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公告制度(通用12篇)
审计公告制度 篇1
众所周知, 人民与政府之间是一种委托与受托关系。政府公共部门代表国家意志、受社会公众委托, 依法履行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公共服务 (公共物品) 职能, 行使公共资源筹集、使用和管理权力, 产生广泛的公共受托责任, 然而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客观上存在信息不对称, 代理人对内部信息掌握远较委托人全面与及时, 为了更有效地对代理人进行监督, 首要的是了解所有的信息, 特别是出现问题的信息, 由此产生了审计公告, 而且以一种制度的形式存在。
审计公告制度是国家审计机关将审计事项通过合法有效载体向社会公开的一种制度。它是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 集中体现了社会民主和法制的建设, 而且进一步促进社会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在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审计机关都普遍实施了审计公告制度。法国审计法院属司法型国家审计机关, 审计法院除向议会负责报告工作外, 通过向新闻界发布审计结果和国家审计公告的形式, 将审计结果公布于众, 以取得社会的再监督。美国审计总署属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 隶属于立法机构, 直接对议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日本会计检察院是独立型审计机关, 会计检察院将审计报告提交国会, 抄报内阁和首相, 并通过新闻机构公布发表 (秘密的除外) , 甚至可以将审计报告改写成通俗读物广为散发。
在我国审计公告制度有着较长的历史。早在古代具有审计职能的部门对查处的贪赃枉法行为张榜公布, 让老百姓了解真相, 具备了审计公告的雏形。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作为法制经济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政府要建立依法行政、公开接受监督、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的“透明政府”, 这是审计公告制度产生的内在要求。民主法制的进程也促使审计公告制度的形成, 社会变革使我国的人治型法律秩序转变为法理型法律秩序, 这一进程, 必然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改变行政管理体制,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审计公告起到很大作用, 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说:审计公告这一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结合体正是中国通向政治文明的民主法制进程中的排头兵,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逐步确立则在其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收入差距增大, 失业人员增多,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不良作风等等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党风建设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 对中央部委到基层单位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披露、惩处可以让民众看到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心和态度, 审计公告制度在这方面可以说是顺应时代、顺应潮流、顺应民意的。所以, 我国从1985年就开始法制进程和公告制度的准备, 但真正使人们看重审计公告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的是2003年李金华审计长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2002年度中央财政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出现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作用越来越大, 但其在体制和制度上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独立”是指审计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独立于被审计单位, 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以保证审计的客观、公证、权威和有效性。然而我国实行的是行政型国家审计模式, 审计的独立性在客观上受到影响, 主要体现在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均由地方政府任免、审计经费由地方财政保障, 审计实际相当于地方政府的一个内审部门。而权力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腐败行为, 又往往与地方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审计涉及有关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问题时, 就不得不考虑本级政府的意见, 在查处中也难免瞻前顾后, 很难完全站在国家的立场, 依法进行独立有效的监督。在加上经费的原因, 审计机构特别在县级机关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对审计人员的培训跟不上等等的问题, 也影响到审计公告的独立发布。
与审计公告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规范体系缺乏。一方面我国的法制建设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仍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 造成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想真正发挥审计公告制度的作用, 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科学、可操作性强的与审计公告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
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一方面, 党和政府仍缺乏健全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后的落实整改压力不大。许多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各级领导的批示, 而领导同志不可能对所有问题做出具体批示。另一方面, 在目前的制度和工作安排下, 审计机关本身既缺乏直接处理处罚的权力也缺乏跟踪落实的热情, 使很多审计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 大多是审计机关本身无法改变的, 不利于审计事业的长足发展。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为了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 主动提高对自身工作的要求, 采取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办法, 借助社会监督的“外力”, 克服法规不健全和制度局限等不利条件的自我突破。
审计公告的范围有待扩大。随着人们对国家政府部门工作的高度重视,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了解, 审计公告的范围远远没有发展到社会所期望的水平。从数量上看, 从2003年至今共公布了30多项审计结果 (国家审计总署网) , 而从内容上看, 虽公布了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结果, 但内容不翔实。而且审计公告制度受到我国保密法规的限制,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保密范围, 比如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建设、高科技研究等领域, 都必须严格保密。审计公告虽然是向本国国民的公告, 但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 一旦形成公告, 在全球范围内将形成事实上的无密可保, 这就大大缩小了公民的知情范围。
针对上述审计公告制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应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加强审计独立性的建设, 不断推进我国法制进程, 提高社会民众的监督意识等方面来解决审计公告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审计公告制度在我国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相信审计公告制度健全和完善必将使审计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摘要:“审计风暴”一词让人们重视了审计工作, 也重视了审计结果的公告, 审计公告制度在各种类型的审计体制的国家都有发展并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我国审计公告制度的发展也日益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文章就审计公告制度在我国的形成、作用、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审计公告制度,民主和法制,独立性
审计公告制度 篇2
关键词:审计收费,审计独立性,影响,对策
一、我国CPA审计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一)审计收费的支付方式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审计费用支付方式是由事务所直接向被审计客户收取审计费用,客户管理当局充当实际委托人。这种方式导致审计人缺乏经济上的独立性,形成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上的一定程度的依存性。在被客户掌握了经济命脉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很可能在遇到重大审计问题时受到经济威胁,为了维持自身的经营,作出顺应客户管理当局意志的妥协,从而影响其独立性。
(二)审计收费的费用额度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在我国,行业中的恶性竞争所导致的过低的审计费用会对独立性产生重大的影响:迫使事务所减少审计程序和审计时间,雇佣更多的初审人员来代替注册会计师,以损害审计质量为代价来减少审计成本,这样有可能无法查出重大的审计问题,即便发现,也有可能迫于审计费用的压力而与被审单位合谋。
(三)审计收费的费用结构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这里的费用结构指主要是指某一客户的付费占整个事务所收入的比例。当某一或某几家客户所提供的审计收费占事务所整个费用收入总和的比重很大时,该事务所就有可能单纯从利益出发,屈从于客户管理当局的压力,将很难保持独立性。
(四)审计收费支付时间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审计费用的拖欠对独立性的损害非常严重。所谓拖欠审计费用,一般是指在连续审计下截止签订本年度审计业务约定书时尚未完全支付上年度审计费用,在变更审计下对前任事务所尚未完全支付审计费用的行为。拖欠的审计费用是对今后年度审计工作的影响,说明上市公司和事务所之间存在着非本年度审计费用外的经济利益关系,形式上与实质上均未完全独立。
(五)审计收费的披露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我国审计收费的披露透明度不高,披露不充分,只是含糊公布一个数据,不能够帮助使用者进行更为有效地决策,同时不利于监管机构掌握被审计单位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利于社会各方利用这一信息的透明度,及时获得相关的信息。
二、完善审计收费制度,提高审计独立性的思路与对策
(一)对审计收费方式进行改革
针对我国现有的直接收费的方式的弊端,有一种在独立性方面具有很大优越性的审计模式——基于账务报表保险制度的审计委托模式。
财务报表保险,是指公司不再任命和支付报酬给注册会计师,而是购买财务报表保险,使投资者在面临财务报表虚假陈述所带来的损失时,可以获得保险赔偿。公司所能获得的保额和为此支付的保险费将被公布。由保险公司任命并且支付报酬给注册会计师,让他们对潜在投保人的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提供鉴定。那些公布高保额和低保险费组合的公司将脱颖而出,在投资者的眼中他们具有高质量的财务报表。因此,每家公司都将渴望得到更高的保额并且支付更少的保险费。这将导致报表质量的一次飞跃。
审计公告制度 篇3
关键词:政府审计公告;审计报告
政府审计信息披露也可称为政府审计公告,是指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举报方式等,采用适当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制度,包括公开审计活动及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举报,公开审计处理、处罚意见等(湖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3)。
一、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理论根源
法律社会学派从我国法律追根溯源寻找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据,或者从公民个体权利出发对公开政府审计信息提出要求。如尚兆燕(2007)认为以上两种“自下而上”的审视态度忽视了审计公告制度赖以生存的法律文化与民众社会根基。该学者借鉴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自上而下”,重新对这种制度产生和生长的法律、社会基础进行深层次考察。认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法律与社会之间的断裂与融合地带,不能单纯的将审计信息披露视为一种处罚方式,而将其视为个体权利尤其是知情权的捍卫。要突破审计信息披露的“告”与“知”的限定,注重通过舆论在公告领域发挥社会控制作用。最后结合我国实际,说明在中国社会,政府审计信息披露有其特定的文化和制度背景,审计机关应把握并运用好好这些背景。给予政府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极大启发,一方面中央应了解到披露的合理合法性,一方面中央还应完善相关法律,对审计信息披露制度能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
而更为主流的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学派,秦荣生(2004)认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政府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我国宪法,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一切资源为人民所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是各级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将人民公有的国家资源,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委托给人民选举出来的该级人民公仆(各級人民政府和他们的工作人员),按照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年度预算和国民经济计划所反映的人民意志,去经营管理。政府完成人民的委托,接受由人代会产生的审计机关进行的监督。对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认定后,必须向委托人即人民报告,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人民据此决定是否解除政府和公仆们的责任。可以说审计信息披露是受托责任的最终体现。
受托责任理论从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审计受谁委托、为谁负责、向谁报告的问题出发,研究政府审计存在的核心意义,从而推导出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与之前的理论相比更能抓住事物本质,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观点应成为以人民利益为宗旨的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明确的概念。
