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体位

2024-11-05

产妇体位(共7篇)

产妇体位 篇1

关键词:产妇,体位,隐性脐带脱垂,护理

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很大影响, 轻者导致胎心率异常, 严重者可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临床上对胎先露与骨盆入口衔接不良及胎位不正者, 发生胎膜早破时预防脐带脱垂的概念较明确, 并采取绝对卧床、头低臀高位、密切观察胎心音及宫缩等措施及时处理。而对相对头盆不称者, 第一产程前段表现正常, 其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出现异常 (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 须处理时, 如何预防隐性脐带脱垂认识不足, 以至诱发了隐性脐带脱垂。现对我院近三年发生的30例隐性脐带脱垂的有关因素及预防、急救措施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30例隐性脐带脱垂中, 产前检查:骨盆外测量未见明显异常, 胎心监测正常, 孕足月, 初产, 年龄21-33岁, 无明显妊娠合并症。B超检查:疑脐带绕颈者6例;羊水偏多 (7.1-8cm) 者4例, 羊水透声好, 胎头双顶径8.8-9.5cm, 胎盘位于后壁、前壁和侧壁。30例中临产时胎头衔接者13例, 未衔接者17例。

2、临床表现

30例中, 第一产程潜伏期胎心监测正常, 规律宫缩。活跃期或第二产程出现胎头下降阻滞, 在进行人工破膜、阴道内诊、徒手旋转胎头处理2-5min内突然出现胎心音减速100次/分以下, 且不规则, 宫缩时减至80多次/分。经吸氧、注射呼吸三联针及改变体位等处理后, 多数胎心音好转, 少数出现明显的胎儿窘迫呈进行性加重。其中18例行急诊剖宫产, 4例吸引产, 8例自然分娩。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8-10分20例, 5-7分7例, 4分以下3例。手术及分娩时证实隐性胶带脱垂。

二、临床分析

1、产妇体位与隐性脐带脱垂的关系

2.1.1人工破膜时产妇的体位:当产程进入活跃期, 出现胎头下降延缓及宫缩乏力时, 如无明显剖宫产指征, 胎膜未破者可行人工破膜和催产素静滴试产。常规要求在产床上进行, 产妇体位以膀胱截石位多见。此时胎头虽已衔接, 但往往因中骨盆或胎方位异常、复合先露、巨大胎儿等, 使胎头内旋转及下降受阻, 头盆之间有空隙, 加上宫口扩张已有4cm以上, 前羊膜囊饱胀, 宫缩较密, 因而破膜后漂浮于羊水中的脐带随着羊水冲力及宫腔内外形成的负压引力, 借助产妇的有利体位滑脱至头盆空隙处 (若遇宫缩时更易发生脐带脱垂) , 但不易脱出阴道外, 故肛诊时较难发现。本组病例中有13例发生于此时 (其中1例羊水过多, 4例脐带绕颈松者) 。

2.1.2阴道内诊与徒手旋转胎头时产妇的体位:临床上对宫口扩张延缓或胎头拨露困难者要进行阴道内诊确定分娩方式或行徒手旋转胎头, 纠正异常胎方位, 这时产妇体位多为膀胱截石位或半卧位 (坐式产床体位更高) , 操作者的手指插入胎头与骨盆之间或将胎头上推旋转, 使头盆空隙加大, 大量后羊水流出, 脐带随之借助产妇体位引力滑脱并随宫缩和操作者的退出受压于头盆之间。本组病例有11例发生于此时 (其中脐带绕颈松者6例, 羊水过多者2例) 。

2.1.3产妇的卧位:产和开始后, 多数产妇因宫缩疼痛疲劳等喜欢卧床 (半卧或平卧) , 对产程进展缓慢且胎头下降于骨盆入口处受阻者, 宫口扩张虽然有3-4cm, 胎膜未破, 也可能因产妇体位重力及胎动发生隐性脐带脱垂 (脐带绕颈松者发生机会更多) , 临床表现突然的胎心音减速, 短期内又恢复正常 (胎心音可因产妇体位改变而变化) , 有的产妇则表现胎心音早期加速而晚期减速。本组病例有4例属于此类情况 (其中2例脐带绕颈松者) 。

