税的基本税制要素。同时, 积极推行消费税立法, 将消费税的一些基本原则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而将其税目、税率授权由国务院通过制定条例的形式进行明确, 即提升了法律位阶, 又充分考虑到消费税的特殊性, 以便及时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

参考文献

[1]赵恒.2009增值税、消费税改革热点解读.陕西省国家税务局, 2009.

[2]胡怡建.税收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3]杨崇春.当前税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人民网, 2006-9-6.

[4]肖鹏.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经济纵横, 2008 (10) .

[5]倪娟.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几点思考.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3) .

[6]关于完善消费税制度的提案, 人民网, 2009-3-14.

[7]国家税务总局~信息公开~税收统计~税收收入统计:http://www.chinatax.gov.cn/n8136506/n8136593/n8137633/n8138817/index.html

[8]刘鑫春.浅议增值税税制改革.消费导刊, 2008 (12) .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思考 篇10

1 当前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运行模式

当前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运行是:由政府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 财政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等均通过国库单一账户统一存储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散保存;各单位可根据自己履行职能的需要, 在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 但支付款项要由财政部门来进行审核;国库执行机构通过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拨付财政资金。

2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来, 在预算单位的大力配合下, 通过财政部门职工的共同努力, 取得了一些成绩, 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总结了一点经验, 但是, 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需要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硬件设施还没有到位。授权支付资金的监督有待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的效率有待提高, 国库集中支付的程序有待优化。国库执行机构与财政管理机构的配合有待加强。代理银行业务工作应按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作出调整。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3 完善集中支付制度的对策

3.1 要进一步推进和细化预算编制改革

财政资金不再区分预算内外。即将所有的财政资金都纳入预算, 从而使国库收支真实反映所有的财政收支状况, 并使所有的财政收支都纳入国库的管理和监督范围。改变预算年度的历年制为跨年制。我国的预算年度是1月1日到12月30日, 即历年制, 但审批预算的各级人大一般都是在3月或更晚一些时候开会, 这使得前几个月的预算执行缺乏法律依据。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实行跨年制, 这样可使预算草案在预算执行前就得以通过, 全年的预算都有法律依据。细化预算科目,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部门预算具体而准确, 而我国目前的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预算科目比较笼统, 不利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运行, 所以有必要从功能上、性质上进行预算科目规范分类, 建立多级预算体系, 每项支出都要有相应的科目, 并在一套科目中反映。

3.2 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支付风险

要实现对预算执行的有效控制, 应进一步从制度设计、机制运行、动态监控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加大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控力度。 (1) 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在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基础上, 财政支出按照规范的支付方式和程序, 直接支付到供应商和最终用款单位。 (2) 创新监管方式, 在新的财政资金运行基础上, 开发应用集实时监控、智能预警、监控分析、综合查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库动态监控系统, 建立对预算单位资金支付的事前监督机制。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控, 发现问题和疑点, 及时核实和纠正, 保证每一笔财政资金使用符合预算规定的用途, 有效防止预算单位、代理银行违规向其他账户划转资金等行为。

3.3 加快电子化建设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软件

各地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通过建立财、税、库横向联网, 实现财政、税务、国库之间的信息共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运行离不开网络的建设, 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十分重要。首先要建立完善国库资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参与同城清算, 做到实时清算, 其次要建立财、税、库横向联网, 实现财政、税务、国库之间的信息共享。督促软件公司尽快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软件, 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杜绝一些异常情况的发生。此外, 可以把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新的业务需求和修改意见提交软件公司进行修改、完善, 使之更加适应区级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需要。

3.4 要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相辅相成的, 政府采购实际上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具体表现形式, 两个都是公共支出管理的主要内容。国库集中支付容易引起支出单位和商品、劳务供应商的合谋, 只有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才能提高支出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从而实现对国库资金的严格控制和监督。推行政府采购, 应采取先易后难的步骤, 先将大型设备、计算机、小汽车、复印机等纳入政府目录;然后将修缮费等提供劳务的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再将预算单位日常消耗品纳入采购目录。这样, 有计划地不断完善和扩大范围, 直至将政府采购的物品和劳务全部纳入采购目录。