二、结合我国审计公告制度现状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相关的审计信息披露受限于保密法范围,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实务中,对审计密级的确定不规范,对审计信息秘密的性质、重要程度难把握,没有可执行的定密程序,很难正确处理审计信息披露的保密性与透明度的关系。同时除保密范围之外应披露的信息仍旧不足,目前公布审计结果公告主要集中为大型国有企业审计及专项资金的审计结果,对涉及资源环境项目审计报告较少,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民生资金和工程审计结果披露较少;另外后续的跟踪审计时间差过大,也使审计信息披露的效度受损。
同时,在建立“人本型”的服务型政府过程中仍有不足,应强调服务于群众需求,加大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审计项目结果的披露,同时督促基层审计的信息披露,从而不仅满足人民对政府运行管理状况的了解愿望,更能服务于上级政府需求,落实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
另外,我国目前依旧缺乏具备最高效力的正式法律法规,应明确赋予政府审计宪法意义上的法律权限,同时审计法于审计公告制度相关条文中的“可以”条文用语使披露审计结果成为带任意性的自由裁量行为,公开与否是审计机关及审计机关从属的政府机关的权利而非义务,将“可以”改为“应当”或者“必须”或许能为审计信息披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并应对公告的内容有相应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减少审计人员在就披露内容与政府部门反复协调的无谓的重复的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同时还应注意到在现今我国公民关于自身拥有政府审计信息的产权意识及知情权的认识不到位,对审计信息披露的热情还不够高涨。
通过审计信息公开披露来减少政府官员“经济人”属性导致的腐败,虽说是治标不治本,但不能忽视公开信息后营造的社会舆论氛围,这使得作为监督部门的审计机关也成为人民监督对象,从而敦促审计机关肃清机关内部的思想认识,积极的公布真实的、完整的审计信息。
明确政府审计信息的披露是履行受托责任的最终体现,并强化审计人员责任意识,同时采用民间审计轮换模式,具体的审计项目经常轮换相关负责人,强化审计问责制度;另外完善披露程序机制,形成一个如同民间审计一样完善的披露体系;同时为了更好的履行人民受托责任,应建立专门的信息反馈部门,了解每次信息披露后公众的反馈情况。
三、我国政府审计公告制度有待深化和改进之处
(一)贴合中国实际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自2002年以来关于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尽管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理论学派的角度就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根源进行解释,流行观点有信息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法律社会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受托责任理论等,但是应注意到这些都是利用已有的关于审计基础理论的初步研究成果或只是单纯的对国外新理论的评述,鲜有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并融合独立性不强的行政型审计模式来系统地对信息披露进行研究。例如最流行的关于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受托责任理论是从最基础的审计理论根源中简单的分离出来的,关于我国特殊背景下的公共受托责任形成及推动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过程等问题,理论界给出的回答并不明晰。必须注意的是,只有形成了贴合中国实际的理论体系,才能完善上文提到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是我国政府审计信息披露要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二)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衔接不够紧密
政府审计信息披露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然其具有实务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特点,我国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披露具体机制之前还将有一段空白期,政府审计人员实际披露过程中许多问题无法可依,无制可据。因而理论界要注意加强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披露制度、过程的研究,不能单纯的引进国外新理论而忽视了贴合我国实务操作情况,降低了理论的实用价值。可以把理论界相关专家学者和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系统的相关高素质有经验的审计人员结合起来,组建研究小组,结合我国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现状,大胆探索审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过程及表出形式。(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班东启.论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制度[J].审计研究,2007,(04).
审计公告制度 篇4
一、审计预告制度是加强政府审计程序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 有助于依法实施经济监督。
政府审计是一项公开、公正和透明的经济监督活动, 也是一项依法实施的正常性的监督。政府审计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 它代表国家依法履行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职责。这种监督因其具有权威性、强制性以及监督者与被监督地位上的不平等性, 容易使审计机关出现职权滥用、徇私舞弊等问题。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这种监督顺利进行的条件和基础, 而审计预告制体现了它的内在要求。审计预告制使审计置于公众监督下, 可以更好地加强审计机关的廉洁、自律, 这是政府审计机关加强自我约束的得力措施, 这本身就意味着审计机关对公众的承诺。
(二) 有助于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政府审计以保护公众利益为目的, 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 需要接受公众监督, 更需要公众参与、支持和配合。审计预告制实行可以使审计更好地得到公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而公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审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从而使审计真正体现民本思想和民本意识。审计预告制度有助于塑造党和政府的新形象, 体现党执政能力和水平, 坚定群众反对腐败的信念, 对清明政治和清廉政府的信赖。
(三) 发挥沟通企业管理层与投资者的桥梁作用。
信息不对称是审计存在的客观前提和必然要求。审计是两权分离受托责任关系形成后的产物, 投资者对被投资方信息的了解, 不只是需要经营管理层披露的会计信息本身, 更需要通过审计报告以增加对管理当局提供信息可信度的判断。审计预告制起到了沟通企业管理层与投资者的桥梁作用, 增加了信息的透明性, 避免了人为的误解。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审计预告制是国家一贯提倡的民主理财的另一种实现形式。
(四) 减少审计成本,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审计预告制有利于审计机关根据公众提供证据或线索来进行审计判断和分析, 进而选择恰当的审计方略, 有重点地从被审计单位内部和被审计单位外部收集审计证据。在进行审计之前, 将审计目的、对象、内容、人员、程序、时间和审计纪律等, 通过一定方式, 提前向被审计单位干部职工进行公告, 增加审计工作的透明度。
(五) 促进政府对审计工作的关注和审计过程的管理。
政府审计设想的审计结果的公开势必要加大政府审计风险, 而不同形式的审计预告制将广纳众言, 有利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根据应有的职业谨慎性估计审计风险, 避免因不慎导致的审计行政诉讼纠纷, 促进了政府审计对自己职业的关注和审计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因此, 审计预告制和审计结果公开制两者相互统一, 互为条件。
二、加强审计程序制度建设和细化具体审计程序措施
审计预告制的目的在于加强政府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作为一种审计程序制度的安排, 其形式是为目的服务的。只要是能够加强政府审计工作的透明度, 达到实现审计最佳效果的任何审计预告形式, 都可以加以探索。积累经验后推广应用。比如, 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电子信件、报刊杂志、行业内刊、专题会议等形式。在电子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 通过向社会发布“网络版”审计预告是所有形式中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种, 应该成为努力的方向。
审计预告制作为一种具体的审计程序制度得到创新和推行, 我们可以将此看作是在法制的框架下, 我国政府审计机关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政府行政能力、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一次自觉行为。同时, 现代国家审计本身就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审计预告这种制度创新和推行是国家民主政治在审计中的重要体现和有效实现形式。它对推动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勤政廉政、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树立务实高效和具有公信力政府将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 诚实、正直和守信是所有政府机关和包括审计人员在内的所有公职人员应有的品德, 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体现公平、公正和透明。这不应仅仅只是作为道德的要求, 更应作为法定原则加以遵守。这样坚持下去, 将会有力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推动公开、公正的社会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有利于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投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
在加强政府审计工作透明度以及如何加强审计程序制度建设和细化具体审计程序安排上, 应当注意三点:第一, 要考虑特定的审计环境。现在的审计环境较以前大有改观, 但不同地方对审计认识程度还是不一的, 审计预告制也不一定要搞一刀切。它也有个逐步认同的过程, 需要因地制宜, 做好审计预告的风险防范。第二, 不要将审计看成是专门查问题的, 也不要因此对审计抱有过高的预期, 把所有的希望全寄托于审计而片面地理解审计结论。审计只是在自己所涉及的范围内对已经注意到的重要客观事实发表审计意见, 它未必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一切情况或所有存在的问题发表审计意见。第三, 审计类型不一样, 预告时间、范围或形式也应有区别。比如, 审计机关在实施财经法纪专案审计, 或接受委托进行案件查证、取证时, 就不易采用预告制, 即使要预告也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预告时间或范围加以限制, 而对其他审计类型的审计就可以采用。再如, 网络版审计预告的浏览者较为广泛, 但对那些缺乏上网条件的人员应采取替代方法。第四, 在被审计单位张贴审计预告有助于获得被审计单位内部知情人员提供的审计线索, 知情人员未必仅仅局限于被审计单位内部, 它也可能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上级机关、下属单位及外部往来客户等。
三、审计预告与审计测试、审计结果公告同样重要
审计预告的目的在于加强政府审计工作的透明度, 获取有价值的审计线索, 帮助审计工作拓宽广度, 挖掘深度, 提高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同时, 也可监督审计人员执行审计工作纪律, 使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但有了审计预告制度, 并不能是减轻审计测试程序工作, 不能减少审计结果公告程序。在审计过程中, 重视审计预告与审计测试和审计结果公告对审计工作具有同样的效果, 它们都是审计部门为达到审计效果而采取的一些不同手段。
内部审计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经济行为,维护股东合法权益,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明确内部审计工作职责及规范审计工作程序,确保公司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内部审计,是指由公司内部机构或人员独立监督和评价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对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内部审计目的是为了加强本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的管理和监督,防范和控制风险,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条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及程序,并对具体的内部控制的评审、审计档案的管理等相关事项进行了规范,是公司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标准。
第四条 内部审计的范围包括公司本部各部门及控股子公司、分公司、等现有的与公司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部门或企业。
第五条 审计工作的宗旨是通过开展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运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进行评价,提高运作效率,帮助公司实现经营目标。
第二章 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第六条 公司设立审计部,审计部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在董事会指导下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控制制度和全面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第七条 审计部应积极配合董事会的工作,接受其监督和业务指导。
第八条 公司监事会认为有必要时可委托审计部对公司进行财务检查。
第九条 审计部设经理,具体负责公司总体审计工作,由总经理办公会提名通过,报董事会备案。内部审计机构配备若干内审人员,内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与其所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熟悉公司及各下属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
第三章 审计人员工作准则
第十条 审计人员必须有过硬的业务能力,熟悉国家法律法规、财经制度和公司规章制度,具备会计、法律、管理等至少一方面的专业学识和经验,经过适当的专业训练,并具有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十一条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司规章制度,恪守独立、客观、公正原则,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工作、发表审计意见。
第十二条 审计人员应保持独立性,与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事项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
第十三条 审计人员实行岗位资格和后续教育制度,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培训计划列入公司三会专项费用预算。
第四章 审计部职责
