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制度改革

2024-10-19

分配制度改革(精选12篇)

分配制度改革 篇1

———对目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考

本刊评论员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 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 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同时又对搞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一、把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放到首位

国民经济要发展, 需要相应的社会消费水平支撑。而消费水平的提高又受制于分配制度的公正合理性。分配制度公正合理, 消费、积累比例适当, 保证广大消费者有足够的可支配资金, 才能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相反, 积累过高、消费比例过低或是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里而广大消费者手中无钱, 没有消费能力, 提高消费水平也会成为空谈。在这方面,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 我们确实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偏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要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消费和积累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重消费轻积累, 把国民收入过多地用于消费, 积累不足, 没有足够的投入发展生产, 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不要说扩大再生产, 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为继, 坐吃山空, 经济必然走向衰退;同样重积累而轻消费, 把国民收入过多地用于积累, 过分强调扩大再生产, 使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过高, 而居民收入比例过低, 居民手中无钱, 就会挤压社会消费, 出现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从眼前和表面看是重视发展经济, 实际上长此以往会由于消费受限而制约经济发展, 事与愿违。因为在国民经济整个发展链条上生产、消费、分配三者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任何一个环节失调都会带来整个链条梗阻。居民收入分配过低, 会带来市场萎缩, 市场需求不足又会带来供过于求, 影响可持续发展。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三要素中, 仅靠固定资产投资和增加出口拉动是不全面的, 也是难以持久的。在这方面我们有过多次经验教训, 值得深思。在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问题上, 目前我国比较突出地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明显存在重积累轻消费的倾向。长期以来, 不少企业在“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下把收入过多地用于基本建设, 追产量, 上规模, 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年年涨, 消费比例年年缩, 人民生活被冷落, 有的企业几年中生产能力翻了几番, 而职工工资原地踏步。据有关专家测算,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现实经济条件下, 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在20~25%比较合适, 可近几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在30%以上居高不下, 而居民收入特别是广大低收入群体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和各种基金后能发到职工手中的可支配收入实际是在下降。不少职工反映, 从国家统计报表看, 职工工资年年涨, 而且幅度也不小, 都在10%左右, 可我们手中可支配的收入却年年缩水。原因在哪里呢?一方面是统计工作上的欠缺。目前对居民收入的统计按平均收入计算, 由于少数人收入过高、增长过快, 而掩盖了广大低收入群体收入下降问题。为了真实反映广大居民收入实况, 建议统计部门对居民收入实行分类计算。在收入增长极不平衡的情况下, 仅靠这一个数字不能如实反映职工收入的实际水平。对一些高收入人群包括企业领导、高收入个体老板、名演员、名教授、各种明星大腕、大款和高收入行业等从广大居民中分离出来单独计算;另一方面要将职工的名义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分开计算, 因为有些职工的名义收入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有的人工资表数字很大, 可是扣除各种基金、税金等后真正分到职工手中的可支配收入确实不多, 有的人工资表上的收入5000元, 而实际分到手的可支配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 而到市场上消费部分只能是分到消费者手中的可支配部分。所以造成在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明显的薄弱环节。如不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调整, 消费水平过低将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是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中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国家拿大头, 企业拿中头, 个人拿小头”传统观念的影响, 过分强调国家利益, 忽视民生问题。因为所谓大头、中头、小头只是形象的定性, 缺乏科学的数量界定, 加上受越左越革命思想影响, 认为大头越大越好, 使大头层层加码, 无限放大, 小头则被层层挤压, 越挤越小, 几乎没有立足之地。有的企业被国家把大头拿走, 企业把中头留够以后, 能分配到职工手中的小头几乎没有。这个问题在八九十年代实行经济责任承包制时表现得最为明显, 有的企业几乎把实现利润全部上交国家, 把企业留成和职工所得定比很小。有的企业在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分配定比是6:2:2, 有的是7:2:1, 有8:1:1。利改税以后, 有些企业情况虽有好转, 但随着税务制度的不断出台, 税种增加, 税率提高, 税负过重问题又把职工收入吃掉一块, 职工实际收入仍然提高很慢, 特别是一些弱势行业和困难企业, 由于税负过重企业和职工收入捉襟见肘。比如铁矿山行业, 由于税费比重过高使整个行业曾出现连续八年的全行业亏损, 不少企业不仅多年不能调整工资, 而且由于企业困难, 连职工低得可怜的集体福利也被挤占。有的矿山企业连续几个月发不出工资, 每月仅发200多元的生活费维持生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居民消费水平偏低是多年欠账日积月累形成的痼疾, 而且从近年来的发展看不仅没有改善, 而是越来越严重。在去年上半年召开的全球智库年会上, 国家发改委就业和分配司一位领导坦称, 2006年至今, 居民收入占比下降这一趋势仍在延续。在1996年~2005年的十年间, 中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中, 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从70.5%下降到59.4%, 平均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 而在居民收入占比下降的同时, 政府收入占比提高2.9%, 企业收入占比提高7.2%。这一发展趋势与目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的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稳定为重的方针显然是不相符合的, 必须改革。改革的重点要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居民收入、控制企业收入、减少政府收入, 使三者之间比例趋向合理。这既有利于促进消费,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也有利于改善民生, 保障社会稳定。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 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兼顾效率与公平,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在社会主义的分配格局中, 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 兼顾效率与公平,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按这个标准分析对照我们现行的分配制度, 应该说有成绩, 有进步,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成绩和进步是人所共知的。首先是通过多年不懈努力, 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国民生产总值的蛋糕已经越来越大, 在近20年中已经连续实现两个翻番, GDP跨入世界三大经济体之列, 国力大大增强, 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长, 已经越过温饱, 奔向小康, 这方面的发展变化每个居民都感同身受, 从中受益。但是我们国家GDP虽然位居世界前列, 但由于我们是个人口大国, 蛋糕虽大, 人均不多,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偏低, 而且由于分配格局不尽合理, 带来国家、企业、个人分配比例失调和较严重的高低悬殊问题, 在社会财富中少数人占比较大, 广大劳动者收入增加较慢。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资本与劳动力分配比例不尽合理, 资本占比大, 劳动分配比例偏低。在这个问题上, 目前在经济界和社会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有些人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片面强调效率而忽视公正, 有些人甚至认为经济要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装备而不是人;增长手段主要依靠资本投入而不是依靠劳动者;依靠精英, 而不是依靠职工群众;依靠强势而忽视弱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 往往会只突出效率, 而忽视公正, 有意无意地忽视普通百姓的正当权益, 因而使收入分配领域中两极分化、高低悬殊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国家税收日益加重, 使普通居民收入明显偏低。据有关资料披露, 国际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劳动所得一般占社会总收入的80% (包括人力资本意义上的管理劳动) 左右, 资本所得占20%左右, 而我国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劳动所得仅占40%左右, 资本所得占60%左右, 差距明显。以钢铁工业为例, 长期以来, 由于国家对钢铁行业职工比较关心, 职工收入不断增长, 但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 无论是按总收入还是纯收入计算, 职工收入占比不仅明显偏低, 而且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据有关资料提供的数据测算, 2005年大中型钢铁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17%, 2006年下降到4%, 2007年又下降到3.36%, 逐年降低;按净收入即实现利润总额计算, 2005年大中型钢铁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占实现利润总额的比重为67%, 2006年下降到60%, 2007年下降到40%, 也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工作上讲, 由于前几年钢铁行业普遍重视了主辅分离, 减人增效, 又得益于这几年钢铁产品在高价位运行, 使钢铁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直较高。但从分配政策上看明显呈现出两个特点: (1) 劳动者收入占比明显偏低; (2) 劳动者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这两个问题在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有些上市企业, 不仅股权分工比例较高, 而且有的企业为了吸引资金, 互相攀比, 年年提高, 而职工工资却很少调整;又由于上市企业中存在劳动所得和股权分红两块收入, 而劳动所得占比较低, 资本所得占比较高的问题, 使职工收入高低悬殊的问题更加突出, 有资金入股的职工仅分红收入有的要高过无股权职工收入几倍甚至十几倍。特别是企业领导层中一般入股较多, 占比较大, 使领导干部不仅工资高, 而且分红多, 总收入要高出无股权职工收入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二是效率与公平的天平失衡, 过分强调效率效益, 忽视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分配格局中注重效率、效益是应该的, 不讲效率效益, 满足于大锅饭、铁饭碗就形不成竞争, 使社会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但是, 在工作环境多种多样, 客观条件千变万化的情况下, 过分强调效率效益而忽视公平, 不顾其它搞一刀切的做法又有失公正。在这方面过去在“劳动者工资的增长幅度不应高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原则流行多年, 影响较大, 应该承认在劳动环境、自然条件基本相同又无变化的情况下, 这个原则是对的。正常情况下, 劳动报酬应该与企业效益挂钩, 并要保持适当比例, 但现实情况是各条战线、各个企业条件千差万别又千变万化。这样千篇一律的原则要应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现实必然会带来许多矛盾。使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之间在分配上就会造成差距过大苦乐不均, 而这些差距又不是由于工作优劣、贡献大小造成的而是由于客观条件差距带来的, 形成社会分配的不公正。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目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正确处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比例关系, 通过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否合理, 对调整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对象的利益分配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远远低于应得利益, 再分配比例偏高, 收取措施和使用上又存在不少问题。目前, 国家在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时重点放在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对困难群众的补贴和社会保障上。主要限于补救贫困人群, 现有的政策干预主要集中在再分配领域, 还没有真正进入初次分配领域。但实际上造成分配不公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初次分配领域。所以, 解决分配不公的根本问题, 不是临时性地增加扶贫问题的财政支出, 而是要实质性地改变“财政支出结构”;不是一般地建立公共财政, 而是要建立“民生财政”;不是一般地讲公共支出, 而是要讲“社会支出”;要讲花在老百姓身上的钱与行政支出的比例。造成初次分配低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国家对企业收取的税费偏高。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增幅都远远超过GDP增幅, 表明国家取之于民的增幅大大高于居民实际收入增幅, 国民收入分配比例是在逐年向国家倾斜。过去人们常说“国民党税多, 共产党会多”, 现在我们国家的各种税费加起来可能已经超过历史记录。甚至已经超过有些发达国家。当然,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和调剂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当有所增加是十分必要的, 但一定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收入的增加相适应, 过低或过高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过低容易形成因财政收入不足而影响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甚至影响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特别是在当今国际上不够安定, 国内外突发事件频发, 自然灾害严重的情况下, 通过税收适当增加一些财政收入以增强国力, 保国家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过高, 即税负过重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弊端, (1) 会直接减少国民个人的实际收入, 引发民怨, 特别是像与国民利益息息相关的个人收入调节税, 免征起点过低, 使不该纳税的也要纳税, 最容易引发民怨, 甚至对国家政策产生反感; (2) 对企业所得税税率过高、征收面过宽, 不仅会过分降低企业职工收入, 而且会使一些实力较弱企业因税负过重而萎缩甚至停产倒闭, 从而减少国家税基; (3) 由于税负过重, 容易引发一些社会群体和个体采取不正当手段、偷税漏税。经常听一些小企业主讲, 就现在的税收环境, 如果不折不扣地纳税, 恐怕要有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陷入亏损, 所以能生存下去就是通过拉关系、走后门在税收问题上做文章, 从而引发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当然, 这些说法有些夸张, 但也非空穴来风。因此, 如果通过适当减轻税负, 扩大税基, 不仅是增加国民个人收入的需要, 也是保证社会安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 国家已在这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 并初见成效, 今后还应该继续加大力度。