3.5 重视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控制体系, 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机制保障。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想充分发挥其强化预算约束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 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监督执行机制。财政、国库、审计、代理银行及预算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对财政资金支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财政部门要建立预算单位分月用款计划制度, 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 同时应建立完善对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人行国库部门要严格履行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责, 强化对代理银行的资信、资金清算业务的监督;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检查, 促进政府部门和其他预算执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监督控制体系, 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实施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其实质就是将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的帐户, 同时所有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 以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支出的透明度,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国库,改革,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莉.对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再认识[J].商业会计, 2006 (13) .

[2]梁璟.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商论, 2006 (11) .

[3]马勤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的实践与体会[J].科技咨询导报, 2006 (18) .

税收征管改革的一些思考 篇11

关键词:税收征管改革 信息化

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于1995年开始试点,1997年全面启动。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初步实现了新旧征管体制的转换。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征管改革实践中出现了税源底数不清、监控不力、责任不明确、管理环节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对征管改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深思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的措施以及实现的效果,深思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一、目前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税收征管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管理监督缺位。新的税收征管模式经过六年来的运行,确保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为新税制的实施夯实了基础,总体上看是成功的。但也出现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新的征管模式实行专管员管户向管事制度转变取消了税务专管员,形成了管理环节的空位和断层,注重了集中征收,片面强调以查代管。二是管理手段应用滞后。目前管理手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管理,但由于征管软件本身还不成熟,远没有实现全国统一,加之使用中存在一些缺陷,信息传递不通畅,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征管要求,影响收入的完整性,更由于少数微机操作人员素质较低、责任心不强,不能按规定及时、完整、准确地录入有关信息,因而计算机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征纳情况。三是管理职责不明确。由于对新的征管模式认识不足,征管实践中存在着削弱管理、淡化责任的现象,没有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考核办法和措施不配套,使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底数不清,税源不明,监控不力,漏征漏管,弱化了税收依法行政力度和效果。四是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税收管理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税收征管水平的高低。进而关系到税法的执行、国家敛财的规模以及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我国目前税收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可以概括为:单一型人才较多而复合型人才较少;懂得传统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多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少,如何尽快培养出大量的精通业务、掌握外语、能熟练应用微机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税收征管的原则

征管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实践探索过程。要实现向税收征管改革内核的转变,需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实践第一原则。征管改革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一切应从征管改革实践出发,不断地从改革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纠正思想认识的偏差;借鉴国内外先进征管经验,立足于本地实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子。由于税收征管随经济生活的发展会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必须坚持动态的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更好地指导征管改革实践。

2.适应性原则。税收征管体系的选择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系统相适应,符台我国的国情和各地的实际特点。各地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征管基础工作的强弱、治税环境的好坏等条件的不同选择和创造适合本地实践的最优模式,实现税收征管改革的多元化。

3.效益原则。税收征管改革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也要讲求成本一效益法则。即用最低的征收成本取得最高的征管质量和效益。为此在改革实践中要引人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实现对纳税人的有效管理,提高效率。科学合理的设置机构,裁减冗员,减低征收成本;简化纳税手续,在提高稽查质量的同时减少下户次数,切实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兼顾征管质量和成本,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防止顾此失彼。

4.相对稳定原则。征管改革要从全局出发,坚持“边改革、边完善”的方针,吸收传统征管模式中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改革方案的实施必须经过周密的论证,方案一经确定,就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运转的延续性,要做到“三稳”,即保持机构相对稳定、征管职能相对稳定、征管模式相对稳定,以促进征管质量的提高。