第十四条 审计部是公司审计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在董事长领导及董事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依照本制度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并向董事长和董事会报告工作;完成监事会委托的审计工作。
第十五条 审计部的主要职责:
(一)参与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对公司及各下属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严密及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内部控制的专项审计报告,或在日常审计报告中对涉及的内部控制作出专项说明。按照“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原则,协助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被 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达到查错纠弊,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每年对公司及各单位从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及执行情况进行审查评价,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整改方案,并跟踪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整改情况,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三)对公司及各下属单位经营成果及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进行审计;
(四)对公司及各下属单位资产的使用、管理及保值增值情况进行审计;
(五)对公司及各下属单位全面预算的执行和财务决算情况进行审计;
(六)对各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及公司各单位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离任的和任期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七)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立项、资金来源、购置、管理、使用和维修及相关经济合同进行审核;
(八)对基建工程预、决算的真实合法性进行审计;
(九)参与公司对控股、收购、兼并企业资产评估、资产使用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评价,并进行审计监督;
(十)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投资、购买和出售资产、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审计;
(十一)协助建立健全反舞弊机制,确定反舞弊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并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合理关注和检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十二)对募集资金的投入、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十三)董事会、经营班子或其他部门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
(十四)协助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开展工作;
(十五)配合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审计工作。
第十六条 被审计单位职责:
(一)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如实提供会计账簿、凭证、报表、合同、协议、可研报告、图纸、预算、工程量验收及签证单、结算、决算、各种批复及会议记录等文件资料,不得拒绝和隐匿相关资料;
(二)审计人员调查取证,需由被审计单位提供佐证材料时,被审计单位和人员必须积极配合,不得设障刁难。
第十七条 相关部门职责:财务管理部、行政人事部等部门配合审计工作,并督促被审计单位执行公司审计处理意见书或审计处理决定。
第十八条 对公司本部的财务收支,每季度审计一次,对子公司财务收支每半年审计一次。
第五章 审计部权限
第十九条 审计部行使以下职权:
(一)有权参加公司有关经营、财务管理决策、工程建设、对外投资、重大合同等事项的会议;参与重大经济决策的可行性论证或可行性报告事前审计;
(二)有权审查被审计单位相关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检查资金和资产状况;有权查阅、复印、索取与审计有关的文件、资料,有权就审计有关问题向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
(三)参与制定、修订有关规章制度,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提出改进意见;
(四)有权参与公司及所属控股子公司的有关日常经营性会议;
(五)对公司提出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六)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行为,经公司领导批准有权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七)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公司制度、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审计部门报公司董事会同意后,可以责成被审计单位停止和纠正一切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并对直接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
(八)根据被审计单位与个人的违纪违规行为的轻重程度,审计部门有权建议公司董事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九)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提出表彰、奖励模范遵守和维护财经纪律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的建议;
(十)对违反财经法规行为提出纠正意见;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人员,经公司领导同意,做出临时的制止决定,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十一)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经营班子、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
(十二)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及拒绝提供资料的,有权向公司领导提出建议,采取必要措施,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十三)审计人员依法开展审计工作,接受审计的单位和人员应予以积极配合,公司保护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六章 内部审计的类型和方式
第二十条 内部审计的类型按工作内容划分包括:
(一)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对公司及各下属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监督、审查和评价;
(二)财务收支审计:对被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检查;
(三)专项审计,包括:
1、效益审计: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对其经济活动效益性、合理性进行审计;
2、任期审计:对被审单位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
3、管理审计:对被审单位管理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计;
4、审计调查:对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
(四)专案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及人员违反公司经济纪律问题进行审计查处。
第二十一条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如下审计方式:
(一)报送(送达)审计: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通知书,应在指定时间将有关材料送内部审计部门接受审计检查;
(二)就地审计:内审人员到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后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对业务较多、情况复杂的可采取抽样或重点审计等方式进行审计。
(三)委托审计:公司及各子公司年终财务报告及公司认为重大的审计项目,必须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四)联合审计: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技术性强的重大审计项目,审计部在报经公司董事长批准后,会同公司有关部门进行联合审计。
第七章 审计工作程序
第二十二条 审计部根据公司工作重点和指导精神,结合上工作总结,制订具体的审计工作计划,报公司董事会批准后实施。对已列入审计工作计划的项目,由审计部自主安排开展审计工作;其他审计工作依据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等授权部门委托开展审计工作。
第二十三条 成立审计小组。
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内部审计计划,选派内审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并指定主审人员。审计小组实行主审负责制。必要时,可申请其他专业人员参与审计或提供专业建议。
第二十四条 签发内部审计通知书。
内部审计部门在实施审计三天前将内部审计通知书送达被审计单位,说明审计目的、内容、种类、方式和时间。审计通知书的内容:
(一)审计的范围、内容、时间和方式;
(二)审计组长(或主审)和其他成员名单;
(三)对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
审计部认为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前需要进行自查的,应在审计通知书中写明自查的内容、要求和时间。被审计单位应按时完成自查,并将自查报告报审计部。
第二十五条 实施审计。
内审人员根据审计项目的不同类型选用适当的审计方式和审计程序开展具体审计工作。
(一)审计组长(或主审)根据项目审计计划制定审计方案:审计目的;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程序;预定的执行人及执行日期;其他相关内容;
(二)审计人员依据审计方案审查会计凭证、账簿、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合同、协议等文件资料;检查库存现金、实物、有价证券; 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搜集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应由提供者签名,不能取得提供者签名的,审计人员应注明原因;审计人员对发现的问题作出详细、准确的记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三)由审计组长(或主审)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材料;
(四)将审计中汇集的基本情况和发现的问题提出来,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座谈交流,听取和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组长(或主审)在审计结束后6个工作日内作出审计报告底稿,若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报告时间。被审计单位在接到审计报告底稿后3个工作日内提 出书面意见,逾期未提出意见,视同无异议。审计小组应审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进一步核实情况,核实后由审计组长(或主审)对审计报告作必要的修改。
第二十六条 提出审计报告。
审计终结后,内审人员依据审计工作底稿,提出审计报告,经审计部长审核定稿后,将审计报告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公司董事长审批。审计报告中包含其他部门工作所需要的资料与内容的,应在公司领导批准后分发给相关部门。审计报告的形成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反映事实清楚;
(二)审计证据充分;
(三)审计结论公正;
(四)审计评价准确;
(五)处理意见合法、合规、合理;
(六)整改建议可行。
第二十七条 做出审计决定。
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审计报告做出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书,报公司领导批准后送达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应当签收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书。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当事人必须执行审计决定,并在一个月内对审计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董事长,同时抄报审计部。审计部在两个月后,组织专班跟踪检查审计处理意见书或审计处理决定的执行及整改情况。被审计单位未按规定执行的,公司将予以通报,并强制执行。
第二十八条 审计决定复议。
被审单位在接到审计决定5天内,向公司提出书面复审申请,经公司领导批准,组织复议。
第二十九条 后续审计。
对主要项目进行后续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的采纳及审计决定执行的情况和效果。
第三十条 委托审计项目,必要时先经审计部审计,再经中介机构审计,审计部结论作为中介机构审计资料,中介机构审计结论作为财务结算(调账)依据。
第三十一条 每年四月底前完成对上一公司总体内部控制的评估工作,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及工作总结。
第三十二条 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三十三条 审计档案的建立实行谁审计谁立卷、审结卷成,定期归档的责任制度。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四条 内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人员遵纪守法、效益显著的行为向公司提出各类奖励建议。
第三十五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内审人员向公司提出各类处罚建议:
(一)拒绝提供有关文件、凭证、账表、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二)阻挠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监督检查的;
(三)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四)拒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的;
(五)打击报复审计人员或举报人的。
第三十六条 对有下列行为的内审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各类处罚:
(一)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三)玩忽职守,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泄露公司秘密的。
第三十七条 对审计过程的以上行为,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制度之修订及解释权属于公司董事会。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篇6
一、内部审计的涵义与职能
