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探索(精选12篇)
实践中探索 篇1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模式, 以孩子生理、心理成长规律为依据, 以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种全新理念。
一、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中立足生态德育
生态德育是一种崭新的德育理念, 为了贯彻和落实这一新理念, 我们有针对性地研究定夺学校发展定位, 重新确立了“为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成长和幸福未来奠基”的教育思想。学校以此为指导, 确立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生活奠基”的办学宗旨, “以生为本, 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 “人文立校、精细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方针,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 让每位教师都能体现价值”的办学目标。我校的校训是“博爱、研学、融通、开拓”。教师职业信守是“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成长信守是“我自信, 我出色, 我努力, 我成功”。
二、在人本与制度的和谐统一中体现生态德育
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核心是“自我”与“超我”结合、文化与制度并重、学校与师生兼顾, 从而达成“理念共享、愿景共建、行为互动、共同发展”的管理体系。为此, 学校在管理中注重师生的人本追求, 实施对教职工扬长、民主, 对孩子们关爱、激励等制度, 坚持扬长与情感关怀的精细化管理。
1. 注重“扬长教育”。
工作中, 我们激励全体教师时刻以主人的心态看待学校, 看待学生, 看待自我。学校一些重大改革、工作计划、新制度的出台, 都要在全校教职工中汲取精华。每一次工作总结, 都尽可能地发掘教职工的成绩和闪光点, 并给予肯定及表扬, 使他们在赞美中不断悦纳自我。校长每学期力求与每位教师认认真真地谈一次话, 与教师面对面坦诚交流工作实践、教学感悟、家庭忧喜、身体状况等。
2. 搭建学校民主管理平台。
(1) 教职工的工作考核采取自评、生评、校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内容人手一份。 (2) 每学期末学校均向全校教职工征求意见, , 对合理化建议研究采纳。 (3) 学校工作计划表, 每学期都发放到每位教职工手中, 用以指导和提示教职工个人完成学校工作。 (4) 在日常教学研究课和过程材料互学互议的过程中, 注重激励式民主评价, 使教师在评与被评, 议与被议的过程中, 受到教育与感染。
3. 体现“情感关怀”。
以生为本, 就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需求, 或施以物质, 或施以知识, 或施以精神。学校提倡教师尊重每一名孩子, 关怀每一名孩子, 教育每一位孩子, 使孩子们在教师的呵护下, 充满自信, 乐观向上。例如, 学校定期帮扶生活特困孩子。每年的六一、元旦、春节, 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定期为自己包保的孩子给予各个方面的帮扶。我们提倡教师要微笑面对孩子, 赏识激励孩子, 平等服务孩子。我们坚持在课堂上实行“不让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孩子带着遗憾坐下”的无指责制度, 坚持实行任课教师利用《连心卡》向学生家长送佳音制度, 坚持师生谈心“心灵沟通”的帮教制度, 坚持家长负责的《文明激励卡》的监督激励制度, 坚持对孩子奖励实施多元化、层次化的百分百奖励制度。
4. 提供“展示舞台”。
学校实行“四个制度”, 即大中队干部公开竞聘上岗制度, “我能行”岗位自主选择制度, 班级管理公务员岗位责任制度, 学校管理示范督导制度。孩子们在行使小主人权利的同时, 体会到做人民小公仆的真谛。学校管理、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校园卫生、学生社团及各岗位聘任、教师评价都由学生参与其中, 进而实现学生主人的价值。
三、在教师与孩子们的共同学习中践行生态德育
生态德育不能孤立地存在于学校工作中, 而应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
1. 开启生态课堂之门。
为了使生态德育贯穿学校工作的全过程, 学校领导积极运作, 先后安排教师走进北京、江苏、浙江等地的名校观摩学习。通过聆听专家讲学、校方经验介绍, 教师全面感受生态课堂的精彩, 深深感悟到只有生态课堂, 才能让孩子们做回主人、享受权利、得到机会、感受快乐。学校领导深入教研组, 通过集体备课, 共同研究生态课堂的相关问题, 摒旧纳新, 细化前置性作业, 从感受, 感悟, 提升三大要素入手, 深研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为了打开生本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之门, 领导与骨干教师一同研究教材, 设计导学案。初具雏型后, 组织全体教师观摩研讨课, 尝试把讲台让给孩子, 把交流置于小组之中, 让孩子尽情地说, 大胆地议, 体验寓学与教, 寓学与乐的生本感受。
2. 师生共同体验生态课堂的快乐。
为了能让生态教学理念在五小长久安家落户, 学校开展了“以生为本, 自主高效”生态课堂研究课活动。领导与教师共同研究, 相互学习, 相互交流, 开启思维, 激活灵感。每位教师精心准备, 细心揣摩。从课前孩子自主作业的独立完成到课堂上孩子们在学习小组内的相互交流, 从各小组站在讲台上的精彩汇报到孩子们大胆地质疑与拓展等积极表现, 都使课堂焕发出生态的芳香与无限的生命力。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 孩子成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主人。在课后的教学反思及交流评议中, 大家清晰地感到, 老师们既有教学观念的洗礼, 也有知识上的积淀和教学技艺的增长, 更有师生情感的不断升华和孩子课堂主人的体现。随之, 我们结合本校实际, 制定了学校“以生为本, 自主高效”生态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与规章制度, 进而开启了生态课堂之门。
3. 挖掘生态教育元素。
各学科教材, 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因素。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学校将地方课程、品生、品社、体卫艺等学科教学管理与指导归属于德育室负责, 同时让德育室参与其他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相关评价,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教学的教育功能。
本学期, 学校考虑孩子对课外资源的渴求, 分别利用中午上课前10分钟, 安排了新闻议事广播、古诗词背诵、国学讲座、知识小百科、高速算等微课堂内容。另外, 学校利用周五两节课时间, 集中组织棋类、文艺类、表演类、体育类、美术类、写作速算类等20余个开放性课堂活动。
四、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中展示生态德育
优美的校园环境, 是一部多彩而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孩子身处环境之中, 既能美化心灵, 陶冶情操, 又能启迪智慧, 感悟真谛。学校自实施生态德育以来, 以创建“绿色学校”“文化校园”为抓手, 积极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相融。
1. 注重校园环境建设。
增加校园绿化覆盖率, 将云杉、梧桐等多种树木、花卉栽植于学校有限的可利用空地, 形成赤、橙、黄、绿、紫的五彩画面。修建和安装了以凉亭、长廊、文石、花箱、太阳能灯、卵石墙为主要景观的生态园。如今的操场, 映入师生眼帘的是绿树、红花高低错落, 长廊、凉亭融为一体, 雕塑、橱窗遥相呼应, 跑道、草坪唇齿相依, 国旗、校旗、校徽熠熠生辉的优雅、清新、别致、生态、悦目、瑰丽的美丽园景。师生视之有悟, 感之有情。
2. 着力打造厅廊文化。
学校突出“以人为本, 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 以学字为主线, 以学生为核心, 突出学校生本教育主题, 彰显孩子风采。葵花宝宝与护花使者教学相长, 养成用语与孩子作品知行相辅, 班标、班训与经典诗词居邻相伴, 地球仪、玩偶、图书与阅读孩子意益相融, 道德讲堂与国学园共处一处, 意圆孩子“莘莘学子祖国情, 小小主人世界梦”的美好愿景。处处与孩子对话, 层层与孩子交流。特别是安装在一楼正厅的两部电子显示屏, 每天分别不间断地播放小团队活动、孩子优秀作品、时事新闻、校纪校规、好人佳事、班级特色、竞赛成绩等画面, 这些画面尤为引人入胜。这个动感十足的宣传工具和厅廊“以生为本”主题系列组图, 仿佛似一注兴奋剂, 显然已成为了学校传播正能量的平台。每天100余盆防辐射、净化空气、美化厅廊的金叶吊兰与全校1500余名师生的生命质量就在这充满营养的“氧吧”中逐步提升。
3. 精心设计生态教室。
学校设立完善班级生态教室学期专项基金。各班在班训、班花、班徽确定的基础上, 布置班级生态园地、“我成长、我快乐”争星台、公务员义务行动表等, 还布置生态小植物、小动物角, 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可贵和家的温馨。每当看到孩子们在班级潜心读书, 侍弄蔬菜、花草、小鱼、小蛙、小龟的时候, 大家不禁为之感叹。
实践中探索 篇2
“在问题中探索
在实践中成长”综合实践课题总结
吴小敏
XX年8月,我校申报了天河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以猎德文化为基础,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研究》。自方案通过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精心设计、大胆实践、及时总结交流,目前已顺利进入实验探索阶段,并初见成效。我是XX学年下学期参与到本课题研究的。下面把我参加课题研究以来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
一、参加课题活动情况
(一)学习培训,夯实基础
为加深对综合实践课题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我经常抽时间学习综合实践理论知识,并积极参加校、区、市教研活动,与同行观摩和交流课例。同时多次在学校的组织下,聘请市、区专家到校指导,进行培训;XX年12月参加在杭州举行第七届全国综合实践研讨会,走出去学习、考察、取经,在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一线教学经验,少走了很多弯路。一年多来,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得以迅速提高。
(二)立足常态,合理实施
通过学习和培训,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不是让学生们“大张旗鼓”地开展系列活动,开始以为研讨课都是以“汇报课”为主要课型。后来在专家和同行的指导下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种课型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也给我指明了今后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方向,只要立足常态开展活动,合理去实施,就会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有实效性,避免流于形式!平时的日常教学能真正落到实处,一些成果都是可以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去体验了,感悟就深刻了,收获和反思也就真实深刻,教师只要从中引导,学生的汇报课上会还你一片精彩。
(三)注重积累,敢于创新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成果的积累和方法的创新。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有效利用本校所在的猎德社区资源,开展别具特色的探究活动。
同时,在学校重视综合实践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理念下。我校从XX年8月开展课题活动以来,多次组织教师到各地参观、学习,多次邀请省市教室领导、课改专家、心理学教授到我校讲座,并指导我校的课题开展。每次活动之后,我们都进行小结与反思,并积极撰写教学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博客中发表近30篇日志。XX年12月,我积极承担广州市现场会公开课“猎德龙舟探究”中期汇报课。从理论和实践多方面进行知识和方法的积累,在积累中不断努力创新教法。