二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坚持效率第一。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这条原则无可非议, 也不能动摇。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只有坚持这一原则, 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打破大锅饭铁饭碗, 提高劳动效率, 促进生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承包制、计件工资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这里所讲的效率应该是公平条件下的效率。在我国目前条件下, 由于国情复杂、条件多变, 要真正做到公平条件下的效率第一, 尚需要一个过程。因为自然条件、历史环境、装备水平、资源状况等不可比条件实在太多, 差别又大。在这种环境下讲效率首先要具备公平的前提。以铁矿山为例, 同等规模的矿山由于资源条件的不同, 同一劳动者效率可以相差几倍到十几倍, 如果不分条件地按效率分配, 同等劳动付出所得也会相差几倍到十几倍, 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所以, 在讲效率第一的同时, 应该以公平为前提。这不是对“效率”的否定, 正是维护“效率”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再比如对于过去流行的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不应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的做法, 现在看来也应做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讲, 职工工资的增长应该与企业效益增长成正比, 并保持相应的比例关系, 以体现职工收入与对企业贡献之间的内在的联系。但是企业效益好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其中包括自然条件, 市场环境和装备水平, 绝非职工人力所能控制和左右, 如果单纯的以效益提高与否决定职工能否增加工资, 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有的企业在自然条件和市场环境不利时期, 有可能三五年难以提高效益, 有的还可能降低。这种情况并非职工工作没有做好, 而是因为自然环境不利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 其他企业都涨工资, 唯有这些企业三五年甚至多年不给职工增加工资, 显然违背了公平原则。另外, 随着所有制成份的不断完善, 我们目前实行的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 不能强调一方, 而忽视另一方, 应使大家共同受益,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是正确处理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分配比例关系, 适当缩小分配差距。目前, 在企业内部分配关系上存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是对决策层即企业领导的工资奖励缺乏约束性, 或是约束监控力度不够, 自由度太大, 分配比例过高, 而执行层特别是普通职工收入偏低。有的企业领导层的工资收入相当于普通职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的企业领导讲, 给领导层升工资, 由于人数少, 只有十个八个人, 增加多一点企业能承受, 而给普通职工升工资人数太多, 涨多了企业承受不起。因而有的企业领导的工资不仅年年升, 而且升的幅度又大, 特别是实行年薪制以后, 一升就是几十万元, 而企业职工几年不升, 好容易升一次, 每月增加一两百元。长此以往, 职工收入与领导层收入差距就越来越大, 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有的企业职工与企业领导的收入差距, 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 甚至已经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这不仅是收入分配上的不合理, 而且影响干群关系, 容易诱发职工对领导的对立情绪, 影响社会安定团结。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本着按劳取酬和合理缩小收入差距的原则, 根据职责范围、工作强度和贡献大小, 对企业领导、管理干部和普通职工制订合理的分配比例, 最高最低差距应控制在10~15倍之间, 其次要建立健全领导工资收入的监管机制, 企业领导工资不能由自己说了算, 而应由上级主管部门制订标准, 并严格监督检查。再次是通过加强廉政建设, 控制和防止领导层和权力部门的灰色收入和非法所得。

四是正确处理降低成本与提高职工收入的关系, 要在降低物化成本上下功夫。造成职工工资收入低的原因除了政策因素以外, 与目前成本增长过快、压力过大的经济形势也有一定关系。以钢铁工业为例, 目前增加成本的因素多, 增幅大, 迫使企业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降成本, 其中降低活劳动消耗即工资占成本的比重也列入其中之一。所以如何正确处理降低成本与提高职工工资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首先应该承认, 降低工资占成本的比重也是降成本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是降低工资成本的主要措施不是不给职工增加工资, 而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如果仅仅是靠不给职工增加工资来降成本很容易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职工收入长期偏低, 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劳动效率难以提高, 难以挖掘物化劳动的潜力。而目前钢铁产品降成本的最大潜力恰恰在物质消耗上。物质消耗特别是资源、能源等大宗物料消耗约占总成本的80%以上, 如果能通过增加职工工资奖励, 把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投身到节能减排, 降本增效活动中来, 就会带来10倍甚至几十倍的工资效益。所以, 降低成本与提高职工工资待遇, 并不是矛盾的, 做得好是可以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的, 这是积极降本增效的正确选择。企业在降本增效过程中重点是降低物化水平, 不能以降成本为借口多年不增加职工收入。

三、净化分配环境, 建立规范、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目前在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多种收入并存、增加收入方法多种多样的混乱现象, 在收入形式上有工资、补贴、津贴、奖金, 其中奖金又分为月度奖、年度奖、节约奖、超额奖等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在一些干部和特殊行业中又出现了固定收入、正常收入、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等不同等级、不同性质的收入。既不透明, 也不规范, 应该加以治理和规范。

一是要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的宏观调控, 严格监督管理。首先要深入进行垄断行业、高收入行业的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 特别是对这些行业中高管人员的收入既要适当拉开差距, 又不能搞上不封顶、无限攀高, 要完善监管办法。同时要打击取缔非法收入, 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 坚决扭转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其次, 要规范上市公司的分配制度并搞好宏观调控;国家要为居民创造条件, 放宽政策使更多群众拥有财政性收入。

二是正确处理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与临时救助之间的关系, 坚持以正常机制运作为主。目前, 在提高职工收入, 解决职工生活困难问题上, 企业领导面临两种选择: (1) 建立正常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 使职工普遍受益, 经常受益; (2) 对收入低的困难职工采取临时救助的办法, 包括节假日送慰问品、慰问金, 遇到特殊困难临时救助等等, 应该说, 这两种办法各有利弊和相应的适用条件, 两种办法结合运用, 效果更好。但从长远看, 还是应坚持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更为妥当。过去, 有不少企业主要采取的是临时救助办法, 这种办法也确实解决了许多职工的临时困难, 使职工感到温暖。但因企业实力有限, 救助对象仅仅是少数, 又不能坚持经常, 受益面小。今后应该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经常机制为主, 根据企业经济实力和效益增长情况, 及时地调整职工工资, 使全体职工普遍受益, 又能坚持经常化。当然, 建立职工工资增长长效机制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应通过调查研究, 听取多方意见特别是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后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定颁发; (3) 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清理和规范工资外的各种津贴补贴、非货币性福利等。

分配制度改革 篇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长足进展,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相应提高。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持续的收入分配不公,已经沉淀了许多社会矛盾,构成了巨大的社会张力,有些甚至到了一触即发的严重程度,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为了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一、改革的动机——解决贫富分化

现在说到收入分配,必提两个概念,一是基尼系数,二是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

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基尼系数是0.16,非常平均;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经达到0.40以上。这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已达到国际公认的中等水平和警戒线。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体现在城乡之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005年为3.2:1,全国收入差距的60%以上出自于此)、区域之间(东中西部已有的收入差距,由于倾斜式发展战略实施而被进一步扩大)、行业之间(有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04年,4年间行业差距扩大了1.6倍,按全要素收入来分析,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之间相差5—10倍)、阶层之间(收入最高的20%群体的收

入,是收入最低的20%群体的收入的33倍)。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贫富悬殊愈发严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收入差距拉大给国家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些年群体之间的信任度明显降低。一旦富人、官员出了事,网上舆论一片喝彩,这是不正常的。现在看,收入分配问题不仅对社会稳定产生现实影响,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至深。可以说,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破解当前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的重要锁匙。

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应当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在当前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强调三次分配在当前尤为必要。

二、改革的切入点——公务员工资改革

目前看,增加政府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十分必要,理由有三:一是经过多年的改革,企业工资基本上已由市场来调节,相对而言,我国政府与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明显滞后;二是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过低,1980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别为17%、16%和12%。2000年以后,这一比重略有上升,但始终没有超过15%。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则可能高达50%左右。三是政府与事业单

位的工作人员数量庞大,其工资水准的调整可为企业工资的相应调整提供参考。

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

当前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目的是建立一个好的公务员工资分配新机制,重点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适当拉开不同职务、不同级别之间的工资差距,增强工资的激励作用。二是实现阳光工资,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争取作到工资主要与级别和职务挂钩,而与所在部门无关,以利于工作人员在各部门之间进行良性互动。三是调整结构,注重公平,工资改革适当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

针对公务员法中关于“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的有关规定,把公务员工资水平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进行比较呢。工资水平在比较中确定是因为,公务员是参加社会二次分配,机关工作又具有难以量化评估的特点,具体定位公务员工资水平缺乏客观标准,应当采取这种调查制度。

三、改革的目标——公平与和谐 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应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机制,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具有极强的政策导向作用,关系到社会整体改革的方向、成败和稳定大局,分配制度改革必须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趋势相适应,顺应现阶段经济特点和发展规律。

在指导思想上要明确,对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的重点,应放在收入“高”、“低”这两头。对经营者的高收入不能简单限制,而应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贯彻按要素分配原则;对一般员工中的低收入者,包括农民工、退休职工、下岗职工等,都应着力提高他们的收入。

第一,在宏观调控目标体系中,要研究强化就业指标、增加收入分配指标。长期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GDP,近年在完善宏观调控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探索,但对就业、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还没有很好建立起来。我们考虑,针对当前就业问题、分配问题矛盾比较尖锐的情况,应把失业率、最低收入标准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加快相关政策研究,包括基础性工作的研究。比如,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登记失业率还是实际失业率,控制失业率指标是定性的、弹性的还是定量的、硬性的等等。

第二,在宏观调控手段上,要把收入政策作为重要的调控工具。70年代后,发达国家除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还把收入政策作为

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做法值得借鉴,当务之急是要结合我国国情,在收入政策方面研究适用的、有效的调控工具。总体上讲,一方面对我国计划经济中采用的一些传统调控工具,如工资总额控制、平均工资控制等,应研究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切实能够发挥调控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研究采用哪些新的、更有效的调控工具。比如,在初次分配环节,如何使最低工资线与物价变动、经济增长挂钩等。

第三,在宏观收入分配关系上,要逐步提高个人收入的比例。中央近期要采取两项改革,都可能影响国家、企业、个人之间收入分配关系。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把国企的利润统一纳入预算管理,改变国企的利润全部留在企业的情况。在改革中,要充分考虑对个人收入分配可能造成的影响,注重逐步提高个人收入比例,特别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使宏观收入分配关系更加趋于协调。

