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的缺失与培养

2024-07-31

想象力的缺失与培养(共12篇)

想象力的缺失与培养 篇1

中国感恩文化历史悠久, 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等古训。现代意义上的感恩意识更是一种责任意识, 自立意识, 自尊意识。感恩意识的培养, 不仅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 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然而, 受人的意识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 感恩意识的培养不可一蹴而就, 它也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专利, 我们必须要坚持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对中小学生而言, 我们所要做的首先是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进而扩展到对身边的人, 乃至整个社会的感恩之心。

一、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

1. 感恩父母观念浅薄。

“父爱如山, 母爱似海”就深切的道出了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然而, 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不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和含辛茹苦的事例屡见不鲜。报载:长春一家机构对三所中学的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52%的学生从来不与父母沟通, 19%的孩子认为父母并不辛苦。济南市某区教育局也曾选择了几所小学进行调查, 发现“认为父母对自己非常关心的学生高达90%, 而对父母能够感激和回报的只有30%”。调查中, 多数孩子对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已经“见怪不怪”了, 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没必要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他们把父母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 稍有不满还会大动干戈, 感恩意识可谓浅薄。

2. 感恩老师意识缺乏。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如今的中小学生却非常令老师头疼, 教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 不但不服从老师管教, 还随意地顶撞、谩骂、侮辱老师, 当众对老师动手脚。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 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不懂感恩, 不懂得老师的辛勤付出是为了他们更好的成才, 更不懂老师的教育批评是为了他们更好的成长。

3. 感恩社会物质权衡。

受当前社会盛行的“实用主义”影响, 部分中小学生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意识, 追求“即时满足”, 忠实于自己的生活, 不愿意为社会多做贡献, 一切以“利”为先。即使做出“感恩”或“施恩”的行为, 也仅针对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人或事而实施, 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感恩。

二、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失衡。

俗话说得好,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许多人格, 观念的养成都是在家庭中奠定基础的。因此, 当代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首先应从家庭方面寻找原因。

(1) 错误的教养方式。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过分的关爱与照料助长了他们的依赖与自私心理, 使他们变得任性, 很少体谅父母谋生的艰辛, 逐渐形成了权利意识强烈而义务感和责任感淡薄的心态, 父母对孩子的娇惯溺爱也使得他们无法形成感恩的情愫。

(2) 失衡的教育重心。“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传统理念造成许多家长紧盯着孩子的学习, 在他们看来, 只要孩子学习好, 能考上好大学, 家长累死, 难死也心甘, 认为孩子成绩好便“一好遮百丑”, 从而忽视了对其进行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

(3) 家长自身素质不高。许多父母由于自身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感恩教育培养, 再加上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自身就缺乏感恩之心, 更不可能意识到要培养子女的感恩意识。调查显示:在周末, 能主动帮父母做家务的小学生不足三分之一, 这一方面体现了现代小学生愿意做家务的意识不强,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方面的意识和方式有所欠缺,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仅仅局限于口头说教, 而未落实到实践中。

2. 学校感恩教育缺位。

(1) 感恩教育的淡化。长久以来, 社会评价学校, 学校评价教师, 教师评价学生, 主要还是以分数, 升学率为尺度。在升学率的影响下, 学校普遍重智育, 轻德育, 德育陷入“说起来重要, 干起来次要, 关键时不要”的尴尬境地。结果, 学校教育不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而是应付考试、升学一时有用的东西。这种传统的重知识而轻情感的教育模式造成中小学生情感教育的漏洞不断加大, 这也是造成感恩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

(2) 感恩教育形式化。感恩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感恩活动, 盲目地顺应潮流, 为了应付任务或搞宣传而开设活动, 让感恩教育沦为“一日曝之, 十日寒之”的作秀表演。

3. 社会感恩氛围淡薄。

(1) 功利主义横行。中小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变革的时代, 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取向;再加上科技至上和技术第一的观念使社会中物的原则代替了人的原则, 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法则让位于物质对等交换法则。在这种法则的影响下, 施恩成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投资;人们都斤斤计较于施恩的回报, 一旦“投资”没有得到预期的“收益”, 就会认为受人恩惠者忘恩负义。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 中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也就成为必然。

2.社会舆论宣传。社会传媒手段很多, 有报纸、杂志、影视、广播等, 但涉及感恩主题的报道却很少。因此, 置身于这种氛围下的中小学生势必会缺乏感恩意识。

三、培养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策略

1. 家庭:发挥感恩教育的基础作用。

(1) 家长要提高素养,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道德素养和日常行为以及父母对事物的看法、处理事情的方式都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又最直接、最经常、最持久。因此, 家长要以身作则, 在生活中处处用言传身教感化子女, 引导孩子学会做人, 做他们的榜样。

(2) 家长要形成正确的教养方式。家长应做到不纵容, 不娇惯子女, 有节制的、适当的满足子女的愿望,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要懂得尊重。家长应该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 应给予适当的理解和尊重。要重视情感交流。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应局限于物质方面的保障, 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交流。只有建立友好、平等、亲密的亲子关系, 才能激发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对父母无尽的爱。

(3) 家长要转变成才观念。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要转变观念, 不能单纯地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 其它都无所谓, 而应做到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 也要十分注重子女道德素质的培养, 让子女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2. 学校:发挥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教师的情感和言行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良好的师德对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是非常有利的,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感恩意识的培养, 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 给学生树立感恩、报恩的榜样。因此, 学校的教职员工都要加强自身修养, 树立育人意识, 充分发挥“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作用。

(2) 开设相关科目,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学校应充分重视感恩教育, 将其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贯穿学校德育的全过程。首先, 要把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使感恩教育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项基本思想政治课。其次, 要充分利用各学科资源, 有效渗透感恩教育, 从不同角度出发诠释“感恩”的内涵, 系统的向学生传授感恩之理。

(3) 注重实践锻炼, 内化学生的感恩品质。实践是磨练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我们需要的是学生将感恩意识付诸于行动。这就需要学校及时点拨学生, 让学生积极参与感恩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 让学生践行感恩意识, 内化感恩品质。学校可以节日为依托举办感恩教育活动, 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活动, 让学生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养之情、同学的关爱之谊, 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3. 社会:营造感恩意识的环境。

(1) 制度方面。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把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感恩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增强其约束力和引导作用。建议政府建立一个针对全社会特别是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工作的机构, 实施相关政策规范的组织机构, 统筹协调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同时, 也需要建立相关的感恩奖励制度, 对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孝子、热心助人者、见义勇为者、为国捐躯者, 加大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力度, 营造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2) 宣传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比如政府可利用报刊杂志的宣传作用, 创办感恩刊物, 出版感恩读物;也可充分发挥影视媒体的宣传教育力度, 播放有关感恩教育方面的影视剧或公益广告, 给人们树立识恩、知恩、报恩、施恩的榜样, 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引导人们对感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 对冷漠无情、不懂感恩、不会感恩、忘恩负义等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

(3) 实践方面。政府相关部门、教育机构要多举办集体性的感恩活动, 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亲身参与活动, 体验感恩氛围, 做出感恩行动。如近几年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以及围绕“汶川地震”、“西南干旱”、“玉树地震”举办的各种赈灾义演及捐款活动等, 都能充分调动人们的感恩情怀, 形成“一人有难, 八方支援”的感恩效应。

4. 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

实施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必须要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真正理解感恩意识的内涵及作用, 从而变外力环境中被迫学习感恩为主观认识和行动上积极参与实践感恩;同时我们也要避免教条式的说教与灌输, 发挥学生在感恩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 通过他们的主动参与和努力, 实现感恩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学生进行自我感恩教育主要通过道德修养完成。具体反映在态度和行为两方面。首先, 态度上要重视感恩教育的自我学习, 学会审视自我的言语和行动, 经常性的进行自我剖析, 不断完善自我, 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其次要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付诸于实践, 或者是对恩人的回报或者是把这种恩情传递出去, 惠及更多的人。

感恩, 不但是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取向, 也是道德价值的源泉, 更是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 我们必须坚持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 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着手, 依据道德教育的原则, 有目的, 有计划的培养中小学生的感恩意识, 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让他们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施恩, 让他们懂得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报效国家, 回馈社会。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感恩父母观念浅薄、感念师恩意识缺乏、感恩社会物质权衡三个方面。这种现象的形成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培养中小学生的感恩意识,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使感恩教育形成合力, 最大程度地培养中小学生的感恩意识。

关键词:感恩意识,中小学生,培养途经

参考文献

[1]陈艳萍.感恩教育不应成为学校德育的盲区[J].北京教育 (普教) , 2006, (11) .