内部审计是由组织内设的机构所实施的一种独立、客观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使组织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认识和解决,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内部审计的职能主要有:1.监督职能。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有两层含义:一是代表企业股东及董事会等决策层对本企业的会计机构及其他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看其是否正确执行企业的经营方针政策,是否完成任务,不仅在于查错防弊,重要的是检查评价;二是业务上受当地政府审计厅局的业务领导,代表国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2.评价鉴证职能。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职能,包括评定和建议两部分,也是内部审计的一项基本职能。评价过程的实质是针对审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评议,从而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的过程。鉴证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及其经济活动的鉴证和证明,据以做出审计结论。 3.管理控制职能。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通过审计活动,对企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等各部门进行彻底的检查、取证、分析和评价,客观公正地做出结论,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领导进行科学的决策,强化内部控制,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经济效益。4.服务职能。企业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为本企业服务,对最高层负责,完成其指派的任务;二是为国家审计机关及企业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服务,完成他们交办的工作。
二、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1.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开展财务审计,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负债和损益核算的真实情况,它包括审查会计资料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完善性,审查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及遵守财经法规情况,审查会计组织的健全度和会计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的情况。
2.以经济效益审计为重点。经济效益审计须对财务收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审计。它应以降低成本为中心,审查企业投入产出的整个经济活动是否具备经济性、效率性;审计企业产供销计划、人财物管理、经济决策及內控制度等是否科学、合理、健全、有效;对各项目审计之后即是综合分析,针对薄弱环节和潜在漏洞,提出建设性意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和各环节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不断拓宽效益审计的领域,以找到更多风险问题,找出改进的具体措施,从根本上促使企业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3.以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为核心。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43期2014年第1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内部管理审计必须审查单位内部控制度是否健全、运功转是否正常、自我调节能力是否具备或良好。如果只审计企业财务数据,却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给予系统性评价,在此情况下,是绝对无法发现并客观评价企业内部潜在风险的,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意见和建议就更加不可能被提出。
4.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与各项咨询业务。通过专项审计调查,企业领导可为经营决策找到政策上和经济上的论证,进而在对重大经营业务、项目投资等方面实施风险评估,以防止决策失误、避免经济损失。并在面临反映经济活动中具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和意见,最终促使企业集团领导快速了解改革措施的力度及决策行为的完善程度、对公司资源的利用程度。
三、内部审计制度的改善建议
(一)确立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
企业应明确授权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直接领导人,以便于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甚至可以直接代替企业所有者参与管理。但这种管理是间接的,是通过服务来实现的。企业领导者只有从意识上肯定内部审计的作用,才能使内部审计工作真正得到重视,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内部审计活动也才可能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出发,确保企业决策方案的实施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二)着力提高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性
企业要想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就必须提高内审工作的有效性,企业内部审计除了开展常规的审计项目除错防弊,还必须向管理审计转变,突出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和服务职能,监控、参谋和建设作用。这是企业内部审计改革的必然趋势。提高该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利用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会计及审计信息系统进行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企业改善其经营管理;其次,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查出的问题予以揭示并提出整改建议,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作用,通过对有关企业发展的热点问题、管理的薄弱环节展开审计调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内部审计涉及面广的特点,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做好企业管理者和下属部门员工的沟通工作,发挥服务职能作用。
(三)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的特征,它是企业内部的独立控制体系。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保障。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比较有效的,有利于提高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在结合国情和企业实际的基础上借鉴这种模式,保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实践证明,独立性是对内部审计的基本要求,内审工作只有坚持机构设置独立、开展业务独立、行使职权独立,才能切实树立起应有的权威,从而实现对经济行为和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更好地为领导者决策提供服务。
(四)建设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
由于组织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相关知识的不断更新,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通过持续的后续教育,吸收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保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通过人员档案、兴趣调查,定期的绩效评估等,确定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需求 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必要的培训计划,以保证教育需求得到适当的满足。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提高和维持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有效完成工作。
(五)建立经济效益审计制度
财务收支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经济效益审计则是内部审计发展到现阶段的特殊内容。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每个企业发展的直接决定力;通过内部审计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也成为企业管理者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主要目的。
总之,在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审计控制建设问题,强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严格约束各单位内部涉及审计控制的所有人员,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机构的岗位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和制度上治理腐败,防范风险,遏制和打击经济犯罪行为,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审计公告制度 篇7
一、政府审计风险的基础性特点
(一) 政府审计风险的非主观性
当代审计主要采取随机审计的模式, 依据样本特点来预判其整体特点, 而样本的特点与整体的特点是有所区别的;而且在随机抽查时, 审计工作者要运用预判来明确很多不可控元素, 这就导致审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能够管控, 但是无法消除。
(二) 政府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狭义的审计是指被审计机构的财务系统存在重大漏洞而审计工作者并未发觉, 从而使审计成果丢失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管控风险、审查风险组成。审计风险有着潜在性, 即审计工作者的审计结果尽管与审计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但是没有形成损失, 也未承担法律职责, 这时只能说审计具有潜在风险, 还并未形成实际的损失, 而如果问责潜在风险就转变为真实风险了。
(三) 政府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审计风险尽管避无可避, 然而能对其进行管控, 只要将审计风险管控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畴, 审计就是有效的。
二、审计公告制度下的政府审计风险预防举措
(一) 加强应对风险的觉悟, 提升审计工作者的整体素养
一说到审计, 大多数人认为就是查究错误, 这是审计的思想误区, 它通常会致使风险意识被弱化。审计工作者应更新自身的审计理念, 明确意识到审计工作是为了审计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审计工作者应建立和加强审计风险觉悟, 并合理运用审计资源, 激发自身的工作潜能, 承担审计职责;审计工作者还应对自身的疑问, 以怀疑的思考模式对所取得的审计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进行深入考评, 并对互相冲突的审计证据和对文书或管理部门声明的真实性有所威胁的审计证据持怀疑态度, 避免因为自身的判断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审计工作者是审计工作的履行人, 他们决定着审计效率的高低, 因此, 打造一支专业水平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的审计工作队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所以, 提升审计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素养以及整体素养, 是预防审计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二) 遵守审计流程, 创新审计模式
政府审计隶属行政执法的范围, 其审计活动需要遵照法律规定的流程、模式、方式、时间和次序, 违背了法律规定的审计流程或超出管控范畴, 都会导致政府审计风险的生成。所以, 遵守审计流程是预防和管控审计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 审计规划时应明确被审计机构的基础状况, 搞清楚审计的范畴、关键点、内容和办法, 订立详尽的审计预案, 依据项目特征和审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最优化岗位配备, 并实现审计的明朗分工, 将责任制带到审计工作中;在审计实行时, 应依据各项目的特征, 合理、科学地采用各类审计办法。依照法律搜集并明确审计证据, 保证证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外, 调查取证时不到非常时期不能采用强制手段;审计结束时, 第一, 应仔细编写审计报告, 严格审查报告中的相关事件, 使证据更加可靠;第二, 应与被审计机构进行交流, 对不符合审计规范的机构, 审计工作者应勒令其整改, 并深入核对, 做好审计笔录, 聆听被审计机构的建议;第三, 审计结果应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因为中国政府的财务舞弊案件时有发生, 而且一部分领导层还故意作假, 加上当代审计已脱离了单调的财务报表审计的范畴, 而向档次更高的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的模式过渡, 为沉着面对审计公告体制下的政府审计风险, 政府审计部门应利用当代信息技术, 进行电脑审计, 使电脑在审计调查、解析性复核、审计信息的搜集、传送等环节完成应有的“使命”, 并将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
(三) 完善政府审计体制, 健全审计公告体制
我国目前的政府审计管理系统呈现出行政化的特点, 该类审计方法是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征的。然而, 与它类的审计方式比较, 它更偏向于政府的调控。虽然审计法明文规定, 审计机构和审计工作者应单独享有审计监管权, 可以无视它类部门的干预。然而在现行体制下, 政府审计部门作为政府的一分子, 需要在本级行政机关的引导下开展工作, 必然会受到部分行政干涉。
政府审计部门是政府审计公告的履行人, 国家审计机构在经济上和管理上能否单独运转, 而且其独立程度将左右审计公告的执行效率;而审计公告的执行效率会左右审计风险的大小。
因此, 我国需要对政府的审计管理制度实施构造上的整改, 深入健全审计制度, 使其最大限度的保障政府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使政府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中和颁布公告时, 能够独自完成流程, 进而科学规避政府审计风险。
三、结束语
政府审计风险已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 尤其是审计公告体制颁布后, 对政府审计风险管理的研究也显得越加重要。本文从审计公告体制这个视角揭示政府审计风险, 希望为广大审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政府审计风险, 在公告体制实施后, 风险有可能扩大;所以, 需要对政府审计风险进行预防和管控。科学的风险管理能够协助审计工作者找到审计工作的重心, 并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重大风险项目, 并采用科学手段尽量规避风险, 化被动为主动。政府审计风险的增加有其必然性, 审计公告体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 预防政府审计风险是未来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宋衍蘅, 付皓.事务所审计任期会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发布补充更正公告的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 2012, (1) :75-80.