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不论是理论水平还是课堂驾驭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自己开展课题工作。
二、课题研究成果
两个学期多来,我紧密围绕课题《以猎德文化为基础,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研究》认认真真地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培训,积极阅读相关书籍,从理论上充实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反思提高。
(一)有效地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反思能力提高了
反思是人自我觉悟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反思,人们才能够意识自己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之间的差距,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可以不断觉醒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维方式,改善教育行为方式,凝练教育教学艺术。在课题实施中通过反思发现:综合实践不能依靠老师的“教”,但又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教师还得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对于学生的反应做好充分的“预设”,以便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来激发和挖掘学生潜在的、个性化的兴趣,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思维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本人在课题实验中取得的成果
(1)XX年12月广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执教中期汇报课《猎德龙舟探究》
(2)《走进猎德端午节》案例获第七次全国综合实践研讨会案例评比二等奖
(3)《以少先队组织为依托,彰显综合实践活动新活力》获广州市年会论文三等奖
(二)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设置层次渐进的培养目标,学生在有序的活动中获得能力的发展。
无形成果。在《走近猎德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反思小结中我这样写道:“学生提问题的角度拓宽了,问题意识增强了。在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会查资料,学会学会整理、归纳、利用信息,感悟活动前进行合理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猎德龙舟探究》主题活动探究过程中我这样总结:“通过这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语言表达,热爱家乡意识都有所提高。
通过调查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能初步懂得运用多种方法来获取信息,73%的学生能用自已的语言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描述,制成调查表。90%以上的学生能根据设计图来制作纸浆画。”等等。通过对每个主题活动进行反思总结,我们发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有形成果。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以及学校所在猎德社区丰富的地域资源,确定好每个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开展了“走进猎德端午节”、“猎德龙舟探究”等活动。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同时,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展示,通过一年多的调查、实践、探究,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图片,绘制了精美的图画、手抄报,还有形式多样的手工作品、体会深切的心得体会等等过程性资料,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开展活动中的串串印记。
实践中探索 研究中创新 篇3
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引领教师确定自主作业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效果不够理想,出工不出力,简单重复抄写让作业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温故却无法知新,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也曾不止一次地强调避免留简单重复性作业。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甚至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也做以具体规定。那么,如何设置有效作业,确保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业,经过与各学科组长研究讨论,学校决定设置自主作业。
二、在探索中执着前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1. 分学科设置自主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兴趣。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我校教师的情况以及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有力支撑,我校决定3-6年级学生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四个学科中引导学生完成自主作业。
在研究初期,我们先设置分层作业,一部分学生完成当天教师规定的作业,另一部分学生围绕当天学习的内容自主完成作业。完成自主作业的学生认真阅读当天学习内容。为了拓展学习内容,使作业设置合理,很多学生去课外查找资料,到网上搜集信息。在执笔时书写,学生们都想发挥自己的特长,或写,或画,或粘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第二天教师在检查作业时,对图文并茂、设计独特的作业给予大力表扬,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愿走进自主作业的队伍中来。而且学生完成作业时,热情高,兴趣足。在写、画、描、摹的过程中,在搜集整理材料的娱乐中,完成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张扬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多种途径的有效载体。
2. 明确自主作业主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深入学习。当学生完成自主作业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围绕课内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确定自主作业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去搜集、整理资料,去选择确定作业内容。语文、数学学科的作业,既有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巩固,又有对所学内容的延伸、拓展,甚至也有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思想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作业,学生在搜集整理材料中,外延了课堂以外的知识,提炼了一种思想,形成了一种习惯,对于引导学生品格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心理健康”这一学科作业,在学生剪、拼、画、贴中,巩固了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也创设了一种宣传的氛围。此时,学生完成作业事半功倍,在写写画画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了一种思维,形成了多种能力。
三、在研究中不断创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1. 领导率先垂范,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俗话说得好:“大雁群飞头雁领”。对学校而言,校领导的率先垂范使得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十二·五期间,我校校长主持的“设置自主作业,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这一科研课题取得了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农村教科所的立项审批,广大教师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不断改革创新,先后有6位教师主持课题研究,50余位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如今,教师参与科研积极性高涨,学生参与自主作业的热情高涨。2007年以来,累计作业份数数千件,欣赏着学生们一页页自主完成的作业,感受着孩子们作业时的激情与投入,品位作业时的精心与细致。作為教师,我们幸福并快乐着,作为校领导,我们欣慰着,也感动着。
2. 再掀改革高潮,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的成长在继续,我们的教学改革也应与时俱进。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校领导又提出:“多元评价学生自主作业”的理念,我们采取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口头评价的进行随时随地,面对面交谈,及时发现作业的闪光点。书面评价就是在学生自主作业的右脚下,由教师批阅班级人数的1/3,学生互相批阅2/3。教师的评语,不要单一的等级,而是根据作业内容,版面设计进行多角度的评价。我校王忠敏、代亚翠老师的评语采用了小诗的形式,学生也在模仿着用诗的形式作评价。如今,多数参与自主作业的学生能够恰到好处地给他人做点评,能委婉指出学生作业的不足。
3. 创建展示舞台,激励教师专业成长。学生能够主动完成自主作业,教室们很欣慰,这种欣慰如何能转化为一种行动的力量呢?校领导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下,为广大师生营造展示、评比的舞台。在教师中开展“和学生共议自主作业主题”、“班级作业展”等活动,在同行、同年组的共同研讨下,各自标新立异,展现才华,教师的自主探索带动了学生互相竞争,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自主作业设计展,“自主作业我最棒”小演讲活动,引导学生从构思到版面布局,甚至每个字的书写、每个标点符号的使用,都讲得头头是道。
校领导的正确决策,广大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热情探索,使得自主作业已成了我校教改大餐上的家常便饭。
4. 完善规章制度,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为加强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切实提高研究的水平与实效,使教育科研真正为教学工作服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专门制定了《德惠市第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发展规划》,明确了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具体措施和研究保障,作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了使《发展规划》落实到位,学校还立足实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课题研究评审专家小组工作职责》、《科研处主任工作职责》、《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校本课题研究制度》等制度,并定期检查,督促执行到位,从制度上保证科研工作的规范化,推动科研工作地深入开展。
