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和尝试(精选12篇)
探索和尝试 篇1
新课改的实施, 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注重教学细节, 提高教学质量。对每个学生负责, 是教师的责任。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负责。
一、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1.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体育教学模式, 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 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 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 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 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
2. 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教学、理论教学等为重要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情感。
3. 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 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 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 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 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 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 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二、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中技术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
1. 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体育教材是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料, 体育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教材进行学习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重点应指导学生了解体育教材的知识结构, 让他们知道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指导他们边阅读、边思考、边比画、边练习, 使学生对体育实践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体育教科书中的插图和图示有完整动作图、分解动作图、辅助练习图、练习方法图、游戏方法图、战术配合图及卫生保健知识图等, 它们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有效资料, 教师应指导学生看懂体育教学资料中的插图,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学能力, 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
2. 针对体育课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体育课通常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 而从体育课的特点和课时分布来看, 大部分为实践课。从教学内容来看, 可分为新授课和复习综合课。总之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类型的课型, 而不同类型的课型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 必须以课的类型为依据, 这样才能做到有效指导。在新授课中, 教师“教”的比重稍大于学生的“学”, 在综合复习课中, 则要更注重学生的“学”。此时学生的“学”法将形成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和能力。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在新授课学习时, 在泛化和分化阶段, 教师利用一定的条件, 对某些错误动作加以限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动作学习的泛化和分化阶段, 教师自身要加强对正确方法的学习, 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做示范, 并利用一定量的辅助手段进行学法指导, 促使学生正确掌握动作。在复习综合课的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运用示范和点拨法, 促使学生会“学”。
三、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的“出路”
1.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 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基础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 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本门课进行新科技、新文化的渗透。一定要使高中体育教师认识到, 高中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 其教学目标的确定, 既与基础教育的其他阶段有共性, 又有其特殊性。只有尽快建立全面均衡发展的思想, 克服片面追求体质发展或运动技能提高的观念, 才能切实提高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实效。
2. 更新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手段。
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手段, 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解观察法,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发展。
3. 注重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 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这样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区别对待成为可能。通过对高中体育知识的学习, 学生能掌握2~3项自己喜爱的运动技术、技能, 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又能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运动和享受体育活动的方法, 为终身坚持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4. 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
考评在体育教学的运行过程中起导向、调节、激励、鉴定作用, 考试作为一种检查手段, 只在素质教育的支配下发挥作用, 它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 体育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 对学生的成绩作出多维评价。
总之, 我们要牢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体育课是改善他们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 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保证。
探索和尝试 篇2
张昌林
2012-9-13 16:31:48 来源:《学术论坛》(南宁)2005年08期
作者简介:张昌林,枣庄学院政法系讲师,法学硕士。(枣庄277160)
内容提要:列宁晚年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外交事务入手,深刻揭示了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般原则,全面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正确道路,对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后来的苏联脱离实际,致使党的执政能力日益衰退,最后造成亡党亡制的可悲局面。
关 键 词:列宁 执政能力 探索
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政权后,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成为关系到社会主义能否巩固和发展以及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国内外复杂形势和各种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列宁结合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性课题,对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理论成果和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一、从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的能力
十月革命胜利后,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先于欧美发达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不十分清楚。迫于当时险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基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理解,列宁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不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P221)。这一以“直接过渡”为内核的政策,虽然在战争环境中曾大显身手,建立过不朽的功勋,但是作为小农经济环境和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产物,它毕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2](P147)。正如列宁所言:“我们上层制订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3](P184)因此,战争一结束,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便接踵而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失败促使列宁采取新经济政策,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所谓迂回过渡,即“必须采取‘改良主义’、渐进主义、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不是实行强攻,而是进行极其艰苦、困难和不愉快的长期围攻,伴以一连串的退却”[1](P610)。简言之,这些“退却”主要有:
1.以市场为取向,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列宁认为,在俄国经济落后的条件下,消灭商品货币关系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明智的,因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促使经济全面高涨惟一可能的形式。商业是沟通工农业的渠道,是俄国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心环节。共产党人必须紧紧抓住商业这个中心“环节”,“如果我们现在能‘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1](P248)。因此,列宁号召全党学习经商,掌握“做文明商人的本领”。同时,列宁还强调国家领导贸易的必要性,以便把流转自由、贸易自由控制在不复辟资本主义的程度以内。
2.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打破战时共产主义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通过租赁、租让、下放等办法,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工业方面:苏维埃国家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厂矿、企业等租借或租让给国内外资本家,以调动国内外资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农业方面:列宁主张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合作制从流通领域入手,搞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结构的集体组织,以适合各种层次农民的需要,因而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落后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惟一正确的道路。
3.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后,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4](P18)。而落后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对外开放,采用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列宁指出:在与外商签约过程中,虽然“每一项条文都带有战争性质”[5](P164),但“只要资本主义国家照样存在,我们就必须同他们做生意”[3](P366)。比如解决资本短缺问题,列宁认为:“如果„„不能把外国资本吸收到租让企业中来,那就根本谈不上采取重大的、实际的措施来改善我们的经济状况。”[5](P154)列宁还主张向资本主义专家学习托拉斯的先进管理。他说:“社会主义不是臆造出来的,而是要靠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去掌握和运用托拉斯所造成的东西„„如果不去向资本主义的第一流专家学习组织托拉斯式的即像托拉斯一样的大生产的本领,那便无从获得这种本领。”[6](P289—290)列宁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7](P94)由此可见,学习和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4.把劳动成果同个人利益挂钩,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时指出:“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共同讨论,专人负责。由于不善于实行这个原则,我们每走一步都吃到苦头。”[1](P191)也就是说,只有实行物质刺激原则,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很明显,列宁反对平均主义的分配。
可见,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迂回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并不是社会制度的退步和演变,而是基于落后国家实际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和重大创新,是在新的基点上向资本主义发起的战略“进攻”。这种转变显示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驾驭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能力的显著增强。
二、发展民主,强化监督: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社会主义必须有充分的民主,这是列宁的一贯思想。十月革命前,他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后,他试图在党政体制建设中贯通民主的精神和原则[8](P82)(注:列宁原来设想的理想型民主主要包括:多党联合执政、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党政干部实行选举制、委员会制等。)。但由于俄国专制主义传统的影响和国内外复杂险恶环境的制约,在打碎旧的军事官僚机器的基础上建立的苏维埃国家机关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过分集权、压制民主等陈旧现象。这显然与社会主义不能相容。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和平建设时期的到来,改革中央过于集权的政治体制,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已不可回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提出了发展民主,强化监督的思想。
1.加强政党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是惟一的执政党,要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巩固执政地位,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自身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列宁指出:党应该是真正同群众有经常联系并善于领导群众的党,对执政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先锋队往前跑得太远,没有‘保持排面整齐’,没有同全体劳动大军即同大多数工农群众保持牢固的联系”[9](P626)。因此,他严厉地批评了党内存在的各种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腐化堕落、违法乱纪、骄傲自满、不负责任等现象;并采取措施加以克服。其次,党政分开,党要管党。列宁指出: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独立负责精神。党的任务是对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正常、往往是琐碎的干预[3](P64)。第三,扩大中央委员会的组成,加强决策过程的民主基础。列宁建议:党中央委员会这个过去主要由职业革命家组成的领导集团吸收一些工农优秀分子参加,可以增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和党分裂的危险。最后,也是非常根本的一点,在党内建立分权制衡和监督制度,确保民主机制的健康运行。列宁指出:要确认党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央委员会只是党代会的执行机构,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只是党中央的常设机构,总书记只是书记处的首脑,党代会要坚持年会制,即每年召开一次;建立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地方监察委员会,与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平行,专门监督中央委员会(包括总书记)和各级党委会,防止他们滥用职权。列宁坚持中央监察委员要“有权参加中央全会甚至政治局会议,不顾情面地向总书记及其他中央委员提出质问,审查各种文件”[3](P64)。列宁的这些观点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共和思想,同时又借鉴了资本主义民主的积极成果,深刻而又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改革国家机关,发展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是人民自己的事业,改革国家行政机关,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的民主参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列宁主张:改组和加强工农检察院,吸收最优秀的工农分子参加(后又把党政两个监察机构合并,严格挑选成员),以保证对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作用;赋予由国家级的专家、科技人员和经济界的内行参加的国家经济计划委员会以立法权,而不要听命于非内行的行政方面的指令;改革干部制度,严格国家干部条件和标准。列宁强调:干部要懂得生产技术,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管理知识。为了提高干部的素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他还指出:干部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并要经常接受上级机关的考试、检查和人民的监督。这里,列宁已非常鲜明地提出建立学习型政党的宝贵思想。
