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本科论文(精选9篇)
秘书学本科论文 篇1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高校的转型发展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别是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 应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资源, 满足地方社会发展对一线人才的实际需求。“要甘于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 要明确以建设教学型、职技型大学为主要办学目标, 要以培养和生产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核心任务”[1]。鉴于此, 为满足地方社会对高素质、综合性秘书人才的需求, 并依据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建设现状及学科特征,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加强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力度, 突出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性、应用性和技能型, 并为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转型发展做出先期的探索和实践。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转型及错位发展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历史短、办学经验匮乏、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 在专业建设方面, 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 其表现为服务社会能力不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特征。为扭转其在高校竞争中的被动局面,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坚持错位发展原则, 积极调整现有的专业建设结构, 强化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建设, 逐步向地方性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 为地方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 立足区域经济文化资源, 培育专业建设特色及优势
目前, 高校传统专业建设及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传统基础类专业建设上不具优势。在高校竞争激烈的情形下,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避开老牌本科院校的优势专业, 转而在新兴专业及地方性应用型专业上下功夫。客观上讲,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利用的办学资源并不富裕, 相对而言, 只有区域性的经济文化资源才具有客观上的不可替代性。因此, 就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来说,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立足区域经济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区域性特征明显的应用型专业, 才能真正形成学校专业建设的战斗力和竞争力。也就是说,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及专业建设, 不但要依靠地方财政的经费支持, 还要主动利用所处地市经济及文化的资源支撑, 才能培育出无可替代的专业特色及发展优势。
(二) 立足地方社会的人才需求, 着眼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按照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总体设计, 高校的发展及专业设置既有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 亦有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 也就是说, 高等教育只有建立分级分类的人才培养梯队, 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多层面、多领域的人才需求。但是, 目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是偏重学术型而忽视技术性、偏重于跨地域性而忽视地方性, 最终导致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实际需求不对接的矛盾。事实上,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服务地方且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 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因此, 按照高校转型发展的有关精神,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应该“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趋势和当地市场的用人需求”, 并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和条件, “有针对性地设置应用型专业, 建设应用型学科, 开展应用型研究, 为地方上的行业发展培养大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2]。
(三) 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定位, 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依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功能层次划分和发展趋势,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定位在应用型大学或学院层面, 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专业及教育。为缩短毕业生的就业周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基于专业发展定位, 一方面应尝试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强化第二课堂教学的专业性引导, 发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 应立足区域资源优势, 积极开展校地、校企、校校联合办学平台, 强化“双师”教师队伍及学生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以保证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因此, 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摆脱传统的办学思路, 从根本上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强化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基于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态势,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转型的首要任务, 就是要“牢牢把握阶段性特征、找准定位, 合理设置专业结构, 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 强化特色、注重创新,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3]。因此, 随着高校竞争的日益激烈,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应积极围绕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着力提升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能力, 注重培养符合地方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秘书学专业特征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转型的适应性分析
秘书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已有三十多年, 但是, 作为独立的本科专业直到2011年4月, 才被教育部列入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然而, 秘书学专业的升本, 并没有引起一些重点高校及老牌本科院校的关注, 他们注重的是专业的学术性, 而并不太关注应用型专业的发展。事实上, 秘书学专业是属于应用型文科专业, 且入门容易、投入低、招生及就业情况也比较好, 很适合地方新建本科专业申报、建设新专业的需要[4]。而且, 秘书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更符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地方性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定位。
(一)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模糊性, 适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新专业的要求
由于秘书学专业多年来的“附属”地位, 人们对于秘书学专业的界定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过去的三十多年间, 虽然职业技术类院校对于秘书学专业的建设颇有成就, 但是, 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建设多数仍停留在汉语言文学 (文秘方向) 层面, 存在专业建设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事实上, 秘书学专业属于管理学类范畴, 应“与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并列”[5], 其建设定位远远超过现有汉语言文学 (文秘方向) 的范畴。因此,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将秘书学作为一个新兴本科专业对待, 撇开原有汉语言文学 (文秘方向) 的建设定位, 重新审视其专业发展定位和学科归属, 积极摸索与之相配套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学科建设体系, 以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模式。
(二) 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符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强化应用型专业建设的思路
从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的动态分析, 秘书学本科专业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独立出来, 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改了一个专业名称, 实际上是对专业定位的重新认识, 更加强调了其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应用型。新的历史时期, 现代秘书学专业建设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着力培养出社会实际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管理技术人才。按照教育部规范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精神,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立足市场和就业导向, 积极探索和强化应用型专业的建设, 进而提升其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 秘书学本科专业自身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 以及对现代秘书知识和技能的强化, 正切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实际需要, 也符合其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
(三) 秘书学专业建设发展的区域性, 符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立足地方的发展定位
从目前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办学情况看, 秘书学专业建设和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秘书学专业的建设完全可以依托地方社会资源, 借助区域内的校地、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 实现专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另外, 秘书学专业具有最直接、最有效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能力和作用。事实证明,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 职业类院校的秘书学专科毕业生之所以深受地方用人单位的青睐, 一方面源自于其立足地方社会的人才需求, 侧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源自于其依托区域经济文化资源, 大胆践行开门办学理念, 实施学校与地方互动的办学模式。因此, 无论从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角度讲, 还是学校的良性发展角度来看, 秘书学专业建设所表现的区域性特征, 都符合转型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需求。
三、转型发展视域下,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加强秘书学专业建设的对策
目前, 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秘书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对接的矛盾, 一方面是原有高校汉语言文学 (文秘方向) 培养的“文秘”类人才找不到工作, 另一方面则是地方社会及企事业单位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秘书人才奇缺, 其需求量年年位列前十位。如此看来, 应用型秘书学本科专业市场前景广阔, 切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求。因此,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抓住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的机遇, 依据建设地方性应用技术大学的需求, 立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 重新定位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发展, 积极探索强化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的路径和对策。
(一) 明确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归属, 确立其独立性的地位
多年来, 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始终处在附庸的地位, 多数学校将其归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 也有个别学校将其划归管理学专业, 始终没有凸显出其作为专业的独立性地位。专业发展的独立性无法保障, 那么, 也就不能真正保障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 这是目前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中遭遇的最大尴尬。实际上, 从学科归属上讲, 秘书学专业涉及多学科领域, 表现出极为显著的综合性、应用型特征, 既不等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秘方向, 也不是管理学专业的一个分支, 而是管理学学科下一个独立的专业。因此,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强化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 首先就要调整和明确其学科归属, 彻底改变其“附庸”的地位, 重新从独立专业的角度设定其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
(二) 依据专业服务定位, 明确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办学层次
社会对秘书学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元化的, 相应的, 高校设置秘书学专业、培养秘书学人才也应分级分类。从行政秘书的角度看, 我国目前的行政机构可划分为五级, 每一级单位及领导都需要秘书人员辅助, 而且其对秘书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 企事业单位的规模、发展层次及归属地等, 也对秘书学人员提出不同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鉴于此, 高校秘书学专业的建设也应有层次上的区别, 科学界定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服务对象和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讲, “本科层次的秘书要求有较高的文字水平, 能独立地处理公务, 适宜于地市级单位及大机关的部处室工作”[6]。因此, 依据错位发展的原则,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要培养本科层次的秘书人员, 既应区别于职业中专和大专的纯技能性人才, 也不能超越硕士、博士的学术层面, 必须明确其培养地方性应用型秘书人才的目标。
(三) 强化秘书学专业的实训教学, 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从目前的就业形势分析, 社会对于高校人才的需要, 偏重于应用技能型人才。但是, 受原有模式的影响, 当前本科院校对于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建设, 习惯性地偏重于理论或者教育层面, 淡化实训教学环节。因此,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强化秘书学专业建设, 就必须着力调整现有的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不断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具体来讲, 一方面, 要彻底改变秘书学专业不需要实验室的看法, 强化秘书学实训实验室建设, 满足秘书学实践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 要积极拓展实习基地建设, 满足学生专业实习的实际需要,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切实凸显秘书学专业建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四) 基于秘书学专业建设的区域性, 实施资源共享的办学策略
秘书学专业建设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既依赖于区域内的经济文化资源, 还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的发展。基于此,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以与地方及企事业单位合作, 以秘书学专业的建设为平台探索形式多样的办学模式。比如,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学校可以派出教师进单位强化实践技能, 地方及企事业单位也可派出资深秘书人员进学校教学, 进而可以实现双方人员理论与实践的互补和提升;从学生和员工的发展上, 学校可以给地方及企事业单位员工开展理论培训, 而地方及企事业单位可以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 等等。这些合作既履行了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职能, 又发挥出地方社会对高校发展的支持作用, 属于双赢的合作办学策略。因此,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强化秘书学专业建设, 可以积极探索开放式的专业建设理念, 实施校地、校企资源共享的双赢办学模式。
综上, 秘书学本科专业具有明确的区域性、应用性、高就业率等特征, 切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实际需求, 有利于提升此类高校的竞争力。事实上, 随着中国经济体的转型升级, 地方社会及企事业单位对于高素质秘书人才的需求量极大, 据统计, 秘书学专业是当前为数不多的就业形势较好的文科专业之一。因此, 在高校转型发展视域下,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借鉴高职高专秘书学专业的建设经验, 基于建设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定位, 突破现存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中的问题, 大力发展新兴应用型秘书学本科专业, 切实履行好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职能。
参考文献
[1]刘尧.论地方新建本专科院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J].高校教育管理, 2008 (6) :21.