四、改革的难点——垄断行业

垄断行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在特定历史进程中的产物,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要规避和解决的问题。铁路、民航、金融、邮政、电信、烟草等行业基本上都实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管理,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下,不仅地方人大、政府对这些垄断企业的约束、监管十分有限,而且因其掌握着一些事关当地发展的重要资源,并可能影响地方争取项目、资金,地方甚至不敢得罪他们。

垄断企业收入分配问题,由于情况比较复杂,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打破行政性垄断。

对垄断行业的工资增幅作出限制,可以使他们的工资逐渐回归正常水平,减少社会不公,也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因为垄断行业或者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他们通过垄断行为获取了超过一般行业的利润,这些垄断利润除了上缴财政税收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形成了这些部门工作者的较高收入。通过高工资消化超额利润,实际上是在变相剥夺国家利益。此外垄断行业需要支付高工资,就会提高价格,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限制垄断行业的工资涨幅,可以防止国有资产“合法”地流失,也能降低垄断产品的市场价格。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能单兵突进 篇3

当前,我国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此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体制不断调整,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资调整方法仍在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彻底废除过去那种运用行政手段普调公务员工资的做法,真正依法实行公务员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兵突进,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特别关注低收入人群

从历史上看,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劳动的高度凝结,尊重按劳分配制度,不仅要尊重当代的劳动,也要尊重历史上的劳动;不仅尊重可见的劳动,也尊重物化的劳动;不仅尊重简单劳动,也尊重复杂劳动。重新认识劳动价值,不仅仅简单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更要为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提供可靠的法律空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与社会保障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建立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每个公民的劳动都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只看到部分复杂劳动者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而没有看到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生存状况,下大力气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那么,中国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就有可能失去公正性。胡锦涛同志指出,在解决公务员收入分配问题的同时,要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要关注低收入群众的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回避原则:确保改革不走样

在过去的10多年间,中国行政事业单位每一次工资调整都在全社会引起极大争议,原因就在于这种调整违背了最基本的程序规则,出现了公务员“自己给自己增加工资”的现象。在别的国家,不经议会许可,政府雇员不能增加工资。做出这样的制度安排,就是为了防止公务员利用各种借口,提高自身的福利待遇。有些国家甚至规定,提出增加工资要求的政府雇员,不能享受这一制度带来的福利,增加工资的制度只能从下一届政府上任开始生效。

我国有些地方官员即将离任时,给自己或所在单位人员突击发放奖金及各种福利。可见,如不改变由政府制定规则为政府机关公务员提高工资的做法,就难以指望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成功。事实上,我国历年来政府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均未达到预期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在行政体制改革不透明的情况下,政府为公务员提高工资违背了最基本的回避原则,涉及公务员切身利益的部分,没有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交改革方案,而由政府的财政部门擅自做出调整决定。今后,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须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未经人大通过,任何地区政府机关不得擅自增加公务员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

财产申报: 增加改革透明度

我国公务员的名义工资很低,但实际待遇很高。改革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首先要增加行政体制改革的透明度,将公务员各项福利待遇明晰化,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建立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实行透明的、等级有序的收入分配调整方案。目前我国公务员实际享受的各项福利待遇远高于法规规定的水平,这说明公务员工资制度不被遵守的现象十分严重。如不尽快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加大对贪污腐败的查处力度,公务员工资制度的调整,必将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弹。

警惕经济“空心化”

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但是,中国产品之所以能够行销世界,是因为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如不尽快改变这种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提升产业结构,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会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劳动力价格便宜,会有越来越多的加工制造业进入中国;由于中国劳动者的价值长期得不到肯定,劳动力素质不断下降,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完全依赖加工制造业;而由于中国缺乏创新性劳动,国外的投资者可以不断地降低劳动力的价格,这样一来,中国的经济就有可能进入“灾难性增长”阶段,一旦外国投资者撤回投资,中国经济将会陷入“空心化”的绝境。非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由于劳动力价格长期低下,经济结构停留在简单加工制造业和原材料、能源供应环节,外国投资者如果撤回投资,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中国应当加快立法步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且推动企业产品升级换代,逐步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分配制度改革 篇4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探索

(一) 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时期

从1978年到1986年, 党对我国分配制度进行了探索。邓小平的《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讲话, 是我国重新恢复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同时, 我们党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界定了按劳分配的涵义, 大方向上统一了建国以来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若干争论, 统一了思想, 提高了认识。与此同时, 为了克服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思想, 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分配方面来说, 责任制明确划分了国家、集体、个人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 有效地将农民的收入同他们的劳动成果挂起钩来。在城市的企业里, 承包经营责任制广泛推广和运用, 在公有企业中引入了经营风险机制, 要求将职工的奖金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联系, 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这些政策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基本精神, 为后来提出“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打下了基础。另外, 我们党在这一时期确立了“先富”和“后富”的大政策。“先富”和“后富”政策的提出, 无疑丰富了我党关于分配制度的理论, 在肯定“按劳分配制度”的同时, 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合法劳动先富起来, 这是实事求是原则在分配制度方面的具体体现, 极大的调动了广大乡村和城市劳动者的积极性。在农村, 1983年和1978年相比, 全国农业总产值增加910亿元, 增长46.3%, 平均年增长7.8%, 粮食增长825亿多公斤, 平均年增长6.2%。

(二) 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为补充时期

这一时期是指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呈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局面;其中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发展迅猛, 这些企业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不可低估的活力和动力, 也扩展了社会主义的经营方式。这种情况下, 就要求我们实行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事实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否则, 将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 这一阶段在分配制度上主要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有专家认为, 这是一种分配制度的“主体补充论”, 并认为十三大报告则是“主体补充论”形成的标志。党中央在十三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 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三)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时期

在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中,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具有划时代意义。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 会议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一政策导向大大提高了其他分配方式的地位, 被学界称为分配制度的“主体并存论”。有学者认为, “主体并存论”突破了“主体补充论”的局限性, 即将其他分配方式从补充的附属地位提升为平等地位, 既承认了非劳动收入的合法性, 又认为这些非劳动收入的其他分配形式应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形式并存。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进一步明确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地位。这实际上是摒弃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模式的那种以缩小差别、收入均等为目标的原则, 确立了效率优先、强调收入的激励效果这个重要的分配原则。在它的作用下, 我国的社会财富总量获得了极快的增长, 到2000年,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为居世界第六,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四)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时期

如果说在生产要素分配问题上实现突破的是党的十五大, 党的十六大则使这一制度得以确立:一是明确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是基本的生产要素, 同时也没有否认知识、资源、信息等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积极作用;二是明确了生产要素按要素贡献分配。国内有专家曾指出,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 到十六大提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明确确立, 是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化和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为“要素贡献论”。党的十七大继承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这使得收入分配标准更加具体, 也使得分配原则的表述更加科学。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分配制度探索实践对分配制度改革的启示

从上述几个阶段, 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轨迹, 这就是:重新确立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鼓励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总结以上实践经验, 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 放眼我国未来分配制度的改革方向, 我们可以得出关于我国分配制度的一些启示。

(一) 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把握好一个中心问题--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对公平与效率的认识贯穿于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始终。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 人们按照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 片面强调公平的重要性, 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后, 逐渐讲求效率, 党也把“兼顾效率与公平”作为经验总结写进了十四大的决议。

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 在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提法上有一个新的变化, 即把以前的“兼顾效率与公平”, 改变为“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使这两者关系, 由效率、公平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改变为效率处于“优先”的第一位, 公平虽然也很重要, 但处于“兼顾”即次要地位。随着总量发展、经济效率问题逐步得到相对的解决, 社会公平的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中逐步上升为突出的问题。十六大报告中除讲“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外, 还进一步说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调节差距过大收入”。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出:“注重社会公平,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逐步实现全体人员的共同富裕”。这里讲的三条都是公平问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社会公平问题上升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关键性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他还强调, 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将会提速,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我国经济长足发展, 使我国人民全面走向小康社会。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践表明, 进一步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必须成为今后分配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 分配制度改革应努力实行“城乡并重”战略, 解决“二元化”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长足进展, 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相应提高。与此同时, 分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较为突出的是城乡间的“二元化”收入差距过大。

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阶段, 农业支持工业, 为城市工业提供积累, 这是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具有规律性的过程。但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时期时, 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应该共同发展, 这也是工业国的发展过程。因此, 我国工业化基础建立后, 工业应该回报和支持农业发展。

笔者认为解决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关键在解决城乡“二元化”收入差距过大。我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只有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有所提高, 才能把这种潜在的市场转变为真实的市场, 才能使我国扩大内需的方针真正落实。而农村收入增长缓慢, 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 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障碍。因此, 我们在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城乡“二元化”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这也要求我们今后要逐步改变过去的工业优先、轻视农业的发展思路, 实行工农并重, 城乡共融的发展战略, 使过大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三) 分配制度改革中应建立“第三次分配”, 构筑科学合理的分配体系

所谓第三次分配, 主要指社会捐赠 (含社会救助) , 包括国内捐赠和国际捐赠。在国民收入分配的三个层次中, 一次分配是原始分配, 二次分配是对一次分配的调整, 以政府调节来弥补市场分配的不足, 三次分配则是对二次分配的补充, 以民间捐赠来弥补政府调节的不足。

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形成一整套很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和相关法规, 有关分配制度体系的改革也正在调整中, 若要构筑科学合理的分配体系, 一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第三次分配来对前两次分配加以补充和调节, 完善分配体系, 从而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达到共同富裕。

另外, 第三次分配的实施, 有利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 构建和谐社会。因为我们一方面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提倡平等竞争,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创新致富;另一方面也要提倡互相帮助、共同富裕, 营造一个真诚的、高尚的、充满爱意的和互相帮助的和谐社会。然而有竞争就必然有先富后富、贫富差距的出现, 而这一问题单靠国家的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还不能完全解决, 这就要依靠第三次分配来加以补充和调节。

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大力宣传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把它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充分发挥它在我国分配中的重大作用, 那么就将大大促进我国科学合理分配体系的构筑进程。

摘要:自改革开放至今, 伴随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 我国分配制度也得以不断改革完善。本文从三十年来分配制度的改革探索入手, 力图在展现其基本走向和脉络的基础上, 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中心”、“二元化”、“三次分配”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改革开放,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洪银兴.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统筹公平与效率的改革观.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3[1]洪银兴.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统筹公平与效率的改革观.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3

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篇5

根据《晋中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我院已实行全员聘用制,三年一轮,全部签订聘用合同,并实行院对科的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浮动档案绩效工资。并对外聘专家或引进的专业人才,打破论资排辈,实行年薪制,以充分调动技术骨干人员的积极性。

二、体制改革和引进社会资本的改革:

根据县委、政府的文件精神,中医院在搬迁、建设过程中实行股份制融资改革,国有股、职工股、社会企业等混合所有制股份公司,主要解决政府财力不足,医院资金短缺的建设发展问题,成立中医院有限公司,筹集到的资金全部投入中医院建设、发展。目前中医院资产3800万元,但政府仅投资140万元。医院仍然是非营利性质,执行物价局收费标准,仍然完成县卫生局各项公益性服务任务。事业单位性质不变,财政补助经费不变。达到政府、医院、职工、群众各方面满意的结果。

中医院有限公司为工商局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董事长和董事为股东大会选举产生,院长、副院长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选举聘任,实行任期制、目标绩效考核制、打破终身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厦门网-厦门商报讯(记者陈淑君通讯员林赐文)我市正加快多元化办医步伐,完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昨日,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一行来厦调研督导公立医院改革,听取福建省及厦门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汇报会。他高度评价厦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作为首批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之一,厦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据介绍,厦门将规划引导,优化结构布局,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优先提升、扩建岛外等医疗资源薄弱环节,在新增医疗资源时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并优先配置到儿科、老年病专科、康复等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专科及领域。

现在我市五缘医疗园区、翔安医院等项目均考虑引进社会资本举办,并与同仁医疗产业集团、台湾富邦集团进行了广泛接触与洽谈。我市还鼓励拥有先进医疗技术和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的医疗机构来厦办医,提供高端服务。今年6月,我市与美国最大的私人医院管理集团美国CHC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支持社会办医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建立闽西南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

下一阶段,我市将在管办分开、完善补偿机制、降低住院天数多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对开展缩短住院天数病例实施单独结算和管理,促进平均住院日有效降低,今年起3年内将公立医院平均住院天数每年逐年降低一天。

陈啸宏副部长对厦门医疗改革进展表示赞许,他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厦门继续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做出积极的尝试,为我国的医改工作提供更多好的经验。

今年上午,陈啸宏将实地考察厦门市第一医院、滨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了解我市公立医院改革情况。

本文来自: 卫生文秘网(http://

安全提示:如果聊天中有涉及财产的操作,请一定先核实好友身份。发送验证问题或点击举报

刘刚主任 15:45:44

一、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根据《晋中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我院已实行全员聘用制,三年一轮,全部签订聘用合同,并实行院对科的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浮动档案绩效工资。并对外聘专家或引进的专业人才,打破论资排辈,实行年薪制,以充分调动技术骨干人员的积极性。

二、体制改革和引进社会资本的改革:

根据县委、政府的文件精神,中医院在搬迁、建设过程中实行股份制融资改革,国有股、职工股、社会企业等混合所有制股份公司,主要解决政府财力不足,医院资金短缺的建设发展问题,成立中医院有限公司,筹集到的资金全部投入中医院建设、发展。目前中医院资产3800万元,但政府仅投资140万元。医院仍然是非营利性质,执行物价局收费标准,仍然完成县卫生局各项公益性服务任务。事业单位性质不变,财政补助经费不变。达到政府、医院、职工、群众各方面满意的结果。

中医院有限公司为工商局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董事长和董事为股东大会选举产生,院长、副院长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选举聘任,实行任期制、目标绩效考核制、打破终身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厦门网-厦门商报讯(记者陈淑君通讯员林赐文)我市正加快多元化办医步伐,完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昨日,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一行来厦调研督导公立医院改革,听取福建省及厦门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汇报会。他高度评价厦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作为首批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之一,厦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据介绍,厦门将规划引导,优化结构布局,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优先提升、扩建岛外等医疗资源薄弱环节,在新增医疗资源时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并优先配置到儿科、老年病专科、康复等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专科及领域。

现在我市五缘医疗园区、翔安医院等项目均考虑引进社会资本举办,并与同仁医疗产业集团、台湾富邦集团进行了广泛接触与洽谈。我市还鼓励拥有先进医疗技术和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的医疗机构来厦办医,提供高端服务。今年6月,我市与美国最大的私人医院管理集团美国CHC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支持社会办医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建立闽西南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

下一阶段,我市将在管办分开、完善补偿机制、降低住院天数多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对开展缩短住院天数病例实施单独结算和管理,促进平均住院日有效降低,今年起3年内将公立医院平均住院天数每年逐年降低一天。

本文来自: 卫生文秘网(http:// 刘刚主任 15:50:22 http://wenku.baidu.com/view/f2b5ca7301f69e31433294b1.html 刘刚主任 15:51:40 利用一天的时间,我们开了一个简短、高效、务实、有内容的会议。杨厅长在讲话中肯定了卫生系统重点医改工作取得的成效,也讲明了完成医改任务面临的紧迫形势,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同时与各盟市卫生局签署了责任状。会上还就各地医改任务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建议意见进行了座谈。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顺利推进医改工作的信心

5月28日,中央政治局就世界医药卫生发展趋势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第二十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了重要讲话。6月3日上午,卫生部召开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国卫生系统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思想认识,深刻体会卫生系统肩负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关于医改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为全面做好卫生工作、完成各项医改任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各盟市卫生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属各单位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到具体行动和工作成效上来,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地按照今年医改“责任状”的任务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安排,保质保量的指导,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及时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通过今年的工作,让群众感受到医改的初步实效。

二、落实责任,突出实效,扎实完成今年医改任务

今年,陈竺部长和各省区市卫生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的医改任务责任状,是卫生部首次以责任状形式向各地落实一项重大工作的目标责任细则。今天卫生厅同样以签订责任状形式,作为统揽各项医改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作为落实医改各项任务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明确各地医改责任,提高医改政策的执行力。责任状将医改任务以定量方法具体分解到各盟市,不能定量的工作也从定性的角度提出了目标,明确了各地今年要做什么,对各盟市来说更是以签订责任状的方式对医改任务的实现作出了承诺。今年是医改的攻坚之年,“三年任务看今年”,能否完成今年的医改任务,可以说是医改推进过程中的一次严峻考验,是必须克服种种困难一定要完成的硬任务。

医改重点改革任务中,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任务都以定量方法明确在责任状中,公立医院改革任务没有定量,但定性地提出了任务目标。在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方面,试点地区要在政策框架内,根据各自的工作基础和有利条件,选择有所侧重,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熟经验并总结推广;其他地区也要进行积极探索,不能等待观望,总想看其他地方怎么搞,希望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方案,要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结合实际,找到一条路就要去大胆探索,制定一些力所能及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使医疗服务明显好转,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的实惠,增加对改革的信心和支持。

建立医改责任制就是要分解任务,明确目标,明确主体,明确责任人,以便进行督导和评估。刚才杨厅长讲话中讲到,要建立督导考核与评估机制。卫生厅将由分管厅领导每半年带队督导一次,一年督导两次。各牵头处室根据掌握的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及时督导盟市工作,每季度至少督导一次,特别是对执行进度缓慢的盟市要进行现场督导,督促落实整改措施。督导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我们就是要通过加强指导、监督和考核,掌握各地医改进展情况,了解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医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加强沟通协调,营造顺利推进医改的良好环境

医改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涉及经费问题、编制问题、体制机制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靠卫生一家,医改是一个需要多部门联动才能取得成效的系统工程。下一步自治区政府也要同各盟市政府签订医改责任状,明确医改各相关部门任务,落实责任。卫生部门要积极向党委、政府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协作,争取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特别要加强与发展改革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医改各项资金,保证及时足额到位,并用好医改资金。同时,在推进医改过程中,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注意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最大限度地凝聚民智,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卫生工作。

同时,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宣传,积极引导舆论,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推进医改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报道医改取得的成效,正面宣传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鼓舞士气,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医改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要把医改作为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全力以赴,抓紧抓好,切实保证今年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确保改革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刘刚主任 15:52:52 2009年医改工作总结报告

市卫生局:

2009年,我县医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改”的思路,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使各项医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医改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董晓刚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千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千阳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00九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卫生局成立了由局长欧宏博任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下发了卫生系统医改工作任务分解通知,明确了目标及责任。自工作开展以来县政府召开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会2次,县级主要领导听取医改工作汇报5次,调研医改工作2次,极大地推动了我县医改工作地顺利实施。

二、主要做法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0月14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们一是向县政府主管领导汇报会议精神及我县贯彻意见;二是做好宣传,营造筹资氛围。利用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召开了定点医疗机构会议,安排部署2010年筹资宣传工作。并在县电视台插播公告,宣传筹资标准和国家配套标准,调动农民参加积极性。三是召开筹资动员会,积极收缴2010年参会基金。截止12月11日,全县共收缴合疗基金304.10万元,共计10.4846万人,占农业人口94%,目前,各乡镇都在进行缴费扫尾工作。

2、积极准备实施药品“三统一”工作

我县自2007年9月按照“政府主导、各方参与、依法监督、公平公正、竞标竞价、合同配送”的原则,在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行药品“统一配送”,与今年省、市要求的药品“三统一”政策相吻合,11月底各乡镇卫生院对医院及村卫生室的药品、设备进行盘点和造册登记,摸清药品库存品种、数量,并对乡、村两级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我县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奠定了基础。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全县卫生系统共落实建设项目11个,建设面积19330平方米,总投资5798.2万元;设备配置项目一个,60万元设备已全部到位。

1、扩大内需(国债)项目完成情况

落实第一批、第三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个(城关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计划建设面积600平方米,投资84万元;县妇保院设备配置项目,价值60万元;县人民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计划建设面积7200平方米,投资2260万元;水沟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计划建设面积600平方米,投资110万元),计划投资2514万元,新建面积8400平方米,配备设备一批。目前,城关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外粉已完成,正在进行内粉和室内管道安装,完成投资60万元;县妇保院60万元设备配置已到位;县人民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正在处理屋顶,完成投资1000万元;水沟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完成前期准备,进入招标程序。

2、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项目:全县98个行政村,目前91个村已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并通过了市局验收。

3、灾后重建项目完成情况

(1)、千阳县中医医院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76万元,目前完成投资50万元。(2)、千阳县疾控中心维修项目,维修改造办公楼、综合楼,计划总投资3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5万元。

(3)、千阳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计划总投资821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规划和设计。(4)、南寨中心卫生院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建设面积124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95万元,目前完成投资100万元。

(5)、草碧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新建面积330平方米,维修面积65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19万元,目前完成投资10万元。

(6)、寇家河乡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92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77万元,目前完成投资25万元。

(7)、柿沟乡卫生院建设项目,维修面积300平方米,建设面积37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95万元,目前完成投资10万元。

(8)、崔家头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650平方米,维修面积6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58万元,目前完成投资90万元。

(9)、水沟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930平方米,维修面积6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04万元,目前完成投资75万元。

(10)、张家塬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730平方米,维修面积6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81万元,目前完成投资50万元。

(11)、文家坡乡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65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13万元,目前完成投资70万元。

(12)、高崖乡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33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9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3万元。

(13)、沙家坳乡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27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4万元,目前完成投资20万元。

(14)、城关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面积13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97万元,目前完成投资54万元。

(15)、草碧中心卫生院上店分院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0万元,建供暖系统等后勤设施,完成锅炉招标工作。