3.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列宁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主张建立精干的政权机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按照1918年宪法,人民委员会设18个部,省以下设15个处,但后来机构越来越庞杂,人浮于事、相互扯皮等官僚主义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列宁得知各种委员会竟高达90个时非常吃惊,指出:“要尽一切可能撤消各种委员会,阻止成立各种新的委员会,因为其中十分之九是多余的。”[3](P147)1922年12月,列宁在其口授的最后一篇文章《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仍然对简化国家机构,克服官僚主义念念不忘。
显然,列宁的深入思考和科学设计,切中了苏俄集权政治体制的根源,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一般原则和正确方向。不幸的是,列宁发展民主和强化监督的探索被斯大林发动的三大运动所打断,从而也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三、进行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社会主义社会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导和支持。十月革命后,列宁在重视提升执政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能力的同时,对如何增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政策。
1.进行文化革命,努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教育非常落后,文盲率占到80%;专制主义的影响根深蒂固。针对这种情况,列宁大力提倡文化革命,甚至认为:“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3](P368)列宁之所以如此重视文化革命,因为他认为只有通过文化革命,才能对人民的精神世界进行根本的改造,创造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和新文明。显然,这不是一个蹴而就的简单任务,而只能是一个渐进累积的漫长过程,不能拔苗助长,突击完成,正如列宁所言,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3](P378)。
2.大胆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夯实文化事业发展基础。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空地上产生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过去一切时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因为“仅靠摧毁资本主义,还不能饱肚子。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10](P48)。列宁说:“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6](P252)在此,列宁尖锐地批判了一些人存在的否定资本主义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态度,明确指出了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资本主义积极文化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3.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努力造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列宁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的。也就是说,共产主义与愚昧和无知是不能相容的,共产主义的实现要以高度发达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前提。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列宁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甚至把教育的作用提到了首位。他说:“这个任务(指教育)对于无产阶级在人口中占少数的俄国尤其重要。这个任务在俄国应当提到首位,因为我们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训练群众。”[11](P400)为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列宁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则,比如教育必须同政治相联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实践相结合,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等等。这些原则,揭示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后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普遍坚持的基本指针。
4.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充分发挥其文化建设的功能。知识分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列宁认为:随着无产阶级历史任务从“夺取俄国”到“管理俄国、建设俄国”的转变,必须大力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他的坚持下,苏维埃国家对旧社会培养的专家采取了高薪制。他强调应当把教师的地位提高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其中,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否则,“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3](P357—358)。他告诫各级领导机关要像爱护眼珠那样爱护一切勤恳工作、精通和热爱本行业务的专家。更可贵的是,列宁十分重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情况,以防止有关规定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
总之,列宁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旨,以提高党的文化建设能力为出发点,从前提条件、发展基础、根本目标、发展途径和建设主体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规划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蓝图,为苏联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只是随着过度集权文化管理体制的形成和日益加强,苏联的文化才逐步走向停滞和萧条。
四、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高党处理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能力
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民族压迫政策,打碎了“各族人民的监狱”,为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在处理苏俄复杂的民族问题过程中,为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
1.坚持民族平等,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沙皇俄国有着浓厚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传统,即使十月革命后,这一传统的消极影响仍意犹未尽。正如列宁所言:“毫无疑问,在苏维埃的和苏维埃化了的工人中,会有很少一部分人沉没在这个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垃圾的大海里,就像苍蝇沉没在牛奶里一样。”[3](P350)因此,要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必须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特别要反对党内的大俄罗斯主义表现。列宁说:“我们大俄罗斯共产党人,对我们当中产生的一点点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表现,都应当极其严格地加以追究,因为这种表现根本背离共产主义,会带来极大的害处。”[12](P49)他亲自签署了《俄罗斯各族人民权利宣言》等文件,其中明确规定,民族平等是苏维埃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俄共(布)八大通过的党纲强调:“必须消灭任何民族的一切特权,实现各民族的完全平等。”[12](P49)列宁还身体力行,对犯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错误的斯大林等人进行严厉的批评,为处理民族问题作出了极好的榜样。
值得注意的是,列宁民族平等的权利包含民族自决权的内容。他坚持民族自决权“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13](P275)。但是,列宁又认为在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的利益高于民族自决的利益”[14](P254)。很明显,二者并不矛盾,因为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压迫制度已被推翻,民族分离已经不再是民族自决权的基本要求了,而贯彻民族自决权原则是为了促进各民族的相互信任、团结和联合。因此,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理论与民族分裂主义有根本的区别。
2.坚持民族联合,实行联邦制度。根据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列宁改变了二月革命前原则上反对联邦制的态度,主张建立愈来愈密切的联邦制联盟。因为他认识到没有各苏维埃共和国密切的联盟,便不能捍卫被帝国主义列强所包围的各苏维埃共和国的生存;没有各苏维埃共和国之间的密切的经济联盟,便不能恢复被帝国主义破坏了的生产力,便不能保证劳动者的福利。也就是说,联盟的形成是基于各苏维埃共和国存在和发展的共同需要。至于建立苏维埃国家联盟的方式,列宁反对“松散化”和“自治化”两种倾向,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方案,即苏维埃各共和国,包括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在内,共同平等地联合成为一个国家。列宁说:“我们承认自己同乌克兰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以及其他共和国是平等的,将同他们一起平等地加入新的联盟,新的联邦”;“重要的,我们不去助长‘独立分子’,也不取消它们的独立性,而是再建一层新楼——平等的共和国联邦”[3](P213—214)。也就是说,联盟的基础是平等、信任和自愿,而不是相反。
苏联的成立,可以说是列宁用民族平等政策解决俄国民族问题的一个伟大成果,也是俄共执政能力提升的一个生动体现。而苏联69年的发展历史也已证明,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则联邦兴;背离民族平等,搞民族沙文主义,则联邦亡。
五、从世界革命转到和平共处:增强党应对国际形势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初的一段时间里,苏俄外交的基本方针是通过推动世界革命,以保持十月革命成果。由于协约国拒绝了和平倡议,使得苏维埃国家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所以列宁寄望于世界革命特别是欧洲无产阶级革命予以外援。他说:“现在历史使我们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从全世界历史范围来看,如果我国革命始终孤立无援,如果其他国家不发生革命运动,那么毫无疑问,我们革命的最后胜利是没有希望的。”“能把我们从所有这些困难中拯救出来的,是全欧洲的革命。”[6](P8)尽管如此,列宁并没有排除暂时的革命妥协。1918年3月,为了新生政权的生存,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列宁还是实行了“让出空间以便赢得时间”的暂时退却策略,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不过,一直到1919年春天,列宁仍对世界革命的形势十分乐观。
但是1919年下半年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促使列宁转变外交策略。欧洲革命先后失败;协约国的进攻被粉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出现了某种“相对均势”;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迫切要求改善外部环境,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的联系。在此情况下,列宁提出了和平共处的思想。他说:“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15](P167)这样,苏俄的外交方针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像十月革命胜利初期那样把国家安全寄托于世界革命之上,而开始奉行一条以和平共处为主旨的和平、开放的外交路线。
在和平共处外交方针的指导下,苏俄很快便摆脱孤立状态,打开了外交新局面。这对于苏俄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不幸的是,列宁之后,苏联逐渐走上了大党主义、大国主义、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错误道路。
总之,列宁晚年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般原理,结合布尔什维克党自身建设的实际,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外交事务入手,深刻揭示了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般原则,全面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正确道路,对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遗憾的是,苏联和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沿着列宁的探索方向前进,脱离实际,致使党的执政能力日益衰退,最后造成亡党亡制的可悲局面。
参考文献:
英语学法指导的探索和尝试 篇3
关键词:英语学习、学法指导、 学习习惯、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教学的目标时说:“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得到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几路真正有用的本领,那才是最大的实益,终身受用的好修养。”的确,教师不光是教会学生知识,还必须指导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于是我积极参加重庆市教科所组织的英语学习指导的课题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我从指导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达到一定的自学英语的能力。
一、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而我在实验前的调查表表明:全班学生觉得难记的40人中,有85%的学生全靠机械记忆单词; 91%的学生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外,几乎都不预习、复习;有34%的学生因为英语成绩差,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有21%的学生几乎放弃了英语学习。这是因为学生学习不得法,致使基础差,失去了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应交给学生学习英语的金钥匙。
1.指导学生听好课。
首先,指导学生预习。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问题薄,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要求学生自己先反复思考,仍不能解决的,就在课堂提出来,让全班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教师最后评析。学生通过预习后,课堂上更能集中精力,思维活跃,学生由敢于提问学会了善于提问,由许多重难点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其次,教师的教法应适合学生的需求。开学后我就以《假如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为题,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从而知道了学生希望教师如何教他们更能接受。也要求他们介绍以前的教师好的方法,我采纳了他们的合理的建议。此外,我还布置了题目为《老师,我想对你说》,让学生说岀他们的心里话,以便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摸透了学生的心理活动,就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就树立起来了。特别是差生更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消除了抵触情绪。我便有针对性地做思想工作,使差生重新扬起了愿学英语的风帆.