[2]吴忠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模式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10) :52.
[3]徐俏琳, 吕立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11) :151.
[4]杨剑宇.秘书学专业升为本科后的专业建设——祝贺秘书学专业申报本科成功系列文章之三[J].秘书, 2012 (1) :8.
[5]罗凤, 余保林, 蒋红梅.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基本构想[J].秘书之友, 2007 (10) :31.
[6]郝文勉.走出秘书学发展的困境[J].河南社会科学, 1998 (3) :98.
秘书学本科论文 篇2
一、秘书学与秘书工作
1.下列几种情况不允许选题:
⑴已经形成完整的结论或学科内容,自己无法写出新意的。如:秘书素质、秘书素养、秘书知识、秘书能力;再如:秘书参谋职能、秘书辅助决策等;再如:秘书人际关系、秘书与领导关系等。
⑵属于秘书具体操作性实务的,不能用论文的形式写出独创性内容。如:秘书(各类)礼仪、秘书会务工作、秘书接待等。
⑶自己不熟悉、无体会、无感觉的;
⑷无法写到论文规定字数的。
2.可以选择的:
⑴秘书学学科相关属性的思考。如:学科特性、工作机构设置、效率问题等; ⑵有关与秘书实务有一定关系的可以探讨的问题。如:浅谈秘书心理、浅谈秘书会务心理、谈时间错觉与秘书效率、谈谈文书工作中信息流转的保真、浅谈秘书信息中心现象、浅谈秘书信息误差等。
⑶一些可探讨的秘书技巧。如浅谈秘书劝谏技巧等。
⑷有关秘书教学、就业实践性调研的。
二、中国秘书史
1.下列几种情况不允许选题:
⑴已经定型,无法写出新意的,如:对古代官制的介绍;
⑵建立在“戏说”、“讲坛”等基础上的选题;
2.可以选择的:
⑴古代秘书性人物研究,既可以研究个体如魏征、上官婉儿等,也可以研究群体如绍兴师爷、幕僚、胥吏、女性秘书等。
⑵古代相关秘书工作制度。如信访制度、贴黄制度、封驳制度、拟办制度等。⑶秘书工作改革。如明代文风革新、张居正改革、民国的三次“文改”运动等。
⑷各种秘书现象。如宦官专政等。
三、古代公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
1.古代文种源流演变;
2.古代公文制度研究;
3.古代作家作品分析。既可以是一个人的,如《白居易公文研究》,也可以是一类公文研究,如“罪已诏”、“弹奏类公文”、“荐举类公文”、“荒政类公文”等的研究,还可以是几篇公文的研究。
4.文种微观或宏观写作规律研究。
秘书学本科论文 篇3
关键词:教学秘书;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一、概念界定
有研究者认为,职业倦怠即:个体在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下,由于个体的感知需求与实现间的不平衡,而导致个体资源持续消耗,从而引发身心疲惫、精力耗尽的心理与行为症状。在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研究者比较一致地认为职业倦怠主要由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这三个维度构成。在长期的工作重压之下,因为个体的感受和需求与现实的获取达不到平衡的状态,进而致使个体资源持续性消耗,进而使个体产生身心疲惫的情况。情绪衰竭、个性化程度低和个人成就感低是组成职业懈怠的三个主要因素。职业倦怠领域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教学秘书作为高校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不仅具备职业的一般性特点,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二、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1、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客观原因。(1)长期超负荷工作。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参谋性、知识性、专业性和协助性,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十分繁琐。这一职业不但需要帮助学生处理新专业申报、制定教学规划、落实教学任务、组织考试、登记成绩等等,同时还要充当院系主任的参谋助手,维系着各院系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另外还负责整理、归档教学工作量的核算等琐碎又重要的事情。(2)个人价值体现不够。工作艰辛却往往得不到相匹配的回报和认同,这是教师、警察、医生等助人行业的显著特征,高校教学秘书也具有这个特点,这种较低的回报感容易导致职业倦怠。职业声望是人们对某一职业的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高校作为一个小社会,教学秘书在其中的社会地位,相比于其他的教职人员,其职业声望是偏低的。因此,较低的职业声望,个人价值无法充分体现以及被承认,是导致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现象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3)地方本科高校组织支持力度和公平程度不够。组织支持感指的是组织注重员工的贡献和重视员工的幸福感的全方位的看法,组织支持感包含员工对于组织是否注重他们的贡献以及是否重视起幸福感的两项中心点,前人的研究均表明,地方本科高校的组织支持和职业倦怠,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较强。组织支持感越弱,职业倦怠情况就越严重;组织支持感越强,职业倦怠感就越小。这些组织制度上缺乏支持、缺乏公平,也是导致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现象的客观原因之一。
2、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主观原因。(1)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是对于自身能否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度,由此得到工作效能感的概念,它的中心意义是相通的,自我能效感和职业倦怠两者的关系呈负相关,即为自我能效感越强,高校教学秘书的职业倦怠感就越弱,反之自我能效感越弱,高校教学秘书产生职业倦怠感的可能性就越大。(2)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一方面,从客观上来说,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的确存在行政职务发展空间小、职称晋升困难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从主观上来说,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自身没有形成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以至于在工作中缺乏目标缺乏热情、在遇到工作困难时自我效能感降低,从而最终陷入职业倦怠的泥潭中。(3)情绪调控等心理能力不足。除了高校教学秘书这一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和难度,以及当前地方本科高校严峻的客观环境之外,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教學秘书自身存在情绪调控等心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主观原因之一。
三、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1、从客观方面应对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首先,通过增加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人员数量或聘用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帮助管理教学活动等方式,分担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减轻其工作量,避免长期高负荷工作。其次,通过工作待遇、奖励等方面提高提高对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的关注,激发其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效能感以及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以预防和避免职业倦怠现象。再次,学校应从制度上保障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的权利,真正给予其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其真正感受到组织组织的支持。比如,学校或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开展一些研修、讲座等活动,为高校教学秘书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
2、从主观方面应对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首先,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在工作中遇到阻碍和挫折时,不要自我怀疑,要勇于面对,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只有不断的越过障碍,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也才能够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效能感的增强将对改善工作倦怠现象有关键作用。其次,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随着人事物的改变不断更新职业规划。研究者认为具体做法应该包括:进行客观准确的自我评估,明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根据设定好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且执行。
四、结语
本研究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了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包括工作强度大、职业声望低、组织支持不足、自我效能感低、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和情绪调控等心理能力不足,并且初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初步探讨了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应对方式,主要包括减轻其工作量、通过待遇和奖励等途径激励工作热情、在组织制度上给予支持、提高自我效能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提高心理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枥心.地方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措施[J].知识经济,2013,17:172-173.