四、在总结总提升中不断促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学生拥有了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作业的领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网络,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体验知识,检验知识,获得了自主完善和自主发展,为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此,校领导审时度势,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广大教师积极执笔抒写,抒写自己指导时的“柳暗花明”书法与学生共议主题时的“山重水复”,感慨于课程改革时的“山花烂漫”,感动于课改探索征程中的苦辣酸甜……如今,我校已有多位教师在市级刊物中发表自己的文章。《设置自主作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一科研课题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操作中探索 在实践中感悟 篇4
一、师生的操作方法, 要做到恰当准确
对于师生的数学操作方法, 一般来说教材和大纲上并没有规定统一的模式和要求, 但是, 我们也要切忌不负责任地信手拈来、随心所欲……我们必须根据操作内容的实际需要来精心设计、选择更合乎逻辑联系的方法, 这样, 我们不仅可以使学生尽快获取更多的知识, 还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长方体的面积”时, 有的老师对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演示方法采取了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把长方体三组相对的面依次剪下来, 贴在一个小黑板上, 然后, 再分析推导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第二种是把长方体的表面积来个整体展开, 这样就得到一个由几个长方形组合而成的平面图形, 然后, 教师再经过分析推导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我以为, 以上两种操作方法都不算妥当。这是因为:不论我们是教给学生来认识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还是要求学生来探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们都不能脱离“三维空间”这一前提。因此, 我们在引导学生探求长方体前后和左右各两个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 都必须借助“体”的表象来进行, 让学生能很直观地观察出, 求这4个面的面积只要用“宽×高×2”和“长×宽×2”就可以了。如果我们离开了“体”的表象, 把前后和左右这两组对面放在同一个平面上来进行分析研究, 这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错觉———认为求这两组对面的面积好像只是“长×宽×2”罢了。
可见, 用“展开法”的操作演示方法来探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是不妥当、不准确的。那么, 怎样的演示操作法是最妥当的?我们不妨这样来试一试:在操作演示“长方体表面积”这一活动之前, 我们应该事先制作一个活动教具, 这个活动教具要具备以下特点:“可以依次展开相对应的两个面, 但又能马上复原”。这样在操作时, 我们就可以借助“体”的表象, 用动态的演示来突出要学生感知的对象。我们把其中一组对面先展开, 展开时这组对面是不会离开整个“体”的, 等学生看清楚后, 它又能马上复合到原“体”上。
这种操作演示方法, 不仅可以使学生由部分到整体地综合地归纳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正确方法, 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师生的操作过程, 要做到井然有序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时期。因此, 课堂上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形成清晰而流畅的思路。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 他们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过程的训练, 思维的条理性就会得到一定提高。相反, 如果教师的操作程序比较混乱, 学生大脑中就不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例如:教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 教师主要是运用“凑十法”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进行实物演示, 让学生观察其中的顺序, 然后由他们模仿老师的操作过程亲自来进行“凑十”演示, 再让他们总结操作的过程, 从而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这样进行教学, 展示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 师生边操作、边思考, 用操作过程促进思维的形成, 用大脑的思维指挥手中的操作。可见, 课堂上的操作活动, 教师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 做到有条有理, 井然有序。
三、教学的感知对象要做到重点突出
据学者研究表明:如果我们能够加大学生“感知对象”与具体“背景材料”的差异, 刻意地突出我们的感知对象, 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觉很有帮助。那么, 在操作活动中如何才能突出感知对象呢?一般情况下, 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强度以及各自的动态等来实现我们的目的。例如:要操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相比较的演示活动,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和程序来进行:第一步, 准备“等底等高”的无色透明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教具各一个, 然后用红色圈把圆锥体按高度均分成三部分;第二步, 向圆柱体中注满蓝颜色的水;第三步, 将圆柱体中的水分三次倒进圆锥中。第一次使水面正好到第一道红色圈;第二次使水面正好到第二道红色圈;第三次使圆锥中的水面刚好倒满。照此操作, 由于红、蓝颜色对比非常明显, 借此突出感知对象, 学生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圆锥的体积正好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四、教学中, 要注意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
在演示操作过程中, 我们操作的动作和动作之间, 所借助的直观材料之间以及动作和材料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这种逻辑关系, 必须用“恰当的语言”来加以揭示和描述, 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乎逻辑规律的思维过程。
例如:在讲“分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时, 我们可以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正方形纸, 对折后将其中一半画上斜线。教师问:阴影部分是正方形的1/2, 那么, 阴影部分的1/3相当于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进行操作后再说出折的过程和结果, 得出:把1/2张纸平均分成3份, 其中1份是原正方形的1/6;第二步: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 折出这张纸的2/3, 涂上颜色, 再折出涂色部分的1/5, 教师陈述:把2/3张纸平均分成5份, 每份是原长方形的2/15, 推出4份是原长方形的8/15;第三步:让学生观察“折”的结果, 1/6=1×1/ (2×3) , 2/15=2×1/ (3×5) , 8/15=2×4/ (3×15) , 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综上所述, 师生动手操作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语言完整地复述一边操作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分析归纳把知识内化成学生的能力, 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五、课堂上, 要充分调动各种感观的作用
浅谈实践中探索物理有效教学 篇5
邗江区黄珏学校 苏宏健
一、科学的教与学理念
实施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我们教师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有了好的教与学的理念,才能正确和掌握教学,才能使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学的目的是塑造人。物理教学只是众多教学中的一种,它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否愿意接受学习是有效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只有当学生这一主体运转,才有了实质意义的教学,这就是真正的有效教学。学生的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的认知与学习心理过程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一切立足学生实际,教师的教才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建立真实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渠道是执行有效教学的首要环节。当然,一味依赖学生忽视教师自身的专业是行不通的。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促进作用的有机结合是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实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1、有效的实验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通常有培养兴趣、获取知识、启迪思维等功能。倘若用讲解实验来代替演示实验;用演示实验来代替学生分组实验;用大量的实验练习题来代替实验操作;学生则是在听实验,背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就是无效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例如:短路现象和保险丝的作用,如果只用讲解实验来教学,尽管反复讲解多次,学生的印象总是不深刻,容易遗忘。如果用实物现场接好保险丝,闭合开关灯亮了,当用带绝缘柄的导体将其短路时,火光闪处,啪的一声,灯息了;解除短路导体,重新接好保险丝,灯复明了。毫无疑义,这样有效的物理实验,给于学生的知识信息,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学生将终生难忘。再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让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都亲自动手做,实验现象会更明显,更贴近学生的眼睛,学生的实验技能才会提高,才能真正理解实验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2、有效的讲解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解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的讲解似乎不重要。其实,必要的讲解是不能少的。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尽管物理课需要教师讲解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讲解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神似的表情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例如:讲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时,就需要通过结合生活 “搬桌椅,背书包”等典型实例讲解,可以让学生切身感知“到底做功了没有”。
3、有效的提问