[2]廖小芳.关于增强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

[3]李镇西.孩子的成长需要感恩教育[J].班主任之友, 2007, (7) .

[4]祝国超.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 2009, (11) .

[5]何向平.独生子女初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9, (7) .

[6]王玉娟.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分析[J].教育研究, 2009, (11) .

[7]王艳红.中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三种意识[J].教育测量与评价, 2009, (7) .

想象力的缺失与培养 篇2

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成就,是一种状态,带有非常私人的主观色彩。大教育家孟子曾说:教育是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按照孟子的这种说法,教师从事的应该是让人快乐的工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年教师没有感受到幸福。所以,探究及分析影响教师特别是中年教师幸福感的因素,为克服职业倦怠,寻求提高教师幸福感的策略是必要的。

一、中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繁荣依靠教育的发展,教育受到了社会的空前重视,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把教育放在了第一位,由此也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抓成绩、管理好班级,家长要求教师教好自己孩子,社会要求教师培养多方面人才。要求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却没有提高,工资基本不涨、工作时间加长。在如此境况下,教师如何还能感到幸福。1.中年教师面临的压力大(1)工资低,生计难为。有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政府又时常拖欠教师工资,教师上有老下有小,又没有额外收入,生计着实困难。而城市则工资水平与消费水平不相等,城市消费高,什么都要钱,而教师的工资相比其他单位或企业而言又比较低,要担负孩子昂贵的教育经费,要买房,要负担几位老人的晚年。在重重压力下,教师的生活苦不堪言。(2)中年教师工作的繁重性和复杂性日益显著。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手段要求给学生“减负”,但同时,社会、家庭和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强调要“减负不减质”。以前不少教师习惯通过加班加点来保证学生的成绩,如今这条路被封死了,如何保证不减质?教师内心承受的紧张和焦虑是不可名状的。此所谓学生“减负”教师“增压”。同时,由于社会不良现象对学校的冲击,外来社会思潮的影响,多元文化的裹挟,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工作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调查表明,百分之百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近一半中年教师觉得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负担太重,一半以上的小学教师感到最苦恼的事情是学生难教。(3)实行招聘制,教师怕“下课”。近年来,绝大部分学校实行了聘任制,教师的工作不再是铁饭碗,学校实行教师成绩排名制,教学成绩不好,随时都有可能下岗,老师们担心被解聘,丢掉工作,心理压力越来越重,时常生活在恐慌之中,教师身心受到严重摧残。(4)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的日益提高。古往今来,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家长往往把上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全面推行,家长普遍对“小皇帝”、“小公主”的安全问题忧心忡忡。这种消极的状态日积月累并且投射到教师身上,往往是教师感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2.中年教师缺乏社会的关怀 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教师也需要他人的关爱。然而,社会和学校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成绩、班级的升学率,对教师的健康、生活、成长却往往忽视了。家长对教师更多的是苛责,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抱怨,学校对教师更多的是要求,社会对教师更多的是索取。特别是中年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与其他教师、学校竞争的压力,一直没有感受到教育过程独有的愉悦、舒适感。

二、中年教师幸福感的培养路径 1.改善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各地都缺教师,究其原因是教师认为自身工资太低,还没有一名打工者的工资高,这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师缺乏幸福感。目前,我国生产力整体水平不高,很多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甚至一些偏远贫困地区还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年教师的基本生活、工作条件还相当困难。当前,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比较低,政府必须认认真真地把“尊师重教”的意识落到实处,加快教育立法,从法律上赋予教师足够的必要的权利,真正地把教育事业和教师工作放在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地位,克服急功近利、重物轻人的思想,千方百计保证教育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减轻教师压力,为教师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的社会大环境。2.学会倾诉 如果能找到与自己相似状况的人进行倾诉,通常话题会很集中,这时可以一起抱怨生活上的不愉快,倾诉各自的苦衷。然后一起找到商议解决不公、拜托苦衷的方法。这样就会相互启发,找到战胜压力的方法。如果找到倾诉的对象与自己的情况不同,他也许会给你一些安慰和帮助。即使倾诉对象什么也不说,其实当你说出自己的问题时,所承受的压力实际上也减小了一半。因此,当教师的压力达到自身无法承担的时候,一定要找人倾诉,必要的时候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3.要学会享受过程 虽然许多教师可能没有值得炫耀的荣誉,但我们所教的学生一天天的成长变化,一个个成了有用之人,这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我们可以透过学生的成长,看到自己劳动的果实,为了学生的将来,教师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而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带给他们快乐、喜悦和成就感,才会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教师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愉悦中,不断培养和加深对职业的情感。4.通过学习自我减压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经常学习,坚持学习,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会增加自己的底蕴与人文素养,会为自己打开通向未来的另一扇门。通过学习,知识丰富了,阅历更广了,也有利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自己的心理品质,如增强意志力和耐挫能力等,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行,化德行为行动。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成就,一种状态,带有非常私人的主观色彩。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并不必然是幸福的,一部分教师没有感受到幸福,它的幸福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创造,追寻职业的幸福与尊严,依赖于教师能否在教育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把与他们相关的主客体内在地统一起来。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苏北农村学校中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d/2009/02/165)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市泗洪县淮北中学)

小议中学生礼仪行为的缺失与培养 篇3

关键词:中学生;礼仪缺失;培养对策

加强中学生礼仪教育是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是中学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中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实现健康成长的需要。但在中学生的素质培养中,我们常常是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中学生行为礼仪的培养,以至于课本上所学道德礼仪,往往只停留在作业中,停留在试卷上,没有融入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之中。因此,加强中学生礼仪教育意义重大。

一、中学生礼仪缺失的行为表现

1.中学生在师生交往中礼仪的缺失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时常能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缺乏对教师这个称谓、这个职业、这项工作起码的尊重和理解。例如,有的學生进办公室从来不喊“报告”,更有甚者,对正在上课的教师视而不见,进出教室相当随意,旁若无人。还有的学生对于教师提供的服务视为理所当然,没有感恩之心,感谢之情,自然也没有感谢之言。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爱的回报和心理的安慰。

2.中学生在彼此交往中礼仪的缺失

中学生在彼此的交往之中,常常是以我为中心,不尊重同学,不与同学打招呼。言谈举止中表现出语言轻浮,举止不雅的现象,甚者有的学生恶意地给同学起绰号。这些行为与当代中学生的形象和社会各界对他们的期望有着很大差距,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高

度重视。

3.中学生在公共场合中礼仪的缺失

中学生在公共场合的礼仪行为缺失,更是让家长和教育者十分尴尬。在课堂上,随意聊天,随意说话,甚者随意吃东西、睡觉等行为屡见不鲜。在中学校园里,可以看到学生随意丢弃的食品袋,易拉罐,废纸团;在社会的公共场合中,中学生的不文明行为的相关报道也屡见不鲜。以至于媒体常常拿中国青少年的礼仪行为与他国的学生进行比较,极大地影响我国软实力的建设。

二、当代中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

当代中学生的礼仪行为缺失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教育的缺失导致的。

1.家庭教育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中国的家庭富裕程度大大提高,对孩子的素质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但很多家庭只注重孩子智力的培养,认为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为所欲为”。从而忽视孩子的行为礼仪的培养,使得很多孩子变得态度冷漠,我行我素,自私自利。

2.学校教育的原因

市场经济有着激烈的竞争机制,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当这种竞争机制引入学校教育中时,特别是在高考大气候的背景下,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成为绝大多数中学追求的目标,而礼仪教育这种见效慢,甚至在高考中并不成为考核指标的内容,自然容易成为学校教育的盲点,被学校所忽视。

3.社会教育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独立、创造、进取、自由、平等、公平等品格和精神深入人心。但是,功利主义思想也随之产生,在这种社会氛围的耳濡目染中,中学生作为行为尚未成形,思想尚未成熟的社会人难免受到影响,导致外在的行为礼仪上的偏差。

三、重塑中学生礼仪行为的对策

1.加强中学生自身在礼仪行为方面的修养

“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一个人要想有好的礼仪行为必须通过相关的学习、培养和有效的训练,才能成为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思想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安宁、身心愉悦、抱着与人为善的动机为人处世,以文明市民的准则约束自己。在行为上要注重礼仪细节,让自己的待人接物符合文明举止的要求,让优雅的行为动作成为自己高素质的“代言人”。

2.发挥学校教育在中学生礼仪培养中的作用

学校是学生思想和行为素质形成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重任。

(1)更新道德教育理念,把礼仪教育纳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应把礼仪教育放在一个重要地位,把人文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积极为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发展创造条件;承认和尊重人的合理需要,着重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健全人格和文明的行为。

(2)给中学生礼仪行为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作为主流文化传承的主阵地,责无旁贷地应肩负起培养

未来人才的使命。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动态的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立体实施。这样一来,学生的礼仪行为自然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约束,并规范他们的行为。

(3)强化教师对中学生礼仪行为的示范功能

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是对自己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身教胜于言传,老师注重日常工作中的礼仪行为,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行为规范。

3.发挥家庭教育在中学生礼仪培养中的作用

在家庭中,父母在注重培养孩子智力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孩子礼仪行为的培养,以此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

4.发挥社会机制在中学生礼仪培养中的作用

美国著名学者弗兰西斯·福山认为,最高的经济效率不一定能由理性的利己行为来达成,反而由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共同努力才容易达成,原因是这些社会成员之间存在共同的道德观,使他们合作起来更见效率。因此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培养中学生的礼仪行为有重要意义。每个公民都应当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为青少年的礼仪行为形成范式。让文明优雅的行为,引领社会的风尚。

参考文献:

[1][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李宛蓉,译.内蒙古:远方出版社,1998.

