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利息

2024-07-29

投资利息(共8篇)

投资利息 篇1

针对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借款利息支出, 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9]312号) , 由此, 对该项情况利息支出有了新的规定, 该文的出台对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利息支出的处理做了进一步明确与细化, 更便于操作, 相关企业应充分理解、准确把握。

一、公司法关于出资的规定

按照《公司法》制定的公司章程是约束和规范全体股东的一项基本制度。任何一个公司在设立时, 股东都要按《公司法》的规定制定公司章程。其中, 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是公司章程中的重要内容。《公司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 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 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 从其规定。

《公司法》第八十一条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 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公司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 其余部分由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 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在缴足前, 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 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 依照本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缴纳出资的有关规定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加注册资本发行新股时, 股东认购新股, 依照本法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缴纳股款的有关规定执行。

由于公司允许投资者分期出资, 由此投资者注册公司后由于经营而发生借款, 以前大多企业对此利息不分情况统统列支财务费用, 是因为对税法理解有偏差, 国税函[2009]312号的出台填补了该项处理的空白。

二、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利息支出的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2007]512号) 规定,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 准予扣除: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上述规定应该理解为正常经营的借款利息准予扣除, 不包括未到位资本金借款利息支出。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 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 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因此, 不得扣除的依据是此类利息支出不属于合理的支出, 因为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所以, 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 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 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 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 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 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国税函[2009]312号对投资未到位借款利息的规定

该文件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次的内容: (1) 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企业发生借款利息支出的扣除原则。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 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 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 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 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 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 不得扣除利息的计算方法。具体计算不得扣除的利息, 应以企业一个年度内每一账面实收资本与借款余额保持不变的期间作为一个计算期, 每一计算期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按该期间借款利息发生额乘以该期间企业未缴足的注册资本占借款总额的比例计算, 公式为:企业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该期间借款利息额×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该期间借款额。企业一个年度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总额为该年度内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额之和。

[例]大华公司2009年1月1日成立, 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其中A认缴出资为600万元, B认缴出资400万元。《大华公司章程》规定出资期限及出资额为:A首次出资400万元, B首次出资300万元, 其余的认缴出资在2009年7月1日前缴纳。2009年1月1日A、B股东皆按期出资共700万元, 但至2009年9月30日, A、B两股东未按期缴纳剩余的出资。2009年10月1日, A股东缴纳了应缴出资200万元, B股东2009年底一直未缴纳欠缴出资100万元。2009年3月1日, 大华公司向银行贷款500万元, 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 月利率为6‰。

(1) 大华公司股东首期出资均按公司章程按期注入, 不存在投资者投资未到位情况, 因此, 2009年6月30日前缴纳的借款利息可以全额扣除。

(2) 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期间, A、B两股东均未按期缴纳出资, 金额为300万元 (200+100) 。则该期间的借款利息扣除应受限制。

该期间大华公司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该期间借款利息额×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该期间借款额

=500×6‰÷30×92×300÷500=5.52 (万元)

(3) 2009年10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 A股东出资缴齐, 而B股东尚欠缴出资100万元。则:

该期间大华公司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该期间借款利息额×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该期间借款额

=500×6‰÷30×92×100÷500=1.84 (万元)

(4) 大华公司2009年度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总额=5.52+1.84=7.36 (万元) 。

四、相关注意事项

(1) 在企业资金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 如果投资全部到位, 企业贷款额度应比投资部分没到位的情况下小, 因为企业投资有一部分没到位, 就会导致贷款额度增加, 增加部分贷款额度与未到位的投资相当, 这部分贷款所发生的利息, 应该视同投资者贷款来补足投资额, 看作是投资者的行为而不是企业的行为, 所以该利息与企业经营无关, 应由投资者个人承担, 企业不允许税前扣除。

(2) 首先要按公司章程或公司法 (公司法有分期出资应在2年内缴足的强制性规定) 对出资的规定来认定股东应缴出资的时间, 公司章程明确了出资期限的按章程划分区间, 公司章程未明确出资期限的按公司法分期出资的规定来划分, 2年出资期限的起算点为公司成立之日起的2年之内, 股东逾期未按规定出资, 则会产生不得扣除利息;其次逾期出资每变化一次, 则要分段计算一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国税函[2009]312号文件提到的“规定期限”应以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出资时间”为准。