2、脐带因素

脐带绕颈较松伴有胎头下降阻滞者易发生脐带脱垂。因其脐带位于骨盆入口处, 并且难以脱出阴道外, 发生胎儿窘迫时呈进行性加重, 这是新生儿窒息与死亡的直接原因。本组病例中11例脐带绕颈松者除3例是自然分娩外, 其余均是剖宫产。发生新生儿窒息轻度4例, 中度3例, 重度3例。

三、预防与急救

1、产妇的体位

在产程观察处理中, 对疑有脐带绕颈、相对头盆不称、巨大胎儿、羊水过多者, 待产时应取侧卧位 (同胎背方向) , 不宜半卧位。当出现产程阻滞须进行人工破膜、阴道内诊、徒手旋转胎头时, 产妇的体位以头低臀高 (15-30度) 位为安全。活跃期宫口扩张4cm以上, 前羊膜囊饱满、而胎头下降缓慢者, 最好将产妇用担架推至产床上, 避免产妇自己行走和做下蹲动作, 以减少脐带脱垂的发生。

2、急救处理

发生可疑隐性脐带脱垂时, 应在吸氧的同时, 迅速将产妇臀部抬高侧卧, 上推胎头及静注呼吸三联针等, 并尽快结束分娩。

自由体位对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02名产妇, 均为初产妇,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51名。试验组年龄21~28岁, 平均 (25.30±6.30) 岁, 孕周38~40周, 平均 (38.60±11.12) 周, 胎位均为头位;对照组年龄21~30岁, 平均 (25.50±6.23) 岁, 孕周37~40周, 平均 (38.40±10.20) 周, 胎位均为头位。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胎位、孕次、体质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卧位的体位进行待产, 即初产妇开始规则宫缩 (进入第一产程) , 在产房内均以传统卧位 (平卧、侧卧交替) 进行待产, 直至宫口开全, 令产妇躺在产床上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分娩。试验组给予自由体位进行待产。 (1) 第一产程, 助产护士主动与待产的初产妇进行沟通交流, 告知其以自由体位的方式进行分娩的方法及其优点, 其中自由体位的分娩体位具体如下:卧位有右半卧位、半卧位等;坐位有坐在产房椅子上、床上或者坐在弹性、柔软的分娩球上等, 同时分开双腿;跪位有跪在产床上, 双脚分开, 左右摆动臀部, 并抬高;站位有背靠墙站立, 或者手扶床尾栏, 站在床尾等;蹲位有分开双脚蹲在地上, 同时手扶床、椅子等。初产妇可以根据不同体位的舒适情况、自己的喜好等来选择上述自由体位进行分娩, 此外初产妇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待产室内缓慢走动。 (2) 第二产程:初产妇可以继续选择趴立、侧卧位、坐位等自由体位, 同时产妇手可以扶床、分娩球、椅子等;当胎头拨露时, 令产妇躺在产床上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分娩, 直至胎儿娩出。

1.3 评价指标[2]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以及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为剖宫产、自然分娩。分娩疼痛程度的判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疼痛分级法进行评价, 即0级:产妇没有疼痛感;Ⅰ级为产妇的疼痛程度为轻度, 可以忍受, 休息等不受其影响;Ⅱ级为产妇的疼痛程度为中度, 常较难忍受, 得不到良好的休息;Ⅲ级为产妇的疼痛程度为重度, 常无法忍受, 无法休息。各产程时间为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分娩方式、疼痛程度比较