三、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政策建议

1 征管“硬件”环境优化的同时更应注重“软件”建设

新的税收征管模式推行以来,各级税务机关都购置了大量且档次较高的计算机设备,大部分地区在文件处理和税款征收业务方面都采用了计算机管理,有的地方还建立了局域网。不过,在税收征管“硬件。环境不断得到优化的同日寸,其“软件”建设却相对滞后。二是大多数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较低。针对这一现状,今后一段时期大力加强税收征管的“软件4建设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必须注重实用性,并尽量节省开发费用,以降低税收成本;国家税务总局应加强宏观调控,避免质低且重复进行的软件开发,还应从长远着眼,统一领导全国通用软件的开发与测试工作,为税务系统计算机的全国性联网提早作好准备。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对广大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f工作,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坚持长期性,注重实效。

2.提高两个合作力度

在国内要加强税务部门与工商、金融部门的协作配合,按照新征管法的规定。与他们实现税源的双向监控,同时加强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的联手办案,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对税收的关心、监督和保护的大气候。在WTO协议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扩大国际税收协定网络,扩大同外国税务当局的情报交换广度与深度,提高国际反避税水平,维护我国的财权利益,维护税负公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建立更加完备的税收法制体系

税收征管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准则,就是必须有法律依据,这是关系到税收征管改革成败的重要前提。随着税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主体税种的各项法规陆续出台,但是大部分税收实体法尚未完成立法程序,日常征管中的税务登记、强制执行、税务稽查、违章处罚等一系列直接关系到征收管理的配套规章还不具备法律效力。为此我们应尽快完善现行税法,建立和健全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程序,必须在税法中明确征纳双方在每一环节上的权利和义务,减少执法的随意性,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王刚,王源通.税收征管改革必须重新认识的几个问题[J].涉外税务,2001.01

关于高职考试改革的思考 篇12

关键词:高职,考试改革

考试是教育测量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考试对于学生明确课程目标、巩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检验课堂学习和校内外实训教学效果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要保证高职教育考试环节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各高职院校必须打破传统试卷和期中、期末考试的模式, 围绕高职重视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与岗位对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的人才培养特点, 组织教师在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进行课程考试改革方案的设计研究和实践, 逐步构建起能使高职院校全面客观评价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和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体系及管理保障机制。

一、实施考试改革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 中指出, 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职业道德, 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由此可见, 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使学生获得面向某类职业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各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 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而建立与教学模式相配套的课程学习考核评价体系, 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考试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 根据理论课、理实一体课和实践课三类课程性质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考试改革要体现知识、技能与素质全面考核的原则, 做到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方式综合化。课程考核应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进行, 实现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的统一。

二、高职院校实施考试改革的关键环节

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中, 考试工作看似一个孤立的环节, 但在具体方案的设计过程中, 却与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要想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试方案, 就必须把握好以下六个关键环节。

(一) 明确课程定位

明确课程的定位, 是保证课程考试目标有效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在研究制定课程考试方案之前, 必须首先对课程定位进行分析。要通过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 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以及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

(二) 确定考试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和落实, 涉及到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与此相对应, 各门课程应根据课程性质和定位, 确定相应的课程考试目标。如理论类课程应侧重认知领域目标, 即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理实一体类课程应兼顾认知和操作技能两个领域的考核。实践类课程应侧重操作技能与能力领域的目标考核。

(三) 选取考核形式

在设定了清晰的考试目标后, 就要根据课程教学特点, 选取设计相应的考核形式。考核形式的选取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规定的要素和教学内容确定。考查学生理论知识可采取闭卷、开卷考试;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可采取口试或答辩方式;考查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可采取论文、方案策划和调查报告的方式;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可采取作品设计、情境模拟、实践操作等方式。而且不同类型的课程可以综合采用几种方式综合考核。如理论课采取闭卷、开卷、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理实一体课采取闭卷、开卷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课采取实践操作、情景模拟、任务表演等相结合的方式。