(3) 各区间内, 有多笔贷款及贷款利率有变化的, 要按给定的公式计算, 而不能用未出资额直接乘以利率来计算。未按规定期限缴纳出资的投资者也包括增资时分期缴纳出资的股东。

(4) 企业发生该项利息支出, 会计处理为借记“财务费用”, 贷记“银行存款”;在纳税申报时, 将计算的不得扣除利息额做纳税调增, 填在主表的14行:纳税调整增加额 (填附表三) 。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9]312号。

投资利息 篇2

郑松土

近日,常山县某公司会计小王向该县国税局工作人员咨询时称,其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于去年9月向职工集资一笔资金,今年9月到期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小王询问税务人员:企业支付职工集资利息时可否比照银行存款支付利息按5%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税务人员告诉小王,根据2007年8月15日起施行的国务院令第502号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的决定》的规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储蓄机构取得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后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5%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对支付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一律全额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只有自2007年8月15日后从储蓄机构取得的储蓄存款利息,按照5%的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因职工参加企业的集资而取得的利息不是储蓄存款利息,而是职工拥有企业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所以,公司支付职工集资利息时不能比照银行存款支付利息按5%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应按利息所得20%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投资利息 篇3

2012年8月,北京丰台一家民办中医医院以医院设为目的,向83岁的王女士借款共计15万元,双方签订的借款协议上表明年利率为15%,王女士向热线记者出示了协议书、收据等书面材料。然而到了还款日也就是去年8月,医院却没有遵守承诺连本带息一次还清王女士的借款,一拖再拖。王女士说,跟她有着相同遭遇的老年人至少还有40位,有的老人出借的款项甚至达到五六十万元。

医院目前还拖欠了多少款项?是什么原因不能到期还款呢?医院—位负责人解释说,当初资金不够了,现在还差300多万元,他们一直在申办医保,春节后可能会办下来。他们现在运转顺畅,并和平安保险进行合作,钱会分期还的。

针对目前这家医院没有按期还款的行为,北京律师协会银行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邢冬梅建议,王女士等投资人可以集体委托律师去起诉。

浅谈利息理论中的投资积累值计算 篇4

1 问题的提出

例题1:已知a (t) =at2+b, 如果在0时投资1元, 能在时刻3积累到12元, 试确定在时刻4投资10元, 在时刻8的积累值[1~2]。

一般的教材或丛书是按照以下的思路来解的:a (0) =1⇒b=1,

那么所求积累值为:

这种解法考虑的是不管投资时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 又是在什么时候结束, 只需考虑它们经历的时间就可以了。在这题里面, 也就是考虑它们投资经历的时间段为 (8-4=) 4。这就意味着t的计时是从0开始的。

但这样处理会与后面产生一个矛盾:在后面的利息强度的学习过程中, 同样也有类似的问题, 但处理的方式不同。

例题2:设利息强度某项投资100元于t=10时实施, 求该投资在t=15时的终值A[1~2]。

根据利息强度的定义, 解法如下:

这一种解法考虑的是积累的变化速度跟时间有关系, 所以投资时期不能仅考虑投资经历的时间, 还应考虑其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在这题里面, 这就意味着的计时是从10开始的。

这样的话, 同样是考虑积累值的问题, 积累函数和利息强度的解题思路 (的计时起始) 是不一样的, 其结果当然也不一样。

2 问题的解决

方法一:如果按照例题2的解题思路, 考虑积累的起始时间, 利用利息强度, 例题1可以这样解:

那么所求积累值为:

那如果不采用利息强度, 而仍然用积累函数来处理, 考虑积累的起始时间, 这题应该怎么做呢?