(16)、高崖卫生院普社分院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0万元,建供暖系统等后勤设施,完成锅炉招标工作。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为推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服务能力,今年通过“振兴计划”招进23名医学院校本科和大专毕业生,极大地充实了乡镇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提高县乡两级医疗单位人员业务素质,今年县级医疗单位共派8人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各乡镇卫生院派出业务骨干33人次到市、县两级医院进修学习,全县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对所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岗培训及“三基”考核。县人民医院与西安交大一附院建立了长期对口协作关系,每年固定免费提供3个进修名额,并长期提供技术支持;县级三所医疗机构分别与11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之间的传、帮、带业务平台,使我县在医疗队伍建设上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制定并下发了《千阳县卫生局关于在全县实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和65岁以上老人健康检查项目的通知》,召开了专题会议,对上述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及责任。印制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检查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各5万份,全部下发。在全县11个乡镇及两个社区启动了居民健康档案和65岁以上老人健康检查项目,65岁以上老人调查摸底工作已全部完成,共计8795人,体检工作正在积极实施之中,现已体检3270人,完成比例为37%;居民健康档案建档20197人(城镇6754人,完成比例为39%;农村13443人,完成比例为12%),电子档录入因服务器问题仅录入1154人,完成比例为1.0%。

2、全县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工作,下发了《千阳县2009年乙肝疫苗补种项目实施技术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各医疗卫生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层层落实责任。全县设立了50个接种点、180名接种人员,累计培训各类人员285人,下发宣传单3200张,悬挂横幅28条,设置宣传专栏14个,张贴标语240多条,群众知晓率达98%以上。本次乙肝疫苗应种3033人,实种2970人,接种率达到97.9%。

3、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及时召开了启动会,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千阳县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文件,针对不同级别的助产机构制定了详细的服务包及管理制度、制作免费住院分娩卡及各种表册, 开展业务培训,规范助产服务,建立了资金支出账户,专款专用,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截止12月10日,全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510人,补助471人次,平均补助金额721.87元。

4、预防出生缺陷工作。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培训,制定下发了叶酸药品发放管理方案,截至目前下发叶酸登记表、册106本,发放叶酸药品4960瓶。

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落到实处 篇6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牵一发动全身,需要在通盘规划协调之下先形成框架性的顶层规划,并抓住重点、循序渐进加以推进。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作为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路线图”,明确了30多条收入分配机制改革路径,提出了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的目标: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劳有所得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围绕“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作出新的部署,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把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落到实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应当从三个方面加以落实。

一要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初次分配,一般是指生产成果在劳动、资本、资源(土地)、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之间,按贡献份额进行分配的过程。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根本上是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决定》首先强调“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出一系列关键性举措。在劳动要素之外,《决定》重点提出,“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突出了由市场机制决定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相应报酬、并将知识要素增列其中的创新思路,为依法保障知识(包括品牌、创意等)和技术成果参与分配的应得份额,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明确了方向。《决定》还重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些制度机制一旦做实,对理顺和规范股市等投资行为,提高租赁服务质量水平,拓宽居民租金、利息、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都将注入新的活力。

二要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上强化政府责任。再分配是指国家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各类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调节的过程。《决定》要求“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就是要强化政府责任,合理运用税收政策工具,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进一步做大并分好公共资源出让收益,更多用于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

期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更期待…… 篇7

我国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 国力不断增强, 但社会财富却急速向少数人手中聚集, 低收入阶层尚未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因此, 近年来呼吁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呼声不断, 低收入群体热切期盼提高收入水平, 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

向往幸福是人的权力, 而提高收入, 钱包里多一点钞票, 日子就可过得舒心些。这不央视记者在满大街问路人:你幸福吗?其实, 各阶层的人对幸福的感受是不同的, 就像网络上流传的段子说的那样:幸福就是, 猫吃鱼, 狗吃肉, 奥特曼打小怪兽。“房叔”、“表哥”与“板儿爷”的幸福感觉绝对不同, 那么对于广大民众来说, 他们的幸福还是寄希望于提高收入上, 生活因此能过得更殷实些。所以说,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对于国民收入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吵吵嚷嚷孕育已有八年尚未呱呱落地, 但它能使中低收入阶层看到了希望, 感触到了幸福。

自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口号提出后, 有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攫取了大量社会财富, 形成了权贵阶层, 这些“摸着石头过河”的人, 早已抱着金元宝上了岸, 有的人还把财产转移到国外, 拿了绿卡, 入了外国籍, 跑到国外享清福去了, 而广大民众却还在河里淌水。据媒体报道,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之所以难以出台, 是因为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 不愿意把社会财富“蛋糕”分享与民众。于是俺们看到, 201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突破0.55, 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最近发布的《2011中国薪酬报告》显示, 2011年,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 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该《报告》引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 去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 增长近25%, 增幅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幅的1.76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幅的1.39倍, 而同期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为20%左右, 也远高于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扩大一直刺痛着广大民众敏感的神经, 我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65倍;作为居民收入整体, 仅占我国GDP比重40%左右的超低水平。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不加以解决势必会阻碍和谐社会向幸福社会的过渡与发展。

温总理论及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时曾说, “财富如果长期为少数人所占有, 而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 它是不公平的, 而且注定这个社会是不稳定的”;“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 而且要把蛋糕分好, 要让每一个人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此次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 虽然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作为重中之重, 不过俺以为, 收入分配不合理由来已久, 当下改革阻力重重:利益集团固守行政垄断阵地、政府积累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续22年下降、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权力资本的暴利在不断扩大、等等, 都是造成收入失衡的根源所在, 正是这些长期累积的体制弊端, 使得收入分配日益拉开差距。况且八年以来,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闭门造车, 民众看不到一份征求意见稿, 改革动作到底有多大, 最终结果是什么, 让俺们除了望眼欲穿地期待, 真不知说什么是“好”啊!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篇8

一、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GDP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可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各个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据新华网报道, 全国财政2008年全年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1316.9亿元, 同比增长19.5%, 但是其他数据显示劳动者工资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在12%~15%,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50%。目前的财政税收体制、金融资本市场、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地拉大贫富差距, 中国的经济分配状况还在不断地恶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为5870元, 最低的西藏为1404元, 相差4466元, 前者是后者的4.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也是上海, 为12833元, 最低的是山西, 为5391元, 相差7442元, 前者是后者的2.4倍;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还是上海, 为21781元, 最低的安徽为7908元, 相差13873元, 前者是后者的2.8倍。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 中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 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也已是不争的事实。

基尼系数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 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 数值越低, 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 20世纪60年代, 我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 20世纪80年代为0.21~0.27, 从2000年开始, 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 并逐年上升, 2006年已升至0.496, 2007年达到0.48。

世界银行报告同时显示, 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 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 而美国是8.4倍, 俄罗斯是4.5倍, 印度是4.9倍, 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 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 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并呈继续扩大之势, 而且现阶段在很多情况下, “效率的提高和由此得到的收入”并不仅仅是靠个人的努力, 有些时候, 甚至不是靠个人努力, 而是靠政策倾斜、靠行政垄断、靠国家巨额投资、靠强权和优势地位、靠信息的不对称、靠对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权钱勾结的腐败……分配不公、分配格局不合理、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日益突出。

下面由边际效率曲线和边际激励成本曲线的关系结合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问题进行必要性的论证。

如图1所示, E (X, Y) 点即为效率目标与个人收入分配公平目标的最佳结合点, 当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越过X点继续扩大时, 其所带来的边际效率小于所支付的边际激励成本, 则会减少净社会福利;当个人收入差距为X时, 其所带来的边际效率等于所支付的边际激励成本, 净社会福利最大。

根据分析, 当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尚未达到X点以前, 应适当扩大个人收入分配差距, 采取“效率优先”的政策;当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超过X点时, 则应适当缩小个人收入分配差距, 采取“公平优先”的政策。

二、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 完善财政税收体系, 做到公平的保障和效率的进行

1. 加大“三农”、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支出力度。

一是大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减轻农民负担;二是充分运用财政政策解决就业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加大义务教育支出力度;五是加大中央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支出力度;六是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

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期特征, 从运行结果来看, 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从纵向公平来看, 中央支出的比重从分税制以来不升反降;第二, 在横向公平方面, 转移支付并没有制止地方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的扩大。

(1) 加大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达到转移支付的纵向公平, 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率的资源分配, 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

(2) 合理进行地区间的转移支付, 加大东部对中西部的支持, 发掘中西资源后备市场的同时东部等发达地区给予中西部地区公平的支持回报力度。

3. 完善税制结构, 调节收入分配。

(1)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适当提高工资和薪金所得的税前扣除标准;根据公平环境下劳动不同对收入进行分类制定合理的标准。对于国企薪金问题可以效仿美国刚实行的惩罚性税收措施, 规整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性。

(2) 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从公平收入分配和优化税制结构的角度看, 将我国的社会保障费改为社会保障税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加大征缴力度, 提高征收率;也有利于降低征收成本, 节省经费开支。

(3) 完善储蓄存款实名制, 建立银行储蓄联网制度, 并建立税务网络与银行网络的对接。即税务局能够很容易地对纳税人的存款进行联网查询, 输入纳税人的身份证号码, 纳税人在所有银行账户的存款都会显示出来,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个人收入来源不透明的问题。

(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首先应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即根据社会保障实践的需要, 出台社会保障的法律、规章, 制定相应政策, 如《社会保险法》以及配套的《基本医疗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其次是健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 由代表政府的社会机构去经办社会保障的具体业务, 政府制定法规政策并负责监督。此外, 还应建立规范、稳定的筹资机制, 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的工资增长机制, 确保工资、薪水随物价指数变动而合理变动, 实施并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 禁止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 加强各类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监督力度等。

(二)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依法进行, 依法保障公平地进行和效率地分配

1. 确定公平的法律地位。

从法律上确定公平的基础地位, 制定收入的实现、分配合乎公平的制度法规, 做到依法保障公平收入的实现, 即取得的手段和分配方式的公平, 反对、禁止和杜绝不符合公平原则的收入, 即不良收入包括灰色收入。

2. 保护公平基础上有效率的收入。

依靠正当合法的手段得来的收入可以实行“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的分配原则, 对收入做到公平有效的分配提供法律依据。

3. 严格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必须建立公开、透明的收入分配机制, 建立严格把关的下放机制。控制形象工程和灰色收入等问题的出现。公开收入分配机制, 对于财政拨款或政府工程的资金用途进行公开, 严格做到个人和政府收入分配明晰化。

综合来说就是保护合法收入, 包括劳动与非劳动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清理灰色收入。

(三)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基本制度,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完善的公务员选用制度, 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 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刑法,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完善审批方式;推进司法制度改革, 修订和完善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制度, 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规范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 切实加强党内监督, 支持和保证人大、监察、审计、司法机关的监督以及社会监督, 严格执法, 严厉打击违法乱纪、权钱交易等不公平活动。

加大监督力度, 从各方面进行有效的制约, 打击违规、违制、违法的行为。建立专线监督人员, 加强社会组织机构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做到公平监督、效率监督。