[2]黄希庭.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文应龙.以人为本建设学校制度[J].广州教育,2012(01).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

浅谈企业员工忠诚度的缺失与培养 篇4

一、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原因分析

一个员工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几易其职已不是什么稀罕事, 一些企业高管、白领的跳槽也不时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国际知名企业的停产、降薪、裁员更是刺激着职场人员的神经, 但更给一些优秀员工提供了跳槽的良机。员工频繁离职、忠诚度降低的原因很多, 既有企业原因, 又有员工个人原因, 还有环境等因素。

1. 企业缺乏成熟的员工职业规划, 员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员工除了需在物质上得到满足, 更想在企业中看到自己以后发展的前途。因此总得不到培训机会和没有较好的职业规划, 使员工感到企业对自己缺乏足够重视, 从而心理受挫, 对企业的忠诚度随之降低。

2. 企业没有合理公平的薪酬和激励机制。

薪酬和激励机制是企业培养和提高员工忠诚度的主要手段, 公平与否不仅在于企业的制度建设, 还要看与外部环境的比较, 虽然薪酬不是员工离职的必然条件, 但离职成本也是员工考虑的重要因素。

3. 员工期望值高于现实心态的存在。

每一个员工对自己的期望一般都高于现状, 因此往往把此企业或岗位看作是寻找下一份工作的“跳板”, 这种心态的存在也是造成员工对本企业忠诚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越是知识层次高、技能高的员工, 越是渴望到一个比较高的平台实现自己, 一旦有外部的诱因形成, 员工就不会再安于现职工作。

4. 企业环境也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

企业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软环境, 如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有的公司虽然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流程, 但却不严格地执行, 尤其一些中高层领导自己带头违规, 这种负面效应会严重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还有一些公司为了留住或吸引个别“能人”, 他们不惜花重金, 给他们很高的待遇, 这种不平衡招来其他员工的嫉妒和不满, 更会降低企业在员工心中的可信度, 使工作环境变得冷漠和紧张, 这样的环境怎能奢求员工高的忠诚度。

二、提高员工忠诚度的策略

1. 员工忠诚度应从招聘的源头开始。

员工忠诚度的高低除了与企业本身的体制和机制有关联外, 与员工个人的个性也有关联。就从一个常跳槽的员工来看, 虽然有“人挪活, 树挪死”的说法, 但频频跳槽也会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而这种习惯直接表现出个人的忠诚度。因此, 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工作中, 尽可能招录与企业文化及价值观相吻合的员工。新员工的入职培训, 也要从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企业的创业背景入手, 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深刻地注入到员工的心中, 使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相融合。

2. 建设一个具有亲和力的领导团队。

具有亲和力的领导团队, 会将企业员工凝聚成一个合力, 在市场经济中领导企业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没有一个良好的领导团队, 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是孤立的个体, 企业内部一盘散沙, 上下级和同事之间互不信任, 要想让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是不可能的。因此, 企业管理者要注重领导团队的建设, 形成巨大的团队凝聚力, 使每位员工都为是企业团队中的一员而骄傲。

3. 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

薪酬是员工生存的基本保障, 但仅有薪酬是不够的, 薪酬制度还要保证公平、合理, 对外具备竞争性, 对内具有公平性。除了必要的薪酬待遇, 合理、有力的激励机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员工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 因此分析员工需求, 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必要的。

4. 关心、尊重员工。

“以人为本”“每一个员工都是人才”“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企业的领导谈到用人往往爱用这些词汇, 但在企业管理中, 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却又非常少。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要做到关心、尊重员工, 将员工看成是与企业共命运的合作伙伴, 员工就会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感觉在企业里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从而心情愉快, 忠于企业。

5. 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职业规划。

培训是企业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方式。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 它已构成了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一个企业发展机会多, 培训的机会多, 就意味着晋升的机会多, 所以, 培训是员工选择企业的一个重要考虑指标。企业可根据不同员工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 同时做好员工的职业规划, 为每个员工设计合理的职业生涯路径, 使员工的职业发展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样才能真正留住员工。

6. 创造公平竞争的企业环境。

每一个人对公平的感知是不一样的, 但就总体而言, 其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的内部公平, 如招聘公平、绩效考评公平、报酬系统公平、晋升机会公平、辞退公平等。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的外部公平, 即本企业所提供的薪酬水平、晋升机会等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可比性、公平性。公平可使员工脚踏实地工作, 使员工相信付出多少就会有多少公平回报, 公平的企业会使员工更满意, 更乐于施展自己的才华。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公平感常常是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

想象力的缺失与培养 篇5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丁晓勤

(***23)

在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应该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素质教育春天。令我们这些虽然束修不厚,却对素质教育期盼已久的年青人着实兴奋不已,然而一切犹如昙花一样。君不见好多地方(应该是绝大部分地方)一切又依然如故,剩下的只有“雷声”,有人说也许是我们这个民族习惯喊口号的惯性使然。可我却认为更多的是我们许多教师不知如何具体的开展素质教育,它毕竟只是一种理念,可操作性不强。但我们只要遵循素质教育的精髓应该是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原则,应该是办法多多的。例如,语文这一学科对学生如何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呢?我认为要着力加强想象力的培养,因为想象是通向创造的桥梁,它引领我们思维的触须四面伸展,向无穷的未知领域开拓,是实现创新的必经之路。

什么是想象呢?创造性人才的素质智力核心是创造思维的发展,创造思维离不开想象思维,想象是人生理机制中最宝贵的素质,想象是以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是一种形象思维。根据心理学给想象所下的定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能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智力,是人类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智慧。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在其形式上它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再造想象,它可以把文字、图 画、音乐等材料通过形象思维再现出来;另一种是创造想象,它要求人们展开思维的翅膀,创造性地独立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飞向智慧的乐园。

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都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深刻地领会教材。学习数学要有丰富的而又灵活的空间想象力;学习语文,要利用丰富的想象去理解人物、情境和题意。况且语文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在教学中更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下面着重谈谈我对学生“再造想象”培养的一些创新性尝试。它是语文教学中常见而又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想象活动。学生较好地具备了这种想象能力,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所学文章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一)积累知识,丰富表象

表象指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的过程。而任何新形象的形成都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知识经验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从中往往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语文教

学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范围,就得增加表象储备。知识经验的多少,决定着表象的多寡。表象贫乏,其想象狭窄、肤浅;表象丰富,其想象则开阔、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知识的积累来丰富学生的表象,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做法为:

1、加强指导孩子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想象以形象形式为主,但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起重要作用。因此,要让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积累。比如,背诵的课文要记牢,尤其是很多精妙的古文,要有一个文学名句、名段摘记本,随时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而且利用休闲时间翻阅。这样在想象时,可以拓宽想象的天地,增加想象的细密程度和丰富程度,从而促进想象力的发展。还有注意引导学生精读优秀诗文,重视课内外材料的联系组合,充实表象,并使之在学生头脑中有深刻而完整的印象。如学了有关流水描写的诗句: “碧水东流至此回”;“春来江水绿如蓝”;“黄河流水鸣溅溅”;“桃花流水鳜鱼肥”;“黄河远上白云间”;“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我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领会诗人借助流水表达出的不同的感情和景物并形成对水的各种表象。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意识到,正是由于诗人对水有了整体、充分的认识,所以可从大小、冷暖、颜色、气势、速度等方面来塑造文学形象,表达不同的感情。

2、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增加学生对事物的表象。如教《小桔灯》,要求学生尝试着做盏小桔灯,体会其朦胧的、桔红的灯光,从而理解小桔灯的象征意义;教《看云识天气》,配以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云的种类、形状;教《望天门山》,借助幻灯投影图象,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的雄奇景象和“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丽景色;教《孔乙己》,借助于多媒体电脑课件,再现当时的环境、人物和情节,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当时的世态炎凉和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特质,以及作品的深刻内涵。