试验组的Ⅲ级疼痛率低于对照组, 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比较

试验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在自然分娩中, 影响自然分娩能否顺利进行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产妇的产力是临床上可以有效进行干预的因素。有相关研究发现, 传统的分娩体位, 即仰卧位不利于产妇产力的增强, 而自由体位, 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子宫收缩力, 缩短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 尽可能减轻产妇的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的Ⅲ级疼痛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自由体位能够显著缩短产程时间, 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及其疼痛等级。产妇选择自由体位进行分娩时, 可以自由转化体位, 显著增加产妇舒适度, 并显著减少产妇对分娩痛的注意力, 提高痛阈, 同时助产护士主动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 可以帮助其正确认识分娩, 有效避免产妇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问题对分娩进程的不利影响, 进而有效促进自然分娩, 减轻了分娩痛[3]。此外, 产妇选择半卧位、坐位、蹲位等自由体位能够提高胎儿头部对产妇宫颈的压迫, 加快产妇宫口扩张速度, 显著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同时自由体位还能够积极调整产妇的骨盆, 改变产妇骨盆的形状、容积等, 减少产妇骨盆的倾斜度, 有利于胎儿头部下降至合适的位置, 再加上自由体位还能够帮助产妇利用重力的作用, 来促进胎先露下降, 使其与产妇宫颈紧密衔接, 进而使产妇的宫缩持续时间更长、更加有效, 从而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产妇剖宫产率[4]。

综上所述, 在分娩过程中, 以自由体位的方式进行分娩能够显著缩短产程时间, 减少剖宫产情况的发生, 减轻产妇疼痛。

摘要:目的 探究在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自由体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住院分娩的产妇102名,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51名。试验组给予自由体位进行待产, 对照组给予传统卧位进行待产。观察并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以及各产程时间。结果 试验组的Ⅲ级疼痛率 (9.80%) 、第一产程时间 (423.20±110.50) min、第二产程时间 (39.76±11.01) min、总产程时间 (469.67±120.22) 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Ⅲ级疼痛率 (49.02%) 、第一产程时间 (627.49±200.10) min、第二产程时间 (59.60±15.00) min、总产程时间 (694.10±196.10) min, 试验组自然分娩率 (86.27%) 高于对照组 (58.8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自由体位能够显著降低剖宫产率, 缩短第一、第二产程时间, 降低产妇分娩疼痛感。

关键词:自由体位,自然分娩,产程

参考文献

[1]张华珍, 刘永珍.自由体位分娩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6 (2) :41-42.

[2]褚丽艳, 武志清, 郭考辰.体位管理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9 (3) :515-516.

[3]吕玉美.自由体位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13, 23 (24) :62-63.

剖宫产术中产妇的体位安置 篇3

1 麻醉时的体位

剖宫产术的麻醉方式一般是持续硬脊膜外麻醉。麻醉时孕妇需取侧卧抱膝位行硬脊膜外穿刺置管, 此时应注意先让产妇取平卧位, 听胎心1次并记录, 同时给产妇鼻导管吸氧 (2 L/min~4 L/min) , 然后协助产妇取左侧侧卧抱膝。常规下麻醉师会让产妇右侧侧卧位, 方便其麻醉穿刺, 若此时胎儿在宫内有缺氧情况存在, 右侧卧位压迫孕妇子宫动脉, 加重胎儿宫内缺氧, 加上麻醉用药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死亡。

2 手术中的体位

麻醉穿刺成功后, 协助产妇取仰卧位, 手术台稍向左下倾斜, 抬高手术床头防止或纠正产妇血压下降和胎儿窘迫情况。如果此时产妇取仰卧位, 手术台平放, 产妇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缺氧, 危及产妇生命安全。当胎儿从宫腔取出后, 摆平手术床, 产妇取仰卧位。胎儿取出后, 产妇缺血缺氧, 此时产妇取头高位, 加速血液流入腹腔, 导致产妇缺血缺氧加重, 危及产妇生命安全。

3 小结

剖宫产术中产妇体位摆放要点: 麻醉穿刺时协助产妇取左侧侧卧位;术中胎儿取出前, 产妇取平卧位, 抬高手术床床头, 并将手术台稍向左下倾斜;胎儿取出宫腔后, 摆平手术床, 产妇取仰卧位。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47-348.