[2]宋丽静.国家审计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分析[J].中国外资 (上半月) , 2011, (11) :154-155.
[3]陈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审计风险博弈分析[J].三明学院学报, 2013, 30 (1) :23-27.
审计公告制度 篇8
国家审计署自2003年开始进行审计公告,并计划从2007年全面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实现审计结果全部公开。即审计机关要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凡是财政财务收支的单位在接受了审计后,审计结果将完全公开。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促进我国国家审计尽快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保证国家审计进一步公开透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更是将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效结合、督促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随着审计公告制度的广泛实施,社会各界在对国家审计机关认知认可的同时,必将更加关注国家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对国家审计机关的执政能力和执业水平及国家审计工作质量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审计风险加大。如何进一步完善国家审计公告制度,合理防范和控制国家审计公告风险,是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一、我国国家审计公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审计模式的自身缺陷
一个国家的国家审计公告制度常常受其审计体制的影响。我国现行的行政型国家审计模式是一种独立性和权威性相对较弱的国家审计模式,这种审计体制是典型的双重领导体制。在这种模式下建立的审计机构并不独立于政府部门,审计监督力度不够。目前已对外公布的审计情况,也往往只是粗线条地披露几个问题,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审计情况。
(二)审计公告环境有待改善
全面实现审计公告制度,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从目前情况看,审计公告的环境有待改善。一是审计机关本身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充分,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漠。大多数被审计单位宁可接受处罚也不愿意公开审计结果。二是从法律角度看,缺乏可操作的法律依据,审计法律和规范性文件对审计公告的规定缺乏统一性,制度内容也比较笼统。三是在审计公告实务中,审计公告或多或少得以实施,但与透明、公开的法律原则要求相距甚远。
(三)审计公告机制不健全
审计公告操作比较随意。从公告主体上看,既有审计机关作为公告主体的,也有审计干部个人作为公告主体的,没有统一的要求。从公告形式上看,无论是审计报告还是审计调查报告,在形式上欠缺合理,审计报告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要素没得到应有的考虑,有些定性结论,例如“工作有待提高”、“管理比较规范,但同时又发现以下问题”等的提法与严谨的审计报告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公告内容上看,审计的重点基本集中在资源使用的合规性上,很难说审计查出的问题就是被审计单位所存在的全部或关键问题。由于受我国目前管理体制和审计资源的限制,审计署还无法每年对每个政府预算单位和国有投资的企业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公告及时性较差。而审计结果公告机制的不健全,大大限制了审计公告效用的发挥。
(四)审计问责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问责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政体制中权责不清,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归属不清晰,这给问责制的责任界定带来极大的“模糊性”,也成为相关责任人开脱罪责的借口;二是问责主体不当,在一些“官员问责”案件中,都是上级对下级的问责,而上级常常免于承担连带责任,这很难保证问责结果的公正性;三是问责范围过窄,仅局限在“贪污、行贿受贿和违规资金运用”,而对于“渎职、重大决策失误、监督不力”等则很少涉及,这严重影响了受托责任的执行效率;四是惩治力度过轻。
二、改进和完善我国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立法型审计体制
各国的经验已经证明,外部监督总是比内部监督更为有效。我国审计署隶属于行政系统,不能完全排除内部监督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果建立立法型审计体制,能够实现中央审计机关对地方审计机关的单向垂直领导,使得地方审计机关只对中央审计机关负责,减少地方审计监督的缺位现象,审计部门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全面如实反映审计情况,提高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明确审计结果公告的信息特征
笔者认为,可靠性、及时性、重要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可理解性均属于审计结果公告的核心信息特征。审计公告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地表述整个审计的过程与结果,避免倾向于预定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应该在完成外勤工作后及时出具,要与被审计事项密切相关且内容全面完整、信息便于阅读与理解,应该反映已执行审计程序的真实情况,其信息对于立法机构、司法机构、行政机构和社会公众来说应该具有价值,可以对其做出各种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此外,还要注意审计公告既要揭露相对金额较大的问题,也要揭露相对金额虽小但绝对金额较大的问题,在重要性特征下,要注意确保国家审计报告信息的充分性。
(三)建立问责制度
建立公告后续审计信息制度,形成完备的问责制度,才可以真正实现审计的监督目的,实现人民对政府的监督、部门之间的横向监督,同时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打造以审计追踪问责为威慑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势在必行,国家审计追踪问责机制所体现出的巨大威慑力,也会成为管住政府“钱袋子”,进而构建绩效政府公共治理结构的重要保障与预警机制。在这一制度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对于典型案例的严厉惩处,较之揭示更多的典型问题,将会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
(四)积极扩大审计结果公告范围
加快审计公告进程,是保证审计公开透明、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要围绕“以公告为原则,以不公告为例外”的目标,科学安排,合理选择,注重实效,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积极稳妥地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的范围。审计结果公告要采取“直通车”的形式,让所有的信息需求者具有相同的信息量。此外,还应适当公告所计划的审计过程以及其执行结果,这样不仅可以使公众充分了解审计机关的工作程序并有助于理解审计结论,同时也为其监督和评价审计机关工作的效率,以及审计结果的真实性提供了基本途径。而审计机关依法公告审计应当是双向的结果,而不是单向的结果。也就是说,既要公告查出问题的审计结果,更要公告经查没有发现问题的审计结果。
(五)建立审计结果公告成果共享制度
审计监督作为一项高层次的综合性监督活动,审计结果公告中所揭示问题的重要性和震撼力,是其他监督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应该被相关部门充分借鉴和利用。因而,建立审计结果公告成果共享制度,对其他一些监督机构而言,既可省去为取证而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查案办案的速度,又能实现监督职能上的互补和监督效能上的共赢。
(六)建立审计结果公告信息反馈机制
审计公告制度 篇9
一、实行审计公告制度是国际惯例
审计公告是指国家审计机关要将一定时期的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向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进行公告。作为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的一个举措和惯例,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家审计都纷纷实行了审计公告制度, 在一定范围内和层次上公开审计报告。如美国会计总署 (又称审计总署) , 由于没有对被审计单位直接进行处理的职权, 审计报告通过国会对外公开。法国审计法院每年都要向社会公开发表年度审计公共报告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德国联邦审计院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 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由此可见, 通过审计报告向有关方而公布, 是国家审计机关提高透明度的重要形式, 也是各国审计组织比较普遍的做法。我国l995年实施的《审计法》第36条规定了“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的内容。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2001年8月1日, 审计署以3号令发布了《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因此, 无论是从与国际惯例接轨出发, 还是适应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各级审计机关都应该对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引起高度重视。
二、当前审计公告制度难以实行的主要原因
尽管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了法律法规依据, 也有了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 但依笔者之观察, 目前真正实行审计结果对外进行审计公告的审计机关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外需不足
一方面, 由于审计结果大多数属于负面性质的, 政府部门考虑到社会稳定等因素, 不愿意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 作为拥有对政府活动知情权的老百姓, 对审计工作一般不够了解, 再加上审计结果一般只涉及单位和部门利益, 很少涉及个人利益, 因此, 也就缺少了了解审计结果的动力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自觉性, 对审计结果公告不公告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2. 内需不够迫切
对于审计结果实行审计公告, 审计机关的态度也不够积极。目前大多数审计机关能够做到的是, 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本级政府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除此之外, 很少再向社会公告其他信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方面是上级审计机关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一些审计机关对审计结果进行公告心存顾虑, 怕搞得不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甚至还会造成被审计单位的纠缠。因此, 在上级没有要求的情况下, 谁也不会主动去进行审计公告, 即使新闻媒体向审计机关了解审计结果信息, 也多遭拒绝。
3. 认识上存在一定片面性
认为审计公告的内容只能是一些负面的信息, 因而致使许多审计机关没有积极利用这一渠道宣传审计监督中一些需要社会各界了解的正面信息。
以上情况表明, 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困难和障碍还很多,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将这一制度逐步推广开来。
三、积极实行审计公告制度的对策
1. 充分认识实行审计公告制度的意义
笔者认为, 实行审计公告制度, 无论是对发挥审计临督作用、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 还是对提高审计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国家审计建立近20年, 审计监督在维护财经纪律、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审计监督的威慑力明显增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正如某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的那样, 从揭露出来的问题和案件看, 违法违纪问题数额越来越大, 经济犯罪性质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的出现, 固然与新旧体制转换、一些法律法规滞后以及执法不严有关, 但也与审计结果不公开有很大关系。审计实践说明, 一些单位和部门被查出违法违纪问题后, 不怕审计机关依法处理, 就怕公开曝光。因此, 着眼于加强审计威慑力的需要, 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势在必行。审计公告制度的建立, 意味着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 这也是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亮相”于社会并接受社会检验的一个机会。审计结果包含着审计情况、审计意见、审计决定、审计建议等内容, 社会各界从中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某一审计机关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包括审计机关对问题的定性是否准确、处理处罚尺度是否得当、审计建议是否可行、审计程序是否合法等。因此, 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 给各级审计机关的工作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应以审计公告制度的建立为契机, 采取有力措施, 严格把关, 向社会各界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四、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应把握好四项原则
