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围生期护理(精选8篇)
产妇围生期护理 篇1
孕妇足月妊娠住院能否顺利自然分娩, 能否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以及正确护理新生儿, 是产科护理人员应该关注的问题。而产科护理人员对孕产妇在产前、产时及产后的能否做到有效指导和护理, 对上述问题的作用不可忽视。以下是笔者在十多年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1 做好产前护理, 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
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因素是影响产妇分娩的四个主要因素, 产道及胎儿因素属于不可控因素, 而产力和精神因素常常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从而影响到自然分娩。
1.1 产力即分娩的动力, 是影响产妇分娩的主要因素之一。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 (即宫缩) 、腹壁肌和膈肌的收缩力 (即腹压) , 以及肛提肌的收缩力, 其中以子宫收缩力最重要, 其贯穿于分娩的整个过程。以下措施有利于保证产妇充足的产力。
1.1.1产前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可以保持体力。应尽量为孕妇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 缓解其紧张情绪, 有助于睡眠。助产士应指导孕妇合理进食, 可少量多次, 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饮食。部分孕妇因宫缩引起呕吐致使不能正常进食, 可给予巧克力、功能饮料等高能量食品, 使产妇在分娩时保证产力, 避免发生宫缩乏力, 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
1.1.2孕妇临产前的不规律宫缩持续时间1 d~3 d不等, 长时间的宫缩影响产妇休息和睡眠, 临床上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肌肉 (或静脉) 注射度冷丁或地西泮处理, 阻断无效的子宫收缩, 以保证孕妇得到充分休息。此类药物同时可以调整宫缩, 但需注意告知和观察药物引起的头晕、呕吐等副作用。
1.2 精神因素是影响产妇分娩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尽管分娩属于生理现象, 但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1]。对于疼痛、出血、难产以及胎儿性别不理想等有关分娩的负面信息, 多数初产妇产前已经从多渠道获得, 而对于自己能否顺利生产的未知, 使待产妇临产后情绪不安、焦虑甚至恐惧。助产士在观察产程中应主动与待产妇及家属进行交流:介绍分娩的相关知识并告知产程进展的规律, 以和蔼的态度耐心解答待产妇提出的各种疑问, 消除其思想顾虑, 从而使其放松紧张的心情。期间鼓励待产妇进高热量饮食, 以得到足够的能量保证。督促待产妇2 h~4 h排尿1次, 以免充盈的膀胱影响宫缩进而影响胎头下降;排尿困难者, 必要时可给予导尿处理。
2 产时的有效指导和护理有利于自然分娩的成功
当初产妇宫口开全, 经产妇宫口扩张4 cm且宫缩规律、有力时, 应将产妇送至分娩室, 助产士应指导产妇如何上产床并摆好生产体位。助产士应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双手握住产床把手, 双脚蹬在产床上, 于每次宫缩时深吸气屏住, 然后如排便样向下屏气增加腹压;宫缩间歇时呼气, 全身肌肉放松。如此正确运用腹压, 可以缩短第二产程。此时有部分产妇因为疼痛及体力的大量消耗, 往往产生放弃自然分娩的念头。在观察胎心正常的前提下, 助产士应以坚定的态度, 口头语言结合肢体语言等方式, 不断给产妇以鼓励, 坚定其自然分娩的信心。助产士和产妇共同努力, 从而坚持顺利到达分娩的终点。
3 良好的产后护理可以促进产妇康复, 保障母婴健康
3.1观察阴道出血量, 防止发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 m L。
3.1.1应及时观察产妇阴道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 护理人员于产妇下腹部触摸到子宫呈球状, 质硬, 示子宫收缩良好;如触及形状不明显, 质软, 则提示子宫收缩不良。发现子宫收缩不良或阴道出血量较多时应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 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1.2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 可致产后出血, 应告知到位, 观察时应注意沟通要到位, 告知产妇应及时排尿, 切忌憋尿, 充盈的膀胱同样影响子宫收缩。曾有产妇因探视人员在场, 不方便排尿, 膀胱充盈而导致产后出血。
3.1.3及时帮助产妇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 早吸吮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复原, 防止产后出血, 并能增进母婴感情。
3.2产妇合理的休息与饮食、心情愉快可以促进乳汁分泌, 应指导产妇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 注意汤汁充足有利于乳汁分泌。产妇应与婴儿同步休息, 告知其母乳喂养的好处, 尽量保证4个月~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
3.3指导产妇及家属做好对新生儿的护理
3.3.1指导产妇及家属护理婴儿前应洗手, 女婴应指导家长学会清洗会阴部。
3.3.2出院前的新生儿脐部护理由护理人员完成, 应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脐部残端一般7 d-10 d自然脱落。如有红肿或脐部残端长时间 (超过1个月) 应向医务人员咨询处理。
3.3.3新生儿出生后一般于24 h内接种卡介苗, 应告知家长卡介苗接种反应与一般的预防注射不同, 通常在接种后3周左右, 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 中间逐渐软化, 形成白色小脓疱, 脓疱破溃后, 脓汁排出, 经过1周~2周才结痂, 愈合后可留有圆形瘢痕。上述过程一般要持续2个月左右。接种卡介苗后还会常引起接种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肿大 (多为腋下淋巴结肿大) , 这是正常反应, 随着接种部位的愈合, 肿大淋巴结也会自行消退。可以用热敷的方法促其消退, 如果有脓疡形成, 可以请医生用注射器将脓液抽出, 促进愈合, 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接种卡介苗后局部有脓泡或溃烂时, 不必擦药或包扎, 但局部要保持清洁, 衣服不要穿得太紧, 如有脓液流出, 可用无菌纱布或棉花轻轻拭净, 不要挤压。平均约2个月~3个月自然会愈合结痂, 痂皮要等其自然脱落, 不可提早抠掉。
3.4产妇产后42 d可以恢复性生活, 但须采取避孕措施, 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 不哺乳者以药物避孕为宜。
3.5产后42 d, 母婴应返院复查。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74 .