对财政资金的下拨环节加强监督并且进行公开, 制订对地区的单一划拨制度, 减少跑冒滴漏的出现, 由人民监督下拨资金的用途是否符合需求, 实现财政资金的公平有效的运用。

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有权对有质疑的方面到相关机关申请, 要求有关部门和组织进行检查;各省市建立专门的举报信息网站, 由专门的监督人员轮岗监督检查, 加大监督力度。

(四) 完善市场要素, 打破垄断和市场壁垒, 公平竞争, 效率取胜

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和充分竞争, 是商品等价交换不可缺少的条件, 也是市场价格公平分配商品所有者经济利益的重要条件。制定《反垄断法》和《竞争法》等法律、法规, 尽快将电信、电力、金融、保险、航空等垄断行业推向市场, 提高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 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逐步减少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最大限度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打破资源占有和产品生产的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打破独家经营的局面, 积极营造并维护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 鼓励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合理自由流动及有序竞争, 建立物畅其流、人员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 商品交换双方在等价交换中平等议定价格, 市场在所有者权益明晰、充分竞争的环境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总之, 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 促成各类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 打破市场壁垒所造成的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在确保起点公平 (规则公平) 的前提下, 来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三、结束语

我们要努力创建的和谐社会, 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质产品富足的社会, 更是一个人人安居乐业、强调公平正义的社会。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效率,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准则是公平, 效率与公平两者的和谐统一, 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目前,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建立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已基本具备。而近年来反映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收入及相应生活品质差距的不断扩大, 尤其伴随物价 (主要是房屋及生活日用品价格) 的持续上涨, 中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不断加大, 这些现象的存在与和谐社会的公平要求则是不相符合的。

农电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篇9

1 正确认识和评价农电现行收入分配制度

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方面原因, 目前各单位的农电用工管理模式尚不统一, 包括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业务委托、非全日制用工等多种方式。农电用工的薪酬与其所在县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作比照, 不能简单地看数额大小。在维管费的调整增加或工资占比提高的情况下, 农电用工的薪酬应按适度、持续、稳定增长原则执行。

1.1 工资总量分配、调整机制不健全

农电企业工资总量决定体系不完善, 调整机制不健全,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电企业工资总额主要来源于维管费, 维管费受提取总量、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 农电企业工资总额存在地域性差异;二是受历史原因及地区经济发展制约, 工资总量总体不足, 农电企业工资水平较低;三是受管理水平、管理理念影响, 缺乏运用薪酬进行有效激励的管理手段。

1.2 工资分配粗放、结构简单

目前, 农电企业工资受维管费提取总量、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 工资分配粗放、工资结构简单;收入分配总体呈现保障为主、激励不足的特征。工资结构主要由基本工资、奖金、其他工资 (津贴补贴、加班工资) 三大部分构成, 其中:基本工资约占总额的50%, 奖金约占总额的35%, 其他工资约占总额的15%。

1.3 个人业绩因素在收入分配中比例较低

现有农电企业工资重保障、轻激励, 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对于农电用工工资收入较低的企业, 没有条件从工资分配上体现农电用工个人业绩;二是有条件的企业由于缺乏统一指导, 未建立完善的农电用工岗位绩效考核体系, 导致农电用工固定工资收入部分比例大, 与绩效挂钩的浮动考核部分比例小, 薪酬的激励功能被严重弱化。

2 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变化, 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 农电企业现行分配制度所发挥的作用逐渐被削弱, 甚至趋于丧失, 这就必然要求分配制度进行调整和变革, 否则就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2.1 建立农电企业工资总量分配、调整机制

建立维管费中工资总额统筹使用机制, 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维管费“总量富裕、结构性不足”的矛盾。指导各单位建立与地区经济增长相匹配, 与工作特点挂钩的工资总额分配、调整机制, 积极发挥薪酬激励作用, 实现农电企业工资能增能减的动态调整。

2.2 建立统一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将农电用工业绩考核纳入农电用工日常管理工作, 提高业绩因素在工资分配中的比例, 形成按岗分配、按绩效、按能力取酬的薪酬激励机制。农电用工工资增长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效率增长保持同步, 并统筹考虑工资来源、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变化等因素, 合理调整农电用工工资待遇,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岗位绩效工资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单元、绩效工资单元和其他工资单元。基本工资是反映农电用工岗位和技能要素的工资单元, 是农电用工的基本劳动收入, 根据其所在岗位的岗位职责、技能水平要求和工作经验等要素确定。年度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劳动效率、工资来源及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挂钩。基本工资单元应不低于工资总额的50%。绩效工资是体现员工实际工作业绩和贡献的工资单元, 与员工的工作绩效评价结果紧密挂钩, 主要体现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实行绩效工资后原则上不再使用奖金激励, 但对在农电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受到上级公司和政府表彰的员工, 可另行给予奖励。其他工资单元, 农电企业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 建立以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形式支付给农电用工的其他工资单元。

2.3 分配制度要在用工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

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篇10

目前,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 企业能否在占据一席之地,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其关键就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员工素质以及员工的工作态度。因此, 如何设计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 使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是企业的管理层和广大员工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现有收入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建立现代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

二、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如何建立适应市场需求, 与现代企业向匹配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 各个企业不断完善其收入分配制度, 逐步取消了原有的等级工资制, 建立了以职务工资、岗位技能工资、岗位工资为主体的三大系列分配制度, 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完善, 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说, 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注重收入的保障功能, 忽视收入的激励功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并没有真正体现员工的价值, 很多员工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由此很多企业的员工就形成了这样的观念, 不管自己是否履行了相应的职责或者为企业做出贡献, 只要我上班了, 我就应该有收入的错误观念。

2. 近些年来, 很多企业都在努力宣传打破平均分配主义, 但往往不能落到实处, 平均分配在很多企业仍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员工的实际收入和他们的技能以及对企业做出的贡献并不匹配, 很多企业还是采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模式。一个系统、一个行业都执行相同的分配方式, 不允许出现任何不同的分配方式。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探索新的收入分配制度, 但如果设计分配方案时, 由于缺乏现代收入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 表面来看, 等级工资开始在各个企业开始得到应用, 但实际上并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定各个岗位的工资, 仍然带有较强的主观意识, 采用的工资制定方法和标准过于简单, 由此导致收入分配方案背离市场规律, 员工收入差距不大, 无法达到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的作用。企业难以吸引到需要的人才, 甚至造成现有骨干力量的大量流失。

三、如何建立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

1. 以企业经济效益决定收入总额。

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还是由国家的宏观调控控制其工资总额。企业提高员工个人收入和收入总额的方式还是根据社会物价上涨因素, 依据政府部门公布的人均收入总额, 以摊入成本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个人收入。笔者认为, 最好的办法还是应当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率决定企业的员工收入总额, 将员工个人的支配权交给企业去自主行使。

2. 完善企业领导层年薪制。

企业的领导者是最高决策层, 要承担决策风险。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重大的影响。一个正确的决策可以带给企业效益, 但一个错误的决策很有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 领导者应该拿“风险工资”, 即年薪。股东或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确定企业领导者的年薪, 并承担监督检查的责任。年薪由基本薪酬和风险收入两部分组成。基本薪酬根据企业规模、资产保值增值和核定实现的利润来确定。风险收入根据超额完成的利润指标的一定比例, 年终核算后一次性发放。在确定基本薪酬后, 将其基本薪酬的50%按照12个月平均发放, 年终核算后, 其总收入的30%由企业暂时留存, 以此作为承担下年度未完成资产保值增值和实现利润的责任, 并视其多少, 按一定比例扣减, 以后逐年类推, 直到不再担任企业的领导后, 剩余部分一次性返还。

3. 实行项目经理效益奖励工资制。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负责人, 其承担着组织施工的风险。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可以保证所承包的工程质量, 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在组织施工的过程中, 如果管理不当, 很可能导致工程项目的亏损。因此, 项目经理应根据承包的工程, 在完成各项承包指标的前提下, 核定项目工程承包工资。管理层确定其工资总额, 每月按一定比例发放生活费, 待项目竣工验收后, 根据各项承包指标的完成情况, 付给相应的承包工资, 并根据盈利数额, 按照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奖励。如果项目亏损, 按照具体的亏损数额, 相应的核减其工资总额。对于剩余的亏损额度, 待下一个工程盈利后, 首先抵减之前工程的亏损部分, 再进行分配。

4. 实行管理人员效益工资制。

管理人员可以采用岗位工资加效益工资的模式。管理质量的好坏对企业的效益至关重要。企业的制造成本在生产部门, 各类费用支出则主要集中在管理部门。因此, 管理人员有必要节约各种不必要的支出。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岗位的重要性确定其岗位工资, 并享受企业盈利后的绩效奖励。

5. 工人是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 他们创造的价值是实实在在的。

即使企业没有盈利, 也不能说工人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没有价值, 这实际上是企业决策和管理层的问题。工人只对他们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时间、质量和数量负责。简而言之, 只要工人付出的劳动, 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符合时间、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就应付给相应的报酬。因此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岗位, 确定相应岗位的工资水平, 并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协商确定收入水平。公司管理层可以规定每个岗位的最低收入标准, 来达到制衡机制的建立。

6. 实行按股分红和按劳分配工资制。

目前, 税后利润的分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股份比例分配, 另一种是采用按股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方式。笔者认为后者更能体现出企业员工按照劳动和出资多少对企业的贡献。因此,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 确定相应的按资分配和按劳分配的比例, 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为企业多创造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一个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 可以大大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瑶成.论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J].求实, 2006, (3)

[2]闫海鹰.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疆农垦经济, 2010, (6)

[3]徐汉峰.对企业职工工资薪金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2 (1)

分配制度改革不能只顾眼前搞平衡 篇11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以及居民收入分配比重的调整。但具体如何改革,及具体方案何时出台,近期再次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而权威人士的言论,则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12月16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高强表示,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存在着收入此增彼减。要提高居民收入分配,必须扭转政府收入增长高的倾向,适当降低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则是明确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上述两位权威人士的言论中,我们可以发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仍是侧重平衡,即过快与过慢的平衡,过高与过低的平衡。而平衡则是“和谐发展”、“稳增长”等施政方针的集中体现。这种改革思路,显然无可厚非。但收入分配制度本身,实际上与企业价值观及个人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在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也必须考虑其在价值观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记得本人当年的初中政治课本上,讲到收入分配的原则时,有那么几个词让我记忆深刻: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恰好是劳动体现价值的最基本价值观。但如今的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已经偏离了这一最基本价值观。劳而不获、不劳而获的事实,变得越来越普遍,令人非常担忧。

从企业角度来看,国有企业本身就占据着绝大多数国家资源,另外还通过影响政策等方式,限制民营企业竞争对手与其竞争。因此,国有企业的“劳动”就变得非常简单,他们甚至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攫取巨大收入。这种现实极大地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活力,以及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激情。对此,著名民营企业家冯仑讲的极为贴切,“做人得蹲着,做民营企业更得蹲着”。蹲着的结果就是:民营企业辛辛苦苦为那些不劳而获的国有企业打工,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劳而不获。