3、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直接感悟实物形成表象。

我在教完周敦颐的《爱莲说》后,布置学生写一篇《梅》的作文,我先告诉学生梅的品行,如凌霜、傲雪、高洁等;再让学生比较陆游《卜算子·咏梅》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中“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所表现出的梅的不同个性,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借梅抒情,为何如此截然不同呢?其中极为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思想感情不同,因而对梅的表象也就不同。然后再布置学生进行课外观梅活动,让学生去仔细观察,写出自己心中的梅。

(二)训练语言,增强学生想象的表达力

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语言始终都在指导和改进着形象形成的过程。有了丰富的表象,还必须借助于语言对表象进行分解和综

合,加工改造形成所需要的新形象。如果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丰富生动的语言,就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学生的想象将永远停留在直观、表面的水平上。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

1、注重语言的熏陶。

教师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言语示范对学生语言训练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讲述,使学生头脑里想象出一幅幅图画来,从而更好的体会课文的内容。在分析一篇洋溢着细腻情感的散文时,我通常先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全文,以声音来吸引和感染学生,使学生领略其语言美,品味描绘的意境,再加以分析。比如,在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作者把父亲当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用文字描述得很具体。我在教这一段文字时,就通过朗读的魅力,引导学生展开再造想象,使朱老先生有月台上爬上爬下去买橘子的形象“活起来”,就像我们亲眼所见那样鲜明生动。这样,就能使学生较容易的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对于某些抽象的材料难以用语言描绘时,我尽量运用贴切的比喻、比较,使语言形象化,帮助学生准确、轻松地理解讲课内容。

2、学会表达,不让嘴巴成为语言表达的障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对所想象的描述,要求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流畅。在教《沁园春·雪》时,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词中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一幅祖国北方冬天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同学这样描绘:祖国的北方,到处是寒冰封地,大雪纷飞;绵延不断的高山被雪覆盖着,登高望远,雪中的群山,好似一条条银蛇在翩翩起舞;被白雪覆盖的秦晋高原上的丘陵,从高处望去,好像银白色的象群在奔跑;大山、高峰挺拔耸立,好像要和天空比高低;等到雪后天晴之时,那火红的太阳照耀着白雪铺盖的大地,阳光冰雪相互辉映,显得格外娇艳壮丽„„通过再造想象,学生不但锻炼了想象能力,而且由于语言的调节而提高了想象的水平。

(三)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表象重组”,形成想象的能力

想象决不是表象的堆砌,而是按表象的自身规律“重新组合”,是一种严格的构思过程,受思维活动的控制、调节、支配,与敏锐的观察力密不可分。因此,培养学生想象力可从观察入手,进而分析,再进人想象。如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一幅画面内容是一位小姑娘悄悄趴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看几只蚂蚁和一只瓢虫的图画,发挥想象,写一篇童话或者故事。先要求学生仔细看清蚂蚁数量、队形和走向,然后启发学生设想蚂蚁与瓢虫之间将会发生什么事——爆发一场殊死战斗,战斗的结果一定是孤单的飘虫不敌越来越多的蚂蚁群,瓢虫成了蚂蚁的盘中餐。还可以想出许多蚁群凯旋而归、庆祝胜利和饱餐的情节来。学生激发了兴趣,想象丰富,写作起来便得心应手。又如诗歌教学中,由于诗歌困于篇幅,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展开而留下空

白,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体会这“意无穷”,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加以补充。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写到“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就结束了,诗人并没有写出卖炭翁在炭被抢走后会如何反应。这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老翁可能产生的言行和思想活动,进行续写,也可对叙事诗进行全文改写,写尽卖炭翁的辛酸、悲苦。

(四)教法灵活多变,强化想象

语文教学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灵活运用,例如: 1.以某一抽象的概念或一个哲理性的词汇,要求学生用形象来表达。2.以一画面要求学生经过想象,围绕画面主题写出画面人物的动作、语言与神态,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

3.用拟人、比喻、夸张、借代等手法,进行想象性作文。如学习童话、寓言的笔法,写《大海与蓝天的对话》等文章。

4.以一事物的状态要求学生开展想象、联想、叙述其精神。

5.提些能激发想象、引人思考的问题。如学习寓言后,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事物。

6.启发学生对一件事的结果进行种种推测,或提出多种假设。7.把课文想象成一幅画,然后画下来。

8.听一段音乐,写音乐想象文。

9.进行创造性复述。

想象力的缺失与培养 篇6

【关键词】中学生 文学欣赏能力 培养

一、引言

文学欣赏能力是中学生必须培养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同时,这门课程也是抽象生涩,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中学生通过课程培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综合素质。因此,必须要把好培养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关。

二、培养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主要体现的基础知识为语言、文学、文化和文章等,把语言作品的制定、评价、欣赏等作为基本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常识和能够对一些文言文进行浅显地阅读,能够对其中富有文采和个性的文字深有体会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综合素质。中学生是处于人生学习的黄金时代,是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阶段,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被学生欣赏阅读之时,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字里行间思想的流露和熏陶,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美,能够明辨是非真假丑恶,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职,所以,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缺失的原因

1.社会因素。当前,中学教育普遍忽略了审美教育,而注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水平偏低。此外,在利益的驱使下,文学生产质量急剧下降,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甚霸嚣张,这样就导致文学欣赏处于“放任”状态。而在中学生中,粗糙、思想低劣的文学作品泛滥,导致文学市场鱼龙混杂,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对中学生发展不利。

2.阅读经典作品少,审美能力低。要欣赏文学作品,则欣赏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够欣赏到作品的思想内涵。诸多条件中,其中包括艺术修养、文化修养、政治水平修养等都直接对欣赏者欣赏文学作品产生影响。“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文学欣赏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学生要想真正能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就必须阅读一些优秀的经典文学,从中受到审美教育,进而提高欣赏能力。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由于考试对这些文学作品要求非常低,导致大部分学生并未阅读国内外一些优秀的金典文学作品,学生文学基础知识差,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文学欣赏方法错误,导致欣赏态度庸俗化。阅读经典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生命历程。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但是在科技普及的时代,手机、平板等阅读方式的产生,导致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越来越被冷落,学生更多的只是阅读一些网络作品,而对经典的优秀文学作品阅读少,即使有阅读也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并非真正能够享受其中的精神思想。

四、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有效措施

1.积极引导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现阶段社会,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建设文明、民主、科学和谐理想型社会。因此,老师在教学之中应该系统和科学地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准确、完整地领会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创作思想,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正确的理解社会、反映社会的本质,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由文学本质出发进行文学鉴赏和评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会学生正确的文学欣赏方法。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并非能够短时间迅速提高,而是需要常年的累积。所以,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不是一步就能解决的问题,更多的是依靠学生日常累积。因此,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文学欣赏方法,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可以通过两方面进行:

第一,稳定注意。也就是说要把感受、想象、联想和思考等心理活动聚集在特定的一个作品之中,全身心投入到欣赏文学作品之中,要把内心融入到作品世界之中,从而真正地体验文学的魅力。

第二,展开想象。语言描述具有间歇性,要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还需要我们学生通过联想和现象进行再创作。正所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版本的红楼梦,所以学生要积极展开想象,依据文学作品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感知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或者是景物之语,理解到作品的言外之意,由此达到文学欣赏的高层次。

3.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理念。中学教育之中,还应确立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在人文教育的理念支撑下,中学生更加容易树立好社会的责任感和坚韧不拔、知难勇进的精神,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此同时,丰厚的人文底蕴不仅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文学创新,而且能够使得学生具备灵活的知识迁移驾驭能力。

总而言之,当前社会不仅仅需要有文化水平的人才,而且也需要拥有一定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现实生活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要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不断地阅读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学生也会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丽霞.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缺失与培养[D].河南大学,201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培养 篇7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大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进程加快, 并且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至于在金钱、权利的冲击和诱惑面前责任和义务要求形同虚设, 更多的人将人生的目标制定为“一切为了自己”, 只从自身的发展出发追求个人利益, 没有以祖国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来制定自己的目标, 规划自己的人生,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 急功近利, 偏激消极。