产妇围生期护理 篇2
中图分类号:R619+.3 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10-750-02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10.024
妇幼卫生工作是国家公共卫生重要体系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当地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妇幼保健院的职能也必将发生改变:从单纯以妇幼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中心转向医疗与服务并举。其功能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疾病诊治、无病预防和有病早治的服务,还应包括更方便、快捷、更完善的配套服务。其中,正常妊娠围生期护理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1 围生期护理的社会需求
1.1围生期的定义
围生期在我国是指怀孕满28周(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1160克)至产后7整天的这段时期。这段时期对孕妇和胎儿来说是最危险的时期,很多孕妇可能出现某些并发症,威胁着自身及胎儿的安全,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一般可以安全度过这一时期。
1.2 现代妇女对围生期服务需求日益提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妇女对于妊娠分娩方式的认知改变,妊娠妇女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仅仅选择在有资质的医院分娩,而是在安全分娩的同时尽可能得到更优质的差异化医疗与护理配套服务。对于医院或者各级妇幼保健站来讲,在做好基本医疗提高自身医疗服务质量外,还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服务,更好地为围生期妇女服务。
2 正常妊娠的围生期护理
从孕妇进入妇幼保健机构开始,医务人员即应迅速了解孕妇的服务需求,针对特殊时期服务对象的心理特点进行健康宣教与指导,贯彻全程、全方位护理、教育模式,缓解孕妇及家属亲友的紧张与焦虑心理,使孕妇在入院期间不仅正确认识分娩方式,而且理解相关医疗服务活动,增长分娩、育儿相关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2.1 饮食与生活方面的指导
由护理人员向孕妇宣教健康均衡的饮食,指导摄入富含优质蛋 白质、铁、钙、磷及维生素的食物,对于有浮肿的孕妇,建议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注意民族饮食习俗,指导孕妇安排饮食,鼓励与家庭成员、亲友同时进餐,增加食欲。为产妇哺乳打下了基础。指导孕妇的生活护理,在引入舒适的同时,寓宣教于护理。指导孕妇起床后、进餐后及睡前认真用软毛牙刷正规刷牙;饭后使用碱性漱 口液。应用温水清洗乳房,避免乳头刺激感或酸痛;清洗后可局部使用油脂防止皲裂;如乳汁在乳头处形成结痂,可用温水软化后去除;采用坐位淋浴,注意防滑,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发生缺氧。 同时,指导孕妇散步、听轻松音乐等娱乐活动,松弛焦虑心理,减轻精神压力,增加家庭轻松愉快的气氛。
2.2 围生期妇女的心理疏导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多数孕妇为初产妇,没有妊娠与分娩经验。家庭成员既往经验陈旧、缺乏经验或者对孕妇存在误导,浏览相关书籍或应用各种资源得到的信息可能并不能缓解孕妇的紧张与焦虑情绪。而部分经产妇,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经验或夸大分娩不适,对医疗服务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在孕妇入院后,全程护理师首先通过在轻松的环境下与孕妇、家属亲友进行问候、交谈,向患者简单介绍医疗护理部门、人员的构成,询问患者家庭构成、分娩准备情况、有关分娩问题,进行孕妇焦虑程度的评估。并给予一定知识的宣教,应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地护理知识的讲解,使孕妇对分娩和新生儿的护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同时也可得到孕妇、家属亲友的主动配合。这样在孕妇人院之初便可为后期分娩做好心理准备,同时也可增加孕妇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与满意,扩大了医 院的知名度。
3 根据不同分娩方式,给予差异化的护理服务
3.1阴道分娩护理
为适宜阴道分娩的孕妇提供导乐陪伴分娩,在整个产程中给孕产妇以持续的生理、心理及感情的支持。在温馨的环境 中,经培训的有经验的助产士对产妇进行舒适抚摸、亲切关怀和交谈,给予生理和心理上的支持、鼓励,消除孕妇的紧张、恐惧情绪。同时,密切观察产程,并向产妇解释产程的进展。在服务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异常,积极配合医师予以纠正,使产程得以顺利进行。对于陪伴分娩的家属及亲友,安排轻松的等待环境应用音乐等手段缓解其焦虑情绪。及时告知孕妇分娩进程及医师处理,赢得对临床处理的积极配合与理解。同时,足月孕妇与家庭成员、亲友对分娩过程、孕产妇生理与心理活动的交流,缓解产妇的疲劳与不适,为孕产妇提供精神支持。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减少分娩并发症的发生。
3.2 剖宫产分娩护理
3.2.1术前介绍术前向产妇与其家庭介绍手术相关知识、术后可能发生的排气、排便障碍、腹胀等问题,进行良好沟通,消除恐惧心理,减轻心理压力。充分赢得产妇与家属的信任与配合,产后早期发现不适,主动进行处理,有利于产妇产后机体的早 日康复与整个产褥期的恢复,同时也更有益于支持母乳喂养的成功。
3.2.2 术后不适的护理与宣教对剖宫产手术患者来说,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返病房仍需仰卧位平躺6h左右,除切口疼痛外,可以因长时间被动体位而引起肌肉疲劳与酸胀不适。术后早期改变体位、局部按摩,帮助产妇缓解不适。由于产妇仍处于高凝状态,术后早期指导主动及被动肢体收缩活动,避免术后血栓形成。同时给予适当镇痛处理,能够减轻产妇痛苦,利于术后恢复与哺乳。腹部手术后产妇,术后腹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因为术中肠管受到激惹、肠蠕动减弱所致。对于此类情况,告之并帮助产妇和家属,在产妇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产后 6 h 后可于床上适当翻身,抬高床头促进肠蠕动。
3.2.3产后饮食指导为产妇提供饮食指导,提供多样化食谱,指导摄入清淡饮食,术后早期避免豆制品,奶制品及含糖高的食物等产气食物,多食粗纤维食物(绿色蔬菜类),以促进肠蠕动。多摄人汤类,增加乳汁分泌。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 。
3.2.4哺乳与育儿健康指导胎儿娩出后应热情祝贺产妇初为人母,把新生儿放在母亲胸前进行第一次接触、早吸吮、建立母子感情。通过吸吮还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同时,为母乳喂养打下基础。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及母婴同室的意义,实行“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哺乳的产妇进行恰当的教育,手把手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同时进行评价。对新生儿的科学的护理,正确指导产妇和家属学会观察新生儿的哭声及大小便,脐部护理、婴儿沐浴、新生儿预防接种、黄疸的观察,详细告知如何更换小儿的体位,做到定时翻身和侧卧位,以及衣物的合理添加 ;告知如何逐步增加喂奶次数和正常的体重增加范围以及必要的急救须知,同时,可以适当介绍新的育儿方法,如婴儿游泳和婴儿抚触等。
总之,对于围生期妇女,应改变以往仅完成分娩的模式,在进行医疗的同时从人性化的角度给予全程生理和心理等全方位指导。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0,201.