从个人角度来看,现实中更讲究后台,讲究背景。目前,正处于一个“拼爹”时代。一个只有“穷爸爸”的人,付出再多,再努力,很有可能的结果是毫无所获,长期为生存而奔波。另外一个拥有“富爸爸”的人,付出再少,再懒惰,但照样可以收入丰厚,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另外,目前社会各阶层人员对政府公务员职位的趋之若鹜,也是价值观扭曲的一大典型事例,他们的目的显然是看中这个职位付出少、压力小、收入稳定的特点。

三种现实,对企业和个人的价值观冲击巨大。最基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在所难免。如何修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要有所考虑。即采取什么样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采取什么样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遏制“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等浮躁价值观的形成。

论初次分配制度改革与会计建设 篇12

一、收入分配中“公平”的本质

(一) 收入分配的现状

近年来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但对于这个差距目前到底有多大, 是否将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威胁或危害等, 仍然众说纷纭。总体上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事实是存在的。但必须看到, 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是在我国不断地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 (1) 我国全体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无论城乡居民, 收入的增长率与相应的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基本同步。 (2) 居民个人财富积累持续提高, 从城乡居民存款、人均住房、股市投资者数量等关键财富指标看, 居民个人财富积累与社会财富增长基本同步。 (3) 社会状态基本稳定并受到绝大多数人们珍惜的。虽然收入差距已经比较明显, 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但应当说绝大多数城乡居民, 已经适应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接受“效率”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和功能, 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拥护的, 对社会的发展是满意的, 应该说目前我国社会还是基本稳定的。因此, 目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是我国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进程中的一个的问题, 是收入分配制度在不断优化的基础上的一个问题。收入差距扩大不外是由两大原因所导致的, 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机制的挤出效应” (不断新出现的资本、技术、管理等分配杠杆对工资等原有分配杠杆地位的挤占) , 二是收入分配中“不守则”问题。从现实状态看, 人们对收入差距的最不满的还不是“效率机制的挤出效应”问题, 而是收入分配“不守则”的问题。

(二) 收入分配中“公平”的本质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本质上是收入分配中是否“公允”的问题。所谓“公允”, 即是社会广泛认可的既定“游戏规则”, 即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应按照社会确定的收入分配的规则、程序、方法进行具体分配活动, 任何单位或利益关系人都不能以自己的偏好而改变收入分配行为的规则、程序和方法, 否则应将承担法律责任的追究。这就是收入分配中的“公允性”。因此, 收入分配中“公平”的本质表现为三个含义:一是收入分配“游戏规则”的形成 (或指定) 是否公允;二是既定的“游戏规则”是否被执行而不被破坏;三是收入分配“游戏规则”是否在动态的优化提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由两个层面组成: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和再分配领域中的“公平”问题。这两个层面的“公平”内涵、解决的方法和程序是不同的。初次分配的“公平”重点是抑制不“公允”现象, 即“游戏规则”的形成中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和反对破坏既定“游戏规则”行为。并不是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下收入分配中“效率”因素的修正或限制, 恰恰是维护收入分配的“效率”机制的能动作用, 是在坚持“效率”的基础上, 解决“不公允”问题。解决这些因“公平”问题造成的收入差距, 必须在初次分配领域内加以解决。再分配领域中的“公平”问题, 是解决因市场缺陷、市场机制作用不到或“效率”机制扩张而造成的社会性“不公允”的问题, 如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中公益性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收入保障等等。解决这些因“公平”问题造成的收入差距, 必须通过再分配调节加以解决。初次分配出了问题, 就很难通过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来达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 再分配的效能也就无法全面实现。近年来, 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再分配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财政的公共政策不断向低收入者或者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但各项政策的实际效果距人们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异。这个现象表明, 我国的收入差异问题并不在于再分配的不力, 而是因为初次分配出现“公平”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再分配领域中的公平机制建设方向已经很明确, 即建设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初次分配领域中的公平机制如何建设复杂得多, 在理论上还尚未形成共识, 需要认真地探讨。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初次分配领域的公平机制的建设。

二、我国初次分配制度应改革的问题

(一) 初次分配中“挤出效应”问题

所谓“挤出效应”, 即在市场效率机制的作用下, 分配格局发生变化, 老的收入分配“游戏规则”被冲击, 而新的收入分配“游戏规则”滞后形成, 从而使新的分配手段对“老”的分配手段的“挤出”, 造成初次分配“公平”机制上的残缺。社会成员总体上划分为两个收入群体, 一类群体只能或主要凭借劳动力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 只有把自身投入到劳动力市场才能求生存和发展, 或者说自身的劳动力是获取财富的主要来源 (分配手段主要是工资) ;另一类群体除了劳动力, 还掌握资本、智本和其它生产要素, 并以此获得财富 (分配的主要手段为资本、技术、管理、薪金等) 。市场经济效率机制的作用决定了后类社会群体的收入增长会永远比前类社会群体快。在我国的初次分配领域,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推进, 分配的手段日益丰富, 资本、技术、管理等新的分配手段已逐步成了获取财富的最主要手段, 且在效率机制的作用下资本分配财富的能力强劲。而劳动力的市场化, 使劳动者长期处在买方市场的状态下,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之中, 甚至丧失了“定价”的主动权, 在初次分配中处于缺乏弹性的弱势地位。使劳动者群体在收入分配格局中丧失了正常与其他分配主体的相协调的公平机制, 从而形成了“挤出效应”。在“挤出效应”的过程中, 由于没有尽快形成公允的收入分配“游戏规则”, 在分配格局中, 资本、智本、绩效、税收等手段强势走高, 而工资手段却弱势走底, 从而产生了分配上“不公平”的问题。“不公平”的实质是非工资手段分配收入的合适度和依据不明晰、不明确, 或还没有形成社会认可的分配规则。

(二) 企业收入分配中的“不守则”问题

所谓“不守则”, 是指通过破坏既定“游戏规则”而获得不当得利, 即特别单位或利益关系人以自己的偏好而改变既定的分配行为、规则、程序和方法, 达到占有超额财富获取的分配的主动权, 从而使分配秩序的混乱。目前至少存在下列“不守则”问题:一是收入分配平台“侵蚀”公平。收入分配有一个重要平台, 这就是会计系统。良好的会计环境、完善的会计运行机制是收入分配能否按“公允的既定游戏规则”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条件。既定的分配格局和原则体现在会计层面上, 就是会计行为的规则、程序和方法 (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 。会计行为按照社会既定的会计规则、程序和方法运行, 实质上是对收入分配的既定格局和收入分配秩序地维护。但当会计领域出现问题时, 就会对既定的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冲击, 从而使收入分配格局混乱。一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实质是改变既定的收入分配格局, 不正当的改变利益关系人的分配关系, 最终是少数人或利益集团采取不正当途径获取巨额的利益。实质是收入分配不再“公允”。二是会计监督严重弱化“丧失”公平。在收入分配过程中, 会计监督是唯一的日常性、随时性、系统性、闸口性的动态监督机制, 是其他行政、法律等监督的基础或依据。会计监督在维持收入分配既定格局、稳定收入分配秩序上具有无法代替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但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中, 会计监督出现严重弱化的趋势和现象, 出现了“会计控制附强现象” (即会计成为分配主体中强者的附属物) 。会计监督职能严重退化, 对收入分配游戏规则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二是初次分配秩序维护缺位“排挤”公平。政府管理部门维护既定收入分配秩序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管理和监督缺位、失职和渎职现象, 致使国有资产和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纯收入流失到特殊利益群体中。

三、我国初次分配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 准确认识基本规律, 建立“劳动社会成本指导机制”“

“劳动社会成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内, 从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格局角度, 统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所能够付出的社会性劳动成本。是从宏观角度体现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衡量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劳动分配率;二是每小时劳工成本 (包括工资和福利) 。劳动分配率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每小时劳工成本 (包括工资和福利) 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平均劳工成本。逐步提高劳动分配率、每小时劳工成本, 就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实现初次分配公平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产品的分配中存在基本规律:一是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就越公平;在保持社会平均净收益的基础上, 每小时劳工成本 (包括工资和福利) 越高, 就越体现按劳分配的主体性。二是社会公平性越高, 效率机制的效能越差, 公平和效率相互制约。因此, 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和效率只有在合理的依存度范围内, 才能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公平和效率合理的依存度范围, 需要政府与企业通过博弈才能形成。为使博弈有序、动态、良性进行,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劳动社会成本指导机制”, 从宏观上调节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劳动社会成本指导机制”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一是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政策杠杆;二是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 最低标准工资≦社会劳工成本;三是地方政府、企业的社会责任考核标准;四是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设的基础。

(二) 建立工资决定平衡机制和正常增长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的工资制度还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工资结构不清晰, 分配的基本依据不清。国企职工享有的补贴、津贴、奖金、实物分配等制度外收入名目繁多, 企业经营者的职务消费大多采取实报实销的形式, 不受约束, 弹性很大;那些受行政权力或部门利益保护的行业, 通过垄断经营获得高额利润而形成的职工收入远远高于一般行业的职工收入。二是工资决定权集中在经营者或投资者手中, 职工工资水平的确定普遍随意性较大, 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化”, 相当企业将最低工资标准作为本企业员工的一般工资标准, 甚至将其作为压低职工工资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应建立新型的工资决定平衡机制和正常增长保障。 (1) 工资结构体系的完善。应当遵循在社会公平基础上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基本规则, 建立多层结构的工资体系。社会公平形成固定工资部分, 贡献规则形成变动工资部分。固定工资为社会性质, 不同类型企业是同质的, 是企业收入分配中公平和效率在合理的依存度范围内的社会劳动成本下限区域值。它是由最低标准工资和社会规定的各项福利组成。变动工资部分为企业个性, 不同企业是不同质的, 是企业收入分配中公平和效率在合理的依存度范围内的社会劳动成本上限区域值。其构成由企业确定, 一般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至少包括固定工资加上变动工资部分, 其中, 变动工资大于零 (绩效工资可为负数) 。无论是劳动者, 还是经营者,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 其工资结构体系有下列体系构成:薪金总额=固定工资+变动工资=固定工资+岗位工资+ (或—) 绩效工资+其他工资。其中, 绩效工资的决定因素是企业净收益增长率, 当企业净收益增长率为负值时, 绩效工资也相应为负值。但最大负值是将岗位工资冲减为零。因此, 薪金总额的区域值范围是:薪金总额大于或等于固定工资。 (2) 工资决定平衡体系的完善。在多结构工资体系的基础上, 建立规范的工资决定平衡体系。我们认为, 工资决定体系和工资平衡体系, 是实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建立“公平和效率相协调”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关键点和难点。工资决定体系, 就是解决由谁确定工资和依据什么游戏规则确定工资的问题。工资平衡体系, 就是有谁对工资决定进行监督和必要的修正。结合工资结构的决定因素不同, 我们认为我国企业工资决定平衡体系至少可概括为以下:

最低标准工资体现某地区劳动社会成本的最低水平, 体现社会公平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用人成本的控制和约束, 是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调节和补充,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力资源再生产保持可持续的宏观调控。因此, 最低标准工资水平的决定者是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根据国民收入、地方社会劳动成本等多种因素确定本地区一定时期最低标准工资水平, 中央政府起到平衡、监督作用, 必要时进行调控干预。在社会产品分配中, 必然要有一部分是社会性均等分配, 社会性福利本质上就是社会性分配均等化的一个形式, 是属于公共财政的总体范畴的。因此, 由地方政府依据地方公共财政的社会性水平, 确定各个层面劳动者的社会性福利待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层面劳动者所享有的社会性福利水平是不同的, 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者等等, 退休后的社会福利待遇有很大的差别, 这是收入分配中的最大的不公平。这个问题应当逐步解决, 是各层面的社会性福利分配逐步趋同。变动工资是人力资源市场上受市场效率机制作用的人力成本部分, 是由企业经营状况所密切相关的。其中岗位工资部分是由企业所有者依据企业运行中各个岗位的性质和作用确定工资水平和工资方式 (如月薪制或年薪制;货币制或实物制;当期薪金或远期薪金制等) , 其本质是企业所有者为实现企业预期目标和保持企业健康运行状态, 根据各岗位对企业的贡献而决定的。其特点是预期性:岗位的确定是所有者预期设置的, 岗位贡献衡量是所有者预期确定的, 工资水平和工资方式是所有者预期决定的。变动工资中的绩效工资部分与岗位工资的区别就在于非预期性, 是与企业预期目标实现程度密切相关的, 是企业效益增长的对应分配, 是实现企业经营着目标的人力成本。因此, 绩效工资是由企业经营着根据企业效益增长状况所决定的, 企业有效益才有绩效工资, 企业无效益则无绩效工资, 企业效益负增长则绩效工资为负数。企业效益的负增长也说明了企业各岗位贡献未达到预期要求, 因此绩效工资最大负数就是与岗位工资对冲为零。由于变动工资是受人力资源市场机制调节, 是供求双方在市场上博弈的结果。但由于劳动者一方是众多个个体, 仅凭个体自发与企业所有者 (或经营者) 在市场上博弈, 很难实现公平交易, 所以必须由工会作为众多个体的劳动者的代表参与博弈。由此, 变动工资的平衡任务是由工会组织所承担。工会组织起到平衡、监督作用, 必要时进行干预活动。这已由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所成功证实。因此, 我国工会组织改革和建设也是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工资增长保障机制建设。职工工资正常增长保障机制建设的关键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固定工资部分的定期增长, 二是变动工资增长的激励制衡。固定工资部分由地方政府根据国民收入增长率、社会劳动成本变动、公共财政水平、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水平等因素进行增长调整, 是职工工资正常增长保障主体, 政府决定, 企业“买单”。变动工资的增长与否, 是由企业经营者或所有者所决定;政府应在激励制衡上下功夫, 如将变动工资增长率作为企业社会贡献的考绩评判体系, 将一般职工工资增长率作为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工资或管理收入的制衡指标, 引导企业重视变动工资的正常增长。

(三) 创造机会公平, 建立完善的就业机制和垄断的制衡机制

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必须建立在机会公平的基础上。反映在收入分配领域方面, 即劳动者都有公平地参加劳动和获取收入的权利和机会;供求双方在公认的市场运行规则下进行自愿的交换。对于机会的不平等, 目前反映最大的是就业机会和行业垄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是解决就业机会不平等的主要途径, 一是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坚持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二是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三是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 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四是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对于行业垄断问题, 必须注意的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社会科学持续发展, 需要某些特定领域和特定时间段内存在垄断, 这是社会现实。因此, 不是消灭垄断, 而是建立规范的垄断制衡机制。垄断制衡机制建设的重点是:一是进一步加快对那些仍然有很强烈的非自然垄断特点的行业进行分拆, 并允许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竞争。二是从限制、约束和监督垄断权力入手, 彻底解决乱收费、乱定价、乱规则等“三乱”问题所形成的“额外”收入。三是建立垄断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逐步将垄断利润转化为国有资本金。初次分配制度改革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决企业收入分配中的“不守则”问题, 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 防止企业或利益关系人以自己的偏好而改变既定的分配行为、规则、程序和方法, 达到占有超额财富获取分配主动权的分配秩序混乱现象。整顿收入分配秩序, 最重要的是与会计作为密切相关。

四、会计在初次分配制度中的运用

(一) 会计是收入分配制度实施的分配平台系统, 承载着其它各种分配手段和分配形式的组合和运作

企业收入分配必须要在一个分配平台中有序地进行, 通过这个平台达到如下分配要求:一是确定分配总量规模;二是将待分配的不同质产品转化同质的分配状态 (即价值形态) ;三是将多种分配手段和形式有机组合和运作, 以使分配按规则有秩序地进行;四是明晰、及时显现和描述分配状态。这个分配平台系统就是会计系统。会计活动过程, 就是各种分配手段和分配形式组合和运作的过程, 初次分配的实现贯穿于会计的确认、计量、汇总、记录、解释的整个过程中。会计分配的主要手段是确认和计量。会计通过确认和计量对社会产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不同分配利益主体之间分配, 形成社会产品的归属谁、何时归属、归属多少的分配结果。

(二) 会计是描述和提供初次分配状态的信息系统

会计之所以是企业收入分配的分配平台系统, 之所以有能力承载着其它各种分配手段和分配形式的组合和运作, 其基础就是具备信息的提供功能。要保证企业形成的社会产品在社会范围内有序分配的进行, 各利益分配主体, 首先要解决的是“知道”问题。通过会计反映下列信息: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规模是多少?社会产品补偿值和增加值的划分和确定是如何进行的?社会产品是如何分配的?社会产品的分配是否被各分配主体所公允、接受?如何保持社会产品利益的可持续分配的分配状态?分配后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如何等。这些信息是保证社会产品有序分配、实现收入分配制度预设目标的前提条件, 也是社会发展公平与效率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基础。各会计信息使用者之所以对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完整有规范的严格要求, 关键在于会计信息对各利益相关者在追逐利益分配行为决策过程中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三) 会计是对收入分配运行状态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控制系统

社会确定的会计信息处理和释疑的规则、程序、方法, 本质上是社会产品分配的“游戏规则”, 即对社会产品分配秩序的规范和控制。也就是说, 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会计规范实质上是解决对社会产品如何分配、怎样分配等问题, 是协调在企业收入分配中各利益主体的分配矛盾冲突的规则和规范。任何违反企业收入分配的“游戏规则”的行为, 都会对既有的分配格局形成冲击, 危及有关分配主体的利益。初次分配过程中, 时刻充满着公平与效率对立统一矛盾、各分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矛盾, 这些矛盾的解决协调, 是通过社会公认的既定分配格局进行的。在会计活动中也时刻受到相关利益主体试图改变既定分配格局的困扰, 会计承担着促使初次分配活动按既定规则进行的社会责任, 即会计的监督功能。

五、初次分配制度改革对会计的要求

(一) 确立会计分配理论体系, 强化会计在企业收入分配中维护分配格局的社会责任

会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产品的社会性分配, 即经济组织创造的产品成为社会产品而需要在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会计产生于社会性的分配, 是属于社会分配范畴的, 服务于产品的社会性分配。会计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产品价值分配在既定的分配格局下有序地、公允的分配。确立会计“是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社会性产品进行连续、系统的价值分配活动”的理论命题, 实质上是揭示了会计责任的社会性, 会计不仅为其特定服务主体承担责任, 同时承担为各利益分配主体服务的责任。《会计法》所界定的会计责任实质上是属于社会责任范畴的。由此, 会计责任的本质是会计责任主体在会计分配活动中对遵守社会确定的会计行为规则、程序、方法的承诺或尽责, 是实现社会产品价值社会性有序分配的要求。会计责任是会计责任主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向社会上所有利益分配主体负责。

(二) 加快会计规范权威性建设

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 长期存在的单位负责人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编造假账的现象, 部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薄弱、弄虚作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而相当多会计人员以及相关人员对之坦然处之, 存在对会计法规、制度的权威性敬畏和无条件遵循程度有退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到会计守法成本高而违法成本低、会计违法行为风险低症结上来。因此, 应当在坚持完善会计规范体系的同时, 切实加强会计规范权威性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 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切实推动会计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加大会计规范的违约成本, 增强会计法规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三) 完善会计监管运行体系

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改革和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如何解决对会计主体的经营管理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责任实施日常监督的缺位问题。现在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合一问题突出, 无有效的约束机制, 权利和责任不平衡, 权力和约束不配套。加快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建设, 实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 完善权力约束机制, 加强法制建设, 提高法治的社会化程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细化有关规定, 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理顺民间监管与被监管者的财务依存关系, 解决社会监督者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 依赖被监督者 (企业) 生存的现状, 限制被监督者对监督者的自由选择权以及限制服务费用的自由浮动权;加快新的现金管理制度的建设, 健全现金流向的完整监控体系。

(四)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体系, 营造诚实守信的会计环境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职业特色规范不明显, 对职业道德没有专业特色性质的具体要求, 不精确, 针对性很弱, 只是大致的、全局性的规定。二是职业特色规范不系统, 例如:会计人员如何处理与投资者、管理者的关系问题;如何对待社会责任问题等。因此, 要加快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会计环境, 是目前应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是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诚实守信的指标体系, 形成使财会人员毫无顾忌地把“如实反映”作为立身之本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二要下定决心要打造诚信政府, 使政府真正成为经济与社会环境秩序的维持者与缔造者。

摘要:本文认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初次分配制度中的“公平”问题, 本质上是收入分配中是否“公允”的问题。准确认识初次分配中的两个规律, 建立“劳动社会成本指导机制”, 健全工资结构体系、工资决定体系、工资平衡体系和工资正常增长保障机制, 完善就业机制和垄断制衡机制, 确立初次分配制度维护机制, 是初次分配分配制度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会计是初次分配的平台系统, 承载着其它各种分配手段和分配形式的组合和运作, 加强会计建设, 确立会计分配理论体系, 强化会计在企业收入分配中维护分配格局的社会责任, 是初次分配制度改革和建设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初次分配,两个规律,工资决定,工资平衡,会计作为

参考文献

[1]高书生、宋军花:《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现状、趋势与政策建议》, 《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88期。

[2]李建立:《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对策思考》, 《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

[3]黄志忠:《从会计本质看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 《会计研究》1997年第6期。

[4]郑在柏:《会计的社会性与会计分配理论假定》, 《财会通讯》2007年第4期。

[5]阎达五:《会计管理结构》, 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

上一篇: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下一篇:独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