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地提问并激发学生讨论、思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互动”的状态。物理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更重要是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状态,它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展开积极讨论。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倾听,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液化放热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了几个问题:拿什么物质做这个实验最好?怎样可以得到水蒸气?怎样可以使水蒸气液化?怎样收集放热时放出的热量?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出实验来证明液化是放热的。而且非常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再例如:在讲解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中,要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舞台上白雾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白雾是干冰升华,看到的是二氧化碳,这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白雾是不是二氧化碳?(少数同学在提醒以后会再次认真的思考一遍);我们曾经学习到,我们人眼看见的白雾通常是什么?(学生回忆:是小水滴);小水滴是哪里来的?(是由水蒸气变来的);水蒸气是哪里的?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将学生引导到液化放热);放出的热量被谁吸收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是吸热的。有了这样层层深入的有效提问,“白雾”的现象就得到了圆满地解释。
4、有效的练习
通过有效的练习可以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品质。合理有效的练习首先要降低物理学习的坡度,激发学生 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由“怕练”向“愿练”转化。其次,充分重视学习物理的方法的指导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强化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在“愿练”的基础上,初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再其次,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发展,使学生具有科学的质疑精神,不仅要问“是什么”,还要多问“为什么”,在学习中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增强迁移性和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1)在新课教学中,原则上新课教学内容在30分钟内完成,用10分钟进行形成性练习和随堂反馈与师生互动小节。(2)每节新课学习后,学生完成同步巩固练习。每周安排一节课,师生互动对课后巩固练习进行反馈、讲评和小节。这一环节,教师要选择一定的习题,指导学生自主反思讨论与讲评。(3)一章教学完成后,安排一到两节习题课,着重通过分析求解实际问题的示范与讨论,深化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疏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全章水平测试,通过测试实际煅练学生思维方法的应用,并通过对全章测试的讨论讲评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讲评时,注意发挥学生自主性,选择一定量的习题让学生反思总结进行讲评。
三、物理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物理教学的评价需要从学生学到了多少内容,学的质量,每位学生每单位时间内学习的成本等方面进行考查,若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就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物理教学就是有效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是否有时间意识与效益观念,在教学中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学内容多少,而取决于单位时间 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所以有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 篇6
【关键词】实践 探索 合作 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我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动手实践,发展思维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做中学”。开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并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能启迪大脑思维,对所学过的知识理解更深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知识的积累,归根到底要靠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来實现。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我布置了实践任务:用面积单位去测量周围的物品,如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面积等,并填写测量报告。通过对实物的测量和实际的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以拓展,融入社会,对所学知识理解更为刻。
二、自主探索,培养能力
自主探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点拨引导作用。自主探索,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因此,只要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就指导学生自己看;只要学生自己能讲出的,就鼓励学生大胆说;只要学生自己能够实践的,就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总之,只要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自主探索要成为他们主动的要求,教师只是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导学生看书自学,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自主探索一定要带有目的性。最后,可让学生提出疑问,再合作交流,一系列的自学活动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让自学成为他们的一种好习惯。实践得知:“好习惯的报酬是成功”。
例如:教学“三步式题”时,我先拟一个自学提纲:(1)两步混合运算中,没有括号时,只有加减法,怎样算?(2)两步混合运算中,没有括号时,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怎样算?(3)两步混合运算中,有括号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三步混合运算与两步混合运算有什么区别。(5)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们根据自学提纲积极参与到自学活动中,在解决问题中获取了新知。营造出主动积极的学习氛围,实现了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但是,不是所有都可以直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前的教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如果我们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大部分学生是无从下手的,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无法得到保障,而如果直接让学生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再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则缺少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圆的周长?(2)猜想圆的周长由什么决定?(3)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具体的关系。通过引导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测量与计算。这样学生经历了有序引导→合理猜想→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探索全过程,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合作交流,激发情感
合作交流是现代学习的重要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情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只要把儿童解放出来,小孩也能办大事,也能自己当‘小先生’”。所以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都是老师在“教”或在“引”的做法,有些知识完全可让学生通过互教互学来完成,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学得轻松愉快。因此,我们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组织教材,巧妙安排教学内容,用数学教材本身特点,使学生在独立学习、充分感知基础之上,合理安排讨论交流,适时进行合作学习,去共同解决问题,以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例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中,我设计如下活动:让学生四人一小组,事先准备的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塑料片,尝试拼成一个长方形,看有几种拼法?并要求各小组填写实验记录、得出结论、分组汇报。说明详细要求后,各小组学生迅速开始行动,既有分工又合作,有的策划,有的拼摆,有的记录,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最后每个小组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汇总、讨论、汇报。通过合作与交流,他们真正领会到:(1)共有3种拼法。(2)无论长、宽这样变化,拼成的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是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通过活动,为下一步总结公式作好了铺垫,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协作的良好习惯。
四、小结
实践中探索 篇7
一、初识综合实践
2009年4月, 我报名参加了区里组织的综合实践优质课评选活动。要想到区里讲课, 首先得在校级评选中出类拔萃。我暗下决心, 既然决定了要干, 就不要怕吃苦。就这样, 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 我初步确定了课题《乡土名人研究———走近孙武1》。
二、走进综合实践
解惑期:我原本是一位语文教师, 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理念却了解甚少。在备课初期, 有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
难题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理念有哪些?