2.周昌菊,陶新陆,丁娟.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
3.王新.对自然分娩后产妇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
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8,22,1185-1186.
4.杨整哉,杜稳侠,马玉琴,等.孕产妇住院
期间健康教育需求及施教对策[J].护理学杂
围生期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指导 篇3
关键词:围生期,孕产妇,心理护理,影响
妊娠分娩是大多数女性必然经历的正常生理过程, 但是其本身也是一个重大的应激事件。随着分娩的临近以及生理状况的不断变化, 孕妇可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情绪变化, 约95%的孕产妇会在分娩的过程中有着较为强烈的孤独感和恐惧感[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 人们对孕产妇的心理状态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围生期妇女的分娩方式、各产程时间、分娩过程出血量、产后病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除生物医学的因素外, 必须顾及到心理行为因素, 对围生期妇女的心理护理指导是整体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本研究对117例孕产妇围生期进行心理护理指导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3月—2011年6月收治孕产妇208例, 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91例, 年龄22岁~31岁, 平均年龄 (28.04±3.26) 岁;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5例, 大专38例, 本科及以上28例;分娩时孕周38周~42周, 平均 (39.67±0.22) 周;胎儿体重2 700~4 100 g, 平均 (3 056.87±208.55) g。观察组117例, 年龄23岁~33岁, 平均年龄 (28.22±3.35) 岁;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32例, 大专49例, 本科及以上36例;分娩时孕周38周~42周, 平均 (39.79±0.24) 周;胎儿体重2 700~4 200 g, 平均 (3 102.69±210.37) g所有孕产妇均为初产, 单胎头位, 无妊娠合并症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 无剖宫产体征。2组孕产妇在年龄、孕周、胎儿体重、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2组产妇医生均建议采取自然分娩方式。围生期间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包括产妇进行孕期检查、产后健康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入院时为其营造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3], 向孕产妇及家属介绍病区及医院环境, 向患者详细讲解围生期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在沟通中了解孕产妇的感受。对于孕产妇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予以满足, 让其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 从而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 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基础。针对孕产妇存在的各种不良心理状况, 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安慰, 给予健康指导, 耐心回答产妇的问题, 对于其错误的认知及时给予纠正。指导产妇进行产前胎教, 并教会其倾听和记录胎心。产妇于分娩后生理状态再次经历较大的改变, 心理也随之变得脆弱而不稳定, 护理人员可给予其相关产后恢复知识指导, 鼓励产妇说出自己的感受, 进行体形恢复训练, 并与产妇家属进行沟通, 给予其充分的关心[4]。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中总出血量、产后病率、新生儿窒息率;统计自然分娩产妇各产程时间。以WHO疼痛分级标准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状况进行分级[5]:仅感腰酸或轻度不适为0级;可忍受的腰酸痛, 有或无微汗, 不影响睡眠为Ⅰ级;伴有出汗的明显腰酸痛、急促呼吸, 但是可以忍受, 对睡眠有影响但不严重为Ⅱ级;不能忍受的强烈腰酸痛, 产妇大声喊叫, 对睡眠造成严重影响为Ⅲ级。借助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2组患者分娩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价, 以50分为正常, 50~59分、60~69分、70分以上分别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娩情况
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自然分娩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娩过程出血量、产后病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果见表1、表2。
2.2 分娩疼痛
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3 心理状况
观察组产妇抑郁及焦虑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3 讨论
分娩是女性一生中十分重大的生活事件之一, 特别是对于初产妇而言, 由于缺乏相关经验, 周围亲友以及社会信息又往往加大了对分娩痛苦以及抚养婴儿困难的描述, 使孕产妇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娩和角色转变时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孕产妇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当孕产妇情绪发生变化时, 不仅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同时内分泌系统也会发生相应反应, 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加, 血压升高, 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6]。诸多资料显示, 孕产妇分娩产程、疼痛程度以及出血量等均与其心理状况有着密切联系[7,8]。因此帮助产妇树立良好的生育观, 保持其情绪稳定和愉快对于顺利分娩有着重要意义[9]。
围生期妇女机体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生理阶段, 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异常敏感。分娩前孕产妇初入医院对环境不适应, 护理人员应向其介绍医院环境和医务人员, 消除其陌生感。初产妇对分娩的过程不了解, 护理人员应耐心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使其树立信心, 消除错误认知, 告诉产妇自然分娩是一种对母婴均有利的分娩方式, 变恐惧感为安全感。有的产妇对即将面对的分娩结果不明确而感到紧张, 希望快速结束分娩而表现出焦虑烦躁和不安[10]。对于这部分期待性焦虑者, 护理人员应向其讲解足月分娩的重要性, 建议其可以进行适当运动, 改善睡眠, 增加食欲, 以利分娩。还有一部分产妇同样是对分娩结果的不明确性而感到紧张, 但是主要表现为担心难产、畸胎或胎儿性别不满意等。对于这部分忧虑情绪明显者, 护理人员应向其介绍目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告诉其科学接生的安全性, 必要时请医生为其进行必要的检查, 消除其担心产下怪胎、畸胎的疑虑。对于孕产妇提出的各种问题护理人员要细致耐心地回答, 给予心理上的鼓励支持和安慰, 相应的健康宣教内容确保其熟练掌握, 并让其充分认识到围生期可能存在的危险从而做好心理准备, 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对围生期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时, 应给予其充分的尊重, 帮助其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本研究中所有孕产妇均无剖宫产体征, 均可行自然分娩, 但是在分娩之前或者分娩的过程中部分产妇由于主观意愿要求行剖宫产。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娩过程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产后病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的产妇其产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 产妇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抑郁、焦虑情绪也明显较轻。因此我们认为对围生期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指导, 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有利于减轻孕产妇分娩的痛苦, 改善其不良情绪, 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和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徐淑稳, 房桂英, 周长浩.心理干预对产时产程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24) :3345-3346.