产妇体位 篇4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5月—2015年10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200例, 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 奇数序号纳入观察组, 偶数序号纳入对照组, 每组各100例。纳入标准:经B超检查均为单胎头位且骨盆内外测量正常的初产妇, 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准, 并与产妇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 如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及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骨盆狭窄;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头高浮;胎膜早破胎头高浮的产妇。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孕周、胎儿大小、临产及健康状态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1. 2方法

1. 2. 1开展自由体位分娩的前期工作准备

1.2.1.1学习培训 针对基层医院二级专科没有细分的特点, 相对固定产房工作人员, 对产科工作人员进行分娩体位相关知识的学习及培训,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保证该项目的研究及实施严谨、一致、安全、科学。

1.2.1.2调整班次及工作职责 根据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 调整助产人员的班次及相关班次的工作职责, 增加弹性上班人员, 将健康宣教班的工作职责与产程护理班的工作职责紧密结合, 产程护理班人员建立专岗专责陪护指导产妇采取自由体位, 直到完成分娩, 并负责实施分娩产妇的系统健康教育工作。

1.2.1.3提供支持自由体位分娩的环境及管理方案 针对基层医院产科的运作模式、分娩环境等特征, 探讨不同产程阶段有利于产程进展、产妇感觉舒适且乐意接受的自由分娩体位。如增设待产间, 准许第一产程期间家属在待产室陪伴, 待产室增加分娩球、座椅、靠垫、抱枕, 产房增加座式分娩产床等, 创造有利于自由体位分娩的环境、条件及管理方案。

1. 2. 2护理方法

1. 2. 2. 1对照组 对产妇实施产时常规护理措施。 如在产程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同时注意给予水、营养、氧气及心理护理支持。在第一产程采取传统体位, 即平卧与侧卧交替;第二产程采取膀胱截石位分娩, 并帮助产妇调整呼吸。

1. 2. 2. 2观察组 在产时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由体位的管理及指导。具体方法如下:产妇第一产程时采取自由体位。主要包括卧 ( 可仰卧、侧卧或半卧) 、立 (站在床尾, 手扶着床尾两腿微张开, 左右摇动臀部) 、走 (可下床在房间走动) 、坐 (可骑靠在有松软靠垫的椅子上双膝分开, 把头枕在靠背上) 、蹲 (双手扶床沿两脚分开蹲在地上) 等体位, 以产妇的自我感觉来决定自己的体位方式。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 在产程的潜伏期护理班人员给予产妇分娩期知识的宣教, 让产妇对产程时段和可运用的体位有所了解, 使产妇身心放松。根据阴道检查和4步触诊了解孕妇胎先露下降的高低和胎背位置给予体位指导。进入第二产程后, 产妇可变换体位, 帮助产妇采用屈髋屈膝位、坐位和半坐卧位等体位, 当胎头开始拔露时可将体位换为半坐卧位及膀胱截石位, 让产妇根据其自身感觉及舒适度自由选择。

1. 2. 3评价指标 1问卷调查:设置问卷调查表, 调查两组产妇对分娩疼痛的耐受情况及家属对自由体位分娩的了解支持程度和对产科工作质量的满意度。2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评价:收集两组自然分娩率、手术助产率、会阴侧剪率、剖宫产及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 (500 m L以上) 、产妇分娩满意率等。