方法二:我们知道, 不同的投资额经过相同的投资过程, 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它们的初始投资额之比, 按照这个思路, 假设最终的积累值为X, 要考虑时刻4投资10元的情况,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这个公式:

0时刻投资1元在时刻8的积累值/X=0时刻投资1元在时刻4的积累值/10

这样的话不管是采用积累函数还是利息强度, 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3 结语

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考虑积累函数中的投资时期跟投资的经历期有关 (例题1) 还是跟投资的起始时间有关 (例题2) 。如果考虑的是跟投资的经历期有关, 那就意味着任何投资的计时都是重新从零开始的每笔投资跟其他的投资不迭加, 不相关。如果考虑的是跟投资的起始时间有关, 那就意味着任何投资的计时都是建立在一个已有的投资计时体系里面, 每笔投资不用单独计时, 而是建立在其他的投资基础上, 也就是跟其他的投资相关, 相互作用。而根据我们实务中的认识, 任何投资都是建立在其他投资的基础上的, 或认为现在行情不错, 或认为现在追加投资回报更高等等。因此应该跟投资的起始时间有关, 也就是例题1应该按照方法一或方法二来做。

参考文献

[1]范兴华.复利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2, 8.

投资利息 篇5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中的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内应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定利息收入,并计入“投资收益“。摊余成本是指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减去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按照实际利率法将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间的差额进行摊销所形成的的累计摊销额,若发生减值再扣除减值损失;实际利率是考虑了时间价值及通货膨胀因素后投资者所获得的真实报酬率,是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而目前对于发生减值后持有至到期投资各期利息收入的确认方法是按照期初扣除已提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乘以初始购入该债券时确定的实际利率计算, 以下简称为”方法一“。下面通过实例对其进行具体说明。

例:2010年1月1日,A公司支付价款1772.74万元购入B公司面值为2000万元的债券, 并将其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票面年利率为7%,每年末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2012年12月31日 ,有确凿证据表明B公司出现重大财务困难 ,预计2013年末仍将收到利息240万元 , 但2014年末只会 收取部分 本金1500万元。

1366.26=140×﹙P/A,10%,1﹚+1500×﹙P/A,10%,2﹚

一、方法一

单位:万元

首先计算实际利率:2000×7%×﹙P/A,i,5﹚+2000×﹙P/F,i,5﹚=1772.74,求得i=10%。

1. 2010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2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27.26

银行存款1772.74

2. 2010年12月31日(实际收到利息的会计处理略,下同)

借:应收利息1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7.27

贷:投资收益177.27

3. 2011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1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00

贷:投资收益181.00

4. 2012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1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5.10

贷:投资收益185.10

借:资产减值损失529.85(1896.11-1366.26)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529.85

5. 2013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14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37

投资收益136.63

此时尚未摊销利息调整额=227.26-37.27-41.00-45.10+3.37=107.26。

6. 2014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15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07.26

投资收益392.74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2000

此方法确 认的投资 期间内投 资收益总 额 =177.27 +181.00+185.10+136.63-392.74=287.26。

通过表1可以发现, 该项金融资产发生重大减值后的第一年(即2013年)的投资收益仍为正值,这是不合理的。从财务管理方面分析,金融资产减值后,投资方对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提取了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其后两年的投资显然便是亏损的,不应当出现收益,这便无法有效地反映企业真实的经济财务状况,是该方法的缺陷所在。

对此, 笔者基于调整实际利率的思路提出了第二种方法,即针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这一变化后的剩余存续期间计算与之对应的折现率,使剩余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尚未变化的摊余成本即未扣除已提减值准备的期末账面价值, 作为减值后各期间计算利息收入的实际利率。从本质上来讲,该方法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时重新确定这一发生变化后的“新债券”在其持有期间的实际利率。以下称之为”方法二“。

二、方法二

单位:万元

2010年—2012年会计处理同上。

2012年12月31日 ,重新计算确定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后两年的实际利率:1896.11 (未确认减值前的账面价值)=140×(1+i)-1+1500×(1+i)-2,计算得i=﹣7.29%。

1. 2013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140

投资收益138.23(1896.11×7.29%)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8.23