[2]刘凤英, 米莉, 刘淑军, 等.围产期孕妇的心理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7, 13 (24) :572-573.
[3]郝红雁, 李翀, 韩丽梅, 等.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自然分娩率[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 40 (4) :494-495.
[4]赵淑婷, 陈月嫦, 谭章云.孕期心理干预对改善产妇心理状况的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3, 21 (1) :36-40.
[5]党蓉芳, 李珊, 宁晓娥, 等.音乐减轻产痛加速产程105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19 (7) :446-447.
[6]王珍怀.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健康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09, 17 (1) :30-31.
[7]张彩虹.农村产妇配偶产前的心理状态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30) :4276-4278.
[8]全正中, 司华英, 张绪云.342例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07, 14 (2) :469-470.
[9]于秀梅.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7) :858-859.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的心理护理 篇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年龄>35周岁的高龄产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其的妊娠、分娩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我院收治的高龄产妇来看, 大多都存在较大的心理变化, 其中绝大多是以高度恐惧、紧张焦虑和抑郁较为常见。问卷调查显示, 100%产妇对于分娩或者剖宫产手术存在恐惧、紧张等心理, 往往担心分娩是否会疼痛, 孩子是否健康, 更有关心男孩或女孩的, 还有担心护理人员技术和服务态度等问题, 这对产妇的待产、分娩和产后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做好高龄初产妇的心理护理, 帮助其渡过心理不良因素影响[1]。本文在分析来白城中心医院就诊的201例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变化的基础上, 根据其心理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收到满意的效果。
1 营造温馨环境, 调节饮食
1.1 营造温馨的产房生活环境
从住院的第一天开始, 几乎全部高龄产妇逐渐紧张心理变化。为了促进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 应注意创设温馨的产房, 粉红色的墙壁配上适当孕妇须知的画片, 让产妇一住进医院就感觉到犹如家庭的温暖。同, 时粉色可以起到缓解精神紧张的作用。
必须保证产房空气清新, 光线柔和如自然光, 在窗台上摆放不易引起过敏的花卉, 加之护理人员给予的和蔼可亲的优质服务, 会给高龄产妇以莫大的心理安慰和支持, 达到缓解紧张焦虑的目的, 有利于顺利分娩。
1.2 饮食调节
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孕妇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在实际生活中, 很多高龄产妇认为自己只生一个孩子, 所以大量的补充营养, 目的在于促进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对于高龄产妇来说, 在饮食上要一定要注意各类营养要素的平衡摄入, 有些水果还可以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加强营养的同时, 要控制高脂肪、高糖饮食, 避免怀孕期间体重增幅过大, 这样容易导致产妇很胖, 而生出来的婴儿却体重很轻。同时, 也要注意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 防止胎儿过大, 不利于分娩。
2 产前心理疏导和产程的特殊护理
2.1 产前心理疏导
对于高龄产妇来说, 往往担心自己年龄较大, 生育能力降低, 有些可能合并其他一些疾病, 这样分娩或者剖宫产是否会增加更大的危险。一般来说, 高龄产妇基本上视自己的胎儿为珍贵儿, 胎儿是否健康, 能否顺利产下等担忧。因此, 这要求护士要耐心细致地进行产前心理疏导。
必须给予必要的产前健康教育。高龄产妇以文化程度较高者居多, 她们往往更加敏感多虑, 这需要护士应与产妇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讲究沟通技巧和艺术, 使之知晓正常分娩的整个过程。
2.2 产程特殊心理护理
高龄产妇分娩动力不足往往会延长第二产程经历的时间, 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概率较高。因此, 有必要对高龄产妇进行分娩指导的健康教育。在第二产程中, 要告知产妇如何憋气和用力, 鼓励产妇使用腹压等都有利于胎儿产出, 宫缩间歇适当的为其擦汗、喂水等, 医护人员以沉着镇定的情绪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消除其心理压力, 使其树立足够的信心完成分娩过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 医务人员要冷静、果断、迅速处理, 保证顺利分娩。当胎儿娩出异常或所生的孩子的结果不合产妇的理想时, 医务人员应给以善意的谎言, 待胎盘娩出后加压按摩子宫直到收缩良好后方将实情相告, 避免其心理波动, 也可达到防止产后大出血出现的目的。对自愿且适宜行剖宫产术者, 则告知手术室和分娩室以及病房一样, 整个过程都是在麻醉无痛状态下完成, 不必产生恐惧心理。告知产妇在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基础上, 要以舒畅的心情、稳定的情绪,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和体能, 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3 产后心理疏导及护理
人们往往会认为婴儿健康出生后, 产妇不再需要护理,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点。据卫生部统计数字显示, 在孕期及产后, 有50%~70%的产妇会出现轻度抑郁症状, 其中10%~15%为抑郁症。女性抑郁症的高发年龄是35~40岁, 而高龄产妇正处于这一特殊时期。因此, 与适龄产妇比较, 高龄产妇更容易出现负性心理反应, 如焦虑、烦躁、易怒、情绪低落、负罪感、头脑不清、思维混乱等, 甚或患抑郁症, 更有甚者出现自杀倾向。
随着新生命的诞生, 产妇自身的内分泌系统会出现相应的应激性变化, 如HCG、雌孕激素等物质分泌量的改变,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到产妇的心理状态。同时, 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利情况, 也会致使其产生负性心理。所以, 产后心理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胎儿娩出后, 此时家人将重心从产妇转移到婴儿身上, 对产妇的感受并不重视, 再加上自身的生理变化, 心理变化较为明显, 往往使之进入轻度抑郁的状态。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 有的家属渴求生育男孩, 一旦生了女孩, 更加重了产妇的心理负担, 往往出现负罪感和内疚感, 表现出的烦躁、思维混乱可能致使意外的发生。
针对上述心理变化特点, 护士应在提供良好临床护理的同时, 注重心理护理, 尽量多的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 倾听产妇的诉说并给予积极反馈, 注意观察、发现和纠正产妇的情绪变化, 予以合理引导和心理干预, 保证产妇心理健康。同时, 要针对产妇家属的具体情况, 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 使其协助护士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 促使产妇产后早日恢复正常的心态, 保证婴幼儿的正常发育。