1.综合实践活动课到底是怎样的课?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教师扮演怎样的角色?
3.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如何评价的?
为了让我这位“初级生”能较快地进入角色, 上一届综合实践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张淑艳和隋海霞老师倾囊相授多年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 并将我之前的疑惑一一解答。
首先,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其次,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角色应当定义为“导师”, 既不是参与者, 又不是传授者。
再次,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的, 指导纲要中提出: “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 不管学生有无成功活动, 只要学生参与了, 实践了, 感悟了, 便是成功。”
难题二: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呢?
孙武作为兵家鼻祖, 其思想让我们这些教师都难以深入理解, 依学生的水平能研究什么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于是我决定参观孙武祠, 初略了解孙武的生平简介, 谁曾想第一次探访, 一番忙碌换来了八分黑色的茫然加两分怨气。茫然是我仍无法将这些信息巧妙地运用于我的课堂之中。两分怨气是家人嫌我瞎忙。没办法我只好又一次参观了孙武祠。这一次的孙武祠之行, 让我受益匪浅。
教学设计是关键, 怎样能让学生动起来, 让他们像我一样搜集资料, 整理资料呢?因而, 在设计教案这个环节, 持续时间最久。现将其中有代表性的设计做一对比分析。
前一个版本, 给学生创造的实践机会太少, 后来的版本尽量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最后定稿:
上课中的我比想象中紧张, 我居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出现了四秒钟的“短路”。我暗示自己要沉稳,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 搜集整理了很多资料。当我说道:“请你当一回军事家, 分析这些战争分别运用了那种兵法?”“煮酒论英雄”“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空城计”“卧薪尝胆”……学生精彩的回答让我吃惊。
在综合实践的道路上我慢慢成长起来。一路走来, 有汗水也有泪水, 却没有捷径,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 力争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
注释
在实践探索中拓展区域教研 篇8
一、精心组织, 提高“送教下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 精心组织。
作为一项面向农村教师的送教活动, 为增强其针对性, 市教研室在组织实施上坚持“一调研三落实”:即通过定期到农村各中小学开展教学调研活动, 调查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感困惑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落实送教的主要任务、主要对象和送课单位。送教活动中, 执教任务由送课单位的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承担;送课单位要成立集体备课组, 结合送课对象实际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教案, 准确把握学科特点, 精心准备教具、学具, 确保所送的每一节课都能让广大乡镇教师能学得来, 用得上;并要求送教教师与各乡镇学校共同商讨活动内容、活动方案和活动安排, 为送教下乡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开展活动提供条件。
(二) 特色实施。
市教研室以送教活动为契机, 积极为农村教师量身定做, 探索一些切合实际情况的教研活动模式, 诸如在看观摩课, 听理论讲座的基础上, 增加了教材研读、互动解惑等活动, 使理论、学习、实践紧密结合, 提升送教活动的实效。
(三) 课型丰富。
每次送教下乡活动, 既有送教下乡的教师执教示范课, 有农村学校教师执教的常态课, 也有城乡教师同上一节课, 还有教研室相关学科教研员的微型讲座或现场点评。这些课型贴近农村课堂教学实际,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农村学校和老师的教学需要。
(四) 互动交流。
城乡教师的互动交流是送课下乡活动的重要环节, 主要依托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 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送教教师和农村授课教师谈教学思路及教后反思;二是对示范课进行分析点评;三是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交流互动。这样的互动交流, 不仅上课老师受到了启迪, 听课老师也受到了教益。
二、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推进了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的改革发展
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给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带来可喜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
(一) 学校面貌发生变化, 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校长精神面貌的有变化。送教活动无论从新课程教学还是现代教学理念的普及上, 都给校长们很大启迪和鼓舞, 他们在学理论、改变观念的同时, 密切联系教学实际, 深入教学实践, 注重调查研究, 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 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二是教师的整体水平有提高。送教活动为农村教师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有效教学案例, 给了他们与新课程教学“亲密接触”的机会, 使他们能更多地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 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 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是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提高。送教活动使农村学生成为最终的受益群体。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思想活跃,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敢于质疑, 而不再是以前农村学生常会表现出来的拘谨、胆怯。这种主体性的充分表现, 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二) 彰显人本教学理念, 切实落实有效教学
一是全面落实因材施教, 积极实施启发式教学。送教下乡引导广大农村教师抛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教学模式, 回到农村学校的教育现实中,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和有效落实教学的基本要求,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 采用多种方式因材施教, 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二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大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将表现自己转向表现学生, 心中有学生, 将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 他们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反应, 并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 改变了教师一讲到底、不顾学生实际的状况的教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以富有思维性问题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 学生有兴趣, 思维参与度高。
三是充分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 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送教下乡活动中, 许多教师注意到将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尤其在将信息科技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上,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使农村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三) 优化配置城乡教研资源, 逐步健全区域教研系统
一是汇集区域教研资源, 营造浓郁大教研氛围。与一些常规性的教研活动相比, 送课下乡是一次教研资源的“大集结”, 是市教研室、送课学校、区域范围内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总动员”, 大家各司其职, 各尽所能。其一, 市教研室在送教活动中担负着策划、部署的职能, 对要把课送到哪个学校、要送什么样的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都有宏观上的把握。市教研室的运筹帷幄是送教活动成功的关键环节。其二, 送课学校在送课教师确定之后, 要对所执教的课型、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过程和步骤等内容进行审查把关。这是送教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其三, 区域范围内的学校老师都有跟进学习的要求, 即对城区送过来的示范课, 应该学习什么, 扬弃什么, 受到什么启迪, 大家通过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来发表见解。这种跟进式的学习有助于解开教学中的疑虑和困惑,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总之, 这种由市教研室策划、送课学校把关、区域内学校老师跟进学习的送教模式, 使区域教研的上下联动更密切, 基础更扎实, 效果更明显。
二是构建以研带教模式, 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送教的重点, 一是教, 二是研。送教是载体, 校本教研是落脚点, 通过校本教研带动学校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是送课下乡活动的最终目标。这种“以研带教”模式, 一方面使农村学校对有效课堂的探索更趋理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和反思得到落实, 教学研究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具体, 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 使各级教研室和教研员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得到彰显, 不少农村学校一改过去教研工作若有若无、无足轻重的看法, 更加重视和加强教研室 (组) 和教研队伍建设, 校本教研活动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加强, 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是形成城乡互动共同提高的长效机制, 促进优质教研资源共享。其一, 送教下乡为农村学校送去省市骨干教师的优质课, 这对于农村教师说, 无论是对课标的领悟, 对新教材的把握, 对教法学法的运用, 还是对新课堂的驾驭, 都有不同层次的提升。而农村教师的常态课, 以及他们的朴实、真诚, 他们的敬业、奋进精神, 也使城区教师受到了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无论城区还是农村的老师, 通过送教下乡, 丰富了从教经历, 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淀了丰厚的力量。其二, 送教下乡活动同时也是教育均衡发展最具体生动的表现。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为农村学校盖多少楼房, 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上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市教研室送教下乡活动的长期坚持, 已经形成了城乡互动共同提高的长效机制, 这使新课程背景下以教研结合为特色的有效教学有了开花结果的土壤, 优质教研资源有了从城区向农村流动的源头活水。做到了这一点, 促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实践中探索 篇9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浸润”素材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明确指出:“教材要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注意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的养成。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开拓创新意识。”教师必须认真执行教学大纲, 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浸润”。 教材中的“项目活动”不仅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它更是进行“德育浸润”的好素材。如初一《工艺制作》项目活动中的“印章的篆刻”“中国结编制”等,这些都是饱含中华民族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学项目,是劳动人民智慧勤劳的结晶。此项目是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的良好载体。再如“编扎工艺”,它分为四个教学内容:“编扎的由来”“编扎的用途”“旧物品的再利用”“精品之作介绍”。教师可在“导入环节”中把“旧物品再利用”与社会上提倡的“低碳”“节能”联系起来组织教学活动, 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初二《园艺》教材中不光有花卉、 盆景的项目信息,也有相应的项目操作活动,这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陶冶了性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让他们热爱自然环境,做一个爱生活、会生活的人。