再次,指导学生科学地做好课堂笔记。常言道:“读书有五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课堂上学生做好笔记可以说最能将这“五到”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我要求他们将每课的重难点记录下来,并写清第几单元、第几课,使其整洁、醒目,有利于复习。我不定期地督促、检查,还要求他们一周、一月后定期翻看、整理。
最后,指导学生复习。法国哲学家狄慈根有句名言:“重复是学习之母。”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要求学生在知识没有遗忘前一定要做到及时复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并适量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规定他们每次准备一本学习“病历本”,要求他们将每次作业、考试的错误写在上面,每隔一阶段去看一看或重做一遍。这样“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最后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2.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
记忆对于英语学习十分重要。记忆是有方法可循的,靠死记硬背只能是勞而无功。我先让班上成绩好的学生介绍他们记单词、背课文的经验,并找其他班上成绩好的学生来讲他们记忆的窍门,还让班上有进步的学生介绍他们近期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从这些学习方法中得到启发,增强了自信心。
在记单词上,我强调单词音、形、义的统一,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为了引导学生对记忆材料进行深加工,在教单词时,给学生讲清该词的组成、自身的语言含义。由于释义贯穿于语言、用法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记忆功能的充分开发,由机械记忆上升到理解记忆。有的单词,在讲解时给学生作一些浅显的创意,如教army(军队)时,先复习arm(胳膊),然后就对学生讲:将字母y看作一支步枪,并问学生:“用胳膊端着一支枪在哪里能见到?”学生马上就会说出:“部队!”army这个单词学生也就记得很牢了。
根据读音规则记单词,效果也不错。单词中有80%的单词符合读音规则。我先教会学生划分音节,掌握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的读音,然后教学生根据字母、字母组合的读音分音节记单词。
我还让学生利用单词卡片记单词。规定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硬纸片,正面写单词、音标、词性,背面写汉语意思。他们可以随身携带,在路上、等车时一有空随时拿出来记,还有利于学生相互抽查,学生也养成了记忆单词的习惯,效果非常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对学校部分优生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做事都认认真真的,有较强的自觉性,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不需要教师、家长的督促,自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而我班的学生却有90%以上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写作业或考试时,有的连题目要求都没有细看,只管做题,考试做漏掉了也没有发觉。成绩差的学生这种现象就更严重了。这说明他们平常思想上不重视,作业马虎。因此,我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然后我再对他们设置有效的竞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就能克服困难,自觉地认真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还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使有限的,所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教学的着眼点要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只有教师把着眼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才能解决每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英语的能力,才能把师生从苦教、苦学中解放出来。
我首先培养学生学习的意志力。学生学习英语若不能坚持,不能吃苦耐劳,是学不好英语的。我班就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男生居多)自制力较弱,贪玩好耍,缺乏毅力,成绩较差。其实他们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也曾一度想发奋用功学好英语,但只要一遇到困难或受外界的影响,就心灰意冷。一次一次的失败,使他们的心灵布满了“创伤”,对学习就有放任自流了。对于这些学生,我找机会多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不断地向自己挑战,要求他们立足于现在的成绩,向下一个目标迈进。有进步或有一点成绩及时表扬,让他们多次感受到成功的欢乐。
评语评价改革的探索和尝试 篇4
在多年来的教学过程中, 我深有体会。记得一次考试过后, 一个考试从未超过30分的同学在考卷上写道:“老师, 我多想达到60分以上啊!可无论我怎么努力, 总是令我失望, 令我丢脸。我害怕, 讨厌考试!”
看到了学生的卷子, 我深感同情。愧疚、自责。正如她所说的, 她很努力, 可由于基础、方法等方面的原因, 成绩一直很差。她感到她在同学间抬不起头, 以至于对考试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有此心理的学生不止她一个。我陷入了沉思:对于一个小学生, 分数究竟能说明什么?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难道不比分数重要吗?那些学困生, 更需要尊重与鼓励, 关心与爱护。为此, 我改变了做法, 采用多次评价的方法。每次测验后, 不立即给学生的考试卷打分, 而是研究考试卷发现问题然后将考试卷发给学生。针对问、弱点给学生讲评。然后对他们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尽力去做, 尽力做对、做好。你能行、你真棒。经过一轮两轮的教学, 考卷基本都能达到100的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了学习兴趣。多次评价, 我终于看到了快乐的笑容在学困生脸上绽放, 他们融进了同学中。那个考试从未超过30分的女孩竟然考了70分。看来用鼓励性的评价, 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扉, 振奋精神、激发斗志。使学生在评语中获的力量。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种“夸”指的是对学生的赞赏, 是教师心灵深处得知然流露, 是内心感情世界的迸发。
素质教育的大潮势在必行。评语评价的改革可以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实惠。使我们的孩子们可以如鱼得水, 健康茁壮的成长。总的来说, 评语评价可以分为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
一、口头评价
1. 课下与学生交流的评价, 和学生的交流贵在真诚, 让学生信赖你,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这是我在工作中体会的真理。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说的: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我们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随时随机的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但是也不要把学生裹在甜言蜜语中, 适时的指出错误让学生乐于接受。有时老师的一句话如同甘露, 使学生心灵复苏, 可使懦弱学生变坚强, 冷漠变热情, 否则, 会适得其反。教师在课下的评价中, 要注意综合学生整体情况,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讲究语言的艺术, 讲究亲和力, 神情专注, 语调轻柔, 让学生有“与师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的感悟, 更有如沐春风般温暖的感觉。
2. 教学过程中评语的评价, 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园地。
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互动中,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 多鼓励, 多表扬,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让学生感到上课不再是优秀学生的天堂, 教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其次要相信学生, 俗话说得好: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学生像百花一样, 各有各的特色, 要从多反面肯定他么的长处, 给他们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对学生采用随机的评语, 主要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乐于学习、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
3. 在学生心目中, 一句肯定的话, 一种会意的眼神, 一个满意的微笑, 都会让学生增长成功的自信心。
但在课堂中, 光靠教师的评价有时太单一了, 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和家长都参与到课外评价中来。家长也要给学生以鼓励性、肯定性的评价, 比如夸夸你的孩子, 你对他的希望等, 让学生乐于学习。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互评, 让学生通过互评取长补短,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学习的感受, 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书面评价
书面评价是对学生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进取心,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呵护学生的成长, 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
1. 学生作业上的评价, 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应该如何学习的导向。
以往的做法, 总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一个对钩或写一个分数, 课改后的评价, 可以采用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这些评价可以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和善良的批评指正。对于有的同学题会做, 但字写得不好, 可以在作业本上写到:“优, 如果字迹再清楚一点, 你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了, 希望你继续努力, 相信红花会属于你。”果然, 在以后的作业中, 这位同学的进步很大。对于贪玩不爱交作业的孩子, 可以用善良的批评指正:“孩子, 老师相信你的热情和诚恳, 相信你在学习的道路上会留下完美的遗迹, 加油。”一句句诚恳的评价, 激励了学生, 使学生找到了自信, 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2. 评价手册中的评价。
每到学期结后, 同学们盼望着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老是往往从固定的几个方面用固定不变的模式去套。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质性推进, 这种模式着实应该摒弃。教师应该全面客观地去评价每一个学生, 努力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个性化、人格化的语言去评价每一个学生。评语要有较强的艺术性, 对不同性格和不同心理承受能力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评语。回忆中充满感激、责怪中充满爱意、批评中充满善意, 如:同学们都很喜欢你, 因为你诚实可信, 老师也喜欢你, 因为你聪明可爱, 但每次老师批阅你的作业时, 就会和你在不高兴的时候一样, 显得郁郁寡欢,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的字, 其实你可以写好的, 只要你肯下工夫, 老师希望看到你的漂亮字, 同时以后可不要迟到呀。这样的评语既说出了优点, 又委婉地说出了学生的不足, 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列宁关于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尝试 篇5
【作者简介】王进芬,南京 210097
王进芬,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副教授。
【内容提要】俄共成为执政党后,列宁对如何执政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在他的主张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民主执政思想。