对于生女婴不去医院看望的情形, 产妇孤独无助感更加明显, 焦虑抑郁较重。护士应关心这类产妇, 向家属和产妇宣传生男生女是由男方所决定的, 给产妇以心理支持, 解除其精神负担, 并告知焦虑会兴奋副交感神经, 阻碍乳腺的分泌功能, 生气也不利于泌乳, 可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总之, 妊娠分娩往往给孕妇带来极大的应激反应, 尤其是高龄初产妇的心理变化更加复杂[2]。由于高龄产妇是新型心理发生的高危人群, 围生期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开展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活动,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高龄产妇的负性心理反应, 降低围生期并发症, 产后的抑郁症的出现机会也可以大幅度降低, 更有利于家庭的和睦, 婴幼儿的茁壮成长。同时, 也建立了朋友式的护患关系, 强化了服务技巧和艺术, 逐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搞好护患关系, 是心理护理取得成功的关键[3]。
参考文献
[1]周红.产妇临产时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 2007, 18 (4) :252.
[2]张平.223例高龄初产妇的围生期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 (9) :1402.
52例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 篇5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高龄初产妇在分娩这一生理过程中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状态[1], 从而影响正常的子宫收缩, 造成滞产的几率增多。因此, 掌握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特征, 适时实施护理干预, 使其顺利分娩, 是产科护士的工作之一。我科于2008年1月—2009年5月选择在本院分娩的52例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和总结,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8年1月—2009年5月收治了52例高龄初产妇, 年龄35~44岁。文化程度:初中5例, 高中10例, 大专22例, 本科及以上15例。顺产8例, 剖宫产44例 (子痫前期10例, 巨大胎儿10例, 子宫肌瘤9例, 臀位7例, 前置胎盘6例, 胎盘早剥2例) 。
1.2 临床表现
52例高龄初产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 (恐惧、焦虑、紧张和忧郁等) , 如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担心生下畸形儿;担心由于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较差而发生大出血和难产;担心发生产后并发症等。
1.3 护理方法
根据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护理, 增强其信心,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分娩的到来, 促进分娩机制的正常进行。
1.3.1 分娩前:
⑴创造温馨的分娩环境。高龄初产妇刚入院时面对陌生环境, 陌生人群以及有些产妇的痛苦面容, 往往表现为紧张, 不知所措。温馨的环境可以缓解人的紧张心理。我们在病房和产房安装淡蓝色的窗帘, 病房、走廊的墙壁上画上儿童简笔画或张贴漂亮的儿童照片等, 让待产的产妇在这样温馨的环境中欣赏, 转移注意力, 减少心理压力。⑵态度和蔼, 正确宣教。护理人员要以热情、亲切及和蔼的态度接待孕妇, 介绍入院须知和住院注意事项。要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 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针对孕妇的社会角色、性格和文化素质等特点, 正确运用艺术性语言,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和患者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对孕妇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听取, 适当讲究策略地给予回答[2]。做好健康知识宣教工作, 向孕妇讲解有关正常分娩的知识, 使她们知道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从而减少心理恐惧感, 主动配合医务人员。⑶进入待产室后的准备工作。分娩开始时, 孕妇首先感到阵发性腹痛, 继而出现有规律的频繁的宫缩, 阴道出血以及羊水破裂, 这对产妇的精神是一种极大刺激, 特别是高龄初产妇, 她们对分娩心中无数, 害怕分娩时出现疼痛、大出血和难产等情况, 因此恐惧不安情绪倍增[3]。此时, 应尽量减少恶性刺激。在待产室可由丈夫或家属陪伴, 亲人在身旁, 孕妇在精神上会得到寄托和抚慰, 心情舒畅, 提高分娩的痛阈, 减轻阵痛及分娩时的疼痛, 增加对分娩的信心和勇气。认真观察产程, 指导孕妇无痛分娩。指导孕妇使用按摩法减轻疼痛, 第二产程时告知产妇正确的憋气和用力的方法。如果是要求做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则告知手术室和分娩室一样不必产生恐惧心理, 整个手术过程都是在麻醉无痛状态下完成。告知产妇尽量保持心情舒畅, 情绪稳定, 切忌闷闷不乐。保证充足的睡眠, 希望能以最佳的心态迎接小生命的诞生。
1.3.2 分娩后:
胎儿娩出后, 如果一切正常, 要及时告诉产妇, 使其放心。如有异常情况或所生的孩子的性别不合产妇的理想时, 暂不告知, 待胎盘娩出后加压按摩子宫直到收缩良好后方将实情相告, 这样可避免产后大出血。回病房后, 对产后出现的宫缩疼痛告知其是正常现象, 如有会阴侧切者, 及时鼓励产妇大小便, 温开水冲洗会阴并保持清洁;宣传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协助并指导产妇哺乳, 指出焦虑会使副交感神经兴奋, 使乳腺分泌功能受阻, 生气也不利于泌乳, 所有这些都可影响婴儿生长发育, 故应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好心情。工作中要主动与产妇交流, 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 主动关心她们, 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使其从心理上树立信心, 消除苦闷心境。出院后给予健康指导, 并让产妇记下联系电话, 可以随时咨询, 让产妇感到温馨、开心和舒心。
2 结果
52例高龄初产妇经积极的护理后均不同程度地消除了不良情绪, 顺利分娩, 且未出现严重产后并发症。
3 讨论
年龄超过35岁才第一次分娩的叫高龄初产。随着生育观念的改变和女性社会压力的加大, 高龄不婚不育女性及35岁以上的高龄初产妇数量正逐年上升[4]。在妊娠与分娩的整个过程中, 由于机体内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 尤其是内分泌的改变, 可引起脑功能障碍, 而出现精神症状[5]。据国外文献报道,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5%~33.0%[6], 而国内则为10.0%~15.0%[7]。高龄初产系产科高危因素, 对产妇必然会产生不良心理应激。由于年过35岁, 产道和会阴、骨盆的关节变硬, 分娩时间会延长, 容易造成难产, 而且并发症较多, 主要有妊娠期糖尿病、子宫肌瘤、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早产、胎儿窘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产程延长、贫血和习惯性流产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高龄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基础条件, 心理护理与病情护理是相辅相成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满腔热情、全心全意地为高龄初产妇做好服务, 更应高度重视其心理活动, 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使她们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对保证其分娩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我们全方位的护理, 本文52例产妇均不同程度地消除了不良情绪, 顺利分娩, 且对于降低围生期高龄产妇的并发症以及产后的抑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也融洽了医患关系, 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俊冕.医学心理学[M].3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66.