在学习生活中, 不求稳扎稳打, 求速成, 求捷径, 不为修身养心, 不为奉献祖国, 只为自己毕业以后有一份好工作, 从而学习就只围绕热门工作方向展开, 其他的课程一律被视为无用, 以至于毕业后只会学习不会待人接物, 很难适应社会大环境。对待社会存在的一些负面情况耿耿于怀, 内心没有阳光和正义, 认为社会无比丑恶腐败, 不相信奉献, 不相信无私, 不相信付出的意义所在, 对待事物冷漠, 处事敏感极端, 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荣誉至上的传统早已被抛在脑后, 在一些学生心中充斥着金钱至上的信条, 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 代表尊严, 代表一切, 从而存在拜金主义的思想, 一切学习生活都围绕物质展开, 学习、交友以及就业样样都以金钱为标准, 失去了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更是把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与祖国繁荣富强的信念抛在脑后, 不追求精神上的富有, 只追求物质上的富足。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而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金钱被人们顶礼膜拜, 使一些人形成了“金钱万能”的错误认识, 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 价值观不成熟, 抵御诱惑的免疫力弱, 容易在价值的认识上有失偏颇, 从而淡化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社会整体的观念。

2. 重索取, 轻奉献。

一些大学生理想主义泛滥, 不感兴趣的不接触, 一切都按自己的兴趣来, 认为什么都无所谓, 学习无所谓, 工作无所谓, 表扬无所谓, 批评也无所谓, 更不在乎成败。有些大学生对于国家大事漠不关心, 对于祖国的前途与发展更是置身事外, 冷漠对待社会的善与恶, 拒绝参加各项社会集体活动, 唯我独尊, 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身边的一切, 只谈理想, 谈未来, 没有实际行动。在大学生中存在重个人, 轻集体思想, 只为个人评优评奖, 获得荣誉为自己的人生履历增加砝码, 从而忽视甚至牺牲集体利益来满足眼前的需要, 部分大学生生活奢侈却申请助学贷款, 参加社团活动不为兴趣爱好只为综测加分, 当班干部是为入党优先但对同学漠不关心。一些大学生不管自己能做什么只问自己能得到什么, 不懂回报社会奉献社会, 没有感恩的心, 凡事只最求索取, 涉及到荣誉势在必得, 为班级同学服务工作意识差。

3. 道德行为失范。

当代大学生应该是有知识, 懂礼貌, 讲道理, 自觉遵守维护公共秩序, 道德行为规范的代表。在一些新闻中一旦出现大学生犯罪的事件就会引来一片哗然, 但现在大家的精神已经麻痹了, 因为一件又一件真实的案件告诉人们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存在缺失现象。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乱涂乱画、随地吐痰、破坏公物等现象。考试作弊、网络犯罪者屡见不鲜, 在出现这些行为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深思, 在校园这个小小的社会中有这样的行为, 将来走向社会将会是多大的危害, 社会责任更是无从谈起。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成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不是单方面因素, 其中包括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家庭教育模式不合理的综合因素引起的, 对于成因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 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失衡, 贫富差距拉大, 为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不断进取创新的同时, 也面临着腐败、不正当竞争、贪污受贿等负面因素的不利影响, 从而使大学生的生活充斥着金钱至上、自我满足、利益追求的不良观念, 这些因素的冲击使得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 不断地追求个人利益, 自我发展, 忽视社会的整体进步;追求物质享受, 从而放弃精神的修养, 制定错误的人生目标和规划, 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2. 学校家庭教育偏颇。

在学习方面, 只以分数衡量知识的储备和学习的好坏, 一味地为成绩分数而学习, 以考试为学习的中心观点, 在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知识涉猎较少, 并且只以灌输的方式传授, 以至于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生搬硬套, 只停留在书本上, 学校教育只重视升学率和分数, 将传统文化的学习逐渐遗弃, “快餐文化”让大学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断层, 对传统文化接触甚少, 对于深层次含义的体会更是难上加难, 小学到初中学习为了考大学, 大学毕业是为了就业, 急功近利的教育也是造就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成因。在生活方面, 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家长的溺爱纵容和宠爱使孩子养成许多的不好习惯, 在家里唯我独尊到集体生活中很难融入, 导致性格孤僻执拗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以至于缺乏起码的责任心, 社会责任感淡薄。

3. 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偏离。

大学生的生活阅历简单认识事物比较片面, 抗打击能力不强, 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意志力薄弱, 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 进而容易走向极端, 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所看到的事物现象及问题, 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辨析能力, 对于社会地位、社会关系认识不够全面。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不成熟, 对于社会责任感的理解不透彻, 对于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不到位, 从而无法产生对社会负责为社会发展而奋斗的动力。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措施

社会责任感是我们国家兴旺发展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是我们建设祖国的生力军。大学生只有把自身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才能使国家更好地发展, 与此同时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二者相辅相成。面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 加强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培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是迫在眉睫, 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是让大学生知道为怎样学习, 怎样学好习, 为什么要学习。作为以学习为主的学生, 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才能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才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要明确为国家兴旺民族富强而学习, 通过刻苦努力, 反复实践去学习, 把学习同祖国的命运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不怕苦不怕累地去钻研。社会责任感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培养社会责任感始终要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 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潜移默化融入教材的学习和生活中, 从而通过教材的展示, 课堂的引导与领悟, 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让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让大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振新相结合, 发挥正确价值体系的有效作用, 对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

第一, 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更广泛更深刻的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可盲目求快, 需要做长期的努力, 校园文化是学生身边无形的老师, 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熏陶人、感化人、塑造人, 因为环境在影响人的同时也可以成就人, 我们要充分运用校园文化的强大力量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在校园文化中准确定义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以及大学生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二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网络、广播和传媒中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强有力的宣传;三是要在日常的校园管理、组织活动中体现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优势和特点来加大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第二,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和实践性。首先, 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大学生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只有亲身实践参与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责任义务的重要性。其次, 社会实践可以增加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认同感, 真正了解社会责任感的本质意义。最后, 通过社会实践在感受社会责任感影响我们的同时,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和青春活力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更多的来自社会责任感的挑战。第三, 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感受社会责任感重要性, 并感染身边的人, 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感的推广和感染力度, 为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贡献应有的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在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认识的同时, 通过社会实践巩固加深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做到知行合一, 更好地在大学校园中使社会责任感深入学习, 融入生活, 通过更多的方式深刻地认识社会责任并建立社会责任感。

3. 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只有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 只有三者达成共识才能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良好的环境。首先, 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让孩子在生活中以父母为榜样在道德品质上、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锻炼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娇生惯养, 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 从而懂得劳动的艰辛, 更加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家庭是社会的缩影, 父母教育孩子在生活中尊老爱幼, 孩子将来走向社会也会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从小家庭的责任做起,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会社会责任感, 进而培养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在思想上把握孩子的动向, 要做积极的引导和正面的教育, 让孩子有正确的判断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总之, 要让孩子不仅学会做人做事还要懂得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其次, 学校在改善教育教学方式的同时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和深度, 形成完善的学习体系, 监督体系和评价体系, 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全面的德育教育, 从而达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目的, 使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学习和理解不只停留在考试与书本的层面, 而是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学、评优评奖中体现, 使学生从学习到生活全方位一体化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明白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不能只求索取不讲奉献, 要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和学生的义务所在。学校与家长多沟通共同努力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最后, 就社会而言,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 也是对于社会制度的一个挑战, 制度的缺陷致使一些社会现象的产生, 以及社会大环境的破坏, 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规范更是空白。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从制度入手, 教育机制配合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社会责任感教育提供根本的制度保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社会责任;开发社会责任感在精神生活的相关资源, 使大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生活心态健康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 指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 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从而在生活中更好地认识并实践社会责任感, 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允.责任心的培养.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J].思想教育研究, 2003 (11)

[2].吴允侠, 吴健.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0 (2)

[3].苏林.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1)

[4].杜秀娟, 何祥明.德行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J].思想.理论.教育, 2000 (8)

[5].冯霞.当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探究[J].学术论坛, 2009 (2)

浅谈大学创造力缺失的表现与培养 篇8

创造力是创造型人才应具有的一种最重要的能力。创造力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系列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 是一种心智过程。个体需要创造力带来活力和新鲜血液, 社会需要创造力带来文明和推动。多年来, 国内外对创造力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不同的研究者对创造力做出不同的定义, 这和研究者的文化理解和研究目的有关。卢伯特 (Lubart) 将创造力定义为“产生新颖的、适当的产品的能力”[1];韦氏字典 (Webster Dictionary) 的解释是, 创造力意指“创造的能力, 才艺智力的开发”, 如创造或有能力去创造;产生, 也就是“新、从前没有”的意思;具有或表现出想象力和艺术的或者发明才能;对想象和发明的原动力的刺激。林崇德认为,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2];俞国良在《论个性与创造力》一文中认为, 创造力就是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即创造行为成就的能力[3]。