【关 键 词】列宁/民主执政/探索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 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3] 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4]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2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5] 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6]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 列宁全集(第5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8] 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9]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0] 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2] [13] [14] [15] 列宁文稿(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1] 列宁文稿(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6] 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7]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18] 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 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0]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 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2] 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3]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所谓民主执政,就是指以民主的方式掌握和行使国家政治权力。在政党政治条件下,它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执政党内部以民主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执政主张,即路线、方针、政策,这属于党内民主的范畴;二是执政党要采取民主的方式去领导国家政权,这属于国家民主的范畴;三是执政党在所执掌的国家政权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中,积极推动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这属于人民民主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俄共成为执政党后,列宁对如何执政进行了艰辛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他的这些主张中蕴涵着丰富的民主执政思想。
一、以民主的方式形成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俄共成为执政党后,列宁为发展党内民主和实现党的民主决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首先,列宁提出了全体党员决定党的方针大计的重要思想。党的决策要使党员尽可能多地参与,党的领导机关应该广泛地听取党员的意见,使党员成为党内事务的主人,这是党内民主的逻辑起点和本质要求,也是列宁的基本主张。早在1906年,他就指出:“现在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这就是说,全体党员选举负责人即委员会的委员等等,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级政治活动的问题,全体党员确定党组织的策略方针。”[1](P191—192)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又再次强调:“为了贯彻民主制,极重要的问题以及那些同群众本身的一定行动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不仅必须用选派代表的方式而且必须用向全体党员征求意见的方式来决定。”[2](P249—250)但由于沙俄的黑暗专制统治,也由于俄共执政不久就又处于战争环境,列宁的上述主张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俄共实际上实行的是“战斗命令制”。进入和平时期后,列宁再次把普通党员参与党的生活和党内事务的问题提了出来。他说:“任何对党的一般路线的分析或对党的实际经验的总结,对党的决定的执行情况的检查,以及关于如何纠正错误的方法的探讨等等……只能直接交给全体党员讨论。”[3](P82)为使党内决策真正体现大多数党员的意志,根据列宁的建议,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由“战斗命令制”向“工人民主制”的转变,以“保证全体党员甚至最落后的党员都积极地参加党的生活,参加讨论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4](P54)
其次,列宁主张展开不同意见的讨论,尊重和保护持有不同意见的党员的权利。在党决策时,党内往往出现不一致的看法与主张,应该说这是正常的。问题在于怎么对待这些意见分歧。允许党员对党内的问题展开广泛的自由讨论、民主讨论、自由争辩是列宁的一贯主张。革命胜利前,他就指出,在党的“统一的组织里,应当对党内的问题广泛地展开自由的讨论,对党内生活中各种现象展开自由的、同志式的批评和讨论。”[5](P362)俄共成为执政党后,列宁更加强调批评和反对的充分自由对实现党的民主决策的重要性。俄共十大根据列宁的提议,强调要“对一切最重要的问题,在全党必须遵守的党的决议未经通过以前展开广泛的讨论和争论,充分自由地进行党内批评。”[4](P54)为此,列宁执政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民主的做法。如党员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提出自己的动议、议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领导层可以和最高领袖争论并可以批评他,党员可以在党代表大会(及各种会议上)递条子、提问题、质询批评领袖,也可以在规定的形式范围内和领袖辩论,维护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创办报刊(争论专页等)讨论和批评党的错误等。其中最典型的是在党内允许作观点不同的副报告。在党内可以作观点不同的副报告,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寻求正确决策的民主决策方式。因为副报告是作为正报告的对立面提出来的,这样就有两种决策供与会者互相比较,展开自由讨论,最后民主表决,可以做到集思广益,避免专断,减少决策失误。著名学者高放把这种民主决策的方式称为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
难能可贵的是,针对党内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列宁还提出了要尊重并宽容地对待党内的反对意见的重要思想。为实现民主决策,列宁提出必须保障少数人的权利,认为党员就党内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是党员极正当的权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6](P420)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1921年9月19日彼得格勒召开党的积极分子会议,季诺维也夫作了主报告,省委副书记格乌拉夫作了副报告。在1700名与会者中,赞成季诺维也夫的人只有三四百人,而赞成格乌拉夫的人却有一千三四百人。季诺维也夫向中央作报告,指责格乌拉夫等有非党“倾向”。列宁回信向季诺维也夫指出格乌拉夫等并没有“那种倾向的倾向”,“有的是多数人想成为多数并取代另一批人的合理愿望,而您正是通过这一批人来„管理‟另一批人。人们成熟了,就这一点而言,他们的愿望也是合理的。”[7](P378)
再次,列宁坚持党的高层要实行集体决策。为了在全局上保证俄共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列宁多次强调党的高层实行集体领导的重要性。他说:“为了处理工农国家的事务,必须实行集体管理制。”[10](P41)在俄共九大上,列宁代表中央对中央领导人的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中央书记执行的完全是党中央的意志……党中央书记只执行中央委员会集体做出的决议,即由组织局或政治局或中央全会做出的决议。”[9](P267)俄共十大根据列宁提议通过的《关于党的建设问题》也再次强调要“集体制定全党性的决议”。[4](P54)在坚持集体领导这一问题上,列宁处处以身作则。他经常这样指出:“不召开政治局会议,我不能做任何答复。”[10](P368)“决定自然由中央来做,我的初步想法是……”[11](P369)“请中央全会表决:是否同意这几点?是否允许我在报告中以中央委员会的名义谈所有问题?”[12](P345)
值得指出的是,列宁所以如此强调党内高层实行集体决策的重要性,是和党的高层领导在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党内高层表现出来的令人担忧的状况分不开的。列宁时期,少数职业革命家组成的领袖集团构成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层,支配着重大问题的决策。列宁对此有过非常形象的描述:“我们党每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最近一次代表大会,每1000个党员选代表1人参加),由大会选出19人组成中央委员会领导全党,而且在莫斯科主持日常工作的则是更小的集体,即由中央全会选出的所谓„组织局‟和„政治局‟,各由5名中央委员组成。中央一来就成为最地道的„寡头政治‟了。[13](P27)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领袖集团的状况如何,领袖成员之间能不能精诚团结、能不能就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就当时实际状况而言又让列宁不无担忧。这不仅表现在列宁认为这个集团“没有充分贯彻民主制”,[3](P51)“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14](P339)而且也表现在列宁担心像斯大林和托洛茨基这样的中央委员,由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个性,有可能会出人意料地导致党的高层分裂。为“减少中央委员会决策时的个人的、偶然的因素”,“防止中央委员会一小部分人的冲突对党的整个前途产生过大的影响”,[14](P337)列宁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党的集体领导,防止个人专断的建议:如扩大参加党的高层决策者人数;把中央全会变成党的最高代表会议,提高中央全会的地位和中央委员会的权力;通过改组工农检察院,使其与中央监察委员会结合起来,共同监督党的中央机关和领袖等。
二、执政党要以民主的方式领导实现对苏维埃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
在民主政治的语境中,执政党执政,必须尊重国家政权机关的独立性。执政党可以影响或领导国家权力,但它不能替代国家机关行使公共权力,不能直接对公众发号施令和直接管理国家。党执掌国家政权的基本途径是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国家的各级政权机关中贯彻。这是民主执政的基本理念。20世纪初的列宁当然不可能有这样清晰的理性认识,但难能可贵的是,列宁在处理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关系方面,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主张,这些主张即使今天看来也无疑是符合民主执政的价值追求的。
首先,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应通过苏维埃政权来进行。工人阶级执政党必须实现对国家生活的领导,这是列宁一贯坚持的原则。但问题是怎样来实现这种领导?党以什么方式执政国家政权?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执政党应通过苏维埃国家机关来对国家和社会进行领导的重要原则。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就相当明确地论述了“苏维埃政权高于各政党的原则”。他说:“苏维埃政权既不是遵照谁的指令,也不是根据哪个政党的决议建立的,因为它高于各政党……”[5](P305)“劳动者在不满意自己的政党的时候,可以改选自己的代表,把政权交给另一个政党,不必进行任何革命就可以改组政府。”[15](P305)从这里,不难看出,虽然当时的俄共是苏维埃政权的灵魂,起着政治上的领导作用,但在俄共和与苏维埃国家政权的关系中,列宁实际上是反对由党跨越苏维埃直接对人民发号施令的。在《共产主义运动的“左派”幼稚病中》他明确指出:“党的全部工作当然都是通过不分职业而把劳动群众团结在一起的苏维埃来进行的。”[13](P28)在关于工会问题的辩论中,列宁更加明确地强调:党要实现领导“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特别的、并且同样是某种新型的特别机关,即通过苏维埃机关来实现”。[16](P200)根据列宁的意见,俄共(布)全国代表大会多次通过党必须通过苏维埃来领导国家的决议。如俄共(布)八大决议明确规定:“党应当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范围内来贯彻自己的决议。”[23](P571)俄共九大的决议也规定:“党组织的全部工作都应当通过相当的苏维埃机关来进行。”[4](P28—29)为此,列宁还提出要严格遵守苏维埃国家政权机关的办事程序,不得越过政府部门把问题直接提交党中央等。列宁的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主权高于一切的原则和工农群众当家作主的精神。因为苏维埃国家机关不是经过官僚手续而是依民意选出和更换的,是保证劳动群众参加国家管理的组织,是苏维埃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列宁主张执政党通过苏维埃国家政权机关运作公共权力,无疑体现了民主执政的价值理念。
其次,党应当在苏维埃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列宁认为,俄共作为执政党,要有效地实现对国家的领导,还必须把党的政策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即法律。在他看来,法律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表现,而“意志如果是国家的意志,就应该表现为政权机关所制定的法律”。[18](P308)他说:“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像任何阶级一样,要通过改变同所有制的关系和实行新宪法来掌握和保持政权,巩固政权。”[9](P299—300)为此,列宁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在其领导俄共执政的六年中,除制定宪法外,还制定了婚姻法、劳动法、土地法、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为党依法执政提供了法律依据。