[2] 张佩.浅析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缓解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24-26.
[3] 郝琪.浅析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应对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8:243-244.
应用型本科秘书人才培养模式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秘书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4月,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把秘书学写进了本科目录。2012年10月,秘书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出现在教育部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秘书学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但长期以来一直附属在其他学科之下,再加上进入高校的学科目录时间还不长,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秘书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还处于探索和摸索阶段,面临着改革和创新。
一、老牌本科院校秘书人才培养模式
秘书专业创办之始,实质上多为中文本科的压缩和翻版。秘书专业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方向之一,专任教师大多为中文专业出身,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地区党政机关、新闻媒体、事业单位培养秘书人才。学科属性上的长期依附关系导致秘书专业难以摆脱中文的影响和束缚,其人才培养模式与中文专业区分度不大,缺少自身的特色和个性。秘书学专业虽然被列入本科教学目录,但30年来办学的传统以及学科属性上的争议性,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老牌本科院校秘书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教育还没有建立起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秘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因而不能按照市场的运作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秘书人才培养。老牌本科院校秘书专业的设置大多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传统型学科和基础性学科比重过大,其课程体系一般为文学、语言学、秘书学等内容的简单相加,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有文化素质而缺少管理能力; 二是偏重秘书理论教学而忽视技能操作和应用,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大部分秘书人才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增加用人单位二次培养的成本。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秘书人才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 号文件指出: “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这表明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应用型。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秘书人才培养需要坚持地方性、灵活性、实用性的方向,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专业课程内容与对接职业岗位标准,改革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1. 中端拓展,错位竞争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发达国家秘书工作职业化的引进,单一专业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调查表明,一方面,文职类管理岗位需求量颇大; 另一方面,企事业对文职类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也颇高。不同于老牌本科大学把学生培养的目标放在高端、主要培养行政机关秘书工作者,也不同于高职高专培养面向基层管理岗位、主要培养民营中小企业秘书工作人员,秘书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秘书人才,专业建设的思路为“中端拓展、错位竞争”,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管理学、秘书学、法学等学科广博的知识基础,掌握文秘职业相关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精通秘书业务,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品位,具有较强的辩证思维、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沟通协调、应用写作、信息处理、会议组织、档案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商务管理知识,熟悉营销管理流程,熟练运用秘书专业英语和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市场部、营销部等部门秘书岗位管理工作,并具有拓展提高意识,为企业形象策划、人力资源管理、新闻传媒等领域发展的潜力。
2. 服务地方,灵活适用
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出色秘书应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还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秘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地区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模式的调整和变化,适应现代产业需要,要具有最新的、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地方需求相一致。
为更好地适应地方秘书人才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秘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层次,秘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地方社会职业要求和人的职业发展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近原则,根据文职类管理人才高素能的需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引入行业、企业的岗位职业素能标准。例如,从江苏省苏州市的经济发展来看,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齐头并进,苏州外资企业多达1. 5万余户。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在苏州的确立及广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基本组成人员———现代办公室高级秘书与管理人才,就成为人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职位之一。苏州地区现代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高级秘书不仅要具备信息处理、会议组织、办公室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秘书业务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专业外语水平与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熟悉国际商务知识,具备参与国际对话的基本条件。此外,苏州又是一座吴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城市,这就要求所培养的秘书人才除了必备的秘书专业能力外,还要用吴文化的精致与典雅来提升自身的形象与气质,丰富自己的内涵和品位。
3. 素能并重,理实一体
现代秘书人才既要有纵向的深度,不仅对本专业的核心技能有深入的掌握,还要有横向的宽度,具备广博的积累,广阔的视野,灵活的运用能力。因此,秘书学专业要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宽口径,活模块,重实践,凸显专业人才培养的复合型与适应性,形成以通识教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技术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
具体而言,秘书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根据企业对文职基层管理人才高素能的岗位需求,素能并重,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一体化进行整体设计,强调由知识逻辑转向工作导向,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创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课程模式。围绕秘书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构建专业核心课程,按照核心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课程内容,进行核心课程的整体设计,除传统的秘书学、秘书实务课程以外,还需涉及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法律、营销等方面课程,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一方面,使所培养的秘书人才既有“肯做”的态度,又有“能做”的水平,还有“会做”的适应性,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使所培养的学生更具灵活性,毕业后既能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秘书管理工作,又能从事新闻宣传、档案管理、公关、商务管理等工作。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地位并重。实践教学体系也应是模块式、开放式的,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形成一个目的明确、层次分明且具连续性、系统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以实践环节为切入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引导培训学生从经验层面能力向策略层面能力的转化,形成能力迁移。
4. 双证融通,对接岗位
1998年,我国颁发了《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1999年,秘书职业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国家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这就要求秘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双证融通,对接岗位,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突出秘书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教学要求与岗位技能对接,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挂钩。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资格等级鉴定标准实现“三结合”,即教材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实训体系结合。秘书本科应用型人才要求获得高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书。