1. 统一领导原则
建立审计公告制度是各级审汁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 必须在审计署和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于我国县以上各级政府大都设立了审计机关, 每年都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被审计单位开展专向审计、审计调查、跟踪审计等审计活动, 不管审计是否发现问题, 按照《审计法》的规定, 都要编写审计报告, 这样一来, 会形成大量的审计结果信息。如果各地审计机关在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上缺乏统一领导, 各自为战, 搞得不好还会适得其反, 甚至产生不稳定因素。因此, 作为国家最高审计机关, 审计署对于建立审计公告制度应作出统一部署, 确保这项制度的建立能够起到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维护经济秩序的作用。地方审计机关也应该制定相关制度, 明确责任, 在审计署和本级政府的领导下, 健康有序地实行好审计公告制度。
2. 重要性和稳定性原则
建立审计公告制度, 公布审计结果, 是一项严肃的工作。由于审计监督的特点, 审计结果中大量的是审计机关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等负面性质的问题,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 因此, 哪一类审计结果可以公布, 哪一类审计结果不可以公布, 都应该遵循重要性和稳定性原则, 慎重考虑审计结果发布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对于那些虽然性质比较恶劣, 但公布出去容易引起社会不安定的审计结果信息, 应在慎之又慎的全面衡量之后做出定夺。
3. 效果性原则
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的初衷之一是, 揭露审计中发现的带有规律性、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和大案要案, 以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因此, 在公布审计结果之前必须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认真的选择, 使审计结果的公布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 目前这个时期, 审计结果公布的重点, 应是政府和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4. 保密性原则
按照《审计法》的规定, 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循保密性原则, 是建立审计公告制度, 做好审计结果公布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日常审计中, 审计人员会接触大量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 因此, 在审计结果公布之前, 审计机关应该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 建立保密工作责任制, 做好保密工作, 避免泄露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的现象发生。
五、建立严格的审计公告审批程序
按照《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规定, 向社会有关方面公布审计结果, 必须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涉及重大事项的应报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各级审计机关要坚决按照这个规定实行审计公告制度, 严格审批程序, 杜绝擅自公布审计结果行为的发生。
1. 加强宣传, 克服片面认识
应该说, 目前对于审计公告可以公布哪些内容尚没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 审计公告的信息既可以是负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比如, “非典”时期对各界人士捐款捐物专项审计, 如果发现存在问题, 那么审计结果就是负面信息;如果没有问题出现, 那么审计结果就是正面信息, 将此进行审计公告, 可以振奋人们战胜“非典”的精神, 提高人们对政府机构的信赖度。因此, 各级审计机关应该充分利用审计公告这个形式, 全面反映审计结果, 进一步扩大审计监督的社会影响。
2. 选好审计公告题目和内容
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的目的在于威慑违法违规行为, 肯定守法守规行为, 向社会昭示审计监督职责履行情况。鉴于此, 笔者认为选好审计公告题目和内容极为必要。首先, 可以选择反映宏观性、行业性的审计结果进行公布;其次, 可以选择一定时期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进行公布;再次, 可以选择违法违规数额大、情节恶劣的审计大案要案进行公布。只有选好题目, 才能使审计公告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施行审计公告制度的意义
审计公告制度的施行, 有利于推动政务公开, 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有利于推进领导决策科学化、规范化, 促进政府和各国家机关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强执政党和各国家机关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强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促进廉政勤政建设;有利于完善国家监督体制, 促进干部考评制度的改革和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有利于完善财政和财政资金建设项目管理体制, 促进财政管理和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推动审计决定的执行, 促进对违法违纪行为问题的查处整改;有利于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促进审计机关自身建设和加强社会各界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刘力云.政府审计与政府责任机制[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 (4) .
[2]秦荣生.深化政府审计监督完善政府治理机制[J].审计研究, 2007, (1) .
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浅议 篇10
一、建立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意义
(一) 能够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提高公民的知情权
国家审计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 新形势下人民对政府政务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计结果的公告是政务公开的形式之一,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利于增加政府的透明性, 建立起廉洁高效、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 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另外,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是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监督和管理公共事务上来, 国家审计机关接受人民的监督, 并向人民报告, 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 能够防范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
国家审计机关在监督其他部门和人员的时候, 自身也要接受监督,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接受监督的重要形式。一方面来自于被审计单位, 国家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公布后, 结果是否公正客观, 内容表述是否真实, 都要接受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另一方面, 审计结果公告受众是社会大众, 社会大众会对审计结果做出评价, 对审计机关发现的问题、做出的处理决定都做出评议。综合这些因素,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要求审计机关必须规范审计行为, 防范风险, 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三) 能够强化舆论监督, 增强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效果
国家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后, 信息资源被社会共享, 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审计结果公开有利于威慑违法违规行为, 在社会舆论监督下, 违法分子就会有所顾忌。特别是对于有问题的被审计单位, 审计结果公开将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 促进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建议, 及时纠正错误, 落实审计决定。审计机关在审计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 被审计单位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增强了整改落实效果。
(四) 能够顺应国际潮流, 促进审计工作与国际接轨
当前,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比较盛行, 审计结果越来越透明化是国际化趋势, 审计利用公告手段服务市场经济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一些发达国家的审计机关除了向议会等权利机关报告外, 还通过网站、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公布。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顺应国际潮流, 积极制定相应的准则, 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环境, 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
二、建立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必要性
(一) 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持续增长,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和带动社会的进步。而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和核心在法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建立依法行政、公开接受监督、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的“阳光政府”。在这种趋势之下, 审计公告制度的产生是自发的、必然的,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民主法治进程的要求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 坚持和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江泽明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这一民主法治进程之下, 必然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形成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 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审计结果公开这一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结合体正是中国通向政治文明的民主法治进程的排头兵,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逐步确立则在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 人民的意愿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市场繁荣, 商品供应充裕, 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衣食住用行都有很大的改善, 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增强, 民主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信息存在着既有的和潜在的巨大需求。
(四) 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
在我国目前, 来自于民众的监督力量较弱, 监督渠道不多, 一些领导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相当严重, 有些腐败现象仍然突出。通过审计结果公开, 可以使社会公众了解审计工作的内容与质量以及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的审计与整改情况;通过被审计单位的整改, 加强管理, 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保证政府及各部门权力接受和权力运行代表人民的意愿, 符合法律程序, 从部门单位的层面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我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审计结果公告的类型发展不平衡