苏俄的宪法和法律,是在俄共领导下制定和颁布的,但列宁认为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党对立法与司法工作的领导,是用党的政策指导法律,用法律的形式固定政策,而不是用党的政策代替法律,更不是由党委直接制定法律。针对党内一些人认为党的政策可以代替法律、党的中央委员会可以制定法律的错误观点,他斩钉截铁地驳斥道,“我再说一遍……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是不能制定法律的。”[3](P64)列宁通过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强调,“党应当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的范围内贯彻自己的决定。”[17](P571)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列宁还非常强调司法独立的重要性。他强调执政党不能干预司法,党组织及其党员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绝不允许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利用特权逃避法律责任。1921年6月16日,俄共(布)中央制定了一个《关于党的机关与司法机关相互关系的通告》。这项通告规定,不经地方党委的同意不能对共产党员进行审判。这实际上否定了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使共产党员有了一种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列宁看到这个通告后曾两次明确指出,这个规定是有害的,应取消。他强调“凡试图对法庭„施加影响‟以„减轻‟共产党罪责的人,中央都将把他们开除出党”。[14](P53)
再次,明确划分党政职能,强调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是总的领导。俄共作为执政党,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者,而这种领导又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来实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划分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职能,便成为俄共面临的新课题。尤其是,随着俄共单独执政局面的形成,在党政关系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状况。这不仅助长了官僚主义,还直接使党的组织国家化,使党陷入行政事务中,削弱了党的政治领导和职能。
列宁清醒地看到了党政职能不清,以党代政日趋严重带来的弊端。在他提议下通过的俄共(布)八大决议明确指出,“党组织的职能与苏维埃国家机关的职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混同起来。这种混同将造成毁灭性的结果”,“党努力领导苏维埃的工作,但不是取而代之。”[17](P571)但由于当时国内战争的险恶环境,明确划分党政职能是不现实的,因而在实践中并未得到执行。党政职能不分的现象日趋严重,甚至连“有些具体的小事都要弄到政治局去解决”。[14](P110)有鉴于此,列宁强调:“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独立负责精神,党的任务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而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干预。”[14](P64)这里,列宁明确提出了党政职能分开和党对国家机关实行总的领导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党的领导不是体现在代替政府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上,而应是提出国家的发展纲领、路线和总政策。他说:“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对政治的领导。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领导阶级、统治阶级,应当善于指导政策,以便首先去解决最迫切而又最„棘手的‟任务。”[3](P207)根据列宁的建议,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党政职能分开和党对国家机关实行总的领导的决议。但究竟党应该怎样进行“总的领导”,列宁还没有来及解决这个重大问题就病重卧床不起了,他的探索为共产党执政留下了一幅弥足珍贵却又不够完整的蓝图。
三、在所执掌的国家政权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中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把“所有的人都参加管理”作为新型民主的理想目标。但由于俄国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也由于当时政治、军事斗争形势的客观需要,苏维埃政权只是从名义上由人民来管理,而实际上是由俄共代表人民来进行管理。从理论上讲,执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即公共权力,也就拥有了实现自己执政主张的有利条件,但公共权力由于其本身的属性,天生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可能。那么,代表人民掌握国家公共权力的俄共应如何防止国家公共权力不被滥用、如何防止人民民主不被虚幻化呢?与西方“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19](P154)不同,列宁把实现人民民主作为政治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以“权利”约束权力的新思路。即通过不断扩大和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方法,以人民的力量制约权力。
首先,在国家事务管理中实行公开性原则,保障人民的知情权。为保障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列宁特别强调国家公务实行公开性原则的重要性。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前,他就指出:“没有公开性来谈民主制度是很可笑的。”[20](P417)“新政权是绝大多数人的专政,它完全靠人民群众的信任,完全是靠不加限制地、最广泛地、最有力地吸引全体群众参加政权来维护的。丝毫没有什么隐私和秘密。”[5](P287)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他再次强调实行国家公务公开的必要性。他说:“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15](P16)这就是说,一切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情都要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和决策要经过人民讨论,使人民具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这样才能发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苏维埃的力量源泉之所在。为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各级苏维埃机关对各项方针、政策和法令的执行情况,切实参与同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重大事务,列宁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如实行公职人员工作报告制;公开举行党和苏维埃机关的会议,吸引、吸收群众旁听或参加;将国家重大问题交人民公开讨论等。
其次,让工农群众公开选举一切公职人员并拥有罢免权。在领导苏维埃政权的实践中,列宁非常强调公开选举一切公职人员对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性。他强调:“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当属于全部人民代表,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法官以及民政方面和军队方面的公职人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所有这些人都可以按照大多数选民的决定随时撤换。”[21](P476—477)他认为,为了“使人民的代表真正服从人民”,必须使工农群众有权罢免他们选举的人员,这“是一个真正实现民主原则的问题”,[15](P106)是苏维埃政权的真人民性之所在。在他看来,如果不赋予人民罢免权,“就是不让表达人民的革命意志,也就是篡夺了人民的权利。”[15](P107)诚然,俄共执政后,出现了干部委任制的状况,但在列宁眼里,干部委任制和委派制始终是一种不得不采取的、非常规的方法,是“不符合完备的民主制的做法……只有在存在无法克服的实际障碍的情况下才能允许”。[17](P119)在列宁看来,公开选举公职人员,再加上普遍的群众监督,“可以造成一种生物学上的„适者生存‟的自动机制”,“能保证每个活动家最后都„各得其所‟担负最适合他能力的工作,亲自尝到自己错误的一切后果,并在大家面前证明自己能够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22](P132)这实际上是强调要把公职人员的政绩和各方面的表现公开地摆在人民群众的面前,由群众评论、监督和取舍。
再次,尽可能吸引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参与国家上层的重大决策。为改变“寡头政治”的局面,列宁晚年建议,把中央委员会的人数增加到几十人甚至一百人,并且新增选的中央委员应来自基层,是“更接近于普通的工人和没有成为直接或间接剥削的农民”。[14](P342)他这样做固然有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和防止党的分裂的考虑,但显然也是想改变中央委员会只是一个职业革命家的现状,使更多的工农群众的代表能够在上层参与和监督重大问题的决策。除此之外,列宁还提出了要使知识分子专家集团在国家上层参与决策的重要思想,主张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一定的立法职能。所以如此,是因为列宁觉察到“国家计划委员会这个汇集了内行、专家、科技人士的机关,虽然实质上掌握着正确事物所需的大量材料,它却有点被置于我们的立法机关之外”。[23](P750)如果掌握正确判断事物信息的内行、专家、科学家不能参与立法,国家对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性难免大打折扣。为此,列宁坚决反对在决策立法过程中过分夸大行政手段的强制作用,强调要尊重专家学者内行的学术权力、科学权力和知识权力,使他们参与立法,甚至指导立法,认为这“对于国家正确地发挥职能是绝对必需的”。[23](P752)
对听力教学策略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篇6
一、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焦虑、厌烦的状态时,大脑会一片空白,什么也听不进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听力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畏难情绪就尤为重要。所以,在设计课程时,要遵循先简单,逐步复杂的规律。这样学生听懂的机会就多,就能尝到成功感,从而会不断相信自己,觉得自己有能力,畏难情绪就少了。他们情绪稳定了,自信心提高了,接着就会挑战自我,想法设法地让自己成功,这就会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去听。老师也要适时地不断鼓励学生,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和认可,信心会倍增,学习会更积极,会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听力理解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抓好常规教学,强化语言基础训练
首先,加强对听力理解影响较大的语音知识的讲解和训练。语音是转递信息的关键, 而听力训练的目的正是要获取正确的信息。因此, 在学生进校初期加强语音训练是很必要的。此阶段, 可结合相关的训练巩固或纠正音标的发音。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语调等知识。要加强学生对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读技巧的训练,因为语音未掌握就不能听懂、读出, 更不能用英语交流。
其次,激励学生多朗读,多背诵,积累词汇,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语感是一种难以名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边,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另外突破英语语感的诀窍是背诵。在通过日常教学中的多朗读,多背诵中,让学生不断积累英语词汇和知识。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他们对英语的语感就会增强,对听力材料里的内容,就能站得高,看得远,一览众山小了。就不会再觉得英语是噪音,且会觉得其是悦耳动听的、有内容的。就乐于去听,乐于去学了。
三、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在听力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听力技巧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学生掌握了听力技巧,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见的技巧大致有:对内容情节的预估,对上下文没有听清楚的内容进行猜测,推断说话人的语气态度,找出材料中关于where/who/why/how等信息,快速笔记、对答案的预测等。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听力训练是提高学生听力技能最有效的帮助。另外,可以教会学生注意捕捉关键词、句。学生在听录音时,不可能听懂每个词,重要的是区分好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抓住关键词、句,弄清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语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四、模仿实践与听说结合促进听力教学最优化