此外,要以校企、校地合作为支撑,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作用,逐渐建立和形成各种类型、多层次、布局合理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依托校企深度合作,对接职业岗位,以秘书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系统设计优化实践体系,改革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秘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开设专业讲座、参与专业课程教学、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担任专业技能比赛评委、参与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对专业教师培训、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和教材等。
5. 合作办学,优势互补
长期以来,相对于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偏于理论性、学术性,在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转型和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尚需借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经验。为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江苏省教育厅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了“高职与普通本科院校合作”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可以由对口试点的高职和本科院校,按照本科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标准和秘书高技能人才要求,联合制定秘书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秘书技能训练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确定秘书专业学生在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秘书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
秘书学本科论文 篇5
教学秘书基本情况调查及其分析
调查的目的是利用访谈、问卷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 从而形成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在笔者和各位秘书的访谈中发现, 发现教学秘书思想容易出现波动, 也就是造成以往我院教学秘书频繁流动 (或流失) 的主要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地位偏低。跟学院的主体系列教师相比, 教学秘书在地位上显然不占优势, 在学校的组织分层中处于弱势群体, 被排除在学院主体系列以外, 在很多教师眼里, 秘书就是个打杂的、跑腿的。
2.职称门槛太高。在高校里, 职称评审是每一个教职工非常重视的问题。针对我院秘书的实际情况 (大部分的秘书是本科生, 有些秘书的专业是音乐、美术。基础相对薄弱) , 秘书普遍觉得该系列难度较大, 评到中级就很难往上评, 和辅导员职称相比, 秘书更是没有任何优势。
3.工作繁锁、回报甚少。虽然每个系都有“秘书职责”, 但秘书的实际所做的工作远远大于规章制度里规定的内容, 加上部分教师素质欠佳, 本属于自己份内的事情, 都要推给秘书来做。
新建本科院校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是本科评估的要求。高校本科评估是教育部为了提高本科办学质量的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 评估范围广、指标体系细。教育部2004年8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教学管理队伍规定了明确的观测点。本科教学评估指标内涵一般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其中“教学管理”内容是七个一级指标之一, 评估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要要求有: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研究与实践成果显著, 并且其研究成果对教学改革能起到促进作用。
2.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是其重要任务。教育部[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近年来, 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 新问题, 任务更加艰巨, 因此,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3.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管理队伍是高校教育资源和辅助教育资源计划、组织、协调、使用、控制、监督者。他们的素质状况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资源的最优化使用、教学质量的提高等等各个方面, 在高校里, 一个学校的学风、教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管理水平。
对加强秘书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重视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可以从两个思路来思考, 一是学院层面;二是教学秘书个人层面:即秘书要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设计自己。具体来讲:
1.从学院层面来看要重视教学秘书队伍建设
(1) 从观念和制度上重视秘书队伍建设。任何决策或行为的改变本质上取决于背后的理念, 我们要把秘书队伍建设成一种什么样的队伍以及能建设成什么样的队伍, 首先要取决于我们具有什么样的理念和重视的程度, 这样才能把握秘书队伍建设方向, 才能最终把秘书队伍建设成为一支优秀的团队。
(2) 科学完善的秘书培训。目前, 我院的秘书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 培训内容单一, 内容集中在“业务”培训上, 即了解相关的教学政策上, 另外就是安排一些常规工作, 这种培训, 如果从培养教学秘书全面素质角度来审视的话, 是远远不够的, 秘书的素养包括思想政治、知识方面、观察能力、礼仪修养、性格要求、人际交往等, 培养业务素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3) 关注秘书的心理健康。秘书在学院的地位、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决定了秘书很容易引起焦虑、自卑、嫉妒等不健康的心理, 心理问题产生以后, 如果不能得到正常渠道的疏解, 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 秘书的身心将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从而导致各方面工作不能展开。因而要重视秘书的心理健康问题, 可以派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来为秘书做相关的培训, 让秘书懂得如何正确的心理保健, 预防心理疾病。
2.从个人层面来看:秘书要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设计自己
(1) 要有将秘书作为专业的人生规划。秘书作为一门专业, 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需要理论方面不断提升, 又需要在实践方面不断磨练。秘书要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 清楚达到这些目标的途径。在烦琐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思考, 积极撰写科研论文, 将秘书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 最终走向专业化。
(2) 自我调节能力。秘书琐碎而繁重的工作容易使自己形成一种消极的情绪, 消极的情绪如果日积月累得不到排解, 那么就会像慢性毒药那样慢慢地侵蚀身心健康, 最终爆发, 后果不堪设想。秘书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 进行自我调节, 找到合适的宣泄途径。
(3) 提高政策水平。政策水平是衡量秘书素养的重要方面, 是处理各类事情的科学依据。秘书应该熟知国家、学院各类教学政策、教务处教学管理政策, 以及所在院系的相关政策, 否则教务处以及学院其他各个部门、系上领导都成了秘书的政策咨询中心。
(4) 保持对事物的敏感和悟性。秘书每天和教师、学生打交道, 在很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只要有敏感和悟性, 就一定能从实践中产生要研究的问题, 并且不断的会有新的感悟, 这样才能在工作上有所创新, 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停留在过程的体验上, 而不是程序的完成上!
秘书学本科论文 篇6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加强教学秘书人员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教学秘书是各教学单位中从事教学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岗位, 是高校教学管理活动中最基层的实践者、管理者、服务者和信息反馈者。他们的工作繁杂, 直接在院长和教学主管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管理日常教学事务。虽然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问题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但形势不容乐观:政治素质偏低, 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管理理论素质低, 缺乏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低, 缺乏工作业务能力, 效率低, 质量低;缺乏改革创新意识, 知识结构单一, 学历层次、技术职称偏低, 现代管理知识匮乏;等等。教学秘书人员作为校内基层的教学管理者, 其素质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的好坏, 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因此, 加强高校教学秘书人员的绩效评估, 对于提高教学秘书队伍的素质, 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与研究型的高校相比,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创新性的办学理念等问题, 以致无法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 无法适应本科教学的要求。现在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然也在进行绩效评估, 但由于绩效评估体系还不完善, 如忽视了量化过程, 缺乏明确的责、权、利等指标, 因而缺乏科学性, 难以做到公平合理, 考核往往达不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无法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因此, 如何规范教学秘书的教学管理职位、完善对教学秘书的考评标准、考评手段, 创新其职业发展机制从而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 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估教学秘书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便显得至关重要, 这是学校教学顺利进行的需要, 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总之, 高校教学秘书职能的实现一方面离不开秘书自身能力与素养的逐步提高与完善, 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制度和机制, 这是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准绳。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秘书人员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非常重视教师绩效评估制度的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 对教学秘书的考核模式仍存在较大问题, 具体如下。