此时尚未摊销利息调整额=227.26-37.27-41.00-45.10+278.23=382.12。

2. 2014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15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82.12

投资收益117.88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2000

此方法确 认的投资 期间内投 资收益总 额 =177.27 +181.00+185.10-138.23-117.88=287.26。

与方法一相比, 虽然投资期间确认的投资收益总额相等,但该方法较好地完善了方法一中存在的各会计期间内列示收益与实际盈亏不符的缺陷。通过表2可以看到,发生减值后的两年的投资收益均为负值,也就是说这两年的投资处于亏损状态,与实际盈亏情况是完全相符的。由于会计基本假设中强调“会计期间”,所以每一会计期间内的会计数据与财务信息报告应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该企业此期间的经济业务状况及相关影响,达到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等质量要求,从而向企业内外部提供更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以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更合理有效的经济与管理决策。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后利息收入的确认,减值的影响在方法一中体现在摊余成本的减少,而在方法二中表现为实际利率的下降。尽管方法二由于需要重算减值后的实际利率而较为繁琐,但从理论上和现实中都更为完善,可有效地提升财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投资利息 篇6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债券投资,应收利息

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 银行、证券、保险等上市金融机构在核算以公允价值计量债券投资时, 应收利息往往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 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因此, 债券投资附带的利息理应作为债券公允价值的一部分, 以公允价值计量债券投资单独确认一项应收利息的核算方式值得商榷, 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准则的规定及影响

(一) 国内现行准则的规定

我国会计准则对以公允价值计量债券投资利息核算的规定散落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讲解以及应用指南附录中。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中规定, 企业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股票、债券、基金, 以及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企业在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 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10) 也明确, “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 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进行处理”, 讲解中还以举例的形式, 列举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投资的账务处理过程, 明确债券持有期间应单独计提应收利息。此外, 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还提到,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 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 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因此, 按照上述规定, 以公允价值计量债券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对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按照票面利率单独确认应收利息。

(二) 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 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NO.9———金融工具,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未要求确认应收利息, 只要求与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的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NO.7———金融工具披露则要求披露利息收入或股息收入是否包括在投资收益中。因此, 在实践中, 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对应收利息进行单独计量, 与国内现行准则要求一致;一种是将应计利息作为公允价值变动的一部分, 不单独确认应收利息。同时在会计政策中披露对于利息收入的处理方法, 并一贯执行。

(三) 准则规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衡量债券公允价值主要考虑四个因素: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 外币折算 (非本币债券时需考虑) , 发行人信用风险, 市场利率。如果单独确认应收利息, 这样核算的有利之处是能够将债券本金与内含的利息明确区分开, 使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主要体现为债券发行方信用风险的变化和市场利率的变动。同时也便于追踪债券应收利息的偿付和账龄管理。但存在的弊端是, 应收利息单独进行核算, 造成会计不配比, 债券本身以公允价值计量, 而应收利息脱离公允价值计量。尤其是当应收利息出现逾期或无法收回的时候, 容易陷入是否计提应收利息坏账准备的两难境地, 如果计提坏账准备, 则与债券本身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相违背, 如果不计提坏账准备, 继续计提利息, 则不满足资产确认的条件: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而且继续计提利息还会出现一方面确认利息收入, 另外一方面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虽然对总体损益没有影响, 但是计提了应收利息, 按照国内企业所得税法要求, 这部分利息收入应交企业所得税, 从而造成企业当期所得税负担加重。因此, 有必要对以公允价值计量债券投资应收利息现行核算方式进行完善。

二、交易性债券投资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需满足三大条件之一: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 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属于衍生工具。显然, 交易性债券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短期获利, 其特点是交易频繁, 持有时间短。按照准则的规定, 买入债券时, 需单独确认应收利息, 收息或卖出时, 冲销应收利息, 持有期间, 需按日频繁计提应收利息, 否则影响交易价格的判断和会计核算的质量。因为债券交易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包含利息的交易方式, 即净价交易 (Clean Price) , 另外一种是包含利息的交易方式, 即全价交易 (Dirty Price) 。不管是何种交易方式, 都需要企业对应收利息进行频繁的调整。