没有一种语言技巧是孤立存在的。在口语中, 听与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对一种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另一种技能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尽量用英语教学,在备课时,要有意识的注意课堂用语。教师用英语上课,学生可以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加强英语的听力训练。你会发现,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就能自如地运用一些课堂用语了。在介绍新词时,教师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说明,让学生注意听并猜测其意,既激发兴趣,又训练了听力。如在介绍“giraffe”一词时,可以这样来描述,“It has a long neck. It lives on grass. Its neck has seven bones. It is very lovely and kind.”学生既掌握了单词,了解了长颈鹿的特性,又训练了听力,甚至还能在书写动物的作文中写上几句,可谓一举数得。
探索和尝试 篇7
一、高中女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分析
有很多高中阶段的女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 更不喜欢上体育课,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高中女生身心特点的影响
这一阶段的女生处于身体发育较快的时期, 体形的变化、体重的增加、肌肉力量的相对减弱等客观因素, 使得女生在某些运动项目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弱势, 甚至根本无法完成诸如投掷、跑步之类的运动目标, 进而不太愿意参加一些爆发力强、运动量大的体育活动, 自然会对这些项目产生厌恶、恐惧的情绪。再者, 中学体育教学大都是采用男女合班上课的形式, 而进入青春期的女生更加腼腆。一些女生在完成某个练习动作时担心自己做不好而引个别调皮男生的起哄, 这使得女生害怕在男生面前出丑而尽量躲避体育动作练习。
2. 缺乏必要的运动生理知识
进入高中阶段的女生对体育运动的看法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由于缺乏一些基本的运动生理知识而对体育运动产生误解。例如, 有一部分女生误以为进行体育运动虽然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但是, 运动一旦停止, 身体就会发胖。这对于特别注重形体美的女孩子来说, 无疑是最忌讳的, 因而她们非常排斥体育运动。再如, 体育运动使肌肉中乳酸积累, 导致身体产生酸痛感, 而一些女生不能正确认识这种生理反应, 也会对体育运动产生反感。这些都是对运动生理知识缺乏正确理解的表现。
3. 缺乏自信心
缺乏自信心同样会导致恐惧心理的形成。一些不具备难度和危险的练习, 大部分女生都能完成, 一小部分女生却夸大练习的难度和危险性, 对完成练习失去信心。另外, 由于曾经受过伤或出现过危险状况, 在做相同或类似的练习时, 她们也会因为恐惧而缺乏信心。
4. 社会角色和学业的压力
与小学、初中阶段相比, 高中女生在体型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 她们觉得自己长大了, 成熟了, 一举一动应该“稳重”些。而且, 有相当一部分女生怕苦怕累, 怕脏怕流汗, 加之学业负担重, 因此总以先完成作业为借口而逃避体育课。
5. 运动项目的相对难度
学生完成体育练习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相同的运动项目对于不同的练习者来说具有不同的难度。对于同一运动项目, 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能很轻松地就能完成, 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则会感到很吃力。例如, 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会对长跑感到焦虑, 身体较胖的学生在做技巧练习时则感到难堪。这样就使得一些女生对某些练习项目产生恐惧心理。
6. 体育教师的素养
如果体育教师性格急躁, 要求苛刻, 也会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和焦虑情绪, 加上女孩子敏感、爱面子等特征, 就会使其失去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7. 保护、帮助措施和场地器材的安全性
保护与帮助是否得当, 场地器材是否安全也会影响学生尤其是女生对体育课的情绪。对一些有潜在危险性的练习, 如果体育教师不能进行恰当的保护和帮助, 或者体育器械破旧失修, 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产生恐惧情绪。
二、体育运动促进女生健康发展的探索
为了发挥体育运动在促进女生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体育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 根据女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恰当的措施, 调动女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
1. 要教育和引导女生转变观念
针对高中阶段的女生由于生理心理的、社会角色、学业压力以及对体育运动不科学的认识等原因而逃避体育课的状况, 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中学阶段女生生理特征等有关知识, 宣传体育运动的必要性, 使女生懂得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 而且对一生的健康、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的影响。
2. 克服心理障碍, 增强体育运动自信心
女生具有依赖性强、胆小等特点。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主动地去了解她们学习中的困难, 关心她们的身体状况, 解开她们心中的难题, 并加强薄弱环节如灵敏、力量素质等方面的练习, 帮助她们增强运动能力。另外, 在每次练习之前, 教师都要表现出保护、帮助学生的高度的责任心。久而久之, 女生对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就会随之增加。当然, 要及时排查体育器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及时维修、更换器材。
3. 采用恰当的课堂制度约束并合理搭配体育教师
合理的课堂制度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建立必要的课堂制度, 可使师生之间相互监督, 学生有章可循。如严格考勤, 将出勤和上课态度列为体育评分内容, 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课上的表现与自己的身体和学习成绩有很大关系, 从而认真对待体育课。当然, 中学阶段的女生, 生理变化较男生更为明显。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对男女学生的要求必须区别开来。在体育任课教师中, 也应该探索合理安排男女教师分别对不同特点的女生进行指导的办法。
4.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
要针对高中女生生理、心理特点, 选择合适的教材。在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的前提下, 从女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多开展一些实用性强、趣味性浓、难度适中、适应女生特点的内容, 如健美操、韵律操、武术、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之类的项目, 促进女生的身心健康, 提高她们参与运动的兴趣, 消除她们对运动的厌恶、恐惧心理。同时, 也要注意练习的运动负荷, 应多采用较轻负荷、高效率的练习方法, 促进女生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全面、均衡、协调的发展。当然, 也应根据女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负荷。
5. 加强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 用自身魅力感染学生
加强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温和的态度, 生动形象的讲解, 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 可引起女生对动作的兴趣, 使之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因此, 体育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和教学方式, 对女生多以表扬、鼓励为主, 特别是对那些不擅长体育的女生不能存有偏见。
总之, 在体育课教学中, 只有抓住高中女生的身心特点, 因材施教, 才能提高她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进而调动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心和热情, 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
作文评讲方法的探索和尝试 篇8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 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写作要求更加灵活, 学生有了更大的写作空间,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个性各异、题材多样、体裁多变的作文形式。怎样评讲此类作文, 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在作文评讲方法上的一点探索与尝试。
一、粗略批阅, 快速讲评, 趁热打铁, 务实高效
一篇优秀作文, 不是教师批改出来的, 而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以前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 讲究旁批, 眉批, 总评等。加上正常的教学工作, 全班学生的一篇作文批改下来, 加班加点最迟也要两周左右。两周后再去评讲作文, 学生早就对表达的什么主题, 写的什么内容忘得一干二净了, 费力费神而收效甚微。现在我对学生作文粗批快改, 加快反馈速度, 收效反而很好。
二、一边批改一边讲评
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 发现优秀作文, 随时可利用课前两三分钟的时间在全班朗读, 随时给学生以惊喜。我们知识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发现优秀作文, 我就会在全班朗读。在朗读作文过程中, 学生知道教师重视作文训练而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写出本篇作文的学生, 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而更加勤奋, 而其他学生则羡慕钦佩他们, 主动向他们看齐。通过对作文的随改随评,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而且使学生对关注生活, 感受身边小事, 表达情感从小处着笔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三、个别习作当面讲评与学生平等对话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被别人重视的需要, 学生写作也是如此。教师不关注每个学生的写作过程, 势必会有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文兴味索然。我每次对学生的个别评讲都做详细记录, 把每一次的作文得分等级登在记分册上, 因此哪些同学还没当面评讲过, 一目了然。我把与学生的当面讲当成是一次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先是讲作文中的可取之处, 给学生以成就感, 然后就文章的不足一一指出。和风细雨化作甘露滋润心田, 每一次的当面评讲都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四、评文评人, 自评自改
我们说文如其人, 那是很高的境界, 但是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可以窥见学生对人生、社会的理解和看法。比如, 有些学生对社会一些弊端的看法非常偏激, 我们就要教他们辩证地看问题。我们评讲一篇作文, 不但要教会学生写作的技巧, 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并将专门的作文评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穿针引线, 让学生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总批的评语, 也应围绕“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写上适当的、学生易于接受的评语要知道过多的否定会使学生失去写作的热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以满腔的热情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用激励性的评语予以热情洋溢的肯定和褒扬, 或放大亮点, 或相机赞美, 或殷切期待, “以心换心”, 给学生很深刻的印象促其再一次反观作文, 从而对他以后的作文起指导作用。
素描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 篇9
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该课程有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学生当中日渐普及,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另一方面或许也说明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美术专业的很多学生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而参加美术高考的,因此,对美术的喜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迫于升学的压力,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学习美术专业的兴趣并不高。因此,要想提高素描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内容上要改变传统的、程式化的绘画模式。例如,在素描静物的教学内容当中,以往都是画一些瓶瓶罐罐和衬布的组合,对此学生早已厌倦,提不起兴趣,因此笔者在摆设静物的过程中选择了花卉、面包、蛋糕、牛奶等学生不常画的组合,画面清新且富有生活气息;选用运动鞋、运动服、矿泉水等静物组合,使人联想到运动的场景;毛绒玩具系列的组合,使人有回到童年的感觉,画面充满童趣和温馨。通过对静物的重新布置改变了原有摆设静物千篇一律的模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绘画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下一番功夫,不可敷衍了事,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绘画的热情和积极性。由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迟到、早退的现象明显减少,课堂学习气氛日渐浓厚,教风、学风得到明显改善。