1. 2. 4统计学分析 所有收集的数据资料均妥善存档, 采用SPSS 21. 0统计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分析。本研究中计量资料数据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表示。遵循正态分布而且方差齐性, 故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百分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自由体位分娩是产妇分娩时,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 选择自我感觉良好、自己愿意接受的体位分娩。研究报导, 产妇体位的改变主要有以下作用:减轻产妇疼痛;改善母胎循环;增加子宫收缩强度;促进胎头下降; 缩短产程;降低会阴损伤和侧切率[4]。已有研究发现,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自由体位和仰卧位运用于初产妇的第二产程, 观察组在确认产妇宫口开全后入产房, 并根据产妇意愿自由选择半坐位、侧卧位、蹲位等体位, 对照组采用床头抬高30°仰卧位分娩, 结果表明, 观察组比对照组剖宫产率降低2. 13% , 第二产程时间缩短 (21. 28 ± 3. 31) min, 产妇分娩满意度较高[5]。同时研究对自由分娩体位的研究表明, 自由体位在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方面效果明显。有学者指出, 自由体位分娩顺利实施的关键是提供支持性分娩环境, 以促进产妇自由活动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体位[6,7,8], 同时, 产房中放置支持工具也可有效鼓励产妇尝试不同的体位, 如分娩球、座椅、床垫等。英国卫生部对第二产程垂直位、侧卧位与传统膀胱截石位、仰卧位的分娩结局对比进行了系统文献回顾, 结果显示, 直立位与侧卧位分娩的第二产程比传统体位平均缩短4. 29 min, 会阴侧切率下降, 应用器械助产的几率减少, 产妇疼痛感明显减轻, 分娩满意度显著提高, 异常胎儿心率曲线发生率降低[9,10]。自由体位分娩能提高顺产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有充分依据。 在第一产程中, 产妇取站立位或坐位时, 子宫离开脊柱趋向腹壁, 胎儿纵轴与产轴相一致, 借助胎儿重力的作用, 使胎头对宫颈的压力增加, 反射性地引起有效宫缩, 使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 可加快产程进展;当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 采用半卧位或坐位, 配合屈髋屈膝位分娩, 符合人体自然的生理角度, 有利于胎头下降, 同时可以扩张会阴部, 使组织弹性提高, 便于胎头内旋, 便于产妇使用腹压, 有利于自然产。由于缩短了第二产程时间, 减少了胎头在产道的压迫时间及胎头压迫膀胱时间, 可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头皮血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同时也减少了产后尿潴留以及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11,12]。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结论基本一致。采取自由体位分娩, 对母婴的好处已达成共识, 但临床开展并不能普及, 尤其是在二级甲等及区镇级别的医院, 更难推行。本文主要介绍及要强调的是在基层医院开展产妇自由体位分娩的体会及管理。第一, 应根据基层医院二级专科分科不细的特点, 组织对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学习及培训, 掌握不同体位与胎儿的关系及对分娩的影响。第二, 要创造适宜于产妇自由体位分娩的环境及条件, 如改革产科相关的陪护制度, 第一产程尽量让家属陪伴分娩, 配制一些自由体位分娩的设备及器具, 多配置单间待产室及家庭产房, 产妇在待产期间安排专人进行舒适体位分娩的指导。 第三, 要做好自由体位分娩有利于母婴健康的宣教工作, 如安排有经验的助产人员在孕妇学校讲述自由体位分娩的知识及序分娩的实踐指导, 并要求丈夫和家人参加等。

产妇体位 篇5

资料与方法

2012 年11 月-2014 年10 月收治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分娩的初产妇12例, 分娩后母婴均无并发症, 均为1 胎1 产;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 例产妇学历包括本科及以上6 例, 大专4 例, 高中及以下2 例。

方法:采用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搜集研究资料, 交流的内容均为开放性的问题, 主要包括:①询问产妇在分娩前是否对自由体位分娩和分娩球有所了解;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简要分析自由体位和分娩球配合的感受;③运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是否与产妇产钳的期望值有所差距, 如果有, 则请产妇详述[2];④选择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对产妇最大的影响;⑤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选择, 是否对产妇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有所变化。此外,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所有的访问都需提前告知产妇, 并征得产妇的同意后方可进行, 其次, 调查尽可能在比较安静的房间内进行, 以排除外界对产妇的干扰, 对调查的内容做好详细的记录, 并进行整理。

结果

经过对12 例产妇产后的沟通调查发现, 关于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的运用, 最明显的作用主要包括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 增加夫妻之间的感情, 分娩自我效能提高以及舒适度增加这4 点。