(一) 考核主体和客体绩效考核意识淡薄
对于每年度的绩效考核, 只是笼统地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不论是从考核主体还是客体, 都没有从根本上认识绩效考核的内涵。对于教学秘书人员的绩效考核, 考核结果如无告知则均默认为“合格”, 显然, 考核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 从考核主体来说, 目前对于教学秘书的考核主体责任不清, 失职失误职责根本无法追究, 对于最后的考核结果, 没有和教学秘书本人进行沟通, 容易给人造成不公平感和不信任感。其次, 从考核客体来说, 教学秘书人员工作琐碎繁杂, 再加上绩效考核的结果与下一年度的职位晋升、工资等无关联, 因此, 教学秘书人员自身也就很少甚至觉得没必要去过问绩效考核的结果。
(二) 考核的内容、方法太笼统、单一
绩效考核的重点应是考核工作实绩, 但现有考核的内容却被笼统划分为德、能、勤、绩、廉五方面, 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只能凭考核者的主观感觉, 根本无法体现教学秘书岗位的性质及特殊性, 更不能体现教学秘书人员的绩效状况。在实际具体工作中, 教学秘书服务的对象除了主管教学的上级外, 还有老师、学生、教务部门的相关人员等, 而这些人不参与评估过程, 导致绩效考核的结果不够客观、全面, 弱化了绩效评估的功能, 绩效评估的结果得不到教学秘书人员的认同。
(三) 评估指标太少, 标准模糊不清
常用的绩效指标有两类, 一类是关键绩效指标, 简称KPI;另一类是平衡记分法的绩效指标, 简称BSC。这两类指标中, KPI使用得比较广泛。教学秘书岗位属于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部门, 而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部门则需要为实现高校教学战略目标的使命做出支持。围绕高校教学战略目标, 对于高校二级院系的教学秘书来讲, 可从教学管理水平、能力及综合素质 (包括科研、组织培训、学习与成长等) 等方面作为绩效考核的关键性指标, 可从学生、院系教师群体、校级教学管理部门 (教务处) 、对外相关企业单位等角度作为衡量的具体指标。
(四) 缺乏绩效反馈的流程
对于教学秘书的考核结束后, 应及时反馈, 以便秘书能够了解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并予以改正。绩效评估的目的在于发掘被考核者内在的潜能和发展其工作技能, 将教学秘书人员自身的工作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联系。在实际实施绩效评估中, 学校因各种原因, 将绩效反馈这一环节省略了, 绩效考评仅仅是教学主管领导给一个“合格”就结束了, 使得考核与被考核者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 大大削弱了绩效评估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五) 绩效评估的结果没有发生作用
绩效评估的成功与否, 关键点就是评估的结果如何应用。很多失败的绩效评估, 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地运用绩效评估的结果。绩效评估的结果可以为人员是否适合所在的职位、职位变动、晋升、降级、奖酬分配提供有效的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 绩效评估的结果与上述所提的并无直接关系。针对几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进行调查, 教学秘书中认为考核结果对自己的工作报酬“影响很大”、“影响较大”仅占8.4%和5.0%, 认为对自己职位晋升“影响很大”、“影响较大”、“影响一般”分别占9.4%、10%和30%, 还有20.2%“不清楚”对自己影响有多大, 这说明绩效评估的结果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严重弱化了绩效实施的有效性, 无法调动教学秘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考核意识的淡薄、考核内容、方法的笼统与单一、评估标准的模糊、绩效沟通的缺乏、评估结果的零作用严重制约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教学秘书人员绩效评估工作的建议
绩效评估制度原本是运用于评价企业经营效益和业绩的理论, 将其大胆借鉴运用于高校的管理, 必须慎之又慎。绩效评估重在考核, 在于改善其被考核者的行为, 最终提升绩效水平。
1.考核者首先必须思想上重视绩效评估, 增强绩效意识, 以带动被考核者。考核者作为考核的主体在绩效评估过程中不但要了解被考核者方方面面的情况, 在评估过程中还要注意: (1) 评估考核的对象是行为, 而不是行为者。所谓“对事不对人”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也是绩效评估真谛。 (2) 考核者首先要善于聆听被考核者的看法、意见和要求, 确实了解其岗位及责任的具体内容和工作状况。 (3) 考核时尽量做到公平与客观。考核的结果除特殊情况外, 在一定的期限内不得泄漏。考核者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传递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在整个学校形成绩效评估的良好的氛围, 以此带动被考核者的落后的绩效观念。
2.执行开放式绩效评估模式。开放式绩效评估也叫“全方位评估”, 其工作步骤如下: (1) 人事处制定绩效评估办法, 发放绩效评估表。 (2) 教学秘书人员先对本人逐项评分, 自我评估。 (3) 主管教学的上级领导复核, 再评分并写评语。 (4) 教师及相关人员的评估, 综合考虑其评估结果。 (5) 服务对象学生评估, 作为评估的一个参考依据。上面的工作程序既保证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同时增加了教学秘书人员自我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秘书人员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
3.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与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1) 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要想构建公平的考核机制, 首次必须“细化关键绩效指标”, 即从哪些角度来衡量、考核教学秘书的业绩, 教学管理水平与能力、综合素质应当作为关键绩效指标, 接下来是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细化, 并赋予权重。其次, 建立一种任务绩效与情景绩效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与任务绩效完成的强制性不同, 情景绩效也叫情境绩效,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希望员工能够从事多样化的活动, 其中有些活动与他们个人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没有直接的关联。 (2) 建立“以人为本”的合理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以人为本”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尊重人、造就人、发展人的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工作是为学校教学发展服务的, 教学秘书队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 我们将“以人为本”引入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不仅是对教学秘书人员的人文关怀, 确保队伍的稳定, 更是符合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管理工作以工作量大、高强度、责任无限为主要特点, 对于提高教学秘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评估指标的选择非常关键。绩效指标可以是数量化的或者是行为化的, 首先明确本校教学发展的目标和需要, 对教学管理中各个要素进行分析, 务必清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工作目标、结果。再者, 对教学秘书人员的工作职责、流程设置等内容及对在职工作人员的具体信息 (包括任职资格、职位、工作等进行收集和分析) , 一方面可以确定工作流程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为量化关键指标的设置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可以确定岗位的职能特点, 明确行为化指标的内容, 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及衡量工作结果的指标和标准, 各项工作所占的权重等内容。要分别组织签署绩效协议书, 绩效协议书主要在于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绩效责任。
4.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绩效沟通和反馈, 这是绩效管理的关键。在制定绩效计划后, 教学秘书人员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 教学主管部门要指导和监督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 针对秘书的有效业绩和不佳业绩进行原因分析, 明确指出秘书工作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并要注意持续的绩效沟通, 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 适时调整计划。通过沟通可以提升教学秘书人员的教学管理水平以及临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可以有效激励教学秘书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也有助于教学主管客观、正确评价秘书个人的工作绩效。
5.正确分析和应用绩效结果。绩效结果是通过分析考核的文字材料和数据材料得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再确定绩效的效果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很多院校仅仅是把绩效结果与薪酬联系在一起, 这样就弱化了绩效结果的效用。绩效的结果是与其他的管理环节相衔接的, 例如职务的调整和晋级、个人发展计划以及处理内部员工关系等。
总之, 一个健全的绩效反馈机制应该包括思想上高度重视的考评双方、开放式的考评方式、合理完善的考评指标体系以及有沟通、反馈、应用等一整套完整的程序, 以利于考评双方就考评结论达成共识, 促进工作, 改善绩效。
四、结语
由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及教学秘书岗位在其中的重要性, 对教学秘书人员的考评便愈发显得重要, 因此, 有必要针对教学秘书人员构建符合教学管理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相信随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绩效评估的不断完善, 教学秘书人员的绩效管理工作也会不断科学化、规范化, 并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发挥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
摘要:绩效评估也叫绩效评价, 是绩效管理流程的重要环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办学的时间较短, 对教学秘书人员绩效评估的实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本文介绍了绩效评估的方法和内容, 分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秘书人员绩效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秘书,绩效评估
参考文献
[1]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王新华, 李炎婷.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素质要求[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9, 17 (5) :71-73.