二、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鼓励学生依据教学计划自己来摆静物,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在作业中的想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进一步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好学深思的习惯。如在静物或模特的摆设中,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则在一旁指导。而以往的做法则是教师负责静物或模特的摆设,学生待老师摆设完成后开始起稿动笔,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而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虽然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教师相比肯定有所欠缺,但学生的想法也会有大胆和独特的地方,有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在笔者授课的一次人体课当中,模特动作的设计就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在设计动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也会相互交流,甚至会有“争执”,但最终的结果是皆大欢喜,大家对模特的动作非常满意,也获得了教师的认同。又如在一次素描半身像的课程中,学生对模特一贯的动态“审美疲劳”,笔者通过对座椅的适当调整使模特呈现出新的姿态,学生的绘画激情被再度点燃。在学生参与教学这一过程当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使得师生之间有了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在作品的点评环节中笔者也让学生参与其中。而以往的做法则是教师一个人在点评作品,学生一言不发。学生参与点评的环节则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同时也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发言也迫使每个学生都思考自己和其他同学画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教师再加以纠正。这样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更好地了解到每个人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点评方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修改学生作品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使学生能更好地意识到自身作品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修改使学生学到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对学生作品的修改应该是素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以往在修改学生作品这一环节上通常是教师要在一个单元的时间内将全班学生的作品都修改一遍,这样做看起来班里所有的学生都“照顾”到了,但由于学生较多、课时较少的原因,教师平均给每个学生修改作品的时间并不多,导致修改作品大都“蜻蜓点水”,缺乏长时间的深入修改。在素描课堂教学改革中笔者对这一做法做了改动,不再修改所有学生的作品,而是挑出几幅具有代表性问题的学生作品进行深入的修改。笔者给予其中的一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了长达1课时的修改,也使得其作品最终“起死回生”,观看笔者改画的其他同学同时也明白了一幅画是如何被“挽救”的。通过观看教师长时间的深入刻画,学生的收获颇多,学生的信心也得到了提高。当然,这种修改学生作品的方式,看似没有“照顾”到所有人,但是抛开学生个体因素,单从课堂教学改革效果来看,无疑较之前的做法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四、习作要与创作有机结合
课堂习作终究是要为创作服务的。素描既是基础同时也是创作的一种门类,古今中外的很多大师都留下了精彩的素描作品,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伦勃朗、安格尔等画家,因此对素描而言不单是基础训练,更要求学生在课程当中要有创作的意识。随着相机的普及,利用照片画画越来越普遍,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学生的创作能力在下降。在课堂写生时要求学生对作品要有创作的意识,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注重创作,避免了习作与创作的脱节。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写生中不能照抄对象,要对所画对象进行一定的主观处理,尤其要注意背景与主体的有机结合,使作品具有一种创作的意味,从而使得写生摆脱了习作的影响。而之前的做法则是只要求学生对所画对象进行描绘,缺乏对学生创作能力和创作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加专注,在课下也应积极思考,无形中也加大了学生学习的强度和力度,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逐步提高。通过在习作中灌输创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构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毕业创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反思和总结所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改革才会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摘要: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在高校美术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素描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探索和尝试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思想政治教学,教学资源
政治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站在培养人的高度对待这门学科, 要在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需要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前提下应用这门学科, 而绝不仅仅是知识传授。为此, 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翻新与创新。
一充分利用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教材资源
思想政治教材资源是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核心。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的规定:课程总体框架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思想政治课被列为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思想政治课包括四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需要说明的是:课程标准规定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每周两学时, 即每个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这是与其他科目课程模块每周四课时, 半学期修完的安排的不同之处。这一规定, 体现了思想政治的教学宜均衡实施的特殊要求。每个必修模块内容结构都由探究活动、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言、名人等栏目构成。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占有很大分量, 已成为了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发思想政治教材新资源
古老的宿州具有独特而浓厚的地方特色资源。南有陈胜、吴广盟誓诛暴所筑的涉故台;北有刘邦避秦兵之地, 已被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皇藏峪;东有垓下古战场、虞姬墓;西有李白饮酒赋诗的宴嬉台;中有白居易寓居多年的东林草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彭雪枫将军烈士陵园。这些地方特色资源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但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广泛开发地方或乡土课程资源。乡土资源在教学时, 也会产生重要作用。应用熟悉的事物不仅可以自然地导出新课、创设情境, 更可以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开发利用实践活动资源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实现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的转变, 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实践舞台上能动地获取知识。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能局限于课堂, 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学习内容的载体也必须从教材转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和生活实际。教师必须打破教材内容等于教学资源的狭小界定, 用开放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把学习范围扩展到课堂以外, 及时地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实践, 开展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 拓展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以实践活动形式为主, 围绕一些实际社会生活、生产问题而展开。教师“在活动中教”,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 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四开发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
充分认识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整合丰富教材的多媒体形式, 优化教学环境。多媒体是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 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 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政治教学中, 充分开发并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 必能为教学锦上添花。
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 尤其是教师和学生资源
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 教师是主角, 不仅要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资源, 而且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 引导并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 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学生资源一般是指学生在课内外表现出来的、可被教师利用的、有利于教学的资源, 它不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情感等, 还包括在课堂教学中来源于学生、通过师生互动而生成的资源。此外, 还可利用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总之, 政治学科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线教师要以新课程教育理念大胆地探究和尝试, 辩证地开发和利用, 对于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国荣.谈中学政治教学过程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及利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155~156
[2]罗春华.中学政治教学资源优化途径探悉[J].黑河教育, 2011 (4) :33
[3]代豫军.思想政治课与实践活动课结合之有效性初探[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8 (11) :92
探索和尝试 篇11
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例如,在演示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时,有学生曾提出,烧瓶内的残留物为什么变黑,是否有新的黑色物质生成?此时笔者就顺势启发:肯定有新物质生成,大家在课后思考一下会是什么物质,为什么有这种物质生成,此外是否会产生影响乙烯纯度的物质,怎样用实验论证.请设计方案,若方案合理,可提供实验条件供大家验证.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有效探索,得到满意的结论.