1、审计结果公告以合规性审计为主, 绩效审计报告偏少。2003-2010年, 省级审计机关发布的296份审计结果公告中, 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290份, 占97.97%;绩效审计结果公告5份, 占1.69%;其他审计结果公告1份, 占0.34%。在290份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中, 只有3份审计结果公告内容涉及了资金使用的效率情况, 其余审计结果公告均只有合规性审计有关。所以, 在296份审计结果公告中涉及绩效审计内容的仅有8份, 绩效审计报告数量明显减少, 这与我国目前大力推进绩效审计的工作目标不相符。
2、审计整改报告偏少且缺乏连续性。截止2010年末, 在全国31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仅有8个审计机关发布了审计整改报告。在进行公布的8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只有上海市、山东省坚持每年对上一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和整改进行持续披露, 其余6省都未能进行持续公告。
3、审计整改报告与审计查出问题的报告未能一一对应。在进行公告的8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只有上海、河南、宁夏既披露了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又披露了相应年度的整改报告, 其余5省仅披露了整改报告, 未披露相应的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
(二) 审计公告制度的法律依据不够完善
1、在立法层次上,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属于部门规章, 其法律地位和效益明显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审计法》在第四章第三十六条规定, “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审计法实施条例》在第四章三十五条中指出, “审计机关可以就有关审计事项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审计结果, 并可以就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审计机关可以向社会公布下列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 一是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向社会公布的;二是社会公众关注的;三是法律、法规规定向社会公布的其他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上述法规对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作了原则上的界定, 但规定的内容较粗, 仅为制定审计公告规范性文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而对具体实施审计公告缺乏可操作性。再者, 以上规定中的“可以”一词, 使得审计公告的责任缺乏法律上的刚性支持。审计署近几年来颁布的《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办理规定》规定了审计结果公告, 是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依据和操作指南, 但由于其性质是部门规章, 没有程序上的严格要求, 随意性较大, 缺乏作为法律上应有的严格性和稳定性。
2、审计结果公告的具体内容还不够规范。《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第四条规定, 审计结果公告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的审计结果;政府部门或者国有企业事业组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单项审计结果;有关行业或者专项资金的综合审计结果;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没有规定每类公告的具体内容和要素, 实际执行时难免使得公告具体内容具有随意性。
3、对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应履行的“审计程序”规定的较原则, 且授权审计的审批项目公告权限、重大事项的内容及评价标准也不大明确。
(三) 审计公告的范围小
西方国家实行审计公告的范围比较全面, 除法律法规的限制和涉及国家机密的事项不公开外, 其他事项都必须公告, 使得审计结果公告是正常事项, 而不公告是特例。而我国则刚刚开始实行审计公告制度, 法律法规的规定都是可以进行审计公告, 而非强制性, 因而审计公告由审计机关的义务变成了审计机关的权力, 而这种自由裁定权使得审计公告是特例, 不公告是正常。从目前审计公告的种类、数量和范围来看, 远没有反映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
(四) 问责机制不完善
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问责制度。审计问责制度是对审计发现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处理处罚、整改落实, 加大审计威慑力的一项有力措施。虽然近年来不少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因审计机关披露的违法违纪行为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处理处罚。但总体而言, 问责机制还不够健全, 审计出的问题处理还依赖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批示, 当审计披露的问题本身就涉及一些部门、单位的领导, 特别是政府的时候, 问责难度更大。在没有公告审计结果的情况下, 有关审计机关的信息往往在政府体制内封闭运行。而实行审计公告制度以后, 如果问责机制不健全, 落实不到位, 审计披露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 社会公众对审计公告制度的效果提出质疑, 也必然对审计制度本身, 甚至对政府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五)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缺乏独立性
从我国政府目前的审计信息公告制度来看, 我国政府的审计机关在决定审计事项或调查结果向社会进行信息公告前必须征得各级政府的批准。因为审计机关与政府之间是是同级的问责关系, 必然会导致区域性政府出于其自身利于的需要, 运用自身的权力来决定信息公开制度的方式、内容和时间等, 因而造成了审计的信息公告制度缺乏独立性。同时, 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导致审计发展的不平衡。如省级的审计机关已经实施了信息公告制度, 但是在市或者县级审计机关并不常见, 因而全面有效的推行审计的信息公告制度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四、完善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策略
(一) 进一步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类型
不断增加绩效审计和审计整改报告的披露。《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2011—2015年审计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所以在审计结果公告中增加对绩效审计的披露必将是审计结果公告的一个发展趋势。此外, 加大审计整改报告的披露力度, 将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为及时整改违规违纪问题, 减少屡审屡犯的现象。另外, 逐步探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2010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积极责任审计,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规范体系, 逐渐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由此, 可见虽然到目前为止, 各地政府审计结果公告中尚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但随着《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深入执行,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亦是一个必然趋势。
(二) 建立健全审计公告制度的法律体系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于我国来说才刚刚起步, 要循序渐进,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但也不能把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长期停留在较低的法律层次上。审计公告制度应尽快得到法律的支持和制度的规范, 以增强其法律效力和威信。首先, 需要对现有的有关审计体制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 彻底落实审计独立性, 保证审计公告实现实实在在的审计监督权;其次, 删除《审计法》中有关审计公告的模糊性词语, 比如将“可以”改为“必须”等词汇, 明确审计公告的法定性, 使审计公告成为法定程序, 具有刚性的法律约束;最后, 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审计公告法律法规, 明确审计公告的授权标准, 对审计公告的种类、内容、形式、程序和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审计机关做到依法而不是依政府意志公布审计结果, 让审计机关明确哪些内容应分别向社会公众、有关主管部门或被审计单位公开。
(三) 扩宽审计结果公告的范围
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和商业秘密的事项不予对外公布外, 其他审计事项都可公开, 都需要接受社会公众的检验。特别是随着中国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社会公众在社会生活中拥有的博弈力量越来越大, 从而可以选择更详尽和完整的审计信息, 来了解自身利益得到保障的程度。因此, 未来中国审计公告的范围应该越来越广泛, 并由此形成一种固定的公众监督机制, 而不公开将只是特例。
(四) 建立审计结果问责机制
一是审计机关责任。审计公告是一把“双刃剑”。审计结果公告对审计机关不仅是行使权利和义务, 也意味着承担责任。审计机关审计公告的责任应包括内容失真的责任、未经程序擅自发布公告责任、未发布和未及时发布公告责任三个方面。其中, 未经程序擅自发布公告责任在现行法规中已有规定。内容失真的责任和未发布、未及时发布公告责任应予以明确。尤其是未发布和未及时发布公告的责任, 能够有利促进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结果公告责任, 提高公众知情权, 促进公众参与国家治理。二是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责任。审计公告制度应增加整改情况的公告要求, 保持公告的持续性, 对被审计单位已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长期监督、监察并及时公告整改、问责情况, 便于公众了解对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对于同类性质的问题, 标准统一, 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审计机关要积极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帮助被审计单位出台政策措施, 建立完善的财政财务制度, 逐步实现审计公告制度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五) 完善法律, 解决国家审计独立性问题
我国国家审计的领导体制, 不可能短期解决, 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 特别是取决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和各级国家机关高效、廉洁运行目标。在体制理顺之前, 应当完善法律法规, 协调好审计机关与政府、党委、人大和公众的关系, 尽可能地保障国家审计的独立性, 这是做好审计结果公告工作的体制要求。
(六) 明确审计公告是一种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并未对“行政处罚”作出定义, 但明确了警告、罚款等六种具体处罚种类。其中, 警告属于声誉罚, 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者所实施的一种书面形式的告诫, 它可以单处, 也可以并处。警告, 实际产生的后果就是被处罚者声誉的损失。审计公告是审计机关对其行为向社会的广泛告知, 即是一种书面的告诫, 又可能造成被公告者的声誉损失, 它是一种比警告更严厉的处罚。《行政处罚法》在六种具体行政处罚之外, 第八条第七款还明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的存在, 第九条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第十条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之外的行政处罚。”审计公告作为一种行政处罚形式无论在《行政处罚法》还是在《审计法》上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胡志勇.国家审计管理系统创新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9.
[2]马曙光.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
[3]蔡春等.效益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4]吴燕.我国地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研究[J].审计文摘, 2012 (2) .
[5]张溥.改进现行审计公告制度的设想[J].审计文摘, 2012 (1) .