秘书学本科论文 篇7
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各种类型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1,2]。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等教学管理,其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然而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他们既是教学院长(系主任)的得力助手, 也是全院教学教师的直接联系人,既是教学院长教学意图的传达人员,也是教师意见反馈的第一接受者。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逐渐将教学工作分解到各个二级学院,学院直接面临各个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制定和完善,直接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测评体系等的教学改革,这对学院教学工作带来两个方面的考验,一是教学院长在学院主要党政领导的指导下如何立定学院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定位,把握学院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二是教学秘书如何领会教学院长的意图,并用科学有效地方法将之传达到学院每位教师,同时及时反馈教师的直接意见,逐渐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从而形成整个学院上、下一体的教学共同体。因此,教学秘书工作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对学院教学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我校采用教学目标化管理制度,各个学院需要签订教学目标,特别是教学管理与运行、教学改革、质量工程等方面都提出具体的任务。这些任务要得以顺利完成,需要学院领导、分管院长、教学部负责人、教学秘书、全体教师、教学督导等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实现年度教学目标。教学秘书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正确把握领导的意图,及时与相关教师、相关职能部门、校院督导等沟通,他们的重要作用如同机器中的润滑剂,使得整个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特别是信息学科的飞速发展,教学管理向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也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学管理不仅包含先进的管理手段、管理制度和管理思想,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这就对教学秘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3]。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相关课程改革的推陈出新,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也日新月异,教师对教学的情绪和学校对教学要求的冲突时有发生,教学秘书如何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及时参与专业培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工作模式,从而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是作者多年从事教学秘书工作积淀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2 教学秘书工作的创新思维
新世纪要求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创新,教学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秘书的工作创新将有效促进学院整个教学工作的创新,教学秘书工作的创新思维将给基层老师们一股新的动力,对教学分管领导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来,共享资源成为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各个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且相互交叉、相互促进。如何将其他领域新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引进教学管理是教学秘书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能够恰当使用,将事半功倍,如现在很多教学秘书使用QQ群发布消息,大大节约时间。因此, 教学秘书应不断扩大知识面,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教学秘书要有开拓创新意识,不断拓宽视野,积极配合教学改革,一起参与讨论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熟悉整个教学全过程,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秘书的工作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各自的岗位上创新实践,朝着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目标努力。本文从教学秘书定位、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意思、加强沟通能力等几个方面来诠释如何培养教学秘书的创新思维。
2.1 认清角色与定位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管理模式,主要采用分级教学管理模式。目前, 我校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学校教学管理主要体现在宏观的计划、规划和方向的制定发布;院(系)级教学单位则既是办学的主体, 又是办学的基础。教学秘书是院(系)教学管理的中心纽带,准确把握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提高教学秘书的素质水平,是实现院(系)教学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3]。学院教学秘书必须做好三个角色和三个定位。
第一教学秘书是学院的教学基层管理者,属于管理岗位人员,主要管理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运行、学生学籍、教学档案、毕业设计、考试安排、教学文件及教学改革等各个方面的实质性工作。学院的教学秘书作为基层教学管理者,其工作定位于协助院分管院长管理教学方面的日常事务, 确保教学所有环节的正常运转,因此事务繁杂,需要耐心细致。
第二教学秘书是教学的服务者,属于教辅岗位人员,教学秘书可以不直接参与课堂教学,但是其重要任务是确保学院教师能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作为教辅人员,教学秘书要定位于充分利用学院或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合理安排师生的教学活动并为他们提供便利的条件,协调事务性矛盾,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管理质量,维护教学运行创造条件。
第三教学秘书是学院分管领导的参谋者,属于管理助手,教学秘书需要全面把握教学过程,对日常事务能够正确处理,同时作为教学管理助手,其工作定位是起草相关教学文件、撰写教学总结、发布教学通知,同时领会分管领导意图,及时传达领导思路,协助分管领导处理突发性教学事务。
教学秘书的这三个角色和定位决定了他们必须熟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政策和规定,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具备一定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和预警意识,对每一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要心中有数、考虑周全、服务到位,坚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听从安排,服从大局,做到事前参谋,事后服从,努力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出谋不决策,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在与人协作共事处理问题时要从多角度考虑,和谐地处理好和上级职能部门、院系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这些都需要教学秘书拥有创新思维观念,创新管理方法,牢固树立“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工作理念,确保整个学院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
2.2 创新工作方式
当前,各个学院教学秘书主要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个学院新增很多突发性工作,如实验班的教学任务、外来单位的调研、毕业设计的二次答辩、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分流、取消英语四级对毕业学生学籍资格的审查、专升本学生学分认定等,这需要教学秘书从正常的日常事务中抽身出来处理突发性事务。这迫使教学秘书改革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从三个方面来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管理的理论,学院要及时安排教学秘书利用假期参加一些专门的教学管理会议或论坛,以使他们不断开阔视野, 更新思维观念, 提高业务能力, 进而推动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工作。教学秘书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 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秘书的管理理论水平。
第二,教学秘书要积极学习新的办公软件或技术。随着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推荐,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将代替手工时代,教学秘书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也要发生根本性转变,要适应新形势,掌握新技术,提高办公效率,出来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文字和数据处理软件、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等外,还应该掌握最新信息通信工具,如参入各种QQ群、微信群,建立学院的教学QQ群、微信群等,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注重工作的时效性。另外,设计开发学院自己的教学管理平台,如让助管学生开发毕业设计选题系统、教师调课管理系统等平台,让日常事务更加便捷,使教学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从而让自己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
第三,善于总结,保存资料,为来年工作做好铺垫。教学管理工作往往具有重复性,很多事务是常规工作,如果教学秘书善于总结,善于保存资料,将有助于后继工作的开展。如对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计划的提交、中期的教学工作例会、期末的教学总结等,每年的这些工作既有不同,也有相似。
2.3 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
教学秘书是教学工作的服务者,需要提高服务意识,全方位服务教学这项中心工作。应该说教学秘书工作的宗旨是做好服务,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为了教师及其教学, 一切为了学生及其学习。为此教学秘书应该从三个方面增强服务意识。
第一面对全院教师,教学秘书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工作理念,既要考虑教学在每个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共性,也要考虑个别老师的个性化需求,如在课程设计安排、毕业设计学生的选择、上课时间的特殊选择等问题上尽量满足老师的个性化需求;在日常事务中,理解高校教师具有教学科研两个任务的特点,尽量反复提醒教师,避免因为各种头绪太多而忘记教学的某些环节,如节假日放假调整的教学任务、新学期开学教室安排等。让教师在充满爱意和关怀的环境下教学,从而高质量完成教学。
第二面对学院全体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全面服务”的理念,教学秘书要尊重学生,针对他们遇到的问题,如学分认定、课程选择、毕业设计等,要耐心讲解,对于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要主动关系,如多关心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疏导他们的情绪,总之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工作方针,让学生感受到学院的温暖。
第三、面对学校职能部门,如教务处等主管部门,教学秘书是学院的窗口,既要及时把握学校对教学要求的动向,又要及时反馈学院意见。教学秘书要及时提醒教师提交教务处等职能部门需要的材料,主动配合教务处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给学校职能部门留下好的印象,有利于完成各项教学目标考核任务。
2.4 掌握现代沟通技能,提升协调能力
教学秘书是联系教学职能部门、学院分管领导、学院教师、教学督导、学院学生的纽带,经常需要与学校教学职能部门、学院领导、学院教师、教学督导专家和本学院学生联系,需要具备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各种各样的人员需要不同的沟通方式,教学秘书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才能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第一,与上级职能部门沟通需要注意自己的角色,要充分考虑学院的利益,不要做出决策性的答复,既要回答上级职能部门的问题,又要留足余地为本学院领导充分思考和答复,说话要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
第二,在与自己的领导沟通时,应注意事先整理好要谈的话题,并选择好沟通的时机;沟通过程中,要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上级的意图,并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当与上级意见不同时,要尊重上级做出的决定,并积极执行;完成工作或解决问题后,要及时作汇报。
第三,在与老师们进行沟通时,重在执行分管领导的意图,但不要加入到说三道四的流言蜚语;发生分歧时时,焦点要针对问题,而不是个人;当发现是分管领导考虑不周全时,千万不要试图顽固到底,而是要先缓和气氛,稳住老师情绪,给分管领导留足空间来解决问题,然后及时征求分管领导意见并尽快给老师沟通回复。
第四,在与学生沟通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人都有一种被尊重的需要,作为学生,他们更有这种需要。教学秘书不能轻易采用命令与学生沟通,工作中需要有意识地尽量淡化师生差别,采用“建议”或“安排”的口吻来安排工作一定会比命令更有效;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来指出学生的过失或不足一定会比斥责更管用。如果担心自己的威信会不会因为自己这种和缓的交流方式而变得荡然无存,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恰恰相反,你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尊敬您。对于学生也要摒弃过去模式化的僵硬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4]。
教学秘书作为学院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参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经常与学校相关教学部门协调沟通,需要具备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教学管理协调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对上要为领导服务,对下要为教师、学生服务,横向与其他职能部门进行协调沟通, 上传下达, 沟通左右, 联系内外, 调动师生积极性, 用集体的力量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工作[5,6]。
3 结束语
高等教育关系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中教学工作往往是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不同的高等院校将教学工作下放到各个二级学院(系),二级学院成为教学主题,在学校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教学环节[7,8]。教学秘书在教学工作中肩负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如何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其中,教学秘书的能力在很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学院的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进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教学秘书只有需要不断学习,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教学工作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3):9-11.