笔者认为, 此种核算方式, 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在未收到利息时, 确认了已实现收益 (计提利息收入) , 使纳税义务时间提前, 增加了企业的税务负担, 背离了交易性债券短期获利的初衷。因此, 建议对应收利息核算进行简化, 对债券持有期间不进行利息计提, 而是根据债券的全价信息进行估值调整,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只有在收到利息时, 再确认利息收入, 同时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调整。这种核算方式, 符合应用指南所说的取得的利息确认为投资收益的精神。由于债券购入时支付的对价中包括债券的成本、应计的利息以及已到付息期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在此, 需要区别处理, 对于已到付息期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 应确认为应收利息, 因为债券发行人有支付这部分利息的现时义务, 而应计利息则不具备现时支付义务。因此, 应在债券成本下单设二级科目应计利息进行核算;在债券持有期间, 不再单独计提利息, 而是根据债券的全价信息进行估值调整, 如持有期间收到利息, 则先冲减购入时的应计利息余额, 差额确认为利息收入;在债券卖出时, 将卖出债券收到的全价与初始确认的债券成本和应计利息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这种核算方法既不违背权责发生制, 也契合公允价值核算的本质属性, 在税收筹划上, 也符合损益实现即产生纳税义务的要求。

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投资

在初始确认为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需满足准则规定的两大条件之一: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 该金融资产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企业在日常投资业务过程中, 常常涉及可转换债券或私募债券投资, 此类债券投资, 一般持有时间较长, 信用风险较高。企业出于日常风险管理或业绩评价的要求, 需要以公允价值计量, 而此类投资也能符合上述会计准则对于整体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的分类要求。因此, 在初始计量时, 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对于此类债券投资, 由于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 因而不宜对应收利息进行分拆核算, 如果要进行分拆, 就不满足指定的条件。在债券持有的整个期间, 不应单独确认应收利息, 而是在期末进行估值时, 对利息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依据估值结果进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调整;当收到利息时, 直接确认利息收入;当债券发行人经营困难, 无法按期支付利息时, 债券的公允价值自然应下降, 避免了计提应收利息坏账准备, 从而从整体上体现债券的公允价值, 符合准则要求的整体公允价值计量的精神。

此外, 对于可转换债券, 在持有期间或到期选择转为股份时, 换入股权的入账价值以及损益是否实现则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即视是否实质赋予投资人选择权, 如投资人被赋予选择权, 则以该换入股权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如并未赋予投资人选择的权力, 则以可转换债券的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余额分别结转为该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因为, 投资人有选择权, 也就意味着投资人可自由交换债权, 类似于在市场中可自由交易, 投资的风险和报酬可自由发生转移。此时的转换应分拆为两笔业务, 债权的退出以及股权的买入, 即债权以公允价值退出, 确认债券投资损益实现, 同时股权以公允价值进入。如果投资人没有选择权, 如强制可转债, 在初始计量时, 便具有权益工具的特征, 如债券发行人未来没有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在转换为股权时, 并没有改变权益工具的属性, 该项投资实质上并没有退出, 风险也没有改变。因此, 应以初始购入债券的成本作为换入股权的成本。

对于整体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投资, 由于交易频率低, 持有时间长, 并且不在表内计提应收未收利息, 为加强应收利息的管理, 可参照银行对不良贷款应收利息的管理方法, 借助信息化手段, 在表外建立一套应收未收利息系统, 跟踪应收利息的回收情况, 及时了解应收未收利息余额, 对应收利息进行账龄分析, 为后续投资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投资利息 篇7

由此可见, 《利息与利息率》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中等职业学校高一新生的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对经济专业类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兴趣不浓。如何防止出现“课上听得懂, 课后无印象, 再见利息重新学”这种普遍现象呢?在教学中, 我不断进行思考,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以学生为本位