讨论

采用分娩球并配合自由体位, 最直观的优势在于提高了产妇的舒适度, 在剖宫产率大幅度上升的大背景下, 提高自然分娩已经成为了界内的共识。为此, 医务人员应该尽可能打破传统束缚[3], 让产妇在第一产程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比较舒适的体位。从对12 例产妇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产妇的疼痛感,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疼痛感并没有达到产前自己估想的那么严重, 客观上, 这也提升了产妇的信心。分析其原理:分娩球的表面比较柔软, 会对产妇的会阴部位进行持续性的按摩和支撑[4], 让产妇的躯体感觉反射到神经元投射区,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产妇的注意力, 又由于产妇坐在分娩球上, 维持一个直立的姿势, 相对于传统的平卧能有效降低其背部的疼痛感。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能够有效提高分娩的自我效能, 主要原因在于:产妇的宫缩疼痛感被分娩球所减轻, 再加上产妇丈夫的陪伴, 给予了产妇一定的心理支持, 这就改变了传统分娩中产妇单独面对生产这一困难的局面, 从研究结果来看, 这也给产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丈夫的参与客观上增进了夫妻之间的感情。目前, 我国的陪伴分娩还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 一般情况下, 丈夫是不会进入到产房中去的。让丈夫参与到分娩球的使用中来, 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房的气氛, 还能够使丈夫对产妇的腰腹部进行按摩及心理安慰, 这不仅能增加产妇生产的信心, 客观上也有利于促进夫妻之间的感情。

导乐陪伴辅以分娩球及自由体位拉近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在研究资料搜集过程中, 很多产妇由于对生产的恐惧, 在相当一部分时间内也会对医务人员有一定的恐惧感。但是在产房中, 导乐的关怀配合分娩球及自由体位, 不仅使产妇的疼痛感降低, 而且看到了产妇导乐及其他医务人员提供的优质服务, 这也让产妇感受到了医务人员的关怀和温暖, 客观上, 这也让医患关系在产房中得到了升华。

综上所述, 运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对于初产妇生产具有多方面的临床价值, 该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并予以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玉红.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 2014, 2 (11) :142-143.

[2]吴娜, 庄薇, 厉跃红.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 2012, 1 (6) :92-94.

[3]刁杞香, 古海溶.分娩球对分娩疼痛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1 (1) :141-142.

产妇体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12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成两组, 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2~26岁, 平均年龄为 (23.7±1.4) 岁, 孕周在38~40周之间, 平均孕周为 (38.6±0.2) 周, 平均体质量 (64.9±8.5) kg, 平均身高 (158.3±6.2) cm;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2~29岁, 平均年龄为 (24.6±2.2) 岁, 孕周在38~41周, 平均孕周为 (39.1±0.5) 周, 平均体质量 (63.4±8.9) kg, 平均身高 (156.6±5.6) cm。两组初产妇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较小,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1]。

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已婚妇女, 经检查之后均为患有严重的合并症, 单胎头位, 无绝对剖宫产指征, 新生儿指标正常, 且均愿意在本次研究授权书上签字的产妇。排除标准:认知能力障碍, 无法配合医师完成量表调查的孕妇, 合并有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的产妇等。

1.3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即在产妇的宫颈扩张不足4 cm时使用温度在39℃的肥皂水, 并在肛管涂抹润滑剂在宫缩间歇插入直肠, 在胎膜破裂之后听胎心是否正常, 同时观察羊水的量和颜色, 将胎膜破裂的时间详细记录, 指导产妇通过呼吸来缓解疼痛, 待产过程中必要时可以由丈夫或者至亲进行陪伴。

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 首先由护士向产妇和家属解释分娩球的用法和作用, 产妇可以使用自己认为最舒服的姿势躺在分娩球上, 并且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替活动。如果选择坐姿那么产妇双手可以抓紧扶手, 通过摇晃和上下弹坐等方式来摇摆盆骨;如果是跪姿那么应该在产妇的膝盖上垫一个软质垫子, 由双手抱住分娩球, 其身体微微前倾同样可以实现身体的晃动, 在使用分娩球时需要根据产妇发的体质量和需求等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分娩过程中护士和医师必须严密注意产妇动作并保护其安全。