[2]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83-85.
[3]李利平.高龄初产妇住院期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 14 (28) :3016-3017.
[4]张军, 尤黎明.妊娠中期及晚期焦虑水平的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 1999, 14 (3) :181-182.
[5]沈渔村.精神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61.
[6]段得琬.妇产科心身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3:205.
产妇围生期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5年2月妇产科收治的高龄产妇共66例, 年龄35~43岁, 平均年龄 (39.0±4.0) 岁。对产妇的分娩次数进行分析可得, 初产妇共36例 (54.5%) , 经产妇共30例 (45.5%)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 (40.0±2.0) 周。在选取产妇样本的过程中, 已排除符合以下标准的产妇[3]: (1) 双胎或多胎; (2) 巨大儿; (3)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4) 妊娠期糖尿病; (5) 过期妊娠; (6) 骨盆异常。采用奇偶数字法将6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3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次数、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产妇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包括: (1) 产前心理疏导, 针对其受教育程度、经济情况与身体健康对其进行全方位评估, 进行一对一陪护, 在陪护的过程中与产妇多进行沟通, 给予必要的产前健康教育[3]。产妇入院时, 由护理人员带领其熟悉产科的环境, 并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使产妇能够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分娩疼痛。当产妇出现规律性的宫缩之后, 护理人员应将产妇转移至环境温馨、床位舒适的病房中进行待产, 产妇待产全程由护理人员与家属共同陪伴, 以消除产妇的紧张与焦虑的情绪。指导产妇开展平静而有规律的深呼吸[4], 以配合宫缩的节奏, 便于之后分娩。病房中可播放舒缓的音乐, 通过改善环境来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在待产时可指导家属通过按摩的方法缓解产妇的肌肉紧张, 并对于产妇的积极表现进行鼓励, 使产妇对于分娩充满信心。 (2) 分娩过程中, 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 主要考评内容为胎位、羊水、胎心、胎膜、是否为瘢痕子宫、脐带情况等。根据产妇的情况判断分娩的方式, 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采用不同的助产人员进行护理与操作。情况危险的产妇, 由年资高、经验丰富的助产人员重点陪护, 情况稳定的产妇, 则由年资相对较低的助产人员进行陪护。 (3) 产后心理疏导, 高龄产妇容易出现产后抑郁, 因此产后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护士要多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 及时发现和纠正产妇的不良情绪。
1.2.2对照组产妇根据相关规定给予产科分娩常规护理操作, 由产科护理人员在产前对产妇进行护理与心理辅导, 产妇宫口开全后, 由助产人员进行接生工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中24例自然分娩, 占72.7%, 1例产妇行阴道助产, 占3.0%, 8例剖宫产, 占24.2%;对照组中16例自然分娩, 占48.5%, 1例阴道助产, 占3.0%, 16例剖宫产, 占48.5%。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两组产妇产程与产后出血率比较
观察组第一产程为 (392.7±97.9) min、第二产程为 (37.4±10.4) min、总产程为 (423.2±103.8) min, 对照组分别为 (465.7±102.6) 、 (44.0±11.3) 、 (502.1±107.7) min, 三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为3.0% (1/33) , 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为9.1% (3/33)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晚婚晚育人群逐渐增多, 导致高龄产妇的数量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更多的风险, 影响母婴安全[5]。心理护理干预使产妇的心理负担得到缓解, 并有效改善其分娩疼痛, 保证高龄产妇顺利度过围生期。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33例产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对照组的33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 并缩短产程, 减少产妇痛苦, 因此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谭秋红, 宋梅, 郭会平.高龄初产妇临床护理干预.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 (36) :195-197.
[2]杨玉苹, 王涛, 张红梅, 等.心理护理干预对高龄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心理医生月刊, 2012 (12) :242-243.
[3]李白宇, 王宁.高龄初产妇围生期的心理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5) :308-309.
[4]代聪娥.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1) :375-376.