[2]张文萍.浅谈新时期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创新意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149(1):105-106.
[3]公培红,王德民.论高校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与素质提升[J].文教资料,2008(4):170-1711.
[4]褚宝柱.浅谈教学秘书如何做好学院教学管理工作[J].高校建设,2013(8):50-51.
[5]徐东.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素质要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3):59.
[6]赵金艳.浅论高校院系教学秘书的职能与素质要求[J].职业教育研究,2005(9):118-119.
[7]龚晨音.浅析教务秘书的创新性[J].江苏科技信息,2014,21(11):99-100.
秘书学本科论文 篇8
关键词: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教学秘书工作,可持续发展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是国家对教育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是对学校以教学工作为核心的学校办学情况的整体性评估,是加强学校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教学秘书作为教学基层管理人员,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严格按照评估标准执行教学管理的重要人物。教学秘书工作的质量、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教学秘书工作质量高在客观上对学校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使参加评估的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有序,教学水平提高。因此,在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迎接教学评估的形势下,系部的教学秘书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 从评估中看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教学管理的参与者。
教学秘书岗位是高校迎评促建的关键所在。教学秘书在上级领导下,根据专业要求特点,按照教学规律组织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修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一种具有法规性的重要教学文件,在教学工作中要保持教学计划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防止他人随意改变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特点,教学秘书通过执行教学计划行政管理,协调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运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教学组织的重要作用。教学秘书协助系主任处理系里的具体事务,起到参谋作用。因此,教学秘书岗位是教学信息管理上传下达的桥梁,是学校教务部门联系院、系和学生的纽带,是学校各项教学计划和指令最基层的执行者。
1.2 档案管理者。
教学秘书应全面掌握教学及教学管理的文件和资料,并且分类存储,立卷归档,以供院系教学管理的需要。这些教学档案都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对稳定教学秩序和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继承和借鉴的价值。教学计划、授课计划、教学大纲等档案的保存为院系领导搞好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教学日志,进度表反映日常教学情况;考试试卷、毕业设计、科研论文等教学原始资料真实地反映教学运行状况,也是评估中一项重要的检查内容。教学秘书应该增强收集与整理档案的责任心,积极地做好各项材料的立卷和归档工作,使档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而这些方面又是迎评促建的重要检查点所在。要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优秀水平,切实提高高校教学与管理水平,教学秘书必须达到专业化水平。
提升专业教师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专业技术的实用价值与人文价值一同展现出来,用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感情去影响学生。即在传授专业技术的同时,将技术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人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将技术的发展方向、趋势介绍给学生,引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和追问。教师必须迅速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既要学有专长,又要广泛涉猎,既要专精,又要博览,只有首先成为通识型复合人才,才能胜任通识性教育工作;二是加强通识教育教师的沟通与协调,学校聘请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可以专兼结合,可聘请学界和业界的成功人士给学生上课,这样既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又可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
1.3 学籍成绩的记录者。
学籍成绩是一项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从老师处收成绩册;登记补考学生名单及学生人数;将成绩册、补考名单报送教务处,根据教务处安排,通知学生补考时间和地点;在教务网输入学生成绩。在试卷的规范管理方面,从命题审核到试卷分析,从教师对试卷的精批细改,到规范整齐的归档,都需要教学秘书严格把关,认真细查,及时纠正教师的错漏之处。而这些琐碎的工作,都需要教学秘书耐心细致地做,反反复复地核查,确保不出任何差错,这些也都是评估专家组必须检查的,是一个系部教学秩序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2. 从评估中看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若干缺失
2.1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专业方向拓宽,办学层次改变,学生人数扩张,教学秘书的工作量急剧增大。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新时期,传统的工作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岗位要求,很多教学秘书都是刚参加工作的本科生,专业不对口、高层次人才的随掉人员,他们对教学的发展缺乏教学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在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
2.2 在评估工作中,院系两级负责保管的教学档案资料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原因是各高校在建设规划中,往往将重点放在院系及专业的建设中,忽略了档案资料的建设与保存。另外,各院系负责保存教学档案的教学秘书更换频繁,使教学档案材料收集、保管等经常出现断档现象。
3. 从评估中看高校教学秘书的可持续发展
3.1 明确工作职责。
根据本科教学的需要,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教学秘书分为教务秘书和考务秘书,进行职责分工,协作管理。系部教学秘书只有充分明白自己的职责,系统地掌握教学管理知识,熟悉学校关于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掌握本系部的教学特点,组织行政人员做好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日常服务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搞好分工与协作,才能更准确、更快捷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3.2 科学文化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了教学事业的发展,教学秘书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由于现代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教学领域,教学管理的业务信息也愈来愈多,如学籍管理、教学计划修订等工作都需要用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已经成为其中重要的沟通工具,与日常的工作联系密切。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对教学秘书提出了更高的科学文化要求。这就要求教务秘书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赋予富于三是加强对通识教育教师的激励。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课题研究和教学奖以调动教师参与到通识教育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第1版)[M]清华大学出版,1999.12.
[2]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第1版)[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陈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论民办院校的精气神
赵
(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三系,陕西西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在中国大地迅速崛起,构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大潮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多年来,民办高等教育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发展道路,从“大浪淘沙”阶段逐渐过渡到“组成部分”阶段,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确立了民办高校的重要地位。民办高校如何进一步发挥其精气神,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以下论述。
关键词:民办院校精气神民办教育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传统的“国有公办”高等教育无法使教育服务达到市场人才供求平衡的状态,在我国由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投资体制,高等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政府财政投资。历史地看,民办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曾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我国的小学、初中教育就是之前几经变迁的民间私塾教育。成立于1928年的西安培华女子职业学校,就是由邵力子、傅学文、杨虎城、谢葆真、宋美龄等一大批知名人士的捐资兴建助学起来的,之后几经变迁为西安培华学院的。民办高等教育自1984年以来的20多年间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尤其在金融系统。以往,人们在谈论国外的高等教育体制时,总不免谈到西方发达国家最著名的一流高校,比如剑桥、牛津、哈佛、早稻田等民办院校,并把它们与我国的清华、北大、交大等高校比较。不论是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东南亚和拉美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民办教育都非常发达,在高等教育全民化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快和深化,加快改革调整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调整办学模式,灵活地利用海内外华人科技人力资源,吸引民间资本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多渠道地培养人才就显得十分重创新精神,熟悉教学规律,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技能,把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技能运用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去,使教学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技术化,为师生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有机会要积极进修研究生班教学管理知识,进修计算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计算机技能,能得心应手地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充分利用校园网,使之成为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提高工作效率,完成教学管理各项任务,增强“管理育人、服务到位”的效果。