二、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探究环境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学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善于问,更要会问,更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当,问在知识关键处;问还应掌握坡度,问在难易适中处;问更应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使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促使联想,对比思考,设想种种解决方案,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培养学生形成开放式探索性思维.
首先,上课时,可用提问的手段,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氯化氢的物理性质时,笔者先做了氯化氢的喷泉实验,然后问学生:若压缩滴管的胶头挤出几滴水,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喷入烧瓶里的石蕊试液的颜色是否有变化?为什么?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因为学生观察到有趣的实验现象后,就急于知道答案,对于给出的问题就会积极地思考.当然对于氯化氢的物理性质的理解也就会更为深刻.其次教师对于自己的设问在最后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解答.
除巧设疑问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并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以激其情,奋其志,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及探究能力都能不断提高.
三、创造模型,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要通过化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应该加强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全盘了解化学教材中的多学科因素,化学概念与原理可以利用学生相关学科知识来类比、同化、理解、接收以至应用.例如,在晶体结构中切割出一个基本结构单元,弄清该单元中的点、边、面为多个基本单元所共有,则这一个点、一条边、一个基本单元的贡献只能是它的1/m(m为基本结构单元数).这是“平均值原理”在晶体结构中的运用.在晶体的有关计算中利用这一原理可使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NaCl晶体的一个单元中,顶点上的离子只被8个单元所共有,每个单元实际拥有该离子的1/8;棱上的离子只被4个单元所共有,每个单元拥有该离子的1/4;面上的离子被两个单元所共有,每个单元实际拥有该离子的1/2;体内的离子只被该单元拥有.这样使学生更加清楚一个基本结构单元中的原子离子个数,从而得到正确的化学式.
四、巩固总结,使学生真正具有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的内容,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内容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可使学生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同时,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这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等.讨论,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很好手段,由于我们上课前不强调预习,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时,不会造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另外,指导学生整理、小结、归纳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析知识点与考点的关系,研究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进行评价和整理,从而使知识达到高层的迁移.探究习惯一旦[HJ2.2mm]养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总之,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与活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以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索的锻炼中,逐步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理解的,立足于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的化学学习从单纯的接受模式或练习模式中解脱出来,从脱离实际背景和重复演练中彻底解脱出来,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探索和尝试 篇12
关键词:数学课,学习策略,改革
用“同化学习观点” (对大脑中原有知识与新学习知识之间建立相似性关系的利用) 分析学生几何难的问题, 主要着眼于以下因素:学生大脑中是否缺乏原有经验固定点或上位观念;缺少哪种观念就会导致学习能力上怎样的缺陷;如何通过埋伏原有知识固定点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我们在教学改革的试验中, 引用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创立的同化学习策略原理, 把塑造学生合理认知结构作为教学任务的中心任务, 侧重检查知识结构指标。综合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主要策略途径之一。所谓“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将其定义为:“在正式学习之前, 以适当方式介绍的关于学习主题内容的前导性材料, ……这个前导性材料的抽像性、一般性和包容性都高于正学习资料”。仅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教学为例。在这一章的诸多知识点教学中综合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 全章有全章教学的固定点, 每一节有每一节的固定点, 每一节教学内容的内部也充满了种种彼此同化的接合点。使得一个系统庞大、内容复杂的知识系统变得简单明了, 易学易记, 易于迁移到解决问题中, 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寻找全章的总固定点
从特殊到一般, 这是我国大多数教学方法的传统思路。而“先行组织者”策略则恰恰相反, 它要求内有上位性质的知识要“先行”, 也就是说:在前面讲, 使这些知识先入为主, 成为学生头脑中居高临下的原有知识的固定点, 对后来具体知识的输入、理解、记忆、迁移起组织作用。奥苏伯尔等前辈的试验表明:上位性质知识放在后边, 即“后行”组织者也有对已学知识的一次性组织作用。但它还远不如放在前面, 先输入学生大脑, 在大脑中等待一个个下位性知识的到来, 来一个同化一个。这样便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讲第十二章之前, 先讲第十二章小结中的内容, 来一个“首尾倒置”。让学生获得八种四边形的定义和相互关系的知识之后再进行后来的教学, 在这一过程中, 用这一课的知识作为今后每一节课的“先行组织者”———同化每一节课的内容, 就这样改变了以前从前一课时只学一个概念或性质的方法, 而是在一节课内并列学习几个概念或性质。主要通过了一连串的问题少许激活学生头脑中旧知识重现, 作为“先行组织者”;又借助“先行组织者”不但使课前提问不攻自破而且更重要的是同化新课———即几个概念性质的学习。待几个概念性质学习完毕, 经历了方法和内容上的若干次同化, 因此说, 组织者“先行”, 将会产生多次同化, “后行”, 只产生总结复习时的一次同化。
二、利用生活经验对几何概念进行同化
开门见山地把小结中的内容一下子教给学生似乎突然了一些。不学内容, 先学结论, 从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但从认知结构同化原理的角度看都是行得通的, 因为学生大脑中对四边形知识并不是空白, 而是有大量的生活经验可用做固定点。所以在第一课时中引入“小结”中的内容, 便是从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入手的。但完全依靠它并不牢固, 于是教师又带领学生获得新的下位观念来做下位固定点。这时学生认知结构中有了较足够的固定点知识———生活经验和图形, 便能初步总结各种概念的定义。
三、教科书知识内部同化关系的利用
把“小结”一课作为全章的“组织者”———全章第一课, 除了利用好学生生活经验以外, 还有一个有利条件, 就是利用好七个四边形要领和要领之间的内部同化关系, 促使其相互同化, 在大脑中化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个整体认知结构的塑造, 是依据构成整体的各个概念之间如何排列, 怎样建立同化关系, 以形成牢固坚实的整体结构, 这就必须对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因此我们在概念定义教学上多做文章, 而且也尽可能地和其他每个概念寻找、建立同化联系, 用“种概念”将其固定, 进行概念间的同化, 便于把教学知识有效地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各个可能部位, 以增强记忆和迁移效果。
1. 一个同化多个。
如第十二章的知识结构图中的八种图形均是四边形。其中只有一个是一般形的, 除此之外, 其余七个特殊四边形都能用“四边形”一个概念固定住。因为不论关系远近, 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如有四个边, 四个角, 两条对角线, 内角和均为360°等, 也就是说四边形性质可同化其他四边形的性质。象这样的把定义的每个概念都先固定在四边形上以后, 只要你找出相应的图形特征, 就很容易得出定义了。
2. 多个同化一个。
前边说到的七种四边形可看成是特殊四边形, 正方形既然是矩形、菱形, 当然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了, 更是四边形了。所以仅正方形定义就可以被同化出四个。如,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正方形;或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叫正方形;还可说,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正方形。这三个等价而貌似不同的定义分别是用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这三个概念来固定的。可见, 选取多个固定点同化正方形定义以及和其他概念间的关系, 效果是很好的。
四、各节内容之间固定点的确定
【探索和尝试】推荐阅读:
探索尝试08-31
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尝试与探索 王滢滢07-26
历史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尝试与探索总结反思06-14
尝试和运用06-21
改革和尝试06-27
尝试和创新作文05-16
小说教学尝试和体会06-05
探索和建议06-26
探索和分析07-02
探索和思考07-04