一、创造力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笔者认为目前大学创造力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个体缺乏创造性的精神, 大学的文化氛围带有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而缺乏独立自由的气息, 以及大学的课程设置缺乏先进理念没有给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生根发芽的土壤。

(一) 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

学生是大学的主体, 一个大学的精神面貌主要体现在学生群体上。在我国的大学,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 但是在课堂中大多采用最基本的教师教授型模式进行教学, 即教师准备教案进行课堂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也迫使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 学生总是接受和吸收外部给予的知识, 却渐渐失去主动判断、分辨和选择的能力。

此外, 大学在学生的组织和管理上也存在着以条条框框的细则来约束和限制学生行为和活动的倾向。不论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管理, 还是社团活动, 都有详细的细则规定, 学生必须按照步骤活动。这种呆板的环境, 并未留给学生发展个性和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大学应将许多学生事务放权给学生组织和处理, 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本身的特点, 让学生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 留给学生更充分的空间和自由。

(二) 大学文化氛围功利色彩浓重

大学教育的日常文化指的是大学教育的行为主体 (如大学教师、大学生和作为大学意志主要代表者的管理者) 在大学日常的教学活动及其组织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为其所在群体多数成员所共享的、典型的感知、思维和行为模式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特定的关系模式和互动结构[4]。大学的日常文化氛围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 大学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师和学生对自身及对方角色的理解和定位、大学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等。

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 我们能感受到校园文化中的功利色彩, 对知识的向往和渴求的单纯愿望逐渐消失。大学内部充斥着的死板且不灵活的规章条例使人丧失自主性和独立性, 使得大学缺少独立、自由和宽容的精神和氛围。而个性的自由和多样化, 以及独立、自由和宽容的大学氛围恰恰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基础。一个人如果过多迎合公共的价值, 就会在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中存在过多的他人对公共的价值判断, 缺少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性。不仅如此, 整个人群的个性也会逐渐变成共性, 群体的创造力也会下降, 影响着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创造力和文明的发扬。

(三) 课程设置缺乏先进理念的指导

课程作为实现大学教育目的的手段, 在学校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 教育理念与目标往往都能在课程中体现与发扬。在创造力的培养上, 课程肩负着最重要的责任。

课程是大学与大学生最好的桥梁, 学生在课程中领悟与学习大学精神与教育, 大学也在课程中输送给学生自身的血液。但纵观某些大学课程, 却存在形式化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第一, 课程设置形式化。目前很多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学校之间相互模仿, 缺乏自己的特色, 并且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知识的更新及市场的要求作出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更新。第二, 授课形式化。教师采用讲授型教学模式, 课堂上鲜见有价值的交流与提升, 无法激发学生致力于研究的志向。第三, 学生上课形式化。由于教师授课没有吸引力, 加之课程考核以考试为标准, 很多学生听课都是过眼云烟, 平时以考试为学习导向, 缺少强化和系统化知识的主动性。在这样的环境下, 课程连其基本的作用都发挥不了, 又谈何创造力的培养。

二、创造力的培养

当下大学已经在市场的潮流中失去自己的主心骨, 失去方向。在面对创造型人才稀缺的情况下, 大学如何才能重振精神, 真正挑起这个重任?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大学应以全新的面貌来承担起创造型人才培养的这一重任。

(一) 重塑大学独立自由宽容的精神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平均主义, 强调顺从、合作和接受群体内的权威, 侧重群体的发展, 忽视个性。大学也感染上这样的氛围, 往往很多时候迫使学生个体需要服从于群体的需要和权威, 且被动接受影响。这些不仅严重限制了大学生想象的空间, 还影响了学术的独立自由精神及繁荣发展。因此, 要创设独立民主宽容的环境, 给学生言论的自由, 使学生展开自由、独立的思考, 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想法, 相互交流、争辩和讨论。作为教师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更新对创造性活动的认识, 尊重学生独特个性的存在, 重视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才能。

(二)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首先, 要重新明确对创造力的认识。创造力不仅仅是“创造问题—解决过程”这一过程, 创造力的培养与培养个体形成多侧面的完整人格是分不开的。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5]。林崇德将创造型人格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点及其表现: (1) 健康的情感, 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 (2) 坚强的意志, 即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 (毅力) 、果断性和自制力; (3) 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 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 (4) 刚毅的性格, 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 例如, 勤奋以及动力特征; (5) 良好的习惯。因此, 创造型人才培养,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个体人格及其内在动机的观察和培养。心理学家为了发展人类的创造才能, 推荐源于各种不同创造力的训练程序, 比如, 头脑风暴法等, 因而教师应在教学中好好运用这些训练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人格。

学校多开展丰富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比如, 开展竞赛活动、兴趣小组, 提供课外实验室平台等方式。通过这些活动,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去解决问题, 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对创造性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6]。

(三) 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

作为学生, 应当首先从自身出发, 增强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 培养对事情独立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林崇德 (2000) 提出, 学生要自主进行创造性学习, 学生要主动学习、除旧布新, 敢于自我发现, 成为学习活动的反思者。在创造性学习中, 学生要学会学习, 有效运用学习策略, 能擅长高效、新奇、灵活的学习方法, 并且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动机[7]。

现代大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需要尊重个性自由的独立宽容的大学环境, 并且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性的教育, 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仅仅依靠课堂上知识文化的学习是不够的, 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培育。大学肩负着培育创造型人才的重任, 应该不断反省, 明确方向, 革除弊端, 坚持走自己的路。

真正的大学应当如茫茫大海上一座灯塔, 在船失去航程的时候指明方向;大学应当如探照灯, 在摸索的道路上点燃希望, 照亮前方;大学应当如翻译学家林少华所说, 具有藐视官本位意识和世俗价值观的孤高之气, 具有引领国民人格和民族精神走向崇高的浩然之气, 具有敢于追求真理和高擎理想火炬的凛然之气。在当下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 大学要明确和坚持自己的方向, 才能不随波逐流, 不失去自己的精神内核, 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4]孙进.德国大学教育的日常文化与创造力培养——一项在德国波鸿大学的案例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 2009, (12) .

[2]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59-479.

[3]俞国良.论个性与创造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 (4) .

[5][7]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1) .

想象力的缺失与培养 篇9

一、中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繁荣依靠教育的发展, 教育受到了社会的空前重视, 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把教育放在了第一位, 由此也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抓成绩、管理好班级, 家长要求教师教好自己孩子, 社会要求教师培养多方面人才。要求提高了, 教师的待遇却没有提高, 工资基本不涨、工作时间加长。在如此境况下, 教师如何还能感到幸福。

1.中年教师面临的压力大

(1) 工资低, 生计难为。有些偏远的农村地区, 经济落后, 政府又时常拖欠教师工资, 教师上有老下有小, 又没有额外收入, 生计着实困难。而城市则工资水平与消费水平不相等, 城市消费高, 什么都要钱, 而教师的工资相比其他单位或企业而言又比较低, 要担负孩子昂贵的教育经费, 要买房, 要负担几位老人的晚年。在重重压力下, 教师的生活苦不堪言。

(2) 中年教师工作的繁重性和复杂性日益显著。众所周知, 近些年来, 国家采取各种手段要求给学生“减负”, 但同时, 社会、家庭和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强调要“减负不减质”。以前不少教师习惯通过加班加点来保证学生的成绩, 如今这条路被封死了, 如何保证不减质?教师内心承受的紧张和焦虑是不可名状的。此所谓学生“减负”教师“增压”。同时, 由于社会不良现象对学校的冲击, 外来社会思潮的影响, 多元文化的裹挟, 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 工作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调查表明, 百分之百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 近一半中年教师觉得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负担太重, 一半以上的小学教师感到最苦恼的事情是学生难教。

(3) 实行招聘制, 教师怕“下课”。近年来, 绝大部分学校实行了聘任制, 教师的工作不再是铁饭碗, 学校实行教师成绩排名制, 教学成绩不好, 随时都有可能下岗, 老师们担心被解聘, 丢掉工作, 心理压力越来越重, 时常生活在恐慌之中, 教师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4) 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的日益提高。古往今来, 家长们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家长往往把上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全面推行, 家长普遍对“小皇帝”、“小公主”的安全问题忧心忡忡。这种消极的状态日积月累并且投射到教师身上, 往往是教师感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中年教师缺乏社会的关怀

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 教师也需要他人的关爱。然而, 社会和学校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成绩、班级的升学率, 对教师的健康、生活、成长却往往忽视了。家长对教师更多的是苛责, 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抱怨, 学校对教师更多的是要求, 社会对教师更多的是索取。特别是中年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与其他教师、学校竞争的压力, 一直没有感受到教育过程独有的愉悦、舒适感。