简言之,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浸润”素材,取出来,融进去,再加以认真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便更好地把它转化为课堂实践。
二、注重实践中的“德育浸润”环节
进行“德育浸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把握好这教学的45分钟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90后的孩子,都是家长捧在手心里的宝。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 可塑性强,凡事敢想敢干。当然他们自身也都存在诸多问题,如: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协作观念差;做事缺乏耐心、恒心;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生活自理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卫生习惯差等。这一系列问题无疑对起教学主导作用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教师要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在注重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也要结合注意育人目标,注意点滴的渗透,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以下是笔者劳技教学中的两个片段:
教学案例一:在上《废旧物品再利用》这节内容时,笔者选择将“泡芙坐垫”作为活动项目,号召学生变废为宝。在导入环节中,笔者自然适度地提到广告中的“光盘计划”“树木乱砍滥伐”,引申到社会上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一一列举生活中常用废旧物品的潜在利用价值,让学生了解能源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坐垫”的制作相对烦琐,教师要密切留意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加以引导与鼓励。历经四周的磨炼,总算到了收获的时期。在孜孜不倦的努力下, 学生既完成了泡芙坐垫,收获了一份自信,同时也深刻领悟到“有付出才有收获”这个真谛。每个学生都在成长,就连平时老嚷嚷“这么难,我还是放弃吧” 的杨XX同学的眼睛里也充满了异样神采,应该说他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
教学案例二: 在上《制陶工艺》时, 笔者把历史上著名的“中国陶瓷”做成白板课件供大家欣赏、讨论、点评。古朴优美的彩陶、端庄秀丽的黑陶、宏伟壮观的兵马俑、素雅幽静的青花瓷等, 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学生自告奋勇把去“瓷都景德镇”的参观见闻说与大家一起分享,讲得绘声绘色,大家也听得津津有味。劳技的课堂既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更是一个进行“德育浸润”的平台, 教师要让学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学生在制作“陶艺花瓶”的时候, 会有陶泥碎屑掉地情况,这个时候也要适时地进行教育,向他们讲述陶泥的挖掘过程,让学生知道陶泥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同时要进行卫生习惯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考虑到值日同学的辛苦,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案与学案必须反映德育目标的内容及实施措施,并将德育目标分解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教学实践要使预期德育目标得到落实,课后要做教学反思,客观评价德育目标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为以后项目活动中德育目标的制订打下基础。
三、链接生活中的“德育浸润”片段
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应把学校作为认识社会活动情况的工具。这样就为判断知识、训练和文化的教育价值提供了一个标准。劳技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质,它的教学内容宽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借助这个很好的平台,把“德育浸润”从封闭的校园延伸到社会生活。通过各项生活化的项目教学,让学生参与、感受、领悟。
除了日常课堂教学外,教师也要积极给学生创设机会,给他们更宽广的学习实践空间。如在学校社团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学做“美味的寿司”, 这不仅是一次“低碳烹调”的有益尝试, 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同时让学生对“低碳环保”“粒粒皆辛苦”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品尝着美味的寿司, 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也咕叽着要亲手做给爸妈尝尝。
劳技课上的教学模式已由单向灌输变到互动沟通,教师要当好一名称职的倾听者,学生经常会为教学的“活动项目”选择出谋划策。教师要聆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兴奋点和内在需求,去寻找更加生活化的元素, 从而实现学生的多维能力与素养的发展目标。
四、感悟活动后的“德育浸润”成果
劳技学科的学习成果包括两方面: 一种是有形成果—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了作品;另一种就是无形成果—这里面不仅有制作作品的知识与技能,还有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素养的提高。实践证明,这两种成果是相互联系的。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教书育人”,没有纯粹的智育,也没有纯粹的德育,二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也是教育的客观规律之一。在项目活动评价阶段,不光要对有形成果进行点评, 同时也要与学生一起回顾、探讨无形成果。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才是最重要的。劳技课中进行“德育浸润”的途径远不止以上列举的几条, 它还有待我们教师深入挖掘、探索。总之,在日常的劳技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它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劳技教学实践的需要。作为教者的笔者,要认真钻研教材、立足实际,努力做到劳技教学与“德育浸润”的和谐统一。
让课标理念在实践探索中闪光 篇10
一、激发兴趣, 主动参与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这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音乐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优美的曲调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 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 百听不厌、百唱不烦。这种曲调和音韵的美, 磁石般地吸引着学生。如我在教唱《青藏高原》这首歌时, 先让学生完整的聆听, 显示青藏高原的背景画面, 课件展示反映藏族民俗风土人情的画面:珠穆朗玛的雄姿、布达拉宫的神圣、众多的寺庙、喇嘛、奇幻虔诚的宗教礼仪等等, 配以教师感人的导入语:“美妙的诗, 感人的歌, 像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 藏族人日夜倾听的歌, 早已跨过时间, 飞向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人们, 它引领着我们飞过高原, 飞过雪山, 到达美丽而神奇的青藏高原。”一上来, 学生就被这神奇的地方、风俗与神奇的旋律吸引了。学生有了兴趣, 他就会主动去参与, 一旦激发了他自身想学的愿望, 那他就把学唱《青藏高原》当成了一种享受, 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自主学习, 注重实践
自主即为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对于学习方式来说, 仅立足于“关起门来读书”是远远不够的, “读书是学习”, “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 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音乐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尤其是其表现领域, 更体现为一种技能性特点, 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哪一项也离不开实践活动, 如我在教唱《青春舞曲》时, 先让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太阳下去/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朗读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歌曲鲜明的节奏感, 让学生随伴奏带自主的哼唱全曲, 几遍下来, 一般学生都能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演唱歌曲了。最后让学生欣赏新疆维族歌舞表演片段,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再让学生回忆、模仿、设计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如“托帽”“转手腕”“耸肩”“扭脖子”等, 让学生从座位的束缚解脱出来, 一起练习基本舞步, 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 最后大家随《青春舞曲》音乐律动, 并通过对歌曲的创编, 让学生展开讨论和分组练习, 学生自由组合, 分成演唱组、节奏组和舞蹈组, 演唱组运用改变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来表现歌曲;节奏组的同学运用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伴奏音型;舞蹈组的同学合作表演, 女生头戴小花帽, 男生手持手鼓。通过各组的展示,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性, 也极大地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 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 交流思想。
三、鼓励创造, 发展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 教育应促进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音乐教育中,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更具有特殊意义, 音乐是体验性的学科, 良好的课堂应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力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如北京外国语学校姚凌凌老师的课例《电子空间站》课件展示了热带雨林的画面, 要求让学生为画面配上电子音乐:从速度、节奏、音色等几个方面配以合适的旋律, 让学生分析应给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音乐是激昂的、快速的还是慢速的, 对于学生的各种个性化的回答, 老师不肯定也不否认。让他们自己逐个来试一试合适不合适, 选择学生认为合适的。再让学生思考老师给《雨林》的配乐是否恰当, 最后再与原来的配音相比较, 学生自己从电子音源中找“天使”“弧形背影”“幻想”“小提琴”等种种不同的音色和乐器加以选择。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独特个性, 最后确定以“小提琴”“长笛”“木管”“幻想”这几种乐器和音色来给《雨林》配乐。允许学生置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 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注意在音乐创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 启发学生想象自己的创造效果, 先描述再与实际音响对照。如此反复练习, 使学生的内心听觉与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四、带着问题, 体验音乐