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审计制度探讨 篇11
【关键词】 医院 审计 注册会计师 制度引入
注册会计师是依法取得专业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与会计服务业务的人员,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针对相关审计主体进行的经济监督行为。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注册会计师成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當前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形势下,优化医院会计职能,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合理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对于推进医疗机构资金绩效评价、强化财政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优越性分析
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独立审计或社会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进行独立执业、为社会提供专业审计服务的活动。作为重要的审计类型构成,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共同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自相应的审计制度。所谓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调节和协调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中各种审计关系的规范机制或体系。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产生于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能够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独立、客观、公正地依据法律法规对相关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进行审计,通过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注重实事求是,具有独立性、准确性与合法性的鉴证作用。
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注重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配审计资源,不受机械审计程序导向思维影响,注重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强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大大提高了审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提出了新的审计报告格式,满足了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合作与竞争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实施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利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体制下,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了解相关审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了解国家财经法律、政策落实情况,以便进行宏观调控。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2.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是经济主体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前提下,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有着较为明显的必要性:
当前医院现行审计制度模式基本上是以内部审计为主并实时接受政府审计,受客观因素制约影响,医院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弱,政府审计效果弱化;很多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医疗成本核算不合理,财务行为不规范,财务监督体制缺失,账目不全、账实不符、账目造假等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信息真实性偏失,资产流失严重;部分医院不能立足于实际,投资决策盲目,经济活动风险较大;在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有利于加强医院的整体管理,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财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目标和基础,随着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化医院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改革,引入注册会计审计制度,通过注册会计师对医院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加强医院内部财务预算和成本管理、加强医改资金的使用监督等各项工作,积极防范医院财务风险,有助于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增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
医院财务报表审计在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成本核算、资产管理等诸多方面具有诸多特殊性,将医院财务报表纳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建立医院年度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有利于将注册会计师业务拓展到医疗卫生行业,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有利于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对于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医疗卫生资金投入与规范安全使用管理,强化医疗机构财政监督具有重要作用。引入从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创新医院财务监督机制的必然需求。
3.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形势下,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需要立足于实际,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如下相关问题:
3.1 强化审计意识,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职能的独立性
独立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依法独立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和发表审计意见的专业规范需求,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应高度重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功能作用,将注册会计师审计合理融入医院日常财务管理活动,强化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在委托关系确立后医院应积极主动的提供各种相关财会资料和必要条件,营造和谐委托关系,配合注册会计师独立执行业务,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3.2 优化执业环境,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合法性
整体上说,医院的经营和发展相对复杂,由于注册会计师在我国起步较晚,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还处于起始阶段,相关卫生行政、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努力创造良好合理的执业环境,减少行政干预,积极完善关于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搭建医院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平台,优化医院与注册会计师委托关系,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管理,促进医院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立足于健全法制基础上健康有序地发展。
3.3 加强继续教育,保障注册会计师职业素质的全面性
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面必须具备高深的综合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必须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相关政策制度以及医院运营管理等情况理解深刻,因此,必须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注重注册会计师的医院业务知识学习,同时注重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诚信教育,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提高注册会计师在医院财务领域的审计职能效率,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3.4 加强审计监督,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高效性
质量是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的生命线,以高效质量为本,为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的立足点。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现行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有力补充和完善,医院应充分认识到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及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创新管理形式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的有效监督,做到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同时,创新和完善审计职能措施,保障审计质量,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结束语
总之,审计是一种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审计类型,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专业服务性质。加强财务管理,是现代经济主体的重要管理环节。作为特殊的经济实体,医院的运营发展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在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有利于深化医疗卫生领域的体制改革,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欣《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现代企业制度》上海会计 1998.
[2]刘力宏《对公立医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 2011.
作者简介:刘赫男,1970年,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财务科,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研究方向:从事会计学理论和审计学理论研究。
审计公告制度 篇12
(一)国家审计的独立性缺失
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形式上的不独立主要表现在审计机关的不独立、审计人员的不独立和审计经费的不独立。比如,审计机关的经费来源由同级财政部门预算支付,同时审计机关又须对财政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势必影响其监督力度。
(二)国家审计技术层面上的缺陷
1. 审计环境复杂多变。
随着企业、商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易日趋复杂,交易媒介不断创新,经济活动及其在会计核算上的反映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这给审计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另外,我国虽然颁布了大量法律条例和规章,但法律之间相互重叠、矛盾,很多关键领域和新出现的情况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这使审计人员无所适从。
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乏力等问题,这给审计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风险。
3. 审计技术方法的落后。
我国国家审计采用的审计技术方法仍然以传统审计模式为主,即普遍运用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和账项导向审计模式,而对于审计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手段,更多的则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应该说国家审计的这一现状将难以满足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要求。
4. 审计报告的不充分性。
审计报告的出具是由审计组负责人或审计机关集体讨论决定的。由于直接审计人员与审计组负责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直接审计人员掌握的全部信息资源可能未能有效地传递给审计组负责人;另外,审计报告不可能包罗审计中发现的全部问题,有时候可能会忽略掉那些看似不重要但实际上却事关审计成败的事项或问题。
(三)会计准则原则化倾向和审计人员能力有限
会计准则原则化使审计判断和审计处理的法定依据越来越原则,对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强。而目前审计人员普遍在职培训不足,业务知识及专业水平不能胜任业务迅速发展的需要,这是形成国家审计风险的内在因素。
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国家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
研究国家审计的风险导向模式,首要问题便是对审计风险模型的选择。关于国家审计风险模型,迄今尚未明确提出,更多的是借用独立审计准则中的有关模型。最常见的就是: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但是,传统的审计模式在发现管理层舞弊能力上存在本质缺陷,当控制测试得到的内部证据一旦被管理层操纵或员工串通操纵,这些内部证据可以说是无效的,并对后续的审计工作起到误导作用,难以满足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国家审计对风险控制的要求。
我国新的审计风险准则是适应形势的变化,克服现行的独立审计准则的缺陷而制订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由此引发的审计理念就是:从风险源分析入手,以风险源为导向,结合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并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而推导和落实审计的范围和重点,确定相关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明确地找到高风险领域,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当然,由于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在审计目的、审计程序等方面的差异,新准则的风险导向模型依然不能被直接应用于国家审计。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国家审计从形成年计报告到发布审计结果公告的过程依然存在风险。因此,理论上必须对公告制度下的国家审计风险模型进行重构。
公告制度下的国家审计风险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审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国家审计的内容包括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造成审计风险的主要是被审计单位在上述审计范围内隐藏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二是公告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审计公告的内容由于保密要求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很难在内容上做到与审计报告完全一致。一旦审计报告反映的某些问题未能在公告中披露,将直接导致社会公众产生“误受风险”。
从上述两个方面出发,参考风险导向风险模型,有学者给出了一个有参考意义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的国家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隐瞒风险×检查风险+公告风险。其中,重大隐瞒风险指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问题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指审计人员未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问题并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公告风险指导致审计报告与审计公告内容之间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分析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内容的形成和使用过程,公告风险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保密性风险。
由于可能涉及到国家秘密,国家审计报告的内容不可能做到全部对外公开。与此相联系,存在两方面的风险,一是公告违反了保密原则,公开了不宜公开的内容;二是因对保密原则的错误理解或主观上以保密原则为借口,将可以公开的内容不对外公开。
第二,独立性风险。
目前我国国家审计仍具有较为明显的“政府内部审计”特性,独立性较差。审计公告内容的“裁量权”很大程度上归属于政府,审计报告中的实质性、敏感性问题能否被公告,审计机关并不能独立决定。
第三,理解性风险。
目前我国国家审计的审计报告在通俗性上还需要很大的改进,如果将审计报告内容不加修改便对外公告,对于普通社会公众来说,有些内容是难以理解的,不可避免地产生对审计结果理解上的偏差。
三、审计公告制度下的国家审计风险控制
(一)强化国家审计的独立性
加强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势必要转变审计机关的隶属模式。首先在人员任命上,审计长应由人大常委会提名。其次,在机构上,国家审计署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无任何行政隶属关系。审计署向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再次,在经费上,审计署的经费由人大预算承担,从而保证审计执法的独立客观性。最后,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不直接参加日常经济计划与行政管理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赋予的职责工作,不受任何行政部门干涉,使其监督职权不仅拥有检查权、行政处理权、移送行政处理及提请司法处理权等,更具有实际意义上的法律约束力。
(二)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国家审计准则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审计准则,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国家审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时,一个国家会计制度是否适应国际惯例并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一国的投资环境。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从根本上保障审计后的会计信息的公信力,而加强审计准则制度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素质,强化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
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素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审计业务培训;二是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由于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后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如果公布的结果不当,影响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国家审计就有可能遭受法律诉讼。因此,国家审计也应与社会审计一样,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充分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合法、公允,这是降低国家审计风险的重要途径。
(四)健全和完善审计相关法规体系,明确国家审计的法律责任
完善审计相关法规体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制度创新,制定新法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不仅审计结果公开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支撑,国家审计其他发面的工作也需要相关法规的支持和约束,所以将缺位的法规补充完整是必然的趋势。二是对现有法规进行补充和修订。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变国家审计的法律背景,使国家审计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断明确化、具体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五)实行审计责任承诺制度,严格划分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的界限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对社会审计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已作了明确规定,但国家审计领域的《国家审计准则》暂没有对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为了规避这一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可以在政府审计工作开始之初,要求被审计单位签订一个承诺书,被审计单位要承诺对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而审计人员则只对审计报告的真实、合法、公允承担责任。通过实行审计责任承诺制度,把被审计单位应该承担的会计责任与审计人员应该承担的审计责任明确区别开来,以避免在今后可能的纠纷或诉讼中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因责任不明而陷入被动。
(六)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审计公告制度】推荐阅读: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09-06
审计监察部内部公告10-07
公告制下的政府审计09-10
审计署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情况公告(第4号)12-09
国考审计署驻深圳特派员办事处面试公告05-18
公司管理制度公告07-08
2023年第24号公告: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05-20
小区群规章制度公告07-06
审计制度08-11
国家审计制度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