(四) 设计考核内容

对于高职课程的考核内容, 应紧密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群的相关素质和能力要求, 并与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竞赛等内容相衔接, 达到以赛代考、课证结合的教学目标,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设计考核内容时, 应尽量与职业相关标准或竞赛标准相一致。另外, 对于高职的课程教学, 采用综合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联合考核, 也是一种有效的改革手段。通过整合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 实现对学生灵活应用多门课程知识和技能, 处理真实工作岗位综合事务能力进行考核的目的。另外, 为了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考核内容设计中, 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自我思考与创造的空间。

(五) 制定实施方案

在确定考试的具体目标和形式之后, 要结合课程类型和教学过程的安排, 合理设计考核的具体时间阶段、考核的地点以及各类考核形式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权重。课程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和考核形式的多样性, 决定了对于考试成绩的评价应进行多次考核、综合评价, 并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各种表现, 按权重进行综合评定, 避免一次考试定优劣的弊端。如在考核阶段安排上, 采取项目教学的课程可在每个项目教学完成后进行分项测试, 再分阶段进行综合项目测试。再如在考核地点方面, 重在考察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训设备操作使用能力的考试内容应安排在专业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考核。

(六) 研究评价标准

对于采用闭卷考试的课程, 试卷的标准答案是判定学生成绩的客观评价标准。但是对于采取多种考核形式、并分阶段进行过程考核的课程成绩评价, 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影响考试改革成效的重要环节之一, 也是需要教师努力研究的重要内容。考试评价标准的制定, 必须紧密结合考核目标进行量化, 以便教师客观评定学生的表现。

三、健全应对高职多样化考核方式的管理规范

考试改革的实施, 势必会打破传统的学生坐在教室里统一答题的局面。因此, 对于各院校一直沿用的考试管理、考试记录、成绩评定等方面的相关制度规定, 也就无法再有效控制多样化考核方式的环节, 同时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考试内容是否有效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是否能够在现场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相对准确、客观的评价;如何界定和处理学生在方案设计、调查研究、作品创造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行为等等, 都是随着考试改革而出现的现实问题。因此, 各高职院校在推进考试改革的同时, 必须不断加强研究, 健全相关管理规范, 确保考试改革取得实效。

(一) 考试方案的审核与监控

科学合理的考试方案是保证考试改革效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对于考试环节工作, 应按照从专业整体考试方案到课程具体考核方案设计的思路, 先由各教学单位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 即根据课程体系结构、课程类型分布、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特点等因素对专业课程的考试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 确定总的原则和方法, 由教学主任审核把关。再由各专业教研室组织课程任课教师对具体课程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地点、评价标准等实施方案进行研讨, 确定每门课程的考试方案, 并由教研室主任审核把关。

(二) 考试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对于非闭卷类等多种考试形式, 更应该注重对考试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一方面, 从学生的角度, 没有了考场和监考教师, 仍要遵守考试规则, 完成考试内容, 尤其是在考试过程中不能有违纪行为。另一方面, 从教师的角度, 面对灵活的考试形式, 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更高, 而评价的主观性也相应增加。因此, 教学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管理规范, 加强对考试过程的控制。同时对于采用论文、报告、作品、现场展示、操作等形式的课程, 应要求教师撰写全面客观的评语, 而且对于现场操作类的考试, 应逐步推广留存音像资料, 以增强考试的客观、公正性。同时便于专家对考试效果及命题质量、评价质量进行分析与鉴定。

(三) 考试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各院校应重点对采取考试改革课程的考试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任课教师应从命题质量、评价规范、评价标准、成绩分布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应结合课程考试实施方案对课程考试的全过程进行检查;学院专家可根据专业进行抽查, 并提出具体的评价建议。通过多级的监控,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保证考试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平等和公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也面临着改革和挑战, 在不断推进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 考试改革就是其中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好高职的考试改革, 需要教师、教学单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同时也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及时出台相关的制度规范。

参考文献

[1]张玲雅.高职考试考核改革方法探讨[J].经济师, 2009 (3) .

[2]刘庆君, 陈凌白.谈基于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的高职考试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 2011 (5) .

[3]郭自灿, 张敏华.对高职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上一篇:苹果园钾肥施用技术下一篇:饮食营养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