二、中年教师幸福感的培养路径

1.改善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各地都缺教师, 究其原因是教师认为自身工资太低, 还没有一名打工者的工资高, 这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使教师缺乏幸福感。目前, 我国生产力整体水平不高, 很多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甚至一些偏远贫困地区还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 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年教师的基本生活、工作条件还相当困难。当前, 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比较低, 政府必须认认真真地把“尊师重教”的意识落到实处, 加快教育立法, 从法律上赋予教师足够的必要的权利, 真正地把教育事业和教师工作放在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地位, 克服急功近利、重物轻人的思想, 千方百计保证教育投入,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 减轻教师压力, 为教师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的社会大环境。

2.学会倾诉

如果能找到与自己相似状况的人进行倾诉, 通常话题会很集中, 这时可以一起抱怨生活上的不愉快, 倾诉各自的苦衷。然后一起找到商议解决不公、拜托苦衷的方法。这样就会相互启发, 找到战胜压力的方法。如果找到倾诉的对象与自己的情况不同, 他也许会给你一些安慰和帮助。即使倾诉对象什么也不说, 其实当你说出自己的问题时, 所承受的压力实际上也减小了一半。因此, 当教师的压力达到自身无法承担的时候, 一定要找人倾诉, 必要的时候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3.要学会享受过程

虽然许多教师可能没有值得炫耀的荣誉, 但我们所教的学生一天天的成长变化, 一个个成了有用之人, 这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我们可以透过学生的成长, 看到自己劳动的果实, 为了学生的将来, 教师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 而每一次的成功, 都会带给他们快乐、喜悦和成就感, 才会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教师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愉悦中, 不断培养和加深对职业的情感。

4.通过学习自我减压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经常学习, 坚持学习, 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 会增加自己的底蕴与人文素养, 会为自己打开通向未来的另一扇门。通过学习, 知识丰富了, 阅历更广了, 也有利于调整自己的心态, 培养自己的心理品质, 如增强意志力和耐挫能力等, 化信息为知识, 化知识为智慧, 化智慧为德行, 化德行为行动。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与方法 篇10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课本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 其中的文字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正是学生所要读懂的。然而文字是一种符号, 它间接地反映生活, 要读懂它, 没有生活体验和想象的参与是很难完成的。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想象文字所表述的情境, 分析解读, 以获得对生活的正确认识。

1. 场景的想象。

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中, 沿途景色美不胜收, 但是如果没有想象, 不能在头脑中浮现阳光下山花的绚丽多彩、蓝天下溪水的晶莹透亮, 就很难产生美感。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展开想象, 想象山路和花草, 想象游鱼和行人。这样, 有助于学生感受祖国山水的美。

2. 人物形象的想象。在《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中, 作家这样描写鲁滨孙:身着羊皮短衣短裤, 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 肩上挂着弹药袋子, 背上背一个筐子……这样写, 显然鲁滨孙在作家的心里已经鲜活了。作家笔下的形象是他在读《鲁滨孙漂流记》时留下的, 表明他具有非同一般的想象力。

3. 人物心理的想象。

在《半截蜡烛》一文中, 杰奎琳端着蜡烛刚爬上楼, 蜡烛就熄灭了, 好危险。此刻, 杰奎琳会怎么想?显然, 她谢天谢地, 因为情报终于保住了, 但她的想法不仅于此, 还会反过来想, 如果情报暴露, 后果将不堪设想。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点拨, 开拓学生的思维。

4. 人物动作和行为的想象。

《西游记》之所以让小读者爱不释手, 是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在“三打白骨精”中, 白骨精变化多端, 孙悟空三次和其交手, 对打十分精彩。多媒体教学的确鲜明生动, 但若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 启发学生去想象人物的动作和行为, 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看到孙悟空和白骨精的较量, 看到孙悟空的飒爽英姿和白骨精的奸诈狡猾, 岂不更胜一筹?

5. 人物语言的想象。

言为心声, 它体现了人的内心和情感。在《西游记》中, “俺老孙”一词充分表现了孙悟空在妖精面前的勇敢和自信。而在《红楼梦》中, 大家未见王熙凤就闻“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 真是“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绝妙地体现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这正说明曹雪芹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

6. 事情发展过程和结果的想象。

在《负荆请罪》一文中, 廉颇忌妒蔺相如, 处处为难蔺相如。因为蔺相如的宽宏大度和为了赵国的利益着想, 两人没有发生正面冲突。在教学中, 如果教师让学生想象蔺相如不甘心受欺凌, 针锋相对与廉颇争斗, 以及他们之间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和最终的结局, 则会有助于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认识。

二、在写作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写作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要途径。作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来自大脑, 是学习、生活的重现和剪辑。一些学生畏惧写作,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想象力;而一些学生作文写得精彩, 往往也是因为想象力丰富。“诗仙”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等千古名句, 怎么离得开那浪漫、大胆又豪迈的想象呢?

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1. 要使学生明白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科学想象和艺术想象的联系和区别, 不至于为说真话而不敢想象。例如, 描写人的眼睛, 有的学生对眼睛的描述实实在在, 只是大大的, 黑黑的, 很明亮, 不敢有半点“越轨”, 使文章显得很死板。如果描写时用上比喻, 形容眼睛像一泓清泉;用上拟人的手法, 让眼睛会说话, 语言就生动活泼了。

2. 经常写想象作文。

提供一些词语让学生连成一篇文章。比如编写童话和寓言故事, 学生只要用上给定的词语就行,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分析, 我发现这种做法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和《伊索寓言》等, 情节生动, 爱憎分明, 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学生爱看这类书, 读起来兴趣盎然。另外学生对科幻读本也很有兴致, 可以让学生练习写一写。小学课本中有一篇《明天的太阳城》的文章, 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写《明天的交通工具》《未来的人类》等。

3. 写观后感。

当今, 多媒体有着很大的冲击力。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媒介, 引导学生去写作。看了影视节目后, 一些场面和镜头在学生头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心灵得到感染甚至是震撼, 自然有很多感慨和想法。这时, 让学生通过回忆和想象, 再现电影镜头, 辅以感情色彩, 学生就会写出感人的作文。

4. 改写诗词。

诗词语言精练, 短短几十个字就能展现一个画面, 抒发一种情感。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这首词描绘的山水美不胜收, 反映了美好的生活情趣。但“西塞山”什么样, 白鹭怎么飞, 鳜鱼有多肥……这些在短短的几句话里不可能写清楚, 教师应该点拨学生用想象去填补、美化。

5. 扩写或续写。

如《爱之链》一文, 女店主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富有爱心的妻子和丈夫令人敬佩, 同时他们的生活境况让人担忧。如果让学生续写课文, 学生一定会写得有声有色, 将文中主人公以后的生活想象得幸福无比。

物理教学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11

一、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强调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注重学生的“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和探索。其实,这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重要课堂心理氛围的保证。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营造宽松的、自由的、民主的、平等的课堂心理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思维和想象,对教师提问的问题,能够在心理毫无负担的情况下畅所欲言,积极思维、积极讨论。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必将更加活跃,想象空间更加广阔,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就会更加丰富。

二、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强调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具有独特之处,比如: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等环节都需要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因此,教师要努力落实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想象力。”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活动时,要特别重视“提出问题”这个环节教学,在这个环节上可以多安排一些教学时间,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达到培养想象力的目的。那么,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首先,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科学合理的、形式多样的物理情境,凸显物理想象的关键特征和矛盾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提出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当前物理情境下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发散思维,尽可能提出各种有意义的物理问题,从而拓展其想象空间。其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一定创新意义的问题,要给予高度评价,这样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和鼓励,增强其想象力和创新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猜想与假设的基本要求是,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猜想是个体根据非结论性的证据所做的推测,既有逻辑性因素,又有想象、顿悟、直觉等非逻辑性因素。当猜想用准确的语言和逻辑形式表达出来时就形成了假设。可见,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的教学实施,给予学生充分时间进行猜想与假设,启发学生应用直觉思维展开充分的想象,追求对问题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同时,要求学生充分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沿着不同方向思考,提出各种可能的猜想和假设。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猜想成果给予积极肯定和适当评价鼓励其继续进行深入的猜想思维活动。久而久之,通过长期猜想与假设思维训练,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三、在丰富的物理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物理科学教育形式和途径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起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所授知识的不足,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阔眼界和思路,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人类头脑中表象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想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想象能力水平与表象的储备有直接的关系。表象储存得越多,则为丰富的想象提供更大的可能性,更富有创造性。表象贫乏,就会限制想象展开。因此,老师应该尽量组织学生开展形式丰富的各种物理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扩大眼界,开阔思路,增加各种感性认识,积累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头脑中的表象,从而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课外活动中,学生很容易遇到各种困难和新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进一步去思维,去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个过程势必促进其思维和想象力发展。