小学六年级就已经有单利的内容出现在数学教学内容中, 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将这个与本专业相联系,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有畏难的心理。为了让学生敞开胸怀, 乐于接受与巩固本知识, 打好基础, 我在教学目标上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 知识实践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 了解本金利息、期数、利率、本息, 熟悉单利和复利的概念, 并能熟练运用, 了解利率杠杆工具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这是为今后学习其他涉及利息与利息率的经济类课程打好基础。

(二) 情感目标, 要求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事例, 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体验熟练运用知识带来的自信与骄傲。

(三) 职业道德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 熟悉金融政策, 杜绝违法和犯罪行为发生, 抵制非法集资高息的诱惑, 避免自己成为上当受骗者。

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心理、能力,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学新理念。一方面强化学习基础, 另一方面又提高学习能力;一方面鼓励学生发扬个性, 另一方面又加强学生协同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多种结合

以往评价老师上课上得好的标准是“一支粉笔到底, 不看教案, 教材熟记在心”, 可是有些老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望课生畏。

英国的社会学家斯宾塞在其著作《教育论》中提出:“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觉能力, 反而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因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从学生角度出发, 根据他们的认知能力, 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情境导入, 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3) 利用新知, 联系实际; (4) 反思评价, 课外实践。

在教学中,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分层教学法”, 一方面是课堂教学内容由易到难, 逐层推进, 另一方面是学习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接受不同的课堂任务。

2.“创设情境法”, 主要是从银行和储户的角度来创设情境。

3.“任务驱动法”, 通过任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相互合作、小组竞争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汇报演示等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通过提问、点拨、分析与练习吸引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并能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体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在教学方法上构建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教学相结合的这种思想。

三、学法上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杜威说:“让学生从做中来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整节课, 学生采用探究、发现、讨论、归纳等方法来获取知识, 始终贯彻自主学习的原则。老师精心设计情境, 让学生带着任务,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要求学生分别从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角色出发, 进一步感受利率与利息的经济意义。

四、教学程序设计引人入胜

(一) 情景导入, 引入课题。

我用一个小故事引入新课:据说, 美国纽约曼哈顿岛是在1626年以60荷兰盾约合24美元购得的, 但是现在价值51万亿美元。从而提出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一概念。

接着让学生考虑, 如果将10万元存入银行, 五年以后拿出来的话, 还是10万元, 那么存入银行究竟合不合算?为什么?再让学生交流, 上一节课留给大家的作业——回忆银行营业大厅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出的各类数据,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利息和利息率。

(二)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本节课中第一点讲的是利息的含义和来源, 这个一般了解, 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来掌握。

第二点介绍了利息率的含义和种类。通过课前了解, 结合本点内容, 学生分组得出结论, 掌握利率的不同类别, 尤其是熟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的转换关系, 基本了解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我运用幻灯片的形式演示利率的分类。

本节课的第三点讲的是利息的计算,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我先用投影仪出示一张一年期的存款单。请学生观察一下, 从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据?利用书本单利知识, 分小组算出到期的本息和。通过合作交流, 建立计算模型。这是最简单的单利计算题目。

接下来创设情境, 假设学生现在是银行工作人员, 现在有储户存款50000元, 存期三年。让学生计算三年整存整取下的本息和, 这是单利计算的一个提高。

到这时一些学生开始觉得知识枯燥。为了避免学生认识上的疲惫, 这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白毛女》的故事, 由杨白劳的卖女还债引入到旧社会民间借贷的利滚利, 再过渡到本课金融基础中的复利计算。

我提出问题:对照目前的银行存款利率表, 假定储户现在采用一年期整存整取、到期自动转存的存款方式, 三年后本息和是多少?让学生自己分析, 评价三年期整存整取和一年期整存整取但自动转存, 哪一种对于储户是比较合算的。同时介绍现实中银行的存款都是以单利计算, 只有到期转存和某些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是采用复利计算的。一方面,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提高学习兴趣, 热爱本专业, 并为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从而能为父母理财出谋划策而自豪。另一方面, 为后面的股票、保险、证券等金融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

(三) 利用新知, 联系实际。

学了利息的计算, 要让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最后我以幻灯片的形式布置任务, 让两组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计算单利下五年期的本息和。另两组学生计算复利下五年期的本息和。通过对比分析, 得出正确结论。