3.3 良好的业务知识素质。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教学秘书是教学工作的参与者,处在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基础,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起着巨大的影响工作。因此教学秘书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专业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学秘书完成工作的基础,无论是教学计划的实施还是各科成绩分析、考试总结、实施工作的反馈信息,都离不开文稿的撰写。准确简洁的文字表达,分别分类,完整地表达思想,能够更好地为系领导做出高效高率的决策提供依据。教学秘书应该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业务学习,提高知识结构、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教学工作日益多样化的新要求。
3.4 和谐的沟通合作能力。
在很多本科院校,四个年级才配备一个教学秘书。教学秘书的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工作量大,事情琐碎,业务繁忙,
濛
要,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刺激国内需求的需要。
一、“大浪淘沙后”民办院校需要精气神
在教育资源需求市场的推动下,2003年“非典”后,民办教育经历了一次“大浪淘沙式”的整合,接近半数的民办院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被淘汰。面对严峻的教育市场,民办院校适时地整合资源、正确定位,创造更具吸引生源和家长的办学环境和教育条件,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招录着、聚集着、培养着求学青年,培养着在青春期年龄段渴望获取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培养着来自东南西北的、不分民族的青春期年龄段的求学群体。在社会广泛对人才的需求下,民办院校数目、在校人数持续增长,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60%左右。民办院校已成为一个庞大且不断发展的强大群体。在教育市场资源短缺和争夺教育资源利益的双重因素驱动下,大量民办教育机构的挺身而出和面对国有公办教育不断扩招的“撞击测试”同样要有精气神。近年来的教育质量测试出部分民办教育在经历了“大浪淘沙”式的竞争后,逐渐走向成熟并向办学规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民办院校的“体制孱弱”和部分国有公办教育专业设计脱节市场需求的现象已构成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的“短板”。虽然政府重视、社会支持有实力的民办教育,但被“国有公办”主导的中国民间对民办教育和部分国有公办的关注度和认可度近年来也一直不高。在竞争、发展中,没有精气神的民办院校就会在充满“国有公办”扩招教育环境之下招不到素质较高的生源,生源就会更加紧张,办学气氛就会更趋恶化,百无聊赖、校风不正、秩序散乱、学生退学、学院停办、队伍解散、教师失业,民办院校就会失去独特的魅力,这样的事例别别皆是。有了精气神,民办院校就会树立起独特分明、勇往直前、朝气蓬勃、校风井然、学子崇拜、家长敬仰、社会尊敬、昂教学秘书不仅要协助系主任搞好教学日常工作,而且要协调好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秘书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自身的协调力和亲和力,最大限度地发辉潜能,将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创造和谐的环境,营造平等、团结互助的氛围,极具耐心,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随着学院的大发展和院系两级管理的制度不断完善,教学秘书需要与学院外部的相关单位进行联系洽谈,这都需要教学秘书具备足够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学秘书要虚心了解岗位职责和有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了解各年级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情况,征求学生对开设专业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为老师和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及时把教师及学生对教学工作方面的建议反馈到上级部门。
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迎接教育部高校本科评估工作中,教学秘书承担的工作将成倍增加,专业性也将进一步加强。通过高校教学评估,对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慧明.对高校迎评促建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校发展与评估,2005,(4).
[2]张雪妮.高校教学秘书管理育人论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秘书学本科论文 篇9
一、教学秘书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的主要作用
教育部实施的本科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性、阶段性工作,教学管理则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性、长期性工作。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基层管理者、执行者,在这具体性、长期性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1) 教学秘书的沟通协调作用。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院( 系) 是教学单位,教学秘书受教务处、院 ( 系) 的双重领导,常处在学校教学主管部门 ( 教务处) 、教学院长 ( 系主任) 、教师、学生和其他教学辅助部门的交点位置上,一方面要完成教务处、院 ( 系) 领导所布置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借助有效的沟通手段较大范围地接收和散播来自其他部门的事务教学信息,广泛地与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参与者进行经常性的信息沟通,形成合力,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
( 2) 教学秘书的助手、参谋及监督作用。教学秘书这方面的特点表现在工作上是协助教务处和院 ( 系) 教学主任做好校、院 ( 系) 的教学管理和组织,并负责处理系内的日常教务工作,同时对院 ( 系) 的教学工作进行监控督促,为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如: 协助院 ( 系) 领导落实教学任务,收集、整理教师课程计划表,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并上报教务处; 协助院 ( 系) 领导检查、总结期中、期末教学情况,按时向教务处汇报本院 ( 系) 每学期教学情况,协助院( 系) 领导组织和协调毕业班的论文答辩工作; 组织学生座谈统计分析期中、期末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等,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出谋划策。
( 3) 教学秘书的信息管理作用。评估过程中,评估专家是通过院 ( 系) 多年来形成的大量文字、影像、实物等教学管理和教学成果方面的资料来判定其是否符合评估标准的,评估专家只有全面了解、掌握真实地反映院 ( 系) 教学教改和管理水平的资料,才能对一个评估单位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办学可持续性进行全面评价,这是评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些资料的收集、归档和整理都是由教学秘书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收集完整并妥善保管的。因此,教学秘书的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评估专家对办学单位各方面情况了解的多少和评价的高低。
二、教学秘书的素质要求
( 1) 过硬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和首要条件。从事教学秘书工作人员大多是懂得本专业学科知识的年轻人,专业知识、专业思想比较扎实,但若没有高标准、严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那么他们如何在工作中用思想武装自己,拓宽视野,增强思想的敏锐性? 因此,教学秘书要加强思想政治上的高度责任心和义务感,在工作中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甘为人梯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敢于实践,善于思考,增强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全心全意为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服务的观念,在工作中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在工作之余,还要认真学习国家及学校重要教学文件,提高高等教育理论水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本职工作。
( 2) 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在专业知识素质方面: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教学秘书所涉及的知识层面非常广泛,为了能顺利开展工作,其不仅要具有该学校、学院 ( 系) 的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并在工作中不断吸收本学科新的知识信息,注重知识的更新,还要学习外语、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行政管理学等辅助工作的知识。只有跟随时代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地给自己注入新鲜血液,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不断完善造血功能,使自己保持生机活力,工作才会保质保量。
在业务能力方面: 1统筹管理能力。教学秘书应该是教学院长 ( 系主任) 工作方面的得力助手,学院 ( 系)里有很多教学事务都要由教学秘书完成或负责实施。学校的教学事务头绪繁多,教学秘书要清楚每学年每学期的常规性事务,做到事前有计划,计划有余地,妥善安排,分清轻重缓急,运用统筹学知识,提高工作效率。2协调沟通能力。教学管理事务涉及各方各面,在这个庞大而又相互牵连的网络中,教学秘书处于枢纽位置,上令下达信息时要及时准确,下情上报时要客观公正。教学秘书要将学校、教务处等上级教学管理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相关规定、实时通知,完整准确地传达给学院各教研室、各位教师以 及全院 ( 系) 学生,教学工作得以井然有序。同时教学秘书也要将院 ( 系) 信息加以收集、整理,按程序上报 给学校、教务 处或学院( 系) 的相关领导,以备各级领导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相应的对策,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的教学秘书能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正常地进行。3现代化信息管理能力。学校信息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技术,教学秘书应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文字处理、数据管理、网上办公等,在为师生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4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教学秘书要根据实际情况撰写一些通知、报告甚至是年度总结; 在处理工作中需与工作对象反复磋商,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交涉事宜等,因此合格的教学秘书应会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语言文字表达合乎规范标准。5创新能力。教学秘书要不满足于应付一般性的工作,不被动地开展工作,要有一定的驾驭工作的能力、开拓创新的精神、活跃的工作思维,要对教学教务工作有见解; 善于积极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努力探索教学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才能跟上教改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6科研能力。教学秘书应结合学校、学院 ( 系) 的工作实际,积极参加教学管理项目的研究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不断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总结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撰写教育教学管理研究论文,将教学管理的工作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秘书学本科论文】推荐阅读:
秘书学本科专业06-20
职业秘书论文10-09
高校教学秘书论文05-14
行政秘书实务论文08-03
秘书实务论文题目08-14
高校教学秘书素质论文11-23
研究生科研秘书论文05-27
秘书有效的时间管理论文11-26
秘书工作中的模糊语言论文08-13
浅析现代秘书的文字表达能力论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