新课标强调“体验”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作品, 是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 充分展开想象, 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理解。
如我在教《茉莉花》时, 充分关注了让学生体验这一现代学习方式的显著特征。首先聆听《茉莉花》启发思考:你感受到什么?是哪个地方的民歌?歌名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体验、为新课作铺垫。听赏通俗歌曲《又见茉莉花》, 启发思考:你的感受怎么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用心听赏及感受、体验通俗歌曲《又见茉莉花》的特点, 并进行交流。又从东北民歌《茉莉花》, 男生四重唱《茉莉花》及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听赏千人交响《茉莉花》,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不同风格;从演唱形式上引导, 利于学生通过审美形式的不同对歌曲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国际音乐节上, 世界各国艺术家会共唱《茉莉花》, 产生问题意识。学生听后认为, 纯真而美好的感情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茉莉花的洁白无瑕、高雅真挚, 代表了人类共同的理想, 《茉莉花》既是中国音乐文化的象征, 也是人类美好精神的象征。整个过程强调学生带着问题去体验, 当然也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导向、策略, 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琐碎。
由此可见,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问题性和体验性, 不是截然分开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包容的, 他们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 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 让学生经常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学生便会真正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音乐课堂便成了学生精神上的家园。
听课与评课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师业务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途径。听课教师要科学地分析所听的课, 并给予正确的评价, 对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听课步骤
1. 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 就必须作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 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打算听谁的课, 应该事先问问他教什么内容, 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 看看这节课讲的是什么, 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 假如让自己教, 准备怎样教法, 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 匆忙走进教室, 懵里懵懂地听, 不理解教者的教学意图, 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2. 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全身心的投入, 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 还要看, 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 记下他们的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教师要一边听, 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 又要看学, 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 重点的处理, 难点的突破, 教法学法的设计, 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 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 看学生参与的情绪, 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 也随时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3. 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在分析总结他人上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 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 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 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 吸收他人有益的经验, 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分析他人课时, 听课者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 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备课情况。这种思考对自己也会有很大帮助。
二、教师的评课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 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首先, 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 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 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 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 能以课程标准为指导, 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 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 难易适度。
其次, 从目标达成来看, 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 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 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 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 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 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 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是否准确科学, 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 抓住了关键。
在实践中探索研究性学习 篇11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的分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不少教育工作者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探索和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 ,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小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使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二是作文训练机械化,造成作文内容的虚假成分多;三是作文指导的方法模式化,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说,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日常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应该是指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策略。总体来说能取得以下三项效果:(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二)转变学生的作文心理,激发学生作文动机;(三)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让作文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
三、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小学作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向小学生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感兴趣课题的研究,重在引导学生感悟、体验“研究”的过程。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作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针对各年段学生特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段学生习作的要求,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在低年级段,侧重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培养说和写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喜欢写的欲望
1、从熟悉的课文中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以及思维能力还处在比较幼稚的发展初期,对“研究”的概念是模糊的,不可能提出研究的问题,对寻找问题答案的途径和方法也是茫然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的有关内容向课外延伸,从已经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帮助他们完成提出的问题。
2、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去“研究”,寻找问题的答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心声。
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课外读物以及电视、电脑等媒体,获得了超越课文的知识。
(二)在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带着问题去探索、感悟、体验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
1、启发学生从课文或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观察、研究。
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迅速发展,表现为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和概括性不断加强,能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全面、深入地感知事物的特点。
2、学生或单独研究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确定了要研究问题后,学生们会兴致勃勃地动手去操作,去观察、思考。
3、学生以观察日记记下研究的过程和感受。