接着, 我利用本课所授知识点,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告诉学生资金时间价值的实现必须得到实体经济的支撑, 国家要规定统一的银行存贷款利率, 就是为了防止金融机构混乱的利率制度产生的泡沫经济, 从而冲击、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经贸类专业的学生要能认清利息本质,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要熟悉国家金融政策, 理性投资, 同时提高警惕, 不要被社会上披着各式各样外衣的高利息非法集资的假象所诱惑, 避免发生损失。

(四) 反思评价, 课外实践。

最后, 请各小组派出代表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并请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完成相关习题。

如:2007年我国股市指数节节攀升时, 提高银行存贷利率意味着什么?

在国家经济增长过快的情况下, 为什么要提高银行存贷利率?

现今物价上涨指数超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个人如何选择理财方式?经营者如何选择融资方式?

一节普通的专业基础课, 由于我课前设计的预案、课堂采用的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形式、课堂评价体系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计,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 在课堂教学中, 严密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思考方法、接受能力、行为表现, 适当调节气氛, 所以下课后, 学生仍然兴致勃勃地进行着探讨。

“善思则得, 善诱则通, 诱思交融, 百炼成钢”。不管学生基础多么薄弱, 只要我们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以学生为主体, 融合社会元素, 循循善诱, 总会让他们爱我专业, 兴我经济。今天普通的孩子, 明天也将是国家的栋梁。

摘要:《利息与利率息》这一章节是经济专业课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 通过对本节课教学设计, 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在设计过程中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这几个方面予以考虑。只要精心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 一节普通的专业课就能焕发光彩。

贷款利息收入核算探究 篇8

一、贷款利息收入核算存在的问题

现行贷款利息收入的核算规定对于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了积极影响, 使得利息收入的核算更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更客观公允地计量了银行的经营业绩,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一) 实际利率法实施过程中操作难度大、实施成本高

实际利率计算复杂, 操作性差。计算确定实际利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包括交易费用、合同利率、还本付息方式和其他贷款合同条款。对于固定利率的贷款, 确定实际利率相对容易些;但对于浮动利率贷款, 频繁地进行实际利率的计算和调整对业务系统提出了很高要求。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数量庞大, 而且每一笔贷款的金额、时间和还本付息方式都不一样, 要对每一笔贷款计算出实际利率再调整摊余成本计算出利息收入, 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实施成本高。若贷款交易费用等与贷款本金相比很小, 那么贷款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应当近似相等。因此在实务中很多商业银行对于贷款的核算只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22号———应用指南》中提到的“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别较小的, 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利息收入”。但是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 随着公众对上市银行财务报告披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银行会计核算水平的不断加强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实际利率法在贷款方面的应用是大势所趋。某些银行在实务中也曾尝试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那就是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持, 与原来的核心业务系统相结合建立实际利率法系统。比如, 采用外挂系统对贷款业务进行核算;对核心账务处理系统进行改造;不改变原有的系统结构, 另行设计实际利率法子系统。但是这些系统都尚在初步试行中, 仍存在着许多难度而使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成本无法达到合理的水平。在这些解决途径中, 尽管采用外挂系统对银行原有的业务冲击较小, 但是究竟采用何种外挂系统才能更加有效?对核心账务处理系统进行改造, 如果略有偏差, 将对全行的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而另行设计实际利率法子系统, 如何将其与核心账务系统进行衔接及由此产生的成本大小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二) 减值准备计提主观性因素较多使得减值贷款利息收入波动

贷款发生减值后, 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 即减值贷款的利息收入应当按照摊余成本模式计量。摊余成本是金融资产经调整后的结果, 其中包括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具有天然主观性和不精确性的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在很大程度上留给了银行做决定, 这成为银行操纵利息收入进而操纵利润的重要工具, 银行管理者出于分红压力、业绩要求和职位保留等因素的考虑往往在主观上存在减少计提减值准备的动机。因此, 在损失事件发生前, 贷款的利息收入确认较高, 而当实际发生损失后, 由于摊余成本的锐减, 利息收入会大幅下降, 从而造成利息收入的频繁波动。另外, 同处于一个市场竞争环境、业务结构相似的不同银行所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却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银行在不同时期也存在着差异, 这都源于各银行对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不尽相同, 主观性因素较多, 客观性证据比较少。