那么,如何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呢?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小实验,如教材中各种有趣的小实验。在实验中,体验乐趣、丰富表象,促进想象力发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物理小制作,进行教具、学具改造和创新,在制作活动中开阔思维、启发想象。还可以组织学生撰写带有幻想色彩的物理小论文,让学生敞开想象的空间,遨游在物理科学的殿堂中。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广泛阅读各种科普读物,丰富知识,增加表象储备,提高想象力。总之,教师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丰富的课外活动,既能充分施展创造才能,又能极大促进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的发展。

参考文献:

论声乐表演中想象力的运用与培养 篇12

一、声乐表演中想象力的运用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 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 理论性的阐述往往使人无从下手, 尤其是初学者而言, 更是觉得生涩难懂, 所以利用形象的比喻,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对于声乐的学习无疑可以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 歌声是传达情感, 是通往听众心灵的桥梁, 如何能够打动听众?这就需要歌唱者具有很强的歌曲表现力, 而这种表现力的获得又要求歌唱者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 完全把自己融入到这个作品角色中, 想象力越丰富, 对作品内涵的把握就越清晰透彻, 就越能细致而准确的将表演表现到位。

(一) 想象力是获得正确发声方法的捷径

歌声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 只能通过视觉, 听觉, 感觉去体会, 去模仿, 通过歌唱者的感性认识分析、判断, 逐渐形成对声音状态的理解。而想象力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感性认识, 也就是说它是认识事物, 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 只有不断的、积极的调动自己的想象力, 才能更快速的获得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优美动听的声音。

比如, 唱歌之前,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开喉咙, 如果单纯的从理论来说歌唱的主要通道就是整个喉咽部, 这条声道畅通了, 声音就会明亮、集中、富有共鸣。如果喉咙处于紧张或者僵硬的状态, 气息就无法畅通无阻地送上来, 声音便“卡”在喉咙里。虽然从字面意思来看不难理解, 但是如何能够正确的做到呢?这时我们就可以想象一下“打哈欠”的感觉, 或者是“闻花”的感觉, 随着“打哈欠”或者“闻花”动作的进行, 感受到肋骨和腰部四周开始膨胀, 那么这个打开的状态就找对了。又如, 声音的“支持点”的问题, 很多理论书籍对这个问题都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 其实在实际练习过程中, 只需想象被人捂住嘴挣扎着想喊出声时腹部的感觉, 或者想象自己看一部搞笑电影大笑时那种腹部的弹跳, 这样就不难体会“支点”的含义了。所以在练声时, 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 充分去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这样才可能在短时间内捕捉到美好的声音。

(二) 想象力是完美演绎作品的关键

每一部声乐作品背后, 都是词曲家在一定历史背景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创作出来的, 它表现出来的情感和题材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时代特点和艺术风格。对于一个演唱者, 怎么样才能正确的演绎出各种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呢?

歌唱者在演唱时, 一定要先在头脑中设计出符合作品的画面形象, 使自己的身心率先投入到作品的情境当中去,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品的旋律, 内心要模拟出属于这部作品的声音形象, 最后通过发声器官的调整使发出的声音与内心模拟出的声音形象相吻合。也就是说, 演唱者不但要有正确的发声方法, 还必须根据歌曲的题材、风格、情绪全面的去分析, 去体会, 充分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并且在内心建立起一种“内心的听觉”, 然后运用这种“内心的听觉”去控制和指挥发声器官。

例如, 云南民歌《小河趟水》, 在表演前, 首先我们在头脑中要设计出这样的画面形象:银色的月光下, 周围一片宁静, 只有山下的小河发出潺潺的流水声, 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 望月抒怀, 她深深思念着远方的阿哥, 此时演唱者要把自己想象成歌曲中的主人公阿妹, 把自己的情绪完全的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 面对这美丽的夜色, 阿妹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 歌声要像小河流水那样, 音色圆润甜美, 音量由弱渐强, 再由强渐弱, 创造出一种歌声由远及近, 逐渐流向远方的意境。又如, 内蒙古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我们也要勾勒出一副草原上辽阔无垠, 牛羊成群的优美画面, 自己仿佛置身在这大草原上, 面对美丽的草原, 歌唱对家乡和对党的热爱, 根据这些感受, 选择出一种高亢悠扬, 宽广舒展的声音色彩去诠释。

(三) 想象力是放松身心、快速进入演唱状态的途径

每一个演唱者都有体会, 无论是学习、演出还是比赛, 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它直接影响着我们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尤其是一些初学者, 尽管在下面花了很多的工夫, 自我感觉不错, 但一旦面对老师和观众就不知所措, 所有的状态包括声音的位置、气息、共鸣、表情都没有了, 有的甚至还会出现忘词、跑调、节奏不稳等等的现象, 面对这些状况我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充分的利用想象力去调节消除这种紧张的情绪。试想, 如果我们把每一次演唱想象为朋友聊天, 或者是在为他们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么当音乐响起的时候, 我们注意的只会是音乐本身, 而不是教室或舞台, 这样就使得我们可以快速的进入到音乐的意境当中去, 身心放松了, 演唱状态自然就找到了。

通过以上论述, 不难看出在声乐表演中想象力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 谁能够运用的好, 谁就能更快的使自己的声乐学习有一个质的飞跃, 因此怎么去培养想象力, 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二、如何培养声乐表演中的想象力

实践证明, 歌唱者是否可以理解并且演绎好一个声乐作品, 与之是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歌唱者只有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更深入的去研究声乐艺术;只有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在声乐领域中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从而使自己在声乐表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

(一) 积极向上,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 往往直接影响到他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从而对个人世界观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 良好的心态是必须具备的。在音乐的学习道路上, 会碰到很多磨难与坎坷, 如果没有一个乐观开阔的胸襟想必很难走下去的。世界上诸多的音乐家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都是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创作出大量的经典之作, 他们所拥有的就是积极乐观的精神世界, 可见, 一个人一旦拥有了积极的信念就会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那将会变成一种强大的动力, 推动我们向着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勇敢前进。

(二) 广闻博览, 扩大知识领域

一首声乐作品往往就是文学和艺术的综合体, 这就要求歌唱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各种学科的知识我们都必须要有意识的吸收, 总结, 尤其是跟艺术有关的学科如表演、舞蹈、戏剧、美术等, 更要多多接触, 深入学习和研究, 以开阔自己的视野, 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赋予作品新的血液。因此, 一个歌唱者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歌唱技巧外, 一定还要从各个方面来扩展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 善思好问, 充分启发自己的想象力

当一个人对生活充满好奇的时候, 必然就有很多问题需要寻求答案, 这个寻找的过程不仅锻炼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且还提高了我们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试想如果牛顿并没有去在意那颗砸在他头顶的苹果, 那么还会有万有引力定律吗?所以, 善思、好问、在生活实现中大胆探索是一个歌唱者必须注重培养和发展的一个方面。

(四) 热爱生活, 激发丰富的情感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可见, 一切艺术想象力的获得都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托的。尤其要善于发现生活中那些另人心动, 富有诗意的画面, 歌唱者正因为捕捉到了这些真实感人的画面, 才能够做到真正用心去诠释一首歌曲的情感, 当然, 这也需要歌唱者同时具备对生活的激情。因为音乐是一种情感的产物, 是对美的事物一种情感的宣泄。想象力的发展是通过情感的抒发慢慢变化的, 丰富的情感不仅可以调动歌唱者的情绪, 还可以唤起我们内心深处情感的记忆。因此, 歌唱者应该保持着这份对生活的激情, 用心去感悟自己的人生。

(五) 积极实践, 在体验中唤起艺术的想象力

声乐的实践活动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歌唱者可以通过实践去掌握和了解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 并在欣赏和评价中去唤起更加丰富的想象力, 从而使自己的表演更丰富、更成熟、更完善。在实践过程中, 歌唱者学会了如何面自己, 面对观众, 尤其是在诠释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角色的时候, 靠的就是自己的实践积累和丰富的想象力。由此可见, 积极的去实践是歌唱者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每一名声乐表演者, 都希望自己的歌声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那么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地探索求知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就会加快我们的学习进度, 使我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如同想象力的运用与培养, 不仅加快了我们对声乐技巧的掌握, 而且对于我们诠释演绎作品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那样:“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 它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那么, 就让我们积极的发挥它、利用它, 使我们的歌声乘着想象力的翅膀自由飞翔吧。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年

[2]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

上一篇:板式精馏塔下一篇:工艺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