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有些情景可能是令学生难忘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鲜明的感性表象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研究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以及研究的结果,单独研究的学生每天用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小组合作研究的学生用循环日记的形式记录。
(三)高年级选择研究课题注意学科间的整合,尝试多种文体的练习
1、学生通过讨论,自主确定研究的课题。
高年级学生较中、低年级学生而言,知识的积累丰富些,思维能力强些,他们关注社会生活,对“问题”的选择除了体现自己的兴趣外,与社会生活结合的更紧密些,有一些深度,并且打破学科的界限,用综合知识的眼光分析问题。
2、关注“过程”,注重体验,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整理资料
六年级“网络与我们的生活”课题组的学生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或是家中的电脑上网查询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别从“网络与我们的学习”、“网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与我们的娱乐休闲”几方面分头收集资料,整理研究,定期小组讨论、交流上网的体会和经验。
3、在广阔的视野中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使作文题材多样化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有关的知识,更多的是独特的人生体验,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事物。参加“中山陵植物多样化”的研究的小组的学生认为,一项研究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写作素材。在研究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有关植物的知识,更多的是独特的人生体验。除了通过考察实践,写阶段性实验报告外,学生的作文选材的角度新,内容丰富,感情真挚。
四、作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探索的初步结果
(一)激发了作文的兴趣,丰富了作文素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造性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十分投入,中、高年级参加研究性学习的不少学生有“随笔本”。通过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学生的作文心理由害怕转到了喜欢,学生的作文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眼中的世界和他们心中的世界。
(二)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合作精神,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发展的空间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研究性学习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潜能的机会。在研究小组中学生既有分工,又要合作,才能完成好小组的研究工作,所以学生们体会到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对于一部分作文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通过个人的努力,在分享集体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树立了自信心。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以及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小学作文教学一定会改变目前的状况。
实践中探索 篇12
1. 从低年级抓起, 培养习作兴趣
习作虽然在三年级才开始, 但是习作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 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作文。
1.1 加强说话训练。
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特别丰富, 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框架, 敢想敢说, 因此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1.2 重视写话训练。
言为心声。老师要告诉学生写话就是把所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 减少学生对写话的恐惧感。
1.3 提高写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基础的, 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应该从低年级抓起。为了提高学生写话的兴趣, 可每周抽出1节口语交际课为展示课, 让学生把自己写得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 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好在哪里。
2. 打破教材的束缚, 多方面选材, 开放选材领域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 文章就如溪水, 源泉丰盛永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源于生活的道理。基于此, 我要求学生走出课本, 打破教材的束缚, 到生活中去寻找多方面的写作素材, 拓宽选材领域, 培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感悟、积累的能力。如看到的一个场面、一处景物、一幅画像、一些动作, 听到一席对话, 领悟的一番心理活动, 都可作为练笔的内容和素材。平时, 我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和环境, 并鼓励学生及时进行练笔。比如当学生看到一个人, 可以让学生写他的衣着、外貌和表情;听到一段有趣的话, 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看到一个精彩的场面, 可以让学生描述当时的情景和气氛。虫叫鸟鸣, 刮风下雨, 日出日落, 月盈月亏, 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我还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游玩, 让学生观察摄取自然景观, 欣赏江河湖海的壮丽、明月云霞的奇妙变化、山川树海的千姿百态、风景名胜的灿烂辉煌;让学生到生活溪流中去获取反映社会风貌的人情风俗材料, 体验现实生活, 参与平常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了解周围的优秀人物。学生还可以多听广播, 多看电视、报纸, 在这些传媒工具中广泛地获取时代感强、知识面广的各种信息, 拓宽知识面。时常引导学生畅游书海, 多读多看, 多思多想, 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经受现代文明的陶冶, 学习英雄人物的品德, 汲取古今文化的营养, 观赏五湖四海, 旅游世界各地, 探索天空海底的奥秘。总之, 要求学生做个有心人, 随时留意身边的一切事物, 为习作积累、铺垫、服务。
3. 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训练时, 在充分发挥课本上的听说训练作用的同时, 还要将作文训练的内容向生活延伸, 向不同的学科延伸。教师要善于设计、创设有利于个性发挥、张扬的多种训练方法, 不断强化、巩固学生个性的形成。
3.1 音乐作文──作文与音乐的美妙结合。
教学时, 教师将准备好的一段富有变化、含有情节, 便于想象的音乐放给学生听。听之前, 教师将听音乐的目的、要求交代清楚。由于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 以及在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 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象和联想, 所形成的事物及事物呈现的状态、方式也截然不同, 因此所写出来的作文一定各具特色, 个性鲜明。
3.2 图画作文──作文与美术的巧妙结合。
与看图作文不同的是, 图画作文的图不是老师给定的, 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幻想, 先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 然后用笔画出来, 最后根据自己的图画, 写成一篇文章。这种作文练习的过程,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 学生可以自由地想, 自由地画, 自由地写。如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家庭变化, 给学校规划理想的设计蓝图, 等等, 使学生兴趣盎然, 展开想象的翅膀, 所想的、设计的一定是各具特色, 个性鲜明。
此外, 表演作文、影像作文、素描作文, 都不失为作文个性化训练的好形式、好方法。
4. 学写科幻故事
儿童的特有心理和兴趣决定了他们对科幻故事情有独钟, 从小就喜欢听、看科幻故事, 到了自己能够写出文章之时, 早已童心萌动。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经常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偷偷地尝试科幻故事的写作。起初, 我还有阻止之意, 后来干脆放手让学生大胆写, 有时还作必要的指点。长期的训练,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不仅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其个性、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5.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训练已经是有效的训练途径, 特别是日记中的个人的秘密, 心底的话语, 无不是学生个性的极好凸显。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写日记, 而且要对学生不断地、经常地、持之以恒地进行指导、帮助、鼓励和鞭策, 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扬, 习惯得以巩固。
此外, 写读书心得、连环图画故事、说明文、议论文、通讯报道、专题小论文等也是很好的训练途径。
6. 培养学生边读边改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一篇东西, 念几遍, 对修改大有好处。”“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 要‘念’, 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 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 疏忽的地方自己会发现。”叶老对自己的文章尚且不厌其烦地修改, 学生更应该养成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习作的好习惯。为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我要求他们:第一, 自念自改。把自己写好的作文至少自念两遍, 做到边念边改;第二, 互念互改。在自念自改的基础上, 找一个同学, 把自己的作文念给同学听, 由同学修改, 再让那个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念给他听, 由他修改。
7. 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 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7.1 用名家作品来激发自改作文兴趣。
抓住学生对名家具有敬慕之情的心理特点, 我在作文课上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 让学生懂得文章的写作包括创作和修改两个部分, 完成写作后要反复修改, 这样才能使文章日臻完善, 并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7.2 用学生互改来引发学生自改作文兴趣。
把全班分成几个作文修改小组, 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换阅读作文, 互提意见, 并选择一篇较有代表性的文章, 从思想内容、布局谋篇、谴词造句、标点符号诸方面提出修改意见, 写出简要批语, 再把这些文章贴出来, 让大家评头论足, 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体验自己修改作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实践中探索】推荐阅读:
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09-01
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08-19
实践探索11-03
有效实践探索07-26
教学探索和实践06-25
创业实践与探索11-30
实践性探索论文11-10
党建引领探索与实践05-18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索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