1.4护理效果评价[2]。疼痛评价:0级为无痛, 但是腰部有酸胀的感觉;1级为轻度疼痛, 产妇能够承受, 有轻微的出汗;2级为中度疼痛, 疼痛感觉较为明显, 同时伴有腰部酸胀的感觉, 有非常明显的出汗情况;3级即重度疼痛, 无法忍受, 需要借助镇痛药物进行缓解。产后出血的标准即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500 m L。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的数据采用t进行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疼痛评分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对照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现象有8例, 所占比例为12.90%, 观察组产妇中大出血人数为2例, 所占比例为3.23%,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发展, 以及孕妇对于自然分娩过程中疼痛的恐惧, 促使我国的剖宫产率逐渐升高。但自然阴道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是最为理想的分娩方式, 对母婴的损伤小, 而且产妇产后身体恢复的快。随着医疗护理理念的改进, 可以通过人为的干预手段来尽量产妇的痛苦, 降低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

分娩球是一种橡胶材质的球状物, 其表面光滑富有弹性产妇在产前和宫缩间隙可以采用任何自己感觉舒适的姿势骑坐在上面使得盆骨肌肉得到放松, 有效的缓解产妇的疼痛和紧张。在分娩球上进行上下、前后左右的摆动能够促使盆骨的形状发生改变, 是胎儿的头部能更好的和宫颈贴合, 使得其能够快速的进入产道提高产程进展速度。本次实验中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 结果该组产妇的产程和疼痛评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在初产妇分娩时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能够有效的缩减产程, 降低产妇的痛苦, 因此非常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初产妇124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2例,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产妇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方式护理, 对比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和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疼痛评分、产程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对初产妇分娩进行护理时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缩短产程, 同时还能够缓解产妇的疼痛, 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初产妇,分娩球,自由体位

参考文献

[1]孙小金, 朱忍娣, 周巧仪, 等.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 (7) :1672-1673.

产妇体位 篇7

关键词:初产妇,导乐球,自由体位,自然分娩

仰卧位是分娩时常用的体位,这种体位便于产程观察,但容易造成产妇不适,产程延长,尤其是初产妇[1]。有临床研究报道指出,应用自由体位,并辅助以导乐球进行分娩,可使分娩更加顺利,减少因难产而选择剖宫产的概率[2]。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初产妇采用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特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选取1500例初产妇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数据整理分析完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选取1500例初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分娩,B超显示其宫内均为单胎,排除具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此次研究经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采取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50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500例,观察组1000例。对照组年龄18~43岁,平均(25.67±6.92)岁;观察组年龄19~45岁,平均(26.71±6.93)岁。两组产妇年龄、生产经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仰卧位或半卧位分娩,由导乐助产护士一对一陪伴分娩。

1.2.2 观察组

给予导乐球,并配合自由体位进行助产,由导乐助产护士一对一陪伴分娩,具体措施如下:(1)在产妇的子宫出现规律宫缩开始前,为产妇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产妇摆放舒适的体位,及时调整变换体位,并指导产妇进行有技巧的呼吸。(2)宫缩规律后,助产护士指导产妇骑坐于导乐球上,进行上下起伏或左右摇摆动作。(3)当子宫口直径达到3 cm时,使用导乐球,产妇采取自由体位,采取坐位时,应在导乐球上左右晃动以及上下弹坐;采取跪姿时,应将垫子置于地面,产妇跪在垫子上,双手抱住导乐球,身体向前倾斜,将头部靠于导乐球上;采取直立位时,产妇将导乐球放置于床上,产妇站在床边,双手抱住导乐球,身体向前倾斜,将头部靠于导乐球上;采取蹲位时,产妇应蹲在墙边,导乐球靠着墙壁,导乐球上部与产妇肩胛骨处于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配合产妇体位的变换,对产妇进行按摩,力度适中,以促使产妇宫口扩张,直至子宫口完全扩张。(4)宫口完全扩张后,产妇根据舒适度在产床上采取自由体位,采取卧位时,产妇下肢应采取截石位;采取坐位时,抬高床头,产妇背靠床头,坐于产床中段位置,双手抓住床头支架,双脚放置于床下方的接生台上;采取侧卧位时,根据B超采取与胎背相反的位置侧卧,背部尽量靠近床沿,腹前壁尽量帖在产床上,下肢靠近产床的一边伸直,另一边屈膝。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助产士不便过早铺台上产台,待会阴体稍膨隆,让产妇仰卧于产床两腿屈曲,消毒、接生。如产妇无法用力或出现乏力情况,可帮助产妇采取双侧膝关节屈曲外展位。胎儿娩出后,采取平卧位。