(三) 减值测试技术不完善使得利息收入确认不准确

在进行组合减值测试时更多地依据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内部模型, 这面临内部模型的具体选择、参数的设定等, 这将贷款减值测试和银行的风险管理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准确的内部模型是建立在细化的数据、多年的经验积累以及符合实际经营环境的数量模型之上的, 我国商业银行距离上述条件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自身历史数据不足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要在较短时间内确定适当的减值测试模型无疑难度较大。另外由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差异, 对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的判断在实际应用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差异, 这将导致贷款减值确认有早有晚, 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因此, 减值测试技术的不完善使得银行无法做到单项或者组合贷款发生损失后按摊余成本以实际利率法计提并确认利息收入;同时由于上述实际利率法在实务中实施困难, 致使商业银行仍以贷款摊余成本按合同利率确定利息收入, 虚增当期利润。

二、贷款利息收入核算完善对策

在实务中存在的实际利率法应用困难、计提减值准备的主观性因素较多及减值测试技术的不完善, 使得贷款利息收入的核算规定在银行的具体应用中举步维艰, 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从各个方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以合理地核算贷款利息收入。

(一) 采用事务处理系统 (T PS) 作为外挂系统

采用外挂系统对贷款运用实际利率法核算的优点是相对于另外两种系统改造方案成本较低且对于银行原有的核心业务系统冲击较小。目前商业银行一般都实行了集中核心业务系统, 在系统初步稳定阶段, 不适合对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 因此在系统改造时应确保系统的平稳过渡和降低转换成本。该外挂系统可以借助于企业信息系统的事务处理系统 (TPS) 实现。TPS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事务处理系统 (TPS) 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部分, 通常执行处理常规事务并及时将相应信息传输到核心业务系统。该系统只能提供很少量的管理决策信息, 仅仅保证的是从事务开始到事务完成都能正确地管理事务涉及的数据。实际利率法系统的建立中应用TPS作为外挂系统, 即收集与贷款相关的数据, 同时引入IR R函数进行实际利率的核算, IR R函数为财务函数中的内含报酬率函数。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 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期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而言, 它视同为内含报酬率。TPS按期抽取各类贷款的信息, 使用IR R函数计算出实际利率, 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其中对于组合贷款, 银行应考虑到组合贷款的期限、利率的不同, 尽可能的缩小组合贷款的规模, 按每笔贷款计算出利率加权数作为组合贷款的实际利率。这样使得实际利率的计算相对简单且结果相对精确。

(二) 采取逐级组合方法客观计提减值准备

在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工作中, 尤其是在组合贷款中, 由于主观性因素较多致使利息收入产生波动。因此应加强客观性因素的引入, 减少主观性判断因素, 采用逐级组合的方法进行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工作, 确保其计提金额真实地反映贷款的账面价值。商业银行内部应定期检查预计贷款未来现金流量的方法和假设, 尽可能地提高预计未来可回收现金流量的准确度, 最大限度地消除损失预计数和实际发生数之间的差异, 从而使得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客观公允地反映贷款的账面价值, 进而计算真实的利息收入。各银行应根据本行具体情况制定贷款组合原则, 当贷款数量和金额较多, 且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国家和地区时, 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先按国家或地区确定一级组合贷款, 其后按行业确定二级组合贷款, 按信用评级或担保物情况进一步明确下一等级的组合贷款, 原则上是贷款组合分类越细越有利于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工作, 如果最末级的组合贷款经测试后未出现减值, 则将其并入上一级贷款组合, 直至出现减值情况时为止。在进行减值准备的计提工作中, 银行还应配备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 做好其客观减值证据的搜集和积累, 认真了解行业、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

(三) 引入专家系统建立减值测试系统

上一篇:西班牙语翻译课程下一篇:激励机制的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