产妇围生期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2013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在我科住院的临产产妇102 例为观察对象, 均为足月单胎, 且在分娩前一周入院。排除有精神病史或孕期应用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存在引产指征及社会因素剖宫产者。其中年龄18 ~ 36 岁, 平均 (26.8±4.5) 岁; 孕周37 ~ 41 周, 平均 (38.3 ± 0.5) 周;初产妇53 例 (52.0%) , 经产妇4 9 例 (48.0%) ; 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 例 (8.8 %) , 妊娠期糖尿病8 例 (7.8%) , 前置胎盘5 例 (4.9%)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 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 每位护士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产前密切观察产兆及胎心变化, 给予常规饮食护理, 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挂图等向产妇及家属宣教, 有妊娠合并症者给予预防性治疗和准备;产时给予体位和呼吸指导, 根据需要给予镇痛和宫缩药物;产后密切观察并发症, 预防产后出血, 初产妇给予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方位护理管理。包括: (1) 责任包干制:采取护士长总负责, 小组包干责任制。根据护士的年龄、学历、职称及实际工作能力等分为两个责任小组, 组长由高年资护师担任, 每位护士负责3~5 名产妇, 对高危产妇进行单独分组, 实施个性化护理。做到岗位到个人, 任务到个人, 责任到个人。 (2) 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产前、产后进行讲座培训, 视频讲解分娩先兆及注意事项, 真人示范产前运动、产时体位和产后康复锻炼等;对存在负面情绪的产妇联合家属进行心理指导, 尤其是高危产妇, 尽量使其保持乐观心态, 避免因情绪失控造成分娩意外事件。 (3) 健全考核制度:建立“以质量为中心,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每位护士严格按照相应章程操作, 量化考核细则, 一人犯错, 全组给予减分处理, 并将产妇意见纳入绩效考核。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产妇围生期不良事件; (2) 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量表调查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量表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及关心程度等, 满分100 分, 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3) 比较两组产妇围生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健康知识包括妊娠营养、分娩知识、新生儿护理三项, 满分20 分, 得分大于16 分为知晓。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 SS 19 .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围生期不良事件对比 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8例 (15.7%) , 其中胎儿窘迫、产程异常、产后出血各2例, 产后抑郁、新生儿窒息各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17例 (33.3%) , 其中产后抑郁5例, 胎儿窘迫、产程异常、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各3例。上述不良事件均得到控制, 未发生产妇或新生儿死亡。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 9, P<0.05) 。
2.2两组产妇围生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1) 观察组产妇围生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产科工作量大、内容繁杂, 且24 小时均可能面临产妇分娩, 且产妇围生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巨大, 产前、产后护理也有很大差异, 对护理质量和护理细节要求较高[2]。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存在管理制度不规范、细节缺失和护患沟通较少等缺点, 而多方位护理管理不仅要求保证孕产妇身心健康, 更强调整体体验和风险防范, 要求护理行为做到全面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统一[3]。
我院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进行了人员组织、绩效考核、健康及心理干预等方面的改革, 其中责任包干制, 明确各自的责任分工, 增强责任感, 让产妇充分感受到重视和尊重。健全考核制度对于整体护理环境形成良好的监督, 并易于发现优秀护士, 促使每位护士积极主动地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促进护士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适应产科的工作需要, 让产妇感受到护士精湛的工作技巧, 也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 提高满意度。此外, 由于产妇对围生期知识不了解, 尤其是初产妇, 子宫收缩时产生的腹部疼痛及担心自己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危会导致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 均可能导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4]。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有效提高了产妇对围生期健康知识的认识, 消除精神紧张, 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也相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围生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尹秋.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 (z1) :276.
[2]陈丽花, 段燕芬, 谢桂芬, 等.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 (z2) :235.
[3]邓茂玲.多方位护理管理对产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23 (10) :5893.
高龄产妇围生期妊娠结局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2月1日在我院分娩, 单产活胎妊娠的产妇共计3216例, 其中年龄≥35 岁的高龄产妇 (高龄组) 155例 (4.82%) , 平均年龄36.89±5.16岁;年龄<35 岁的非高龄产妇 (非高龄组) 3061例 (95.18%) , 平均年龄26.98±5.23岁。
1.2 方法
分别比较两组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如果剖宫产患者有多个手术指征, 则分别统计, 患者有多个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则分别统计。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 分组资料采用频率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处理。根据资料性质分别选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
3216例孕产妇中高龄产妇155例, 其中初产妇61例 (39.35%) , 经产妇94例 (60.65%) ;非高龄产妇3061例, 其中初产妇2086例 (68.15%) , 经产妇975例 (31.85%) 。
2.2 分娩方式比较
高龄组经阴道分娩59例 (38.06%, 59/155) , 剖宫产分娩96例 (61.94%, 96/155) ;非高龄组经阴道分娩1489例 (48.64%, 1489/3061) , 剖宫产分娩1572例 (51.36%, 1572/3061) , 高龄组的剖宫产率高于非高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1, P<0.05 ) 。高龄组初产妇及经产妇的剖宫产率分别为91.8% (56/61) 、42.55% (40/94) , 非高龄组分别为63.09% (1316/2086) , 26.26% (256/975) , 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1.18, χ2=7.07, P<0.05) 。
剖宫产的时机, 高龄组选择性剖宫产比例 (88.54%) 与非高龄组 (49.49%) 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9.52, P<0.05) ;高龄组初产妇选择性剖宫产比例 (94.64%) 高于非高龄组初产妇选择性剖宫产比例 (53.7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6.29, P<0.05) 。高龄组急症剖宫产比例 (11.45%) 低于非高龄组急症剖宫产比例 (50.5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25, P<0.05) 。见表1。
① 与非高龄组比较, P<0.05;②与非高龄组初产妇比较, P<0.05; ③与非高龄组经产妇比较, P<0.05