1.3 观察指标

分娩结束后,两组产妇就其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评估。(1)产后出血:分娩完成后的24 h内,产妇的出血量达到500 ml[3]。(2)新生儿Apgar评分共有5个项目,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新生儿的机体健康状况越良好,得分达到7分,表示新生儿的机体健康状况基本正常,低于4分,代表新生儿身体健康方面存在缺陷,待新生儿娩出后1 min、5 min对其进行Apgar评分评估[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对比

对照组中共有476例产妇经阴道自然分娩,其阴道自然分娩率为95.2%;观察组中共有979例产妇经阴道自然分娩,其阴道自然分娩率为97.9%,两组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922,P=0.000)。

2.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对比

对照组中共有25例产妇在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其产后出血率为5.0%;观察组中,共有21例产妇在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其产后出血率为2.1%,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431,P=0.002)。

2.4 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以及5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具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生活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物质生活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医疗服务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其服务人群主要为孕产妇,孕产妇处于较为特殊的人生阶段,初产妇由于对分娩和妊娠的认知较为欠缺,加上其骨盆较为狭窄,在分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对分娩结局较为不利[5]。分娩结局不仅关系到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还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状态。临床上不提倡剖宫产,普遍认为自然分娩有利于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围产结局,但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剖宫产手术的概率逐渐增高,自然分娩的概率逐渐降低[6]。为了提高自然分娩率、确保妊娠结局有利,临床上应在分娩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干预。

目前,我国大多数产妇分娩时采取的体位为仰卧位或半卧位,这种体位有利于阴道检查、胎位检查,便于分娩过程中的产程观察,但由于这种体位不具有灵活性,对骨盆的可塑性进行了限制,导致胎儿从子宫向下娩出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产妇往往会感受到强烈的不适感和疼痛感,不利于阴道自然分娩,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难产,尤其是不具有生产经验且骨盆狭窄的初产妇,其分娩过程中的疼痛较为剧烈[7]。有关临床研究报道指出,合理的分娩体位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间,使胎儿顺利娩出,促使自然分娩率的提高。还有研究报道指出,在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导乐球进行辅助分娩,通过导乐球,产妇可进行适当的活动,并对体位进行变换,有利于转移产妇的注意力,同时,导乐球活动还可有效刺激盆底肌肉收缩和伸展,有利于促进子宫口的打开。

在顾倩等[4]的临床研究中,一组产妇采取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一组采取传统卧位待产,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产妇其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妊娠结局明显更优。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特选取了150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进行研究,分别给予导乐助产护士一对一陪伴分娩、导乐助产护士一对一陪伴分娩+导乐球+自由体位,研究结果显示,自然分娩率方面,观察组为97.9%,对照组为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以及5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具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为2.1%,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文献[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对阴道自然分娩率具有显著作用,但王长辉[7]的临床研究中,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传统卧位待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与本次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可能是由于两个研究项目中选取的研究对象不一致。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的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导乐球,并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可促进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得到提高,使分娩更加顺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新生儿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胡宝华.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9(33):387-388.

[2]王巧花.分娩球配合导乐陪伴助产对初产妇产程、产痛、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6(10):106-107.

[3]徐爱丽.分娩球配合自主体位助产对初产妇的主观感受和分娩结局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7):1378-1380.

[4]顾倩,吴娜,庄薇,等.初产妇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体验[J].护理学杂志,2013,28(10):10-12.

[5]孙晓琴,杨梅,陈志芳,等.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助产模式对初产妇的分娩控制感、焦虑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探讨[J].医学信息,2015,29(46):37-38.

[6]胡桔青,姜亚平,潘巧丽,等.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J].健康研究,2015,36(3):346-347.

上一篇:血小板相关参数检测下一篇:太阳能建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