2.3 两组剖宫产手术指征
高龄组中, 因珍贵儿或家属要求而行剖宫产的比例44.79%, 高于非高龄组20.2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2.18, P<0.05) 。高龄组中, 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而行剖宫产的比例55.21%, 明显高于非高龄组的17.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46, P<0.05) 。见表2。
2.4 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及术中出血比较
高龄组剖宫产平均手术时间56±14分钟, 平均术中出血量168±61ml, 非高龄组剖宫产平均手术时间53±16分钟, 平均术中出血量152±64ml,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高龄组和非高龄组初产妇阴道分娩总产程时间分别为13.18±6.43小时, 10.89±5.68小时, 高龄组和非高龄组经产妇的阴道分娩总产程时间分别为5.39±3.88小时, 5.62±3.23小时,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5 两组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情况
两组初产妇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比较中, 仅早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经产妇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比较中, 仅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将初产妇和经产妇合并则可以看出, 高龄组每一项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高于非高龄组 (P<0.05) 。见表3。
① 与非高龄组初产妇相比, P< 0.05;②与非高龄组经产妇相比, P<0.05;③与非高龄组合计相比, P<0.05
2.6 新生儿情况比较
高龄组初产妇及经产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13±0.14 kg, 3.11±0.77 kg, 非高龄组初产妇及经产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25±0.47 kg, 3.26±0.18 kg, 两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新生儿畸形仅2例 (高龄组唇裂1例, 非高龄组多指1例) 。新生儿阿氏评分以及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 论
高龄是高危妊娠因素之一, 会给母儿造成一定的危害。近年来, 高龄产妇的增加, 引起了产科医生的重视。据报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上世纪90年代高龄初产年发生率为4.87%, 21世纪上升为5.14%。本研究中, 我院高龄分娩发生率为4.82%。
3.1 年龄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Ziade[1] 研究表明, 35岁以上剖宫产是20~29岁者的2倍, 高龄初产妇剖宫产率达到40%~44%, 国内报道高达87.5%[2] 。本资料中高龄产妇剖宫产率为61.94%, 明显高于同期非高龄产妇 (51.36%) ;高龄组初产妇和经产妇的剖宫产率分别高于非高龄组。年龄偏高的妇女产道和骨盆关节松弛度差, 不易扩张, 子宫收缩力和阴道伸张力较差, 分娩时间延长, 容易造成难产, 剖宫产率相应增高。本研究中, 高龄组和非高龄组经产妇的阴道分娩总产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在产程中监测严密而且及时干预有关, 同时表明, 这部分孕妇具有阴道分娩的可能性, 如果高龄产妇无明显手术指征, 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分娩, 高龄初产妇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因此, 对高龄初产妇如有可能, 应鼓励其试经阴道分娩。
3.2 年龄对剖宫产指征的影响
高龄产妇手术产机会增加, 可能是产前、产时并发症和一些其他不能预测的因素所致。本研究中, 高龄组选择性剖宫产率 (88.54%) 高于非高龄组 (49.49%) , 高龄组初产妇选择性剖宫产比例 (94.64%) 高于非高龄组初产妇选择性剖宫产比例 (53.72%) , 而高龄组急症剖宫产率 (11.45%) 低于非高龄组 (50.51%)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effner等[3] 认为初产妇过高的剖宫产率仅有部分可以用孕期合并症解释。相对而言, 高龄孕产妇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稳定的职业和较好的经济条件。因此, 对分娩过程的安全性期待也很高, 参与选择分娩方式的意愿更加积极和主动, 有越来越多的高龄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以防止阴道分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窒息、产伤、产道撕裂伤等。另一方面, 产科的医疗纠纷相对较高, 为确保母婴安全, 产科医师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对于无并发症的高龄产妇也常放宽剖宫产指征, 有时甚至无指征, 使高龄产妇的剖宫产率逐年增高。
3.3 年龄对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 妊娠并发症增加。这可能是因为:①高龄孕产妇骨盆和韧带功能退化, 软产道组织弹性减退, 骨产道扩张能力下降;②年龄大, 心理压力大, 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造成产程异常、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③高龄孕产妇孕产次数多, 多次妊娠及宫腔操作或感染, 子宫肌纤维损伤, 结缔组织增多, 影响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 可导致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本组35岁以上孕产妇虽无一例死亡, 但妊娠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明显增加, 高龄组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贫血的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 (P<0.05) 。不仅如此, 高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也显著高于非高龄组 (P<0.05) 。与Heffner等[3]报道:随着孕妇年龄增长, 妊娠病理随之增加相符合。随着年龄的增长, 血管内皮损害进行性加重, 可能导致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增加, Kozinszky 等[4]研究也发现40岁以上的高龄初产妇和经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是造成高龄孕妇复杂高危状况的主要原因。比较高龄组和非高龄组分娩时间、术中出血量,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可能与目前医生手术技巧和麻醉水平的提高有关。
3.4 高龄对围生儿的影响
高龄产妇由于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增加, 影响胎儿发育;另外, 35岁以上妇女卵巢功能开始退化, 卵子易发生畸变, 生育畸形儿和智力低下儿的风险升高;高龄产妇发生早产危险性增加。因此, 年龄对围生儿结局有一定影响。本研究中, 高龄组的早产发生率 (7.74%) , 高于非高龄组 (3.0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文献报道, 高龄产妇胎儿先天异常发生比例增加, 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其他先天畸形的危险性亦增加, 这些畸形包括无脑儿、脑积水、心脏畸形等。但本研究中新生儿畸形仅2例 (高龄组唇裂1例, 非高龄组多指1例) , 可能因为最近几年孕期检查比较规范, 产前检查发现胎儿异常即终止妊娠, 同时由于收录的病历均为单胎活产, 漏掉了多胎、死胎、流产等可能与高龄有关的病例。本研究中, 新生儿阿氏评分以及窒息发生率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一结果可能因为发生窒息的比例低, 病例数少有关, 需要增加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Ziade SM.Maternal and perinatal outcome in nulliparous women aged 35and older[J].Gynecol Obstet Invest, 2002;54 (1) :6-10.
[2]黄少丽, 姚映淑, 郑宋英, 等.高龄孕妇妊娠结局与妊娠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7) :875-876.
[3]Heffner LJ, Elkin E, Fretts RC.Impact of labor induction, gestationalage, and maternal age on cesarean delivery rates[J].Obstet Gynecol, 2003, 102 (2) :287-293.
【产妇围生期护理】推荐阅读:
围生期心肌病护理08-28
产妇护理06-22
前置胎盘产妇护理08-22
产妇心理护理的体会05-17
初产妇产科护理07-08
镇痛分娩产妇观察护理08-09
产褥期产妇护理09-23
术后护理产妇顺利康复10-07
剖宫产产妇心理护理05-19
产妇的心理与心理护理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